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经济的来源范文

时间:2024-03-29 18:0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体经济的来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体经济的来源

篇1

现阶段各类经济成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较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现阶段,各种经济成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但是,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程度上又有所区别。为评价不同的经济成分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我们按照对工业总产值、社会零售总额、工商税收、就业几个方面的分类分别来考察不同的经济成分所具有的贡献。

表1不同经济成分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注:资料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1991-1998),国家工商管理局办公室;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1、58、24、25页。)

年份外资企业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199915.925.3418.18

表2不同经济成分对社会零售商品额的贡献(注:资料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1991-1998),国家工商管理局办公室;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1、58、24、25页。)

年份国有零售额比重集体零售额比重私营零售额比重个体零售额

198939.1033.200.4218.63

199241.2927.910.8320.27

199529.8519.314.8830.33

199820.6516.5710.4937.05

表3不同经济成分对工商税收的贡献(注:资料来源:《中国税务年鉴》1992-1998。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年份个体私营外资国有集体

19937.930.265.2063.5621.08

19947.620.378.1263.0417.15

19957.270.6510.3859.7417.58

19967.351.1113.1654.6918.41

19976.711.3213.9556.3315.34

19987.062.1419995.592.48

表4整个国民经济中各种类型经济企业从业人员情况(%)(注:资料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1991-1998),国家工商管理局办公室;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1、58、24、25页。)

年份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个体

198918.276.330.080.303.51

199016.195.550.100.273.29

199116.465.600.250.283.56

199216.615.520.350.353.76

199316.455.110.430.564.43

199416.694.890.600.965.62

199516.574.630.761.416.79

199616.334.380.781.707.29

199715.874.140.831.947.82

199812.952.810.842.448.74

199912.142.430.872.868.84

从上述各项指标来看,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在就业方面,个体经济已经成为除国有经济外,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经济成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有经济提供就业机会的功能正在逐年下降,按其战略地位,以后也很难有大的吸纳空间。因此,个体经济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更为引人注目。其次,目前个体经济在实现社会零售额方面已经是贡献最大的经济成分,其余的在工业生产总值和工商税收方面,其作用也不容忽视。然而,我们注意到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对就业和税收的贡献上,并不是同步的,往往是被看好可以提供就业机会的经济成分,反而吸收就业的数量并不多,这是市场主体追求经济效益而必有的“降本”观念所为。因此,如果与国民经济发展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目标的认定联系起来,对不同经济成分贡献的衡量就会得出不完全一样的结论。

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多元目标中,就业是最重要的目标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言,目前所存在的任何一种经济成分都有它的重要性,它们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都各有自己的特点。问题是,当前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或需要优先考虑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比较不同的经济成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确定它在发展战略中地位的依据。

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来说,无论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就业的贡献、对国家税收的贡献还是对出口的贡献,都有它的重要性。但是,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就业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目标,它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其原因在

于:

中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已经达到7%的警戒线,今后几年可能还会再提高1至2个百分点,中国目前城镇失业率的警戒线应该为7.03%,在达到9.73%时,就会造成重大的社会经济风险(注:莫荣:《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汝信等主编:《社会蓝皮书,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版,第166、167页。)。农村地区本来就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的现象,目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4%左右,但农业只占GDP的15%。在加入WTO之后,由于受到世界市场的冲击,农民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更多的农民将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寻找其他就业机会的压力会大大增加,它对于就业形势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还在于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但是,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的现象。为追求经济增长,在政策优惠和政府的招商活动中,人们更偏好追求高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大项目;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为追求微观的效率,“减员增效”成为一个普遍被采纳的办法;而近年来,对经济的增长和出口贡献非常突出,对税收贡献也增加很快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由于注重微观效益,对就业的贡献虽然也在增加,但幅度十分有限。

过去人们认为,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如果改革和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所导致的是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同步,就会出现越改革,越发展,失业越严重的现象。近年的经验表明,就业不是一个由经济增长附带的目标,不会随着经济增长而自动增长,而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目标,需要由相关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来予以保障,不同的发展战略,可以导致不同的就业效应。比如,是优先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还是优先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将使同样数量的资本投入,提供完全不同数量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来看,最近几年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贫富分化、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拉大的现象已十分突出,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要根源之一。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选择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能普遍地扩大就业,尤其不能更多地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和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目前,我们的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不能同步,甚至是以牺牲就业为代价。这种发展所造成的结果就必然导致贫富分化,城乡与地区差别无法缩小,甚至不断扩大。

笔者认为,就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指标,它不仅与效益相联系,也与社会公正与公平,与稳定相联系。扩大就业,应高于其他指标,成为指导今后经济发展的中心目标。

另一方面,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解决就业问题的对象,主要是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的特点是除了劳动力外,既缺少其他人力资本(经营能力、专业知识),也缺少必要的经营资本。当现有的产业不能吸纳他们就业时,他们很容易就成为失业和潜在失业人口,并由此成为低收入或贫困群体。所谓就业问题,主要是使他们在经济的发展中能获得就业的机会。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发展什么经济成分对解决就业问题可以作出最大的贡献?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对就业都作出了贡献,但其贡献度并不相同。

从前面的表列中可以看到,目前在我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对就业的贡献在各类经济中最大,但它对就业的贡献不是呈不断扩大的态势,而是呈不断萎缩的态势。在改革深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经济的战略地位必然要求她进一步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使它对就业的贡献率会进一步降低。

集体经济(包括乡镇企业)曾经对就业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原有的集体经济在新一轮市场争夺中面临艰巨的结构转换,企业较多减员而较少增员;新型的集体经济如股份合作制、合伙制企业,出资者即劳动者,利益机制的刚性使之在用人方面也是精打细算,虽能提供就业机会,但其贡献也已从80年代的排名第二位降低到第四位。

外资企业对经济增长、出口以及税收的贡献都非常突出,1999年出口占全国的45.47%,税收占全国税收的15.99%。但是如果从就业来看,1999年在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为612万,占全国城乡就业人口的2.91%,占全国就业人口不到1%(注: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0页。)。由此可见,外资企业对于中国就业的贡献是十分有限的。加入WTO以后,外资企业将进一步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不可能对解决中国的低层次劳动力的就业作出很大的贡献。

私营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到1999年从业人员已达到2022万人。它的进一步发展对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由于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限,仅靠私营企业仍无法解决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数据中可以看出,个体经济对解决就业具有巨大的贡献和潜力。1999年,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6241万人,仅次于国有经济从业人员的8572万人,成为国民经济中第二大吸纳就业的经济成分。如果其他经济成分在提供就业机会上都是有限的话,我们要考察的是,在我国未来个体经济是否有可能大发展,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

强调发展个体经济的理由

在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局面下。强调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是由于它对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很大的潜力。从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的角度来看,个体与私营经济都有迅速发展的势头,而且私营经济的规模、效益,以及单个经济体雇佣从业人员的数目都要高于个体经济,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发展个体经济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因为发展个体经济门槛最低。

无论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是外资企业,我们都希望它们能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它们都有自己发展的瓶颈。对这些经济成分在解决就业方面寄予过高的期望并不现实。

能够发展私营经济固然好,问题是发展私营经济的一个主要瓶颈是没有足够的私人企业家。对于发展私营经济来说,认识上的和政策上的障碍已经解决,环境也是有利的,但是,在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发展市场经济也起步不久的条件下,作为企业家的私人企业主,却不是马上就能大批涌现出来的。从1990年到1999年,私营企业户数的增加速度达到35.50%,是一个超常规的发展时期,即便如此,私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十分有限。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私营企业家的稀缺,从而制约了私营企业短时期内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大幅上升,相应地也就不易提供大幅增加的就业机会。外资企业的情况也相类似,同期户数的增加速度达到26.62%(注: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但其在国民经济中对就业的扩大还是有限的。如果考虑到外资企业比私营企业更倾向于使用资本、技术而不使用劳力,它对就业可能作出的贡献就更加有限了。

个体经济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自我实现就业的经济成分。在英语中个体经济称为self-employedindividuals,即自我雇佣的个体。它不依赖于别的企业是否提供就业机会,而是可以自己创造机会实现就业。因此,在无论是国有、集体,还是私营和外企都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而这种情况在我国可能要持续相当长的时期时,发展个体经济实际上就成为失业和潜在失业人口的一种以自我创业解决生计问题的谋生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经济虽然在我国并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但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广阔天地。即使在发达国家,个体经济仍然是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

个体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进入门槛很低,不管是农民,还是城镇居民,只要有小额资本和简单的技能就能开业,从事某一项经营活动。它适合中国目前大多数失业和潜在失业人口生产(经营)能力和所能承担的风险能力十分有限的特点,容易在适合他们的起点上,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正是由于进入门槛低、更多的要求就业人口都能进入这一点,在其他经济成分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都有限的条件下,决定了个体经济将是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和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表5不同经济成分户均注册资金比较(单位为万元,外资企业为美元)(注:数据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1991—1998),国家工商管理局办公室;《中国工商行政管理统计四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34页。)

年份个体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外资企业私营经济

19930.48130.4625.65146.6428.62

19960.80151.8234.44183.6145.80

19991.09263.7241.49218.2168.18

从不同经济成分的注册资金规模比较中可以看出,个体经济开业所需要的资金量是最低的。注册资金虽然不是一个企业实际运行时所需要的资金规模,但它基本上反映了这个企业的进入成本,即要从事这个领域的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资金规模。相比之下,个体经济要求的资本门槛最低。

个体经济进入门槛低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要求占有中国目前最稀缺的生产要素——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然而,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却可以培养出企业家所必备的素质。

由于个体经济所需资本规模小,经营相对容易,不需要素质很高的人力资本,这样的门槛,农民和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容易进入,因此是解决就业问题最具潜力的经济成分。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还不仅限于解决就业问题。首先,它扩大和深化了社会分工。建立一户个体经济,就是建立一个在社会分工下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它使经营者相对集中地只经营自己从事的业务,逐步专业化而提高劳动生产力,同时也细化了社会分工。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扩大社会分工本身,就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条件下,这种社会分工的扩大和深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

发展个体经济所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培养了大量的能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进行自主经营的人员,使人力资本得到提高。城镇的下岗职工,原来并不直接在市场中进行经营活动。农民虽然离不开市场,但仍有相当大生产的比重是属于自然经济状态,并不完全市场化。当他们转变为个体经济时,则成为在市场经济中以独立的经营活动为生的经济主体。这不仅是他们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将迫使他们去学习在市场经济中如何最有效地运用自己的资源,如何去规避风险,以及不得不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和国家的法令来从事经营活动。这实际是他们的人力资本的一个提高过程。它也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走的道路。这种人力资本的培育和提高,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这是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缩小目前存在的二元经济之间差别的一个关键。

发展个体经济对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本的意义,从地区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其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表6个体经济区域发展态势(注:数据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年份东部地区户数比重中部地区户数比重西部地区户数比重

198949.4129.7020.89

199349.2531.1719.58

199646.0437.5416.44

199946.3136.2317.46

表7私营企业区域发展态势(%)(注:数据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年份户数雇佣工人注册资金产值消费品零售额

1990:东部69.2164.1768.1568.6969.55

中部20.0522.0520.9622.0720.85

西部10.7413.7810.889.239.60

1998:东部64.5262.2267.2572.6867.33

中部22.2524.1119.1018.1021.80

西部13.2313.6713.659.2210.88

1999:东部67.0663.0969.8074.7068.08

中部20.0322.9717.1916.2321.16

西部12.9113.9513.009.0710.75

从个体、私营、外资企业的地区发展态势来看,虽然它们在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都是明显的,但是其中个体经济的发展态势在地区差别上最小,它表明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相对于发展其他经济成分而言,发展个体经济最为容易,也最为实际。尤其是对于“锅底现象”的中部地区,个体经济的发展态势与东部的差距比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都要小得多。因此,在中西部的地区发展战略中,加强发展个体经济的力度,可能比鼓励外资和发展私营企业更容易见效。

发展个体经济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服务与监管

从一个更

广阔的视野来看,发展个体经济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不只是解决眼前的就业压力,繁荣经济的问题,而是把一个特定的数量庞大、人力资本不高的人口层次,在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参与工业化进程的情况下,通过发展个体经济而带入到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大潮中去,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积极的组成部分。因此,它本身就是整个经济、社会大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个体经济所代表的生产力层次要远远低于其他的经济成分,但它的重要性并不因此而降低。这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着几乎接近发达国家的沿海地区,和同时也存在着大约2/3的农业人口,和极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样一种国情所决定的。由此,产生了中国必须要发展多种生产力层次、多种成分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对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就看得更清楚了。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如何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

中国绝大部分就业人口的人力资本素质不高,经济能力和经营能力有限,以及个体经济的脆弱性,特别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所面临的市场具有更大的风险,决定了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

降低创办个体经济的门槛。它包括减少登记注册费用和个体经济所承担的不合理负担。上海在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时所创立的“非正规就业模式”,即只要非正规就业者向政府部门登记,不需要任何注册费用,就可以开业。这对于缺乏资本的下岗失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决定了他(她)能否进入。在开业之后,各部门的不合理负担也是个体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不解决这些问题,个体经济难以发展。

必要的扶持和帮助。由于进入个体经济就业的人员本身在人力资本和资本两个方面都很薄弱,它需要政府进行扶持。这种扶持包括向个体经济提供小额的优惠贷款;提供必要的从业辅导和就业培训,使还不具备能力的潜在创业者能通过辅导和培训能尽快地成为个体经营者;鼓励和帮助个体经济组织起来,逐步进行行业规范与合作。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如果能将目前对开业前的从业辅导延伸至开业后的跟踪辅导,对维持并巩固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可能更为需要。因为目前个体工商户每年登记开业的多,实际歇业的也多。其实,对就业者而言,兢业的态度往往比职业技能更为重要。如果能针对从业人员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提供如何克服的方法,会帮助他们在个体经营的路上走得更稳。

强化监管和规范。面对市场规范不够完善,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的现实,以及市场经济中必然产生的权力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在发展个体经济中政府必须强化监管和规范的职能。

发展个体经济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意义来看,是把原来的小农经济,和城镇的失业下岗人员转化为独立的市场经济的经营者。在中国本身的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法规以及执行能力不足,同时个体经营者的素质也不高的条件下,针对市场经济中权力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管,必然会演变为大量的为赢利而不择手段,破坏市场经济的秩序和违规经营。可以说,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假冒伪劣、损害消费者利益;把经营成本外部化,导致破坏环境和生态,以及各种违法违规经营的现象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大量涌现。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监管,它们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篇2

1、生产资料私有。即生产资料完全由企业主私人所有和支配,雇工不占有生产资料。这是私营企业和私营经济的根本特征之一。

2、以雇工劳动为基础,也就是说私营企业主要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私营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篇3

(一)国内民间投资增幅高于国有经济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和全社会投资增幅,其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增长最快

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在投资领域以连续发行国债拉动整个投资需求的增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高于前两年的增幅。同时,由于国债投资集中体现了政府公共投资的意图,主要受益者是国有经济,人们一直担心民间投资被挤出或增势减弱。事实上,除1998年国有经济的投资增幅显著高于民间投资和全社会投资的增幅以外,1999~2001年,分别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投资增幅基本上都快于国有经济的投资增长速度,其中“其他经济”的投资增幅连续两年高达28%以上(见表1)。在各类经济成份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增长最快,1997~2001年,由1387.21亿元增加到5663.49亿元,5年平均增速高达32.5%;同期,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从2893.08亿元增加到2998.69亿元,平均增幅仅为0.7%。

国内民间投资的平均增幅不仅高于国有经济,也高于全社会投资的增幅。1998~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增幅已从17.4%逐年回落为3.8%、3.5%和6.7%,而全部国内民间投资的平均增幅逐年分别高达20.4%、11.8%、22.7%和20.3%,与国有投资增幅放缓的趋势形成鲜明对照。

(二)国内民间投资比重接近国有投资,股份制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逐年下降,全社会投资对政府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

近几年,国内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国有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则逐年下降。1997~2001年,国有投资、国内民间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三者比重分别由52.5%、35.9%和11.6%变为

9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以较大幅度持续下降,2001年与1994年相比,这一比重降低了9.1个百分点。同期,集体经济投资比重小幅度下降,降低了2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而个体经济投资尤其是股份制经济投资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分别上升了3个和11.4个百分点。国家注入大量国债投资以来,尽管国有经济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比重在1998、1999年曾有小幅度回升,但是总的看仍呈下降趋势,1998~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比重由54.1%下降到47.3%。同期,在国内民间投资比重的变化中,集体经济投资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由14.8%下降到14.2%;个体经济投资比重由13.2%上升到14.6%;其他经济的比重由18%上升到23.9%,其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比重由6.9%迅速上升到15.2%(见表2)。这表明,在国债投资集中投向国有经济领域的同时,国内民间投资也渐趋活跃,尤其是股份制经济的投资活力最为强劲,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通过对比近几年政府直接投资与全社会投资的态势,也可以看出投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的趋势。1999~2001年,国债投资(包括国债资金和全部配套资金完成的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逐步下降,依次为8.1%、8.8%、6.5%;预算内投资资金增长率也逐步下降,依次为54.7%、13.9%、13.2%;而全社会投资增长率则逐步上升,依次为5.1%、10.3%、13%。这表明,由于国内民

表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

注:《2002年中国统计摘要》将2001年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合为一项(这样其增幅和比重分别高达26%和70%以上),尚未来得及分开统计(2002年一季度、上半年的统计也是如此)。不少论者忽略了这一点,直接用来论证目前国有经济投资增幅大,在总投资中的比重过高,而民间投资增长不快。表1和表2已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1年数据对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做了区分,可以准确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1年数据计算。

间投资成长势头逐步加强,全社会投资增长对政府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

(三)国内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接近国有经济投资的贡献率

由于近年来整个非国有经济投资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它们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也逐步提高。1998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9%,其中国有经济的贡献率高达7.52个百分点,而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仅为2.05、1.83和2.49个百分点。2001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其中国有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为6.17个百分点,集体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为1.85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上升为1.9和3.12个百分点。在其他经济中,股份制经济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得最为明显,由1998年的0.96个百分点上升到2001年的1.98个百分点;同期,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则由1.46个百分点下降为1.05个百分点;而联营经济等投资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0.08个百分点(见表3)。个体经济投资的贡献率已经略大于集体经济。按照2001年各种经济类型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国有经济、股份制经济、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和联营经济等。国内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合计贡献率,由1998年的4.92个百分点上升到2001年的5.81个百分点,正在接近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6.17个百分点的贡献率。这与国有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的贡献率分别下降的趋势也形成鲜明对照。

表3各种经济类型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百分点)

注:某种经济类型贡献率=全社会投资增幅×该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

(四)东部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本地区全社会投资的主力军,中西部民间投资增长快于东部

分地区看,民间投资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都有很大增长,在本地区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见表4)。

1993~1997年,东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3%,民间投资占本地区全

社会投资的比重由46%增加到53.6%,上升了7.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民间投资年均增长32%,所占

表4三大地区民间投资在本地区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西部包括12个省区市,1993年不包含重庆市数字。

比重则由31.7%上升到44.6%,上升12.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7%,比重由23.5%上升到32.4%,上升8.9个百分点。这一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和全社会投资的增长速度相当高,因此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民间投资增长势头也很猛,中、西部民间投资的增幅和所占比重的上升势头都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1997~2000年,东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0%,在本地区全部投资中的比重由53.6%增加到56%,上升了2.4个百分点;2000年东部地区有5个省的这一比重超过本省56%的平均水平,分别是福建(63.4%)、浙江(62.7%)、广东(59.9%)、海南(58.2%)、天津(58.2%)。中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1%,所占比重由44.6%增加为45.9%,上升1.3个百分点。西部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9%,所占比重由32.4%增加到37.5%,上升5.1个百分点。这一时期由于亚洲金融危影响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三大地区民间投资的增长和所占比重的上升幅度均有所放缓,但是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下,民间投资在不同地区仍然维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尤其是西部民间投资的增幅明显大于东部和中部。同时,在东部一些非国有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民间投资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发挥了对本地区全部投资的主要拉动作用。

二、民间投资增长加快的主要促进因素

(一)国有经济改革和战略性调整的推进,扩大了民间投资的成长空间

1998~2001年,股份制经济投资的增长速度分别高达40.4%、27.3%、63.9%和39.4%,在整个民间投资中的增长是最快的;股份制经济投资在增势迅猛的“其他经济”投资中占有主要份额(由1997年的30.4%上升到2001年的63.6%),整个民间投资的加速成长实际上是股份制经济投资拉动的。目前民间投资已经遍及国民经济十六大行业,个体经济投资主要分布在农业和住宅方面;集体、私营、联营、股份制经济投资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建筑业。1993~1997年,民间投资在十六大行业中的投资额及占本行业全部投资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是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农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了15.69、12.55和11.71个百分点(中经网)。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民间投资主体特别是股份制经济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近几年,一些国有经济垄断的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向民间投资开放,对民间投资的产业进入限制有所放宽,民间投资主体在这些领域也日益显示着增长潜力和竞争活力。

(二)法律环境的改善激发了非公有经济投资的积极性

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宪法正式确定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假集体企业纷纷摘掉了“红帽子”,恢复了其私营企业的本来面目。据有关部门对2000多家民营企业进行的随机调查,70%的民营企业准备与其他所有制企业进行联营或股份制改造,愿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1999年生效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实施细则,不再对个人独资企业的雇工人数、注册资金设置最低限制。关于非公有经济的法规正在逐步制定,为此类投资主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三)西部大开发对各地区民间投资的活跃产生催化作用

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步伐正在加快,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为本地各类企业包括民间投资主体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的体制条件。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东、中部各类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到西部投资,促进了生产要素流动和区际贸易的扩大。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0年11月的调查,东、中部地区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参与或打算参与西部大开发,生产要素加快流入西部的途径正在逐步拓宽。这不仅为西部民间投资主体带来专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信息等本地稀缺的生产要素,还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东、中部地区的各类企业也找到新的投资机会,扩大了配置资源的市场空间。

(四)预算内资金包括国债投资为激活民间投资创造了条件

一方面,近几年的巨额国债投资正在改善不少地区的基础设施,起到间接拉动民间投资的作用。另一方面,预算内资金对民间投资主体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1997~2000年,预算内资金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由2.8%上升到6.4%,用于民间投资的比重由12.1%上升到18.5%(见表5)。当然,同期,在全社会投资的各项资金来源中,用于民间投资的主要是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和其他投资,但是预算内资金对民间投资项目的直接支持也是不能忽视的。

表5全社会投资各项资金来源用于民间投资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三、民间投资面临的制约因素

需要指出,从增长态势看,尽管近两年国内民间投资增幅已经明显回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投资的拉动;从全社会投资构成看,国有投资比重仍然偏高。2001年,国内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44.6%)仍然低于国有经济(47.3%),股份制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各自所占比重更是远远低于国有经济。2000年,中部、西部民间投资总体比重分别仅为45.9%和37.5%,当地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仍然明显偏高(分别为54.1%和62.5%)。

无论是考虑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的趋势,还是鉴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民间投资的发展仍然不足。民间投资主体面临不少有形和无形的障碍。

(一)市场准入门槛仍然过高,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广度和深度

目前产业准入政策在不同经济类型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别,据调查,非公有投资在将近30个产业领域面临着实际上的“限进”障碍。主要原因是:其一,原有的无形并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尽管国家计委去年12月颁布了《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逐步放宽投资领域,使民间投资与外商投资享有同等待遇;但是,部门、行业垄断和歧视性的准入政策仍然存在,如银行、保险、证券、通信、石化、电力、轿车等行业,民间资本一直难以进入。其二,有些领域虽然允许民间资本涉足,但体制导致明显的不公平竞争。如基础设施项目往往由特许公司发起,没有实行招标制度,有资质的私企被排除在外。即使私营资本能够参与项目,但其股份比例必须由特许公司决定,双方地位不平等。其三,前置审批环节繁多,准入条件苛刻。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相比,非公有经济在投资、生产和经营诸方面,面临更多的前置审批,手续杂、关卡多、效率低、费时长

,在参与竞争的资格、条件和机会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二)税负不公,抑制非公有企业的投资扩张

一是双重征税。非公有企业除了缴纳税率为33%的企业所得税外,还要缴纳税率为20%的个人所得税,投资收益大大削减。二是“低国民待遇”。外资企业利润转增资本金或另行投资,均可按投资额的40%得到所得税返还;国有企业享受技术改造贴息;国有、集体和股份制企业技术开发费以及技术改造投资购买国产设备可以部分抵扣所得税,等等,这些优惠政策都将私营企业排除在外。三是税收优惠打折扣。如所得税减免政策,对外资企业是从获利年度起,对私营企业则从开办期起,而企业在开办初期往往没有利润或者获利甚微。

(三)融资渠道不畅,金融体制不适应民间投资发展需要

无论是直接融资或是间接融资,对民间资本特别是非公有企业开放程度都很低。据国家计委宏观院的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已形成股票类、贷款类、债券类、基金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六大融资方式,国内外融资渠道多达数十条。但是,对非公有经济仅仅开放了短期信贷和大企业股票融资的渠道,远远满足不了各类非公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因而,它们不得不主要依靠自筹或其他投资来源。据笔者计算,从全社会投资的资金来源看,1997~2000年,整个民间投资占国内贷款的比重,仅从37.1%上升到38.2%;而占自筹投资的比重则从50.3%上升到56.7%,占其他投资来源的比重从42%上升到59%。绝大部分乡镇企业与私营企业的中长期投资,主要依靠非正规、小范围的借债集资或股权融资,此类融资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使投资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四)民间投资的法律保障不力,服务体系很不健全

目前,非公有企业在兼并国有企业、保护土地使用权和知识产权、明晰财产权等方面,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非法剥夺、损害、侵占非公有企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尤为严重(据财政部和国家计委调查,截至2001年底,仅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的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共计313项,其中涉及企业负担的有242项。如果加上地方收费,企业负担的各种名目收费高达数百项),投资者信心和积极性受到挫伤。对非公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多达20多个部门和单位,但在项目投资方面却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服务机构和管理办法。投资者在履行程序、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支持等方面得不到有效服务,往往造成投资的盲目性和经济损失。

(五)自身素质较低,制约着民间资本的成长

许多非公有企业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信息不灵、人才缺乏等突出弱点,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和扩大开放的形势,即使一些产业准入限制已经放宽,也难以拓展其经营领域和规模;一些非公有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甚至挥霍性消费、缺乏投资冲动的倾向,从而限制了扩大投资。中小非公有企业资信等级较低,普遍存在财会制度不规范、信用观念淡薄、借改制之名逃废银行债务、企业之间欺诈频出等问题;大部分中小非公有企业尚未建立起银行信用档案,再加上缺乏可变现抵押资产,致使其难以运用银行贷款扩大投资。

五、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投资限制,降低准入门槛。根据“十五”计划和国家计委《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切实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在明确划分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类政策时,应当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凡允许外商投资和国有经济进入的领域,都应当允许其他任何经济类型的企业进入(国家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在持股比例上也不应人为设限。国家应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转让经营权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经济改革和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在改制企业一般不要控股。

第二,加快改革投资体制,拓宽民间投资进入渠道。改革前置审批办法,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加强对民间投资的产业引导。根据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产业的不同行业特点,采取符合市场经济惯例的多样化的项目组织形式和投融资形式,例如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知识产权入股和产业投资基金等等,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无论采取何种进入方式,都要确保各类投资主体之间的契约自由和公开、平等竞争,并且形成利益和风险相对应的投资风险责任机制。

第三,加大财税政策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和支持力度。预算内资金(包括必要的国债发行)应当继续支持民间投资,以参股或补偿形式投入以民间资本为主的项目;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益性事业,要通过收费补偿机制或财政补贴,吸引民间投资进入;技改贴息应当对非国有企业一视同仁。清理不公平税负,实行结构性的减税政策。对国家鼓励类产业的民间投资项目,在投资的税收抵扣和减免、成本摊提等方面应实行与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相同的优惠。对个体和私营企业要避免重复征收所得税。对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应当给予必要的减免税支持。同时,严格治理“三乱”,解除民营企业的不合理负担。

篇4

关键词:税收;发展;就业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16-02

引 言

本文只想讨论税收与民生问题。许多人包括税务部门的领导大都从税收增长提高了政府改善民生能力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通常是把本区域税收大幅增长,税收占GDP的比重显著提高作为可以借民生改善的好消息来宣传。本文的观点是:由于税收超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所以不宜对增税改善民生有太高的期待,改善民生的税收政策应该立足于税制完善,税收公正执法和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等方面。

一、中国税费高低及对发展与就业的影响

(一)税费负担总体分析

虽然2007年中国税收占GDP的比重约20%,与大多数发展中国水平相当,但中国国情却与其他国家不同,税收之外企业和个人还负担着各种杂费。有些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不是税收,而是土地等收入。有些政府主管部门靠收费建起了豪华的办公大楼和星级培训中心。费用虽然不是税,但企业和家庭的负担是真实的,对经济的损害程度是客观的,是与税收相同的。只要在全国作一次缴费的统计,费负有多重就会一目了然。近年来中国非税收入增势迅猛,一些市县非税收入甚至超过税收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产资源收益以及其他非税收入等。保守估计,2006年全国非税收入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0%以上,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5%~15%的比重,也高于发展中国家20%~30%的比重[1]。按各方面保守估计,2007年税外收费应在当年税收收入的50%以上。按这样的负担,2007年中国的税费合计占GDP的比重应达30%,按13亿人口平均计算,人均负担约5 300元。比当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还高。

(二)税费负担具体分析

1.税收连续的高速增长使民生问题复杂化。在马斯洛的理论中,自我实现是人类的最高需求。毋庸置疑,解决民生最有效的办法是给人以稳定的工作岗位,提供覆盖全社会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障。就中国目前国情而言,不可能提供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所以,鼓励个人自主创业和增加就业岗位尤显重要。但中国这方面并不理想。中国苛刻的工商税收门槛,不合理的管理政策和过高的税收负担,导致中国大批的劳动就业群体难以进入合法的企业部门,导致中国的中小企业难以大量地产生和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其经营环境日渐恶劣透过统计数据便可反映出来。以2004年的经济普查数据为例,中国第二产业每19.6元的资产可产出1元的利润,资产年回报率是5.1%;而第三产业要67.96元的资产才换到一元利润(主要是将金融部门统计在内),资产年回报率是1.5%。在主营业务/利润总额比方面,第二产业是每发生17.84元主营业务可得税前利润1元,经营效益率是5.6%,而第三产业要每经营20.44元主营业务才获税前利润1元,经营效益率是4.9%。在企业资产收入比率(资产÷主营业务收入×100%)方面,第二产业是每1.1元资产能产生一元的主营业务收入,资产利用率是90.9%;第三产业是每3.33元资产才产生一元的主营业务,资产利用率是30%,资产利用率相差2.03倍。大学毕业生没有人愿意到第三产业就业或自主创业,更没有人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下海。(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 2006年11月6日) 公务员考试竞争异常激烈,以至于几十人、上百人竞争一个岗位。一方面说明中国民生问题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求职者对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逃避。小企业和个体经济对应聘者越来越没有吸引力,除工资与公务员的差距较大外,更有工作累,就业不稳定,福利差等不利因素。注册一家小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财务会计一套手续都要购置,税收等一套手续都要一应俱全,还有国地税两部门管理上的繁文缛节,不管有无收入,都要与各个相关的部门打交道。除税收之外材料能源涨价,新《劳动法》的实施,更严厉的环保政策,更严格的安全标准,日益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等也正挤压着中小企业、个体经济的生存空间。难怪经济连年高增长,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工资长期不涨。资料显示,中国个体经济已明显萎缩,吸纳就业的能力在下降,国家工商总局曾一组数据:1999年中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 160万户, 2004年时,下降为2 350万户,减少了77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28万户。到2005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 350万户,六年间净“缩水”810万户[2]。按一个个体户平均安排两个劳动力计算,减少了1 600多万个就业机会。另据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估计从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身上收取的各种收费和罚款,规模大约在3 000亿元左右。如果按照两万元容纳一个劳动力就业来计算,至少有1 5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3]。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和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步履维艰。

2.“宽打窄收”的名义高税负已经演变成了“宽打宽收”的实际高税负。1994年,中国在设计现行税制时,充分考虑到当时税收实际征收率不高(约50%)的因素,制定了“宽打窄收”即名义税负高和实际税负低的税制。由于名义税负过高,如果人人都照章纳税,税负将非常高。经过了十几年的“优化服务,强化征管,提高税收信息化水平”,中国当前的税收流失率已大大降低。其中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是近十年来中国GDP翻了一番,税收却翻了两番。1994年中国税收收入仅5 125亿元,2007年达到49 442亿元,其中具有人头税性质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因大幅上调税率2007年税收收入较上年几乎翻倍的增长。按全国两亿股民计算印花税让每个股民平均付出1 000元,股指涨而复跌,其间政府应当是最大的赢家。

3.大多数国家都推行着减税方案突显了中国的高税负。税负高与低还需要横向动态比较。自20世纪末以来,多数国家的税制改革突现减税理念:一是直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并且是公布连续几年的中期性持续降税计划。如加拿大的企业所得税由2001年的28%逐年降至2004年的21%;德国2001―2005年则把企业所得税税率从40%降至25%[4],其目的在于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减少或避免企业的亏损,缓解企业的经营困难,减弱失业率上升的压力;而持续几年的中期性减税则是为企业提供一个乐观的投资和经营预期,起到刺激投资的作用。二是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实际税负。各国的做法大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降低边际税率;其二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额和免征额,缩小税基。如美国国会2001年5月通过了布什的减税方案,宣布在未来十年内将减税1.35万亿美元,全面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并简化税率级次。三是对企业投资给予税收优惠。如美国允许设备的投资实行加速折旧,并简化折旧的计算程序;马来西亚出台了包括投资鼓励、出口服务以及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政府在行动,2006年和2008年分两次调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免税额,从每月800元调整为现在的2 000元;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将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降为25%;消费型增值税正扩大试点区域,很快就要在全国推广。这些措施使我们看到了税收支持民生改善的希望。

二、结论与建议

1.改革税费支持民生。(1)税制改革。增值税方面:虽然目前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正在进行增值税转型试点,但显然步伐太慢,政策也过于谨慎,应加快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的步伐。同时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生产、加工修理修配由现行的6%下降为4%,商业由现在的4%降为2%。个人所得税方面:降低工资薪金所得的边际税率,减少档次,实施五档税率,最高边际税率降为 30%;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租承包所得最高边际税率降到25%,实行5%、15%、25%三档税率。(2)收费改革。一是取消不合理的收费,比如工商、质监、城管、交通运输管理、医药食品等这些执法部门的收费都应取消,这些部门也不应当靠收费罚款来获取收入;二是一些费可以改税,比如社保这些收费应当改成税,减化缴纳手续,减少或合并征缴部门;三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通网上支付。

2.税不过头体恤民生。消除“寅吃卯粮”,不征“过头税”。所谓寅吃卯粮是指税务机关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在企业已经依法纳足税的情况下让企业提前交了下年的部分税,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年底。所谓征过头税是指让纳税上缴比法定义务更多的税收,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税务机关依靠裁量权和税法解释权对税法作出令企业多交税的解释。二是征税时“避重就轻”,对易于管理控制的大企业过分稽查,过多征税;对税源零散,征税难度大的纳税人疏于管理,听之任之。三是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打折扣,缩小优惠范围降低优惠标准。这三种情形的结果都是加重企业的税负,是以伤害经营者的积极性,影响企业发展能力为代价的。所以应强化“依法征税”意识,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消除“寅吃卯粮”,不征“过头税”。

3.强化服务改善民生。(1)节约纳税人的金钱和时间。政府征税不应使纳税人财富损失太多。一般而言,纳税的负担包括心理的、时间上的和经济方面的。税收执法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为纳税人提供方便,节约纳税成本。(2)降低征税成本。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测算,1994年税制改革前,中国税收征收成本率为3.12%,到1996年达到4.73%,据估算,到20世纪末中国的税收成本率约为5%~8%,而美国同期只有0.58%。所以应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税成本,节约纳税人的钱。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非税收入缘何增长迅猛[N].中国经济周刊,2008-03-03.

[2] 观察员.高税收成本害了谁[J].当代经理人,2007,(3).

篇5

[关键词]经济

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私营经济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产业和产品特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和市场环境与私营工商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严重阻碍了业生产力的发展。

一、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体经济8%,国有经济4%)。1993年~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非公有经济转移。

2.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就量的概念而言,在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较大份额。据统计,在1997年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3.7%。私营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①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②在国有经济中孕育着私营经济的成分。

③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企业已经成为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有利于加强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3.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行业发展的规律:

从发达工业化国家行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产业中退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没有了国有企业。我们也应当结合建国以来行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企业所有制结构。

二、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1.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主要障碍1、从外部来看,主要存在着观念和市场环境两大障碍。观念障碍———概括起来有“三论”,它是制约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

(1)“对立论”,即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把私营经济看作“异己”,加以排斥;

(2)“担心论”,即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工程质量干不好、债务债权还不了,等等;

(3)“唯心论”,即看不到私营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看不到私营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抓认识。就是要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经济提高到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深化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2)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戴红帽”私营企业“摘帽”正名,还原其本来面目,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生产力。二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3.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整个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我国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整个私营经济和行业都发展了,才能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从2020年~2050年,我国将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私营经济持续发展。私营经济将作为国内市场的主力军而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国有经济由于国有资本的逐步转移等原因,而呈下降趋势。

诚然,上述对我国私营经济历史发展趋势的描述,是建立在十五大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经济已经孕育成熟、将要大发展基础之上的。而发展趋势中各阶段发展周期的长短,取决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并随着改革进程的调整而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中国私营个体经济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农村资源;农业发展;模式整合

1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目前对农业资源整合研究主要体现为两种思路,第一种是集中研究我国农业资源的使用和整合的方法,这方面的主要文献有,袁启耀(2001)《新世纪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创新要求与战略》阐述了如何积极推进农村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源配置的现实问题,包括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优化配置的诸多制约、中国“入世”的挑战机遇等,迫切要求进行以战略创新为核心的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伟大变革。李惠兰(2003)《挖掘农村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对我国农村资源和生态状况的分析,指出农村的能源建设及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类似的文献还有王小(2006)《农业资源之利用和永续经营》,和王迪(2008)《农村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吕小莉,文亚西(2011)《当前我国农村资源整合问题探析》。闫立衡,司静波(2011)的《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关系探讨》从人口、资源、生态、农村经济和城乡统筹5个方面阐述了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另外一种研究思路是集中于我国某个地区或者省份的农村资源利用和整合研究。宋立民(2010)《承德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研究》根据承德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承德市现代农业经济的有效思路和对策,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于书伟(2011)《郑州市农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限制因素分析》研究表明,郑州市农村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着人口结构失衡和质量偏低、资源相对匮乏与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以及社会发展潜力不稳定等4个方面的问题。刘军(2012)《湖南省农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研究》从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湖南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从正确处理耕地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建立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湖南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这种研究思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农村资源分布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因地制宜的利用、整合农村资源才是正确的操作模式,这也代表了未来研究的主流方向。

2 农村资源概念及其分类

农村资源是指在农村地域范围内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资源的总和。农村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农村生产的自然物。如由地貌、土壤、地址等因素所构成的土地资源。农村资源可以按照多种条件分为多类。一是按照资源的组成要素可以分为劳动力资源、劳动对象资源、劳动手段资源。劳动力资源主要是人力资源,劳动对象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水、资本等资源。劳动手段资源主要是指劳动工具等。二是按照资源是否可再生,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如入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有能源资源等。三是按照资源是否有实物形态可以分为有实物形态资源和无实物形态资源,有实物形态资源主要是指客观资源比如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无实物形态资源主要是指劳动者耕作技术、经验以及民风民俗等。

3 农村资源整合模式

3.1 扩展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

扩展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就是以固定核心资源为基础的政府导向型资源整合模式,是指以农村当地本身优势资源为依托,通过政府政策导向,化资源优势为发展机遇,建立起以核心固定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一般情况下,政府通过对当地资源条件进行分析,制定配套的制度与政策,比如加大财政投入,划分特区等等,通过相应的政策导向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其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武汉光谷模式。武汉光谷早些年还是郊区农村,由于这里临近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一批名校科研机构,另外交通便利,又有武汉市作为依托,武汉境内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线密集,交通发达便利。经国家计委、科技委批准,成立专门产业基地,加上政府技术、资金投入,武汉光谷很快发展中国光电子产业基地。如今的武汉?中国光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的成功就是政府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核心资源优势的结果。以固定核心资源为基础的政府导向型资源整合模式适合有优势资源的农村区域。

3.2 变革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

变革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就是以技术、资本密集为导向的的集约型资源整合模式,是指通过加大技术资本投入,克服农村自然劣势条件,提高单位产出,改变以往粗放式模式,使其向高端集约型方向发展。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以色列和日本。以色列地处荒漠,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土质沙化等一系列劣势条件使其农作物的种植受到极大挑战。以色列通过整合其技术资金,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作物管理方式与管理水平,使得其农业生产向集约型发展,农村资源也得到合理的整合与利用。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身为岛国,国土狭长而多山,平原较少,使其不可能进行农业规模化管理。日本通过发展技术密集型农业克服了自然限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精耕细作,反复耕种,并实现精益小机械化。通过技术与资本的投入,日本不利农业资源得以整合,形成了良性高端生产。

3.3 凝聚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

凝聚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就是以创办集体企业为主导的乡镇工业化型资源整合模式,是指通过整合农村土地、人力、资本等资源,创办乡镇集体企业,使得农村生产由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转变,完成工业化并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种模式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模式与华西村模式。位于河南省临颍县,紧靠京广、京珠高速公路,交通方便且地处平原。通过整合其土地、人力等资源优势使得其集体企业得到良性循环发展,并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工业化。与此相应,华西村也是通过这种创办集体企业而走上乡镇工业化的道路,如今的华西村一直坚持“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村办企业华西集团拥有8家上市公司、58家企业。被誉为“天下第

一村”。

3.4 选择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

选择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就是以个体经济独立发展为主导的分散型资源整合模式,是指通过引导农村中个体经济,使其积极合理利用农村当地资源充分发展自己,并与其他个体经济互不冲突,相互协作,通过分散独立发展,以点带面,点点连线,从而将整个农村资源以分散的方式整合起来,成为一个相互协作,相互独立的有机整体。这种模式的典型例子就是温州模式。通过引导个体经济充分利用农村中的廉价劳动力及土地以及材料来源,温州逐渐成为全国小商品供应基地。正是通过引导个体经济充分利用农村中的廉价劳动力及土地以及材料来源,使得温州逐步发展起来,并将农村资源中的人力土地成本等要素有机整合起来,使得温州成为一个相互独立而又强大的整体。

参考文献:

[1] 袁启耀. 新世纪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创新要求与战略[J].求是,2001

(3):62-64.

[2] 李惠兰.挖掘农村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13(1):61-63.

[3] 王小.农业资源之利用和永续经营[C].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2006,:325-332.

[4] 王迪.农村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02-303.

[5] 吕小莉 文亚西.当前我国农村资源整合问题探析[J].创新,2005,5

(35):3-39.

篇7

关键词 私有财产;市场经济;法律保护

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惟士为能。”就是说,对一般人而言,是有恒产才可能有恒心,没有人能够脱离财产而生存。财产(property),是属于某人所有的具有金钱价值的物质的总称,通常所说的财产仅包含积极财产,私有财产权,即私人对财产拥有的全部权利。在现代社会的理念中,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是人权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一、 西方私人财产的性质及结构演变

1. 私人财产权的性质

财产所有权是一组权利,而权利既是一个法律问题,又是一个政治的、经济的、社会伦理的问题。美国法学家庞德认为,权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明社会中人们由相互之间的承诺而形成的“合理的预期”,是一种法律上得到承认和被划定界限的利益。但认为,权利关系不是法律的产物,它的实质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必须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来考察权利关系。

2. 结构和观念的演变

在西方社会的权利关系结构中,私人财产权在总体上是占主导地位的权利。大体上,私人财产权的结构、观念以及它在权利义务体系中的地位,经过了古代时期、古典时期、现代时期和最近时期四个演变阶段。

2.1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财产权是一种私人的权利,与国家的政治结构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从构成上看,古代时期的财产权表现为人对物的占有,最主要的是地产,它是权力的直接来源。另一方面,财产权利中的各项权利都统一于物的所有人的权利中。

2.2在古典时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认为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人人都有天赋的不可转让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即生命权、财产权和追求幸福权等。这是一种以自然法为理论基础、以宪法为根本法所确认的权利,它不同于罗马人的私人权利。

2.3现代时期,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的需要带来了国家权力的扩张,财产权至尊的地位让位给生命权和国家利益。不仅集中在占人口极少数的垄断资本家手中,而且国家也作为一个产权主体开始以社会公共利益的名义垄断了某种所有权。

2.4最近时期即二战以来的当代西方社会,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了。而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更使财产权结构及其相应的权利结构变得愈加复杂化。

上述分析揭示的是,私有财产权作为一项基本的权利一直没有动摇。即使在当前,西方人也还是把财产权看成是个人权利的基础,把建立财产权制度看作是市场经济的前提。

3. 资本主义私人财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都通过宪法对财产权进行绝对保护。例如英国1215年《自由大》规定,禁止政府未经权利人同意课税及征用或摊派其它物资。1689年《权利法案》进一步明确,“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将财产权的地位提升到制高点。

二、 私有财产保护的制度变迁及策略

在所有可能的交换体系中,市场体系由于允许个人最大限度自由地追求个人的偏好而被认为是有效率的,而政府的功能是确定人们的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并保护这些权利。从这一点说,西方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经历了诸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私有财产保护有着一点借鉴意义。

1. 我国私有财产保护的制度变迁

在我国,在法律上承认公民私人财产的合法性,有一个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

1.1 1954年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以及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第11条);依法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第12条)。”

1.2 1975年宪法中明确规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主要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删除了1954年宪法中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1.3 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982年宪法确认了城乡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第11条)。

1.3.11988年通过的第一个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承认“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3.21999年通过的第三个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32004年通过的第四个宪法修正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保护私产入宪”,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对于推进我国市场化进程和建立法治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私有财产的保护现状

宪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从这个规定本身来看,它是以列举加概括的方式指明了哪些属于国家保护的私人财产范畴。其中“公民的合法收入”具有较大的弹性,因为什么样的收入是合法的,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界定。因此,可以说从宪法条文本身看,而是采取了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回避了这个概念,并通过一些弹性规定以适应现实。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不仅需要从宪法条文本身进行理解,而且还需要从宪法对现实产生的实际影响来理解。

目前,经济学界与法学界关于我国是否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规定这个问题发生了比较大的分歧:前者认为中国没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规定,而不少法学界的人士认为1982年宪法第13条就是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条款。这种分歧当然与研究视角的不同有关,但深层次的背景在于,就是希望作为上层建筑的私有财产权法律制度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一个稳定的制度框架。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就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而言,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必定是一个能够保障私有财产稳定增长的制度。稳定性从何而来?只能通过把私有财产上升为私有财产权。从逻辑上讲,私有财产要真正作为一种普遍性的稳定存在,没有法律尤其是宪法的支撑是不可能的。

3. 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保护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构建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体系:秘鲁经济学家德.索托在《资本的秘密》一书中提供了一种解释:资本市场失灵是因为大部分人缺乏正式的、有法律证明的产权,虽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拥有财产,但是对这些财产的所有权的保护是非正式的。

第二、我们讲保护私人财产,不是仅保护富人的财产,而是保护所有人的私有财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有清醒、明确的认识。社会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财富有一部分是国家代表人民来掌握的,有一部分是人民自己掌握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反过来想,小河有水大河才能满,小河没水大河也要干。

第三、坚持“平等保护”。平等保护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采取的措施。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很多情况下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平等保护,才能保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贯彻和实施。

第四、处理好保护私有财产与维护公共利益的关系。在我看来,所谓保护私有财产,是指依法保护公民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各种财产,任何其他行为主体都不得违法而侵犯私有财产。公共利益主要有三类:维持国家安全和法律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持社会弱者的生存和发展等。

参考资料

1. 赵文洪:《私人财产权利体系的发展--西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版。

2.. 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版,第18页。

3. 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中译本

篇8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

细数国家财政收入途径,个人所得税是其中一种最重要的收入途径。尽管相关部门在当前已经对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引起了重视,但在实际执行时仍然会因一些难以避免的因素而发生流失,致使国家财政总收入出现损失,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为此,在实践工作中一定要对个人所得税流失原因及征管对策进行探讨,以便维持国家财政的基本收入。

一、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门完全打开,世界经济的流入使得我国国民收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增加。而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起发生的还有制度改革,制度改革使得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产生了变化,原有的公有制经济逐渐向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转变,个体户数量不断上升,个体经济也就逐渐发展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当前经济市场上的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相关部门占有了极大的全国经济总比值,但是这些部门所上缴的税收却比远远低于相应的全国经济比重,致使国家财政收入遭到损失。而之所以会发生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财政部门最初定下的税收征收点过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征税,当时国家财政部门所定下的税收起征点是800元,但当时普通员工每月的工资收入仅仅只有70元,根本不可能上缴800元的税,所以在当时,如果员工每月只有固定的工资,那么他基本上是不用交税的,况且就算你想交,你的个人经济情况也不允许。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物价也开始急速度增长,国家大部分公民的工资收入也开始不断增加,渐渐的,考虑到多数公民已经有了“自保”能力,税收制度设计者将一些打工者也设计到了纳税队伍中,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总数值,给政府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这个时候弊端就出来了,政府经济有保障、有富余了,看事情的眼光也就短了,就不愿意放弃既得的好处了。这一思想反映到具体的行为上便是,不但城镇正式就业者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且连城镇中收废品的、建筑工地上负责搬砖的小工也要缴税。这些现象让政府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此外,国家及政府对一些高收入人士的税务征收也存在一定问题。近年来我国将以往限额在2000元左右的个人免征税提高到了3500,这样的做法就好像挤牙膏,对低收入工作者来说很是困难,而对于那些高收入人士却不痛不痒,因为他们个人免征税并不是依靠工资来调节的,如果同样按照工资来调节高收入人士的个人税所得税,将完全起不到调节作用,并且还与调节初衷相违背。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对居民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与征收问题还得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原因分析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财政收入来源之一的个人所得税之所以会发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

1、居民个人收入存在隐性化

分析我国当前居民的个人收入情况,发现大部分居民个人收入中的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极多。以前两年所做的居民储蓄调查为例,调查统计了8万亿万的居民储蓄情况,结果显示8万多亿居民中大约有2万多亿居民的储蓄存款存在隐形化收入,其中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占据了储蓄存款的很大部分比值。从这一点来看,居民个人收入中所存在的隐性化收入极为严重的,这部分收入由于不能作为正常收入设计到纳税中,所以导致纳税申报不实,使得相关的税务部门无法真实、准确的掌握居民收入情况,进而导致居民个人所得税征收不得当,造成税务流失。

2、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单位没有依法履行代扣代缴的职责

单位却没有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职责,使得这些应纳税人员都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导致了税收流失。

3、单位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未按规定计入工资收入纳税

有的单位企业为职工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不是从工资中扣除,而是将代扣代缴的税金又列入成本或奖金支出。

4、纳税人或代扣代缴人采用化零为整、虚报冒领的手段逃避个税

这主要是利用我国个人所得税对一些应税所得项目的起征点、扣除费用等宽免规定,将收入化整为零,分散成多次收入领取,或者是以多个姓名虚报冒领本属一个人的收入等手段来逃避交纳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流失的影响

因为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来看,虽然项目繁多,但实际上只有工资、薪金所得由于实行比较完善的代扣代缴课征制度管理相对完善。据我国税务部门的统计,目前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应税项目构成中,对工资、薪金所得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课征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的82%。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来源构成分析,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主要来源于对工资薪金的课征,以工资薪金取得收入者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主要负税者。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实际负担并没有主要落到高收入阶层身上,而主要由中等偏上收入的高工薪收入者负担。根据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初衷,应该是对过高收入进行调节,收入再分配调节的重点应该是对高收入阶层征收个人所得税,然而,实际上高收入阶层由于收入来源的多样化、隐蔽性强,加之个人所得税征管不力,高收入阶层税收流失严重,使得我国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的调节作用很不明显。

四、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完善

1、实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和征收办法的改革,为公民纳税提供良好、便捷的税务服务。

2、加大逃税的各种成本和风险,激励公民依法纳税。

提高被稽查的概率,增加对逃税行为的惩罚成本,增加逃税的罚款比例,建立公民个人信用记录体系,凡逃税者应列入黑名单。

3、全面实行金融资产实名制

包括对储蓄存款、有价证券等实名制,在各种支付结算中广泛使用支票、信用卡。虽然目前建立金融资产实名制会面临诸多阻力,但应充分认识到金融资产实名制不仅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意义重大,而且对抑制地下经济、防治腐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信用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人所得税严重流失不仅会直接导致我国财政收入损失,还会间接影响居民税征的不平衡,最后继续拉大我国的贫富差距。为此,在征收居民个人所得税时,一定要建立有效、规范的征管制度,强化征管措施,采取措施有效解决个人所得税的流失问题,全面做好税务征收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大有.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现状令人堪忧[J].中国税务报,2003, 28.22.

[2]孙欣路.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若干思考[J].中国税务财会,2003,(9).

[3]董树奎.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的分析[J].中国税务,2003,(5).

篇9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一、分析农村经济管理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国家及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农业发展中的经济管理工作为一项重点内容,需要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环境及发展形式、政策方针等进行全面管理。根据地区情况对经济管理目标及形式进行确定,对农村生产、消费及支配等进行分析,保证农村经济发展逐渐走向正规。

二、分析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性作用

农村经济管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指导现代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市场经济已经发展成为经济主体,农村经济发展应该着力于经济体制角度,将个体经济活力有效激发,这种发展积极性一般来源于自利行为,农民可以根据自身努力满足自身发展及社会发展情况删除。从此角度出发,要想促进现代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将农民自身潜能进行挖掘,将农业经济管理加强,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不仅仅可以采用合适的手段进行农村经济的辅助,还可以保证国家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农村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支撑,一方面能够为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指引道理,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方法,避免农村经济在实际发展中迷失方向,利用此将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及效率全面提升,保证其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三、分析农村经济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国家经济基础上对其提出了非常高的发展要求,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了逐渐提升。

(一)农村经济管理思维需根据实际进行转变现代农村经济的稳定建设及发展已经让农村经济管理模式逐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建设,此种管理方式已经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项内容充分结合,管理工作主要从农村经济加工产业链出发,对于产品质量、安全及加工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观具体内容,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进步将会对农村经济模式进行不断优化。

(二)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现代社会当中的各个行业发展都在被信息化管理影响着,其中包含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已经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多个内容进行了结合,使用科学方式将农村生产力不断转变,将农民自身经济能力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从而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提升农业管理效率。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建发展从目前情况分析来讲,已经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为整个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这不仅能促进经济建设,还能提升农业在我国经济体制当中的地位。

(三)农村经济管理产业化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出现已经带动了现代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及建设,农产品发展迅速。农村经济与其他经济组织进行的充分合作能够将其发展空间扩大。其他合作组织与农村产业进行的有效合作能够将农村经济生力扩大,合作组织同样能够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合作组织进行结合,促进整个农村产业机制的稳定及合理发展。我国很多中大型企业都能够在实际发展中无形带动农业产品影响力,将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让农村生产逐渐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四)进行管理制度改革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对整个经济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管理制度的改革能够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类影响因素及障碍进行清除,让农业发展更加平稳健康。对经济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及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建设。

篇10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2014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试卷三

说明

这项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35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

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题本上作任何记号。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老师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然后离开。

如果你违反了以上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116~120题。

2014年某省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2.88亿美元,增长34.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18.93亿美元,增长54.8%;出口总额23.95亿美元,增长21.6%。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全年对外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60个,为历年来最多。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良好,对美国出口增长28.5%;对日本出口增长40.7%;对东盟出口增长15.1%;对韩国出口增长54.1%;对俄罗斯出口增长115.6%;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长37.3%;对非洲出口增长36.7%;对欧盟出口增长9.6%。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品出口扩大,工业制品出口20.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4.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机电产品出口4.52亿美元,增长15.0%;高技术产品出口0.49亿美元,增长51.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116.2014年中该省的进口总额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

A.39.56%B.44.15%C.54.8%D.37.2%

117.2014年该省对主要国家的出口增长率中排在第三位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拉丁美洲

118.如果2014年该省对欧盟的出口总额是5.6亿美元,则2014年该省对欧盟的出口总额是多少亿美元?()

A.5.6B.4.86C.5.06D.无法计算

119.2014年机电产品的出口量占当年出口总额的比重是多少?()

A.18.9%B.19.30%C.15.0%D.无法计算

120.2014年的出口量中工业制品比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量多多少亿美元?()

A.17.56B.19.743C.19.67D.无法比较

二、根据下面的表格资料回答121~125题。

2014—2014年某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单位:亿元

类型

年份

固定资产

投资额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城镇经济

个体经济

农村经济

201469.9735.8322.243.1211.9011.47

201479.6029.6332.083.2717.8917.28

201485.0043.2923.384.3818.3317.46

201496.4649.1119.193.7628.1626.48

2014140.1567.0925.295.0147.7744.43

121.2014年该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是()。

A.43.1%B.28%C.53.5%D.65%

122.2014年的集体经济投资额比2014年增长了()。

A.35.26%B.29%C.-29.4%D.29.4%

123.2014年的农村经济投资额比2014年的农村经济投资额多多少万元?()

A.17950B.17.95C.179500D.195300

124.2014年该市的社会资产投资总额为多少亿元?()。

A.140.15B.329.74C.335.09D.295.98

1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14—2014年该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递增

B.这五年中城镇经济的投资总额为19.54亿元

C.在这五年中个体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投资额一直处于较快的增长速度

D.2014—2014年国有资产的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7.2%

三、根据下面的表格资料回答126~130题。

某市2014—2014年五年的税收统计表

种类

年份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

建设税房产税

201410818415979951530024141710663

201419221621644237127955103711012

201426459931511674439947138126116

201431255236771098051437716327263

201412608241447077260262104760444019244706

126.在2014年的税收中构成中,营业税所占的比重是()。

A.45.7%B.48.9%C.53%D.56.56%

127.2014年的个人所得税比2014年的个人所得税增长了()。

A.26.8%B.29.9%C.31.7%D.46.2%

128.2014年的增值税是2014年的多少倍?()

A.10B.11.65C.12.67D.18.2

129.在2014年的各种税收中,哪一种税收所占的比重最小?()

A.增值税B.个人所得税C.资源税D.房产税

13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在这五年中营业税和增值税一直是该市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

B.个人所得税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

C.城市维护建设税在该市的财政收入构成中一直比房产税高

D.2014年资源税相对于2014年的增长率不超过30%

四、根据下面统计图回答131~135题。

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构成

131.该企业职工中,()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A.大学B.高中C.中专D.初中

13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大学文化程度的职工占14

B.该企业职工中,中专生与初中生之和多于高中生

C.该企业职工中没有文盲

D.以上说法都对

133.在该企业职工中,()文化程度的人数相等。

A.大学和中专B.大学和高中

C.中专和初中D.高中和初中

134.若该企业有职工1000人,那么小学文凭的职工有()。

A.300人B.30人C.3人D.200人

135.该企业职工中,有大学文凭的人比高中文凭的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