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春电影范文

时间:2023-03-14 13:1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国青春电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国青春电影

篇1

[关键词] 青春电影影响反思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05

一般认为,青春电影是指以青少年这一类人物为表现对象,围绕青少年生活这一题材展开的电影。同时,人们对于青春电影也还存在多方面的认识,仅从称呼上看,青春电影还被称为“青少年电影”、“成长电影”等。

青春电影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电影界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我国的青春电影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与影响都十分有限,直至新时期以后,我国的青春电影才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在西方青春电影的影响下,我国的青春电影更是有了明显的变化。下面,笔者就以美国好莱坞青春电影为切入点,简要谈论一下其对我国青春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影响。

一、对中、美青春电影发展的回顾

1. 对中国青春电影发展历程的回顾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至中期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兴起,一时间,中国的电影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当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这其中就包括青春电影。比较有代表的作品有《神女》、《渔光曲》、《马路天使》等,这些影片都是以青年人为表现对象,他们由于经历了人生或生活上的种种无奈而一时沉沦,最终却从茫然中幡然醒悟,从而积极和社会反抗来进行自我拯救。三四十年代这段时期的青春电影主要以“觉醒与反抗”为主题。到进入五六十年代,,人民都沉浸在建国的巨大喜悦之中,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当时的电影人也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创作了一批具有红色经典的青春电影。其中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等片最为有名。七八十年代,随着的结束,中国电影也步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当时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开明与开放,出现了一批以批判的姿态亮相的、追怀流逝了的青春岁月的伤痕电影,一时间伤痕青春片成为中国青春电影的创作主流。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受到西方世界价值观的冲击,西方电影的商业化浪潮不断的冲击着我国电影市场。这时,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九十年代后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往往以社会边缘人物的处境为突破口,将自己对真实社会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感悟融入其中,在影片中将之展现出来。这时的青春电影中充满了对青春的焦虑与迷茫,也因此被称为“感伤青春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小武》、《十七岁的单车》、《阳光灿烂的日子》等。

2. 对美国青春电影发展历程的回顾

美国青春电影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叙事模式及其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享誉全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迎来了“青少年叛逆片”的第一个。代表作品有入选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100部电影”的《无因的反叛》,此外还有《野小子》和《黑板丛林》等。这些影片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六十年代,美国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反文化”运动,故而当时的美国青年热衷于反叛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因此,当时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对青少年的叛逆性格的塑造就有所偏重。如影片《毕业生》、《逍遥骑士》等。由乔治·卢卡斯执导的《美国风情画》是七十年代的一部影片,该片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了的美好时光的一种无限怀念,是一部怀旧影片。美国八九十年代拍摄的好莱坞电影如《早餐俱乐部》、《春天不是读书天》、《死亡诗社》、《青春年少》依旧是演绎着青少年的叛逆形象。但在影片《最后一个美国》和《美国派》等影片中,除了展现主人公的叛逆之外,也刻画了青少年在面对性问题时的困惑与探索。而二十一世纪以后的好莱坞青春电影更是着重的刻画着这种青少年叛逆、反叛的形象,此处就不再赘述。

二、浅论好莱坞青春电影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影响

1.好莱坞青春电影中青年人的“复合形象”及其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影响

在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青春电影兴起至今的绝大部分好莱坞青春影片中,其所表现出来的青年人的形象都有一个十分相似的特点,即:青少年在表面上离经叛道、愤世嫉俗,给人一种叛逆少年的感觉;但另一方面,却又展现出了一个内心纯洁、善良,富有爱心的有为少年的形象。两种形象的构建看似是矛盾的,但电影对这两种形象的定位却是有着一定合理性的:美国青少年的叛逆是对美国社会的成人世界和庸俗浅薄的中产阶级价值观的一种不满、鄙视、反抗的体现,所以多数影片中的人物会有不用功读书、满嘴言秽语、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甚至乱性等不良行为;但在这种叛逆的外表下,影片中的青少年却又不时的展现出其富有爱心、同情心、怜悯心的一面。这两种形象的交相呼应,恰恰形成了好莱坞青春电影中青少年人物的“复合形象”,这种形象的出现恰恰生动地描绘出了美国青少年的那种对青春的困惑与迷茫。

2.从“反抗”到“叛逆、反叛”的转变

从各个时期的青春影片中青少年的“表现”上来看,则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从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反抗”阶段和七十年代以后的“叛逆、反叛”阶段。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所以当时的青春影片多表现出青年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不满,以及一种与命运抗争的情调,这是一种对命运的“反抗”;而七十年代以后,青春电影中青年主人公的行为表现则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是七八十年代的伤痕青春片还是九十年代后的感伤青春片都较多的表达出一种对青少年的“人的自然本性”的探索。其中多数影片都折射出一种因时代的变迁,青年人对在传统文化氛围构建下的当代社会的一种不适、对抗,更有甚者表现出一种“反叛”的情绪。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受到了好莱坞青春电影的影响。如七十年代拍摄的《美国风情画》这部影片,四个中学毕业生在即将步入成人世界前十分忐忑与茫然,故而决定彻夜狂欢。八十年代的影片《早餐俱乐部》则展示了五个叛逆中学生与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冲突与对抗。由上述分析可见,美国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叛逆与反叛“形象可谓是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已现端倪,并一以贯之。而我国的青春电影中的青少年“叛逆与反叛”形象是从七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这之中,好莱坞青春电影对我国青春电影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对青春电影的一点反思

1.中美青春电影中展现出的永恒“青春母题”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中国的青春电影,两者虽然受到不同的地域、文化、社会形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两者虽然在电影中所展现的、展示出的青少年人物的形象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是其在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青春母题”却是一致的——成长与叛逆。成长是青春不可回避的一个过程,自然也是青春电影所着重要表现的桥段。有研究者认为对于“成长”的内涵,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涵义,分别是:身体成长(包括身体发育、体格和体质方面上的成长)、心理成长(主要指自我意识和理性判断能力上的发展、社交心理和人格上的成长)以及精神成长(指价值观、信仰观等人生观上的发展与成长)。[1]纵观中美青春影片不难发现,对于片中青少年主人公“青春成长”的刻画是十分翔实的,叛逆表现在身体身外的各个细小方面。因为,成长与叛逆是青春影片中永恒不变的“青春母题”,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2.中美青春电影中体现出的“两种状态”

中美青春电影的“青春母题”在电影中具体表现为“两种状态”——浪漫与毁灭。[2]由于青春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展变化最为明显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心理上开始逐渐对异性产生好奇与好感,开始渴望接近异性。青春电影恰恰又主要是以青少年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为基本叙事情节而展开进行演绎的,所以自然少不了青少年人之间的相互对异性的朦胧的爱意以及青涩的爱情,而这往往也显现着浪漫与唯美。在青春电影中,除了展现了青少年浪漫情怀的一面,同时,青少年人由于种种原因而颓废、叛逆、反叛的事例与情节也比比皆是。无论这种肆意的颓废、无由的叛逆、疯狂的反叛是出于何种原因,这其中都表达出了一种对青春的“毁灭”。

篇2

关键词:青春电影 爱情 怀旧 人文关怀

2013年是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国产片电影票房开始反超进口片。进入2015年,中国国产电影票房在超越进口电ac影票房基础上,继续呈现上扬态势。从已上映的国产电影来看,2015年,中国电影题材呈现多样化特征。比如,以反映环保、尊重生命为主题的《狼图腾》,以反映关爱儿童、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行为的社会类题材电影《失孤》,扩展型综艺节目题材类电影《爸爸去哪儿》等。中国电影正在朝着主题多样化方向前进,并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力量。国产电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可喜的成绩背后,是电影人能够抓住现代主流观影群体的心理需求,从而创作了一系列迎合观众趣味的作品。从近几年已上映的国产电影题材选择上看,以反映青春故事为主要题材的影片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逐渐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处在青春年华的每个个体第一次作为独立的个人面对社会与人生,无论悲伤还是快乐,青春都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青春系列电影反映了曾经或现代青年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由于青年人是最强大的电影受众群体。为了满足这一市场导向,近年来,国产青春系列电影不断问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产青春电影以描述青年人的成长历程为主。而所谓的青春电影主要是以青年人为影片表现主体,描述青年人的成长经历、生活际遇、个人思想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电影。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青春类题材电影并不是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已出现。1931年的《恋爱与义务》),1930 年的影片《歌女红牡丹》,1933 年《三个摩登女性》和1934 年的《桃李劫》是中国比较早期的青春类题材电影。此后的青春电影《风云儿女》《青年中国》《白毛女》《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也曾激励了那一代青年人的梦想。但是,最近几年国产青春电影的出品数量之多,成就之大,使国产电影走上了一个新高度。自2011年青春类题材电影《失恋33天》上映后,由于迎合大部分电影观众口味,从此,青春类题材电影开始在中国大陆流行开来,而且屡试不爽。“以电影之美表现青春之美,是电影艺术与现实生活结合的完美合奏。”[1]青春系列题材电影的广受好评,除了高科技的运用以外,主题内容的设置应该是最具关键意义的部分。下面笔者将以这一类题材的电影代表作品为例,对2015年青春类电影题材的主题作简要分析。

一、懵懂青春的美好爱情

2011年11月8日,这一天一部以反映青春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上映了,影片以活泼、清新的格调为观众讲述了女主人公黄小仙在经历了33天失恋的痛苦之后,重新拾起对生活的信心,并最终收获了一份甜美爱情的故事。这虽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却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它代表了一个人面对自己喜爱事物的态度和思考。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对爱情的美好向往,甚至是拥有过懵懂的爱情故事,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是影视剧中广泛采用的叙事内容。所以爱情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青春类题材电影不变的旋律。在2015年已上映的青春类题材电影中,每部作品都渗透了对“爱情”思想的传达。

影片《左耳》的上半场以社会妖艳女生黎吧啦周旋在许弋、张漾两位男生之间为线索,主要讲述张漾利用深爱自己的黎吧啦谋害“同母异父”的兄弟许弋的故事。影片中间,一场飞来横祸夺走了黎吧啦的生命,面对这样的结局,曾经利用黎吧啦的张漾、深爱黎吧啦的许弋、坚强倔强的李珥将作何种选择,这着实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影片下半场又以黎吧啦的好朋友李珥为中心,讲述了李珥在为好友黎吧啦申明正义的同时,了解了黎吧啦生前的男朋友张漾的悲惨身世,并与其擦出爱情火花的故事。除了讲述这几位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外,影片更将许弋和张漾父母的情感经历渗入其中,使得电影在抒发爱情故事情结的同时更具有历史厚重感。电影《何以笙箫默》更为明显地体现了爱情的主题。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男主人公何以琛与大学时候的恋人赵默笙的爱情故事。上大学时,两人本是一对普通而美好的恋人关系,由于家庭的变故,赵默笙在没有告知男朋友何以琛的情况下,不得已离开中国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她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两人的性格特征就证明了他们彼此依旧爱着对方,两人之间的思念不约而同地成了他们各自的必修课。终于,在何以琛契而不舍地寻找与赵默笙的坚守中,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像《咱们结婚吧》《第三种爱情》这样两部电影,单从名字就不难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爱情内容。《横冲直撞好莱坞》《小时代4》《栀子花开》《怦然星动》等青春类电影作品,故事传达的氛围或悲伤、或欢乐,都掩盖不住爱情气息的存在。

与往年相比,2015年青春系列电影涉及爱情的部分更具有多样化特征。无论故事题材是涉及犯罪、惊悚还是职场,作品中的爱情故事总能很好的渗透其中,带给人“爱”的慰藉。然而,之所以青春类电影中的爱情具有更好的感染力,主要还是归因于人们对青春时代美好而单纯的爱情的怀念,对青春时代为了单纯的爱,敢爱敢恨的勇气。“质朴与纯真是表现对象最为简单、干净和纯粹的表现特征,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段告诉观众,最质朴最本真的是最好的,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2]所以,当初的爱情很简单却记忆深刻。

二、诗意青春的怀旧情结

十年前,属于“80后”的电影或电视剧作品由于供应不足,亦不能满足“80后”群体的成长需求。近几年上映的青春类题材电影则尽可能还原属于这一代年轻人的心路历程。由于观赏电影的主流群体是“80后”,而迎合这一年轻群体最好的主题就是怀旧。贾樟柯认为电影“不再试图为一代人代言。其实谁也没有权利代表大多数人,你只有权利代表你自己,也只能代表你自己。这是解脱文化禁锢的第一步,是一种学识,更是一种生活习惯”。[3]青春类题材影片内容多涉及现代年轻人的经历,这就增强了“80后”这一主流观影群体的理解能力,因为这些故事都是年轻人日常生活中必然经历的一部分,有些电影情结甚至无需理解。因为“怀旧电影从来不曾提倡过重现历史内涵的论调。相反,它在捕捉历史‘过去’时是透过重格所蕴含的种种文化意义,把焦点放在重整出一堆色泽鲜明的、具昔日时尚之风的形象”。[4]

青春类题材影片适合现代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年轻人在观影的同时,在快乐中完成对自己逝去青春的追忆。

影片《左耳》中的李珥是校园女生温柔坚毅的代表,黎吧啦是敢爱敢恨的社会女青年的代表,蒋皎则代表了富家女生的青涩与懵懂,男主人公许弋是学生时代优秀男生的典型,张漾则是社会青年中游戏人生的代表。在这部影片中,每一位观众都能找到自己青春时代的原型。《何以笙箫默》中,何以琛与赵默笙大学时代的美好爱情,其清新、自然,又不失调皮的氛围背景,又是今天多少大学生恋人之间的完美映衬?电影《港濉分杏泻苊魑的怀旧线索,男主人公徐来为了曾经的恋人来到香港,借助香港这一历史背景,影片中展示了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粤语歌曲与经典的香港电影。作品深挖香港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差异,展现了香港文化曾经的繁荣对当时年轻人的影响。另外,电影《夏洛特烦恼》毋庸置疑成为今年国产片电影中的一匹黑马,作品以主人公夏洛的一场梦境为线索,讲述夏洛与马冬梅夫妻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开始不久,伴随着夏洛的梦境,他与马冬梅之间从高中时代的相知相识开始进入观众视野。跟随主人公回到高中时代的还有十年前的大陆流行歌曲与当年的玩伴儿,十年前后的场景对比带来的震撼是强烈的。影片在回味追忆似水年华中,告诉观众什么是“长情”。

青春系列电影中,对曾经诗意青春的怀旧成为2015年电影的一种模式。除了电影作品中对青春往事的追忆带来的视觉对比冲突外,还有一种现象是超越了电影本身的结构艺术的,那就是对原作品的改编。《万物生长》《小时代4》《烈日灼心》等影片都是在几年前原著作品的基础上改编的,这些原著在当时一经推出便获得了追捧,现在可以拿出来改编成电影依旧获此好评,可见这样一批人的青春记忆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十年前的校园歌曲《栀子花开》改编成同一题材的电影《栀子花开》并广受好评,也足以说明每个人青春的珍贵与意义。

三、呵护青春的人文关怀

追求青春与美的主旋律应是青春类题材电影带给观众最深刻的感受。青春类题材的电影以描写年轻人的普通生活为主要内容,这也构成了它“小成本”的深层原因。诠释健康人生的内涵,追求健康的人性美,将年轻人的普通生活展现得有新意和深意,是这类电影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几乎每一部青春类题材的电影除了它要揭示的表层现象之外,还有可挖掘的深刻意蕴。

电影《左耳》中,李珥用自己的真性情打动傲慢的黎吧啦,使她们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好友黎吧啦的离世深深触动了李珥,使她又肩负起为好友鸣不平的责任,而黎吧啦男友张漾的无私、勇敢又震撼了李珥,曾经彼此为敌的两个人变得亲密无间。这部电影不止让观众看到了对逝去青春的追忆,还有张扬青春中对过往的原谅与救赎。《何以笙箫默》中,虽然因为家庭的原因,赵默笙不得已与何以琛分开了,但是在美国的赵默笙依旧保持着善良的本心,她每天听着曾经和自己的恋人听过的歌曲,收养无家可归的儿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直到她与何以琛再次相识,并重新收获这份美好的爱情,她的善心终于得到了回报。影片《烈日灼心》以三个自认为犯下滔天大罪的青年人为主人公,讲述他们为求得赎罪与谅解默默做出任何的牺牲都无怨无悔,勤劳勇敢的三人被生活磨砺的比正常人更有正义、善良之心,却最终没能逃过法律的追究。但事情的最终结果是三位年轻人的罪行本没有必要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是害怕与畏惧让他们一辈子走不出生活的囚笼。影片中有一丝悲凉,但在电影中对三位赎罪青年为了弥补过错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展现,从另一方面凸显了主人公善良的心理刻画,这在2015年青春类电影中也是较为优秀的作品。《夏洛特烦恼》是一部喜剧题材的青春电影。影片虽是喜剧特色却不浮夸,夏洛因为对马冬梅的偏见,使得两人生活并不幸福。但是因为一场梦境,让夏洛明白了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最真,能抓的住的婚姻才最幸福。夏洛重新认识了马冬梅,他们的婚姻生活也开始变得美好。

2015年以青春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电影作品并不是对日常精神病痛的无病,而是更懂人心的精神关怀。随着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维观念等都与以前有了大的改变。影视剧中传达的人文关怀成为治愈现代人精神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2015年青春题材电影已经在向着人文关怀气质的要求迈进。

四、国产青春电影的影响

2015年,以电影《左耳》《何以笙箫默》等为代表的青春类题材电影故事以“80后”为主题,迎合了“80后”做为社会观影主体的心理,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国电影向大众娱乐回归的有力说明。同时也说明,中国电影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一部好的电影,不仅要反映一个群体的趣味,更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呼声。这一年的国产青春电影开始更加关注人性,关心青春的记忆,国产青春电影以其独特的时代烙印记录着中国青年的当代生活和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青春类题材电影取得今天的成绩绝非偶然。2013年青春系列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1》《青春派》《一夜惊喜》等陆续上映。2014年的青春类题材电影《前任攻略》《白日焰火》《我在路上最爱你》《同桌的你》《分手大师》《一生一世》《心花路放》《露水红颜》等也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进入2015年,国产青春系列电影更是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平均每个月会有三部青春类题材的电影上映。《一路惊喜》《咱们结婚吧》《万物生长》《左耳》《何以笙箫默》《横冲直撞好莱坞》《小时代4》《栀子花开》《烈日灼心》《港濉贰兜谌种爱情》《夏洛特烦恼》《我是证人》《怦然星动》等作品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

2015年的青春电影,在数量与故事情节处置上,具有显而易见的类型化现象。大部分都是在“校园电影”的基础上,添加对现代生活的延展部分。现时代的国产青春类电影还是不成熟的。针对小成本青春类题材电影的制作,王小帅认为,“讲述个人故事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创作环境,资金困难无法完成历史题材的创作,第五代的阴影下,观众也不成熟”。[5]而且“电影作为光影的艺术表现方式,是不能够成为大众化的娱乐休闲方式的,它是属于一种‘分众化’的产物”。[6]当前的中国青春类题材电影虽然在故事剪辑等方面依旧存在进步的地方,但是很多新生代导演因为电影时长的限制,或力求影片的新奇效果,将电影情节简化或剪辑的过于碎片化。这都严重影响了电影故事的完整化表达。在故事情节的展现中,国产青春系列电影还是没能走出商业化运作模式,很多没有必要出现的暴力、血腥、镜头充斥荧屏,这都不利于青少年的接受与健康成长。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不仅要多样化,以此反映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需求,更应该尽力让每一部出产的电影体现一种中国文化符号,要有体现文化发展的大格局意识。

2015年国产青春电影的代表作众多,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也不可否认,国产青春系列电影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影片在尽力回归温情路线,并体现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类题材电影在国产电影中所占比例将会越来越大,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助推器。

注释:

[1]张洋:《中国青春电影发展流变论略》,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聂楠:《新世纪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主题与表达》,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程青松,黄欧:《贾樟柯 :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年版,第 367 页。

[4]陈清侨等译,[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王小帅访谈,采访李琳:《王小帅:我要坚持自己的态度》,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第35页。

篇3

[关键词] 青春电影;集体记忆;残酷物语;消费青春

青春电影,这一概念近年来作为类型片种出现于中国电影的理论探研中。究其源头,是美国的校园电影,20世纪60年代传入日本后,重点展示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感,70年代末,“‘青春片’的概念首次由日本影评家提出。”①

在中国内地,长期以来无“青春片”概念,但并不代表没有此类电影,相反,中国早期电影《桃李劫》(1934)、《新女性》(1934)、《十字街头》(1937)、《马路天使》(1937)等可谓名副其实的青春残酷物语,并且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缺少的是理论体系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第六代导演出道之初推出的风格各异的作品,其实也都是形形青春日子和情感的展现,可称“青春片”或青春电影。进入新世纪,随着国产电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作为以中小成本制作为主的青春电影展示别样风景,第六代导演的嬗变与回归及新锐导演的加入,使内地青春电影在进入21世纪以来既有对过往青春的怀念,更有对当下年轻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更加深厚,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如《十七岁的单车》(2000)、《北京乐与路》(2001)、《站台》(2000)、《无法尖叫》(2004)《青红》(2005)、《孔雀》(2005)、《红颜》(2005)、《独自等待》(2005)、《十三棵泡桐》(2006)等。同时具有商业化倾向的青春片也逐渐增多,其多元化有其丰富性的一面,却淡化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青春片所拥有的深刻文化意义和独特个性。

一、“第六代”导演叛逆中的回归

20世纪90年代,第六代导演是青春电影创作的主力军,鲜明的反叛风格和边缘人物表达,使他们的影像风格更显另类。进入新世纪以后,“第六代”导演在继续坚持记录当下青年人生活和质朴的影像风格的同时,逐渐被主流意识形态接纳,逐渐成为内地电影创作主力军,“王小帅浮出水面之后也完成了一部讲述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的生活,因为一部自行车而发生联系和冲撞的《十七岁的单车》(2000)。”②《十七岁的单车》城乡两个青年与一部单车的不乏辛酸的故事,反映了他俩各不相同又殊途同归的成长过程。而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的《青红》则将视线转向刚翻过的一页,青红的父母为了给女儿一个好前程,千方百计想返回上海,为此粗暴地扼杀了青红刚刚萌芽的爱情,青红脆弱之身难以抵抗强势的父权,青红的追求者小根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张扬的《向日葵》表现的是普通而不另类的青春成长史,着力表达在成长中父子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中失去画画的手的父亲,将自己的遗憾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的叛逆表现为不愿做时时向阳的“向日葵”,而《向日葵》之所以能够触动每个人的神经,是因为其表达出来的个人印记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大部分家庭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王小帅、张扬、娄烨们不再刻意追求青春的叛逆和颠覆性,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的言说,更是将人物置身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平淡而不平凡的叙述中流露出淡淡的感伤和脉脉温情,是对青春成长的感伤和无奈,表达的是这一代人的集体青春记忆。

“贾樟柯的《站台》(2000)和《任逍遥》(2001),继续着他青春生命的酸涩旅程。”③他继续表现边缘化、草根化的小城镇青年的生存状态。《站台》中的崔明亮、尹瑞娟们和《任逍遥》中的斌斌、小济是生在不同时代,具有相同特点的小人物;长镜头传递出漂泊、迷茫的不确定情绪。《站台》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成长史,在追求流行文化和爱情的时间流逝中青春已然不再,泯然众人矣。《任逍遥》中的斌斌和小济则在幻想着“你想干啥就干啥”的逍遥人生。通过人物在飞速向前的时代中对物质追求的叙述,将年轻人特有的盲目、感性、挣扎、压抑、瞬间的快乐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济和彬彬打劫银行后,长达三分钟的长镜头诉说了这代青年的迷惘和茫然。

可能因为这批导演已人到中年,他们的青春电影对青春的表达大多集中在七八十年代,凸显此成长时段的集体记忆,而不是淡化历史记忆转向个体的叙述,这有异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他们的个人化、私语化的创作。他们不约而同运用各种叙事元素重构过去的时代特点,将个体的青春成长融入对集体回忆的回想之中。《站台》中充斥着零零碎碎的80年代的记忆碎片:喇叭裤、蛤蟆镜、摇滚乐、电子表、录音机、红棉吉他……《站台》也本是那时的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青红》中的地下舞会、高跟鞋、喇叭裤、纯真情书、偷尝禁果等实为异曲同工之妙。《向日葵》则将历史的大背景融入平凡人家的日常生活中,唐山大地震、逝世、粉碎“ ”等大事件均在剧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中表露出来。对时代而非自我的回顾,对集体记忆而非个体生存的表述,让人们恍惚中对电影的主题阐释感觉模糊:新世纪以来第六代导演从叛逆到回归的重要表现,就是对时代、集体、社会等宏大叙事逐渐超越对个体意义上的成长经验和青春记忆的表述。

二、“新锐”导演的青春残酷物语

浮出于新世纪的几位导演,无论长幼,对青春题材有着别样的情怀,因其直面现实的锐利,堪称新锐。如顾长卫的《孔雀》和《早春》、李玉的《红颜》、颢然的《青春爱人事件》、吕乐的《美人草》《十三颗泡桐》等,可谓青春残酷物语。这些青春电影多表现青年女性无论是改变命运抑或安于命运,皆遭遇种种创伤和无奈。

《孔雀》充满冷色调的影像风格中着力刻画充满梦想的女子高卫红与命运和时代抗争的青春故事――消瘦清秀的女孩,一种清教徒似的气质,但内心刚烈执拗,可以为了梦想狠得下任何心。在高卫红单纯、充满幻想的世界中,周围的各色人物近乎病态,然而,影片在冷峻的视角下展现她梦想的破灭和青春的逝去,整体弥漫着彻骨的伤感,反衬青春的苍白。李玉的《红颜》中的小云和顾长卫另一作品《立春》的女主角王彩玲,不同的遭遇却有近乎相似的残酷命运,一个是16岁的少女怀孕生子,一个因丑陋怪异的行为相貌,在周围白眼中“耻辱”的活着,呈现出来的是或阴暗或冲动或懵懂的理想追求,以及理想幻灭、尘埃落定的过程。相对于其他的“大龄青年”,继拍摄知青题材影片《美人草》后,2006年吕乐又完成了讲述中学生题材的《十三棵泡桐》,这是一部更为典型的青春片,造型极像李宇春的女主角风子特立独行,刀子是他的生日礼物,又是她的吉祥物,骑着骆驼的沙漠勇士麦麦德的形象经常出现在风子的脑海中,刀子和勇士构成她内心的叛逆和干净,她和淘淘、包京生的暧昧关系使整片充满着青春期的懵懂和单纯。而学校老师的冠冕堂皇和父母的简单粗暴彰显现实的残酷和青春的无奈。

虽然顾长卫说《孔雀》“是一部拍摄给中国人看的电影,更具体一点地说,这部电影是自己对那个时代的回顾”,但顾氏平实乃至不动声色的风格中,兄妹三人青春、梦想、爱情的随风而逝,那份过于沉重的感慨是不同于第六代的。

三、娱乐化倾向的消费青春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大众文化发扬光大。“这些大众文化类型致力于世俗梦想的表达,是一种开放的文化游戏和文化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形而上的关怀变成了‘性’ 而上,娱乐游戏至上、消费至上。”④新世纪以来,中国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反抗性与颠覆性逐渐减弱,一些青春片大多表现“都市时尚青年”的情感消费生活,一派小资情调,以娱乐性、消费性走商业化之路。如张婉婷的《北京乐与路》(2001)就以全新的方式演绎北京地下摇滚乐青年的情感故事。影片有知名音乐人罗大佑亲自担任音乐总监,随着动人的音乐旋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生活在边缘的年轻人为了爱情、事业而奋斗的故事。全然不同于90年代初张元《北京杂种》的愤青色彩,而是洋溢着年轻人追求自由的奔放性格;再加上港台当红明星吴彦祖、舒淇为主角;甚至还有俗套的“三角恋”故事,使得影片更显娱乐色彩和消费倾向。事实上,一些青春电影已与“偶像剧”合流,越来越多地运用流行音乐、舞蹈、动漫等特色元素,整体格调充满青春时尚和明快节奏。

“主动迎合时代背景、强调人物的都市身份特征、营造纯粹的银幕都市青年生活时空,在此过程中唤起观众对此话语场的归属感。”⑤《独自等待》(2005)就采用了这种叙事策略。精致的画面语言彰显北京的都市感和时尚感,解构了以往第六代导演眼中的古老灰色城市。导演伍仕贤大量运用运动镜头,以MTV影像风格行云流水般展示城市街道的亮丽和年轻人的鲜活青春,沉寂、烦闷、紧张一扫而光,在饱含激情中迎接挑战。《独自等待》的语言亦涌动着强烈的时尚流行色彩,容易引起都市年轻人的共鸣。

显而易见,这样的策略有着不必隐讳的商业意图,彻底告别了第六代导演曾经以群像面目出现的以呓语或是呐喊表达出的非常个人化和情绪化的青春言说。同时,还必须看到,此类电影所展示的流光溢彩的都市青春与大多数底层青年人的生活是脱节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这不是青春消费,而是消费青春。如若一味将青春电影商业化,我们要问的是,青春电影一以贯之的主题和价值意义何在?与青春偶像剧的区别何在?戴锦华教授曾对此论道:“所谓青春片的基本性,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诸多的尴尬和匮乏、挫败和伤痛。可以说是对‘无限美好的青春’的神话的颠覆。”她还认为,青春偶像剧是“青春神话的不断复制再生产,它作为特定的世俗神话的功能,正在以迷人、纯情、间或矫情的白日梦,将年轻的观众带离自己不无尴尬、挫败的青春经验,或者成功地以怀旧视野洗净青春岁月的创痛”。⑥从某种意义上说,青春片和青春偶像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青春片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显然大于矫揉造作的青春偶像剧。

新世纪以来,各种风格特征的电影相涌而出,作为以中小成本制作为主的青春电影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下,也呈现出类型各异的风格特征,既有坚守者,又有回归潮,更有追求商业娱乐效应的纷繁错综、碰撞交融,对内地青春电影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淡化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春电影所拥有的深刻文化意义和独特个性。

注释:

① 阎景翰:《写作艺术大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79页。

②③ 陈墨:《当代中国青年电影发展初探》,《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④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⑤ 刘帆:《小议都市青春电影中的标准语境》,《电影文学》, 2007年第1期。

篇4

新片中演伪娘

小志主演的《假如我是你》是国内首部以“男女互换身体”为题材的都市奇幻爱情电影,云集了林志颖、姚笛、午马、曾志伟等一线超级红星,还有犀利哥、表情帝等人气颇旺的网络红人加盟!

其实,“男女互换身体”感受不同世界的电影模式一直深受好莱坞制片人的青睐,作为换体电影的代表作,《辣妈辣妹》、《女孩梦三十》等小成本影片都获得了极高的票房,不仅成为当季美国票房的黑马,同时也在美国青年观众当中取得了十分良好的口碑。而小志所出演的《假如我是你》,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小志和姚笛在片中饰演一对欢喜冤家,两人意外邂逅并阴差阳错遭遇百年难遇的太阳磁暴辐射,导致两人的灵魂进入了对方的身体,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爆笑故事。小志在电影中不仅要表现出男主角的帅气,还要在姚笛的灵魂进入自己的身体后演“娘炮版男主角”!也就是说,小志要在电影中演一个有着女人灵魂的男人!

让纯爷们儿演女人看起来简单,但要演得逼真其实是件非常难的事,小志在《假如我是你》中就受到了巨大的演技考验。小志以前也试过扮女装,但这次的难度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以前也扮过女装,但只是外表而已,这次要从内在表现出女孩子的气质,难度很高。我们演的时候,自己的个性会不自觉表露出来,搞得导演经常要喊停。”后来他和姚笛商量后决定,演之前两人先互相学习,并且先排演一次,得到对方首肯才敢去见导演。

小志的逆转式表演加上曾志伟大哥的搞笑和犀利哥、表情帝的无厘头,《假如我是你》绝对是一部很搞笑有看头的电影!

五年后不再当孩子

篇5

“普世”主题观照当下

《三个傻瓜》的选题是在传统印度电影中少见的“校园青春剧”,这种在好莱坞驾轻就熟的题材,在审查制度严格的印度,规避了在美国青春片里惯常表现的青春冲动、大麻,而是专注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将视角放在挑战教育体制与追寻生命真谛的主题上,在摆出令人熟悉的好莱坞姿态后,又另辟蹊径地讲了一个亚洲风格的故事。《三个傻瓜》反映的故事是全球都关注的教育问题,对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存在的“填鸭式教育”的反思,对人生是要追逐世俗眼中的成功还是要追求自由与梦想的思考,这种主题无疑是具有世界性的,能引起广泛深刻的共鸣。

在影片中,印度首屈一指的帝国理工学院里的学生,从小就被教育和各种事物赛跑,当好孩子,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达成理想的人生状态。在这所集结了印度精英青年的学校里,人生的成功之路就是:抛弃质疑和创造,疯狂投入竞争应试,拿高分拿文凭,先学工程,再读MBA,然后在美国成为银行家…… 在这所学校,院长被称为“病毒”,而学校被称为“鸟巢”,而这其中偏偏有一只“自由之鸟”——兰彻,一个天才青年开始了“反体制”的战斗,他执着地追寻自由、激情、梦想、信仰,挑战禁锢人性、压制创造的教育体制,一路潇洒不羁,屡战屡胜,还改变了两位原本循规蹈矩的朋友的人生,三个傻瓜活得疯狂绚烂,并最终获得成功,不留一丝遗憾。兰彻所抗争的教育体制,让普遍经历过类似教育模式的观众感同身受。

如果要寻求宝莱坞与好莱坞之间的某种一致性,应该就是共同的“造梦”追求,印度和美国都是有“白日梦”情结的民族,具有激情乐观、活泼奔放的民族性格,这种性格投射到电影中,让两个电影基地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造梦”传统。但两种“造梦”模式还是有精神气质上的差别,印度梦是一种在纷杂熙攘的南亚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梦境,充斥着金碧辉煌、悲欢离合、奢华迷离,而美国梦是一场在辽阔空旷的美洲土地上滋生出来的幻像,崇尚个人奋斗、超人英雄、自由灵魂。《三个傻瓜》融合了这两种“造梦”模式,让一个“神话英雄”完成理想主义的逐梦之旅。

影片主人公兰彻以近乎完美的“叛逆者”姿态出现,他不遵循禁锢人性的种种约束,嘲弄墨守成规的权威和传统,就是这样一个处处与学校教育和社会价值相悖的人,居然没有为叛逆付出代价,而是屡屡化险为夷,就连他身边的人也一同鸡犬升天找到了理想人生。影片乌托邦式的结尾,兰彻在碧海蓝天下收获了成功与爱情,在这个他一手创造的世外桃源里,没有阶级的不平等,没有价格标签式的爱情,没有老师与学生的不对等交流,没有阶级与分工的不公,这都是现实世界中遥不可及的,兰彻选择了另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那正是现实中大多数人永远在找却找不到,永远在爱却无法爱的东西。

尽管电影带有乌托邦式的理想色彩,但也在嬉笑中揭示着印度社会的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如高等教育的失败,社会等级制度的不公,就业选择的匮乏,人才流失的严重。贯穿影片的三次自杀事件,都是无法适应体制而付出生命代价的悲剧,而死记硬背的模范学生“消音器”查图尔最终成为大众意义上的成功典范,虽然影片对这个毫无人格魅力、缺乏创新精神的“典范”极尽揶揄,但在一个贫富分化严峻,大部分人尚在为温饱奋斗的国家里,这种“打工皇帝”或许是大多数人奋斗的目标。印度是一个复杂的国度,、贫富差距、人口问题…… 这些话题的任何一个侧面都足够尖锐而现实。《三个傻瓜》在张扬理想主义的同时,也在乐天诙谐的基调中,轻轻触碰现实的痛处。

“马沙拉”形式的整饬与改良

“马沙拉”模式是印度民族电影的特有形式,“马沙拉”本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度菜肴中的调料,是一种将爱情、戏剧、打斗、歌舞、喜剧等类型成分熔为一炉的“大杂烩”电影。各种类型元素就像“马沙拉”一样在影片的统一的情节中混为一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印度的文化立场,区别于传统好莱坞纯粹明确的类型片模式,倾向于综合、混杂和融汇。而这种形态难免会在电影叙事上存在表述混乱和指向不清的弊端,新宝莱坞电影保留了“马沙拉”模式的多元混杂,也吸取了好莱坞模式在叙事上的精准紧凑,以梦想、爱情、奋斗等主题为主线,用激烈的矛盾来结构戏剧冲突,以煽情场面来设计叙事,最后统一在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中,美式叙事嫁接到“马沙拉”土壤中,融汇成符合国际审美的印度电影。

精准紧凑的好莱坞叙事

传统印度电影有节奏缓慢、情节冗长的特点,片长超过三小时的影片比比皆是,这在普遍快节奏的当代世界显得不合时宜,但天性闲散的印度观众却历来可以接受这种影院里几个小时的休闲。《三个傻瓜》在片长上延续了这种传统,160分钟的电影对大多数商业电影来说已是极限,但影片没有延续单一缓慢的宝莱坞叙事路数,而是借鉴了好莱坞式的一波三折,让160分钟迭起、悬念丛生,毫不冗长难耐。

《三个傻瓜》的故事结构非常类似好莱坞青春剧的脉络,法兰和拉朱是两个出身平平的寻常青年,走着寻常人奋斗的轨迹进入帝国理工学院,遇到了特立独行的天才学生兰彻,三人开始了活色生香的校园生活。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主线就是兰彻对抗教育体制的一次非典型战争,但叙事方式却很是讨巧,让影片紧凑曲折、峰回路转。

影片开头就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又带有印度式喜剧元素,法兰在机舱里假装晕倒迫降已起飞的飞机,拉朱清晨衣冠不整地从家里飞奔而出,一切都是为了去见一个十年前的朋友——兰彻,到底兰彻是谁能让人如此疯狂,开头就吊足了观众胃口。接着影片开始了“非线性”的双线交叠的情节推进,一条线是寻找兰彻的旅程,另一条线是过去记忆的还原,过去与现在两个时空交叉剪辑,两条叙事线的重合、分离与相辅相成,让故事越来越丰满,倒叙、插叙、顺叙交叉,时空过渡流畅自然,抽丝剥茧地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讲得妙趣横生。

同时,《三个傻瓜》的叙事充分体现了西方戏剧传统中对细节的高度重视,对各个环节整体呼应的匠心构思。影片微小的道具、台词和动作行为都成为情节伏笔贯穿全剧,兰彻的随口祝福“一切顺利”,“病毒”院长的太空笔,乔伊的遥控直升机,兰彻的信口发明“电力转换器”,都在影片的各个阶段举重若轻地抛出,又在之后的剧情推进中一一逢迎,毫无“虚设段落”与“空掷细节”,情节编排的精准严谨也是西方情节剧的一贯追求。

笑中带泪的印度式幽默

印度是一个乐天幽默的民族,具有不可多得的喜剧天赋,“小丑”角色一直是宝莱坞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构成元素,宝莱坞电影中的“丑角”一般都对情节发展影响不大,只为调节影片氛围,增加幽默色彩。《三个傻瓜》中也有“丑角”设置,如院长“病毒”和“消音器”,但这两个人物绝不是单纯的幽默点缀,他们笑料百出又对剧情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成为影片配角中的亮点。影片同时赋予这两个 “丑角”人格的复杂性:“病毒”既是专制守旧的校长,又是个带有悲剧感的失败父亲;“消音器”既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又是对“填鸭式”教育机制的绝佳讽刺。

宝莱坞电影素来就有欢快热闹、笑料不断的传统,而与旧式宝莱坞电影大段刻意为之无关情节的插科打诨不同,《三个傻瓜》贯穿始终的每一个笑点安插都恰如其分且有理可寻,诸如院长的胡子,盐水导电原理,臆想中的“骑摩托新娘”,所有笑点设置都不是“无厘头”式的颠覆恶搞,而是轻松嬉笑中有严密精致。

招牌歌舞的坚守与革新

《三个傻瓜》有两段较完整的歌舞片段,在歌舞与情节的融合上非常紧凑,与剧情严丝合缝,不为歌舞而歌舞,民族特色的载歌载舞与流畅轻松的校园青春故事配合无间,在自然转折中舞动青春,创造出影片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影片的第一个歌舞片段安插在兰彻入校不久的时候,帝国理工的男生们在校园里的集体群舞,俏皮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这段歌舞节奏明快,形式现代,在舞曲接近尾声时,画面由兰彻制造的飞机载着歌曲的部分,载着观众的情绪一点点向上飞扬,最后在一个自杀学生的悲剧画面里戛然而止,剧情急转直下,观众的情绪从欢快的云端跌落到沮丧的谷底,形成节奏跌宕起伏的张力,歌舞片段与现实场景的衔接顺畅又造成强烈的冲击。第二段歌舞则是集中表现皮娅爱上兰彻后的春心荡漾,诙谐有趣的歌舞配合美轮美奂的画面,饱满绚烂的色彩,以及轻盈飘逸的镜头运动,将女主角的情窦初开表现得奇幻瑰丽,与影片节奏浑然一体。

宝莱坞的歌舞一直坚守民族特性,即使当今印度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但电影歌曲大多使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民族语言演唱,曲调也不脱离民族音乐的传统,乐器通常使用西塔尔琴、塔布拉鼓、维纳琴等传统乐器,舞蹈大多源自印度两大传统舞蹈卡塔克舞与婆罗多舞。现代印度电影为适应国际潮流和时尚趣味,在电影歌舞设计上日趋多元化和时尚感,在民族音乐基础上融合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于传统印度舞蹈中添加现代舞和街舞元素。

篇6

僵尸也有爱情

《温暖的尸体》根据艾萨克·马里昂的同名小说改编,由经典恐怖惊悚电影《爱你至死不渝》和《烂人》的导演乔纳森·莱文执导。影片中的人物姓名来自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男主角R指的就是罗密欧,女主角朱莉指的是朱丽叶,而其他的角色,比如说M、诺拉都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原型人物。

影片描述了一场末世浩劫后的未来,神秘的病毒毁灭了文明,受害者丧失过去的记忆,变身为吃活人的僵尸。幸存的人类建立起坚固的高墙堡垒,防止饥饿的僵尸们闯进来猎食……然而这种看似传统僵尸片的背景设定,却因男主角R的出现颠覆了一切!R是个没有记忆和心跳的僵尸,却抱有许多梦想,他的内心世界充满惊奇与渴望。某天他正在猎食人类,竟然遇到一个温暖灿烂的女孩朱莉,R不但没有吃掉她,还救了她。对R而言,朱莉是他苍白生命中的一抹色彩,于是一段紧张而又异常温柔的甜蜜关系就此展开!

男主大有来头

篇7

去年,好莱坞摄制的大动作片和不落俗套的喜剧片大为卖座,创下了全年54亿美元票房的最高记录。从今夏上映的20多部影片来看,其拍片情况大约有以下几种趋向:

一、大制作的影片是吸引

影迷们重返影院的绝招

虽然有线电视和录像带已进入千万个家庭,但人们无法感受到大银幕的特殊效果。

今年,制作经费名列榜首的当数因《与狼共舞》得奖的凯文·科斯纳主演的《水下世界》。该片制作耗资已近2亿美元。影片描述在未来的某一天,由于臭氧层被破坏,北极冰山融化,陆地被大水淹没,乘坐大船的幸存者历经劫难建起了人工岛……此片创下电影问世100年来耗资最高的记录,今年7月上映,引起轰动。其他还有6部夏季片成本均在7000万美元以上。

二、科幻片方兴未艾

继《侏罗纪公园》成为最卖座的影片之后,今年影坛再次掀起科幻片热。

两届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从“愚人旋风”中直上九霄,今夏将推出新片《阿波罗十三号》,他在片中饰演一位上太空探险的宇航员。

“超级导演”斯皮尔伯格与迈克尔·戈士曼联手制作《地球二号》。讲述22世纪的外太空,因地球严重污染,生物无法继续生存,16位太空人另寻生命之源的故事。

另外,今夏推出的由《生死时速》而驰名的努·李维斯主演的《尊尼的记忆术》,充分显示了电脑在科幻片中的“魔术”效应。由于拍摄科幻片的成本相对比较便宜,而青少年观众对科幻片热情未减,制片商们趋之若鹜。《星球大战》等也正在筹拍续集。

三、动作片依然火爆

好莱坞历来拍续集成风,尤其是卖座片常常一续再续,欲罢不能。

《蝙蝠侠(3)》今夏又应运而生,而且已成为最卖座的影片。该片已创下3项空前记录:首映第一天票房收入达2000多万美元;上映3天总收入为5330万美元;上映的影院达4307家,占全美国的1/5。华纳公司这次新拍的蝙蝠侠比较大众化,人称“漫画版”,特别博得青少年观众的好评。

该片由范尔·基默饰演男主角,尼科尔·基德曼(汤姆·克鲁斯之妻)饰演女主角。反派角色则由“头号坏蛋”汤姆·李·琼斯和笑星金·凯瑞客串。

此外,史泰隆主演的《德勒法官》也十分火爆。近年来,动作片与科幻片已不分彼此,以上两部巨片即为一例。

四、古装片东山再起

今年的古装片有两个特点:苏格兰的题材多;老明星参演多。

以《致命武器》驰名的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勇敢的心》讲述了十三世纪苏格兰的传奇人物、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反抗英军入侵的故事。由法国青春女星苏菲·玛索饰演女主角。该片外景地选择在爱尔兰广袤而阴霾的原野,动用3000名士兵和数万匹战马,场面气势恢宏。且英雄美人的故事独创新意。

篇8

一、天赋是她的资本

尽管没有人见过真正的吸血鬼王子,但他们却承载了每个少女对爱情的最初幻想。

他们五官精致、脸色苍白、神色忧郁,充满贵族气息,住在华丽而又阴暗的中世纪城堡中。他们拥有不老的面孔和呼风唤雨的超能力,他们有时温柔体贴,能带你飞上云端领略他人无法企及的风景;有时叛逆桀骜,冷血无情地逼退所有威胁你的人。总之,他可以为了让自己心爱的女孩微笑而奋不顾身地抛弃全世界。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就是这个幸运的女孩。

谁也没想到,一连三部《暮光之城》捧红了克里斯汀。这位爱上吸血鬼王子的女孩自出演此部电影之后,便星路坦荡,成为好莱坞最抢手、最具影响力的“90后”女星。众多大导演向她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连获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伍迪・艾伦都邀请这位“90后”女星来参演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克里斯汀用她亮丽逼人的青春气息向世界宣告:新一代明星浪潮来袭!

漂亮清丽的克里斯汀出生于1990年4月9日。她的父亲是电视台的舞台监督和电视节目制作人,母亲是一位编剧。她幼年时便已经是天资聪颖的孩子,在上七年级的时候,她由私人老师教导并以全优的成绩提前毕业。其实早在1999年,克里斯汀就在影片《第13年》中首次亮相。次年,年仅10岁的她又出演了电影《拜物有理》,饰演一个给单身母亲惹了不少麻烦的假小子。2002年在《战栗空间》中,12岁的克里斯汀扮演身患糖尿病的女孩,演绎精彩到位,获得广泛好评。这部电影上映后,票房一路飙升,首周就拿到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好成绩,克里斯汀也为自己赢得了青少年艺术奖的提名。当时人们将她与才女朱迪相比较,朱迪对她的评价是:“她有着高度的自控力,能够把自己包装得极为严密。”

从2003年开始,克里斯汀陆续接拍了《凶宅》、《小鬼神偷》、《幸福的黄手帕》、《吃蛋糕的人》等作品。这其中有票房成功的,也有不可避免遭遇滑铁卢的,但这些作品都给了她展现自己表演天赋的机会,也让她在各种角色中学习表演技巧、积累经验。通过这些作品,观众们注意到,这位曾经青涩的天才小女孩蜕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她已经在人群中光彩照人,加上让人艳羡的天赋,使得人们无法将目光从她身上移开。克里斯汀也一直在努力完善自己,全心全意寻觅着属于自己的机遇。

二、奋不顾身地爱上吸血鬼王子

2008年,克里斯汀终于等来了那个机遇。她得到了《暮光之城》女主角贝拉的角色。这部大红特红的哥特式吸血鬼题材电影着实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克里斯汀。

影片中,她饰演的贝拉穿着简单的运动衫、牛仔裤,家庭不完美的她独立乐观、充满勇气,是一个活力四射的新世纪少女。她平凡得像我们身边的同学,却遇到了无数少女渴望的英俊的吸血鬼王子爱德华,并与爱德华经历了让所有人为之疯狂的、惊世骇俗的恋爱。有吸引力的角色设定加上精彩的演绎,使克里斯汀成了全民偶像。三部《暮光之城》将近20亿美元的票房,让21岁的克里斯汀成为电影史上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吸血鬼女孩,也让她一跃成为好莱坞新生代明星的代表力量。

贝拉一角为克里斯汀赢得了众多奖项,其中最有分量的便是“2008年好莱坞突破大奖最佳新人奖”和“2009年美国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剧情类女主角奖”。她也登上了众多知名杂志的封面,清丽迷人的独特气质让她在好莱坞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

三、摆脱吸血鬼女孩的光环

电影中的贝拉明知前路是断壁深渊,却依旧勇往直前,电影外的克里斯汀同样在努力摆脱吸血鬼女孩的耀眼光环。对于“90后”的克里斯汀来说,原本望尘莫及的成名与荣耀来得这么突然,令她年轻的心有些无力承受。

她多次宣称自己并不想成为大明星,现在她所有的生活都展露在刺眼的镁光灯下,以至于没有任何私人生活。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她更愿意像她母亲一样成为编剧。她曾说:“我想进大学读文学,成为一名作家。我虽热爱表演,但这不是我想做的全部事情,我不能对我接下来的人生撒谎。”特立独行、坦诚率真就是克里斯汀最真实的个性。

在成名之后,克里斯汀接拍了大量电影,她钟情于那些个性独特的小角色,而这些小角色为她赢来了众多荣誉和经验。得到鲜艳玫瑰的同时,也会不小心被刺扎伤,一些对她不利的流言蜚语也随之而来。年轻的克里斯汀没有被流言蜚语击败,她仍然追随着自己的内心,她想要告诉所有人,她的成就不仅仅是一部部卖座的青春偶像片,她还可以演绎更加深刻,更有内涵的作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她出演了《欢迎来到利雷家》、《冒险乐园》、《逃亡乐队》。为了更加贴近自己所饰演的角色,她吃垃圾食品、学习钢管舞、抽烟、熬通宵,粗糙的生活几乎毁了她。在好莱坞,很少有女演员可以像她这样付出。

这些作品使得克里斯汀释放了自己的演技,使她的表演更加逼真生动。在她看来,无论这些作品是否能给她赢来奖项,她的表演都是精彩的,都是她演艺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

有人把克里斯汀比作下一个安吉丽娜・朱莉,克里斯汀这样告诉喜欢她的观众:“我不想成为下一个安吉丽娜・朱莉,她的聪明、美貌、成功和野心非常值得我学习,我欣赏她的智慧。但每一个真正优秀的演员都是独一无二的。”

篇9

[关键词]电影 音乐 审美特征 发展趋势

电影音乐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边缘领域,是电影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低估的艺术价值。

一、电影的审美特征

电影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的运转速度,将被摄体的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制成可以放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连续地投映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滞留印象的特性(一说由于静物位移而在心理上产生似动感觉),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放大了的活动影像。”所以说,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画面、声音、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反映生活,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情感的一门综合艺术形式。

电影具有下列主要审美特征:

(一)科技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电影从产生那一天起,就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分运用光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学、机械学等原理,创造出动感世界的神奇。开始时无声音,称为“无声电影”。其正式诞生之日,已有明确记载:1895年12月28日晚,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内,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他俩拍摄的短片《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完全可以说,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语言的创新、电影美学观念的演变,都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1927年诞生的第一部有声影片美国的《爵士歌手》其实就是在无声片的基础上加进四首歌和一些音乐伴奏与简单的台词,但它标志着声学正式介入电影艺术。1935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美国电影《浮华世界》的诞生,又标志着彩新时期的开始。现在,随着高科技21世纪的到来,电影也进入一个崭新的高科技时代:计算机三维动画、数字电影、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高科技手段全面向电影领域进军。《泰坦尼克号》中巨大的客轮沉入水中的大场面,就是用电子计算机制作的。

(二)综合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电影综合了艺术各门类,成为艺术的“百科全书”。因为它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故被称为“第七艺术”。但是它几乎同所有的艺术都密切相关、紧密结合:它与舞蹈关系密切,并对进入它本体之内的舞蹈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新的电影舞蹈。例如美国影片《出水芙蓉》以及秀兰・邓波儿主演的许多影片中的舞蹈,就是精彩的电影舞蹈它与戏剧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电影中的故事片,其实就是戏剧由舞台走向银幕,无论是剧本中的情节、冲突、情境,还是人物、语言、细节等等,都与戏剧同根同源,如出一辙。根据同名戏剧改编的电影,不胜枚举。如《雷雨》、《日出》、《千万不要忘记》等等。而在导演、表演各方面,也都走的是戏剧的路子;它与文学也有密切关系,诸如诗电影、散文电影、小说电影等,俯拾即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红楼梦》、《祝福》、《早春二月》、《家》、《春》、《秋》、《子夜》《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旗谱》等等,举不胜攀它与摄影也有直接关系,电影摄影原本来源于摄影艺术,无论是构图、光线、色彩等各要素,都以摄影艺术为基础,中国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拍摄的戏曲片《定军山》,就是在照相馆拍摄的;它与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工艺等各种艺术,也都不可分割,电影美术中的布景(内景、外景)、道具等,涉及到视觉艺术的每一个品种。

(三)创作性与制作性的结合

电影创作与制作密不可分,是一体化的。一部电影的完成,要依靠高度综合的庞大的艺术群体,一个摄制组,要包括编剧、导演、演员、作曲、摄影、照明、美术、置景、化妆、服装、道具、录音、拟音、场记、制片、剪辑、特技等10多个部门数十位专家,形成一整套复杂而有序的电影制作工艺流程,这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电影的发展趋势

(一)高科技化

许多国家的电影,都呈现高科技化的发展态势,其中尤以电脑三维动画制作为突出代表。例如美国大片《玩具总动员》完全由电脑制作的1500个镜头组成。

(二)市场化

电影集艺术、文化、传媒、商品等特性干一身,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我国电影生产不得不考虑票房收入。于是商业大片应运而生《英雄》、《夜宴》等,都是典型的例证。

(三)国际化

电影是一个国家艺术的“形象大使”,是文化品格与民族风格的“展品”,更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因此,无论是国外电影市场的打入,还是国际各种电影评奖(戛纳奖、奥斯卡奖、柏林电影节奖等)的参与和中奖,都是势在必行、无可厚非的。中国电影必须步入世界电影的大循环之中,这是与经贸、文化国际化同步一体的。

三、音乐的审美特征

音乐是通过一定形式的音响组合,表现人们思想情感和生活情态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演唱或演奏,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

音乐具有下列主要审美特征:

(一)形象性

音乐素有“流动的建筑”之称,其意在于音乐虽然有声无形,却仍具有形象性特点。只不过音乐的形象性与一般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不同,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形象”,是凭借联想、想像、通感等方式,形成于音乐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头脑中的形象。当然,这种“音乐形象”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生,也不是人们的胡思乱想,而是根据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借景移情”而获得的。同时,“音乐形象”又具有不确定性、非语义性、多义性、朦胧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既有长处,也有局限。

(二)抒情性

音乐的另一大审美特征,就是抒情性。音乐作品中,情感多于描绘,也大于描写。德国伟大的美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音乐表演者(演唱者、演奏者),通过对作品中词曲作者所表现的情感体验,再将这些情感传达给观众,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收到“以情动情”的艺术效果。所以可以认为,情感是联通作者、表演者、观众三者之间的桥梁。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听了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之后,热泪盈眶地说,这部作品“已经接触到饱受苦难的俄罗斯人民的灵魂深处。”同样,《义勇军进行曲》因为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奋进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被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马赛曲》也因为表现了法兰西人民爱国主义情感,两度被定为法国国歌。时期,有多少爱国青年,高唱《大刀进行曲》奔向战场?又有多少革命烈士,高唱《国际国》走向刑场?……音乐以情动人的实例,真是比比皆是。

(三)节奏性

节奏与旋律是音乐的两大翅膀,节奏能直接影响到音乐的抒情性。节奏是音乐家内在情感的外化,也是音乐作品情感含量的有效载体与重要的表现手段。所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一般来说,缓慢沉重的节奏与不和谐的和弦,常表现出悲痛欲绝之情;而轻快急促的节奏,常表现欢快热烈之情。

(四)韵律性

韵律原指我国古体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律,在音乐中,乃指音韵的规律,例如声调铿锵,讲究抑扬顿挫等等,即人们常说的“音乐美”。

四、音乐的流派、发展趋势

古今中外,音乐的艺术流派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世界范围而言,主要有以下几大音乐流派:

(一)古典乐派

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在维也纳形成的以古典风格为标志的音乐流派,提倡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追求艺术形式的严谨与完整,注重创作手法上的戏剧对比、冲突和发展,成为当时的典范。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海顿、莫扎特和德国的贝多芬。

(二)浪漫乐派

是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音乐流派,其风格特点是强调激情,强调抒发主观情感,强调表现个性。浪漫乐派前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舒伯特、舒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法国的柏辽兹。后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瓦格纳、勃拉姆斯;俄国的柴科夫斯基。

(三)民族乐派

是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于欧洲各国的音乐流派,其风格特点是追求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以本国的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素材,将传统音乐精华与本民族音乐精华密切结合。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挪威的格里格,捷兄的德沃夏克,俄国的“强力集团”成员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四)现代乐派

是20世纪出现于西方世界的各种新潮音乐流派的总称,其中主要有以法国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以奥地利勋伯格为代表的表现派音乐以意大利布梭尼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以及爵士乐、摇滚乐、电子音乐、“偶然音乐”等等。

我国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呈现明显的多向交流、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例如声乐与器乐的一体化(自弹自唱)、音乐与舞蹈的一体化(狂歌劲舞)、通俗乐派的民族化(如李谷一的通俗乐派)、民族音乐的通俗化(如祖海德新民歌)、美声乐派的民族化(如杨洪基、关牧村、殷秀梅、王霞等的“民族美声”)等等。

五、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边缘领域,是电影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低估的艺术价值。它同音乐、戏曲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电影导演王家卫说:“音乐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提示,提示你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时代。在我自己的电影里,我会先了解这环境是怎样,包括地理环境以及这地方会有什么声音?所以往往音乐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篇10

[关键词]幽默;简洁;俚语;修辞

一、剧情介绍

连续被八所大学拒收之后,正面临高中毕业的Banleby被升学的压力逼到了一个死胡同里,他再也不能用他独有的油腔滑调来得过且过地过日子了,这个整天处在浑浑噩噩之中的学子一直质疑美国的教育系统和社会法则是否合理,可是事到如今,他却不得不面对“另类”所带来的后果:没有一所大学肯向他敞开大门。如此可怕的现实令这个刚刚年满18岁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备感忧心,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被上帝遗弃的可怜虫,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想招自救……

Bameby认为,无条件进入大学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创建一所――至少可以应付父母那一关。在他那有点神经质的好友schmder的帮助下,再加上其他几个和Bartleby一样没有大学肯接收的同学的出谋划策,他们终于在一所废弃的精神病院里开办了一所“著名”的南方哈蒙工业大学,简称“s.H.I.T.”。学校所有的规则、课程以及完整的教学体制,都由这些所谓的“创办人”自己制定,而且,他们并非这所学校仅有的几个学生,在“任何人都能来上学”的旗号下,越来越多被大学拒收的高中毕业生被“录取”到这所新学校中,至少他们在精神上成了这所大学的一年级新生。但同时他和朋友们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他要如何摆脱这一难题,好让自己免除牢狱之灾呢?

二、影片片名的含义

影片的片名是Accepted,中文译为《录取通知》。在美国如果被大学录取的话,录取通知书上就会有如下内容:

Dear xxx,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acceptance to XXX University...XXX University

这里“accepte d”在社会中有着两种深刻的意义,第一种当然就是“录取”,而另一个潜在的意义则是“认同”。有时候,“录取”可能只是你在人生岔路上的一种选择,但“认同”才是你殊途同归的最终方向。当然,想要“认同”,被接受是首要的,代表着一种自我的肯定,可重要的是,这并不能决定你是谁,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更不能决定你将来在社会上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然而,这些观念却支配着大学教育。

《录取通知》就传达着这样一种“认同”的观念,与目前年轻人在传统教育中被教授的知识完全相悖,然而影片并不是想批评现有的教育体系。而是希望人们能够从中认识到:如何让大学生活适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所以,当你将影片的主题概念简化。就会得出一个简单的道理:认同别人,但最重要的是认同自己。“认同”那些属于传统概念中的失败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胜利,这样一部被概念化的影片所追求的就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启示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如何去善待并合理利用。

三、影片的语言特点

1 幽默的语言风格

美国电影以幽默的语言而闻名,这部电影也到处充满幽默的语言。幽默的话语大都简短、实用。例如:

(1) Bartleby- Hey, Schrader, do you know any places uphere near Harmond we can rent?(施瑞德,你知道哈蒙学院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租的吗?)

Schrader-Oh, yeah, I do, actually. I carry around a listwith me all times of abandoned buildings for fake colleges. (是的,我知道,我总是携带废弃房屋清单专门伪造大学用。)

因为施瑞德不赞成巴特比想要伪造一所大学的想法,因此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2) Bartleby- Schrader, what the hell was that?(旋瑞德,怎么回事?)

Schrader- Urn, this is embarrassing.(呃,真丢脸。)

Bartleby - Are you kidding?(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Schrader - It would be really cool if you guys wouldn't tellpeople I scream like, that.(如果你们不告诉别人我尖叫的声音原来是这样的,我会非常感激。)

施瑞德在空屋中看见了一个假人吓坏了就尖叫起来,声音之大让大家觉得很奇怪,施瑞德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用自嘲的口气来达到幽默的效果。

2 简练的语言风格

这部电影继续承继了好莱坞青春校园片的一贯清新的风格,语言简练。例如:

(1) Bartleby - Is that true? Why'd you - why'd you getfired ?(真的?他们为什么开除你?)

Glen-I got fired for making a shrimp slushee.(因为我把虾做成了虾泥。)

Bartleby -That's disgusting. See? Why do you do that,pal?(呃,真恶心,你为什么这么做?)

Glen - Cause I was hungry and thirsty.(因为我饿了,还有点渴。)

Bartleby - Oh, God.(哦,老天。)

3 美国俚语

本部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美国俚语。俚语是指一般用于朋友、同事或某一阶层人士的惯用语,但不适用于好的写作或正式场合的字词。通过对这些俚语的了解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美国文化。例如:

(1)Schrader - You know, like, I don't know, getting bus-ted for identity fraud.(比如,因为伪造驾照而被逮住。)“huat”v.

(2)Bartleby-No,I'm not huffing,Morn,I'm not stoned,I'm completely fine,(不,我没有吸毒,妈妈,也没有喝酒,我完全正常。)

“stoned”形容词,美国俚语“烂醉如泥的”。

(3)Bartleby's father-Okay,cut the trap,Bartleb,(那好,收起你那套吧,巴特比。)

“crap”本意是“排泄物”,在美国俚语中的意思是“苯话,不愉快之事,无用之物”。

(4) Uncle Ben-Listen, you insolent little snot, there are kids right now in Asia who are sewing your stupid shoes together,so that their family can have a bowl of rice to eat tonight.

(听着,你这个傲慢无理的小屁孩,此刻在亚洲,很多小孩正为你缝制该死的鞋,好让家人今晚能吃上晚饭。)

“shot”的本意是“鼻涕”,作为俚语的意思为“高傲的人,目中无人的人”。

4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用于特殊效果,失去其惯有的或字面意义的词或短语。本部影片的语言中也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最常见的就是比喻。有些词的比喻意义已经固定下来成为常用的意思。例如:

(1)Baltleby-I just have to spin it and put in terms theycan understand,(我只要稍微耍点小花招用他们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释。)

“spin”的本意是“纺线,旋转”,在这里用于比喻意,即“编制,撰述(故事)”。

(2)Baltleby's mother-Are you huffing?(你是不是吸毒了?)

“huff”的本意是“吹气,喷气”,比喻意思是“吸毒”。

(3)BanIeby-That sucks,What ale you gonna d0 now?(太过分了,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suck”的本意是“吸,舔”,在影片中的比喻意是“做得过分、糟糕”。

(4) Bartleby-Oh, sorry, sorry. No parents allowed pastthis line. It's part of our philosophy here at South Harmon. Weneed to mold your kids into individuals, and the first step is tosever the ties of the parent - child relationship.(哦,对不起,家长只能送到这里,这是咱们学校的规矩。我们要让你们的孩子独立,第一步就是切断家长和孩子的这层关系。)

“sever”的本意是“割开”,比喻意思是“断绝,终止某种关系”。

四、结语

《录取通知》讲述了一个表面看似非常荒唐可笑的故事,然后荒唐背后,却是一群勇敢的年轻人不按常理出牌,将社会标准和对未来的期望重新定义,改革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在影片中,他们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一些完全游离在常规人群之外的另类分子。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可能是“懒惰”,但却勇于改变现状,为自己的未来抗争,Bartleby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常常以退为进,以逃避家庭作业和课业压力为己任,可是一旦被逼到进退两难的境况里,他就努力寻找自救的办法,并以成功告终。

影片正好质疑了那些在社会大环境下已经形成的某种错误观念:是不是只有经历过大学生涯,才是未来会成功的前提?现在,“考入大学”对于人们来说,似乎已经失去了本身应有的价值,而是单纯地变成了某种机械的行为,而我们也认为那些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人,要更有想法一些,更有才能一些……影片的灵魂之处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