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县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已初步建成。县教育局将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组织学生到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地址在石桥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教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对中小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对学校评价制度的重大改革。文要求各地要确保中小学生参加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的时间,按照新的课程计划,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到实践基地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文要求各地要集中时间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初二、高二学生集中参加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5天。根据我县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目前的实际接待能力,经教育局研究决定,在2011-2012学年度首先安排全县初中二年级学生集中到素质教育基地开展活动,每期活动时间5天。其他各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的时间由各学校按国家课程规定安排。
二、活动要求
集中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由县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统一协调管理。素质教育基地要不断加强特色项目建设,针对中小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分别开设不同的活动课程,努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强体质;要大力改善素质教育基地的饮食、住宿、卫生条件,积极为参加活动的师生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努力使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家长及社会满意。
各学校要把组织学生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内容及评价将如实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并将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各中小学要认真组织,积极配合素质教育基地进行培训前的对接,加强对学生入营前的纪律教育和文明教育,加强对学生培训期间的管理,班主任要和本班学生一起参加培训活动,协助基地指导教师组织好本班的纪律。
各中小学在组织学生到素质教育基地活动过程中,要制定周详的接送方案,要特别重视接送学生的交通安全,选择车况良好、证照齐全的车辆,安排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驾驶员接送学生。学生在基地活动期间,各校要安排带队领导、教师和相关人员全程跟踪管理,确保学生在活动期间的安全。
三、人员安排及收费标准
按照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接待能力,各中小学每次安排600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劳动技术教育。按照县物价局核准的收费标准收费,各中小学本着学生及家长自愿的原则,大力宣传,积极发动,稳妥组织活动开展,要充分讲明政策及活动意义,并将收费情况予以公示,对特困生、孤儿等无力交纳活动费用的,由学生所在学校承担相关费用。
篇2
[关键词]高校 人才培养 实践能力 教学质量
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年招生由108万人增加到540万人,各类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500万人,学生毛入学率达22%。我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步伐,尽快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当前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
乐山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一直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培养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通过不断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逐步建立起了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实践环节和教师教育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方案。乐山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紧扣“西部、地方、新建、师范”的基本校情,围绕“培养基础宽厚、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强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地方经济建设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2000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各专业制订的教学计划强调本科意识;2004年作为四川省第一批学分制试点学校,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制订了平台模块学分制教学计划;2005年又做了进一步完善。在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学校始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并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作为根本着眼点,突出师范特色和实践环节。经过几年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2006年12月,该校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现改革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方案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
2007年教学评估后的整改阶段,该校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现状,再一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这次修订遵循“精选、重练、增选、显用”的原则,适当压缩课堂讲授内容,把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重点突出实践环节和教师教育特色。师范文科专业的总学分控制在160~170学分,课堂教学总学时数控制在2200~2300学时,课堂教学压缩200~300学时,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133(2005年为17),学分比例≥19%(2005年为10%)。师范理科与非师范专业的总学分控制在165~175学分,课堂教学总学时数控制在2300~2400学时,课堂教学压缩200~300学时,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1≥46(2005年分别为17和19)、学分比例≥126%(2005年分别为9.7%和11%)。教师教育课程学时学分数也由原来的18个必修学分增加到35个必修学分、6个选修学分。其中,增设2个学分的师范技能训练内容和试讲试教环节,教育实习时间延长至1学期,增至16学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素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进一步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乐山师范学院2007年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整体设计了实践课程的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环节,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互渗透,构建了“一条主线”(所有实践教学活动都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展开)、“两个课堂”(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七大模块”(课程实验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的多层次、全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凸现该校“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作为一所师范院校,培养优秀的教育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教学实践是师范生从准教师走向正式教师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在实践中的运用、检验、巩固、提炼、升华的过程。该校在传统的教育实习、见习基础上,积极探索提高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新思路、新方法。2007年,该校与乐山教育局合作,实施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双培计划”,为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双培计划”是指高校选派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并对学生顶岗置换出来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该校于2007年3月开始实施“双培计划”,迄今为止已派出12个专业300多名学生到乐山市178所中小学和新津、雅安等部分乡村中学顶岗支教,并对置换出的200多名农村教师进行了培训。这种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及农村教师知识更新的迫切问题,另一方面使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好地提高。这体现在:一是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基层教育生活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体会到了教师的崇高和伟大,树立起爱岗敬业的职业信念。二是提高了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在乡村学校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消化了理论知识,个人技能得到一种持续的、稳定的提高。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通过顶岗认识到了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促使其回校后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第一课堂实施“平台模块学分制”,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第一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2000年升本以来,该校面对教学资源紧缺与推行完全学分制对资源要求较高的矛盾,探索构建了一套切合新建本科院校实际的、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人才培养方案。
两个平台和弹性学制。标准学制四年,分两段安排。前两年为第一平台,通识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主要集中在第一平台。后两年为第二平台,主要是专业必修、辅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遵循基础课要“宽而厚”、专业课要“少而精”、选修课要“新而活”的原则,适当压缩总学时、学分,并逐步降低必修课的比重,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学生用二至四年的时间在第一平台学习,以便夯实基础知识;鼓励学生中途创业,以便学习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注重过程管理,对于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的个别学生在第一平台予以淘汰;学生一般在两年后进入第二平台学习,可以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这样更有利于与多变的人才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
课程分类模块化组合。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按不同层次、难度、学时和教学进度设若干课程模块,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从各类课程中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这种模块划分照顾了不同层面的学时要求,体现了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专业课的设置,强调“必需、够用”。学生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然后再选择某个专业方向的分流课程模块或辅修专业课
程模块修读,有利于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侧重或在其他专业领域的横向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
经过几年的试行,“平台模块学分制”实现了“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比较合理的整合,缓和了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推行学分制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同时,它融合了我国传统教育注重德育和养成教育的优势,减少了对现行德育及学生管理体制的冲击,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体现了因材施教。两个平台的学制结构也更加灵活,更具优势,既能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在四年学制内正常毕业,又使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在第一平台延长学制、夯实基础。
第二课堂搭建多机制、多平台的育人新体系,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积极延伸。学校将第二课堂育人纳入到学校培养方案中,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任务,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特殊群体。
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乐山师范学院一直坚持把学生专业实习见习、社区志愿者服务、假期社会实践等进行统筹规划,将提高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和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按照“项目化、基地化、专业化”原则,坚持“组织活动有项目、指导活动要专业、开展活动有基地”的指导方针,逐步建设了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目前,该校已建立教育实习见习基地、科研实践基地、生产劳动基地、对口扶贫基地、军民共建基地等各类社会实践基地200多个。近三年,仅集中参与校、系两级教育实习小分队的人数就达一万余人次,数百名学生先后参加社区挂职锻炼。
以学生科研为龙头、艺术专长班、校内外科技竞赛为依托,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该校每年投入5万元设立校级学生科研基金,鼓励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科研。仅2007年就有1449人次申报校级科研课题415项,立项227项,在核心刊物和公开刊物80多篇。
篇3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2001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要求: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这意味着学生在九年的学习中,要花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学习地方性的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国多家出版社参与地方性教材建设的积极性。
二、地方教材
现在,我省的地方教材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新兴课程。新兴课程力求反映当代社会科技
与人文科学的最新发展;(2)技术与实践性课程。技术与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能够体现地方特色;(3)地方文化课程。地方文化课程以较大的区域范围文化为基础,如吴文化、楚汉文化等,不限于现有的行政区划。
众所周知,地方教材作为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具备地方特色性、综合性、活动体验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在地方教材的研发过程中,应考虑特定地域和社区发展的现实,善于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独特资源,开发出有利于将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的教材。
地方教材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学科教材,不应按学科划分安排教学内容,而应将相关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逻辑线索进行整合,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实施形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自然的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发地方教材对于保证地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在全球化时代继续保护人类文化多元特色的重要途径。
现行的地方教材要进入学生的课堂,必须经历以下过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各单位或个人提出立项申请(立项申请表、课程纲要及教师或学生用书的样章)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正式成为地方教材。
三、地方教材的研发流程
研发地方教材应遵循“需求调研、精心组织、保证质量”——12字方针。
愿意从事地方教材建设的出版社,应首先将自己定位为地方课程基地。在对原有课程进行改编或者开发新的地方课程时,需要采取一种“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策略,力求起点高一点、步子稳一点。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由出版社(或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出版社)组织一批合格的地方教材开发人员和团队进行研发,同时邀请有关课程专家、教材审查专家等为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专业指导。
1.选择合适的地方课程项目
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载体,地方教材的内容也主要来源于地方课程资源(下图)——实际生活,最终落实对现实问题的关注。面对任何有形无形的地方课程资源,从中选择具有发展潜力,能体现地方教材特色的内容,例如,现有的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以及省情教育类的教材。再如,部分省市开展了生命教育,出发点为“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当前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艾滋病教育、教育等专题教育进行整合。
2.编写优秀的地方教材
指导思想和基本目的: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目的直接反映地方教材的内在价值,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自然、社会和人的有机统一。地方教材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内在架构:以实践体验、动手操作、研究探索和方法指导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师生互评等,建立以操作、实验、报告、竞赛、作品展示、集体交流等为主要形式的评价体系。
内容表达:注重简约性和通俗性,精选内容、合理编排、综合渗透,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切实反映社会生活,避免空洞说教。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时要注意对教材进行修订,即使补充新的内容,使地方教材较之学科教材显示出“短、平、快”的优势。
3.开发多样的地方教材资源
既然定位于地方教材基地,就不仅仅为做教材而做教材,而应开发相应的地方教材资源。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市场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质为先”,掌握优秀的、多样化的地方教材资源的出版社无疑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了先机。通常,立体化的教材建设包括学生教材、教师教参、学生教辅、光盘、网站、教具和学具等,值得一提的是应尤其关注网站的课程资源建设。
4.提供一流的服务标准
一套深得人心(老师、学生)的地方教材还需要有出版社提供一流的培训。由于地域性的差异,改编或开发新的地方教材需要教材编写者与一线教师、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直接沟通,虚心听取意见,更好地修订教材为广大师生服务。
做好地方教材的研发是落实《课程计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若干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仅能解决落实地方课程的实施,而且对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素质,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有着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罗桂鸾.地方课程教材编辑出版之我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
[3]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M].学科教育,2002.
篇4
一、活动内容
1、深入本地中小学进行调查走访,了解本地基础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2、了解我校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意见反馈。
3、走访调查身边的先进基层党员,了解基层党建工作。
4、农村地区的同学,深入调查免征农业税后农民的收入状况,以及农村目前存在的其他问题。
5、城镇学生深入社区调查城镇居民中低保户的生活状况,以及政府对其改善生活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6、调查了解本地农村的建设情况以及改革现状。
7、开展送温暖活动。为所在社区提供公益服务,如为军烈属,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工人等社会扶助对象解决生活问题,帮助社区管理部门开展宣传、咨询工作,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等。
8、结合实际,到厂矿、社区、健身中心等地方开展传播体育健身理念,推动全民健身的活动。
二、具体要求
要求我校在校学生都要加入到实践调查活动中来,开学后要交上不少于15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或调查报告,校团委将根据调研报告的具体内容和其他有关情况评选出“先进个人”若干名、、“优秀实践(调查)报告”若干名,颁发奖品及证书,对不合格和无故不参加活动的同学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关于组织开展年年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青年健康成长的“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我系部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了力,特组织学生开展XX年那边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就有关工作安排提出如下意见。
(一)、活动主题
学会感恩*体验成长*共建和谐*关注社会
(二)、指导思想
活动要紧紧围绕我校学生培养目标,根据我部学生实际,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规范,明确社会角色,提高服务社会的技能,加速个人社会化进程,努力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青年,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活动内容
活动要切合“学会感恩体验成长共建和谐关注社会”的活动主题,以家庭角色体验、社会角色体验、专业素质拓展、特色实践服务和服务社区行动为主要内容,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争取建设一批基于长效机制、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岗位体验实践基地和服务社区平台。
1.家庭体验。以感恩父母、回报家庭为导向,在暑假期间,从事不少于二周的家务劳动,具体劳动内容包括每天做一次饭,打扫一次卫生,外加一项其他家务劳动。另外强调必须给父母亲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中的一位洗一次脚,深深体会一回长辈们的艰辛。目的是使同学们认识到服务社会要从回报家庭做起,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社会体验
角色体验。以认知社会、了解社会为导向,依托一所学校、一个社区或一个企事业单位,在某一具体岗位上,从事一天以上的社会工作。要结合自我实际,盘活各种社会关系,主动出击,拓宽渠道,开展岗位体验、社会兼职、勤工俭学等活动,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 应用型 人才培养
目前的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考核方式陈旧,师资力量欠缺,教学方式落后等,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必须重新调整定位,培养能够胜任企业或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标准和要求,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规范和调整的功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应用型”,能够为企业或社会可用。必须具有较强的行业适用性,具备较好的专业实践能力,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并在实际工作中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这样来定位: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尤其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以及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胜任市场调研与分析、商务谈判、营销策划与销售管理等综合营销工作,尤其在特定行业如房地产营销、汽车营销、连锁经营与管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领域具备突出专长的应用型人才。
二、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及要求
培养规格和要求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分解、细化和落实,它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现将培养规格、要求和相应的支撑课程或教学活动归纳如下(见表1):
三、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存在的问题
对照上述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不难发现,我们大部分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够清晰,培养目标模棱两可
市场营销人才的整体培养目标定位还是过宽,显示不出职业的专业优势和特色。目前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分量太轻,专业定位于理论型和应用型之间,处于一种较模糊的状态。
市场营销专业定位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像英国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将职业培训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结合,重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那么,我们要尽量减小学习内容与就业岗位要求两者之间的差距。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创新型人才难以培养
目前我们还是采取传统培养模式,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锻炼。这种重视“知识”而轻视“技能”的做法很难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传统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营销人才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独立工作与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三)课程体系设置难以突出特色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专业课程多、选修课程少,语言表达和写作表达类的课程少。部分必须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没有多大帮助,并且学生也不愿意学习。课程体系如果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按照知识和技能模块划分,由学生自主选择模块学习,并且减少理论课而大幅增加实践课,就非常有利于创新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培养。
(四)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特别强调学生的营销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条件缺乏,资金投入不够,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经费投入不足,大部分目前还没有单独的营销实验室,营销软件的购买和实验室建设步伐太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几个能供学生大批实习和见习的好单位;大部分校外实习和见习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实践教学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五)实践型师资力量不够,难以胜任实践性教学
一些高校只有少数教师有企业工作经验,大部分教师是从高等院校直接引进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些年轻的高学历人才虽然营销理论水平高,教学风格活跃,教学态度端正,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但是营销实践经验欠缺,没有营销的实战经验,不能给学生很好的营销实践指导。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需要一些有营销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从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看,纯粹的营销理论型教师不利于培养应用型的营销人才。
四、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
(一)调整专业定位,打造应用型营销人才
营销专业定位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原则,培养实践能力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敬业乐群、善于创新的社会需要的营销人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企业的需要掌握营销专业知识,增强行业适应能力,大幅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完善课程体系,突出人才的创新性特色
市场营销专业方向的课程,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国家宏观形势与地方经济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在课时分配上要压缩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还要与企业进行长期合作,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定向需要来开设相应课程,如汽车营销、保险营销、房地产营销等特色课程。还应将营销竞赛活动以及营销创新活动等项目纳入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营销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可以分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营销实践教学活动(见表2)。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实现校企联合培养
我们要积极建立营销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基地要尽量涵盖较多的行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行业进行实习。真正落实好“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商业劳动、产品推销等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将有丰富经验的企业领导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请进课堂,以专题讲座、讨论或报告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应将教师派往企业参与营销活动,既能管理学生,又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利于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
(四)改革教学方式,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营销课程教无定法,关键是要重视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可以采取案例分析、角色模拟扮演、课堂问题讨论,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多种形式、角度和层次上来设计教学活动,改革教学方式,如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以营销事件为背景,设置相应的营销职位,让教师为辅,学生为主体来扮演各种角色,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营销职场氛围,掌握营销运作规律。实践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改革学生考评方式,突出学生技能因素
目前,对学生的考评基本上是以期末考试和考查为准,考试课和考查课基本都是以试卷的形式出现。平时成绩也多以到课率和学生的课堂遵守纪律以及学习态度来考评。很少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灵活地采用多种方式和机制来考核学生。如促销策划课程可通过现场推销模拟和实地推销方式与撰写促销策划方案来考核、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可通过一些实际的企业案例,让学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写出营销策划方案,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一起评分。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通过学生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让企业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对其共同考核评分。
【参考文献】
篇6
大家都承认,“德育回归生活”有它的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在绝大多数学者的论述中,这种生活德育问题的探讨与解决基本上还是局限于学校内的生活或以学校为德育的基本场域。这不但使刚刚脱离“制度德育”的学生重回书本与围墙内,也使生活德育理论遭遇难解的悖论,出现难以突围的困境。所以只有当德育真正地、完整地回归生活世界时,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即生活德育必须是有家庭和社会参与的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大德育”。因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合作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德育链。
那么,如何构建这样一条完整和谐的大德育链条呢?在阅读后的思考中,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及学校多年坚持的“德育即生活,生活即德育”探索历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生态系统、循序渐进地进行的生活化德育实践活动。
(一)引导学生快乐地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我让学生们就地取材,收集一些生态系统类型的图片,编制本地树木或者其它生物的目录,了解并反映本地的环境问题,并经常与生活在其它环境中的学生进行资料交流,对比各地环境差异和各自探索的结果。
同时,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校在旁边的小山坡专门开辟了6亩山地,种上1000多株橘树,又从村民那里租地1.5亩,开辟成学校的蔬菜基地。与这两个学农基地相配套的,我们又相继开辟了养殖体验基地:养猪场1个,每学期都养有20多头猪;小池塘1口,养有300多尾鱼,并且还有养兔子、鸽子、鸡等的小养殖基地;每个班后面除建有图书角外,都还建有生物角,根据各班实际养(种)一些小动物、小植物。我们充分用好这些基地,采用班级定点结对、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种(养)殖劳动体验,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系列实践活动。虽然我们的系列学农基地还背负着学校补贴开支的希冀,但我们更重视其生态和精神教育价值。比如我们把劳动课开到橘园里,除草、松土、施肥、整枝,全班一字排开,从山脚直到山顶,喊号子、唱歌,一只只小手将肥料从山下传到山上的每一株橘树下,劳动场面蔚为壮观;而每到秋天,学校都要举行赏橘会,把橘子拎进教室分发,师生们一起享受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通过这些看似随意却又精心组织的活动,劳动不再只是体力的付出,生态建设也不再是难事,而是学生实地感受我们的生态系统,收获成功的经历。
(二)组织学生观察监测
就是让学生把学校附近地区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陈列在橱窗里。让学生经常去观察学校附近地区的情况,找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构成成分,不断丰富、增补陈列内容。并且我们紧密结合山区学校实际,结合住校生的管理,从环境布置中展示长坑人的环保理念:学校清一色的沙土地面,一些墙壁的颜色业已斑驳,光线不好的教室白天也要开灯,寝室大小不一,因为陈旧显得有几分昏暗和潮湿。然而,校园走廊上宣传橱窗、黑板报、艺术长廊、名人画像一应俱全,教室四周墙面上挂着的各种塑料或土制的民乐器;生活区毛巾一条线、杯子一条线、箱子一条线、被子一条线。简陋的环境,就地取材的生活物品,益发显露我校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贡献。
(三)让学生研讨并写出自己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通过我校系列学农基地的亲身实践,我们首先让学生研讨这过程中有相互关系的食物网络。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发现,比如:我们可以吃橘子、青菜、猪肉、鱼肉、兔肉等;而我们的农家肥又可以运去种菜、种橘子,剩菜剩饭、橘园中的草等还可喂猪、喂兔子等;菜地里的菜可以给我们吃,也可以可以用来喂猪、喂兔子等,而这些动物的粪便既可以拿去种菜、种橘子,也可以喂鱼等等……虽说学生对这种食物网络的分析还不很严谨,但这是他们通过亲身劳动体验得出的,特别是对低年级同学,不能不说是学习上的一种成功。其次,让学生记录自己24小时之内吃的一切食物,研讨这些食物的产地,研究并明确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进一步明确大自然的食物链,明确我们生存的生态链,明确我们人类在这系统网络中的地位。
(四)让学生观察、描述生态群落变化
生态系统由一个一个群落组成。小的群落如一口池塘里相互影响的生物和非生物,还有流域一类的较大的群落。从大范围来看,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和非生物都在相互作用。一个层级里各生态要素的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另一层级的生态状况,发生连锁反应。我们紧密结合科学课,设计一些小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并描述一段时期某个群落的系列变化,比如下面这个观察、描述“小水池”活动:(1)在坛中放入5厘米厚的泥土,注水到7.5厘米的深度。把坛子放在窗台上,敞开坛口,让坛中的东西沉淀一晚上。(2)在坛中种植一水生植物。不要补充或更换坛中的水,任其蒸发。(3)每周两次向坛中加入3~4粒种子。只要坛中有水,这些种子就会发芽,然后死亡。(4)坛中的水蒸发完之后,继续加入种子……(5)像下小雨一样,给坛加水。学生观察、描述他们“小水池”所发生的一切,分析植物生存和死亡的原因,写出通过观察“群落”变化而获得的生态知识。
(五)让学生设计一个促进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方案
生物多样性是形成良好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多样性能提高物种适应、应对环境变化的潜能。因为动、植物资源给我们提品和服务,尤其是遗传基因库,生物多样性对农业、医药、工业、人类健康、科学等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幸福。因此,我们就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促进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方案。让学生研究本地区特有植物,研究这些植物怎样为当地动物提供栖息地。让学生通过种植本地植物来改善校园生态系统。
(六)熟悉微生物环境、讨论食肉者与被食者的关系
因地制宜,根据学校所处环境,让学生采用合适的研究办法,考察不同的生态系统。如考察一片林区,一块草坪,或者考察学校附近常有人去的地方,记录下这一地区学生遇见的所有生命形式。分小组讨论:哪些因素影响植物的繁盛?哪些因素使生态缺乏多样性?有时也让学生思考一种生物没有天敌时,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影响。最后让学生做出结论,写出研究报告。
(七)让学生模拟生态系统
让学校科学兴趣组的同学设计模拟方案。学生准备活动材料:小植物,砂砾,泥土,水,蟋蟀,麦片,木炭,小石子,小蜥蜴,取暖灯,小水杯,有盖的玻璃水缸。学生参与活动过程:把水缸放在明亮处,但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在水缸底部铺上2.5厘米厚的砂砾和木炭,盖上3~4厘米厚的泥土。加入一些石子。种上植物,喷水保持潮湿,放入小水杯和小蜥蜴。每周在玻璃缸中放入4只蟋蟀,分两次投入。每周放进两块麦片。根据需要,可洒点水。打开取暖灯,给小蜥蜴保暖。让学生记录这个生态系统中每天发生的一切。
观察一学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描述生态系统的级别、联系、循环变化,描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八)模拟“酸雨”、体验清理“石油污染” 工作的艰辛
结合班级生物角,把同一种类的阔叶植物分成甲乙两组。让学生用清水浇洒甲组三棵植株,用浓度分别为5%、25%和50%的醋浇洒乙组三棵植株,每天1次。学生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植株所产生的变化。最后学生记述“酸雨”对阔叶植物的影响。
在一个煎锅里放上小石头,组成海岸线。倒入半锅有颜色的水。然后加入10毫升色拉油。轻轻拍打锅中的水,让石头变湿。让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如棉球、洗涤剂、纸巾等来清除油污并描述清污工作的困难和自己付出的劳动。
(九)探源
让学生思考自己家中有没有不是从地里生长、采掘出来的东西。让学生把某一天他们所利用和消耗的资源全部列出并追根究源,分析这些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起源地。
篇7
近几年,门头沟区委教工委、区教委按照“一引、二改、三提升”工作思路,全面实施《门头沟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实施“引进”与“改革”双轮驱动,办好均衡、优质、特色的教育,努力满足全区人民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投入资金,教育基础设施上台阶
依托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项目,我们制定完善了《门头沟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布局调整方案》,对3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占全区的60%)采取改建、迁址和新建等方式进行整合,新建11所中小学和11所幼儿园,总投资14亿元,实现山区中学相对集中,每镇一所中心小学、一所幼儿园,城镇地区按照人口分布,科学布局的目标。
截至目前,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教育设施建成或正在建设。京师实验小学、人大附小京西校区、龙泉小学、大峪中学新疆班、新少年宫建成并投入使用。北京八中门头沟校区、景山京西实验学校等项目稳步推进。
到“十二五”末,门头沟区教育基础设施将随着棚户区改造和新城建设发生整体质的飞跃,实现全域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实施综合引进战略,全面提升办学品质
作为教育相对不发达的远郊区县,通过实施综合引进战略,引领和带动本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是实现门头沟教育优质发展的有效举措。我们从名校、名师、名校长、教科研项目、教育理念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引进战略。
1.引进名校,打造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地
以“政府委托办园”的形式,面向社会遴选出金色摇篮和珠海大地两所北京市品牌幼教机构,分别成立了门头沟金色摇篮幼儿园和龙泉大地幼儿园。北师大承办的“京师实验幼儿园”目前已经签约。3所品牌幼儿园将为棚改安置区石门营、石泉的百姓提供近1200个优质学前教育学位,搬迁居民花普通公办幼儿园的钱就能上北京市著名幼儿园。
我们与北师大教育学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教育咨询、挂职锻炼、合作办学、教育科研、培养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共同建设京师实验小学(原坡头小学),选拔出北师大教育学部博士、副教授乔锦忠担任该校校长,教育学部派教育专家团队对学校进行指导。今年3月,学校正式挂牌,教学、课程、教材等全方位改革实验得到了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资源引进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品牌、管理、理念、师资等全方位优质化,并着重促进优质教育本土化。本着“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模式,大力引进名校资源。人大附小京西校区2013年9月正式开学;投资4个亿、占地110亩的高标准城乡一体化学校北京八中门头沟校区2013年10月开工建设;占地122.91亩、十二年一贯制的景山门头沟实验学校已经签约;十一学校潭柘分校正在进行前期选址及方案设计工作。另外,引进巨人学校等优质校外培训资源,为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提供优质便捷的校外教育服务。
到“十二五”末,包括“十一五”期间引进的北京实验二小永定分校、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北京八中斋堂中学,全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引进项目将达到10个,占全区近四分之一,加上大峪中学、大峪二小、区幼儿园等本地优质资源,门头沟区将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聚集地,将基本满足我区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
2.引进人才,凝聚教育智慧
我们制定并完善《门头沟区教育系统高级人才引进实施意见》,到2015年,门头沟区计划引进名校长、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及博士生等高级人才100名。2013年,面向全国开展了3场次招聘活动,通过专业考核,引进了4名特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及2名校长。
区委、区政府制定吸引高端人才加盟的优惠政策,在住房、配偶及子女安置及提供教科研经费等方面全力支持。目前,第一批引进的名师、名校长每人都获得了1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
同时,成立吴正宪、陶昌宏、李卫东名师工作站门头沟分站,建立学前教育管理研修站和青年教师研修站,为教师提供向高层次专家学习的契机。
3. 科研项目引领,提升教育实效
区教委引进了北师大国家级科研项目“运用思维规律,提升师生学习力”,在全区试验推广;申报并实施北京市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整合区内外科技、生态、人文、地质、人力等优势资源,构建京西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联盟;重点打造翱翔计划课程基地校――大峪中学,翱翔计划生源基地校――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雏鹰基地校――育园中学、大峪中学分校、新桥路中学,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开阔视野的拔尖人才。
实施教育系统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
1.实施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我们在全系统所有学校进行副校长和中层主任竞聘上岗改革,所有现任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一律“卧倒”,与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一同竞争,通过述职、答辩、教师评议、专家小组研究后择优上岗。
优化学校岗位设置和工作职责,实行教职工竞聘上岗制度。我们在大峪中学分校、龙泉小学等单位进行改革,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六步工作法”,按照学校编制和岗位数量,实行公开竞聘,富余人员通过转岗、分流、带薪学习等方式进行消化。人员得到了精简,岗位职责更加明确,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得到提高。
岗酬统一,岗变薪变。在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上,体现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2.研修员: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育科研一肩挑
我们科学定位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职能,按照“管理重心下移、核心功能上移、条块兼顾、责权统一”的思路,重组教师进修学校的管理机构。一是建立六大中心,实行校长领导、副校级干部主管、中心主任负责的管理体制,各中心发挥组织、指导、服务与协调功能。二是各研修中心集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功能为一体,全面负责所辖领域教师业务指导、专业发展、教育科学研究、德育与课程实施等工作,促进研修员的专业化与复合型的融合发展。三是对课程、德育和科研等工作实行分管校级干部宏观领导、各中心功能渗透的“条块兼顾”的管理模式,既保证对上有人负责,又确保对下实施不脱节。
3.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唯一的全域性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我们按照实验要求,努力在课程、教材、学制等方面实施改革。2012年,大峪中学恢复初中招生,探索2+4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新桥路中学、大峪中学分校等结合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特色,创办了课程改革实验班,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全区进一步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一批优秀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在学校推广。
4.“综合实践体验圈”,素质培养“一条龙”
我们提升以教育基地为平台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品质,校外教育利用我区的地理优势、丰厚的资源和课程优势、一体化的管理优势、便利的交通优势,在6个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打造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体验圈”。“综合实践体验圈”由一个中心、六个教育基地、七个实践区组成。一个中心:雁翅教育基地作为接待中心和生活服务区;六个教育基地:雁翅素质教育基地、灵溪生态教育基地、斋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琉璃渠劳动艺术教育基地、京西古道文化教育基地、丁家滩法制教育基地;七个体验区:素质拓展区、农业体验区、生态环保区、红色体验区、京西古道文化区、琉璃制作体验区、法治教育区。
制定政策,促进山区教育发展
多年来,区教委一直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山区教育水平。2013年8月,又从山区教育布局、设施设备和办学条件、山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山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努力提高山区教育质量。
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全区教育现代化
篇8
一、当前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将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加之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等。无疑,时代的发展也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范围和途径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作为农林院校,要培养人才、服务“三农”,作为重要培养环节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深入农村基层,学生必须面对农民群众。要评价“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好坏,不能光看表面上在农村开辟了多少新基地,更应该看巩固了多少老基地;不能看表面上的红红火火,需要看当地政府群众与学生的感情,看社会实践活动在农村潜移默化的无形影响和涉及长远做出潜在贡献的大小。同时,广大青年学生在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耳濡目染,通过群众的言行和基层工作者的身教,使其在思想上真正贴近了基层群众,认识到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才是农林院校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所在,激发了学生学农、爱农、献身农业的热情。但是当前大多农林高校也同其他院校一样追求主题上新颖和形式上高雅,且内容上贪大求全,使得社会实践下乡活动“雨过地皮湿”。首先,当前高校在社会实践评价方式上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考核内容大多有新建立的基地数,活动内容形式是否新颖全面等,却不看基地欢迎不欢迎、群众答应不答应、学生乐意不乐意、效果明显不明显。此外,社会实践对学生考核评价方面也经常变化,甚至没有一个让学生心服口服的标准。无论学生的实践表现如何,学生的成绩几乎差距不大或一样,很多有实践欲望的学生并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实质性的支持和鼓励,这也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直接造成学生失去了对社会实践积极探索的热情和动力。其次,目前部分青年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社会实践能力相对弱,甚至对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下不去、呆不住”,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也有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在社会实践中急于收获,想立见实效。也有不少大学生的实践是源于新鲜感,存在下去之前准备好好干,下去一干松一半,“下得去、呆不住”的现象,这都使得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越来越小、实践的持久性越来越差。再次,由于机制、体制的不完善,还存在地方政府被动接受、学生被迫参加、学校中间尴尬局面。部分地方政府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将其理解为是学生镀金、旅游、走过场的表面现象,不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素质提高有帮助,加之协调费时费力,不愿接待。同时高校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上投入仍然不足,也没有完全开设社会实践的相关课程,部分高校甚至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上都难以满足自身活动需求,加之社会实践工作一般都是以中央部委文件为指导,具有很强的趋同性,致使活动主题过于统一,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存在着针对性和实效性差的问题。
二、近年来内蒙古农业大学在社会实践工作上取得的成绩
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度重视“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农林院校专业优势,深入农村、牧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农大学子情系三农,科学共建和谐家园”等主题突出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三年来参与实践的教师和博士生达453人次,本科生达65000余人次,覆盖率98%。100余个社会实践基地覆盖自治区各个盟、市旗县。学校连续十余年获得全国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地处黄土高原的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是有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国贫县。从1994年开始,原内蒙古农牧学院水利系的师生在自治区劳动模范——曾获国家和自治区70项奖励的学校特聘校外辅导员、社会实践领路人武汉鼎同志的带领下,每年都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学生深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涵盖了形势政策宣讲、农业实用科技推广、“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等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年来足迹遍布了清水河县暖水湾村、大阳坪、老牛坡、后大井、四道坪、口子上等地,使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也走出了一条“苦苦甜甜的清水河之路”。一是在科技支农方面。20年来内蒙古农业大学联系专家、教授进行科技服务累计50余人次,举办青贮窖设计、水窖的防渗设计、旱井集雨灌溉设计、坡改梯田设计、家畜饲养、马铃薯病害防治等科技讲座及专题录像30余场,并且协助实践基地组建了科技实用技术推广协会和种植养殖协会,使实践基地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在支教扫盲方面。学校针对当地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每年为实践基地的中小学生开展美术、音乐、舞蹈、手工等素质教育活动,并为当地中小学生累计辅导课时1000余学时。同时在实践基地建立科技图书室,累计捐赠各类图书资料2000余册。20年前当地无一名大学生,通过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感染和影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累计有一百余名学生考取了区内外高校。三是在“以文化人、文化育人”方面。20年来学校老师、学生共同组织策划,与当地老百姓一起唱自己的曲,听自己的调,共为实践文艺汇演30余场,观众累计20000人次。同时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在实践基地开展了科技示范户、遵纪守法户、带头致富户、尊老爱幼户的评比活动,帮助农民提高了文化素质,转变了思想观念,促进了当地的生产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20年来,学校赴清水河社会实践投入资金十余万元,向实践基地捐赠电脑一台、学习桌椅20套,累计向实践基地捐赠衣物12000余件,救济贫困户、残疾人员、慰问孤寡老人、走访老党员等共计300余人次。为了解决大阳坪村广大村民的饮水问题,十多年前,我校吕品光等实践队员向时任自治区农业厅厅长付守正同志写信积极争取,并经多方努力,终于使大阳坪村村民解决了吃水问题。
三、内蒙古农业大学赴清水河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做法
近年来,内蒙古农业大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践行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渠道,按照自治区“8337”战略发展思路,结合党和国家重要时间节点,实施“千名大学生走入百村行动”,开102展社会实践工作。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紧扣一个主题显特色,二是实现两个目标有收获,三是加强三项教育受感动,四是坚持四个原则抓落实,五是遵照五个要求按计划,六是实践六项内容做贡献。
(一)紧扣一个主题显特色学校每年紧扣社会实践主题,在总结过去多年来在清水河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将开展富有学校特色和地方实际需要的实践活动。并切实让活动成为支农、兴农的重要渠道,成为学生了解国情、民情的重要途径,成为锻炼学生能力、增强使命感的良好平台,力争使每年的实践活动都能发扬好传统,紧紧扣住新主题,不断挖掘新内容,努力彰显新特色。
(二)实现两个目标有收获一是变口号为实际行动。为使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学校每年通过宣传和培训,让学校提出的关于社会实践原则、要求和内容在学生中入脑入心,成为学生发自内心要实现的目标。二是变“送”文化下乡为“种”文化下乡。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基层文化需求。为此,每年借社会实践这一良好载体,通过开展调研、宣讲、文艺、体育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师生和当地群众共同参与,深入挖掘当地乡土文化的活跃因子,激发农村自身的活力,让老百姓唱自己的曲,听自己的调,做文化的主角,不断影响和带动当地农村文化的发展。
(三)加强“三项教育”受感动一是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受感动。通过自主设计、团队指导推动、学院考核支持。让实践活动与时代主题结合、与专业特点结合、与地方实际结合、与就业准备结合,切实让实践活动把锻炼人、教育人、引导人和鼓舞人统一起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受感动。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在清水河乡村艰苦环境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感,起到促进学生深刻了解民情、感受农情、培养品格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受感动。通过“红色之旅”参观清水河老牛坡呼和浩特市建国前第一个党支部,通过宣讲活动把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落实到村,把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传达给村民等一系列切身实践感受,将队员思想提升到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层面上来。
(四)坚持四个原则抓落实一是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管理严。社会实践直属队队长每年都由学院团委书记担任,是活动的第一负责人。制定安全措施,并将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情况量化打分,作为学生评优以及发展入党等的重要条件,加大对队员的考核力度。二是坚持特色挖掘的原则,准备严。每年在实践前期,实践基地都要与学校讨论活动中的有关需求、特色及困难。学校也按需设置,选拔不同省市的学生组团以加强交流,实施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测量规划地形图等工作。突出亮点,彰显特色,不断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坚持专业指导的原则,技术严。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有三名以上专业教师和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测量工程、动物医学、林学等跨学院跨专业的20名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组成直属队,加强指导、解决难题,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科技含量和服务层次。四是坚持宣传报道的原则,导向严。为加强直属队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学院成立社会实践宣传报道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及时报道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五)落实社会实践五项要求有计划一是落实组织机构,有计划。学校要求成立院级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机构,成员有明确的组织责任,并将每个直属队分为组织组、宣传组、文体组、联络组、调研组、保障组等六个小组,按需设置、统筹安排、责任明确。二是落实实践方案,有计划。直属队加强调研,掌握基层需求,并按照需求设计和实施实践方案。在活动中,要求实践队员要设计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等“十个一”体会方案,同时灵活掌握,根据基层需求,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带去实惠。三是落实基地建设,有计划。每次社会实践活动直属队都将有计划地对清水河原有的大阳坪、四道坪、后大井、老牛坡等实践基地进行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不断加大社会实践基地的数量和覆盖面,不断加深当地及沿途一带政府、群众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努力将这些社会实践基地变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科研推广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灵活掌握,不断丰富它的建设内涵。四是落实文化建设,有计划。在学校深入开展“精彩四年,成就一生”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直属队通过逐步对多个实践基地的开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力平台,学生可以灵活安排,将社会实践和彩色假日、见习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五是落实工作推进,有计划。学校已明确将社会实践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为此学院逐步完善机制,加强对直属队员的前期培训,帮助学生在思想上、专业上、身体上做好准备。在实践中,充分掌握队员个性特点,发挥各自优势。要求根据不同分工、不同认识,结合时代特点、时事热点,写出不同的调查报告、实践心得和活动日记。
篇9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校本课程;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5-0068-03
A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ment of School-based Sports Curr iculum Development ofChina's Elementary EducationDONG Cui-xiang1, KONG Xia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Normal Uinversity, Xin xiang453007, Henan China;2.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4670 00, Henan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level curriculum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depth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 ment 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mentary educat ion, which takes P.E. curriculum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 combines with the cha racteristics of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t aims at providing theor 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sports teachers to develop sports school-based c urriculum.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curric ulum management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构建了国家 、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出台,实现了课程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及课 程管理权力的再分配,给予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较大的自,学校有权对国家层面和地方 层面的课程如何在本校有效地实施进行决策,也可以开发本校的特色课程,这就给校本课程 开发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使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得以应运而生。
就体育课程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学校制定本校的体育课程方案留下了 较大的空间,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使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呈现出空前繁荣 的局面。然而,在少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各具特色,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不 少学校的校长和体育教师对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还缺乏应有的了解,不知从何入手,这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为此,近几年,作者深入体育课程改革第 一线,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并上升到理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策略及措施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其目的再于 为体育教师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实地考察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取的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次上都缺少经验。 在目前情况下,许多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并且也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而国家和地方层次上还没有出整的制度、政策及实施细则。但是由于这些 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必须以属于学校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出现的问 题为依据,所以在现行条件下,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层次上的策略选择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 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研究证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主要有:
2.1.1 借助课题研究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即在国家的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借助于课题申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带动校本课程 开发活动的开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这种策略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河南省濮阳高新开发区实验中学的“以创新运动项目(三步球运动项目的开发)为特色” 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和郑州八中的以“拓展运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 发是借助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多元实践研究》 而完成的。
锡山高级中学的“以必修+选修项目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国家体育总局体 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兴趣体育实施研究》的立项而完成的[2]。
西安市第53中的“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经验欠发达地区(西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课程结构、资源开 发的实验研究》的课题而进行的[3]。
武汉市桥口区新合村小学的“以传统体育项目(足球)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 助“十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课题《地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课题而完成的 [4]。
2.1.2 借助外部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学校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经验或 能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申报、规划制定、活动开 展、课程编制、课程实施乃至课程评价,都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帮助,特别是要借助高等学 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维持和深化发展。锡山高级中学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重要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教育部在上海、江苏等地首先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方案,锡山高级中学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学校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选定语文课和体育课作 为课程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并列入江苏省“九五”教育规划课题,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 究的实验。到1997年,随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校本课程研究专家的介入和“校本课程 开发”理念的确立,课程开发进入了规范时期。通过与课程专家的紧密合作,学校在体育校 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了突破。体育课由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逐步走 向“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受到课程专家和体育 课程专家的高度赞同。
2.1.3 加强学校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借鸡下蛋之策并不是长久之计,学校的长远发展还是必须依赖于学校内部发展能力的增强, 特别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即要增加自我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实施这一策略时应做 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其对于学校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考虑采用先易 后难的方式来逐步推进。首先选择一些有条件的课程项目或者单项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范围。如锡山高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性实验阶段,选择了语文阅读 和体育课两门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还如,上海市闸北区八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经上级批准 从比较有条件的数学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入手的。这样做一是可以集中优势,使校本课程开发 工作与学校的课程资源相适应;二是可以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积累经验,同时提高教 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师资条件。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来讲,可以考虑从一个运动项目入手,如上海市北附中学的定向运动、武汉市新合村小学的 足球运动、镇江市八叉巷小学的乒乓球运动等。也可以从改造传统竞技运动项目入手,还可 以考虑改编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多角度地进行课程开发。
综上所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多种策略可以采用,具体到每所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本校的各 方面优势、挖掘各方面体育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策略问题,具体到体 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还应采用相应的具体措施。
2.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2.1 建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体系1) 建立组织领导体系。领导重视和支持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尤其 是在法制还未十分健全和长期受国家课程统一管理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更加需要领导支持,只要领导出面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协调各方面 力量,并能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提供保证。为此,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 体系。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体育课程开发工作,进行有关课程开发问题 的决策。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体育教研组组长、后勤总务、教务 、学生处的负责人组成。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专家顾问小组,负责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整体设计的指导工 作,及时解决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对课程开发提供全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支持。成员主 要由科研部门或师范院校的课程专家、体育学院或体育系的学校体育理论专家、省市地教育 部门的体育教研员以及体育特级教师组成。
2) 建立组织实施体系。建立实施体系是落实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如果只有领导体 系,而没有强有力的实施体系,再好的课程设计方案也是纸空文,也是难付诸实施的。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负责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即从学校情境分 析、课程目标拟定、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组织,到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所有工作的实施,这 是非常繁重的一项任务。成员主要由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及社区 人员代表共同组成。
――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工作方案。确立具体的实施步骤、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时 间安排、主要负责人等。这是保证课程开发有效实施的措施,保证课程开发者有一定的责任 感和时间观念。
2.2.2 给体育教师赋权增能,使之成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低层,教师的课程职责就是执 行国家的体育教学大纲,遵循学科专家编写的体育教材及教学要求。其角色只不过是“教书 匠”和“教学机器”,从而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鉴于此,校本课程开发主张给教师赋权增 能,强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教师有权利也有责任对于现有的教学材料或课程内容进行合 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完全的创新。所谓的赋权增能,主要是指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力和增 强课程开发的能力。包括:1) 增强教师参与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执行者的角色使得教 师习惯于服从,他们不但不习 惯于参与式的决策,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并在 参与过程中提高参与的能力。
马什在总结几个主要的英语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后发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在参 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上往往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5]。
2) 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履行“教书匠”的角色不需要有任何的研究意识,也不 需要有任何的研究能力。但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并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我国教育界近些 年来也提出,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中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向 “科研型”转换。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 究者”的任务,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和自己,还要研究 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
3) 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职业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专业个人主义”[6] 。在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工作具有“个体户”的性质,要靠他们自己去处理课堂教学中所有问题 ,孤单/孤立是大多数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教师职业的这种特点很可能使教师相互之间采 取独来独往的态度,而不愿意互相合作。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校长、家长、学生及校 外人士的广泛参与,因而必然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的相互合作,一起制作课程方案、一起对 课程设计进行评价等。因此,加强教师的合作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2.2.3 实施校本教师培训,让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20世纪20年代以来,教育政策上奉行分权主义的国家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方向 性改变,那就是师资培训的重心开始下移,师资培训模式从以大学为基地走向以小校为基地 ,出现了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校本教师培训。其特点,一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开展教师培训 ,关注中小学校的实际需要,教师缺什么补什么;二是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关 系,高校参与学校师资培训的全过程,对中小学进行现场指导;延长教学实习时间,突出教 师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可聘请体育课程专家、学校体育专家或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 等方面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应围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育展望、以及国外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等内容为主,以保 证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我国体育教师来讲是一 个新生事物,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因而学校还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进行反 思性教学。
2.2.4 理论培训与实际考察相结合,发挥示范学校的作用 由于体育教师课程理论比较薄弱,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对他们进行课程理念及课程知识的培 训非常重要。因为,课程开发理论注重的是“学理”,属于务虚,务虚是必要的,过多的务 虚则导致虚幻,因此,还要注重课程开发的“技术”,即操作技术,属于务实。务虚是为了 更好的务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对于许多教师来讲,认为专家讲的东西与他们的 现实相距甚远,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理论讲座效果甚微。如果能组织起来让他们 到到上海、江苏、武汉等地,开展体育校本课程效果较好的学校去考察,到前沿学校的现场 去亲身感受一下课程改革的热潮,将会起到较大的触动作用。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 教师到发达地区的示范校进行考察,以此来拓宽本校教师的视野,加快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 步伐。
2.2.5 建立校本研究共同体,确保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 校本研究是在学校层面展开的,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所能解决的,往往涉及到不同成员的参与 。所以,校本研究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是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实践证明,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同样也需要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彼此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这一共同体 主要表现为体育学院或系的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合作、体育教研员与中小学体育教 师的合作、学校部分教师合作等三种类型。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证明,大学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是必要的。大学体育教 师作为专业研究者不乏对体育教育问题的理论识见,但是如果闭门造车,在书斋里做学问, 不但理论本身没有验证的场所,而且由于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体悟的缺乏,理论 自身的针对性、现实土壤及意义也就越来越缺乏,最后有可能丧失理论的功用。而中小学体 育教师作为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的人员,虽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对体育教学也不乏感性 认识,但对于如何从事研究,如何通过反思来提升自己的认识,有时难免无从着手。这样, 双方就有了合作的愿望,而中小学改革的实际又为这种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其他的必要条件。在中国教育研究体制中,各省、市、区的体育教研人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与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直接相关,指导着中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进行,是教育科研队 伍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体育教研员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将有利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如湖北省、武汉市体育校本课程之所以能很好地开展,得益于省、市教研室的体育教研员 长期的指导和合作。另外,由学校内部部分教师组成的研究共同体也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起 到推动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八个年头,八年间,从课程理论研究者、课程管理者到中小 学体育教师都为体育课程改革付出了较多的劳动,回顾体育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尤其是在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存在问题的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作 者通过对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总结,对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用的策略 和措施,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建议广大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发实践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考,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金明,姬彦忠.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创新体育活动项目 三步球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 董翠香.“必修+选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J]. 体育学刊,2007(6):83.
[3] 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2008(1):104.
[4] 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85.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 社会实践 荆楚文化 项目运营
一、创业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精神上的享受。而旅游成了人们放松心情和精神享受的主要方式,旅游业无疑将会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潜力最大和势头最猛的产业之一。荆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将这种优势与初中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放松身心,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在快乐中了解荆楚的文化,使得文化精神得到传承。
二、项目简介
公司名称:荆州**文化旅游公司
目标人群:针对荆州所有中学的学生
项目特点:以荆州的各旅游景点为契机,重在培养初中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达到对荆楚文化的全面认识和更好的传承的目的。
盈利模式:和旅游公司合作,为其提供生源,从中收取中介费。做大之后,可以自己开旅游公司。
产品:创设旅游公司运营模式。
三、市场分析
(一)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精神上的享受,而文化的熏陶可谓是一举两得。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而且可以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提到文化不得不说到历史悠久的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是荆楚人民在特定历史时空中创制出来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它是中原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的融汇与复合。但许久荆楚文化好像被遗忘在某一角落,因为大多的人涌入大城市或者国外,但如果你想让你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那么荆楚之地就是最佳选择,它会带给你独特的精神享受。同时文化的传承和开发也是社会的需要。其次,经济的发展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就必须有多方面的能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一批人。他们从小没有参加过任何的社会实践活动,长大了发现很难适应社会和群体生活。虽然学历高,但是情商很低。为此,国家十分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中。因此,将初中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荆楚文化的传承与开发联系起来,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而这又要与旅游各古迹联系起来,要与旅游公司合作。
(二)市场需求: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而且,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部分。而荆楚文化的特色就是有很多的旅游景点,譬如荆州古城、张居正故居、荆州博物馆、三国公园、熊家冢古墓 等。荆楚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可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为此,作为初中生更应该有使命感,积极参与其中。保护好我们荆楚特有的旅游区,通过参加与此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传承和共同开发荆楚文化旅游区。其次,手工艺品也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而荆楚的特色有刺绣、剪纸、陶瓷等。而这些有文化韵味的东西在市场是最有价值的。初中生虽不能做到将其拿到市场上出售,但是对其以后的发展以及身心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日积月累,时间的沉淀会给他们打开市场的大门。因为认知的提高是无形的市场,是一个人潜在的最具有爆发力的市场。
(三)教育需求: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了《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 提出了开展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而且我国教育目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加强劳方面的社会实践当然肩负重任,它是我们教育所需要的。其次,现在大多学校都坚持“唯分数”论,更多的老师采用灌输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小学有开劳动课,但在初中很少有学校开劳动课。学生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数、外上,成绩成了学生唯一追求的目标。这对学生产生了误导,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不利。所以从学校出发应该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让学生付诸实践。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即危险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需要某种介质来使其自我同一性达到统一。而社会实践活动则很好的充当了这一介质。虽然有的学生参加过素质拓展,但只是对其心理品质的锻炼。这太过狭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且,受网络的影响,更多的学生沉溺于网络开始远离社会。脱离群体,失去了同理心。而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初中生丢失的这些东西慢慢找回来。同时,社会实践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能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也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无形之中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支撑。通过开展与传承荆楚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了解了荆楚的文化,更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人文知识.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达到真正的统一。
四、项目实施内容及实施方案
根据中学生身心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大体来讲,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分为五类,包括:劳动技能类,如学农、学军、学工等;志愿者服务类,如扶贫帮困、护绿保洁、助残敬老、维护交通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社会考察类,如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的各种类型的参观、考察活动和以各类人群为对象的社会调查活动;创造发明类,如各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活动;其他类,如假期打工、见习工作等。生产劳动处理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以外,还有生活实践、教育实践、社会服务、文艺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中学生对荆楚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九个一”的目标,即培养一种习惯(劳动习惯);一种能力(动手能力);一种感情(热爱劳动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一定技能(劳动基本技能);一种精神(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种责任(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责任);一种方法(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一种认识(国情、市情的了解认识);一种观念(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完成项目所具备的条件
(一)硬件条件:
1.高校创业项目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扶持项目,相关政策的支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初中生社会实践”这个项目。
2.在荆楚文化的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教育科学系是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师资力量雄厚,而且大多老师来自荆州本地,对于荆楚文化的内涵及精神有着独到的见解,能够给予专业的指导,且拥有与之进行合作的实验学校,可以提供实验基地。
3.荆州本身文化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荆州博物馆、荆州图书馆、古城墙、张居正故居等特色文化景点进行文化传承及弘扬,激发初中生对荆楚大好河山和悠久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软件条件:
1.我们有关于教育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学过《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等重要课程,对初中生的认知及身心发展有一定了解,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开展学习活动。
2.对于荆楚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为之奋斗。了解荆楚文化的特色,并且有条件切身体会。
3.我们小组成员专业学习成绩优秀,思维敏捷,能够很好地把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 上一篇:城镇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 下一篇:幼儿园案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