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劳动实践的认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劳动实践的认知

篇1

论文摘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价值形成的源泉问题,我们面临许多需要理论回答的实际问题: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外延与内涵的发展变化,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与收入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这些,都提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的任务。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里,马克思在集中分析商品的两个因素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基础上,着重指出,生产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耗费作为相同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凝结为商品的价值。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外延与内涵的发展变化

在当前信息化知识经济新形势下,作为商品价值源泉的劳动,同《资本论》写作年代相比,在内涵与外延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发展变化。

1.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部门范围扩大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资本论》主要是指直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以及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的那一部分劳动,即运输、包装、保管等劳动而言的。而把从事商品形态变化(买卖商品)方面的劳动以及直接物质生产领域之外的许多服务部门的劳动,都视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直接物质生产领域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第三产业迅速扩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部门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但生产无形产品和劳务为社会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就意味着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部门范围扩大了。不仅把流通部门,而且把第三产业中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的众多经济部门包括进来。这些部门的劳动是生产劳动,是非物质生产的生产劳动,其抽象劳动同样凝结为价值,其价值量同样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2.科技劳动与经营管理劳动的作用强化马克思重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商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资本论》第一章谈到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时,就指出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包括“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以后,在第十一章谈到协作时又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对于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是必须进行的劳动。马克思认为生产过程中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这在《资本论》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表述得很清楚。“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总体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行了。”在作为《资本论》第一卷手稿部分的《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一文中,马克思更明确指出,在“直接商品形成过程”中,“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清楚地说明了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工作者,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者。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其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已经成为劳动的重要形式。知识和智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经济资源。当代市场竞争,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劳动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劳动分工的细化,生产过程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经营管理劳动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这些是一百多年前《资本论》写作年代不可能预料到的。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极大的强化了。

3.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一是就创造价值的“总体工人”来说。当代社会生产由过去的体力劳动为主逐步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整个劳动者队伍日益趋向知识化、技能化、白领化。“总体工人”中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的比例增加了,“总体工人”的劳动复杂程度提高了。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因而“总体工人”创造价值的能力提高了。二是就创造价值的劳动者个体来说。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的所有劳动者,形成其劳动能力基本要素的科学文化与技术素质都提高了,劳动能力中脑力劳动的成分增多了,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就是说,参与价值创造的劳动者,其创造价值的能力都提高了。

4.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国际市场作用加大劳动价值论指明,决定价值量的不是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指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给每一种特殊商品生产的必要比例量。如果某种商品生产的数量超过社会总劳动时间中它所应占的必要比例量,就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达不到其所应占的必要比例量,就出现供不应求,从而使价格高于价值。如此调节供求平衡和资源配置。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国际市场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正常的社会生产条件和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要从世界市场来看,如果一国生产不能达到世界市场水平,其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超过世界市场正常生产条件的劳动,就不能形成价值;另一方面,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给某种商品生产的必要比例量,也要从世界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供求关系来看。马克思十分了解世界贸易和国际市场的作用。但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叙述方法,《资本论》第一卷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述,基本上舍弃了国际市场这一重要因素。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应从全球化角度把国际市场因素的作用考虑进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与认识。

二、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与收入问题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由私人雇工经营的一种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过程中,私营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怎样认识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不是劳动,创不创造价值?怎样看待私营企业主的收人,是劳动收人还是剥削收人?这些问题,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给予全面的认识。 关于资本家的经营管理活动,如前所述,马克思在关于资本主义管理的必要性和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指出了其属于生产劳动范畴,同体力劳动者一样创造价值。同时,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必要性,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管理二重性学说: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管理是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一种职能;一方面,这种职能又是剥削雇佣工人所需要的职能。据此,有的论者认为,资本家的管理活动服从于管理的第二重性质,从属于剥削雇佣劳动的职能,不属于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资本家的一切收人都是剥削收人。我们认为,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二重性是同时存在的,不能由某一重性质就否定另一重性质的存在与作用,不能由于资本家为了获取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进行的管理,就否定由社会劳动过程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的生产性。马克思在另外的地方说过:“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人产品价值的劳动。”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明确肯定了资本家作为生产的指挥者和管理者的劳动,是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属于形成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私营企业,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下,在公有制经济主导下发展起来的,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劳动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推进市场化改革,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私营企业主和其他新生社会阶层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私营企业主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并且,如果他有高水平的管理知识与技能,或者同时从事企业高科技产品研制开发工作,兼有企业管理和科技工作职能,则他就不是一般的私营企业主,而是民营企业家。他的管理劳动与科技劳动,是高级的倍加的生产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也应看到,私营企业主的收人,尤其是较大规模私营企业的企业主收人,除了相当于管理劳动报酬和科技劳动报酬的高工薪收人外,还有一大部分来自于资本收人。这种资本收人,虽然按其本源来说,都是劳动者提供的无酬劳动,属于剥削收人,但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剥削收人,是私营企业主,按其所提供的“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所得,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下的非劳动收人。它为国家增加税收,为社会提供积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不能无视其现实的积极作用,简单化地把劳动和资本对立起来,以劳动和剥削作为是非取舍的绝对标准,而不切实际地予以歧视和否定。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

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有一些论者认为,我国现在既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这就表明,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与现实不符了,劳动价值论不能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根据。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得承认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价值创造,都是价值的源泉。有些论者还引证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说过,“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怎样认识这一问题?

首先,这种观点把价值的创造同财富(使用价值)的创造混淆起来了。他们谈论价值创造时,实际上指的是财富(使用价值)的创造。马克思在批判《哥达纲领》中“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论断时说:“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他还引用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马克思在这里说的“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是就使用价值说的,并不是说劳动不是一切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源泉是一般人类抽象劳动,价值是一定的体力和脑力耗费的结晶,不包含任何物质元素。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至于构成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的源泉,则包括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源两个方面。使用价值(财富)的创造,是由所有生产要素共同进行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劳动并非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其次,这种观点把价值的创造同价值的分配混淆起来了。有的论者鉴于确立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现实,提出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以之论证现行收人分配制度的合理性。事实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各有不同的规定性。价值创造与劳动有关,价值分配则与要素所有权有关。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但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则是由所有制关系或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只要存在所有权差别、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要参与价值的分配,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人,是其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如果他不能通过所有权来获得收人,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实现,就是否定了所有权,就是违背了客观规律。

篇2

关键词:实践;伦理;经济;转型

实践的逻辑总体

实践首先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相统一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其面对的首要关系是他与自然界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现实确立就是人发挥其内在自然力对外部自然界进行改造的物质生产或劳动过程,它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一个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其次,实践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互换其活动及其成果的相互作用过程,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同时,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统一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实践是包含着人的主观因素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动力是人的需要以及由需要所决定的目的等因素,实践的最终完成还需要有对实践内在秩序的认知。人对自然界的依赖表明人本身具有一种“天然必然性”的需要,并且,人正是通过区别于动物的实践的方式、以自然界为对象来实现人自身的需要的。需要决定了人的实践的目的性,人必须为自然界的因果关系设置主观的目的,进而在实践中使自然界发生形式的变化。物质实践中的主观因素是以需要和目的为核心的、关于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意识和思维。

由上可见,实践是一个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客观与主观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系统。但是,这一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是通过各种关系中的中介来完成的。首先是主客体关系的工具中介。主客体关系中的最根本的中介就是生产工具。工具是主体能力的延伸以及客体规律与人的目的的凝结,工具的使用本身就是指向客体的并且是与客体的规律相适应的,因此,使用工具的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界的直接的关系变成了物(工具)与物(对象)的关系,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使得人将自己与客体的对象化关系由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出新的自然物。其次是主体间关系的中介。主体问关系实际上是主体与另一主体即“他者”的交往关系。主体与他者的关系的建立亦需要中介的,并且是通过这种中介而成为现实的交往过程的。主体间关系的中介可以分为有形的物质中介和无形的规范中介两个方面。一方面,主体间关系的物质中介是主客体关系的结果。如果说作为主体的对象客体的自然是自在自然的话,那么通过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产生的自然物就是人化自然。这个人化自然并不是直接作为主体自身的所有物,而是被“嵌入”主体间关系的,成为联结主体与他者的一个客观的物质媒介。另一方面,主体间关系的由可能走向现实,亦需要一定的规范中介。规范是主体与他者活动的对接、协调、整合和有序化,是主体与他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和程序,同时是主体与他者的共有意义之所在。规范的实质在于对主体(他者)活动的范导和匡正,以利于主体与他者之间关系的维持和稳定,从而给主体(他者)一个意义支撑。因此,处于交往过程中的主体与他者通过交往规范与交往媒介构成了一个结构性的存在。其中,交往规范与交往媒介具有一种相互适应的关联性,即不同的交往规范决定着交往媒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特征,不同的交往媒介体现了不同的交往规范。最后,在实践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的关系中同样存在着一种认知的中介。实践中的主观方面是以主体的需要与目的为核心的意识。主体的认知思维运动是主体的需要和目的与物质实践的客观方面联系起来的桥梁,是物质实践中观念对象化和对象观念化的通道。主体的认知思维不是对劳动和交往的直观思维,而是渗透着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在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的导向下对劳动关系和交往关系进行重组、选择、建构,进而形成实践观念的主观运作过程;主体的认知思维必须以此为基础来形成一个关于客观存在的根本看法和自身主观超越的总体观念。

实践观中经济与伦理之定位

在上一节中,我们从一个抽象角度描述了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物质实践,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具体内容,它包括三重关系和三类中介。

首先是经济与实践的关系。从实践角度来看,经济是在交往关系中主体的物质媒介的互换活动。交往主体总是从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出发,运用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从事劳动,然后将其所生产出来的物品作为媒介同他者建立起交往或交换关系,并从他者那里获得一定媒介作为相应的报酬,最终达到自身的目的,满足自身的需要。经济关系是按照一定的秩序、以一定的物质为中介而建立起来的交往关系或交换关系。交往的前提是主体运用一定的工具对客体进行的劳动改造,也就是特定交往或交换关系制约下的分工,但是由于主体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分工成为客观化的竞争,主体竞争中目的意识所支配的认知则是主观的分工。主体与他者所共同构成的关系在现实中表现为一定的共同体和组织。通过交往或交换而获得相应报酬的过程则是一个分配的过程,并且分配总是交往或交换的结果,或者说,交换与交往的过程直接地就是一个分配的过程。分配只不过是交往的另一侧度。分配过程最终完成于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即消费,包括生活资料的消费和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消费。

其次足伦理与实践的关系。伦理与实践的关系分为伦理与实践、道德与实践两个方面。伦理,即人伦之理,本质上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构成原理和规范秩序两个方面。伦理体现的是实践主体与他者之间的交往关系。伦理中的构成原理是主体间交往关系的缔结方式或依据,并从这一方式或依据出发或以此为标准确立交往问的地位及权益;伦理中的规范和秩序则是根据缔结方式或依据而给主体和他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设定或规定。不同的伦理构成原理要求建构不同的伦理规范和秩序,不同的规范和秩序只能以不同的缔结方式和依据作为基础。

道德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到实践中主现与客观的关系,因为道德虽然要求践履,但它本质上是主体对伦理的主观把握,即对主体问交往关系的构成原理和所应遵循的规范和秩序的主观认知,并通过这种认知来有效地达到自身的目的、实现自身的利益。道德是主体在一定的需要和目的的导向下,相对于伦理规范的一个观念认同和超越的过程。

具体的实践转型与经济伦理之转型

人的物质实践具有历史性的特点,而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就是实践方式的转型。实践转型是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革为起点,以实践系统中三重关系的重新耦合为完成的实践方式的整体历史变迁。

实践中主体间关系的转型总是与主体的生产力量和观念形式的转型密切相关的。其一,实践转型的根源在于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自然的矛盾。一定的主体间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序列性的联系,只是由于旧的主体间关系的形式不适应于既定主客体关系――成

为主客体关系发展的桎梏――时才被新的主体间关系所代替,因此,实践转型既内在地包含着主客体关系的转型又最终是由主客体关系所制约的。其次,实践转型内在地以主体的观念和认知为动力和成果。主客体矛盾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对主体需要和目的的约束,解决主客体矛盾需要主体的认知上的把握,进而对主体问关系进行观念上的调整;作为社会存在的主体间关系和主客体间关系又是主体观念认知的质料和原型,主体的观念形式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转型既以主体的观念为先导和冲动力,又促使主体观念采取新的形式、吸取新的内容。因此,实践转型就是实践三重关系的整移,是实践系统从一种自组织状态到另一自组织状态的转化,从一种功能耦合状态达到新的功能耦合状态的过程。其中,起点是主体问关系的转化,终点是主客体关系和意识形式的转化。

这是实践转型的过程性的把握。而从实践中经济与伦理之关系的角度来看,实践转型也是伦理与经济之关系的转型。如果说伦理与经济是实践系统结构中的两个密切相关的侧度,实践方式是伦理与经济的耦合系统结构,那么实践转型就逻辑地包含着伦理与经济的转型,以及伦理与经济的耦合关系的转型,或者说实践转型的具体表现是伦理与经济及其关系的转型。它既表现为主体之间的意义规范、伦理基础的变化,也表现为主体间的物质媒介、经济利益的变化。前者即是伦理转化的主要内容,后者则是经济转化的主要内容。

经济是交往关系中主体的物质媒介的互换活动,经济形态的转型就是主体与他者间供求矛盾的解决方式的转型。正如主体问交往关系的转型是实践转型的主要标志,实践转型的最终完成是达到主客体、主体间和主客观关系之间的重新耦合一样,经济形态的变迁也首先表现为主体与他者的交往规范和交换媒介的变迁。物质媒介和交换秩序的变化要求主体在劳动工具和竞争认知上采取新的形式;进而要求主体与他者的关系和联系表现为不同的共同体和组织形式;最后给主体(他者)的报酬分配和消费需要带来的新的影响。当然,主体间的交往规范和交换媒介的形式是受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工具的最终制约的,但主体在特定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仍能体现出能动性,在主体需要的驱动和认知的反思和批判下,选择、建构与之相适应的交往规范,采取相适应的交换媒介,从而在一个新的水平上进行更为有效的交往。

篇3

一、基本实践意识形态的心理逻辑机制

高效的学习心理认知机制主要是来源于意识价值观的树立和意识形态的集中生成,在不同学习环境中结合于环境实际操作的特点进行有机的价值实践意识形态的确立,通过搭配不同的实际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逻辑价值观点,形成准确优化的价值认识。从单纯的角度而言互相统一辩证的心理认知价值性的实践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客观实际行动,人在价值导向的需求下追求自由追求生产力的提高满足于多动统一化的自然辩证理论,在实际价值相对将要达到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实际理论的客观方法论的总结形成高效化的实践价值,当然科技实践的情态也是不一而足的,主要是通过释放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达到科技发展的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根据客观规律改变世界,提高人类的科技生产力。单纯的哲学科学化的指导不仅是自然规律的统一辩证同时也是根据客观规律相对实践的过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高效化的实践意义辩证和客观实践经验积累,人不断地的释放本能同时也在提升自己的本能意识,就科学来讲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是跳脱于生物本能经验之外的存在具备创造和使用的能力,同时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相对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经验积累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汇聚于各种经验的直观理性化的认识形成了自身的实践观念,结合自己不同的逻辑角度进行实际经验的获取,满足形成化的学习心理价值认识。

二、心理学习逻辑形态的辩证性质

学习心理实践意识的这种性质是从前此的整个实践历史发展而来的,因而这里用不着先予以证明。由于劳动的内容与形式的对立,而这种对立已经和反思所坚持的一些别的对立范畴,全都得到人们精神的接受,亦即通过它们自身矛盾发展的过程得到克服了。换言之,正是实践科学意识把前此一切思维范畴都曾加以扬弃并包含在自身之内了。心理实践表现无疑地是经验累积的形式,但必须认为是无限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它包含一切充实的内容在自身内,并同时又不为内容所限制或束缚。同样,如果人们所了解的具体是指感觉中的具体事物或一般直接的可感知的东西来说,科技的经验劳动总结也可以说是抽象的。实践认知已经不是简单经验实践认知上的对象而是融入到血肉中的精神传承,在精神引力的互相作用下处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不同社会群体对于历史实践的总结产生了较大的禅意,形成了科学化的塑造机制,赋予人类实践探索从新的认知观念,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质化的实践经验认知把存在的这些规定分别开来看,它们是彼此互相对立的。从科技实践进一步的规定或者逻辑的观点来看,它们是互相过渡到对方的。这种的现实主义过渡,一方面是一种向外的设定,因而是实践在存在着的概念的开展,并且同时也是存在的向内回复或深入于其自己本身。因此在的范围内去解释概念,固然要发挥存在的全部内容,同时也要扬其存在的直接性或扬弃存在本来的形式。只有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褒扬加以扬弃,才能形成最完美的逻辑价值认识,树立良好的心理认知形态。

三、课堂教学情态下的学习心理机制形成

世界观逻辑情态下的学习心理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学习意识的提升和想多教学场景的建立,因为教育的传承者提高实践的重视程度,转变自身的教育态度,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实践的魅力。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知识视野和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教师的视野格局决定着学习某学科所付出正规兴趣的比例,教师不具备完善系统的教学视野格局,如何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的基本学习热情呢?学习心理的构建除了搭配先进的教学理念外,还要注重基本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基本的艺术教学逻辑的使用,单元化的填鸭式教学是难以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科要求的,所以从根本上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保障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实践基础素养的关键所在。在基础实践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思感化教育,促进时间教育的普适性增强也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但是在难以企及的纯正实践逻辑方面做好价值观的教学也只是基础性铺垫;是基本教育理念的达标而已,要想建立真正的课堂格局必须满足于学生学习的基本需要,从学生心理认知的基本逻辑出发,帮助学生获得现实的学习情感体验,满足于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的塑造和多元情感化学习心理机制的形成。

篇4

关键词:生本教育;双重结构;道德内化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所以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人。传统的教学并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人的地位,真正的主人是教师。所以,要构建生本课堂必须改革,这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教学的必然抉择,尤其是在道德教育中更加重要。

(一)中学生道德素质不容乐观

根据调查发现,中学生道德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学生的道德思维存在着模糊性和矛盾性,许多中学生对某些道德概念、道德原则存有困惑和矛盾。

2.中学生的知行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道德动机基本正确,但是由于意志力不强造成言行不一。(2)学生的道德认知基本正确,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道德行为方式而缺乏实际的道德行动。(3)道德认知正确,但还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因而在关键的时刻难以坚持道德原则。

3.学生道德习惯养成的整体水平偏低。

(二)学生道德素质不容乐观的原因

1.学校的原因。学生道德素质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目前学校的原因不容忽视:一是学校对德育不够重视。大多数的学校是把升学率作为学校质量的评价标准,而不是把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学校质量评价标准,由于对评价标准认识的错误,导致了一些学校对德育的忽视。二是现在大部分学校只注重语、数、外方面的改革,而对德育方面的教学改革涉及很少。学校的德育教学往往就是道德灌输。这种道德灌输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行为,没有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应有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是一味接受某些道德名词,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更不能付之于行动。

2.道德灌输陷入困境。道德灌输从20世纪以来受到各种质疑。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对道德灌输持反对的态度,认为“这种灌输是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由于道德训练的内容与儿童的经验无关,或为儿童的能力所不及,所以,它“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合理的道德教育必须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为基本原则。反对道德灌输自杜威提出以后一直得到人们的支持和拥护,并成为当代道德教学改革的一种共同的倾向。认知派的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任何强制或灌输的方法都不可能“把某种价值的体系变成我们内心的信念”。这些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学派都表现了反对灌输的立场,都认为灌输从根本上削弱了道德发展所必须的理智能力和自主意识。当代的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行为主体的自主、自决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因为没有主体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即使主体参与但不是自愿自觉的参与,也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可见,构建德育生本课堂是何等的重要。

二、道德教育主体际关系的双重结构理论分析

从总体上看道德教育,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主导和教育主体通过教育主导的道德教学活动实现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在具体的道德教学过程中,它们互相构成了主体际关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道德教育内容,采用合理的道德教学方法,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总是被看作教师改造的对象。以往教学只认识到这一层关系,因此,把教师提到中心的位置,导致“教师中心论”,而忽视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忽视学生能动作用,在教学中盲目灌输,从而造成教育效果的不良。

教学过程是复杂的,不能把师生关系只看作是一种简单的关系,而应该深入了解其内部的结构。在师生关系的背后隐含更深层的一种关系就是主体际关系。这种主体际关系决定教学效果的优劣。在这一关系中,面对所要吸收和同化的教育内容,学生显然是主体,否则,无法将客观的知识能动地转化为自身的认知图式。由于教育主体际的双方都是主观能动的人,所以教师不可能用简单的手段像改造自然那样来改造学生。一切知识和思想都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图式。实际上,教师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等手段,将道德教育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表述出来,学生则是作为主体通过自身的思维判断能力认识教育所传递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同化为自己的认知图式。

通过教育主体际双重结构的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际关系的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重视了这一层关系,才会把学生摆在主体的地位,提高学生认知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道德规范在头脑中的内化。

三、实践的主体内化理论分析

要把道德规范转变为学生的主体行为,就需要实践主体的内化。所谓的道德内化就是主体意识对社会道德存在能动的反映过程,将社会的道德需要转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并付之行动的过程。它需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一个人的道德内化结构由三个系统组成:一是人的社会、道德认知导向系统,它是促进道德内化和信念形成的认识基础,是道德内化的导向机制。二是道德需要动力系统,它需要感到某种欲求而力求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人有一定的需要就会产生一定的动机。当社会的道德需要被学生主体意识到并与自己的思想发生共鸣、与自我心理契合时,社会道德的这种外在的需要和刺激,才能变成内部的道德愿望和动力。三是自我意识的抉择,并付之于行动。这三个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当某种道德规范一旦成为主体认识和自我意识需要时,该道德要求就成为三个系统的交叉点,有了这个交叉点道德内化就成为可能。

真正实现内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实践。离开了道德的实践就不可能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升华。因此,道德实践是道德内化的三个系统及整体结构得以发挥作用根本条件。通过以上理论分析,才能深刻认识构建生本课堂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的必要性。

四、构建生本课堂,突出学生主体

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所以回归生本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出发点。

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所以,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既然课堂把学生作为主人,那么课堂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备课就是要让学生发挥主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是怎样去学的。因此,在生本教育中,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性,提出以下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采取“先学后教”的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先学的作用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一方面,学生通过预习掌握要学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发现许多的疑难问题,为课堂的教学解疑作了准备。由于学生疑问,也会提高上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上“诚信是金”前,首先让学生预习什么是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以及什么是承诺等,这些内容学生都能掌握。通过预习,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的内容可以说基本掌握。

(二)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际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通过预习掌握诚信的知识,并把它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图式。教师的责任是设计好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去思维,凸显教与学的最大化。

笔者对诚信的内容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看课本的内容,如华盛顿砍樱桃树等小故事,引导学生体验,使这些故事感动学生,引起学生共鸣,让他们把故事中的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

(三)实现道德认识到道德品质的转化,强调实践的主体性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应该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把道德内容设计成各种相关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内容,经过反复实践,利用正强化的手段把知识体验转化成道德品质。强化理论是行为矫正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当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人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要充分利用强化理论,修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四)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让学生在家庭中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使他们从中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深刻体验为人的重要。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通过劳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为人观。如参加劳动,人就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在这一点上,参加劳动的人就会比那些不参加劳动的人的认识要深刻。

参考文献:

[1]蔡宗松.道德问题解决的办法[J].教育评论,2005,(02).

[2]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出版社,1981.

篇5

【关键词】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环节。而目前社会上普遍反映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存在明显的学历虚高而能力有限、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的现象,社会较为普遍的质疑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因此,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如何针对现有培养状况进行调整、完善优化培养体系已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目的就在于培育专业的社会保障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该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而在现实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本研究对我校社会保障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地方高校在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概述

研究生社会实践指高校根据培养目标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入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从中提升自己的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主要包括假期社会实践、研究生挂职锻炼、与企业、政府公共部门联合建立基地、导师课题或项目引发的社会实践等。研究生实践形式多样,需要发挥高校、用人单位、研究生、政府的整体功能,“四位一体”紧密配合,共同参与、共同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

二、社会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研究对象为AX学校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AX大学于1999年依托劳动经济学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为获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全国第一批8个院校之一。2000年建立硕士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功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其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有扎实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工具及样本情况

1.研究工具。本文的研究工具主要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对专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高校培养实践能力的方式满意度、获取社会实践能力机会、社会实践与专业相关性以及硕士研究生针对高校培养其实践能力的现状提出的建议5个方面。2.样本的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90份,回收问卷78份,其中有效问卷7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其中调查研一学生28人,研二学生22人,研三学生24人;男性14人,女性70人。采用spass和excel统计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图表分析。AX学校社会保障专业经数年发展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北京市重点学科,因此选取其作为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研究的被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三)社会实践状况测算结果

1.研究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时,认为重视和非常重视的占20%;28%的研究生表示一般,而不重视和非常不重视的各占55%和3%,共占58%。按1-5分进行打分,该专业研究生的重视程度的平均得分为2.84分,这说明大多数研究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低,不能理解参加社会实践的重大意义,于是被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看成完成任务、走过场,社会实践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研究生对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的满意度。通过统计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保障研究生对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方式较不满意,占到总人数的85%。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或项目不多。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一个导师通常带二到十几个学生,在项目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分摊到每个学生的机会均减少,并且学生大多从事的是一些辅的工作。第二,AX大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实操性软件或者专业教育基地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不能进一步领会,无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3.获取社会实践机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此专业学生获取社会实践机会比较多,这是因为AX学校地处北京的优势,各种社会资源十分丰富,参加社会实践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选择去一些企业做人力资源实习生,还可以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根据AX学校的培养方案,学制3年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为一年半,也就是说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养,增长才干,了解社会,增加社会使命感。4.社会实践和专业相关性调查。当被问及“您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吗?”,75%的学生认为不相关,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集中于企业实习、社团活动、校外兼职三种方式。从社会保障的培养目标来看社会实践应有较强的专业相关性。而在企业实习中,大多数研究生从事的是人力资源实习,而社会保障专业与劳动经济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习内容重合,这样社会保障学生在人力资源实习中并不占优势,对今后职业发展不利。

三、相关对策探讨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深认知程度

大力宣传社会实践,鼓励研究生全身心积极地投入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到实践在自我发展成才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寻找实践的机会,同时避免社会实践“走过场”、“流于形式”,要达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长期顺利开展,导师作为学生研究生的引领者,可以给予适当支持与引导。

(二)加大社会保障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保证社会实践长期稳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场所,鉴于社会保障实践基地平台在AX高校还属于空缺状态,大学可根据社会对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状况,联合企业或政府公共部门投入资金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稳定的专业发展平台。具体可以模拟社保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场景,学生通过操作社会保障软件,更深入理解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增强实操技能,培养专业兴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三)持续增加经费投入保障

实践活动的长期顺利进行依赖于充足的经费,可以通过学校财政拨款、拉取企业赞助等方式筹集专项资金,为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筹集的资金用于基地建设、专业人才聘请、活动经费,此外,要设置奖学金加大对实际操作能力强学生的奖励力度,鼓励学生创新,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指导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领导、组织、协调活动,并能够及时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践教学的安排评估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保证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能与正常的科研、教学结合,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最后学院对该专业的总体实践教学情况分析归纳,汇总形成评估报告。

(五)实践内容应注重与社会保障专业紧密结合

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是一个“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综合事业,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综合性专业人才。目前行政事业、企业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潜在需求大,而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专业社会保障人才的重任,必须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就业竞争能力,有效弥补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不足,解决人才需求和供给脱节现象,这也是高校的责任所在。

四、结论

科研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是高校培养研究生的三个方面,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又依赖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实践能力成为高校制定培养方案时关注的重点。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之上,高校必须完善培养机制,加大投入,加强组织管理,探索实践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同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共同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最终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斌,苏同营,贾强,等.试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64-65.

[2]陈闻,杨丽媛.论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5):101-104.

[3]谭彦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85-86.

[4]安华,张笑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开发,2007(7).

[5]高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教究,2005(12):50-52.

篇6

关键词: 欲望; 理性; 实践

中图分类号:B8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3008405

一、欲望内涵与研究的现实意义

欲望有别于理性,是人的自然本能与动力。但在自由主义学者看来,欲望是无意识与理性的辩证焦点。对欲望引发及行为的研究以及逻辑论证是否合乎当时哲学范式,也是界定理性与否的关键。而自由主义者从思维到践行的过程研究,立足于主体性、能动性,是对传统抽象性思维的逻辑形式的冲击,使得欲望的研究具有现代性与辩证法色彩。

主体作用受影响的因素过于复杂,倾向于个体的学说因为过于具体而更受批判。例如,一些学者倾向于纯历史研究,如柏林所描述的:“赞赏这类个性的、民族的和历史的东西……多样化取代了一致性。”[1]因为历史具体性的研究受到多样化、民族性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具体性、区域化、市场化研究思维,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思潮渗透到社会中,有可能发展成一种虚无主义,容易形成对存在价值、意义的消解。从而批判者们支持建立形而上的学说,例如,总体历史的观念,以精神引导个体行为,由此,欲望从自我的一种感性、特殊性转向大写的理性。

但现代性思潮下,权利以现实性支撑现代社会运行与个体存在,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也源于权利包装下的欲望实践的不合理。因此,通过解读欲望实践过程中的因素,有利于分析现代社会下由于占有性权利与快乐主义引发的道德危机成因。而洛克作为经验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奠基者,他基于个人权利的自我建构,给予理性新的内容,区别于传统的常说,展现了古典与现代的结合。这对于破解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者的悖论问题有一定启发作用。本文先对形成欲望现实化的理论进行梳理,再论述洛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欲望现实化过程。

二、基于主体性的内容建构

通过主体性作用,欲望内容实现了能动性的扩张,在实现的过程中纳入信念、信仰社会意识形态,使他人的思想成为自我的内容。黑格尔认为:“自我是自我本身与对方一个相对立 ,并且统摄对方,对方在我看来同样是他自身。”[2]也就是说,只要是出于个体选择的其他思想,就是属于自我的范畴。因此,欲望的内容通过加入选择过程的理性,实现自我的扩张。其主要形式有三种。(一)被实现的主体这一语境下的主体是被异化的。以政治领域的代议制为例。代议过程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分岐,政府抽取共同点以形成公意,个体放弃私意服从公意。而另一种非主体形式是强势灌输,如法西斯等强调民族优势、否定其他社会思潮,抑制个体自由的形式。(二)隐性教育下的主体性从社会交往的需求上,每个人都存在交往的动机。在交往伦理学中,道德规范的制定,不是出于纯粹思维形成的,而是在相互交谈中形成。而在商谈过程中,人们会在无形中接受一些思想。“从社会人学习的角度主体认为只有在他者的承认中,才能获得合乎自己的自我意识。” [3]因此,人在交往过程中,道德性的社会行为形成,是通过社会学习决定的。通过在与他人学习认同中改变个人原有行为,这是另一种主体性内容。(三)未能实践的主体性主体性分为多个层次,包括没有转变为现实的形式。欲望虽引发行为,但是不激发后果的欲望受到压抑,就无法现实化,而这也是欲望通常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存在这样的状态,同时具有世界到心灵的适应方向和心灵到世界的适应方向,但又是单一和一元的。” [4]欲望的实现是一种复合状态,引发的动机与现实的转化是受限制的,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人的理性。

正是这些内容纳入个人主体范围,与个体的意志实现融合,从而实现个体的扩张。这一过程的支撑理论在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出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观念,从而形成自我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是主体存在的证明。由此延伸,主体内容的实现离不开周围事物,我们所依靠的每一个事物都不是异化的,而是成为自我意识的内容,这就是主体性概念下对内容的扩张。

三、基于现实的理论建构

欲望通过实践来实现,兴趣、动机是人欲望行动的一个重要动因。而未实践的过程需要理性自我的选择。那么,个体的理性与对象化能力成为是否欲望实现的关键。这一过程化建构包括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兴起,以及个体的能动性。(一)感知的认知论在古典哲学时期,感性与欲望不为人们看好。到了17世纪,人们把知识力量技能也开始纳入理性的范围,基于人的感知的理性学说得以发展。“他们毫无保留地接受了源于洛克的那些感觉论者和经验主义者关于知识来源的理论。”[5]而感知的研究是唯物主义者所支持的认识论建构,强调人的直观性、个体性,因此,这实现了对现实中的人进行研究的思维转向,“从现实中,从处在裸存在当中的人本身来理解哲学,是他们的共同倾向。”[6]179由此,依据人的感知建立的认知论,而感知由于其直观性、现实性,给予欲望以现实化的色彩。(二)实践的过程化欲望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其实践的质量与初始期望仍然存在差距,因此,个体对欲望是否行动进行变动与调整。例如,个体在践行过程中,认为现实中的物体无法实现个体意图时,人会加以改造,控制欲望实现行为。这就是欲望实践中的过程化行为,即一个取舍的思考,关系着欲望能否转变为行为或物,也就是对象化的过程能否实现。以马克思为例,刘森林在论述与虚无主义的关系时,认为马克思 “空白的内在性” [6]146-147这个空间存在有其必要性,如果不存在主体性空间,而直接让意识上升到绝对理性,这容易走向如总体历史学说的极端。出于这个空白的设定,马克思把人建构为多种层次的能力,具有神圣超验性的能力――认知能力的同时,也给予了人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性。实践的过程在于,主体需要经过“空白的内在性”, 才能实现超验性的存在,那么,人可以通过实践领悟到价值观文化等意识层次高的内容,同样也可以接触感官实践立足于现实。

实践过程,是对于个体行为建构的合理性研究,是基于现实的理性的发展过程。在实现自我的过程化中,感知与对象化以现实性的角度,支持欲望由潜在转向实践的可能。而其中,主体可以在感性与理性实现转化,使欲望得以合理化。

四、洛克政治学说对欲望的处理

从感官到形成理性,启蒙时代后的思想对先验性、自我进行强调。从这个定义上来说,欲望是一种与人的自由能力相关的,是一种由自我选择决定其实践的可能性。由此说来,欲望从认识到实践,既包含理性的因素,也包含现实能再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形而上的思路困境。(一)建立在合理基础上的能动性人能动性的能力是超经验的,“从神的立场来看世界……人类将普遍性地成为盛装逻各斯的器血。”[7]而人又由于具有主体性,可以从把超验理解的内容通过个体的思路,转变为适合自身存在的内容。其中,超验是通过自我意识实现人的内化的,而自我意识的发挥也分成两类:感性或理性。

在这样的过程中,欲望由原来立足于感性的、人的生存基本需要定义,转化为一种中立的且运动的定义。这种运动性体现在:欲望是根据“自我性关注”来实现的。它的合理化方式可以分为三类:根据自我意识中所特有的人格心理等偏执性的因素或是信念等认同的价值观,基于生存需要的保护原则如个人利益,基于学习性的社会习惯如从众行为等。 “合理……体现了我们进化史之稳定性的各种假设,而是在这些假设确立的框架之内,利用这些假设应对变动不居的环境。” [8](二)权利基础上的理性财产权这个篇章中,洛克通过对自然法的修改,把个人占有实现进行合理化:对现代公民权利的建立使得自我欲望有了物质的外壳与权利的保护,这是欲望转化为现实的一个基础。迈克尔・扎科特分析这一基于自然法的个人权利的逻辑时,提到“这种词语的替换不能不予的人们共用的物质转化为个说是洛克高明的方法,它达到的效果是,仍然是通过关注自我的自我保存的角度。”[9]把自然法、自然状态下的占有权顺利转成了个人的独占与专用权。洛克扩展了对自我概念的物质基础,这是现实化的立足点。

首先,洛克把自我的占有范围进行扩张,如“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都是属于全人类的……土地上生长的所有果实和自然养活的野兽,都是自然的产物,因而都归人类共同享有。” [10]123他通过劳动这一行为来扩张自我的范围,能动性是如人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权,是通过身体劳动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对他自身有一种独占权……他的身体所人事的劳动和他的双手所进行的工作”。 [10]12由此个人自身、身体、双手的劳动成果都是自己可以占有的。那么,个体欲望指导下的行为就是劳动。洛克把这些占有的内容操作为权利。按他的理念,财产权的内容是人的身体(能被人意识到的自己身体部分)及人进行的劳动。这个基于个人的定义开启了现代社会关于公民财产权的定义探讨。

其次,洛克把劳动建立在现实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过人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在现实中为无节制的占有提供了基础。人的欲望由自我保存到了独占权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起到重要作用。 “人们生来就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对它利用的程度就决定了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多少财产,他无权占有这个限度以外的财产。”[10]112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洛克认为,按照自然法的法规所规定的内容,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利用,实现劳动占有。

五、洛克认识论对欲望的处理

洛克从人的直观性出发,论证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他对感官认知更关注。他系统考察人的认识能力,详尽地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提出的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 [11]虽然解读对象属性是表面直观的,但他的解读过程却包括理性的内容,同时也带有神学主义、灵验学说等色彩。(一)感知基础上的理望的理性色彩体现在洛克对感官的解读上,是在技术理性指导下,结合形而上纬度所展开的新的认识论,这体现在他的《人类理解论》中。他认为思维的过程是由感官所引发的。如“我们享受一种物体时能产生愉悦之感。而当缺乏它时会产生不安,这种感觉我们称之为欲望。”[12]89感观研究是通过感性感知和感受进行哲学研究,以具体的个别事物为研究对象。在柏拉图时期,感官、直观等感性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内容,施米特在论述柏拉图这一基于现代性的研究中说到:“人们可以由小见大……不是转向感性,而是转向高估了的感性,这种转向本身就应该提示感知主物内在合理性的感性。” [13]而欲望做为生理机能中最初的引发,是由感官直接引发人的反映,也赋予欲望以理性的起点。(二)经验主义认识论建构洛克认为,观念来源于经验,“对于这一点,我可以用一句话答复说,从经验而来的,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14]由此,人的经验获取是通过对外在事物观察后,依靠自身经验反省到的内容,得到心灵认可,才能发展为理性。如果没有,那么这个感觉不会成为理性。由此,感官到理性发展的直接联系就建立起来。而从形而上的角度上,他的学说同样具有神学性色彩,他设定心灵是抽象形成的重要思维。心灵不受约束、天赋的色彩,使得心灵具有无约束的特征。根据心灵,欲望从中获得了“理性说明”。人们可以从欲望所想形成的行为中,根据经验做他认为理应做的事,因为这些欲望能够引发信念,从而形成理性。这种经验指引过程,就是心灵发挥作用的过程。欲望在选择意志时,经验就能判断出哪种是真正的善(快乐)。所以,欲望能否转化为理,可以归结为天赋、启发的结果。

其实不少支持理性的哲学家都强调先验能力,如康德认为“一般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将会先天地在内心中被找到。”[15]先验给予人把事物通过感观进入认识的可能,没有先验就没有认识。所以,“最彻底的唯物主义,也可以是一个有神论者,而且二者在逻辑上还可以是彻头彻尾一贯的。”[16]

但与这类绝对理性相比,洛克的现实性在于设定欲望具有先验能力后,进行经验性的实践过程,强调的是个体的能动作用。他要求人们运用这些理性来实现自我控制,“真正的快乐是我们得到的一种善的事物,或者是有能力在将来得到一种善的事物时心灵的喜悦。”[12]101比如,意愿这一心灵的选择,它会比欲望选择更有理性,但是这个心灵做出的决定与欲望初衷有可能不一致,那么欲望的现实化就会被控制。而相反,行动者看到一些理性支持欲望的实现,那么这个欲望就很大可能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洛克的欲望合理化解读与他个人权利的建构相关。他立足于财产权,让欲望通过自我保存为权利,从而演变为现代性下的理性内容。与以普遍性建立的否定个体自由的康德主义相比,洛克以自然法与启示相结合,以劳动来认证欲望的合理过程,这其实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实践色彩。而这一现实化过程有利于克服由于否定欲望个体而建立的彻底历史主义与否定现代性的古典主义路线。另外,学说中的主体性立场有利于克服直观性,突显能动性,把个体引向社会机制。这些现代性叙事语境对于后面思潮的影响具有广泛性。

参考文献:

[1]柏林.扭曲的人性之材[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9:199.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15-116.

[3]雅各・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M] .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206.

[4]徐向东.欲望的本质和休谟式的动机[J].道德与文明,2015(5):66-68.

[5]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239.

[6]刘森林.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7]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71.

[8]罗伯特・诺奇克.合理性的本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57.

[9]迈克尔・扎科特.自然权利与共和主义[M]. 王岽兴,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343.

[10]约翰・洛克. 政府论[M]. 丰俊功,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11]黄基泉.西方思想史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会,2004:59.

[12]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施米特.现代与柏拉图[M] .朱清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

篇7

关键词:实习生;角色冲突;角色期望一、问题的提出

酒店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获得组织竞争力,酒店行业倾向使用大量的临时性员工以强化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拥有规模化的高素质专业学生,并且存在专业实践的需要,因此,实习生构成了酒店临时性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而且在酒店整个人力资源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据调查,国内一般中高端以上的酒店实习生比例普遍超过酒店整体人力资源的20%,甚至有些酒店实习生比重占到40%以上。然而,酒店实习生的高流失率是行业中的普遍现象。据学者齐颖(2012)调查,某些酒店的实习生流失率高达84%。酒店实习生临时性人力Y源的高流失率不仅会影响酒店经营的正常秩序及员工的士气,而且也会使实习生对酒店行业失去信心,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水平及质量。

实习生在实习中的角色冲突是导致实习生流失的重要心理因素。酒店希望利用实习生减少招聘成本、满足对职位的短期需要、缓和对员工的管理、保证解除劳动关系的灵活性、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实习生则希望通过实习获得工作胜任能力,通过深入体验方式掌握课堂上无法通过讲授的隐性知识。但专业实习涉及企业、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利益相关体,每一方都对学生的专业实习有不同的角色期望,这些不同的角色期望可能使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感知到较强的角色冲突。例如,学生角色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系统的培训、多岗位的轮岗轮训的机会,但企业员工角色则要求学生承担某一岗位规定的任务,熟练操作以提高效率,短期轮岗空间不大;学生在校无论专业学习、校园生活和社团工作均具有相对自由的选择空间,但在实习岗位上,企业有一套成熟固定的管理模式和纪律制度,学生行为受到较大制约等等。学生专业实习环节上的角色冲突问题如不能在酒店、学校及学生层面妥善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产生较高水平的焦虑情绪,最终会消极对待工作,甚至离职,长远会离开酒店行业。因此,厘清实习生角色冲突的类型对针对性的解决角色冲突,减少实习生流失是酒店、学校等多方利益相关体普遍关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及方差分析实证探析酒店实习生的角色冲突的具体类型,为解决酒店专业实习生的角色冲突奠定理论基础。

二、酒店专业实习生角色冲突的类型

(一)角色冲突

所谓角色指的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地位及由此而产生的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规范的总和。个体承担的某一角色的行为即是角色行为(庞世奇)。角色冲突具体表现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内冲突有两种情况,具体表现是:第一种是因为个体所在的角色丛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角色伙伴对该角色的角色期望不一致时所引起的冲突;第二种是指个体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知和自己实践行为不同时引起的矛盾冲突。角色冲突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角色丛、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基于上述角色冲突理论的分析,笔者下面将通过深度访谈方式从角色丛、人际关系、个人因素、酒店因素导致的酒店实习生角色间冲突及角色内冲突视角探析酒店实习生在实习前的角色期望与实习后的角色反应之间的冲突类型。

(二)深度访谈过程及结果

首先,笔者在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对酒店管理专业已经完成专业实习的10名学生做了访谈。访谈一共包括5个问题,每个问题限时3分钟回答。访谈得到实习生实习前的角色期望与实际角色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心理落差、复杂的人际关系、岗位的安排、培训等方面。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与工作岗位并不相符,而在工作中肩负双重角色给其带来很大的困扰,并表示不会继续留在酒店工作。然后,笔者将访谈的结果,交与三位酒店管理专家(两位来自学校专职教师,一位来自业界)进行讨论,结果认为实习生的角色冲突可能表现在这些方面:对实习的认知冲突(对总体角色认知、对专业知识应用的认知、对培训角色的认知);对酒店管理的认知冲突(对劳动强度及时间的认知、对管理者的认知、对酒店人际关系的认知);对学校管理的认知冲突(对专业定位的认知、对指导老师的角色认知、对实习小组的角色认知)等。第三,基于专家讨论的基本框架和结果,笔者组织了34名进行过酒店专业实习的学生进行了焦点小组讨论。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角色的频繁转换、不同的角色要求、不同的组织环境、个人的性格、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是影响酒店实习生角色间冲突的原因,劳动强度、岗位安排、培训、酒店对实习生的定位、主管支持、实习生对学校和实习指导小组的期待已及沟通是影响酒店实习生角色内冲突的主要原因。最后,笔者将焦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出29个酒店实习生潜在角色冲突类型,并他们归并到角色间―角色丛冲突、角色间―组织冲突、角色间―个人冲突、角色间―人际关系冲突、角色内―组织冲突、角色内―个人冲突、角色内―人际关系冲突等7个类别中。

角色间―角色丛冲突因素,包括“学生与员工”和“本地人与外地人”两个因素。“学生与员工”指实习生同时承担着学校学生与酒店员工的双重身份。“本地人与外地人”指很多实习生都是在外地实习,在生活习惯上与外地可能会有着很大的差别。

角色间―组织冲突因素包括“自由与管束”“引导与惩罚”“过程与结果”“独立于协作”和“多样与统一”5个因素。“自由与管束”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相对自由,在酒店工作则受到的限制和约束较多。“引导与惩罚”学生犯错行为在学校以引导为主,酒店则强调惩罚。“过程与结果”指学生在学校更看重学习的结果,酒店则更注重服务过程。“独立与协作”指学生在学校适应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酒店则更倾向于团队协作;“多样与单一”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可能更加丰富多彩,在酒店工作则往往承担单一角色的任务。

角色间―个人冲突因素包括“学习与收获的冲突”“压力的冲突”“教育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及“个性与职位的冲突”5个因素。“学习与收获的冲突”指实习前对学习知识的期望可能与实习后的感知不一样;“压力的冲突”指实习前在学校预期的压力与在酒店所感受到的压力存在差异。“教育背景”指实习生对自己学历的受重视程度在实习前后的感知差异。“理论与实践的冲突”指实习生对理论的有效利用情况实习前后的感知差异。“个性与职位的冲突”指个性与职位相符程度的期望与实习时的感知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角色间―人际关系冲突因素包括“同学关系与同事关系”“师生关系与上下级关系”两方面。“同学关系与同事关系”指实习生对实习前同学关系和实习中同事关系的利益冲突感知。“师生关系与上下级关系”指实习生对老师和对酒店领导的信任程度可能会有差别。

角色内―组织冲突因素共包括7个因素,分别为“工作强度的认知冲突”“工作时间的认知冲突”“专业导向的培训与工作导向的培训”“轮岗的认知冲突(轮岗机会与轮岗部门)”“重视的认知冲突”“主管支持的认知冲突”和“付出与回蟮某逋弧薄!肮ぷ髑慷鹊娜现冲突”指实习生对酒店工作强度的实习前后感知可能存在差异。“工作时间的认知冲突”指实习生对工作时间的实习前后感知可能存在差异。“专业导向的培训与工作导向的培训”指实习生实习前认为酒店培训的期望高,实习后发现酒店培训仅仅只是工作导向的培训。“轮岗的认知冲突”指实习生对酒店否会安排轮岗的实习前后感知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重视的认知冲突”指实习生对自己受重视程度的实习前后感知可能存在差异。“主管支持的认知冲突”指实习生对主管对实习生的支持程度的实习前后感知存在差异。“付出与回报的冲突”指实习生对回报与付出是否对等的期望与实习后的实际感受可能存在差异。

角色内―个人冲突因素共包括5个因素,分别是“对学校实习管理的认知冲突”“身体状况”“职业发展的认知冲突”“个体努力与群体影响”及“渴望与失望”。“对学校实习管理的认知冲突”指实习生实习前对学校的实习管理与实习后的实际感受可能存在差异。“身体状况”指实习生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实习前的期望与实习后的实际感受可能存在差异。“职业发展的认知冲突”指对实习与职业发展的关系的感知实习前后可能存在差异。“个体努力与群体影响”指对个体努力与他人看法的关系在实习前后可能存在差异。“渴望与失望”指实习生对实习的期望与实习后的实际感受可能存在差异。

角色内―人际关系冲突因素主要包括“我与正式员工”“我与领导”及“我与客人”3个方面。“我与正式员工”指实习生对与正式员工的关系的实习前后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我与领导”指实习生对与领导关系的实习前后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我与客人”指实习生在实习前对处理客人关系的能力的期望与实习后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三、酒店实习生角色冲突类型验证性分析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

为了验证上述酒店专业实习生角色冲突类型,笔者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实习生角色间冲突,共有14个题项,包括角色丛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及人际关系因素;第二部分为实习生角色内冲突,共19个题项,包括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第三部分为被试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学历、实习部门。前两个部分均采取李克特五级量表,题项均来自深度访谈的结果。其次,调查过程。笔者对所在学校本部及独立学院159名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他们的专业实习期均为6到7个月。在他们实习之前进行了第一次调查,专业实习中期进行了第二次调查。两次调查的目的是便于分析潜在冲突类型的角色预期与实际角色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调查时间跨度为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最后,获得了159个样本双测问卷,其中有效样本为147个,有效率为89.8%。

(二)实证分析

笔者通过SPSS统计分析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进行信效度分析。问卷总体的克伦巴赫a系数为α=0.963,表明量表中33个因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信度。对量表进行Bartlett’s检验,得到KMO值为0.936,大于0.7的参考值。对各潜在角色冲突类型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均大于0.5。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其次,进行各潜在角色冲突类型的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1 酒店专业实习生角色冲突类型差异化分析表

[ 潜在角色冲突类型 实习前 实习后 双尾t检验显著性概率 角色冲突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差 角色间-

角色丛冲突 学生与员工 4.03 0.502 1.93 0.360 3.10 0.000 本地人与外地人 3.67 0.772 2.59 0.944 1.08 0.000 角色间-

篇8

关键词:新常态;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51-02

当前,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总理在不同的场合下多次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已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新引擎,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根本出路。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党和国家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位置进行推进,高校需要努力造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力军[1]。社会实践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是大学生长知识、增才干、奉献社会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下,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实践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1.社会实践有利于唤醒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是指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推动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它支配着创新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很强的选择和能动性,是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知。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层一线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方面加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理解,在实践中培养探索精神,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唤醒创新创业意识。近年来,高校与企业间合作越来越频繁,高校承担了大部分基础研发工作,但理论研究与企业生产实际仍然有很大差距,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企业需求,从而激发创新创业的动力。

2.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复合型能力。在党和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核心是创新,创业是在具备一定程度创新的基础上升华得到的,而实践能力则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石。社会实践促成了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组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重要性,锻炼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3.社会实践有利于锤炼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体现在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创新激情、勇敢的冒险精神、独立的思维、坚定的行动力和坚强的意志等方面[3]。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热情不高、缺乏自信、情感脆弱和意志薄弱等缺陷,个体独立性和环境适应性较差。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机会,同学们在实践中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激发同学们探索求知的热情。社会实践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然而社会往往是复杂的、多变的,同学们不得不在逆境中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力和应变能力,而这些恰恰是一个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二、社会实践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实践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获取创业能力的主要渠道。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实践一般仅仅视为是高校共青团的常规工作,由校团委负责牵头实施,并没有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二是由于很多高校对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没有制度要求,也没有奖励机制,因此广大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不强;三是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不够清楚,一般把社会实践当作普通的课后作业,草草完成了事。这些导致社会实践的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育人功能不明显。

2.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性不强。社会实践除具有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锻炼实践能力等作用外,还具有巩固专业知识的作用。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与所学专业知识联系不大,甚至没有联系。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的社会实践是缺乏生命力的,不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也不利于同学们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做贡献。

3.社会实践的形式不够多样。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参观考察、生产劳动等传统的实践形式,也有就业实习、挂职锻炼、创新创业训练、社区志愿服务等新型的实践形式,但同学们参加创新创业训练和就业实习的很少,大部分以参观考察为主,因此,从实际来看仍然存在实践形式单一的问题。

4.社会实践的社会支持不足。社会上的实践单位不能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高度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并不重视,往往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社会实践,严重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预期效果。另外,社会没有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学生权益受到损害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

5.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实践结束后往往只要求学生上交社会实践报告和社会实践登记表,学生一般随便找个单位盖章了事。对于学生在社会过程的思想变化、实践成果等没有明确的分析考评,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发挥,创新动力不足。

篇9

关键词:领导艺术;哲学思想;管理过程

在哲学的视角下,领导艺术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方法论直接受到世界观的限制和制约。领导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当中均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发现这些哲学思想的内容,能够帮助领导者提升对领导艺术的认识,提高领导水平。本文将立足于领导艺术的基本内容,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为视角,分析领导艺术对哲学思想的体现。

一哲学与领导艺术的关系

领导艺术是解决管理活动当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作为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和策略,领导艺术是对具体的技术环节的总结和概括,因而领导艺术是从属于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的范畴,而方法论由世界观所决定。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的世界观,能够产生对领导艺术的决定作用,由此可见,哲学本身具有对领导艺术的决定作用。同时,领导艺术又能够作为哲学思想的现实承担者,在领导和管理活动当中,要发挥哲学思想的作用,就需要借助哲学思想和具体问题的结合形式——领导艺术。因此,领导艺术可以在管理活动中成为哲学思想的载体。

二按制度说话的领导艺术形式

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规律观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固有、本质、必然和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展现为有形的物理联系,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相互影响关系。在社会行为当中,联系的重要体现形体就是维持整个组织运转的规章制度。按制度说话的领导艺术,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规律的基本认识,以制度进行领导体现着对规律的把握和尊重。规律本身是客观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能够为人们所认识和掌握。

(一)以科学化的制度实施领导是对规律的尊重和利用

科学化的制度是在实践检验的过程当中被证明为有效的固定化的管理模式的统称。在反复的实践当中所形成的正确制度本身就体现着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坚持用制度管钱、管事、管人是对规律的尊重的体现。尊重规律能够体现为对制度的遵守,而遵守制度,使个体受到制度的制约,则能够体现出利用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造福于人的目标。使用制度的形式使得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进行统一是以制度进行领导的最终目的。由于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背离的情况,缺乏制度约束违背规律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当领导者本身对制度和规章并不抱以尊重的态度时,制度本身将成为一纸具文,不对任何人产生约束力。这也是从根本上违背制度设立的初衷,也违背企业和其他组织发展的规律。

(二)使用制度的约束机制体现违背规律的后果

在制度的约束机制体现着一定的惩罚。在西方政治学理论当中,政治权利的下限是权利所能够给予的最大惩罚,政治权利的上限是权利所能给予的最大赏赐。在违背制度时,制度本身能够给予的惩处不仅仅是一种领导能力的体现,也是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实际相违背时所产生的后果的体现。以安全管理为例,在矿井等高危作业的生产工序当中,众多较为繁琐的安全制度的本质是对生产作业规律的遵从。目前众多煤矿出现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以及群死群伤的生产安全问题,都是对生产制度不遵守,是对客观规律不遵循的问题所产生的恶果。这体现了人违背必要的制度,进而违背制度所承载的规律时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在使用制度进行约束的同时,应当防止制度本身的僵化,事物本身都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当中。制度僵化将使得制度自身不能够反应现实的管理需要,从而导致制度陷入一种阻碍整个组织进步的地位。在此时制度本身不仅仅不能作为客观规律的承担者也会成为违背规律的管理形式的体现。在组织行为学理论当中,伴随组织的发展,企业内部将可能出现保守者,这些保守者将自身的利益依附于一些旧有制度之上,为实现其个别利益,这些保守者将可能阻碍制度的改善,并由此使得制度本身和设立的初衷完全违背。这种现象本身也是一种规律,但是这种规律所揭示的恰恰是制度如合同规律相背离的过程。

三物质激励措施中的唯物史观

在领导艺术语境之下的物质激励措施并不是仅仅通过物质奖励的形式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而是强调将领导者的个人目标和整个集体的目标进行整合。调动起被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是在领导艺术语境之下,实施物质激励措施的主要目的,这种物质激励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唯物史观当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观念。

(一)以物质奖励体现人民群众作为物质和精神财富创造者的作用

从管理的目的而言,提升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核心目标。在哲学理论体系当中,唯物史观理论中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当中的主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物质奖励的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将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同企业的整体利益相结合,能够促使劳动者进行更为有效的生产和创新。这将有利于企业或各种组织的运营效率的提升,这在本质上是物质奖励功能的体现。现代市场经济强调创新的作用,利用创新产品,摆脱产品高度替代所产生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避粗浅的价格竞争是在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渠道控制的产业当中,实现超额利润的重要方法。加强对劳动者的物质激励,能够引导劳动者在具有较为良好的生活条件的情况下拥有更多的积极性和闲暇进行创新,从而帮助企业取得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企业的竞争过程当中,通过领导者的管理艺术提升竞争能力,能够在使用最小的成本的方式提升企业的市场控制能力。

(二)提高被管理者待遇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

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应当受到管理者的尊重,是用物质奖励的形式,提升劳动者的生活质量,能够体现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满足被领导者的心理诉求,从而体现被管理者在企业当中的主体地位。在此前提之下,领导者能够用更为有效的方式对整个团队加以领导。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是现代企业体现自身社会责任,确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的重要形式。在劳动者的各种需求当中,物质需求是最浅层次的需求,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得到社会的认可也能够使劳动者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劳动者的待遇,并配合其他手段进行奖励,能够帮助劳动者感受到企业对其的认同,从而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能够体现我国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目标——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沟通协商的领导方式

体现了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沟通协商的领导艺术形式主要体现为领导者广泛的征求各方意见,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使被领导者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到领导者处,这体现了认识论当中关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而沟通协商的领导形式本身也是一种间接性的实践活动。

(一)沟通协商本身可以取得间接性的认识

沟通协商过程在领导艺术语境之下,主要体现为用换位思考的形式收集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意见,以及对当前的重大决策的观点。被领导者的意见和观点本身来源于被领导者的实践,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分工决定了领导者的实践内容和被领导者的实践内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对被领导者意见的听取,能够有效的帮助领导者纠正决策的不足之处,这是由于被领导者基于实践所产生的认识能够通过沟通转化为领导者的认识。在哲学语境之下,这种认识可以被理解为间接认识。通过沟通协商的形式取得间接性的认识,能够体现认识论当中关于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同时也能够在领导的过程当中,体现对民主风习的追求,也有助于塑造领导者个人的个人魅力和形象,在此背景之下,沟通协商活动应当得到提倡。

(二)沟通协商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形式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物质活动,能动性体现为实践者的个人意识。实践的能动性就是实践者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之前,就已经具有了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认识的主观观念,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则体现为实践的主体和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实在的事物,而实践的过程也必须以客观物质性活动为依托。沟通协商活动符合于这样的特征,沟通的主体和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人。沟通的过程开始之前,沟通的主体已经产生了对沟通过程和结果的一个构想,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沟通的过程施加影响。通过沟通,将被领导者的认识转化为领导者的认识也是一个认识转化的过程。对于领导者而言,这同样可以被看做是沟通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一个客观结果,沟通协商的领导艺术形式本身体现着通过实践获得认识的一个基本过程。

五引导和示范的领导形式

体现着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可以被概括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能够通过实践能动的反作用于物质。在领导艺术形式当中,通过引导和示范的作用提升被领导者对特定问题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使被领导者针对某一特定问题产生特定的观念,进而采取特定的行动改造物质世界,就体现着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的重要内容。

(一)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领导艺术当中应当包括引导的内容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体现为意识的变化相对于物质变化的相对滞后性或者超前性,这种超前性和滞后性不仅仅体现为纵向关系上的时间先后,也可以体现为团体内部横向的不同成员之间的认识差异。领导者通过引导和示范效应进行带动,能够充分的利用意识独立性的特征加强对团队的领导。在时间上,针对同一个问题,认识可能是超前的也可能是滞后的。这种超前性和滞后性往往是由于意识的所有者所掌握的信息量的差异而产生的,领导者作为各种信息的中枢,掌握的信息量相对于被领导者更为全面。在此背景之下,领导者同被领导者在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所产生的认识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为意识对物质的纵向独立性。在此情况下,领导者加强对被领导者的引导和示范,能够将更为详实的信息向被领导者加以透漏,从而帮助被领导者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横向上,引导和示范作用的主要作用是统一认识,并且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向被领导者传递间接经验。基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和个人利益,不同的被领导者之间针对同一问题,会形成一种相互差异的状态。此时,用树立典型和榜样的方式进行宣传,使不同的被领导者产生相互的对比,能够帮助被领导者产生较为统一的认识,这也有助于化解非正式组织对团队运作的影响。

(二)引导和示范的领导艺术目的在于能动的改造客观实际

引导和示范作用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被领导者的认识的改变,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当中,相对僵化的管理机制的存在,导致领导者和直接的生产人员之间缺乏较为直接的沟通和交流,因此管理层的决策往往存在一种空转现象。除了硬性的制度约束,领导者缺乏对下层进行直接影响的能力和意识,这也最终直接导致被领导者同领导者的脱节,领导艺术当中的引领和示范效应也就因此难以实现。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通过更为有效的工会制度和决策制度,改变原有的上下层分离的情况是解决相应问题的核心,要使得整个集体都产生一种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就需要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直接引领而不是简单的制度约束。

结语

哲学作为系统化的世界观,对作为方法论的领导艺术具有决定作用。在发挥领导艺术的过程当中,强调对规则的使用,这事实上体现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当中对规律的客观性的认识,构建起良好的制度,反应现实规律,能够帮助领导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使用物质激励的方法进行领导的过程中,领导艺术所体现出的是唯物史观当中关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认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得到良好的激励,树立起主人翁意识时,能够具有更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同时也体现出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沟通协商的领导艺术能够体现出认识和实践当中的辩证关系,通过沟通协商,领导者可以获得间接认识,而协商本身作为实践的一种形式,所得到的认识也是基于实践产生的认识。引导和释放的领导艺术更在体现着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将统一化的认识传递给被领导者,能够在被领导者的实践过程当中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勇.领导艺术中哲学思想的体现[J].法制与社会,2010,(5):290.

[2]张立杰.哲学视阈下的中国领导艺术研究[J].领导科学,2010,(32):27-28.

篇10

摘 要: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尚未从管理学角度形成规范高效的机制。将管理学理念引入社会实践工作,结合大学生群体实际和社会实践现状,分析社会实践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管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机制,即建立社会实践人力资本队伍, 全面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成员培训体制,采用多要素、多维度的评价模式,使高校社会实践工作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管理学 高校社会实践机制 理论解读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形式的丰富,是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应立足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着力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尚未从管理学的角度形成规范高效的机制,整体层次和服务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应通过管理学理论视角,结合大学生群体实际和社会实践情况,建立管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机制。

1.高校社会实践现状简述及形式

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自愿利用个人的时间、物质、资源、技能为需要的人群和地区提供非盈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目前各高校将社会实践的重点放在志愿服务上,主要着眼点在抓好重点特色团队,发挥地方优势,体现时代特色。

社会调查研究。所谓社会调查,就是学生从所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理论知识参加调查并形成结论。在直观感受和调查分析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及时进行专业知识的梳理、整合、总结和思考,建立辩证批判思维,有助于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基于调查的数据和现象,经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有助于学生关注现实、科学思维、理性分析。

勤工俭学。勤工俭学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社会劳动的形式自主实践,主要是为了挣取劳动报酬。这种形式大多是学生个体从事的实践活动,目的大多是从个体出发。通过勤工助学,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物质报酬,还可以锻炼责任感、独立精神、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素质。

学术实践。学术实践是指主要运用专业知识了解、认识并服务于社会的实践性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和锻炼综合能力,增强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主要形式有教学专业实践、实践基地建设、实践赛事体系、学生自主创业等,如“挑战杯”竞赛和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都代表较高的专业水平。

2.目前高校社会实践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实践主体结构不平衡,点面结合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参与者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活动主体多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有某方面技能或特长的特定群体,因为活动规模、活动对象、活动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在大模的实践活动中不能实现全员参与,低年级学生有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热情和要求,参与欲望强烈,但未接受相对系统专业的培训,经验不足。高年级学生则相反,技能及经验相对丰富,但是热情和时间不足,不能全身心投入,导致高校社会实践的主体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学校及学院层面大多将精力放在某类具有鲜明学院特色、容易获奖的实践活动上,点上的实践活动有声有色,面上大范围的个体实践活动却备受忽视,不仅普通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而且起不到实践育人的作用。

2.2未建立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不能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在社会实践的认知和运行过程中,知识多于能力,理论多于实践,课堂多于课外。制定教学大纲和纳入教学计划的不多,形成学分评价体系的不多,和平时性、多形式、多主题的实践活动结合到一起的不多。社会实践的组织机构、内容安排、考评体系没有形成制度体系,创新机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安全机制等长效机制均未建立,不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和深远影响,根本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2.3活动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

目前的高校实践活动,大多停留在义务劳动、文艺表演、散发传单、宣传知识之类的较低层次,主要是通过社团、学生会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层次和理论水平有限,使得活动的内容固定、形式单一、时间较短等,导致资源浪费,实际效果不佳。应利用高校得天独厚的科研平台、技术优势,将志愿活动和企业、社区街道的发展咨询和企业市场开拓、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活动统一起来,将德育培养、实践能力、专业提升和就业实习统一起来,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不仅拓展社会实践的外延,更赋予社会实践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2.4组织管理不够科学,考评机制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某些高校社会实践的考评主体和内容不明,考评标准和程序不清,没有成文的实践考评机制与办法。考评的依据就是实践单位的一纸证明,社会实践失去了应有的考核标准。就学校内部而言,多数高校的做法是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常规工作,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等部门统一纳入社会实践的管理、保障、考评体系中,处于零散、自发的状态。具体地说,应在事前将成员遴选与培训、激励措施、基地联系、预算经费、编制计划、实施方案、评估效果等各个方面统一进行规划和部署。

3.高校社会实践机制相关理论解读

3.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按照从低到高的层级排列,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当一个人的低级需要满足以后,就会自我超越需求,追求更高级别的影响。需要层次理论能够启发管理者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管理者应该重视了解员工的基本需求和高层次需求,通过调查、了解和有目的的接触员工,尽最大可能满足员工各方面的需求,以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

3.2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的主要核心思想是研究怎样满足人的各种需求、调动积极性。激励的最终目标是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是最有效的管理原理。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水平越高,工作欲望越强烈,工作效率和质量越高,效果就越好;相反,如果激励水平不够,工作效率和质量就越低,效果就相对较弱。

3.3人力资本理论。

1961年,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把企业中的人作为资本进行管理,将“人”的管理和“资本投资回报”两个方面加以结合,进而得到长期的价值回报。有五种主要形式:一是医疗和保健;二是人员的培训;三是正规教育;四是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五是就业机会的迁移。

3.4定量和定性评价理论。

定性分析的侧重点是研究对象的“质”,也就是榱巳鲜妒挛锏谋局屎湍诤,揭示事物的规律,综合使用演绎和归纳、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方法,处理得到的信息材料;定量分析的侧重点是研究对象的“量”,重点研究事物的外部情况和变化,得到的结果相对量化。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内容,定量分析是综合分析事物的数量特征、关系和变化,得到的结果能够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今后发展趋势。

4.管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机制探索

4.1引入人力资本理念,建立一支质优量足、结构合理的社会实践人员队伍。

按需设岗,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人才资源的基本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精简岗位,同时对人力资源做出优化配置。按需设岗就是根据实际需要,明确用人岗位、用人数量、用人职责,制定出符合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用人规划。对于社会实践来说,组织机构应该结合实践的目标、形式、内容、规模建立一支质优量足、结构合理的社会实践人员队伍。根据志愿者的特点登记注册,系统管理,把专业服务队伍按类有机地组织和整合起来,按道德教育、生活实践、专业运用和就业实习等不同实践形式来说,对于人员的活动标准是不同的;按校级、院级、个体项目来说,对于人员的层次要求是不同的;按短期的常规项目和长期的精品项目来说,对于人员的培训要求和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只有将社会实践成员作为人力资本要素,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本,规范化地遴选、使用、管理、规划、培训才能使每个成员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最大作用。

4.2合理使用激励机制,多元激励手段并促。

大学生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层次目前大多停留在较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并不关心实践的具体内容、形式,并不参与思考和设计,主动和能动性不足,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通过考核。为了激发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应采取适当的奖励激励,使其从不了解到接受,从接受到积极。志愿服务学分的获得可以作为激励的重要形式,这是在部分高校进行的积极探索,可以纳入教学计划。出于社交和尊重的需要这一中级需要水平,表现为部分认可社会实践的意义,积极参与,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参与感不强,进行目标和环境激励,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意义宣传,使其意识到参与的奉献感和成就感,同时提高社会实践外部环境条件,满足其社交和尊重的需求而提高积极性。自我实现需要的较高需要水平,表现为充分认可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对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正确的认知,不仅积极参与,还主动承担相应角色,有旺盛的热情和能力,要重点进行情感和目标激励,以企业社区联合、科技转化、就业创业等方式持续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4.3建立健全培训体制,增强培训实效。

首先,健全社会实践成员培训体制的前提是具有一支思想素质、业务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应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政治辅导员、专职团干为主体,同时可聘任部分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教师和相关领域的校外专家、社会知名人士。指导教师应承担优化社会实践项目的任务,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和组织活动的开展,学校应该对指导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上的奖励。

其次,明确培训内容。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专业能力作为培训主要内容和目标,结合高校学科体系和优势开设相应的社会实践课程,介绍实践背景、遴选实践选题、教授相关理论、培育调研方法,实践沟通技巧,对培训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培训结果进行记录和反馈,对培训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考核与评价,增强培训实效,避免走过场和形式化。

此外,还应创新培训形式。在培训形式上,遵循在自愿的原则上双向选择,在自上而下建立导师团的同时,也要自下而上地鼓励学生选择导师,配套建立导师随队的学分激励,促进学生强化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推进课程学分认证,注重网络培训,将社会实践培训形式从实践前的集中短期培训转化为平时的常态培训,使得成员真正从社会实践项目中有所收获。

4.4完善社会实践成员考核评价办法,采用多要素、多维度的评价模式。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的考核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组织者,对于大学生来说,考核的是实践的时间、报告和单位评价,对于组织者来说,考核的是实践活动的计划、总结材料及达到的效果。目前这种评估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考评者并不能完全掌握考评对象社会实践的详细内容,只是通过文字材料和口头汇报判断,主观性非常强。应将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综合使用,定性方法适合于对目标明确,以达到教育效果为主的项目进行考评,如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标的项目;定量方法适合于比较容易量化考核的项目,如计算服务时数及服务数量等服务性工作。改变以往的终期考评唯一考评方式,结合阶段考评、定期考评和终期考评,多要素、多维度的评价模式有利于社会实践目标管理保质保量地推行,避免只追求场面和结果,忽略过程和阶段的走过场形式。

将管理学理论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结合,拓宽研究和实践的视野,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引入新的工作理念,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形成全新的工作模式,搭建广阔的研究平台,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化、专业化、实效化,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龚涛,徐建军.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0(4).

[2]吕富媛,吕富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3]高惠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发展路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4]王军.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01).

[5]亚拉伯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5.

[6]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3.

[7]潘光林,阮丽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功能及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02).

[8]刘有升.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机制探讨――以福州地区部分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9]维克托・弗鲁姆.工作与激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