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管理规则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防安全管理规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防安全管理规则

篇1

关键词:ISM规则;船舶消防;影响;对策

ISM规则指的是由国际海事组织以确保海上财产,避免突发事故对船舶和生命安全形成三海为目的制定的管理规则。随着水路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船舶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也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损失,船舶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可以为船舶安全航运提供充分的保障,可以为国家综合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将ISM规则运用于船舶消防安全管理中,可以使管理人员更加重视预防措施,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和船员的职责,进一步提高船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船舶安全管理在船舶航运中的重要作用。

一、ISM规则的实施对船舶消防安全管理的影响

(一)预防措施

将ISM规则运用于船舶消防安全管理中,可以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预防措施的重要性。船舶消防安全管理主要是以防为主,将“防”和“消”有效结合起来,预防火灾作为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ISM规则对消防安全预防措施也有所规定,在ISM规则中提到企业应该明确分配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将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措施上。所以,企业在制定相应工作规划的时候,应该将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环节上,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解决不安因素,将预防措施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二)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通过ISM规则可以明确船舶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这主要是因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工作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与否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每一个船员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对消防安全所起的重要作用,从相应制度规范中明确规定安全管理人员或船员的责任和权利,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在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培训制度

ISM规则明确规定每年要对船员进行培训活动,给船舶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通过培训提供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相应的培训档案,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为船舶企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技术水平。

(四)监督检查

ISM规则的实施对加强船舶安全监督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ISM规则要求船舶所在的港口国也应该根据具体要求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工作内容定期对船舶消防进行检查,并规定船舶消防安全检查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对此,我国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单位已经建立起相应的制度规范,并将这种制度规范应用于消防安全管理中,在运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之后,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五)激励机制

ISM规则强调了人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所以,为了保证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船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应该充分调动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奖优惩劣,通过激励机制使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发掘出自身最大的潜力,这对维护船舶安全、做好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分析,ISM规则的实施对船舶消防安全管理产生较大影响,有关ISM规则在船舶消防安全管理中实施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

二、船舶消防安全管理中实施ISM规则的对策

(一)完善船舶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在船舶消防中得到了有效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水平。ISM规则在借鉴国际船舶消防安全管理经验和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模式,这种新的船舶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将这种模式运用于船舶消防安全管理中,对保障船舶和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现阶段船舶消防安全管理中,应该合理应用这种新模式,进一步提高船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二)规范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应该使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化。ISM规则也对船舶消防规范化工作作出相应的规定。其中,规范化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第一,明确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实体以及主要责任范围。以文件或制度规范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范围、权利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船舶消防设备进行合理配置,确保船舶消防材料供应及时;第三,规范船舶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程序,加强消防设备管理,在发生突发事故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消防设备的重要作用;第四,对船舶火灾事故的报告、调查分析结果以及应急措施进行严格规范。目前,国外船舶消防已经有效实行了ISM规则,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船舶消防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使消防设备在突发安全事故的时候充分发挥了自身的重要作用,而且船舶火灾事故的数量也有所递减。

(三)提高船员的消防专业水平

ISM规则对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比较重视,因此,在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船员的消防专业水平。首先,针对我国船舶作业的实际情况,对船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船员的专业消防知识水平;其次,可以定期组织举行消防演练,通过这种演练丰富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经验,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消防,并在发生突发事故的时候,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火势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程度;最后,建立相应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对消防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使设备处于可使用状态,充分发挥消防设备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船舶消防安全管理中应该积极实施ISM规则,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规范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强船舶消防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为传播的安全航行提供充分的保障,充分发挥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中小航运企业有效实施ISM规则的思考[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10):117-119.

篇2

关键词:建筑工地预防火灾安全管理

当前,许多建筑工地因电焊、遗留火种、电线短路等引起的火灾屡见不鲜,一场场无情的大火暴露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消防安全意识相当薄弱、防火自救能力低下、违章违规操作、没有制定消防安全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等违规现象,也从根本上暴露了当前我国一些建筑工地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防火工作不容乐观。虽然有关部门对工地消防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措施,但由于思想上不重视、麻痹大意,措施不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善等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工地火灾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当前,春季已经到来,各建筑工地已逐渐恢复正常施工,这时强化对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易燃、可燃材料随意堆放、缺少必要的消防器材、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堵塞了消防车道、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以及危险物品库房混用等等是建筑工地内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有的建筑物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擅自施工,有的虽然经过消防审批但施工单位按着建设单位的意图擅自改变局部的平面设计,还有一些单位装修时遮挡消防设施,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设计时净宽度和数量,从而留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加上部分建筑工地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缺少应有的消防常识,主观上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雇佣临时民工流动性大,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尤其是施工时间短、作业分散的民工,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导致火灾隐患重重,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为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一、消防部门规范执法,严把审批关,在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未经审批而擅自施工的单位要限期补办有关手续,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以及技术标准避免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最终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目的。

二、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一是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二是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三是民工宿舍附近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大型建筑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以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三、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确定法定代表人和施工现场的安全负责人,对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成立消防安全组织,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

二是对临时民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教育,使其熟知基本的消防常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特别是要加强对电焊、气焊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管理。要严格落实危险场地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氧气、乙炔瓶两者不能混放,焊接作业时要派一监护人,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同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

四是在民工宿舍、员工休息室、危险物品库房等火灾危险处设立醒目的严禁吸烟等消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吸烟室或指定安全的吸烟地点。

五是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应确定一名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电工正确合理地安装及维修电气设备,经常检查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重点检查线路接头是否良好、有无保险装置、是否存在短路发热、绝缘损坏等现象。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规定。

(一)因施工需要搭设的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二)使用电气设备和化学危险物品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严格防火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禁止违章作业。

施工作业用火必须经保卫部门审查批准,领取用火证,方可作业。用火证只在指定地点和限定的时间内有效。

(三)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化学易燃物品和压缩可燃气体容器等,应按其性质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存放,其库房的耐火等级和防火要求应符合公安部制定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使用后的废弃物料应及时清除。建设工程内不准作为仓库使用,不准积存易燃、可燃材料。

(四)安装电器设备、进行电气切割作业等,必须由合格的焊工、电工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五)冬季施工使用电热器,须有工程技术部门提供的安全使用技术资料,并经施工现场防火负责人同意。重要工程和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的保温材料,不得采用可燃材料。

(六)施工中使用化学易燃物品时应限额领料。禁止交叉作业;禁止在作业场所分装、调料,禁止在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作业。

(七)非经施工现场消防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在施工现场内住宿。

篇3

[关键词]木结构房屋 火灾 防范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94-01

云南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无论从文字、习俗、服饰、房屋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在滇西北最原始的部落之一摩梭人聚居地泸沽湖畔,大量的木结构房屋(木楞房)便是摩梭文化最具特色的体现。但纯木结构的建筑却为消防提出了最为艰巨的课题:如何做好火灾防范,保护好这一即将消失的珍贵文化遗产?为做好此项保护工作,笔者从对木结构建筑火灾危险性、火灾特点及火灾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预防木结构建筑火灾的对策及措施。

1 木结构建筑火灾

1.1 木结构建筑火灾危险性

(1) 木结构建筑使用大量的木材,火灾负荷大,耐火等级低。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为纯木结构,与现代建筑要求相距甚远,且大部分为祖代相传,年代久远,极其干燥。

(2) 木结构建筑多采用含有大量可挥发树的松、柏、杉等树种,这些树脂起到了助燃效果,造成了“火上浇油”的危害。

(3) 木结构建筑大多规模宏大,基本都是空间高、跨度大、门窗多,供氧充足,加之内部陈设的各类物品,具备良好的燃烧和火焰传播条件。

1.2 木结构建筑火灾特点

(1) 火势发展蔓延速度快。木结构建筑火灾发生时,高温烟气在室内升腾,沿垂直的木构件迅速蔓延,并在屋顶积聚,快速到达轰燃阶段,形成建筑的全面燃烧。

(2) 燃烧猛烈易垮塌。木结构建筑多采用松、柏等木材,火灾荷载大,加之建造年代久远,木构件极为干燥。发生火灾时,易形成猛烈的立体燃烧,造成建筑物垮塌。

(3) 火灾扑救难度大。木结构建筑建造特点及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给火灾扑救增大了难度。泸沽湖离县城消防队较远,加之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车通道不畅、防火间距不足等问题,导致火灾难以扑救。

(4) 建筑及文物受损严重。木楞房装修精美,自身不仅拥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而且其内部通常珍藏有唐卡等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发生火灾时,易造成建筑及文物的极大损失。

1.3 木结构建筑火灾原因分析据文献资料显示,导致木结构建筑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为因素;二是电气。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90%以上。

(1)日常生活及建筑物维修中的用火不慎。据统计,生活用火引发的火灾约占木结构建筑火灾的40%,主要表现在做饭、采暖、照明等生活用火不慎。

(2)电气设备的安装、线路的敷设以及使用不当。据统计,电气火灾约占木结构建筑火灾的20%,主要有线路老化、绝缘破坏;照明灯具长时间烘烤近距离可燃物;电气线路过负荷;违规安装电气线路等引发的火灾。另外还有宗教及祭祀活动引起的火灾;吸烟、纵火引发的火灾等。

2 木结构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消防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差。受历史遗留、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造成当地民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当地政府消防责任不明,消防管理不善。从火灾案例看,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火灾的最大因素。

(2) 旅游开发带来火灾隐患和管理难题。泸沽湖旅游资源被大量的开发利用,为增加经济效益,私搭乱建功能用房,造成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消防车通道不畅等问题。随着客流量的增加,人为致灾因素增多,消防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3) 缺少消防专项资金投入,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不完善。有的重点保护的木结构建筑周边未设专消防队伍,即便已经建队的,由于经济条件等制约因素,消防器材装备也相对落后。

(4) 木结构建筑消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1984年颁布实施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文化部、公安部,文物字[84]第251号)是木结构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专门法规。由于其自身历史的局限性,在消防安全责任、用及管辖范围的确立,古建筑的消防给水、灭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消防器材配置的针对性等多方面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3 木结构古建筑的防火对策及措施

(1) 健全消防组织机构、落实消防责任制度、强化消防管理措施。木结构古建筑的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灭火技能;坚持开展防火巡查和检查,督促落实消防规章制度,不断地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2)设置消防车通道、保障消防水源、改善消防供水。未设置消防车通道及消防水源不足是木结构建筑普遍存在的消防隐患问题。对于木结构建筑,应在不破坏其原有建筑布局、结构的情况下,设置消防车通道。在城区内的木结构建筑,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安装室外消火栓系统及消防水泵接合器;对山区及消防供水管网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的木结构古建筑,应建造消防水池;大规模的木结构建筑群,应建造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用于补水加压;对于体积大的建筑,还应考虑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

(3)设计安装先进的消防技术设施。重要的木结构古建筑,应采用先进的消防技术设施,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建筑物周围火灾容易蔓延的部位,可设置固定或移动式水幕。为防止误动作及冰冻,应采用预作用形式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在存放或陈列忌水文物的重点部位,应安装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系统。此外,木结构古建筑应设置良好的防雷装置,落实防雷措施。

(4)配置足量的便携式灭火器材。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和消防锹等灭火器材,能及时有效地扑救初起火灾。建筑管理单位可根据消防技术规范和实际情况,配置足够的便携式灭火器材。

(5)切实加强各种火灾的预防和管理。一是加强对生活用火的预防。木结构建筑管理单位要切实加强炉灶、火炕、火盆、油灯、蜡烛等火源的管理,并严禁在建筑区燃放烟花爆竹等。二是加强对电气火灾的预防。木结构建筑管理单位要定期检查、维护电气设备及线路。三是加强对宗教活动的明火管理。主要是对香炉、油灯、烧纸等宗教活动中明火的看管,务必做到专人、专职管理。四是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定期不定期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民众的自防自救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木结构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火灾特点、火灾原因,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当地消防工作现状,结合现代防灭火理念和技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灭火对策,切实保护好古建筑及文物等中华民族的瑰宝。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仓储类建筑;火灾隐患;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2-089-02

1引言

南宁,广西首府,是一个以壮族为主,壮、汉、瑶、苗、侗、仫佬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位于广西西南部,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南宁市共有六县六城区和三个开发区,各县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仓储类建筑,每年这类建筑数量递增迅速。

目前,南宁市仓储类建筑的安全隐患形势较为严峻,近几年来,南宁市此类场所不断发生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

2“3.21”火灾事故案例及启示

2012年3月21日5时许,南宁市虎邱城北钢材市场有限公司A15栋仓库发生火灾。火灾过火面积约800平方米,死亡3人。起火原因为该处停放A15栋24号仓库内的燃油助力车的蓄电池电源连接线故障导致火灾。

仓储类建筑比较普遍,大部分为个体经营户。按使用性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纯仓储建筑;第二种是集仓储、商铺、加工、装卸、配送、住宅等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的“多合一”仓储类建筑。而且以第二种建筑居多,大部分都是采用租赁建筑或在租赁用地上临时搭盖简易房作为营业场所,只隔出小隔间住人,用火用电频繁。加上经营区域、仓储区域和居住区域之间未进行防火分隔,稍有不慎,极易引起火灾造成恶性事故。

经营户消防安全意识差,给消防工作埋下一定的隐患。经营户缺乏对员工进行统一的管理,员工的文化素质较为低下,人员混杂,流动性强,安全意识淡薄。大部分经营户和员工没有经过消防知识培训,不懂得火灾的危害性,不会使用灭火器,不懂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

结合南宁市近年来的仓储类建筑的火灾情况,笔者就如何加强仓储类建筑的火灾防控谈谈几点思考。

3南宁仓储类建筑的现状和火灾隐患

3.1建筑耐火极限较低,建筑防火间距不足。

3.1.1许多公司、单位在建造仓库时,没有依法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备案抽查,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缺少消防水源、未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等“先天性”火灾隐患。

3.1.2由于受到仓储企业自身发展意识和经营情况的局限,我市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仓储、分拣场地多为租赁用地,大多数建筑结构采用钢结构和砖木结构形式,且建筑的柱、梁、绗架等承重构件缺乏钢质防火涂料、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必要的防火保护措施,建筑的耐火等级较低。

3.1.3此类仓储企业租用的建筑一般是位于城市边缘或经济发展较慢地带的旧仓库、厂房,甚至是居民住宅,这些建筑往往栋与栋之间两两相连,且没有有效的防火墙分隔,极易发生火烧连营的火灾事故。

3.2消防车道不畅通,消防车扑救面和作业面被侵占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任何企业都希望能最大限度利用空间,除了在仓库内存放货物外,在装、卸货区、消防通道等区域也堆满货物。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设定专门的车辆停放区和装卸区域,常常是哪里方便或哪里有空位就往哪里停,极易造成消防通道堵塞,救火的最佳时机常被人为延误。

3.3未进行防火分隔或防火分隔不完全,防火分区面积较大。主要存在两种情况:首先,完全没有防火分隔的仓储建筑,此类建筑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快递货运物流企业的仓库。由于快递物流企业的货物体积一般都不大,而且周转速度较快,快递物流公司图方便,往往采取货物存储、装卸及分拣均混在同一个敞开的大空间内进行的方式,整个空间没有任何防火分隔,造成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大大超标,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极为惨重;其次,进行部分分隔的仓储建筑。此类建筑一般是在一个大的建筑内分隔为多个隔间,但隔间的隔墙一般未砌至梁板底部,防火分隔不完全,不能满足防火分区的条件。以至于这个建筑形成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范要求。

3.4货物的堆放不规范,单位面积上堆放的货物过多,火灾荷载过大。遇到春节等物流高峰期,往往最大限度地扩大建筑的仓储能力,不按有关规定对货物限高、限量分类堆放,甚至将甲、乙类等易燃易爆物品与一般商品不采取任何分隔措施混合堆放,货物堆放密度高,没有留出适当的安全通道和距离。由于这些仓库周转速度较快,加之存储物品的数量、类型经常根据需要不停变化,所以消防部门对此类行为的监管难度非常大。

3.5仓储类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单一,难以应付突发的火灾事故。此类建筑的消防技术要求通常是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仓库的有关规定来执行。但由于仓储类建筑货品流动性大,存储物品不确定等特性,在日常消防监督管理过程中很难为此类建筑类型准确定性。通常对这些场所只设置干粉灭火器和室内外消火栓等基本的消防设施,一些地处老城区租用旧仓库厂房的仓储类建筑甚至连这些基本配置都不具备。对一些与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存储物品,或是易发生阴燃火灾的物品,扑救初期火灾的难度非常大。

3.6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员工缺乏消防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消防安全制度不够完善。一些业主没有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对具体程序、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奖惩措施等予以明确和规范,且没有开展日常的消防培训,员工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例如在“3.21”火灾中A15栋仓库的经营户就没有制定任何的消防安全制度,员工不具备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的知识,安全责任混乱导致惨剧的发生。有的虽然明确了但过于笼统空洞,可操作性不强。部分单位没有建立消防安全培训教育、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值班、消防器材设施建设和维护、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等基本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但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监督执行机制,制度多半落空。企业在招收员工时人员要求不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进行必须的上岗前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没有日常的消防培训,员工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有些仓库随处可见吸烟的工人、乱扔的烟头,电气线路乱拉乱接。工作人员可以随意进入仓储区,极易产生遗留火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往往出现火灾发生时不能及时组织自救,及时报警,错失了灭火救援的最佳时机。

4加强仓储类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措施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对仓储类建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为有力地控制火灾的发生,做到全面的消防安全管理,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的消防环境,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4.1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分类指导,规范仓储类建筑的自身消防安全行为。公安消防部门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进一步确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对仓储类建筑的督查力度,采取主动出击,最大限度查处该类建筑的消防违法、违章行为。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督促业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做到全员消防教育、重点人员培训到位,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到位,重点部位防范措施到位,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到位,火灾隐患整改到位,确保安全管理不留漏洞、不留死角,从而使仓储类建筑的消防安全行为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4.2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仓储业主要从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划分消防安全责任区、构造消防工作责任链入手,明确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归口部门,细化分解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环环相扣的消防责任机制。

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中,要重点明确消防车扑救作业面与货运车辆停放区域的划分,设定专门的货运车辆停放、装卸区域,避免发生突发火灾事故时影响消防车的扑救。在堆放货物时,要摒弃厌烦心理,严格按照《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分类、分跺储存。另外,仓储类建筑应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特别是要严禁吸烟。

4.3积极采取技术防范手段。此类建筑的整治既不能简单采取“关、停、封”,也不能无节制地放任发展。整治工作要从“既保障消防安全,又服务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疏堵结合,分步实施,通过过渡性措施解决此类建筑火灾群死群伤的问题。

4.3.1解决防火分隔问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仓库进行防火分隔,在分区之间采用实体墙进行防火分隔。对于作业区与储存区联系较为紧密的仓储类建筑,当贴临建造时,两者之间的防火分隔可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3.10条的规定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 的楼板与厂房隔开。对于作业区与储存区均设于同一连通空间内的仓储类建筑,因火灾负荷各有不同,建议在作业区、储存区之间采取必要的防火分隔。

4.3.2增设消防设施。对自身条件较为落后的小型物流配送建筑,建议增设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用以提高建筑的自救防灾能力。

4.3.3改造电气线路,严格电器管理。改造电气线路,将导线连接可靠、稳定,接头包缠处要选用与原电线相同绝缘强度的绝缘材料,均匀、严密包缠接头绝缘,并将线路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料管保护。应对照明灯具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建筑内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等电热器具及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人员离开,必须拉闸断电。

4.4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首先,要切实抓好经营业主的消防安全培训,制定严格规范的培训制度,每年定期组织业主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帮助业主正确处理好生产经营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做到依法经营,安全生产;其次,对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再考试,合格后领取操作证方可上岗;最后,加强业主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教育培训的督查力度,使其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知识。

5结束语

消防安全,人命关天。我们务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做好仓储类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在最大限度预防火灾,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也能尽量减少火灾损失、控制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篇5

由于古建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古建筑在火灾危险性、防火措施、消防管理等方面与一般的建筑有很大差异,甚至大相径庭。下面,从这几方面谈一下古建筑防火对策。

首先我想说一下对古建筑防火的必要性。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高堂大厦、琼楼玉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火灾,顷刻之间化为乌有。近代就有天安门城楼遭雷击起火。秦代的阿房宫、始皇陵,“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明清两朝的北京故宫,几百年间烧毁过多少次,现在真正的明代以前建筑,已经所剩无几了。古建筑古建筑起火,造成的火灾损失是无法以金钱来估量的。除建筑物本身的艺术价值以外,在建筑物内一般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雕塑、绘画、古代碑刻等具有极强欣赏价值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古建筑是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一旦发生火灾,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古建筑往往和当地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当地的旅游资源。成为当地政府收入的一部分,一旦发生火灾,肯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如果火灾扑救不及时,造成游客伤亡事件,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1998年临汾市尧庙发生特大火灾,烧毁广韵殿砖木结构建筑一座,尧王等泥塑9樽,直接经济损失:请记住我站域名多万元,损毁的历史文化价值更为巨大。

其次,我认为引起古建筑火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古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上来看,古建筑大多以木结构为主,因为年代久远,绝大部分未经防火处理;用火用电管理不严,电器线路老化与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缺少消防给水,没有消防专用供水管网;消防车道不畅,消防车几乎根本进不去古建筑区等。例如:20__年1月19日,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因承租单位私拉乱接照明电线,电灯泡长时间烘烤可燃物引发火灾,烧毁遇真宫主殿荷叶殿正殿3间,建筑面积236平方米。这些都是目前所看到的古建筑的火灾隐患。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引起古建筑火灾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木质建筑,极易燃烧。

因为大多数古建筑都是木质建筑,木材经过一百多年或几百年的干燥,成了极易燃烧物品,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火灾载荷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再加上古建筑一般都有油漆彩绘以及屏风、挂画垂帘等大量可燃装饰,一旦失火,室内散热差,温度升高快,很容易引起轰燃。

(二)人为火灾隐患较多。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类假期的不断延续,旅游和宗教活动越来越频繁,寺、庙等古建筑逐渐成为人们游玩和观光的胜地。一些游人吸烟后乱扔烟头,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时僧侣、小孩燃放烟花爆竹等都可能引发火灾。另外一方面是古建筑内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用电,有些私拉电线,大功率用电器的使用,电线老化等问题也可能人为引发火灾。例如:20__年11月21日,山西省宁武县小石门仙人洞因僧人使用蜡烛照明不慎引发火灾,烧毁清代砖木结构建筑86平方米;例如:韩国崇礼门纵火案:都是人为的因素是古建筑遭受火灾。

(三)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古建筑火灾。

现有的古建筑一般都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用作防雷保护,但不少设施由于环境湿度大,锈蚀、损坏严重,又几乎都没有定期检测维护,雷击时很难发挥作用;许多古建筑架空线路在引入建筑时,均未安装避雷装置,极易被雷电波侵人造成失火;一些古建筑群不断地改建扩展,但单体建筑防雷接地之间没有作统一协调,易于造成雷电反击等火灾事故。例如20__年5月11日,山西省稷山县大佛寺大佛殿因雷击起火,将大佛殿二层建筑及一层部分建筑烧毁,直接经济损失25万多元;

再次,我国的古建筑,由于容易发生火灾和蔓延,难于施救,是消防工作者千百年来棘手的问题。对于古建筑灭火的复杂性有以下几点来决定的。

(一)建筑部局决定了其灭火的复杂性。

古人基于空间和相互照应的初衷把古城内的建筑设计成了珠联璧合式的构造,形成一种:登上一户屋顶便可游万家灯火的奇观。这就决定了一旦起火,即有可能形成火烧连营的后果。如1964年,承德外八庙的普佑寺遭雷击烧毁,今仅存遗址;1985年4月坐落在甘南高原上的拉卜楞寺大经堂发生火灾,连同正在展出的1000多件珍贵文物,被无情大火毁于一旦。

(二)人口众多决定了其灭火的复杂性。

古建筑往往都是旅游胜地,游客往来众多,一旦发生火灾,现场混乱不堪,如果是在平常,工作人员如果疏散得当,会减少人员伤亡,如果是在大型宗教集会活动时,一旦发生火灾,很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三)交通不畅决定了其灭火的复杂性。

有的古建筑远离城镇,建于偏远的高山深谷之中,交通不便,有的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部队鞭长莫及,延误了灭火战机。有的古建筑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只能望火兴叹。

(四)设备不足决定了其灭火的复杂性。

古建筑设计建造时并不像现代人设计楼房那样把消防设施都列在其中,大多数古建筑周围都缺乏灭火设备。后期为了保护古建筑原貌,不破坏建筑的完整性,很少在古建筑中增加现代建筑消防设施,这就造成古建筑一般无消防水源、无消防车救火或有车无路、有水无设施的尴尬局面,唯一能够用的多是一些轻便灭火器、消防桶等简单的灭火设施,对于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的古建筑火灾真可谓是杯水车薪。

古建筑是历史文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以及重要的纪念和教育意义。古建筑是珍贵的,其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我们非常明白,防火工作是主要工作,是第一位的。以上的情况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我们从事消防工作,应该“忧天下之忧而忧,乐天下之乐而乐”。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有效的预防其火灾的发生呢?我觉得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它。

首先,解决软件方面的原因,也就是古建筑在消防管理方面的原因。

应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文物

主管部门和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认识到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其诸多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切实加强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确定一名行政领导为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认真履行《消防法》赋予的责任,并建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形成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议事决策机构,合理编制古建筑消防设计和城市消防规划,结合城市环境建设进行相应的消防改造,拆除存在火灾隐患的旧房,彻底整治古建筑周边的火灾隐患,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消防安全环境。加强措施,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消防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令可遵,尽量做到自防自救等等;认真落实消防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本单位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夜间巡查制度;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建立防火档案;组织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制订灭火应急方案,并组织灭火疏散演练。

加强火源管理,从根本上切断古建筑火灾之源。古建筑内必须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划定烧香烧纸的专门活动区域,且必须做到专人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用电用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古建筑内用电用火,建立健全防火巡查制度,强化火源的监督管理;禁止在古建筑物内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安装煤气管道,在生活区的炊煮炉灶与烟囱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禁止在供游人参观和举行宗教等活动的地方吸烟。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引起的火灾。

其次在解决硬件方面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古建筑在防火设计和功用性质等自身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古建筑火灾的发生。

(一)对古建筑进行防火技术处理,降低发生火灾概率。对已建的柱、梁、枋、檩、椽和楼板等主要木质构件,在木材的表面涂刷或喷涂防火涂料,造成一层保护性的阻火膜,以降低木材表面燃烧性能,阻滞火灾迅速蔓延。尽可能地解决防火间距和分隔。扩建、改建、维修的古建筑,设计时要注意防火间距。原有的古建筑周围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必须拆除,对确实无法解决的防火间距,可按具体情况建立防火墙,实行防火分隔。同时,在不影响古建筑整体景观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修缮消防车道,以利于火灾扑救。

(二)改善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环境,做到有备无患。对于古建筑交通不畅的重大问题,首先要开辟消防通道,使消防车能靠近重要的古建筑。开辟消防通道要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消防安全的关系,对于古建筑群在不破坏原布局的情况下,应考虑设置环形消防通道。搞好消防水源建设。地处城市的古建筑,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在殿堂外、庭院内修建室外消火栓,确保每幢古建筑都在室外消防栓的保护半径以内。

篇6

一、安全生产控制目标

1、无重伤事故

2、无死亡事故

3、无重、特大安全事故

4、无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5、无食品中毒事故

6、无火灾事故

7、中心管辖车辆无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8、无重、特大治安、刑事案件

二、 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1、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星级酒店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国家、地方政府及上级主管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建立逐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人,并做到中心安全生产工作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做到有计划,有部署。各部门负责人对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制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职责,按时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本部门出现的各类和安全生产有关的问题。

3、尊重和支持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服从安全工作负责人的分配和统一指挥。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积极做好职业危害预防工作,不断改善员工工作劳动条件,认真落实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规定,确保员工劳动安全。

4、定期开展中心安全生产三级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员工教育覆盖率必须达到100%。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必须是100%。教育和培训的情况记录至少保存2 年。

5、制定中心安全生产工作考核方案和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表彰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处罚违章作业,违规指挥和一切与工作有关的不安全作业行为。

6、保证各营业、加工、制作、作业区域安全生产场所符合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和要求,重点部位和高危场所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标识。

7、对有可能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场所以及危险源实行重点监控,一但发生重特大事故,立即上报中心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控制事故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8、认真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分析处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9、中心员工在当班期间,即是服务员又是安保全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对可疑的人、事、物要及时上报安全部。并做好本区域重特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防护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做到工作前检查工作现场,工作中集中精力,认真负责,工作结束后认真做好各项清理、检查工作。不操作自己不熟悉的或与工作无关的机械、设备、器具及工具

10、做好中心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年检工作,实现检测和安全运行率100%,同时做好设备运行和日常维护记录。变配电室应当配备用电设备和配电线路平面分布图等安全技术资料,以及必要的作业工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并在明显位置设置变配电系统操作模拟图板。 变配电室的门应当设置防水设施和挡鼠板。

11、中心经营场所出租的,应与承租单位签订租赁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贵。中心对各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1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按时完成中心其他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任务。

13、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危险目标、启动程序、紧急处里措施等内容。 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每半年至少演练1 次,并做好记录。负责人应掌握应急救援预案的全部内容;中心员工应当能够熟练使用消防器材,了解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以及本岗位的应急救援职贵。

三、消防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消防条例》以及其它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杜绝消防以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制定各岗位消防责任制,落实岗位逐级责任制,实行专人管理,明确责任范围,建立并完善各项监督检查制度,部门经理为本部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消防知识及中心各项消防规章制度,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培训,督促员工认真遵守、执行国家、地方、行业的法律法规和中心的各项消防安全管

理规定,建立并完善中心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章,逐级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 3、制定各岗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应急预案,定期检查落实制度、预案情况,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并确定各级岗位安全责任人,保证工作区域内防火工作有效落实,保证责任区内各类消防设施、器材、安防设备、电气设备、燃气设备、特种设备等安全运行、完好有效,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消防标志标识完好。如发现消防隐患应及时消除,不能及时消除的,应采取有效的临时防护措施并向中心领导报告,安全部备案。

4、了解本部门本岗位的防火工作特点,掌握在发生突发事件或火灾时自己在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熟练掌握“三知,三会,消防四个能力”知识和火灾应急预案内容。

5、加强天然气、酒精、油漆、特种设备等高危产品、设施的安全管理。使用天然气时,必须按照“先点火,后开气”的操作规程操作,对燃气设施、灶具进行每日检查,定期维护。并认真做到“火开人在,人走火灭”的规定,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切断所有火源,关闭所有燃气阀门后确认安全方可离开。使用酒精时,严禁在火焰未熄灭时添加酒精,酒精炉附近严禁摆放易燃物。

6、各类电器设备、加工制作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过载运行、违章作业,操作加工设备要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装备,并加强电器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电器设备设施和线路受潮,工作结束或使用后,要切断电源,关闭设备。移动式电器设备在拔出电源插头或插入电源插头时,要保证设备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7、接待大型宴会、会议、婚宴、演出等活动时,临时增加音响、照明、灯光等舞台设备,设备负载不得超出中心营业场所内电源总负载,临时设备的线路接入必须符合电器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并且附近不得摆放易燃、易爆物。

8、进行装修、维修、改造等施工且不停止营业的,应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安全责任;施工区域应当与其他营业区域相隔离,并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9、经营场所出租的,应与承租单位签订租赁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贵。中心对各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10、各部门要保证中心各部位安全出口的畅通,不得封闭、堵塞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 疏散门应当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侧拉门。门内和门外1.4 米范围内不得设置踏步。

11、各部门使用、储存的危险物品,应单独存放,专人管理。

四、治安及交通安全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国务院421令《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北京市交通规则》等法律法规规定,杜绝治安、交通以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工作原则,落实岗位逐级责任制,明确责任范围,建立并完善各项监督检查制度。各部门的负责人即为本部门的治安、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区域的治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2、制定部门各项治安保卫、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保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部门员工安全防范技能培训,积极开展部门治安、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部门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部门员工的防范能力,确保责任区内不出现任何责任性安全事故。

3、开车上下班或执行载客任务时应严格遵守道路交通管理规则,行车时注意交通安全,思想集中、谨慎驾驶。对车辆要勤检查、勤保养,发现故障及时排除,确保车况良好。要严格执行“禁酒令”的规定,不准酒后驾车,不准疲劳开车。

4、各部门要加强安全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将发现的可疑人员、可疑情况、可疑物品和不安定事端向安全部报告。保护刑事、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和疏散周围宾客,协助公安机关做好侦破和处理工作。

5、确保中心内治安秩序良好,不发生治安灾害事故。保证中心内水、电、气、热、通讯、特重设备等要害部位不遭人为破坏。严防、上访、、组织等人员散发宣传品、悬挂横幅、打骚扰电话等制造恶劣政治影响事件的发生。

6、对发现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调整解决,并向安全部报告。对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向中心总经理汇报,由中心领导负责协调解决,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7、认真做好部门内部人员的掌控工作,对发生的内部纠纷,要及时调解、疏导、消除、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中心的内部稳定。

8、对突发的恶性治安、刑事案件、交通事故,要快速上报或报警,处置时要沉着冷静,保证良好的营业秩序。严禁迟报、瞒报、谎报或不报。

五、食品安全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决定》(国发[2004] 23号)、《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海政发「200475号)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加强中心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

2、建立中心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逐级安全责任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督力度。并制定食品安全工作方案和计划,切实把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层层落实到人。

3、分管餐饮和进货工作的负责人,分别对分管工作中涉及的食品安全事项负直接领导责任,统一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本部门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食品采购制度和食品进货、验货、收储、加工、制作、保管等操作程序。并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和验、收货工作,随时关注政府权威食品检验检疫和卫生部门所的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并建立工作台账。

4、厨房、餐厅、采购作为食品安全责任区,从食品源头采购到验货收储,再到加工、生产、成品消费是食品安全责任的重要环节,杜绝采购、生产假冒伪劣,使用腐败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食品,并制定食品卫生自查制度,组织本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建立自查记录。

5、要确保厨房内的各种冷藏设施必须有生、熟、半成品标志,不能混放;盛放食品的容器必须有生、熟、半成品的标志,不能混用;从事生、熟、半成品加工的人员、场所及工用具要严格分开。

6、要确保所有上岗的服务、加工人员具备体检合格证。

7 、积极配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卫生监督和食品检疫检验部门)开展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认真做好中心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年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以及食品制作质量问题。配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卫生监督和食品检疫检验部门),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或区域性食品质量安全检查、整治工作。 8、做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对食品加工人员的相关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认真配合食品检验员完成食品的抽检化验工作,确保每月的食品检验合格率不能低于85%。并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预案演练,积极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9、做好重大节日、庆典和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不发生与食品有关的社会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或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

六、内部维稳工作

1、各部门经理对中心内部维稳工作负责。

2、建立部门内部维稳工作档案、制度、措施和应急预案。

3、认真落实、宣传《国家安全法》,加强中心各层级领导、干部、员工维稳思想意识教育,充分认识同、反和反极端主义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特点。认真检查、发现中心维稳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并对重点人员建立档案,实施重点监控措施。

4、加强中心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做好中心重点人员管理和审查,在敏感时期加强重点部位的防护措施,严防不法分子实施投毒、爆炸等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确保中心内部安全稳定,有序经营。

七、奖惩

1、若不能完成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目标,按《中心安全生产奖惩条例》内容,愿接受相应处罚。

2、若因自己未能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从而造成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愿接受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法律的处罚。

3、完成本责任书承诺的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目标或对中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将按《中心安全生产奖惩条例》内容,给与相应奖励。

八、其他说明

中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责任时间:由2014年 1月1日至 2014年 12月31日止。

本责任书在执行期间,甲、乙双方由于人动,调离本工作岗位的,其继任者接替前者继续履行本责任书上的责任和承诺。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 。

甲方(单位):_______ 负责人(总经理): 签订日期:2014年1月1日

篇7

【关键词】古建筑;砖木结构;消防安全;防火设计

Abstract modern brick and wood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terials mainly wood-based, these ancient architectural history by years of natural erosion, the water content is very low, very easy to burn, and the ancient buildings have no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the event of firewill lead to serious consequenc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ire safety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talk about fire safety and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the modern brick building.

Key words of ancient buildings; brick and wood; fire safety; fi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仅应注重于现代建筑的建造和创新,还应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造型以及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世人的瞩目,并且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人们对文物的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受到高度重视。

一、发生火灾的原因

(1)消防设计不足

近现代建筑结构主要以砖木为主,并且由于古建筑常年受到风吹日晒,建筑材料含水量非常少,恨容易燃烧,而且古建筑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安全通道缺乏。砖木结构建筑发生火灾后,火势除了向水平方向蔓延外,还会出现垂直蔓延的情况,造成立体燃烧,而且在古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通常是组群不知,如果发生火灾将会出现火烧连营的情况,从而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1]。

(2)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的火灾

古建筑在设计以及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电气线路的引入,这些都是对古建筑后期的维修时加入的,但是在维修设计的过程中,只考虑一般照明设计,并且电气线路的老化存在严重的情况,并且随着大量的电器设备的引入,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却给古建筑带来具有的安全隐患。据有关统计表明电气线路引起的火灾占古建筑发生火灾的30%。

(3)生活用火

居住在古建筑内的居民的取暖、炊事以及照明等生活用火不慎发生的火灾也是非常常见的,据有关统计分析,自建国以来,古建筑发生火灾的40%主要是由于生活用户不慎造成的[2]。并且很多的古建筑中一般都设有神台烧香拜祭,每逢春节。清明等节日很多人都会去这些地点祭祖拜佛,如果用火不慎也会造成火灾的发生,并且有些古建筑通过改造为共同场所,这会大大增加古建筑的火灾事故的发生。

(4)游客引入的火灾

目前很多的古建筑都成为历史资料供游客们观赏,如果管理不善或者管理不到位,游客随时乱扔烟头,点火、放鞭炮、烟花以及带入一些危险易燃易爆等物质,这样就很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对古建筑以及游客的人生安全造成威胁。

二、加强近现代砖木结构建筑消防安全的对策

(1)提高耐火等级

古建筑结构防火设计是古建筑修复以及改造中首先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古建筑一般为砖木结构,耐火等级非常低,如果想要达到现代建筑的防火等级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消防安全,我们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进行维修:①如果古建筑属于文物保护的范围内,我们在进行防火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对古建筑的防火性能以及安全度进行分析,并首先确定古建筑的耐火等级,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判断古建筑的疏散系统以及防火分区,如果与耐火等级不符合可以不做防火处理,如果符合则需要对结构进行防火处理以及防火保护,从而提高建筑的耐火等级。②如果古建筑不属于文物保护的范围内,可以采用耐火等级较高的现代材料进行代替原有的材料,以加强古建筑的耐火等级[3]。③增设消防设施加强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这种防火设计主要是在不破坏古建筑原来的结构以及设计,增设火灾报警器以及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等防火设施。

(2)防火分隔的设计,有效组织排烟

防火分区的规划是防火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也是保证人员疏散以及火灾蔓延的重要的保证,所以在对古建筑进行防火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对古建筑进行防火分区,防火分区主要是按照古建筑建筑结构、使用功能以及大小进行防火分区,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中一般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防火分区划分:①根据古建筑火灾危险性以及使用功能,按照实际的大小、距离进行划分空间,形成“物理分割”,然后根据古建筑空间的间隔进行规划设置防火设备以及防火措施,从而保证古建筑的消防安全[4]。②在防火设计的过程中,注意疏散和分割的协调统一性,在进行分隔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以防火墙为主要的设施,并且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对于连续的空间,不能采取防火卷帘设计防火分隔,这样会减少疏散出口,造成人员的疏散困难。③在对古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挡烟垂壁等设施进行防烟分区的规划,但是为了保护古建筑的结构,一般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如果在达不到防烟分区的要求,则可以增加排烟设施或者排烟系统。

(3)增设防雷设施

目前,我国很多的古建筑都没有防雷设施,虽然有些建筑物在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增设简单的防雷设施,但是也没有安全要求,并且由于古建筑属于建筑群体、并且周围古木参天,很容易引起雷电火灾,以紫禁城为例,自建设以来发生较大的火灾的原因最主要是雷电火灾,并且近几年来古建筑由于雷击发生的火灾日趋上升,因此在对古建筑进行改造和修复的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设计消防设施,并且应按照目前有关的防雷设计规范进行规范防雷设计,并增设防雷设施,从而减少由于雷电引起的火灾。

(4)规范电气设计安装

在对古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具体规定进行设计,对于已有的电气线路应经过消防部门的审核和检查,达到要求后才能实施,对于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电气线路,必须进行改造和修复,设置漏电报警系统,而且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修复,保证电气线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5]。

(5)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建筑应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禁止违章用火,禁止游客携带火种、易燃易爆以及烟花爆竹等物品进入古建筑内。对于特殊临时用火应申报有关消防部门以及当地公安机关部门批准,并加强防火安全保护措施,并且应明确规定禁止吸烟,玩火[6]。

(6)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对于文物保护的古建筑应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牌和防火标志,严禁携带火种以及易燃易爆等物品,加强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我国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三、结束语:

古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造型以及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世人的瞩目,因此在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的工程中,应加强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的设施。通过对建筑的结构以及防火分区、疏散系统以及增设消防设施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来考虑和确定古建筑在修复、改造过程中要达到消防安全所应具备的条件,并且充分地利用新产品、新技术,使古建筑在现代社会中能安全、合理的得到使用。

参考文献:

[1] 杜永霞;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探讨.[J].-安防科技 ;2006(08).

[2] 徐静;浅谈古建筑修复、改造中的防火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4):294—296.

[3] 汤小亚;浅谈东溪古镇古建筑的防火.[J].科学咨询;2010(19):93.

[4] 归小平,张晟途;中国传统式屋顶结合现代结构建筑的利用与消防安全.[C].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08年9月17日:1—6.

篇8

1.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久远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迄今我国已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遗产国。还有100多个项目被列入遗产预备清单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经成为遗产大国。

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文物古建筑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

然而,目前的现实是,绝大多数的古建筑,在消防方面均未有较完整的规划。以山西为例,共有木制结构古建筑18118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有119处。这么多的古建筑,除平遥古城的消防专业规划正在编制中外,其余的还没有一个做出消防专业规划。

当前,尽快能科学、合理地对古建筑做出消防安全保护的规划,将古建筑的消防专业规划纳入总体保护规划,已显得刻不容缓。

2.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消防规划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讯、消防装备等内容。笔者通过对平遥古城消防建设整体规划、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中消防站及配套给水建设工程、浑源悬空寺消防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审核,认为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不应套用一般消防规划中的常规做法,而应根据古建筑群特有的消防安全现状,把握好其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2.1建设小型适用型消防站

2.1.1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

《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在山西,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在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均未建立专职消防队。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扑救。

1998年以来山西省发生古建筑火灾21起,大部分由于距离消防队较远,没有得到及时扑救,造成较大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553万余元,珍贵文物的损失无法用数字估量。如2003年3月大同市广灵县的文庙火灾,由于该县没有消防队,水源缺乏,导致文庙大殿付之一炬。

有鉴于此,加快古建筑群消防站的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和迫切。

2.1.2消防站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小型适用

古建筑群大多为毗连建造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扩大。

针对古建筑火灾的蔓延特点和当前消防警力相当紧张的实际,笔者以为,古建筑的消防站规划和建设要考虑以下特点:

Ⅰ、不应套用《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规定的消防站的布局以接到报警后5分钟消防队到达责任区边缘和保护面积为4—7平方公里的要求。应在不破坏古建筑群整体格局的前提下,将到达的时间减到最小。如应县木塔修缮工程方案中,将消防站站址选择在距木塔约1500m处,设计为消防队接到警报后5分钟到达木塔,责任区最大面积为4Km2。笔者认为,这样的方案就不合理,国家之所以在当前警力相当紧缺的情况下,拟批准应县建公安消防站,主要是出于保护应县木塔的需要。所以该消防站应以保护应县木塔为主,可以兼顾县城的火灾扑救需要。

Ⅱ、可以建公安、企业专职、兼职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站,人员数量也要切合实际。

Ⅲ、消防站的建筑面积也不一定要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规定,可因地制宜,不要建大而全的消防站,宜小型、适用。

Ⅳ、消防站的建筑形式可不拘一格,不一定非是红色的大门和现代式样的建筑,可以设计为仿古建筑与周围的古建筑群格调相协调和一致。2.2消防器材装备要立足古建筑火灾扑救的实际

2.2.1消防车辆配置应与消防通道相适应

古建筑群普遍存在消防通道不畅的问题,例如平遥古城最窄的通道还不足1米,在消防车辆的配置上,除配置普通的消防车外,还要配置适合其街道通行的小型消防车。做规划时不能按照常规的思维,一定要让消防通道来满足消防车的通行要求,反而应是消防车辆要尽量适应古建筑群消防通道的需要,如平遥古城和五台山风景区都购置了1辆小型水罐消防车,以适应当地实际。

对建于高山深谷之中,依山而建,道路崎岖坎坷,或建于城区,但设有门槛、台阶等情况而使消防车无法通行的古建筑群,其专、兼职消防队可以不配消防车辆,应配手抬机动泵,推车式灭火器等适用型的器材装备。

2.2.2消防器材的配置,必须减少火灾扑救时的水渍损失

古建筑群的消防水源严重缺乏,又有大量的壁画、彩绘、泥塑、文字资料等特别贵重的历史珍品,对这类型的古建筑,火灾扑救时必须减少水渍损失,要研发和配置适合扑救古建筑火灾所需的水渍损失小、节水型的灭火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如高压脉冲水枪等,达到既节约用水又减少损失的目的。

2.3消防供水要因地制宜

2.3.1建不同类型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

古建筑消防水源严重缺乏,山西省119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前一阶段的专项治理,目前也只有39处建有消防水源,仍无法满足火灾扑救的需要。部分有水源的古建筑群如平遥古城,也存在消防管网覆盖区域少,供水管径小,供水压力、流量达不到灭火要求等问题。

消防规划时,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要结合古建筑群的地形特点,建设不同类型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在消防车能够到达的地方,应修建供消防车取水用的设施。灵石县王家大院、忻州的唐代建筑佛光寺结合古建筑依山而建的地形条件,在山坡的较高处修建了高位消防水池,建成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满足灭火的需要。

2.3.2消防给水管网的布置要满足灭火救援的实际

在一时还不可能建大量消防站的情况下,大部分古建筑距离消防队较远,或因地形等条件的限制,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在短时间内无法到达。这样在室外消火栓的规划建设上也不应按照120m的间距和150m的保护半径布置,古建筑必须立足于自防自救,其间距应能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古建筑内为宜。如三多堂在每个院落安装3个室外消火栓,代替室内消火栓,无法设置消火栓系统的,采用手抬机动泵串联远距离供水灭火;应县木塔将室内消火栓移至室外设置,称之为室内消火栓外置,并设有明显标志;五台山在室外消火栓处设置启泵按钮,以便火灾时使用。

2.4古建筑的开发利用和消防安全布局应合理

古建筑之间以及部分古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普遍存在防火间距严重不足问题,特别是座落在城区的古建筑尤为突出,如太原的崇善寺,地处成片民居包围之中,有的已只有一墙之隔,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规划时要将古建筑群内的危险源逐步搬迁,影响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周边的建筑,应下决心列入拆迁计划。如平遥古城内的工厂、学校等已列入规划予以分期迁出;大同市将与善化寺距离太近的民房拆除,使隐患得以消除。

古建筑群进行开发和利用也应有科学规划,应该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在相应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庙宇或者类似历史建筑,利用时就应该参照它在古代时的使用功能,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成的利用方式。不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会带来安全隐患。“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宫被出租并用做一家能容纳700人的武术学校。2003年1月19日,遇真宫主殿因照明线路搭设不规范并疏于管理发生大火,最有价值的主殿三间共236平方米建筑全部化为灰烬,周边文物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2.5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应列入规划,但不应破坏其原貌

2.5.1维持原貌、确保重点

大部分的古建筑既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又有相当大的火灾危险性。如何使它们免受火灾危害,也是消防规划的重要内容,所以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措施必须列入消防规划,这是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与一般的消防规划所不同的重要特点。应将古建筑按重要性分为不同类型的保护等级,有重点地分别采取不同的消防技术措施予以保护。

《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所以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原则应是在不破坏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确保消防安全。

2.5.2古建筑内不宜设固定消防给水设施

《建规》中规定:“国家级保护单位的砖木结构和木结构建筑应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不切合实际,古建筑内不宜设固定消防给水设施。以山西应县木塔为例,该建筑始建于辽代清宁2年(公元1056年),距今948年,高约67.3m,是现存塔身最高、年代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其独特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工艺精湛的全木结构的建筑,如按建规的要求设置喷淋和消火栓系统,就势必破坏其原有的价值,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和初衷。

在不宜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古建筑群,宜增加推车式灭火器的配置数量。

2.5.3古建筑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避雷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保护古建筑的有效措施,但消防技术规范恰恰没有规定古建筑要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998年4月4日凌晨,山西省临汾市尧庙广运殿发生的特大火灾,火灾发生半小时后,值班室的人员还未发现,致使砖木结构的广运殿及殿内尧王等泥塑像9尊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451.17万元。如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被及时发现,损失将会减到最小。

避雷设施也是预防古建筑火灾事故的有效手段,大多文物古建筑防雷设备不够完善,这类事故也多有发生。2004年4月26日山西运城稷山大佛寺遭雷击发生火灾;2002年9月7日,应县木塔遭雷击,所幸未引发火灾事故。

2.5.4加强用火用电的规划

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建筑禁止设置电气线路。其它古建筑内不符合要求的电气线路,应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做出改造规划。

古建筑周围居民的用火管理;确定为宗教活动的建筑,对点灯、烧纸、焚香的场所和方式均应做出规划,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6古建筑的消防管理措施要更加完善

目前,古建筑在消防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安全保卫人员短缺,业务素质低,自防自救能力差,督促文物古建筑单位整改火灾隐患的手段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要做出规划,予以完善,也是其不同于一般消防规划的重要特征。

2.6.1完善法规体系,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则》规定:“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由文物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共同负责。”不仅如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古建筑消防管理的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使用单位、管理单位、消防监督部门等各自的责任。

2.6.2古建筑的保护要立足自防自救

古建筑火灾蔓延迅速,其保护必须立足自防自救,要规划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特别是义务消防组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预案,且要切实加强演练。

古建筑大多被城镇或乡村所包围,应和周边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联防机制。

2.6.3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消防投入

《文物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对古建筑消防保护的经费要列出规划,安全投资渠道要多元化。对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不一定非要当地政府投资,象山西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国家应予以资金上的倾斜和支持;同时也可以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古建筑消防保护,或从旅游收入中按比例提取资金等多渠道筹资,以保护全人类的共同遗产。

3.结论

Ⅰ必须将消防规划纳入古建筑群总体规划。古建筑的防火技术保护、开发利用、消防安全管理等也应作为规划的主要内容。

Ⅱ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编制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古建筑的特殊性和历史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篇9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责任制;自我保护;合作教育

幼儿园安全教育应以观念为先导,以制度为保障,以活动为基本形式,通过环境来影响和促进幼儿安全意识的提升、安全习惯的养成,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做好幼儿园安全教育,我们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思想和意识并不直接作用于行为,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为的后果。因此,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就是前提。

1.需要加强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安全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安全哪来教育。在多起幼儿园安全事故中,我们发现很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教职员工的疏忽大意所致,而这也提醒广大幼儿园在安全教育管理上,要注重从观念上着手来进行管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幼儿园教职员工是幼儿的直接教育者和安全的守护者,如果幼儿园教职员工没有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安全意识淡化,这无疑为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加强安全教育,就是要让幼儿园教职员工树立安全无小事,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的理念,以此来确保幼儿园工作安全与和谐发展。

2.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这就需要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将安全教育纳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要具有详细的安全计划外,还需每学期制定出相应的幼儿安全教育提纲,制定相应的幼儿安全预案。在教学中,要将幼儿安全教育渗透在图片、看图说话、诗歌朗诵、讲故事等活动中;要将幼儿安全教育和常识学习、学科学习等结合起来;要引导幼儿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演一演”“涂一涂”等活动来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要将幼儿安全教育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展开

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但好运动、喜欢游戏,在幼儿安全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以活动法、图片法、游戏法等方法来组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如:对特殊电话号码(110、119、120)的学习则可采用“我是小警察”“我是小小消防员”“我是小小救护员”的游戏活动方式,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会正确拨打这些号码。此外,安全教育还应落实到一日常规中,要在幼儿的饮食起居和学习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来感受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

二、落实安全责任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责任制是幼儿园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基本保障。从园长开始,要以园长责任制为依托,将幼儿安全责任划分到人,要树立警钟长鸣的意识,将安全责任制具体落实到每一项安全管理体系中。如:在晨检制中,幼儿是否有感冒症状,是否携带危险物片等就需要相应的负责教师进行一一检查,并根据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则制度进行处理。此外,如:安全保卫制度中,外来探访人员是否经过门卫的认真检查核对后方可入园;消防管理制度中,是否做到了相应的消防安全标志设置;水电管理制度中是否定期进行了检查和维修;食品安全制度中是否有留样制度等。这些安全管理制度必须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人,而不应只有制度而没有具体的落实。当然,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制度再怎么完善都会有不足之处,对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防范需要从源头做起。

三、加强安全演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从平素幼儿的安全事故分析中发现,很多如摔伤、烫伤等并不是幼儿不知道这样做是危险的,而是在运动或生活中没有灵活地去应对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尤其表现在活动中。因此,在幼儿安全教育体系中,加强体育训练,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是减少安全事故首当其冲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开展系列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如:为让幼儿掌握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记,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常识,在班级中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活动;为让幼儿学会在火灾中逃生或自救,组织开展“起火啦”火灾演练活动;提高幼儿逃避自然危险和自救的能力,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等。

在各种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很多时候如果活动组织不好,不仅不能起到教育幼儿的作用,相反还可能因此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活动组织中,要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尤其是在整个园内组织开展活动时,更要整体规划,逐步落实。其次,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来展开活动。幼儿安全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更不同于成人安全教育,他们年龄小,认知不成熟,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循循教导幼儿,尤其要注重采用说做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即在给学生传授安全知识的同时,通过图片展示、示范、表演等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参与中提高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控能力。

四、加强合作,提高幼儿安全教育能力

幼儿安全教育并不单单是幼儿园的责任,家长、社区(街道)等都是幼儿的共同“监护人”,幼儿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因此,在幼儿安全教育中:

1.要和家长形成合力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更多的是在幼儿出现“问题”后才进行,其实不然,教师和幼儿家长的联系并不一定要从“反面”进行,相反要多从正面进行合作,从而让幼儿在积极的环境教育中成长。

2.家长、社区(街道)等必须注重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

如家长在幼儿面前不抽烟、不说脏话等,社会人员在和幼儿进行沟通时要注意在用词上的选择,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幼儿所造成的影响。

总之,安全无小事,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要注重将安全意识的培养作为安全知识来学习、安全习惯养成的基础,我们不仅要通过制度的完善来加强幼儿安全教育,还需从细节上抓起,唯有如此,幼儿安全教育才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谈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才智,2011(32).

[2]丁志俊.幼儿园安全教育刻不容缓[J].山东教育,2010(30).

篇10

目前,我校基础医学实验室承担了基础医学部下属15个学科35门实验课程的教学及科学研究任务。综合分析,基础医学实验室目前现状主要具有几个特征:①实验室多、分布范围广,且相对独立,管理难度较大;②实验室功能齐全,拥有大批精密贵重仪器;③实验的类别及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④实验室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⑤多个实验室使用了各种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和生物实验品,部分实验还需要高温、高压、超低温、强磁、真空、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和条件;⑥部分形态学实验室经常接触到有潜在感染威胁的人体及动物标本;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三废”物质及过期或失效试剂、药品需要规范处理。

2基础医学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

长期以来,基础医学部在部属各实验室的密切配合及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日常安全警示与检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基础医学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注重对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治理,力促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杜绝安全责任事故,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为使各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安全检查有法可依,我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规和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基础医学部具体情况,先后制定了《实验室管理规则》、《基础医学部实验室物品管理规定》、《基础医学部化学试剂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基础医学部安全工作检查评比细则》等多项管理制度,确保规范化管理。

2.2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落实安全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关键。基础医学部作为学校的二级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各个教研室、实验中心的积极主动性。鉴于基础医学部下属学科众多,实验室分布广、数量多这一现状,基础医学部实行教研室和实验中心三级管理制度,各教研室和实验中心的负责人是实验室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实验教学中,要求所有代课教师都要严格填写《实验登记簿》,教师对实验室财产及所有学生的安全负责。对于开放性实验室,要求各实验室必须明确开放性实验的指导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的同时,实时监控学生的安全状况。明确安全责任人,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一种手段,并非是要追究某个责任人的安全责任,旨在促进安全责任人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安全隐患的治理和日常的安全检查上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基础上,我们还注重广大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倡导安全文化。我部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安全知识培训班,先后有8人参加了安徽省芜湖市卫生局举办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班;部属各个实验中心都设置有兼职消防员,积极参加校保卫处定期开展的消防演练,增强防火意识,提高防火、灭火技能;我部不定期邀请消防安全培训机构的教官给全体教职工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通过消防官兵翔实的图文资料和切实的感受,以一个个深刻的教训,警示全体教职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4保持安全检查工作的常态化运作

安全检查对提高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强化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自2007年以来,基础医学部坚持安全工作的月查制度,重点对各实验室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危险物品的保管与处理、贵重仪器设备的保管与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检查组由各实验室一些高年资的教师组成,大多采取实验室之间交叉相互检查的方式,促进相互监督和学习。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对基础医学部难以排除的安全隐患,积极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检查过程中,检查组根据《基础医学部安全工作检查评比细则》,对各实验室的安全状况进行考核,年终评比年度安全先进实验室。目前,已有4个实验室先后获得基础医学部年度“安全与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2.5明确安全工作重点,确保实验室安全

因我部实验室数量、实验类型及项目数都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及特点,突出工作重点。

2.5.1化学试剂使用安全

我部各实验室或多或少都会使用到各种试剂,其中医用基础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化学实验室试剂的使用量尤为巨大。我部对各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严格要求,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要求各实验室严格执行“三废”回收利用制度,确保“三废”处理后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鉴于部分实验室空间不足,致使一些需要分开存放的试剂不能完全单独存放,基础医学部积极调整实验室房屋资源,设立化学试剂室,对各类试剂进行统一、规范管理,严格通风和安保措施;针对部分实验室将普通的房间用作实验室,没有符合规格的通风设备,师生的身体安全隐患较大等实际情况,基础医学部积极协调,为相关实验室安装通风设备,确保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要求各实验室严格建立试剂的使用台帐,对各个学科每年低值易耗预算中化学试剂的采购量严格控制,要求各实验室必须在在弄清楚实验室药剂库存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的编制,严禁一次性大量购入试剂,导致库存积压、大量报废试剂,在严重浪费的同时,造成不必要的环境危害。对于教学、科研中使用到的氰化物、砷化物、汞化物等剧毒药物及国家管制的物[2],基础医学部实行专人管理,并统一配备保险柜保存。

2.5.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生物安全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研究工作的特殊的工作环境,由于工作内容的独特性,有可能会对工作人员产生危害。人类研究微生物的同时不断地受到微生物危害,甚至感染严重疾病,危害到生命安全。另外,不时出现不明微生物及遗传工程不断产生新的微生物,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往往难以预料对此类微生物进行实验的危害程度,因此受感染的危险性就更大[3]。基础医学部鼓励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人员参加各类生物安全专业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和国家相关法令,认真学习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3月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基础医学部严格以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要求为标准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立、健全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置专职人员,对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落实。

2.5.3形态学科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形态学科实验室经常接触到人体的各类器官和组织标本,标本可能有艾滋病、肝炎、麻风、结核、痢疾等传染病以及各种癌症等,且标本多为未固定的[4]。形态学实验室最常用的固定剂是福尔马林,它是腐蚀性强,易挥发的液体,刺激性较大,对人的粘膜、眼睛损害较大。我部各实验室高度重视各类标本处理的规范化运作,对送来的标本及时固定,用有盖的桶或封闭的容器盛装,取材的实验技术人员能够穿隔离衣服、带口包,开启所在间房的通风设备,并在工作完毕后能作必要的灭菌、消毒处理。因冰冻切片的组织都是新鲜未固定的,可能有强烈的传染性,我部实验技术人员严格防范,若发现有传染性的标本,及时处理,并对冰冻机进行清洁、消毒,以保证操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各形态学实验室切片机的刀片非常锋利,稍不注意会引起仪器的损毁和人员的损伤,我们要求实验人员用完的废刀片要放在收集利器的箱内,避免伤害其他人员。目前,我部形态学各科实验室未出现一起学生、实验技术人员、带教教师被标本感染及实验器械伤人事故。

2.5.4实验动物的安全管理

基础医学部所有实验室的动物使用均由各实验室根据所开实验的需要,确定所要购置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由动物中心统一提供,不许捕获野生动物来替代实验动物,严禁通过不明、不正当的途径购置。实验动物在运输中应严格遵守运输规定,由专人负责运输全程,处理好动物的饮食、粪便的排放等问题。实验动物应在实验前一天内运至相关实验室,不得在实验室长期饲养,严禁将有病的动物运至实验室。若实验动物患有人畜共患性疾病,应立即隔离,视情况进行焚烧、销毁。实验室如有剩余的实验动物,不得随意处理,均需交回动物中心进行处置。实验结束后,实验动物的尸体要统一收集,并由实验动物中心人员送到指定地点去焚烧,严禁随便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