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3-29 16:5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技体育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工具理性是西方工业文明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现代竞技体育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重要产物之一,自然也深受其影响:一方面,“利益空间”的不断生长和设定,使竞技体育成为各类参与者的特殊工具;另一方面,在竞技体育“工具化”发展趋势下,各种显而易见的矛盾和冲突始终伴随着其全球化进程。
最初提出“工具理性”这一概念的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M·韦伯。工具理性也称“形式理性”(formalrationality),是西方文化传统理性思维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的具体产物。西方启蒙理性的发展高扬了工具理性,而伴随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人类开始极端推崇工具理性,由此使人类社会或在局部或在一定地域内进入深刻的发展矛盾中。一方面,在工具理性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进一步塑造了“人类的绝对话语权”,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但与此同时,“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结构的失调,个人本位的膨胀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等”。
“工具理性”作为工业文明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自然也深刻地影响着竞技体育的发展。100余年的发展中,它的工具性历程从未间断,尤其是在其全球化态势形成之时,又以各种隐性和显性的特征扩展到世界范围,并通过各种利益群体的实践以具体的结果表现出来。
1竞技体育“工具理性”的基本内涵
论述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即竞技体育的工具性以价值理性为基础。因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互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如果一味强调和追求工具理性就极易造成人性扭曲。“价值理性”(valuerational)也称“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它不仅是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而且是一种目的理性、批判理性、建构理性和信仰理性。价值理性为体,工具理性为用,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的存在提供精神动力,指引着工具理性活动的方向。当理性与竞技体育价值交融而凝成独特的价值理性时,便获得了新的质的规定,便成了区别于工具理性的具有独特意义的理性—既指向竞技体育发展的终级目标,又指向竞技体育的现实发展,其中凝结着人类文明对竞技体育的历史作用结果。因此,竞技体育的“价值理性”就是体育实践者遵循体育之精神内涵,即是否实现了体育所要求的公平、公正、团队、竞争超越等行为品质。它并不看重所选择体育行为的结果,而是各类主体的人格完善。回顾百余年的发展,竞技体育从地域、民族走向世界的实质就是其精神价值契合了时代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确立了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本身就是其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过程。顾拜旦早就指出:“正如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奥林匹克》也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其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这些精辟的论述,都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竞技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是为人的均衡发展提供一种自由境界。这种自由,一方面以充满人文精神的体育运动为全人类构建起一座能够实现友谊联结的桥梁,并提供一种以奋斗、尊重基本公德为基础的全新生活方式。正如国际奥委会第4任主席埃德斯特隆所说:“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但是它为全世界的青年人像亲兄弟一样欢聚一堂提供了机会。”砰另一方面,为体育参与者精神升华提供借鉴和实现的平台。因此,在真正的竞技体育精神世界中,既不存在任何分裂对抗和强权压制,也不存在什么超越主体范畴的更高原则,体育主体作为概念,只是道出了人作为本体在竞技体育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自由状态。
以价值理性为基础,再论述竞技体育的工具理性内涵就有了足够的精神和现实动力支撑。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在韦伯的理论中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指目的——手段理性;二是体现为一种行使理性的含蓄性质,而不论是否含有手段——目的程式。现代竞技体育诞生并发展于“工具理性”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文明中。一百余年来,不论文化架构,还是发展秩序、运行机制都深刻体现出这一核心理念。
第一,竞技体育作为人类实践的对象,自诞生之初就具有了一定的“工具性”,即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实践对象,不仅表现为客观存在的有用性,而且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有用性。这种交互的客观有用性,使各种体育主体相互联结,共同存在于体育实践过程中,彼此以“合目的性”状态成为他人的目标或工具。这样,不同的体育参与者就具备了一定的工具价值,并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在手段——目的的发展逻辑中,当代竟技体育获得了属于自身,当然也属于各种主体的工具性内涵,不同的参与主体根据各自的利益投人到竞技体育之中,采取各种“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种景象,在竞技体育“合法”理性的外表下,总是顽强地表现出难以控制的非理性来。这也正如马克思}s}所说的“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
第二,在工业大生产时代,西方主流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成为竞技体育存在的基本范式,其发展过程的 “工具化”特征也深刻体现出来。“个性至上”、“理性至上”、“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等是现代竞技体育产生的思想基础,尤其是在社会变革深人的时候,这些思想基础又以更为现实的途径构建起竞技体育的发展体系。这一过程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取向等不断作用到竞技体育文化机体中,并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使原有的价值空间被不断设定,如权力、经济、科技、政治、市场等空间。这些价值空间在设定之初,就已经被人为地划分出不同的主体,并“合法地”认定了等级,规定好他们的行为模式、权利与义务,这样就造成了体育主体“合目的”倾向的最大化趋势。但这些价值空间并非是静止不动的,它时刻处于不断的颠覆和重新设定中。各类利益群体在可能的条件下不断扩张着所属的价值空间和影响力,他们或积极或“迫不得已”地采取各种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实践手段。这样一来,原有的利益格局被不断打破,竞技体育也“自然而然”地被纳人到了“不断调和矛盾”的发展轨道上。当竞技体育权力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极大拓展时,所属主体相互联结,共同构成了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实践者,于是就产生了竞技体育商业化、职业化、市场化、法制化发展的抉择。这些合力的交互作用,在使竞技体育成为一种强势文化系统的同时,也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出现了与主体分离的趋势,因此产生了各种危机。以奥运会为例,伟大的权力和经济空间不断改造着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居功至伟或“至高无上”的国际奥委会是核心权力组织,随着奥运会全球化影响的深入,其权力空间在不断扩大;奥林匹克营销计划,即著名的“TOP”计划开启了奥运会整合全球资源的历程,其经济、市场空间成为常人难以涉猎“高端产物”;而寻求国际政治和举办国政治的支持,又使奥运会始终左右于“政治化和非政治化”的两难境地之中。毋庸置疑,利益空间的不断生长是竞技体育全球拓展的重要资源,但不能忽略的是,这一过程并不是那么 “纯粹”,其中夹杂着发展逻辑的变换或置换,这就使竞技体育的价值冲突和利益掌控呈现出集中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而当竞技体育从科学技术中寻求发展逻辑之时,参与主体的任何实践活动也在“大同”的模式中开始遵循技术的自律逻辑,“技术理性”也成为了竞技体育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凸显其价值理性的主体在不自觉中成为了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从而也成为一种客体和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现代竞技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体系。
第三,当利益空间大规模延伸和拓展时,整个竞技体育就成为有机联系的系统,各类主体具有了明确的分工,当一类群体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必然要为其他群体利益的实现做出贡献。所以,在整个体育实践过程中,各类体育参与者都在客观上具有了满足他人需要的工具性价值,这成为竞技体育发展所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由于分工的客观存在和细化,参与者也成为整个竞技体育发展所需要的工具,尤其是当体育主体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时,又以积极的姿态促成新一轮的分工。今天,体育主体的利益已经上升到国家和民族主体层面,这些主体无法回避当代竞技体育的伟大影响力,开始挖空心思地采取各种方式和风格去构建以体育为平台的民族发展契机。 于是,各种传统、民族的资源有了走向世界的新的平台,并上升到象征领域的高度去寻求获得一种“现代化”的身份。这种利益联结能力的广泛提升,使竞技体育的目的化倾向更加突出,不同身份的人群成为了体育主体,开始疯狂瓜分和占有原本已经拥挤不堪的利益空间。由此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进人到一个悖论之中,多元主体在拓展体育发展空间和平台的同时,又重新制造出各种“利益空间”,使自身可能成为“异化了的对象”。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就呈现出这种独特性。就整体发展而言,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资源投入上都能够利用“举国体制”这一利器快速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但就现实情况而言,这一整合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阵痛:体育体制、体育权力格局的更迭和变换,各种权力主体进一步分割着的拥挤空间;旧有的发展秩序被不断颠覆,新的秩序始终处于孕育之中;竞技体育体制改革、部门改革、法制化发展的呼声日渐强烈等。由于新发展秩序有效性的缺失,体育人茫然不知所措,他们既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由此造成了体育价值观、体育发展观、体育道德观的失落和混乱。而与此相应的是,在多重权力主体的运作下,竞技体育市场产生的经济空间已然被事先划定,各种主体利用“合法”身份采用各种非常手段”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身份是法律和国家权力机关赋予其的法律地位,表现出当然的合法性;而非常手段则表明中国竞技体育经济秩序的缺失,无法采取常规性的运作手段,表现出或然的非法性,这样就出现了令人迷惑的现象,在利益产生后面临诸多分配主体,“不公”成为各级或各类主体的共同诉求,各种围绕此种情况产生的难题也层出不穷,无法调和。这些都使中国当代竞技体育在不断的震荡中努力地寻求着新的发展路径。
2竞技体育“工具理性”带来的消极影响
近些年,随着竞技体育工具性价值的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主体投人到了对竞技体育工具价值的恶性追求中,各种“异化”现象也应声而至。
第一,体育主体的否定性弱化了。人与动物和其他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是一种永不满足的存在物,是一种对现实进行不断否定的存在物。动物和其他存在物满足于自然给予它们的本质规定,它们永远不能超越自己的本性。今天的人类更加具有智慧,但也更加具有多样的需求。当竞技体育成为满足人类需求的存在物时,一些体育行为者也想当然地具有了一定的“工具性”,这种工具性使体育主体不断超越自我,拓展着他们获得更多利益回报的美好愿望。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因受自身“工具性”的辖制,他们不得不要首先成为其他主体的“存在物”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样屈从于“工具价值”身份就成了无力改变的基本状况。运动员在今天竞技体育的联结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都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成绩,这一过程本无可厚非,但当运动成绩和“利益”紧密联系时,多数运动员便成为了某种实验品或牺牲品,为了获取“世界认同”,大量运动员成为“铺路石”,丧失了基本的“话语权”,而当这种认同成为现实时,他们又被无情边缘化,成为“合法的淘汰者”。
第二,参与者的主体性被物化了。主体性是人的本质规定,它决定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但当竞技体育被过度工具化了的时候,体育主体也成为了改造对象,主体性被物化在利益实现中,主体性价值也逐渐被湮没了。一方面,在对竞技成绩的绝对追求中,很多运动员丧失了全面接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在退役即面临“淘汰”的悲惨境地;另一方面,当代竞技体育过度的职业化、商业化趋向,“不可避免地站污了竞技体育的神圣,导致竞技体育服从于商业利益……竞技体育的参与者及相关人员屈从于利益的获得和分配,并为此不择手段,歪曲了健全的人格”。为此,何振梁撰文指出:“奥林匹克对职业运动员开放可能导致奥运会失控”,“过度的商业开放带来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滥用兴奋剂的根源是商业化(或政治)的考虑。它对奥林匹克起着消极的作用。它违背了体育的根本目的,损害了运动员的健康。”
篇2
关键词:公信力;执政党;执政公信力;作用机理;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0—0028—04
一、信任、公信力与执政公信力
公信力的核心概念是信任,因此要探讨执政公信力的内涵,必须从分析信任这一核心概念入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信任是主体对客体未来行为的一种良好预期,即主体相信客体的未来行为会符合自己的愿望或达到自己的利益预期。在社会生活中,信任是不可缺少的,它是社会合作的基础,是良好的社会秩序得以存续的前提。信任关系的建立有赖于这样几个要素:第一、信任主体对客体行为的不确定性。什托姆普卡说:“如果我完全有能力强制执行我所希望的行动,我能强迫他人像我希望的那样行动,我不需要信任他们。”[1]30如果客体的行为是完全可控的,是确定的,那么我们无需给予他们信任,让其发展就是了。信任是与不确定性密切相联的,因为我们不可能获得有关客体的所有信息,以确定客体的未来行动是否符合我们的愿望,所以我们凭借少量的信息和判断赋予客体信任,期待客体会按照我们的期望行动。所以,如卢曼所说,信任是“一种风险投资”。[2]第二、信任客体的承诺。并非所有的期望都构成信任,信任主体在对客体未来行为无法预知的情况下给予信任,是因为客体向主体做出了某种承诺,承诺是主体借以信任客体的前提。第三、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利益是将主体与客体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一方信任另一方,是因为一方做出了能给另一方带来利益的承诺,而另一方在履行承诺的过程中也增进了自己的利益,正如罗素·哈丁所说:“说我信任你意味着我有理由期望你因为你自己的原因,在相关事情上作为我的人行事。你的利益暗含着我的利益。”[3]总之,公信力的核心概念是信任。公信力中的“信”指信任,“公”既指主体是公众而不是个人,又指客体具有公共性,如公共权力、公共机构、组织。“力”是指能力。所以,公信力就是指具有公共性质的机构、组织以及具有公共性质的抽象存在物(如权力、制度等)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
执政公信力(本文主要指的是政党的执政公信力),即政党在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赢得的公信力。分析执政公信力概念,需要从政党政治的基本架构中进行。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民众、政党和公共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政党政治的基本框架。[4]47—48欲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应明确公共权力的来源。按照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观点,公共权力来源于个人权利的让渡和委托,也就是说,人们以订立契约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其中每个人都让渡出个人的部分权利,形成公共权力,来组成一个较强大的组织以实现对个人的保护和组织的管理。因此,从公共权力的来源来看,其所有者是民众。民众作为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却不能直接控制公共权力,因为公共权力是一种超越个人力量之上的力量,民众个人无法控制它。政党作为一定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的代表,是民众的组织化,而且从政党的功能来看,它可以作为民众参与政治的工具,这样,民众就把公共权力委托给政党代其掌控。所以,在这个框架内,民众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政党是连接民众和公共权力的桥梁,政党只有得到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支持,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掌握权力,或对政府的运作施加影响,才有存在的价值。[4]42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民众作为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按照权力来源于谁,就要服务于谁的原则,公共权力就要为民众服务。“公共权力不管交给哪个机构,交由谁来执行,其最终所有者是社会公众,而不是受委托的机构,更不是行为者个体。”[5]执政党作为公共权力的受托者,要想赢得民众的信任,提升公信力,就必须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满足民众的利益要求,服务于公共利益,这是其赢得公信力的关键所在。为此,执政党必须做到:第一,给予民众一定的利益预期,也就是向民众做出承诺。这是赢得民众信任的前提。第二,要实现民众的利益,即兑现承诺。承诺兑现了,表明执政党具有良好的信用,民众因此而对执政党具有较高的评价。给民众一定的利益预期,即做出承诺,靠的是执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而实现民众的利益,即兑现承诺,靠的是执政党的实际作为。从以上分析,我们最终可以得出执政公信力的内涵,即执政党在执政的过程中,其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实际作为因反映并满足了民众的利益要求而赢得民众信任的能力。
二、执政公信力的作用机理
在政党政治时代,执政公信力的高低对执政党至关重要,它是政党执政的重要前提。执政公信力有助于提高执政绩效、提升执政权威、增强执政合法性,直接助推社会的发展、稳定和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篇3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问题。文章阐释了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概念与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价值和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竞技体育 软实力 提升意义 提升策略
竞技体育软实力,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精神和智力的形态融合在竞技体育硬实力之中,在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这一点在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如今,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硬实力的不断增强,通过加强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方式,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了关系我国体育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通过阐释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概念与内涵,分析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价值和策略,来为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概念及内涵
竞技体育软实力是相对于竞技体育硬实力来说的那些无形的实力要素,通常说来,这些实力要素,都是以精神和智力的形态融合在竞技体育硬实力之中的,以一种不可量化、不可物化力量的方式支撑和促进着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发展与提升。概括来说,竞技体育软实力主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竞技体育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形态的资源,与竞技体育硬实力中那些有形的、可见的资源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次,竞技体育软实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实力主体不断的自我积累获得的,是一种后发优势;再次,竞技体育软实力,具有精神文化产品的特性,因此,其能够重复使用,且具有无限增值的特点;第四,竞技体育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其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必须要依托于竞技体育硬实力才能够得以发挥和显现;最后,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指标是隐性的,相较于竞技体育硬实力的指标来说,是很难进行准确的量化的。
二、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价值
提升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具有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但是,概括来说其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首先,提升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有助于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提升。竞技体育软实力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在竞技体育软实力上有所突破,将会大大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我国竞技体育硬实力一起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其次,提升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是建设体育强国,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科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能够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与硬实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共进,从而推动我国竞技体育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体育强国的建成和我国体育事业的科学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策略
(一)重视驾驭竞技体育规律的能力的提升。
要提升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确保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充分的了解、掌握、运用和驾驭竞技体育的规律。例如: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运动队的管理规律以及优秀的体育运动人才的成长规律等等。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这些竞技体育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的运用这些规律来指导竞技体育工作的开展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而且谁能够合理的运用、科学的驾驭这些规律,那么往往就意味着,谁就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与先机。因此,在提升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竞技体育规律的认识与掌握,通过加强科学研究的力度、认真总结我国多年来的竞技体育的成功经验、积极跟踪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来提升我国驾驭竞技体育规律的能力。
(二)重视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竞技体育精神文化,不但可以超越地域和国界传播体育文化思想,进行体育文化思想的交流与共享,而且还能够从某种层面上来弥补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硬实力的不足,让本国的体育文化思想得到其它国家的认同与肯定,大大增强这个国家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使得国家的竞技体育软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由此可见,提升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竞争力,不但是提升一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竞技体育软实力文明行、融合性与缓和性最为集中的表现。
而要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一是,要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体育赛事,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二是,重视国际性竞技体育赛事的举办。通过主办重大国际性竞技体育比赛的方式,来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国际知名度;三是,要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各种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活动将我国的体育理论、体育思想和学术成果介绍出去,并通过思想碰撞的方式,对其他国家的竞技体育产生影响。
(三)重视管理体制的创新
国家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需要有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来作保障。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就是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提升的内在要求。虽然说,前些年举国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举国体制已经逐渐表现了滞后性的问题,出现了诸多的弊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竞技体育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举国体制就已经不再适应了,如果此时仍然故步自封,不知变通,必然会影响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提升。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要发展和提升我国的竞技体育软实力,就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何艳华,付甲,邰峰.对国家竞技文化软实力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02.
篇4
论文关键词: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其经济效益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空间。竞技体育要发展必须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也必须与国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和社会环境等发展相协调,其协调程度是什么样就需要对此进行正确的评判,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体现的就是这一主体思想。竞技体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如何,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否起到推动作用,本身的运行状况是否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所以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存在这两点必要性,即:1)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2)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1.1内涵社会评价一般是与项目结合起来进行,在项目实践中,从人类学、社会学学科视角去分析、阐述项目的利弊得失,因此社会评价不是经济评价的剩余,也不同于纯粹的社会学研究。它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项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竞技体育具有文化的属性,产业的特点,所以具有事业性与产业性的双重特点,即成为“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部门的集合”,其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上。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指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数据,分析评价竞技体育为实现国家社会和地方(行业)的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以及竞技体育与社会相互适应的一种系统调查、研究、分析、评价的方法。因此,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既是评价其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也是评价竞技体育本身的生存、发展、运行状况。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不是对具体运动项目的评价。
1.2理论依据
1.2.1经济学理论依据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以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法(TCBA)与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法(SCBA)来作为它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1.2.2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依据人类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它们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人及人种和社会与文化,在体育中都有凸显的特性。体育作为文化现象,是以人的参与为必须的,与人类学研究的人的体质、体能、人种等密不可分,因此必须以人类学为理论依据。
1.2.3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使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创造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复合系统。因而,考察、评价竞技体育应该在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指导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来考察、衡量竞技体育的发展。
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和特点
2.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因竞技体育的“产业性”和“事业性”的双重特性,涉及到经济领域的评价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有直接的效益又有间接的效益。因而:一是评价指标的选取较难,社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很难判断哪些与竞技体育相关,它们之间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二是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尽管人们公认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的存在,但到底怎样衡量其大小程度,也很难量化,而且很多社会效益可能是经济效益派生出来的,很难做到体现社会效益而又不与其他效益重复计算。因此明确提出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理论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2.1.1人本原则社会评价的核心是对社会的人的评价,首要是把人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竞技体育项目投资的主体是人,由人来表现,且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受益的群体也是人(运动员、观众),所以必须以人为本。
2.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特征是要承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地位。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了影响人类发展的多种要素,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不仅要考虑到自身资源与服务的利用,也要考虑对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2.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
2.2.1重在社会因素的人文分析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作为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过程。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等社会因素都会因竞技体育的出现、发展而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结果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态度都是社会评价的内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就是要系统的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分析竞技体育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的政策制订者提供有利的建议和参考,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就是注重对社会因素的分析。
2.2.2宏观性和多目标性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对竞技体育的全面评价,既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广泛的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论文主要是分析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性,分析竞技体育对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宏观性和多目标性。
2.2.3长期性社会评价要考察近期与远期的社会发展目标,要考虑社会和人类的发展,竞技体育对人们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对人素质的影响等都不是短期内能体现出来的,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长期性。
2.2.4定量难社会效益与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竞技体育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对风俗习惯的影响等等,都难以定量计算,只能以定性来分析。
2.2.5无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属于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与其他项目的特点和各自的环境与条件各不相同,涉及的社会因素也不同,因此无法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指标。除此外,还不容易确定指标的参考标准。
2.2.6多层次性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
2.3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在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原则的指导下,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设立是根据我国竞技体育既有公益性又强调经济性特质,结合社会评价自身特点而建立的,基于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广泛性及其评价系统的复杂性,其指标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与科学性;2)统一性;3)可比性与可行性。
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基本体系
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是作为一项国家事业来发展,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来生产或创造其公益性和福利性,但竞技体作为非物化的、服务性的生产行业,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体育事业被“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的《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竞技体育以其自身竞技表演提供特殊审美需求的服务特点,以失去往日单纯比赛的意味,成为赢利颇丰的娱乐项目,成为体育产业化的领头羊。竞技体育在这种“事业性”、“公益性”与“市场性”、“产业性”的双重特性并存的历史前提下,要求竞技体育:一要着眼我国社会目标的整体发展,二要立足于市场经济,即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
考虑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微观的财务评价、中观经济评价、宏观国家社会的角度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体系的建构如图1示:
3.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总体结构在总目标下,设立七个一级评价指标,及多个对应的二级指标(图2)。
3.2体系设立的方法在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论文以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来进行研究。
3.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分析 转贴于
3.3.1人的发展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评价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贯穿在社会评价中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人本原则。从社会评价的角度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评价人的社会的最高准则,又是评价社会的人的最高准则。竞技体育中除体育的基本健身、健心的功能外,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性、公平性、规则性教育引导人们(尤其是学生)认识社会,熟悉社会法则。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高度制度化、组织化的、独立运作的世界体系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具有独立品质的为人们提供愉悦的特定行业,显然属于优化人的精神活动结构和功能的领域,是精神服务产品。无论是从产品的提供者还是产品的享用者的角度,竞技体育对人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3.2社会政治竞技体育业的出现对政治影响的利弊使社会政治成为评价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维度。
3.3.3社会文化把竞技体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列为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文化评价,也是作为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
3.3.4社会经济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与影响。
3.3.4.1市场化程度竞技体育从业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构成率;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文化消费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竞技体育事业部分的经费自给率。
3.3.4.2发展水平增加值年增长率、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构成率、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增长率。
3.3.4.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国民经济贡献率、国民经济支持率、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
3.3.4.4经济结构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产业结构来分析。
3.3.4.5科学技术竞技体育中的场地建设、训练器材、训练的科学手段等无不体现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3.3.5社会生活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社会生活领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生活指标主要分析生活水平、就业效果、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几个部分:
3.3.5.1就业效果竞技体育某一项目在某地区的建立与发展是为该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使社会剩余劳动力更多,其衡量指标有直接就业效果和间接就业效果及总体就业效果三个方面。
3.3.5.2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收入的增加与实际生活的变化的关系是成正比还是其他。
3.3.5.3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竞技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属社会福利事业,满足一部分人的竞技体育的需求。因此,从竞技体育的角度也可以了解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
3.3.5.4医疗卫生通过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及非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的关系能反映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情况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3.6社会环境竞技体育的大力发展与社会环境是否协调、是否相适应、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考察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城市发展两个指标来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3.7可持续性发展用下面几个指标来共同考察:
3.3.7.1经济从国家投入、社会投入及竞技体育产出的角度看,竞技体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是否使竞技体育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2环境从竞技体育对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保护、污染等环保角度来考察竞技体育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3社会竞技体育对贫困、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正、福利等起着怎样正负影响程度,是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因素保证。
3.4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权重值的推求,采用了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先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一致性检验以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统计计算,推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20位专家的专家征询意见表(共20份)来确定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后,然后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再通过各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根据模糊运算规则,(其中i=行,j=列),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是0.576。
篇5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新定义;形式逻辑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1-0023-06
An analysi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and ways to
correct the new definition of Wushu
YANG Jian-ying,GUO Fu-mo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1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basic theories about Wushu, firstly, in terms of formal logic and specific content, the authors dissecte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new definition of Wushu which was given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s: in terms of form,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is the mixing up of “definition” and “concept”; in terms of specific content, major problems include inaccurate connotation definition, chaotic category relationship, neglecting traditional Wushu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extensions, igno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marcation” and “division” etc. Aiming at the said problems, the authors corrected the new defin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for concept definition by applying formal logic. Lastly, the authors formed two types of Wushu concepts from such two perspectives as “property definition” and “occurrence defini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new definition of Wushu;formal logic
目前,国家层面使用的武术定义是2009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织全国50余位专家在河南登封举办的“武术定义和礼仪标准化研讨会”上经充分讨论,在高度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该定义表述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相对以前的武术概念,新定义既取得了新突破,也产生了新问题。对此,学术界早有讨论。如新华社记者王俊璞[1-2]的《武术新定义融入中华文化内涵 新定义着重突出文化性》、《武术新定义诞生记》、乔熛等[3]的《武术新定义诞生 武术事业新时期》、周伟良[4]的《“武术”定义的新成果》等从不同角度对武术新定义取得的新进展和重大突破进行了总结。又如张显[5]的《质疑武术新定义》、黄文龙等[6]的《中国武术新定义辨析》、周伟良[7]的《武术概念新论》、卢元镇[8]的《中国武术竞技化的迷途与困境》等则从多方面论证了新定义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定义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遵从,而应该客观地对待,形成既符合武术的客观实际,也符合形式逻辑界定概念的基本要求的更为准确的表述。对于新定义取得的新突破,以上学者已经总结得很全面,对于存在的问题,虽已有学者讨论,但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本研究拟从概念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展开更为深入的剖析,并给予修正,以形成更为客观、严谨的武术概念。
1 武术新定义存在的问题剖析
给一个事物下定义、界定概念,必须牢牢把握两方面:其一,形式上,必须遵循形式逻辑下定义、表述概念的基本要求;其二,具体内容上,必须根据不同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尽量接近事物本质,全面、客观、准确地进行表述[9]。因此,对武术下定义、表述概念,首先要从形式上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范,其次必须由武术专业人群根据武术专业理论知识确定形式逻辑所规定的形式中的具体内容。武术新定义存在的问题正涉及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1.1 武术新定义在形式上存在的问题
武术新定义在形式上存在的最明显问题是将“定义”与“概念”混淆,其他细节问题还包括没有弄清“划分”与“分解”的区别、将“交叉关系”视为“属种关系”等等。这里重点讨论前者,对于其他细节问题将穿插在接下来的具体内容中讨论。
“定义”与“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名词,两者的联系在于:定义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之一,它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区别在于:定义仅揭示事物的内涵,而概念除了要揭示事物的内涵之外,还要运用划分的逻辑方法明确事物的外延。也就是说,定义仅仅是概念中的一方面,而非全部。
2009年7月于河南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礼仪标准化研讨会”所形成的成果“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到底是武术的定义,还是武术的概念?——该表述中既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揭示了武术的内涵“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也用划分的方法明确了武术的外延“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这显然是武术的概念。如果仅仅是给武术下定义,表述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即可,无需画蛇添足地加上“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冠名武术定义研讨会,却形成了武术概念,这是逻辑学方面出现的一个明显失误。改正方法有二:其一把新成果中相关武术外延的内容删掉,其二,把“武术定义研讨会”改为“武术概念研讨会”,把新成果“武术的定义”更正为“武术的概念”。
客观地讲,仅从形式上,新定义优点大于缺点,因为从大方向上该定义遵循了定义事物普遍采用的“属加种差”的逻辑方法,将武术的“属”确立为“传统体育”,将“种差”确立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只是在细节上有所疏忽,没有对定义与概念进行辨别。
1.2 武术新概念在具体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1)内涵方面。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一般运用“定义”的逻辑方法揭示,常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新概念将武术的内涵定义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从武术专业知识角度来看是否合适?
首先,作为内涵之一的“中华文化”既笼统,也不全面。形式逻辑要求给一个事物下定义时“定义项中不能包括含混的概念或语词”[9]27,“中华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词语,它包括很多内容,难道都是武术的理论基础?另外,“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只是针对传统武术,对现代竞技武术显然不合适。以现代散打运动为例,撇开具体技术,仅从文化角度,它与西方拳击运动几乎没有区别。无论从训练过程中的强度、密度、运动量的控制、训练方法的选择、训练周期的安排,还是从训练和竞赛的具体组织实施方法、场地器材服装的选择、比赛结果的判定,现代竞技散打和西方拳击运动一样,都是建构在具有明显西方文化特色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运动项目。确切地说,现代散打运动更多的是以西方文化为理论基础,而非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如果将“中华文化”作为武术概念的内涵,无疑将把现代竞技武术主要分支的现代散打运动排除在外。因此,表述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不全面。
其次,作为内涵之二的“技击方法”并不是所有武术内容的内涵,不能反映中华武术的新发展。对于传统武术而言,用“技击方法”还勉强说得过去,因为各拳种的绝大多数动作都是围绕技击方法而形成的。对于现代散打运动而言,这种表述也十分贴切,因为其每一动作都是“技击方法”。但是,对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竞技体育领域,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属于难美表现类运动项目,它是武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从技击术领域质变到艺术领域的一个新分支,其具体动作仅仅具有象征性技击含义,早已失去了技击价值。用戴国斌[10]的话说,套路和散打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形态,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编码和解码系统”。可以肯定地说,用这种套路动作与技击对抗,每战必败。因此,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动作根本就不是技击方法。如果把“技击方法”作为武术概念的内涵,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无疑将被排除在外。另外,被武术管理中心确定为第130个拳种的木兰拳,其中基本没有多少技击方法,难道也将其排除在外?显然,以“技击方法”作为武术概念的内涵,等于否定了武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成果——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及其他新内容,不能全面地反映武术全貌。
最后,作为新定义之属概念的“传统体育”与武术不是属种关系,而是交叉关系。“传统体育”是否属于“武术”?也就是说,是否所有的武术内容都包含在“传统体育”之中?仅仅对现代竞技武术而言,还勉强说得过去。因为可以称现代竞技武术为现代体育,因为它融入了太多的现代元素,是传统武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可以称其为传统体育,尽管它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但仍蕴含着一些中国文化的传统。称其为现代体育,是相对传统武术而言,称其为传统体育,是相对外来体育项目而言。因此,称现代竞技武术为传统体育,虽然不是很恰当,但尚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传统武术而言,问题就大了,因为传统武术根本就不属于体育,更不用说属于传统体育了。以传统武术中徒手技法为例,其中不乏二龙戏珠、海底撩阴、双峰贯耳、脑后摘盔等致命的技击招法,这些是现代体育规则所能容忍的吗?以武术中的器械为例,只是到了近几十年才改为目前这种样子,之前刀剑都是有重量并且开刃的武器。1958年时任国家体委运动司司长李梦华为贯彻国家层面发展武术“淡化技击”指导思想,而在一次简短的报告中说:“即便是练习枪刀剑棍,也不应该理解为战斗武器,而应理解为运动器械。”[11]他之所以这样强调,正说明当时人们仍把武术器械理解为战斗武器。追寻童年习武之初的记忆,有位曾参加对日寇白刃战的老武术家向我们讲解刀应该如何用力才能够快速刺入人体,刺入之后应该如何用力才能够既迅速拔出又让对方立刻毙命的技巧。这种技巧显然是武术中的刀术技法,但是,如果将其归为体育,恐怕既有悖常理,也难以被人们接受。程大力[12]将“真正的武术”界定为“杀人术”、“杀人艺术”或“艺术杀人”,可能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客观地讲,无论武术徒手技法还是器械技法,长期以来都是自卫应敌的技术,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体育化发展的趋向,有些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安全保障的竞技运动,有些发展成为人们健身的手段而已。
在体育界,卢元镇、张洪潭等名家都极力反对把武术归属于体育。卢元镇[8]指出“中国武术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丛体,它以多个触角与哲学、军事、教育、医学、养生、竞技、娱乐、休闲、民俗等相关联,具有跨领域、跨学科、跨人群的性质,它不仅仅属于体育,体育部门对它的定义只能算是其中一家之言。”有学者引用张洪潭[5]的观点指出“武术与体育在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在武术界,邱丕相[13]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质疑:“难道由于武术归体育部门来管,它只带有体育属性吗?诚然不能!从广义上说,武术的定义并不是体育能够涵盖的。”在其新近再版的专著《武术初阶》中又强调“武术在古代并不是作为体育形态出现的,武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首先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技击术,从严格意义上武术广泛的功能和社会价值,体育尚不能涵盖它的全部。”[14]李印东[15]在其博士论文专著《武术释义》中也以图示的方法说明“武术和体育的逻辑关系不是属种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如果以体育涵盖整个武术,显然有悖常理,既不符合武术界的认识,也不符合体育界的认识。另外,随着武术的发展,目前很多内容跨入舞台艺术领域,成为“演艺武术”,这些恐怕“传统体育”也难以涵盖。应该说,中国的传统体育包括拔河、跳绳、秋千、风筝、毽球、导引养生术等很多方面的内容,而武术的主体原本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技击术,只是有一部分内容具有了体育化发展的趋向,成为健身术和竞技运动,并逐渐成为当今武术的主流而已,武术与“传统体育”是上述逻辑学中所列举的第4类——交叉关系,而非下属关系。“传统体育”不能涵盖整个武术,所以将其作为武术的上属概念,显然是犯了逻辑学方面的错误。
2)外延方面。
划分是“把一类事物分成许多小类,或把一个属分成几个种”,而分解则是“把一个具体事物分成许多部分”[9]60。例如,我们对“树”进行分类时,可以分为针叶树、阔叶树,而绝不能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组成部分,前者是划分,后者是分解。分解后的部分不一定具有整体的属性,而划分之后的小类都具有原事物的属性[16]。新概念中将武术按照“主要运动形式”划分为“套路、格斗、功法”3大类,是否合适?
对现代竞技武术而言,无疑套路、格斗、功法是将武术划分之后的3类内容。因为在现代竞技武术领域首先得到开展的是竞技武术套路(20世纪50年代后期),然后是竞技武术散打(1979年试点,1989年成为正式竞赛项目),最后是竞技武术功法(2004年始第1届武术功力比赛),这3块内容相互独立,所以可以将现代竞技武术划分为套路、格斗、功法3类。然而,对于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武术,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温力[17]曾将武术传统的训练体系提炼为从基本功、套路,到拆手、喂手、对抗性练习、实战的训练过程。程大力[18]将拳种流派下面的内容概括为“有各自不同风格和内容的基本功、功法、内功、若干拳术套路、若干器械套路、拳术和器械的拆单练习、拳术和器械的对抗练习等等。”周伟良[19]从很多拳种中总结归纳出“以拳法为诸艺之源,以套路为入门之法,最终以‘既得艺,必试敌’即由招至化这样一个‘不离日用’的基本习武程序。”在绝大多数传统武术拳种的技术训练体系中,基本功、套路(单练、对练)、拆招、喂手、散手、实战等,构成了一个有机技术体系,套路、格斗、功法仅仅是这个技术体系中的3个环节,而非3类。如果对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武术进行分类,可以按拳种分为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不同拳种,也可以按地域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不同地域的武术,还可以把每个拳种横向切开,划分为徒手和持械两类,但是绝对不能划分为基本功、套路、拆招、实战等。因为前3种划分之后的每一小类都具有武术的本质属性,可以单独成类,而后者只是列举了每个拳种的技术环节,每个环节不一定具有武术的本质属性(如武术中的踢腿、劈叉、下腰、翻腰、站桩、举石锁等一些功法练习只是武术技击的辅手段,根本不具有技击含义),这显然是分解。
形式逻辑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是划分,而非分解,将武术概念的外延表述为“套路、格斗、功法”仅适合官方开展的现代竞技武术,不适合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武术。如果上述武术新概念仅仅是针对现代竞技武术没有问题,如果也涵盖传统武术,那将犯混淆“划分”与“分解”的逻辑错误。
2 按照形式逻辑表述概念的要求对武术新概念的修正
2.1 对内涵的修正
由于揭示概念内涵逻辑方法是定义,而定义一般采用“属+种差”的方法,所以,首先应该确立武术的属概念,在此基础上再界定相应的种差。
既然传统体育与武术是交叉关系,不是属种关系,不能涵盖所有的武术内容,那么就应该选取更大能够涵盖武术整体的属概念。经反复推敲,“人体运动文化”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由于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层面一直把武术定位于体育领域的技术层面,由此导致了本来作为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丛体”[8]的武术失去了很多文化特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层面把文化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武术界很多学者也开始从文化角度重新认识武术,武术的文化景观得以重现。邱丕相[14]13在《武术初阶》的序言中总结道:“我们不能仅仅将武术作为一项技术来认识,也不应把它只看作强身健体的手段,更不能只从防身自卫去考虑。应该说,这些认识都没错,但是不全面,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中国武术是以身体动作诠释中国文化的生动载体,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站在文化的高度从人文学科的视角重新认识武术,是研究武术和发展武术的制高点,由此而言,可以将武术归属于“人体运动文化”。人体运动文化既包括舞蹈、杂技,也包括体育、技击术,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属概念。目前的武术既有一部分仍属于技击术范畴,也有一部分发展成了体育运动,还有一部分跨入了艺术领域,只有“人体运动文化”才能涵盖这么庞大复杂的文化现象。因此,将武术的属概念确立为“人体运动文化”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鉴于新概念中“以中华文化为基础”既笼统含混,也不能涵盖基本丧失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武术散打等内容,所以建议将其直接拿掉。但是,拿掉之后,又将出现涵盖面过宽的逻辑问题,势必把国外武技也包括进来。因此,还必须加以限定。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在其属概念加上“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修饰语即可。因为尽管现代散打丧失了众多中国文化特色,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它是由中华民族创造的。而且“由中华民族创造的”语义明了,清晰易懂。因此武术的属概念可以限定为“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人体运动文化”。
属概念确定之后,就要确定种差,即武术不同于“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人体运动文化”这个“属”中其他种类的事物的属性。对种差的确立,既可以从武术的性质角度出发,也可以从武术形成发展的角度出发,下面分别论证。
武术新概念之内涵“技击方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视了武术的新发展,把竞技武术套路等内容排除在外。为了把这些内容涵盖进来,可以将“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修正为“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首先,对于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动作而言,虽然失去了技击价值,不再是技击方法,但是,这些动作毕竟由技击动作演化而来,大部分还保留着象征性的技击含义,所以可以称其为“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又由于竞技武术套路中还有少数动作根本没有技击含义,所以直接称“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内容”过于绝对,加上“主要”二字,称“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更为恰当。其次,如此修正,也涵盖了现代竞技武术散打和传统武术。因为现代散打技术体系中的每个动作都是实实在在的技击方法,都已经是技击方法了难道还没有技击含义?无可否认,这些技击方法肯定是“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传统武术亦然。因此,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作为武术概念内涵的种差,基本能够涵盖所有的武术内容,是一个更为合适的选择。
有学者可能质疑:概念应该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将概念内涵的种差修改为“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是否会扩大武术的本质?形式逻辑教材在讲解事物的属性时说:事物有很多属性,其中有些是特有属性,有些是偶有属性,特有属性又包括本质属性和固有属性[9]15-16。而界定概念只须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即可,不一定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因为界定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选取不同的属,由此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种差。例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认识武术时,武术与书法、绘画、舞蹈、戏曲、杂技以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种差就是“武术主要由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组成”。而如果从世界技击术的范围来认识武术,武术与世界其他国家武技的种差就是“由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技术多元、内外兼修、形神兼备、诗意审美等的中华文化特色”。从不同角度出发,事物的特有属性是多元的,而本质属性则是相对固定单一的。鉴于形式逻辑界定概念的要求,此处没有必要一定揭示武术最本质的属性,只须揭示与相应的属概念相对应特有属性即可,而“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正是武术相对由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人体运动文化的种差。
综上所述,武术的新定义可以表述为:“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人体运动文化”。
以上定义是“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作为种差的定义”,属于“性质定义”[20]。形式逻辑告诉我们,“一类事物的种差,可以是这类事物现有的属性,也可以是这类事物发生或形成过程中的情况”,“用事物发生或形成过程中的情况作为种差的定义”[9]46称为发生定义。对于武术而言,也可以根据现有武术内容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定义。现有的武术内容,无论是保持着原有技击本质的隶属于技击术范畴的武术,还是经健身化、竞技化发展之后跨入体育领域的武术,或是进军艺术领域的演艺类武术,都是在技击的基础上,围绕技击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技击是各类各色的武术内容的本源和核心。长期以来,针对竞技武术套路对武术技击特点的淡化,武术界很多学者曾展开激烈争论,但是,强化技击特点也好,淡化技击特点也罢,都没有离开技击,都说明竞技武术套路与技击的内在联系,是在技击动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术现有的各类各色的内容都是围绕技击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可以从“形成过程”的角度,将“围绕技击而发展起来”的作为种差,将武术“发生定义”表述为“由中华民族创造的围绕技击而发展起来的人体运动文化”。
2.2 对外延的修正
前面已经论证了将武术概念的外延表述为“套路、格斗、功法”,混淆了“划分”与“分解”,仅考虑官方开展的竞技武术,没有兼顾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武术。而“武术不仅仅属于体育,更不仅仅属于竞技体育,尤其不属于行政垄断体制管制下的、以‘金牌至上’为理念的竞技体育”[8],所以,应该突破竞技体育的思维限定,改变单纯从竞技武术出发考虑问题的单一思维模式,着眼于武术的整体全局,界定包含所有武术内容的新概念,这样才既符合武术发展的实际,也符合武术主管部门新近提出的“大武术观”。
把武术分成几个小类,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划分。例如:根据文化学方面赖以构建的理论基础,可粗略地划分为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根据活动人群,可大体分为学校武术、大众武术、专业武术;根据技术风格,可划分为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等不同拳种;根据形成的地域,可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武术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完全遵循形式逻辑的严格意义上的“划分”。形式逻辑对划分事物有严格的要求,既不能子项兼容,也必须穷尽母项,还应按照同一标准。以上显然难以满足这么苛刻的划分条件。
翻阅各种武术资料,发现老一辈武术家蔡龙云[21]1在表述武术概念时曾采用“徒手或器械”的分类方法,邱丕相[14]13在《武术初阶》中介绍武术“原本”时将其称为“徒手或手持武器用于搏杀格斗的方法与技艺”,也采用了“徒手或手持武器”的划分方法。从逻辑学角度,将武术划分为“徒手”、“持械”,应该没有逻辑问题。
首先,这种分法是“划分”而非“分解”。无论是徒手技击、徒手演练,还是持械技击、持械演练,都具有武术的特有属性——技击,其主要组成动作都具有技击含义。以形意拳的徒手练习为例,其中包括三体式(站桩)、五行拳(单势)、十二形(组合)、杂式捶(单练套路)、安身炮(对练套路)、形意散手等组成部分,基本上包括了武术技击的全息影像。即使竞技武术领域的长拳套路,其动作虽失去了技击价值但也大多基本保持着象征性的技击含义。武术器械中,以温力[22]著《六合大枪》为例,其中介绍的枪术既包括拦枪、拿枪、劈枪、挑枪、拨枪、闯扎枪、穿指挑枪等单势对扎技法,也包括六路单练套路,还包括四路对扎套路,这些技法都可以拆开实战,可以说,这套枪法同徒手拳种一样,也基本包括了武术的全息影像。其他很多武术器械也都如此。即使现代竞技武术中的花枪套路,其大部分动作也保留着象征性的技击含义。因此,把武术分为徒手和持械,绝非将其肢解之后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其划分之后的两大类内容。
其次,这种划分不存在子项兼容、未穷尽母项、未按同一划分标准等逻辑问题。将武术划分为徒手技术和持械技术,属于划分中最特别的“二分法”,两者之间既没有相互交叉的内容,也是按照一个而非两个标准进行的划分,同时也涵盖了武术的所有内容,穷尽了武术这个母项,因此,从形式逻辑划分事物的角度,不存在任何问题。
按照运动形式将武术划分为徒手和持械,以此作为武术概念的外延,可以解决将武术划分为套路、格斗、功法带来的逻辑混乱问题,应该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俊璞. 武术新定义融入中华文化内涵 新定义着重突出文化性[EB/OL]. http://.cn/o/
2009-07-11/21504477185.shtml,新华网,2009-07-11.
[2] 王俊璞. 武术新定义诞生记[J]. 中华武术,2009(8):30-35.
[3] 乔熛,乔晓芸. 武术新定义诞生 武术事业新时期[J]. 少林与太极,2009(9):7-8.
[4] 周伟良. “武术”定义的新成果[J]. 中华武术,2009(8):31-34.
[5] 张显. 质疑武术新定义[J]. 体育学刊,2011,18(6):12-15.
[6] 黄文龙,屈国锋,王建华. 中国武术新定义辨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1,8(3):13-15.
[7] 周伟良. 武术概念新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1):10-13.
[8] 卢元镇. 中国武术竞技化的迷途与困境[J]. 搏击·武术科学,2010,7(3):1-2.
[9] 金岳霖. 形式逻辑[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 戴国斌. 武术:身体的文化[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202.
[11] 苏晓晴,李一平,施文忠. 试论时期中国武术发展的特征[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6):29-32.
[12] 程大力. 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21-25.
[13] 邱丕相. 对武术概念的辨析与再认识[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2):7-10.
[14] 邱丕相. 武术初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3-15.
[15] 李印东. 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功能价值体系阐释[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7.
[16] 张起建. 新编形式逻辑[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81.
[17] 温力. 武术传统技术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形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31(2):13-17.
[18] 程大力. 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J]. 体育文化导刊,2005(2):16-20.
[19] 周伟良. 行健放歌——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文化诠释[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74-86.
[20] 连丽霞. 形式逻辑简明教程[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38.
篇6
【关键词】新时期 竞技健美操 审美追求
健美操来源于人们对身体健美的崇尚和要求,通常有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之分,无论哪一种健美操都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有韵律的身体活动,以身体姿势的展示将人体健与美的动态、形象和内在感情融汇在一起。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连续复杂的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它以成套动作作为表现形式,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作、音乐和表现的完美融合体现创造性。
一、竞技健美操的美学效应
健美操是表现美的人体运动,人体运动是受主观意识指挥的一种精神作用的外在表现,人体又能在运动中体现出思想意志、道德情操、情感、作风、气质等内在美,这种美是健美操给人特有的感受。现代竞技健美操以融体操之健与舞蹈之美和音乐之韵于一体而令人耳目一新,它以动作创编科学、姿态优美以及对人体的健身、健体、健美和健心有益而吸引着人们的广泛关注。新时期竞技健美操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健美操运动,比健身健美操更加激烈,更能体现出健与美的特色。竞技健美操建立在美学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讲究造型美,要求动作美观大方,准确到位,要求训练身体各个部位的正确姿势,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展,培养健美的体形和风度,塑造健美的自我。竞技健美操既注重外在美的锻炼,又强调内在美的培养,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健身、健心、健美的整体效应。
新时期,我国各种以竞技为主要方式的竞技健美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竞技健美操的音乐、舞蹈、动作、形体、着装各种表现形式充分、深刻的展示出了竞技健美操独特的美学效应和现代气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和关注,新时期以“美”为主导的竞技健美操健身思想正在逐步形成。
二、新时期竞技健美操的审美追求
美学是人们在与美的事物接触过程中出生的经验总结,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审美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美,审美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美的研究,掌握美的法则,以欣赏一切事物的美,并按照美的法则创造艺术的美。竞技健美操是人们追求美的一种运动形式,随着健美操的兴起与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的迅速提升,其动作特点更朝着难、新、美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竞技健美操的审美特征,众多的美学因素构成了大众对竞技健美操的审美追求,新时期竞技健美操的审美追求主要表现在竞技健美操的人体美、动作美、音乐美、舞蹈美、和谐美和内涵美。美学表现力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迈向成功之门的钥匙,是一套竞技健美操的色彩和灵魂。通过自身所具备的认知力、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把动作和音乐的内涵化为自身内在的情感,借助于身体姿态、技术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外部形态持续地表达出来,用以吸引和感染观众,达到运动员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表现的完美统一。
1.人体形态美
人体形态美是体现运动员表现力的基本条件。一个五官端正,体形匀称,肤色较好,脂肪层少的健美者展现出匀称的骨骼、刚健有力的肌肉、协调而灵巧的肢体美,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和极大的青春魅力,也能体现出运动员的信心与勇气。人体形态美是美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晶,是人体美的典范,也是人的内在品质、性格、思想作风的表现,是健美操运动员独特风格和外在气质的载体,同时又营造出直观深刻的人体美学视觉效果。
2.动作美
美是动作的外在表现,动作是美的表达方式,动作美通过运动个体或群体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以和谐完美的形体动作而表现出其特有的美,这种美以力量、速度、方向、色彩、造型与技巧于一身,在完成竞技健美操动作时必须掌握好做不同类型动作时肌肉紧张与松弛的对比感,把握好同类动作在不同状态下肌肉用力的强弱大小的处理,才能使动作优美稳健,达到力与美的和谐统一。
3.音乐舞蹈美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竞技健美操音乐不仅是动作的节奏和力度的号召,而且是运动员风格和动作的表现。音乐在竞技健美操比赛或表演过程中,强化动作的展现,烘托全套动作的气氛,增强热烈浓厚的感染力。运动员可从音乐的内涵中,寻找出情感变化的最佳依据,完美的动作只有在与动作风格一致的音乐伴奏下才会使动作更加富有生命活力,才会使无声的形体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动作本身的内涵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对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产生相宜的刺激作用,从而引起人们强烈的审美共鸣,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同时,竞技健美操以其优美的舞蹈形象,向人们展示千姿百态的舞蹈语言,以惊人的美和高度概括性震撼观众的心灵,产生强大的共鸣,舞蹈的人体艺术最能表现人体美,通过点与线的移动造成动与静的姿态和形态,不同的节奏节拍形成不同的韵律风格,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感情。竞技健美操通过优美活泼的舞蹈,优雅脱俗的音乐来感悟美,创造美、享受美,激发出蓬勃向上、追求自我完美和自我表现的意境。
4.内涵美
内涵是运动员内在个性特点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运动员由个性迸发的表现力是最能展示自身优势的,也使表现力更富有激情和个性。内涵的个性特点主要包括自信心、应变能力及思维想象力。竞技健美操是一项表演性很强的项目,运动员应具有自信心,敢于挑战的竞技心态,应具有适应和应付赛场上可能遇到的突变能力以及对动作、音乐大胆的思维想象能力。在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中要针对运动员的自我表现,充分发挥他们内心情绪的体现才能,只有在这种心态下,运动员才能有高昂的激情和出色的表现力。
5.感染力美
感染力是指运动员的动作能激起他人共鸣的一种情感,是通过精神面貌体现出的人的神态、神韵、神采及表现出的活力,把他人带入美的境地。这就要求运动员能够持续地通过目光,真诚自然的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力与观众交流。运动员在成套动作完成过程中,要有自信的表现,通过运动员肌肉的弹性,动作的爆发力来表现健美操的魅力,向人们展现出一定社会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审美层面的不同需求和渴望,其感召力、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一种和谐美,是体育的核心范畴,也是体育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正中,李大光.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之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02)..
[2]邓嘉,李杉,邓欣.体育审美能力[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篇7
【关键词】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武术文化;技击性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74-2
一、传统武术在高校积极开展的必要性
(一)高校武术本质的丢失——技击性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文化是以攻防格斗为目的的人体动作为核心的人体文化。要想让学生打心底认识和熟悉中国武术文化,就必须以武术的本质为核心,教授武术动作。现在,国内高校武术主要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部分学校开设了武术散打等竞技武术内容。正由于竞技武术套路的繁荣发展,使得武术的发展脱离自身的本质,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竞技武术套路本身没实际的攻防意义。竞技武术套路是人们在新时代对武术的新认识和新的发展。根据奥林匹克精神,武术工作者提出了竞技武术套路技术要走“高”、“难”、“美”、“新”、“真”的发展道路,使竞技武术套路更有可比性和观赏性。武术竞技套路从无到有,就注定其发展将脱离武术的本质——技击性,走上一条以表演、观赏为主的竞技体育道路。二是教学过程中,对美、难的过度追求。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动作的标准性不仅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准绳,更是是教师衡量动作质量的唯一准绳。艺术美是武术套路运动的一个重要运动表现,武术套路运动是通过两种形式表现艺术美:其一,表现‘外’的形式美;其二,表现‘内’的意蕴美”。不管是外在形式美,还是内在的意蕴美,最终都落在一个“美“字上。从而忽略了武术的实用,甚至根本就没有将武术的实用性纳入竞技武术套路中。武术课程教学在普通高校中开设比较普遍,但是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即学生希望更多地学习、了解传统武术方面的内容,可能是因为传统武术中凝聚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攻防格斗技巧,更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二)高校武术文化内涵的缺失
传统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本质的基础上,融合了不同时代的不同学理的相关知识和思想,特别深受中国传统自然观、哲学、医药学、兵法学、伦理学,以及审美学、宗教观念等滋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武术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武崇德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武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用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德”与“艺”的统一。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武术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武术技术动作;二是武德,在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武德并没有被当做武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学习武术后,连武德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期待学生能领悟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也正由于教学内容中文化部分被忽视,而会造学生学习了武术,却不懂得武术的文化内涵,而对于未学过的同学,则会使学生产生思维误区,认为武术就是“耍耍”套路而已。比如武术的抱拳礼,看是很简单的动作,但是,如果不将其贯穿在每次课的内容中,就会失去武术的课的特色。相比国外的技击术,如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格斗技术,无不将本国的礼仪文化贯穿于其中,用以提升其竞争力,促进本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武术确实要逊色许多。
二、传统武术在高校积极开展的困境
(一)传统武术师资的匮乏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传统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母体,是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的基础。近现代以来,我国传统武术却因种种原因,发展滞后,已经处在逐步消亡的状态。全国各地方、各门派的老拳师都相继离世或退休,传承内容大幅度递减,这使得传统武术的习练人群逐渐萎缩,再者,现代竞技武术在社会、学校的大事推广,致使传统武术后备人才出现断层想象。有调查发现,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教师专业方向的分布情况不平衡,套路的占57%,散手的占26%,民族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养生占17%,由于以前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多以民间传统方式流传,进入学校较晚,使得这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年轻武术教师都是练竞技武术出来的,对传统武术了解和练习较少,造成传统武术师资的相对匮乏。传统武术在学校开展得好与差,决定于学校对传统武术的支持力度。从学校利益的角度来说,学校基本不会花费许多额外的物力、人力、财力,引进传统武术人才,以弥补学校原本传统武术师资相对匮乏或没有的状态,这都会直接影响传统武术在高校的积极开展。
(二)传统武术自身的制约因素
传统武术种类繁多,理论丰富。在1983—1986年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成果中,就套路而言,自成体系的拳种就多达129个,拳械套路近5000种,吸收过去不同时代的不同学理的相关知识和思想。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武术的发展在吸收文化精华的同时,一些消极的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的过滤,与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有着深厚的关系。在流传过程中,一些不讲科学,甚至故弄玄虚、迷信色彩的东西,也参杂进来。数千年以来,传统武术的传授方式非常狭隘,门派意识表现突出,传授时,“传内不传外”、“没有合适的人选,宁可失传,也不轻传”。等思想,以及“十年磨一剑”,“台上分钟,台下十年功”超长的习练周期,都会影响传统武术在高校的广泛开展。
(三)传统练武人才的“生存”岌岌可危
生存是人的本能,古代练武或从军或健身、自保,由于当时的社会形态,使得练武受当时社会的青睐,这都为习武者创造了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物资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已由物资层面转向观赏、娱乐等精神层面。在社会和谐的环境下,武术的本质价值已经逐步退出了社会的主要需求,而武术的健身、娱乐化逐渐成为引导武术发展的主要方式。学校是培养练武人才的重要场所,其“生存”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是每个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高材生就业压力极大,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无法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另某它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生,主要以武术专业为主,现阶段,中小学成为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从1961—2012年以来,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这也就决定了,高校培养出的后备人才,必须以练习竞技武术套路为主,才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保障。反之,作为传统武术,除了练习其本质——技击性外,更多的是强调思想上、境界上的升华,重点也就落在人的精神层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曾经说过,精神层次在物质层次之上,也就是说,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而就业就是为了先满足人的物质生活,为以后的精神生活提供保障。传统武术的习练会缩小学生的就业面,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这可能是影响传统武术在高校积极开展的重要原因。可这一事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无法改变。
三、促进传统武术在高校积极开展的对策
(一)采用“引进来,送出去”方式,丰富传统武术师资队伍
目前,国内传统武术师资正在紧缩,其直接表现为武术老拳师、习练人员的减少,这都会直接导致传统武术师资储备的不足。高校既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亦是培养后备人才的场所,因此,在学校传统师资队伍不足的状况下,应该多组织师资培训,以丰富传统武术师资力量。可以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学校可以外聘民间的老拳师、武术大家作为学校师资力量来校讲学,传授专业技能,如北京体育大学等,就经常邀请武术名家、老拳师进学校授课,传授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内容,讲解武术文化;也可以有计划的将学校年轻的武术教师外送学习或进修(传统武术),以解决目前学校传统武术师资不足的问题。
(二)传统武术辅助竞技武术协调发展
竞技武术套路坚持的发展方向是高、难、美、新、真,练习者“超人”的舞台表演,不仅给大众奉献出了新时代的风韵,更为观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精神享受。传统武术的主要根源在民间,内容丰富,不仅表现了武术的本质特性,更能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武术具有丰富的技击内涵,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而竞技武术则更适合时代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各有其优缺点,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武术这一丰富而厚实的基础资源,传统武术是根本,竞技武术是龙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以通过竞技武术培养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以及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等,通过传统武术的学习,培养自身的攻防技击意识以及用武术文化引导和养育习练者。这样不仅能满足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能弥补现代竞技武术的不足,培养出能满足现代需要,真正“懂”武术的专门性人才,促进中华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高校是民族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渠道,也培养人才的场所。目前,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竞技武术套路坚持的发展方向是高、难、美、新、真,虽说它的发展迎合了时代的需要,但是其发展已经丢失了原有的本质——技击性;而散打虽突出了技击性,但是,却缺乏民族文化的蕴养。传统武术内容丰富,不仅很好的表现了武术的本质,更能在一招一式中体现出东方文明古国特有的文化,但是在高校积极的开展中,由于传统武术人才的紧缩、传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以及现实的“生存”问题的影响,使得传统武术不易开展或开展的比较艰难。其中就业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但是学校可以采用“引进来,送出去”方式,培养师资力量;采用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协调发展的方式,将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在教学过程中融为一体,培养出“能”武、“懂”武的专门性人才,促进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福栋.试析武术文化的特性[J].武汉体育大学学报,2007(5).
[2]秦子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
[3]蔡仲林,罗远东等.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办学现状调研[J].体育学刊,2007(14).
篇8
关键词: 伦理 体育人 体育精神
人们把从事运动或在体育界工作的人称为“体育人”,尽管职业称呼在社会生活中并不罕见,如电影人、媒体人等,但是这些称谓后面都含有不同职业伦理的内容,尤其是“体育人”这一称谓,更是有深刻的伦理内涵。
1.泰勒的“自我认同”理论及在体育中的运用
根据泰勒的看法,人们的认同是由人们的基本评价定义的,对“什么是自我的认同”这一问题的回答涉及人的出身、背景、能力等。比如,我的门第对我十分重要,我为之感到骄傲,这是我的认同的组成部分,之所以如此的重要,是因为我相信人们的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背景培育的,因此背叛一个人的背景就是以一种重要的方式背叛自身,背叛他的自我认同。总之,认同的概念是与和自我不可分离的一定的强性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甚至就是由这些与我们把自己视作自为者不可分离的评价定义的。
泰勒对人的概念集中在人的自为性上,他不是通过人的外在表现认同人的自为行为。人的自为性的关键在于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即人们通常讨论的目的、欲望和动机。在自为行为中,爱好与嫌恶有强烈、原始的意义。
体育竞技是人的自为行为。体育运动中含有一级欲望和二级欲望。体育竞技的一级欲望是通过竞技成为优胜者。这里,竞技是手段,获胜是目的。泰勒的弱性评价恰好可以适用与此,弱性评价表现了一种手段与目的之间的理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技术或工具性理性,为达到某一目的而采取一定的手段。二级欲望体现在这种手段是否是可行的,这是对一级欲望的反思。这一反思是基于人的存在、交往所需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之上的,是伦理的。这一反思是通过人的强性评价实现的。
我们对体育运动曾有过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把运动员视为机器,把体育运动视为无思想的肉体运动。这一错误认识在于评论者只停留在运动的外在形式上,认为体育竞技就是某些动作的反复,胜负最终只取决于力量。有个明显的事实是,当人们投入体育运动时,人们有某种快乐和痴迷的情感,正如玛丽・密吉莉指出的那样,当我们追问什么是运动时,我们触及了体育运动与非严肃性的首要问题。她指出,当人们谈到“放松,平静,这只是个游戏”时,已表明人的动机应是第一位的[1]。再者,美式足球比欧洲足球比赛允许运动员有更多的身体接触甚至攻击性动作,体现了竞技比赛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核心意义是情感性的。当把这些现象与非人类的行为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非人类行为与人类行为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含有像人类行为那样丰富多变的情感内容,如表扬、谴责、害羞、尊严、道德善或恶等。
人类天生具有动物属性,动物会游戏,游戏先于文化并丰富文化。体育竞技是种文化,它起源于游戏。对游戏而言,规则是它的生命,没有规则的游戏是不存在的,至少也是不能实践的。认同并遵守游戏的规则是进行游戏的前提。体育竞技也是一样,进行比赛前就完成了两个“认同”。一是参赛者对比赛规则的认同,否则就会失去参与资格,同时不能破坏规则,否则被罚出赛场。二是参赛成员和其他参与人员对竞技者的身份认同,体育比赛的分组就是一种身份的划分,如我们不允许用篮球规则参加足球比赛,也不允许75公斤级的选手参与56公斤级的举重比赛。在竞赛过程中,篮球运动员的身份与足球运动员是不一样的,同理,级别不同的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身份也是有异的。规则至上的伦理意义在于它构建了个公共的秩序空间,这一空间使得人的行为得以有序进行。在人们的心目中,运动员与规则之间有了内在联系,规则意识是运动员的必备素质,背叛规则就是背叛比赛,更是背叛运动员自身。这种推理正是基于泰勒的强性评价理论。
2.体育人的伦理内涵
从泰勒的自我认同和强性评价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对一个群体的认同,取决于这个群体与众不同的特殊气质。在体育人的命题中,体育人的气质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他的强健的体魄,二是他的遵守规则的人文气质。二者缺一不可。从广义上说,体育人包括从事与体育工作有关所有人员,如体育管理者、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体育教师、体育新闻传播者、体育保健医疗师、体育科研人员及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等,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其中有很多人仅仅只是从事体育工作的人,不是体育人,体育人一般指以体育为职业的人,包括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教师。从感觉上,这些人往往以敏捷、健康、矫健、强壮的外形和直率、拼搏、坚韧、刚毅的精神为人们所敬仰。体育人绝不是那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从运动本身来说,技术训练和体育竞技都需要强大的体能和较好的智商。真正的体育人往往有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襟,只有具有这些素养,才能使他们正确面对对手,尊重对手,善待对手,不是一上场就以仇视、厌恶对手的心态参加比赛,在竞争中不择手段地达到胜出的目的。赢要赢得体面,输要输得高贵,这是竞技的另一种善的形式。真正的体育人还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面对成功与失败时冷静地面对未来,才能从成功中获取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更大成功积蓄力量。我们以一个武术人为例具体阐述体育人的内涵。从体育人的要求和标准来说,武术人称为合格的体育人时可以称为武德人[2]。武德人首先是一个习武之人,是一个运动人,是一个因练武而获得较好体质和体型的人,但是这还没有到我们认同的体育人的标准,体育人的标准要求武德人除了上述特点外,必须具备武术道德和武术修养。武德是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积淀渗入武术的一种美德。它指导着武术人的行为,规范着武术人的行为。如不欺侮弱者,不惹是生非,不主动侵害,等等。武德人在中国历史中甚为流传,这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爱好武术的旨趣是分不开的。一是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几千年来薪火相传,连绵不断。二是武术中融入了很多道德元素,使武术人拥有特殊的精气神。其中最典型的有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内容,还有墨家的狭义、非攻精神,因此武德人尚武崇德,尚武爱人,他们倡导以武会友,和睦相处,讲究人际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最高意境是达到天人合一。一个以武欺人、以武霸道、以武扰民的人,无论他的武功有多高,无论他的武力有多强,从未有人称其为武术人或武德人,人们由于情感与道德感的不能接受,往往称其为“匪、盗、贼、寇”等,具有极强的道德评判和道德谴责。
对体育人做道德要求与道德评判,自古以来,中西方就有共识。柏拉图曾这样述说过运动员,“在不畏艰辛苦练的过程中,他的目的主要在于锻炼他心灵的激情部分,不是仅仅为了增加体力”[3]。古希腊作家琉善对体育运动也有类似的论说体育活动对青年人的心灵会产生道德影响,从而引导他们选择人生的正道,防止他们游手好闲,无事生非,同时会赋予他们以良好的美善兼备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真正的体育人总是把体育锻炼与道德修养结合在一起,体育运动既是一种强身健体的重要方法,更是一条德性修养的重要途径。
竞技体育的本质是游戏,游戏是体育竞技的精神内核。我们也可从游戏人的角度理解体育人的内涵。首先,游戏人是具有游戏精神的人。游戏精神追求自由平等,公平竞争。席勒曾说,人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受自然力量和物质需要的强迫,又要受理性法则的种种约束和强迫是极端的不自由。人只有在“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和理性的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游戏人往往能抵制外界的诱惑,不受外界的影响。坚持自己处事的原则,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其次,游戏人是愉悦快乐的人。游戏带给人愉悦的情感体验。斯宾塞说,游戏并不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活动过程,而是为了消耗机体中积聚的过剩精力,并在自由地发泄这种过剩精力时获得和美感。游戏让人在快乐中使生命力释放,并呈现出自由、自主的精神力量。再次,游戏人是遵守规则的人。游戏是对规则无比依赖的活动,没有规则,没有游戏,破坏规则就破坏了游戏,因此,要称为游戏人,首先就应是承诺恪守规则的人,在游戏过程中,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游戏后因为对规则的遵守,他人会在再次游戏中邀请游戏,这是对遵守规则的认同与赞赏。这样,游戏使人产生对规则遵守的自觉,同时获得认可规则、恪守规则、监督规则意识。游戏在人的道德心理培育与发展上有重要意义。游戏人有较好的道德心理。
体育竞技是体力和脑力高度结合的活动,体育运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方式。通过体育培养完善的人格无论在体育界还是其他科学领域已有相当多的论述。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活动。它能满足人类追求和体验文化的需求。体育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经验表明体育对推动人的精神价值追求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使人完善化,这两样都需要人身心一体,身心和谐,教育要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感,完善人的品格,提高人的心智,增强人的体格。所以,体育人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是身心综合的教育,是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
3.结语
体育人尽管是从职业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称呼,这一点如同经济人、媒体人和电影人等。但是跑得快,跳得高、举得重绝不是体育人的身份标志。客观说,运动员也不一定比杂技表演者跑得快,跳得远,举得重,在平衡性上也不一定比杂技演员强。我们不把杂技演员视为体育人,不仅是因为他们没有从事体育职业,根本原因是他们不具备体育职业培育出来的独特的伦理品质――体育精神。从体育运动中育生的体育精神才是人们对体育人进行判别的根本依据,体育精神才是体育人区别于他人、得到认同的有意义的标准。换言之,体育人就是具有体育精神的人。
参考文献:
[1]Mike Mc Namee.Sports,Virtues and Vices:Morality Play.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8:26.
[2]马卫平,范运祥.受过良好体育教育人的形象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2):87-90.
篇9
关键词:艺术体操;文化;软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3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81―03
21世纪,随着现代体育的飞速发展,一个令人关注的发展倾向正在悄然形成,这就是体育运动正在软化,正在回归人性,回复文化教育本源。无疑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是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体育发展趋势给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艺术体操这种美的运动文化要传承,形成可持续发展,必需根据时代需求解决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如今,通过什么途径对艺术体操进行改造,来培育和扩大我国艺术体操市场,巩固和发展艺术体操的群众基础,使之成为高水平竞技的平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手段;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无疑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从体育文化、社会科学理论的视角,对中国艺术体操项目的软化发展内涵、趋势、措施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1 艺术体操软化发展的内涵
所谓“软化”是相对于项目的社会存在形态的适应性而言。社会存在的形态越单一,其“刚性”与“硬性”越强。多元化的社会存在形态是单一的“硬性”与广泛的“软性”相统一,普及性与竞技性相统一,这是运动项目软化所致力追求的目标。艺术体操的软化,并不指它的弱化。而是指适应时代需求,在艺术体操运动中倡导人文精神,让精英型的竞技艺术体操与群众性的大众艺术体操普及以及青少年的学校艺术体操教育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合理碰撞,从而实现项目的软化发展。
1.1“软化”是艺术体操发展的必然趋势
1.1.1 文化背景:当代运动项目的文化本质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动项目的高水平竞技与大众健身体育两种不同形态是平行发展的。现代运动项目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经历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严峻考验,顺应发展地被流传下来,不适应的被无情淘汰。那些以文化积淀形式而承传至今的运动项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运动项目是文化发展和积淀的产物。在人类体育文化的宝库中,运动项目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有效手段。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今天,运动项目既是职业选手攀登人类生理极限高峰的阶梯,又是普通人从事体育锻炼的方法手段。人们既可以在观看职业选手的高超表演中获得乐趣,又可以亲身实践,从中领略运动的快乐。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运动项目既是竞技的手段,也是实现大众体育健身目的的重要手段。
1.1.2现实需要:中国艺术体操发展现状体育运动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文化现象在其发展的历史中都存在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纵观中国艺术体操20多年波形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80年代到90年代初由于我国艺术体操蓬勃发展,带之而来的是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我国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都曾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90年代中期开始,艺术体操作为奥运项目、全运项目,竞技性成为我国艺术体操发展的主流方向,从此我国艺术体操逐渐步入“刚性”发展过程。与此同时,许多时尚的健身项目,如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项目以新颖性、观赏性、普及性吸引了大量人群参与,艺术体操项目受到冲击,在中、小学少有人问津,高校艺术体操课也都名存实亡,各地、市的业余体校艺术体操班就更屈指可数了,我国艺术体操出现市场萎缩,项目人口减少,后备人才不足,给中国竞技艺术体操的发展造成重重困难,成绩出现滑坡。面向2008年奥运会,中国艺术体操要走出低谷,形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需在注重竞技水平提高的同时关注自身的普及问题,主动进行以提高社会适应度为目标的文化变革――软化发展。
1.1.3发展趋势:中国艺术体操“软化”走向 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所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以及东方人所独特的气质类型对人们健身内容、方式、观念的选择有重大的影响。经过软化改造的大众艺术体操是以自然、优美的身体动作为基础,同时又有独特的美育、娱乐作用,所以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并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光大。目前,在新的社会环境和项目自身发展需要的推动下,中国艺术体操正主动进行以实现奥运目标为核心,以普及大众性艺术体操为基础,进一步培育拓展市场需求;营造良性发展氛围,以形成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软化走向。其主要表现为运动项目正努力向着竞技艺术体操的现代化;大众艺术体操的普及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化;项目功能的社会化、运动功能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比赛运作的科学化;青少年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的系统化方向发展。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只有走软化发展的道路,中国艺术体操才能从深厚的群众普及基础之上走向世界,为国争光。
1.2艺术体操发展过程软化规律
1.2.1项目普及――软化基础 许多知名人士预言,20世纪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纪,21世纪则是国际大众运动的世纪。伴随着人们体育观念和意识的不断革新,这场发起于20世纪末期的大众运动浪潮在21世纪将会如火如荼地继续下去,而且会更加深入人心。因此,进入21世纪,各个项目的大众化方向的发展都将有其重要的意义。艺术体操作为一种独立的女子运动项目时间不长,但作为女子体操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体育教育手段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初始阶段及其发展过程中首先呈现出以“软”为标志的普及阶段,这是软化发展的根基。
1.2.2普及与提高――软化调和 竞技项目是体育运动文化的龙头,随着国际体联制定并不断修改的竞技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又使世界艺术体操发展逐渐进入到以“硬”为标志的追求高水平运动成绩阶段。艺术体操项目普及与提高的矛盾日益深化。艺术体操运动要发展必须寻求更佳的途径,只有通过软化,才能实现艺术体操运动两种不同体育形态的结合。大众艺术体操与竞技艺术体操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竞技艺术体操的发展直接给大众艺术体操带来很好的宣传和指导作用,有利于大众艺术体操的发展。自然,大众艺术体操的普及也给竞技艺术体操运动提供了宽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竞技艺术体操的长远发展。所以在努力提高竞技艺术体操运动水平的同时,我们在政策倾向上也应该切实为大众艺术体操工作给予一定的关注。
1.2.3持续发展――软化推动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代人的体育文化生活品味不断提高、体育观念得到升华,人们对艺术体操项目的需求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就必将导致艺术体操项目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必
然出现更为现代的软化趋势。它不仅要通过不断修改评分规则来提高观赏的价值,还必须以更直接的方法让人们亲身实践、体验运动乐趣,以此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艺术体操最终软化为竞赛、观赏、参与、健身多功能共存、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2 艺术体操软化发展途径
艺术体操运动项目的软化具有多种途径。回顾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它与艺术的发展演变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即以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为依托,由单一的社会存在形态向多元化的社会存在形态转变,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是分化、派生和交融。
2.1分化 即由单一的存在形态分化出多种存在形态。同现代社会中许多领域一样,艺术体操运动发展也出现高度分化,形成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和大众艺术体操。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在规则的支配和现代高科技的支持下,沿着更难、更美、更强的方向迅速发展,成为观赏性极强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大众艺术体操沿着深入群众、融入生活的方向发展,形成广泛的大众艺术体操健身运动。
2.2派生 即由一种存在形态为原形而演变出多种形态。如大众艺术体操根据不同健身群体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任务演变出儿童健身艺术体操、青年姿态艺术体操、老年健身艺术体操、大众保健康复艺术体操、大众表演艺术体操等等。为社会生活营造出一个时尚、高雅、五彩缤纷的健身健心健美世界。
2.3交融 即由不同运动形态相互融合,形成功能互补.和谐发展。目标和手段的一致性使竞技艺术体操与大众艺术体操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如果两者问不能建立起有效的转换机制,就会严重影响其发展,甚至会使两者相互对立。两者交融强调竞技艺术体操与大众艺术体操的统一性。将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运动效果应用于大众艺术体操,形成科技先导;培养大众艺术体操骨干;衍生出千姿百态的大众艺术体操。同时,大众艺术体操运动为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从而给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良好的发展氛围;保持和扩大竞技艺术体操的市场;保持竞技艺术体操的发展不脱离为人服务的基本方向。大众艺术体操与竞技艺术体操的交融,才能实现艺术体操运动真正的繁荣。
3 艺术体操软化发展的措施
3.1保守观念会阻碍项目多样性创新,导致项目发展的活力下降 我国艺术体操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观念,以时展的眼光看待艺术体操软化的问题,要跳出艺术体操这狭小的天地,到社会生活、体育文化的浩瀚海洋中去研究艺术体操的普及与提高问题。
3.2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鼓励人们从不同角度去探讨艺术体操发展理论 重点研究如何将高水平竞技艺术体操运动中的大量宝贵经验运用于大众艺术体操。如将运动负荷的配置、练习方法手段、组织管理模式、运动康复等手段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进行改造;将艺术体操的实践内容进行科学化、简单化、轻松化、娱乐化、时尚化的改造。凭借艺术体操自身的健美、健身、健心功能和高度的艺术价值与观赏性,使艺术体操逐步走向市场,打造中国艺术体操雄厚的群众基础。
3.3依靠国家政策对艺术体操项目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在艺术体操运动中始终倡导人文精神,保护运动员的正当权力,让体育回归教育,让练艺术体操的孩子既能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文化知识、接受教育,又能发挥特长,从事专业训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4提高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科技含量和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水平在2008年奥运会中实现奖牌的突破。发挥奥林匹克运动的示范作用,鼓励媒体对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人格力量、运动道德、精神风貌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以充分发挥她们在青少年中的榜样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艺术体操运动中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通过媒体宣传艺术体操,报道艺术体操的各级比赛,提高人们的观赏能力,给艺术体操运动以良好的发展氛围。
3.5学校是运动项目培育的最佳基地 应该大力开展学校艺术体操教育工作,形成小学至大学的系统工程。让竞技艺术体操从精神上鼓励学生奋发向上、超越自我。让大众艺术体操培养学生美的姿态、健康的身体。两种教育结合在_.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学校艺术体操教育体系。
3.6比赛是促进运动项目发展的重要措施发挥体育比赛的杠杆作用,各级体育组织密切配合,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竞技艺术体操和大众艺术体操的比赛与表演。同时让各级艺术体操训练机构走进学校,直面广大学生,争取最有价值的项目人口。让各类学校艺术体操专业教师走进社区,带动社区艺术体操运动的蓬勃发展。
4 艺术体操软化的实质就是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人类体育文化的历史上,许多在当时相当普及的体育项目由于一味强调竞技性或远离社会生活,最终不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而退出历史舞台。艺术体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我们当前所进行的项目建设不仅有利于现实的发展,而且对艺术体操项目未来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艺术体操软化的实质即其为了维持原有的社会生存空间和影响力,不断地进行多样性创新,在原有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开发出新的、更适合于竞技体育、运动教育和大众体育开展的运动和比赛方式、方法,力图通过丰富运动项目的内涵,扩大项目适应年龄的跨度范围,提升项目的体育人口数量,进而提高项目普及程度和影响力。
艺术体操运动项目如经历了上述的变革,不但能拓展项目的社会功能和适应性,同时也使项目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艺术体操软化的实质也是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5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艺术体操的软化发展是当前社会文化生活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艺术体操项目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体操的软化,并不是指它的弱化。艺术体操软化的科学内涵,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营造艺术体操项目的多元化社会存在形态。艺术体操软化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建立科学的竞技艺术体操和大众艺术体操的转换机制,形成中国艺术体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篇10
体育强国目标早在30年前就被提出,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了显著成绩以后,体育强国又再次被提出。近年来,随着人们体育强国意识的不断强化,我国体育强国的概念和涵义不断外延,人们开始对体育强国的表现形式、内涵、本质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予以高度关注。体育强国是一个多维的综合体,其内涵涉及到了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还包括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管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等,它们的发展程度很高,并表现出强劲的综合实力。一个国家要想实现体育强国,就必须在以上几方面都有优秀的表现和发展,也就是说一个体育强国,既要表现在国民的身体素质上,还要表现在竞技体育的均衡发展和在世界体育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要表现在社会体育的普及、体育人口的增加、体育科技水平的提升方面,还要表现在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体育文化的繁荣、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法制的建设方面。有学者主张将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政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作为评价体育强国的一级指标,并指出在不同历史时期,体育强国被赋予不同内涵,评价标准也将会随着体育强国内涵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而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社会体育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制约了体育强国总目标的实现,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必须是衡量体育强国是否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准。社会体育在今天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国家颁布的相关体育法对其有了较为准确的界定。社会体育普遍被称为群众体育,但事实上,社会体育与群众体育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他们产生于不同社会背景,具有不同时代特征,如果随意将两者进行混淆或相互代替并不利于社会体育的发展,所以应当对清晰定义社会体育概念,从体育本质角度出发对所谓的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民生体育概念进行梳理,由此正确解析社会体育内涵。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不同,它具有参与主体全民性、活动范围普遍性、时间自由性、参与自主性等特征,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
2.体育强国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2.1社会体育的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
2.1.1社会体育是体育强国本质的体现
所谓体育本质是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要以身体动作为手段来增强体质,促进人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最终使人达到最佳发展状态。我们对体育强国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体育本质出发,其内容包括能够强身健体、娱乐身心,有助于提升体育水平的发展,有利于社会文明发展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引导人们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价值观念等。概括而言,体育强国的本质是使这个国家人民的体质相较于其他国家处于领先水平。社会体育是一种体育活动,其本质属性是人的身体运动,目的是增强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人们可以自愿参与、自由选择。社会体育具有娱乐和健身两个功能,从娱乐功能方面来说,社会体育有助于增强人的生命魄力,使人获得情绪释放的舒适感、自由感和解放感;有助于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能将人的能力显示出来,使人在自我能力实现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至上快乐。从健身功能方面来说,社会体育能够调节人的身心,使人活力散发,且具备更强的外界适应能力;能够有效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增强人的体魄。总之,社会体育能够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这与体育强国的本质相契合。所以从体育本质来看,社会体育是体育强国本质的体现,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础。
2.1.2社会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
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水平、心理素质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决定着社会体育发展水平,衡量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时首先就应考虑社会体育发展水平,也就是说,评价体育强国时必然离不开社会体育这个指标,即使一个国家竞技体育具有很高水平,但是若社会体育发展水平较低,这个国家也就不是体育强国。国内外经验表明,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其必须具有强大且持久的竞技实力,而拥有强大的竞技实力必然是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为基础的。就我国体育现状来看,社会体育发展仍然较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社会体育,实现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高全民身心健康水平的体育事业发展目标。
2.2体育强国的目标推动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
一方面,体育强国的目标使我国社会体育的存在问题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人们一味将竞技体育与体育强国等同起来,而没有从多维角度去把握体育强国内涵;体育人口比例存在问题,在某个时段、某个区域内,接受体育教育、参与体育训练、进行身体锻炼和娱乐等与体育事业有着密切关系且具有统计意义的社会群体数量占人口总量的比例较低;现有体育设施、场地较为缺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娱乐的需要;国民体质以及学生体质水平较低,甚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些都与体育强国应拥有的水平相背离,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致力于解决社会体育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体育强国这个总体目标为未来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建立以人为本且符合体育本质的体育制度,使体育强国与体育文化、体育精神更加契合;以社会市场经济为基础,建立社会体育市场运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文化产业,不断提升体育市场化水平;加大社会体育法制化建设,以立法形式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明确规定社会体育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倡导社会人民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解决地方政府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体育设施欠缺的问题,使人们的体育权利真正得以实现;另外,还要加强体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指导水平,同时重视学校体育,为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使我国顺利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3.结语
- 上一篇:关于生物医学工程的问题
- 下一篇:电视广告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