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安全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地安全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煤矿;低采高工作面;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用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煤矿企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这种观念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极为不利。建立和推广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改善煤矿传统观念,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追求有着重要意义。
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意义
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对煤炭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的,既是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工作、煤矿安全领域的具体运用,也是煤炭工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把握工业化进程中安全生产的规律,推动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的重要步骤。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和配套的实施保障措施,这正是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的体现。推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就是推动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的具体实施。
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煤炭企业具有持续、有力竞争力的必须措施。煤炭企业必须实现本质安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经济上,安全状况直接决定着煤矿企业的生死存亡,煤矿企业不论其经营规模大小,经济效益好坏,都经不起事故的折磨,只有减少甚至杜绝各种事故,才能创造宽松的安全环境,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
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以危险源辨识管理与事故分析为基础,以人、机、环、管理系统协调为着眼点,从本质安全型人员、机器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型环境、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消除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整个实施过程以安全信息与经营管理系统为实施支撑平台,最终实现煤矿生产本质安全。它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按矿井各类事故发生规律进行主动治理,即变被动的事故分析与事故处理为主动的事故预测和安全评价;将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主动的超前管理,其实质是本质安全化。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系统,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基础;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配套的实施保障措施,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支撑平台。
3、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在低采高工作面的应用
3.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在低采高工作面实施的困难性
低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2-2.8m,工作面沿煤层倾斜布置走向推进,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相对大采高(大采高综采可定义为割煤高度大于3.5m的综合机械化开采)工作面,低采高工作面有以下特点:
采高低,煤层赋存不稳定,夹矸多,粉尘大,空间狭小等,为队伍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2具体应用及实施
3.2.1加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
根据年度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计划,主要利用班前会、班后会等时间实行行之有效的安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危险源的动态辨识,岗位标准及措施,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管理表,相关的管理制度等。培训完毕后,组织所有人员考试,对考试不合格人员,必须重新培训待合格后,方可上岗。
3.2.2强化危险源辨识常态化
新工作面在建立及初采前的危险源辨识。辨识危险源时,依据“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与“岗位操作标准”,把岗位每一步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危险源辨识全面,只有辨识全面了,才能反应出岗位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隐患——危险源,才能根据这些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来消除控制不安全状态危险源的发生。
a、危险源辨识要求每位员工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将自己工作任务逐一进行填写。
b、更新已辨识的危险源,便于学习和应用。
c、危险源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必须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接合的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全过程原则进行制定和修订。
d、对新岗位、新工艺、新设备则必须认真的重新辨识。
e、各队队长为第一责任人,对本队危险源再辨识内容负责。
3.2.3积极推进综采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和动态达标
a、制定员工岗位工作标准、岗位流程,对职工进行岗位操作规范培训演练。
b、制定人员入井检查标准手册,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查,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动态达标。
3.2.4确保制度执行和考核落实
定期检查与考核,将日常的检查与定期的考核想结合,员工的工资薪酬与考核相结合,危险源辨识与人员不安全行为纳入考核中。
坚持动态与定期相结合,矿领导和机关人员跟班检查、每月逢零的定期检查,并不定期进行“机电运输、一通三防、死角死面等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动态检查分值占60%,定期检查分值占40%;真正做到了安全检查无漏洞。
3.3本安信息系统的充分使用
本安信息系统是本安管理体系的扩展和延伸,借助这一信息化平台,实现现场综采工作面隐患排查信息化。同时为确保员工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信息系统使用的熟练程度;相关人员编写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新信息系统使用说明,并深入该队班组了解系统应用情况,现场解决员工提出的问题。让每位员工都能够熟练使用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截止2010年底,该队已录入本安信息系统中的隐患达到2983条。
3.4实施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成效(不安全行为)
通过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在低采高工作面的充分应用,综采二队人员不安全行为由年初的4人次降为0人次,本安体系季度考核由年初的本安二级迅速提高为本安一级单位,确保低采高工作面安全生产零伤害。
参考文献
[1]刘海滨.李光荣.黄辉.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4):67-72.
篇2
1、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分公司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成立了安委会等相关的安全管理领导机构,设置了独立的安全环保部,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公司调剂,属地化招聘等渠道不断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从成立初期的5人已增加到10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处于可控状态,截止目前,未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2、项目安全管理情况,为不断提升项目安全管理能力,分公司相继组织开展了由公司领导和项目部负责人组织带队检查,坚持开展实施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活动,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整改,有落实。并对前期准备项目进行集团公司和上海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宣贯和交底,让前期准备项目在运营实施过程做到不脱离公司相关管理制度,不脱离公司管理理念等要求,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
3、信息化运用管理情况,依托微信管理平台,实施信息化管理,分公司建立了安全管理微信群,时时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动态、安全新技术的运用、事故案例等信息,学习和掌握安全发展的动态和方向,提升安全管理理念。
二、2018年计划
1、继续加强安全管理团队建设,以各种形式招聘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并通过业务能力的培训和安全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推进安全管理职业化。
篇3
【关键词】重要性;安全隐患;安全管理;相关措施
社会水利工程有水利疏导、预防自然灾害、水电开发、农业灌溉等社会职能,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发展速率,加强水患疏导和自然灾害预防,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普遍存在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施工人员安全,完善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降低工程风险,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
1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安全管理是控制水利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风险的必然要求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会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在施工中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部分工程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温度控制措施,施工工期普遍较长,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利于控制工程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工程延期,另外水利工程需在枯水期施工,工程施工时间限制较多,存在很强的季节性,施工强度较大。自然环境因素对水利工程施工影响重大,因此企业在进行施工建设时需把握时机,科学合理制定施工计划,施工单位应针对工程施工建设中需面对的洪涝问题,制定科学全面的施工方案,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工程的事故率。
1.2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当前我国水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用水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用水质量,优化城市水环境,加快相关水利工程建设刻不容缓,水利工程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有挡水、蓄水、泄水的功能,因此对相关建筑物的承压、防渗、抗冲、耐磨、稳定、抗裂等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重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采取专业的施工方措施,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地段多位于河道、湖泊、沿海等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水利工程对地基要求较高,在复杂的水域环境施工时需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和工程建设的相应要求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其他水下作业,施工时地基处理不当则容易埋下巨大且难以补救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时需加强安全管理,采取专业的地基处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2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现场管理不严谨的问题,施工企业对现场管理重视度不够,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未能严格按照管理要求对工程施工建设进行相应的监督,许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混乱,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导致工程建设中诸多质量问题未能及时被发现解决,为水利工程埋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工程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工程的事故发生率,难以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另外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处于敞开式状态,大大增加了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难度,管理人员难以对施工对象和施工材料进行及时有效的安全管理。
2.2施工对象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
有的工程施工对象相对较为复杂,部分工程涉及土石方爆破,工程施工离不开炸药雷管材料,存在较大的爆破安全问题,部分工程需在洪水期间季节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面临洪水侵袭威胁的施工安全,不同季节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侧重不同,部分工程需处理好基坑开挖处理时基坑边坡的安全支撑问题,给水利工程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水利工程施工的现场一般在野外,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并且大部分施工工作人员主要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建筑中,生活条件较为艰苦,此外,相应施工设备存在较多的问题,相应的消防器材配备难以到位,施工技术无法得到及时更新,从而影响了施工的整体质量。
2.3企业缺乏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施工及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水利工程施工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部分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来购置施工中确保人员安全的相应的设施和工具,而且无法按期支付安全管理经费,施工企业自身又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给水利工程施工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一些中标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忽视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相关施工技术规范,随意进行工程分包甚至允许一些不具备资金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赶工程进度压缩工期进行疲劳作业,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为水利工程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水利工程施工工地所启用的工作人员多为文化层次较低农民工,这些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安全意识培训,因此安全应变能力相对较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工地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施工现场控制能力较弱,难以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3.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现场安全管理是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有利于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包括高危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临电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加强防护管理来预防高危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进行施工现场相关材料的管理,也有利于减少施工材料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原有的施工管理组织架构和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完善,增强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将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从而更好的实现施工安全管理目标,促进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展开,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3.2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在水利工程施工开展前对施工单位提出明确的安全要求,并将其作为主要考核标准之一,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安全问题应严格追究相关部门的相关责任,强化施工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施工企业需重视提高水利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组织相关的安全意识培训,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强调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现场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能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效果,施工企业应在相应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切实发挥相应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能。
3.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
企业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切实落实责任到人的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全方位安全生产控制,明确施工流程,避免盲目施工,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切实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
4总结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管理对象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也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企业缺乏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缺安全意识。为了加强工程安全管理,企业需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加强安全监控。
【参考文献】
[1]闫丽萍.关于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新农村(黑龙江),2014,(14):249-249.
篇4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项目部;危险源
Job location dangerous source recognition and control supervisor several experiences
Zhou Qun Shao Weiqiang Mao Jiankun
【Abstract】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department the question which exists in the job location dangerous source’s recognition and the controlled process, the analysis has the reason, proposes own some experiences.
【Key words】occupational health safety control system; Project department; Dangerous source
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就是不让工人发生伤亡和职业病,不使建筑设备和财产受到损坏。而建筑业是一种高危险、事故多发的行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保障、持续改进的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目标,我公司于2005年引入GB/T28001标准并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几年来,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内审、外审过程中,发现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容易产生不符合现象,特别是在施工现场项目部的技术管理人员工作不认真、不仔细,参照、模仿其它工地,不能正确识别,也就不能有效的预防控制。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发表几点体会。
1. 危险源的辩识、评价及控制是GB/T28001标准的核心要求,是一项动态的持续活动,也是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审核中关注的重点是危险源是否识别到位。而项目部在识别危险源这个过程中,往往识别不到位,遗漏一些危险源或危险源不符合本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现场实际。产生的原因是,没有认真根据现场具体进行识别,只是简单地把公司下发的《危险源清单》照抄一遍。因为公司的《危险源清单》涉及范围很广,考虑到各个方面,有些危险源可能不符合本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有特殊条件。例如:在建造多层住宅小区,周边如有道路、管线或河流等,则往往把脚手架、支模架、施工电梯安拆作业等列入重大危险源控制表,而对基坑坍塌或基坑变形可能引起的管线破坏、临近河流可能产生流沙管涌的危险源却没有识别并列入清单,没有根据其场地的特殊性进行有效识别。
2. 危险源的辩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一项动态的持续活动,要适时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
时间在变,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是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设计变更、新工艺、新技术及操作方法的变化情况下,或是国家法律和法规的修订、建设行政部门的文件通知等内、外部因素调整变动时,应及时进行评审并对《危险源清单》进行补充,以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例如:设计变更,桩基础由预应力管桩改为钻孔桩,项目部就要及时组织进行评审调整《危险源清单》,进行修改和补充,使得危险源识别真正到位。
3. 沟通不够充分
项目部一般有健全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与下达施工任务同时进行,但有些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内容却没有反映施工涉及到的危险源和职业病的预防,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而且与相关方就职业健康安全信息进行相互沟通的记录不全。达不到GB/T28001标准的沟通要求。
4. 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和管理不到位
根据建设行政部门的要求,一是对重大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编制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建立重大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和台账。二是施工现场建立重大危险源公告制度,公告不同阶段、不同时段的重大危险源,并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内容包括危险源、施工部位、防护措施和责任人等。
篇5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其中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以道路的增长是最为明显的。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和工期比较长,流动性也较大,而且工序比较复杂,所以在道路工程施工期间可能会发生很多安全性问题,实际生活中也正是如此,目前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形势紧迫。
道路工程施工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
一、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在大部分安全事故中,人为原因造成的占很大一部分。人为原因主要是指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人们主观思想上安全意识不强,违反道路施工规范,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物造成安全事故。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物搭建不规范,使之处于一个危险状态,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建筑物能够造成安全事故,是因为处于危险状态的建筑物由于其潜在的破坏和伤害能力存在。今年来,由于建筑设备造成的伤害时有发生,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机车装卸土方或者石方把人压住或者掩埋等都是可能发生的。
3.道路施工环境造成安全事故。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是作业环境有可能是极其危险的,比如建隧道或者高架桥等,危险的施工环境会在心理因素上影响施工者的情绪,进而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存在人为的因素和建筑物得因素,但是客观危险的建筑环境是安全事故发生的背景条件,所以建筑环境的通过对人的行为和建筑物的影响对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4.道路施工管理不严引发安全事故。在前面所述的三种造成道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中,他们仅仅是安全事故直接或者表面层次的原因,根据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根深蒂固的原因是缺乏安全管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管理混乱或者安全管理不严格,每年来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数不胜数。而其,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工人都是文化程度较低,劳动力强大,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疲惫,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措施,把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二、道路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体系
对于建立健全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体系来讲,主要包括建筑公司方面的安全管理和道路工程项目部得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就建筑公司方面的安全管理来讲,一要建立安全生产公共监督渠道,建筑公司应该选拔合适的安全人员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该以公司经理等负责人为组长或者是副组长,定期的召开安全生产管理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原因,从而实现动态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二要落实安全责任检查制度,由于建筑工地是一个动态的环境,所以对施工工地的管理不能是死板的,应该要求承包人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包括一般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等,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来讲,必须狠抓安全生产,严格按照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文件等执行安全检查措施,保证安全进行施工,防止由于疏忽和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加强企业安全教育
对于建筑企业来讲,无论是制度或者管理,都离不开文化和教育,每一项安全措施的制定以及贯彻执行,都必须以企业安全文化教育为基础。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企业安全文化和教育的必要性。
2.1结合企业安全文化背景,健全生产管理制度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安全文化背景,制定一套具体的适合项目建设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安全技术规范、岗位安全责任规范以及安全操作规范等一系列的安全制度。
2.2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教育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必须要加强建筑职工以及其他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安全技能培训教育以及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法制教育。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思想水平有限,所以必须采取日常的施工规范等安全常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并且使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中自觉的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教育,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在安全事故发生时,掌握自救或者逃生的技能,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安全技能训练,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造成不知所措的后果,贻误逃生的或者自救的最佳时机,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加强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法制教育,可以使建筑单位的员工提高安全法律制度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法制水平,在思想上和法制上都要对安全管理措施有一定高度的认识,确切的理解公司的安全管理制规范,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贯彻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措施,促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公司的安全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正确的履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管理具有很强的制度性、政策性和技术性,并且安全施工始终贯穿于道路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工序,以及很多的施工人员,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教育以及严格的执行建筑企业所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道路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加快道路施工进度,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建设施工作业的特点
据相关调查和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工程行业由于安全事故丧生的工作人员每年有千人之多,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的同时,更让人无法挽回的是生命的离逝。造成事故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是个人的工作疏忽,大都是因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工程建设施工具有以下特点,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手工劳动多。施工过程中的大多数工序仍旧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手工操作,作为体力劳动的一种,工作人员难免会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导致很多人为操作失误,容易发生事故。此外,工程建设施工作业环境差而艰苦、立体交叉作业较多,其施工过程中的相互结构也较为复杂,碰到进度安排不合理的时候还会因为赶工期而进行加班作业,所以以上的各种程序都需要多单位多部门相互协作,相互沟通和协商及配合,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好,防护不严,衔接不密,容易导致互相伤害。最后,工程建设施工中临时员工较多,而且流动性比较大,其中,农民工约占总数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有的工地甚至高达百分之九十五,造成了施工作业人员主体的不稳定性。以上这些特点说明了工程建设施工其操作过程中危险性大,劳动力强,突发性强,发生伤亡的频率较高。因此,施工现场必须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安全技术,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2 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单位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施工管理人员对于安全责任的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管理过程中,也会存在没有将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于是,出现了安全管理意识薄弱,责任制度不健全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仅仅将安全施工制度写在纸上,不仅没有落实到施工过程中,而且没有与员工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在部门设置上,甚至有些施工单位没有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在岗,安全施工监督十分薄弱。此外,施工单位缺乏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员工不带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
2.2 政府缺乏监管力度
目前,部分建设行政部门对于国家颁布的有关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的精神传达不到位,措施不合理,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施工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漏洞。对于应该由政府部门监管的项目却没有开展有效地实施,仍旧停留在突发性的检查上,缺乏日常的监管制度及措施。例如,有些地区缺少相关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缺少经费来源,安监站的监管作用没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建立健全处罚依据和政策。其次,处罚权和管理权分离,使得安监力度有所削弱,安全隐患未能够及时有效地整改。
2.3 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未能有效履行职责
施工过程中,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够,未能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理职责,一味地追求进度和质量,忽略安全管理。甚至有的监理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技术规范、标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熟悉,不清楚,更没有掌握,因此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不仅如此,安全监督站人员的消极态度,没有及时督促责任企业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未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情况,导致安全监督形同虚设。
3 加强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在意识形态方面,须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的重要性,施工过程中应尽力为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寒冷的冬季、炎热的夏季,或者遇到安全事故频发的天气时,应充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积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2 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健全的施工安全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主要由专业工程师负责,针对工程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有关工作。
3.2.2 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由项目经理组织,主要是负责严格按照安全技术的措施和相关规定进行组织和生产以及在经济合同中的安全指标的确立。
3.2.3 专业安全检查管理体系
主要由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对工地的施工安全进行定期检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安全事故,并完成安全事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3.3 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首先,要尽快完善工程建设市场的管理体制,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的力度,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应尽的监管职责须认真履行。其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强制措施,对于违反工程建设有关规定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和监管,按规章办事,依法处理。再次,对于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严格查处,对违法人员要严惩不贷。最后,对于施工现场要加强安全巡视,生产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及时整改并跟踪其落实到位。
3.4 完善监管机构,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
完善监管机构,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需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建立一支项目安全领导队伍,该队伍以项目经理为直接负责人,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项目的现场安全员以及施工组长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整个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主要是指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实行责任到人,责任到岗位。同时,须签订责任认定书,对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考核。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办事,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实施。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现状;方案创新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lso has caused the extensiv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work out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new method that clear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goal, raise the safety technology, strictly enforce the safe production work system,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o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of accident happening.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situation; Schem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基础建设投资规模迅速增大,带动了建筑业的大量发展,但同时,我国建筑领域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像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我国市场机制的问题日益突出等。针对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便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此外,我国也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来强制解决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现状
建筑业本身存在着点多面广,多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工作环境差,露天作业多。因此,安全隐患多,事故接连不断的发生。据统计,2011年2月全省共发生安全事故一千起左右,同比增加约六十起,上升百分之六;但死亡有所减少,同比减少二十五人,下降百分之二十五,其中包括发生了一些较大的安全事故。 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丧失自和控制权。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小的建筑企业被动的依附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人,只追求经济利益,从而违背了一些客观施工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施工企业丧失了主宰控制权和指导管理权,这将不利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1]。
二、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导致建筑施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差,这就需要健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三、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不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不及时传达国家的相关信息,对贯彻落实更是置之不顾,这也是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
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一些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不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可操作性差等。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具体状态进行控制,使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减少,减少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减少人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项目的效益目标。然而,我国目前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
2.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不明确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不明确是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不明确表现在:
第一,施工现场人员复杂,不能很好的控制进入现场的人员。施工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其安全意识也很薄弱,管理难度相当大。
第二,管理人员对管理知识的了解的不健全,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分析不足,无法提出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2.2安全生产要求不具体
一方面,有的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忙不过来,因而疏于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导致下层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不了解。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管理层安全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重视安全生产,也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想要低投入,高收益,有些管理者提不出安全生产要求的具体措施,有些提出来了也只是形式,不贯彻落实。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建设方案创新
以法律为基础,以减少事故发生为目标,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为手段,以加大宣传、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为保障,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创新思路。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3.1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要转变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而对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有所创新。
第一,要分析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针对安全生产的问题,制定管理目标进行改进,例如,一些企业的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后,不带安全帽,这样就很容易发生意外。因此,此企业就采取利益处罚,每违规一次就扣取5%的工资。
第二,要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人员进出,施工人员要定期培训,还要加强其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第三,对于施工现场的布置,要严格按照建设部的标准要求布置,实现安全生产。不得因为麻烦而减少安全程序,更不能因为抢工期来减少施工现场的布置 [2]。
3.2提高安全生产技术,促进安全管理
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只有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才能够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性改善,从而减少建筑施工的事故发生。我们要利用新技术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安全生产技术,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是:
一、对于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要加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和事故统计分析体系。例如,一些企业在施工时,及时统计不良状况,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之后专门建立一个问题分析库,这样就可以很快的解决类似问题[3]。
二、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形成安全科技一体化。利于新技术对危险区进行估计和控制,来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其次,高科技安全防护用品的开发生产等将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技术。
3.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用工制度,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切实落实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责任制,发挥企业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权和指挥权。严格按照规定,来利用施工人员,同时要加强人员的技能培训,安全生产意识培训,强化劳动合同意识,各用人单位应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通知》,规范签订劳动合同行为,完善劳动合同内容,切实规范用工制度[3]。
4.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探讨,我们必须针对每个企业的不同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从而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从而将我国的管理保障体系顺应时展需要,走上更加完善的地步。
参考文献:
[1]张秋平,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1(10).
[2]吴伟民,刘在今,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J].科办论坛,2010(8).
[3]李边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10(5).
作者简介:
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建筑施工从业人员迅猛增加,我国建筑安全工作管理也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具雏形,并初步建立了系统的执法监督队伍。但由于建筑业建筑施工队伍庞大繁复,作为建筑一线施工主体力量的农民工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安全意识薄弱,自我防护能力较差;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规范, 维护建筑市场正常运行的各项制度不健全,既有的制度和规章贯彻不力;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包袱难以解除,尚不能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等不利因素造成了目前我国施工队伍尽管很多,真正具有实力能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队伍却不多的尴尬现状。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
没有把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真正摆在重要位置,主动性不强,态度不积极、不认真,只是被动地为了达标而达标,为了完成任务而达标。
(2)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致使创优与不创优、市区与县的建筑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相差较大;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 且存在安全文明施工资金投入不足或无安全文明施工经费的现象。 要求政府随着职能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安全监管法规,进一步调整监管制度,进一步改进监管方式。
(3)未建立有效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达标难,保持和提高更难。绝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通过达标考评后都存在思想麻痹、放松要求的现象,基础管理资料、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等较达标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成果没有得到保持和发扬,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
(4)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 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 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 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 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 “三定”未落实,处罚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开展落实。
(5)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 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消防防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如一些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可操作性差;有的企业没有安全培训计划,安全培训工作不落实, 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安全操作技能较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6)施工现场普遍存在质量管理兼管安全的现象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侧重过程;而质量管理虽也是动态管理,却更侧重结果,所以安全管理需要专项跟踪管理、专项投入,也需要专职的施工安全员。 但施工现场往往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 或多数是配备注重质量管理的两职相兼的质安员, 实际上也就是只主管施工质量,并且存在施工安全员的施工安全知识和业务素质较差的现象。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部分单位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得在工作和考核过程中无据可依、无章可循。
(7)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比较混乱
施工现场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安全质量标准化对于规范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本质安全度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的施工现场,诸如脚手架、塔吊、临边防护、三宝四口、临建设施、施工用电、机械器具、原材料、施工道路、环境保护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隐患,在实际的达标考核过程中,施工现场造成失分的比例也最大。
2.解决对策和措施
2.1 统一思想,提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认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以人为本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涵,充分认识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2 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在我国,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必须强化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一是把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写入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并将指标进行层层落实和分解,分阶段进行重点控制考核;二是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领导机构,负责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组织领导、协调及所需资源的配置;三是从企业机关到各项目部充实、配备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达标实施方案和计划,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五是制定严格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奖惩措施,并且执行落实到位。通过上述责任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方案落实、奖惩落实等工作,以有效地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开展。
2.3 通过文明安全工地的创建,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
文明安全工地创建主要包括:施工安全达标、工程质量创优、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办公生活设施整洁、营造良好文明氛围五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将文明安全工地创建活动与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结合,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关系,既能够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层次和水平,又能够提高文明安全工地创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4 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
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段和管理标准。两者都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都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因此,逐步探索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实现安全质量标准,避免“两层皮”现象的出现,对于夯实安全生产双基、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本质安全度、建立自我约束及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意义极为重要。
2.5 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步骤
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应采取下列步骤开展和完善达标活动:一是成立各单位、各部门的达标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业组;二是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员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三是广泛宣传发动,保证全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四是修改、补充、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基础管理资料;五是对照标准多轮次整改,加大隐患整改投入;六是开展自评验收,在举一反三的基础上整改不合格项;七是保持完善,迎接正式的复评验收;八是复评验收;九是举一反三整改问题和隐患;十是总结表彰,持续改进。
3.结语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是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重要举措。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才能在实现专业达标、岗位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全面达标、本质达标、长效达标和动态达标,从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参考文献:
[1]严刚汉,刘庆凡.建筑施工现场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2]刘嘉福,姜敏,刘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百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姜华.施工项目安全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桥梁施工 风险 安全管理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6-229-1
1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内涵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是以实现生产过程安全为目的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采取相关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以期科学地、前瞻地、有效地发现、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主动防范、控制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避免、减少事故的发生。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投资不断加大,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大跨度、高难度桥梁的大量应用,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如何确保桥梁工程的施工安全,是当前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
2 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模式
安全管理总的思路是以三阶段风险分析与防控管理为主要抓手,辅以常规手段的管理模式。人员管理模式上以专职安全员为主,将群众安全监督员、兼职安全员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2.1 三阶段风险分析与防控
三阶段风险分析与防控是桥梁的一种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它分为预案阶段、预控阶段及预警阶段三个阶段。
预案阶段主要是指应急救援预案、各种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从源头上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这个阶段贯穿全年甚至项目施工全过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预控阶段主要是指每个月的危险源辨控,即这个月月末对下个月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采取防控措施,这个阶段具体到了月,主要目的是实现安全管理理念中的过程控制。项目部坚持每月对下月的危险源辨控工作,并积极予以落实,确保了安全生产的过程控制。
预警阶段主要是指每天的安全危险源告知或警示,这项工作主要通过每个危险源点的单元预警牌、班前会来体现。即每天通过每个危险源点的单元预警牌内容的更新和召开班前会来告知施工人员本日工作存在的危险因素,让工人做到有知有畏。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在重大危险源点设立了单元预警牌,并根据施工工序每天进行内容的更新;各工点每天施工前均召开了班前会,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每天的安全生产。
2.2 常规安全管理手段
2.2.1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项目部必须成立由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总监、安环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成员组成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并下发正式红头文件给各施工班组,同时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做到有组织、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2.2.2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层层进行分解,项目经理和项目部领导以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协力队伍必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每个队伍、每个人,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2.3 编制安全规整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项目部可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编制包括安全检查、施工用电、动火作业、登高作业、特种作业、特种设备、安全奖罚等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制定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上规范一线人员施工行为和操作,避免习惯性的违章行为。
2.2.4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
项目部成立一线工人业余培训学校,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利用工余时间,每月对工人最少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可涉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及制度,教授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逐步提高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2.5 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
安全生产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安全生产费用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保证,没有有效的费用投入,安全管理绝对是空口说白话,无从谈起。
2.2.6 建立安全例会制度
为更好地总结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要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在每月月底前组织项目部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和各工班组安全负责人召开安全工地例会,总结上月会议明确应落实事项,对当前安全状态进行总结,分析上月在安全生产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根据工程施工情况明确下月安全检查工作重点。当发现施工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应立即组织召开专题安全生产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2.7 定期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为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项目部安全工程师要坚持每天对工地进行巡查,对关键工序和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实施全过程旁站,适时开展安全检查,专业安全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突出重点。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加大巡查和检查的力度,对安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或隐患,口头或书面通知、督促相关单位或责任人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直至消除安全隐患或问题,确保安全工作不留死角,不留隐患,不留遗憾。通过对整改情况的复查、验收和签认,使安全检查工作形成闭环控制。
2.2.8 加强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安全监控
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由于作业人员所处工作环境往往较一般人员更加危险,更加容易发生事故,必须是安全监控的重中之重。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相关的施工作业活动,否则给予严厉的处罚。
2.3 安全人员管理模式
安全生产工作绝对不是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所能控制,必须发挥全员的力量。项目部可以在安全管理人员模式上进行创新,设置群众安全监督员、兼职安全员等广大安全监管力量。并将此纳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去,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才能更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10
关键词:环境安全管理 环保材料 物资材料 管理
1、引言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精神,我们在房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环境/安全管理标准要求开展工作,以使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达到较高的水平。本文主要阐述环境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指标,并且介绍环保型材料的应用,最后提出,除了应用环保型材料,我们还应该加强房建物资材料的管理,以期在新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下,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环境安全管理目标
2.1环境安全方面目标
(1)噪音排放达标。(2)现场无扬尘,现场目测无扬尘。(3)生产及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污水经过滤有组织排放。生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严格按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环境安全管理方案执行,按要求设置沉淀井,污水无直接排放外界或市政污水管网现象。(4)使用灭火器有效到位,无施工现场火灾、爆炸发生。项目部环保型灭火器配备齐全。加大对施工现场火灾隐患的纠察力度,项目部任何动用明火都必须经过审批,对临时用电、焊接、宿舍、木工棚等易发生火灾的区域进行重点检查。(5)无油品、化学品泄露现象。(6)最大限度地节约水、电能源。(7)项目部对纸张、印刷品的消耗加大控制,对于非重要文件要求反面也要使用。(8)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严格控制,项目部已对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并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处理。
2.2安全管理目标
(1)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重大伤亡事故。(2)保证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到位,在各级检查中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以上。(3)项目部及时办理安全监督手续,确保三次安全监督优良率达到100%。(4)劳保用品、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合格率达100%。(5)安全生产管理达到“两型、五化”标准,争创省级文明示范工地。工程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6)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由分公司指定的安全员(安全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
3、环保材料的应用
环保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制造和使用新型环保建材可以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合理开发和利用工业废弃物还有助于改善建筑功能。其特性主要有:(1)满足建筑物的力学性能、使用功能以及耐久性的要求。(2)对自然环境具有亲和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节省资源和能源,不产生或不排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有害物质,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系统的负荷,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3)能够为人类构筑温馨、舒适、健康、便捷的生存环境。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对于环保建材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用户对环保材料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推动有关,同时也与环保材料自身的优越性能和应用的广泛性有着莫大的关系。
4、加强房建物资材料的管理
4.1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凝聚力的团队
之所以要强调的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打造凝聚力的团队,主要是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就一直信封“事在人为”这个信念。一个企业要想取得发展,就要有一定的凝聚力,这就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如果企业把员工摆在第一的位置上,员工在其中感受到企业带来的温暖,企业给他们的希望,企业给他们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这样才能创建一种融洽的工作环境,企业的凝聚力才能得到提高,企业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同样,处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员工,才能把心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把企业当成家,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也是做好物资材料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条件。
4.2 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中的运用统计学
我们应该将统计学的思维应用到日常项目的物资管理过程中,来提高工作的效率。由于仅仅在住宅工程的物资管理中,就有1000多种材料,如果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不但工作效率会降低,而且也不利于进行成本分析,严重制约了企业今后的发展。尤其是推广实施建筑工程量清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定额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只有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才能将准确数据提供给定额分析,将极大地推动企业今后的发展。
4.3 深入了解房建物资材料
根据专业来划分,一般建筑工程材料设备种类可分为:建筑部分、给排水部分、强电部分、暖通部分、消防部分、结构部分、弱电部分等几部分。粗略的统计一下房地产开发住宅项目,其中涉及材到1000多种材料设备,作为一名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者,要想对如此多的材料设备全部掌握,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要了解材料的使用,材料的性能等专业方面,达到全面的了解就更不容易了。根据物资管理工作中的现实性和物资涉及专业的特点,我们要做到科学合理分工,管理人员各负其职,认真精细的对待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使物资管理人员更好地去了解和掌握物资材料,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结语
通过对我们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目标分析阐述,介绍了在这个提前下的环保型材料的应用,房建物资材料管理的加强。最后,我们完全坚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环保建材的大力推广,物资材料管理的加强,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会很快实现,将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载松.环保型建筑装饰材料浅谈[J].商场现代化,2010(4):2.
[2] 康晓通.建筑装饰环保材料发展与使用[J].科技与生活,2010(1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