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概论范文

时间:2024-03-29 16:5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科学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科学概论

篇1

考试与评价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新的考试与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讲新课前让学生先自学

讲授新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优势、学习情况先自学教材,自学后进行评价测试,这就是“不教先评”。“不教先评”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学习能力,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验到一种成功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情绪。

“不教先评”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在每个教师钻研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或按教材中编排的单元,或按某一主题自行组织单元。既可以按照教材单元编排的顺序,也可以共同商量确定单元教学的顺序。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布置一个单元的预习任务,让学生自学。低年级要求要明确,布置任务要细致。例如小学一年级语文,在教完汉语拼音以后,布置学生在预习单元教材时做到“读、标、圈、划”。读,熟读课文;标,标出自然段;圈,圈出自己不认识、不会写的字;划,划出自己喜欢的或不懂的句子。最后,进行教学前评价测试,教师分析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测试中反映的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针对性备课和教学。

“不教先评”符合中小学生心理需求,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要求自主,喜欢探究和冒险是中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首先面对教材,自学教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优势、学习方法安排自己的学习,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自学以后进行评价测试,使学生看到自己自学的成果,展示了自己学习的能力,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增强了自信心。

“不教先评”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首先面对教材,自己学习,使学生消除依赖思想,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就如同第一次是朋友开车将你接到家中做客,第二次,让你自己走过去,你不一定认识路。倘若第一次你就是按照朋友告诉的门牌号码,自己一路问人走过去的,第二次再叫你去他家,一定不会不认识路的。

“不教先评”提高了教学针对性,节省了教学的时间;通过评价测试,对结果进行分析,将单元内容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所有学生通过自学都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教师教学中不需要多花工夫的部分。第二是一部分学生掌握,一部分学生未掌握的内容,这是必须提供个别教学的部分,个别教学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同学间相互提供。第三是学生自学都未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即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这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评价分析以后,教师整合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案,进行针对性备课和讲课,讲学生的共性疑难、讲本单元的关键、讲需要拓展的内容。

“不教先评”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首先面对教材,使学生在自学中学会了学习。

均分激励,共同进步

“均分激励,共同进步”是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形式,每4—6人一组(中学最佳效果是4人)进行分组。每次考试评价以后,以小组平均分作为每个组员的成绩,并将小组平均分在班上公布,且表扬绝大多数小组。

“均分激励”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传统的考试评价片面放大了分数竞争的作用。班级同学之间的不良竞争,使学生心态扭曲、心胸狭隘,恶化了学生人际心理环境。“均分激励”由于每个组员的进步都会给别人带来进步,别人的进步也会导致自己的进步,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均分激励”使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均分激励”使学生学习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使得学习小组成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利益的共同体。由于以小组平均分作为每个组员的成绩,因此成绩好的同学会觉得光是自己成绩好不行,必须尽力去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成绩差的同学也会觉得不能拖小组的后腿,必须认真学习,尽快把成绩赶上去。实验班同学之间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学习成为经常发生的、自然而然的事。

用小组平均分作为每个小组成员的成绩,它是成绩册中学生学期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用平时测试评价成绩乘以60%(有时实验班级自定比例),加上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学习态度、进步程度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等进行的综合评分,即为成绩册中该生的学期平时成绩。

教前教中教后三次评价

第一次是教学前评价。教学前评价是指学生自学教材后,教师制定教学方案(备课)之前的评价。它使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为备课提供依据。教学前评价消除了教师“不讲不放心”的顾虑。让教师看到学生自己学习的潜能,为教师由衷欣赏学生、不断表扬学生提供了基础。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更加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2

论文摘要:为适应现代饭店业发展需要,中职学校必须及时调整饭店管理概论课程,要构建合理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进行讲授与实训融合、学校与饭店业界联合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具备良好饭店管理综合技能、现代管理理念和思维。

饭店管理概论在中职学校饭店管理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引导学生认识饭店专业基础知识,从概论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作为中职学校饭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以饭店为物质载体,以宾客的消费过程、饭店的运动过程、饭店产品的形态变化及价值实现过程为贯穿线索,在吸收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上,用创新精神去探索饭店自身的运行规律而建立的理论体系。通过学习该课程,使中职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饭店业的基本概况,了解饭店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掌握饭店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饭店各部门运转程序与管理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饭店常见问题。为学习饭店管理其他专业必修课如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等课程及学生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饭店管理概论教学现状

1.1教师“填鸭式”教学欠缺创新

由于应试教育的后续影响,长期以来,我国许多中职学校饭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依然以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为工具,围绕教师、教材和课堂只个中心开展,教师以教材为依据,以课堂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知识的灌输。这种方式导致了教师讲课没有创造性,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教学效果没有务实性。这种教学方法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被动、僵化和单调的教学氛围下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从而出现企业渴求饭店管理人才与中职学校毕业生难以适应饭店实践活动之间的矛盾。

1.2师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1.2.1授课老师对专业基础课的认识不到位

经调查,该课程授课教师多数人认为:本课程并不重要,学生即使学不好,还可以通过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把学不好的内容重新再学一次。由于教师的授课态度不端正,想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教好,是不可能的事。

1.2.2学生对该课程的定位不准确

很多中职学生认为:选择中职学校,要学的是技能,不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才是唯一的有用的东西,不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也没有认识到该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甚至于有学生认为:学那么多的管理基础知识没有用处,毕业后就是到饭店做一名普通的员工,自己又没有什么机会成为一名管理人员,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缺少规划,目光短浅。

1.3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不科学

1.3.1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多数中职学校的《饭店管理概论》课程教材内容主要涉及饭店概述、饭店组织管理制度、饭店各职能部门(包括前厅部、客户部、餐饮部、康乐部、商品部、工程部、安全部、人事培训部、采购部、公关销售部和财务部)管理、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等。然而,在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院的课程中,饭店管理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围绕着饭店管理的课程有十几门,但却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叫做“饭店管理概论”。相比之下,目前中职学校《饭店管理概论》课程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内容简单、章节笼统,只是对相关饭店部门机构、业务管理做简单的介绍,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与培养应用型饭店管理人才的目标相背离。

1.3.2实践课程少,见习难

该课程的实习实践在课程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助于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饭店企业、了解饭店的业务流程、熟悉饭店管理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责任心,有助于学生明确角色、端正态度等。但在实际中,大多数中职学校只设36课时,限于实验条件,大多只有理论课没有实践环节设计。因此,空泛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要求,较大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课程实践的落实也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当地的饭店不愿意让学生到饭店参观、见习,担心影响到饭店的正常营业;由于实习时间太短,有的饭店不乐意接收实习生,也不愿意承担学生的岗前培训,担心学生实习期结束后流失,增加饭店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投资。

要改变这些现状,就要创新饭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加大改革力度,大胆尝试新的调整,使之与旅游和饭店业的发展相适应。

2构建饭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合理体系

2.1重视理论教学过程的优化

2.1.1构建最优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在固有的理论基础上,应结合百家之长,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增删相关内容,在内容上注意避免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内容的重复,侧重围绕饭店管理基础知识和管理理念知识的介绍。饭店管理概论作为饭店管理专业学生了解、认识饭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课,理论学习基本包括了饭店概述、现代饭店管理理论、饭店管理理念、饭店组织管理、饭店计划管理、饭店职能部门管理和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等内容。因此重新整合后,饭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新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饭店管理基础知识、饭店各功能部门具体的业务管理、饭店提升管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饭店概述、饭店组织与管理制度、饭店管理理念知识等三讲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包括饭店前厅部管理、饭店餐饮部管理、饭店客房部管理、饭店人力资源部管理、饭店安全部管理、饭店工程部管理、饭店康乐部管理、饭店商场部管理、饭店采购部管理、饭店公关销售部管理、饭店财务部管理等十一讲内容;第三部分主要包括饭店服务质量管理及投诉处理、饭店产品的管理与创新、绿色饭店管理及品牌经营等二厂讲内容

2.1.2应用最新教学手段

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儿年来,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职学校的普及和应用已经具有较大规模,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增强学生对理论基础课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理论基础课变得有声有色。同时,可以尝试让较突出的学生参与到部分知识的课堂教学和PPT课件制作中来,让学生有机会换位扮演、思考,这对其他大多数同学起到激励作用,也对教师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补充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的共享,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到中职学校教学中,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结合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点,饭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的章节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在此基础上,先让学生到酒店现场实践参观,身临其境,做酒店某方面的社会调查,然后由学生模拟授课、案例讲评等环节,再加卜教师的引导和点评,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肯定会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酒店常见问题的处理有预见性

2.2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

2.2.1实践教学内容项目化

为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酒店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技能,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课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在制定《饭店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时,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内容项目化的理念,要突出饭店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把每一章节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目标作为一个项目,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必须按进度去完成每一项目。同时,强化实践教学与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管理综合技能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化问题、疑难知识点的突破问题、管理理论与饭店管理实际应用的结合问题

2.2.2实践教学环境实景化

要改变教室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上课时在学习不同的章节,就能感受到好像在酒店不同的部门工作,做到教学环境实境化。由于教室课堂环境与所要工作的岗位环境有较大的区别,教师要设计与饭店各部门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才有利于学生的快速学习。例如上餐饮部门管理,我们的课堂就不应该在教室,而是在学校的学生饭堂或酒店的餐厅,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有“人声嘈杂”的餐厅气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是在餐厅上课而不是教室。教室的氛围与这种环境的氛围区别非常大,教室是安静的,而餐厅是吵闹的,一静一动,反差之大,由此可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与联合办学的饭店企业沟通和合作,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饭店观摩,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观和见习,提高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兴趣。

2.2.3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

2.2.3.1教师可以改变布置作业的方式

不一定要每个学生都完成同样的作业,有的作业可能同时由几个人或一个小组完成,可能效果会更好。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对比,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目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知识互补,有助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如前厅部咨询服务等作业,可以分组由小组完成。组内成员由于知识面不同,通过优势互补,可以答复各种不同的咨询。同时组与组之问可以相互提问,通过比赛的形式,相互之间的一答一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效果会比教师单纯的知识讲授要强很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激发专业学习的欲望

2.2.3.2在授课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多互动

教师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应该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对自己讲授的知识感兴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多运用案例教学法,给出饭店经营管理问题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和思考,然后再作点评和总结,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给出建议和指导。多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如前台接待的模拟实习,由学生互换前台接待服务员和客人的角色,设身处地地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学会换位思考,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加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标。多运用启发教学方式,有的知识不是由教师一味地输出,而是点到即止,让学生认真思考,形成自己想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2.3.3应注重结合饭店行业发展实际,加强与饭店企业的联系

将企业研究的前沿理论和饭店企业成功案例引人课堂,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原则,聘请饭店高级管理人员、旅游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和本校饭店管理专业优秀毕业生作为课外辅导老师。他们有着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他们的讲授或开设的讲座,言传身教,并开展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并掌握饭店管理的最新理念、最新管理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走向社会迅速成才提供保障。

篇3

一、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提倡和指导下,目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基本比较乐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小学教育管理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尽管教育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更新中,但是,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应试教育思维导致教师仍然以成绩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队伍建设过程存在缺失

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综合素质无法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他们的教学观念有待更新,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需要丰富。

3.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教条性

目前的教学过程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但是,教师缺乏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分析和了解,教学的过程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二、改善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现状的措施

小学教育管理的意义重大,因此,针对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改善的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影响行动,教师必须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要更新教学评价标准,不能单纯“以成绩论英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管理的主导,要想改善目前状况,就需要培养一支业务精、品质高的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

3.制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制订具体可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进行课堂教学。

4.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篇4

关键词: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项目管理作为经济管理领域的重要部分,普遍受到了关注与重视,近些年来,众多高校陆续开设了项目管理这门课程,高校教师在项目管理课程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熟练掌握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与项目管理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相关工作岗位提供坚实的保障,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与复合型人才。

一、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校目前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PPT或者板书的方式,课程上以老师教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期末考核多以试卷形式为主。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改革,项目管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必须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并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目前众多高校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仍旧存在着许多弊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许多高校中项目管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课本知识教学为主,以资料以及专业相关的书籍资料为辅,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只是通过板书以及PPT的方式进行授课,并结合着一些实际的典型案例讲授项目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但是这种方法过于抽象,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们无法从案例中深刻的理解并掌握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课堂教学过程显得枯燥无味,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保证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

2.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项目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是目前多数高校中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都极为落后,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方面没有进行创新与改革,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项目管理课程本身是一门新兴的课程,需要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以及创新的教学手段来开展项目管理教学活动,但是教师对项目管理课程不够了解,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手段,而且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项目管理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因此项目管理教师必须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极强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许多高校中的项目管理教师都是在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对项目管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不够清楚,导致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把握住重点,降低教学效率。在具体的项目管理实践中,包含了许多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渐进性,如果教师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将无法很好的将项目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还原到项目管理实践活动中,这样一来就会使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变得非常空洞与杂乱,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学效率。

4.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许多高校的项目管理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教授项目管理理论知识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与死板,一方面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使学生们无法在课程学习中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另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无法将其真正的运用到实践操作中,使理论知识变得没有使用价值。因此,在理论知识教授的基础上,老师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否则学生只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提高教师能力素质,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

教师是保障项目管理教学效率提高最基本的保障,因此,学校应加强对项目管理教师的培训,定期开展对教师项目管理技能的培训,使每位老师都能够获得项目管理师资格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塑造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师资力量,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项目管理人才。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一些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老师能够参与到企业项目的运作过程中,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与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用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知识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成立项目团队,开展项目管理实践演练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成立项目团队,每个团队以6~8人为宜,每个团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兴趣来选择具体项目,并选出每个模块的具体负责人。在进行项目管理实践演练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要紧扣着项目本身,不要偏离主题,比如如果确定的是服装市场调查的项目,就不能偏离主题做成服装店开设的项目。二是项目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负责好各自的模块,还需要关注着其他学生模块的内容,保持连贯性与一致性,避免中途有学生把项目要调查的内容搞混淆,三是项目相关负责人应起到主导与协调的作用,及时传达重要信息,提前通知各个模块同学准备好项目汇报PPT的制作。项目管理实践演练的开展能够真正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们深入的理解并掌握项目管理相关知识,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时能够学以致用,有效地解决。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适应新的教学理念

在新的教学观念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因此该课程的考核也必须要体现出新的教学观念,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的注重,考核的内容除了包括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包括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考核学生对项目管理课程中重点与难点知识的掌握,占总成绩的20%,第二部分是考核学生平时到课以及课堂发言具体情况,主要是根据学生出勤情况以及课堂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分,占总成绩的20%,第三部分是考核学生对项目管理软件的操作能力,根据学生具体的操作状况进行打分,占总成绩的20%,第四部分是考核学生的项目团队作业,主要根据团队分阶段提交的一些资料以及成果汇报进行具体打分,占总成绩的40%。从这四个部分对学生进行考核,能够从各个方面充分的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效果显著。

4.引入项目管理软件,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适当的引入一些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不仅能够模拟真实的项目管理环境,还能够实现对项目的全方位动态控制与跟踪,可以境地项目管理的成本,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因此,在具体的项目管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适时的引入项目管理软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展项目管理实践活动。项目管理软件包括低档的项目管理软件,如ProjectScheduler、TimeLine以及Projec等,还包括一些高档的项目管理软件,如P3、WorkBench、OpenPlam等,在引入项目管理软件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以及项目的具体规模来进行选择,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软件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全真模拟项目管理流程,对项目的成本、进度等进行全面控制,提高学生对项目管理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更好的进行实际运用。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人才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以及提高竞争实力的关键之一,项目管理在高校中的开设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但是在具体的项目管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转变为实际技能并熟练应用于实践操作中,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出适应于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项目管理人才。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梦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45-47.

篇5

【关键词】建筑项目;管理方法;科学化;改革

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极大的刺激和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而在诸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中,科学的建筑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正确合理的科学管理下,才能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能按照既定的设计方案实施开展。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很好的避免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为实现工程的全面控制创造了条件。尤其是近年来,建筑工程建设迎来了新一轮的,更是给建筑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满足社会市场的建筑管理需求就成为了当前建筑管理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在此笔者认为,加强建筑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一、建筑管理方法的基本原则

在实现科学化改革之前,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因为建筑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对人进行管理的方法,只有对人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与调节,才能实现建筑的管理效益。确保生产的安全,制定优质的建设目标,采取精益求将的施工技术方法,做好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这些都是建筑管理方法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建筑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规定的管理制度难以深入基层

近年,各级建筑有关部门都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建筑政策法规和管理文件来宏观调控建筑行业的体制。但是,这些制定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难以深入,只存在于表面工作中,当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文件下发到各单位以后,没有运用到工程管理与施工建设中,而只是在应付上级检查察的时候应付一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 在建筑管理体制中没有科学完善的管理部门机构与工作人员

为了节省开支,增加利润效益,建筑工程管理部门不是精简机构,就是有机构而无工作人员形同虚设,没有起到调节管理工程进度的作用。而且工作人员一人身兼数职或多人在同一工作岗位上的现象时有发生。

3、质量责任不明确,没有有效的奖罚制度

建筑工程管理中,没有明确的确认工作人员的责任,质量与责任挂钩不紧,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往往找不出其责任人,造成工作人员责任感的淡薄,从而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总体质量。同时,还缺乏健全有效的奖罚制度,功而没有奖,错而没有罚,造成工作人员积极性的降低,从而敷衍了事、潦草施工。

4、质量监管核心与机制的不健全

施工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是建筑管理工作的一重要内容,该工作的实施需要施工、监理及质检机构三方参与。三者由于利益出发点的不同,并且三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这就形成了没有明确的监管工程质量的核心机构的局面,缺乏明确的质量监管部门,导致工程管理的混乱,从而为想要提高工程质量的安全增加了难度。

三、加强建筑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改革措施

为了能够解决当前我国建筑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建筑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要对建筑管理方法进行科学化改革。而在实际的改革中,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项目管理理论、方法的科学化。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预测技术、决策技术、数学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方法、模糊数学、线性规划、网络技术、图论、排对论等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

2、项目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在现代社会中,需要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专门承接项目管理业务,提供全套的专业化咨询和管理服务,这是世界性的潮流。聘请或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进行项目管理这样能取得高效益,达到投资省,进度快、质量好的目标。

3、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十分复杂的工作,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项目管理必须标准化、规范化。这样项目管理工作才有通用性,才能专业化、社会化、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规范化的目的是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到统一方向,促进发展。

4、项目管理国际化。项目管理的国际趋势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越来越明显。项目管理的国际化,即按国际惯例进行项目管理。国际惯例能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包罗进来,提供一套通用的程序,通行的准则和方法,这样统一的文件就使得项目中的协调有一个统一的基础。

5、在思想上要有创新观念。我们要敢于创新、敢于改革、敢于做外国人做不到和做不好的事。只有具备创新观念,才能把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为国际领先水平,而不是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跑。

6、使用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它的精髓是“以目标指导行动”,即以实现目标为宗旨而开展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责任明确化的活动。 投资(成本)、质量、进度三大控制目标的关系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每个建设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标之间都有其最佳结合点,不可能三者都优,但更不能偏废某个目标而片面强调另一个目标,应做到综合优化,以满意为原则。

7、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必须与建筑市场运行的正常化相结合。建筑市场运行的正常化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外部环境,其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法制完善、管理得力和主体健全。 如果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行为不正常,工程项目管理必然走向歪路。所以我们必须以项目管理科学化为运转正常的建筑市场环境作保证,大力培育、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建筑市场,把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市场结合起来,用这两个车轮把工程建设推向知识经济新时代。

8、工程项目管理手段必须实现计算机化。 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各系统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管理业务又十分复杂,有大量的数据需要计算,有各种复杂的关系需要处理,需要使用和存储大量信息,没有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是难以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 利用互联网能促进建设项目参与各方突破时间和距离的限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我们应当注意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建设,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技术更好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离不开有效的施工管理,只有在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下,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实施。而若要进一步提高建筑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就需要我们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基础建设,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实现建筑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语文;课改;关系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而和谐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首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素养必须靠自主的语文实践才能提高。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比较充足的识字写字的时间,读书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并且做到人人投入、全员参与,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给足自学时间,加强自读自悟,要鼓励交流感受、质疑问难,为合作、探究铺路;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全班讨论交流的调控,使合作探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当前值得警惕的是,由“教师为中心”滑向“对学生放任自流”。关键是在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导”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的质量。教师加强指导,一要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二要处理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系,那些重要的、学生忽略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指出来,去引导学生把握理解。

2、课本仍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正确处理“用教材”和引进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课本奉为经典,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教材内容不能增删,教材顺序不能调整。以“课本为中心”,必然导致课程内容的封闭、狭窄甚至过时。新的教材观主张,教师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要活用教科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时过境迁或不理想的课文可以删去,时令节气不合的课文可以调,还可以增加紧密联系现实的课文。

但是,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确语文教科书仍然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小学阶段,对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语文教科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凭借,一定要用好、教好语文教科书。

当前值得警惕的是,出现了甩开教科书,过多、过早补充其他教学内容的倾向。如,字还没有好好认、好好写,课文还没有读通、读顺,就大量引进其他文字或音像资料。与此相关的,如学生还没有读懂课文,还没有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教师就鼓励学生离开课文发表意见。如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不去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而鼓励学生大谈苹果、梨子比花生好,又好吃、又好看……引导发散思维要适时,引进课程资源要适当。比较好的做法是老师在教学前适当引进作者、背景等资料,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文字、声像资料,教学后鼓励学生搜集并阅读相关书籍、文章。

3、课堂仍是教学的主阵地,正确处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关系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这次课程改革,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

篇7

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进行了继明治维新以后两次大的教育改革,史称第二次、第三次教育改革。在战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中,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1947年新设社会科,排除军国主义思想教育内容,是德育课程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早在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统一全国的学制,《学制》中规定的《修身科》是日本近代教育中首次出现的道德教育课程。虽然修身科的内容随着历代朝野的更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它作为一门德育课程一直沿袭下来。

1947年,日本先后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推出了以教育民主化为目标的新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设国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图画手工、家政、体育等八个学科和自由研究。这个课程设置同战前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取消修身、地理、历史三个学科,新设社会科。社会科不是随意把战前的历史、地理、修身等科合并而成,而是以青少年的现实社会问题为中心,为求扩大并加深青少年的社会经验,涉及到学校、家庭及其以外的对青少年教育的一切活动。社会科虽然不是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学科,但实际上它承担了战后初期日本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

1949年,由文部省编写的《民主主义》一书(初三和高一的教科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过去日本的教育往往服从于中央政府的命令。……尤其是,通过错误的历史教育,迫使学生相信日本是‘神国’,甚至迫使学校导入军事训练。……通过由政府歪曲的历史的教育,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太平洋战争为顶峰的一大悲剧”。这清楚地表明了二战前日本教育的军国主义性质。战后初期新设的社会科取消了战前充斥在有关学科课程中的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方面的思想和内容,注入了民主主义的教育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科的设置可以说是战后初期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积极成果。

二、1958年设置专门的道德课,是战后日本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转折点。

1953年8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了关于改善社会科特别是地理、历史、道德教育的咨询报告,提出了“要明确社会对道德教育应负的责任”,要求在初中重点讲授地理、历史(特别是日本史),在高中考虑设置伦理、哲学科目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1958年10月,文部省全面修订教学大纲,特别设置了道德教育的时间。1960年,高中的社会科进一步分化为“伦理、社会”这样的科目,是初中、小学的道德课在高中的翻版。

特设道德课的目的是培养尊重人的精神,造就致力于创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和平、民主、对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这门课程把关心个性的完善等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摆在首位,但基本思想仍没离开儒家的伦理道德以及宣扬日本民族优越的神道教理论。尽管在当时对专门的道德课的设置颇有争议,但这次课程改革确立了道德课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作为独立课程的地位,道德教育不再依附或从属某一学科,从“教学以外的活动”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领域,从而使日本中小学课程结构由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板块所构成,一直沿袭至今。

三、1977年颁发《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标志着德育课程设置的规范化。

1977年至1978年,文部省相继颁布了《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初中学习指导要领》和《高中学习指导要领》,这是日本规范中小学教育内容的法规性文件,从法规上确立了道德教育和特别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1977年7月,文部省还颁布了《日本小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和《日本中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它根据《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所制定的根本精神,确立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中小学道德课教学内容。其中小学的德育内容由三个方面28个德目构成。即:

1.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项:尊重生命和健康安全,礼貌与遵守时间,钱物的使用;

2.关于个人的生活态度,包括12项:自主自律,自由与责任,明朗与诚实,正义与勇气,克服困难,反省、节制,爱护自然,虔敬,重视个性,进取心,合理的态度、追求真理,创新精神;

3.关于在社会生活中的态度,包括13项:热情、同情,尊敬、感谢,信赖、合作,公正、公平,宽容,遵守纪律,权利与义务,勤劳,社会公德,家庭生活,热爱学校,爱国心与乡土爱,国际理解与人类和平。

此外,日本中小学道德课教育大纲还对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内容的处理提出了要求,如制定教育计划时,要考虑与各年级、各学科以及各种课外活动的道德教育之间的联系;为了提高德育效果,必须加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一些理解,谋求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

这次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的颁发,使中小学德育课程向规范化、序列化、制度化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进一步确立了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概念非常明确、具体,并且贴近于现实生活,与日本价值观念相符合的态度、习惯和行为可以通过学校德育课得到灌输。

四、1989年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加强道德教育成为改革的重点。

1987年12月,日本临教审和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了“关于改善教育课程标准”的咨询报告,对加强道德教育提出五点建议:①明确不同学校阶段道德教育的重点;②通过整个学校活动进行道德教育;③为充实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奖励使用适当的补充教材;④从加强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加强校长、教导主任对道德教育的指导,加强有经验的教师对其他教师的指导,以加强校内指导体制;⑤为提高教师的道德教育指导能力,在师资培养阶段,设法改善道德教育授业科目的内容。据此,在1989年2月日本文部省公布的新的教学大纲中,加强道德教育、个性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以及尊重文化传统态度的培养,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为了加强幼儿教育和中小学的衔接,第一次对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高中的教学大纲一起修订,由重视智育转向重视德育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这次课程改革在德育方面的主要变化有:废止了小学低年级的理科和社会科,新设生活科;为使高中教育多样化,高中把社会科重组为地理、历史和公民科,公民科是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更重要的是,这次德育课程的改革考虑到中小学生道德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德育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关于自身;关于与他人的关系;关于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等四个方面重新组合道德教育内容。小学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分别指导学习14项、18项、22项德育内容。初中由以前的16项调整为22项,内容如下:

1.关于自身,包括①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坚强的意志,③自主性和责任感,④探索真理,⑤发展个性;

2.关于与他人的关系,包括①礼节与言行举止,②体贴别人,③相互依赖,④健康的异性观,⑤宽容与谦虚;

3.关于与自然的关系,包括①热爱自然,②尊重生命,③人类爱;

4.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包括①热爱集体与履行职责,②义务与公德,③正义,④勤劳与奉献,⑤热爱家庭、孝敬父母,⑥尊师爱校,⑦乡土爱,⑧爱国心,⑨世界和平。

日本的高中未设道德课,其道德教育是通过学校所有教育活动进行,尤其是通过“特别活动”的课外学习室活动”和“公民”教学科目的“现代社会”、“伦理”科目进行。高中生的服务性体验学习,主要通过“特别活动”的学校例行活动和俱乐部活动进行。

纵观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几次改革,自1947年颁发新的教学大纲以后,几乎是每隔10年修订一次,其间也不乏一些小的变化,但其重视学校德育的趋向是一致的。战后日本学校德育课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它反映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可以说,日本不断改革德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强化道德教育的过程。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特色。

一、学校德育课程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

日本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学校德育及其课程的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它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发展基础。封建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和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学校教育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贯穿于日本整个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日本文化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影响到近代和现代。

明治维新以后,为实现富国强兵和推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服务,“和魂洋才”成为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所谓“和魂洋才”,简言之就是东洋精神(道德),西洋技术(艺术),或者说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和西洋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其宗旨是在坚持日本固有的传统道德、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并为其所用。1890年日本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重申日本教育目标是培养天皇忠顺的臣民和父辈的孝子,重视富国强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以患孝、慈悲、忠实、守法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它把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和博爱、遵法等近代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以及军国主义、国家主义伦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和魂洋才”的思想。战后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如上所述,更是把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与日本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保持了“和魂洋才”这一民族特色。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1983年11月的一次讲话中说得更为明确:“日本要把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和孔子的教导调和起来”。在对待外来民族文化中始终坚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注意吸收有利于本国的因素来为我所用,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对“和魂”中极端的国家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我们应持分析、批判的态度。

二、特别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日本中小学课程结构是由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特别活动课程三方面所构成。特别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其目的、内容的形式类似我国的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是日本中小学校教育课程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是学校德育课程的深化和补充。

特别活动的目的主要是,①培养丰富的人性,②通过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④培养自主的、实践的态度和热情,⑤发展自我理解和自我实践的能力。特别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活动(如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如仪式、文艺节、运动会、远足旅行、参观活动、生产劳动等);班级指导(如生活常识指导、学习指导、升学就业指导等)。特别活动的课时安排一般是,小学1-3年级每周1学时,4-6年级和中学每周均为2-3学时。特别活动中的德育渗透是把德育内容加以具体化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少年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1977年,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咨询,指出“由于特别活动对儿童、学生的人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要更加重视特别活动的充实。”八十年代后,在普遍削减各科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情况下,特别活动课的课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由此可见,特别活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现代德育内容的拓展。

日本学校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又广泛,从与德育有关的课程来说,它还包括公民科、伦理科、社会科、修身科、生活指导课和劳动课等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学校德育内容除了传统的生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劳动纪律、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以外,又有了新的拓展。如个性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

个性教育是日本战后民主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战后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1947年日本《教育基本法》,明文规定“教育必须以完成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尊重个人的价值,培养独立自主身心健康的国民”。1985年,日本临教审的咨询报告更是详细论述了个性教育的问题,他们所说的个性,不仅仅是指个人的个性,而且也意味着家庭、学校、企业、国家以及时代的个性。最重要的是打破划一性、僵化性、封闭性等弊端,树立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自由、纪律、自我责任或意识,也就是确立重视个性的原则,尤其是个性教育中包含有自由自律、尽职尽责的教育内容,使它有别于西方国家倡导的个人中心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

为了培养国际社会中可以信赖的日本人,日本文部省从1953年起实施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学校计划,并且通过修订中小学教学大纲,把高中的“社会”科目重组为“地理、历史”科目和“公民”科目,把其中的世界史由选修改为必修,改善充实小学、初中的外语和有关科目,积极推进中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日本《中(小)学道德学习指导纲要》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如小学要求“尊重并正确地理解外国人,做一个对人类幸福有用的人”。在他们看来,“只有做一个真正的国际人,才是一个出色的日本人”,为了迎接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他们要求中小学生在深入了解本国文化的同时,也要了解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各个方面,学会与外国人密切往来与友好相处,树立日本人的形象,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以取得国际信任。

四、强调德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文部省规定,中小学校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必须根据德目制订学校的总体计划、学年年度计划和道德课的教学计划。其目的,一是使德育与整个教育目标和学校全部活动联系起来,二是使学校德育重点与学生、学校、地区的情况联系起来,三是使德育课与各科教学和特别活动联系起来,从而使德育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学校的总体计划,是按照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根据学校和地区社会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学校各部门的作用和任务等方面的内容。而年度教学计划则包括本年度的德育目标和教学方针、各学年学生的道德情况、各学年的重点设想等方面的内容。道德课的教学计划是每个班级根据年度教学计划所规定的主题和资料制定的道德教育教学方案,一般由班主任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日本强调了中小学抓好德育总体计划和年度教学计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道德教育,以提高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五、重视德育乡土教材的建设。

日本教育界人士认为,对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空洞的词句上,必须是具体的、切近于现实生活的,为此,文部省从1984年开始,组织部分地方开展德育乡土教材的实验研究,编辑出版了84-85年度的《道德教育的乡土资料》一书作为教材使用。乡土教材包括的内容有:①在乡土出生、成长的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物传记、轶事等;②对提高本乡土的文化、生活、福利而忘我劳动的先进事迹;③在乡土中流传着的传记和民间故事;④通过描写乡土美好的景物、文化、习惯等,表现对乡土的赞美和热爱。试图通过这些乡土教材促进少年儿童对自己乡土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乡土的真挚情感和良好的德性。

篇8

摘 要: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主要渠道,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适应时代的发展,确立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这些“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并对教学改革创新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对内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上涌现出的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主要渠道,需要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90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结合大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这些“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就业压力增大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巨大影响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90后”的大学生对家庭和学校比较依赖,初入社会遇到点挫折往往会不知如何面对,加上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其在思想方面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甚至会出现“退学”、“厌学”等行为,更严重的甚至会对社会差生不平衡心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人生观。因此,如何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也是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2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很多西方的腐朽文化和价值观念也通过诸如经济、科技、文化进行渗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其缺乏对真、善、美的正确鉴别能力。如何大学生摆脱外部大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地提高其政治鉴别能力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另一难题。

1.3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对高职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新平台、新视野,有助于高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沉溺于网络游戏,既浪费了时光又荒废了学业;沉溺于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会产生了隔阂,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消极心理等),容易造成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

2.1 有利于增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及网络的发展,中、西方各种思想文化互相影响,冲击主流文化,“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影响,面对这些新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借鉴和继承现有各种教学基础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增强观察辨别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从而增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2 有利于增强高职大学生的抗压受挫能力,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

一方面要解决“90后”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出现的问题(例如:个性特征较强,承受挫折能力及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单通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不断扩大的差距及严峻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也在不断承受着压力和挫折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只有通过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改革创新,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高职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3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

3.1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联系实际,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潜能。主要可以采用理论教学、集中讨论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和分析,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对热点问题的看法,了解学生心中真正的想法和疑虑,授课教师加以引导,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更加可以对高职大学生存在的隐性的心理问题加以疏通和引导,以使其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将理论与案例有机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并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

3.2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中注重职业技能教育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性专业人才,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教师应向大学生介绍所选专业的就业领域和发展前景等问题,强调学习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热情,将其培养成职业技能熟练、人文素质高的合格的人才。

3.3 创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模式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要积极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技术能力的提高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具体可采用实践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实践教学与课题研究以及实践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等方式,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强。有利于发挥高职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合格的职业技能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萍.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建设高校和谐校园[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7-39.

[2] 刘建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1(32):70-72.

篇9

论文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分析独立学院的性质及人才培养定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自身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独立学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具体形式,并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1.独立学院的性质及人才培养定位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

独立学院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的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独立学院应培养社会需要的,适应社会、生产第一线的管理者和生产者,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实用性的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得独立学院在教学上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自身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自20世纪80代传入我国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基础及核心,如果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体系比作一个金字塔的话,《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正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尖。这门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的招聘与录用、员工的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及员工职业生涯规范等。这些内容紧贴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因而其实践性非常突出。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在理论和方法上建立更进一步在相关领域深造或工作的基础。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人的生活和工作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3.1大小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我所在的独立学院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学生除必修课程外,还可根据本人的志趣和爱好而在全校范围内选择其它的课程修读。如此一来,课程的授课对象不仅包括人力资源的必修学生,而且包括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选修学生,他们学科背景不同、对管理学科的了解程度不同、兴趣爱好不同。

根据授课对象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为了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我采用大小课结合的授课方式。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指一门课程采用两种教学方式:大课(Lecture)和小课(Tutorial)。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一般是一次大课配一次小课。大课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上课人数较多,通常是100人以上。小课人数少,一般50人左右,不讲授新的知识,以巩固大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主要采用练习、案例分析、实践锻炼的形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小课相结合授课方式的最大优势是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两个环节同时进行,通过实训促进理论的学习,通过理论学习更好地完成实际操练,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两者实现“无缝联结”。另外,这样大小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既满足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又使教师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

3.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乐队指挥的角色,引导学生自行发现并解决问题,强调学习过程比学习内容更重要。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积极配合、同心协力。教师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这样学生则能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和知识。

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授课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选取一些经典的短小精悍的案例,这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能掌握案例的全貌,迅速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陷入繁杂的数据资料之中。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对于短小精悍的案例兴趣较大,讨论的效果较好。形象生动的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记忆深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锻炼他们分析判断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自己阅读、分析并讨论案例,甚至可以充当某种角色进入到特定的管理情景和管理过程中。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真实感受,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3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控制教学进程,强调团队成员之间合作互助,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在团队学习中,奖励是建立在团队成功基础上的,团队成员是利益共同体,彼此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他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角,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师生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团队学习强调学生的自学和讨论,学生自己寻找资料,准备教案和讨论题目,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通过团队学习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在竞争中的合作精神,并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3.4社会调查实践

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我们还通过布置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让学生以问卷、访谈的形式了解现实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例如,曾经开展过的社会调查包括“员工流动的调查”、“员工心理压力的调查”,等等。通过调查实践,学生走出了象牙塔,增加了对课程的感性认识,也为日后的工作奠定了一些心理基础。

3.5建立HR俱乐部

为了提高专业素养,丰富实践能力,拓展课外知识,增强团队意识,我们还创建了学院第一批以学术学习为中心的社团组织——HR俱乐部,让对课程有兴趣的同学加入到俱乐部中。HR俱乐部秉承“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宗旨,目标是让成员在快乐的团队学习气氛中巩固专业知识,扩展专业知识面,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并通过针对性实践积累经验。俱乐部创建一年多来,通过建立微博、资料分享、读书报告、礼仪培训、团队辅导、考察实践等各种不同于课堂讲授的形式,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涵,激发了俱乐部成员的学习兴趣。

4.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议

4.1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

虽然从教《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已经有三年,该门课程的教学思路、内容与方法也基本成熟,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在下一阶段,计划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扩大实训的力度,采用模拟公司的形式,让小班的各个小组分别扮演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真实模拟工作场景。如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书、编写工作说明书、撰写招聘广告,制定绩效考核方案与薪酬发放等。

4.2加强师资力量

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民办教育的范畴,缺乏国家经费投入,往往在师资建设方面不够重视,但是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丰富的直接和间接的管理实践经验。他们不仅是教学工作的承担者,而且是组织安排的领导者和学生工作方法的指导者。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和梯队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比如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企业合作授课、与实习基地交流、利用假期送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等。

4.3进一步拓宽实践平台

首先,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比如各职能部门、学校餐厅、超市、各社团、学生会、团委、纪律委员会等。其次,利用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集中全面实践训练。最后,实施校企联合,拓宽实践渠道。学校及授课老师应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联系企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晓莉.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2010,(6):42-44.

[2]何东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探讨[J].经济师,2007,(7):143-144.

篇10

关键词:饭店管理概论;项目教学法;实践

一、《饭店管理概论》课程开展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支柱之一的饭店行业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扩大。饭店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有知识、有技能、有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尝试在《饭店管理概论》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法,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一)课程实践性较强

《饭店管理概论》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业群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关联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对现代饭店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识,能将现代管理学应用于饭店管理中,基本掌握饭店计划、饭店组织、饭店服务质量、饭店人力资源、饭店营销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培养学生酒店管理的基本能力、基本素质,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对饭店的一些部门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实践。

(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饭店管理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下学期课程,学生已学习了酒店管理的相关基础课程以及酒店服务的基本技能。同时,学生还利用节假日到酒店进行了见习和实习,已接触到酒店领域,对酒店的感性认识增强。因此,使用“项目教学法”时,学生能用心投入其过程,能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二、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法是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教师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到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及技能培训目标的要求,我们设计了“饭店计划的编制”、“饭店组织机构的设置”、“饭店人力资源的开发”、“饭店市场营销策划”、“饭店服务质量监控”五个项目,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并写出各自的实训思想与方法,分析问题,拟定方案,进行演示,最后进行评估总结。下面,结合其中的一个项目“饭店组织机构的设置”,具体阐述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确立项目任务

确定合适的教学项目是项目教学能正常开展的前提。首先。教师给学生介绍组织职能的内涵和要求。接着,引导学生对组织管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分析,形成组织原则、组织结构形式、组织制度三个子项目。

(二)制定计划

制定一个完整有序的计划是项目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指导。

1.明确项目目的

以组织设计原则为指导,根据饭店的规模和等级,选择正确的组织结构形式,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熟悉饭店组织主要制度。

2.进行项目分组分工

根据学生的特长,教师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力求各小组的实力趋于均衡,将任务分解到各活动小组的每个成员,做到人人参与,分工协作,取长补短,保证在项目学习中,各个组员根据项目中岗位角色的要求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3.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各活动小组在复习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集体讨论,确定活动内容,设计行动方案,拟定活动程序。

(三)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是项目教学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所设计的活动开始活动探究,并在活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对过程进行动态管理,教师定时了解各小组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对学生的设计和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检查评估

评价是项目教学的重要环节。先由每个小组分别推荐一名同学作为代表介绍本组饭店组织机构的设置,并说明理由。然后学生对自己小组的设计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进行小组间相互评估。各组自己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最后教师详细分析各套方案的特点,指出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评估时,师生共同讨论,充分肯定学生的发明创造,同时点评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修改草案,完善方案。

(五)结果应用

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走向社会,将课堂实践的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以检验实践活动的成效。结合项目内容,我们让学生到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饭店开展调查,将所设计的“饭店组织机构”与所到饭店的“组织机构设置”加以比照,找出异同,提高认识。通过这种活动,学生不仅加深理解了所学理论知识,而且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社会活动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问题与建议

《饭店管理概论》课程应用了项目教学法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热情高涨,较好地掌握了组织机构设置的方法和原则,能正确地绘制组织结构图,熟悉了各岗位职责。在项目实施的整个环节中,学生增强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解决问题和自我总结、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较为显著。但由于受条件限制,实施过程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

(一)改革课程体系,编修配套教材

现行的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学科体系编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渐进性,而忽略了学科间的联系和理论联系生产实际,是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而项目教学法却要求从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因此,我们必须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打破“三段式”、“学科式”的课程体系,根据对工作任务的分解,构建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整合教材内容,选好示范项目,编写详细教案,作为教材的补充内容,并逐步建设与课程改革体系相配套的教材体系。

(二)转变角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引入项目教学法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中心人物,而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讨论者。教师要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角色,从讲台上讲授、灌输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长处,及时给予鼓励。绝不能因为学生讲得或做得不好而有任何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否则,学生会失去信心,与项目教学思想相违背而造成项目实施失败。在一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学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知识要求也在提高。

(三)高度重视项目评价,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机制

教学评价是学生最关注的环节,进行成绩评定一定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既要对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对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等项评价。改变用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扩充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的选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计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

(四)创设情景,加强实训基础建设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项目规划应尽量接近现实情况或模拟真实场景。为此,应加大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每年必须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了解企业对学校教学的要求。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及时了解企业现状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