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回收范文

时间:2024-03-29 18:0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垃圾处理回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垃圾处理回收

篇1

建筑垃圾的产生主要集中在生产施工过程以及装修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砂石、渣土等,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比较利于处理;但是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2、建筑垃圾的目前处理方式

目前每个城市都划有垃圾填埋场地,建筑垃圾绝大部分跟生活垃圾等采用相同的填埋方式处理掉了,这种填埋的方式弊端很多。首先是占用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回填场,需要大量征用土地,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其次是回填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运输过程中汽车排放尾气等问题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再次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另外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道难题。

3、再生处理方式

行业上按照可再生性和可利用价值,通常将建筑垃圾分为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三类,那么我们处理建筑垃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些分类,有目的性的进行合理处理。

首先可直接利用的材料一类,由于此部分建筑材料还可再次进行利用,我们姑且称之为建筑余料,排除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其次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此部分材料包括废钢筋、废电线、废竹木料、废旧板材等,废钢筋、废电线可以从新回炉,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料和板材可用于制造人造木材(日本做法),也可作为热电厂发电原料(美国做法);

但是很多时候以上两类建筑垃圾经常与其他建筑垃圾掺杂在一起,比如钢筋混凝土块等,这样我们处理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粉碎,然后进行分拣归类。

再次就是我们过去称之为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也就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它包括砖、石、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废料,这些废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再生利用。

(1)如果此部分废料不存在掺杂有毒有害物质,我们可以作为回填材料代替部分级配砂石、土方回填基础;如果掺杂了有毒有害物质,我们需要经过中和、融解等措施处理后再使用;

(2)可经粉碎后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上海市在某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后,将废渣碎块粉碎与标准砂按1:1的比例拌合作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经检验砂浆强度极高,足够满足建筑要求;

(3)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还可替代混凝土制作材料中的粗骨料进行回收利用,经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试验结果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当采用建筑垃圾中的过筛砼碎块替代混凝土材料中粗骨料的比例在0%-40%之间时,混凝土的强度不仅没有降低,甚至在砼碎块的掺入率在20%左右的时候混凝土的强度有所提高;而且由于砼块较碎石或者卵石的空隙率大、吸水率高、表面粗糙、外表面积大等特性,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塌落度。由于砼块的表观密度较碎石和卵石要低。这样有益于减轻混凝土的自重,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能;

(4)将此部分废料粉碎后制作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真正的做到变废为宝;

(5)现在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均有成熟技术和机械将废沥青混凝土处理回收继续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率可达到100%。

4、再生处理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研究,目前建筑垃圾的再生处理方式的发展速度之所以没有跟上我国的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建筑垃圾增长的速度。主要集中在经济问题。目前的建筑垃圾的分捡工作基本上处于一种表层上面的原始方式。只是仅仅将易分捡出来的钢筋进行回收,甚至由于没有破碎机械,混凝土中的钢筋甚至都不能进行回收,经过这样分捡后的建筑垃圾处理起来非常困难。砖、石、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如果直接进行土方回填,掺杂以及附着在回填料中的对于地下水以及土壤有毒、有害物质——涂料、油漆、胶等大量存在。如果对回填料在现场再次进行处理,除现场不具备机械、技术等因素外,繁琐的处理方式以及高额的处理费用会将大多数施工单位阻挡在再生处理方式的大门之外;如果将此部分垃圾制作成建材制品,且前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的工厂少之又少,就算有,高额的运输费用再次阻挡在面前,所以最终还是一埋了之。新晨

5、应对方式

篇2

开展标准化工作有利于实现对建筑垃圾从产生到消纳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因此,为加快实现“三个北京”的战略目标,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促进首都环境建设,研究制定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的标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外建筑垃圾处理及标准简介

发达国家大多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并综合利用”的策略,且都在政府层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行业层面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标准、规范体系,因此,可以有效地管好建筑垃圾的“一生”甚至“轮回”。代表性国家有德国、美国和日本等。

(一)德国:政府积极参与,完善市场机制

德国的建筑垃圾处理有四个特点,一是政府积极参与;二是法律、法规体系相对完整,法律监管体制完善;三是积极调动市场的调节作用,具备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鼓励企业介入建筑垃圾处理;四是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先进,回收再利用率高。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德国已经制定了与垃圾处理有关的法规180多个,其中与建筑垃圾处理和回收有关的重要法规有:

(1)循环经济和垃圾处理法及由其而来的规定:

《关于需要特殊监测的垃圾的规定》(1996年);

《关于需要监测的垃圾的规定》(1996年);

《关于欧洲垃圾目录介绍的规定》(2001年);

《关于资质规定》(1996年);

《运输许可规定》(1996年);

《关于垃圾经济草案和收支平衡的规定》(1996年);

《关于废物处理工厂的规定》(1996年);

《关于垃圾处理协会会员的方针》(1996年)。

(2)关于减少包装垃圾的规定。

(3)联邦污染保护法及由其而来的规定:

《关于垃圾处理的资质规定》;

《关于垃圾处理的许可办法规定》。

(4)建筑法。

(5)联邦土地保护法。

(6)危险物品和化学物品法。

(二)美国:实施分级利用,加强准入制度

美国每年产生建筑垃圾3.25亿吨,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其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方针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产业化。具体实施分为三级利用:现场分拣利用,一般性回填为第一级利用;作为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础材料,经加工成骨料,再制成各种建筑用砖等为第二级利用;最后将建筑垃圾加工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为第三级利用。

美国政府先后制定通过了《固体废弃物处理法》、《超级基金法》和《建筑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同时还建立了建筑垃圾运输准入制度、处理建筑垃圾行政许可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和制度。

(三)日本:建筑垃圾零排放,法规标准做保障

日本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十分重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其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运出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日本明确要求建筑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建筑在50年或者100年后拆除的回收效率,建造者在建造时采用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和方法,并尽量做到建造零排放。垃圾回收技术的发展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日本建筑垃圾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使日本建筑垃圾的处理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日本就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具体见表1、表2。

二、建筑垃圾处理标准体系研究

采用魏尔曼标准化三维结构将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标准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五个专业门类和七个专业序列。

层次维:包括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基础标准分为四个门类:术语、图形标志、分类与方法以及基本原则标准。通用和专用标准主要包括综合,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建筑垃圾转运、处理,保洁作业服务四大类。

门类维:门类是按照标准化对象划分的大类,各门类间是并列关系。

序列维:按照标准的专业序列展开。分为综合技术、方法、工艺、工程、产品、信息、管理七大序列。序列间按照标准化内容分类,无顺序关系。除综合技术外,其他六个序列均下设子序列:

(1)综合技术序列。包括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序列、具有综合性或难以归入其他六个序列的技术标准。

(2)方法序列。包括监测与检验两个子序列。

(3)工艺序列。包括工艺技术和质量要求两个子序列。工艺技术主要指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工艺步骤、工艺指标、技术要求、工艺控制以及新工艺发展技术条件等;质量要求主要指对产品/服务需要的表述或将需要转化为一组针对实体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规定要求,以使其实现并进行考核。

(4)工程序列。包括环卫设施建设的全过程,按照顺序关系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和质量评价四个子序列。

(5)产品序列。包括设备、材料和车辆三个子序列。

(6)信息序列。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两个子序列。

(7)管理序列。包括技术管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以及生产管理四个子序列。

标准体系编号表示标准在体系中的位置。对于列入标准体系表中的每一项标准,均有唯一的标准体系编号与之对应。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标准体系编码由行业号、层次号、专业门类号、专业序列号、子序列号及顺序号六位编码组成,并以符号“.”分隔,如图1所示。体系的第一位编码为标准行业号,环境卫生行业为“1”;第二位编码为层次号;第三位编码为专业门类号;第四位编码为专业序列号;第五位编码为子序列号;第六位编码为顺序号。其中,空置项编码为0,顺序号编码为两位数,其他编码均为一位数。其中,对于某类工程项目技术规范,其包含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以及质量评价全过程,则该项目工程序列子序列编号空置,即设为0。

三、结论与建议

北京市建筑垃圾标准仅11个,还不成体系,多为整体规范性标准,从各种门类的内容上看,已有标准主要集中在工艺整体规范(2条)、管理考核(1条)、运输车辆技术要求(3条)和再生产品(4条),而对于收集和运输的技术要求、收集站的运行和管理、建筑垃圾的填埋、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站的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还是完全空白。因此,按照实际需求和本研究的方法,现阶段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制定9项标准,见表3。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1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隋玉武.德国建筑垃圾高回收率原因简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

篇3

当前我国的城市对于垃圾的处理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受农村传统观念和重视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在垃圾处理方面十分落后,也就导致了我国农村目前的环境质量令人堪忧。尽管从党的十六大开始便将“美丽乡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党的十也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农村在垃圾处理方面仍然十分落后。浙江省作为我国的东部发达省份,不仅在经济建设上成绩斐然而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在全国领先的位置,因此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垃圾性质和现状的分析,可以给我们其他地区的农村垃圾处理提供很多有益的参考。接下来,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的农村为例,进行农村垃圾性质和现状的分析。

1 农村垃圾的性质

就目前情况而言,莲都区目前农村的主要垃圾分为生产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三大类,这也是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村的主要垃圾类型。接下来对这三大类垃圾的性质进行分析。

1.1 生产垃圾

这一类垃圾主要产生于农业、手工业等产业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为主。例如,在稻谷生产中产生的谷壳和秸秆、在服装代加工中产生的废布等。这类垃圾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特别是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谷壳、秸秆等垃圾,这类垃圾既可以制造一些机制木炭或者其他工业制成品,也可以重新拿回田地堆肥。这些垃圾都是属于可回收的、可再运用的垃圾。

1.2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是指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三大类。具体进行分析则是以下几个。

1)可回收垃圾:主要是纸张、金属等,这些垃圾都可以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节省资源。2)厨房垃圾:主要是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而这些废弃物可以通过就地处理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3)有害垃圾:主要是农村居民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垃圾,而这些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这些垃圾通常需要经过特殊的方式进行安全处理。

这几类垃圾最大的特点就是除了有害垃圾之外,大多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因此,对于这三类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等。

1.3 建筑垃圾

目前大部分地区对这类垃圾主要都是采取卫生填埋的处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通过对于农村三大类主要垃圾的分析,并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垃圾的几大特点。1)可回收再利用价值高。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农村目前的主要垃圾中,除了建筑垃圾无法回收再利用之外,生产和生活垃圾中的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能节约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2)垃圾处理难度大。这一点是根据农村现有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的,因为农村在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远远落后于城市,且缺乏相关技术,因此在对于有毒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卫生化处理上,难度巨大;而且因为缺乏专业的回收渠道,对于大部分可回收的垃圾也未做到妥善的回收再利用。3)分布范围广。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状况,也就是说虽然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区划密集,但各村内居民的聚居点较为分散。因此,导致了各类垃圾在全村各地均有分布,无疑于加大了处理难度。

2 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

2.1 处理现状

根据全国各地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对于垃圾处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式或者是管理制度,因此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状况。

1)居民处理垃圾的随意性较强,例如农民在田地干活?r使用过的包装袋等随手乱扔,而这些不可被降解物对于土壤的危害极大,不仅会造成土地污染而且也会造成“白色污染”等情况。2)回收再利用工作不到位。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于秸秆等农业生产垃圾的处理上,大部分农民为图便利直接“付之一炬”,这样的作法不仅使这些垃圾失去了应有的利用价值,而且对于农村的空气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究其根源,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相关机构的宣传和监管不利,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农村的回收再利用工作不到位,无法让农民主动的参与到其中。3)相应机制未完善。例如对于一些长期乱堆乱扔垃圾的“困难户”或者一些一直注重保护卫生的“先进户”的奖惩机制未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也并不到位。由于这些上层建筑的问题,也就导致了农村垃圾处理方面始终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深入

人心。

2.2 对策

在这部分,将重点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为例,通过借鉴莲都区“六边三化三美”的工作经验,为广大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改善总结经验和措施。

1)加强对于农村居民的宣传工作。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一切关于社会的事业都要以人为依归。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垃圾处理现状,重点在于对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只有从思想上树立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能使农村居民在垃圾处理问题上更具有环保意识。例如,莲都区通过传单派发、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区属乡村居民进行环保宣传教育,特别是创新了村组的常规宣传工作制度,使环保宣传实现了“落实到个人”,保障了环保宣传工作的有效性。

2)加强相应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是要求有条件的乡村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站,而一些没条件的乡村则可以在镇乡政府的统筹规划协调下,建立专门的垃圾收集点,再运送到专业的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而且在对于收集点的布置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并且从人的行为和心理上进行考量,对收集点进行分散布置,保障每一户村民都有一个就近的垃圾收集点(距离最好在500m~1 000m之间)。

3)切实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这一点在莲都区是被运用的最为优秀的一点。莲都区环境办公室通过调研,并根据年度实际情况的变化,相应出台了《2016年度莲都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督察考核细则》《2017年度莲都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督察考核细则》等规则制度,并且做到了年年有变化、年年更严格、奖惩有度、责任到人。例如通过对2016年度和2017年度的细则进行对比,2017年度莲都区创新进行了村落分级制度,分为A-D四大类,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环保要求。而且莲都区在奖惩上也另出奇谋,根据多样的调查,对各村进行评价,并将评价得分同划拨的环保资金相挂钩,保障了各村都能够积极的落实相关规定。

篇4

关 键 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法价值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也在相应加快。与此同时,它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每个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尤为严重。据统计近些年每年我国产生约 15. 5 亿 t的建筑垃圾,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预计到 2020 年将达 50 亿 t 左右。建筑垃圾的处理已成为城市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是运往郊区或乡村堆放,或者进行填埋处理。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每个城市在规划时都会预留出填埋垃圾的场地,这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虽然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这并不能减少垃圾填埋对土地资料浪费的现状。并且建筑垃圾中还含有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带有污染性的材料,不经处理在野外中会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破坏。垃圾的运输也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

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堤坝、房建等工程。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块、废砖石、砂浆、渣土经破碎机械破碎,用筛子区分粒径大小,得到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可作为碎石直接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和飞机跑道的垫层、室内地坪垫层,细骨料磨细,可用其取代水泥,砂子作为混凝土添加料。也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部分材料与新鲜普通水泥混凝土再添加辅助材料生产轻质砌块、空心砖、实心砖、广场砖等产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垃圾的分类比较困难。难以对建筑垃圾进行一个很明确的分类,每一类的适用情况还需要继续探讨。对于部分分开回收的建筑垃圾,对于其的利用也存在很大的技术难题和经济困难。

分类回收再利用。一直以来,建筑工程中的金属垃圾因其相对容易的回收处理工艺和丰厚的市场回报,而处于较高的回收率水平, 一般可以达到 70%以上。回收后的金属经过高炉熔化后,既可以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也可以经过其他工艺处理成为其他产品。这是一个较好的情况,但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是工程中非常常见的情况,若能将混凝土与钢筋分开回收则对钢筋的回收率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塑料产品在自然界中自然降解能力极为低下,并对环境往往造成能以恢复的“硬伤”。 工程建筑垃圾中,塑料的回收率仅次于金属,达到 40%以上。回收的塑料垃圾,因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低廉的生产成本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现代拆迁工程建筑垃圾中木料垃圾的比重很小,施工工程中木料的使用量比较大,但产生的建筑垃圾比重较小,装潢工程中木料垃圾的比重最大。 目前,对木料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主要集中在优质和块形较好的木料上,块形不规则木料的再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只是建筑垃圾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的建筑垃圾需要进行分类和回收。

2 建筑垃圾进一步处理对策

制订相应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在建筑垃圾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环保部门加大对建筑垃圾偷倒乱倒现象的处罚力度,迫使施工单位只能将建筑垃圾运至填埋场地或者再生建材制品工厂。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促进垃圾资源化,2011年日本的建筑垃圾回收率已达到97%。我过也应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立法工作,建立建筑垃圾处理的合理规范。

规范建筑垃圾分类,提高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水平。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笼统填埋的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尤其是对目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的技术国内企业还少有研究。城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并依靠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优化设计方案,建造长寿命建筑物,同时使用利于回收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主要来自于新建建筑的余料、废料,养护产生的垃圾以及拆除重建产生的垃圾。建造长寿命建筑可延长拆除重建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少养护的次数,可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考虑其拆除重建时的废料回收利用,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也应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在方方面面减少垃圾的产生。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工程人员的责任环保意识。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与广度,要让与建筑垃圾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并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最新技术和工艺方法介绍给大家,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其实在施工现场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精打细算,科学下料,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 建筑垃圾的经济效益分析

国外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调查数据显示,2009 年世界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6 000 ×108USD,2010 年达到1. 8 ×1012USD,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以每年 15% ~ 20% 的速度增长,预计在今后 30 年内,其规模将超过 3 ×1012USD。而我国建筑垃圾现存量已超 20 ×108t,预计到 2020 年将达 50 × 108t 左右。按照每年

回收建筑垃圾 150 ×104t (其中主要为混凝土) 计算,可替代约 120 × 104t 天然石材,价值约6 000 × 104CNY。如果能把我国 50 ×108t 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可以创造上万亿元的价值。可见,建筑垃圾不是垃圾,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遵循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律,将建筑垃圾推向市场,鼓励国内外投资经营者参与到中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当中。然而,经济效益是其企业生存的根本所在,也是企业所关心的重中之重。所以,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经济效益分析对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突破是至关重要的。

4 展望

由于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建材资源的需求和建筑垃圾的产量都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因此无论从资源的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都要求我们对建筑垃圾的管理能再向前跨进一步,走循环经济之路,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得以持续发展。加大对资源的循环使用,不但有效的保护了环境,利用了大量可再生的资源,而且在实行建筑垃圾处理有偿服务的同时还发展了环保产业,安置下岗人员促进了再就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

参考文献:

[1] 党 玲 朱家瑜 曹 琴. 我国现行城市工程建筑垃圾处理工艺探讨[J], 产经透视 2010

[2] 刘炳南 张小娟. 国内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经济效益分析[J], 产业观察 2011

[3] 王世民. 浅谈建筑垃圾的产生及处理方法[J],工程设计 2010

篇5

“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这句响亮的口号被传诵多年,但为何建筑垃圾资源化却意外地频遭现实难题――这些“资源”在国内并没有“人见人爱”,相反地再生建材在市场推广中阻碍重重,其原因何在?

资源化利用技术成熟,大有可为

一辆辆铲车载满废弃的建筑垃圾,倒进一旁偌大的建筑垃圾粉碎机,经过这台大型器械的粉碎、筛分,数分钟后,几种细粗不同的沙粒从机器上分别滑落下来,形成一座座颗粒粗细不同的“土堆”。

记者在采访深圳龙岗区建筑垃圾受纳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时,绿发鹏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向记者展现了建筑材料再生的全过程。

“我们把建筑垃圾拉过来以后,首先会对其进行分类,清理掉夹杂在内的生活垃圾,随后通过这台‘固定式建筑垃圾破碎分筛生产设备’,将建筑垃圾粉碎,得出多种一级‘再生产品’。”工程师向记者介绍道:“这种类似‘石粉’的材料,我们称它为‘骨料’,是制作再生砖、路沿石、人造砂石等多种再生建材的基础材料。”

在建筑垃圾处理现场不远处,记者看到,分别标记着“再生细骨料”、“再生粗骨料”的石材堆成了小山。再生粗骨料大小跟天然石子差不多,但颜色要暗一些,放在手里,感觉跟天然石子的重量相差无几。再生细骨料颗粒较细,与天然河沙外形非常接近。

“这是我们对骨料进行筛选后,对不同规格‘骨料’进行的分类。‘再生粗骨料’可以替代采石场开采的石子;颗粒较小称作‘再生细骨料’,又叫‘机制砂’,可以替代天然河沙。部分还能被制成彩色砖、植草砖、透水砖等再生砖块。”处理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说:“我们随后还要对筛选出来的‘骨料’进行强化处理工序,将筛分后的砂石投入专用设备中,经碰撞产生好的‘粒形’,砂石的粘合度、使用强度都会大大提高。然后再对再生砂石进行清洗,最终成为合格的建材产品。”

据介绍,1吨建筑垃圾经过处理后,约70%为粗骨料,其余30%则为细骨料。经过检测,这些再生建材完全可以替代天然砂石,甚至优于天然砂石,被广泛应用到筑路施工、地基基础等方面。

“如果每个建筑垃圾填埋场旁配设一个处理厂的话,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可以实现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以上,相当于把填埋场的容量扩大了10倍。”深圳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现在已有华威环保建材、绿发鹏程、汇利德邦和永安环保等数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在同时运营。年产再生建材产品约350万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40%左右,年产值约1.2亿元。”

建筑材料再生产业

面临无料可用

业内专家估算,到2020年,按我国新产生建筑垃圾在50亿吨左右计算,这些建筑垃圾如果大部分能够转化为再生建材,其总产值可达数千亿元,这无疑是个广阔的市场。既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早已得到论证,为何多年来在国内却“推不下去”呢?

“建筑垃圾的来源要充足,才能保证机器有足够的原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再生生产,以维持企业正常运作。”广州环能建宝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一方面是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填埋场无以为继;另一方面再生利用行业却面临“无料可用”的困境。“目前拆迁、清运、处理往往分属不同的企业。管理分散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封闭的垃圾处理链,无法真正实现垃圾的分类、集中堆放、分类处理,再生利用便无从谈起。”

以分类环节为例,国内的垃圾分类一直以来并没有形成成熟、规范的体系。比如生活垃圾,大多没有被分类,只是靠市场自行解决,把易于回收的、回收价格高的部分“挑选”出来。而在整个建筑垃圾的回收再生链上,石材、余泥的处置是最后的一环,其中如废金属等价值较高的废弃物回收在市场条件下已经自发形成产业链,被送到填埋场前,早被回收干净。

“在目前天然砂石资源价格低廉的情况下,拆除企业有利润,运输企业可以保本,留给砂石资源化处理企业已没有多少增值空间,因此往往没有人愿意接手。”龙岗区建筑垃圾受纳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说。

对于建筑垃圾的运输环节,记者了解到,各种工程的建筑垃圾、余泥运输在行内都是按照距离计算运费,从工地到垃圾消纳场,约为200~300元/车次,距离远的则费用更高。从2009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要求建筑垃圾必须送到指定的消纳场,而消纳场也要收取一定的处理费。在这样的“倒贴规则”下,再加上监管的困难和缺失,不少工程承包者干脆选择对建筑垃圾或就近堆放,或随意倾倒填埋――“省钱省事”。

“这实际上是一种‘双输’的局面。违法堆放影响市容、破坏环境,而建筑垃圾再生企业却拿不到‘原材料’,只好把处理厂建在消纳场旁,十分被动。”高彬表示:“如果建筑垃圾处理公司能进入拆迁项目的上游工作,直接参与建筑体拆迁或与拆迁公司合作,在对建筑体实施拆除过程中就按钢筋、玻璃、铝材、塑料、胶皮、木料、水泥混凝土、砖渣等提前做好分类,会大大降低在后期分捡的难度,同时可以确保企业有所盈利,行业才可能得以长足发展。”

据了解,由于种种原因,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目前面临着相对于天然材料持平甚至更高的原料成本,这主要体现在建筑垃圾的分拣、破碎、养护等方面。如果考虑到自行寻找、运输建筑垃圾,成本压力更大。然而,由建筑垃圾重生再造的“环保建材”,还不得不承受社会接受能力的挑战。与天然材料的产品相比,“环保建材”目前在价格上却无法取得优势,销量有限,运用范围窄,使企业运营更加举步维艰。

多头管理,

权责不清现状待突破

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在涉及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问题上,现行法律鲜有提及。建筑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均不甚明确。产业链各环节彼此孤立的现状由此可见一斑。

针对建筑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包括《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内的多部法律;建设部出台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以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相关规定,均不在少数。但它们主要关注的多是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其对卫生、市容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到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此外,现有法律法规没有统一且明确地设定建筑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是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而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处罚力度偏小,造成责任主体违法成本低,无法起到威慑作用,进一步阻碍了建筑垃圾处理的难度。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透露,建筑垃圾处理作为一项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行业,却往往存在审批落地困难的问题,国家各部委都只负责其中的一部分,无法有效协调工作。以项目立项为例,企业项目审批需要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多个部门协调,需要完成可行性研究批复、选址意见、环境影响评价、能耗评价等一系列手续,而地方建筑垃圾主管部门难以对上述多个环节进行项目协调。

专家指出,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等各个层面,其中更是牵扯了建设、发改、环保、工业、经信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垃圾处理链,单凭企业行为和市场运作,建筑垃圾资源化很容易“胎死腹中”。

篇6

经过3个月的救灾抢险后,日本震后废墟的清除和垃圾处理开始提上日程。日本的垃圾处理法规定,灾害所产生的垃圾由市町村负责处理,政府补贴率的上限定为50%。面对岩手、宫城、福岛三大受灾县总重超过3000万吨的震后垃圾,日本政府承诺将承担所有处理费用,并且不再按垃圾重量和种类收取垃圾处理费。

垃圾焚烧是震区可燃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为了应急,宫城县仙台市在6月开始兴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而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等复合型灾难,则为灾区垃圾处理增加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难。6月7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指日本政府瞒报福岛核泄漏总量,核污染垃圾的处理将无法在三年内如期完成。

日本名古屋大学环境系教授同山朋子致力于亚洲地区垃圾问题的研究。作为日本“灾害废弃物对策自兴研究组”成员,罔山朋子曾到灾区调研震后垃圾处理现状。6月4日,罔山朋子访问北京,她在接受《凤凰周刊》记者采访时,不止一次地用“愚蠢”一词来评价日本地方政府处理震后垃圾的表现。

“便乘”垃圾推高处理费用

日本环境省称,岩手、宫城、福岛三县住房废墟的合计最大量约2490万吨,废墟清理工作将耗时至少三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尚未包括损坏的船舶和汽车。按照日本环境省的日程表,一年内全部废墟要被转移至临时堆放场,三年内完成垃圾掩埋等最终处理。

4月16日,日本废弃物资源循回学会成立的“灾害废弃物对策自兴研究组”抵达受灾严重的宫城县仙台市展开调研。仙台市的垃圾处理情况令研究组心惊,“被海啸冲毁的地方彻底被夷为平地,遗体回收的进展也很缓慢,更不要提垃圾处理问题。一直到四月底,仙台市的垃圾处理工作还没开始。”

事实上,在仙台市的垃圾处理工作还未开始时,已有人为因素在不断加重垃圾处理负担:仙台市在下辖五个区各设临时垃圾堆放处,其中青叶区没受海啸灾难,仅有四栋房屋受到地震损坏。青叶区设置了一个震灾垃圾堆放点,很短时间内却堆满了各种垃圾,其中不乏很多跨区丢弃的“便乘”电子垃圾。

日本《家用电器循环利用法》规定,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这四种废弃电器必须回收利用。民众丢弃这些电子垃圾,每台须付费1000-1200日元左右。趁着震灾搭便车,扔掉本来要付费的电子垃圾,成为不少日本民众的选择。

事实上,日本之前发生的地震灾害中,此种情况也都存在,“日本是电器消费大国,以至于震灾垃圾的产生量和‘便乘’垃圾的产生量几乎持平。”这样计算下来,日本政府为处理灾后垃圾所需支付的费用无疑要大幅上升。

另一个重灾区宫城县石卷市的垃圾处理情况也不容乐观。

石卷市是是河口城市,人口仅16万,震后海啸顺着河道上拥,使这里成为“床上水灾”的重灾区。日本将水灾区分为“床上水灾”和“床下水灾”两种。后者破坏相对较小,“床上水灾”意味着床线以上的家用电器可能都要丢弃。

海啸过后,石卷市灾区满目疮痍,室内物品几乎都需扔掉。石卷市灾民的首要任务是将沾满污泥的废弃物品从屋内搬出,由于日本传统住宅多为木制,一张榻榻米“浸水后三个成年男子也抬不动”,这―工作目前大多由志愿者完成。

研究组到石卷时,这里的基层行政系统仍处于瘫痪状态,由于公务员紧缺,石卷市甚至需要从外县借调公务员应急,垃圾清理等很多救灾工作都依靠从日本各地蜂拥而至的志愿者来完成。“石卷市政府的救灾安排并不周全,垃圾处理在短期内无法顺利开展。”罔山朋子告诉《凤凰周刊》记者,虽然公务员紧缺,但地方官员其实并不大欢迎志愿者来,而石卷市已出现市政府跟不上志愿者救灾进度的情况。

建筑垃圾填海造地

日本的建筑垃圾多由木材和水泥块构成,甚至木材占比重更高。水泥块多由建筑行业的从业公司进行回收,并在混凝土工厂进行再生。而水泥块中间的不同种类的钢筋也被分门别类回收利用。由于东北一部分地区的海岸线塌陷宽度达五米,日本政府目前也有意将部分建筑垃圾用于海水填埋,以补造被地震和海啸“剥夺”的领土,“很可能灾区产生的水泥块建材还不够用。”

大量的木头垃圾今日本政府分外挠头。石卷市最多的废弃物是木材。经海水浸泡过的木材含盐量高,如果做焚烧处理,将大量产生二恶英。“这就要求焚烧设备要好,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八百度以上,并严格监管。”

日本《废弃物处理法》规定,只要是废弃物,绝对不允许焚烧。但在两种情况下可以例外:第一,在有非常健全的焚烧设备、能保障焚烧安全的前提下;第二,在受到震灾、风灾、水灾的情况下,也可以焚烧,“即使渔民自然焚烧垃圾对环境有害,但并不违法。”

日本南三陆町一个一万人的渔村遭到毁灭性破坏后,村民已开始将堆放的垃圾自然焚烧。罔山朋子说:“二恶英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焚烧后二恶英进入空气或土壤,下雨后进入水体,其影响会在两年后出现。”

此外,灾民房屋结构受损后,日本政府多会发放补助金,要求居民将房屋拆掉。而对于企业产生的垃圾,日本要求企业自主负责垃圾处理费用。丰田、索尼、三菱等日本工业巨头在震后第一时间都曾关闭位于东北地区的工厂,厂区震灾垃圾的处理也由企业自主负责。至于震灾中受损的汽车,其处理费用则多由汽车厂家和保险公司共同支付。

石卷市一家垃圾处理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石卷市震后垃圾按照可燃、不可燃和金属等三种分类分拣,然后将可燃垃圾粉碎、烧后进行填埋。其他可回收物资则循环利用。而对于灾区留下的大量砖瓦,垃圾处理公司考虑将其作为临时板房的建筑材料,并尽可能雇佣当地灾民参与工作,“让他们在灾后能尽陕找到一份工作。”

核废弃物最棘手

此次震灾对日本垃圾处理的另一挑战,则来自核泄漏。

6月7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向日本递交的一份福岛核泄漏事故调查报告称,福岛三座原子炉的燃料棒不仅熔穿炉底,也可能熔穿多处炉壁。日本政府瞒报了福岛核泄漏总量的一半,福岛核泄漏虽未达到切尔诺贝利事故水准,但已超出国际核事件级别的最严重级别七级。这意味着,日本核污染垃圾的处理总量今后将大幅增加,由此带来的巨量处理费用,将在更大范围内影响日本。

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一样,发生核泄漏的福岛核电站20公里内也将被废弃。遭受核泄漏污染的垃圾,成为日本震灾垃圾处理中最棘手的问题。

福岛县的金属类垃圾,其回收工作目前已陷于困顿:回收商害怕其核泄漏超标,甚至会威胁自身健康。福岛县内垃圾一旦核辐射超标,即成为辐射废弃物。日本对其处理措施与核废料相同,均被固化后填埋在青森县六所村。但六所村的核废水曾于2006年发生泄漏,日本民众对其安全前景也不无担忧。

日本目前对辐射比较低的土壤的处理有两种选择,要么将土挖走堆积,再用高分子塑料膜罩住;要么更换土壤。与将最好的建筑给孩子读书使用类似,在更换土壤时,日本再度将下一代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优先更换中小学校的土壤。

对于遭受低浓度核辐射的废弃物,首先要进行清洗作业。“事实上,由于总量太大,清洗所有的低核辐射废弃物已经不可能完成。”罔山朋子说,三年内如何处理遭受低浓度核辐射的大量废弃物,成为日本震后垃圾处理的难点。

志愿者挑大梁

尽管垃圾处理问题成堆,但从灾后三个月的处理进展来看,民间志愿者的作用非常突出而且有效。

日本法律规定,公务员不能进入私有领域。所有官员因而不能违法进入住宅区帮灾民搬东西,能够帮助灾民进行垃圾搬运处理的,要么是主人自己,要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

十年前的阪神大地震让日本开始全民系统学习防震救灾。地震发生后立刻有10万志愿者奔赴灾区,接下来三个月内则有超过110万民众到灾区做志愿者服务。志愿者在救灾时的募捐、鲜血和物资提供上都发挥积极作用,1995年因此被称为日本的“志愿者元年”。

岩手、福岛、宫城三县在震前有63个志愿者中心,但震后有多个中心陷于瘫痪。全国各地赶来的志愿者迅速完成中心功能的恢复,赶到灾区的志愿者装备十分专业:头盔、护目镜、防尘口罩、橡胶手套一应俱全,上衣必须是长袖,同时他们所穿鞋子的鞋底必须有防止钉子扎伤的钢板。

专业的志愿者队伍帮助地方政府做了很多垃圾处理的前期工作。日本遭受严重“床上水灾”的县市,其垃圾清理等重体力劳动多由志愿者完成后,再交由政府委托的民营企业负责处理。在劳动力紧缺且高价的日本,志愿者的贡献功不可没。

篇7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从外延式开发与大规模旧城改造并举、住宅小区规模化建设及道路的改扩建,导致大量建筑垃圾急剧产量增加,建筑拉圾排放量高峰期已经到来。目前,国内处理建筑垃圾基本上仍停留在落后简单的填埋式处理,由于建筑垃圾的不可降解性,填埋式处理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本文分析了建筑垃圾的成分及特征,指出了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垃圾循环管理模式。

1.建筑垃圾管理概述

1.1相关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关于建筑垃圾的定义存在诸多不尽相同观点。根据建设部在2005年3月23日并于同年6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在研究领域,学者们对建筑垃圾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概括说来,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具体而言,建筑垃圾是指在建(构)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混凝土块、废沥青混凝土块以及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混凝土、碎砖渣等。通俗地说,就是包括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渣、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1]。

1.2建筑垃圾的分类及来源

按照建筑垃圾的来源不同可分为:(1)土地开挖;(2)道路开挖;(3)旧建筑物拆除;(4)建筑工地垃圾;(5)建材生产垃圾。

按照能否再生利用又分为:(1)可直接利用的材料;(2)可作为再生材料或可用于回收的材料;(3)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

根据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可以看出城市范围内的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施工工地产生的土方、废渣;二是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物废砖块;三是房屋店面装修时产生的建筑垃圾; 另外,还包括工业生产遗留的废原料或废弃半成品。

1.3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1)侵占土地;(2)破坏土质;(3)污染水体;(4)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

2.国内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国内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超过1亿吨,加上建筑装修、拆迁、建材工业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将达数亿吨。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

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呈现以下几个问题:

(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

(2)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

(3)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

(4)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3.建筑垃圾管理模式

循环经济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我们己经没有了发达国家旧时代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也经不起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我们必须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工业、城市化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三R”是绿色建筑业的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建筑垃圾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建筑周期全过程的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的线性模式,形成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的循环模式。在建筑过程中让原材料得到最大限度地合理、高效、持久地利用,并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形成高利用、低排放的新型建筑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了更大的经济利益。

4.建筑垃圾利用技术分析

目前国内一些研究单位正积极开发生态型建筑材料。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砖(砌块)、再生烧结砖、预制构件、铺道砖、花格砖等建筑材料。现已具备了推广应用的水平。为促进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弥补建材工业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不足,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1生产新型建筑材料

(1)生产环保型砖块

实心粘土砖仍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生产这种砖需要不断毁田取土,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粘土砖的烧制不仅耗煤量大,而且排出的烟气也会造成空气污染。事实上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渣土可制成渣土砖;利用废砖石和砂浆与新鲜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利用废旧水泥、砖、石、沙、玻璃等经过配制处理,可制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广场砖和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等。

(2)用于夯扩桩

利用建筑垃圾如平房改造下来的碎砖烂瓦、废钢渣、矿渣砖、碎石、石子等废物材料为填料,采用特殊工艺和专利施工机具,形成夯扩超短异型桩,是针对软弱地基和松散地基的一种地基加固处理新技术。

(3)利用废纤维制造高强度混凝土

废纤维的种类很多,钢纤维、塑料纤维、地毯纤维等均可回收作建筑材料。将废纤维作掺合料加入混凝土中,可提高混凝土强度、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废塑料纤维和其他废塑料还可经化学处理制成聚合物粘结剂。

4.2用建筑垃圾生产新型材料的技术突破

我国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首先将各类建筑垃圾经过振动筛子筛选,把掺杂其中的泥土、钢筋、木屑等去掉。将剩留的砖头、瓦砾、灰渣及混凝土块等进行三级破碎,并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分为三级大小不等的垃圾颗粒和细粉。再根据新型建材产品的等级、规格、样式要求,与水泥、沙子等配料,经电脑配比,混合搅拌后通过输送皮带机进入制砖机震动加压成型,形成产品湿坯体,然后送入养护窑经热力管道加汽养护成为干产品,再进入成品库通过太阳能自然养护28天,经检测合格后出厂。另外,以建筑垃圾为主料代替取土,生产50万立方米各类新型建材,年可保护土地约560亩,节约标煤11700吨。不仅可以防止填埋的建筑垃圾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实现了废旧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5 结束语

总之,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未加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惟有采取积极措施,才能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环保部门建设各方建材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如何消除建筑垃圾的环境污染、保护耕地,节约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是一个长久的问题,它牵涉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它具有长期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发挥全社会的力量不断的研发建筑垃圾的利用技术,促进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在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未加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惟有采取积极措施,才能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原则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等废弃物。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垃圾产生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据有关资料介绍,在1000m2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废渣的产量为500~60。如果以此标准推算.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数量将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字。由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建筑垃圾往往被简单地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妥善处理城市建筑垃圾是我们发展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建筑垃圾的物理特性和实际的需要决定了它具有资源化的潜能和可能性.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建筑垃圾分类及组份

按照来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土地开挖、道路开挖、旧建筑物拆除、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垃圾五类,其中旧建筑物拆除和建筑施工产生的垃圾占绝大部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即为旧建筑拆除和建筑施工垃圾的资源化。

调查表明,新建建筑施工垃圾主要由碎砖、混凝土、砂浆、桩头、包装材料等组成,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中建筑施工垃圾组成比例和单位建筑面积产生的垃圾量见表l旧建筑拆除垃圾相对建筑施工单位面积产生垃圾量更大,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组成与建筑物的结构有关:旧砖混结构建筑中,砖块、瓦砾约占80%,其余为木料、碎玻璃、石灰、黏土渣等,现阶段拆除的旧建筑多属砖混结构的民居;废弃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混凝土块约占50%~60%,其余为金属、砖块、砌块、塑料制品等,旧工业厂房、楼宇建筑是此类建筑的代表。随着时间水平的越来越高,旧建筑拆除垃圾的组成会发生变化,主要成分由砖块、瓦砾向混凝土块转变的推移,建筑。

表1

二、建筑垃圾处理原则

1 减量化

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处理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要求尽量减少建筑垃圾的数量和体积。还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其种类、消除或降低其有害成分的浓度等。常用的减量化措施主要有:一是开展清洁生产.提高施工技术,减少垃圾来源:二是节约生产.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三是利用新技术改善建材,防止或减少次生污染:四是加强城市规划实施力度、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2 资源化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通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使用新技术从建筑垃圾中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其利用方式主要有:一是直接利用.如可以将建筑垃圾作为工程填埋土方.可以将形态良好的砌块、金属、木材搭建临时工棚等:二是再生利用.对建筑垃圾中有再利用价值的成分,如金属、塑料、竹木、纸板、玻璃等实施回收再利用:三是能量转换.对含有机质等可燃物的建筑垃圾.可以通过焚烧处理回收热量

3 无害化

建筑垃圾的无害化是指通过相关处理流程消除建筑垃圾中的有害成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筛选建筑垃圾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如含汞荧光灯泡,含铅铬电池、铅管以及油漆、杀虫剂、清洁剂等其它有毒化学物质.并对其分别作无害化处置.以尽量降低建筑垃圾的危害性:二是建造专用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对建筑垃圾进行分选处理后实施填埋.以防止或减少垃圾长期堆放过程中产生次生物理、化学污染。

三、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对策

1.筑垃圾施行分类管理和回收

城市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垃圾的源头分类工作的成功与否。许多成分经过简单的分拣和处理,就可以回收利用比如建筑垃圾中的钢筋、玻璃等可以回收利用。同时,事先分类好建筑垃圾的种类,也可以减轻后续筛分废料的工作量.降低资源化成本。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促使进行垃圾分类.也可以把建筑施工垃圾分类作为选择施工承包商的参考条件之一,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步伐。

2推行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制度

我国乱倒建筑垃圾的现象严重.有的江河、湖泊、甚至农民的良田都在一夜之间被堆满了建筑垃圾,垃圾围城现象普遍。许多城市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垃圾的处理都是在附近或郊外买几块垃圾倾倒场地。因此,我国有必要以城市为单位,建立相应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并规定建筑垃圾必须按规定运往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对于乱倒垃圾现象的情况要严格处理。

3.应将环境保护与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纳人招投标体系中

在我国,大部分工程承包商不愿意在废料处理中增加投入。除了眼前具有价值的建筑废料被回收外,大部分建筑废料未经处理就被当作建筑垃圾遗弃。在现场调查中也发现,90%的被调查者认为废料处理与自己无关,废料处理只是相关部门的事。因此。我国有必要将环境保护与建筑垃圾处理办法纳入招投标体系中。使承包单位树立环保意识和废料处理意识。建议建设项目在发包时,评标过程除了对投标价格质量、工期、企业的业绩与信誉、施工组织设计等进行综合考虑外,还需重点考虑承包单位的环境保护与垃圾处理办法。

4.使用绿色材料,倡导构件标准化

绿色材料是指少用天然资源,大量采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与传统建材相比,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减少,产品方便循环或再回收利用,废弃物对环境无污染。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尺寸标准化,可以提高建筑材料在各个工地的通用性,避免了因尺寸不符而需要进行二次加工以及因此产生的废弃物。

5.优化建筑设计,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度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如果建设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必然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资源的浪费和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而且通过更好的设计方案可以使建筑不易受到损坏,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不该有的维修和重建工作,就是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6.加强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通过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精度,减少对建筑材料的破坏,减少材料供应出现不匹配等情况,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结语

建筑垃圾问题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要想成功的解决建筑垃圾问题也必然需要相关的实际操作,而实际操作需要有指导操作的正确方法、技术和路径。本文以上提供的处理建筑垃圾的方法、技术和路径可供参考。另外,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进而为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划l顷利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杨德志、张雄.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战略研究【J】.中国建材,2006(51:83—84.

【2】谷显明.建筑垃圾产业一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叨.中国环保产业,2003,8:25—30.

【3】田洪臣.段绪胜等建筑垃圾的综合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6,37(1)1 09—11 2

【4】陶有生建筑垃圾及其利用的探讨【J】新型建筑材料,2006.(8):68—69

篇9

【关键字】生态策略市政环境卫生应用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环境卫生现状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固体废物是现代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各个环节所具有的普遍特征。在我国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我国固体废物的现状是产生量大、处理处置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40公斤, 并以每年8% ~ 10% 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06年底,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1107万吨, 其中设市城市为14841 万吨, 县城为6266万吨; 全国建有各类生活垃圾处理场543座, 其中设市城市419座, 县城124座; 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27.32万吨/日, 其中设市城市25.8万吨/日, 县城1.52万吨/日; 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8287万吨, 其中设市城市为7873万吨, 县城为414万吨; 全国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9.3%,其中设市城市为52.15%, 县城为6.6%。

截止到2006年底, 全国粪便清运量为2841万吨, 其中设市城市为2131万吨, 县城为710万吨; 全国建有公共厕所141894 座, 其中设市城市107331 座, 县城34563座; 全国城镇每万人拥有公厕2.90座, 其中设市城市为2.88, 县城为2.91 。

2006年全国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投资为218亿元,其中垃圾处理投资为59􀀁4亿元。设市城市的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投资和垃圾处理投资分别为175.8亿元和51.8亿元; 县城的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投资和垃圾处理投资分别为42􀀁2亿元和7􀀁6亿元。

二、生态策略在市政环境卫生中的应用实例

1、上海世博会园区的垃圾气力管道输送系统

如图1所示,垃圾气力管道输送系统规划主要包括收集中心、输送管道和垃圾投放口规划。规划应充分考虑世博会后续开发利用要求,确保灵活的可扩展性。收集中心在满足收集半径的要求下,应尽量远离人流聚集地带。核心区内的重点建筑分布于世博轴两侧,规划考虑在世博轴的旁边、围栏区外交通便捷处设置1 座收集中心。输送管道主要包括室内竖井和地下输送管道。在设计室内竖井时需重点采取相应的卫生管理措施,避免臭气扩散、蚊蝇孳生、噪音污染等问题。地下输送管道的最长距离不共同沟相结合,以降低管道敷设成本。垃圾投放口设置应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以适应垃圾分类收集。室内投放口设在建筑的每一层,方便使用。室外设置一定数量的废物箱与室外投放口配合使用。垃圾投放口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外观还应与环境相协调。

2、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卫规划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根据中新两国政府共同签署的框架协议, 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国际合作项目。它是面向世界展示经济蓬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典范。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创新示范意义。

(1)规划目标

建立合理的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体系, 提高日常保洁能力和环卫设施的建设、运营和服务水平;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运输; 可回收垃圾基本全部回收利用。

(2)生活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经过分类收集后, 可以分为五大类: 餐厨垃圾、可回收类、大件类、有害类和其他类。餐厨垃圾主要是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组分, 主要有两种来源: 一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 如果皮、菜叶、剩饭剩菜等; 一是餐厅、酒店等餐饮业产生的餐厨垃圾, 主要成分是泔水和厨房下脚料等。可回收垃圾是指市民办公、休闲以及日常生活中所消耗的玻璃、金属、纸类和塑料等。大件类是指市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最大边长或直径大于90 厘米的垃圾,如办公家具、家电等。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其他垃圾则指生活垃圾中除了餐厨垃圾、可回收组分、大件组分、有害组分外的剩余垃圾, 这部分垃圾主要包括沙石等不可回收且不可循环利用的惰性组分。

(3)垃圾产生量预测

采用规划人口和人均垃圾产生量对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预测, 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控制在0.8公斤/人/日, 规划人口按35万人计, 预测规划期末生活垃圾产量为280吨/日。

(4)垃圾收运及处理模式

建立“源头削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处理“的现代化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居住小区高效分类收运模式和规划范围内集中资源化处理模式相结合,节约资源, 提高固体废物的利用效益。垃圾收运及处理模式如图所示:

(5)环境卫生设施

a.设置小型垃圾转运站8座, 每座用地面积约500平方米。

b.预留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1处, 用地面积2公顷, 用于可回收、可再生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远期生态城垃圾资源化处理可由区域垃圾处理设施统一进行。

c.公共厕所在布局时应充分利用公建设施等社会资源内的厕所, 建设标准应与生态城建设相适应。

( 4) 道路清扫保洁的机械化作业率大于80%,环卫车辆停车场用地按0.5公顷预留, 与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合并设置。

3、上海世博会公厕

(1)男女厕位量比例。公厕中男女厕位量之比常被忽略。由于生理原因,一般女性使用厕所的时间是男性的两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厕位量的比例应为1:1.5 或1:2,而上海世博会男女厕位量的比例至少应当达到1:1.5。

(2)人文关怀。“舒适公厕”是欧盟生活质量项目中的计划之一,旨在改善公厕设施,使其更适合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上海世博会应设置部分男女兼用且设施齐全的无障碍厕所,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3)建筑形式与色彩。公厕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设计都应比较美观,建筑色彩宜淡雅,采

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与周边环境协调。

(4)节水和节能。公厕应采用免水、循环用水、中水再生利用、太阳能利用等先进技术达到节水、节能和环保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惟瑾.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与处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1, 20( 1) : 9

[2] 王文元. 治理城市垃圾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J􀀁.生态环境与保护, 2001, 1: 52- 53􀀁

篇10

关键词:农村;垃圾分类;综合利用;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的数量在不断的膨胀,成份更趋复杂,虽然通过农村环境整治等工程的实施,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实施难度大、农村群众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居住分散治理成本高等原因,农村生活垃圾现状仍不容乐观,农村垃圾的收集处理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倡导垃圾分类,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处理农村垃圾的有效运行模式。

一、当前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采取“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县处理”的模式处理垃圾,即农户将垃圾收集后以村为单位将垃圾运输至乡镇垃圾中转站,乡镇环卫部门负责将垃圾集中运输至县级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虽然有的村庄有固定的垃圾堆放处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设施,但受多年传统习惯的影响,把垃圾随意倒在路边、地头、桥下、沟渠旁,垃圾围村、围河、围路的现象十分普遍。垃圾清运不及时,产生堆存现象,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不仅影响村容整洁,而且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1]。对垃圾的源头管理和控制还缺乏相应的投入以及有效机制,对垃圾源头和垃圾的合理分类仍缺少管控。特别是在垃圾回收环节,缺乏有效合理的管理模式,垃圾分类始终得不到较好的执行[2]。

由于垃圾分类不足,现行的垃圾处理方式,如焚烧、堆肥和填埋等都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压力。存在潜在危险的垃圾,特别是电子垃圾的处理,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流程规范,简单的焚烧拆解方法使得各种有害物质对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民众的健康造成威胁[1]。

二、问题分析

1、农村生活垃圾分布面广、收集困难。由于农村特殊的地理条件,村庄分散,农村垃圾分布面积广,收集难度较大,垃圾运输成本高,集中处理难度大。

2、农村垃圾总量大、成分繁多,分类处理难。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垃圾的成分较前更为复杂,除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外,包装废弃物、一次性用品废弃物明显增加,如卫生用品及一次性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农用地膜、药瓶、电池、电瓶等难降解有机物质成分占很大的比例,分类处理难,给垃圾处理带来了更多的难度。

3、农村基础设施差,环卫硬件设施不足。 大部分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农村环卫设施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环境卫生工作需要。一些地区未用封闭式的垃圾运输车,垃圾清运路程远,垃圾运输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

4、县级垃圾填埋场压力大。随着“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县处理”模式的推广,大量的农村垃圾运至县城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大大增加了垃圾填埋场的压力,设计容量面临饱和的压力,其使用年限大大缩减,面临新建和扩建的压力[3]。

三、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对策思考

1、从源头开始分类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生活垃圾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如果对垃圾分类,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既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变废为宝,产生巨大的“可再生”资源价值。

根据农村实际,将垃圾分为四大类: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建筑垃圾和其他垃圾。有机垃圾包括餐厨垃圾(在生活中产生的瓜果皮、蔬菜、剩饭菜、变质食品等废弃物)和生产垃圾(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的笋壳笋根、蔬菜根茎、秸秆等有机易腐物),建议处理方式为:由乡镇(街道)、村组织农户之间还山还田、堆(沤)肥、沼气处理等;可回收垃圾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织物类等,建议处理方式为:由乡镇(街道)、村组织回收、利用等;建筑垃圾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等,建议处理方式为:由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按区域整合选点布局,选择低洼点弃填和工程填方处理等;其他垃圾指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建筑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主要包括:纸巾、尿片、妇女卫生用品、保鲜膜(袋)、食品袋、包装袋、烟头等,建议处理方式:统一清运至县城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从源头开始分类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成本,使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普遍化、可行化、有效化。高度重视在源头的垃圾分类,减少不必要垃圾入箱、入池,减轻后续处理压力。同时,综合利用是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应尽量采取措施进行综合利用,以达到垃圾减量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4]。

2、从政策开始引导

要根据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补助政策,对农村搞好垃圾处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工作要求及政策措施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完善考核奖励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增加资金投入,拓展资金渠道。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基层政府和村委会的议事日程,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专项补助基金,积极向上申请补偿资金,用于垃圾收集、分类、清运、处理环节及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扶持力度,对建设建议太阳能垃圾处理室的村要适当补助,特别是对偏远山村及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镇,在经费补助上要给予倾斜,切实减轻农村负担,调动村委会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按照有关规定出台相关的收费政策,对未经垃圾分类直接由地方政府统一处理的垃圾收取一定的处理费[5]。

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垃圾分类、收集、清运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善片区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加快配置完善村庄及分类垃圾箱、垃圾桶等设施,交通方便、条件具备的乡镇要积极创造条件建好垃圾中转站,为全面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奠定设施基础。

3、从身边开始宣传

加强宣传,倡导文明的生活、生产方式。为保证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有效运转,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采取广播、墙报、橱窗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生态恶化对农民生产环境的危害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教育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地爱护环境、珍爱生命,主动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权益,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深入民心,切实改掉其乱扔乱倒的不良习惯,共同打造和谐生态家园。要从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通过标语横幅、新闻媒体、志愿者参与和公益性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卫生习惯,建立公众监督机制,自我管理,使农村的自然环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四、结论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繁琐的、长期的、需要一定投入的工程。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理念,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家园为最终目标,将其纳入政府管理体系,并以立法的形式从制度上规范起来,用制度促其有序运转。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单凭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要求,实行环卫设施有偿服务,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弥补财政投入到不知。同时吸引社会各种资金、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参与农村垃圾治理与环境建设,减轻政府管理压力。

政府可通过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补偿机制这种新的环境保护制度,推动产业创新和无害化,提升环境保护水平,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三农”的发展,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翠华,范小振,施民梅,农村垃圾处理探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5(3):90~93

[2]邹宗根,孙钰,姚晓东,浅析垃圾回收处理补偿机制[J].,天津经济,2010(2):48~51

[3] 张从,农村生活垃圾管理途径的新探索[J],环境保护,2009,(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