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人范文

时间:2023-04-04 09:2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山水诗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山水诗人

篇1

摘要 山水诗起源于东晋,这得益于文人山水意识的根本性改变。这一时期,诗人从亲和视角的“直观”的观物方式去观察描摹山水,形成精雕细琢的描写风格和自我意识极强的有我之境。

关键词:山水诗 山水意识 观物方式 直观 空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山水意识源远流长,但直到东晋,文人山水审美意识才形成,才出现了真正的山水诗。广义上来说,可以把一切描写山水的诗叫做山水诗。但这样定义是不科学的,会把山水诗与招隐诗、游仙诗、游宴诗、咏怀诗等混淆,从而使山水诗的论述陷于尴尬的境地。本文认为,要清楚地使山水诗区别于其他诗体,第一要看山水描写份量是否在全诗中占多数,在题材上成为主要表现对象;二看是否将笔墨诉诸于山水本身,着意表现山水之美的情趣。这两条可以当做判断一首诗是否为山水诗的基本标准。

有不少诗从题目上看似乎是山水诗,如杜甫的《春望》,写安史之乱中沦陷的长安城,全诗主要抒发悲慨,无意表现自然山水之美,其中的“花”“鸟”都是借以表现诗人当时的心境的,这无疑是一首感情深沉浓郁的咏怀诗。《九日齐山登高》全诗八句,开头二句“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稍涉山水外,其余六句都是书写人生悲慨的,显然也不能算山水诗。这只要用以上两条标准衡量,就不难作出正确判断。当然,有些诗歌单言题材是十分复杂的,而要作具体慎重的分析。例如:谢灵运的《富春渚》全诗十八句,前八句写泛舟江上的见闻,属写景。后十句抒胸臆,只是发议论。如果只从山水比重着眼,很难判断,但从来没有人说它不是山水诗,所以上述两条只是一般原则,不能过于刻板地理解。

也有人认为曹操的《观沧海》是山水诗的开山之作,还有人认为山水诗到东晋才正式形成,那么到底哪里才是山水诗真正的源头呢?我们试以上述原则判断一下。

《观沧海》单独看可以说是一首山水诗,全诗十四句,除后两句套语言志以外,前十二句通篇写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辛甚至哉,歌以咏志。”但我们不认为它是真正的山水诗,因为它的本质在于咏怀言志,只是艺术表现方式特别罢了;而且,诗的思想根基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与后来山水诗的思想基础――道家自然哲学和个性解放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消极避世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想左。另外,这首诗只是《步出夏门行》的一个部分,从整体上看《观沧海》只占不到四分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也不是山水诗。所以我们认为,直到东晋,诗人直面山水、摹写山水,并着意追求山水之美才是山水诗正式形成的标志。

作为一种诗歌流派或诗类,中国真正的山水诗形成于东晋,然而山水意识在中国文化中却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人在苍茫浩瀚的大自然中发现了山水之美,并用诗歌形式表达出来,那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我们的祖先很早以来就与大自然息息相通。感受着山水湖川那份温馨的护育之情。在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原始诗歌中,就有涉及山水的。如《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祈求山川水泽按常规运行,希望自然护佑,可见人们已知觉自然山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把它们自觉地表现在语言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更加深化,并逐步培养起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诗歌创作中的比重也与日俱增。如《诗经》只懂得摘取自然景物的某些片段当作“比”“兴”,目的在于抒情写意,无意摹写山水之美,《楚辞》多属遣怀抒情之作,其中山水自热的描写份量比《诗经》加重了,流露出浓重的赏爱山水之情,和借山水消除苦闷的意识。沿着这种意识,汉魏以后出现了招隐诗、游仙诗、饮宴诗,虽然写景极高,只因其旨趣不在揭示自然之美,所以仍不是真正的山水诗。直到东晋,因为政治黑暗,儒家用世思想被摒弃,老庄玄学在宇宙观上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认识到现世之外还有玄虚之境,并且通过山水使道家的超世思想落实到现实世界中来,使山水成为人们寄托情志的理想之所,人们悠游其间,致力于发现山水之美,山水诗从此真正诞生了。

西晋灭亡,东晋依着江南的半壁江山建立起来,其政治依然黑暗混乱,儒家积极入世的主张不再吸引人,汉以来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魏晋玄学迎合这种新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玄学的处世哲学是调和名教与自然、仕与隐的关系,解决了世俗社会与超世理想之间的矛盾,既维护了名教的尊严,又给了士大夫精神放纵的自由。玄学认为“居庙堂之高,无异于山林之中”(任 《桓宣城碑》),在“体玄”之义上,仕与隐是殊途同归的。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隐逸之风盛行,统治阶级对此也大加褒扬,因为通过隐逸,有势者可以掩饰自己的权欲,失意者亦可借此聊作宽慰,从而缓和了阶级内部矛盾。于是,大批有高度文化素养的人被吸引到山水中来,而玄学对于自然的观点及对山水的新理解又赋予人们新的山水意识。

魏晋玄学继承老庄的思想,提出“无”为本的宇宙观,认为万物自生、自造,强调万物的独立性,既不受“天”支配,也不受“神”支配,这种自然观驱散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心理,还大自然以本来面目,并为正常山水审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然”一词在老庄著作中被当作哲学概念使用,是“无为”“本真”的意思,“自然”就是“道”。东晋人在与山水的接触中发现,独立于世俗社会之外的山水胜境最能体现天道自然的真谛,为人们具体理解抽象的“自然”提供了物质的形象依据。阮籍说:“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陶渊明《归园田居》“久居樊笼里,复以返自然”,这个“自然”,既指具体的田园、自然界,也指抽象的“自然”,即“人的本性”。所以,投入山水怀抱是领略“道”的最便捷之径。

魏晋人追求心灵对宇宙的体悟,这叫“体玄”,也称“体道”。他们还认为,只有适合人的个性的境域才是追求的目标,而这个境域在世俗社会中并不存在,只有在自然山水中才能找到。于是,山水便被人赋予了审美体验,成了人们自由自适的精神家园,谢灵运明确道出:“夫衣食,生之所资;山水,性之所适。”(《游名山志》)意思是,衣食只能解决人的物质需要,山水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性”指人的自然天性,这一点正是山水诗的内涵。无论哪位诗人,在自然中找到的和在诗中体现的,都是人性的满足,是自由,是愉悦。谢灵运一生郁愤,襟怀难开,只有在自然山水的悠游中才感到欣然,如:“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菱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林壑间凝聚着苍茫的暮色,晚霞映满天边,菱荷、蒲稗在水中郁郁葱葱,诗人忘却了世俗的名利,在山水中感受生命的喜悦,心灵在山光水色中得到慰藉,感到欣喜。

总之,晋人已祛除了对自然的敬畏心理,认为山水可以体玄,适性,是人的精神家园,于是人们悠游其间,吟诗作乐,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自然而然产生了直接“玩物审美”的“山水意识”。那么这种山水意识带给晋代山水诗什么样的特色呢?

1 直观的观物方式

从晋人山水意识不难看出,他们以亲和的视角看自然,亦即直观的观物方式。诗人置身于自然中,直接摹写自然山水及其带给人的感受。观物方式,即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方式。王国维《人间词话》把观物方式划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本文认为,此为因不同观物方式而产生的两种境界,用作观物方式的名称不大合适,所以采用“直观”“空观”两概念。大体上,“直观”相当于“有我之境”,“空观”相当于“无我之境”。

2 细致逼真的描摹

在黑暗的政权、险恶的宦途中沉浮的文人,第一次发现生命原来不止为官一途,忘情于山水更是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可以怡情养性,更能体现生命的本质意义和终极价值。于是,惊奇伴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中,文人开始细细发掘山水的美,并精雕细刻地表现出来,惟恐言之不及。如较早的李 的《涉湖》“旋经逸兴境,顿棹石兰渚。震泽为何在,今惟太湖浦。圆径萦五百,眇目渺无睹。高天淼若岸,长津杂如缕,窈窕寻湾漪,迢递望峦屿。惊飙扬飞湍,浮霄薄悬 。轻禽翔云汉,游鳞憩中浒。黯蔼天时阴, 舟航舞。凭河安可殉,静观戒征旅。”这首诗写了太湖宏阔壮美的景象。诗人从上下、远近、动静、清浊角度去展观太湖变幻莫测、神态惊险的风貌,力图描绘一幅清晰、逼真的画面。这当然得益于“直观”的方式和直接玩物审美的山水意识。只有在其境直面景物,才可能描写得如此细致、详尽。

3 创造有我之境

晋宋的山水诗人中,诗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意识到所面对的山水是与自己不同的外在物,他们只是从自我出发,把自我外射,移情到山水上,从而在山水景物的自然属性中找到与自己心态相契合的某种神韵。他们认为山水可以“适性”,且只有符合个性的境域才是其理想目标。所谓“符合个性”,也就是“山水景物中契合自己心态的神韵”,只有这种契合才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满足、得到自由,才能消解心中的愁苦。所以这种山水意识决定诗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我”始终与景共存,并支配着全诗的感情。如陶渊明《和郭主薄》(其二):“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芩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诗人先由秋天氛围写起,渐入远山和奇景。再写芳菊辉辉,青松挺拔。而这些景色是为了下面的抒怀。由氛围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这样的顺序让读者感觉到是人的存在和操纵,而最后的抒情则更突出了自我和存在。再如谢灵运《石门岩上宿》:“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固怜花而摘取,暮宿岩上,玩赏夜月,听鸟鸣,听风声,悟哲理,叹光阴。整个诗自我形象非常突出,所有的动作都是“我”发出来的,所有的寂寞自怜的景物也都与“我“心契合,是典型的有我之境。

4 “意”“境”不融

晋人通过玄学认识自然,面对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山水,人们很自然地要借助诗歌以表达流连山水、体玄适性所获得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赏心悦目之情。然而直观山水,细致描摹与抒发哲理本是一对矛盾,过多的客观摹写必然与主观抒情不能自然融合。这一矛盾只有到盛唐,诗人以客观的方式在主观臆想、宏阔空灵的写意性写景时,才能使情景有机交融,境界浑成。下面以谢灵运和李白的诗歌作简要分析。

昏旦变气侯,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 忘归。山谷日尚早,八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开头六句只写人物活动,晨起泛舟,日暮方归;中间四句具体写景,以“敛”“收”表现景物变化,具有油画色彩的描写,确实将景写得出神入化、形象逼真,但其中显然没有多少天道、玄学的主观思想附着;最后两句突兀出现淡泊无为的说教,显得十分生涩。或许有人认为这是谢灵运思想矛盾、不安于庄玄的表现,其实,过于客观细致的描写与主观抒情的固有矛盾才是造成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李白的思想中亦有儒、道的冲突,但其诗则不然。如《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着两人厌,唯有敬亭山。”诗人一生报国无门,晚年带着郁闷孤愤的心情来到宣城,此时他觉得敬亭山是知己,在其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孤独苦闷的心境顿时与傲然独立、孤寂无系的敬亭山契合了。他以“空观”的方式,融入主观色彩,对敬亭山进行写意性的描写中,自然地掺入了作者的身影和思想,意与境浑然一体。

因此,晋宋山水诗的意境问题与艺术技巧、思想矛盾有关,但当时“直观”的观物方式与玩物审美的山水意识才是导致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李初文等:《中国山水诗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篇2

1、《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2、《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此曲为古琴曲,唐代分为《高山》、《流水》二曲。

3、“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国内学者在论及纳税人的概念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其定义为税法直接规定的承担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例如,认为“纳税人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或认为“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我国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也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上述定义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择其要者有二。

(一)财政学界关于税收概念的界定

长期以来,在我国财政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和阶级,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产生后,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其职能的实现,于是就出现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因此,“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活动”。相应地,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则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地、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可以看出,在这种概念下,税收被定性为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取得民众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这种取得具有单方性,即表面上看无须取得公众的同意。在这里,突出和彰显的是税收的政权依据及其所谓“无偿性”和“强制性”,公众(纳税人)的义务被过分地强调,以至于纳税人似乎只有义务而没有任何权利可言;与之相反的是,国家的义务却予以淡化甚至忽略,凸显在纳税人面前的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税收征管权力,而且这种权力还时而被滥用。如此背景下,纳税人也似乎就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二)税法学界关于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界定

在我国税法学界,多年来,由于在税收概念方面受“国家分配论”的影响,关于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问题,一直推崇“权力关系说”。该学说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依靠财政权力产生的关系,是以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作为优越权力主体与人民形成的关系,该法律关系具有人民服从此种优越权力的特征……税收法律关系是以税务当局的课税处分为中心所构成的权力服从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国家及其代表税务行政机关是拥有优越性地位并兼有自力执行权的,纳税人只有服从行政机关查定处分的义务”。依此定性税收法律关系,将使税收行为无异于一般的行政行为,纳税的核定、执行似乎与警察对违法行为的处分没有什么两样,而作为类似违法者的纳税人负有更多的义务,也就无可厚非了。

二、纳税人概念应予完善的必要性

在当前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全面推进依法征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背景下,对已有的纳税人概念予以修正和完善,强调其权利特性,增强其主体地位,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选择。

(一)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已成为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导向性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上个世纪末,为了处理好经济社会转轨、政府职能转变而带来的财政职能转变和财政转型问题,我国适时提出了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导向性目标。这一导向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要以公民权利平等、政治权力制衡为前提的规范的公共选择作为决策机制,即要实现理财的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这种权力制衡的规范公共选择实际上也是“政治文明”包含的一个基本路径,即所谓权力制衡的理论:以公众的权利来抗衡和制约日益庞大而似乎没有边界的国家权力。在这种机制下,财政活动尽管直接表现为政府以税收为主要形式无偿地转移公众的财产收入,以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形式提供市场不愿或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当家人——财富的终极所有者和享用者却是社会公众(纳税人),此时政府与社会公众(纳税人)的关系是“管家”与“主人”的关系。换肓之,公共财政的钱是主人即社会公众(纳税人)的,而不是管家即政府的。管家能够支配多少钱,如何安排使用这些钱,都只能由主人来决定,都必须禀承主人的旨意。政府主要是通过税收方式获得收入的,而税收由社会公众(纳税人)决定,即社会公众(纳税人)控制税收决定权,就成为公共财政的起源和基点。依之,应当突出强调的是纳税人的各项权利,而非作为征税主体的国家的权力,否则便是本末倒置了。

(二)依法治税、建设服务政府已然成为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开始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伟大变革,不仅仅是为了重塑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更是要高扬法治与规则治理的价值和意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之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务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开启了建设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征程,而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弘扬则是建设法治国家、推进依法行政的应有之义。权利乃权力之本,权力为权利而生,为权利而存,为权利而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昔日的规制型政府也日益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因此,改变我国税收法治领域征税主体权力意识极度膨胀、纳税服务意识差的现状,有效控制征税主体权力滥用的欲望和行为的现状,适应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需要,弘扬纳税人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便是当务之急。

三、纳税人概念完善的逻辑

一方面,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纳税人因国家或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受益,就应当向后者提供金钱,税收是这两者的交换,这就是所谓税收的“交换关系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个交换关系中,纳税人享有包括税收决定权(是否征税、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税收监督权(征税过程的监督、税收使用的监督)、税收救济权(行政救济权、司法救济权)等广泛的权利(纳税人的权利就其内容而言可以分为宏观上的纳税人的整体权利和微观上的纳税人的个体权利。纳税人宏观上的整体权利,是指通过税收所体现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 关系中纳税人拥有的权利。纳税人微观上的个体权利,是指具体的纳税人在税收征纳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这种权利与国家税务行政机关的税收征收管理行为直接相联系,主要体现为税收征纳程序上的权利),同时负有依照法律规定、按照法律程序纳税的义务(此所谓税收法定原则)。作为征税主体的国家或政府享有依照法律征税的权力,同时负有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义务和责任。因此,纳税人首先是一个权利享有者,然后才是一个义务履行者,而且仅仅履行他自己的意志。国家或政府不过是按照纳税人的意志,受纳税人的委托去征税,并按照纳税人的意图去使用税收,这个机制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作为公共财政基本特征之一的公共选择机制。

所以,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应该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行为应以纳税人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应该是而且也只能是纳税人的公仆。对于纳税人来说,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是先有权利,后有义务,而不是相反,这显然异于传统理论中国家或政府对于税收强制性、无偿性的过分强调,而后者在相当程度上也应该为我国公民长期纳税意识的淡薄埋单。

我国目前仅见的对纳税人的法律界定——《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毫无疑问,这里的纳税人不是具有人格意义的人,他只是税收征收管理的特定对象,而不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纳税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只是义务的承担者而不是权利义务的统一体,充其量不过是税务管理意义上的一个称谓。但作为税收交换关系当事人的纳税人,应该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是一个具有完整公民人格的人。理性经济人是自私的,以是否有利于自身作为行为的判断标准。纳税人之所以缴纳税款,是要购买依靠纳税人个体力量无法达到的公共需求如国防安全、礼会治安、环境保护、能源交通和社会保障,等等。如果政府所提供的公共需求不能物超所值,纳税人这一经济人就可能拒绝为此支付款项。所以,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纳税人希望享有权利,希望从自己劳动所得中让渡的那部分收入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是纳税人的权利。只有理性的经济人才可能成为税收交换关系的当事人,因为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以纳税人应该是权利义务的统一体。另外,在现代民主国家,公民作为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应该享有完整意义上的公民人格,除了负有义务,更重要的是享受权利。

另一方面,在体制下,相对于税收法律领域的“权力关系说”,越来越被广泛被接受的“债务关系说”似乎更契合且更有利于税收法律领域法治目标的达成。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和《德国租税通则》确立了债务关系说。德国税法学者阿尔拜特·海扎尔则在他的《税法》一书中对该学说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国家对纳税人请求履行税收债务的关系,是一种债权请求权,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是法律上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问的对应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公众(纳税人)之间明显的不平等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早就被以平等为特征的服务与合作的关系所取代”。

实际上,西方现代行政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政府为纳税人服务的基本思想,更多地体现了征纳双方在行政法律关系上的平等地位。如美国在1994年和1996年两次公布了《纳税****利法案》,法案明确规定纳税人有权享有专业的服务和礼遇,甚至在受到粗暴对待时,纳税人有权上告,直到获得满意答复为止。法国为了更好地保护纳税人的权利,各省都设有省级税务委员会。这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其成员一半来自税务机关,一半来自纳税人,又称对等委员会。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11月6日,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了《税务总局关于纳税****利与义务的公告》,表明我国在依法保护纳税****利的道路上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篇4

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是左丘明写的。

2、【释义】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

3、【出自】《宣公·宣公二年全屏》作者:左丘明。

4、原文: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知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兖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道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据历史记载,富士山属于私有财产,最初的时候是江户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后来德川家康把富士山转赠给了浅间神社。但在明治维新之后,富士山也被收归国有,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才将国有化私人土地归还于民。但在之前的几十年里,富士山的所有权也就游走在日本政府以及浅间神社之间。

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是位于日本静冈县富士宫市的神社,是浅间神社总本社、富士山信仰的中心。主祭神是木花之佐久夜比卖命(浅间大神)。

传说垂仁3年(前27年),垂仁天皇为镇祭富士山灵,在山宫(现在地北方约6千米)祭祀浅间大神大同元年(806年),坂上田村麿受平城天皇之命,在现在的大宫之地修建社殿。中世,受到源赖朝、武田信玄、武田胜赖、德川家康等知名武士的推崇。江户时代中期,富士登山激增,各地涌现浅间神社分社、富士冢等浅间信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改革;分类与综合税制

中图分类号:F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取的是分类课税的税制模式,这些所得适用于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没有收入调节功能,但计算方法简便,便于实现税源扣缴。累进税率有收入调节功能,体现公平原则,实行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的方式。[1]同时,为了保证纳税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纳税而降低,我国实行的定额与定率相结合的费用扣除方式。

(二)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重较为稳定

由表1-1可以看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不是很高,约为6%-7%左右,但这一比例一直比较稳定。在2012年,比重下降到5.78%,是因为国家对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将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提高到3500元/月。

(三)征收结构以普通工薪阶层为主

2010年中国个人所得税征收4837.27亿元,其中工资薪金项目的税收为3184亿元,占个税的比重为65.08%,当时的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为2000元/月。2011年,中国个人所得税征收6054.11亿元,其中工资薪金所项目的税收为3902亿元,占个税的比重为64.45%,这一比例较2010年下降,是因为2011年9月1日国家将个税的免征额提高到3500元/月。2012年中国个人所得税征收5820.28亿元,其中工资薪金所项目的税收为3590亿元,占个税的比重为61.68%,比重进一步下降。

二、个人所得税制还需完善

(一)分类课税税收模式存在不足

我国现行的个税模式是分类税制,即将纳税人各种所得按照收入性质划分为若干类, 对不同类别的所得按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分别计算征收。虽然这种税收制度有利于控制税源,但是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对于收入来源单一的低收入人群来说,承担较高的税率;对于收入来源广泛的高收入人群来说,可以抵扣若干项的扣除费用,因而承担较低的税率。[2]

(二)税率设计复杂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取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累进税率来说,税率级别过多,即便这次改革将九级税率减少到七级税率,并把最低税率由5%降低到3%。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税率结构还是很复杂,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采用六级以下的税率级次。[3]而且我国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最高的边际税率是45%,远远超过与中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三、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实现路径

(一)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考虑到我国现行分类税制模式与我国个人收入来源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不适应性,我国必须加快税制模式改革。实行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模式,这种混合的税制模式既有利于满足公平原则,又可以根据特定的政策目标对个别所得项目实施区别对待。[5]即对于投资性的应税项目采取分类所得征税;对于劳动报酬的应税项目实行综合征收。

(二)减少税率级次,降低最高边际税率

现在中国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的警戒线,因此急需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改革。[6]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的级次过多,边际税率过高,造成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过重。所以应该对个人所得税的级次及税率进行重新设计,适当的减少税率级次(4-6级),降低最高边际税率(35%-40%),以满足保护低收入者、适当照顾高收入者、重点向高收入者征税的目标。

(三)调整费用扣除标准

我国个人所得税对费用扣除范围的规定过于狭窄,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纳税人的婚姻、子女以及赡养老人等详细情况,有悖于公平原则。因而需要对费用扣除标准重新进行调整:首先,扣除成本费用。即对为取得所得而发生的必要费用支出可以进行扣除,包括个人基于工作需要而发生的交通费和支付给员工的工资等。其次,扣除生计费用。即在充分考虑配偶、子女、老人的基础上维持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的扣除,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日用品等。最后,扣除特殊费用。包括医疗费用扣除、教育费用扣除以及住房贷款或房租扣除等。充分考虑以上各种情况,建立起一套细致、动态的费用扣除体系。

(四)允许以家庭为纳税单位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个人申报制度,其主要优点是纳税方便,能够控制税源,但是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纳税人的家庭情况,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性。所以个税应该允许以家庭为纳税单位,使得收入的家庭可以缴纳相同的个人所得税,从而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或者将纳税单位分为人和家庭,允许纳税人自由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纳税申报身份。这项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可行性,比现行以个人为主体进行征税的税制模式更能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郭静.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J].2013.

[2]油新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J].2013,(6).

[3]陈慧.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关问题探讨[J].2013,(11).

[4]纪冬雪.论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问题[J].2013,(5).

篇7

(江苏省戏剧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2)お

摘 要:鉴赏中国传统经典山水画,全方位感受中国画的主流文脉,对古代大家的作画方式,画材工具的使用,笔墨修为,绘画技法以及如何去继承与创新进行探讨。

す丶词:中国山水画;传统经典;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J211.26文献标识码:A

Recognition to Tradition and Classics in Chinese Painting

XU Xi-juanお

中国传统经典山水画作品过去都深藏于皇宫之内或密收于豪门巨贾之手,绝大多数是世人无缘一见的,现在被收藏于各大博物馆中的有些画作由于年代久远,材质已十分松脆,也难以与世人见面。所以,我们以往学习传统中国画的途径通常只有两条:一是从印刷画册中感受;二是在当代画家的临摩复制品中体会。由于接触所限,故对于传统绘画的理解是片面的、狭窄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一大批传统经典作品以“下真迹一等”高清原大复制的形式展现于我们面前,如今能够近距离观看原作,对于现今从事中国画研究与创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难得与幸运的。这批等大复制作品大部分是中国绘画传统史上的优秀代表,使我们能够全方位地真切感受中国画的主流文脉,对于中国画的研究与发展有着正本清源的意义。

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创新一直是美术界研讨的重要话题,但我们对于传统又真正了解了多少?又如何去继承与创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下面就传统经典山水画的解读谈谈本人粗浅的感受,以求与同道中人共同探讨。

一、中国古代山水大家的作画之道

明代大家董其昌认为“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董其昌生平与作品鉴赏》之董其昌撰《容台别集》,远方出版社,2005),古代大家在“师古”的同时,是十分重视生活感受的。他们在创作上不同于现今“写生加水墨”如实描拟自然的方法,而是采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经过内心融化提炼后生成的图象进行表达。

当我们站在北宋画家范宽《溪山行旅图》面前时,都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他的画可谓气势磅礴,生意盎然,使人仿佛能感受到来自大地深处那绵延不绝的声音与力量。史书记载:范宽始学荆浩、李成,久之,觉得“师古人,不若师造化”,乃常居山林之中,危坐终日而四顾,以求其趣,终将关陕雄浑的景象跃然绢素之上,成为继荆浩、关仝、李成之后另一位山水画大家。

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在寓居浙江富春和江苏常熟时,经常携带纸笔对景写生。而在进行创作时,并不是对真山真水的如实摹拟,而是将四时朝暮的江南气象,经过艺术提炼和加工创造出新的笔墨形式,笔意简括超逸。古代大家居住在不同的地域,所借助描绘的景物都带有不同生活环境的印痕。但由于他们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画面洋溢出的一种永恒的美感,体现出中华文明古国所特有的风度与神韵,令当今世界不同国别、不同肤色的人在欣赏这些经典之作时丝毫没有观赏方面的障碍。

纵观传统经典山水作品,沿垂直画面连续排列各景物要素是中国山水画标准的构图方式。北宋时期画家们使用这种方法,用景物逐步缩小的三远空间法表示空间的进深;到元代,画家学会了描绘一个微微向上倾斜的连续地面;明代画家已经能够表现画中的深度,并进行平面的连续构成探索。这几个时代的绘画中,景物要素的纵向重叠与横向并列是公认的法则。在此之后,才逐渐发展了纵横叠加与交融的画法。而中国古代总结出的“三远”

(注:宋代郭熙、郭思父子撰《林泉高致》,引自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版。)经营位置法,与西方平视、俯视、仰视构图法在方法上又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绘画讲求的是自由表达,画面的一切组成部分充满活力,既是独立的一份子,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谓是物物拆得开、物物又聚得拢,极大地解放了人的表现方式。这样的构图造型法即使放到现在看,在艺术手法上也是非常高超的。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

二、古代山水大家画材工具的使用

古人作画,十分重视画材的使用。清代王原祁作画要求有宣德的纸、重毫的笔、顶烟的墨,他说:“三者一不备,不足以发古隽浑逸之趣”其中画材与笔墨相生相发的道理是显现的。

在唐宋时画材主要以绢为主,绢有粗细、厚薄、涩滑之分,其艺术效果也是有区别的。从绢的纹理及笔痕墨迹来看,五代、宋时所用绢是较为粗厚的,使得笔在绢上的抓力较好,并能保证笔墨的多层积累画法。纸本材料是从元代逐渐兴起使用的,以元四家为首的元代绘画较为注重笔情墨趣的表达,纸质材料很好地迎合了这一要求。元时山水画用纸是在一种捶打很紧密的纸上进行的,墨色上纸后慢慢会渗透到纸背,不同于现今的胶矾熟纸,所有的墨色只能浮于纸表,这样的纸如今已很难寻见,可能是现今的造纸业主不愿再生产这种费时又费工的传统手工纸了吧。

生宣纸的使用始于明中叶,其纸按跑墨快慢、大小也有区分。可以说生宣纸的使用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力,近现代随着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等的出现,使得在生宣纸上演绎的写意画风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

最后要提到的是墨材和颜料的使用。古代大家用墨都是由上好的墨锭研磨而成,这样的墨锭都是选用上好的动物胶掺入上好的墨材经数万次捶打精制而成,主要特点是发墨细腻,层次丰富,特别是在表现最浓处与淡墨层次方面是如今的瓶装墨汁远不能及的。古代颜料为植物和矿物颜料,色彩雅丽,现代化学颜料是根本无法代替的。

枫落吴江图元倪云林

三、古代山水大家的笔墨修为

从传承下来的古代大家的作品来看,他们都有一个师法前人的过程。但他们都能把师法前人得来的知识再回归到自然生活中,探究其所以然,化有形为无形,再经岁月的洗礼、时间的酝酿,最终形成自己的表现语言。

从董源、巨然、关仝、李成、范宽、郭熙、米芾、高房山、元四家到清、石涛,他们的笔墨表达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由于重生活重感受,从董源存世的三幅长卷中,我们看不到后人所总结的诸如长短披麻之类程式化的皴法,只有生动的笔墨带给你草长莺飞的春天和江南丘壑那无限的生机。

元代倪云林的画源于其淡逸的心境,作画时状态是“意有所触,笔乃随之”随机性很强的笔墨表达,层次丰富而又精简,另人看不够、看不透。有许多后人想以一种程式化的折带皴法去摹仿倪云林,是无法找到可行门径的。

古代大家深刻知道,笔墨表达在一幅画创作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性。可以这么讲,一幅画如果笔墨表现到了位,气韵、境界就会自然而生。我们今天所谈的“笔墨”不是唯笔墨而笔墨,而是超出技法层面的充满主观能动性的鲜活的表现形态,是来源于生活,有规律而无定迹可寻的东西。古代大家深知其理,对自然山川研究得越透,笔墨的表达就越丰富。他们对自然物态一层层看进去,又一层层画出来,具有灵性的笔墨充满了虚实、浓淡、干湿、长短、曲直、轻重、中侧等变化,丰富而又自然。

书画本同源,中国画是讲究书法用笔的。从传世的画迹来看,古代画家是深谙书法之道的。作为一个画家同时也要是一个书家,对于书法中丰富的线质形态必须要深知其理。中国画用线与书法用线又是有区别的。大体来讲,书法的用线可以是疾速的,但绘画用线由于“落笔要有凹凸之感”和“一波三折”的要求,用笔却讲求一个“慢”字。如今看大多数人的画缺少丰富的笔墨表现力,就是因为缺少古法的原故,而古法的内核就是书法。画中国画的人同时应坚持书法篆刻的钻研。可以这么说:书法道路上能走多远,在绘画成就上就能攀多高,而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坚持练习。

四、传统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

继承传统,就要客观地分析存在于每位画家身上的优劣面,分清哪些是该继承的,哪些是该避免的。就拿石涛与清四王来讲,以前一提到石涛,就是创新的代名词,一讲到清四王就是食古不化、阻碍艺术发展的代表。而此种观点的产生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包含有许多矫枉过正的期待在里面。客观来讲,石涛作画重生活感受,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即兴式的生动画面。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绘画理论,《石涛画语录》:“搜尽奇峰打草稿”成为绘画创作的至理名言。其不足之处就是理论与创作的脱节,创作上所表现的只是眼睛所触处,并没有深入到事物内部,看出内在的规律性,为此其发出“世上哪有深丘壑?”的疑惑与感叹,要知道丘壑是存在于人心里的。石涛并没能在感悟自然的同时在笔墨上完成自身语言的表达,笔墨尚有蹊径可循,且纵横习气难脱。

に筛罅偃图清石涛

清初四王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原因,他们生活在画道衰落的时代,其时各画派四起,未能真正继承传统的精髓,而流习四起,各自为家,承讹籍舛,风流汰尽。为免被流派所惑,使宋元画道得以传承,四王举起了复古的大旗。他们以仿古为名,实际演绎着自己的笔墨语言。王原祁是四王中成就最高者,他穷其一生实践着董其昌的理论学说,由于他主要是以古人的丘壑演绎自己的笔墨,使得最终缺乏自己的风格样式,但其在前人基础上的笔墨表达却发展和丰富了中国画的语言。黄宾虹就是在传承王原祁传统笔墨语言的基础上走出来的一代大师。但是如果我们把黄宾虹师法古人作品与王原祁作品加以比较的话,就可发现,王原祁画中笔墨的轻重、虚实、曲直、生熟等等丰富的笔墨语言以及笔墨层次间笔触纤维般的美感,在黄宾虹的作品中是难以见到的。我们这样类比,只是要说明:只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把前人优秀的绘画语言继承下来,同生活融合,并假以时日地“颐养之、酝酿之”,最终一定会走出无数条绘画发展之路。

仿古山水图册清王原祁

学习传统首先要多看原作精品,看得越深看得越细收获就越大,要整体地看,也要分解着看,看气韵、看布局呼应、看笔墨铺陈、看如何收拾,直至把整个作画程序看出来。同时要临摹,临时不求毕肖,把整个气韵以及作画程序反映出来即可。进而多进行写生练习,写生时一定要采取整体写生法,绝不可采取画完一棵树再画另一块石头的局部画法,由硬笔写生慢慢过渡到毛笔写生,在写生中体会前人是如何运用笔墨概括、提炼、表达物体的。

ぷ辖鹄渴ね 现代谢佩新

篇8

昨天回了乡下,在油菜花的田里拍了好多照片。我们笑颜如花。可是收起那抹微笑,我们还剩下什么,那无尽悠悠愁心罢了……

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坚强的小孩,可是,听着父母为心未来的焦虑,望着爷爷奶奶模糊又有神的双眼,我还是转过身,默默流泪了……

无言中,突然想起了那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是啊,谁悲失路之人?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可是回想这十几年的求学经历,敢问这莘莘学子,有多大的用处?我们“一介书生,百无用武之地”。纵然,这想法有几许悲观,但也没有完全的错误,我想。

很多时候,我在想,考试是为了什么,为了证明自己学了多少吗?可是一个分数给不了我们一次社会的经验啊……

现在窗外好朦胧,白雾弥漫了这个世界。如同我的心,一片迷茫,我需要一盏灯,而我找不到它。

曾经有过那么一个人,陪我走过两年,我们不曾见过面,我们相距很遥远,他和我说关于他女朋友和他的故事;我跟他说我学业上的琐事……我们都很珍惜这份陌生又熟悉的感受。我哭的时候,他会安慰我,会说“以后等你长大了,你的身边就会有一棵大树,为你撑起所有的悲伤。”那时候不懂,现在想来,原来他说的是我的另一半……

呵呵……如今,我们中断联系,回到原点,他消失在四年前,我们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没有任何留恋,如同从来不曾相识,只是尽是遗憾,终究想知道他是谁?

现在,我要作出未来的抉择了,所以就忽然想起了他,不过一切只是幻想……

很多人说:毕业等于失业。可是我从不曾这么想过,我想:毕业了就可以长大了,做自己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

长大了就会明白更多,朋友、利益、相信、怀疑、微笑、伪装……

我的阅历太浅,所以总是被朋友欺骗,每次我对朋友付出真心,到头来,却只是一场游戏。其实有些朋友就是在她们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来索取安慰与相信,过后便再也不说什么,就像利用完的包装,随意丢弃……

我不要这样的朋友,所以我依旧相信朋友,相信友谊其实是很纯洁的,好像白雪一样,我很喜欢看雪,觉得整个世界都很透明纯净,大家都拥有一颗美好的心……

篇9

孟浩然在盛唐诗人中可算是一个前辈。李白称他“孟夫子”,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高人、隐士。他的山水诗较多地带有隐士的恬淡与孤清。闻一多先生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代表作《宿建德江》整个儿地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寂寞与哀愁之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写山水诗不堆砌词藻,语言自然,意境高远。孟浩然似乎不是在作诗,他的诗不过是情绪的自然流露,不须有意地加以安排,便自然而然地发为吟咏了。

孟浩然平生漫游的地方很多,巴蜀、吴越、湖南、江西和关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心情随着山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也能写出相当豪放的诗句。他最著名的一首诗《临洞庭》对洞庭湖的描写,雄浑磅礴,颇有盛唐气象,前四句曰:“八月潮水平,涵虚浑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王维是孟浩然的好朋友,也和孟浩然一样以山水诗见长。不过他的政治诗、边塞诗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也相当精彩。他不仅是诗人,又是画家、音乐家,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广泛的艺术修养,对于他的诗歌艺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坡《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主要是指王维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而言。王维的山水诗不是错彩镂金,雕字琢句,而是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总体的印象和感受。在他笔下,山水不是被肢解的,不是一个个细部的描摹,而是浑然一体的气象。诗人用这种方法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从大处落笔,把汉江给予自己的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写了出来。写山色,甚至不写它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它若有若无。真像一幅水墨画,把南国水乡空气的湿润和光线的柔和表现得恰到好处。

《终南山》是王维的山水诗中另一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前六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伟,最后两句撇开山写人,用人衬托山,更显出山的崇峻与广袤。《山中》极其富有情趣:“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早行山中,忽然觉得衣裳湿了。以为下雨了,细看原来无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岚依稀在目。它翠得太嫩了,太润了,仿佛沾湿了自己的衣裳。一首小诗只二十个字抵得上一幅秋山早行图。

如果说王维的山水诗是以情韵见长,那么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以气势取胜。李白一生游历了无数的名山大川,足迹几乎遍及中国。他的山水诗充分地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一种冲决束缚、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热情。“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的气魄就是这样豪放!《蜀道难》先借神话传说叙述蜀道的历史,继而描写沿途风光,现出一幅又一幅奇险的画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三次出现,读之回肠荡气。诗的内容虽然是写蜀道的艰难,但使人读后感情激昂,想去迎接和征服这大自然的艰险。晚唐诗人皮日休说李白的诗“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刘枣强碑文》)《蜀道难》尤其有这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读李白的山水诗,我们常常会感到李白是大自然的主人,至少也和大自然具有同等的力量。李白因为有这样的气慨,所以描写山水时才会有一些出人意想之外的豪语。如《登太白峰》中间的几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他想象太白金星和他谈话,为他打开天门,放他飞出云层,直到月亮的旁边。

李白的山水诗,论意境恐怕是最壮阔的。似乎他的视野比别人远,他的胸怀比别人宽,因而他的笔墨也比别人雄健有力。他的诗最能让人感到祖国山川的壮美,也最能开阔人的心胸。他的《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受到包括儿童在内的所有读者的喜爱,绝不是偶然的。又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像这样宽阔的画面,这样明快的色调,这样雄伟的气象,在别人的诗里是不多见的。

杜甫也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诗人,他的山水诗的数量十分可观。他早年的《望岳》既写出了泰山的雄姿,也抒发了自己宏伟的抱负,纯然是盛唐之音。他的山水诗以入蜀途中和飘泊西南期间所写者居多,这些诗沉郁顿挫,往往笼罩着一层阴郁凄凉的色彩和沉重悲怆的气氛。祖国的一山一水都随时勾起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个人迟暮飘零之感。如《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又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这两首诗都写长江秋晚,高江、急峡、古木、苍藤、猿啸、鸟飞回,这些富于启示性的意象集中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在战乱年代从祖国山水中所感受到的忧愤与酸辛。

除以上四家之外,盛唐还有不少优秀的山水诗。如王涣之的《登鹳雀楼》、崔颢的《行经华阴》、李颀的《少室雪晴送王宇》、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等等,都各有独到之处。

盛唐诗歌的繁荣,虽不以山水诗为其标志,但山水诗的高度成就的确为盛唐诗坛增添了许多光彩。

篇10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量能负担;纳税能力

与个人所得税开征之初相比,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改革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同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还存在着诸多缺陷,这直接阻碍了个人所得税下一步的改革进程。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分类所得税制的不合理、费用扣除欠缺公平性和科学性、纳税单位不合理三方面。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因此,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分配作用已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着手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改革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型征收模式

基于个人所得税的职能定位以及我国现有的征管水平和居民纳税意识,并结合现行分类所得税制的弊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首先转换课税模式,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型征收模式。“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可按所得性质的不同进行合理分类:一是对工资薪金、稿酬、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存在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实行综合征收,统一扣除,消除劳动所得之间费用扣除的不公平现象。二是对利息、股息、偶然所得等不存在费用扣除、有确定来源的收入可以进行分类征收,以提高征收效率。同时在对纳税人进行年终汇算应纳税额时,允许其抵扣平时被代扣代缴的税款,进行多退少补,避免重复征税。这种征税制度结合了分类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的优点,征税范围广,费用扣除公平合理,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征税原则。

二、统一内外籍人士费用扣除标准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对外籍人士在费用扣除方面的优惠已从最初吸引外资的作用逐渐变成了外籍人士逃避税的渠道之一,微小的税收优惠已经不是吸引外商来华投资的主导因素。2012年我国入世已10周年有余,按照税收的公平原则和WTO中税收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未来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设计应平等对待本国国民和外籍人士。同时减少外籍人士的附加费用扣除,对外籍人士在华的各种合理费用,按取得的薪资总额实行比例扣除,并设定扣除最高限额,对在最高限额内的部分可税前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予税前扣除。

三、费用扣除实行税收指数化

考虑到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征管水平,我国可先实行费用扣除额的税收指数化,指数化调整可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对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的所得项目的扣除费用实行指数化扣除。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费用扣除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按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一年一调,即:

某年度的费用扣除标准=上年度费用扣除标准×(1+上年度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结果精确到百位)

其次,费用扣除指数化需建立弹性幅度调控机制,即应设定费用扣除的弹性幅度从而避免由于指标的大起大落造成费用扣除的剧烈波动,若指标在幅度内变动则可按规定计算费用扣除额,若超出该幅度,则视为特殊情况,采取特殊办法,可对特殊情况期间的费用扣除实行跨年或按月的费用扣除调整,例如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可按月计算费用扣除额,从而减轻了经济波动对费用扣除的影响,保证了纳税人税负的稳定。

最后,纳税人当年个人所得税按上一年度的费用扣除标准进行每月预缴,在年终汇算清缴时再按照上述公式予以调整,从而保证了费用扣除税收指数化的连续性。

四、以家庭为纳税单位计算费用扣除额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理应同时成为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的基本单位,因此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应与家庭负担能力相结合,以家庭为纳税单位计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由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国情、政策,使得我国家庭结构复杂,家庭格局以三口之家为核心,三代同堂家庭占最大比重,四世同堂的数量日趋减少。因此在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设计上应以婚姻关系为纽带,即以夫妻为一个纳税单位,对夫妻取得的工资、劳务报酬、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等劳务性所得采用家庭联合申报,由于劳务性所得占应税所得额的绝大多数,因此对劳务性所得可进行必要费用扣除。若家庭收入来源于非劳务性所得,则可以根据所得的项目的性质自行提交费用扣除的申请,建立一个单独的费用扣除档案,进行扣除。

此外,由于实行家庭课征制度,生计费用的扣除应充分考虑家庭负担的实际情况,对老年人、残疾人、无生活能力的人采用增加基本扣除的方法,对子女的义务教育费、保证家庭最低生活需要的基本住房购置费或租赁费、慈善捐赠费用等支出允许税前扣除,真正做到“量能负担”。

不可忽视的是,采用家庭为纳税单位应同时提高相应的配套措施,加强全体公民依法纳税意识,提高税务机关征管水平,做到及时、全面的掌握纳税人的收入信息,完善监管机制,从而使费用扣除充分体现纳税人实际税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调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要求我国的税制制度与结构应与时俱进。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的重要税种之一,自开征以来历经多次修改,其在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还担负着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基尼系数的不断增大,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缺陷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局限于本人理论和实践水平,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仅限于理论上的浅析。同时,文中所提出的改革对策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还有待推敲。

参考文献:

[1]王珍.美国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制度经验及借鉴[J].地方财政研究,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