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己范文

时间:2023-03-30 00:4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寻找自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自然之美中寻找自己。伫立在有风吹过的暮色中,新旧之年的分岔口,我看见了风吹落了一片又一片的树叶,从我的眼前飘向大地,似蝴蝶翩飞,投向大地的怀抱。一片一枚,一季一年,轻盈的叶片在空中打旋,无悔地飘落在地上。是的,这是落叶终归的场所,用决绝的勇气谱叙一首生命的赞歌,舍去树梢温暖的怀抱,坦然面对分离与消逝的悲苦,顿悟,生命是一曲离歌,成长是不断割舍的过程。不论你眷恋多深,那些美好的过往总会在不经意间流失,也只能学会去放下,学会一顿足一咬牙的舍弃。在毅然决然的了断中,寻找勇敢的自己。落叶之美静若壁画,叶之果敢令人向往,把温婉的静美沸腾成勇气,正如把脆弱的心灵淬炼为勇敢的内心。在美中寻找自己,以勇敢行走于生命。

在书香之美中寻找自己,从书架上抽下一杯书,可以看到巴尔扎克的阔大手笔,屠格涅夫的不老心境,鲁迅的铁嘴柔心,巴金的平淡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共同诠释书香之美,把水声融化成柔情,把钢铁熔铸成信念,把血液沸腾成勇气,看伟人在困境挫折中以乐观支起不倒的信念,因为乐观,海伦·凯勒在文化苦旅上思想作秤,良知为铊,一双手抚摸世界,一颗心打量人生,因为乐观,贝多芬把琴声融化成柔情,把信念塑造成乐章,谱写命运交响曲,因为乐观刘禹锡扬州酬乐天看千帆竞渡,病树前赏春色染绿生凉,二十三年独守一方悠然。在书香之美中寻找自己,以乐观刻印于人生。

在美中寻找自己,你可以在水天一色中感受淡泊的心境,寻找平和的自己,你可以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里权衡原则与名利,寻找正义面对诱惑不为所动的自己,你可以在真情永聚中用心体验至深情谊,寻找重情重义的自己……人生处处是美景,你可以在不同的景色中寻找自己的一面。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下寻找大气的自己;杨柳岸、晓风残月寻找婉约的自己;泰山之巅、绝顶登高处寻找自信的自己……人生是一段别样的风景,生命是一个向前的过程,成长是一次寻找自我的体验,在美中寻找自己,动人心弦!

篇2

我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北京。这座两朝古都,见过了历史的更迭,又怎会因为区区小人物而动容?你来,它不惊,你走,它亦不动容。每一个人来到这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原因,而我的原因无非是母亲喜欢首都,于是我便肩负了代替她拔高人生层次的使命来到这里。

中关村南大街上的中央民族大学,在周围名校林立的海淀区里,绝对算不上大气显眼。但是某一节政治课上,老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说:“民族大学里,日日都有不同的节日。”我心念一动,如果能把平凡的日子都过成节日,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幸运?反正也拗不过母亲,去北京是大势所趋,不如就去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大学当真很热闹,风味餐厅里永远充斥着各种听不明白的语言:蒙语、藏语、维语、朝鲜语……让我仿佛置身于亚洲的某个神秘国度。

回民的开斋节、藏历的新年、壮族的三月三……都是各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不同民族的学生,穿着不一样的民族服装,从学校的各个角落里涌了出来,饕餮一顿,大碗喝酒,载歌载舞,全民联欢。“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真的是让各个民族的学生们展现到了极致。

欢天喜地的生活,让日子过得飞快,却也没能阻挡疏离与孤独感在我内心的蓬勃发展。北京、“211”、“985”、重点高校,似乎就是对我过去12年来辛苦学习的安慰与补偿。这一切该是骄傲吧?我却第一次怀疑,未来的漫漫人生我是否真的有勇气像母亲规划好的那样,走完一辈子?

作为一个内心苦闷的汉族学生,身处繁花似锦的民族大学,我似乎才成为了少数,没有共鸣,亦没有方向。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来到北京,为什么要在这里度过大学四年的时光,于是夜夜失眠,内心纠结而不能自持。

自己的生活

我把自己收在角落里,任周遭的世界热闹非凡,亦不为所动。我以为大学四年或许就这样了,却没料到在一堂完全无关专业的法律基础课上,找到了所谓青春与大学的感觉。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理着板寸头,穿着卡其色风衣,既是同校师兄又是法基课老师的人。他总爱在讲述各种法律案例的间隙,给我们讲上世纪80年代这所大学的过往种种。

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固有的价值观与评判标准,一切不过源于人的一念之间,哪怕只是一个了解的眼神也能让人内心欢愉。但任何的冲突与融合都不是平白而来,要么妥协,要么抗争。

我想起,初入学校时,在新闻理论课上有一名同学说到“新闻自由”这四个字时两眼放光,近代文学课老师在说到北京话“不过是太监腔”里的戏谑。年轻不正是要批判、质疑、抗争,最终找到属于精神与灵魂的出口么?放弃向往与热情的青春,与已经老去又有什么区别?

我终于懂得了大学和青春。

求仁得仁的幸福

大四来临的时候,我那些散落在人大、北理、北外的高中同学们都在想方设法地要留在北京。因为只有混不下去的人,才会回到当地,不是么?仿佛身在首都,只要一踮起脚,就能触摸到国际的心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我上铺的索朗卓嘎,在我心里一直是个真正的“女汉子”。大二的时候,我们从27号研究生公寓搬到28号回字形女生宿舍时,她一只手就可以拎起两只大箱子。大学四年,她从来没有回过,却在大四那一年里,无数次地跟我说起故乡。她说,林芝是塞上的江南,有广袤的绿地与充沛的水源。她理解不了北京人战战兢兢地一水多用,只爱吃生牦牛肉制成的牛肉干。拿到毕业证的那天,卓嘎就回了,一如当年搬宿舍时那样孤勇。放弃了在新华社的实习,回当地做了宣传干事。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上大学,并不是为了找到一份与文凭匹配的工作,唯有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才能真正把每个普通的日子都过成让自己欢欣的节日。求仁得仁,是谓幸福。

大学四年之后,我终于有勇气跟母亲说出我的选择,并且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大学教会我的,不仅仅是那一点专业知识和谋生的技能,我从周围的每个人身上,看到了独立、勇敢的生活精神。即使是被指责,被看低,也不能失去对生活的自控与热爱。

篇3

可是我总在考试的时候把它丢了,而且丢得连我都不知道.

是老师不会看吗,还是自己写得不好,?应该是后者吧,毕竟主观因素是主要的..

那么我该去哪里找它呢,,无从下手,,所以我现在变得不会驾驭它了,那天在书上看到一句话,说一起来还作文一个天空吧,它给你的不仅仅是考试的一个高分..

篇4

在我进来之前,办公楼里已有一位收发员,他姓孙,跟我一样年轻。刚做了一星期,我心中就产生了疑惑,总觉得工作太轻松,恐怕待遇不会好。谁知一个月后我拿到第一份工资,竟然比车间里的中层干部还要高。当我在小孙面前流露出惊讶时,他哈哈笑了,拍着我的肩说:“你放心好了……”

此时我才意识到,我们受照顾的程度,确实不一般。我的工作大多数时间在喝茶聊天。我应该满怀得意才对,可奇怪的是,我的心中却始终像压着一块大石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沉重。我产生了换岗的念头。

听说厂里想招一名污水技术处理工,我立即提出做这份工作的请求。经理愣住了,不解地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呢?我告诉经理,我读中专时曾学过污水处理,现在分厂里需要这样一个人,与其从外面招,不如就在公司里找,我可以先去干着试试。

经理还是有点儿不放心:“你知道,那个工作有多脏多累吗?你本来是总部人员,到分厂去,那是下降地位啊!再说你到了分厂,工资待遇肯定没有在总部这么好……”

经理提出的问题,都是现实而严峻的。不只是经理,几乎没有一个人对我的选择表示理解。“你到底为什么呢?”表叔生气地问我。其实,我有一层意思没有完全讲出来,那就是我对于自己前程的危机感,我不相信每天这样无所事事能够长久。

经理批准了我的要求。污水处理工作确实既脏又累,工作三班倒,非常辛苦,而工资却比当收发员时足足少了一半,刚开始心里确实有很大的落差,我只好把全部的热情用到工作上。一年以后,我的才能和工作热情得到了分厂厂长的赏识,他任命我为污水处理车间副主任,我靠努力使自己的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

不久,有一条内部消息传入我的耳中,公司准备去西部某省投资,兴建一个镀膜分厂,此时正在考虑人选,我立即跑到总部办公室询问此事,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公司也正为外派人员的事头疼。原因很简单,所去的地方,属于西部山区,相对于我们江南平原,条件差很多,大家都不想去。我立即申请,去西部参加新厂的工作。筹建负责人十分高兴,当即同意了我的请求。当天下班回到家,我就接到表叔的电话,质问我为什么要报名去西部。我告诉他,我是在寻找自己最有价值的位置。

篇5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每日自励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每日短文 寻找属于自己的阳光

生命是一种庞大的、神秘的存在。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总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光亮,哪怕只有一秒钟,也要让自己璀璨一次、美丽一回。

一个活得很精彩的人,总是能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的挥洒,勇于选择和承担生命的责任,不受尘世的约束却又深情细致;在任性与认真之间,不管是守着边缘或主流的位置,都能在飘泊移动的生命中,体悟人生。

有阳光,当然也会有阴影。当阴影来临时,就是自我沉潜、韬光养晦的时机,即使阴影仍在头顶上盘旋,我却没有悲伤,至少我的内心还留有幸福的余温。

曾经有人把生命比喻为一条美丽迂回的曲折小径。在这条曲折小径上,夹道花妍蝶丽,美果累累,遗憾的是,很少人会停下脚步伫足欣赏或者是细细品味,因为,他们一心渴切并幻想的是美好未来,对于眼前的繁花美景总是无心欣赏,然而在前进的路途中走着、走着,逐渐地发觉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当自己发现,此时已来到了一个无人的荒漠里时,想回头,却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也许,这就是很多人一生的缩影。很多人唯有面临到死亡的那一刻,才发现,这一生有着太多的遗憾以及未曾细看的人生风景。

人终于可以看见自己的卑微、无力感与脆弱。

在眼前摆荡的一切高贵、永恒似乎是遥不可及,此情此景,谁会愿意去面对生命底层的痛苦和悲伤呢?也许生命的吊诡与魅力就在于,唯有坦然面对生命底层的痛苦和悲伤,生命反而不必承载平日的矫饰与虚伪,唯有松动灵魂的焦躁与不安,才能获致内心的澄澈与平静。

面对生命时,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独特解释和看法,在解读生命的同时,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学和处世智能。在生命停泊的港湾,你可以沉淀、伫足、优游,你也可以暂停、休息、思考或者选择暂时的空白,也许你还可能因此而获得生命的「觉悟。

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心灵敞开一扇门,让自己通向更高层次的觉悟,让自己的生命可以得到更多的能量,和自己的本我愈形接近,最后,探源至精神的最光亮处。

作家焦桐说:「生命是不宜有太多的阴影、太多的压抑,最好能常常邀请阳光进来,偶尔也释放真性情。

爱若是生命的原动力;觉悟就是生命的源头。而生命就是阳光,活着,就是要寻找出属于自己的光亮。

生命透过不同型式的传达,有了不同的人生境界。生命里确实承受不起太多的阴影,在生命停泊的港湾,让我们一起邀请阳光走进来,寻找属于自己的阳光。

每日文摘 我们将怀念你的沉默

初级文员史蒂文即将退休。

按照公司惯历,凡有人退休,都要举行欢送宴会。

例外的是,史蒂文一早就宣布他不用欢送。史蒂文的“宣布”其实也就说了一句话,当热情洋溢、天真烂漫的资料员佩蒂小姐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到他面前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头也没回地说了句“Idon”twant”,眼睛依旧盯着他盯了几十年的电脑荧光屏,目光平静得像条新鲜的死鱼。

史蒂文是个沉默的人。他的沉默已经到了使人难堪的地步。每天七小时工作时间,与谁都不说话。他在这个公司工作了29年,没一个朋友,也没一个敌人。在他漠无表情的脸上,人们看不出他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他和她的太太是怎么恋爱的,几个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他的存在,初时常常被视为潜在的危险,像一只不动声色的狼,可不用多久,人们便会发现对他的提防毫无必要,因为他实在是个无须担心也无须关心的人。

史蒂文不用欢送的消息传出后,本该参加欢送的人都隐隐感到轻松,因为面对他的沉默,谁都不知应该如何对付。

史蒂文到了退休年纪依然是个初级文员,这在公司的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按他的资历,即便不是个部门经理,至少也该是个高级文员。究竟因为什么使史蒂文29年的工作就像零一样,没人能够回答。

也就是到了下班前不久,佩蒂小姐提出:我们不能让他就这样离开。佩蒂小姐的话平衡了大家的心态,大家决定在楼下会议厅里为他举行一个特别欢送会。

会议室里挂满气球与彩带,出席人数之多前所未有,踌躇满志官运亨通的、一毛不拔自私自利的、处心积虑计谋多端的,全都来了。

史蒂文被佩蒂小姐毫无商量余地地拉进会议厅,面对众多的同事,他因没头没脑而困惑不前。他习以为常地挪动脚步想要退缩到被人忽视的角落,可是佩蒂小姐挡住了他的去路。

总经理大人咳嗽两下正了正色后开始发言。面对会议室里一张张真诚的脸,他用朴素的语言称赞了史蒂文为人的成功,话语不多但却有血有肉,他甚至希望到了自己画上工作句号的那一天,也能受到这般大规模的真挚欢送。也许因为冲动,总经理大人说了一句引起大家注意的话,他说,20年前他刚来这家公司时,史蒂文曾给过他热心的帮助。

史蒂文先生略低头,目光落在空白的地面,一如既往。

史蒂文的搭档兼上司、比他年轻20岁的部门经理派克先生接着发言,他不无深情地告诉大家,在他所见过、接触过、有过工作联系的人中,从没遇到过一个像史蒂文这样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人,他每天七小时面对他的电脑没有一点私心杂念,他经手的工作总是准确无误没有半点差错,准备的资料也都是最完善最可靠的。他还告诉大家,与史蒂文一起工作是件极为愉快的事,他是一个难得的人。

通常,对一个人的高度称赞有可能意味着对另一个人或另一大批人的贬低与污辱,但对史蒂文的称赞却没这种危险———没有一个人觉得有必要与他争风吃醋。

史蒂文先生依然看着他的空白。

年轻的佩蒂小姐参加工作不久,是公司中最年轻也是最漂亮的一个。她的生活中充满了鲜花、微笑、友谊与亲吻,以及稍稍有些性意味的赞美与调情。眼下,会议室的气氛干净、单纯得就像游泳池里的水,她被这种气氛所感动。她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欢送卡,在空中晃了晃,以示大家注意,然后,她看了看史蒂文,翻开卡片,满怀深情地念道:“我们将怀念你的沉默。”

佩蒂小姐的这句话本来具有一定的幽默意识,但是这一刻,不管念来还是听来都散发出浓浓的人情味,它说到了人们的心里。人人眼前出现了史蒂文几十年如一日面对电脑荧光屏的难能可贵的背影,出现了史蒂文平静的目光和他无声无息、与世无争的形象。也就是这一刻,人们开始感觉到史蒂文的沉默确确实实不可多得,尽管因为弱小而常常被淹没但却崇高、超脱,给社会、世界带来宁静,是人类免去恶性循环的动乱及刀刃相见的基本保证。

众多目光注视下,佩蒂小姐泪水盈盈地把话筒递给史蒂文。那一刻,会议室静得像午夜12点的森林,一双双眼睛却像夜幕中的星星,闪闪发亮。人们似乎在等待一道闪电、一声巨响、一场风暴。

“谢谢大家。”史蒂文接过话筒说了句。

篇6

杰罗尼摩·斯蒂顿是意大利一个诚实而善良的作家,他热衷于写作,并经营着《鼠民公报》,在鼠城里狂热地畅销。杰罗尼摩·斯蒂顿常常用自己的诚实来表现心中的平静和通达,他总是在一次次的旅行中笑料不断、身处奇境。尽管他有句口头禅——“我真讨厌旅行”,但还是在每次奇异的旅行之后,向读者奉献一本趣味十足的好作品。

内容简介

《杰罗尼摩的欢乐假期》讲述了:杰罗尼摩·斯蒂顿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休假了。但是种种倒霉的事让他一再耽误航班——印刷机出现故障、仓库被水淹、糖鼠姑妈的房子着火,让他忙乱不堪。为了实现杰罗尼摩的度假计划,旅行社最后提议让他在一个破烂鼠酒店待上一阵。这当然不是美妙的去处——糟糕的食物、成群的蚊子,还有变化无常的天气。幸运的是,和杰罗尼摩在一起的毕粉红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游戏,让杰罗尼摩和朋、友们度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当他回到家时,他才意识到,在哪儿都过得一样开心!

读后感

看见《杰罗尼摩的欢乐假期》那精美的封面,我情不自禁地被迷住了。我一口气把它读完。读完后,我被里面那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同时也让我涌起了很多感触。

我觉得杰罗尼摩·斯蒂顿是一只倒霉的老鼠,当它迫不及待地想度假的就出了很多事。比如印刷机出故障,仓库被水淹等等倒霉的事,但杰罗尼摩·斯蒂顿也没有坐视不管。杰罗尼摩·斯蒂顿虽然前面很倒霉,但到了破烂鼠酒店后,杰罗尼摩·斯蒂顿就很快乐了,它跟它的年轻助理毕粉红在破烂鼠酒店里玩了很多有趣的游戏。

读了这本童话故事,我感觉到杰罗尼摩是一个诚实、善良的人,虽然他前三次心里迫不及待地想去旅行,但是为了工作和帮助别人,都没有去成。他这种忘我的精神,强烈的责任心,值得我学习。

故事中的杰罗尼摩在“破烂鼠酒店”的生活片段也深深地吸引了我。随便叫一个人来听这个酒店的名字,都会觉得那里肯定不是什么度假的好地方。的确那里什么都是糟糕的——糟糕的食物、成群的蚊子,还有变化无常的天气,如果我也想杰罗尼摩一样住这家酒店,我一定立马走鼠。不过,幸运的是,杰罗尼摩的一位令他超级讨厌的助手毕粉红也来这里度假,毕粉红给杰罗尼摩带来了许多有趣的度假游戏,让杰罗尼摩的假期赠添了几分快乐。当杰罗尼摩回到家中时,他才意识到,在哪儿都过得一样开心。

我觉得这段描述让我感到好奇:“在哪儿都过得一样开心”,是不是在家里也是一样?杰罗尼摩非常讨厌“破烂鼠酒店,但是,杰罗尼摩还是感到了快乐,有毕粉红陪他玩、给他讲傻冒的故事,他非常开心,在“破烂鼠酒店”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那么,故事中的杰罗尼摩在“破烂鼠酒店”的生活和我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回想以前,我跟杰罗尼摩可不一样,成天在家闹着老爸老妈带我出去玩,可是,老爸老妈都没时间。在家我是大闹家庭的调皮鬼,在外我是疯玩狂玩的捣蛋鬼,老爸总想挤出点时间来陪我玩,可就是没时间,为此老爸老妈伤透了脑筋。读了《杰罗尼摩的欢乐假期》后,我在反思:我整天闹着出去玩的做法是不是有点过头了。这样的想法让我每天都不开心,还让父母操心。“我能不能在家里为自己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呢?”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马上拿出纸和笔,我一边想象一边记录:我要在家里制作一些“变废为宝”的好东西;我要准备一些有趣的趣味题,等爸爸妈妈回来一起做;我要邀请好伙伴来我家做客,然后大家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我笑了,我不再觉得一个人在家里是一件令人烦闷的事情了。

篇7

从此次批复的“总体方案”看,山西将通过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土地制度、创新和改革金融、加大开放等10项措施,分两个阶段,力争通过20-30年的努力,使综合配套改革效应得到持续显现。

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届时,山西省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达到全国上游水平。

禁不住要问在先行先试、市场运作的原则下,山西如何寻找自己的建设力?新晋商如何在山西转型跨越中找寻自己的建设力?

山西要形成自己的建设力,当真正摆脱以煤为基局面,做到多元发展态势。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煤矿机械、铁路装备、重型机械、重型汽车、不锈钢、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是山西未来30年内可以形成影响力和建设力的领域,而这些行业又为新晋商们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融企业发展于社会经济发展,必是水融的完美统一。

新晋商在当下要紧紧抓住山西有史以来的转型契机,要经历塑造“三力相合”的必然阶段。新晋商们应追求的是“三力相合”:一是成长力,重在让企业持续保持竞争力和盈利力;二是影响力,重在传递企业的经营智慧,包括实践、经营、理念、思考;三是建设力,重在推动企业、经济乃至社会变革,尤其是在关键领域、重要瓶颈、重大问题上实现破冰。

历经30多年的发展,新晋商们正以完全不同的姿态和风采被外界所认识和熟悉,于他们而言,成长力已然具备,影响力尚欠火候,建设力尚需大力锻造。换言之,在山西如今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阶段,仅具有影响力,既不能满足作用社会、贡献社会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国家、社会、人民对他们的期待,从影响力到建设力已是一种必然。

篇8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哈佛大学的历史系教授约翰在执教十年后突然辞职。几个同事赶到他郊外的住所为他送行,大家在客厅里闲聊,追问约翰辞职的原因,约翰最终说出了难以启齿的原因,原来他是史前穴居人,已经活了一万四千年!因为某种不知名的原因,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三十五岁,而且永不会死去。约翰说他每过十年,就要开始新一轮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改换身份,重新开始生活,而这只是为了防止别人发现他不老的秘密。

在众人的追问下,约翰还讲述了他在一万多年里的生活:他曾追随佛祖修行,曾被原始部落奉为神灵,还曾和哥伦布相识,和梵高亲密无间,更令所有人吃惊的是,他竟然就是耶稣!

约翰的话让众人大吃一惊,同事们怀疑约翰精神出了问题,特意请来了心理学教授威尔,希望找到约翰讲述中的破绽。但约翰以历史“亲历者”的姿态,坦然面对几位教授的质疑,应答从容。约翰的讲述最终令在座的同事们从怀疑到确信,而他们内心看似坚定的历史观也渐渐动摇和瓦解……

这个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经的故事,在约翰和几位教授的对话与争论之间展开,充满智慧的言语里,包含了对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梳理,也用这样的大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气氛,疑问从此产生:真会有活了一万四千年的穴居男吗?

科幻电影重在制造悬念,用超越我们想象力的故事,重置物质世界的某种可能性,从穿越时空到时间静止,科幻电影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现实世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同样带给我们如此的思考。

姑且相信约翰活了一万四千年,而他每十年的迁移、变换身份,映射到现实世界里,其实反映出的是人类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焦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疑问,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母题,如同电影里约翰说:“我寻找不到自己的起源。”于是他选择了用迁移来对抗这种认同焦虑。对于穴居人约翰来说,这是一个挑战,就好像人类从山洞里走出来,需要放弃一切: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朋友和熟悉的食物链。不断探索的勇气和永不止步的追求,是人类最终走向文明的原因,落在约翰身上,这成为他遗传自远古的生存方式。

因为无限的生存时间,约翰还不得不面对另一个更悲凉的难题:我爱的人总会先我而去,我将如何爱她?在电影里,约翰和一个女同事彼此相爱,但他不能表达,因为他爱着的女人都将先他而去――当你无法爱上任何人,你拥有无穷的生命又有何意义?电影里最让人感到意外的地方是结尾,六十多岁的心理学教授威尔无意中听到约翰讨论自己的经历时,发现他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这部电影改编自科幻作家杰洛米的小说,据说这是他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从小说到电影,保留了其中最睿智的语言和深藏其中的幽默感。而对于小成本科幻电影来说,智慧无疑是最重要的。

影片信息

片名: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The Man from Earth

导演: 理查德・沙因克曼

编剧: 杰罗姆・比克斯比

主演: 大卫・李・史密斯 / 托尼・托德 / 约翰・比灵斯列 / Ellen Crawford / 安妮卡・彼得森

类型: 剧情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7-11-13

片长: 87 分钟

篇9

快乐,要自己寻找

深圳黄埔学校七(5)班 这几天,我一点都快乐不起来,因为前些天,外国语学校进行选拔考试,当我知道我没有考入的时候,心里很是失落,总觉的心里很压抑,虽然爸爸妈妈一点都不要求我一定要考入外国语,但我还是不能释放。就因为这件事,爸爸妈妈特意带我去爬山,轻松一下。

这天的天气很好,早上七点,我们来到莲花。因为是早上,没有很多人,爸爸一声令下,我们全家人往山上爬去。起初,我爬的很起劲,很快,就把爸爸妈妈甩在后头了,但很快就不行了,一下,就被爸爸赶到了。爸爸下=笑着说:“怎么样?爬不动了吧!”我怎么肯服输,对爸爸说:“才不呢!”“那好,我们就来比赛吧!”“谁怕谁!”说着,我们就开始跑了。到了山顶的时候,我已经气喘吁吁了,这时,太阳公公正在对我笑,我朝着山底大喊了一声,空气清新。我突然觉得,自己完全释放了 ,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原来,生活其实可以这么美好。

篇10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这样的一个课堂。大家都知道,我做了几十年的教师,也做过很长时间一个学院的院长,所以我要讲一个,大家可能听起来有一点陌生的概念,可能会引起当代年轻人的不适应——我演讲的题目是《寻找远方的自己,开创圈外的生命》。

毕业,是要寻找远方的自己。爱因斯坦讲过,他说什么才是最好的学校呢,让毕业生很快把课堂上的内容都忘记了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这句话,我最早听到的时候,觉得有一点不太理解,后来我慢慢地理解了。最好的学校,是把学生送向远方的一个学校,这个远方并不一定是地理距离上的远方,首先是精神距离上的远方。你以为我自己已经长到这样大了,我已经把握住自己了,好多年轻人都这么感觉,我以后要结婚,要找工作,要做什么,买房子等等等等,自己就是这个圈子的了。不!你的自己,你肯定还没有真正把握住,你一辈子都在创造着这个远方的自己,最后才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你。现在西方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叫“生活在别 处”。这个别处,首先就摆脱你现在已经习惯的生活环境,某种意义上也是摆脱现在的你,摆脱你现在自己确认的你,去寻找一个比现在更高,更精彩,更有分量的 自己。为了说明这个话题,我需要说一说我对现在年轻人的理解,对你们、和对你们的哥哥姐姐们的理解。他们一毕业以后很快就被一个圈子围住了,我讲的圈子还 不仅仅是一个人际关系的圈子,他的圈子就是他人的生活标准,把你的生命要耗费很多,成就的专业结构又要把你的生命耗费很多,过时的工作模式又要把你的生活 消耗很多,还有朋友圈的互相的攀比,又要把你的生命消耗很多。结果很快你觉得我的生命不够了,就要对付这些圈子,对付这个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围城。一个在教 师看来,生气勃勃的一个学生,过几年看到他,他成为一个平庸的人,所以我始终要提醒大家,做这样的事情,不断地设定起点,不断地突破围城,不断地提醒自 己,你有一个更精彩的生命,即使年纪很大的也是这样,这个生命就比较有价值。

我在十几年前,走遍了世界上很多古文明的遗址,我是去寻找和中华文明有时间对比的那些古文明的遗迹,是这个目的。到终于快走完的时候,有一个传媒集团的老 总很感动,他说:“你年纪也不小了,你也有自己的学术、地位,居然冒着生命危险走那么多的路。“他就提出,最后这段路,这个车由他来给我开。这个车程是 17小时,我想,两个男人在一个小车上17个小时很烦闷,我想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他做——他不是传媒的老总吗?我已经离开文明世界半年,我不能看电视,不能 看报纸,完全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中国发生了什么。于是,我说:“好,你给我补课,这十几个小时够了。”他给我讲了一会儿,我印象当中不到10分钟,他 把世界在这半年里边发生的一切讲完了,我说就这一些?他说:”就这一些。“我说:”中国呢?“于是,中国他也讲了5分钟,讲完了。他终于讲了一句对我来说 印象很深的话,他说:“秋雨,现在的所有的信息,当它已经发生以后的第二天,连再讲一遍的兴趣也没有了。”于是我在那个车上明白了这一点——这半年我是赚 了,我没有那些信息,我去写了个调查笔记,我得出了很多很多的结论,这个结论大家都可以不同意,但是我是认真思考,认真对比,认真研究以后得出的结论,所 以由此产生这么一个基本的想法。

就是我们的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天天在做这种消耗的事情呢?你们在讲信息的时候,我愿意把信息变成消息,因为消耗的消息,是消耗掉了,不仅它消耗掉了,把你 的生命也消耗掉了,这个就可以明白我的意思了,就是一定要创造圈子之外的生命。这个圈子很有魅力,而且有高科技给你们武装起来了,但是在这之后,我们的圈 子越来越小,好多人就是整天在这个朋友圈里边折腾,你几句漂亮的话,我几句漂亮的话,你家里发生了什么,我买了什么,圈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你不知道这 个圈子里边所包裹的是一个永远不可重复的高贵的生命,就把它缠住了。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