劳动实践技能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技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研究现状述评
资源县瓜里乡大田完小2009年被正式确定为桂林市、资源县教育局劳动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面积共有3亩,开辟了蔬菜种植区、育秧大棚区、苗木区、稻田、鱼塘、瓜架鹏区。今年又拟扩建花卉种植区,并增设蔬菜喷灌系统。其中鱼塘养殖草鱼、鲤鱼、泥鳅;稻田种水稻,套养禾花鱼;蔬菜种植区种植季节蔬菜;育秧大棚区培育菜种。劳动实践基地中的菜地主要按班分块管理,学生自带劳动工具,学校提供种子,肥料,鱼塘、大棚由学校具体管理。县教育局勤工办和中心校主管人员分类指导,学校领导和教师具体主抓,基地收入一部分用于基地扩建,一部分用于该校寄宿生生活补贴,花木用于美化环境,基地集中向小学生普及现代农业科学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与感触农业生产与科研概况,对拓展小学生知识面,开拓视野起到积极作用。
(二)选题意义
劳动是创造人类财富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把钥匙。劳动能力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习惯。日本规定小学生每天参加劳动24分钟,英国为36分钟,美国是1.15小时,而我国不足12分钟。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人生教育的根本,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卢梭曾说:“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不爱劳动,不爱惜劳动成果,劳动技能和综合能力差的现象在现今农村小学生中还普遍存在。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造成学生劳动上的依赖。严重的重智轻劳倾向,学生的劳动机会在减少,劳动能力在削弱。我们学校的学生虽然都是农村孩子,但由于家长的呵护,缺乏必要的劳动机会。为此,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一)研究目标
1.开展各种花卉、蔬菜、果树等种植,让学生了解一些劳动工具的简单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植物栽培技术。
2.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教育,在劳动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3.开发劳动实践校本教材,形成特色,打造品牌。
(二)研究内容
1.编写出一套既有学校特色,又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校本教材,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2.利用学校劳动实践学生开展季节性蔬菜的种植研究。如青菜、黄豆、南瓜、黄瓜、萝卜、大豆、油菜等,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一些蔬菜栽培的方法,培养劳动技能。
3.探索劳技教学新形式。实现传统种植与创新种植相结合;劳技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环境保护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三)主要观点
1.结合学生自身兴趣,掌握种植花苗、蔬菜、树木的一些基本知识,从生活中主动获取劳动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2.以“劳动实践基地”为依托,让学生们在菜地里付出劳动的同时,积累知识,增长见识,体验到劳动生活的乐趣,提升适应能力。
3.通过“劳动实践基地”种植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掌握简单的种菜方法,亲身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乐于帮助别人、尊重别人、与人合作的交往能力。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1.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理念,重视劳动技能的培养,传授栽培、种植技术,学做结合,掌握除草、浇水、避免损伤植物的根、茎、叶的正确方法。
2.以“劳动创造美”为主题。通过观看劳技录像、现场种植、菜地观察等形式,让学生初步接触栽培技术,感悟劳动之美。
3.以“劳动体验快乐”为主题。带领学生种植蔬菜、栽种树苗,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劳动实践,体验快乐,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研究方法
1.实践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劳动实践,收集信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个案法:通过研究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践案例,激发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
3.总结法:通过各阶段成果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栽培技术,为编写校本教材提供依据。参考文献:
篇2
现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强燃油(气)锅炉安全性能调试工作的通知》(质技监锅字〔1999〕32号)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局特种设备监察处联系。
附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燃油(气)锅炉安全性能调试工作的通知(1999年5月17日 质技监锅字〔1999〕32号)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海南、云南省技术监督局: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我国燃油(气)锅炉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锅炉制造企业开发了多种燃油(气)锅炉,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但由于多种原因,一些企业生产的燃油(气)锅炉产品在出厂前或在安装验收时,未对锅炉的安全性能进行调试,导致锅炉实际运行中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提高燃油(气)锅炉产品质量,保证锅炉使用安全并结合我国燃油(气)锅炉的制造现状,现对燃油(气)锅炉的安全性能调试提出下列要求:
一、燃油(气)锅炉在产品鉴定前应提供安全附件、自动控制和燃烧装置的性能调试报告。
二、对于燃油和燃液化气的锅炉,锅炉制造企业在锅炉出厂前必须逐台对锅炉进行调试并经至少2小时额定负荷试验,检验锅炉性能、燃烧设备、自动控制设备及其相应安全装置的可靠性。
三、对于燃用煤气和天燃气的锅炉,在工厂内进行上述性能测试,在气源上确实存在困难时,可在锅炉安装完毕后,由锅炉安装单位在锅炉现场进行。
篇3
关键词:劳动习惯;教学做合一;劳动技能课
知行合一才能把问题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除此之外,对于中学生而言,更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与支持。所以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关键还在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视“教学做”为一体,视“做”为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做中学。那具体到实践中应该怎样实施呢?
一、教师的积极引导
劳动光荣,应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到劳动技能课及劳动技能本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应清晰熟练地掌握所教授课程的内容及各种劳动工具的实际操作方法,以便形象生动地为学生们讲授知识及技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用电器已悄然走进千家万户,得到了普及。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与时俱进,掌握一些基本的家电常识,而与“电”的接触是十分危险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让学生正确了解并掌握一些较为常见的电工工具的性能及其使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让他们对照教材认识工具。通过对工具各部分不同功能的了解,鼓励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统筹安排,巧妙掌握操作技巧。在做好劳动工作的同时,我们更要进一步找到提高效率的方法。实践证明,有计划的安排及一定操作技巧的掌握能够缩短劳动时间,是提高效率的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具体实行应该让学生在劳动开展前就其合理性、所遇难题及省时省力等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找出最为适合的方法。这样既能使学生出色地完成劳动任务,又能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做到心中有数,杂而不乱是劳动技能课对广大学生的要求,所以在劳动工作开展前一定要先将其进行合理的安排统筹,并列流程表,遵照程序操作,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社会需要勤于思考的新新人类,简单复制的行为不是我们所倡导的,也无法使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所以在劳动技能课教学中,我们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进行有机组合,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锻炼其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学生的积极配合
学生作为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在完成教学内容及培养劳动技能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予以配合,利用每一个可以实践的机会去进行实际操作,进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如在工具保管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到条理分明,使学生学会工具盒材料的正确存放及保管方法,掌握工具的保管常识,避免因存放不当而导致工具破损。如有绝缘部分的电工工具及电源线在存放时应该避免与尖锐器皿接触,以免损伤绝缘部分。学生们应该根据老师的提示及同学之间的相互指正,不断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劳动技能的培养需要良好的氛围,所以学生之间的配合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老师的指示下,学生应自主结组,但要遵循合理搭配的原则,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组合。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遇到困难时,应互帮互助,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力量。这种在困难中建立的深厚友谊是非常牢靠的,也为创建和谐的班级创造了条件,作出了贡献。
劳动技能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习惯,在课堂上我们经常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努力在生活及劳动中寻找发明创造的课题与机会。在生活中,我们不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问题,如何将其化解,其实也是检验我们劳动技能的一个方法。
教学做合一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倡导教育与生活、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引导学生不仅要通过书本学习,更要从生活实践中学习,时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及“做”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及学校的倡导下,科任老师能够更好地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融于教学活动中,培养出有素质、有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左利民.初中劳动技能课中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1(14).
篇4
摘要: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和人力资源大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转移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中存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和培训实效性差等问题。结合我省实际,开创企业为主导的新型培训模式、完善“订单式培训”和多渠道进行融资,形成河南省特色职业培训模式是解决职业培训问题的出路。然而我省又是农业大省,针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创新农民工培训模式,有效地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促进就业的关键。
关键词:职业培训;劳动力;培训模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解决人民群众现实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必要途径。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人力资源大省,而劳动者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高的矛盾长期存在。怎样有效地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就业是关系我省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一、挖掘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省劳动力资源、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调研分析,发现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中存在参加培训者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过程形式化等问题。
(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我省劳动力分布广且存在地域差异,现有的培训体制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没有充分结合地方特点。城乡劳动力培训内容与企业生产需求的严重脱节,是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一个严重性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培训内容设计上仍以理论知识和市场现有情况的分析,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和实习。和有相当一部分培训单位没有充分考虑到对日益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建筑业、纺织业、服务业所需的技工技能的培训。此外,缺乏对劳动者进行必备的社会公德、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仅限于一定行业的状况简述和相关技能的理论层次,难以适应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全面要求。
(二)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培训资金是劳动力培训的首要保障。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培训就不可能有序进行。我省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工作需要,切实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其中包括职业),并将就业再就业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可为规定的人员,可向培训机构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职业培训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标准:A类专业每人600元,B类专业每人500元,C类专业每人400元1。其中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以所在地定点培训机构为主进行,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并实现就业的,可享受政府提供的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培训机构的认定,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培训资源的整合,规范培训秩序,确保培训质量2。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如今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培训实效性差
培训实效性是指培训实际结果符合生产需要的程度,表现为劳动力在生产中实践中的作用发挥。培训实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对象的就业和收入。在培训过程中常常出现培训内容及其深度不适应当农民工的接受水平,而且培训对象基础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我省现有的培训周期短,而且往往与生产实践脱节,培训内容很难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这种短而快的培训模式造成培训实效性差的结果。没有良好的培训效果,经过培训的城乡劳动者没能如愿的就业和增加收入,势必导致培训对象积极性不高的局面。
由于市场的需求,农民工对技能要求呈现出特殊性,在培训内容和专业设置上,要准确把握市场,突出实践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二、形成河南省特色职业培训模式
我省针对劳动者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需要的问题,积极强化我省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有效成果,使我省劳动者的素质得以提高。然而,仍然存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培训实效性差等问题。针对我省职业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构建体系完善、富有成效的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对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保持我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职业教育方针为指导,开创企业为主导的新型培训模式
我省在充分发动社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坚持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3。然而传统的培训模式不能有效的满足市场的新变化,模式创新是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科学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的有效途径。
使企业成为培训的主导。结合国内外农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特点和我省的实际,要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培训模式。要想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就必须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用工单位相结合。在具体培训过程中,使企业成为培训的主导,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课程的安排和教师的配备都要以生产实践的需求为主,让用人单位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劳动者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企业要结合他们的工作实践,让学员实际见习,这样既提高他们的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奠定了实践基础。
篇5
关键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科学分类;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9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19-02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从教育部在学科目录中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至今已有11年,一些财经类高校纷纷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但发展到目前为止,现代意义上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在我国大部分财经类高校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加之财经类高等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轻实践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培养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需求向现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迫切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国内学者刘苇江(2008)从课程实践环节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参与几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曾煜(2008)探讨了社会保障课程教学形式及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如何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实训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如何实现课程设置与劳动社会保障行业核心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同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取并提高。围绕上述主题,本文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将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分类,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对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传统教学主要偏重于介绍社会保障理论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混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概念,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先进性内容;教学手段保守落后等。
2.实践教学主体的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不同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结构和要求不同,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实验实训内容的覆盖面不同,对学生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各种需求,也不够科学和合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从考核的形式到内容,都不应该忽略实验实训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3.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后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重视理论教学或课堂教学的环节,轻视实践教学过程,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以上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缺少科学的分类。
三、实践教学课程分类
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实践设置要注意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实践项目名称要准确规范。实践课程分类主要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各类别独特的教学要求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的独特性。
1.基本实践课程
基本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30%,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等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
2.专业技能实践课程
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50%,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模拟操作或现实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专业技能实践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综合性实践课程
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20%,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如学年实习、专业实习等,突出对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综合性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基地来完成。
四、对策与建议
(一)基本实践课程突出典型案例教学
对于基本试验课程常见的方式有案例分析教学、讨论式教学、观摩性教学等。其中,案例分析教学精心挑选合适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和分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式教学即对课程的某一内容或观点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分别扮演正方和反方的角色,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并辨论;观摩性教学即由教师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信息,向学生播放媒体内容等,这些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重在模拟教学
1.加强模拟操作。包括:(1)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2)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
2.重在现实操作。现实操作教学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开展教学参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以丰富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学习医疗保险时,组织学生教学参观医疗保险中心,请医保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心的工作职能及医保政策等,并参观该中心的工作现场。讲到农村保障时,组织参观郊区的社保局,了解农村养老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或者到城郊参观农村的农村保障、村民福利、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学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时,组织参观附近街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和社区服务中心,了解社保所的工作职能、社会保险的现行政策及操作流程。学习国际劳务合作时,组织学生到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参观劳务输出的流程。
篇6
一、“专业课为技能训练课服务”是获得技术的捷径
人类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是外向型的,是能力活动的低级形态,同时是人的活动的主体结构;而脑力劳动是能力活动的高级形态,人的脑力劳动具有鲜明的灵活性、目的性及调控性。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对立统一,二者构成人类劳动的统一体。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课是开发各种能力的基础,教师授课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片面的认识),再经过技能训练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较全面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指导实践的活动,从而获得劳动成果和技术技能。
二、树立专业课为技能训练课服务的意识,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
经济发达国家把职业技术教育视为经济发展的柱石和秘密武器,这些国家的高、中、初级工人比例是2∶1∶7,中级技术工人的比例最低,所以在企业的人才链中,工程技术人员与中级工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社会急需大批中级技术人才。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技术工人通过体力、脑力的结合来创造价值,那么专业课指导技能训练、为技能训练课服务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指导掌握操作技能。”专业课只有紧密结合技能训练课的实际问题,经实践专业理论的正确指导,让学生“听懂、会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
三、专业课为技能训练课服务,符合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
在合资企业中,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和一般员工一样,均无区别地被安排到生产第一线,而后根据实际才能表现择优晋升,他们不存在“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当前形势要求我们更新服务观念,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劳动技能的技术工人,让我们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在人才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肩负着培养农村新增劳动力和现有劳动力的重任,它通过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一、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科学技术进步,而在业人口文化素质是科学技术的关键,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保障,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1.根据农民需要设置培训课程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培训课程应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进行设置,开设符合农村实际和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的专业。大胆改革教学模式,根据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所需要的饲养管理和田间管理技术,采用“理实合一”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直接讲授当前动植物的生产所需要从事的管理工作技术,让学生知道当前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必修的专业课外,还可以设置贴近农民需要的课程,从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农民的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各工种的实践教学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来组织实施。通过一系列强化训练,在实践结束后,由省劳动厅组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
3.采用送教下乡的培训模式
送教下乡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把优质的涉农专业教育资源输送给农民,把学校办在农民的家门口,把实践课放在田间地头、养殖场。学员只到就近乡镇参训,生活、食宿、车船等费用较低,而且在参加培训的同时可以照顾家庭,学员比较接受,且组织快捷,培训效果好,同时,培训的专业农民易学,农民凭一技之长就能就业致富。
这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职能,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更为突出。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缺乏科技文化知识,缺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很难出山离村,即使是进城务工,也很难在城市择业、就业,只能是低就低聘低薪,只能做“力”所能及的工种。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本前提,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源的尖锐矛盾,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1.让农民学得“一技之长”
技术培训以传授生产、劳动经验和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胜任某种岗位为目标,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培训实用性强、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人才。我们面向社会,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可按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设置培训内容。例如,可根据市场需要开设汽车驾驶、汽车维修、会计、电器电焊、厨师面点等,使农民学得一技之长,把他们培养成具有某种专业操作技能,能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者,使农民能够自主创业,或者得到就业的机会。
2.校企结合,定单、定向培训
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胜任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12-04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成为很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重要专业。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研究生招收信息网的相关信息,截至目前我国有160所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有92所院校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
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有关本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1)基于院校学科优势凝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研究――财经院校(曹信邦,2006;曹永红,2014)、理工类院校(张军,2012)、工科院校(唐运舒,2008)、农林院校(林建鸿,2014)、医学院校(吴传俭,2011);(2)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杨立雄,2003;黄任民,2009);(3)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刘媛媛,2013);(4)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调查(徐丹,2015)。上述学者大都立足本校特色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看法,但是本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如何一直未见系统深入研究的成果。
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本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进而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的最佳路径,最终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适应度的提高。
二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指“与特定组织特定工作职位上工作业绩水平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特征和行为”。麦克利兰认为胜任素质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层次体系,也就是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被描述为一座在水中漂浮的冰山,知识和技能是胜任能力最表层的内容,如同冰山的水上部分;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胜任能力中比较深层的内容,如同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但它们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①。
麦克利兰的研究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商业界都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应切实关注那些能够真正带来实际工作绩效的胜任素质。这一胜任素质正是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提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胜任素质,并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2.数据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以某医学院院校近三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4份。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内容通过胜任素质模型来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所从事职业的基本信息;二是胜任素质调查;三是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胜任素质模型,将调查内容分为大学所学知识和职业素质调查。大学所学知识内容在胜任素质模型中主要指冰山的水上部分,主要为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即为胜任素质模型中冰山的水下部分。
分析方法:第二、三部分的题目设计为多选题,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多重响应的分析方法。既统计响应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所有选项被选总数的比例),也统计个案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调查者总数的百分比)。
三 研究结果
1.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行业的性质比例最大的为企业(64.9%),其次为事业单位(17.5%)和政府部门(12.3%)。分析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为逢进必考,而且有编制限制。同时,随着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的福利,社会保险日益完善。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偏少,而在企业的就业人数偏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分布是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占比最大,为38.6%;会计、营销等岗位(15.8%)、文秘行政岗(14%)、社会保险岗(12.3%)人数所占比重相差不大。访谈中了解到,很多毕业生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工作,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既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也有社会保险实务的内容。分析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岗位没有独立出来,大部分仍包含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中。
2.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大学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整体分析。大学所学知识主要包括六方面:(1)公共基础知识(英语、数学、计算机等);(2)专业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3)专业理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原理等);(4)专业技能(社会保险模拟软件操作、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5)社会实践(见习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等);(6)其他综合知识(公文写作、普通话、文献检索等)。
根据表1数据显示,本题目设计的所有选项都有响应,也就是说整体来看,大学所学知识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均是有帮助的。从比例来看,公共基础知识所占比重最大,占总数的22.1%,从个案百分比来看有5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该项,这说明公共基础知识对工作的帮助是最大的;其次为专业理论知识、公文写作等综合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而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偏低。分析原因一方面在于本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很多为非社会保障岗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强化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水平。
第二,公共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最能契合工作需求的基础知识为计算机(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公文写作(个案百分比为59.6%)。统计学、英语和数学的契合度较高;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对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否开设医学概论的问题,从选项结果来看,医学概论课程对部分同学(个案百分比为10.5%)仍然是有帮助的,也就说明该课程不能贸然取消。
第三,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专业基础知识中,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60.7%)与工作需求的契合度最高,其次为管理学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50%),社会保障学类课程和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在个案中所占比重均为46.4%,占比最低的为经济学类课程。分析该结果与毕业生大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有关,也体现出管理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第四,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技能中,与工作需求契合度最大的是数据统计与处理(个案百分比为65.3%),其次为信息系统操作(个案百分比为32.7%)、外语(个案百分比为23.8%)。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技能培养。
第五,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专业技能中,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9.6%)、管理基础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2.6%)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会计统计等技能(个案百分比为47.4%)、社会保险操作技能(个案百分比为35.1%)。该结果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分析结果相似,也进一步说明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以及会计统计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第六,职业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将表2中多重响应总计的数据与表1比较,可知,表2的总计数据为410,个案百分比总计为366.1%,远远高于表1的总计数据(频率总计为282,个案百分比总计为247.4%),由此可以看出职业素质对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与麦克利兰的胜任素质理论相对应,即隐藏在冰山水下的部分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这也说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外,尤其应该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结合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经历,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的素质为社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其次为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而科学研究能力所占比重较低的原因主要为本调查的对象是本科毕业生。
3.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本专业毕业生在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方法中选择比重最大的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的实验(个案百分比为71.9%)以及见习实习(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理论讲授(个案百分比为22.8%)、小组讨论(个案百分比为28.1%)和学生翻转课堂(个案百分比为28.1%)。
由表3也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更多地集中在增加社会实践和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在调查中,本问卷还设计了关于人才培养建议的开放性题目,调查结果大部分仍是集中在社会实践和交流、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这说明本专业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与学生就业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等相关实验实践的设计,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路径讨论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来看,本专业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方面的工作。进一步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得知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应该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调查结果和胜任素质模型分析,提炼本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应该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其中知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素质为综合职业素质。
2.凝练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要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知识的培养是前提。根据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是整个专业培养的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数学、政治、体育课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应该以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社会保障学三大学科为核心,在三大核心学科基础上拓展相关知识。技能知识方面,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和市场营销是本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知识,这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密切相关。同时,公文写作、文献检索等综合知识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契合度较高,也应该进一步强化。
3.强化实验实践环节,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要强化本专业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关键在于实验实践环节的设计。实验实践的内容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应该遥相呼应,实验实践内容也应当包括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部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应该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平台。
具体培养过程为:在大一、大二学年,强化专业基础实践,以校内实验室为依托,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大三、大四学年,夯实专业实践,以校外见习实习为途径,组织学生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相关机构见习实习;全程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胜任素质模型中尤其强调特质动机等综合素质在工作绩效提升中的重要性,也说明综合素质与工作需求的契合程度决定毕业生工作业绩,因此,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深入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各种校内外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社区公益服务活动等,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应该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通过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交叉,不断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自主选课和充分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展个性,逐步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注 释
①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2
参考文献
[1]唐运舒、骆正清.工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社保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3)
[2]曹信邦.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2006(4)
[3]张军.走出理工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之路――重庆理工大学社保专业的建设与探索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3)
[4]吴传俭、元林.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5]曹永红.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2)
[6]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10)
[7]黄任民.经典著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8]杨立雄.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中的社会保险偏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
篇9
一、初三分流及高中后培训模式
在经济落后地区,根据每年的初三毕业生人数及高中招生人数比较,约有60%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普通高中学习,普高毕业生中又有60%以上的学生不能进入高校学习。这部分学生就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但他们又无劳动技能,不好就业。因此可将这两部分学生进行初三分流及高中后培训,纳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学会一定的技能后再就业安置,提高劳动技能。
(1)初三分流。初三毕业生多数年龄小,还未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又无劳动技能。因此,在初三的第二学期,对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分流出来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可在本校就读,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由当地职高订教材,并对其教学进行指导,只开设文化课,即“0.5+1.5或0.5+2.5”的模式,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第二学期再集中到报读的中职学校学习。同时学生能提前半年进入社会就业,毕业后由职校对他们进行就业安置。
(2)高中后培训。高中毕业生中,大部分不能升入高校学习,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若这些毕业生直接进入社会就业市场,又苦于无就业所备的相应知识和技能,一旦推行劳动准入制度,则会失业或难以再就业。因此,对这部分学生开展高中后培训,进入中等职校学习半年或一年的劳动技能,并经鉴定发放相应的劳动技能证书后再去就业。
初三第二学期分流和高中后培训,即使学生能学到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质,又为今后劳动准入制度的规范,解决了学生就业后的后顾之忧。
二、学习―实践紧密结合模式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学习相应的职业技术,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以实践操作为主导,使之就业后适应工作。因此,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可采取如下办法。
(1)学校+工厂。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半年后,进入工厂实际操作训练半年,第二、三年也如此。在工厂的操作训练期间,学校和工厂各派一人进行实地指导和管理,使学生能正确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厂方还可适当发给学生基本生活费,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及家长的经济负担,又真正掌握了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学校+实验基地。在条件有限的边远地区,进入工厂实习困难,学校可建立相应的模拟实验室或基地,学生就在实验室或基地进行操作训练,仍可采取半年理论加半年实践的形式,也可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
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模式,掌握了相应专业的操作技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就业后能胜任其工作。
三、以中等职业为主,融成人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模式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功能,除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外,还可肩负起当地培训及成人教育的任务。因此,在发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同时,抓好成人教育(学历与非学历)和培训工作,扩大职教办学规模及社会效应,以推动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
(1)中职教育+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和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在职业学校开办成人学历教育。可与当地党校或其他高校合作,作为高校的教学点或工作站,在他们的指导下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工作,为当地的在职干部、职工及社会青年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拓宽办学路子,扩大办学规模。
(2)中职教育+培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拓宽办学形式,扩大办学规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向上争取、申报相关培训资格,争取当地的各种培训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特种作业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通过争取这些培训项目来拓宽办学形式,进而扩大规模,增加社会、规模效应,办出特色和成果,赢得社会的认可,使职业学校稳步向前发展。
四、集团化办学模式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之形成良性循环之势,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办学原则,以市场就业为导向,面向就业市场培养人才,采取校企、校校结合等方式办学,拓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路子,可采取“0.5+1.5、1+1、1+2”等办学模式形成集团化办学。
(1)职业技术学校与乡镇中学联合办学。为扩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及带动乡镇学校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实行以职业中学为龙头,乡镇中学为职校的教学点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初三学生在乡镇中学(初中)学习文化基础课0.5~1年后再到职校学习专业技能1~1.5年,各中学采用职校下发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在职校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既为不能升入普高的学生提供了就读机会,又扩大了职校的规模,达到整合、共享资源的目的。
(2)职校与经济发达地区校校、校企结合。这种办学模式是对经济落后地区教学资源不足的一种补充,利用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的资源或企业资源,使经济落后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专业、技能,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对学生采取分段学习、分段管理,共同招生培养和就业安置。在企业期间实行带薪实习的办法,解决贫困学生学习上的经济困难。分段学习、管理采取“1+1、0.5+1.5、1+2”的模式(在当地职校学0.5~1年后,到联办学校或企业学习或带薪实习1~2年)。
篇10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但现在的中职生普遍缺乏劳动意识,他们害怕劳动,逃避劳动。虽然每个学校都规定学生要参与一定的劳动,如课室、宿舍卫生的打扫,校园卫生的值周等。但认真参与劳动的学生是很少的,大多数学生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参与到劳动中去,甚至根本没有参与。然而,大多数学校没有把这方面的教育列为重点,这是有待改善的。
二、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教材部分内容过于精、细,不够实用的原因
(1)现在很多中职学校使用高职高专的教材,这些教材是为培养高技能人才而设计的,面对的是高中毕业生,它要求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理论知识的要求比较高。但中职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他们的培养主要是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教材的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过于精、过于细的。(2)有些学校使用的虽然是中职中专教材,但还保留着很多传统的内容,如《养猪学》中讲述的还是传统的养殖方式,即无论种猪、母猪、仔猪、育肥猪的养殖都是地面平养的。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的养猪场多采用种猪限位饲养、母猪高床生产、仔猪网上保育、育肥猪全进全出一条龙饲养的生产方式。很多传统的内容已经落后了。
2.理论讲授多、实践操作少的主要原因
(1)畜牧兽医专业实验材料的局限性。比如要找一个有出血点、坏死点的病变组织,并不是马上可以找得到的。(2)学校的投入有限。很多学校连最基本的校内外实习基地都没有建立,有些虽然有实习基地,但购买实验材料的经费投入不足,也对实操造成一定的影响。(3)部分理论教师的责任心有待增强。因为理论课相对实操课来说会轻松点,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应该说是比较轻松的。但是上实操课,大多数要手把手地传授,比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犬的静脉注射等,都需要手把手地传授,相对于理论课来说会更繁琐、更辛苦。所以大多数教师都喜欢上理论课,而不喜欢上实操课。(4)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教师的实践能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不能很好地给学生传授新的知识与技能,这也是造成理论讲授多、实践操作少的原因之一。
3.缺乏劳动观念教育的原因
(1)很多学校认为劳动观念的教育主要是家庭的教育。不可否认,家庭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但是学校的教育同样也很重要。(2)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学校没有认识到劳动观念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劳动观念的教育与基础知识的教育应该是并重的。否则,将来毕业了,不是没有工作,而是不肯工作,目前就存在有些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劳动观念的问题。
三、对策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对目前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育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调整教材内容
(1)中职生不应该使用高职高专的教材,应该根据中职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以及将来的工作要求,选用中职中专层次的教材。(2)改革原有的中职中专教材。根据当代中职生基础薄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但动手能力比较强、有胆量的特点,对教材进行改革,使教材内容尽可能地简单明了、实用,适当增加实操内容的比例,还要改革一些传统落后的知识内容。(3)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自行编制教材。比如阉鸡技术、人工授精技术都是社会上比较需要的,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专门编写这方面的教材。
2.提高实操课的比例
(1)努力克服实验材料的局限性。要尽可能多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仅在养殖场设立实习基地,而且在禽类批发市场、屠宰场也要设立实习基地。那些地方经常都会有发病的畜禽,这些发病的畜禽不仅价钱低,而且是很好的实验材料,这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验材料的局限性问题。(2)学校应加大对涉农专业的投入。国家对农业一直非常重视,学校也应该加大对畜牧兽医专业的投入。首先,一定要建立起完善的实验教室和校内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养鸡、猪,那么学生在养殖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很多很实用的饲养技术,比如预防接种的方法步骤、人工授精技术等。这些技术,只有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与实际操作,才能够学得好、记得牢。其次,一些必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如显微镜、外科器械等)也一定要齐全。只有这样,才可能顺利地开展实操课。(3)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中职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教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因此,教师不应该贪图轻松而影响了学生就业技能的学习。为此,学校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和促进机制,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教师应对学生负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对学校负责,做有益于学校的教育工作者。(4)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践经验都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现在是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不断有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两方面来提升,一是教师要经常到生产一线去学习,二是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到一些比较前沿的科研机构、院校进行培训学习。
3.进一步加强劳动观念的教育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