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范文

时间:2024-03-29 15:5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如何践行劳动实践

篇1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极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是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是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锋队伍。大学生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当代大学生首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大学生还要懂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只有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

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亟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唯有适者生存。我们改变不了客观形势,但我们可以提升自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趁自己年青精力充沛,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技能、本领和才干,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既要学识渊博,又要学有专长,同时还要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合作、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篇2

关键词:感恩教育;感恩意识;实践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39-002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是个舶来词,源自基督教教义,是一个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概念。它在牛津字典里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在我国的汉文化中,“感恩”一词最早出自晋代文学家潘岳的诗《关中》“观遂虎奋,感恩输力”,亦取“感戴恩德”之意。传统的儒家文化把“感恩”表述为“仁”、“义”、“孝”。“仁”要求博爱众生,常怀恻隐之心,感念自然创造众生和社会创造人生之恩;“义”则是和朋友肝胆相照,乃至“士为知己者死”,感念的是朋友知遇之恩;“孝”则为“爱亲、敬亲”,以报父母抚育之恩,其中父母养育之恩最直接最深厚,植根于家庭。“感恩”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被解释为“恩惠就是他人给予的好处,感恩就是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确切地说,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而至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不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他内在的品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在。“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其中之一便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我们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从外界所获得的恩情,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心灵健康的人,就不是一个受他人和社会欢迎的人。但是,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通过教育来点拨和引导,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态度,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感恩教育应包括三个层面:

首先,是认识层面。感恩教育要教会大学生识恩、知恩,了解自身所受的恩惠,并在内心认可这些恩惠。其次,是情感层面。感恩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细心地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在认识基础上,唤起大脑中的情绪记忆,产生一种温暖的幸福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回报恩情的自觉愿望。最后,是实践层面。感恩教育还要教会大学生将内心的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实际行动,并将之形成一种习惯。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式

要让感恩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习惯,感恩教育除了正确的引导和熏陶外,还应当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与德育相结合的感谢教育

学会感恩首先要从“感谢”做起,感谢不仅仅是言语的感谢,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感谢。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将感谢变成一个习惯,而且要将发自内心的感谢大声的表达出来。

感谢教育的活动形式可以有:一是倡导大学生算一笔感恩帐。让每位学生把自己一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通讯费等各项花费算个总帐,再把父母一年的总收入算个总帐。之后让学生对这两个数目进行比较,然后谈谈各自的感受,最后让他们给各自的父母写一封信。二是写一封感谢信。感谢对象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等,感谢的主题如: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

2,营造一个充满温馨的感恩校园

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感恩环境,创造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校园。因学生生活于其间,也浸润于其间,所以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营造感恩校园环境的活动形式可以有:一是举办“校园中感动无处不在,感恩留言任我行”的活动。二是举办“用我的双手,记录你的感动”的感动瞬间摄影比赛作品展。以此鼓励学生拿起你的相机,善于去捕捉生活中那些平凡的精华,让生活中美好的画面定格在感动的瞬间。三是举办精彩感恩电影展。精心挑选一些反映人性的,思想积极向上,且具有感恩教育意义的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在学校的各种刊物上面提前刊登电影的相关内容介绍或者影评,扩大影响力,让感动超越距离,同时在每次影片放映结束,请观看的同学在特别准备的“感恩心声”留言簿上留下自己的观看后的感想和感恩宣言,或者由此联想到自己生活中某些令人感动的事或人。运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更能感染大学生,容易激发他们的感恩心情,也会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品位,这会比传统的说教教育更有震撼力。四是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征文或演讲比赛。主题可以是“最令人感动的故事或人”,或者是“最难忘的事”。形式可以是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或者演讲比赛。

3.怀着感恩的心融入实践行动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开展社会实践,感恩教育同样要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行感恩行动,鼓励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融入到自己的实践行动中去。例如开展志愿者行动,可以是利用周末时间为社区清扫一次楼道,或者是为需要帮助的任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措施

1.感恩教育的经验总结

首先,感恩教育需要老师言传身教。在开展感恩教育的时候,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体会“感恩”,还应该发挥老师的身教示范作用。通过身教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老师的示范作用是最具感染力的,身教也是一种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生动教材。

其次,感恩教育要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感恩教育应当引导学生从生活小事做起,从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感谢老师、帮助同学等做起。让感恩体现在平凡的生活中,而不是体现在那种目标远大却难以实现的大事上。

再次,感恩教育需要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感恩教育虽然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仅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感恩教育网络。只有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人与人的关系才会不再冷漠。只有这样,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才会有成效。

最后,感恩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一个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往往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力保障。感恩是一个由“感受--感动--感恩”的内心情感活动,这要求在感恩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2.感恩教育的意义

第一,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培养他们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只有舍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将心比心,才会真正理解、同情和尊重他人。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能对自身生活进行反省,明白自己应该做些、能够做些什么,明白自己在社会中角色,正确定位自己,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从而使他们能树立自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感恩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第二,感恩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人的一生中,受惠是多方面的,而且贯穿与生命的始终。从出生起,就领受父母的养育之恩;到上学时,有学校和老师的教诲之恩;工作以后,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和帮助之恩;到了晚年,要接受晚辈的赡养和照顾之恩。

通过感恩教育,使这些大学生认识到,离开了集体,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成就大事。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得到过父母、老师、他人以及社会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应该用自己的感恩之心来回报父母、老师、他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社会。

第三,感恩教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条件之一。建设和谐社会使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创建和谐校园是大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感恩教育将有效改善人际关系,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感恩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从而用自己的勤奋学习和无私奉献,来回报他人的恩惠,回报学校的恩惠,回报社会的恩惠。这样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亲密无间,这有助于创建温馨和谐的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校园。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给校园带来了清新之风,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校园的人际关系更和谐,让校园充满了温馨与快乐。这样良好的和谐校园环境,一定会更有利于每位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通过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们沉寂的感恩之心,让学生们明白在生活中,应当时刻用一颗感恩的心表达感情,并将之投入到实际行动中。

参考文献:

[1]刘超良.试探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4.

[2]黄丽.浅谈感恩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4 .

[3]林若红.感恩教育--高职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职大学报2005.3 .

[4]胡虹霞.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篇3

论文摘要:传统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应从加强孝道认识、更新孝道观念、培养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坚定孝道意志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提升其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次,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成为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推动作用积极而且现实。

一、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

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传统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的基础上的。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孝道宽泛、多层次、全面的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引领着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国,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在社会上尊老敬老;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长幼之道的狭义内涵,而扩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国家,将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将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道教育的对白编辑成《孝经》,成为孝道教育的“教材”,使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如何加强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树。《论语》记载子游问孝的事情,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而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科学的孝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著名的《二十四孝》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故事和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作为价值文化传承,并且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素材。

二、孝道教育是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

传统孝道历经风雨,生命力依然旺盛,历经坎坷,目标依然执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为高校德育更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高校道德教育成效较低的原因

以孝道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成效甚微,主要有三个原因:

(1)西方文化冲击的外部原因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重新调整和国人在此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乃高校道德教育重构孝道教育的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2)高校道德教育运行的内部原因有的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盲目追求“高标准”,有的高校期望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忽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爱祖国、爱人民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如果我们能从孝道开始,从培养大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大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笔者曾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开展“讲感动故事”活动,约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尤其是母爱的故事不仅被学生反复讲述,而且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

(3)大学生的自身原因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孝道观念的弱化。一些大学生在校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一些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以催要各项费用为目的,此情况进一步恶化,带来大学生整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滑坡,成为影响公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的最重要原因,重构孝道教育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个领域内的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孔子孝道文化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中心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进步的人,而且提倡忠于国家,推崇敬业报国,追求“小孝及家,大孝惠国”。我国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

(2)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孝道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的大小。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和完美人格,强调道德修养发轫于孝道,体现在孝道,孝为德之门,德为孝之显。

(3)教育内容的相融性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生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孝道文化无疑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和精华。孝道提倡敬父母,大学生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道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道德修养提倡助人为乐,推己及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孝道要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学生道德修养秉承爱国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强调爱国为文明人的第一美德;孝道主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强调循序渐进,知行统一,行胜于言。

三、以孝道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

如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贯彻孝道内容,应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介方面的工作:

1强化孝道意识

大学生应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孝道养成对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性作用,认识孝道行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的支柱作用,使他们产生对孝道教育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唤回其朴素的天性之爱,并进一步探讨孝道的精深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渐愿意接受孝道教育,并以孝道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和,目标。没有好的态度,一切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更新孝道观念

传统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必然被打上一定时代和特定阶级的烙印,存在着不合乎我们当今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如,其愚民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其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专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等;也有浓重的封建性和保守性的内容,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孝道为切入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积极的思想和理念,摒弃其消极、落后、愚昧的做法,并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孝道情感

孝道作为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大学生不仅要“知之”,而且还要“好之”、“乐之”,要培养大学生对孝道的强烈的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顺境,无论逆境均应对孝道“不离不弃”,达到“自律”、“无律”的孝道最高境界。笔者曾在孝道教育的宣讲课上做“你最舍不得的人”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脑子里想像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抹去,通过这样相对“严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孝道情感。

4践行孝道行为

高等院校推行孝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大学生在了解孝道理论、孝道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践自己的孝道行为,如果光有孝心而没有孝行,便不能说遵守了孝道,孝道贵在实践。大学生没有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遵守孝道应主要从敬父母做起,要知恩图报,知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惦记之恩、期望之恩,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报答父母恩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孝道层次,把尽孝同大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5坚定孝道意志

所谓孝道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孝道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许多人不愿意尽孝道,因为尽孝既无功更无利,只有无穷的义务、付出和奉献,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诱惑。偶尔尽孝,不是真正的尽孝;认为此时尽孝会占便宜,便尽孝,否则便不尽孝,也不是真正的尽孝;看别人不尽孝,自己便也不尽孝,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尽孝。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上升的时候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下降的时候起中流砥柱作用,做真正有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10,

[2]王坤诗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91,

[3][4][5]孝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6,28,6,

篇4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创业伦理教育;社会责任;创业;高等教育改革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报告明确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思想,引起全世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的热切关注,获得了积极的回应。2010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将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同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这两份重要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要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现实目标,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具体体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①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主动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还是教育与社会相互超越和相互促进,更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整体变革和系统改造,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创业者,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变化巨大的世界,“伦理价值和道德实践的全球性差异与全球化市场、供应链和劳动力队伍相结合并加剧了伦理冲突之可能性。”①因此,大学生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针对当前市场进行创业的商业技能和素质,而是需要一种全面综合的素质———既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又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伦理冲突的现状;既能产生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和生产岗位,又能引领社会文化和价值观。这些目标要求我们在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中大力加强伦理教育,使学生具备坚定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能够理解、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拥有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社会道德和文化要求的判断力与决策力。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认为,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生一般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创业素质的要求,其宗旨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创业的意识,形成初步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创业教育体制是一种根本性的教育体制变革,植根于全日制本科教育,既注重综合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品质、个性、才能、创造性等方面的提升,也强调市场知识、创业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既不同于被动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专业对口胜任职责的学生的“就业教育”,也不是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自主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择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对社会变化的积极应对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有三种模式。第一,课堂式创业教育。课堂式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从而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第二,实践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其特点是进行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和咨询等服务。第三,综合式创业教育。综合式创业教育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综合式创业教育还要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等服务。在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中,建设思路主要是强调创业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模式以及评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②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强调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纷纷提出了创业人才的素质培养目标,但是往往局限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很少涉及系统的创业伦理观念、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高校创业伦理教育的缺失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缺陷在于仅仅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培养学生市场创业能力的教育,而且把注意力集中在专业知识与经济创业行动相结合的技术性环节,忽视了真正支持创业活动健康有效开展的综合素质。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说,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缺陷,就是创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创业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不仅仅要培养出好的创业者和未来优秀的企业家,更要使学生学会如何主动地获取新知、创造新知,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学者指出,在发展创业型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创业教育的意义,就是打通企业精神和道德领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①目前,在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关于学习型社会中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转型、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反思和关注,仅仅将创业教育视为一种特别强调经济实践素质的培养模块,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伦理价值观发生分离。由此,造成了教育目标的分裂:创业教育只管经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世界观、道德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任务交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这种情况对创业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造成了双重伤害:在创业教育方面,创业教育沦为企业主的早期培养环节;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经济至上主义将会侵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将创业教育局限于经济创业活动这一狭隘的领域,会使学生把创业活动误解为资本逐利天性的当代表现方式,忽视了创业行为所包含的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大道德价值内涵。有学者认为,伦理与创业活动存在着“强烈的爱恨交织的关系”和“复杂和多面性的关系”,②关于伦理与创业活动之关系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焦点议题之一。虽然,由亚当•斯密建立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工具理性,而是嵌于非经济的社会关系中,并且由特定道德观念所塑造的。但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按照市场逻辑运作的独立领域,导致经济理性和道德目标之间发生分裂,对社会和经济变革、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逻辑的考量已经成为理解创业活动的关键因素。③不可否认,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充分利用每个人的自利本性,激发人的最大潜能,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济行为者尤其是创业者的活动无法离开政治、人性和道德而独立存在,开展创业活动时,人的逐利天性必须接受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的制约。创业活动与一般经济活动不同,它需要经历一个从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接受特定社会价值观的检验并从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因此,创业者有可能要面对更加复杂的伦理问题,如企业所有权问题,内部利益冲突,维护客户关系等等。此外,在企业创始和扩张时,创业者有可能出现不道德行为,比如企业家在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时如何坚持价值立场,进行道德判断,等等。可以说,“伦理问题涉及每一项创业活动的每一个步骤。”④社会责任是创业主体在创业价值观方面的集中体现。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创业主体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真诚合作的创业品质、严谨诚实的创业道德、服务社会的创业责任感等方面,即对合作者、员工、客户、社会的诚信和责任。但是,在目前的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常常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奉行个人主义优先,对合作者不诚实、不守信,对员工缺乏关怀,拖欠工资等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的校园创业活动大多属于无照经营,商业、税务等部门对其缺少有效监管,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定价随意,甚至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完全忽视了诚信的商业道德。⑤大学生创业者道德人格缺失的后果则更为严重,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价值属性,也会影响他们履行公民的义务。从目前大学生创业的现实情况看,很多创业大学生都存在信念空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看不到创业活动的社会价值和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前途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创业意志薄弱,缺乏对创业的执著和热情,依赖感强,自信心弱,只想着依赖国家、学校和家庭为自己解决创业中的难题,稍有不顺便抱怨他人和社会,缺乏主动承担责任的自我意识;在创业过程中缺乏团队精神,部分创业大学生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个人主义盛行,缺乏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不能主动融入他人和社会。

三、高校创业伦理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篇5

关键词: 高职写作教学 素质发展观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其首要任务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写作课因其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所具有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形象性,更能体现素质教育是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综合教育的特点。进入新世纪,面对写作教学的现状,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以素质求发展”的“大写作”教育,主张应以创新精神、人格意识作导向,以人文精神作动力,以实现写作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为准则,促使学生身心潜能的全面发展,把从外在获取的认知积淀内化,升华成为写作必需的品质与素养。这一全新的教育思想为新世纪的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那么,在实际的高职写作教学实践中,应如何贯彻落实这一素质发展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写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写作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理论及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技法,具备一定的写作实际能力。要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现作教学价值体系,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上,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写作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写作教育理念更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人”(学生)为写作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重视学生本人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体角色上充分发挥作用,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结合高职教育职业性和务实性的特点,教师首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自觉性。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反复向学生强调写作对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即“重视写作是时展的需要”、“能不能写是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写作能力是大学生的重要基本功”、“写作是人生记录生活留影、抒发自身情怀、捕捉思想火花、调节心理平衡、认识自身价值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际需要”等,以此达到帮助学生端正写作态度,激发写作热情,增强写作自觉性的教学目的。其次要提倡学生业余练笔,争取发表的机会。作为教师,应教育学生既要面对现实,又要有理想与抱负。文章公开发表并得到读者好评,是对学生写作行为的最好激励。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增长了才干,增强了自信,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二、以教育大众化为目标,设置“社会实用型”的教学内容

在当今的大学写作教学中,其内容框架大体上都是沿袭着“写作基本知识+文体介绍”这样的模式,这种教学体系过于强调写作理论知识,而相对缺少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从而使写作教学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学生学习写作的实用性、功利性之间产生了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写作教育必须贯彻大众化的教育理念,正视绝大多数大学生学习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当一个职业作家,更多的是出于社会及个人功利的需要,在内容的设置和安排上应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教会学生“为事而作”的写作知识和技能,使更多的学生学会毕业求职所需的“自荐书”写作,工作后相当级别的公务文件的写作及制发,实现写作教学内容“知识学习型”向“社会实用型”的转化。为此,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首先应以学生生活为基点,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生活环境、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布置作文题时应听取学生意见,多题任选,这样就有了针对性、多样性、趣味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感情可发,既拓展了写作空间,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其次,应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创设情境即通过多媒体和网络,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冲动。教师先以网页的形式制作课件,学生登陆后,可以看到制作精美的网页,网页上有优美的音乐、漂亮的图片、优秀的范文。学生在欣赏阅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对习作产生了期待,从而有了写作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其次要巧妙地将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一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想象是思维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拓展思路、充实材料有重要作用。写作教学中,学生由于受传统定势思维的影响,作文内容缺乏新意,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突破这种定势思维,多角度探索命题,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二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只有大胆地说才能提高表达能力,才能在教师和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地纠正补充、讨论和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良好听说习惯的培养。最后,教师还要与时俱进,重视新知识、新内容的丰富和补充。近年来,写作学科发展很快,信息革命和写作学科文体交汇发展的趋势使人们开始学会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写作观点来关照该学科的构建与发展。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教学内容应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开放型体系,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和更新。

三、以现代化和多元化为方向,改革传统单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教师可以传授写作知识,但不能传导写作能力,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教师科学的方法训练和学生的写作实践去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教学的教学方法便成为了教学目的付诸实现的重要手段,对现行写作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则是实现新的素质发展观的保证。实践中需要做到的是:一是全力推进写作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进程。要彻底改变写作教学中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引进现代化的多媒体写作教学手段,从而使写作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并渐进性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写作思考及动手方法。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可以在特定的课堂时空中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写作的背景和氛围,充分拓展学生的写作认知空间,使学生在感觉、知觉上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写作信息剌激,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并使其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写作教学的课堂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同时,电脑写作的非线性、网络性、自主性特点与思维模式将使学生写作思维方式向非线性网络型思维模式转化并日趋得到巩固和加强。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时,学生可随机调用计算机提供的相关资源或到网络上寻找素材。同时,大量课外阅读能培养语感、丰富语言,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支持学生在课余进行个性化的网络阅读(如中外名著等)。当然,为防止“信息过载”引起“信息迷航”,教师最好提供与习作主题相关的资源,方便学生查找、选用。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把学生的作文上交给教师批改或让学生互改作文,学生互改作层次不一,面不够广,能力提高慢。利用高速校园网就可以克服这一不足。学生可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上把作文发给教师,也可以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网上共同阅读。学生在浏览其他同学的作文后,以小组形式讨论,互相批改,写出批改评语,围绕某一问题人人都可以在“BBS”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接着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教师还可建议有兴趣的学生给自己的作文配上相关的插图。最后教师有的放矢地对修改后的作文进行点评、总结。这种修改方式方便快捷,提高了反馈作文的效率,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广泛互动的交流。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使学生个人智慧得以展现,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的想象力由再现想象向创新想象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使作文课成为欣赏课、享受课。二是大力推进互动式教学法。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写作教学师生互动的环境中得到教育。学生在向教师学写作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学习咨询的过程中从教师那里获得学习方法、学习途径及治学的精神,这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这方面,如“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案例分析式教学法”等都是比较可行的好方法。三是适时进行社会实习。教师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体味生活,应该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文学、感受生活的心。写作教育绝不能忽视社会现实的存在,而应主动安排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获得写作实践的锻炼,在课程安排时要使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时间,以充分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应用写作动手能力。此外,在课外要支持学生开展业余写作园地的有益活动,关心社团的健康成长,担任写作顾问等,也可在正面引导中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宗旨。

四、以激发写作兴趣为重点,实施多层评价策

写作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多写、多练以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外,教师还应在教学评价方法上进行改革。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既要传授科学规律和专门技能,还要指点学生人生旅途中的迷津。就某种角度而言,教书是手段和形式,育人是目的和中心。在写作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教师应采取积极评价方法,抓住学生点滴进步,给以适当的鼓励和评价,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实践证明,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写作素质提高的前提,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基础。教师要用“尊重、热爱、欣赏、宽容”这种评价体系为学生构筑一个关怀的人生,用“爱的教育”、“成功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就学生而言,教师可采取学生自主评价的方法,即首先让学生明确写作目标和写作内容,并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和计划,统筹安排自己的写作步骤,然后学生参与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学生在自主评价中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己想办法弥补与提高,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和素质。此外,在写作教学中,通过作文展评、鼓励发表、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把学生的写作成果向社会群体展示,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的写作成果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会。这种以社会为舞台的群体评价,也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继承,赵伟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培养高专学生写作素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2]余琴.如何使用多媒体优化写作教学[J].信息化教学,2009,(10).

篇6

论文摘要:在对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健全高校校园文化育人机制的重要意义和制约高校园文化育人 机制因素,针对目前高校校园文化育人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健全高校校园文化五大育人机制,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 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学校教育自身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表现形式,对实现育人目标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人创造文化,文化更塑造人。现代大学一定要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机制的作用挥,达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滋育心灵、塑造行为、 不治而治的功用,才是高等学校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目的所在。笔者在调研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就健全校园文化育人机制, 更好地发挥其育人的作用谈一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健全校园文化育人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高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在长期办学和 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育人的重要方面和途径。长期以来,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办学理念来建设,发 挥了育人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急需的人才,促进了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进入新时纪,站在新起点,我国 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到关键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迫切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武装起来的、高素质的 的各类专业人才,更加需要建设好和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机制,在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大,反过来,先进的校园文化又可以促进和引领社会文化向前发展。由于高校的独特 性,是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地,具有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发挥智慧作用等方面功能;他们在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不断创新 ,进行科学研究,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很大贡献,无论是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还是在不断进取、 开拓创新等方面,创造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在社会文化缓慢发展中走在前列,不断地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输送新的营养,这种超 前性决定了它能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成为社会文化新的“生长点”。

(三)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需要

校园文化由于其特有的文化理想、文化主体、文化行为和文化环境,共同形成了一种校园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的渗透的方式影响着教 师、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不断地向师生传播灌输着形成的、公认的校园文化精神,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环境 中的每一个人,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从而规范师生的思想及行为。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融为一体,使科学素质 和人文素质有机的融于一身,起到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的作用。

(四)是促进高校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

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层次。在新时期,站在新起点上,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应主动地适应人才培养的新环境和新要求;主动地适应国际 化变化的大环境来进行管理,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的层次。否则,难以实现理想教育目标;难以适应时代需要。实践证明,传统的管 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管理到所有的事和行为。只有把管理层次提升到文化管理阶段,用先进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来教育人,内化为大 多数师生员工的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才能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影响校园文化育人效果的不利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和高等学校管理的深入改革,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上较以前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市场经济中的一些错 误观念和规则也不同程度影响到校园的文化生活,这给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带来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笔者在工作 调研中了解到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着制约校园文化育人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有:

(一)注重功利,忽视精神文化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过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增强,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式教育”发展到“大从化教育”阶段,一方面 因学校的办学规模不为扩大,客观上需要各高校注重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加大建设,学校除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外,不少精力都放在加大校园 的物质环境建设上,存在着以物质环境建设来评价学校的发展效果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注重物质环境建设的思想指导下,如何铸就大学精 神,形成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以及如何去发挥精神文化在大学塑造人才上作用,思考的和所做的显得不足。

(二)“以人为本”思想,没有落到实处

高校培养人,根本上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从现实中看,一是计划经济体制 下形成的某些不合时代要求办学思想观念,仍在培养过程中产生出影响;二是高校部分的员工在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发挥校园文化 作用的方法途径、有效性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表现出有文化活动无文化效果的现象;三是师德教育和建设的力度跟不上高校发展速度 ,表现出管理者自身素质跟不上,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环境,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育人途径、方式跟不上发展变化

目前,应该说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但在如何实现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育人方法途径还是仅仅沿席传统方法,没有随着整个社会 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大趋势的特点来开拓新的、符合本校、符合学生特点、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校园文化育人机制来培育人才,在营造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争夺人才的阵地意识不强。

(四)引导和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力度不强

不少高校只是让大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加强自我教育,但从现实状况来看教育的目的难以实现,在引导他们如何开展、怎样开展、开展的 目的意义上引导和管理力度不够,达不到教育的本质要求。追求形式比追求内容的多,一定程度上兹生了浮躁的作风,图虚荣的心理习惯 。

三、健全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机制

(一)铸就校园精神,构建精神育人机制

校园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形成的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 方式。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是以校训、理念、校风来体现。学生置身于校园之中,耳濡目染,日久天长,就会感染上 共同的风尚和气质。首先,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时代潮流,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经过积淀、选择、凝炼、形成自己独特的感 染力、凝聚力的理念、校训体系,陶冶和启示一代又一代学子。其次,塑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校风最 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而教风应是主导,学风是主体,好的校风能激发和凝聚师生的内在动力,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 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应通过教师和管理者的具体行为把校园精神贯穿到日常教学 科研工作和细微言行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用远大理想鼓舞学生,用高尚情操激励学生,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甘于献身平凡的 三尺讲台,摒弃急功近利的心理。再次,学校要把校园精神贯穿于各项活动和制度规范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爱祖国、爱人民、 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而学习的信念。通 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将校园精神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影响学生,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 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校园精神的熏陶、感化下,形成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尊 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二)优化校园环境,构建环境育人机制

环境有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高校的环境要体现培育理想人才的目的,就要赋予其灵魂和功能。物质决定意识,环境塑造人。良好的富有 特色的、和谐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会起到了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熏陶,起到陶 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首先,学校所有的员工要增强环境育人的意识。学校的教职员工不仅要做好身教重于言教、教书育人的工作,还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利用 环境来育人,一是有意识地美化物质环境,让每一座建筑都能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和育人的意义;二是要重视学校软环境的影响意识,把校 园精神,科学的价值观与环境结合起来,赋予环境育人的功能,人创造环境,环境塑造理想的人。其次,挖掘新的教育资源。要根据环境 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人的变化的需求,要变静态的校园环境建筑附有动态的教育含义,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挖掘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校 园精神和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再次,营造环境育人氛 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 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如在合适的位置 张贴学校办学的理念、校训、科学家的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等,体现校园精神,严谨治学、勇攀高 峰的文化主题,使学生身处不同的功能区都能受到教育。

(三)完善规章制度,构建管理育人机制

广义的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发展目标、各种管理规范,具有强制性,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维护教学、生活秩序的基本 规则,不仅规范着人们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效率,还规范着人们的习惯和意志,所以制度本身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制订好的制 度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手段。首先,制度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是制度之母。学校在制订制度时要体现自己的办学理念,体现具 有自己的校园精神,突出学校的战略规划、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给制度以灵魂,强调师生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 、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和具体规定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培养全员的制度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制度不代表具有自动的育人 功能。学校要加大对师生员工制度意识的教育力度,领导、管理者、教师要对制度有深刻理解,首先被制度化,要有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 宣讲制度的意识、能力,要带头执行制度,主动营造用制度育人的环境和氛围,把制度要求转化为全员的自觉育人意识。再次,奖惩及时 。奖惩的依据是人的行为结果的正确与否,是对人的行为活动的信息反馈,起到增强或消除某种行为的作用。奖励是对其行为的肯定,起 到强化、巩固、推广的作用,并可调动人的积极性。惩罚可消除或减弱不合学校规范的行为。学校对人的行为结果在它发生后要及时予以 奖励或惩罚,其效果明显,否则效果就会大大削弱。

(四)注重人文关怀,构建情感育人机制

高校的教育宗旨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假如没有情感的内涵,“德智体美”将是一句空话。从心理学的 角度来说,人的心理中知、情、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个体的“知”要外化为“行”,离不开“情”、 “意”因素的参 与。情感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是个体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规范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评价,从而产生认同、喜欢、 接纳或排斥、抵触等情绪。所以学校要努力创造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感教育氛围。一是注重对教师的人文精神培 育。教师是育人的主人,教师的精神和情感是育人的关键,也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学校从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业务 上引导,生活上体贴,精神上关爱,制订留人留心、激励等措施,注重教师爱岗敬业的思想动力、干事创业的工作动力、求实求新的创新 动力、敬业爱生的精神动力、真诚奉献的情感动力激发,着力培养教师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使教师在愉悦中工作,在工作中关爱,让学生在仁爱环境中成长。二是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以规范性要求 为基础,以情感教育为依托,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寓思想引导、情感开导、心理疏导、行为指导、美育辅导于学生道德教育。提高学 生情感认知水平,做到情知交融和情理通达,实现以理育情。以心理疏导为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和自我调控的 引导,达到以意触情。坚持“三贴近”原则,以行为指导为主,注重互动感受和情感体验,教育和引导学生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和态度由 “情绪-情感-情操”的升华,实现以行固情。三是认真开展赋予校园精神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各种资源中蕴涵的自然 美、社会美、艺术美和人格美等来唤起和培育学生向往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情感,实现以美唤情。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实践育人机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人的过程是一个从动机到效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一个人在培养过程中所学的理论、行 为能力,甚至产生的疑问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解决,离开实践检验就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离开了社会实践,再完美的理论知识也无法内化 成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当代大学生是在校园环境中长大的青年,缺少在社会实践磨炼意志培养健康心理的品质。通过社会实践增 强青年学生劳动观念和志愿服务精神,为他们找准社会位置,换位思考、认识自己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提供机会。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引 导青年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激发报国责任心、社会责任感、成才自觉性,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 途径。一是学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把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落到实处,要为学生社会实践搭建好平台,投入必 要的人力、财力和精力,领导、管理者、教师要提高解决学生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提高解惑释疑的能力,增强学生实践活动 的效果。二是学生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学生实践活动多是学校进行安排的,理论上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来进行,但在 具体的过程中往往有不到位或不规范的现象,有名无实,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 冯刚.文化的功能与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9,21:12-15.

[2]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杨新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 王德广.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26(3):75-76.

篇7

关键词:古代高等教育 官学 私学 修身

高等教育系教育体制中的最高层次,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的场所,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措施传授高深文化知识,研究高深学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经沧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影响着现代高等教育的诸多方面。本文拟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对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概况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

高等教育位于学制结构金字塔的尖端,它的产生时间晚于一般学校教育,而且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据古籍记载,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应该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的雏形。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要求生产力必须显著发展,文化教育方面要求有可提供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等,以及有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官吏的专门教育人员。而处在奴隶社会初中期的虞商时期还难以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只有到了西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官吏,加之文字的成熟,才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周代金文中关于周天子带领群臣及学生在“学宫”习射和作乐舞,这里的“学宫”即大学,已基本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所以,虞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可视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二)官学中的高等教育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事业起于朝廷,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统治走向崩溃的时候,“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失至民间,私人办学成为这个时期的一大景观。从此以后,整个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一直存在着官学和私学两种类型。在官学类型中,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汉代太学,即由“大学”一词衍生出来,是古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此后历代都有设立,而名称不尽一致:晋武帝咸宁二年创办国子学;齐改国子学为国子寺;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明清国子监兼具备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两重性质,后逐渐衰败,成了科举的附庸。除此之外,东汉末出现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艺术大学──鸿都门学,它是“近代世界文学艺术大学的嚆矢”;三国时曹魏建立的五经课试法,其中由“门人”升入“弟子”的制度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南朝刘宋政权设立的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个学馆的分馆授业制度是分科教育的开端;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专科学校与专业训练,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科学校。

(三)私学中的高等教育

私学是中国历代私人办理的学校,是封建社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程度分,私学有蒙养教学和经师讲学,后者相当于大学。故私学中也有部分属于高等教育层次。很多思想家借助私学这种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学说,扩大本学派思想的影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最早开办私学的人之一,他招收生徒,传授学问,以教学为主,并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后学身上。汉代以后,私学分为蒙馆之学和专家之学两个层次,基础教育通常在十五六岁以前完成,之后就必须进入私家经师的学馆去深造,私家经师多为当世的著名学者。汉以后的私家经馆,培养了大批不求功名的学术人才,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宋时期,私家经馆发展为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学问、聚徒讲学的教育场所。宋朝有了较大发展,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嵩阳书院等;明朝的东林书院也办得颇有特色;到清朝时期,出现了书馆官学化,绝大部分书院成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场所。不管怎样,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书院为历朝学术的繁荣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通过回顾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较之近现代高等教育,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德育,强调修身养性

儒家教育以经史为基本,以“明人伦”为中心,注重修已治人之术。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也以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为中心,汉代的五经、唐代的九经、十二经、宋代的十三经,再加上《史记》、《汉书》、《昭明文选》等等,形成古代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讲究文、行、忠、信,以三纲五常为行为规范,严君臣、尊卑、上下之分;明父子、长幼、亲疏之别,其共同特点就是泛道德主义。孔子眼中的“士”,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首先是道德的典范。教育内容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普遍要求。

尤其是宋明理学家把封建的伦理道德视为“天理”,强调修身养性,格物致知。书院就是一些学者为达到修身养性求得真学问的目的而产生的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理”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伦理纲常名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采取“修身治国”、“改过迁善”、“致知践行”的原则和“自省自察”“存养”“陶治”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主张静以养心,修心以德,修已安人,在读书治学中思考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培养真正的“君子”品格。因此,以德育为先,注重道德学问,注重修身养性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原则。

(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也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官学中太学的教学以相互问难、讨论经义为重要形式。博士既是太学的专职教师,又是朝廷的学术顾问,参加朝廷举办的所有重大学术活动。西汉的石渠阁会议和东汉的白虎观会议,都有博士参与讨论,这种学术争论,影响到太学的教学和学术风气。博士平素讲经,注重互相诘难,并以善辩而受人称誉。辩难精神是太学的优良传统,这是研究和繁荣学术所必需的。

私学中的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不仅仅是教育场所,也是当时的学术中心。它们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以繁荣学术为已任,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是古代学者进行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基地,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派别。因此,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书院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的办法,打破了官学关门教学的做法,听讲者可以不受学派和地域的限制,有利于学术交流。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王守仁除在濂溪书院讲学外,还和湛若水等人还历时数十载奔波于全国各地讲学,形成了我国书院史上著名的“讲会制度”,使书院成为学术争鸣和交流的舞台。

(三)官学与私学相结合

前面提到,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龚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落到民间,从此,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形成官学和私学平行发展的局面。由于官学招生名额太少且有入学资格限制,不能满足许多人的求学要求,加之私学的讲授课程与官学都是儒经,不妨碍读私学的人以后做官,致使私学得以迅速发展,弥补了官学在数量和其它方面的不足。因此,私学成为官学的必要补充,并促进了官学的发展。

书院与私学相比,不仅有相对固定的教育经费作后盾,而且有严格完整的管理体系做保障,这些是私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书院又不同于官学,其经费来源于民间的自发集资,而非官府拨款,办学不受官方的直接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教育对象主要是下层社会的贫寒子弟,带有浓厚的平民色彩,而非纨绔子弟。因此,书院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传统官学和私学的有益经验,并对其进行了积极改造和系统综合。正因为书院是对传统官学和私学的扬弃,它才能在批判继承中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制度,并贯穿在它存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四)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特质,表现在古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以人为本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倍受冷落。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儒家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高等教育中强调教人予“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之道”,因此教学内容多为讲究修齐治平的儒家经典以及文史辞章等古典人文学科。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并且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尚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了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大体上属于社会、伦理、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进入封建社会,又有了充实和发展,出现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增加了哲学、政治、伦理、文学、历史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经验性、积累性、直观性、强调人文、强调道德的教育内容,使得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高度发达,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人才迭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古代高等教育中也涉及生产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但只是作为统治艺术的辅助知识进行研习的。而且,数学、医学、天文学在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还是由于与“人事”有一定的关系,才受到统治者一定程度的扶植。其它如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纯自然科学则完全为社会所忽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这种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特点,与欧洲古代、中世纪大学重视数学、天文、医学、物理等自然科学教育形成明显的对照。

(五)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官学具有明显的“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特点, “学在官府”即学校皆由官府所设,教育机构与政府机构合而为一,并且“以吏为师”,官学中的教师都是朝廷命官,办学地点在官府之中,统治者的政治化人格被作为社会楷模; “政教合一”即以政治教、以教治国,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以“政”,即治国之道为内容。在“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教育体系下,政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官吏,虽然学校也有教化百姓的任务,但这种教化任务更多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的,即由学校培养出来的官吏来完成的。因此,教学仅为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的职能之一,它与政府行政职能有机结合,不仅是封建官僚的培养场所,同时也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宣传工具和推行其统治政策的实施机关,起着统一思想和统一政治的作用,这种高教管理体制在世界上是独具特色的,在中国高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正是由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与政治的这样一种密切关系,使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校学习时即很关心时政。中央高校学生和朝中士大夫本着学术上的承袭关系,政治上也经常持相同立场并互相倚助,因此,古代高校历来是开展政治活动的场所,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议论朝政成为中国古代高校的一个传统。而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官学中,私学中也不例外,如东林书院就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著名对联。

(六)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上,为学不离从政,学与仕始终是不可分离的。古代高等教育预设了“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从汉代开始分科目察举人才以后,尤其是隋唐设立进士科举以后,高等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储才以应科目”。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率,也就是追求更高的录官率,高等学校成为培养官员的预备机构,成为追逐功名利禄的阶梯。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与科举考试这种世界上独特的选拔人才方式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科举考试成为教育有力的指挥棒,考试的内容成为高等教育的内容,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心。

三、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教书育人,以德修身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实际要求,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应当坚持和发扬,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中的德育与这种泛道德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当代的高等教育中,仅实施这种泛道德的教育还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环境,学生因思想冲击、利益驱动和社会的压力等所产生的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高等学校在进行这种“泛道德”教育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人生及其挫折、如何去适应社会等等,使他们在学习中思考、探索并真正明了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

对于高等学校如何进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古代高等教育中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如“改过迁善”、“致知践行”、“存养”、“自省自察”、“陶治”等,主张静以养心,以德修身,这些经验总结都值得我们借鉴。除此之外,高等学校还有结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多的途径“践行”,德育的最终目的要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所以要在大学生的行上下工夫,“助省助察”、“动以养心”等也应该成为“修心”的有益方式。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场所,同时它也是人的精神的训练场。因此,高等学校工作也应以德为先,做到教书育人,以德修身。

(二)教学相长、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

教学相长是教学过程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条原则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如何实现师生间教与学的相互长进,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中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辩难。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最不理想或说最欠缺的是师生间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探讨,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辩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依然是当今大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学生很少有与教师“辩难”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它不利于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也不利于各种思想的相互交流与碰撞,说到底,它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推行这种师生间的“辩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和途径,让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相互诘难、推理和启发,从而共同进步和提高。

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必须适应多元文化和各种思想潮流的交融与冲刷,高等教育在学术思想上更应该如此,因为多元化不仅意味着“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繁荣景象,而且表面很多学术内部的潜在的东西将被激活,因此在高校应该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大学应该给各学术流派提供展示的舞台,正如古代“讲会制度”那样,容许有各种学术的声音存在,这些对大学学术的真正繁荣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三)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相结合

我国古代私学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是相当有益的,书院等私学的存在对古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更是不言自明的。以史为鉴,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和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该说是相当的迅猛,特别是公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发展速度达是建国以来最快的,但是这种速度还满足不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的师资、设备、校舍、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的短缺是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减轻国家经费投入上的压力,同时满足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需求。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必须在发展公办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并使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繁荣。

(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前文提到,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是“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从历史来看,这种观念和做法也造成了惨痛的结果和教训,我国辉煌的古代文化到后期长期停滞不前,就是由于这种观念长期统治的结果。随着自然科学的崛起,自然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使得现代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现象。无论是古代的“重文轻理”还是现代的“重理轻文”,都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类的长远利益来看,这种“重此轻彼”的现象应该加以批判。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日益走向融合是现代社会的要求,现代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现代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和一批知识英才,他们将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将依靠这些人的聪明才智。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等学校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知识;自然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数理化、生物、天文、地理等知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生,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外,学校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其他学科的通识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学以致用,注重素质教育

“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从而导致了科举考试的选拔人才方式,“八股文”成为了天下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经书”,古代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大都“千人一面”,无个性和创新精神,为“仕”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这一单纯的目标的追求,现代高等教育应该追求的是“学以致用”,有学必有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方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之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实施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鲍风,《儒家智谋》,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蒋方,《中国文化史九绎》,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 单远慕,《中原古代教育》,《天中学刊》,1996年第4期;

4、 郭洪纪,《儒学的教育伦理与官师治教的承传》,《山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5、 朱永新,《书院精神对于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江苏高教》,1994年第2期;

6、 胡青,《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教育》,《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7、 江应中,《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和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摭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第4期;

8、 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