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教育培训的概念。教育培训这一名词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有时以“教育和培训”的组合词出现。它实际涵盖了两层含义,一是“教育”、二是“培训”,教育通常是指学历教育和日常的思想教育,培训一般是指业务培训、技能培训、岗位培训等。所以“教育培训”一词的对象是成人,具体到各行业、各部门就是针对各行业及各部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提高各行业及各部门从业人员的从业水平;由于教育培训涵盖的内容较多,所以“教育培训”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培训”的方法是多样的。在“教育培训”一词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教育培训”的主体,即我们通常说的管理主体———谁来管?也就是谁对教育培训负责?理论上来讲,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对此管理负主要责任或负主要义务的管理者。对于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来说,谁用人谁负责,所以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企业自主培训”就是基于这个观点。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情况下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是被动的,教育培训的大部分内容不是企业主动来做,可实际上一遇到用人失策而造成的事故,责任肯定是由企业来承担的。教育培训众多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构成教育培训四个要素上出现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分析教育培训众多问题时,能够紧紧围绕构成教育培训的四个要素———“目的”、“对象”、“主体”和“内容和方法”,就不难发现教育培训中的问题所在。
2.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建筑安全教育培训是教育培训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就建筑安全教育培训而言,它的两大特点是“安全”和“建筑”,即它涉及到建筑行业领域内的安全管理问题。所以建筑安全教育培训也应具有教育培训的共性,即也应具有教育培训的四个要素———“目的”、“对象”、“主体”和“内容和方法”。3.考核的概念。考核是教育培训效果考察、认定或评判的一种手段或措施,它是促进教育培训水平不断提高和检验培训对象培训成绩或能力的重要管理内容,也应具有教育培训的四个要素———“目的”、“对象”、“主体”和“内容和方法”。
二、考核责任主体与培训主体分析
1.考核责任主体的界定。由于建筑安全教育培训的“安全”和“建筑”两大特点,人们往往忽视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应具备的四个要素。例如,长期以来人们对建筑安全教育培训考核主体的理解产生了歧义,认为建筑安全教育培训考核主体是政府。实际上,根据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对象的不同,其考核的责任主体是不同的。若对受政府委托履行对建筑安全监管职责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的责任主体就应是政府;若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的责任主体就应该是企业。
2.考核责任主体分析。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持不同意见,他们的理由是现在有关法规规定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授予了颁发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合格证书的管理职责。殊不知,颁发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合格证书只是安全生产准入制度的一个手段,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的具体内容都是由企业来提供的,所以企业承担了具体实施安全生产考核的责任。我们不能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承担颁发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合格证书的责任”而轻视了企业在安全生产考核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此外,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承担颁发安全生产监督考核合格证书的责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的重要事项通过企业法人或市场机制等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在我国开展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新形势下,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创新企业体制,也必将触及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
3.教育培训责任主体分析。必须指出的是,除了以上讨论的考核职责外,有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主体完全应该是企业。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中“考培分开”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一贯的要求,例如:在安全生产法中,国家强调的是企业对教育培训负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在行政许可法中,国家严厉禁止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参与培训活动———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前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四条)查阅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建筑安全管理的正式文件,几乎没有关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承担实施安全教育培训的职责要求。目前有关建设行政部门或者有关行业机构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合理性值得探讨。
三、建筑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定义初探
综上所述,考核在建筑安全教育培训中有着特殊的作用。由于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部分安全生产考核关系到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原因,暂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实施准入性的考核,但不能忽视企业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即建筑安全教育培训的职责应该是企业,企业是建筑安全教育培训的主体。而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的职责,应全部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承担,即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的责任主体是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更加理解考核在建筑安全教育培训中有着特殊作用,笔者建议:我们在今后的安全管理中应该清晰地将“建筑安全教育培训”与“建筑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加以区别,两者在一起讨论时应该统一称之为“建筑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而不能用“建筑安全教育培训考核”来代替。为此,笔者试着将建筑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定义如下:所谓的建筑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遵循教育培训规律、满足教育培训特征(如教育培训四要素———即“目的”、“对象”、“主体”和“内容和方法”)而开展的安全技能培训、安全岗位培训和安全继续教育及日常的安全意识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其中考核是对教育培训的效果考察、认定或评判的一个重要手段或措施,既可单独实施又可与教育培训一并实施。
四、建筑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机制分析判断的方法
篇2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扎实推进建筑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强化建筑安全生产执法,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并与推进建筑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队伍“三项建设”相结合,促进“质量安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通过开展建筑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夯实建筑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二、范围、内容和方式
(一)范围:
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所涉及的相关企业。
(二)内容:
1.执法行动。重点查处以下行为:
(1)工程项目特别是民生、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未办理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报监手续的;
(2)施工企业无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施工的;
(3)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迟报、漏报的;
(4)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
(5)对施工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拒不整改或抗拒安全执法,拒不执行监管部门下达的停工整改等执法措施的;
(6)其他建筑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2.治理行动。重点治理以下行为:
(1)对于脚手架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深基坑工程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照规定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专家论证或方案不落实的;
(2)工程项目未按照省建设厅要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治理工作不到位,重大隐患没有实行备案、“销案”制度的;
(3)建设工程各方主体未按照要求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
(4)施工现场临边、洞口防护不到位,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的;
(5)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和设施不落实的;
(6)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建筑施工工伤或意外伤害保险政策落实不到位的;
(7)施工现场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及违反劳动纪律的;
(8)施工企业未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不能实行有效监管的。
3.宣传教育行动。重点开展以下宣传教育活动:
(1)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2)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督促其持证上岗;
(3)开展在建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监理人员安全培训,增强监理人员风险防控能力;
(4)大力宣传表彰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突出的集体、项目和个人;
(5)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三)方式:
1.企业自查。所有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对照“三项行动”的具体内容制定本企业的实施方案,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施工企业也要开展相应的自查自纠活动。
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建管处要切实加强对“三项行动”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研究、协调解决行动中出现的问题。
3.市建委组织督查。为了更好地督促指导各市“三项行动”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在各县、市、区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市建委将组织开展全市督查。
4.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三项行动”工作督查通报和信息报送制度,包括检查的工程、行政执法、治理隐患的数量、事故查处、安全教育培训等相关情况要报送市建委安质科。市建委将定期通报全市开展“三项行动”工作情况和重大问题执法、重大隐患整改情况。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5月底前):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阜城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要根据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和实施要求,结合2008年“隐患治理年”发现的突出问题和本地区、本企业建筑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制定“三项行动”实施方案,于5月底前将本地区、本企业的建筑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含电子版)报市建委安质科。
第二阶段(2012年6月下旬至9月):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建管处要反复组织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非法违法行为;要监督指导建筑施工各方主体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深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要按照省建设厅统一部署开展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安全检查,确保重点工程的施工安全;要围绕汛期、暴风雨等极端天气,落实防范措施,严密防范因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要结合6月份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各项部署,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9月份,要按照省建设厅和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国庆60周年创造稳定和谐的环境。
第三阶段(2012年10月至12月):针对第四季度赶工期、抢任务现象增多和冬季建筑施工特点,督促建筑施工企业认真落实施工现场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积极防范遏制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对辖区内重点地区、重点工程、重点企业组织开展督查、抽查,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事故隐患要及时处理和整改。对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及有关人员进行专项表彰,激励各地各施工单位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2012年11月15日前,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阜城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将本地区、本企业开展建筑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总结报市建委安质科。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和安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加强组织领导,围绕“三保”大局,认真做好“三项行动”的部署及落实工作。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抓好“三项行动”各项内容的落实,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抓出成效。从2012年6月起,每月18日前将“三项行动”的开展情况,包括检查的工程、治理隐患的数量、事故查处、安全教育培训等报市建管处。
(二)做好三个结合。一是“三项行动”要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严格实施建筑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动态管理,继续深入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二是与“三项建设”相结合,研究把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规律,探索治本之策,提高建筑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建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三是安全执法与专项治理相结合,重点打击建筑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三)突出工作重点。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建管处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降低安全生产条件、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施工现场必须停工整改,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及时“销案”,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篇3
【摘要】:建筑安全是个老问题,但是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予以重视,文章根据工作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提出对安全管理特点、目标、方法等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对读者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有所启发,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筑安全 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及人们生活的普遍提高,建筑业也随之发展以满足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但是我们看新闻看报纸或通过网络新闻都会看到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发生多起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安全和利益始终是相互挂勾的统一体,安全是利益的前提,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企业的利益、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在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的今天,各企业在重视利益的时候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向安全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一、建筑施工的特点 建筑施工的特点主要由建筑产品性质的特点所决定。因为建筑产品不合格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大,和其他工业产品相比较,建筑产品具有明显的特点是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笨重不易移动、涉及建筑安全技术等特点:如包括高处作业、电气、起重、运输、机械加工和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多专业的安全技术。此外还有以下特点:①生产的流动性。一是施工机构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容易造成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坍塌和物体打击等事故;二是在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随着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转移操作场所。②产品的形式多样。建筑物因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必将随之变化,很难实现标准化也就没有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③施工技术复杂。建筑施工的季节性和人员的流动性,决定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季节工、临时工和劳务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另外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土石方、土建、吊装、安装、运输等)交叉配合施工,所用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因而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④露天和高处作业多。建筑产品的体形庞大、生产周期长,施工多在露天和高处进行,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易发生伤亡事故。⑤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还很低,仍要依靠大量的手工操作。二、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提高效益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仍然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按照项目实际情况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保证达到工程的安全要求的同时也要保证施工队伍的高效率,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与安全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在实现项目目标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做好工程的安全工作,实现工程的安全开展,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这就要求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按照新的系统工程观念、理论和方法来展开,保证整个工程科学性、安全性、高效性的进行。严格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业内安全管理规范标准和企业安全管理条例等,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设计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力争安全管理工作高于标准要求之上的同时,协调好施工工作方面的高效开展。
三、建筑安全管理的对策 建筑业是事故多发行业。建筑事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绝大部分事故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有关。因为尽管安全技术是建筑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但安全管理却是安全技术与安全规程实施的保证。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中四个阶段的任务运用于建筑安全管理,以期保证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措施等在建筑企业中得到实施与贯彻,从而达到降低安全事故率、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安全决策阶段、计划实施阶段、效果检查阶段、汇总总结阶段,具体的实施流程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计划即选定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依据,主要是按照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参照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相关规范、标准,以及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工作状况及企业总体实力等因素,制定安全工作指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 实施即依据细化后的安全措施计划,必须严格明确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有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利,做到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按照既定进度进行实施,力争达到或高于制订的安全工作指标,并做出分析和汇总,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协调及修正,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 检查即建筑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工作的检查,尤其是对安全隐患大的部位、安全工作难于开展的薄弱环节采取重点部位重点检查监督的措施,力争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最终,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应及时按照工程实际安全工作开展情况与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最终的对比和评估。 处理是这四个阶段中关键的环节即对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检查评估后,企业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召集与安全工作开展有关的各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安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汇总和总结,总结工作中不足的方面记录下来作为下次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首要注意重点,并将有效的经验或措施用书面形式总结下来,依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加强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处理能力。 四、做好建筑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工作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内容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前的教育培训,同时各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培训进行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确保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够实现安全生产,还应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工作实施到位的班组或个人进行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促进安全工作的良好进行和施工高效率的双赢,积极组织建筑和工程监理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试和发证工作;积极开展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新工人及工人转岗工作培训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同时可开展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相关的知识竞赛或者主题活动,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风气,真正实现开展安全工作的目的。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事关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只有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全程中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获得企业的效益,这也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所在。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党和政府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目标,体现了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价值。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安全管理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遍及全国许多的大中城市,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的探讨尤为重要。按照 GB 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建筑高度在24 m 以上的公共建筑和10 层及10 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属于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高层建筑施工自身的特点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且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所以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比多层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和安全问题
1. 1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 高空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划分,90%的建筑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依靠垂直运输,就连最方便的自来水也要采取特殊措施运送上去,因而火灾发生时扑救困难。
2) 建筑体量大、施工工期长。建筑体量大决定了施工的工程量大、施工工期较长、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所用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常常出现“计划不如变化快”而导致工程延期的情况。但在片面追求高经济回报、高速度的社会环境下,业主会要求施工企业抢工期而放松施工安全管理。
3) 分部分项工程多,分包单位多。高层建筑由多个分部分项工程组成,有些分部分项工程需要由专业施工单位完成,所以工程的分包单位多。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在高效的管理制度下多单位、多工种相互配合、立体交叉施工。但目前严重存在层层多次分包甚至转包的情况,真正承担施工任务的企业人员素质低、管理水平差、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
4) 施工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特别是高层建筑的高空作业机械化程度还很低,仍要依靠大量的手工操作。从事现场施工的大多为农民工,大部分没有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违规操作时常发生。火灾特大事故直接原因很多就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
1.2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高层建筑安全施工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我国虽然有《建筑法》等一系列的关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建筑行业量大面广,缺乏严格的管理、制约、监督措施,在实际工程中仍然存在非法转包,越级发包现象。也有一些建设单位和非法中介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不顾企业的安全生产,这就使得一些建筑企业的资质与所承接工程的等级不相符,使得施工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同时还存在无证设计、无证施工、层层转包以及伤亡事故漏报、瞒报、不报的现象。
2) 各级管理人员施工安全重视程度不够。有一些领导对于安全生产的政策、法律法规认识程度不够,不能正确的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质量的关系,在进度、质量、效益与安全产生矛盾时,往往采取安全让步。没有把安全当成首要任务来抓,把现场的安全标语当成摆设,一些项目责任人存在着急功近利、多快好省的思想,只求在近期取得更好的效益,对安全生产心存侥幸。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每一个工程,在预算时都规定有一定的安全文明施工费,但实际上,安全文明经费经常被削减,没有按规定购买发放安全保护用品,或者发放的保护用品质量低劣,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如安全帽安全性能达不到要求。
3)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施工队伍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经验不足,导致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由于建筑企业绝大部分工人是农民工,很多都是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应急能力,这是安全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一些特殊工种必须要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及安全教育,持证上岗但没有做到。
4) 安全措施经费投入不足。现在的工程计价中都有“安全文明施工费”,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设施的资金投入没有得到落实或是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如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保护措施( 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洞口安全护栏) 等安全防护措施不能落实。或者发放的保护用品质量低劣,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
5) 建筑业安全管理落后。我国很多地区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一些地方的建委、建设局为压缩事业编制将一些部门转换经营机制,撤销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削减安全人员,使得施工中的安全工作得不到足够的监督管理。另外,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不力也是导致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
2、高层建筑安全施工对策
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和安全问题决定了高层建筑施工危险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倒塌、垮塌、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指确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方针及实施安全生产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即通过对生产要素过程的控制,使生产要素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得以减少或控制,达到消除和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针对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消除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提高企业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检查审核制度。通过总结各类安全事故的教训提高各级领导对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视,明确安全责任,确定各级安全责任人。贯彻执行好“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效益、质量及进度的关系,做好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安全检查和记录,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安全责任人要做到每天必查,并且要有书面记录。高层建筑安全施工的重点部位、重点操作更要重点检查。
2) 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素质。加强对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施工员、安全员等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通过开展安全生产讨论、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提高管理安全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并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要将安全生产管理层层交底形成制度。
3) 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 “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劳务分包企业必须提高认识,做好施工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整个工程的建设工序、安全施工操作方法、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培训。针对施工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的现状,力争教育培训直观易懂以增加效果,多采用图片、宣传画、安全警示标语。确保持证上岗、安全生产,高层建筑安全施工做到“三宝、四口、五临边”。
篇5
关键词:建筑安全;安全管理现状;安全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的产业部门。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除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外,还导致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基本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大,建筑队伍不断扩大,特别是建筑企业承建的项目越来越多,许多企业自有职工难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各企业纷纷引进分包队伍,大量未正规培训,尚无生产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的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建筑企业生产一线主力军。在充实、补充各用工单位劳动力不足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伤亡事故也在迅速增长。当前建筑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对安全重视不够,安全投入不足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群死群伤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而引起的。在安全上少投入成为企业利润挖潜的一种变相手段,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分配到一线的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甚至有些企业质安科少的仅几个人或有的连安全科长都身兼数职,现场项目部安全员一般都只有一人或是挂名的。
2.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培训不到位
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特别是对进城务工人员、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有些施工单位不是缺少必须的安全认证、安全培训,就是应付差事走形式,甚至花钱买证的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是导致“人失误”等各种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单位对进城务工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几乎是空白,加之建筑业从业人员80%为进城务工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三分之一。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安全方面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违章作业严重。
3.安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安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待遇也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安全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同时没有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安全管理工作只能在低水平管理上徘徊,这将不仅不利于我国安全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对遏制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缺少重要保障。
4.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地方上配套规章制度,但已有的法规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贯彻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另外,现有的配套法规、规范制定相对滞后、更新不及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之处,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5.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难以深入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有些建设工程(如化工、冶金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政府行业安全管理职责不明,行政监管主体缺失,建筑施工安全处于失控状态,存在管理盲区。
6.事故处理不够及时,不够得力,落实效果差
每年,各级职能部门组织的各项安全检查不少,发现的事故隐患挺多,会上强调了,通报上提到了,就是谁也没有真正去整改、去落实。出现事故,首先想到的是处理直接责任人,四不放过原则落实不力,达不到把事故反面教材的作用与目的。
7.应急救援预案不落实
现在各个项目部资料柜里,均可查到有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但真正发生安全事故时,在进行救援时,却显得很苍白,追其根本原因就是纸上谈兵,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进行各项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或者说平时演练少,效果差。并没有将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当作重要事情看待。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1.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更体现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生产一线,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施工企业必须设立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规定,也就是说企业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企业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工程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机构不能仅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安全组织机构人员要熟知国家法律、法规知识,并贯穿运用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
2.强化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协调管理
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和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都要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特别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工种多,各类人员混杂,无形中增大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要强化各部门、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杜绝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
3.增强企业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职工的安全教育在施工企业中应该是一堂必修课,而且应该具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安全教育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纳入职工育、培训计划,由安全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和组织实施,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安全教育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对核心队伍成员进行培训,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知识、施工项目管理及企业文化知识等。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知识、一般操作规程知识、市场形势等的教育。对于危险源专项培训,应确定培训的对象和时间,一般来说,培训对象方面主要分为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般性操作工人。培训的时间可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对象和时间确定后,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还应对培训的经费做出概算,这也是确保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实施的物质保障。然后是确定培训所需的师资,最后确定培训的形式。
三、结束语
总之,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搞好安全生产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施工安全系数。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企业及建筑项目管理提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上。
参考文献:
[1]甘志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问题对策[J].工程管理,2011,(15):304.
篇6
一、认真组织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活动的落实工作
首先,我局转发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深化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开展督促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并对施工、监理单位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
其次,我处于7月10日组织召开了全县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施工、监理企业及房开企业约4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对今年上半年主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建筑安全生产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下半年工作及近期工作重点进行了安排,尤其对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进一步明确要求。
二、加强领导,突出重点
根据市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我局将第三季度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十个方面:1、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特别是工程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情况;2、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4、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5、施工企业及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隐患包括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布置、安全隐患整改情况;6、工程中涉及到的建筑幕墙、脚手架、深基坑、高大模板等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方案的编制、论证和安全防范措施制定和落实情况;7、建筑起重机械的备案登记、安装、拆卸、检测、验收、使用、维修保养等情况;8、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查验、使用情况;9、汛期除险加固、防范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10、建筑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体系的建立情况;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及有关物资、设备配备和维护情况。
三、深入施工现场,开展隐患排查。
7月28日、8月10日,两次对本辖区内的12个在建工地进行专项检查,对照6个重点开展工作。从现场检查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基本上建立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状,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健全。
但检查中也发现部分工程文明施工差,存在一定的安全事故隐患,主要表现在:1、施工企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落实不到位,卫生状况普遍较差;2、安全技术资料措施做表面文章,与施工现场不符,临时用电、模板等专项施工方案流于形式,针对性差;3、外脚手架施工层无铺设竹榀,基础未平整夯实和设置排水沟;4、个别工程仍将民工宿舍设置在在建工程内,民工宿舍采用编织布、模板围档,使用“三炉”、电线乱搭接;5、楼梯、临边、洞口防护不严等问题。
篇7
关键词:建筑安全;安全管理;问题建议
一、前言
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着工期长、工作内容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因此建筑行业成为了继采矿业后的又一大高危行业。高频率的重大安全事故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而且对于国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也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力量。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中阶段,因此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相较于国际中的发达国家来看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无论是建筑企业本身的安全管理意识,还是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的管理水平,所有从业人员与研究学者都应肩负起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找出能够阻碍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高效的改进方案。
二、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职能机构权责不清
目前,我国各个地方上的建筑安全监督机构虽然能够初步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着明显的权责不清问题。首先,双重机构的管理人员设置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标准不够明确,管理措施也无法执行到位,管理水平低下;其次,监督机构无法对自身的管理工作成效做出客观的评价,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法律体系建设十分健全的时代中,监督机构必须要明确了解自身与其他相关安全管理部门之间所存在的职能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够避免职能交叉现象的出现;最后,地方上的劳动管理、社会保障以及安全监督机构之间并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协调机制,导致在处理劳资双方工伤保险问题时难以迅速达成共识,影响到了建筑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总包单位都没有对分包队伍展开全面的监管工作,并且也没有定期展开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在此种情况下,各个分包队伍中的施工参与人员就存在着重利益、轻管理的情况,从而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情况。更有甚者,还有一些建筑企业干脆取消了安全管理部门,将安全管理工作交由其他部门来兼职完成,更是削弱了安全管理的监管力度。
(三)安全教育培训之后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到了城市当中,由于大多数的农民工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因此其中的很多人都将就业目标锁定到了入职门槛较低的建筑行业当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中有三成以上为农民工,建筑企业虽然对农民工进行了岗前培训,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浅显层次中,因培训过于流于形式而无法达到应有效果。除此之外,农民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在日常的施工过程当中也更加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完善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一)改进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
如果想要将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现实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管理资金的及时性与充足性,建筑企业必须要明确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更多的管理工作重心转移到安全管理中,从根本上落实好各个层次的安全责任制度。首先,监管部门要委派专业人员深入到建筑活动当中来掌握一手的动态化表现,保证安全生产工作可以按照管理方案来有秩序的进行;其次,监督单位还要明确自身的监管职责,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来有针对性的调整安全管理制度;最后,监督单位还要督促建筑企业对施工人员展开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施工参与人员的入职门槛,从根本上杜绝因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二)提升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即为建筑企业本身,如果想要从真正意义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即为改善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条件,进一步规范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督促建筑企业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层次的工作部门之中。首先,总包单位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加大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力度,针对不服从管理的分包企业来说,需要对他们进行严肃处理;其次,建筑企业要委派专业人员深入到施工现场中,确保所有施工参与人员都可以肩负起自身的安全管理责任,对于那些不按制度完成安全管理的施工参与人员应给予一定的惩罚;最后,要结合当前的安全管理现状来完善如下制度内容:教育培训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检查制度、奖惩制度、考核制度等等。同时从之前的直线型管理模式逐渐过渡到分散式管理模式,着重凸显出各层次施工参与人员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可以切实感受到安全管理工作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三)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力度
各个地方上的政府部门要督促建筑监管单位将安全培训纳入到农民工的就业教育体系中,根据地方上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制定出完善的教育培训方案,彰显出政府部门在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监管作用。其次,建筑企业管理者还要适当提高农民工的入职条件,将那些没有达到安全考核标准的农民工剔除出去,确保所有施工参与人员都能够做到持证上岗;最后,要为入职的农民工创造出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于企业的关怀,从而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陈建斌,张正辉,张超.建筑安全系统管理与控制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05):162-165.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一、当前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建筑市场监管不到位
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有些地区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再就是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削弱了安监工作力度,致使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有效整改。
2.安全管理方式粗放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未起到应有的安全管理和监理作用。有些建设单位对承包企业把关不严;一些总承包企业对分包企业资质特别是安全生产条件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分包现象严重;监理公司忽视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理,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设计单位对安全标准和规范重视不够,造成有的工程存在安全设计的缺陷等;有的建设单位存在过分依赖监理、施工单位,未发挥建设单位安全监督管理的作用。
3.建筑业行业劳动者素质较低
我国建筑行业一线作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基本操作技能较差。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达4000万人,80%为农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1/3。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培训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大量农民工安全素质差,流动性大,且缺乏合格的教育培训,是建筑安全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
4.心理上重视不够
有些建筑公司工程项目负责人思想上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往往心存侥幸,得过且过,认为事事“杯弓蛇影”大可不必。工程基础施工时,安全抓得紧,毕竟是事故高发时段。到了工程收尾阶段,安全就抛在脑后。随着工程各种防护设备逐步拆除,安全隐患有增无减,尤其是安全用电、现场防护更须引起重视。做安全工作务必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强化和完善政府监管职能
(1)完善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体系
首先,政府应协调市、县、区有关部门,解决有些地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经费不足等问题。其次,政府应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成立建筑安全科研机构,组织开展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的调研及相关课题研究,早日建立起我国的建筑安全研究体系。最后,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加大执法力度。在施工资质的审查环节以及招投标监管环节,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关。
(2)监管的方式手段要改变
一是要主动出击,建立稽查、巡查队伍,无论是在建工程项目还是拆除项目,无论办了手续的项目还是没有办手续的项目,无论是普通区域的工程还是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都不能忽略,要全盘纳入监管范围;
二是要抓住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监管要针对出了问题的企业,出了问题的地区,让有安全问题的企业、工程项目不得安宁;
三是要改变单一的运动式检查,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2.在投标条款中必须加入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内容
(1)招标文件及其相应的合同条款中,应当对施工安全措施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需要制定安全措施的方面包括各类基坑支护结构、各类临时支撑体系、大型施工机械、各类脚手架和作业平台、临时用电系统和电动机具、设备、“四口五临边”防护、现场消防安全、高空作业、现场周边环境安全。招标文件中应要求投标人在报价时针对施工安全措施进行单独报价。
(2)投标文件中除施工现场的总体安全管理措施外,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方案和组织措施都必须分别配以相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必要的计算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责任人和岗位职责,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特殊专业工程还应制订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等等;投标人的投标价格中应就安全措施进行单独列项报价,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投标人必须在“措施项目”中就安全措施单独列项进行报价。
(3)评标办法中,对施工安全的要求列入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内容,把对安全保证措施的评审作为技术标评审的重要内容,并设立安全保证措施评审的合格标准,投标人的安全保证措施不能达到招标文件规定的合格标准的,应作为废标条件之一。
3.建立和运行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实现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将安全管理由过去传统的事故处理型转变为现代的事故预防型,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做好“预防为主”的工作,必然涉及事先资金投入的问题。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改进等诸多环节,只有确定了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相一致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指导思想才能实现企业安全教育系统的PDCA循环,才能确保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有效运行,在保证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有效性的前提下,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才能得以顺利的实现。
4.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
首先,根据施工现场作业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进行进场安全教育;其次,进行各工种的安全教育,分班组对工人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使其明白该工种怎样做才安全;同时可采用《安全签到簿》做法,根据民工特点,即每天上午、下午到班前去项目部签到,管理人员针对不同工种和不同部位,提醒安全守则,叮嘱到位,监督必备用品,从而使管理者心中有数,管理有序,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和各项要求,以建筑施工人员为主要对象,以宣传贯彻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为内容,普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建筑安全文化建设,有效防控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推进我项目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活动时间及安排
XX年6月1日至30日。第一周为“安全生产宣传周”,重点宣传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先进典型等。第二周为“安全生产科技周”。第三周为“安全生产咨询周”,进行安全生产咨询活动。第四周为“应急预案演练周”,由安全科安排人员施工现场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三、活动内容
1、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要开展送安全知识到基层、安全施工宣传进班组活动,开展建筑施工项目“三类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活动;工程项目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或空间,采用标语、海报、横幅、广播、影像、实景模拟、实物展示、图片展览、工地安全生产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向建筑从业人员传播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营造良好的宣传教育平台和舆论氛围。工程项目部要统一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组织一线建筑工人,结合“三级教育”,开展施工安全应知应会知识讲座,将防护救护、逃生自助、基本操作技能等作为重点内容,采取案例教学、影像等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农民工安全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2、组织开展建筑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6月份是建筑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排查整治阶段,要按照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关于开展建筑安全生产“三项行动”通知的精神,加强自查和整改,促进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各地要按照治理时段、内容要求,对所辖范围内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非法违法行为进行治理。
3、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要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方案》的要求,开展以防范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使用为重点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文明工地创建活动。
项目部要对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XX)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标准》,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文明工地创建活动。
篇10
1、继续完善“平安卡”管理制度。切实贯彻执行珠海市建筑工人“平安卡”管理办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所有建筑工人、工地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必须实行“平安卡”管理,各工地不准录用未取得“平安卡”的建筑工人,实行工人刷卡进工地。通过市建筑安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室外实操基地,继续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技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和“三类人员”安全合格证培训。所有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上岗证、平安卡后,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
2、着力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大安全检查工作力度,逐项排查安全隐患。按照国务院、省建设厅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对施工现场事故隐患进行严密排查,尤其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将加强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加强现场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省建设厅颁发的《建筑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人员进行严格的扣分和处罚,转变监督方式,促使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
4、以构建企业诚信体系为契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市建设局出台的珠海市建筑市场施工、监理企业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意见,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引导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做好各项安全措施。
5、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开展专项整治。根据不同时间、季节、气候及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安全预警,提高安全生产预防能力,针对不同时期安全生产特点,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加大对高坠、坍塌、施工起重机械、临时设施的专项整治力度,定期组织施工企业开展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应急救援预防演练,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6、借鉴部分省市对建筑工地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我站拟在建筑工地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加强工地的安全监管,提高监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