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范文
时间:2024-03-29 16:5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特征;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7―0025―04
一 引言
厄内斯特•凡•格拉塞斯菲尔德(Ernst Von Glasersfeld,以下简称“格氏”)是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vism)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为建构主义理论确立了基本原则并使建构主义得以迅速崛起[1]。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影响较大,许多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评述和研究[2]。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关于知识的本质、获得途径以及学习本质等一系列观点与传统客观主义认识论大相径庭,国内学者对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持有不同的观点[3][4]。同时,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的严重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和浓厚相对主义色彩促使我们有必要对其认识论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格氏的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教学设计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关于知识和学习的基本观点
格氏认为,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建构是通过新知识与以往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认知的机能是“适应”并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认知不是发现本体论意义之外的现实。格氏认为,应该用“生存力(Viability)”代替真理标准,强调知识应有助于解决具体问题或能够提供有关经验世界的一致性解释[5]。格氏关于知识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1)知识的本质是主观的;(2)知识的内容代表着经验世界;(3)知识获取途径是认知主体的积极建构;(4)知识的形态是动态变化的;(5)知识的功用是为了生存。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不否认外部真实世界的存在,但它强调人们是通过理解这个世界而建够自己的真实世界。认为知识建构是一个人的先前经验、认知结构和具体的真实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格氏认为,学习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学习是结构决定的自组织循环过程,是新知识与旧经验的冲突,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同化与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格氏同时认为,学习者本人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习是认知主体自我控制和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两个并行过程。学习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应用的能力,保证学习者作为自生产系统去应付生活” [6]。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1)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2)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或外显行为的改变,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主动且有选择地知觉外界信息,建构事物意义。(3)学习不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学习是为了保证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是提高适应生活的“生存力”。
三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论特征
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哲学理论,是人们对人类知识内容、获得的途径等方面的看法和观点。人类的认识论立场分为预成论和渐成论两种。其中,预成论包括主观主义先验论(知识预成内)和客观主义经验论(知识预成外)。主观主义先验论认为客观世界是人脑的产物,是“我思故我在”。客观主义经验论认为客观世界不依赖人的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机械的反映。渐成论是一种介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第三种认识论,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虽然流派纷呈,但他们都认为知识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的。
1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虽然与客观主义认识论相对立,但其不是主观主义认识论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包括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不是客观主义这是公认的。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明确地提出反对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及其各种变式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并以此为自身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关键的理论基础[7]。然而,对于建构主义特别是格氏激进建构主义是否等同于(或是一种)主观主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等同于主观主义,那么研究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失去意义。笔者想说明和论证的是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虽然具有强烈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不是主观主义。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是通过划分“实在”和“现实”的概念来区分认识主体的认识和构建的范围[8]。格氏关于“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了世界”的观点,实质上是指人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了对世界的认识,或者说人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了对世界的描述,即他们所指的“实在”部分。“实在”是认识主体所经验到的,是已知;“现实”是认识主体尚未经验到的,是未知。然而应该看到,随着认识的发展,“实在”的边界在拓展,“现实”中的部分将逐渐进入“实在”,为认识主体所认识和建构。对认识主体来说,虽然“实在”不能完全穷尽“现实”,但随着认识的发展和深入,“实在”的范围在扩大,“现实”中部分会进入“实在”中来,这样,“现实”(部分)将由未知变为已知,如图2 所示。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并不否定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现实的存在,但它只关注经验现实(即“实在”)。因此,只要理解“实在”与“现实”的本质关系,就能够知道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关于“客观实在是不可及的”观点不是不可知论,客观现实(主体未经验的部分)也将能够被认识。
格氏强调他不是一个唯我论者,“主观性决不与任何一种唯我论的变式相同,他的认识论的主观性仅仅涉及到经验获得而不涉及到‘实在’的产生”[9]。对此,格氏说:“我从没有否认过绝对现实的存在,我只是如同不可知论者一样,想说明我们没有一种认识现实的适当方式”[10]。由此可见,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只是不涉及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众所周知,主观唯心主义是“心外无物”,是否定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因此,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的“不涉及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不等同主观唯心主义的否定客观实在,其“不可知论”不等同于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因此,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不是主观主义。
2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认识论具有强烈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认识论具有强烈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这既是许多学者将其等同于主观主义的原因,也是我们在应用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时需要谨记的。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具有强烈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1)在“主体和客体对知识建构中的作用”问题上,格氏特别强调认知主体的能动性;(2)在“知识是如何建构的”问题上,格氏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知识具有情境性,个体性和主观性[11];(3)在“主体建构的知识是反映客观世界,还是构造客观世界”的问题上,格氏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建构的知识既不是反映客观世界,也不是构造客观世界,而是构造主体的内心世界;(4)在真理问题上,格式激进建构主义不关心知识与客观世界是否一致,是否“真”,而是把知识看成是经验世界而非本体论世界的体现,看成是适应的结果,不追求“真理”,只能评价知识的一致性和生存力,它否定真理或科学知识的永恒性[12]。格氏同时认为激进建构主义是与客观主义认识论相对立,而在认识论中,客观主义的对立面是主观主义。因此,格氏的激进建构主义带有强烈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正如前面所论述的,格氏建构主义观点虽然带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不能认为他的观点就是主观主义,因为主观主义认为知识源自人的心灵,否认知识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3 格拉塞斯菲尔德激进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论是一种渐成论
由格氏关于知识和学习的基本观点可知,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不是预成论,而是一种渐成论和建构论。将格氏所持观点与认识论分类相比较发现,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极端建构主义理论(extreme constructivism),是最靠近主观主义的建构主义。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在认识论连续体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
四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认识论视阈下,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两方面。
1 丰富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为“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第一、二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系统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其中学习理论主要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虽然偶尔也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但并没有把它作为核心指导理论。第三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以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和系统论。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复杂学习领域、高级学习目标和结构不良领域的教学设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13],促进“以学为主”的第三代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
2对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各环节实施的影响
教学设计模式就是在教学设计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传统教学设计将教学设计模式分为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大要素,每个要素中包含各自子要素。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对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中各要素的影响和改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有助于教学目标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格氏建构主义强调个体知识的自主建构,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为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可得出不同的理解。他认为学习一般无法预先设立学习目标,如需设置,应设置多样、灵活的教学目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修改和完善教学目标;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标。
(2)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有助于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真实性。对于学习内容分析,格氏认为要明确学习知识的内容和类型,设计任务时要根据知识的内容和类型不同将学习内容嵌入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不同要素中去。为学习者提供难度适当的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学生自我维持的过程,有目的地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
(3)重视学习主体个性特征,注重分析学习中个别差异,有助于加强对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分析。格氏认为,学习者个体差异与每个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有关。人们能否正确建构某一材料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知结构中有没有能用来同化这些材料的相应观念。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习主体个性特征分析,注重分析学习中个别差异。格氏在教学(设计)中强调主体(学生)对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在分析学习者特征时虽然要涉及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但他更强调与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
(4)加强学习情境设计、重视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设计。格氏认为,教学活动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即新旧经验)主动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加强学习情境设计,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应主要考虑学习情境的背景、学习情境的呈现和模拟、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以及学习任务与学习情境相融合问题;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知识内部的相互联系、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过程的完成。重视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设计,积极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所学知识相会印证;设计归因策略,维持学习者的兴趣、动机和毅力,发展学生自我控制的技能。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5)为评价方式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传统教学设计的评价是以学习目标作为评价的标准,强调评价的客观性。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对教学评价的影响主要在确定评价的目标方面,由于学习是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他认为学习者是对自己知识建构的最好评价者,应该较少使用强化和行为控制工具,要较多使用自我分析。重视评价方式多样性,积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小组间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
五 应用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上还只是一种反省工具,而不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激进建构主义本身并无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它只是一种认知和学习的理念。特别是其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浓厚,因此在应用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容易忽视知识的客观性,我们在以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学目标,避免将教学目标虚化,同时使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可变化性和整体性,充分考虑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评价时,应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手段,在评价实践中避免陷入无标准的虚无主义。
2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更强调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很少考虑知识的客观性。在教学设计中几乎不考虑具体可操作因素,学习过程充满了不可把握和不可知的因素。因此,应该坚持客观的、确定的、相对稳定性的知识观,在设计学习策略时,在充分考虑学习者能动性的同时,尽可能使教学策略具体化,并提供多种设计方案,加强协作学习策略设计,使学习者个体知识与社会知识相一致,促进社会知识内化和个体知识社会化。
3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既可以从主观主义立场和视角去理解,也可以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去解析。而只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去理解和应用激进建构主义,才能使我们汲取激进建构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在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中不会滑向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不会走向唯我论;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会出现极端的做法或走向误区[14]。
六 结语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认识论是一种渐成论,但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对传统教学设计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模式等方面,对第三代教学设计有较重要指导意义。由于他的观点强调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这有助于教学设计模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模式的转变,对我国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影响。然而必须看到,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在教学设计中过分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容易忽略认知对象(客体)对学习的制约作用,这在教学设计中应该避免。
参考文献
[1] Schmit. S. J. The Radical Constructivism: A New Paradigm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Discourse[A]. In S. J. Schmidt (Ed.), The Discourse of Radical Constructivism[C]. Frankfurt, Germany: Suhrkamp,1987:11-88.
[2] 龚道明. 激进建构主义教学观评析[D]. 西南大学, 2008:10-29.
[3][4] 张桂春.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影响 [J].教育科学,2010,(6):15-18.
[5][6] Glasersfeld, E. V. Radical constructivism: A way of knowing and learning [M]. London: Falmer Press, 1995.
[7] Glasersfeld, E. von. Key Works in Radical Constructivism[M].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2009.
[8][9] Glasersfeld, E. von.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deas, results, problems[M]. Frankfurt, Germany: Suhrkamp, 1998.
[10] Glasersfeld. E. von.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eaching[J]. Synthesis, 1998, (80): 124-131.
[11] Glasersfeld, E. von. Limits of understanding [M]. Bern (Switzerland): Benteli Verlag. 1996.
[12] Phillips, D. C..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The many faces of constructivism[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95, 24(7):5-12.
[13] David H. Jonassen.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ll-S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Solving Learning Outcome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45(1)65-94.
[14] 何彤宇,蔡立媛.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以建构主义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反思[J].教育探索, 2008, (9): 57-58.
Analysis of the Episte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 von Glasersfeld’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Its Influences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TAN Jing-d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41020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E. von Glasersfeld’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s basic perspectives about knowledge and learning, we analyze and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stemology of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viewpoints.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at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is neither subjectivism nor objectivism, it’s an epistemology existing between subjectivism and objectivism, and its epistemology is a kind of epigene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stemology of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have a strong color of subjective idealism and relativism. The influences of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abbr. ID) lie in the ID’s theoretical basis and its procedure model.
Keyword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characteristics of epistemology; instructional design
篇2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主要的理论大致体现为如下要点:1、知识是学习者的主管产物。建构主义知识观出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是客观的,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准确表征,因此可以说知识是现成的,它并不依赖于认识者。但是建构主义知识观确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并赋予其意义则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客观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客观现实。在他们看来只是并非客观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认知活动而主管创造出来的,是每个学习者的一种主观经验、解释和假设。2、知识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知识并非客观地,而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因此,知识是我们根据实际的情景对事物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认知结果。只有通过主动建构,学习者才能获得对自己有意义和价值的知识。3、知识的建构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一方面,学习者要使用先前已具有的知识经验来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旧经验和知识,另一方面,学习者利用的经验是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需要而提取的,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4、学习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与传统的学习观念不同,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从而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和假设。也就是说,在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的时候,学习者充分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己的解释,由此生成意义。由于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倾向等有着差异,所以往往对知识的建构也呈现为多元化。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些基本观点,揭示了人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在高中语文课程的诗歌教学中,利用好建构主义学习观,能给诗歌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亮点。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比重很大,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作品都有选入,这些作品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众多读者的阅读和传颂,而阅读和传颂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读者自我建构意义的过程,比如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那些对诗歌的固定的读解是虽然具有某种知识性和经验性,但是诗歌教学却不能局限于此,因为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学习者自我积极主动的建构才能真正获得知识。
首先,必须鼓励学生主动地从阅读诗歌中建构知识和意义。诗歌有着自己特殊的美学风格,在隽永的词句中,由意象来组成内涵深刻的意境,读者从意境中来获得阅读的共鸣和审美的。正如王国维所言,诗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我才是最关键的,因为“我”是建构意义的发起者和完成者,而诗歌只是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经验的载体。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什么大家都能备受感动,但感动的缘由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并非每个人都如同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因为白居易是将自身的境况和琵琶女相对照,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喟叹。而现在我们再品位这首诗的时候,建构的意义却并非一定与白居易相同,而可能是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得的感动。比如当我们学生在学习受挫之时,碰到另一个同学也心情不好,两人不约而同觉得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这种意义的建构,就是他们主动地将《琵琶行》这首诗歌和自己的新旧经验进行了建构,从而获得了意义。诗歌的魅力也就在于由此产生的共鸣。
其次,诗歌给读者的共鸣和感动源自于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实现。诗歌教学应该“天然去雕饰”,不要用那些所谓的原则、方法和固定的解读套路去束缚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要遇到写景的,都要学生记住这是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一遇到写闺怨的,都是表达对妇女的同情。如此以“固定答案”式的诗歌解读和教学,无疑是对诗歌的伤害,是对学生创造性的伤害,是对学生情感和智慧的戕害。因此,我们主张诗歌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共鸣,然后在共鸣中获得审美的。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读者肯定感受到的诗歌的力量和给予读者的共鸣是不一样的。而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则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中有不同的感受和共鸣。共鸣是享受阅读最基础的层次,在这个共鸣之上才能获得审美的,也才能够建构意义。
最后,诗歌没有固定的知识,而是变化的审美趣味和恒定的价值观。诗歌教学不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欣赏,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应时应景而作,有着他自身的情感、价值观,我们品读每一首诗歌,都是尝试着要与诗人对话,在这种对话中获得审美的满足,并从诗人的情感、智慧和价值选择中获得思想的养分,提升自己。比如学习屈原的《离骚》,我们从知识、方法方面获得是楚辞的相关写法,这些是固定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从这些知识出发,我们能更进一步地领会屈原的心境、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并从中获得提升自己性灵的东西。屈原通过香草美人的比喻,凸显了自身高洁的人品,那种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气质给予我们一种期待和勇气。所以,诗歌教学就在于引导学生去欣赏,让他们在学习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获得自身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诗歌是心灵的言说,诗歌是我们民族的瑰宝,诗歌是我们民族的美学灵魂,如果我们总是在人云亦云之中品读诗歌,那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领略诗歌的真谛,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诚的读者和鉴赏者。
篇3
关键词:哲学;建构主义;国际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开始突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朝多元化、跨学科、交叉性的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这种多元竞争的局面更加活跃。这一时期兴起和逐步完善的以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Wendt)为突出代表的国际政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成长为势头强劲的理论学派。它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一起,成为了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且渐有后来居上之势。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探讨的主题,考察问题的角度、方法和思路都与哲学有着紧密的关联,或者说有着鲜明的哲学特征。
一、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原本并不是国际关系学界的概念。它最初被用于教育心理学领域,曾经出现在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论述心理发生发展及认识形成的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当中。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被用来说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发展自身的认识结构。这一心理学基础应用于教育学中,即演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教材(知识)、媒介四要素相互作用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1](P58-60)
对建构主义使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社会学领域,建构主义被人们公认为社会学领域内的概念或方法。这也是国际关系领域内的建构主义被称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原因。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主要是指一种系统的社会学方法论,即从社会化、规范化的宏观整体出发,研究社会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个体及其观念、身份和行为实践。
国际关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可以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社会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等找到其深厚的社会学渊源。[2](P1)然而,作为一种足以挑战国际关系主流理性主义学派的全新理论,建构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它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建立与之相联系的深厚哲学基础。
哲学是什么?形而上地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形而下地说,哲学是人们理解世界和人自身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方法,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源于人类好奇的本能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它的永恒主题是人。[3](P4)
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社会理论》是全面提出和阐述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作,著作的第一部分基本上是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4](P3)温特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建构问题,同时建构了他“温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是基础性层面,即第二层面问题,涉及有什么内容以及我们怎样解释和理解建构主义”。[4](P5)建构主义在其理论部分的中心词语是:社会结构,施动者,共有观念,建构。即认为:国际社会的结构是由国际体系的施动者通过其共有观念来建构的社会性结构,而非纯粹的物质性结构;即使是行为体自身的身份和利益也不是天然固有的,而是由共有观念和与之相应的社会性结构来建构的。这是国际关系几大要素的基本关系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建构主义承认社会结构和行为者身份是一种存在,观念属于思维范畴,但是这一存在并不是先验的、绝对的存在,而是物质因素和思维共同建构的存在。它们的联系就在于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在,同时建构了存在。而存在既是已有的物质存在,同时也是受思维影响的存在。因为世界毕竟只是人们所认知的世界。(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其实只是感受到了它在几分钟以前放射出的光芒,而不是此刻真正的太阳的状态。)这也就是说,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理性主义所讨论的世界具有客观性,并且可以认识,但是这种客观性只有在认识的主体间才能得到体现。因为认识客观世界必须在认知实践中才能实现。[5](P30)
建构主义试图以整体主义和观念主义的方法,诠释国际政治的体系和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观念的建构作用、社会结构和行为体的相互作用的阐发带有明显的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哲学的痕迹。它所宣称的“探求国际政治环境从洛克文化到康德文化的过渡”,追寻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友谊的目标取向,则更鲜明地展现了建构主义类似哲学的价值追求。
二、建构主义与人、社会、观念
在国际关系的动力和构成问题上,建构主义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施动者“国家”实际上是无法看到的,国家行动依赖于个人活动,个人的共有知识再造了国家作为团体人或团体自我的观念,“国家也是人”[4](P272-278)。实际上,相对于理性主义把国家设定为“理性经济人”的那种人格化来说,建构主义更加深刻地分析了个体主义的人和人性,它揭示出,施动者(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意愿的多元化作用建构了国家的共同观念,从而影响国际政治。它甚至把国家比拟为人,但它是一个有观念和主观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客观的符号。从这一点来说,建构主义可以称得上是人本主义。
而人恰恰是哲学的主题。哲学探讨人的肉体与灵魂、生存与毁灭、精神与价值以及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构主义从具有主观观念和主体认识功能的“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考察国际关系,实质上是在阐述关于人、人的观念、人与社会(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的)相互关系的建构主义主张。
建构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存在,而社会的人及其观念共同建构国家,从而建构整个世界。建构主义从它的角度揭示了人存在的意义以及国际关系的实质:即国际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从特征上看是扩大了的人际关系,是人以及人们的共有观念建构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由此,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凭空的,不是先验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动的结果;不是不包含人的观念与价值的“冰冷的机器”,而是能够体现人的主体性、社会实践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政治现象。它跟国内政治一样,是公民的意愿与选择的多元化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发掘人,人的观念和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联系,把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它拉近了个人与国际关系的距离,使国际关系变得人性化,使国际关系不再是实质上只作为概念存在的“国家”之间的事,使人性回归国际政治。[4](P31)这不能不说是建构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
三、建构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所谓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价值观则反映人们的需要、取舍、倾向和意愿。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注重价值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反映哲学的特性。
建构主义的世界观是明确的。它认为,“世界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特定事实,但是它不是先验的、自在的。它是世界体系的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因而也是可变的。这在哲学上就是说,世界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也是我们的世界,人对世界来说不是无为的。这样,建构主义既肯定了现实主义关于世界无政府状态的实在性,肯定了新现实主义关于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又修正了这两者的观点,把这两种理论避而不谈的“世界无政府状态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并且深入研究,进而提出了自己革命性的理念主义观点:“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4](P1)。与此同时,建构主义用辩证主义哲学的方法,把新现实主义体系理论所忽略的单位层次因素对体系的建构作用,作为建构主义所要解决的另一个中心问题。而它的答案就是:“结构引导角色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重新界定它们的利益和认同甚至角色自身。”[6](P380)简言之,这个国际关系的世界,实质上是体系和施动者(包括共有观念)之间的相互建构。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状态问题。
与此相应的,在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问题上,建构主义坚决摒弃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所谓价值中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价值观问题,提出了理性的“理想主义”。它认为,既然国际体系的施动者国家是个体人共有观念的集合,世界体系是由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体系也建构了施动者的身份和利益,而和平、幸福与友谊是正常的个人的需要,那么也就有理由相信,国际社会可以坚决地抛弃“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霍布斯式无政府文化,从竞争对手式的当代洛克文化状态走向相互友爱的康德文化,从而确保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福祉。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可以变化,变化的方向是向前的、进步的、乐观的,从而国际关系也将向着和解与和平的方向发展。它断然拒绝了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自私本能导致国际关系悲剧循环的理论,在肯定由于国家的选择和实践的消极和失误有导致国际社会“依然陷于洛克文化之中不能自拔”[4](P42)的可能性的同时,展望了国际社会的光明前途,并对有实力的大国以及它们的选择和努力寄予厚望。这一点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理论殊途同归。
四、建构主义的方法论
建构主义成型于旧的国际格局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的国际关系大变革时代,实践的需要呼唤理论的创新,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由此应运而生。但是,理性主义方法统治国际关系理论界已有多年,建构主义如何引导人们摆脱绝对理性主义的束缚,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呢?
建构主义的方法论特征是整体主义,它从国际体系结构的总体出发,强调体系对国家的建构作用,特别是国际体系文化对国家身份和利益的建构。首先,它引导人们怀疑理性主义关于行为体身份不变的假定前提,通过两个相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关系和观念,[4](P40)轻而易举地对理性主义理论的这一固有缺陷进行证伪。国家间关系是变化的,国家之间彼此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人人皆知,因而理性主义理论派别对此根本无从反驳。然后,进一步归纳得出:建立在实证主义和因果性解释基础上的理论假定———国际关系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现实,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方法加以证实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社会历史事件是不可逆转、不可还原的,它只能由我们,站在各自不同的位置,带着各自特有的知识、经验、价值和道德观念去认知。进一步说,完全客观的现象即使存在,对于人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理论研究者诠释的所有事件都是人们主观认知的现象,它不能脱离物质因素的作用,但观念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而国际关系的实质,就是结构、施动者和共有观念的互相建构。建构主义用普通的哲学逻辑方法,向人展示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世界。
但是,如果我们追问,建构主义最初是何以发现和断言国际关系的这种建构主义特征的?因为观念建构体系,体系与施动者互构本身也是不能由科学加以证实的,恐怕这只能归功于建构主义的最初创立者们所谓“智的直觉”了。
五、结语
从哲学视角考察和分析建构主义,无疑会让对这种理论更加充满期待。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是辩证的,它重视理念的作用,又不否定物质;它是实践的,它把国际关系中问题的最终解决出路放在国家的实践上;在分析体系结构和国家时,它实际上是真正承认现实的理性主张,却又对国际社会达到互相友爱的康德文化状态充满理想主义的激情;它把国家比拟为人,从人本、人性来考察国际关系的真实属性。温特“温和建构主义”的本意是要在传统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4](P2),却开辟了一方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全新领域。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8)
[2]郭树勇,叶凡美试论建构主义国关理论及其社会学渊源[J]国际观察,2002(1)
[3]胡军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美]温特国际政治社会理论[M]秦亚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篇4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200-01
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各种全新的基本观点以及由此发展形成的几种教学策略, 并讨论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新的知识结构的建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知结构;教学策略
一、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长期对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提出的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Scheme)。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成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在皮亚杰看来,图式可以说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还强调儿童认知发展的建构性特点,他指出:“认知既不能看作是在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它们起因于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认识既不是形成于客体,也不是形成于主体,而是认知主体建构的结果。因此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可以说是建构主义认识论。建构主义深化了人们对认知过程实质的认识,并且在当代教育心理学中引起了一场革命,从而导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
二、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认为,一,科学知识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因而知识是暂时性的,不是绝对的;二,不是把学生看作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把学生作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三,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四,教学过程具生成性和建构性。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
(一)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的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是 实际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邻近发展区”。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独立探索,进行小组协商,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进入情境搭建支架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已有能力连续提出问题,这种支架式教学将学生的概念理解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新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抛锚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境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中,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取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3.自主学习。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4.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5.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学习的评价。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协作学习,凭借学习者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三)随机进入教学。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随机进入教学,即学生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的方式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认识于理解,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和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是对同一知识的简单重复与巩固,而是使学生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和认识上的飞跃。由于人的认知随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复杂性和差异性.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的目的,着眼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从而使学生对同一内容和问题进行多方面探索和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
(四)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学习策略,不仅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还能提供合作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进行对话与合作,共同建构知识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整合起来。可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制作的概念图与他人的比较、讨论,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概念图,逐步建构起比较完善的概念图。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探究学习策略。探究教学的一般程序是:1.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将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2.收集资料。教师引导学生集中对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已确定的问题,或由学生共同讨论,或阅读教材,或观察、实验等,以收集整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3.提出假说。在分析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假说并提出验证假说的实验设计方案。4.得出结论。由个人或小组共同实施方案(讨论研究,实验验证等),最后,对问题形成一个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重新设计实验,用不同方法组织资料,解释资料,再一次进入探究过程。
(六)合作学习策略。第一步,独立思考。小组成员对各自分担的学习任务开展独立学习和思考。第二步,共同讨论。一般先由一人作中心发言,其他成员相互补充。第三步,检查与评价。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另外,还可开展组际互动。组际互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和扩展,它进一步扩大了学生参与讨论的范围和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与竞争精神。
四、结论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反对传统教学中机械的客观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主体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动地建构起来的,知识蕴涵着主体的价值追求。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观本质上就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给予充分尊重的教学观。它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当然,建构主义模式下的生物教学方法要想发挥其作用应“因时因地”而制宜,而且同时,结合其它学习理论进行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孝华,建构主义与生物学教学,教育探索,2004.12,76~77。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40~45。
[3]袁维新,基于建构主义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中学生物教学,2002年第6期 4~5。
[4]袁维新,国外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面面观,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50~54。
[5]袁维新,认知建构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探,中国教育学刊,1999.10,37~40。
[6]严红艳、刘恩山,应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生物教学的初步研究,学科教育,2002年第10期,41~44。
[7]杨元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生物教学.1999年第4 期,5~6。
[8]攀世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56~57,90。
[9]张召,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生物教学探讨,渝西学院学报,2004.6,72~74。
篇5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已经逐渐深入到我国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构建主义的教学论理是西方教育领域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该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构建等教学特点,被教育学界所广泛应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但依然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并没有将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融入到这一理论教学过程中,形成具有我国特色构建主义教育理念,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要不断地将构建主义的教学理论深入到教学当中,促进我国教育更好的发展。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概述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认知学习理念,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哲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建构主义理论是以学生的主体性为核心进行教学,着重对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和主动构建知识能力的培养[1]。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借助教师或必要的学习资料等意义构建的方式所获取的知识。情景、会话、协作和意义构建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学习环境的主要要素。情景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意义构建;协作是贯彻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的重要环节;意义建构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观点
1.教学是对知识的能动构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否认了教学活动是机械地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并明确提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构建的过程,学生依据教师的指导创造性的运用原有的知识积累对新的知识进行构建和学习[2]。同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学生在进行知识构建时,不能仅仅将知识局限于课本和教师所讲的内容,尤其是当下还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更应该拓宽知识的渠道,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构建。
2.学习课程是对学生知识积累的重组和创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学生在进行新课程学习的课程中,并非是对新课程中所蕴含的新知识的机械接受,而是对学生知识积累的重组和创新,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将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重组和加工,形成对新知识的建构。课程的学习是在新旧知识的反复作用和加工重组构建而成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仅包括对知识体系的学习,还包括对知识的获取渠道的学习。背景性知识和结构性知识是学生历史知识积累的主要方式,对课程的学习是在学生知识积累的背景知识层上进行建构的。
3.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认为的师生观是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学生是认知的主体[3]。在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对学生在进行知识构建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难点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点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进行知识构建的创建者和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并不是传统教学过程当中的被动接受对象。
4.要走出课堂。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不仅是对新知识点和解决问题方案的掌握,也理应超越课本的限制,走出课堂,应用到现实当中。以课堂案例和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知识构建的基础,并参照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用学生在课堂所构建的知识对课堂外所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组和构建,勇敢地走出课堂,对社会实际进行初步构建和融合。
5.教学的基本原则。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教学原则主要有:将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外界环境相结合;教学中所设计的内容与学生有疑问的问题相关;将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重视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身检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知识构建情况及时的进行检查等。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通过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内涵和教育观点进行论述后,可以发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能够克服我国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通过合作学习和探讨学习的方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4]。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应用到我国的教学改革当中,应当借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改革。
1.加强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要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深入到我国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首先必须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在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观点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进行构建主义教育理论改革的过程中,要将这一观念深入到教师的观念中,将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彻底的改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构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构建,而不是以灌输性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开展探讨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积极地参与和思考进行自主探究。
2.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增加探究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基本原则要求我国在进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改革中,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和强化。课程内容的改革需要依据当前学生学习的现状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对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和学校的各个领导不仅要不断地增加探究性课程内容、实用性课程内容,也要不断地加强趣味性课程内容的建设,使学生在快乐和思考中学习[5]。课程内容的设置对学生的知识构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这样的教育改革是不成功的,因此必须要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将现代化的课程不断地深入到我国的教育课程当中,充分地将学生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构建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的成果和改革进程的效果进行真实客观地评价,还能够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及时地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始了教育改革,但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一直以来被很多学校所忽视,导致教育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在改革过程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学校必须不断地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同时也要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更好地推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发展。
4.不断地为学生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推广。由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不足,导致学校的办学经费十分匮乏,难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教学基础设施老化,且教师的素养也普遍比较低,这样的学校不在少数,这些学校所使用的教学教材更为符合教师系统的讲授,但不适合开展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针对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学校的现状,要开展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改革,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还要不断地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并制定和改变一些适合学校教育教学的教材和相关的参考资料,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6]。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大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推广和深化,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运用到当前我国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三、结束语
篇6
关键词: 社会建构理论 教学 学习的积极性
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课堂活动的意义在于学生通过完成各种任务,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新建构的意义,取得成就感并获得自信心。即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这正是我们一直在追求最终的目标。
一、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今建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一种流派,它强调知识不是教师传递的,而是学习者在丰富的社会文化情境中,通过与他人的协商互动而主动建构的。它的系列理论主张对于我们今天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实施极富指导意义。
笔者对于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解: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意义的社会建构,学习的社会情境,强调社会互动、协作与活动等。我们分别从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来对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阐释。1.知识观:知识不是教师传递的,而是学习者在丰富的社会文化情境中,通过与他人的协商互动主动建构的。2.学习观:学习是个体通过与有知识的人交流互动,并经过模仿、训练,最后达到知识内化的过程。处于丰富的社会情境中的学习,意味着合作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3.教学观:教学是较有知识的人和初学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即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突出学习固有的依存于背景、情境,和文化适应的本质。4.教师观:从传统的观点看,教师是知识的提供者。社会建构主义认为,除此之外,教师还是经验的提供者,还是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引导者,以及专家和社会人等多元化角色。5.学生观:学习者是认知学徒。开始进人实践共同体时,学习者作为合法参与者,通过边缘参与和观察实践者的活动来获取隐性和显性知识。通过不断参与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学习者从参与向中心参与转移,逐渐获得了实践共同体的特殊技能、行为准则和信念,与此同时,学习者从一个初学者或新手的角色逐渐转换成专家或熟练的活动者的角色。
二、建构理论对英语课堂的响应
1.社会建构理论把语言视为社会语义系统的一部分,认为语言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在外语学习的课堂上,师生互动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过程被视为知识的积累或建构过程,也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2.社会建构学派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焦点是:"最近发展区","脚手架"---其取意于楼房建筑术语,是传统建筑工人用来完成工作任务的手段,只有脚手架在不断地增高,建筑楼层才会不断增高。当整个楼房竣工时,脚手架便会全部拆除。顾名思义,在教学中,教师或知识水平较高的同伴就是"脚手架",教学手段也是"脚手架"--二者的作用都是帮助学生完成各个学习任务的预定目标。
"最近发展区"是由前苏联著名心里学家维果茨基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维果茨基认为,对学习过程的研究应该考虑到学习者两个不同阶段的知识水平,即:学习者个人能独立完成任务时的水平;学习者只能靠高于自己现有水平的他人(教师或能力高于自己的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维果茨基称这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为"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突出强调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同学提供"脚手架"式帮助的重要性。"脚手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脚手架"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脚手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3.学习外语的本身就意味着学生要了解其国的社会与文化。从外语学习的角度看,外语学习即需要学习者的自身因素(认知能力、情感因素等),同时也需要外部因素(学习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会促进语言学习的进程。与传统学习环境理论所不同的是,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个人对环境的感知,认为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真正起到作用的与其说是环境本身,不如说是学习者对该环境的个人感受。因此,外语教学要富有教育性,必须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的个人意义,必须与学习者自己的背景经验和现实环境有联系。
三、结语
我们应当清楚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师生在相互的交流与交互的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对话的知识的意义建构,形成对知识的正确的、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并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将心理学的新观点、新思想应用于对语言教学的认识理解,乃至实际行动。它为我们的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思考路径、一种审视语言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和观点。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和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而处在中心位置的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生,后三者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环境,通过学习者的个人感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该理论提醒我们单纯的语言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外语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形成和个性品质发展,从而使外语学习对学习者具有个人意义,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VYGOTSKY L.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82-150.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自于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加工学说,以其为基准的学习观与教学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是帮助引导者,以此达到学生在同化新信息时,能够有所创新,自主构建意义,提高认知水平,完成独立学习,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
一、传统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设计观念落后和理论缺失。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存在观念落后现状,许多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知之甚少,导致教学设计中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重视学习结果的落后教学观。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没有明确的思想理论,仍以经验为主。更有教师将教学设计等同于教案,忽视教学设计的动态过程,导致教学过程单一死板。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情感,只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方式,造成评价方法机械单一。
(二)教师教学设计目标不明确,忽视学生主体性。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行为主体上并不明确,在设计中以教师为主体,认为进行生物教学是为了满足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内在发展素养。在教学设计中仍以教授内容为主,重在考试结果,没有明确此节课需要学生了解……掌握……学会……导致一些同学上完课后也不知道需要做什么。
(三)教学设计操作性不强。教师根据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过于重视设计流程与理论定义,忽视实际学习内容与存在问题,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操作性不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教师开始重视多媒体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但由于不能将所学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实际操作效果不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是学习者对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建构知识意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上,接受外来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完成建构世界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学习者是在不同背景和不同角度下出发的,老师不是统一的引导者,而是协助者。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在生物认识上的独特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认知能力,重视修正其错误。
(二)知识要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问题最终答案,只是一种暂时的假设解释,在社会发展中需要不断革新。知识在具体问题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再创造。因此,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尽力开展与现实问题相关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根据实际解决问题学习,从而积极构建生物知识的现实社会自然意义。
(三)建构围绕关键概念组成的网络结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围绕关键概念建构组成的网络结构,学习者从网络任何一点都可进入学习。因此,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注重协作学习,教师通过进行小组合作等协作学习展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理解,构建一个更全面的生物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几个生物教学设计方法应用
(一)支架式教学设计模式。支架式教学是为学生对知识进行构造概念框架,主要教学设计环节为: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如在学习“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课时,先要围绕此主题进行知识框架分支构造,了解都需要学习应用到何种知识,明确其在此章节“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中的作用。然后根据知识目标确立问题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进入情境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自主思考、自主实验并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探索出结论。最后教师、小组、个人分别进行学校效果评价。
(二)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抛锚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到真实环境中感受,获得经验,主要教学设计环节为: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如在学习“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一节时,教师先和学生谈论酸奶,引出酸奶的生产是利用乳酸菌的新陈代谢这一探究问题进行“抛锚”,学生根据这一问题搜索相关资料,在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对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最后小组经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修正得出正确结果。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可直接作为评价。(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不是人教新课标的,是旧版的)
(三)随机进入教学。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获得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主要教学设计环节: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如在学习“生物多样性”时,教师启发学生从多彩的生物界中的不同生物入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主题,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同一主题探究,随机进入到学习中。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构建思维模式,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思考认知能力。最后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作探讨,学习效果评价。
总之,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专注、更加主动,提高学生思维创造能力。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生物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学习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模式,对建构主义进行不断探索完善,应用于生物教学设计中。
参考文献:
[1]陈雪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篇8
1 建构主义理论阐述
建构主义知识观――基本观点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传授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获取的,而是由活动主体即具有不同认知能力的学习者在实践活动中基于自己的经验面对新事物、新问题时主动建构而成的。建构主义知识观被看作是教学观和学习观的理论基石。
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既非被动接受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储存,而是经过信息加工之后的新的建构。教师担任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沟通合作(“协作”)与交流互动(“会话”)等手段,引导学习者在自身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巩固、改变、重组,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和学习,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教学观――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强调以“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讨论、交流、互动,师生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三是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
2 建构主义理论在设计图形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艺术专业设计图形课程的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设计的创造性教学方法运用到高职艺术专业设计图形课程教学中。
2.1 支架式教学法
(1)搭脚手架。围绕“最邻近发展”要求来建立当前学习主题的概念框架,例如“设计图形”这门课程在“图形固定线元素的训练”时,要涉及到很多关联的概念框架,“线元素的分类”、“线的特征”、“线的不同方向运动在视觉上的得到的印象”、“线的组合”、“线的分割”等。(2)进入情境。 动机是引起行为的原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应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浓厚的兴趣。例如点元素、线元素开拓训练时,可先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展示已获奖学长们的优秀作品,激发学习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欲望,使学习者希望能够尽快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转化为主动学习、独立学习。(3)独立探索。在设计图形课程里面有很多操作实践环节的项目,如十二、二十四色相环的手工制作。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展示不同色相环图片,介绍其分类、概念,引导学习者独立分析。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归纳色相环的规律,结合原有的知识经验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完成实践任务。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帮助要逐步减少,争取做到学习者自己独立理解所学知识,继续在概念框架中攀升。(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如独立探索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习者就上一阶段的色相环练习进行讨论,通过每个人的参与交流,使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得到补充和完善,再经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5)效果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在设计图形课程中,可以全班集中起来观看学生本阶段已完成的项目作品,每个人可以先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作品完成过程中的一些困惑或感悟,然后班级同学自己发言,对其作品进行评判。教师可根据讨论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加以解析,引导讨论的进一步深入,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效果。
2.2 抛锚式教学法
(1)创设情境。给学生播放教学资料库中两个制作的很完整、很精美、富有感染力的肌理制作flash短片,让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2)确定问题。从上述的flash短片中选出拓印法作为此次肌理制作手法的代表,即“锚”。接着教师要抛出问题,根据构建好的问题框架提问:拓印法的制作方法是什么?运用拓印法可以创造表现出什么样的富有肌理的艺术画面?延伸到技法上,还要注意控制水彩水分的多少?色彩颜料的搭配?……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这些问题去查找相关资料。(3)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方法和线索独立的去寻找材料,收集资料。此阶段中教师可及时跟踪,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4)协作学习。围绕学习主题,小组讨论、协商、明确分工,教师与小组成员之间及时反馈、交流、指导。(5)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法的学习过程面临解决的都是现实问题,因此该过程最能反映教学成效。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在班级里公开悬挂展示开展组间互评,或借助班级QQ群、微信或博客这些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评。
2.3 随机进入教学法
篇9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自主学习和主动构建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建构主义这一理论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为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某个心理学家或教育学家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众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关于建构主义知识、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的成果,他们主要包括杜威、维果茨基、加德纳,形成了众多建构主义理论流派,如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等。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有各自的主张,但他们在学习理论上却有着共同的观点,即建构主义者都认为学习者是主动地建构他们的认知世界,提高认知功能,而不是通过单向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观,是指对知识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观念的综合。它涉及到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什么是知识,知识有哪些形态,知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但他们更强调,知识主要是由个人主动地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仅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而不是绝对的真理,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不同的个体会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相同的命题进行不同的建构,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只有通过主动建构来完成。建构主义知识观引起了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一系列变革,这一理论使幼儿教育工作者重新考虑如何帮助幼儿主动建构知识,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质疑、探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境中,进行建构意义的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定的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信息加工理论者把人脑当成计算机,把学习看成信息的登陆、存贮、提取的过程;而建构主义者则认为学习是一个交互用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即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积极主动地建构,从而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由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开放的环境,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促进的环境,是充满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的环境。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而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建构就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不是接受知识的木偶,教师也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与学生交流、探究以及做出调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的经验基础,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意义的建构。建构主意的教学策略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建构客观世界的意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学习要配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主体之外,而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认知结构。
儿童是通过同化或顺应获得新知识的。同化是通过经验或认知结构实现对感觉资料的吸收。儿童积极主动地同化必须以已有的经验背景和认知结构为基础,因而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为幼儿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同化新知识。顺应是儿童借助与新知识或观念的接触,促进已有结构、图式发生改变的过程,或创立足以容纳新接触事物的图,或修正原有结构以容纳新事物的过程。调节是主体在新知识与已有认知水平发生冲突的情境中做出的对原有认知结构的调节。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冲突有助于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利用好认知冲突,推动幼儿认知的发展,一方面要了解幼儿已有认知水平,为幼儿提供的教学、游戏等活动要能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和求知的兴趣;另一方面,认知冲突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要符合适度原则,远远高于幼儿原有认知水平的教学和游戏等活动,太难或非幼儿能力所能达到任务或游戏,会使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不利于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因而,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最适宜的认知冲突,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的认知水平。
(二)重视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交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思维处于感知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只有在与他人或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逐步建构对客观世界的意义。如幼儿只有在对物体的动作中,才能建构物体的轻重等概念。幼儿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建构出数理逻辑经验,如为了让幼儿掌握数的抽象意义,可通过让幼儿摆弄石子,时而将距离放大或缩小,时而改变计数方向和次序的过程中,幼儿最终发现总数始终不变,从而获得对事物量关系的认知并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在幼儿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
(三)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同化作用的实现是儿童主动作用的结果。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是以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正如皮亚杰所言,“一切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和需要为先决条件”,兴趣实际上不过是同化作用的动力。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和需要诱发认知冲突,教师利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幼儿适度的认知冲突,将幼儿对事物表面的兴趣内化,将幼儿的外部需要转化为内部需要,发展幼儿主动地探索事物的积极性和认知事物的能力。
(四)重视幼儿之间的交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就是指为学习者创设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为学习者的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提供一定的情境。协作发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而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会话有助于引发学习者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原有认知结构的发展。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语言、情绪、社会性以及认知的发展。幼儿只有在与其他幼儿交流时,才会知道其他人的看法并非都与自己的一样,这样幼儿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辨别、思考,从而学会从他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从而有利于幼儿养成批判性、客观性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摆脱幼儿的自我中心状态。
(五)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篇10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述评;启示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也被译作结构主义,其创始人可追溯至瑞士的著名心理家皮亚杰。他认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识结构”。认识活动涉及图式、同化、调节和平衡四个环节。儿童是与在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得到发展的。在他看来,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涉及到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儿童在遇到新的事物时,总是试图运用个体的原有图式去同化,如获得成功,便得到认识上暂时的平衡;反之,儿童便立即做出调节,调整原有图式或创建新的图式去同化新的事物,直至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因此,他强调教育者要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认知发展水平,学会与成人、儿童间的合作。这就是皮亚杰所谓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早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皮亚杰的基础上,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卡茨、维果茨基等人对认知结构的性质发展条件、发挥个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评价
建构主义教育家们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进行了极其猛烈的革命性抨击,无疑是应当肯定的。他们重视认识过程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对于学习作了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的区分,对以客观主义为指导的传统教学把初级学习的教学策略与规律的不合理推及到高级学习中作了批判;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原则和教学模式。这是在杜威、维果茨基、皮亚杰、布鲁纳等教育思想基础上的又一次大综合和大发展,是为改革传统教学而进行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建构主义教育家们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更新陈旧的教育观,确定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无疑是有益的和富有启发性的。
建构主义教育家们在教育教学技术领域也进行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教学设计与方法体系,这些对于我们建构现代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助益的。有学者认为,建构主义理论的积极意义表现在:阐释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有力地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形成新的教学主体观,真正认识到学习者的主体性;赋予学习与教学以发展性,深刻揭示出获取知识与学习过程中的非结构性和不确定性;重新解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指出教学过程是学习者在教师帮助下,在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下、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动机及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但是建构主义的某些理论和主张也有所偏颇。比如,他们过于强调事物的意义与个人的建构,没有对事物的唯一正确的理解,过分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提倡情境性教学,力主具体和真实,一部分人甚至由此而反对或忽视概念抽象和概括;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社会性作用,却又要把所有的训练都放在社会背景下进行;鼓吹和主张采用合作学习、学徒时教学代替常规的、正常的教和学等等,这些都说明建构主义教育家在具体与抽象之间,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之间,结构性、确定性与非结构性、非确定性之问,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等诸多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还存在偏差,好走极端,甚至完全否认本质、规律和一般,带有一定的相对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3.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建立在对传统学习观批判基础上形成的,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吸取,加以合理利用。
3.1教师角色的转变
3.1.1教师教学主体理念的转换
建构主义学习观较传统的学习观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由被动接受灌输知识的角色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对传统的教师的教学主体理念发出挑战。“一个教师必须从演讲者转向知识教练。他可以是某个角色模拟者、可以是咨询者、也可以是调解者,或者是对话者或者是质问者。“因此,教师不再只是单纯的教书匠,而能像专家一样为学生创设不同的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方式,研究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教师不再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学习中形成矛盾的地方,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与学生一起学习,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策略,提供各种便利的学习条件。
3.1.2重视学生原有的钮识经验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学习知识靠传授是无效的。其基本方式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学习,即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时引起的认知冲突或认知心理不平衡时认知结构所发生改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认知结构冲突。
首先,教师不能强硬地从外部对学生实施“灌输”,要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把原有的正确观念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对新知识形成意义地建构。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学生持续学习的有效动机、关心学生头脑中发生的事情、倾听、解释学生所说、所做,建立起学生概念结构的“模型”。第三,教师通过探究性的实验、提供事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现象以揭示其与书本知识之间的“不协调”、揭示有关书本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和矛盾、直观教学等途径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原有经验与新现象或事实之间的不一致或矛盾冲突。第四,教师要注意学生尽管引发认知冲突,但有可能出现拒绝新观念、通过机械记忆来纳入新观念的现象。所以,颇斯纳等提出,新观念纳人要满足四个条件:“对原有观念的不满、新观念的可理解性、新观念的合理性和新观念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反思和修改自己的原有经验和认识,接受新的理论。
3.1.3成立学习共同体
传统的教学总是忽视学生学习的社会互动性.把学习看作是学生单独在头脑中进行的活动或背景.而非实际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建构主义者强调充分的切磋、协作的学习社会过程。因此,学习共同体受到了关注,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实现充分切磋、协作的学习社会过程。首先,教师要与学生的其它助学者(专家、支持服务者等)共同构成团体,围绕着所关注的各种问题生成公共知识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建构一种平等的、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其次,教师不再只是讲,而是先保留自己的想法,激发、聆听和洞察学生的想法,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第三,教师要创造一切机会,鼓励学生之间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如小组讨论、观点交流、论辩等形式,使学生在协作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评判,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第四,在合适的条件下,教师要带领学生与其他社区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并与有关领域中的专家或实际工作者进行交流,使学生明白某个知识领域或学科的核心问题,而不是表面的知识点。
3.1.4设置任务情境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学习的最好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的情景中通过感受、体验获得知识,实现知识的建构。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任务情境。首先,学生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并与现实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同构性,以便使学生按自己需要参与搜集、整理和生成信息资源。其次,情境中学习过程要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教师要让学生看到他的思维过程,看到其中成功和错误的尝试,以便对学生的思维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第三,学生要理解该情境中的限制规则,洞悉情境之中所提供的支持条件,从而形成协调的时间参与方式,适应其中的交流与交往规则。第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所必须的工具与资源,这些工具主要包括为完成特定探究项目而必须的专用设备(仪器、装置等),而且还要有各种学习材料(仪器使用手册、工具书、科学参考文献等)、视听媒体以及网络资源和基于网络的认知工具等,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有关工具、资源等。
3.2学生角色的转变
- 上一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重点
- 下一篇: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