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9 15:5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训机构安全生产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训机构安全生产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全员持证、挂牌上岗”的总体目标,按照统一部署、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的原则,创新安全培训工作模式,加快建立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培训考核体系,将企业安全培训及持证上岗落实情况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为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提供安全保障。

二、培训对象及培训目标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要求,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培训考核的人员包括: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和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交通运输企业负责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培训并持证上岗。通过培训,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安全从业人员做到“全员持证、挂牌上岗”,初步建立起安全培训的组织、实施、考核、登记与发证等一体化管理。

三、职责分工

(一)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制定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实施方案,负责培训机构的确定及监督管理、培训考核及发证工作。

(二)市港航局、公路局、运管处、农村公路管理站等单位具体负责监督培训机构的培训组织、培训考核、培训档案管理,相关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培训人员的组织、监督,确保参训率100%,持证上岗率100%。

(四)具备安全培训和考核条件的培训机构,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受理、培训实施和培训档案的归档整理、培训结果报备及申请发证的登记、审核工作。

(五)交通运输企业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发证,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四、培训时间、内容及经费保障

(一)市交通运输局每年组织1-2期培训;培训机构根据培训申请情况适时组织培训;交通运输企业每年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二)培训经费:企业自筹(列安全经费开支);市交通运输局考核不收费。

(三)培训教材及内容:参照安监部门的做法,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培训题库、考核方式及考核时间。

五、培训考核与发证管理

(一)培训考核与发证分工

1.培训。培训机构负责制定具体培训计划,编制培训讲义,并根据交通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集中或分期开展安全培训(每期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同时应做好每期安全培训资料的保存工作,以备随时抽查和检验。

2.考核。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后,培训人员均应接受考核。考核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

3.发证。参加培训人员按规定接受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者,由市交通运输局颁发《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安全培训证书》,培训成绩及表现情况均记入个人培训档案,作为企业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或培训成绩不合格的,企业年度信誉考核不能评为AAA级。对积极参加培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对无故不服从组织安排的个人和不重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

六、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严肃问责。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抓安全培训就是抓安全基础的理念,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广泛动员,周密部署,落实保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培训考核任务的完成。对培训考核不重视、组织不力的企业,市交通运输局将给予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整改不力将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经营资质。对未承担安全培训主体职责、安全培训不落实的或没有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即上岗作业或弄虚作假的行为,将依法严肃查处。

篇2

关键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培训;管理

一、引言

特种作业是指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以及他人或生产设备造成重大危害的工作。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依据《山东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是指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建筑电工、建筑架子工(普通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和建筑电气焊接(切割)工等7个工种12个操作岗位的建筑施工作业人员。

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一)培训的重要性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是安全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特种作业不仅危险性大,极易发生群死群伤重大伤亡事故,而且对周围环境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也有重大的威胁。《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但从当前发生许多事故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特种作业人员的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以及冒险作业等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在各类人员伤亡事故中占到80%左右,具有很大的比重。因而,特种作业人员技能熟练与否,安全意识强烈与否,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尤为重要。通过教育培训,可使他们达到从事本工种所需要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而且也能形成安全生产的观念,为他们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安全素质。

(二)培训的复杂性

特种作业人员归属于技术工人,由于工种种类繁多,要传授的安全生产知识涉及专业广,而且有的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新知识能力相对较弱,这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特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的12个工种中每个工种都有它自身的特性,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工种专业的特点,向工人传授该工种专业操作技能,同时要结合该工种作业过程中常出现的违章操作现象讲解违章操作的严重后果,以强烈的刺激力加强他们在将来作业中的安全生产意识。因此,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难度大,培训方式也要讲求灵活多变,对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实物配备、实操场地等方面要求也高,需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三、现状分析

(一)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结构分析

从目前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看,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大多数未经过正规专业的学习。根据调研统计数据可得目前特种作业人员学历结构分布饼图(见图一)。

图一特种作业人员学历结构饼图

从图一中可看出初中文化水平的特种作业人员约占总数的37.81%;高中文化水平的约占38.51%;技校、职专、中专等专业水平的约占14.50%;而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仅占9.17%。从从事的工种种类来看,专业分配尚不合理,建筑电工、建筑电气焊接工以及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等作业操作简单的工种,人员比例较大,约占总人数的44.43%。从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看,都普遍存在年纪偏大的现象。

(二)建筑施工特种作业培训机构现状

就目前现状来看,部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机构存在教学能力不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培训机构教学能力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前提,而教师队伍建设又是这一前提的关键。但从企业反馈信息了解:一是有的培训机构聘用的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关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不足,未取得相应的有关部门的教师资格认可。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照着培训教案念、自己动手能力弱、教学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二是有的培训机构为节减开支,未按国家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进行授课,随意减少培训课程、课时。三是有的培训单位组织培训班时,由于条件所限,只进行理论考试,不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四是有的培训单位考试要求不严,以开卷考试代替闭卷考试,更有甚者是理论与实践操作考试都由他人代考。以上种种问题导致整个培训质量差,企业有怨言,政府权威性受影响,进而使得有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却对培训内容事宜一问三不知。

(三)建筑施工企业人员配备现状

参考其他省市规定的施工企业配备特种作业人员数量标准,建议壹级房屋建筑施工企业需配备至少30个特种作业人员,贰级企业需配备至少15个,三级企业需配备至少5个。但是通过统计报名参加培训和申请延期复审的人员数量,发现企业人员配备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以及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延期复审不及时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足关系密切。

(四)特种作业人员特性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普遍存在随施工部位不同、施工进度不同沿施工对象流动的现象,使得企业对在职的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培训存在顾虑,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在企业投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后,容易出现人才流失现象,使得企业损失人力、物力、财力,企业不愿意在每个岗位上加强对施工人员持证培训。由此产生的问题一是一个特种岗位上只有一个特种作业人员有证,以应付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而大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持证上岗。二是建筑施工企业对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复审不重视,认为取到证后便能一劳永逸,不定期复审,导致每年实际复审的人数占应复审人数的比例较低。三是现场部分企业存在录用已离开原操作岗位多年或证件早已过期的特种作业人员,未进行再培训直接上岗,从而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五)监管部门现状

由于特种作业人员数量大、种类多,原有监管部门机构人员较少,加之法律依据不足,面对繁重的特种作业考核工作任务,逐渐形成了上级监管部门将政府考核任务逐级分解,让各企业或下级安全监管部门协同完成的现象。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种作业人员需求量不断上升,现有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需要,政府考核不能真正起到检验培训质量的目的。

(六)企业层面的管理现状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不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在发证和证件延期复审过程中的考核培训,企业还应当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日常检查工作,确保特种作业人员能时刻遵守各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规程。但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此方面的管理漏洞,企业法人代表、安全管理人员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不重视或存在侥幸心理。

四、建议

(一)要讲究培训方式

针对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性从业人员少、年龄结构偏大的现象,在培训中要注重解放思想,转变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加大由理论学习向实践操作过渡的力度,教练结合,从感性认识直接到理性认识,使学员视觉、触觉、感观同时投入学习,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使大家真正理解“条条规程血染成,不可再用血验证”的深层含义,从事故中汲取教训。

(二)培训机构审核要严格把关

要制定特种工种培训机构准入标准,规范认定和管理制度,对现有培训机构资质进行重新认证,建立年检制度,优化培训机构。可以以市级为单位建立市级一站式综合培训中心,整合各地在安全生产培训上分散投入的资金,集中人力、财力办高质量的培训机构,既可避免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机构监管难的问题,又便于政府部门对培训机构的监管,还可避免鱼龙混杂的培训机构及不够资质的培训机构因培训质量不过关的问题而影响政府权威性。

(三)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报纸、网络等有效平台,采取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手段,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力度,使特种作业人员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安全方面自主约束倾向和潜在准则,使“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意识根深蒂固,从而将造成安全事故、伤害事件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四)加大执法力度

要加大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力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市性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专项检查,形成制度化常态化。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对未做到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企业,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严肃查处,对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批评或媒体曝光,切实消除企业法人、主管领导和员工本身持证上岗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的现象。

(五)鼓励企业建立员工培训的个人投资回报机制

篇3

1.1近3年培训机构和资质人员培训情况

根据统计资料,2010—2012年重庆市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和资质人员培训数量见表1。表1中统计的主要是煤矿三类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取得安全资格证、矿长资格证、上岗证的培训数量,未包括职业危害检测、防突管理、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等专项培训的人员。从表1可看出,培训人员数量有减少趋势,而培训机构数量则有所增加。

1.2培训机构隶属关系

2012年末,在重庆市26家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中,属安全生产监督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有16家,占61.54%;由大中专院校或区县职教中心管理的有6家,占23.08%;由企业管理的有4家,占15.38%。

1.3培训机构业务划分

目前在安全培训机构实行资质认可和等级管理的情况下,培训主管部门为保证培训质量,将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取得矿长资格证、安全资格证的培训任务主要交由具有一、二级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承担,特殊工种人员取得上岗证的培训任务主要交由具有三级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负责。培训主管部门每年以文件形式将专项培训计划下达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

1.4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行业相对保守封闭。20世纪末,煤矿虽然经历了国家逐步取消亏损补贴、强行推向市场的艰难过程,但大多数煤矿依然沿袭了粗放的管理与经营方式,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21世纪初,煤炭行业景气度回升,煤炭产量大幅提高,绝对死亡人数相应大幅增加。在实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冶的形势下,国家提出了煤炭行业“整顿关闭,技改整合,管理强矿冶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安全培训工作也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务院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安全培训的法规和规定,强制要求煤矿主要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取得资质证书和资格证书。目前,煤矿装备水平明显改善,工艺技术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成为对培训工作的一种内在需求。近10年来,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受益于国家政策和行业景气,培训人员和业务收入均有较大增长,但在知识更新、教材与考试题库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培训针对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

2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发[2013]19文件《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通知》的实施,安全培训机构的命运将发生复杂而巨大的变化。从发展趋势分析,未来的安全培训机构可能呈现几方面的特点:1市场化。由主管部门下达煤矿安全培训任务计划的状况一经改变,煤矿对培训机构的选择将变被动为主动。毋庸讳言,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功利化倾向可能导致安全培训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冶的非正常情况,但市场自动纠偏的强大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果煤矿所支付的培训成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将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因为培训工作失职受到影响并承担相应责任,选择质量高、服务优、口碑好的安全培训机构必然逐步成为企业的共识。安全培训机构也应在提高培训质量、创立特色和品牌的同时,加强营销宣传工作,以提升在行业和区域的影响力。2集约化。取消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认可意味着同时取消对安全培训机构人员的资格条件设置,从短期来看,一些民间资本可能进入培训服务领域,导致安全培训机构数量增多,业务竞争加剧。但从长远来看,安全培训机构将会通过本行业和跨行业、跨地区的业务整合与资产重组最终减少数量、扩大规模,并从相对单一的安全培训向综合培训方向努力,实现集约化发展。3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改变目前安全培训机构集中授课、定期考试的传统培训模式。企业送培人员可以通过安全培训机构提供的远程网络互动界面完成相应的培训内容学习,在专业考试机构(考试中心的网络系统登录,经身份识别认证后,完成随机选取的分类考试题目。考试合格者凭培训机构和考试中心出具的证明文件即可办理相关资质证书或取得结业证书。4非事业化。目前重庆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中的绝大多数属于主管部门或公办大中专院校下属的事业单位,相当多的培训教师拥有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身份。为摆脱旧有约束,激活内在动力,增强竞争能力,适应市场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安全培训机构将按企业模式运营或直接改制为经营性企业。

3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应对策略

3.1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安全培训机构未来的竞争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建设的速度。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必须清醒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和模拟题库的建设步伐,密切跟踪国内外最新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信息,及时更新、维护网络资源。培训机构要建立服务对象和培训人员的资料数据库,掌握不同企业的培训意向和需求,提前制订培训方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服务。要定期分析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

3.2借助行业专家提升培训质量和影响力

培训市场的竞争将迫使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在人员结构和数量上作出重大调整。应注重培训教师队伍合理的专业结构,不致造成相同专业教师在数量上的堆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师讲授的课程应少而精,突出特色和风格。培训机构要减少辅助人员数量,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成本支出。重庆地区煤炭赋存条件差,自然灾害严重,煤炭开采过程中控制安全风险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难度极大。通过数十年的努力,重庆煤炭行业基本建立了煤炭勘察、设计、科研、大中专院校和生产企业相互依存的完善体系,并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瓦斯治理、复杂地质条件和极薄煤层开采等技术经验,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重庆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应充分发挥本地区煤炭行业专家、学者的作用,根据其专业特长设置不同的特色课程或开办专题讲座,增强培训知识的实用性、先进性,提升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认同度和影响力。

3.3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道路,通过自主扩张或跨区域、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方式,壮大培训规模,实现新的发展。在业务类型方面,要以资质人员培训为主,进一步拓展专项培训业务;在专业领域方面,要保持煤炭行业培训业务的稳定增长,同时向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建筑、危化等相近行业及教育、文化、艺术等新领域发展;在市场区域方面,要立足重庆,服务西南,面向全国,直至走向国际。

4结语

篇4

关键词:煤矿职工;培训;创新;信息化;精细化

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经济形势和安全形势双重压力,职工培训被认为是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之一。但是,我们早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职工培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职工教育的要求。目前虽然各煤炭企业对职工培训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粗放的培训模式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信息化和精细化无疑是煤炭企业职工培训的发展方向。

1 培训信息化和精细化

职工培训信息化是信息化在企业职工培训领域的发展和渗透,是指培训机构和人员将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职工培训的整个流程中,促进传统培训的全面变革。职工培训信息化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培训实效,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精细化的培训将精细化的科学理念融入到企业职工培训中,立足企业生产实际,精心设计培训计划,细化培训过程,创新培训形式,注重培训效果,强化培训反馈,能使煤炭企业职工教育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安全文化技术素质,是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利器。

2 精细化、培训信息化探索

2.1要精心设计培训计划实现培训精细化。

①结合实际,做好需求分析。培训内容的适当与否是培训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作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②围绕学员,分析培训对象:找出学员现有的技能水平与要求的技能水平的缺口。培训就是要填补这一缺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③个性化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是煤矿企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培训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矿井需求的关键。在专业设置方面,煤矿企业应根据培训工作的目标和定位,利用有限的资源构建与企业人才需求密切相结合的专业体系,突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建立科学灵活的机制,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定期进行企业内部人才供求调查,积极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的调整。

2.2 狠抓培训落实。

狠抓落实是精细化培训的中心环节,没有强有力的落实培训就容易走样,变形导致培训走过场,走形式,就不会达到预期培训效果。平煤股份一矿职教中心在抓培训落实上呈现专业化特点。①培训部门专业化。一矿职教下设教务组,培训组,办证组,管班组等专业小组负责培训的计划制定,办班安排,班级管理,消证取证等各个环节,使培训环节模块化,形成培训环节环环有人管,节节都管好的良好局面。②培训考核专员化。在实施三个一培训中职教中心实行专员制,区队专员授课,资料专员管理,职教专员考核,每个职教教师都是考核专员,确保个区队在规定的技术学习日和安全学习日组织好“每周一课”的学习。认真做好学习记录,做到“学习日期、地点、主持人、讲课人、参加学习人数和学习内容”六落实。参加学习的职工要认真听课,做好学习记录;各单位的“每月一考”要在每月25日前完成,按规定要求组织试卷,并注明时间、单位、姓名和工种。考试要采取闭卷考试方法,考试前将考试时间地点报职教中心考核专员,考试时要有职教中心考核专员在场同时监考。

2.3 精构信息平台实现订单培训信息化。

平煤股份一矿职教中心在总结订单式培训利弊的基础上,精心搭建了订单式培训系统。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BS架构模式,系统共分为五大专业化模块:资格证书管理模块、网络报名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信息模块、培训反馈模块。

资格证书管理模块对所有用人单位职工的证书进行集中管理。所有职工证书信息被准确无误地录入证书管理数据库,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管理人员可以登录查看职工证书信息。资格证书到期前两个月会自动通知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提醒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适时提前安排对应职工参加培训,以免资格证书到期造成无证上岗。

网络报名模块提供在线报名服务。用人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随时登录报名管理系统提交和修改报名信息。该模块同时支持pc和智能手机客户端访问。

数据处理模块对用人单位提交培训报名信息进行归类,并根据参培人员培训工种和培训时间进行合理划分,为培训机构制定培训方案提供基础依据。

信息模块由培训机构根据报名情况和培训方案具体培训安排,为参加培训人员及其单位提供最新的培训资讯。

培训反馈模块提供在线的信息反馈服务。用人单位和职工在培训结束可登录培训反馈模块就培训教师、培训效果、培训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无记名评价。反馈结束,系统将根据反馈情况自动统计相关评价信息,为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日后改进教学和管理水平提供方向。

订单式培训系统使得用人单位能够充分参与到培训的整体设计中,确保培训是按照用人单位要求量身定制人才。同时,对培训机构而言。订单式培训系统也能够让培训机构有的放矢,制定和实施更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培训方案,使培训效果最大化。

篇5

培训课程体系分为4部分,如图2所示。(1)事故决策提高课程体系——模拟救灾推演。进一步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煤矿特点,结合行为科学理论,以真实的事故警示案例为依据制定事故模拟推演方案,用于矿级管理人员培训教学中,以期提高矿级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在矿井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灾中能够正确决策指挥。(2)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课程模块。针对目前煤矿企业存在着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进展不平衡,在培训课程体系中,需要加入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课程,应急管理工作应从上层抓起,并需要编制了《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文件汇编》,结合行为科学原理,从行为准则上对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进行提高。(3)扩大课程范围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煤矿区队级管理人员是煤矿安全生产主要环节人员,是煤矿基层管理工作者,是生产一线第一责任者,在矿井发生事故时,是现场处置第一决策者。做好煤矿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演练、培训是提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重要手段。这充分说明了煤矿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人员应急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严重匮乏,必将导致大部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低下。(4)煤矿应急预案演练课程体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规定,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的要求,相关课程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标准,以《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等为依据,并结合地方行政机构的应急法律法规。

2培训教师管理及确定

煤矿安全培训虽然是一种在职教育学习,但其教学成果以及学员学习效率都符合学校教学规律,在全日制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管理,是学校教务部门最为主要的工作之一,是整个学校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煤矿安全应急培训中,对于其讲师的管理尤为重要,要从前期的培训教师的选择,到中期的教师监督管理,以及教务人员的教学组织实施,到后期的教学质量的评价。煤矿安全应急培训的教师确定,必须要针对煤矿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识别,即各个工作程序和内容的分析识别,确定哪个工作环节更需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在识别过程中还需要把我国煤矿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目前煤矿安全监察的动态和现实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问题相结合。并且煤矿安全培训要积极响应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政策,以及最新的劳动保护规定,这样既能结合煤矿企业实际的安全培训要求,又能把相关培训政策性指导内容进行前期的预判分析。由于煤矿安全培训人员的结构差异性,对于煤矿安全培训的对象进行差异化需求分析。并且把煤矿安全培训的个体和组织相结合,以识别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需求。

3煤矿安全应急培训质量评价方法

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评价,在整个煤矿安全培训环节中流程中是比较重要的,它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价的有效手段,也是进行后期煤矿安全培训项目改正提高的措施之一。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目前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特征,所表征的优势可能有一定的差别。根据煤矿安全应急培训班的特点,主要通过3种方式对其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析:(1)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这是从学生的成绩上,用量化的方式,来反映教学效果的优劣,任何一种模式的教学,都可通过此法进行定量评价。这种教学质量的评价目前在各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进行量化比较,对于煤矿应急管理培训教学成绩的量化,要根据培训教学的特点,设置适合的考核和考试方法,主要以答辩和编制相应应急预案,最后也可以进行相应课程成绩考试来综合量化处理。(2)教学问卷调查评价。教学问卷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之一,对于教学问卷的评价,必须进行侧重点的问卷设计,然后设定目标值,然后对目标值进行统计分析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3)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首先对于煤矿安全培训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其影响因素中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一般将它们分为2类,一类为重要影响因素,另一类为次要影响因素。其中教学计划、师质力量、过程控制等都属于煤矿安全培训质量影响的重要因素。次要因素主要包括培训需求、教学时间、学员意见等。在此分析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评价分析理论,建立煤矿安全培训质量评价体系。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评价因素是对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综合评价集合。可以把相应的指标进行集合化处理,如教学条件、教学计划、过程控制、培训效果方面,可以运用数学集表示为:U={U}1U2U3U4(1)第二层次指标表示为:Ui={u}i1ui2⋯uij(2)评语集相当于非线性问题的目标集,即把相应的指标和结果进行对应处理,可以运用智能计算方法建立相应的评价集合模型,评语集为:V={V}1V2V3V4={优良好中及格差}(3)确定权重集一级指标的权重集为:W={W}1W2W3W4(4)二级指标的权重集为:Wi={W}i1Wi2⋯Wij(5)对于煤矿安全培训质量评价,进行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其最后所得的评价结果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研究各个指标对煤矿安全培训影响的强弱,即各个指标的影响权重问题。只有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处理,这样才能使得各个指标的评价趋于合理化,得到因素对评语集的隶属向量:Si=Wi∙Rj=[w]i1wi2⋯wijæèççöø÷÷r11…r1n⋮⋱⋮rm1⋯rmn(6)由模糊向量单值化可以求的评价结论:A=W•S(7)为了方便进行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评价分析,

4煤矿应急培训教学管理体系

对于煤矿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其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的政策动向,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具体的培训计划要按照企业发展的规划以及企业人员结构的特征和相关企业职工考核制度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作为企业的安全培训机构,其要对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负有一定的责任,必须要进行责任化管理,只有进行了责任化管理,才能够促使企业的培训机构加强相应的工作。并且企业的培训机构要在企业的年度开始就制定好本年度的培训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变化。对于煤矿企业培训中心所制定的培训计划,应该包括培训教学大纲、培训教学计划、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的手段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都应该进行明确化。对于培训计划的时间,可以进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1)煤矿安全培训中心长期培训计划的制定,长期发展计划的制定是培训机构按照所属矿山企业发展规划要求制定的,长期的培训计划其时间跨度一般较大,大部分是按照单位为年的时间进行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对于时间的长短,也需要着重考虑。因为如果时间过短就失去了长期培训计划制定的意义,而如果制定的时间过长,那么在长时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不能够合理地去预测,这样也会给制定的培训计划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错误。(2)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中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训计划一般是指年度计划的制定,即整个年度内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它的制定需要在长期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制定,即它要符合长期的培训计划要求。并且制定的中期培训计划要结合企业年度发展规划或者发展目标,并且要考虑短期的培训计划的要求,使得中期培训计划衔接长期和短期计划。(3)煤炭培训机构短期培训计划的制定,对于煤矿企业短期的培训计划的制定,主要考虑煤矿企业短期内的人员结构变化以及国家煤矿主管部门对煤矿相关政策的动向,以及近期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新的标准颁布实施的情况,尤其是国家标准规范的实施,在实施前需要进行相关培训,这样能够有效地贯彻和落实煤矿企业的实施国家标准规范的能力。对于编制培训计划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编制:(1)首先在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内容时,先要考虑的是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然后对企业本身的人员结构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现状等都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然后再制定具体的内容,在确定内容后,就需要制定相应培训内容后的培训目标,进行培训的目标要明确,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的煤矿安全培训,并制定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进行合理化的考核。(2)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还需确定培训对象,以及和它对应的培训具体内容要求。培训对象要和培训内容相结合进行考虑,这需要对本矿山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够进行确定。培训对象确定后,就要根据确定的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的时间安排,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认知能力进行确定,而具体在那个时间段进行培训,需要考虑煤矿企业自身的生产需求,因为煤矿企业培训最好在不影响煤矿企业生产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生产,那么也需要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3)对培训教学人员的选择也是进行培训计划制定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根据培训的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一些培训内容,如理论性较强的工程技术课程可以选择外聘科研院所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而操作性比较强的培训内容可以选择本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教学工作,而像其他一些国家规范和标准的培训可以选择行政机构或者高校教师进行宣贯国家标准。对于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在进行培训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培训场所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煤矿企业的培训中心都有固定的教学地点。(4)对于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及目标,需要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监控,因为在职培训所涉及到的学员不能全日制地进行学习,所以在控制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的是相关人员的出勤率,对于出勤率可以采取相应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对于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是培训机构教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在进行培训计划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或评价制度,只有建立相应的评价和评估制度,才能够有效保证整个培训项目的质量和目标的实现。煤矿培训项目的实施是培训机构的重要工作,整个培训机构的各个部门都需要协同工作。在培训项目实施阶段就是要按照前期制定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工作。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整个培训项目的监督和评估方法,进行有效的全过程控制管理。在我国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所属部门中也有相应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有的培训机构还承担对所监察的辖区内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中心进行监管和管理,那么此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的制定需要和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机构的工作动向相结合,并时刻对煤矿企业所需要的培训要求进行调查,以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培训项目计划。由于煤矿从业人员的结构差异性,即煤矿管理人员和普通生产管理人员以及一线的采掘工人,并且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特种工作人员。所以不同结构层次的人员对于安全培训的需要,和需要培训的内容以及其认知能力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再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大纲以及考核标准时都需要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进行合理的确定。由于煤矿生产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所以国家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对从事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有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如矿长资格证、总工资格证等资格培训项目。对于煤矿的特种工人,也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培训,如采煤机司机证书、爆破工资格证书等。

参考文献:

[1]程伟,柏建彪.松软厚煤层巷道围岩稳定原理与控制技术研究[J].煤炭科技,2010(2):4-6.

[2]刘建军.崔家寨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巷道稳定性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9,37(3):13-16.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培训;施工监管

作为高危行业,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笔者通过对全国建筑生产安全事故分析研究,相当一部分安全事故的原因是一线农民工未经过安全知识培训,对安全知识不了解,对现场安全隐患辨识不了,没有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一是刚入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总觉的建筑工地干活跟农活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出体力,看一看别人就会,总是“初出牛犊不怕虎”蛮干、粗干;二是一些农民工,自以为“艺高人胆大”,不懂装懂,违章作业,抛自身安全于九霄云外;三是一些农民农闲时,出来打打零工,不打算长期干建筑行业,只是打游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激情不高,思想不重视;四是有的监理、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欠缺,责任心差,对农民工培训教育、安全交底不到位,一味追求所谓效益,对安全教育培训不投入等,使农民工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状态、个人安全行为的范围和特征缺乏基本了解,对于开展生产建设埋下安全隐患。

对于上面的问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怎样积极应对建筑业蓬勃发展、农民工数量激增与安全事故逐年递减要求,如何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极。笔者认为,具体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应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体制,督促参建单位健全安全培训制度。

1.1 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告知制度,督促建筑企业制定安全教育培训方案,系统培训行业安全知识,提高从业人员自我安全保护能力。

1.2 突出重点,区分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多层次的安全培训。以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和岗位为标准来区分培训对象,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例如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木工、瓦工、砼工及搅拌机、打夯机、调直机等施工机具针对专职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

1.3 督促建筑企业根据建设项目工程类型、规模建立动态的专业培训教育制度。如预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土方坍塌等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1.4 建立安全培训档案制度。应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农民工的培训档案,真实记录培训、考核等情况。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对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情况进行实地监督检查,动态监管。

2 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跟踪监督,加大巡查频次,提高政府监管职能。

2.1 督查施工企业对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落实情况。对于刚进入建筑行业的农民工,首次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一线工人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为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建筑施工现场的紧急避险逃生与急救常识。

2.2 随机抽查施工企业利用农民工业余学校阶段性安全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对培训不及时或未开展安全培训的责令其立即整改、及时补课。

2.3 对于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由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进行培训;不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政府安全培训机构要及时组织农民工统一进行培训。

3 科学监管,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机制

各企业和培训机构要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进行严格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应优先聘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行业特点、岗位要求和农民工文化水平的具体实际,定期检验学习培训成果,将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与评先创优相结合,将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建与文明工地的评选挂钩,将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作为业校的考核指标。

4 立足实际,提高服务意识,强化教育培训,培育壮大专业劳务队伍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机构要形成合力,联动起来,开展好行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笔者所在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结合本区域实际,区分重点对象,分阶段动态对一线农民工开展安全培训和普法教育,做到园区建筑工地安全培训教育全员覆盖。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监理企业共同努力,园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连续5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和监管是一项具体但又十分繁琐的工作,相关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十二五”期间,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建筑工程更是遍地开花,深入调研和剖析广大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现状,规范安全施工是建筑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协调和支持,合力促进建筑领域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学发展,切实保障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提高全员的生活福祉。

篇7

一、工作任务

2019年至2021年,全市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5万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培训0.45万人次以上;

力争到2021年底全市技能劳动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达30%以上。

二、培训人员

(一)培训对象

全市各类企业职工,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和各类特种作业人员;

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以下称“两后生”)等青年、下岗失业人员(含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下同)、退役军人、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下同)、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下同)、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距刑满释放不足一年的服刑人员、戒毒人员(含强制戒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下同)等就业重点群体;

确有培训需求、不具有按月领取养老金资格的人员。培训次数,同一人不同工种不同层次培训不受限制,分别计算人次。同时,总工会、妇联、残联等相关单位具有专项培训资金,在开展本部门服务对象培训的,可以纳入全市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总数进行计算。

(二)培训种类

1.企业职工。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职工开展培训,其中对我市热点产业塑料加工、亚麻产业、林木加工、森工林业等行业组织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严格执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保证培训合格后上岗。

2.重点产业。坚持以企业用工需求为主导的培训政策,对园区企业、重点工业项目新吸纳的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重点企业职工开展技能提升、转业转岗、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职业培训,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加大对煤炭、食用菌、种植、养殖业等重点产业的培训力度,以满足用工需求。

3.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双创培训”。对本年度毕业生就业重点群体新吸纳的劳动者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储备性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本年度毕业的大学生,要结合其专业背景,组织其参加相关领域的技能培训,突出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其就业能力;

对有创业意愿和需求的人员,组织参加创业培训,促进其自主创业。

4.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创业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手段,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加大电子商务应用和实际操作培训力度,实现技能带动创业就业。

5.农民工创业。对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对失去工作返回家乡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根据其转移就业要求和劳务输出意愿,紧密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重点产业项目的需求,重点围绕国家支持的铁路、交通、建设、电力等领域以及劳务输出的订单需求,组织相应的培训,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

三、培训主体、内容

(一)培训主体

1.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主体包括具有培训能力的企业、各类培训机构、职业高中、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社等。

2.充分发挥我市公共培训机构的作用,如:石管家、晨辉、洪伟等培训机构专业涉及面广,其中包含育婴员、保育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保健按摩师、中式面点、中式烹调培训、电子商务等相关培训内容,积极鼓励公共培训机构承办职业技能培训。

3.针对开发区重点企业如林木加工业、矿产业、绿色食品等用工需求,本着储备人才的原则,支持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根据本产业的需求培养定向型技能人才,为企业长久发展积蓄力量。

4.市人社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总工会、市城乡社区工作局等相关部门要联合开展技能提升行动,根据不同部门掌握的人群需求开展不同的技能培训,确保覆盖面更广,满足更多人群需求,激励引导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群众掌握一技之长。

(二)培训内容

1、以增强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为目的开展综合性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素养、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实用技术知识、消防安全生产知识、企业文化等。

2、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开展突出职业技能训练、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工种和项目按省人社厅、财政厅公布的《就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和补贴标准》确定,主要培训机械操作、机械维修、煤炭、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及网络、钳工、焊工、纺织、亚麻、塑编、阀门、冶炼、木材加工、石墨、食品加工、建筑工、种植业、养殖业、绿色食品、商贸餐饮服务等工种。本着实用、实效为原则,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参训企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

四、培训补贴政策

(一)免费培训

1.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两后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残疾人自主选择培训主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培训主体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培训合格后按收费标准给予个人或培训主体补贴。

2.贫困劳动力、去产能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参加项目制培训的,培训费拨付承担项目制培训的主体。

3.距刑满释放不足一年的服刑人员、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由管理部门自主选择培训主体,培训合格后按收费标准给予培训主体补贴。

(二)培训补贴

1.对企业职工参加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的,分别给予企业1000元/人、1500元/人、2000元/人、2500元/人、3000元/人培训补贴;

对企业职工参加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的,分别给予企业1200元/人、1800元/人、2500元/人、3500元/人、4500元/人培训补贴;

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给予企业每人每年6000元以上的培训补贴。

2.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参加岗前培训(含安全技能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的,分别给予企业1000元/人、1500元/人培训补贴。

3.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以及参保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给予上述生产经营主体和参保企业每人每月500元培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

(三)生活费补贴

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两后生”中的农村学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在培训期间给予个人15元/天生活费补贴。

(四)完善补贴政策

1.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含不具有按月领取养老金资格的人员)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就业地参加培训后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的,原则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职业培训补贴,但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享受。

2.对培训主体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承担项目制培训的,可向其先行拨付不低于50%的培训补贴资金。

3.对就业重点群体参加培训后6个月内,由培训主体推荐在省内实现就业的,给予培训主体200元/人的就业服务补助。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年9月11—11月20日)

成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制定出台《穆棱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及配套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开展培训需求预测分析,摸清培训主体底数,分解落实培训任务。召开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协调推进会议,部署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对培训主体进行政策宣讲解读。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年11月21日—2021年12月31日)

各责任部门按分工各负其责抓好《方案》贯彻落实培训任务。市人社局负责市职教中心、域外中高职院校、市直企业培训中心、两个森工林业局和市域各培训机构等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市人社局工作专班对培训过程、培训质量依法实施监管,每半月汇总培训统计表,每月上报培训和任务完成情况。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年1月1日—1月15日)

市直各相关部门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形成总结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制度、办法、流程,研究制定2020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方案,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六、保障措施

1.各乡镇、开发区、市直相关部门、八面通林业局劳动局、穆棱林业局劳动局、要把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承担主体责任,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健全职业技能提升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参与同步实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严格按照省相关文件要求,明确资金申领程序、拨付方式等。加强监督检查和专项审计工作,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依法依规主动接受配合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强化责任追究问责,对以虚假培训等套取、骗取资金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依纪予以严惩,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先行先试或探索试验开展培训过程中,因缺乏经验、无意过失的行为按规定给予宽容。

3.深化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放管服”改革。对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目录清单管理,公布培训项目(课时)目录、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培训和评价机构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加大培训主体和培训质量监管力度,健全培训绩效评估体系,积极支持开展第三方评估,可采取公开招投标等方式购买培训和评价服务,评估工作所需经费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管理和培训“全程写实”制度,依托市“金保工程”平台,通过建立培训服务和补贴申领告知承诺制,简化流程,减少证明材料,提高服务效率。

4.实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进展情况半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各市直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确保年度任务顺利完成。

5.各成员单位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三进三送”活动(政策宣讲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提升行动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提升政策知晓度,帮助企业、培训机构和劳动者熟悉了解、用足用好政策,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强化技能人才激励,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营造技能成才的深厚氛围。

七、加强组织领导

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职业技能提升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健全有效的目标管理考核和运行协调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明确分工,制定工作措施,完善考核办法。分解下达就业技能培训任务,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成立穆棱市职业技能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此次培训工作。

组长:王俭雄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刘昌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篇8

成立培训组织机构明确培训责任及任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企业按有关规定都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并明确培训任务及责任。行政主管部门以技能培训为主,负责组织各个工种的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培训并鉴定核发上岗证书,同时定期的进行年度安全继续教育培训,及时的将各种新的安全规范、标准、要求传授到各岗位工人。企业要根据职责分工成立组织机构,专门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教育,在作业现场还必须做好班前安全技术交底。三级教育、岗前培训、班前安全交底都有记录签字存档。

培训制度化,建立培训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劳动保障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劳务)企业共同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卫生、职业病防治等方面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培训工作方案,有组织有步聚的开展培训教育工作。联系有能力组织安全技能的培训单位进行集中学习。建立培训档案,档案应注明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被培训人员签字、考核记录,根据这些形成已接受培训人员资料,行政主管部门留档,被培训人员持证,连续记录。这样对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能跟踪管理,而且能在农民工进入施工现场前掌握具体情况,便于各部门管理,特别是劳动保障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能及时了解施工企业人员素质,有效地制定相应培训措施及计划,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施工(劳务)企业农民工安全教育、技能培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企业长期的重点管理的核心。农民工进入此行业时,首先就要对其进行安全技能培训。现在很多企业不重视,敷衍了事,甚至施工现场什么时候进人、走人都不知道,谈何安全技能培训。这也是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狠抓的问题,也就是形成行政主管部门对强制集中培训,施工(劳务)企业对集中培训,管理人员(项目部)对班组及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逐级建立档案,有必要可由职业培训部门进行培训。建立长效的培训管理机构。

三、培训形式及要求

培训的目的是让农民工辨别安全隐患,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技能,了解安全生产方面有关法律法规,能自我保护,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形式采取多样化,应灵活运用教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要达到目的又要让其接受。如施工(劳务)企业组织竞赛、观看视频教材、建立安全标兵小组、互问互答、老工人的“传、帮、带”、现场实际操作比赛等活动。可以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方式,到现场实地传教。坚决杜绝对农民工不负责任的走形势、做样子、应付检查现象。

四、培训内容

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宗旨开展安全教育、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制定教育与培训教材(案),要适用、且少而精。根据工种、岗位确定培训内容,如起重机械、高处作业、电气设备、防护用品、放火防中毒防中暑、事故案例、物体打击、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护等,要组织相关安全知识、操作规程、操作技能进行重点教育培训。另外按施工进度还要组织专项的安全教育内容,如基础施工中防塌方操作及事故应急自救,主体阶段防高处坠落,潮湿作业防触电,雨季、冬期施工专项措施等等,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等。

篇9

第一条根据《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省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加强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秩序,保证安全生产培训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集团公司的各级领导、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来参加培训,根据培训成绩颁发相应的《煤矿矿长资格证书》、《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和其他从业人员《煤矿安全工作资格证》(以下统称安全资格证书),各工种持证任职或上岗。

第三条安全生产培训及安全资格证书的管理,以“依法办事、严格程序、服务企业”为宗旨,按“培训、考核、发证、管理、监督”为程序,实行“统一规划、归口管理、统一标准、教考分离、分级实施”的管理办法。

第四条培训机构或单位依据生产实际情况和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生产发展的培训计划,递交给集团公司培训处,集团公司审核通过后,严格按照安全培训计划执行。对未通过集团公司确认的培训计划,一律不准培训;从事矿井作业人员在培训前,必须向集团公司培训处递交年度培训计划和办班申办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五条培训机构或单位要严格以国家制定的培训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进行组织培训教学,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计划、材、统一考核。并建立所有培训学员的档案,接受集团公司各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培训机构或单位不断改善培训条件,在培训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以实践教学为主,事例教学为辅,建立起健全的各项培训教学管理制度,并按照制度严格执行,确保培训教学的质量。

第二章培训

第六条煤矿企业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一)煤矿企业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熟悉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掌握煤矿安全管理的细则、安全技术理论(以“一通三防”为主)以及煤矿重大灾害事故防范、抢险救灾的专业知识;了解煤炭工业环境保护与职业危害防治的知识;通过培训,使煤矿企业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组织、管理能力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指挥能力,掌握科学技,依靠进步的科技来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使煤矿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考核都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二)煤矿企业各级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第一次培训安全管理的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培训考核合格,由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

第七条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一)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与本工种相适应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都合格后,才会取得特种作业的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二)特种作业范围

1、煤矿特种作业包括:

(1)煤矿井下电气作业(井下电工、变电工、维修钳工);

(2)煤矿井下爆破作业(井下爆破工);

(3)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

(4)煤矿瓦斯检查作业(瓦斯检查工);

(5)煤矿安全检查作业(安全检查工);

(6)煤矿提升机操作作业(主提升司机、主皮带机司机);

(7)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

(8)煤矿瓦斯抽采作业(瓦斯抽采工);

(9)煤矿防突作业(防突工);

(10)煤矿探放水作业(探放水工)。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是指从事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巡检、维修,保证其安全运行的作业。

2、地面特种作业包括:

(1)电工作业(安装维修电工、变配电工);

(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电焊工);

(3)高处作业(登高架设工、高处安装维修拆除作业的人员)。

3、特种设备作业包括:

(1)锅炉司炉工;

(2)锅炉水处理工;

(3)压力容器(含气瓶);

(4)压力管道;

(5)起重机械;

(6)厂内机动车辆驾驶。

属于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的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驾驶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三)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4个学时。

(四)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应当在具备相应安全培训资质机构进行,并经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查认可,方可办班。培训单位应将培训计划、教员资格等资料及时报送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五)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精一,兼二,会三”培训)

各单位(部门)每月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精一,兼二,会三”培训),并进行考评,每月25日前将考评结果经职工学校审核后上报人力资源部进行嘉奖;职工学校每月对有煤炭行业特有工种的单位(部门)进行一次该项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考核。

(六)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精一,兼二,会三”培训)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有专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涵盖本单位(部门)工种齐全,安排合理,内容全面,符合规定要求。

⑵教案规范、完整,经过审核,符合煤矿特有工种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培训要求。

⑶员工笔记齐全,记录清晰,内容完整。

⑷效果检验良好,按期完成公司下达的煤矿特有工种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人员达标指标。

第八条基层普通培训

(一)培训内容

①各类安全生产知识讲座。

②职工基本技能培训。

③职工岗前培训。

④新技术新公艺新设备的使用培训。

⑤案例规程培训。

⑥法律法规培训。

由各基层单位(部门)组织并具体实施。

(二)培训开展情况

各单位(部门)要根据公司安排和本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的需求,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培训必须具有针对性,符合职工工作培训需求,结合生产实际,提高员工正规操作水平、技能和安全意识。

⑵培训时间和内容一般为周一学习(内容自定),周二“手指口述”、“岗位操作要领”,周五“事故案例”教育。

⑶有培训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教学。

⑷教案规范、完整,经过审核;要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适合员工工作培训需求。

⑸按培训计划进行教学。

⑹员工笔记齐全,记录清晰,内容与教案内容一致且完整;有领导月度批示记录和考核分数记录。

⑺培训员工100%参加培训。

⑻培训对象的工作需求有记录,记录表内容填写完整。

⑼培训学员满意度测评面在95%以上。

⑽按时完成公司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培训任务。

(三)培训质量和效果。

⑴自检:单位(部门)每月应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培训内容的考试、考核,并有记录。

⑵抽查: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培训内容的抽查考试。

⑶效果检验:职工经培训后,应认真思考和反省,汲取事故教训,减少发生轻伤事故,避免发生重伤事故,杜绝发生死亡事故。

“两个不”情况。严格落实“两个不”,确保“干部包工人”一个不少,“工人被包”一个不剩;包保责任人要完成月度包保培训任务,并做好培训记录。

(四)培训档案

⑴基层单位普通培训至少应具备以下资料:

①教案

②培训计划表

③授课登记表

④学员签到表

⑤员工学习笔记

⑥培训课程表

⑦教师签到表

⑧学员培训需求表

⑨学员满意度测评表

⑩学员满意度测评汇总表

11学员跟踪考查表

12听课记录评估表

13学员座谈会记录表

14班主任(职教干事)日志

15培训办班总结表(月度)

16考试试卷

17培训考核记录

18上级部门要求的其它资料

(上述1~7项资料为机关部室“干部上讲台”培训必备资料;基层生产单位必须全部具备上述资料。)

按时报、批各种资料。

(五)基层重点培训

基层重点培训主要指本公司、局、集团公司等下达的重点培训任务,各基层单位具体实施。除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外,其它培训任务,根据上级要求执行。

第九条取证培训

(一)培训内容

取证培训泛指所有外派考取煤矿主要负责人证件、AB(ABC)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煤矿从业人员《岗位操作资格证》及其它证件等的培训(含证件复训),以及公司组织的煤矿从业人员《岗位操作资格证》及其它证件和《培训合格证》等取证培训(含证件复训)。

(二)培训组织

由职工学校组织,具体实施由职工学校根据培训计划和具体情况及要求进行。各单位(部门)应按照职工学校取证派员通知要求,准时派员参加取证培训;参加取证培训的员工,必须认真听课,做好培训笔记,保证考试合格领会证件。

(三)培训要求

全员持证上岗:作业人员证件齐全、有效,全员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作业。

(四)培训计划:

1计划报批

按时报批计划,每月20日报下一月的派员取证培训计划(人员名单)。

2计划内容

培训计划准确无疏漏,并按计划派员参加取证培训。

3计划实施

学员必须按时、按点参加培训。

4培训效果

考核合格,保证领回证件。

第十条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一)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必须强制性进行安全培训,使其具备和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应急处置的知识和技能。井下新上岗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必须在有安全工作经验的职工带领下进行工作。满2个月后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工作。

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二)从业人员在本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安全培训。

(三)对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第十一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要严格执行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培训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严格按照办班程序组织实施。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大纲由各单位自行编制实施。

第三章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职能划分

根据人员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特点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发证职责分工如下:

(一)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依法组织、指导并监督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二)省、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组织、指导并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不含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和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三)集团公司安监局、人力资源部、培训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指导和监督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未取得相应培训资质的单位及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组织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第十三条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培训处每年要下达、确认年度培训计划,并对培训计划进行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单位的执行安全培训计划情况。

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每年初编制、下达培训计划。各类培训班在办班前10天须向集团公司培训处提出办班申请。

第十四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组成,由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煤矿特种作业分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均实行百分制;从业人员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占60%,实际操作考试成绩占40%,实行现场打分。

第十五条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发证机关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六条考试、考核不合格的,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的,重新参加培训,培训费用由本人承担。

第十七条《煤矿矿长资格证书》、《安全资格证书》由省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局统一规定的式样负责监制;《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国家局统一监制;其他从业人员《煤矿安全工作资格证》由集团公司培训处统一监制,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伪造使用。

第十八条《煤矿矿长资格证书》、《安全资格证书》有效期为3年;《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有效期为6年,每3年复审一次;其他从业人员的《煤矿安全工作资格证》有效期为6年,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安全培训工作,每2年复审签证一次。

第十九条资格证书为持证人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证件,不得转借他人使用。如有丢失或损坏,应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持原培训机构出具的培训证明和原证书号码,到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发新证。

第二十条资格证书在有效期内,因单位名称、持证人服务处所变更等原因而造成证件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持证人应持有关变更的证明文件,及时到发证部门变更登记。

第二十一条档案、证件、信息管理

(一)各单位(部门)应落实专人建立健全员工档案(含电子档案和纸制档案),负责本单位(部门)员工的档案管理工作;公司职工学校设立专职档案管理员和专职证件管理员,负责全公司员工的档案管理及协调工作。煤矿主要负责人证件、A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原件由公司办公室保管,职工学校和其本人各持一份证件复印件;B、C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煤矿从业人员岗位操作资格证、培训合格证及其它证件原件由职工学校统一保管,各单位(部门)和个人各持一份复印件。无员工档案的,考核单位(部门)10分,党政正职各500元;档案项目不全的,考核单位党政正职各10元/项。

(二)档案管理员要按照企业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及时将员工各类培训档案资料、证件、证书、考试试卷等需要存档的各类资料,详细整理、编号归档,要严格按档案交接程序交接,日常做好档案室的“三防”工作。因工作失误或因保管不善,造成培训档案资料、证件、证书丢失或缺损,至使资料不能及时查阅,造成后果的,考核档案管理员50元/项·个。

(三)档案管理员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员工档案(含电子档案和纸制档案)更新整理工作。档案管理员要协助单位(部门)做好月度计划及培训开班计划等工作,日常做好与培训组及证件管理的业务协调,对相关信息及时反馈以保证各个工作环节的正常衔接,在员工接受培训后要及时将培(复)训学员资料按要求记入员工培训档案。对没有及时协调造成工作失误,人员变更情况、培训情况等没有按要求及时录入以至出现差错的,考核档案管理员10元/人·次。

(四)职工学校档案管理员要及时录入和更新全公司的员工培训、证件情况(录入公司内网证件管理系统)。对没有按要求及时录入和更新培训证件内容造成后果的,考核相关责任人50元/个。

(五)职工学校证件管理员应及时收集证件培训相关信息,及时核对证件培训复训、到期情况。因工作失误或管理原因造成取证培训耽误酿成后果的,考核分管副校长500元/次,考核具体责任人50元/次;因工作失误或管理原因造成证件过期失效的,考核分管副校长500元/个,考核具体责任人50元/个。证件管理员应及早办理和发放证件,不得无故拖延办理和发放证件,无故拖延办理和发放证件造成后果的,考核具体责任人50元/个。

(六)证件报废管理:职工因工作调动、辞职、退休、死亡等原因造成该员工证件已没有使用及培训价值而报废的,由本人所在单位(部门)办事员收回证件并出具不再使用此证件的书面证明材料,在每月20日统一报职工学校进行登记后再进行处理。没有申报而造成证件管理混乱或损失、费用发生的,考核单位(部门)党政正职各50元/个。

(七)职工学校证件管理员对档案管理员录入公司内网证件管理系统的公司员工培训证件情况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和义务。证件管理员每月应定期对公司内网证件管理系统中录入的员工持证情况进行核实、检查,发现录入信息与证件不相符或有遗漏的,应及时通知档案管理员进行更改或补充。对没有认真核实、检查,造成后果的,考核证件管理员50元/次,档案管理员50元/次,分管领导200元/次。

第二十二条统计报表、计划的管理

(一)各单位(部门)应落实专人建立健全统计报表、计划的管理,制定专项制度,做到动态化管理。统计报表、计划报表报送人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对各类统计数据、计划应严格校对、审核、汇总并确保达到科学、规范、准确、及时的要求。没有建立的,考核单位(部门)10分;因具体承办人工作失误,造成报表、计划不能及时、准确、客观地进行上报以至造成工作后果的,考核单位(部门)5分/次,单位(部门)党政正职各100元/次。

(二)各类需向集团公司、晋东公司以及其他单位(部门)报送的统计报表、计划报表,由分管领导明确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办理,经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报送。上报的统计报表、计划必须做到客观、规范、准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和上报。因本人工作失误不能及时、准确、客观地进行上报以至造成工作后果的,考核具体承办人员50元,审核管理人员200元,分管领导500元。

第四章处罚

第二十三条严禁替训、替考,一经发现,取消培训、考试资格,并通报所在单位。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给予警告。

(一)未按照统一的培训大纲组织教学培训的;

(二)资格证书过期未办理延期手续仍继续从事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

(三)为他人提供虚假培训证明、伪造培训档案的。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一)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的;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经集团公司培训处进行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三)未按规定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

(四)未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并保证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的;

(五)未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的;

(六)编造安全培训记录、档案的;

(七)骗取安全资格证书的。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此前下发的有关煤矿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及管理办法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视察时讲的“三保一弘扬”的指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区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和“安全生产年”各项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和宣传教育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仙来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打造仙来新城区,实现水崛起新跨越、实现“12311”宏伟奋斗目标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快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全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降低事故总量,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年度控制考核指标。

(二)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三)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增强民众安全生产观念,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与素质。

三、对象范围和职责

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对象范围是全办范围内各行业(领域)、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包括:

(一)选矿、尾矿库、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房屋拆迁、化工、冶金、有色、电力等工矿企业;

(二)道路交通、水运等交通运输企业和农机、水利等企业单位;

(三)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学校、医院、宾馆、网吧、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

(四)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

(五)建设工程项目及设施;

(六)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居民区和场所;

(七)2008年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企业、单位;

(八)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

安全生产“三项行动”要按照国务院、省、市、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安委办监督协调、各方面联合行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制定或牵头制定相关行业(领域)开展“三项行动”具体工作方案,注意与市、区对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工作部署及安排搞好衔接,并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

四、主要内容

(一)执法行动

对下列行为依法进行打击或查处:

1.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

2.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

3.私采滥挖、超层越界开采、尾矿库存违规排放的;

4.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违法违规进行项目建设的;

5.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事故的;

6.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7.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

8.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9.其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二)治理行动

对以下行为进行严格治理:

1.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2.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完好率不达标及不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的;

3.受自然灾害威胁而未落实防范措施的;

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5.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订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6.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缴交、存储等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的;

7.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8.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

9.对有关区域、行业(领域)和企业单位的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许可制度执行不严格的;

10.省有关部门和市、区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整改治理不到位的;

11.有关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行业(领域)及企业、单位安全隐患治理不到位的。

(三)宣传教育行动

着力开展以下宣传教育活动:

1.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法制意识;

2.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3.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推进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建设;

4.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制度,公布生产安全事故企业“黑名单”、事故查处情况,加强安全生产舆论监督;

5.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全生产科技周”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6.推广实行“变招工为招生”,加大委托学校定向培养工作力度;

7.严格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加强师资力量、培训装备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8.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抓好新进人员安全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

五、时间安排

“三项行动”要贯穿各地、各单位、各行业(领域)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同步部署安排、同步组织实施、同步检查推进。同时结合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组织开展。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10日以前)

1.搞好自查自纠,找准薄弱环节。各管理处、各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搞好自查自纠,重点做好“四查”:一查安全监管队伍建立健全情况;二查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分工;三查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四查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隐患,认真查找本地区、单位、部门在“三项行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水平。

2.细化工作方案,营造工作氛围。各管理处、有关单位和部门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制订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的“三项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细化要求,强化措施,搞好宣传发动,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开展“三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开展“三项行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推进工作落实阶段(5月11日至9月底)

1.突出重点,治大隐患、防大事故。进一步强化建设、拆迁项目治理和整顿、尾矿库安全整治、化工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危险品安全运输、道路交通超员超载超速超限治理、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治理、建筑施工防坍塌坠落等专项整治措施,切实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加强雨季汛期安全检查和应急管理。落实汛期防洪、防透水、防坍塌、防雷电等措施,严密防范因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3.以“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走进”等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抓好法制宣传、主题宣传、成果宣传、典型宣传,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措施贯彻落实。

4.9月份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国庆6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三)巩固扩大成果阶段(10月1日至12月底)

1.针对四季度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执法措施,提高执法效能,坚决查处和打击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超范围生产,超员、超载、超速、超限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非法生产、贮存、销售烟花爆竹、火工品等行为;认真落实防火、防爆、防尘、防静电、防寒防冻,以及交通运输安全防范等各项措施,切实消除事故隐患。10月份,组织开展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的重点抽查。

2.搞好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三项行动”总结,对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办事处主任钟小明任组长,简欠根、曾荣华、胡图、敖贵森、刘武、李建勇任副组长,党政办、综治办、开发办、拆迁办负责人为成员的仙来办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三项行动”的实施工作。

各地、各单位也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加强督促指导,加强联合执法,保持高压态势,开成工作合力。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要针对“三项行动”内容,强化各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二)广泛宣传,形成声势。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和生产经营单位墙报、黑板报、广播站、报纸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三项行动”的目标、范围、重点和要求,引导各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职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职工群众发动起来,积极投入到“三项行动”中。要注意发现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加以总结推广,运用典型推动工作。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鼓励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积极举报弄虚作假行为,对行动不认真、走过场的单位和部门,要予以公开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