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能源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4-03-29 18:1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伏新能源市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光伏新能源市场分析

篇1

不过,与去年签订的技术合作项目有所不同,本次新奥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50亿美元,以“资金+技术”的方式在美国内华达州建立清洁能源生态中心,该中心主要项目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和未来能源生态城。在3月“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在接受本刊专访时,雄心勃勃地表示:“新奥已经为‘走出去’积累了很多年,现在,应该大胆地进行境外投资的尝试,这对于新奥的整个产业链以及扩大规模都是相当有帮助的,对于新奥未来实现跨国经营也具有战略意义。”

而新奥的这一动作在中国新能源领域被视为具有标志意义的大事件,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家新能源公司向国外输出技术。而这一变化也暗合了副主席早前指出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30多年前单纯由美国提供资金和技术,中国提供劳动力、资源和市场的传统合作模式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新奥成功入围两国政府的协议,一方面源于其技术优势,一方面是其近年来在海外市场的不懈拓展,拥有了相当的品牌知名度和一些重量级的企业合作伙伴。

作为新奥的创建者,王玉锁一直是新奥 国际化战略坚定的支持者和倡导者。熟悉王玉锁的人说,他头脑敏锐、眼光独到,尤其是对于机会的把握既准又稳。

技术优势

20多年前,王玉锁创办新奥时,新奥还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从液化气销售、汽车出租业起步,到涉足城市燃气的公共事业领域,如今,已经形成了包括能源分销、能源化工、太阳能源、智能能源等在内的互为依托、互相协同的清洁能源产业布局,总资产超过400亿元人民币,100多家全资、控股公司和分支机构分布在国内100多座城市及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2001年5月,新奥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次年,新奥燃气转入主板,成功拓宽了融资渠道。也就在2002年,新奥集团筹措了由美、欧、亚及香港本地8家银行参加的国际银行贷款,用于燃气项目的开发。有人把这视为新奥国际化战略的萌芽,这笔资金为新奥在中国市场开疆扩土的加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7月,刚就任美国能源部长不久的朱棣文一行驱车专程访问位于河北廊坊的新奥集团,这是整个访华行程中,唯一一个中国清洁能源企业的访问安排。朱棣文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新奥集团煤基能源生产“零排放”技术试验中心和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参观结束,他对新奥集团的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实践活动表示了赞赏和鼓励,并希望中美能源产业界加强交流,共同推进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此举在中美两国都引起了轰动,新奥也从默默无闻突然变成全球新能源领域里的一匹黑马。

这一转变的过程,要从2004年说起。当时全球能源紧缺、能源安全及环境保护开始成为世界性话题,新奥毅然进军煤的清洁利用领域,积极寻找更为清洁的替代能源;随后进军太阳能领域,构建清洁能源产业链。“只有把企业的战略融入国家的战略,企业才能有巨大的市场;只有把科学技术发展融入世界的发展大趋势,企业才能有可持续的发展。”甘中学一直很欣赏新奥的这句口号,在新奥国际化探索进程中,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曾在世界500强企业美国ABB公司任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的甘中学,现在是新奥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新奥智能能源CEO。2003年,他同其他7位海归博士一同加盟新奥;2006年,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并获批成立新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攻新能源技术研发;接下来几年中,新奥又引进了海外博士及专业研发人员180多人,如今新奥已经形成了一个由近百名博士、600多名硕士组成的高端技术团队。

依托这一专业团队,新奥的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也开花结果。目前新奥科技已经申报专利超过270项,并形成了煤基低碳能源转化技术及泛能网技术两大技术体系,涉及能源分销、能源化工、太阳能源、生物能源、清洁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等多类业务,似乎在清洁能源领域里无所不包。其中煤催化气化、煤地下气化、微藻生物吸碳技术等还被列入 国家863、973计划,目前煤地下气化和微藻生物吸碳技术都已开始在内蒙古进行产业化示范。

由此,凭借着高端核心技术,新奥的国际化进程有了质的飞跃。从2009年开始,新奥先后与美国国家清洁能源实验室(NETL)、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NREL)等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煤催化气化、微藻固碳等技术链中的多项技术的联合研发和产业化推进。

不过最为业界所津津乐道的是新奥率先提出的“C经济―智能化”理念。新奥认为,人类想真正全面解决能源问题,最首要、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能源体系,要系统全面地围绕能源生产、应用、储运、回收四个环节,以先进的方式开发能源,以系统的方式利用能源,用智能的方式管理匹配能源,在达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同时,推动能源与经济向着低碳与循环(C经济)的方向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他们依托持续创新的清洁能源技术,为客户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系统解决能源生产应用中的清洁与效率问题。这一理论获得国际能源界的高度认可,被国际智能电网联盟主席Guido Bartels认定为“中国的能源思想创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市场拓展

事实上,除了持续保持技术优势外,新奥的海外市场,尤其在美国市场的拓展步伐同样值得关注。

就在朱棣文参观新奥两个月之后,2009年9月,新奥集团和美国最大电力企业之一的杜克能源在克林顿全球倡议会议上签订合作协议,加速发展低碳和清洁能源技术。双方表示将合作开发商业太阳能项目、煤基清洁能源、生物燃料、天然气、智能电网、能源效率和藻类吸碳技术。同年10月,新奥太阳能源与杜克能源建立了以产品技术换市场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杜克拥有的丰富市场资源,以及新奥拥有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集成技术,共同开展光伏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BIPV)等业务。

2011年1月,新奥与美国杜克再次合作。杜克对新奥的系统能效理论和泛能网相当感兴趣,“美国与中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那就是一个清洁能源的未来――环境更美好、人们更健康、工作更快乐”,美国杜克能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罗杰斯在谈到与新奥的合作时表示。罗杰斯提出的“重新定义能源”的话题与新奥提出的“能源新常态”不谋而合。

业界人士认为,杜克主要是因为低碳减排等外在要求促使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导致其越来越重视智能能源、多联供等技术,并与新奥签署了《建设未来能源技术示范平台》的合作协议。这次合作受到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的盛赞:“代表着目前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高水平。”

同年6月,新奥集团、河北廊坊政府与美国夏洛特市政府及美国杜克能源公司共同签署了《中美绿色合作伙伴四方协议》,再次涵盖新奥的5项核心技术。新奥在北美的市场继续扩大。

不仅如此,新奥太阳能也早已从2009年开始构筑海外市场,搭建了覆盖亚洲、北美、欧洲、中东、北非的市场网络,并在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承担了数十个大型地面电站、屋顶电站的咨询、设计、建设与运营项目。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新奥的国际化是具有标杆意义的,观察新奥的国际化,可以看到不断渐进的商业模式和不断创新的技术,为企业顺利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为中国的新能源企业的国际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规避壁垒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不断壮大,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升级。去年年末中美在光伏电池领域产生摩擦,美国宣布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面临倒闭浪潮的德国太阳能企业,也把倒闭的部分原因归咎于中国。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发现,美国针对中国的光伏等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并没能阻挡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走出国门。相反,它正促进了中国的新能源企业积极开辟国际市场,并进一步走出国门――为了规避贸易壁垒、在美国本土设厂以及技术研发中心。

来自国内媒体的报道显示,早前中国一 些著名的新能源企业已经在美国布局,像著名的尚德电力2010年宣布在美国凤凰城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2011年初,江西赛维LDK斥资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70%的股权。金风科技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兴建一个计划耗资2亿美元,总装机容量110兆瓦的风电厂,作为其产品的“样板间”。

“中国企业走出去,购并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更多的企业家应该以一种创业者的思维去做,不仅可以提供当地就业,还可以实现税收,减少贸易摩擦。”王玉锁说。他衷心地希望国外政府能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开放的市场和公平的政策,对待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并帮助他们实现长远发展,就像GE、IBM等大公司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一样。

2012年新奥集团与美国内华达州签订的《清洁能源生态中心合作意向书》显示,除了新奥的资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新奥集团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帮助当地政府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共同打造一座集绿色电力、绿色制造、智能生态城为一体的绿色新城。而智能生态城就是新奥“C经济―智能化”理念的一次实践应用。此前,该理念已经在中国河北、上海、湖南等多个地区得以成功应用,有力帮助大型园区和大型工商用户等降低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在今年3月“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再次表达了对美国市场的兴趣:“美国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市场,如果美国的投资政策更加开放的话,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和大量资金投向美国,帮助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据他介绍,此次与美合作是一个10年规划,将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

篇2

进入互联网颠覆一切的时代,传统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金融行业受互联网冲击而引发的变革、微信席卷全国形成的燎原之势、小米迅速崛起带来的制造业恐慌……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冲击不断触动着人们的神经。

当然,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当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每每被提及之时,汽车也尝试用一些新技术来重塑这个行业。话说“不破则不立”,正如斯特拉汽车的一则广告语:“来自未来的车,颠覆一切!”

在一片雾霾之中,电动豪车特斯拉正在全速驶入中国。境外投行资本的倾力打造之下,特斯拉这个堪称怪兽级的划时代新能源汽车产品,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汽车市场,都赚足眼球,引发国内汽车豪强纷纷参与角逐。

特斯拉了Model S在华售价为734,000元,这个定价注定了特斯拉只能是潮人们和富豪们的玩具。时尚的内饰、动感的曲线、惊人的加速,集诸多优点为一体的车型,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车迷为之心动。

事实上,在中国也已经有很多车企开始加速新能源战略布局,并已获得初步成果。

2007年上汽集团了实行混合动力、替代燃料和燃料电池三条技术线路的新能源汽车“三部曲”的发展规划。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汽集团提供了1125辆新能源汽车;2011年荣威750混合动力车型上市;2012年纯电动车荣威E50实现量产,到2013年荣威550 Plug In上市,上汽集团已完全实现当年的诺言,并成为了唯一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且全部实现市场化的企业。

而在新能源领域苦心耕耘多年的比亚迪也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包括电动车核心部件电池以及电池控制系统、智能储能电站和光伏发电等。随后,比亚迪开始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它的电动大巴K9和e6纯电动出租车。

看上去光鲜亮丽的新能源汽车却饱受着市场的质疑。有市场分析认为,在国内推广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是电动汽车在中国刚起步,还不是一个达到完美投放的产品,而且其产品价格并不适合家庭的首款汽车。

The glamorous new energy cars are facing doubts from the market. According to certain analysis, serious problems lurk in the future road of domestic new energy cars. It is not only because electric cars just started up in China, but also the price is not a good deal for families looking for their first cars.

此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够完善。在美国,特斯拉目前建有71座超级充电站,横跨美国东西海岸,这也使其能够在美国实现销量快速增长的基本保障。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确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对于新能源的利用值得市场去挖掘。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石油等资源稀缺性增强,新能源汽车肯定会占据汽车业的主导地位。

开放的政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而良性的竞争则能促进性能源汽车优质、快速地发展。在今年两会期间,科技部部长万钢也强调,“新能源汽车发展需竞争。我们(部委)及专家要帮助企业把市场竞争做起来且建立企业间技术、原材料共享平台与公共政策平台。”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未直接提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但却强调将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尾气排放的一项有效的措施,政府工作报告重视雾霾的防治工作,从另一方面讲也将利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它不仅是一种能源技术的创新,还是人们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篇3

《财经》记者 宫靖 季敏华 陈竹

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纽约交易所代码:STP,下称尚德)董事局主席施正荣来说,正在过去的这个冬天,无疑是他回国创业以来最感寒冷的。

就在20天前,施正荣一手创立的尚德登上美国《财富》杂志2月号的封面,被称为“中国新太阳王”。

变化转瞬即至。2月18日,尚德公布了去年四季度业绩,期内毛利率仅0.6%。按照公认会计准则,净亏损达6590万美元,每股净亏损0.42美元。受业绩悲观影响,尚德股价自1月中旬开始走跌;至2月23日,已跌至6.64美元/股。

从2005年年底在纽约交易所上市至今,尚德一直是全球投资者的宠儿。2007年底,其股价一度冲至85美元/股;2006年一季度,尚德董事局主席施正荣一度荣升“中国首富”。

“中国新太阳王”现在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施正荣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承认尚德正在困难之中,但他坚信,尚德采取的暂缓扩张、限产和减员措施能够应对危机。

不过,从2008年四季度以来,光伏行业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逆转,长达数年的爆炸式增长变为产能过剩。在光伏产能全球第一的中国,约五分之一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商倒闭。

一位熟悉尚德的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欧美国家在近期的经济提振计划中,都提到扩大新能源投资;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两年内,欧美的光伏产品市场将难以扩大,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短期内也难以启动。在可见的未来,尚德等光伏企业仍将在一个漫长的冬天里挺进。

“囤硅”之祸

短短五个月间,尚德股价由40美元跌至7美元以下,毛利率由20%以上降至0.6%。这也是整个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这个曾经热得烫手的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光伏业界一直有“拥硅为王”的说法,业内盛传,尚德在2008年四季度前曾大量囤硅,而之后全球硅价暴跌,致其毛利大降。尚德今年2月18日公布的2008年四季报显示,期内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总计5070万美元的“库存和购买佣金”,对毛利率产生了12.2%的负面影响。

这一说法部分验证了有关尚德“囤硅”的传言。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施正荣坦承,2008年9月、10月间,尚德“确实提前购买了一些价格较高的硅”。

他解释说,2008年9月,硅材料仍处于紧缺状态。为了给四季度生产准备原材料,尚德以每公斤350美元-40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部分多晶硅,约占四季度计划产能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而当年10月起,硅价开始暴跌,11月即跌至每公斤200美元以下,跌幅达50%。

施正荣同时表示,除原材料价格成本偏高,欧元兑美元持续贬值以及太阳能电池片价格下降,也是尚德2008年四季度亏损的重要原因。

尚德85%左右的电池片销往欧洲市场,主要以欧元计价。施正荣透露,2008年四季度,以欧元计价的电池片降价达15%,期间欧元兑美元贬值8%-10%。最终,按美元折算的电池片价格,实际降幅达20%-25%。

不过,一位江苏省内光伏企业高管私下表示,据其所知,尚德当时囤积的硅可能不止四季度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而是不超过二分之一。

这位人士介绍,此前数年,光伏行业处于暴利时代。作为光伏业主要原料的多晶硅价格持续飙涨,几乎所有企业都将“得硅者得天下”奉为铁律――只要能买到硅材料,电池生产商就能大赚。

尚德其时已是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市场地位使得它成为少数能拿到长期硅供应合同的企业;供应价一般在200美元/公斤以下,甚至更低,远低于当时现货市场价格。在这位同业人士看来,尚德原本不必在现货市场上大举进货。

但事实相反。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评价说,2008年9月始,全球金融危机已经爆发,而尚德在现货市场上以很高价格买进硅材料,实属反常,这可能是施正荣对即将到来的光伏产业巨变缺乏判断,对未来过于乐观。

施正荣则认为,外界的“囤硅”说法并不恰当。他表示,对于尚德,这是“正常的备料”,因为当时的长期合同并不能全部满足硅材料供应,每季度仍需从现货市场采购。至于回过头看市场的急转直下,他愿意承认,当时备料的价格确实“有些不太恰当”。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导致近日尚德股价大跌的主因,并非四季度亏损,而是市场对其未来盈利前景不乐观。早在2008年11月,尚德已发出预亏公告,利空已释放。而刚刚的四季报显示,尚德预计下一季度毛利率仅12%-15%,比2008年同期下降超过了5个百分点,这似乎显示尚德危机远非短期可以解除。

“断臂”与“输血”

自2008年11月下旬发出预亏公告、尚德股价开始“跌跌不休”后,业界即猜测尚德可能陷入危机,甚至传言其现金流可能断裂,面临破产。

江苏无锡当地一位接近尚德的官员向《财经》记者表示,尚德确实面临一些危机,但不至破产。

目前,尚德十余亿美元贷款的债权人多数为江苏省内银行。2008年10月上旬,位于江苏常熟的新加坡上市公司中国金属有限公司现金流断裂,使全省十几家银行的40多亿元贷款难以回收。不久,尚德发出了预亏公告,之后又有裁员方面的举动。有关尚德陷入危机的传言即起,在江苏银行界引起震动。

不过,对于尚德这样的企业,无锡市政府不能袖手旁观。据一位当地官员透露,无锡市政府及时介入此事,与企业和银行进行了沟通。在无锡市政府看来,尚德比较特殊,其所处的太阳能行业被政府看好,它又是全球光伏行业的龙头,自身经营的历史业绩不错,属于政府信用可以介入支持的企业。

政府介入沟通,也获得了来自银行方面的积极响应。后者不但没有采取收贷措施,还在2008年四季度给尚德新增授信6亿美元,总授信额度提高至24亿美元。

不过,银行对于尚德的扩张仍存有顾虑。一位江苏省银行界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尚德是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财务比较透明,三季报显示其现金流问题并不严重。但四季度光伏产业供求关系逆转后,硅价和太阳能电池片价格均出现暴跌。如果尚德仍坚持用信贷资金逆市扩张,银行风险就很大。

截至2008年三季度,尚德尚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3.95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减少逾2亿美元。尚德原计划2012年实现5000兆瓦产能目标,除对无锡总部进行扩产,还准备上马江苏扬州、上海闵行、河南洛阳等多个异地扩张项目。仅位于扬州出口工业区的扬州尚德太阳电池制造基地,设计产能就达3000兆瓦,三期总投资达10亿美元。

现在,在光伏产业巨变的大背景和银行的担忧下,尚德的扩张步伐已开始放缓。施正荣向《财经》记者表示,上述目标暂时未变,但有可能根据市场情况调整。

根据尚德四季报,2009年尚德总产能将维持在1000兆瓦。这意味着,尚德原来庞大的扩张计划已经推迟。

近年来,尚德还在上游硅材料、硅片领域投入巨资,先后出资数亿美元,参股了辉煌硅能源(镇江)有限公司、扬州顺大控股有限公司和俄罗斯一家硅材料企业。四季报显示,受全球硅价暴跌影响,其在Nitol Solar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和Hoku Materials(美国爱达荷州)公司的投资损失,预期在4900万美元到5200万美元之间。

除了收缩战线,寻求“输血”,尚德亦主动“断臂”。施正荣向《财经》记者证实,由于欧洲客户推迟了部分订单,从2008年四季度至今,尚德实际产量仅为产能的一半,同时裁员800人,占员工人数的近一成,缓聘了2000名新员工。

截至2008年末,尚德总产能为1000兆瓦,稳居全球首位。四季报显示,2008年,尚德售出太阳能产品497.5兆瓦,低于预期的550兆瓦;2009年已有订单600兆瓦,预计全年总订单800兆瓦,开工不足已成定局。

近日《财经》记者在无锡尚德总部采访时看到,尚德部分车间开始以每周“上三休二”乃至“上二休三”的方式安排工时。

“太阳”何时升起

施正荣及其一手创立的尚德,曾经备受投资者青睐。2007年底,尚德股价一度冲至85元/股,施正荣的“中国首富”效应,更带动了一批中国光伏企业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在“太阳急速升起”的背后,与欧美能源政策的调整密不可分。

2004年底,德国率先推出《可再生能源法》,为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提供补贴。随后,西班牙、意大利亦推出类似法案。巨额补贴使成本高昂的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利润空间,光伏产业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爆炸式增长。

不过,即使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突破了5000兆瓦,发电量依然只占全球发电总量的0.01%。由于业界高度预期美国、中国将在未来数年启动太阳能发电补贴措施,加之以尚德为代表的一批光伏企业上市引起的财富效应,中国光伏产业急速膨胀。乐观人士甚至认为:“近十年内上多少产能也难以满足需求。”

急速增长的产能引发了对上游原材料的争夺。作为制造太阳能电池片的核心原料,成本不足40美元/公斤的硅价格一路飙升,2008年三季度末,达到了400美元/公斤的历史高点。

处于光伏产业中下游的尚德电力,正是上述爆炸式增长的领跑者和受益者之一。但危机到来时,亦难逃影响。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最多至2009年下半年,光伏行业就会供大于求,金融危机只不过使这场巨变提前到来。

台湾金鼎综合证券研究员洪秋安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业内初步估计,2010年光伏产业需要硅材料4万至5万吨,但按目前产能建设进度,届时供给量将达7万余吨,仅中国大陆就达3万吨。

更重要的是,光伏产业长期依靠欧美高额补贴维持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遭遇了现实挑战。各国对太阳能发电实施高额补贴的政策,从一开始就存在争议。有能源专家认为,德国、西班牙的高额补贴会导致恶性循环,人们竞相投资太阳能产业,推高了设备成本。

在德国,保守派立法者认为,太阳能发电增长如此迅速,可能会抬高电价,加重消费者负担,因此开始寻求大幅削减政府支持太阳能发展的激励措施。目前,德国强制光伏上网电价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保守派希望这一进度走得更快。一份提案草稿显示,2009年,德国强制光伏上网电价将下降30%,此后将每年下降9%;《可再生能源法》的期限也将从20年缩减为15年。

这种态势,对于以欧洲为主要市场的“尚德们”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市场迟迟没有启动,使得“尚德们”已经预备好的产能没有了用武之地。

截至2008年底,中国大陆累计安装太阳能电池片仅150兆瓦,2008年市场总量仅40兆瓦;这与尚德每年1000兆瓦的产能相比,少到几可忽略。

此外,在中国2008年底宣布的“4万亿”救市计划中,也未明确支持太阳能发电的实质性内容。

惟一让光伏企业寄予希望的,是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高调宣布,将在十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支持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发电。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国迟迟没有大规模启动光伏市场,有两大现实考量。

一是光伏产品目前成本偏高。以国家已批准的1兆瓦上海崇明岛光伏电站为例,每发1度电,国家需补贴4元钱,这相当于补贴风能发电的数倍;二是部分决策者认为光伏发电虽然环保,其上游硅材料生产却易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业界流传的一件事是,中央政府一位高层在视察某光伏企业时,曾称其“作为高污染行业中的一个企业……”。

施正荣表示,尽管金融危机导致欧洲客户推迟订单,却也催生了美国和多个欧洲国家对太阳能的进一步扶持政策;当前硅价下跌,则有望帮助光伏企业尽快实现2012年“1元钱生产1度电”的目标。届时,中国市场就有启动的希望。

据金鼎综合证券研究员洪秋安计算,当多晶硅价格为200美元/公斤时,太阳能发电成本约为3.28元/千瓦时;若多晶硅价格下降至100美元/公斤,发电成本将下降至2.18元/千瓦时。

篇4

另一组值得关注的数据是:2012年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在2003年至2012年十年间,仅高于2003年的10.9%;2012年浙江省外贸出口额增幅为3.8%,十年间除了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13.8%),位列倒数第二。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亏损、停产、破产的消息也时有披露。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工业化的省份,在国内外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掣肘。

罕见电力产能过剩

缺电曾经是困扰浙江制造业的一个主要瓶颈,但是2012年浙江出现产能过剩的部门中,电力赫然在列。

根据浙江省经信委、电力公司等部门公布的数据,2012年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为321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0%,其中工业用电量为2402.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8%。

记者注意到,2012年浙江省工业用电增速明显低于3.9%的全国增速。纵向比较,这一年浙江工业用电增速不仅大大低于2011年的9.9%,也明显低于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正面冲击的2009年(5.92%)和2008年(4.54%)。

浙江省统计局对2012年用电形势作了这样的分析:受国际及国内经济下滑、持续低位运行影响,浙江用电需求增长大幅回落,夏季又连续遭遇多个台风影响,晴雨相间,未出现极端晴热高温天气,统调用电最高负荷也远低于年初预计。同时,省内水电大发、西电东送来电大幅增加和周边省市供用电也较为宽裕,使我省电力供应能力比预期大幅提高,春、秋季省内发电出现较大冗余,迎峰度夏用电高峰也保证了供需基本平稳,未启动全省有序用电方案。

2012年8月上旬,记者曾专程赴宁波某沿海大型电厂采访。在其总控室内,记者看到该电厂四台60万千瓦煤电机组均按照40万千瓦的负荷在运转。

“本来这阶段是用电最吃紧的时候,但是今年负荷一直带不上去。”该厂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有分析认为2012年工业用电增速下降也体现了节能降耗的“成就”。譬如浙江省统计局的一项统计指出,2012年浙江省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电耗降低率均为近年来最高。

但是在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看来,工业用电增速骤降的背后正是体现了浙江经济增幅回落、工业增幅低于GDP、出口明显回落、工业投资缺乏热点等一系列“疲态”。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也表示:电力需求下降是受经济形势的影响,总的电力需求增速在下滑,电力出现相对过剩。

另外也有分析认为,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原因有复杂的因素,其中固然有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因素,但也符合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的中小微企业开工不足的判断。

制造业产能过剩常态化

“像纺织服装这样过度竞争的行业,产能过剩早已经成为常态。”杭州市经信委纺织处处长王颖这样表示。

浙江省统计局的统计监测分析信息显示,2012年该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不佳。据统计,该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8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增速低于10%的有27个,其中13个低于5%。表现最差的皮革、非金属制品、服装和石油加工四个行业的增加值增速分别为0.1%、0.1%、-0.8%和-3.7%。

另据统计,2012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673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增幅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900亿元,比上年下降6.1%,与全国5.3%的增长差距明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限产保价”是2012年浙江部分行业的“主题词”之一。2012年9月中旬,江浙皖交界区域部分水泥企业启动了当年第七次协同限产。据了解,早在2004年,浙江水泥产能就已经开始过剩,而2012年9月之前连续六次限产保价不仅未能推动水泥价格回升,而且还出现了持续降价的态势。

而浙江医药(600216)2012年8月初也对下属主要生产企业新昌制药厂、绍兴袍江维生素厂进行全面为期1个月的停产检修。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停产检修是维生素生产厂家每年夏季的常规活动,但在维生素行业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浙江医药等维生素生产厂家此举其实是为了限产保价。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是,除了纺织、服装、建材、医药等传统产业苦于应付市场疲软之外,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光伏制造成为产能过剩的重灾区。

浙江省能源局于2012年10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作为仅次于江苏的国内第二光伏制造大省,受欧美“双反”调查等因素影响,浙江省内从事光伏产业相关领域的企业中,单晶硅硅片生产企业96%停产;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中,除了个别企业开工率较好外,中小企业开工率约为50%。

统计数据还显示,2012年上半年浙江省光伏产业毛利为-5%,前三季度全省光伏企业总亏损约30亿元,全省光伏企业行业亏损面已达80%。

多因素导致产能过剩

浙商发展研究院的《2013年度浙江经济黄皮书》认为:目前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产能、从内需到外需产能、从传统到新兴产能均不同程度面临“二次”产能过剩问题。究其原因,产能过剩既是由于全球供需失衡的深层次矛盾还未有效解决,也受有效需求不足,生产成本上升,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缺乏等因素叠加影响,且有常态化的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长期以来外向依赖度较高的省份,浙江制造业依靠扩大出口过“好日子”的时代可能已成历史。《黄皮书》认为:从当前浙江省产业结构来看,以低端市场为主的生产结构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较小。出口高速扩张的时代也将一去不返。

杭州海关的分析认为:欧美市场经济复苏前景不明导致外需疲软短期内难以明显改观,国内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导致竞争力削弱,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利因素,浙江外贸面临多重挑战。

浙江发展与改革研究所的相关课题研究认为,1998年以来,由于国际订单的“土豆效应”,包括浙江在内的东部沿海省市企业尝到了出口加工的甜头,很快形成对纺织服装等低端产业的外贸依赖。而浙江民营企业在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产品技术进一步升级等方面表现不尽人意。

杭州市经信委纺织处处长王颖则提醒记者:分析产能过剩原因不仅要看行业宏观数据,更要多观察行业内的具体企业。

王颖表示,从纺织服装行业看,出口企业中和国外知名品牌合作的企业比只拿“小单”、“尾单”的企业日子要好过,内销企业中“搭上品牌、电子商务、科技创新快车”的企业表现相对较好。2012年整个行业利润出现了20%左右的降幅,但是也有一些企业能够实现高达30%至40%的毛利率。

海宁艺派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震向记者印证了王颖的观点,这家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其出口业务的合作方是某欧洲一线品牌,国内业务则强调自行设计和自有品牌。在众多企业苦于订单少、利润低的2012年,该公司却是为生产规模跟不上而“叫苦不迭”。

97家企业赫然列入淘汰落后产能黑名单

笔者注意到,从2010年开始浙江省根据国家下达的指标开展了大规模的落后产能淘汰工作。

浙江省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该省淘汰的落后产能涉及6个行业、180家企业。具体是炼钢20万吨、水泥500万吨、造纸5万吨、印染20亿米、制革160万标张和化纤20万吨。

2011年该省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涉及的行业不同程度地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其中淘汰水泥产能1040.4万吨,涉及企业42家,超额10%;造纸产能16.1万吨,涉及企业15家,超额7%;印染产能2.108亿米,涉及企业13家,超额3%;化纤产能21.88万吨,涉及企业4家,超额4%;关停小火电机组92.05万千瓦,涉及企业16家,超额1%。

2012年,浙江省又有炼钢、水泥、造纸、印染、化纤、铅蓄电池、制革等7个行业的97家企业被列入淘汰落后产能名单。具体任务包括炼钢4.36万吨,涉及企业3家;水泥721万吨,涉及企业28家;造纸16.55万吨,涉及企业14家;印染5.58亿米,涉及企业28家;化纤4.46万吨,涉及企业5家;铅蓄电池215.95万千伏安时,涉及企业18家;制革30万牛皮标张,涉及企业1家。

但与此同时,“扩大有效投资”则成为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重要的保增长手段。

从2012年拉动浙江GDP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最大的“亮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7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4%。第二产业投资额为6088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投资6058亿元,增长16.9%。

记者注意到,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全国性过热的2003年,浙江2011、2012两年的固定资产增速在10年间分列第二和第三。

另据浙江省发改委透露,2013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要确保增长15%以上,力争增长20%,全社会投资总量将突破2万亿元。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界、产业界人士表示了一个相近的观点:今天的投资是明天的产能,而浙江规模以上工业的38个大类行业中,几乎都已经是“红海”。所以将来是否有足够的需求来承接增加的产能是值得担忧的。

近年来进入投资“快车道”的浙江汽车产业,或许将印证人们的担忧――来自浙江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浙江已经初步形成台州、金华、杭州和宁波四大整车基地,2012年整车年产能达到65万辆。

而来自浙江省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2012年全省汽车产量为33万辆,增长7.7%,其中轿车产量为26.5万辆,下降2.3%。

尽管产能尚未充分释放,但是浙江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还是将汽车产业称为该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并声称到“十二五”末,汽车产业将培育成为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产业,形成100万辆的整车产能。

而2012年新开工的几个重要汽车项目则预示浙江汽车产能将大大突破百万:1月,上海大众汽车宁波项目在杭州湾新区开工,该项目投资117.59亿元,年产汽车30万辆。该项目建成后,杭州湾新区整车产能将达到100万辆。8月,投资7.6亿美元的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公司杭州新整车厂正式开工,该项目将形成25万辆的整车产能。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绍兴、嘉兴等城市对整车产业也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些城市“十二五”相关规划中,都明确表示要在新能源汽车等整车制造领域分一杯羹。

企业出路:“浙式商业创新”?

2012年,浙江省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按照学界的说法,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表示该地区已基本完成工业化。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看,此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即:从生产为主向消费为主转变,从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但是浙江不少人士并不承认该省“工业化已完成”――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认为:如果按照其工业化前期、中期、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这样的路径来分析,浙江省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尚未完全工业化。

不久前记者赴经济总量在浙江县市区排名靠前的慈溪市采访,市委书记徐华江这样表示:慈溪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下一步还要坚持不懈强工业、兴实体。他强调:“慈溪固然民间资本充裕,但体量普遍较小,‘十二五’全市要完成投资2500亿元,不是不差钱,而是很差钱。”

浙江省物产集团党委书记沈坚曾担任杭州市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他表示:“实体经济的核心还是工业经济,现在社会上对发展工业经济有点偏见,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会影响浙江省经济发展。”

而在2012年12月底的浙江省经信科技与高新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分管工业的副省长毛光烈严厉驳斥了降低工业比例的“去工业化”论:“这极不现实,也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还在总结经验教训重提振兴工业,而有人却在提‘去工业化’,这是开玩笑!”

“做大工业总量要建立在拓展市场的基础上。政府有远大目标没有错,但企业更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海宁皮城(002344)董事长任有法对笔者说道。

任有法表示,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是浙江经济经过几十年发展积累的“两大法宝”,所谓转型升级不能简单理解为放弃浙商擅长的传统优势产业、一味追求新兴产业,而是要通过商业创新、技术创新来实现升级。其中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互动正是一种典型的“浙式商业创新”――

篇5

关键词产业集群武汉东湖大学科技园创新

1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现状

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简称东湖大学科技园)聚集了23所大学(其中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7所),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2001年5月11日,东湖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确认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03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评定为全国B类大学科技园。东湖大学科技园总体规划面积为534万m2,主于东湖高新区汤逊湖产业新区内。按“一园多校”的模式,东湖大学科技园,由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以及综合大学科技园组成。

东湖大学科技园自1999年批准成立以来,已初步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园区。东湖大学科技园已成为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以及光谷重要的经济增长级。东湖大学科技园的产业领域涉及电子信息、环境保护、激光、通讯、新材料与新能源、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制药、医疗器械、基因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等。其中有若干企业在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并形成一批效益良好的企业群。同时,创立了“华工科技”、“华工高理”、“华工图像”、“华工激光”、“开目软件”、“华中数控”、“天喻信息”、“同济医药”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目前,东湖大学科技园已形成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软件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国内外瞩目的“光谷高科技板块”,并培育了以3G技术为特色的移动通信产业、半导体照明及太阳能光伏产业、数字传媒、汽车电子产业等优势产业。这些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将有力地促进东湖大学科技园的再次腾飞。

2产业集群对创新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企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而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特征更加明显。目前,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国政府也往往对这种基于知识或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给予大力支持。例如,美国的“硅谷”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集群。世界各地的大小企业密集在这里,产生了惊人的综合集聚效应,相互之间进行频繁交流、沟通,发生思想和观念的碰撞,产生了新的智慧火花和创意。企业在集群中使专业基础设施、法律、金融和其他的专业服务得以发展。集群有利于知识外溢,有利于创新。硅谷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交流网络和最发达的技术扩散机制。有的研究人员将“开放流动的学习氛围”总结为硅谷成功的重要制度原因之一。这其实就是产业集群及其产生的制度安排和效应。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最终成为创新的中心。在一个地域内,企业之间关联性越强,集中程度越高,发生在集群内的竞争压力、追赶效应、模仿效应等使创新发生频率上升,创新要素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创新绩效。产业集群对创新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产业集群能够给集群内的企业提供创新所需要的竞争和学习环境。产业集群是促进企业提高学习能力、竞争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理想地。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相互接近,它们会时常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从而迫使它们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和挑战,这些企业必须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地理接近,能够密切合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增强企业的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第二,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创新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扩散。新经济时代的产业布局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只是各行各业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规律地聚集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显性知识在它们之间的传播与扩散加强,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第三,产业集群能够降低创新的成本。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3促进产业集群,优化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指的是集群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特有的环境因素。创新环境目前己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环境论最先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的学者们提出来的,他们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在产业集群内创新所必须的条件和机制。创新是在一个产业集群内创新要素互相整合的动态过程。企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创新的过程中,企业经常需要与其他的组织,如其他的公司、投资银行、政府部门、大学、科研机构等等发生联系,以便获得更多更新的发展资源。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企业与这些组织形成了一个个网络,同时这些网络也影响着创新。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到特定的经济环境之中,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资源依赖性。创新环境强调一个大学科技园区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怎么与影响创新过程的企业活动相互作用,以及园区内的企业在创新过程的相互作用、社会性和学习性。

目前东湖大学科技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它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研发的内部力量弱小。企业之间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企业的非集群化倾向突出,武汉的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捏合,将许多企业半强制性地从外部“植入”,因而市场机制很难发挥作用,不能形成良性循环效果。入园企业非集群化还有一个负面影响,就是房地产项目的过分开发。虽然硬环境得到改善,但是这使园区用地紧张,土地与劳动成本上升,地价上涨,导致大批生产性企业被迫迁移到低成本区域。而且租金过高、交通拥挤等不利因素还将影响营销等活动,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科技园区产业的发展。

缺乏良好的创新的本土竞争环境,导致落地无根。“落地无根”指外资主导型产业集群内,由于地方工业基础薄弱,配套条件差,或者本地企业的学习能力差,导致外资企业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难以融合,一旦出现成本上升等现象,外资企业会大量外逃,从而导致产业集群发展受挫。根植性被用于描述经济行为受当地社会文化、关系网络的影响。如果产业文化与产业集群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能够得以融合,产业集群就在该地域具有持续的发展动力。

为了促进东湖大学科技园的产业集群,优化创新环境,就需要加强东湖大学科技园以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六大园区的合作,共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既与武大科技园、华软软件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农大学科技园及综合大学科技园共同构成东湖大学科技园有机整体,又与东湖高新区现有的工业园、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等相互呼应,共同构筑科技新城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巩固发展优势产业。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争取在光电子信息等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形成产业规模和特色产业链。同时应继续加快东湖高新区的建设,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努力把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自主创新中心。依托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火炬计划汽车电子产业化基地、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国家光电子产业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优势基础,发挥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重点促进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发展。

依托优势学科,发展支柱产业。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两大支柱产业”是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推进以华工科技、华工创投、天喻信息、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华中数控、同济保洁、华中科大纳米药业等7家先进企业为核心的同行业相关联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努力建设自主创新、引领创新、服务创新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