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研究生方向范文

时间:2024-03-29 16:5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研究生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研究生方向

篇1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篇2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74

1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自国内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首次招收从事管理科学研究的硕士研究生以来,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逐步发展与完善,截至2015年,全国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校已多达289所。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集管理、经济和、计算机、工程技术等多科学交叉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但现今社会仍面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质量和数量上的需求不对称的“尴尬”状况,所以,让管理科与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实践相一致变得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部分高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期望进一步揭示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统一性,对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2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划分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科学、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工程方法及社会科学知识,结合信息技术,对人员、物资、设备、技术、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各种系统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此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体系划分在国内外略有不同,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3国内外典型高校现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3.1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的比较

通过查阅国内外高校官网资料及相关文献,整理综合得出表1所示的国内外典型高校现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比,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近年来,国内外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均趋向于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学校综合实力或院校特色的不同,致力于培养全面或专业人才,课程特征总体都贴近现实,考虑到社会需求,注重社会实践,但国内高校仍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子;在考核方式上,国外高校较之国内高校更加多元化,国内高校对学生考试成绩较为看重。故国内高校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仍有很大完善和发展空间。

3.2国内一般院校与“985”、“211"高校的比较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各高校官网信息,综合分析得出表2所示的国内一般院校与“985”、“211”高校关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比较,“985”、“211”高校在经费投入、教学设备、学术交流等方面较普通高校有着较大优势,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对普通高校起着引领的作用。“985”、“211”高校放眼于国外高校,积极学习国外优秀经验,为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积极探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3国内重点综合类大学与同层次财经类高校的比较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的专业类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国内一般偏理工类大学多把管理科学与工程划为工科,对于财经类院校或偏管理类一般把管理科学与工程划为管理学门类。对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国内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学科培养模式有两个显著特点:(1)重点综合类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更注重编程技术的教学,偏工程应用,重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以此为发展重点方向;(2)财经类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更注重管理类知识的教学,偏财经应用。此外,根据各个学校的特色会略有不同。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注重农林信息的教学,偏农林信息应用。

4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分析

4.1学科范围广,但不深入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涉及管、农、工、理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交叉性的学科特征导致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概念及其关系没有明确的界定,像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情况,外加教学时间的限制,导致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出现“范围广,不精”的误区。

4.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离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社会需求对其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通过我国部分高校现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大多数学校与企业缺乏一定的交流与沟通。社会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的需求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我国高校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实践中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学校教学与实践需求脱节,以致人才市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供需”不等,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

4.3教学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平台建设起步较国外晚,由于教学经费及师资、学术交流上的限制,导致大多数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设备不齐全,或存在功能单一、运行封闭、低效性等诸多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4教学模式单一

通过与国外高校对比,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课程较国外高校更为看重传授理论知识,教学模式较单一,不能很好地践行实施“多元化”目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一定力度。而国外高校大多比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设置实践课时和课外实践课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5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认知度、认可度不高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涉及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即该学科学生既学习管理类知识,又学习计算机技术。这是一个学科优势,然而,却也形成了一个“误导”疑惑,不同的高校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的专业根据学校侧重点不同设置在不同的学院,有的设置在管理学院,有的设置在信息学院,还有的设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故导致大家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认识存在一个普遍的困惑,到底它是属于管理还是属于技术呢?再者,企业招聘时,也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产生了疑惑,有的企业甚至没听说过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可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在社会上很低,很不利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5关于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5.1科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应以社会需求为基准,结合发展环境,科学定位,加强学生对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故建议各高校加强管理科学与工程下所属专业特色,打造不同的专业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科的知识创新与科学定位。例如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可以医学信息系统或企业信息管理等为特色,培养具备管理与专业知识的实践性人才。同时,各高校应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要求其阅读一定数量的相关课外专业书籍,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

5.2与时俱进

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及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起步慢,使得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一直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中,其研究问题和研究背景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在不断变化与发展。因此,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对称问题也需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故建议各高校积极与社会企业、业内专家及其他高校交流学习,多举办一些学术交流会或实训讲座,把握最新研究进展,用最新的知识与技术来进行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完善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校方,要想拓展学生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视野,就得不断学习世界先进技术与经验,引进新思想、新理念。

5.3加大教学平台建设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知识涉及计算机技术,因此很多课程要求我们实际上机操作,并要求设置一定时间的实践课时,因此加大教学平台建设,保障教学设备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故建议如下:(1)作为校方,学校须得积极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到国外高校进修,或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并为其提供一定补助;再者,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本职工作时,继续进修博士学位或者积极参与实践项目。(2)作为学院或者相关负责人,须得积极争取政府和学校资金,建立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室,像沙盘模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高质的教师资源和优质的教学设备。

5.4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网络信息一体化,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现今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学要求,故建议各高校可以通过积极发展MOOC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优化教学模式。实现网络化教学与课堂式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网上共享教学资源,还可以节省老师的备课时间,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甚至,还通过MOOC网络资源实现学生在宿舍也可以上课。其次,建议各高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构建校内平台与校外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同时不断跟进企业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的需求,进而培养出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最后,不断加强师资建设,通过企业调研丰富教学经验,充实教学内容。

5.5脚踏实地,注重宣传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科学体系不断完善,培养出来众多优秀的管理人才,但现今国内高校普遍上存在一些共有的问题,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内知名度不算高,最近几年就业竞争激烈,但政府和各大高校对外交流时,积极宣传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正确阐述该学科下各专业的定位和该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公众和各企业提供正确的视听,尽量消除之前的“误导”疑惑。同时,也建议各高校积极设立该学科相关比赛,通过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打开一定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篇3

【关键词】创新能力 学术类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11-02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高等学校努力探索“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探索并提出了一套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类研究生培养构想。

一 本人研究情况

在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及诸多应用领域中,不断涌现出许多复杂优化问题。面对这些复杂优化问题,往往不存在多项式时间复杂性的算法来获取最优解,属于NP-Hard优化问题。鉴于复杂优化问题的复杂性、约束性、非线性和建模困难等特点,探索高效率的优化算法已成为相关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支持下,以演化和学习之间的交互为研究核心,从方法体系角度提出了一类学习型智能优化方法,并从理论分析、算法设计及实际应用三个层面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及研究,本人获得了以下重要科学发现点:从方法体系角度提出了一套学习型智能优化理论,包括学习型智能优化的主要思想、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等;从学习型智能优化的角度提出了四种知识形式和八种典型知识;针对管理学和工程学等学科广泛存在的连续优化、离散优化和工程优化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多种学习型智能优化方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二 指导目标

1.主要选题

第一,基于学习型智能优化的任务指派技术。研究求解任务指派问题的学习型智能优化方法:定义能体现任务指派问题本质特征的若干类知识,构建能有效管理这些知识的知识模型;基于智能优化机制设计任务指派问题的可行方案构建机制及技术;研究智能优化模型和知识模型之间的交互机制及技术。

第二,面向活动调度过程的人机交互机制及方法。研究航天资源调度领域知识的规范化描述方式,构建航天资源调度的领域知识库,探索领域知识对调度过程的引导机制和方法;研究活动调度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机制及方法,突破用户界面虚拟资源(如算法库)的动态按需配置技术、面向普适设备(如触摸屏电脑)的自然交互技术、面向普适信息(如调度结果信息)的可视分析技术等,实现用户对调度过程的有效干预。

2.研究生毕业后具备的能力

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面向实际问题的描述、建模、求解及不断修正的能力;人际沟通、交流与协调能力;卫星任务规划与管理控制方面的技术储备。

3.研究生毕业后能胜任的岗位

社会层面:卫星任务规划与管控方面的科研及管理人才;学校层面: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研骨干。

三 关键环节

1.研究生课程学习

建议学员选修《调度理论与方法》、《智能优化方法》和《系统优化与决策实验》等课程。建议学生通过MOOC学习国内外在规划、调度领域的一些新课程。

2.实践教学

第一年: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参与部分工程项目;注重培养学员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第二年:利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带领一些本科学员或低年级硕士学员,主持完成一项工程型号项目;在此期间,可到国内部分高校和卫星研制、管理及应用部门进行调研及交流;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1~2次;注重培养学员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及面向实际问题的描述、建模、求解及不断修正的能力。最后半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落实分配,同时注重学员在卫星任务规划与管理控制方面的技术储备。

3.课题研究

注重调研,做切实能应用于军队实际的事情。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建议学员到卫星研制、管理及应用部门进行广泛调研,切实掌握这些部门的实际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努力将课题研究和军队需求紧密绑定。注重问题描述、建模、求解及不断修正的全周期培养。在长期的项目研究及技术攻关中逐渐发现:学生需要更多的培养面向实际问题的描述、建模、求解及不断修正的能力。鉴于此,将安排学生主持完成一项工程项目。重点锻炼硕士学员针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描述、建模、求解及不断修正的能力。注重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我会积极鼓励和支持学员参加各种国内外会议,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让他们在充分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研究。

学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任重而道远,还需要众多教育者坚持不懈地探索及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华山、刘玉平.“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5~97

[2]谢旭辉、胡忠.21世纪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1):46~49

[3]任喜峰.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7):79~80

篇4

关键词: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国际贸易与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47-03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显著特征。在全球化的时代,社会各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争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在高等教育中能否培养出足够数量的高质量、通晓国际竞争规则的管理和科技人才也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日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营造国际化氛围,为研究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条件,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培养方式[2]。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践来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研究生国际化课程、邀请国外专家举办多种形式的学科前沿讲座、与国外高校院所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3]。开设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是其中的一种长效形式,对于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国际贸易与经济”的教学特征出发,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分享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从教学质量入手对学校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一、“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教学特征与挑战

(一)授课对象的差异性

从课程性质而言,“国际贸易与经济”是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国际化必修课程,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主干课,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国际化选修课程,在整个经济学教学板块和国际化教学板块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属于“国际经济学”的第一部分,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开放条件下国际范围内与贸易有关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在学校新一轮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改革中,要求研究生选修国际化课程的学分比例占到总课程的约四分之一,但由于开设国际化课程的师资缺乏,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有限,造成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会选修本门课程。同时,近些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留学研究生的数量虽然出现了持续上升的局面,但规模仍然有限,特别是这些留学研究生分散在不同的专业,但可以选择的全英语课程较少,因此,不同专业的留学研究生也会选修本门课程。

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不仅专业背景差异大,英语水平差异也很大。以2013和2014年的教学实践为例,在2013年,共有23名学生选修本门课程,其中10人是留学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留学研究生2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7人,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1人;其余13人为来自不同专业的本土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区域经济学专业1人,产业经济学专业6人,国际贸易学专业2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人,金融学专业3人。2014年,共有22名学生选修本门课程,其中11人是硕士留学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8人,国际贸易学专业1人,金融学专业1人,工商管理专业1人;其余11人为来自不同专业的本土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产业经济学专业3人,国际贸易学专业3人,金融学专业4人,会计学专业1人。

很多学者指出,专业背景差异和英语水平差异是留学生教学中的显著特征[4-5],上文中本课程在2013年和2014年的选修学生情况也体现出了这两个显著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专业背景差异和英语水平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属于“高级国际经济学”的一部分,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开放条件下国际范围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及其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国际分工中的实际应用。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应当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并且已经充分掌握“国际经济学”、“经济学”等经济类课程。但从2013年选修本课程的23名学生来看,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的仅有13人,且10人为本土研究生,10名留学生中仅有3人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学生专业背景的差异对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选择等都提出了挑战。

第二,“国际贸易与经济”属于全英语教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上文已经提到,2013年选修本课程的23名学生中,10人为留学研究生,13人为本土研究生。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伊朗、哈萨克斯坦、泰国和越南,虽然他们的英语表达和理解能力与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国家的留学生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与本土研究生相比,他们听说能力较强,愿意也善于表达,但读写能力较弱。本土研究生的显著特点则是读写能力较强,除了个别学生以外,大多不愿意主动发言。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同样要求对本课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为本土教师,长期以来所受到的本土教育,使得他们更加习惯于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传统教学模式[6]。但在学校的激励和支持下,近年来,他们也接受了国际化课程的教学培训或有过在国外进修的经历,因此他们在开课之初往往会探索多种新兴教学模式。但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却出现了向传统教学模式转移的现象。

教学模式的选择既受到课程特点的影响,又受到教师和学生特点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调查揭示出了其中的主要原因。与选修“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学生特征一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很多国际化课程的授课对象都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留学研究生和本土研究生。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本土研究生虽然也从内心渴望能够发挥他们主动性的新兴教学模式,但由于英语交流能力较弱,理性选择的结果依然是倾向于传统式的教学模式;留学研究生的课堂表现相对活跃,对于相关问题的讨论非常积极,但很多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前沿性,需要掌握基本理论,阅读本领域的最新成果,留学研究生的知识局限性和理解力不足却成了其中的障碍,因此也偏向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对于教学中的案例讨论有更多的诉求。此外,与本科生课程不一样,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大多具有理论性和前沿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最初投入大量精力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却因为学生低的参与度影响教学效果之时,很多教师会无奈地选择重新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初始目标。

二、“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即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三强一高”的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对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探索也应当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从“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主要从教材选择、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探索,通过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材选择:注重主辅教材的有机结合

前文已经提到,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在专业背景和英语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使各类学生都能有所获,本课程将主教材和辅助教材有机结合。首先选择中级难度的影印版教材即Dennis R. Appleyard的《International Trade》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该教材是国际经济学经典教材,也是高校经济类双语教学推荐教材,并且具有三方面的特色:一是体系完整,对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阐述较为透彻;二是保持了英文原版特色,适合国际化教学;三是内容更新速度快,便于学生紧扣学科前沿,也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专题讨论环节。主教材提供了有广度的基本理论框架,可以满足没有经济学相关专业基础的留学研究生的基础知识需求,也可以满足本土研究生的英语阅读需求。同时选用国外流行的研究生教材,即Robert C. Feenstra的《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Evidence》作为本课程的辅助教材,着重用于有深度的专题研究,可以满足研究生课程的教学需求。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它的目标应当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传统教学模式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现代教学模式则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条件,将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灵活应用案例教学、辩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案例教学穿插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一般针对国际经贸领域的热点问题或企业实践采集案例,就同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进行剖析,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论式教学着重针对本课程的核心内容,由教师凝练辩题,采取抽签方式决定正方和反方,各方围绕辩题和本方任务收集准备材料,并进行课堂辩论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研究性教学的主题大多来自于课程组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等,结合具体的基金项目等设计研究性专题,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讨,从中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紧跟本学科前沿理论,满足了他们对于知识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课题的积极参与和探讨也会给项目带来新的启发。这些教学方法相互融合,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不同而灵活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学与科研也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整体教学安排来看,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开展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案例研讨引入全球化这一背景,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结合各自国家的实际探讨全球化的利与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从中凝练出具有争议的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专题。(2)分析问题。对于专题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着重从理论体系上进行梳理,使学生全面把握本课程的理论发展史和框架,并对理论前沿有深刻的理解。同时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及其所在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通过阅读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3)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确定最终研究思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所持观点进行论证,并且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堂展示,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进一步加深对于问题的理解,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撰写结业论文,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

(三)考核方式

和本科生教学相比,虽然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但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践来看,依然以期末理论考核方式为主。理论考核方式重知识、轻能力,有悖于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三强一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不仅在课堂教学环节上进行了探索,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将“能力考核”、“全面考核”、“过程考核”等先进理念贯穿始终,以考核方式改革促进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考核内容上,从考核知识为主转向考核能力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二是在考核形式上,取消了期末理论考核,取而代之的是案例讨论、辩论、研究报告、课堂展示、结业论文等形式;三是在考核成绩构成上,与考核形式改革相对应。例如,2013年本课程的成绩构成包括案例讨论和辩论(20%)、小组研究报告和课堂展示(40%)、结业论文(40%)三个部分。考核方式的改革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起到鞭策作用,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进行了一些尝试,总体而言,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本门课程而言,由于课程同时面向留学研究生和本土研究生开设,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课程采用全英语教学,在教材选择上,将具有广度的主教材和具有深度的辅助教材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将基础的理论框架分析和前沿的专题研究有机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将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坚持能力考核、全面考核与过程考核理念,将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有机结合。从本课程已经经历的三轮教学实践检验反馈中可以得到结论:课程改革和建设成果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上,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综合素质等也具有显著作用。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始终围绕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三强一高”的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这一核心目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将不断学习先进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使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刘惠琴.加强国际化培养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

[2]杨韶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省思[J].教育科学,

2013,(2).

[3]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

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

[4]聂林媛,李新亮.留学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3).

[5]冬兰.多元文化背景下市场营销留学生教学的实践与

探索[J].科教导刊,2012,(3).

篇5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54-03

地理学经过长时间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教学课程体系早已相当成熟。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退化问题、城市化问题等的出现,传统的地理学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发展。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地理学由原来以学科分化为特征的自然地理专业和人文地理专业,调整为以学科层次为基础、学科综合为特征的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设置顺应了时展的要求,理论上可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介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二级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设立的时间短,但开设的院校数量相当多。据统计,自从1999年设立该专业开始至2006年底,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已达125所。且开设的院校类型多样化,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工程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建筑类院校。该专业主要是面向如何正确处理、协调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三者间的关系。已有的高校多建立在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资源环境类、城市规划类、管理类等已有学科的平台上,并密切结合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涵盖知识面很广。该专业的主要应用方向有: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等。涉及的应用面相当广,且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面向管理层的应用——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等的协调发展;面向操作层的应用——工程化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体系层次的发展需求不断深化,相关学科知识交叉性的日趋增强,资环专业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广、拓深,可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层面日益拓宽,具有特色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逐渐显示出其发展生命力。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受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速度迅猛,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在1999年仅有32所,2002年达到55所,2006年则增至125所。在该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和日趋严峻的学生就业压力说明,资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正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逐渐增加的就业难度和近似饱和的人才需求市场对该专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该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如综合性院校、理工院校、农林院校、地矿院校。学校所依托的基础平台多元化,为了体现、突出学校特色,不少高校都基于优势学科和平台开设了一些方向模块课程,致使过早地脱离了地理科学这一专业的“母体”。但受传统的、经典的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多数院校在设立之初并无明显特色。

2.资环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各高校专业人才不足,师资短缺现象较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杂乱无章,专业培养方向不够明确,课程教学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程体系构建较盲目和随意,大多院校基本上采用类似的专业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片面的追求专业主干课程的细而全。有些高校的特色方向与依托的平台近似,并没有形成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实践性课程设置也大都依赖原有专业条件,缺乏实践创新体系。

3.现行课程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明确,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上看,资环专业的宽口径,可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但由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专业课程重叠,致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与城市规划等老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竞争力不强。虽然不少学校设置了几个特色专业方向,力图将学生送往对口的部门工作,但效果不明显,结果不尽如意,导致学生就业并没有固定的行业领域。此外,随着该专业就业对口单位对用人的学历门槛、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更使得资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突显。

据调查,全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多样化,去除考上研究生要继续深造的人数占较高比重外,其余的就业类型比例分布较均匀,分布在各类机关、企事业、科研设计单位、工程单位及部队等,毕业生就业方向呈现出“满天星”式的局面[3]。

三、当前地理学新技术介绍

近年来,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逐渐与之相渗透、融合,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专业方向[4]。新技术主要有:①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以空间数据库为平台,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数据更新、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及为各种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实际应用提供咨询和辅助决策,是空间信息技术的主要部分。它以空间分析和地学应用模型为支撑,实现各种信息的模拟与综合分析。GIS使得地理学家更加便利的分析、挖掘已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为进一步的地理研究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②遥感。遥感技术是指在远距离不接触目标物体前提下,可根据接收到的物体所反射、发射的电磁波来判定、测量并分析探测目标物体的性质。从资源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来源。随着遥感向“三高”(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的发展,大量复杂的地理问题都可直接或者间接地借助于遥感得以解决。③测量与地图学。测量和地图学提高了地理工作者对地理数据的获取、分析和结果输出等工作的效率,并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数字制图的标准化、规范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④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通过对长期积累的地理资料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可以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GIS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主要标志,可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提供重要的依据。⑤计量地理学。该学科运用多种数学统计的方法,从更高层次上来分析、理解、解释地理现象,侧重于用多种经典数学模型来对地理学进行定量表达。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

当前,关于资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的研究并不多。要对资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认真分析社会人才需求、客观分析专业定位,要突出专业方向,体现学科特色。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适应面广”的原则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结合现在通用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在上述地理学科新技术支撑下,采取了相关优化措施。

1.调整课程结构。开设了该专业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选修课数量偏少、范围偏窄,在教学计划中占分值比重偏小的现状。应考虑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的比重,加强专业选修课的比重,提高选修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经综合考虑,各类课程的学分结构可调整为:必修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占60%~65%,选修课占35%~40%。选修课在专业培养中地位十分重要。

2.基础课模块。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专业有明了、宏观的认识。基础课程可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铺垫,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专业的建设方向意义重大。基础课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球信息科学、测量学等。

3.专业必修课模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综合性很强,其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为了明确专业定位,反映学科特点,突出专业特色,专业必修课模块应包含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遥感技术与应用、地图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生态学、管理学、GPS原理与应用、计量地理学等课程。突出地理科学和生态科学及相关科学的地位,培养学生基于人地关系和区域规划视角下对资源、环境等全面观察、深刻思考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时代,更应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3S”技术,培养综合能力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4.专业选修课模块。高校可根据已有的基础条件、学生对课程的多种客观需求以及社会对毕业生不断变化的需求状况,灵活开设“课程超市”,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范围。课程应多样化,明确方向性和灵活性,以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进行“自助式”的课程消费。

5.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是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分散性实习、集中性实习、教学实习、野外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社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在企事业和政府部门中进行。学生通过在不同阶段的实习,将城乡规划与管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各项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还可以酌情对兴趣浓厚、独立能力较强的学生增设具有高难度训练和科研双重性质的第二课堂,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长见识,拓展视野。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技能培养等环节都大量的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地图学、计量地理学等地理学新技术的支撑。以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现代社会综合素质人才质量观,以“3S”技术应用和物质层面上的城乡规划管理为重点,将多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支撑、协调发展。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地理学专业思想内核,又能掌握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可以基于突出地理学科新技术,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多学科融合、分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探索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篇6

关键词:冲突分析;图模型;偏好;态度分析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XX.XX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0-0000-00

Decision Makers' Attitudes Analysi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GMCR

YU Jing1,2,ZHAO Min1,2,CHEN Yan3

(1.Business School,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 2.Research Center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98; 3.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Abstract: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Graph Model for Conflict Analysis (GMCR) method is that only ordinal preference information is required. As the preference is usually the decision makers’ (DMs) subjective judgment, DMs’ attitudes may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reference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conflict's evolution. Therefore, employing a regular graph model study along with attitude analysis is necessary and can assist DMs and other interested parties to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given situation, and forecast the conflict’s development under different attitudes. The attitude analysis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framework of GMCR, and applied to investigate a reservoir conflict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conflict analysis; graph model; preference; attitude analysis

引言

冲突分析的图模型法(GMCR――Graph Model for Conflict Resolution)[1]是一种对冲突行为进行正规建模和分析的决策分析方法,其优点之一是仅需决策者定性的偏好信息。但由于偏好信息通常为决策者主观做出的定性判断,冲突中各决策者的态度对偏好信息的确定及冲突的结果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常规的图模型分析中引入决策者态度分析,通过对不同态度组合下冲突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分析,使决策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或冲突分析者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给定冲突的情况。

收稿日期:2015-01-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7140312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YJC630018);江苏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BK20140980)。

篇7

(一)培养目标存在差异

目前,国内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依托土木工程背景院校,在工程技术基础上,培养是具有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导致不同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知识结构缺乏统一性,一些土木类背景的院校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专业技能课,而忽视了人文社科类和哲学类课程的设置,导致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不够突出;在专业技能方面,重教学轻实践,从而导致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

(二)缺乏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

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是1992年基于“工业工程”的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7年,“工程管理”专业学科才得到我国学委员会的确定,并正式增加进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宄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当中。在2010年以前,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生源仅限于在职人员进行在职学习培养。2011年起,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大部分院校缺乏对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的培养经验,参照工学类硕士,管理类硕士和国外高校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缺乏培养经验。

(三)培养体制尚未理顺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主要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应得到均衡发展。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比较混乱,大部分学生对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目的的了解不足、对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对学校教育教学方式满意度不高。一些培养院校出于利益考虑,在未达标准时盲目增设工程管理专业进行招生,导致工程管理硕士就业难和社会认同度底等问题。

(四)培养模式未突出工程管理专业性特点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够使用工程相关的技术手段和途径去解决管理相关问题的工程师,要求学生应具备实践操作技能,对企业、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有充足的认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工程相关的实践经验方面的内容。

二、提升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研究

(一)提升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认识

工程管理作为一门跨管理科学和技术技能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工程管理学科最显著的特点。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应在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进行专业性教育和培养,以培养高层次管理型人才为目标。但是,在具体细化的培养目标方案中有一定的差异。

(二)构建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标准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是基于工程技术基础上,培养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和工程法律为基础,并且能够推动工程领域的发展、技术创新,正确进行工程决策,有效地完成组织、管理、实施等工程项目活动的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需掌握牢固的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能、并且能够推动工程领域的发展、技术创新,并能进行有效地完成组织、管理、实施等工程项目活动,并培养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三)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监管机制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综合指导对培养学员的质量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因此,工程管理硕士导师的整体品质在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至关重要。因此,根据导师的职务、指导能力、科研方向以及对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对导师进行考核。实施“双导师”制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重视工程管理硕士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专业的知识,还能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实践技能及整体的综合技能。在“双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导师对学生具体的实践工作管理、工程项目的探索研究及论文选题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

(四)宽口径培养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与普通的技术、管理人员有所不同,结合财经类高校专业优势和特点,体现出财经类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的特色,以宽口径的方式进行课程和培养方案设置,掌握建筑领域相关知识同时,还需掌握广范围的理论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类和社科人文类的相关知识,促进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模式的实践性。

三、结束语

篇8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

[摘要]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安徽17个(假设巢湖未拆分)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安徽区域物流中心进行聚类,把所得的结果结合中心城市的区位地理等因素,选取了合肥等五个城市作为区域物流中心。

[关键词]区域物流中心;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018-03

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一种主导力量,对提高区域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区域市场竞争能力,改变生产企业的布局和生产方式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李婷(2007)[1],以广东为例,分析了影响地区物流发展的因素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地区物流综合得分,进而利用聚类分析划分出各级物流。郜振华(2008)[2],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区域各地区的物理区位进行分析,进而找出适合的物流中心。本文认为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选择如果把定性因素(比如区域物流环境、区域物流实力、区域物流潜力)与定量分析结合,则得出的结论更科学、可信。

目前我国区域物流正在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线路和节点配套不够好、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区域布局不合理等,导致物流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区域物流中心的选择对充分利用物流资源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不少区域物流中心选址方案的评选往往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影响因素考虑不全,影响评选结论;

(2)在考虑各种因素的问题上,很难将定性指标有效地转化为定量指标;

(3)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带有一定主观性,对选址方案的评价造成偏差。

为此本文从区域经济地理的角度,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讨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以期为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1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影响物流中心选址的因素很多,本文选取最重要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概括:

(1)区域物流环境。本文着重考虑经济环境,因为地区的经济水平体现了地区的综合实力,经济发展好的地区生产和消费量大、物流量也相应大,更适合成为物流中心。在这里本文选取一些能体现物流环境的主要指标,如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2)区域物流实力。本文着重考虑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产业规模,这些内容体现了地区的交通便利条件和综合运输能力,交通便利和运输能力强的地区适合成为物流中心。

(3)区域物流潜力。本文着重考虑物流的增长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一个地区是否能够成为物流中心不仅要看其地区实力和环境,地区的发展潜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区域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模型

因子分析方法用于研究相关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它将多个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可以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将众多指标数据浓缩成较少的几个公共因子,使其反映数据的本质特征,然后将数据的信息转换成公共因子的因子值,再分别加权,从而得出各个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总分值。根据物流发展水平的分值,可以对众多城市物流发展水平排序、分类和分析。

21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23因子旋转

建立因子分析数学模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找出公共因子,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每个公共因子的意义,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如果每个公共因子的含义不清,不便于对实际背景进行解释,这时根据因子载荷阵的不唯一性,可对因子载荷阵实行旋转,即用一个正交阵右乘使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结构简化,便于对公共因子进行解释。所谓结构简化就是使每个变量仅在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而在其余公共因子上的载荷比较小。这种变换因子载荷的方法称为因子旋转。因子旋转有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和斜交旋转。

24综合评价

3区域物流发展聚类分析模型

对安徽省内各地区物流发展进行分析和归类,可以按照常规的聚类方法进行。但由于指标较多,计算繁琐且容易出错,鉴于前面因子分析已经得到p个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多数信息,且为彼此互不相关的因子指标,因此可以采用这p个因子指标并结合综合评价得分对安徽省内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聚类分析,这样处理将使问题大大简化。由于在系统聚类法中,类平均法聚类时步伐比较适中,因此本文利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

步骤如下:用因子分析得到的前p个因子组成一个新矩阵,并以此作为聚类分析的样本矩阵,计算各地区新样本数据之间的欧式距离。再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画出聚类图,得到各地区物流发展的分类结果,并进行分析。

4实证分析

安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区位优势突出,沿江近海、承东启西,地处长三角腹地,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1安徽地区物流发展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结果如下表2所示:

为了减少信息损失,使综合评价和后面的聚类分析最大限度地接近原始状态,本文取前2个因子,此时累计方差贡献率等于8605%,也就是说,这前2个因子以8605%的精度体现了原始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安徽省17个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得分及其排名,排名越前说明物流发展水平越高。综合评价函数为:

根据得分把安徽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合肥市,发展水平遥遥领先;第二类芜湖、阜阳、安庆,发展水平较高;第三类六安、宿州、蚌埠、宣城、巢湖、马鞍山、亳州、淮南、淮北、黄山、铜陵、池州,物流发展水平一般。

42对样本进行层次聚类

本文结合地区的区位坐标组成聚类分析的样本矩阵,按照类平均法进行聚类,此处我们考虑到合肥的物流水平遥遥领先,且其位于安徽中心部位,具有非常好的辐射作用,所以仅对除合肥以外的16个地区进行分析,聚类图如下图所示:

安徽各市场物流发展水平聚类谱系图

将所有的地区聚为4类,其中,阜阳、六安为一类;铜陵、池州、安庆、黄山为一类;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巢湖为一类;淮北、亳州、宿州、蚌埠、淮南为一类。结合聚类谱系图可以看出,安徽省区域物流根据区位适合划分成西北部、西南部、东南部、东北部四大片区。

而结合地区物流竞争力水平的结果发现西北部、西南部、东南部片区各自拥有物流水平相对较高的阜阳、安庆、芜湖这些地区亦作为该片区的物流中心。而东北部片区并没有物流竞争力比较突出的地区,其中实力最前的是蚌埠,所以权衡考虑并结合具体实际,选取蚌埠作为东北部片区的物流中心。具体如下表4所示:

43结果分析

物流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物流发展产生强烈的物流辐射和带动效应同时因其物流经济的凝聚力,对周围地区的物流经济发展起归纳和吸收作用能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物流要素和信息,同时又向外界传递物流要素和信息,维持着区域及不同区域物流要素的相互联系。

根据各地区的区位、产业地理和历史情况结合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选出以下五个地区较适合筛选为物流集聚中心。其中,合肥为一级物流中心;芜湖、阜阳、安庆、蚌埠为二级物流中心;巢湖、宣城、六安、滁州、蚌埠、淮南、马鞍山、宿州、亳州、池州、铜陵、黄山、淮北为所属片区的辐射城市。

而根据《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5年,其中关于安徽省的物流空间布局的五大物流枢纽分别为:合肥物流枢纽、芜(湖)马(鞍山)物流枢纽、安庆物流枢纽、蚌埠物流枢纽、阜阳物流枢纽与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基本吻合。对比来说本文所提出结果在现实中具有非常强的实践价值。

5结论

(1)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安徽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类,为区域物流规划提供了一定依据。

(2)物流枢纽城市应成为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的极点,应使极点成为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增长中心,让枢纽城市发挥辐射效用。因此,应重点加强合肥、芜湖、阜阳、安庆、蚌埠等枢纽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统筹规划,合理设计枢纽城市的物流格局和基础设施分布,将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工作的重点放在这些枢纽城市,提高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3)虽然长江贯穿安徽,但是水运发展并不理想,所以在进一步强化其对内地的辐射效应,不仅要加强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建设,还要加大港口码头建设,提升口岸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婷主成分聚类分析在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应用——以广东省为例[J].物流科技,2007(9):30-33

[2]郜振华粒子群优化算法在配送中心连续性选址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8,28(9):2401-2403

[3]岳朝龙SAS与现代经济统计分析[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马永刚长江三角洲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1):13-15

[5]彭本红,彭建华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区域物流中心选择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571-575

[6]方开秦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周启蕾物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多元化;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研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165-02

一、引言

研讨式教学在授课教师的引导和管理下,通过教师和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相比,研讨式教学能够广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因而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工程应用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深受学生的欢迎。

一般认为,研讨式教学法以郭汉民教授提出的“五步”教学法为典型。[1] [2]该方法将研讨式教学分为“教学示范和布置任务”、“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讲课,老师评议”和“总结提高”五个步骤。上述方法在不少的课程教学,特别是在文科相关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在研讨课程的具体组织方法上也有一些新的发展。[3] [4]本文结合我校研究生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的授课实践,针对选课学生专业基础的差异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提出了多元化研讨教学的组织方法。

二、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课程特点简介

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是针对通信与信息类研究生开设的36课时专业课程,授课内容涵盖了背景知识、基础理论、技术应用和前沿技术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既包括经典的通信网络理论(包括排队论、图论等),也包括一些热点方向的关键技术(比如认知网络、协同通信等)和典型应用场景,还介绍了最通信网络方面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和动态。

由于该门课程面向全校,每年选择学习该课程的研究生专业背景差异也较大。以2014年选择本课程的研究生为例,虽然一半以上的研究生来自信息与通信工程,但选课学生总体上覆盖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约53%)、电子科学与技术(约13%)、控制科学与工程(约10%)、管理科学与工程(约7%)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约17%)五个不同的专业。

三、多元化研讨教学组织方法

由于授课内容覆盖面广、选课研究生专业背景差异大,直接应用目前的研讨式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的选择。即使授课教师指定了选择文献的方向和范围,学生自己选择的文献在重要性、难易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如果选择了不恰当的文献来阅读,既浪费了学生自己的时间,学生的收获也会大打折扣。2.研讨小组的划分。因为文献阅读的难易有不同,一些综述性的、原理性的文章相对简单,一些技术性强的文章相对难,而且文章的长短也不尽相同。因此,如果固定进行小组划分,不同小组所承担的工作量就会有很大差异,这对学生不公平,也会增加最终成绩评定的难度。

鉴于该课程的特点,我们逐渐探索,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研讨式授课方法。

第一步:文献阅读。由教师根据本次授课的内容,选定若干篇主要论文在授课前两周下发给学生,并根据文献的难易程度指导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阅读。这样可以节省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的时间,同时可以利用教师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选择更恰当的文献由学生阅读。

第二步:课堂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完成当次课的授课任务。特别注意要在讲解与后面研讨相关的内容时引出问题,启发大家思考。

第三步:根据当次课教授内容和研讨问题的不同,可以首先进行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或者直接由学员进行大班讲课,然后由其他学生提问,从而进行研讨。

第四步:针对本次研讨课的过程,教师进行总结。

最后,由学生根据研讨课的心得,总结成阅读报告和交流体会一起提交,作为评价学生课堂成绩的重要依据。在整个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多元化研讨教学组织的核心特点主要体现在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文献的选择、分组大小和研讨形式等四个方面。

(一)根据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

并不是任何授课内容都适合研讨型授课,比如像图论、排队论等基础理论,其进行研讨的余地不大,而认知网络、协同通信以及通信网络最新研究等新技术的授课内容进行研讨的余地就比较大。教师需要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是否进行研讨授课。

(二)点面结合的文献选择

由于课程教授内容既有基础理论,也有专业技术,还有前沿动态,因此内容深浅各不相同。比如专业技术的内容较深,因此适合就某一技术点进行研讨;而前沿动态涉及的面比较广,适合在更开放的面上进行讨论。

(三)灵活有针对性的阅读小组划分

根据阅读文献的不同,在研讨小组的划分上也要有针对性的调整。专业性较强、有一定难度或者较长的文献,应进行分小组阅读和交流,这样能减轻每个人的工作量;偏重介绍性,专业深度较弱的文献可以由个人进行阅读总结,并做大班讲课。

(四)小组讨论与大班讲课相结合的研讨形式

在进行课题研讨时,要根据小组的划分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一个小组完成阅读的文章,要由整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最终形成一个总结报告;而由一个人完成阅读的介绍性文献可以直接进行大班讲课,然后由学员提问,进行集体研讨。无论是进行小组讨论还是进行大班讲课时,一定要指导学生清楚地讲明白下面四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作者做了些什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学生自己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篇10

关键词:国防;科研经费;科研项目;预算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

一、前言

国防的意义在于维护国家和领土的完整,保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独立,巩固自己的建设成果不为别人窃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国防科研项目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多。而伴随着当代经济管理和认识论的日新月异,科研成本对总成本的重大决定作用也开始被人们所了解,人们也越来越关心科研经费的实际用处,是否投入与产出成正比,是否经费的投入真正提高了国防科研的进展。本文将浅要分析国防科研经费预算的控制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为规范国防科研投入和建立完善的国防科研项目预算控制机制提出解决方案。

二、中美两国国防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对比

美国国防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并且按照国防经费管理机构的职能与任务,建立了一整套十分完善的多层次的国防经费财务管理体制。美国国防科研经费管理是十分有效的,具体可以概括如下:其一,美国国防科研经费投资决策的指导原则。即:国防科研经费的投资决策必须能够保持美国军队的作战装备的技术优势。美国国防部和三军正是在这些指导原则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管理和积极工作来实现其“合理使用国防科研经费,大力增强美国军事实力”的目标。其二,美国国防科研经费管理程序和政策制度。美国国防科研经费的管理是有着十分科学和比较严格的程序的,这些管理程序严格地控制和管理着美国国防科研计划的项目,使其朝着管理一体化、实施层次化、决策科学化和分析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国防科研经费状况包括基础性预算管理状况和机制性预算管理状况。我国国防科研基础性经费用于自然科学事业费、社会科学事业费以及高科技技术专项费用等。为建立统一且规范的预算管理机制,我国进行了以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为核心的财政预算管理机制改革。对于这种预算编制方式来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沿袭了前苏联“统收统支”的财政预算编制模式。这种粗放的、传统的预算编制模式重收入管理、轻支出管理,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为了使我国的预算编制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财政部从 2000 年起,开始了以部门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编制工作改革。

对比中美在管理科研项目经费方面,我们易发现,美国国防科研经费的管理有着比较严格的程序,这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国防科研项目的进展,有效的提高科研项目的效率。相比而言,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地方需要改进。

三、我国国防科研经费预算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一)不合理的项目预算编制

许多军事院校和国防科研单位在申请立项时,科研人员对于财务预算知识的缺乏导致其对预算科目内容不熟悉,完全凭个人的意愿进行经费的预算花费,这是极不科学的。课题经费的预算与实际的经费使用有偏差,这就造成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漏洞。如前所述,重视项目立项而轻视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是国防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科研经费执行缺乏监督

项目实施过程中,考核的尺寸把握不严格。目前,多数科研单位只是针对科研论文和科研课题经费总量来评定项目的成果。并未在对课题经费的实际使用过程与预算差异做分析对比。常常出现科研机构经费在结题时未完全对上账,甚至结余的经费仍由项目主持人自由支配。在这之间缺乏了严格的监督机制。

(三)科研经费控制不足

科研经费一般都是由单位内部审计,而一般的国防院校和军工科研单位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弱。这样以来,审计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就遭到破坏。在遇到问题时,通常都选择回避要害,抓小放大来解决。这样根本起不到有效的监督,科研经费的控制就是一纸空文。

四、有效控制国防科研项目经费的措施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科研活动带来的社会效益不断增大,资金投入越来愈多。由此,科研活动受到比以往更多的重视,资源分配与利用效果日益受到关注。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如何才能提高国防经费的利用效率,更好地为国家的国防建设服务是不容忽视的话题。下面结合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几条措施以供参考。

(一)构建多层次的评价标准体系

科研项目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申报的项目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首先,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技术价值进行探讨。其次,在多层次的评价标准体系中要体现技术和效益。由于科研项目归根结底是要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的。我们在项目立项时,要充分考虑到投入与产出,严格考察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以及申请者是否具备资金、技术等实力。最后,科研项目不同于一般的招标项目,申请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包括良好的人员素质、完备的仪器设备、良好的资信情况等。

(二)“拿来主义”,引进美国等发达国家有效的措施

首先,增大预研比重。从美国国防部多年来的战争经验可以看到,军事上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是武器装备的优势。而武器装备的优势都来源于武器装备的预研工作里的科研成果。从美国国防部1989年施行的“国防部关键技术计划”以来,极大的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向应用的转化。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其次,突出军民两用思想,重视改进现有的装备。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萨达姆埋于地下的武器装备,这就源于美国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而在和平时期,这种雷达用于民用方面,只是分辨率低于军用的。这种军民两用的思想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科的发展。因为不仅仅国防机构在研究,其他商业机构和大学也在推进该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炜.中美两国研发经费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10).

[2]杨碧红.浅谈国防科研财务管理[J].经济与贸易趋势,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