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生产劳动实践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重农思想教育重农思想的教育主要是关于农业地位和作用的教育,即教育人们要认识到农业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的本业,因而必须重视和发展农业。由秦至汉,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发展农业,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秦始皇继承商鞅的“耕战”思想,十分重视农业。琅琊刻石云:“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碣石刻辞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这都是鼓励劝导农民努力发展生产。他还改变授田、赐田制,“使黔首自实田”,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通过“舍地而税人”的政策,使游食之民及从事其他职业的人都负担人口税,驱使脱离农业生产的人回归农业,用以减轻农民的租税负担,让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汉代继承秦代的“重本抑末”思想,将重农贵粟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为了恢复秦末战乱破坏的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汉高祖全面推行重农政策,与民休养生息,下诏军队复员归农,“以有功劳行田宅”;招抚流亡,“复故爵田宅”;放免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田租,逐渐恢复生产。文帝也三番五次下重农之诏以劝农。《汉书•食货志》载文景时期采取的重农措施有:“以粟为赏罚”“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田赋减半;开垦荒地;限制商人兼并农民等。汉初政权在租税政策上也体现出了“重本抑末”的经济意图,在减免田租的同时,适当加重人口税收,加倍征收商贾的人口税,“重租税以困辱之”“欲令务农”[2]。武帝朝,重农政策未变。帝王亲耕籍田是封建统治集团劝农务本的特殊形式。《汉书•食货志》载文帝曾种籍田,“躬耕以劝农”;《汉书•武帝纪》载武帝征和四年,“上耕于钜定”,即率百官远至齐国钜定行籍田大礼。《汉书•食货志》载宣帝按照平籴思想实行“常平仓”制度,使重农贵粟的政策措施更加完善并形成体系。东汉的统治者们基本继承了西汉实行的与民休息政策,注重调动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此相适应,秦汉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修建了大批新的水利设施。同时,非常重视铁器推广和耕牛喂养。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规定,对损失铁器的,根据情况分别处理。武帝始,为体现重农抑末意图和加强对手工业的管理,一度对盐、铁实行垄断性的官营。云梦秦简中,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者必须判罪,对耕牛饲养进行考课和奖惩。汉代之所以重视保护耕牛和加速耕牛繁殖,是因为“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3]。秦汉王朝对蚕桑业也很重视,天子与各级官吏也重视劝桑。如汉元帝时,每年必由皇后春幸蚕馆,劝课农桑。在政府的重视和鼓励之下,自秦汉始,我国养蚕业的发展为全世界所瞩目[4]。秦汉统治者还实行一些奖励措施,以鼓励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如秦代和汉初就曾运用赐爵的手段奖励耕织,培养出了大批自耕农和地主,成为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汉书•惠帝纪》载惠帝时行“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这是为了劝课农桑,“薄其租税,宠其强力”,即“优宠力田之人”,鼓励大家努力从事农业生产。《汉书•武帝纪》中多次记载武帝下诏嘉奖力田。秦汉时期的农学名著中也对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有专门论述。《吕氏春秋•上农》是专题论述重农思想的篇章,“上农”就是“尚农”“重农”的意思。认为将务农放在首要地位,主要是为了使农民“贵其志”,即教化农民的心志。《氾胜之书•杂项》也论及“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弗能守也。夫谷帛实天下之命”。《氾胜之书》也认为农业是经济生活和社会安全的基础,是国家的命脉。
1.2农业科技教育农业科技教育是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最主要的内容。秦汉时期,在历代统治者的重农政策措施之下,农业生产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科技教育也比较发达。当时的农业科技教育主要涉及农业气象和占候教育,农田土壤耕作、水利和灌溉知识、农作物栽培、蚕桑养殖、农具制作和使用、园艺知识、畜牧兽医教育及环境生态教育等。农业气象和占候教育是农业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并且要直接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业生产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土壤、水分以及对所处环境气候的适应性。《吕氏春秋•审时》篇指出,“凡农之道,候之为宝”,把春夏秋冬分为孟、仲、季十二纪,在每个纪都有与之相应的物候与农事,教育人们要把笃守物候看作农业生产的重要原则。《四民月令》按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按照上中下旬,把应该进行的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经营等事项作了详细合理的安排,详细指导人们依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养蚕、缫丝等。精耕细作和增加产量方面的技术是当时农业教育和推广的重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主要是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生产多少与自己的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农民都想尽办法在小块土地上精耕细作,增加生产,提高产量。这方面教育内容涉及“深耕熟耰”技术、作物轮栽和复种、代田法、区田法以及保墒、施肥和改良土壤技术等。如武帝时,赵过在总结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代田法,即在播种之前先开沟起垄,种子播在沟底,待幼苗长起后,分多次用垄上的土培壅苗根,这样,能使根系扎深,减少叶面水分蒸发,抗旱保墒,又能防止作物倒伏,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代田法也迅速在关中、山西、甘肃等地推广。《氾胜之书》对区田法、溲种法、选种留种施肥、作物栽培、田间管理等分别作了详细描述。《管子》一书中对水利和灌溉知识、土壤区划知识进行了详细阐述。犁耕技术上,赵过创新和推广了“三犁共一牛”法、“耦耕”法,西汉末年,很多地区又出现了一牛一人犁耕法,牛耕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推广。赵过还发明推广了耧车、人工挽犁等农具和耕作技术。农业教育途径把以上农业科技转化为广大农民的知识和技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不断发展。
2秦汉时期农业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
2.1年长者对年轻一代的示范和口授秦汉时期,社会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还较低,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基本都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和完成。年长者把继承和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的技术和知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授给年轻人。在政局稳定的前提下,年长者的经验,加上年轻人的力气,就可以保证勤劳的人过上温饱的生活。这种传授方式促成了中国古代尊老敬老社会风尚的形成,甚至有学者称“孝道是农业经济的产物”[5]。农民是最讲求实际的,“眼见为实”是农民自古不变的信条,因此,通过示范和讲解、口授,让农民亲眼看到实在的东西带来的好处,从而认可和愿意接受,示范的方法也直观易学。另外,农民之间相互请教、农民向农业科学家发问和学习,也是农业教育的重要方式。
2.2官吏的推广与教导秦汉时期,从中央的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到基层的三老、里典(正)、力田,这些官吏都肩负劝民耕织的职责,在教民耕作、推广生产技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汉书•食货志》载,武帝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使其推广“代田法”。赵过还传授了“以人挽犁”和“教民相与庸拘犁”等增产措施。建武年间,任延在任九真郡太守,教民牛耕,使得开垦的田亩年年增加。《后汉书•王景传》载王景作庐江太守,教民犁耕,提高了耕作效率,因而“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汉书•召信臣传》载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畜积有余”。为了合理地调配用水,他制定了“均水约束”,使南阳地区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任南阳太守时,“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他发明的“水排”,是当时水力利用的重大成就,召信臣、杜诗二人因此受到老百姓拥戴,被百姓称为“召父”“杜母”。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这些官吏的推广和教导是分不开的。
2.3编印和传播农学著作秦汉时期,记载各种农业耕作经验技术的农学著作较多,这些著作对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很有帮助。《吕氏春秋》中有很多专门记载农业耕作技术的篇章,阐述改良土壤、适时种植、抗旱保墒、除草防虫等方面的经验知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农家有9家114卷之多,其中《管子》《汜胜之书》《四民月令》等最为著名。这些农书,有的是朝廷组织颁发的,有的是官府组织编写的,有的是个人根据实践经验编写的。这些农书使得农业教育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农业知识的传播和古代农业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
2.4歌谣、农谚的流传历代农民喜将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耕作经验用精炼生动的简短语言编成好学、易记、朗朗上口的歌谣和农谚,其内容反映着很多耕作技术原理和原则,交口相传,世代沿袭,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进行农业教育。如《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记载汉初流传的《耕田歌》这样唱道:“深耕概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这些歌谣、农谚在民间的广为流传,丰富和增长了群众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农业教育的作用。
篇2
一、根据我地农业生产需要改革教材内容,并调整教学计划。
我县是以大田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农业县,主栽作物是玉米,谷子和大豆等有少量的栽培。所以在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中,育种学、栽培管理学、病虫害防治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等相关教师在一起研究和探讨。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与我地栽培情况相联系,内容讲授要主次分明,有增有减,有取有舍。我们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删除原有教材中难度过深、理论性过强且在生产中没有实用价值的部分,增加现代农业生产中先进的知识和实用技术;删除原实习中属于验证性的实验内容,补充农业生产中实用的生物技术。例如组织培养、利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等的相关知识。改变过去理论授课为主的方式变为以实践教学为主,调整实践与理论的课时比为2∶1。同时为适应教材改革,我们还相应地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两个转变:一变学期计划为学年计划,并将教材内容做了重新调整,实现了理论讲授与我地农时和作物的物候期相结合;二变加大课堂实验教学。对于大田作物育种、土壤肥料、植物病理、植物生理、植物虫害、气象学等的实验课时比要加大,并且尽量到室外去实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发现新事物,通过实习、实验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抓住时机,强化实习、实践教学。
教学实习与实践是中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生产知识、生产技能和劳动技巧的实践活动。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并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才能学到真本领,掌握更多的新技术。农业生产取得的效益与农时密不可分,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因此农时对农业生产尤为重要。学生要根据我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时刻掌握农作物的物候期,就农时务农事。我们根据我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地农业生产实践的,栽培制度、耕作方式种植模式及田间管理方案,来抓好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过去不适应学生个性发挥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在教学中实现两个转变:一是黑板上种田为教师到田间地头现场讲课,边讲边实践,增强感性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二是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封闭式教学为讨论式、启发式、提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践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强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学生在学习中做,在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知识和技能又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只有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建立广阔的实践基地,促进学生技能培养。
篇3
关键词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体系
农业高职教育对推动河南省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就业再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高职教育的功能价值就在于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1]。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懂专业理论,又要会专业技能。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这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传统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农学系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分配到基层,直接指导农业生产,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和农村基层管理等方面工作,没有较强的实践经验,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待加强。
1.1实践性教育环节系统性和整体性薄弱
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受到教学计划和作物生长季节性限制,教学安排很难让学生观察研究大田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农学实验中,往往只能借助标本,让学生了解某种作物某一生育期的形态、特征;缺乏现场,不能深入生产第一线,学生对农村、农业、农民缺乏了解;学生缺乏对农作物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掌握的只是抽象的概念,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也不系统,在生产第一线实际应用容易出现各种问题[2]。
1.2社会、学校经济条件影响实践教学质量
现有的教育观念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思想落后于环境,与理论教学比较,实践性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实践性环节的质量。由于受实习经费限制,对实习环节进行精减,一些实习费用较高的环节只好变相取消。原有的为期4~5个月的分散毕业实习,大多因实习差旅费、学生生活补贴等上涨难以维系。另外,教师到实习点进行实习指导难度大,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1.3就业压力使毕业实习效果下降
学生毕业不包分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就业,众多大学生从3年级第1学期就开始联系工作单位。这给学生的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同时对毕业实习也带来冲击。毕业实习是分散的,遍布各个县市,学校不能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一些学生就利用实习时间联系工作单位,毕业实习质量难以保证[3]。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使得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原有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生产实习、社会调查、农业推广、毕业实习、农学实验等6个环节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
2.1基本思路
农学专业的实践对象主要是种植在大田中的作物,有季节性、农时性,不同于实验室实验。因此,有必要把生产劳动、专业劳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环节重新整合,组成一个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体系。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根据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条件,可重点加强农学专业,尤其是一些主干课程,如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的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入学后每学期均开设实践性课程“专业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将主要专业课(如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农业生态学等)中的实验、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以“一门必修课程”性质进行定位和建设,改变原来依附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一门与理论课相独立的实践性的专业骨干课程,并使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化。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拓宽专业口径,扩大知识面,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教育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
2.2基本内容
(1)设置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确定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即社会调查、生产实习、专业实践课、教学实习、实验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学生3年学习中不间断地全面实施。
(2)开设专业实践课,并作为实践性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贯穿3年全学程。2、3年级还安排4~8周到实践基地进行生产实习锻炼。
(3)实践教学3个阶段侧重点各不相同。第1阶段:1年级进行专业思想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以参加农事活动和社会调查为主要方式。劳动技能培养根据农时季节,每学期为30学时。重点训练基本劳动技能和作物生产技术。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巩固专业思想。社会调查安排在假期,使学生深入了解农村、农民、农业,提高学生社会调查和组织能力。
第2阶段:2年级进行专业基本素质培养,通过生产实习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等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进,训练作物大田管理、杂交制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种子经营、农业科技推广、作物科研等技能;加大论文综述、论文设计的份量和力度。实施方式以“学校+公司”联合进行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双方合作,互助互利。
第3阶段:3年级进行综合素质训练提高。毕业实习要求学生以见习农艺师、生产技术员或技术推广员的身份进行“顶岗实习”。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来进行。通过教学与科研、推广相结合,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并重,加大教学、科研、生产结合的份量和力度。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具备试验设计、分析总结等科研能力,能够指导农业生产和进行农业技术承包。
(4)实践性教学体系中每个环节都有教学大纲、考核标准和方法,编写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使用的教材和指导书。院内建有农学、园艺(果树、蔬菜)、园林(花卉、园林植物、苗圃)等试验基地;校外建有6个综合实习基地,十几个具有专项教学功能的教学实习点(基地),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实践性教学师资合理配备,队伍较稳定,均为各专业的骨干,老中青相结合,以保证教学质量。
3改革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
3.1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系统而有序
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避免两者的重复与脱节,课堂教学时数大大压缩。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灵活机动,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特别是改革后所有的校内外实习均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这样,学生大多表现积极,避免缺课不参加生产实习等现象,提高实践性教学的质量。
3.2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改革后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必须完成各项具体任务,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基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提供能够很好体现“验证—改进—创新”过程的实践教学现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4]。
3.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校外综合实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三农问题,感受时代脉搏。实践技能训练更加系统,联系生产实际进行理论学习和试验研究,同时参加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这对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社会调查,训练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积累群众工作经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从事农业或农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
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涉及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转变,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是学校能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重大问题[6]。探索和建立以素质能力培养为基点的现代教育模式,新形势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
4参考文献
[1] 殷曦敏.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体系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4,16(10):66-69.
[2] 金文林.农事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3] 温增起.浅谈实践教学[J].实验室科学,2004,24(4):18-20.
[4] 王亚东,黄梯云,赵春江.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情报学报,2002,21(2):214-218.
篇4
关键词:孙氏碑文;中国;耕读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7-0088-01
孙明(钅监)先生生于1877年,卒于1962年,享年86岁,乃清朝监生。他一生既亲耕亲种,又办学教育儿童。后人感念其恩德,为其立碑,碑文如下:“躬耕垅亩勤善仁信理智,教书育人朴华忠孝义”2008年丰县白衣河出土了孙明锚先生父亲孙高封的墓碑,碑上有联日:“映雪勤读书三经遗泽,种瓜遗行人五世其昌”据《丰县农业志》记载,孙高封常教育他的孩子们边读书边耕种。他每年沿路种植一些瓜,来往行人在瓜地吃瓜,从不要钱,只有吃瓜人走时带走一些,才会象征性地收些钱。所以孙高封种瓜年年赔本,但他心里乐意,他认为不但为行人提供了方便,而且也教育了后人。2013年丰县王沟镇丰西泽旧址出土了一块墓碑,碑文上有联:“克勤克俭一脉真传绍祖父,帷耕帷读两行正路教子孙。”碑的主人是清的监生孙玉良及孺人田氏。孙氏的三块碑的碑文记载了丰县200年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传承发展。
我国耕读教育和耕读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耕读教育已经出现了萌芽。《孟子》记载:“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人许行提倡“人人自食其力,国君也不例外。”而这与当时以孟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提倡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格格不入的。尽管此种学说无法与儒家思想相比较,却从此形成了我国耕读教育的最初模式。
到了汉代,耕读教育得到统治者的提倡、支持,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汉刘邦的家庭就是半耕半读的,其父亲及兄长都是种地能手,而且刘邦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史记》曾介绍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说明刘邦读书成绩优秀,是通过考试考取的官吏。刘邦做了泗水亭长之后,也并未脱离农耕。《史记》还介绍刘邦“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汉文帝继位后,既读书,又农耕,曾经表示要亲自耕种。他曾经下诏:“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文帝在此诏中明确了以农立国的思想,并举行亲耕仪式,表示为务农带头。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春二月,文帝再下诏书说:“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并让“帝亲耕,后亲桑”形成制度。汉武帝也是一个既重农耕又重读书的皇帝,他在上林苑试种从西域等外地引进的农作物的种子,试种成功后推广。他还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农业的官员,重用了农业专家赵过、卜式等。由于汉代皇帝耕读并重,使汉代以后出现了无数的耕读人家,同时培养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诸葛亮是最典型的例子,他躬耕垅亩,又结合实际,读书求知,使用天气变化巧安排作战事宜。他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受人敬仰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以后,历代精明的帝王都重视耕读教育,耕读教育也是理论连着实际的教育。在如此大环境下,出身于耕读人家的人才辈出,其中有很多都是大家特别熟悉的。例如:《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曾有诗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陶渊明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时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他会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他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再如:《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也出身于耕读人家,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之一。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后来,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作《齐民要术》一书。又如:《农政全书》的作者明朝的徐光启也是出身于半耕半读,二十岁中秀才,从万历九年以后十余年,一直在家教书务农,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7)才入朝为官。做官期间,仍不间断耕作实验,最后授命入阁为首辅大臣,他把耕作经验和实验结果写成了《农政全书》,计七十余万字,成为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农书。由此可见,耕读人家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
篇5
关键词:农机;农艺;措施
中图分类号:S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33-2
1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必要性
1.1 农机与农艺结合是农业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经济迅速腾飞,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农业的发展也在进行着同样的转变。自从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自主性和主动性都充分发挥发挥出来了。而跟随着市场的需求并且追求生产效益也就成为了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以这个目标为指导,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以前的那种单一的耕作模式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农业设施,经济作物,畜牧业,养殖业,以及果树园林这些优质并且有着高收益高效益的农业项目的迅速发展。
新的农业项目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在客观上也对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提出了要求。农艺,顾名思义是一种工艺,是一种技术,具体说来就是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而农机则是指农机具及其应用技术,用在现在则是指农业的机械化器具及其的生产技术的使用。发展现代农业,既要靠技术,也要靠农机。农艺技术是基础和手段,这是自农业生产以来积累下来的操作技术。而农技的运用却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便是农机,农机农艺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而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便是效益最大化。农机和农艺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运用木桶原理来说,这二者便是组成木桶的两块木板,二者需要相互依托,相互制约,无论那一块木板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农业生产实践证明,农机与农艺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如果只顾一味地发展农机现代化,而忽略了与农艺技术的配合,就算农机现代化的水平再高,最后也会无法推广。而如果只顾一味地研究农艺技术,而忽略了以农机为载体,最后农业的生产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譬如,没有播种技术的推广,无论农机部门研制的播种机如何先进,功能如何强大,再好的播种机也不会被推广使用。反之,不管农艺技术如何先进,如果没有优质的播种机械为载体,淡淡依靠广大农民来人工播种,不仅播种的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播种的效果还会因为无法做到播深一致且均匀等农艺要求而受到影响。由此,在新时期,农机农艺相结合始终是农机管理运用与科研的主线,讲究相互配合,合理分工,推动农业机械化不断往前发展。
1.2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已取得的成效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期里,我国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许多农机化新技术都是在明确农艺技术效果指标基础上,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例如抛秧和化肥机械深施、机械化精量播种、秸秆粉碎还田等。这些都是从作物增产潜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对作物生长的各个客观环境要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促进了旨在抢农时、争光热的华北三夏机械化耕种一条龙作业技术和吨粮田优质高效高产技术与配套系列机具的研制,这些都是在农机与农机相结合的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硕果。
国内这些农机与农具相结合的成功实例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国外也有着许多二者相结合的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例如美国的大豆收获机械化宽幅割台与损失率高的矛盾就是通过培育高底荚位大豆品种而解决的。西红柿机械化收获使培育方型厚皮新品种取得突破。日本60年代从中国引进尚未过关的水稻插秧机,通过农学育秧解决了中国多年无法突破的机械手取苗伤苗的障碍点,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国外这些经验也表明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2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措施
2.1 应有创新的思维,转变农机化发展的观念
要追求农业的迅速发展,首先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和认识。由于在我国的农机化研究人员中,依然存在着只重视农机的错误观念。人们常常认为农机是主要的,农业的发展首先要有好的农机来使用。事实上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促进农业发展。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在实践中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对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项研究还是一个跨学科的项目,不仅有基础的农业科学理论,还包含系统工程学、经济学等。它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研究对象也十分复杂。鉴于我国基础薄弱,各项指标还有待提高,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有经济学的头脑,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制定自己的计划。因此现在的科学研究,要充分考虑生产力能否转化为商品价值。
2.2 应当加强人才的培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需要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要运用科学技术带来经济效益,首先需要的便是人才。然而现在的农机课程设置还是以机为主,只有一门农学基础还与机械离得太远,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当改革农机化的相关教材。在教材中应当加入介绍生态学的知识,同时还应编撰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农学教材,培养农机农艺结合的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机轻化的现象。同时还应该学习国外的经验,要明白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并不是指简单的合并,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要在农机化专业中设立基础理论研究机构,对于农机化方面的研究还应调配专业人员,为我国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强大的理论依据,并促进其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3 要有分区规划的意识
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各地环境条件不同,因此实现农业机械化也就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区规划,尤其是田间作业机械化更是复杂。因此首先要对各地的风土条件、作物种类、种植制度、栽培方法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并且要与农业机械化联系起来,要因地制宜,运用调查的数据,提出区域性的,可以进行定量指导的机械化作业体系。对此,各地农业科技人员已作了大量工作,并且还提出建议,应当全国进行统一规划,并分区进行补充完善总结各现有成果。要从传统的生产种植过程中单一的机械化思想中走出来,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种植进行宏观设计。种植不仅要扩展到产前产后农产品加工与销售,还应当树立大农业观念。所谓大农业观念便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机械化也要全面考虑,拓宽农业机械化领域和内容。总之,中国目前仍然以生产粮食作为种植业的主要部分,而在目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的机械化栽培方式为主体,不过展望未来,农林牧渔大农业观念必然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农业机械化研究应该深化与拓宽并重,同步发展。
2.4 选好农机农艺结合的突破口
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被人们所接受。目前对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一些尝试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理论问题还值得去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新的发展时期,很多新兴的产业和新的工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农机的新设计和新思路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对农艺与农机相结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农机化发展的切入点成为关键。首先,农业产业布局要全局眼光,于农机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有利于提高农机的通用性,减少一次性的成本投入。其次,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提高农机的设计的针对性。最后,要加强宣传培训,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2.5 要加强有关行业和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并进行推广,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一个大的工程。因此,需要各行业和各部门进行积极的合作,要统一目标,确定农业技术路线,对于制定的科研课题的项目要共同承担,联合攻关。对于生产技术的规范也应当一起制定。此外,还应当建立一个好的交流平台,促进多学科学术的交流,促进农机农艺更好的结合和运用。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有其必要的,因为它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其可行性,因为在国内外已经有着许多成效显着的实例。本文即从这两点出发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我国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提出一点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弘.农艺与农机结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石[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10).
[2] 王玉清,杨兴武.谈农机农艺相结合[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2).
[3] 路玉彬.浅议农业机械化科技的几个特性[J].农机科技推广,2009,(09).
[4] 赵明晶.新时期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5,(03).
篇6
摘要:本文从洛江区农村妇女的从业分布、综合素质、参与培训意识等分析了洛江区农村妇女就业培训存在问题,总结了洛江区妇女就业培训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转变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引导闲散人员就近或是在家就业、提高妇女就业培训实效等五大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洛江农村 妇女就业 培训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需要团结动员广大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到有“为”有“位”,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农村妇女进行就业培训,提升农村妇女的生产能力和从业水平,让她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促进者以及受益者。
一、洛江区妇女就业现状
洛江区共有4个乡镇、2个街道,86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8万,其中女性8.6万。女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服装、鞋业、手工编织等简易手工工作的妇女占90%以上,其她妇女分布在商业、服务业等;留守在家的四十岁以上妇女两万多人。
二、洛江区妇女就业培训取得的实效
1.强化培训,全面提升妇女就业技能。2010年至今举办农村妇女科技致富技术培训班16期,种植专业户、女能手2500多人参加了培训。依托万安家政培训中心开展家政、月嫂等培训8期,参训妇女1000多人,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妇女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协调配合科协、农水局、教育、人社局等部门举办女农技员、丝网花艺、手工编织、“专家快车农村行”、农村妇女人才培训等各类技术技能培训班300多期,培训妇女达4000多人次,提升妇女增收致富能力。开展 “快乐家庭?幸福女人”、广场舞比赛、“女性大讲堂”等活动40场次,参与妇女5000多人次,举办家教讲座73场,参与家长10000多人次,组织开展美丽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参评家庭达90%以上,全面提高了妇女谋求自身发展意识。
2.建立基地,为妇女就业培训提供平台。在全区建立巾帼示范基地39个,培育了山边、南塘、白凤和双溪等一批省市级“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建立泉美生物科技致富服务小组、山边村妇女芋头蔬菜协会。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影响农村妇女1万多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吸收闲散的农村驻家妇女参与“一村一品”和专业村生产建设,并吸收部份有专业知识的妇女回乡做为技术带头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区建立“巾帼文明岗”21个,把巾帼文明岗作为妇女参与就业培训的竞技舞台,引导岗位妇女1万多人参与岗位建功、岗位竞技、岗位成长。完善了妇联、教育、人社、计生等部门横向联合,建立了妇女学校86个、人口学校92个、家长学校40所,为妇女就业培训拓宽渠道。
3.促进就业,拓宽妇女从业本领。加强与农业生产基地、工业、企业联系,培养初、中、高级不同层次技术人才,打造“妇”字号响亮品牌;培养发展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女能人队伍,为妇女就业开辟专门岗位。举办就业洽谈会、创办农村合作社、“春风送岗位”、家政专题招聘等方式,为妇女创造、提供就业岗位。建立妇女互助小组67个,传帮带更多妇女,提升从业技能水平。提倡以村为单位组建家政服务互助组,对村里的老弱病人就近提供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居家养老和幼儿假期安全保障工作,进农村社区的稳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妇女综合素质较低。洛江区农村留守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年轻妇女和素质较高妇女劳动力大多出外打工,未出外人员基本上文化水平不高,从事单一的农业及手工业,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5%,高中文化程序占22%,大专及以上仅占3%.
2.农村妇女自觉参与就业培训意识较低。农村妇女思想观念以及能力跟不上新形势,认为培训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培训后不能得到就业保证,证书拿了也没用,不愿意参加培训。同时,一部分农村妇女对就业培训存在必然的盲目性,随大流,别人学什么也跟着学什么,缺少自己的目标。3.农村妇女就业培训的管理服务系统不健全。技能教育和培训比较多,别的培训相对少;妇女就业培训资源总量不够,档次不高;短期培训多,简单工种培训多,技术含量高的培训比较少;缺少成熟的方法,导致详细培训进行以及考核发证、管理方法的拟定存在时间误差和脱节,影响了培训的水平以及质量。
四、完善农村妇女就业培训的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转变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农村妇女就业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妇联组织要通过座谈会、典型引导、媒体推广等途径,宣传妇女自立自强典型。要通过宣传栏、过街横幅等营造就业培训氛围;利用电台、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妇女就业培训意义。要加大对培训信息、政策的宣传和服务力度,激发参与培训热情。要依托科技下乡活动,与宣传、农业、科技等部门密切配合,向农村妇女发放科技书籍、科技宣传资料、播放科技光盘,引导农村妇女群众加速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
2.协调配合,加大对妇女就业培训的投入。政府要逐步加大对妇女就业培训资金投入,切实承担主渠道的作用;用人企业拿出一定的资金,通过适当补贴进行就业培训;鼓励社会力量办就业培训,努力解决就业教育培训的投入问题。妇联要加快建立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致富项目示范推广基地、创业培训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实现理论培训、实践培训、新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一体化”。要围绕新型女农民的要求,组织妇女广泛参与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卫生保健、健身舞蹈等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妇女自身素质。
3.主动作为,引导闲散人员就近或是在家就业。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要求较低的服装、鞋业、手工编织等就近进行产品投放在家加工,吸纳企业周边的闲散劳动力;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LED产品、制造业投放,鼓励企业培训技术带头人就村发动人员进行定点加工,降低技术风险的同时保障质量,有效地集中利用妇女的零散时间形成加工规模产生效益,实现三方共赢。
4.围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妇女就业培训。要找准有利于农村妇女就业培训的有效形式,培训机构要区分不同层次、文化、行业的妇女,有针对性的展开培训。妇联组织要扩大培训覆盖面,组织农村妇女参与人社局、科协等机构的培训,扩大农村妇女就业培训覆盖面。要建立巾帼示范村、示范基地,开展家政、编织、农技员等适合农村妇女需要的培训。要利用“妇女之家”,采取科技培训、专题讲座、多媒体授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妇女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创业知识培训。
5.加快转移,提高妇女就业培训实效。妇联的组织要主动参与维护农村妇女在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合法权益。要充足施展妇联组织的组织优势,主动做好妇女劳动力转移,通过项目扶持、“春风送岗”、专题招聘会等形式,为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妇女在创业贷款、就业等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提高妇女就业培训的成效。
综上所述,要实现农村的综合发展,应首先从帮助、改变农村妇女的收入来源入手,而加强农村妇女的技术培训及技术互助的引导则是重中之之重。通过加强农村妇女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生产能力和劳动技能,是提升农村妇女素质,建设现代化农村,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双重特征;集体组织优势;独立经营优势;交易成本
[中图分类号] F30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3-0034-03
众所周知,农产品具有高度的同质性,而且农产品的生产者通常人数众多,每个农户对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所以农业一直以来都是竞争最激烈的产业之一。相反地,购买农产品的中间人――经纪人和加工商――通常都高度集中,他们有更多的市场力量。因此相对于卖方的农户来说,这些中间人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实施买方垄断的市场支配力[1]。由于市场力量的不对称,农产品的销售]变为卖者(农民)之间的削价竞争,农民只能得到更低的市场价格并且承受更多的风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就会有很强的动因组建自己的合作社。
一、对生产合作社的经济学分析
根据Gearg Draheim(1952)的观点,合作社具有双重特征的概念,即合作社既是一个社会团体又是一个企业――一个向其成员提供经济优势的实体,是通过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共同治理的。作为一个社会团体,它对内是非营利性的组织,具有集体主义特征,这种精神体现为“团队精神”、“氛围”和“气氛”[2]。作为一个企业,合作社可以按照企业的管理原则进行组织,同其他企业一样受到各方面的经济约束。
从企业特征方面考察,合作社内部有两股似乎相反的力量在相互作用,即“集体组织优势”和“独立经营优势”[3]。一方面,成员们共同组织他们的活动,例如他们不单独在市场上销售他们的产品,而是把它们的销售转移到他们共同拥有的独立的企业――销售合作社中,即把他们的活动“内部化”到一个企业中,这即是集体组织优势;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的活动合并在一个完全一体化的大企业中,而是在经济上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这即是“独立经营优势”。
1.农业合作社的集体组织优势
对合作社经济优势的传统解释是:首先,合作社通过一个企业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其次,农户通过合作社进行市场交易可改善他们的市场谈判地位,以对抗市场上的垄断势力而获得较为有利的价格。
而新制度经济学派主要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探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集体组织优势。按照威廉姆森(Williamson,Oliver)的观点,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有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他与沉没成本概念有关。”①也就是说一项资产的专用性与这一资产用于其它用途或由不同使用者使用时其生产价值的损失程度成正比,损失程度很大时,为专用性资产;反之则为通用性资产。当一项资产具有专用性时,如果交易过早地终止,所投入的资产将无法完全或部分地改作它用,因为在投资所带来的固定或是可变成本中包含一部分的沉没成本或不可挽救的成本。而且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较高,使得拥有专用性资产的一方在退出交易时变得困难,因为专用性资产在移作它用时通常表现为较低的价值,由此给交易者带来巨大的交易成本。因此,交易双方中有一方投入了专用资产时,一旦另一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提前终止交易,投资一方就可能蒙受损失。因此,契约或是一体化的组织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就显得十分重要,但由于契约自身的不完全性,使得契约一方当事人仍然有机可乘,利用契约的漏洞占用另一方的准租,也就是说契约在节约交易成本方面并不如一体化的组织更加有效。因此一体化的组织才是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最佳手段,这就是经济上上下游联系紧密的企业走向一体化的内在动力[4]。例如在蔬菜生产中,如果菜农要扩大其生产规模,需要专业户为其提供运输服务,将蔬菜运往价格更高的市场。此时,双方都要进行大规模的专用性投资。但菜农担心的是,当他投入大量的专用性生产资料后,运输专业户却借故转向其他业务或者以种种理由提高运费,对于这种“敲竹杠”的行为,投入大量专用资源的菜农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同样的对于运输专业户也担心在自己增加投入之后,菜农转向其他的运输商或借故压低运输价格,这也将给他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些投资不能无代价地转为他用。因此存在大量准租金。因此,当存在“专用资产”时,为避免缔约后的机会主义行为,就有必要实行一体化。
而在农业生产中农户投入的资本就具有高度的专用性,他的准租金很容易被破坏。这使得他有较强的动机建立自己的一体化组织――合作社以保护其投资的准租金不被他人占用。因此,集体组织优势(合作社紧密连在一起的向心力)在于不依赖外部公司的情况下利用交易专用性资产,对外部公司的依赖可能会破坏其投资产生的准租金。通过建立他们自己的企业进行交易,合作社的成员把重要的交易内部化,并避开了机会主义的威胁。
2.农业合作社的独立经营的优势
农业合作社不但具有集体组织的优势,而且还具有独立经营的优势。表现在合作社的每个成员都保持了其经济上的独立性,因而经济利益的边界是很清晰的。这种独立性,一方面可以发挥“高激励”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适合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独立经营的有效性和完全一体化的无效性。农业生产的最根本特点就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其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有机体,这就要求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要关心和爱护劳动对象。另外农业生产周期长,且没有“中间产品”,只有最终产品,因此农业劳动成果的计量也只能根据最终产品,因此无法对劳动过程进行精确的计量。并且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对农业劳动的监督、计量的困难使得相应的给付报酬与劳动效率难以匹配,这就可能造成分配的不公平,从而使不同成员间的利益更加难以协调。正是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绝大多数的农业生产由家庭来组织,农业生产的最优规模取决于家庭劳动力的供给以及农户家庭的管理能力。
如果实行完全的一体化,农户合并到一个大型的农业企业,则这个农业企业 有多方面无法克服的弊端。很明显,农业生产受制于区域和气象上的不可预测性,这种不可预测性使得企业很难在事前清楚的指令,也就无法根据自己的指令来监督雇员的活动。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有机体,这就要求雇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化知识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及时做出生产决策,但一旦出现不利的结果,监督者在追究雇员的行为时,经验和直觉都无法为其行为提供解释。因此雇员的决策对于自身是不利的,考虑到此,雇员就不愿意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及时做出决策,也就无法充分利用自己的专用知识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下降。这两方面都将大大增加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这种成本的增加会完全或部分地抵消由一体化所带来的规模收益[5]。更为重要的是一体化的企业无法避免雇员或是雇主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指令和监督的不完全,雇员更加倾向于偷懒、搭便车,而不是诚实劳动,作为雇主也有可能利用以上原因故意低估雇员的劳动成果,把更多的收益转化为个人收益。苏联的集体农庄的失败生动地说明了放弃独立经营优势的大型、充分一体化的农业企业的无效性。
而农户的独立经营可以轻松地解决以上问题。由于实施了自我监督,偷懒行为已被内部化为农户的生产成本。所以在农户独立经营的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监督成本为零。因此,在农业中家庭的独立经营至今仍然是最有效率的生产单位。
3.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业合作社具有上述优势,但是不能忽视农业合作社存在的高组织成本问题。农业合作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外部机会主义的威胁,但是内部机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此外合作社还必须付出较高的组织成本:一人一票、民主管理,强调了社员间的平等,但毫无疑问地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失效率,并且在对合作社做出不同贡献的社员间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从而增加了协调的难度;由于一人一票的决策制度限制了资本的权力,增加了合作社融资的困难,也限制了合作社规模的扩张;为保持凝聚力所必要的情感的诉求和提供社区服务导致额外的支出等等[6]。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决定了合作社是一个高成本的组织。
二、对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980年,几乎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此,一种崭新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悄然兴起,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蓬勃发展起来。据农业部统计,2004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数由2003年的668万人增加到2,363万人,由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8%上升到9.8%。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开始由数量增长转变为成员人数的增加和组织规模的扩大。2004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其成员及其周边农户代销农产品总量达2亿多吨,代购化肥、农药、饲料、农用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近1亿吨,全年经营服务盈余187亿元,其中返还成员36亿元,占盈余总额的19%,用于股金的分红50亿元,占盈余总额的26%,平均每个成员获得盈余返还和股金分红收入364元②。
尽管近些年农业合作的发展很快,但在实践中却有很多问题,如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不够强;合作水平低,带动能力弱;运作和管理尚不规范,对农户利益保护不够;从发展环境看,制约因素多,扶持发展的措施不多,更加重要的是我国目前合作社的发展的现实是宏观管理体制的缺陷和政策供给不足[7]。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设置一个全国统一的对合作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和行政指导的有权威的机构;二是全国性的合作联盟没有建立,行业性的组织协调和社会服务没有组织结构来承载。在发达市场国家都有比较发达的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其主流的股份经济的补充,并建立比较健全的全国性合作经济联盟进行行业性的自律和服务,形成合作经济的强大组织网络。而我国没有这样的组织体系,也是我国合作经济发展缓慢与不规范的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的分析,合作社既有自身固有的缺陷,也有我国合作社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针对农业合作社内部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搭便车行为,应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系统论中的系统功能决定规律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功能的发挥,合理而科学的系统结构是系统功能完整的决定因素。完善的组织机构应包括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且各部门职能明确,分工合理,能有效地实现权力制衡,因此农业合作社要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及监事会,并明确各自的职能分工。各层次的农业合作社应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全国范围内在统一管理机构的领导下有自己的行业组织管理制度,政府有调整和规范农业合作社行为的健全的法规体系。
2.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观念。农业合作社是有成本的,在一定程度上,组织的成本与农户规模成反比,而与农户数量成正比。目前,我国农民过多,农户生产经营规模过小,这都将导致农业合作社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因此必须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观念。现阶段我国农民合作意识淡薄,进行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动力不足。为此,政府应深化对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功能和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在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契约精神,全面激活农民自身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和群体意识,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健康运行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3.宏观的支持。建立全国统一的合作经济的管理与协调部门。这种统一的机构负责对合作经济的管理、协调和指导,这种联盟的组建应当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和民办的性质,避免过度的行政干预。制定扶持合作经济的政策,政府主要应在财政、税收、信贷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流通等方面给予农业合作社以政策扶持,为发展合作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简要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农业合作社本身虽然具有较高的组织成本,但它仍是符合农业生产规律的有效组织方式,既能发挥集体组织优势有效地避免外部机会主义进而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又可以利用独立经营优势提高效率。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而言,农业合作社是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理想选择,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避开市场风险;同时也为落实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渠道。然而,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合作社有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因此应从微观和宏观等多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加快和规范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注 释]
①威廉姆森.经济组织的逻辑[A].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70.
②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93.
[参考文献]
[1]亨利・汉曼斯.企业所有权论[M].于静,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5-28.
[2][3] 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M].孙经纬, 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56.
[4]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78.
[5]张军.合作团队的经济学:一个文献综述[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23.
[6]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59.
[7]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9.
Economic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ers’ Co-operatives
Cheng Chengping,Yue Fengli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篇8
关键词 农民培训;特点;期望;原则
中图分类号 G725;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348-02
2004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0年以中央1号文件形式聚焦“三农”问题,“三农”特别是农民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各级各类培训纷涌而上。但是在开展农民培训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培训质量问题,而培训教学是培训工作的重心,做好培训教学才能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因此,应对农民培训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农民的发展。现代农民已经从过去的在家务农逐渐在向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转变,他们亟需培养自己的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1]。为此,笔者根据农民学习的特点和心理期望,总结了开展农民培训教学的原则,现总结如下。
1 农民学习的特点
1.1 学习目的明确
农民学习主要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要想得到好的发展,就必须学习,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地位等,还有利于子女教育[2]。因此,现代农民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激情较高。
1.2 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
由于农民大多数从事生产、加工、经营等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相对在校学生来说对科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有着无法相比的优越性,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农民可以借助日常的实践来思考学习的知识从而能更好地掌握。
1.3 精力分散,记忆能力较差
由于农民日常劳动量较大,从事的大多是体力劳动,加上家庭的琐事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此外,现在留守农村的大多是年龄偏大的农民,其记忆能力较差。因此,农民学习的特点是学得快,但是如果不应用于实践忘记的也快。
1.4 家庭负担重,学习时间有限
农民的家庭负担重,既要承担生产的重任,还要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负。因此,为了提高家庭生活水平,青壮年农民一般都在农忙时在家从事生产,待到农闲时则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妇女和老人既要从事农业生产,还要照顾小孩,能够腾出来的时间很少,因此学习时间有限。此外,农民一般都是自行安排生产劳动的时间,无法统一,因此学习的时间也不容易集中[3]。
1.5 怕承担风险,但容易相互间学习
在农村,农民在生产实践中一般不敢冒风险,因为一旦试验失败则会损失惨重,所以大部分农民都缺乏创新能力,不敢冒险。但是当有一户农民试验成功则会有大批的农民跟风,从众心理严重。因此,新技术一般是在部分农户试验成功后才可以大面积地推广和应用[4]。
2 农民的心理期望
2.1 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期望学习后能够获得好的收益
农民在生产上遇到技术问题时,既想解决又没有办法解决,因此想学习新的科技知识来改变现状[5]。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期待教师能够从其实际出发,彻底解决其生产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教学目的,使农民学以致用,才能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 农民是务实主义者,期望学习后能解决实际问题
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和新方法的推广必须经过当地试验、示范,且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才能被农民接受和应用,其创新能力差。此外,农民对学习的要求是经济、实用,而不是仅收取学费而不教有用的知识和技术。
2.3 农民是生产劳动者,期望学习中能助其进行助决策分析
农民由于长期从事生产实践,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对于生产有其独特的见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长篇大论地讲解农民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好的技术措施,改善其生产现状,为其生产起指导、指引作用。
2.4 农民年龄参差不齐,期望教师主动鼓励其学习科技
对于一些年龄大的农民,对于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缺乏信心,自我感觉年龄大了还当学员,产生自卑心理;或者文化底子差,学习难度较大,产生退缩情绪。要求施教者平等对待,热情主动与其交流互动、讨论座谈,鼓励他们,给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努力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激发、唤起和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要新颖、实用,激发其好奇心,提高学习效果。
3 开展农民培训教学的原则
3.1 组织到位
学员出勤率高,教学秩序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井然有序,是组织到位的具体表现,也是顺利开展农民培训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培训之前要完成以下工作[6]:一是制定好教学计划。在每期培训班前,要明确培训的时间、内容、地点、任课教师等内容,以确保培训工作有序稳步推进。安排好教师。按照“责任心强、熟悉‘三农’、业务精湛”的要求,选聘优秀教师,并明确教学、实习等工作具体的要求,计划中既有理论教学的安排也要有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准备好教材。选择通俗易懂、内容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的资料作为培训教材。三是组织好学员。通过做好思想工作、提前通知、事先短信提醒、干群结“对子”、表彰先进等途径,努力提高学员到课率,确保培训的顺利开展。四是选择好基地。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具有良好示范性的农业园区、加工企业、种养大户等作为教学示范点,通过“现场参观”、“一线指导”等途径开展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五是考虑好细节。每次培训,都会涉及教学、后勤服务等诸多部门和人员,因此培训过程中,要考虑好诸如教师接送、上课时间衔接、教室音响调控、学员上课点名、茶水供应、试卷发放等一系列细节因素。有时小细节也决定全局。
3.2 内容实用
农民学员是务实主义者,期望学习后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培训内容应该实用、知识技能简单易学。科技培训,主要目的让学员在较短时间内掌握1~2项专业技术,提高实际专业技能[7]。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如果不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就可能会与实际生产、学员需求脱节,让学员觉得培训“办学匆匆匆”、“内容空空空”。要取得实际办学效果,培训内容一定要实用。教师课前要进村入户,与基层干部、学员代表面对面交流,准确了解学员的真实需求和产业生产实际,全面掌握农民学员在知识、技能、信息、市场等方面的需求意向,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课程教学方向,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培训之前,应将课程表、教学内容向学员公布,听取意见,鼓励学员带着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来听课。教学过程中,少谈抽象理论,多谈符合生产实际和农民需求、学员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傻瓜技术”。这样,培训的效果、吸引力才会大大增强,这也是各类培训班的生命力之所在。
3.3 形式新颖
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形式正逐步失去吸引力,实物、标本、影像、模型等的新颖直观教学形式正逐步成为主流。形式新颖的教学形式能为农民朋友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培训过程中要重视运用实物开展直观性教学。影像、模型直观包括模型、图片、图表、幻灯片、VCD碟片和教学课件等;语言直观,如教师通过对客观事物具体、生动、形象的描述和比喻等,培训过程图表结合、声像结合、图文并茂,适时在生产一线开展现场教学,把看、讲、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者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快、心里服,才能增加学习吸引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培训单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施教水平,建立实验实习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来满足教学需要。
3.4 互动活跃
良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与“学”积极而有效的互动过程,绝对不是“单方的”。因此,培训过程中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善于提出启发性问题,让农民就提出的问题发表个人意见,提出见解,培养农民联想、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通过问答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等教学方法,进行师生双向交流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和引导农民将感性的认识和体会上升到理性认识,启发农民能够主动、自愿和愉快地学习科技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乐意学,由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 其次,应当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提高农民学员学习信心。良好的教学气氛,能给农民学员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表达意见,愿意与教师和同伴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不断战胜学习困难,取得学习进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做好学员思想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通、行动通。农民学员绝大多数是农村从业人员,工学矛盾突出,通过面对面交流、家庭走访、技术帮扶、谈心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了解学员“心声”,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不断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二是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农民学员具有较强的自我概念,他们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特别希望受人尊重。只有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农民学员切实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人格的尊重,才会增强其学习信心,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三是教师成功的角色转换和扮演。作为教师,不但要扮演好培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角色,还要善于转换角色,扮演好农民学员的学习伙伴、学习合作者、帮助者、建议者等角色。大量的培养实践证明,教师成功的角色转换和扮演,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必要条件。四是注重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用学员身边成功的事例影响、引导学员,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教育学员。
3.5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是指学员和教师能力的双重提升。学习知识是农民学员参加学习的“动力”,但掌握技能对其而言显得更为重要[8]。因此,培训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工作技能,应该采取“学中干、干中学、教中干、干中教”的办法,让农民学员到实验室、大棚、果园、养殖场、农业科技园等基地学习、实际操作,通过试验、示范、实际操作等途径,让学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消化理论、掌握技能,在实践中提高,掌握真“本事”。同时,可以组织学员参加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检验培养效果。在学员技能提升的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每次授课结束,教师应认真进行自我小结,弥补不足;教师之间进行“听课、评课”活动,相互取长补短;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及时掌握、了解、跟踪最新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深入一线,虚心向实践、实际学习,掌握实情,了解实践中的难题。
3.6 时间适度
学员大多数是身心已经成熟、具有社生活经验,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农村从业人员。 其生活、工作、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其学习与儿童、青少年不同,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培训应主要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办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农时、春夏秋冬季节的不同,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一般农忙时间不办班,镇村有重点活动时不办班。同时,根据不同的季节安排每季的上课时间。此外,每次连续上课的时间要把控好。实践表明,农民可以接受的连续上课时间是2 h左右。因此,培训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控上课时间[9]。
4 参考文献
[1] 张娜,马月霞.新型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期望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42.
[2] 张胜军,聂伟进.基于成人学习特点的农民工培训教学策略[J].职教论坛,2012(13):38-40.
[3] 周颖.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新型农民的创业能力——关于新型农民培训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教育,2010(6):12-13.
[4] 李永钊.因材施教 分类培训——农民培训分类教学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8):31.
[5] 钱明,陈勇.提高半农半读涉农专业中专班办学实效的几点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2(9):14-15.
[6] 姜长云.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及政策调整趋向[J].经济研究参考,2005(35):1-11.
[7] 姜长云.农民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05(9):13-17.
篇9
[关键词] 农学 实践教学 动手能力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自1959年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生产劳动锻炼,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学校办学十分重视,专门下文通知要求各师对农学院学生教学生产实习给予大力支持。1959年4月,即下令组建兵团农学院实习农场。原兵团农学院的学生经常在实习农场的试验地参加从种到收的各种生产管理,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60年,学校先参加兵团农场的播种以及田间管理,而后又支援夏收及秋播工作。1961年春夏,就有5个班150多人下到农场参加生产实习和开展科学实验。在建校初期,较多的是参加基建性的建校公益劳动,而后才不断加强专业性的现场教学和生产实习。当时,根据中央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要求,1965~1966年实行半农半读制,积极参加农场无偿的义务“双抢”(抢收、抢种)劳动,帮助农场职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学生与职工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学生熟悉农场的生产和生活,掌握了生产技能,与农场职工建立了密切的感情联系,受到农场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在1962~1965年贯彻执行“高教六十条”,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加强。
一、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经验总结
20世纪70年代,农学院恢复招生,进入复课办学的试验阶段。试点班学生在校内种植小型试验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结合参加老师承担的一些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1975~1976年在全国“学朝农”(辽宁铁岭朝阳农学院)的潮流中,我校也实行开门办学。20世纪80年代起,以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两段式安排实践教学。主要下到团场连队与农场职工一起参与作物栽培和田间管理工作,学习兵团农场及职工群众的好经验、好作风、好品德,学会掌握栽培技术和学习做人的道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983年,学院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办学;1983~1995年十多年间,以校内试验站、校办实验农场、石河子和北疆以及全疆范围内的农垦团场生产第一线全面展开实践教学,大二在校内种植教学试验田,开展科研项目的观察、分析、研究工作;大三在校外积极参与农场各大作物的栽培管理工作;农学专业毕业班学生还挂职担任科技副连长,协助指挥生产,实地训练学生领导、指挥生产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学生下基层实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校依据国家科教兴国和农场科技服务的需要,反复深入研究教学体制改革,把原来的两段式实习改为下团场科技服务与毕业生产实习相结合的一段式实习方式。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在农六师新湖农场等地建立了农科校外科技示范和实习基地,与农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三农”(农场、农学院、农科研)协作关系。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做到训练有素才能熟能生巧,把理性认识的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课堂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的作物栽培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在生产中发现、解决实际问题,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模式安排实践教学。经过这样的反复磨练,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和自我完善。
理论教学不结合实际,学生的理论知识仍然还是老师的东西,并不能变为他们头脑里的真知;因为深入实践才能出真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其理解、掌握真本领。要学会游泳,只有下水练习,才能掌握游泳的真本领。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实际生活中,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能满意解决问题。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与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样,要求得发展、要能不断进步,必须事必躬亲,只有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不断进取才行。实践是成功之母;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农学专业知识学习特点
农科院校大多专业的不少专业知识是结合大农业生产实践而具有总结性、应用性的理论,其科学体系包括从生产实际中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知识;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丰富多彩的农作物丰产经验,各地区生产有不同的区位差异,呈现多样化、地域性、特殊性、模式化。要学好农学专业知识比较其他理工科专业有更大程度的复杂性,它必须考虑外界环境条件的气候变化差异、不同生态区域的地区资源特点;又要了解各地区不同的种植制度和生产习惯,各地丰富多样的生产实践经验以及市场经济和流通领域的需求信息等等。由于生物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更增添了学习、理解农学专业知识的广度和难度。
下面,再具体举出几个实例来说明农学专业知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小麦人人都见过,但有不少专门学问。表面上看都属小麦一个大类型,在全世界或全国各地都一样,可是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分;冬小麦在南、北方又有不同的涵义。南方的冬小麦是指在冬天播种的小麦,实为春性品种(或称为春性小麦),而北方的冬小麦才真正是冬性品种的小麦。前者应称为冬播小麦,而后者才叫冬小麦或冬性小麦。若南方冬播小麦引种到北方只能当春播小麦种植(因属春性品种)。水稻在全球都有很多品种,但是有不同特性,它们对光照反应要求严格。1971年,我们在现在农学院大操场南边种植过湖南引种来的一个高产品种“稳吨半”,属籼稻品种,在石河子只分蘖、拔节,但不能开花结出稻穗,因为不能满足它在阶段发育过程中的短日照条件。大豆在阶段发育上,对日照反应也很严格,要求短日照条件才能顺利通过光照阶段,完成开花结实,正常结出豆荚;在南方的绝大多数大豆品种不能随意引种到北方种植,因为在北方只长茎、叶,未能进入花芽分化,故不能开花结实。我们在1993年从湖北引进一个大豆高产品种比松,在石河子只长茎、叶,不能开花结荚,必然无豆粒种子。仅举上述3例,即可说明作物栽培技术学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社会上或无学农学专业技术的有些人认为,农学专业知识很好学,常听有人说:庄稼活不用学,别人咋种我咋做,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易行。
三、实践教学和教育改革的新探索
随着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石河子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紧紧抓住机遇,努力求得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认真地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农学院作为石河子大学专业基础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龙头学院,应勇于承担重任。在加强本科教育的同时,要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为大学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教学改革要不断推进,思路应有不断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灵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校要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管理型人才,努力抓好通才教育,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做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素质,注重创新。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公益性课外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演讲法、自学法等综合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既要重视外语、计算机,又要重视实践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向着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远胜.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和实践.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09-114.
篇10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挑战;意义
1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源泉及主要内容
1.1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源泉
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 1662 年的《赋税论》中提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这是首次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由流通转向了生产。威廉・配第觉得,劳动是体现价值的根源,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了价值,且区分了“政治价格”、“自然价格”、“真正的市场价格”。此外,他还初步的提出了劳动的复杂性与简单性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虽然他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没有形成体系,但是却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形成了劳动价值论的雏形。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补充,于1776 年发表了闻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对其发展做了一定的贡献。他提出“应当注意,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它种物品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工资、土地资本和资本利润构成了商品的真实价格,科学劳动价值论的产生以亚当・斯密的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论断为基础。
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他提了由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形成商品价值,但物化劳动只是转移自身价值并不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卫・李嘉图比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更加坚定地坚持了劳动是“唯一原则”的观点。他批判地继承了斯密的观点,同时根据劳动价值论对斯密、萨伊等人关于非劳动价值论的错误观点进行批判。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某种使用价值进行的特定的生产活动,它体现了包含在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中原有价值向新商品中的转移,并创造出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由于劳动二重性的发现,才解开了物所掩盖的社会生产关系,彻底揭示出了商品经济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明确阐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者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他提出,商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二重属性,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这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属于历史的范畴。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所固有的基本规律,价格除了受价值决定,还要受到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规律使得生产者必须尽量缩短自己的生产时间,使得自己的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这样,生产者才能获得效益,否则只能因效率低下被社会淘汰。这就让整个社会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引领社会前进。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中心而将大部分服务业部门排除在外的劳动价值论受到了经济现实的挑战。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工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并围绕着物质产品生产过程而展开的,与物质产品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服务业部门基本上被排除在价值创造的考察范围之外。但是,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条件相比,现代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服务化趋势,服务业的生产和就业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中心而将大部分服务业部门排除在外的劳动价值论受到了经济现实的挑战,深化对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过程的认识,成为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2.2 科技革命引起的劳动形式和价值创造方式的变化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论所依据的生产方式是工业机器大生产,活劳动在运用生产资料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生产资料则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价值转移,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流程很清晰。但是,现代科技革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出现了无人车间以至无人工厂,活劳动的耗费降低到最小程度,而物质财富及其体现的价值量却成十倍成百倍地增长,其中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诞生于19 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向前滚动了一百多年,具体的历史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是围绕着劳动价值论而进行的,并没有超出这一范畴,那么,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我国的建设中,劳动价值论依然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一方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人道主义的坚持。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单一按劳分配的正义性和合理性,他认为要充分保证劳动者的权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主体得到解放。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助于保证劳动者的权益。目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休息权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等现象比较普遍,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至少用人单位能够意识到不能侵害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这样,反过来也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于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也大有裨益。第二方面,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将收入分配关系合理化的指导思想。依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收入分配的制度,而劳动价值论不能成为分配制度的依据。依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根源,物化劳动在劳动过程中能转移自身的价值,但是并不能直接形成新的价值。所以,在建立一定的收入分配制度时,首先应当充分考虑的是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4 总结
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更是一种管理方式和理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注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员工的需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障员工的权益,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继续延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精神,对于今天“以人为本”的坚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科技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困境与出路》.刘冠军.[J].学术界. 2008(03)
【2】《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新探》.何炼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02)
【3】《科学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李俊.[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3(02)
【4】《马克思“生产劳动”概念的现代拓展》.孙峰.[J]. 南方论刊. 2011(04)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认识》蔡云辉.[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05)
【6】《商品价值新论》.冯春安.[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8)
【7】《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刍议》.何桂美. [J].鄂州大学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