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媒体运营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新媒体运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新媒体运营方案

篇1

究竟未来哪些企业会成为中国联通混改的参与者?在2017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展上,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对相关媒体表示:“对参与者唯一的标准是,我们看重企业在战略层面的一致性。”并表示,混改方案已经提交,审批通过目前还没有时间表,具体请以公告为准。

否认阿里腾讯入股传闻

此前6月23日,路透社的一则报道称:四位消息人士指出,在中国联通共计筹资约100亿美元的计划中,中国科技业巨擘阿里巴巴及腾讯都将参与成为新股东,且投Y规模居前,而百度已退出。这是中国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一部分。

此则消息传出后,中国联通港股6月23日上午跳空高开,大涨4%,报收12.04港元,创22个月高,据相关人事预测中国联通股价将持续上升。

但6月26日晚间中国联通公告,否认了相关媒体关于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内的投资者将参与认购公司股票的报道。并澄清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拟以公司为平台,筹划并推进开展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的重大事项,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但截至目前,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发行对象、发行规模、发行价格、募集资金用途等正在筹划论证阶段,尚未确定。

布局物联网新业态

涉及混改的问题繁冗复杂,中国联通今年已陆续停盘多次,目前A股仍没有复盘。年内也多次公告,但尚未确定混改具体细则。但从中国联通在本次世界移动大会上一系列行动可见,联通下一步重点在于物联网。

6月27日中国联通举办“2017年国际合作伙伴会议”,发起物联网“全球连接”协作倡议,提议共同推动物联网全球部署,打造物联网全球连接能力。陆益民表示:“中国联通开展了大量创新实践,尤其是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互联网、支付金融、视频业务六大领域创新成效显著。尤其是在物联网领域,中国联通正加大全球物联网布局。”会议同期物联网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标志着中国联通支撑物联网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又迈出了又一坚实步伐。

5G到来之前,中国三大运营商以物联网等新业态为突破口抢占市场,为避免被管道化,运营商正在打造各自的智慧生态圈。在过去的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都没能够在新兴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在物联网时代,由于物联网产业需要综合方方面面许多因素,而运营商拥有巨大的用户资源、深厚的物联网技术、庞大的渠道,运营商在物联网时代将会扮演更加重要角色,发挥比以往更大作用。而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混改能够最有效地集合多方资源,拓展新兴业务。

与BAT联姻不断

从去年10月联通混改公告后,当时市场猜测腾讯或将成为联通引入的资本之一。随后联通先后与百度、腾讯、阿里签署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逐步吹响混改号角。

与腾讯联合了“腾讯大王卡”和“腾讯小王卡”,受到业界广泛好评。在2016年11月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与腾讯就安全、征信、云计算等6大领域达成战略合作。与百度达成合作,双方就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尤其在人工智能方面更为深入合作。2016年双十一后的第二天,与阿里在杭州签署框架仪式,双方在基础通信服务、移动互联网及产业互联网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当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更是豪言,阿里和中国联通的合作,一定可以对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经济的变革产生巨大作用。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BAT三家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对入股联通混改积极性最高,一度期待持有最高比例的股份。对于阿里来说,入股可能希冀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而不是仅仅分享作为联通股东的投资收益。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未尝不是好事。此前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国联通目前所受到生存与发展危机,并不单单是来自行业内其他运营商,更为重要的是受到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而带来的危机。如果能让互联网巨头的战略投资真正参与到联通的运营决策中,才是最大的利好,仅仅是入股是没意义的。”

联通混改确能为联通带来充足资金,为联通输血带来新鲜血液。但相较于输血,增加国企自身机能,打造自身造血能力更为重要。今年5月9日,中国联通在深圳召开2016年年度股东大会时,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就表示,联通混改的目的不是为筹集资金,而是配合政策发展,令集团的运营更加市场化。

独大之下的“联吴抗曹”

一方面是混改一直混而未改,另一方面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合并传闻并未坐实。根据《电信条例》,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国有控股不应少于51%。有猜测认为,中国电信将成为中国联通第二大股东,两家公司借助混改平台实现某种形式的合并。

目前中国电信市场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局面愈演愈烈。从三大运营商5月运营数据显示,虽然中国联通以562.1万4G用户净增创下新高,但中国移动月净增4G用户约千万,累计用户达5.832亿户,这一数字比联通电信4G用户数总和两倍还要多。固网宽带方面,中国移动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中国移动宽带用户数已达9048万户超中国联通的7690.5万户,已稳居宽带老二地位。

电信联通日益加强合作对抗移动独大愈演愈烈。两年间联通和电信越走越近,在网络建设和业务经营方面多有携手,尤其是日前宣布联合推广六模全网通。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联通众筹5.0大会上,中国联通表示,移动“机”割掉的正是品牌和用户的未来,号召大家,大做特做全网通,正式与“机”宣战。全网通和“机”之争实则为联通电信反抗移动一家独大之战,且硝烟日益弥漫。

篇2

继新浪、搜狐、网易、百度2012年Q4财报后,最近腾讯也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2012年腾讯全年总收入达到438.9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0%;期内盈利为127.8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0%。根据各家的财报对比,腾讯去年全年总收入,已超过新浪、搜狐、网易、百度四大互联网巨头全年营收的总和。

值得关注的是,腾讯第四季度网络广告收入为9.4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3%。腾讯2012全年网络广告收入达到33.8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8%,实现收入增长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网络广告收入的持续领先和全面突破,使腾讯网络营销平台的价值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战略升级,打造互联网生态

追溯腾讯近年来的发展,其对于互联网行业大趋势的判断,以及在前行中不断调整的一系列举动可以表明,腾讯越来越看重的是如何引领正向的媒体环境和构建“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在线营销新生态系统。

着眼于整个产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012年5月腾讯对公司战略、组织架构和业务布局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完成“从做生意到做生态”战略理念的转变。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曾表示希望通过整体构架的调整,更好的挖掘腾讯的潜力,拥抱互联网未来的机会。

公司构架升级重组之后,网络媒体事业群(OMG)作为六大事业群之一,主要发力新媒体领域,逐步将门户、微博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态进行深度整合,以视频抢占市场先机,以微博带动资源扩散,以网站提升用户粘度,形成强大的三位一体的整合营销平台。从此次公布的财报可以看出,2012年,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不仅赢得了媒体影响力打造和平台产品的突破创新,更对推动广告营收的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媒体矩阵引发联动效果

行业专家认为,综合的互联网公司、全业务形态的平台将是大势所趋,互联网竞争也将进入整合平台竞争的时代。腾讯的优势在于掌握用户入口和用户黏性,无论是在社交、资讯、视频、娱乐、游戏、电子商务包括移动互联网等领域,腾讯都提供了能够满足消费者在线生活需求的全方位整合平台,在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帮助广告主提升营销价值。

在“内容精品化,形态简洁化”的全局战略下,2012年,腾讯网、腾讯微博、腾讯视频三大媒体平台都实现了“从规模到精品”的自我突破,更大程度上发挥了个人化、社交化、无线化的整合营销效应,开创业务发展的新高度。

7月,腾讯网对首页、科技频道、财经频道进行全新改版,完全打破传统门户海量信息堆砌的模式,首次在国内门户网站中引入信息流网站布局,以内容深度塑造精品栏目,成为聚合微博社交属性、腾讯视频可视化效果和优质内容的全新门户形态。

腾讯微博通过数据引流和创新合作,与腾讯旗下16个热门产品打通,快速的分享和生动的展示形式,大大增加了微博内容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使其成为中国用户量最大,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社交媒体。据悉,2013年腾讯微博将持续投入并推进移动端的发力,提升整体产品的用户体验。

另一端,腾讯视频厚积薄发,在上线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成功实现“弯道超车”,形成稳固的月覆盖用户数台第一、成长增速第一、专业第一的行业地位。并凭借独有的媒体属性和专业性,构建了一个集大事件运营、新闻资讯视频、体育资源、综艺节目、优质影视剧和原创内容等为一体的综合在线视频平台。

精细化运营释放营销价值

在数字化浪潮下数字营销正迅猛发展,通过技术、产品的创新、突破传统的营销思维,腾讯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的方法以及实践,对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2012年,腾讯持续在展示类广告、效果广告以及社交广告上发力。4月推出国内首个社会化营销平台,首期打通腾讯微博与腾讯空间的社会化广告资源,打造中国的Facebook+Twitter模式,释放其社会化媒体商业价值。通过对内部产品线的打通,对海量数据的积累以及挖掘,腾讯在展示类广告形式上进行突破创新,使展示类广告市场份额逆势上行,发挥更大的营销价值。

前不久,腾讯的Ad Exchange广告系统,整合与升级效果广告产品系统,提高精准技术,为广告主带来更高的ROI,从而提升广告资源的变现能力。

此外,大投入大产出的腾讯视频业务,通过多平动实现视频的资讯化、互动化和社交化运营,精准锁定品牌的潜在购买人群,再根据用户的显性标签和兴趣爱好推动视频产品,进而将广告主的信息针对性嵌入,实现精细化营销。

在全年财报公布后的分析师会议上,腾讯也表示将在2013年继续加大视频内容的投入,提升内容上的行业竞争力。

方法论升级 引领智慧营销

在数字化浪潮下数字营销正迅猛发展,腾讯通过技术、产品的创新,突破传统的营销思维,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的方法以及营销解决方案,对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腾讯互联网新营销体系理论实践的检验标准,腾讯智慧也在2012年升级为MIND3.0,以可衡量的效果、互动式的体验、精准化的导航、差异化的定位为精髓,从指导原则发展到媒体解决方案,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生态体系。

在此指导下,腾讯网提出了产品、解决方案和效果优化三大自主方向,使得广告主在腾讯网的营销投入可见、可监、可控。

大事件运营彰显媒体影响力

业内相关专家分析称,腾讯网络广告业务稳健增长并保持行业领先,腾讯视频业务的强势崛起,以及广告主在社交网络上效果广告投放的增多是收入增长的重要助力,而大事件运营对品牌广告收入的正面拉动也是功不可没。

篇3

但是,随之而来的朋友圈“传销”误区、产品质量问题以及消费者渐趋理性的消费心态,也让微商产业走到了分水岭,微商给许多家庭主妇和渴望创业以及兼职的人群带来财富希望的同时,也迎来了自身洗牌改变的时机。

依托于微信朋友圈的狭隘“微商”不同于微信B2C、微店、微信公众号店铺、微信o2o等形式,有太多的封闭性,因此产品、品牌不为人所公开知晓,所以才引起之前种种负面效应。

微商群体正在经历洗牌的过程,没有诚信,没有品牌,没有正规团队运作的微商一定会被淘汰,所以,在“后微商”时代的转型其实更需要互联网品牌整合营销。托普众联-新媒体聚合营销机构认为:

1、微商需要建立自己的官方平台(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

作为一个正规的微商团体,也是一家正规的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官方平台,目前来看,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已经是任何一家正规发展企业的标准互联网配置。这些官方平台也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良好互动的窗口,如果仅仅是利用渠道人对人的服务,很难杜绝欺骗和服务不标准的行为。

2、微商需要良好的互联网品牌信息传播

向消费者传达的产品信息如果在互联网上没有任何的品牌信息,没有权威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进行报道过,相信并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微商经营的产品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吃喝玩乐所需的东西,质量认证、产品标准如果没有明文信息和可靠的查询资质,仅仅靠渠道人员和消费者的口碑是不牢靠的,甚至有可能成为负面信息的来源。

3、微商需要持续规划品牌策划和活动炒作

任何一个品牌的建立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而微商由于发展过于迅猛,太专注于产品销量,又由于直接面对消费者口碑传播,“赚快钱”而忽视了品牌策划,更谈不上活动炒作。一个品牌的形成需要长期的不断策划和炒作才能成型。所以,微商想要更长久的生存和发展,持续规划品牌策划和活动炒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4、微商用户需要更好的线下产品体验

微商出售的产品大多与日常生活相关,而且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由于互联网和地域的局限性,往往没有线下实体的体验机会,而这恰恰是关系用户是否购买的主要原因,所以,创造机会,策划主题活动,让用户参与线下产品体验,从而创造更好的用户口碑,实际体验产品的魅力,带动用户互动,就成为微商转型的另一个机会,而实际上,微商现在开辟实体店的也越来越多,无论移动互联网如何发达,用户的实际体验还是相当重要的。

5、微商需要打造良好口碑的自媒体

微商庞大的销售群体其实是发展自媒体的一个基础人群,如果销售团队经过统一培训,运营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文、开通新浪微博,甚至经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用类似于网络红人的形式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用自己的个人魅力顺带宣传产品的品牌,这样的微商团队也将立于不败之地。

6、微商产品需要入驻电商大平台和权威平台

对于理性的消费者来说,购买任何产品在意的首先是质量和品牌,如果一个产品在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平台都搜索不到,这就屏蔽了很大一部分优质购买用户,仅仅依靠朋友圈的传播,不仅有被腾讯官方封锁的风险,更有被微信好友屏蔽的可能。但是,一个可靠的,有质量的品牌,一般人是不会拒绝的。

篇4

关键词:互联网 舆情 新媒体

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发展正在从‘数量’转换到‘质量’”。预计移动互联网在2014年可能带来新的希望与惊喜。互联网安全将有新的动向。产业融合发展加速

2013年8月1日,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表明宽带建设已在国家战略层面实施。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推陈出新,新的科技产品、平台服务的涌现在加速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技术本身安全和相关应用的安全成为科技领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系列信息安全事件和国安委的成立表明,2014年在互联网安全方面会有新的举措。

大数据作为战略资产的价值和重要性不容忽视,各行业、企业对大数据处理和商业分析的需求也日益旺盛。2014年,数据信息将流动起来,交换起来,服务于实体行业,并将出现多元化创新发展格局。2013年11月,国家统计局与阿里、百度等11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深度挖掘其战略价值。虽然大数据分析依旧在数据储存分析、噪音过滤与共享能力以及数据可视化能力等方面存在瓶颈,但不得不说,大数据已经开始渗透到传媒行业的行动逻辑中。

视频网站及网站视频频道对重大事件的视频报道、人物视频采访、各类专题节目、自制剧、微电影以及大量引进的国外影视节目等,极大改变了以往以电视为主的格局和市场。在视频收看方式上,多屏时代人们每天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收看视频节目的时间超过电视,已成为大趋势。

互联网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2014年,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互联网法律与监管体系,特别需要关注在公共舆论、网络金融和信息安全领域可能持续爆发的新热点事件与话题。网络空间的更加清明、有序和“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以及自由应以他人与公共合法利益为边界的观念继续深入人心。同时,2014年,随着互联网应用向纵深发展,网络环境、技术、市场和法律中的一些灰色地带,将激化安全问题,并带有移动、快捷、敏感、私密等新特点。

2013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在这次打击网络谣言的行动中,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上线,该平台不仅能够快速整合传播辟谣信息,而且对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发挥了引导培养作用。随后,“两高”公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迈出了我国网络法治化的重要一步。

尽管目前司法解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互联网专门立法的呼声将日益高涨,互联网自由与社会责任将逐渐成为共识。网络名人的社会责任成为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秩序的重要内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部署的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秩序专项行动延续数月,多管齐下,整治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十多位网络名人座谈,指出网络名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并提出“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

互联网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推向升级

2013年底,新成立的上海报业集团有两大动作:一是推出新媒体阅读产品《上海观察》;二是旗下《新闻晚报》20]4年起休刊。“中国传媒业的未来发展将表现为种种不确定性,包括传媒业的发展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传媒技术改变社会形态并受到社会的反制、移动互联网增量与PC互联网存量在调整中不断取得突破。”

2014年,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将会加强,尤其是在人员、技术、内容、经营、体制等各方面互动将会加深。因此,延展传媒产业链实行多元化经营,优化存量盘活打通各传媒间的交叉点,打破传统媒介并购重组的巨大障碍,明晰产权界限,在基于新的网络技术应用于传媒业的平台下,在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的聚合发展上,寻找新的价值拓展维度的突破,或许应该成为中国传媒业率先改革的第一要务。

新媒体在传播力、渗透力、广泛性上潜力巨大,但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新闻生产有其客观规律和科学方法。无论从制度设计还是现实运作看,传统媒体仍将是新媒体的主要内容源泉。新老媒体融合是要变革新闻产品服务的生产和反馈流程的内核。2014年,新闻专业素养与新媒体技术优势是融合的重点,越来越多的新形式、新品牌试水将不再新鲜。

截至2013年11月底,中国有103家网站提供微博客服务,微博客账号总量已突破13亿,新浪、腾讯微博用户日均发帖量2.2亿条左右。媒体微博快速发展,仅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就有3.7万个媒体机构账号。两年时间,微信用户突破5亿。新闻客户端也超过3万,阅览与互动功能非常明显。其中搜狐、网易、腾讯、百度、凤凰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庞大。人民网、央视新闻、《南方周末》、中国之声等纷纷开通和入驻新闻客户端。凭借“新闻+订阅”的模式,新闻客户端初步实现了移动全媒体平台的目标,商业盈利模式也取得突破。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信息加工和互动方式出现巨变,媒体细分和私人订阅趋势的加强是未来媒体发展的又一特点。局部领域的传统垄断将被打破,新的专业“寡头”和长尾效应也可能形成。2013年,媒体人个性化帐号和专业网站客户端在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中大量出现。这些账号多在一个细分领域提供大量专业资讯,具有媒介属性,吸引了不少粉丝,少数账号还发展出了广告与会员订阅模式。预计2014年,将会有更多人参与社交型专业媒体账号的运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已成为媒体标配,新闻“众包”模式将在社交媒体中受到欢迎。互联网舆论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社交媒体账号的规范运营与管理将会进一步加强。

互联网舆论生态形成新格局

2013年,微博、微信以突破十亿的用户数量在展现社会议题中表现抢眼,特别是在群体眭和突发性等重大事件发生时,不仅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成为传播的主力军。在一系列大案要案审理过程中,政法微博直播提升了信息传播精准度,微信公共平台以内部资源优势在突发事件中成为重要舆情渠道,不同声音在自媒体上表达各自的立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多元观点也在网上激烈交锋,这些都成为舆论传播的新特点。

篇5

“珍水屋”公司与世界报业联合会最近推出市场调查报告《数字时代的报业展望》,对报业行业的前景、广告商和广告客户的应对策略,做了分析。调研范围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瑞士、英国和美国,部分调查研究包括了澳大利亚、印度、意大利和西班牙,共有4900名消费者参与了在线问卷调查和访谈。

报业市场的总体环境

报业正面临结构性改变的挑战,报纸的付费发行量从长期来看处于下降趋势,广告客户持续从报纸转向网络渠道和一些新的媒体形式。这些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而且结构性的改变正因为全球经济的衰退而恶化和加剧。

尽管从长期来看,在线媒体的潜力是巨大的,但印刷版报纸仍是报纸出版业收入的主要驱动者,这样的态势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今报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印刷媒体和其在线媒体的广告收入、报纸订阅和零售收入、以及付费在线浏览的收入。

印刷版报纸和报纸网站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国家各有不同,高度依赖于本国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程度。然而总的来说,2007年,调查范围内各国报业80%~97%的收入仍旧来源于印刷版报纸的销售和广告收入,比2003年的90%~99%有所下降。

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影响了报纸出版市场的前景。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普及都促进了新的在线媒体商业模式的引入,并创造了一个大的移动设备市场。对于那些依赖信息传递平台的报纸发行人来说,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使用率是带来不同机会的关键因素。

例如,荷兰的互联网使用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前列,这为通过移动网络传输视频和数据创造了机会;而在加拿大,数据传输市场的供不应求被认为是妨碍移动技术迅速应用的主要因素;瑞士的报纸发行人最近才开始投资于在线网站的行动,因为这个国家有很强的印刷媒体传统;由于新的3G移动通讯技术的引入使用,德国人正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他们的手机上,这需要报纸发行人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提供手机在线内容。

作为技术发展的结果,新的设备、概念和媒体平台出现了,在过去的10年中,这明显改变了媒体间的竞争态势。像Google、YouTube和Facebook这样的公司已经从这些发展中受益,并从传统媒体那里攫取了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传统报纸媒体的运营商特别是报纸发行人发现自己很难适应新技术并利用新技术为其赢利。

世界经济正进入大衰退。对于全球报业市场的冲击将是巨大的,特别是减少了印刷版报纸的广告收入,大多数报纸发行人都认为这种状态到2011年之前很难改变。

报业的应对之策

全球报业市场规模在2009年将下降10.2%,并将以每年2%的速度下降,直到2013年。印刷版报纸的广告收入在2004~2007年间呈现了温和增长,但是伴随着经济衰退的恶化和读者、广告客户持续向在线媒体转移,印刷版报纸广告收入在2009~2013年间将以每年4.5%的速度下降。同时,在线广告在2004~2008年间,已有两位数的增长,尽管在2009年其经营预期将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但长期来看,前景很好。

几乎所有地区的报业经营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现在的经济形势暗淡的冲击,北美、欧洲等地的成熟的报业市场面临着更明显的发行量下降,特别是广告收入的下降。

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挽救经营形势的恶化。在一些国家,包括法国、荷兰和美国,报纸价格的上涨抵消了发行量下滑造成的收入减少。对于一些美国报纸来说,报纸的需求非常具有弹性。欧洲和北美的窄众报纸和免费报纸在2004~2007年保持赢利,但是今后两年免费纸质报纸广告收入将减少。在一些国家,比如瑞典,周日版报纸仍旧保持赢利,一些发行人已经通过各种不同的订阅方式,成功地增加了发行量。英国有历史悠久的家庭投递模式,地方报刊经销商收取一定的投递费,把报纸送达订户家中。如今,一些英国报业集团正试图发展自己的家庭投递服务。《泰晤士报》和《金融时报》已经开始了家庭直投服务,不过仅限于伦敦地区,以维持订户的忠诚度。

一些美国报纸已经不得不采取比较激进的方式来维持生存。《西雅图情报人》2009年3月印发了其最后一期,之后转型为互联网新闻的提供者。这一行动使报纸将雇员由165人缩减为20人。2009年2月份关闭的《落基山新闻》的雇员们,计划发起一个在线新闻出版物。这个网站将会提供一些免费新闻,用获得的广告收入覆盖一部分成本。付费读者需要以每月4.99美元的价格进行为期1年的订阅,订户将会收到更多的特稿,包括专栏、互动专题、手机版报纸等订户特别内容。很多其他的美国报纸,比如《费城问询者》和《明尼阿波利斯星论坛报》,正在进行组织机构重组,拥有《洛杉矶时报》等的芝加哥论坛报业公司,已经于2008年11月申请了破产保护。

地方报纸面临的问题在全球各不相同。比如,在美国和英国,这一领域被认为有很大的风险。近日有预测说,今后5年中,英国地方报纸的2万个工作岗位中有一半将会被裁员。然而在加拿大,地方报纸市场特别大,并且仍旧相对健康。

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的广告量都在下降,这导致大的成本削减和组织重构。

相对于上面提到的一些趋势,报业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仍在成长之中。比如在印度,2008年他们的经济相对发展比较顺利,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继续稳步增长。印度报业非常分散,并且地方化严重。印度有超过6万种注册报纸,分别以22种印度语言印刷。近年来,阿拉伯国家的报纸规模显示了稳定的增长,而且未来年份的前景看好。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报纸的发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几个被访问者指出,他们已经拿出了几个更加“绿色”的解决方案。报纸转向互联网将会减轻人们关于报纸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指责。这种指责尤其针对免费报纸,因为这种报纸造成了大量浪费,并产生垃圾。

“首选媒体”之争

在线调查的受访者被要求指出比较钟情于哪一种媒体来获得新闻和背景信息,以及他们这样选择的原因、他们喜欢在报纸上读到的新闻内容的类型;也要求他们指出愿意为不同内容付费的意愿,包括在线和传统报纸,以及他们在读了关于商品的评论后,是否愿意从报纸网站购买商品和服务。

调查结果显示,电视和互联网如今代表了受众用来收获新闻和背景信息的主要组合。关于人们每天花费在不同媒体上,用来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在电视、互联网的免费内容、报纸上花费的时间最多。电视是人们最常使用的媒体,每天平均收视时间为43分钟,大约是一期有背景信息和深度报道的晚间新闻节目的时长。报纸排名第二,每天花费33分钟。消费者花费在付费网络内容上的时间大约是平均每天20分钟,花费在免费互联网内容上的时间为每天15分钟。每天花费在杂志和广播上的平均时间不到10分钟。

然而,假如价格不作为受众选择媒体的考虑因素,并且如果他们的媒体选择被局限在报纸、互联网、电子墨水报纸和移动电话范围内,调查结果显示报纸将是新闻消费的第一选择。来自7个不同受访国家的69%的受访者认为报纸将会成为最受欢迎的选择,29%选择互联网作为第一来源,其余2%选择电子报纸或者移动设备。

在接受调查的那些把忽略价格因素的报纸当作第一选择的人中,90%的人指出在线新闻来源将是他们新闻消费的第二选择。对传统报纸的选择在被调查的7个国家中相对一致。在这方面,美国是唯一的例外,只有53%的受访者认为报纸是他们的第一选择。美国的受访者中有43%的人把互联网作为新闻消费的首选。这比加拿大、英国和德国高10%,比荷兰和瑞典高20%。

这种在印刷媒体和在线媒体间的平衡说明了全球的报纸发行人需满足同时使用这两种媒体的大量受众的需求。具体到美国发行人,平衡这些需求的能力是在将来获得成功的关键。现在仅有2%的受访者把电子墨水技术的报纸或者移动终端作为新闻消费的首选,70%的受访者把移动终端作为其新闻消费的最末选择,主要的原因是消费者对这些技术不熟悉和终端难以阅读,开发市场通常是艰难的。受访者选择传统报纸的3个主要的原因:深度报道、可快速阅读和易读。

深度报道是年长读者选择传统报纸的主要原因。那些选择互联网的受访者提到,互联网提供了新闻的快速浏览,但是视频的使用和为客户量身定制内容,也是他们选择互联网的主要原因。需要指出的很有意思的是,视频内容给在线新闻赋予了电视媒体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被访问者没有提及关于接受实时新闻(包括重大突发新闻)的需求。

只有很少的受访者把电子墨水报纸和其他移动设备作为他们的替代报纸的第一选择,不将它们作为第一选择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根据调查结果,受访者之所以不把移动设备作为他们的第一选择,主要原因是不易阅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这些移动设备不能达到他们的阅读目的。与包含报纸的所有内容有所区别,移动媒体头条或者突发新闻可能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这不在本次调查的范围之内。不将电子墨水报纸作为第一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这种媒体还不够熟悉。

这次消费者调查同时显示了受访者对于报纸内容类型的选择。根据调查,综合新闻是大多数受访者对于报纸新闻内容的最大期待。

这些结果在7个受调查的国家中是一致的。年长的受访者对付费的高质量财经信息和体育内容的感兴趣程度要超过年轻受访者。高学历受访者也比较偏爱财经信息。

对于性别差异的调查显示,男性更倾向于财经和体育内容,娱乐内容更受女性欢迎。超过半数的男性和女性同时偏好体育和娱乐内容。

付费意愿调查

此次消费者调查还包括他们对传统报纸、在线媒体、电子墨水报纸和移动设备等不同内容平台付费意愿的调查。“付费意愿”被定义为受访者为产品付费的最大数额。然而在这个数额之内,如果质量相当,他们将选择最便宜的可供使用的产品。

为了估计受访者的付费意愿,调查使用了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允许参与者在不同的新闻选择方面进行多选。总的结果是,如果传统报纸与互联网新闻的内容相同,参与者只愿意为高质量的互联网新闻付出相当于报纸的62%的价格。

有趣的是,对体育和财经内容感兴趣的消费者,更愿意为体育和财经内容的在线版付费。

如果把受访者对纸质报纸综合新闻的需求定为1,则那些钟情于财经内容的受访者中,有97%愿意为高质量的在线财经报纸付费;体育迷也很愿意为在线内容付费,如果把受访者对纸质报纸体育新闻的需求定为1,则那些热衷于体育内容的受访者中,有77%愿意为高质量的在线体育信息付费。

篇6

一、新媒体转型政策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1999年,国办下发文件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电信业务,对此必须坚决贯彻执行。2008年,国办下发文件提出“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业务”,改变了十年前广电与电信业务相互不能交叉进入的政策规定。2009年又出台了关于高清电视,关于互联网电视的一些规定。2009年国内知名彩电巨头推出了互联网电视机,针对融合发展趋势下的新问题、新业务,国家广电总局在《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企业开展服务必须符合国家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开办主体必须具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针对三网融合的机遇,家电企业不但生产电视机,还要开办平台,这就必须要求在规定框架上完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关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成为IP电视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2010年初,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定。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三网融合“元年”。热议多年的三网融合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出台的方案对三网融合到底能不能实施、广电的地位或竞争方位如何等问题也做了明确的回答。在时间表和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三网融合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广电也由此感到巨大的压力和危机感。2010年是广电产业发展三网融合的起步阶段。“三网融合”试点以广电为主,如果广电不抓住机遇,往后就会处于被动状态。危机感值得肯定,忧虑也是不无存在,广电一直加紧这方面的推动,包括CMMB布局、国家网络公司的组建,要实现一省一网,各地采用各种方式正在加快步伐。2011年、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是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的两年,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二、广电转型面的临挑战与机遇

(一)三网融合的推进,对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电信网与互联网融合得很好,广电网络的融入还不够。电信与广电两大垄断方在以互联网为目标的争夺中,均以各自掌控的许可资源阻碍对方的渗透和进入,如电信方垄断着IDC业务、国际互联网出口,还掌管着ISP牌照,而广电则握着互联网电视牌照、IPTV牌照和播控平台的控制权。但是不管怎么样,电信、广电都在加强固网的建设,都在为三网融合的推进打下基础。首先,电信部门借助融合之势,加快发展IP电视、3G新业务,积极推进通信业发展,实现通信业转型,对广电媒体业务渗透加速。电信部门在网络视频领域取得局部突破。截至2009年年底,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视频制作许可证的机构国内有398家,电信占6家。在三网融合新规定中,符合条件的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才可从事除时政节目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造,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以及除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和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受此策的影响,预计将有更多电信企业获准开展网络视频服务业务。电信和广电各有优势,但不可排除电信企业在网络音视频领域中会形成新的竞争实力,增加行业竞争变数。其次,高清电视、3D电视等丰富了传统电视的内容,但是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兴起对广电行业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如果仅仅固守电视这单一屏幕,广电行业将错失发展良机。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IPTV等新媒体催生了很多新业务,广电系统将在移动互联领域面临多方面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广电系统就要加快基础网络建设,调整终端控制方式,进而改变运营模式,突破原有体制,向市场化、多样化的综合业务服务提供商转变。再者,三网融合不单是内容和渠道问题,还有一系列产业价值链上涉及到的设备供应和技术服务环节。家电企业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现已慢慢纳入到整个三网融合新媒体业务的产业价值链中。家电企业积极开发电视机上网新产品,推出了具有上网功能并运行在虚拟专网上的电视机,互联网电视机加速普及,家电企业也在尝试以合作的方式开展互联网电视的业务。从这个角度而言,在信息与娱乐内容方面,互联网与传统电视在电视屏幕上的竞争已经展开。从用户需求来看,希望每一个终端都能享受到娱乐和信息服务内容,但广电主管部门涉及到监管和内容分布问题,所以广电压力很大,如何开展新业务也是重要的命题之一。

(二)三网融合也为广播电视迎来发展机遇期。随着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之间“三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进入部署与实施阶段,广播电视与电信、互联网等之间的界限日渐消融,市场重新分化组合。“穷则变,变则通”,改制、转型与创新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加上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动,我国广电业的改革已进入了。三网融合的发展特别是宽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受众从电视机转向网络、手机等移动终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65亿,使用率达到63.2%,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视听新媒体成长为广播电视的主要竞争对手。新媒体的崛起及其替代效应,对广播电视传播以及媒介生态构成了破坏性创新甚至颠覆。对广播电视而言,这不仅是挑战,更是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它是广播电视发展的“新边疆”。三网融合的实质是广播电视与互联网、通信业的相互渗透与合作,也指电脑、手机与电视“三屏合一”,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广播电视深入融合新媒体奠定了技术基础。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明确了广电拥有内容播控权,对广播电视加快融入新媒体、实现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积极推动广播电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推动和高清互动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广播电视的传播渠道与其他服务渠道更加紧密结合,广播电视机构将不仅仅是提供广播电视内容的一个机构,它的服务范围同时也延伸到通信、交通、医疗、购物、金融等多个领域,它将为广大受众提供除了广播电视之外的更多的超值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的电视机或收音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收看收听节目的工具,而是一个能够从更多方面为民众提供服务的多元化消费终端。因此,有人提出“看电视”正向“用电视”转变。这个“用”字提得非常准确,也非常形象。正是这个“用”字,使人们对广播影视的产业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广播影视的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把电视机和收音机作为多元化消费终端,能够使广播电视产业拓展到各个相关的经济领域之中,通过与其他经济领域的对接,形成对客户的消费超值服务,并由此极大扩展广播电视产业的赢利范围。

篇7

除此以外,电商的促销活动产生的短期的超高流量也是对CDN提供商的一个考验。针对这样的市场情况,易观智库认为,CDN提供商在提升自身CDN服务规模的基础上,需要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将多样的互联网资源高效的分发出去,需要具备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CDN服务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也将成为提供商需要关注的重点。

专业化与全场景两个方向

据了解,CDN服务将向专业化服务和全场景的解决方案两个方向发展。网宿和蓝汛是传统专业化CDN服务的代表,网心是新技术专业化CDN服务的代表。由于客户使用多个CDN服务的产品以及CDN迁移成本低的原因,技术能力和专业性成为专业CDN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专业CDN的服务用户粘性相对较差;迅速提升的需求、较低的技术门槛、非常高的净利率,让云计算厂商看到了商机,纷纷转战CDN服务市场。他们希望通过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代替独立服务,从而产生较高的用户粘性。但云计算厂商不会对CDN服务进行深挖,BAT的云服务也会让互联网大客户产生顾虑。

CDN的服务收费将更标准,价格下降是大的趋势。现有收费模式的混乱正好是一个打破现有格局的突破点,按流量收费和按带宽收费会成为行业的暂行标准。

云计算厂商的入场和几次降价已经给网宿和蓝汛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网心0.1元/GB(流量计价)和9999元/G/月(带宽计价)的价格给专业CDN服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果网心能够通过将“赚钱宝”的模式推广出去,让用户从“赚钱宝”中得到切实的实惠,极大地降低建设节点的成本,并且能够提供稳定安全以及定制化的服务,那么CDN的服务价格将进一步下降。

随着CDN市场的扩大和云厂商以及星域CDN的入局,CDN行业将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变革。在星域CDN上似乎看到了“智能硬件+云计算+共享经济”的混合体,互联网、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不仅让传统行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也为其自身的跨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网心科技已经通过售卖名为“迅雷赚钱宝”的智能硬件,拥有了百万节点的布局能力,用户可以通过“迅雷赚钱宝”贡献自己的带宽,并获得变现。而每一个“迅雷赚钱宝”同时也是一个小型的节点,极大提升了星域CDN的节点数量。通过“星域调度”等广泛分布式的调度,以及多年的P2P技术积累,来实现对海量节点中资源的调配,同时通过H.265技术的优化,使视频的流量减少了50%,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巨大空间待挖掘

CDN这个行业的应用需求潜力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谈到市场的走向,孙孝思认为,CDN平台作为互联网领先力量的承载平台,已经成为流量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未来有望成为互联网行业晴雨表的重要补充力量。只要互联网应用需求有增长,CDN平台对这一需求的感知灵敏度会很高。

据孙孝思介绍,未来随着家庭段重度应用的兴起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对于CDN的需求会持续增长。从2010年到2015年,网宿平台的政企类客户复合增长率达30.55%,2015年政企类客户更是同比增长65%。传统的制造、交通、运输、教育等等都在加速互联网化,产业互联网的市场空间至少在万亿级以上。

李孟表示,CDN的发展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变化,虽然存在延迟,但CDN可以解决互联网新应用产生的问题。另外CDN存在应用门槛,由于自主化程度变高,应用门槛在降低,更多中小型企业也有机会加入CDN市场。

对于未来的战略布局,孙孝思表示,从战略上看,社区云、云安全及海外CDN将继续成为公司未来三到五年发展的战略重心。网宿科技通过社区云,投资智慧家庭的未来,为4K、VR等重度应用进入家庭提供可能;通过云安全,布局安全需求的大爆发;通过海外CDN,帮助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并视时机拓展海外当地的CDN市场。网宿科技今年成立了投资公司,旨在并购领域发力,延伸拓展产业链,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

李孟说,迅达云会布局与直播相关的延伸业务,如直播、转码和监控。

作为传统厂商有一些自己的优势,但是对于象星域CDN这样的创新产品又以颠覆行业的价格出现,也赢得了市场好评。孙孝思介绍,P2P技术并不是一个新技术,IDC与P2P节点有很大差异,前者稳定可控、服务能力强,后者不稳定,变化大,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整体服务需要以IDC为主,P2P只能作为有限的补充,她不认为P2P方式能够占据太大的比重,其更倾向的做法是社区云的方式,通过CDN节点下沉至社区,这个是更为有效的做法。

对此,李孟表示,创新产品的优势是通过广泛式调度的系统,用户能在距离最近的节点找到所需资源,直播延迟在2秒以内。劣势是面对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无法提供可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新生代CDN也无法满足用户的稳定需求。

篇8

关键词:软交换;下一代网络;电信交换

进人21世纪,市场偏求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着网络的发展,IP技术大大改变了传统电信网络的概念和结构。未来的趋势表明以IP为代表的数据业务将持续快速增长,因为诸如Internet之类的先导网的发展会出现许多新的应用,传统电信业务从电路交换网向IP网的转移将加快,宽带接人的推广使用将大大增加网上流量。为了适应用户多媒体通信的摇要,电话网、互联网以及有线电视网的融合将越来越深人,而作为一个公共的通信平台,互联网将处于核心的地位。

1 下一代网络概念的界定

1.1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

下一代网络(NGN),是一个及其松散的概念,泛指一个不同于目前一代的、以数据为中心的融合网络。从网络特性看,下一代网络应该是:一个通过高速公共传输链路和路由器等节点,利用IP承载话音、数据和视像等所有比特流的多业务网;一个能为各种业务提供有保证的服务质量的网络;一个在与网络传送层及接人层分开的服务平台上提供服务与应用的网络;一个向用户提供宽带接人,能充分发挥容量潜力的网络;一个具有后向兼容性,能充分挖掘现有网络设施潜力和保护已有投资,允许平滑演进的网络。

1.2 下一代网络的基本功能

下一代网络不但在业务实现的简易性和灵活性上有独到之处,并且能实现许多PSTN无法实现的业务,而且具有业务的唯一性。NGN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①全面继承PSTN传统话音业务(包括基本话音业务、电话补充业务、CENTrEx业务、ISDNPRI补充业务、IN类业务等);②基于SIP的宽带多媒体业务;③PSTN与因特网相结合的业务(即PINT业务,如点击拨号、点击传真、WEB800、ICW等);④用户可定制的个性化业务。

2 电信网络软交换技术综述

在基于IP的宽带基础设施上,软交换和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业务集成,是下一代网络的两个基本要素,而软交换更是基本的技术保障。软交换的定位是电信业务的开发和执行平台,是实现业务驱动的下一代网络的基础。

2.1 基本定义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包含许多功能。其核心是一个采用标准化协议和应用编程接口(API)的开放体系结构。从业务角度来看,可以给出一个更形象的定义:软交换是一种针对与传统电话业务和新型多媒体业务相关的网络和业务问题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减少资本和运营支出,提高收入。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思想吸取了IP、ATM、IN和TDM等众家之长,形成分层、全开放的体系架构,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软交换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

2.2 产生背景

电信网络交换技术从产生到现在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ATM技术,同时还包括多种技术的复合使用阶段。在总结前四个阶段和用户新需求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网络电信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实现PBX功能(IP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2.3 软交换技术的设计原理及其实现目标

软交换技术是一个分布式的软件系统,可以在基于各种不同技术、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无缝的互操作性,其基本设计原理是设法创建一个具有很好的伸缩性、接口标准性、业务开放性等特点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它独立于特定的底层硬件操作系统,并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业务所需要的同步通信协议,在一个理想的位置上把该架构推向摩尔曲线轨道。

对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和代表的新一代网络的研究和实践在国内已经起步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信行业对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是它的应用和实践工作相距世界先进水平尚存一定的差距,需要电信业的众多专家、学者进行更加细致和深人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的下一代网络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慧玲,谭国权,单秀云.软交换技术的现状及待研究的问题[J].电信技术.2002(01).

篇9

互联网的发展瞬息万变,人口红利消失、移动互联异军突起、视频化进展迅速、实体虚拟加速融合、数据竞争力作用日趋显现。美国当地时间12月12日,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先生在斯坦福大学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竞争力研究中心的一场以《变局时代,数字营销之路》为主题的演讲,不仅详解了这五大趋势,同时还提出了腾讯在变局时代的全面升级以及营销的应对之策,犹如暗夜长空的一盏明灯,我们有理由相信,前方不是末日,而是曙光。

变局时代,看互联网何去何从

人口红利消失,互联网不再水涨船高

伴随着网络的大规模普及,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从2008年6月就已逐年放缓,通过“人口红利”来获得飞速发展的年代一去不返,依靠新增用户带来收入增长的天花板已经出现,数字媒体经济的竞争由用户规模效应转向单个用户的精耕细作,提高ARPU值(每个用户平均收入)遂成了保持业绩增速的不二法门。精准化的广告投放、个性化的内容服务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点。

移动浪潮来袭

2011年,中国智能移动终端出货量达到11774万部,而今年9月份,3G用户数突破了2亿户。根据艾瑞预测,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将于今年底达到2.4亿,于2015年突破7亿。

多屏时代下,原有信息获取方式完全改变,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快速的蚕食PC领域,新生态开始形成。据CNNIC数据显示,2012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已达到72.2%,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刘胜义指出,移动互联网应用及应用所占据的互联网入口逐渐成为广告主营销的重要渠道,数据挖掘能力的提升使得移动互联网有能力为广告主提供更加优质的效果营销服务,移动媒体不仅仅帮助广告主进行精准产品推广、品牌宣传和客户关系管理,更可以帮助广告主对其业务模式进行整合优化,成为广告主长期的营销平台。

互联网视频化进展迅速,浏览时长已近30%

2011年美国收看在线视频的用户已经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市场,不断增加的美国收视人群在更多的设备上观看更多的视频内容。到2016年,美国在线视频用户将占据美国人口的60%以上,互联网用户的76.9%。

在中国,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至3.50亿,半年内用户增量接近2500万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由上年底的63.4%提升至65.1%。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管理司司长罗建辉透露,2012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已达4.5亿户,在全国网民总数占比超过70%。

刘胜义强调,网络视频不仅占领网民一天的生活,同时也填补电视收视的低谷时段,成为“电视缺口时段”的有力补充。网络视频的观看时间相比电视的黄金时段更为平均,视频用户平均每天收看网络视频3小时,是其观看电视时长的近2倍。尤其,视频用户中的70后、80后主流消费人群,高收入、高学历人群比例明显突出,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在线视频上,观看视频超过4小时以上的重度用户比例更高。视频应用单人日均使用时长达35分28秒,取代门户成为了人均单日访问时间最长的应用。中国视频浏览时长已近30%。

未来移动视频的渗透率也会高速增长,作为主要的网络应用,视频业也在向移动化、大屏化进军。

大数据挖掘成为核心竞争力

Google的CEOEricSchmidt说:“现在,全球每两天被创建和被复制的数据总量达到5EB,相当于人类文明诞生到2003年5000多年所产生数据量的总和。”

根据IDC的一份名为“数字宇宙”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会达到35.2ZB。刘胜义表示,在如此海量的数据面前,处理数据的效率就是企业的生命。伴随着社交网络、移动计算和传感器等新的渠道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数据正在改变所有的行业,对于营销尤其如此。

亚马逊基于数据的商品推荐,转化率可以高达60%。去年亚马逊在美国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梅西百货(Macy’s)。eBay定义了超过500种类型的数据,对顾客的行为进行跟踪分析,每天处理的数据量高达100PB,通过准确分析用户的购物行为,达到了减少广告投入、稳定高端卖家、实现持续增长的目的。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不难看到,数据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用来分析的数据越全面,分析的结果就越接近于真实,其巨大的商业价值正在异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说大数据时代,一些传统的商业思想正在被颠覆,那么,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必须将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互联网服务生活化,实体经济互联网化

有人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如同一对个性迥异的父子,他们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冲击和磨合。”当前,互联网这一核心推动力所激发的商业革命已处于爆发的前夕。传统企业开始逐步电子商务化,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实体经济完美融合的新经济模式,正在不断加剧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融合与竞争。当下千万级的网商以及互联网环境下的每个消费者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第一批移民。

从京东、国美、苏宁三大零售商销售财报对比可见一斑,2012H1与2010H1销售额同比增速,京东的263.16%远远超过苏宁的30.89%以及国美的-7.12%。

互联网服务生活化,实体经济互联网化不仅仅是消费者的现实生活诉求,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需求。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的日渐成熟、O2O模式的出现都成为强有力的催化剂。

全面升级,打造数字营销新生态

刘胜义提到:“互联网的五大发展态势无论对于互联网企业还是我们的广告主来说,都不是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就像已经发生过的两次工业革命一样,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不适应就灭亡的挑战。”

面对行业变局,腾讯在公司层面的战略布局、产品策略、组织构架的升级和MIND体系的升级,打造全新在线营销生态体系。

战略升级:从做生意到做生态

“12年前,我们这一代人创业的时候,就像种下一棵果树,关注的就是有没有收成、能不能挣到钱、付不付得起服务器的费用、能否发得出员工的工资,可是当果树越来越多,确保单棵果树的收成已经不是你的目标。这个时候,你要关注的是果园的气候是不是适宜,会不会发生大面积虫害等等。”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曾做过这样的比喻。

目前腾讯开放平台已经发展到了16个,注册开发者超过40万,应用量达到了20万,在腾讯的开放平台上,单个应用最高的分成可以达到1000万每个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一直是腾讯的战略目标。在众多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助力下,战略目标进一步升级,进化为打造一个没有疆界、共同分享的互联网新生态。这是腾讯使命的变化,标志着它从只确保自己一家的经营成果,升级到着眼于整个产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其心态也从“经营果树生意”转变为“保护果园生态”。

产品策略升级:从做规模到做精品

“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后,腾讯的产品策略实现了做规模到做精品的转变。”刘胜义指出,腾讯网、腾讯微博、腾讯视频三大媒体产品融会贯通,“内容精品化,形态简洁化”的全局战略下,更加社交化、无线化,发挥出更大的整合效应,为互联网用户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媒体体验。

腾讯网的全面升级一度被外界解读为“门户网站自上线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改版”。腾讯网在传统门户模式中做出大胆的变革,在“内容精品化,形态简洁化”的全局战略下对首页、科技频道、财经频道等做出了全新的改版,完全打破传统门户海量信息堆砌的模式,首次在国内门户网站中引入信息流网站布局,从内容深度打造精品必读资讯,跨出了门户网站的差异化竞争的第一步。

新版腾讯网尝试帮助用户提供量身打造的新资讯解决方案,以大数据为基础,打造社交化、移动化、个人化的极致体验,让用户在使用新闻资讯时,能同时体验社交媒体,让门户、微博、视频、移动产品的用户群形成互补,构建用户自己的媒体。

6月,腾讯网与韩寒首次深度合作的电子杂志《ONE·一个》APP,距离正式推出还不到24小时,已经荣登AppStore中国区免费榜第一名。

组织架构升级:从BU到BG

5月18日,腾讯为顺应用户需求以及推动业务发展,将公司组织架构从原有的业务系统制(BusinessUnits,BUs)升级为事业群制(Busi-nessGroups,BGs),在把现有业务重新划分成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整合原有的研发和运营平台,成立新的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并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专注运营电子商务业务。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在腾讯的架构调整中,再次得到凸显。六大事业群的构建形成一个完整的平台矩阵,各事业群将拥有更清晰明确的方向和分工,更闭环高效的决策机制,以发挥互联网“聚焦、快速、灵活”的优势,在事业群内充分发挥灵活、敏锐、创新的“小公司”精神,做到变革环境下的快速应变。同时,各事业群之间服务核心用户以及共享基础服务平台,力求充分利用“大公司”的资源平台整合优势。

作为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刘胜义称,网络媒体事业群(OMG)主要发力新媒体领域,进行腾讯微博、腾讯视频、还是腾讯效果广告、或者长尾广告等方向的探索,逐步将传统门户微博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态进行深度整合,形成一个整合性的新媒体平台,在新媒体领域形成了更为全面的布局,真正实现“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初衷。而对于腾讯这个坐拥7亿网民的媒体平台来说,正面引导网民价值观,持续建设网民的精神家园也成为OMG的责任所在。

TencentMIND3.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基因不断地加入,腾讯在结合社会化媒体发展特征以及大数据时代营销需求的基础上,对营销方法论进行了升级创新——腾讯智慧升级到3.0,从指导原则发展到媒体解决方案,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生态体系。

可衡量的效果、互动式的体验、精准化的导航、差异化的定位,是腾讯智慧MIND3.0的精髓,也是腾讯创新营销的检验方法。在最新升级的MIND3.0中,用户“人脉”价值得到凸显,腾讯非常看重大数据收集、挖掘和反向作用对广告主在品牌曝光、互动参与及营销实效等多维需求满足上的价值匹配。

从聚众时代的1.0到分众时代的2.0,再到开放时代的3.0,整个腾讯智慧方法论一直在不断丰富自己,通过持续的进化来与变动的营销环境相适应。腾讯智慧自始至终保有的创新基因也决定了该方法论能够在各个不同时代、不同行业领域都有相同的普世价值。

三方布局,共建数字营销之路

针对当前互联网变局,刘胜义分别从媒介采购、广告表现、营销模式三个方面为合作伙伴提出了营销趋势建议。

“GoPersonal建立具备对接ADX实力的DSP系统”

互联网连接已经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而变得随时随地,无论是在线方式、信息载体还是数据的积累都逐渐走向个人化。用户从最初的主动访问门户频道获取信息,到通过关注和订阅的人或源来筛选信息,再到定制推送给自己的新闻主页或个人专区信息。

而个人化趋势必然导致媒体环境的变革,从变现能力来看,以媒体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Google搜索广告每UV的收入遥遥领先,是Yahoo的9倍多,Facebook、hulu等新兴社交、视频媒体变现水平均优于传统门户。

应对媒体环境的变革,刘胜义指出:“营销思路需要从以媒体为中心向以ADX为代表的‘个人化营销’转变。”基于更丰富的用户数据的精准定向,ADX模式以即时数据提升投放效果,实现更广泛的广告资源及客户需求而产生的资源交换和实时竞价,将为互联网广告产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从美国对ADX的研究来看,经过ADX及DSP对广告流量的精细运营,广告的CPM利润空间将达到以前的2倍。

“GoRicher发展技术驱动型的创意团队”

4月,Facebook以10亿美元的天价买下了instagram,此时instagram已经成立两年,尚没有任何利润产生;

8月,传出苹果有意购买和pin-terest非常相似的网站——TheFan-cy;

9月,ebay宣布收购和pinterest的呈现方式相似的购物网站Svpply;

10月,媒体巨头Time使用insta-gram来报道飓风Sandy;

11月,WallStreetJournal了一个视频网站,叫做WorldStream,意图为全世界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用户和道琼斯通讯社的记者们提供的全球平台。

资本对于图片和视频的偏爱已经不言而喻,Google认为,到2015年,50%的互联网广告都将带有视频。不论是美国或是中国的在线视频广告费用都在不断上涨,其于总体广告费用当中的占比也在不断上升。

从媒体的角度出发,刘胜义认为,广告创意与技术的结合将日渐紧密,未来更丰富的视觉体验将近一步增强营销的冲击力。2012年的新款甲壳虫广告,使用了增强现实技术,让受众可以在户外看到3D的newbee-tle形象,并且在数层楼高的户外广告牌上展示虚拟的newbeetle特效车技。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在创意团队中引入和培养技术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GoOffline探索融合了O2O的整合营销模式”

O2O模式开启了传统行业数字营销的新时代。

据iReserch预测,2012年中国O2O市场规模将达近千亿元,2015年将突破4000亿元,并且正在以超过网络购物一倍的速度快速增长;这也意味着数字营销正在快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2015年,OTA行业O2O市场规模将占整体行业市场规模的11.7%,餐饮行业占比将达3.4%。

电子商务的渗透与网民的成熟,智能手机用户爆发增长,LBS、二维码等新技术应用成为标配都为020模式的极速发展埋下了伏笔。从发展成熟度较高的OTA行业,到相对成熟的团购模式,O2O为线上和线下的整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它不仅只带来传统零售实体店的线上革命,同时也开始重塑品牌的数据营销思维。

刘胜义以传统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星巴克与微信合作的案例做了进一步阐释。星巴克在2011年1月推出自己的移动应用,提品详细介绍和其他服务,并联合移动支付创业公司Square推出移动支付,促进移动交易。与微信合作后,通过微信推送“星巴克闹钟”消息,然后引导用户安装App抢“限时折扣”。上午11点前,在设定的星巴克APP闹钟响起后60分钟内到星巴克店内购买任意手工调制饮料,并将手机倒计时未结束的页面展示给店员,即可享本周精选早餐食品半价。

篇10

1.1威客模式理论基础

威客模式的核心是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需求,并根据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设定相应报酬,具有满足条件的人通过平台的信息渠道向者联系,确定与企业经营者协定服务内容方式。威客模式的提出与发展是基于三个基本原理,一是BBS(电子公告牌)的组成与功能的离散;二是互联网、新媒体、移动终端等新技术发展催化知识产业化、价值链化,使分散的知识个体通过新型互联网技术等整合起来,并赋予相应的使用价值,形成社会人参与网络智慧互动问答的动因;三是互联网已经由先前的“技术联网”发展为“智慧联网”,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凸显人类大脑的互联,将人类大脑智慧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的联网时代。威客模式中网络平台效应比较突出,威客模式的具体工作方式是基于“威客平台”的基础上完成的,如目前我国比较成熟的威客平台有猪八戒、淘智、任务中国等,小微企业主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相应的“威客平台”上发表自身所需要的需求,在平台上的众多威客则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参与解答相关需求,这种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智力互动的“点对多”模式。

1.2威客模式在小微企业发展机制中的应用机制

由于在小微企业管理中应用威客模式需要在小微企业主和联网威客之间进行智力互动,双方的交流需要建立在有效交流之上,即小微企业主能够将自己企业经营中的问题或者需求“转换”成联网威客能够理解的内容,另外对于威客平台方面,由于小微企业主在平台上相关于企业经营的智慧资讯信息,可能涉及企业自身经营相关的机密性内容,需要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如可以设计相应的“专属通道”,“小微企业咨询区”,让相关联网威客在咨询前签订“保密协议”,力求在知识共享互动的同时能够保障信息安全,不至于对小微企业的经营产生负效应。对于联网威客而言,需要具备相应的小微企业管理咨询经验,最好是由富有公益心的,热心于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人士构成。在网络咨询互动智力分享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对每次咨询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可以给予“好评”、“中评”、“差评”的双向评价权利,有效促进威客模式在小微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保障小微企业主、威客平台、联网威客三方之间的权益。

2、威客模式在小微企业发展机制中具体应用

2.1小微企业产品研发威客机制

小微企业往往在产品的研发中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士和智力支持,且由于自身在资金、资源和管理方面处于有限劣势,难以拓展产品开发的空间。将小微企业的产品开发通过威客平台“牵线搭桥”,对应联系相关的专业开发团队,享受低成本、高质量的,且符合小微企业自身特点的优质开发服务,借助“产品开发虚拟企业模式”,整合产品开发威客团队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赋予不同工作功能的威客,协同开发小微企业新产品。

2.2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威客机制

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小微企业管理中的弱项和掣肘,小微企业通过威客平台可以寻找到更好的适应自身发展的团队,有助于小微企业打破传统的“地域化”经营思想,将企业的运营互联网化,推动SOHO(SmallOfficeHomeOffice)在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压缩由于办公方面产生的运营成本。在威客模式的高度智力互动共享的基础下,可以优化小微企业的人员配置,建立良好的人才梯次,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威客平台聘请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对自身企业人才团队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情景测试、胜任能力测试等素质测评,发挥威客模式的“海量人才”作用,高度灵活地对企业人才进行管理。通过威客平台制定长期培训计划,建立学习型组织,促使企业内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培训的积极性,通过联网威客的引入,营造良性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促进员工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和树立标杆,建立模范,及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期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2.3小微企业营销推广威客机制

小微企业在营销推广需要相应的营销团队进行,威客模式则为小微企业的营销推广提供广泛的支持,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威客平台“悬赏”相应符合自身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推广方案,由相关的威客团队予以完成,可以招募威客营销团队,完成企业自身推广。威客团队可以根据互联网新媒体,在互动平台中,如微博上进行相应的企业推广业务,使用“便签纸”进行宣传,指充分利用日常办公的便签纸背面进行广告印刷的一种新型平面广告宣传方式。通过威客营销推广团队对企业市场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确定客户群体,发掘隐形、潜在的客户信息,有针对的进行推广宣传,摆脱以往的“海量”和“病毒营销”的思维模式。通过招募不同地区的威客团队,开拓本地区域外的市场,打破地域局限性,将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优势有效、高质量地传递给客户,形成基本的客户群体,并通过威客平台,发掘可能成为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客户咨询团队,在客户中再发掘“客户威客”,通过和“客户威客”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掌握企业发展的方向,优化企业发展的策略。

2.4小微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威客机制

企业视觉识别VI(VisualIdentity),是企业的静态化的视觉传达,是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企业标志、企业名称、企业商标、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形等。而传统的小微企业的VI没有经过专业化设计,在企业品牌的树立与推广中形成短板,制约了小微企业品牌的提升,在传统的企业VI设计中,需要。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威客平台,搜寻相关能够满足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威客团队,以低成本、高质量设计企业VI。通过引入威客团队,改进企业内部文化,促进企业凝聚力,增强企业品牌。

3、威客模式在小微企业发展运用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3.1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对威客模式运用的影响

小微企业运用威客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随时关注市场价格、需求、供给的变化,结合市场上顾客需求的变化,选择适合的威客团队。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充分认识市场情况,深思熟虑,不轻易、草率确定战略和选择战术。

3.2与威客团队充分沟通

与威客团队充分沟通小微企业所需解决的问题,是充分利用威客团队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与威客团队的沟通中,需要注意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有针对性,能够反映出企业真实的经营管理情况。最好能够将小微企业的自身状况,用问题树、鱼骨图、关键路径法、价值树法和多因素评分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