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垃圾基本概念
1.1建筑垃圾的定义
本文所指的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垃圾、旧建筑物拆除垃圾以及建筑物装修时产生的建筑垃圾。
1.2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计算
目前,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已对施工过程中和拆毁建筑物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量进行估算,一些城市还颁布了建筑垃圾产生量计量标准,如洛阳市在 2008 年5 月 30 日了《洛阳市建筑垃圾量计算标准》,详细规定了建筑垃圾产生量的计量标准,由于本论文研究的建筑垃圾是在房屋新建、拆除以及装修过程中产生,因此只给出与本研究相关的建筑垃圾计量办法:
①建筑物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计算
1)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计算
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垃圾量其中建筑面积按以下方式测算:
a.尚未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按照房产证或拆迁许可证等的证载面积计算,没有证件的房屋按照实测面积计算;
b.已拆除的房屋建筑面积按照测绘管理部门提供或确认的 1/500 地形图计算。
2)构筑物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计算
构筑物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按照实际体积计算,每立方米折合垃圾量 1.9 吨。
②房屋建设工程
1)基础施工产生弃土量计算:
a.已进行招投标工程的基础弃土量,可根据施工图预算中的相关子目计算;
b.不能提供施工图预算的工程,基础弃土量由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根据施工图纸计算;有特殊情况的,申请单位应提交相关依据,据实核减; 基础弃土量=(基础开挖量-回填量)×单位体积弃土量
c.单位体积弃土量按粘土类别计算,每立方米 1.6 吨。
2)房屋主体施工产生建筑垃圾计算
房屋主体施工产生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垃圾量
其中建筑面积按照施工图中的建筑面积计算;单位面积垃圾量按如下方式测算:
a.砖混结构按每平方米 0.05 吨;
b.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平方米 0.03 吨。
③装饰装修工程
装饰装修工程包括公共建筑类装饰装修工程和居民住宅装饰装修工程。
公共建筑类包括办公(写字)楼、商店、餐饮、旅馆、夜总会等。
公共建筑类装饰装修施工产生建筑垃圾量=总造价(万元)×单位造价垃圾量
其中总造价(万元)按建设方与施工方签订之有效合同计算(只计装修工程部分造价,不计设备费);单位造价垃圾量按如下方式测算:
a.办公(写字)楼按每万元 2 吨;
b.商店、餐饮、旅馆、夜总会按每万元 3 吨。
2)居民住宅装饰装修施工产生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垃圾量其中建筑面积按房产证的证载面积计算;单位面积垃圾量按如下原则测算:
a.160 平方米以下的居民住宅按每平方米 0.1 吨;
b.161 平方米以上的居民住宅按每平方米 0.15 吨。
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特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都是采用传统方式施工的,采用纯手工操作,必然造成材料的损坏和浪费;另外,施工管理、施工工艺技术的落后也是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我国在对建筑垃圾的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建筑垃圾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现象仍时有发生,还未对建筑垃圾进行动态监测,导致对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处理处置、回填利用等情况缺乏宏观把控;
(2)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能力。处理方式简单粗放,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就被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进行露天堆放或简单填埋,既浪费资源,又增加后期处理成本;
(3)垃圾在运输和填埋过程中遗撒的粉尘、沙土飞扬等问题又给环境带来了污染;
(4)建筑垃圾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尚无法律禁止填埋可再次利用的建筑垃圾,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3加强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建议
根据以上我国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我国今后应当在以下方面加强建筑垃圾的管理:
(1)尽快颁布建筑垃圾产生率标准,从源头减量做起
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应首先从源头减量做起,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每万平方米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进行一次大范围的调查统计,据此制定相应的建筑垃圾允许产生数量和排放数量标准,并将其作为建筑垃圾允许排放入社会环境中的量的准绳。2009 年深圳市已在全市范围内颁布了《建筑废弃物排放量标准及设计与施工减排规范》,对建筑垃圾实行设计减排和施工减排,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先行者。
(2)理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价格体系,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在经济上切实可行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填埋费用低廉,每立方米土方填埋价格在 20 元左右,这也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不能有效开展的重要制约条件之一。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从企业自身利益角度出发,选择较低的成本处理掉这些貌似没有价值的“垃圾”。根据胡鸣明等人对不同建筑垃圾处理方式成本分析表明,资源化(包括现场资源化和运往综合处置中心进行资源化)的直接成本和外部成本之和最低。但是在国内,对施工单位来说运往综合处置中心进行资源化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就地填埋的成本;另一方面,对拟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环保服务企业来说,其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因为收费过高而没有合适的原材料,同时由于垃圾处理行业利润微薄收费偏低的话根本无法保证正常生产运营。因此,相关价格制定部门要综合权衡各相关主体的利益,运用科学的经济学方法计算出能促使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均衡价格。
(3)加快完善立法和监督执法工作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才刚刚起步,大家对于这一新兴行业普遍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就现行垃圾收费政策而言,不论是对资源化企业还是施工单位来说,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的成本在短时间内都要高于排放费用。因此,政府应首先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从制度上约束行为主体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而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企业,应引导政府进行政策鼓励诸如税收减免、补贴等,从而保证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不致中断。
(4)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民的广泛参与并监督实施。应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让全社会都了解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形成强烈的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的接纳意识。使人们明确建筑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对建筑垃圾的利用关系到发展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变人们的消极被动行为为积极主动行动,依靠广大社会公众的力量,循序渐进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潘 智 生 , 寇 世 聪 . 建 筑 废 物 可 持 续 循 环 利 用 的 新 技 术 [J].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报,2007(1):8-11.
[2]翁维素,刘仲阳.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J].中国建材,2008(7):91-93.
篇2
关键词: 建筑垃圾 资源化 障碍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然而,作为占城市垃圾总量重大比重的建筑垃圾,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其绝大部分未经任何资源化处理,便被运往城外进行露天堆放或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问题已经成为贯彻落实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重大障碍之一,如何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也成了我国政府和建筑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实践状况
1.1有关建筑垃圾的政策。
我国目前在用管理建筑垃圾方面的力度不大,这里介绍几项国外比较普遍采用的主要经济政策[1],其中部分已在我国开始实施。
1.1.1“排污收费”政策
“排污收费”是根据固体废物的特点,征收总量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固体废物生产者除了需承担正常的排污费外,如超标排放废物,还需额外负担超标排污费。目前我国尚未对不同建筑类型建筑物产生的废弃物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缺乏建筑垃圾产出和排放标准。为了大量减少建筑垃圾的生产,建议有关部门首先对建筑垃圾做一次普查,以确定建筑垃圾的产出量,从而制定建筑垃圾产出标准。以此为基准,征收建筑垃圾的总量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1.1.2“生产者责任制”政策
“生产者责任制”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对其产品被消费后所产生的废弃物的管理负有责任。例如对包装废物,规定生产者首先必须对其商品所用包装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限制,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用量;其次,生产者必须对包装材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建筑施工垃圾中废包装材料占25%―30%,由此可见,如果严格实行“生产者责任制”,建筑垃圾尤其是建筑施工垃圾的产量可以大大减少。
1.1.3“税收、信贷优惠”政策
“税收、信贷优惠”政策就是通过税收的减免、信贷的优惠,鼓励和支持从事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的企业,促进环保产业长期稳定地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无利或微利的经济活动,政府要建立政策支持鼓励体系,一方面,对从事废弃物资源化的投资和产业活动免除一切税项,以增强废弃物资源化企业的自我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对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投资经营活动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的优惠。
1.1.4“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政策
“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是指对进入建筑垃圾最终处置场的建筑垃圾进行再次收费,其目的在于鼓励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以减少建筑垃圾的最终处置量,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填埋土地短缺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置收费普遍过低,如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置收费标准为每吨1―2元;北京市收费标准为每吨1.5元。如此低廉的排污收费标准,很难达到鼓励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的目的,因此提高建筑垃圾填埋处置收费标准是当务之急。
1.2建筑垃圾管理机构。
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管理本身牵涉面较广,涉及多个主管部门,比如环卫、城管、建设、拆迁等部门。所以推广专门主管该工作的机构设置会对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有积极作用。例如渣土管理处或者建筑垃圾管理处,以便集中有效管理,避免多头管理。
另外,在管理工作中,公安、交运、规划、环保、土地、建筑、房产、公用、市政、园林等管理部门,有配合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处置管理工作的义务。市或区、县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设立的环境卫生监察队伍负责在职责范围内,对违反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1.3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令人可喜的是,我国个别城市已经出现了成功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顺利运作和成功的实践,部分建筑企业在内部的建筑垃圾减量化(也可视为建筑企业内部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上取得了成效。从2004年开始,邯郸市城管局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以垃圾资源化为依托,按照建筑垃圾制砖、生活垃圾沼气发电的思路,采取项目招商、市场运作的办法,在政府不投资的情况下,首先成功地扶持民营企业筹建了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引起全国的广泛关注,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价为建筑垃圾建材化的新举措,形成了“邯砖”经验[2]。
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障碍因素
通过上文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阐述和分析,我国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如下。
2.1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体系,基本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即建筑垃圾的管理部门承担资质审批、事物承办等具体工作,同时肩负监督、检查和执法的任务等,而应有的法律、法规、计划、政策等制定的宏观管理职能明显削弱,这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及管理与执法混淆的非正常状态,限制了管理工作的发展,既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更无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2科研投入不足,缺乏技术规范和标准。
建筑材料中用量最大的水泥及混凝土的原材料资源,在逐渐减少。因此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研究,是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科研投入始终不足,使得一些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指标参数仍无法建立,比如,指导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的结构、强度、力学等方面的特性指标、建筑垃圾代替原材料的技术、方法、安全系数,等等。因为建筑垃圾与原材料之间毕竟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是首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循环、合理、广泛和可靠利用的根本保证。
2.3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至今尚无一部国家的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文件[3],《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虽然在第四条规定要实施清洁生产,但只是原则性的表述,没有实质的规定。本领域的法律空白正由部门或地方法规、规章填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法律效力。现有的法规规章中,有关建筑垃圾管理的定量指标无从查询,也即缺少建筑垃圾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标准,这给具体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建筑扬尘对城市空气环境产生的影响,究竟应该如何规范、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是否应有控制指标等。
2.4缺乏政策引导。
许多国家已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能源化,变废为宝。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有计划地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化再生利用缺乏政策引导。由于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建材资源的需求和建筑垃圾的产量都呈快速上升的势头,无论从资源的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都要求政府应尽快开展这项工作,使我国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向前迈进一步,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得以持续发展。
2.5建筑垃圾排放收费标准低。
要使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成为可能,一方面应通过宣传教育工作,使建筑商具有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意识,将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还应采取一些其他的手段和措施,来促使建筑垃圾的这种资源转化,如提高排污收费价格等,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置收费普遍过低,很难激励建筑商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热情。再加上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建筑材料目前的销售价格又较原生材料高,这使得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很难有销路。因此,提高建筑垃圾的处置费用,一方面可激发建筑商减少排污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将增加收取的费用补贴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企业上来,使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结论
建筑垃圾的问题势必会越来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中的不和谐音符。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与我国发展战略间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筑垃圾可资源化程度的评价指标和体系,使其进一步完善和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卢中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与循环利用[J].科技资讯,2007,(32).
篇3
关 键 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法价值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也在相应加快。与此同时,它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每个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尤为严重。据统计近些年每年我国产生约 15. 5 亿 t的建筑垃圾,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预计到 2020 年将达 50 亿 t 左右。建筑垃圾的处理已成为城市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运往郊区或乡村堆放,或者进行填埋处理。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每个城市在规划时都会预留出填埋垃圾的场地,这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虽然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这并不能减少垃圾填埋对土地资料浪费的现状。并且建筑垃圾中还含有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带有污染性的材料,不经处理在野外中会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破坏。垃圾的运输也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
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堤坝、房建等工程。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块、废砖石、砂浆、渣土经破碎机械破碎,用筛子区分粒径大小,得到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可作为碎石直接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和飞机跑道的垫层、室内地坪垫层,细骨料磨细,可用其取代水泥,砂子作为混凝土添加料。也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部分材料与新鲜普通水泥混凝土再添加辅助材料生产轻质砌块、空心砖、实心砖、广场砖等产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垃圾的分类比较困难。难以对建筑垃圾进行一个很明确的分类,每一类的适用情况还需要继续探讨。对于部分分开回收的建筑垃圾,对于其的利用也存在很大的技术难题和经济困难。
分类回收再利用。一直以来,建筑工程中的金属垃圾因其相对容易的回收处理工艺和丰厚的市场回报,而处于较高的回收率水平, 一般可以达到 70%以上。回收后的金属经过高炉熔化后,既可以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也可以经过其他工艺处理成为其他产品。这是一个较好的情况,但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是工程中非常常见的情况,若能将混凝土与钢筋分开回收则对钢筋的回收率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塑料产品在自然界中自然降解能力极为低下,并对环境往往造成能以恢复的“硬伤”。 工程建筑垃圾中,塑料的回收率仅次于金属,达到 40%以上。回收的塑料垃圾,因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低廉的生产成本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现代拆迁工程建筑垃圾中木料垃圾的比重很小,施工工程中木料的使用量比较大,但产生的建筑垃圾比重较小,装潢工程中木料垃圾的比重最大。 目前,对木料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主要集中在优质和块形较好的木料上,块形不规则木料的再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只是建筑垃圾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的建筑垃圾需要进行分类和回收。
2 建筑垃圾进一步处理对策
制订相应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在建筑垃圾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环保部门加大对建筑垃圾偷倒乱倒现象的处罚力度,迫使施工单位只能将建筑垃圾运至填埋场地或者再生建材制品工厂。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促进垃圾资源化,2011年日本的建筑垃圾回收率已达到97%。我过也应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立法工作,建立建筑垃圾处理的合理规范。
规范建筑垃圾分类,提高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水平。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笼统填埋的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尤其是对目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的技术国内企业还少有研究。城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并依靠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优化设计方案,建造长寿命建筑物,同时使用利于回收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主要来自于新建建筑的余料、废料,养护产生的垃圾以及拆除重建产生的垃圾。建造长寿命建筑可延长拆除重建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少养护的次数,可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考虑其拆除重建时的废料回收利用,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也应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在方方面面减少垃圾的产生。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工程人员的责任环保意识。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与广度,要让与建筑垃圾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并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最新技术和工艺方法介绍给大家,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其实在施工现场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精打细算,科学下料,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 建筑垃圾的经济效益分析
国外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调查数据显示,2009 年世界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6 000 ×108USD,2010 年达到1. 8 ×1012USD,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以每年 15% ~ 20% 的速度增长,预计在今后 30 年内,其规模将超过 3 ×1012USD。而我国建筑垃圾现存量已超 20 ×108t,预计到 2020 年将达 50 × 108t 左右。按照每年
回收建筑垃圾 150 ×104t (其中主要为混凝土) 计算,可替代约 120 × 104t 天然石材,价值约6 000 × 104CNY。如果能把我国 50 ×108t 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可以创造上万亿元的价值。可见,建筑垃圾不是垃圾,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遵循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律,将建筑垃圾推向市场,鼓励国内外投资经营者参与到中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当中。然而,经济效益是其企业生存的根本所在,也是企业所关心的重中之重。所以,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经济效益分析对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突破是至关重要的。
4 展望
由于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建材资源的需求和建筑垃圾的产量都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因此无论从资源的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都要求我们对建筑垃圾的管理能再向前跨进一步,走循环经济之路,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得以持续发展。加大对资源的循环使用,不但有效的保护了环境,利用了大量可再生的资源,而且在实行建筑垃圾处理有偿服务的同时还发展了环保产业,安置下岗人员促进了再就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
参考文献:
[1] 党 玲 朱家瑜 曹 琴. 我国现行城市工程建筑垃圾处理工艺探讨[J], 产经透视 2010
[2] 刘炳南 张小娟. 国内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经济效益分析[J], 产业观察 2011
[3] 王世民. 浅谈建筑垃圾的产生及处理方法[J],工程设计 2010
篇4
关键字: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绿色建筑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强调实现资源的集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自绿色建筑引入我国,广大建筑行业人士在绿色建筑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照绿色化构想目标要求仍有距离。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量大,生活、施工条件差等问题。本文基于此,进行绿色建筑施工控制重点的分析与实践研究。
1绿色施工的控制重点
绿色施工体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贯穿建筑施工的规划、建筑材料的采购,建筑施工以及建筑工程的验收。对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具体指标,建设部2007年颁布实施的《绿色施工导则》进行了指导,它包括六个方面。
1.1 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包括建筑工程的组织管理、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建筑工程的实施管理、建筑工程的评价管理以及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师绿色建筑实施的总体控制方案,其绿色设计方法、手段均源于此。绿色施工的理念不仅仅局限于施工的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还要涉及到绿色化的问题上来,采用信息化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达到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目标。
1.2 绿色施工的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施工的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常见问题:对扬尘的控制、对噪音以及振动控制、光污染的控制、水污染的控制、土壤控制、建筑垃圾控制以及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扬尘控制方面,建筑施工所需的土方、垃圾等运输时经常散落、飞扬,应对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对运输车辆以及施工现场加强封闭,密网覆盖等。对于噪音以及振动,采取隔音及隔震方法,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噪音以及振动的监测控制。对于水污染,对废水进行水质检验,对污染的水进行严格的隔水层设计,比如采取边坡支护技术。对于光污染,电焊操作做好防护,防止弧光伤眼,夜间施工,做好灯光透光范围的控制。 土壤保护方面,由于施工造成的,要及时绿化,防止土壤侵蚀。地表易于土壤流失的,可采取稳定斜坡,地表排水等措施。相关垃圾、排污做到不能污染土壤。施工完成后,及时回复因为建筑施工而破坏的植被。
1.3 绿色施工的节材
主要包括减少材料的浪费、周转材料二方面。
(1)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
根据建筑施工的进度,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使用,减少库存,提高使用率。尽量减少建筑完成后的材料剩余率。
(2)周转材料
建筑模板与脚手架、防护网、电焊机、切割机等建筑设备可多次利用,而实际施工中,建筑模板与脚手架的使用次数比较低,有的仅仅使用几次。因此,应采取优化技术体系与管理措施。如选择维护方便、拆卸不易损坏的机具材料,引进专业的安装、拆除建筑模板脚手架的队伍进行安装、拆除。可选择定型钢模、竹胶板等替换木模板。选择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的外脚手架技术方案。
1.4 绿色施工的节水
一是基坑抽取的地下水.建筑施工基坑抽取的地下水,大部分都排入市政工程管道,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可采取基坑支护地连墙、配合止水帷幕动态降水的技术方案。如果基坑抽水量大雨五十万立方米时,需要进行地下水回灌。
二是混凝土节水。此部分用水量最大,我国当前混凝土使用数量达到二十亿立方米,而每立方米搅拌用水约为175KG,总计用水超过三亿吨,而养护用水是搅拌用水的几倍。,用水量巨大,因此可采用基坑抽取的地下水优先进行混凝土搅拌与养护用。
三是其它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利用雨水、中水等,在建筑工地建设其它水资源搜集利用系统,使用中水进行搅拌、养护,降水量充沛的地区适合建立雨水搜集系统。对于建筑工地上的设备、机具建立用水循环装置,优先使用雨水清洗,路面喷洒,绿化灌溉亦是如此。
1.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建筑施工应按照施工的具体规模与地理条件等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占地指标。尽量降低建筑废弃地面,临时设施占地使用率应当不小于90%,临时场所采用可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生活区与施工区进行标准分隔,建筑工地围墙为了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可选择轻钢结构制作围挡,而不使用砖结构围墙。
2 某建筑工地绿色施工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太原市某公司办公大楼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积极贯彻绿色施工理念。本人对该建筑工地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与施工人员进行了交谈。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建筑工程在施工伊始,就存在对绿色施工理念理解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简单的节约成本而采取预绿色施工理念相背离的施工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施工用水与场地降水进行沉淀处理后直接排入太原市市政雨水管道。
(2)施工工地出入口选择篷布铺路,降低车辆的尘土。
(3)施工工地搭建现场使用半封闭蓬,一定程度减少了声音污染,但未进行噪声监测。
(4)施工工地东侧为建筑垃圾存放区域,对建筑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废弃垃圾未考虑再利用价值,直接运出后丢弃。
(5)大部分水泥使用袋装水泥,少部分散装水泥。
(6)节能工程部分不达标,如保温层厚度降低,玻璃幕墙工程预埋件强度不足,构件安装结合处漏放垫片。
工程承包商对于以上问题及时发现,并按照提出建议方进行了积极整改,开展绿色施工理念的培训教育。整改后施工工地未出现扬尘现象,周转材料、建筑垃圾存放有序,并进行分类标示。虽然噪声污染,其它水资源应用还有待改善,但是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在扬尘控制、土壤保护、周转材料、建筑材料的浪费、积水处理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基本符合了绿色建筑施工的理念。目前也在筹备建立水循环利用装置,雨水收集系统。
3 结论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与施工技术人员的访谈,发现当前建筑施工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刻,在施工过程中,或迫于施工设计问题、施工技术支持不够、施工人员水平问题、成本控制因素,贯彻并不十分到位。因此,绿色建筑的理念应当做好设计与施工的衔接,技术的支持,人员的培训,管理制度的规划,流程的优化设计,将绿色技术更好的应用于绿色建筑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 王有为. 绿色施工:绿色建筑核心理念——《绿色施工导则》技术要点解读[J].建筑科技,2008,1.
篇5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新建筑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大量的建筑垃圾也在不断产生。据统计,目前建筑垃圾占到了城镇垃圾总量的30%~40%,数量庞大。这些建筑垃圾,扔没地方扔,放没地方放,是很多城市正在遭遇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进行探讨。
1何为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它具有数量大、组成成分种类多、性质复杂等特点。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垃圾的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建筑物拆除下来的砖;旧建筑拆除后不能再使用的废弃部分;建筑物建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未用完的材料、落地砂浆、混凝土、有色金属制品、钢筋头、塑料制品、小五金等;建筑物建造施工中,开挖基础的基坑土、边坡土或碎石等;家庭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料;道路翻修产生的废料。
2建筑垃圾的特性
从时间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除少量有毒有害成分外,所有的建筑垃圾都可以转化为有用资源。从空间上看,某一种建筑垃圾不能作为建筑材料直接利用,但可以作为生产其他建筑材料的原料而被利用。从危害性看,建筑垃圾具有持久危害性。建筑垃圾如果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运往建筑垃圾堆放场,那么建筑垃圾一般需要数十年才可趋于稳定。即使建筑垃圾已达到稳定化程度,但仍然会占用大量土地,并继续导致持久的环境问题。
3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途径多、污染形式复杂,一旦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或潜在的污染变为现实,消除这些污染往往需要较复杂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耗费较大的代价进行治理,并且很难使被污染破坏的环境完全复原。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侵占土地。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垃圾均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堆放,占用了大量生产用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
3.2污染水体。
建筑垃圾如不加控制让其流入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就会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
3.3污染大气。
建筑垃圾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可容除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这些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就会污染大气。
3.4污染土壤。
建筑垃圾及其渗滤液所含的有害物质对土壤会产生污染,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发生积累,使土壤中有害物质超标。
3.5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
许多地区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观。
4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的原因
4.1相关政策和管理的缺失
与韩国、日本等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率超过95%相比,我国目前建筑垃圾再利用率普遍不超过5%,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
有关专家认为,尽管与国外相比,我国建筑垃圾再利用在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方面的技术还有一定差距,但目前的问题不在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上。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已经相继开展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实践,目前尤其是建筑垃圾再生砖技术已基本趋于成熟,并得到实际应用。建筑垃圾处理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也基本能够满足目前实际需要。有些处理利用技术,我国还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可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是问题,瓶颈在于相关政策和管理的缺失。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各层面,其中更是牵扯了建设、发改委、环保、工业与信息化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垃圾处理链,真正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目前,这些环节间实际是孤立的,建筑废物的处理单凭企业行为和市场运作在初期很难实现。
政策和法律的缺失,造成的结果就是建筑垃圾随意填埋,而真正需要建筑垃圾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原料来源,导致建筑垃圾产业链无法形成。
4.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部门联动机制不足
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部门联动机制、政府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尤其是没能很好执行建筑垃圾“谁产生谁负责”这一原则。
按照原建设部于2005年6月1日实施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四条“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规定,建筑垃圾是谁产生谁负责,但由于没有具体实施细则来保证,这一规定往往流于形式。
5走出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低的困境
走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的困境,需要采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来推动。
5.1政府要加大扶持的力度
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那么高,和政府的扶持有很大关系。如一些国家的政府明确规定,送到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产生者要给企业付钱。因为按照政府的规定,建筑垃圾产生了,产生者可以有两种处置手段,或者填埋,或者送到资源化利用企业去。但填埋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而送到企业,可以根据建筑垃圾的质量来协商需要付多少费,但成本肯定比填埋低很多。
5.2专门立法,强制执行
针对建筑垃圾处理,我国没有专门的立法,都是一些规定和指导意见。并且强制力还不行。而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专门的立法,企业的责任、政府的责任、资源再利用企业的责任,都规定得很清楚。正是由于国外对建筑垃圾处置有着很严格的法律约束,不处置甚至会被判刑,所以真正做到了“谁产生谁负责”。
5.3使用经济杠杆
建筑垃圾资源化总的一个原则是你必须把垃圾给处置掉。可以送到填埋场,也可以送到再生利用厂,反正有了合法的出路了。它用了一个经济杠杆,使建筑垃圾生产者都会把建筑垃圾送到处置企业,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个经济杠杆,使建筑垃圾处置率高的国家不会出现胡乱填埋的现象,并且有了充足的建筑垃圾来源,他们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都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需要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不但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随着各地对建筑垃圾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当前建筑垃圾处理落后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变。
篇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的部署和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要求,以清洁城市、做美为目的,以效能风暴行动为抓手,通过抓重点、带一般,抓细节、促管理,大力度、全方位的整治市容市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优化人居环境,为促进全市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二、整治目标、重点和任务
(一)整治目标
集中治理市容市貌方面存在的乱搭乱建、乱摆乱占、乱泼乱倒、乱丢乱扔、乱贴乱画、乱设乱挂、乱停乱靠、乱挖乱伐以及违规施工、道路遗撒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城市形象,做美城市形象。
(二)重点任务
重点开展六个方面的整治行动。1.整治“脏乱差”。着力解决重点问题,集中治理主次干道各类餐饮门店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扔杂物等问题,有效根治卫生死角;清理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脏源点,遏制乱倒垃圾现象;对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卫生环境干净整洁;加强“门前三包”责任制的督导落实,重点抓好卫生秩序的维护和摊点治理;继续整治“牛皮癣”、小广告和沿街散发“名片式”广告行为,抑制乱贴乱画、乱发乱扔现象。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道路清扫保洁,主干道和重点区域在早7:00前完成大扫,其余时间全天候保洁;强化道路洒水压尘,每日主干道不少于3次、次干道不少于2次;强化城区污水井口、油污路面清洗工作,主干道每周、次干道每月清洗不少于2次,气温在0℃以下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强化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推行定时定点、不落地收集,确保日产日清、无堆积。加强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和机动车停车场的规范管理。整修破损路面、人行道、道牙和雨(污)水排放设施,进一步优化城市基础功能;加大乱砍乱伐行为整治力度,全面清理绿带、行道树内的枯死枝叶及废弃物;推进机动车停车场规范管理,有效遏制乱停乱放现象。2.整治占道经营。加强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定点、定位、定时等要求,加强早餐摊点和夜市卫生、经营秩序的监督管理;对尚未取缔的永昌路、皋兰路等夜市,晚6:30之前严禁开市,对拒不服从管理的依法清理取缔;对个别区域的农民群众自产蔬菜、水果销售摊点存在的经营秩序混乱、卫生“脏乱差”等现象,采取专人值守、监督劝导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维护正常的市容环境。严查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主次干道两侧及重点区域、重要场所禁止摆摊设点,严禁出店经营;加大对城区主次干道两侧违规设置的摊点、店外店、流动摊点、洗(修)车店等占道经营行为的清理力度,取缔不符合规范要求且无《摊位证》的各类经营性摊点。3.整治违法建设。对年度挂账销号的违法建设加大力度、加紧治理,确保完成任务;坚决拆除非法占用城市道路、绿地、消防通道建设的各类设施和棚亭,对破墙开店、私自加层、搭建彩钢房等现象从严查处、坚决制止;对已监控停工的违法建设,由辖区政府负责再进行排查,对出现偷建、抢建、私自开工或为违法建设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依法依规从快查处,不留隐患;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区域违法翻建、私自搭建等问题的巡查和制止查处工作,制止和查处利用装修、改造之机私自扩容、扩建的违法建设,做到关注方向明确、监控重点突出、发现制及时、责任追究严格。4.整治城市立面。继续治理乱设乱挂问题,组织实施户外广告清理拆除工作,重点落实今年年初和5月份交办的整治任务;依法拆除破旧无主、未经审批或审批过期的楼顶、墙面、沿街立柱、灯箱等户外广告;清理整治一店多牌和店外临时招揽牌,严格落实“一店一牌”要求;全面清理软体广告,取缔主次干道的条幅、横幅、布幅和沿街铺面橱窗海报。提高美化、净化、亮化档次,督促相关业主对审批设置的户外广告全面进行检测、保养,消除安全隐患;更换有碍观瞻、内容低俗、影响城市形象的内容和画面,鼓励采用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对传统亮化设施进行提升改造。5.整治扬尘污染、道路遗撒。加强建设工地规范管理,各类建设、拆迁工地必须按规定设置围墙或围护,硬化出入口路面,内堆的土方、垃圾实施绿网全覆盖;拆迁工地必须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实施高压洒水降尘,确保洗车设施正常使用。从严查处未加盖车辆运输建筑垃圾,在市区运行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必须实施加盖改装,运输过程完全密闭,未实施加盖改装的车辆不得在市区内运输建筑垃圾;在市区运营的商砼车辆出料口必须采取加袋防漏措施。严格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产生建筑垃圾的各类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在开工前向主管部门提出建筑垃圾排放申请,经核准后颁发《建筑垃圾排放证》,未经核准的一律不得运输、处置建筑垃圾。加强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清运资质审查,在市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必须办理建筑垃圾准运手续,取得建筑垃圾运输资质后方可从事运营活动。6.整治黄河风情线市容环境。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以城关黄河大桥至小西湖大桥区段为重点,强化清扫保洁,对重要节点定期清洗,确保人行道、游览道、桥梁、河道等干净整洁;加强对沿线果皮箱的擦拭、清洗、消毒和维修,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桶内不满溢,桶外不堆积;加强免费公厕管理,提高规范管理水平。加强市容市貌整治,查处取缔各类流动摊点、店外经营、马路市场,及时制止沿街叫卖、利用高大声响促销等噪音扰民行为;加强沿线工地监管,保证周边环境卫生整洁、秩序良好;强化施工车辆管理,重点预防和治理带泥上路、滴撒遗漏等现象;加大施工工地规范管理力度,对野蛮施工、二次扬尘和夜间超时施工等行为从严查处。加强户外广告整治,全面治理内容粗俗、外观形象与风情线整体环境不协调的户外广告、门头店招等,对未经审批、违法设置、有碍观瞻的各类户外广告、门头店招依法予以拆除。加强沿线设施管理,加大亮化设施及公共设施巡查、维护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公共设施使用效益。
三、实施步骤
(一)拟定方案,集中部署。市整治领导小组进行调查研究,排点问题,制定实施方案,集中安排部署。
(二)广泛动员,全面实施。各责任单位围绕本方案,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制定计划,深入动员,全面实施整治。
(三)固强补弱,总结提高。各责任单位对职责范围内整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固强补弱;市整治领导小组检查各成员单位的整治情况,通报整治情况,完善长效管理的机制和制度。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有序、有效地实施综合整治行动,成立“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副市长俞敬东同志为组长,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张永财为副组长,市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管执法局,张永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市容环境整治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计划实施、督导检查、情况汇总等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积极推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风暴行动”,是建设效能城管、提高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解决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迫切需要。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近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积极主动地抓紧抓好,确保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全力攻坚。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按照属地管理、行业指导、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强化组织协调,充分整合力量、切实抓好分解责任、组织实施、督导检查等各环节的工作,确保整体行动有效推进。
篇7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应对措施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1-0152-02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人们对建筑工程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更加不容忽视。然而,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仍存在许多质量管理问题,基于此,我们通过实地勘察与研究,对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作出了一些简要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的建设,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科技的进步,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建设。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建筑工程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有责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材料跟设备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整个工程建筑方面,建筑工人往往注重的是这个工程的竣工及建筑|量,而忽略了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工程设备的检修、维护和保养,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生产厂家、使用寿命等问题,另外,是否具备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是否符合规定操作,这些也都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最终导致建筑工程无法及时竣工或者无法进行下一步建筑,同时也会影响建筑工程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削弱企业的竞争力,甚至导致企业倒闭。
2.2安全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建筑工程事故频发,其原因主要是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缺陷,对人们的居住安全问题构成威胁。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是露天作业,外界环境的不可预知性和施工者自身的违规等问题无一不会使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隐患。据相关数据显示,大约90%以上的建筑质量安全隐患都是人为造成的,因为多数施工人员都是临时工、农民工等,他们中许多人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缺乏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就不注重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问题,或者不按规范进行操作。此外,安全管理人员的失职也是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2.3建筑施工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也存在一些单位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不顾他人安危达到自己要求,从而忽略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最终使得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导致建筑地基塌陷、墙体缝隙、安全设施不到位等结果。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低,施工单位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也会导致严重后果。另外,施工单位承揽工程的手段不合法,采取无证或越级承包、转包,在建筑工程竣工后的验收过程中弄虚作假、乱招乱雇、追求低造价。工程质量监理人员有限,但是管理的项目很多,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隐患。
2.4管理人员素质不到位
现如今,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来源复杂,包括高校、研究院或学生,甚至农民工,这些人员可能具有较高的管理方面的才能和实践工作经验,但是没有经过一定的考核,综合素质较低。据目前数据显示,我国建筑施工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大约占5/7,大多没有进过专业培训,学历水平较低,这也会造成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存在质量问题。
2.5施工的理念问题
我国是一个能源与资源耗费大国,人口众多,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物力,每一个人的微薄力量就能构成强大的能量。对建筑工程也是如此。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同时,对于垃圾、污水要规范处理,节约资源,比如水、电、光等的节约使用,做到绿色施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
3.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对措施
3.1完善对员工的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所有员工进行思想上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安全问题重要性的贯彻,并且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注重建筑工程中成本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等,对各项管理责任严格把关,务必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加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
3.2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过程是各个部门人员相互配合的过程,这包含对建筑工程材料的使用,所以整个过程材料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对员工的监控都是非常复杂的程序,一旦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得不到保障,所以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遇到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方案并解决,并对施工人员加以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管理力度,加强对材料及设备的检验工作,完善施工监管力度,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3.3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并贯彻施工理念
因相关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造成管理方面的缺陷以及监管不严等局面,因此要让管理者对参与施工的各个人员进行考核,严格把关,在施工者的道德素质方面加强培训,建立环保意识,将垃圾的合理管理、能源的合理利用等理念贯彻给每一位员工,提高环保理念。
篇8
【关键词】 建筑工程 给排水 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有了飞快的发展,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一环,给排水工程负责水供给、废水排放和水质改善等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施工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1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 管道渗漏
给排水工程中要用到很多管道,而管道渗漏一直都是时有发生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管道的材料达不到工程需要,材料不合格,存在砂眼、弯头质量不过关,这些都会导致在给排水施工的时候出现管道渗漏问题,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选取不同材料的管道。选取合适的管材可以有效降低管网漏损概率,最近几年的管道施工设计中,塑料管材因重量小,耐腐蚀,安装简易等优势,已经被逐渐广泛应用起来。第二是施工组织管理不合格,对管道施工没有认真监督,导致出现问题,比如很多施工中就会出现由于工作不认真,管道接口处没有严格密封,有的甚至会遗漏胶水密封工作。
1.2 管道堵塞
在管道安装期间,没有做好管道的有效防护工作。在地面进行整平或者垃圾清扫的时候,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垃圾就会进去管道,然后经过水流的作用汇聚在弯头等处,淤积起来,堵塞管道;或者管道设计不合理,内径太小,一些掺杂在废水中很小的垃圾,比如饭粒、塑料袋等也可能堵塞管道;镀锌管道接口出的麻丝缠绕工作也可能由于粗心,没有缠绕结实,麻丝进入管道也会造成堵塞。出现这些问题之后一般都要更换新的管道,提高了费用和成本。
1.3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科技时代的到来,给排水管道施工大多都靠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很多施工人员没有掌握这样专业的水平,对于新技术新工艺也没有很好的掌握,不会考虑现场各项施工间的协调工作,就会导致管道施工出现问题。
2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管材选取
合格的管材是保证给排水施工正常进行的基础。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逐渐增多,各种新兴管材可供选择。应该根据工程需要选取合适的管材,细分管道,优化组合,实现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化。一般来说,球墨铸铁管在新铺设管道的时候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管材,诸如PVC、PE等都是市面上常见的新兴管材。另一种广泛应用的管材是玻璃钢夹砂管,这是一种基于玻璃纤维加砂工艺管材,环向刚度大,管壁厚,可用作承压的地区的管道,同时承受内外压。虽然造价上费用较高,需要先垫付砂层基础,但是RPM有着极好的耐酸碱腐蚀性能,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管材,寿命比普通水泥管材要高很多,可以达到50年之久。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管道安装的时候,应该告知其他工种,在施工作业的时候禁止其破坏管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于三星聚丙烯管等管材,在安装时还要预防管道的伸缩性。
2.2 做好管道堵塞优化工作
管道堵塞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垃圾进入了管道,所以在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不进行安装工作的时候,要用麻袋缠缚管道接口,在其上还要用木板等物覆盖,以保证管道内不会有垃圾进入。内径太小的管道设计一定要提出更改建议,加强前期的组织管理。
找准原因,如果是垃圾进入管道造成堵塞,应该及时更换管道,可以分区域的进行堵塞区域的排查,使用中的管道,可以使用专业的设备进行疏通工作,通过必要的调查和预防管理,避免水压不足而引起的施工问题。
2.3 合理控制施工进度
应该是施工前,考虑很多相关因素,对施工的进度进行精细的划分。严格按照合同上的要求实施施工进度的安排,要保证工程质量过关这个最基本的原则,不要因为赶工期而不顾工程适量。根据给排水工程情况,合理安排人员、机器、材料等,保证施工进度能够完成工程目标。尽量提前完成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为以后的阶段省下时间。建立领导负责制,每一级的领导都要现场监督,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2.4 做好质量监理工作
按照至少一周一次的频率检查当前的施工质量,特殊时期要有针对性的巡视检查,做好记录,当做监理部门绩效考核的资料。细分化工程质量责任,每一个小部门都要负责自己的工程质量,监理部门按照规定进行抽查,出现问题一定要马上解决,杜绝出现拖延的情况。给排水工程在施工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加大质量监理力度,避免出现不应该的工程质量问题。用全面及有针对性的工作,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最后的检查报告要签字生效,提高责任意识。
2.5 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人员应该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责任意识,学习管道施工的优秀工程经验,提高施工质量。要落实责任意识,认识到管道工程的重要性,给水设施对于城市人民生活的重要性,除了培训专业技能,也要定期培训其警钟意识,知道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的后果,谨记责任。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给排水工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合不好的话就会出现不必要的问题。相关单位和部门应该在施工前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防范,优化控制施工组织管理,选取合适的管材,优化管道堵塞解决策略,做好施工进度的控制,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只要做好这些工作,相信一定可以很好的完成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减少成本,达到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双赢。
参考文献:
[1]谭亚香.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设备管理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2]朱江.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与优化技术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以飞速的步伐向前发展,建筑工程规模发展的越来越大。诸多领域都拥有自己大规模的建筑工程,为大众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便利,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我国居民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如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增加了施工后的清洁工作量;建筑工程的扩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自然环境。从长远考虑,建筑施工中需要合理协调人、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环境安全方面的问题
农民工是我国当前建筑施工队伍中的主力军,通常情况下农民工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在城市没有自己的住所,工地上临时搭建的棚户区成为多数工人的居住地,现场的卫生情况令人堪忧,他们生活之地遍地是建筑垃圾,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大量粉尘、有害气体危害建筑工人的健康,还要面临高空坠物的危险。在不少建筑工地,常常发生农民工受伤情况。针对施工安全问题,施工单位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为建筑工人发放防尘头罩、头盔等设备,保障农民工的安全问题。作为施工方,应做好监督工作,严格要求每位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相关设备,向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做好安全保护宣传工作。为了不影响周边居民出行,并保障大家安全,应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立围墙,这应在建筑施工前做好。
2建筑施工产生的噪音问题
噪音污染是建筑施工现场的另一大主要问题。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启动大型发动机器,随之产生巨大的噪音污染,对于周边居民的工作生活会造成严重的干扰。有些建筑工地开工不分白天夜晚,连续不断的噪音,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因此,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要注意减轻建筑噪音,如尽可能地避免产生人为制造的噪音,要求工人在施工现场时不能大声喧哗;为某些噪音比较大的机器设备搭建封闭的棚子,通过棚内作业,减少噪音的声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现场安装消音设备。对于处于人口分布较密集的施工场地,应实行分时段施工,在22:00~06:00时间段禁止开展施工作用,在实施24H施工的工程时,应采取科学的降噪处理。施工车辆在夜间行驶时,不能有鸣笛按喇叭等较大声响,秉承轻拿轻放的原则装卸物料。
3建筑施工产生的空气污染
沙土、水泥等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必用材料,使用的量较多,在刮风情况下,大量的扬尘四处飘散在空中,严重污染了环境,空气质量大大下降。对随时处在施工现场的建筑工人而言,他们很容易吸入大量的扬尘,进而严重损害身体健康。不仅如此,因建筑工程需要产生大量运输需求,无论是从外地运进大规模的建筑材料,还是从工地运出施工后产生的废土、建筑垃圾,运输途中极有可能因为车辆载重量过大、路面颠簸等情况出现运输物质散落到地面的情况,不仅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城市容貌,也使得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加深。空气污染是所有建筑施工过程都会遇到的问题,现如今空气质量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建筑工程产生的空气污染管理的重要性。从物质类型上可以将空气污染分为废气、粉尘以及扬尘几种。查阅资料发现,施工杂物、施工现场堆土、物料存放、施工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是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为了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建筑施工单位必须注重运输过程中的管理。为了防止运输途中掉落建筑垃圾或是产生粉尘,对运送沙土的大车进行防罩处理,将面料铺在车上面的沙土上,可以有效减少运输工程中的飞扬,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污染。由于建筑施工地材质的特殊性,应对运输路径应进行合理的选择,应尽可能的避免市区的道路,以免污染、破坏途径的环境。施工管理工作应有防范意识,在正式施工以前,制定现场环境方案的预案,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工作应在组织、设计施工之前就同步进行,尤其是对于有较高风险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制定好现场相关的专项管理计划。正式施工前,应对周围的环境与地貌特征进行考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编制运输实施方案,与施工单位积极沟通,并征得相关单位的肯定。
4建筑施工对于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建筑施工的建设是为了改善居民工作生活条件,但是随着楼市的上涨,住宅、办公场地等建筑项目逐渐处于卖方市场,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多数开发商会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更大利益,如为了修建更多建筑,将楼与楼之间的间距缩短,导致室内采光不好,通风不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除此以外,当前越来越多的住户购买了汽车,停车位少成为众多建筑小区普遍问题,便于住户正常出行,部分小区为了增加停车位,对小区内原有的绿化面积或者是公共场所进行改建,通过减少小区绿化面积的方式增加停车位,使得居民居住环境的清舒适度大大降低。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建筑单位不应只考虑经济利益,忽视居民的实际利益。施工单位应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方面进行小区的总体设计,切实保证居民的利益,建设一个更适宜大家居住的小区环境。在进行施工建设时,做好垃圾的处理工作,及时清理建筑垃圾,方便居民正常出行。除此以外,施工单位还要科学规划道路,做好小区地面硬化工作,便于居民得到更完善的社区服务。
为了创建一个和谐的建筑环境,建筑单位应加强施工阶段的环境治理工作,从施工人员、驾驶人员、外来辅助人员着手,提高他们科学施工意识,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多种途径为施工工作人员创建一个环保氛围浓厚的工作平台,借助民工学校、企业报、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平台宣传安全施工、环保施工的重要性,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环境管理方面更加自律,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建筑施工不是独立存在的,不只是关系到建筑施工单位,其环境管理同样涉及居委会、交管部、环保部、行政主管部等多个部门,因此施工单位应当与各个部门多沟通,针对建筑过程中即将出现或已经存在的环境进行防治处理,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确保城市环境。当现有条件不能解决的时候,施工单位应及时调节,向相关部门说明,在规定时间内做好整治处理。除了以上安全问题、空气问题等等,建筑施工中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光污染。在夜间施工时必须合理使用照明工具,以免影响附近单位、居民工作、生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控制照射光线时施工单位应采取合理措施,利用光隔离屏障来解决光污染问题,减少光污染对周边市民的影响。需要安排相应的施工厂房与生产车间,才能进行电焊类工作。施工现场的组织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管理专项方案中的主要内容,是明确的环境保护指导性文件,便于施工管理监理单位遵循并对日常的施工做出组织协调的任务。
5结语
建筑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为我们带来越来越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不能容忽视在建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进行施工。要重视建筑工程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效,找准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问题存在的根源,采取多种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炬斌.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常见因素及应对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6(2).
篇10
一、当前我市城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城市出口问题:***市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周边公路出口多(普通公路为***个,高速公路***个)且开发区都是围绕城市公路出口进行建设,出口沿线企业、商家多、居民多。
2、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问题:***市为***省西部地区建筑材料生产地,近年来随着建设速度的飞速发展,建筑垃圾激增,随意往公路倾倒建筑垃圾情况极其普遍。
3、占道经营问题:沿线商户多采取出户经营方式,并且几处多年自然形成的集贸市场颇具规模,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并且公路两侧店铺林立,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擅自摆放牌匾幌和活动灯箱。
4、农村公路问题:由于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路基、路面狭窄,沿线随意堆放现象较严重,农村公路交通事故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公路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造成险桥、险涵数量增多,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5、车辆超限超载问题:***市城市发展速度快,对各类建筑材料需求量不断加大,导致车辆超限超载现象严重。
二、引发城乡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市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公路等级高,网络密度大,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同时城市周边公路出口多,且开发区都是围绕城市公路出口进行建设,出口沿线企业、商家多,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公路部门受法律条文交叉、资金、人员及管理手段多因素制约,城市公路出口管理水平停滞不前一直是我们力求突破的难点问题。
2、农村公路的投资、管理主题为辖区内地方政府,由于资金配套不足,缺少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是普遍存在的。
3、治理超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车辆生产、改装与管理、运输市场、管理体制等多个部门和领域,情况错综复杂。,而且由于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又缺乏配套措施,导致一方面是超载问题日趋
严重,一方面是有效管理不配套,甚至出现管理真空。检测人员按照法律规定只能在站内实施卸载和劝返,对暴力抗法、恶意闯关无能为力。而且超载车辆长时间在检测站停留,也对公路的安全畅通和站内正常运作带来极大压力。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办法
1、加强了公路养护。通过长期的清理整治工作,基本达到了路面平整无坑洼、无积水、无垃圾杂物;路肩、边坡、边沟规则标准,排水畅通;路树修剪美观、无残枝落叶、无悬挂白色垃圾;各种标志齐全鲜明,全市出口路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极大改观。
2、搞好清障,保障安全畅通。通过开展路政集中清理,重点解决了乱倒垃圾现象。我局公路处路政科指导协调环城段路政科与养护科一起,并配合养护公司,出动各种机械设备,对沿线的生活垃圾及堆积物等进行了集中清理,此项工作已于*月末全面完成,有效保障了路面的整洁和提升了道路的安全行驶系数和通行能力;
3、加强对非公路标志的清理。组织环城全体路政人员,必要时动用全地区路政人员开展集中行动,对公路出口的灯箱和牌匾幌进行集中清理,前期下达告诫书,责令其自行拆除,若不拆除,采取强制措施,集中收缴。通过集中整治,使出口的路容路貌发生根本改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