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范文

时间:2023-03-18 17:2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们小时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们小时候

篇1

小时候的我们会常常因为一根棒棒糖而与小伙伴争得面赤通红。小时候的我们会经常一个爱不释手的玩具而对爸爸妈妈皱着眉,瞪着眼,红着脸,撅着嘴,愤愤地提出抗议。小时候的我们时常因为一件一见钟情的衣服而在服装店前赖着不走,撒娇、耍赖,甚至在地上打滚,都是我们和爸爸妈妈的家常便饭。

小时候的我们,明明是两瓣一样大小的苹果,却来回比划半天,知道一瓣被拿走才叫嚷道:“你,你!对,就是你,把苹果给我。”接着又指着那桌上的另一瓣说:“哪小的你拿去”

小时候的我们最喜新厌旧,还总念叨:“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面对一个崭新的布娃娃,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把玩腻了的布娃娃抛弃,去追随它的脚步。对待家长的责问,也就一句话了事:“不就是一个既漂亮又可爱的布娃娃么?买一个又不会怎么样!”

小时候的我们看到小朋友被欺负,我们会奋不顾身,两肋插刀。但往往结果总是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你英勇地保护了小朋友,还坚持以德服人,对那帮坏孩子做了一次令他们刻骨铭心的思想教育。”最终当然是你小朋友没救着,倒是你壮烈牺牲了。

小时候的我们总是问题一箩筐,坚持首要原则:打破沙锅问到底。至于次要原则就是:千万别把爸爸妈妈不会的问题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问个不停,会被打屁屁哟!“爸爸,89+5等于多少?”“妈妈,加拿大的首都在哪?”温暖的房子里到处都会出现我们的小问号。

小时候的我们喜欢一个人偷偷躲到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把一大堆零食独吞:最讨厌把零食分给别人一份。如果有例外,那就是他有新奇的零食或者是小玩具。当我们被迫将零食分他人一半时,我们会将一大份藏起来,只给他少的可怜的一小份。

小时候的我们无所畏惧。考试成绩令爸爸妈妈大跌眼镜,面对爸爸妈妈的责备、老师的批评,我们却总是一意孤行。下次考试又带了个大鸭蛋给爸爸妈妈当下酒菜。看着爸爸妈妈怒目圆睁的脸,不吭声,还是是除了杀手锏:豆大的泪珠“啪——啪”地往下掉。爸爸妈妈一看,可慌了,忙说:“对不起呀,孩子。爸爸妈妈刚才是太凶了点。乖宝宝,别生气了!”

篇2

其实,再过若干年,现在的时光,依然可以被将来的我们称为“小的时候”。只是明显地感觉,有些东西慢慢地变了,有些昨天,慢慢地远了。

去年“六一”节,好多同学都围在教室里的电脑前看各种动画片的片头,《葫芦娃》、《哪吒传奇》、《哆啦A梦》、《数码宝贝》……那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的回忆。每换一部片头,都会引起班里的一片大叫,同学们脸上先是充满惊喜,然后会兴奋地和一起大叫的人谈起动画片的内容,有些人还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地边唱边跳。记得当我看到那些片头时,特别激动,甚至心跳都加快了。那令人怀念的旋律、熟悉的画面会勾起我的不少思绪。记得班主任进班后,笑了笑,跟路过教室门口时探头的老师说:“他们过节呢!”那时自己最爱看关凌主持的《卡通世界》。后来又开始看电视剧,喜欢上了赵薇,从《还珠格格》到《京华烟云》,“小燕子”变了,我也变了。还记得在一次小学聚会上,每当一个同学到场,大家就不约而同地鼓掌欢呼,然后热情地握手拥抱,接着就是一起聊小学发生的各种趣事。有一中途转学而走的同学忽然对我冒出一句:“不知道为什么,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居然是你。”我当时一怔,虽然只是向她微微一笑,但心中已静静升起一份深深的感动。几年没有联络和见面的人,样貌变了,嗓音变了,曾经腼腆的也关不上话匣子了。欢笑,眼泪,纯真,稚嫩,我们将一个个熟悉的画面珍存在心底,再轻轻吹去上面覆盖的灰尘,小心翻开,于是昔日的读书声和震耳的尖叫又徘徊在耳畔。原来那亲切和熟悉并未随时间消退,而是在重聚后变得更真、更浓。聚会就要结束了,可大家还没聊尽兴,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已经有了说也说不完的回忆。

对于长辈来说,我们永远是他们膝下的孩子。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又不得不让我们发出感慨,毕竟我们在一天天长大,我们有了“小时候”。

还曾记得,那是刚穿上高中校服不久,在楼道里看到三四个小学生在搬书,于是我和同行的几个同学下意识地走过去帮他们搬,还模仿大人的口气嘱咐他们,要是搬不动就回班再找人,不能逞强呦!我们帮忙搬到教室直到放好码齐。那些小学生齐声说:“谢谢大姐姐!”一瞬间,我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的我们。这样的场景便与我记忆中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了。想起以前,总觉得高中很遥远,可现在,又觉得小学很遥远。看来我们距离成年已进入倒计时了。

在高中的这些日子里,最难忘、最怀念、最留恋的,应该算是我参加的学校话剧《无人生还》演出了。记得刚被通知参演话剧排练并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时,内心说不清是兴奋还是不安。因为我渴望在聚光灯下展示自己,却也害怕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的话剧,导演、编剧、演员、剧务,全部是学生,虽然会有老师辅助指导,但我们并没有底气。直到经过无数次的排练,直到互相鼓励着登上舞台,我们才充满着等待久久的自信而从容自如地发挥。那一刻,面对台下坐满的观众,我们忘了紧张,只是尽情地去演,去释放。不会刻意去想下一句台词,下一个动作,一切都是如此自然地展现出来,之前排练时的焦虑、顾忌都抛至脑后。我们缓缓地将故事演绎,把握着全场的气氛和节奏。我们坚信,我们才是舞台的主人。谢幕时,全场掌声雷动,我们走到台前,以最真实的微笑致谢。那一刻,排练时的一幕幕又闪过脑海,令我们幸福地陶醉着、回味着。殊不知,在没有参加这次演出之前,我们这些人是站在台上就不知道手放在哪里,站在聚光灯下就不知道该迈哪条腿的人啊!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蜕变,这就是成长。不论有多少得失,不论结果是什么,我们经历了、理解了、觉醒了、快乐了。至少在这青葱岁月里,我们无忧无虑地走过。

前两天去书店,又忆起自己与书有关的日子:漫画,故事书,言情小说,再到现在的文集,杂志,名著,当然,还有辅导书。在一点点变化吧,从以前是因为好奇去看,到现在看某些文章会产生共鸣,大脑的需求不断变化,思想内容好像也渐渐变充实。屋里的书柜上,早就不见那些封面花花绿绿的书了。有时,甚至还会从妈妈的书柜上取下两本,慢慢地看,细细地想。

从被让座到主动给别人让座,从不明事理到能听懂长辈间的谈话,从依赖到独立,“小时候”这个词,一点一点,逐渐被增添到我们每个人的字典里,它记录一段过去,成为一种话题,还原成一个与现在不同的自己。

篇3

现在的孩子爱玩什么?袁女士有点担忧:读初中的儿子在去年“十一”黄金周参加了一个动漫展后,家里立刻成了动漫的世界:房间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动漫人物海报、家里的DVD整天放着动漫片,家里几乎所有手所能及的地方―――客厅、卧室、饭厅、书房,甚至厕所,都有漫画书。

“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些动漫有什么值得迷恋的。不过只要不影响学业,一般还是不会阻止孩子。”袁女士认为。

网络动漫成新宠

调查显示,网络、动漫等已渐渐成为青少年最新的娱乐方式。由团北京市委、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针对12~24岁青少年曾经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形式新颖的网络娱乐、手机娱乐、动漫、DIY等新娱乐方式,已经占青少年娱乐内容的50.3%。而像体育运动、看电视等传统的娱乐方式仅占18.3%和12.3%。广东省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也表明,目前在中学生中最流行的是上网:80%以上的孩子经常上网,其中过半的孩子天天上网,每次上网时间为1~2个小时。调查还同时表明,46.5%的学生认为嘻哈音乐是当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代表。

孩子处于游戏缺失状态

“十五瞑,月当圆……”一听到这些歌谣,许多成年人都会想起童年时“踢铁罐”的快乐。但这种“快乐”,现在的孩子还有吗?一位民俗专家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现在“至少八成小学生不会踢铁罐,传统童年游戏面临失传。”过去,跳绳、跳房子、砍包、踢毽等曾经风靡校园,现在几乎绝迹。

现在的孩子玩什么?某小学的一位老师曾用这个问题问过学生,得到的答案是“我们会玩电脑游戏呀!”

学生告诉记者,“我们下课就是聚到一起聊天,聊一些电脑游戏的体会与秘笈,像什么‘魔兽’、‘传奇’、‘CS’之类。”至于跳绳,他告诉记者,只会简单的单摇,不会编花、双摇。踢毽他最多能连续踢10个,这在班里已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记者在大街上随机采访了十多名小学生,得到的回答大多是“玩电脑,看电视”或是“没有时间玩”。在一所寄宿制小学工作的李老师向记者介绍,学校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夜,都会组织各班赏月。在操场上,每个班级的同学围在一起做游戏,结果,20多个班一般只有两种游戏内容――丢手绢和老鹰捉小鸡。

曾经有一种游戏在一些小学生中流传:通过下蹲、深呼吸、挤压胸部以使大脑供血不足,神经兴奋性增强,从而造成人为脑缺血昏厥产生幻觉。这种游戏被称为“死亡游戏”,对学生身体发展极为不利,甚至会构成生命危险。一些学校紧急控制了这种游戏的蔓延。“真是挺可怕的,他们居然把生命当作了游戏。”一位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处于一种游戏缺失状态,他们不知道该玩什么。”

玩就像维生素必不可少

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孩子们参加集体游戏,可以培养群体合作精神,还能掌握现实规则,从而切身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限制、怎样适应现实规则等。“在玩集体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能够互相学习到怎样解决矛盾与冲突。”老师特别指出,集体游戏还能培养孩子勇敢、果断等优秀个性品质。

由于缺少集体游戏,现在的许多学生性格孤僻,不爱和别人交往。电脑游戏的繁荣以及高楼大厦的出现,限制了孩子与同龄人的交往,一些学生表现出了自私倾向。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缺少游戏还直接导致了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有调查显示,近四五年来,中小学生除速度素质下降幅度较小以外,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心肺功能等均有明显下降。

会玩的学生才会学习

“我们根本没时间玩,更不用谈会不会玩了。”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周六上午学英语,下午学舞蹈,晚上是钢琴;周日上午学数学,下午完成学校的作业。”这是一名正在上四年级的小学生的周末计划。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的眼里,玩对于孩子而言就是浪费时间。即使是课间10分钟,一些老师也要求学生在教室看看书,不要耽误时间。

“我们也知道,应该给孩子一些玩的时间,但玩的时间多,必然影响学习。”一位家长很无奈地说。

玩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呢?记者采访了教育专家。专家们认为,适当的游戏不但不会影响学习,相反,会玩的学生往往会学习。学生的课外时间太少,游戏太少,学习负担太重,最后只会使他们对学习感到厌倦,把很多心思用在如何逃避学习上。

没有动漫就坐立不安

广州某高校学生小王告诉记者,他因为复习考研,每天晚自习回家后觉得压力特别大,玩一会CS或魔兽可以调节紧张的心理,对缓解学习压力很有帮助;动漫迷小刘也表示,自己如果3天不接触动漫就会觉得全身痒痒、坐立不安,即使碰到考试,他也会抽时间看点漫画书,或者自己画几幅漫画,过一把动漫瘾。

对此,广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曾锦华所长表示,目前很多中学生包括一些大学生学习压力很大,网络多元化的娱乐功效能更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更好地放松减压。而真人秀和街舞等体验型娱乐活动之所以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类活动的主体精神正是青少年所希望的“张扬自我”。

为什么这些流行文化会对青少年产生如此大的魅力?曾所长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群体或交流式的生活,即使是与别人交流时也贯穿了“竞争”的思想。因此,他们希望能自我宣扬。比如街舞、街头篮球,他们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表现自我,获得别人的认同,正规比赛他们反而没那么大的兴趣去参加。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普遍有这样的心理需求。

猎奇、张扬、反叛

在都市生活的绚丽多彩中,现在的青少年追求时尚、创造并引领着时尚,他们每天都在制造新的生活理念、消费方式和文化名词。专家指出,目前青少年流行文化主要有4个特点:猎奇、张扬、反叛、受外来影响很大。这些特点和他们父辈的流行文化有很大不同。就连他们现在崇拜的明星,也和上一代人有很大差异。调查显示,59%的青少年崇拜演艺人员,17%喜爱体育明星,崇拜科学领域领军人物及政治人物的人却相当少。现在的青少年喜欢并模仿他们认为个性独特的明星,他们认为这也代表着一种自我张扬,而且这样的自我张扬不需要成本,也不需要多少技巧和涵养。

有关专家表示,青少年流行文化呈现这样的特点与目前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分不开的。社会发展的稳定,带来的是人们对社会文化的需求增加,特别是青少年,更希望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能够通过自己喜爱的娱乐方式来放松身心;独生子女个性张扬的心理需求,社会其他方面为了利益而推波助澜,也使这些流行文化发展较快。现在,青少年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文化选择群体,社会生活的多元化选择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条件,这是文化环境变得更宽容和谐的表现,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孩子的至爱家长难懂

但是,很多家长却提出:自己很难理解孩子喜爱的流行文化,他们不明白:明明有好好的合身衣服不穿,偏爱穿那超大T恤和要掉不掉的垮裤;往墙壁上喷写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图案就能感到快乐?孩子口中念念不忘的“Cosplay”“Hip-Hop”自己更是闻所未闻。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心孩子会沉迷其中,耽误了学业。

一位家长说:“孩子成绩本来还不错,但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就日夜想着攻关,怎么说他都不听,最后不让他在家上网他又跑到网吧去,经常连课都不上。”李女士则对孩子的追星行为十分不解,“我儿子刚念初一,非常喜欢周杰伦,家里贴满了他的海报,他穿什么衣服儿子都模仿,满嘴唱的听都听不清楚,实在不知所云。”儿子十分迷恋动漫的范先生说,他发现,孩子喜欢的很多动漫不但情节不合逻辑,也没有什么主题,“孩子看完了能有什么好处?除了学几句‘哇塞’、‘酷’、‘爽’之类的怪词,连句完整的话都快不会说了。”范先生有些气愤地说。

对于这种现象,有关专家表示:青少年流行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他们的个性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张扬,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富有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在学业阶段,如果过于强调个性的张扬,很容易让孩子忽略个人修养的培养。因此,如果孩子对流行文化的沉迷只是一种兴趣的选择,家长不必因此就否定孩子的爱好。

别让爱好变成不良嗜好

像动漫、街舞这样的青少年流行的外来文化之所以不被家长认同,主要是因为孩子和家长在这方面的认知上产生差异。家长总是不自觉地想把孩子拉入成人思维的轨道,家长的成人自我判断意识没有接受孩子的流行文化,因此与孩子难以沟通。而孩子喜爱的数字娱乐工具,对家长而言多数是出于职业需要去使用,是为了生存;孩子则是出于兴趣去享受,是一种消费。

许多家长看动漫也许看不出什么意义,可对孩子们来说动漫却承载了很多意义。在他们眼中,动漫没有文学那些繁杂的文字,有的只是简单的画面和轻松的对白。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更直接,更容易理解。读高一的小燕说:“喜欢动漫的人看动漫,就像喜欢小说的人读小说,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动漫让我忘却了生活中的不愉快,让我在厌倦的时候找到心灵的避风港。”

孩子和家长不同的动机和思维难免会产生分歧,这时很多家长会以权威、管制的方式去约束孩子,但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将这些原本健康的喜好变成了不良嗜好。因此,专家建议家长们:当孩子沉迷流行文化时,首先要耐心沟通,帮助孩子理性分析,才能让他接受正确的观点。“例如孩子喜爱动漫片,哪怕家长根本不感兴趣,也要不露声色。家长可以针对动画片的内容和孩子聊聊,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鼓励孩子说出他的看法。这样既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了解,也能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作为家长,面对自己并不了解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不能要求孩子迎合自己的观点、看法。家长们应该先让自己充电,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喜好,安抚孩子压力大的心情,在沟通过程中寻找与孩子的共同语言,帮助孩子获得更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生活。

引导孩子健康地玩

教育专家指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出于各种理由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一些学校、家长过度担心孩子的安全。有些学校还明文规定反对学生在校内“又蹦又跳”。家长则用高档玩具把孩子留在家中,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篇4

不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影院看了郭敬明的《小时代》,大三时在宿舍里传阅的《小时代》终于搬上了屏幕。电影里营造出来的视觉效果继承了《最小说》一贯的封面风格。唯美的画面,清新的视觉,逆光一缕洒在肩上穿过发丝,微风一拂裙摆摇曳芳心荡漾,一幅幅唯美、清新的画面,让人感觉时光温暖,岁月沉静。

电影里的《小时代》精致而奢华,时尚并且高端,各种奢侈品的植入让每一幅画面都充满华丽。然而,我们的"小时代"与奢华无关,而且注定与石油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因为我们是油田的孩子。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因为野外工作的性质,父母经常是缺席的。这样的环境不仅造就了大多数孩子坚强的个性,同时也使同学关系变得格外亲密。

然而当我们走上岗位,继承了父辈们的愿望,那些曾经约好永远在一起,永远不疏远的闺蜜、挚友却都散落在长庆油田的各个角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与彼此的人生轨迹渐行渐远。我们的"小时代"仿佛永远被定格在了高中,那个安放在燕鸽湖畔的母校。

翻看高中时代的照片,翻晒着旧年的往事,那泛黄的画面依稀还能辨认出伙伴们旧时的摸样,笑靥如花,神采飞扬。现在的我们任谁也难以展现出那样明媚的笑容。高中的照片上,大家还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清然和师兄在照片里笑的一脸温柔,她俩的感情在那时便已初见端倪。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所有的故事都能保持当初的样子该多好。燕鸽湖畔的槐树每年花开还是馨香一片,然而当年树下那个说好要照顾清然一生一世的儒雅少年却早已去了南方,追逐自己的梦想去了。还记得师兄走了的那个夏夜,清然在我肩头哭的泪眼婆娑,她说她不愿离开自己的父母,不愿放弃石油工人这份工作,所以只能割舍这份感情了。时间抹平了清然的伤痛,并且让她成长为一朵盛开在戈壁沙滩的铿锵玫瑰摇曳在风沙中。

接下来这张是我和雅风的照片,两个女孩笑的没心没肺的。雅风现在在一个转油站上当资料员,原本粗枝大叶的她现在却心细如发,几十口油水井的资料在她这里了如指掌。在我们背后的角落里还有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扮着鬼脸,我管他叫徐徐,谁也没有想到我们最后走到了一起。在大学里的爱情无疾而终后,我便不再相信誓言,可是他的一句话还是打动了我,他说:"站在青春的尾巴上,面对三十而立,我只愿和你并肩一起看似水流年。"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看到这句话,因为他不是诗情画意的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喜欢这个调调。我们的爱情像多数石油工人一样,常常是一处相思,两处闲愁。但是,我们的感情却在一日一日的相思中与日递增。

篇5

新电影会起来,因为二战之后新电影都起来,先是德国、法国新浪潮,再过来香港新浪潮、台湾新电影,大陆(第五代)也起来了。我们起来的时候,基本上电影已经找到一个新的状态,跟台湾之前几年一样。我们那个年代开始有新的灯光,以前的灯光都是变频灯,那个光其实很不足。你拍电影,眼睛看得到不见得拍得出来,你要拍一个蜡烛光的话,光不够,然后你把它旁边都加亮了,那个蜡烛光就不见了。常常就是,那时候灯光,还有摄影器材、镜头,开始也有改变,还有它的光圈可以开很大,再加上换成1:1.85,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光,不需要前面加个压缩镜头……这些都会引你向一个写实的方向走。

当时《光阴的故事》做了,然后我们跟“中影”合作《小毕的故事》,后来也帮“中影”拍《儿子的大玩偶》。这些片子都不错,票房纪录不错,它效果是完全新的,跟以前的完全不一样。我们这群大概都是二战后出生的嘛,那时候新电影的导演们,像我是没出国的,有些大部分都是台湾念了电影,或者去国外念电影回来,可能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吧。特别是杨德昌啊,他是念电脑的,在美国待了十几年,虽然他变成拍电影的,这个是很奇怪。杨德昌他35岁回来,他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台湾跟美国的差别看得很清楚,他马上可以解剖,知道问题的所在。那我们看到另外的,他看到这一块,回来几个片子都非常厉害,眼光不一样。杨德昌后来不生病的话,应该还有很多片子会拍。我们这一群人的新电影,大部分都会拍自己成长的经验,大陆很多(同期的导演)拍自己的年代,是不太一样。当时出来是主要有票房,《光阴的故事》卖得不错,《小毕的故事》卖得更好咯。

电影传达我对这世上种种的看法

我感觉中国人跟外国人的表达方法也不大一样。像中国人的戏曲,题材是一直在转换的,戏曲跟演唱的东西是一样的,我们是用脸谱,抽象的,没有实像,没有布景,这些都是用类似脸谱代表的,动作,唱腔,唱了一千年都是一样的题材。而且我们是抒情言志,有点像诗的这个传统。戏剧真的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电影呢,从默片开始改成有声之后,需要对白,需要声音,那做法完全不一样。台湾那个时候我们拍的片子,基本上还是用影像的语言多,而且跟西方的不太一样,所以他们会感觉很意外,非常有特色,不是获奖而已,(他们)不会看过这种电影,它还打动人。就是你创造了另外一个形式,表达的方法,台湾新电影会起来,这个有很大的原因。

当时我们根本不会想票房这个事情,我没有想这个,杨德昌也没有。我们做的,是别人做不到的、别人没有的,因为你生活在这里(台湾),你有一个不同的角度,这东西是全世界没有的。你真的是不关乎这个票房不票房。这都是信心,这是你对自己的信心,这很简单的啊,就是你把电影当什么,这很重要啊,它就是传达我对台湾或者人、对这世界上种种的看法和角度,越老越懂得分辨。所以你意志很强,非常清楚,也不需要去妥协或干吗,无所谓。形式你都可以尝试,无所谓,但里面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是人的信念。

你本身有很多感觉、感想,或者你想表达,这些东西蛮重要的。我说了,要背对观众嘛,背对观众才能开始,一直想着观众,你在创作什么呢?能讨好到你吗?会有什么好作品?就算有,热情很足,然后出来一个非常好,然后你是不是想下一个更好?你这样一直想,哪一天就像(当年的)香港电影,钱很容易赚啊,台湾(片商)都捧钱去……所以拍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你都耗光了。

新电影早就结束了

我们新电影出来,刚开始卖座,以为一直会卖座,没这件事的。我们很快就没了,因为同质性太高,大家拍的都是那些东西,一下子就下去,世界的起伏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实面就是这样,逃不掉的,1986年以后就慢慢没了,很快啊,剩下没几个人啦,(只有)我跟杨德昌。我是后来因为跟外国合作,那时候就宣布不拿政府补助的辅导金。

篇6

Do:

我已不记得小时候何时学会走路的,只是从长辈们的谈话过程中知道了我出生时的样子,知道了婴儿时期的一些事。可是,那时侯,自己还不懂事,不会有太多的回忆,有的也只是傻事吧。Do是第一个音符,没有很欢快的感觉,只有深沉、安静的感觉,就像婴儿熟睡了那样。

Re:

记忆中只有朦胧样子,看着照片上的自己,只觉得不可思议,原来小时候的自己是那个样子——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短短的头发。只依稀记得小时候,隔壁的大伯逗我的事,还记得,那是在家门前的凤仙花前,他只是吓唬我这个、那个,而我对他的话却是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这时候,他便会哈哈大笑。而现在,他因病去世多年,在我的脑海中,他的摸样也是朦胧的,只有小时候的那些事深刻地留在了记忆深处。

Mi:

在我的记忆中,音乐永远是我的最爱。长辈口中的我、照片上的我、我记忆中的我总是迷恋着音乐,会随着音乐起舞。记得小时候在幼儿园里,老师一直教我领操;

在家里,总会跟着音乐跳舞。似乎对我而言,音乐有种特别的魅力吸引着我,直到现在。

Fa:

记忆中的事情越来越清晰,总是会回忆起小时候那些啼笑皆非的事。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去爷爷市里的那个住所去玩。那次,因为爸爸妈妈有些事,所以我就先去了。在那里玩了一会,就听见爸爸妈妈上楼,一兴奋就甩手把爷爷的玻璃杯打破了,我下的哇哇的哭起来。这时候,爸爸妈妈正好走了进来,问我怎么回事。我哽咽地回答:“爷爷的杯子被我打碎了,爷爷,爷爷没有杯子喝水了……”说完,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后来在周围那么多人的解说下,我才慢慢停止了抽泣。

So:

音符越来越多,节奏越来越欢快,回忆也越来越有趣——还记得小时候酷爱看“还珠格格”,还记得小时候总是被姐姐弄哭,然后找妈妈倒眼泪,还记得小时候爬到柜子上学“美少女战士”的绝招,还记得小时候……

La:

音符的不同组合也能谱成悲伤的乐曲,就像那些伤心的回忆——还记得小时候因为任性被妈妈骂,还记得小时候没有实现愿望而失望,还记得小时候因为爷爷的离别而哭,还记得小时候……

Ti:

篇7

-早晨的时光我不应该浪费。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听见鸟鸣的声响,很久没有感受到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样子。很久没有听见有人对我说早安。很久没有听见小区的广播和出来晨练的老人。

-我感觉,有点与世隔绝。

-今天早晨的时候我醒了,但还是错过了那些我认为最美的瞬间。

-今天没有阳光。没有鸟鸣。没有晨练的身影。

-我像个抓住夜的衣角不愿放手的孩子,赖了这么久以来时间最长的床,我缩在被子里用手机听英语广播。广播里偶尔伴有电流的声音,偶尔有电视雪花的声音。在加上老外叽叽呱呱的声音。我觉得我像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只有黑白电影的80年代,回到那个只是穿了一件的确良的衣服就能趾高气扬的在大街小巷散步的时代。我想那时候的电影比我们现在的24寸液晶电视还洋气,比我们现在左手摩托罗拉右手诺基亚还洋气吧。更别提还去追捧苹果5了。几张布票才能换一件的确良比我们刷空银行卡去买香奈儿的东西更洋气得多。

这一切只因为。那时候的人们知道幸福得来不易。那时候的人们知道该怎么享受生活,该怎么抓住时间。

比起他们。我们是幸福很多。我们从来不知道穿草鞋是什么感觉。我们不知道没有电脑只听收音机的感觉,我们不知道要走好几里路围观黑白电影的感觉。然而我们也不知道当那些年迈的老人回忆童年时脸上晒满幸福的感觉。

-小时候,父母会因为家里没钱而哭鼻子、长大后,我们会因为家里太有钱而失去父母。

-很矛盾,我不知道我们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福,不知道我们是得到的比失去的多。还是失去的比得到多、

-这些烦人的矛盾,总让我对我们的小时候牵肠挂肚、。

于是,我开始想念起我们的小时候、

-小时候,我们会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哭鼻子。因为哭过之后我们会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长大后。我们会因为得到后又失去的东西,哭鼻子。因为我们知道哭过之后再也不能去拥有。

-小时候,我们只知道喜欢就是爱。爱就是喜欢。

长大后。我们才知道。喜欢不是爱。爱不是喜欢、

-小时候,我们只要疼就会放声大哭。哭过痛快。

长大后,我们疼不能哭。却笑得痛快。眼泪忍出内伤、

-小时候。我们只会因为一句,我不理你了而难过。

长大后。我们会因为一句,我不爱你了。而伤心、

-小时候,我们总是说长大后。长大后。

-长大后。我们却总是说小时候。小时候、

我们从来不知道该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来划分时间。可是每过一天。我们却总会说起一些词——从前以前曾经

看着镜中自己的棱角在生活中逐渐有轮廓。内心的轮廓却在生活中逐渐没有棱角时。

我会感叹原来时光早已磨碎了我们那么多刻骨铭心的年轮。

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沉重的空气让内心压抑的情感很想顷刻间涌泄而出、

篇8

2、活动目标:

⑴通过看照片、录像使幼儿知道自己会渐渐长大。

⑵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在身体和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⑶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

3、活动准备:

⑴婴儿时期的照片(人手一张)

⑵婴儿时期用过的衣物、物品、宝宝卡。

⑶幼儿时期与照片相对应的录像、摄像机、电视机、录像机。

4、活动过程:

⑴试用自己小时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长大了。

“这里有一些东西,是谁的呢?”

“请你们来试试,穿一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试穿小时候的衣物等,使幼儿发现现在与小时候的变化)

“这些是你们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用不着呢?”

小结:这些是我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我们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认识宝宝卡、比较小脚的变化

“请你们和小时候的小脚比一比,发现我们的小脚变大了、变胖了。我们小时时候的东西也用不着了,因为我们长大了。”

⑶对比录像和照片,说说自己的变化。

1)身体上的变化

①量身高、体重,通过现场量身高、称体重了解到现在比小时候长高了、变重了。

②吃饭,通过看小时候妈妈喂奶的照片,再看现在自己吃饭的录像了解到自己长大了。

③牙齿、头发,通过看婴儿期没有牙齿、头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现在的小朋友用牙齿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教师总结:你们小时候很小、很轻,没有头发和牙齿,每天吃牛奶和稀饭。现在你们长大了、长高了、变胖了,长出了牙齿,会自己吃许多有营养的饭菜。

2)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①穿衣服,通过看小时候妈妈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现在我们会自己穿衣。(通过看录像)

②走、跪、拍球,幼儿看录像里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③搭积木、画画,通过看录像知道自己会玩各种各样游戏、会画画。

总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⑷让幼儿知道自己还会长大,学到更多的本领。

“你们的本领是和谁学的?在哪里学的?”

篇9

在兰莲花里,我们――八零后的一代,回忆童话般的小时候……

地点:后海兰莲花酒吧 时间:11月8日午后

人物介绍:蔡俊杰:北京龙腾精英模特公司87年

高尚:中央戏剧学院大学生84年

钟佳宜:北京春天传媒85年

李梓:留英学生85年

孙华清:天津人艺签约演员84年

主题:童话里的童年

小时候

文_Pamose

小时候老师最爱让我们背课文,

每节语文课都战战兢兢;

小时候觉得爸爸很强壮,

有他在什么都不用怕,

不用担心;

小时候想象自己的爱情是王子和公主,

美得神圣而遥远;

小时候经常光着屁股露着膀子,

在河里消遣夏天;

小时候想长大了穿漂亮的衣服,

过风光的日子;

小时候敢当着同学老师的面大谈个人理想,

崇高得遥不可及;

小时候六一前几天老担心节目不能上台,

31号晚却激动得无法入睡;

小时候一过年就成了购物狂,

因为有了压岁钱;

小时候因为怕狗,

老是绕路去上学;

小时候觉得长大了会是社会的栋梁,

出人头地;

……

小时候老想长大怎样怎样,

惟独不曾想到,

长大后的自己是如此的怀念过去。

人大了,小时候过去了

……

记得清

曾经的简单心情。

却算不出

成长中流失的美丽!

小时候记忆深刻的课文

我们的小学从那个时候开始了。从此以后我们就陷入了各种课本的大海之中啊!现在,想回到大海里,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那条小鱼了……

蔡俊杰:我们那时侯好像语文第一课是“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什么的吧!那时候,每篇课文都会背诵,记忆力超好!现在,怎么会常常丢手机和钱包?!

钟佳宜:恩?好象应该是“一二三……人口手吧”?!学这些的时候,我觉得一年级的课程好简单。这些我都已经会了。慢慢才感觉到,书本像一个陷阱,到大学时,课本好多,好深奥!

高尚:我都记不起来了,你们记得真清楚。

李梓: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乌鸦喝水吧,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当时觉得,这个乌鸦真聪明,觉得很可爱。后来,了解到乌鸦晦气之类的话。觉得对以前它的形象也没有太多改变!

孙华清 :还记得这么一段话吗?“荡秋千,我玩一会儿就下来,因为别的小朋友也想玩。”这篇课文给我的印象很大。我觉得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去理解、礼让别人。

诱惑无数的电视节目

电视对于小时候的我们,常常像一个诱人的蛋糕,总觉得里边充满了无限的秘密。长大了,慢慢地知道,电视故事里,有你,有我,有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孙华清:《新白娘子传奇》我小时候一共看过N多遍,但是如果现在放,我还是会去看。不仅是故事的吸引,更多时候我看着看着,就能想到很多事情。告诉我的也不再只是人蛇的恋情……

蔡俊杰 :我开始看电视的时候,就觉得有很多港台很好看的连续剧,《笑看风云》等等,不了解香港,但是觉得很好,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成功。也开始喜欢周润发,喜欢张曼玉。

高尚:小时候看电视,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父母会用学习来教育我,看电视影响学习,还会用影响视力来教导我,看电视会变近视。现在,我到了中戏读书,父母常常会笑着说,是因为电视看多了才考上的。但是,我觉得自己小时候还是看的少……

钟佳宜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喜欢上了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那时候每天把作业赶快写完,为了就是回家能跟妈妈讨价还价,看电视。但是常常也看不到,就回学校问同学。课间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是讲电视的“大师”,很有意思!

李梓:可能我对电视的喜欢程度没有那么深吧。记忆中,小时候很喜欢看动画片。后来,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开始喜欢看书,觉得书比电视有意思!现在,很少看电视了,大部分都变成看电脑、看碟片了。

告别它,仍然喜欢它

文_欧阳萦雪

小时候母亲在一个大学的图书馆工作,我看了她那里所有的童话故事。在读那些童话故事时,因为坚信好人总会有好的结局,所以总是怀着一颗喜悦的心去读它,当正义终于战胜邪恶、王子终于娶回公主的时候,我慢慢的合上书本,想象自己是维护正义的主人公,想象自己是美丽的公主,历经书中的磨难,体验着成功之后的喜悦。当然,童话并不总带来欢乐,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让人爱怜的小女孩,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最后仍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还有科学童话,它教给了我们很多的科学知识。例如我知道了接骨木和樟树(应该是樟树吧)不能种植在一起,因为接骨木受不了樟树的气味,但为什么要把它们种植在一起,好像记不得了……

现在,我对童话依然是那样的喜欢,只是,喜欢并不意味着拥有。每当经过书店中儿童读物的柜台,眼光扫过那些熟悉的童话故事时,我的心里总会有一丝微笑,一些轻松;但是,我不会放慢脚步,因为我知道,还有别的故事在等着我……就让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吧,等着某个欣喜目光的出现―――因为在那目光出现的时候,才是它最灿烂的时候。或者,在累了的时候,找一本童话书静静地坐一个下午,体会一段儿时的纯真……

亦真亦幻的童话故事

曾经那么喜欢公主嫁给王子;喜欢好人打败坏人;喜欢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长大了才知道公主会和平民喜接连理;“坏人”很多时候也是那么可爱;幸福的生活也会有遗憾……

高尚:童话故事,我还是比较喜欢看传统中国水墨画的故事。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那是最早的时候很喜欢看的。《小兔淘淘》系列故事。尤其是里边的音乐,让心很透亮。

李梓 :上小学时每次看《海的女儿》,都会因为她坚强毅力和牺牲精神而潸然泪下。也是因为这样的故事看多了,感觉自己也会常常比较伤感。可能是心里太希望一种美满的结局了!

钟佳宜 :我觉得我喜欢的还是有点特别的,我故事里边有森林、木屋等等,这样场景的童话。比如小红帽、白雪公主、九只天鹅等等,觉得这样场景下的故事,我能想象的出,很美好。

孙华清 :我还喜欢看《丑小鸭》的故事,尽管它小时候受到了大家的嘲笑和排挤,但是,它用它的努力和善良换来了美丽。我喜欢这样立志类型的童话,因为我坚信,只要拥有善良,就拥有了所有的美。

蔡俊杰:还记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吗?我小时候看过动画片,后来又看了书。当时觉得我如果是尼尔斯就好了。我想每个人都会常常幻想自己就在童话故事里。在当时我们的眼中,每个童话都是神圣而美好的。它们都有一个很美丽的结局。

深秋的童话

我们都曾渴望过一个永恒的童话,在秋天里等待着,凄凄品尝成长。把往事写成童话,走在这样的诗行里,记忆永远年轻,如青青涩涩的年少时光。

秋天,不愿看到落叶纷飞,然而,记忆中那条悠长小路仍让如蝶的落叶覆盖,掩饰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春天的风,夏天的树,秋天的雨,冬天的路。记忆深处,流水飘走了美丽如梦的故事,愿落叶别卷走秋天的童话。

踏着落叶徘徊在秋的深处。也许,等到岁月里不再有痛楚,就可寻寻觅觅一段走远的美丽时光,就可风风雨雨重拾一个秋天的童话。

站在这个季节里带着期待,我等着……

站在这个季节里带着憧憬,我追求……

时尚又孤单的游戏

八零后的我们,是时尚的一代,是“无法无天、全家我老大”的一代,又有人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请你同时关注:我们是努力、勇于奋进的一代!

蔡俊杰:我小时候,特别是放假的时候,常常是被反锁在家里的。因为大人要去上班,外边车多,怕我一个人跑出去玩,发生危险!就一个人,无聊地看电视,等父母们回来!

李梓:喜欢小时候夏日的傍晚,院子里所有的小朋友都回来,我们在一起做游戏。可能游戏总是捉迷藏和抓坏蛋,我总会很开心。渐渐地大家都上学了,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更多是有关学习的内容了!

高尚:小时候玩得比较多的是游戏机,学习好了,父母奖励的。超级玛丽、魂斗罗、赤色要塞……还有很多名字叫不出,总之那时侯围着那种橙色的游戏卡转。常常是自己玩,有时候会跟同学一起,但是不多。我记得从那时侯起互相之间串门就开始少了。父母的工作也开始忙了!

篇10

今天,那位好玩伴的妈妈过来了,聊起了我们小时候,我想,是啊!记得之前还没有搬家的时候,我们也是很好的,只是,搬家后,或许是因为我更宅了,而且玩伴也越来越忙了,所以,一直都没有碰见吧!现在,走在路上,应该得定眼一看,才能发现哦,原来是你把!

聊起了小时候我们两个一起在玩!其实,我的那个玩伴,也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记得,我们已经好几年不碰面了,突然,在路上碰面了,认出来了,却也聊得欢!记得小学六年级遇见的时候后,也就经常地联系了!会一起约上去拍拍照,去买买东西!总感觉,没有见面以及没有联系,都已经不是问题!见面了,还是那样热情!

她,一个很爱美的人!记得小时候,吵吵闹闹的事情,记得小时候,会因为一句你不美了而生气的他!小学那段时间遇见后,她一直都说越长越好看了!其实,我还是一个学生,能有她这个已经卸下考试重任踏上赚钱的路好看呢!她,也越发的喜欢打扮了!当然,也越发的让我感觉到了美的感觉!

她!或许吧!两个性格完全不一样的人,却也能有一大堆的话说不完!

她妈妈开始说起,她是怎样地喜欢出去玩,妈妈开始说,我是怎样地宅,如若妈妈不出去,我就不会主动出去的,而且,每次都是要赶的!她说羡慕我这样的性格,可以那么乖,宅的住,妈妈说羡慕好玩伴的性格,可以那么外向开朗!哈!

貌似是两年没有见面,也有两年没有联系了!妈妈前几个星期还告诉我说遇见了她,然后差点认不出来,变化好大,变得太美而不敢相信是小时候那个小屁孩了!我说,她一直都很美啊!只是现在更喜欢打扮了吧!毕竟,肯定比学生时代要美吧!

她妈妈开始说起了自己还在读书,而好玩伴,明明与自己同龄,却受不了学校的制度,怎么说也说不读!

是啊,当时玩伴不读的决定告诉过我!哈!现在想想,是的,好怀念,我们在不同的学校读书,然后,一起互换课本,我教他数学,她展示她的文采,让我惊叹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