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范文

时间:2024-03-29 15:5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

篇1

关键词:大数据;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

大数据时代早已是一个非流行的新潮词汇,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主编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为我们指出,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开启,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面临极大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之相伴的则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食品安全日益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食品安全监管,也就是运用国家政府部门和社会群体的相关力量,监督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让各食品企业将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出来。然而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应集中在食品安全过程监控、食品原料管理、食品微生物风险控制等这些关键环节上,但事实并非如此。再因大量不正确或欠全面的信息充斥于当前的食品安全风险沟通之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消费者加重了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因此,就需要将食品安全的信息沟通渠道在食品安全专家和公众之间尽快构建起来,为消费者科学食品安全认知的建立提供帮助。因此,有必要就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的含义

学术界对智库迄今缺乏统一的说法。现以改革杂志社专题研究部关于智库起源、分类和功能进行的研究结果,加之国内外学者关于智库相关的定义,可有如下共识形成:智库,即一种经跨学科专家所组成的稳定且相对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该机构研究人员采取科学研究方法开展跨学科研究广泛的政策问题,并为政府、企业及大众就相关政策问题,将咨询建议或意见提出来[1]36。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专家关于食品安全的定义,可将食品安全智库的概念确定为,以食品安全领域专家构成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引用多样科研方法,来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食品安全领域问题,以便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的建议或者是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人类的食品安全需求提供有效服务。由于研究食品安全具有的特点为对象多元、方法多样、学科众多等,这就要求食品安全智库必须属于一个综合性研究机构,其应实现多学科汇聚进而达到跨学科协同,其职能以战略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建言、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为主要内容,并将解决食品安全的各种政策建议多为社会共治提供出来。

二、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的必要性

目前的世界正进入一个高科技时代,这是一个大数据高度发达并被充分利用的崭新时代。实现食品安全的社会有效共治,就越来越依赖于食品安全领域各类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利用,也更需要对大数据进行适时准确的分析,从而为政府、企业、消费者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以促进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和大数据的充分实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破解,离不开借助于全社会的合力,将一个以空气、水、土壤、食品、健康等多方面数据组成的综合性大平台构建起来,形成全国性食品安全的综合性权威平台,发挥平台效应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我们知道,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食品安全舆情产生的根本性原因之一,而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应对则属于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解决政府、学术界、食品行业、媒体和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信息交流。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运用多种媒体多与大众开展有效的信息沟通,以便最大限度赢得公众的理解与合作。公众经过及时、准确、透明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过程,可对食品安全的真实状况得到正确的认识,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息进一步增强,并且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也对风险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将科研、政府部门、消费者、食品企业、媒体及其他方面的信息与意见进行收集提供便利,也对管理者获取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和决策信息有利,以免错误地做出片面决策,从而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决策更有效和高质量[2]112。因此,迫切需要将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起来,当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参与多元信息链当中,则就可能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实施有效治理。就目前看,参与食品安全舆情信息交流有着众多的主体,主要包含着食品供给者、政府部门、非政府及第三方、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及媒体和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积极参与食品供给者、政府、非政府及第三方、媒体等多元主体的信息交流互动,这一过程中,企业对于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分享所掌握的信息相对丰富,这是因为基于产学研大背景,在通常情况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与企业经常要发生很多联系,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已经结成利益共同体,这就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可能。并且,因智库的参与,可对政府人手短缺、专业力量不足和管理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政府获取科学评估后的信息,再为消费者进行科学、权威和全面的信息传递。因智库的参与,非政府和第三方组织可以在协调与沟通中,使其管理能力与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信息来源更为丰富;而媒体也可将真实科学的信息掌握住,其系统化的科学完整信息就有了基本前提。特别是对于消费者自身,发挥出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的信息过滤功能,就可以对不实信息和谣言进行有效的过滤,进而将一个科学、权威的正面信息传播环境营造出来。

三、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构建的建议

大数据视域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将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纳入其中,让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发挥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作用,借助于信息交流渠道,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分析、管理和交流过程中,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给予有效应对。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多学科单位协同研究合作平台。建立平台需在原来基础上重新整合资源,从各学科吸纳人才开展跨学科研究。围绕建立长期、稳定的平台,进行科学保障机制体制的建设,将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从人事制度、队伍建设、财力保障、激励措施等各方面加以健全和完善,确保跨学科平台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同时,还要围绕跨学科协同研究这个目标,将那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专家学者下大力气引进食品安全信息智库,对自身的智囊库加以充实[3]57。这些专家学者可以是高校的相关研究人员,也可以从企业聘请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食品生产和管理人员以及政府监管人员等,进而实现跨学科的协同发展。

2.开展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和风险评估。当食品安全信息智库日常运行时,就应及时搜集、分类和汇总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并采取科学方法与手段开展风险评估,进而将一个集风险评估信息搜集、科学评估、舆情分析和舆情上报为一体的应对机制建立起来,所获得的舆情信息搜集和风险评估结果,能够为政府应对食品安全风险事件提供可靠的参考。

3.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舆情的快速响应机制。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不仅有食品安全潜在风险舆情,而且还有风险出现初期与政府部门、食品供给者、消费者、媒体的联系如何快速建立的问题。要将食品安全的最全面的信息掌握好,并将食品安全智库的内部专家学者的力量快速调动起来,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估,以此为政府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参考。

4.及时纠偏那些自媒体的不实信息。可以发挥食品安全信息智库的效能,将科普微信和微博公众平台及时建立起来,以便有效过滤与筛查食品安全的不实信息。并可以借助于大数据和信息管理手段,进行具备信息筛查和排除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大力开发,运用信息技术和人为合作的力量,通过一系列自媒体信息的纠偏、辟谣等公益活动的举办,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正能量的传播,将一个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正面氛围努力营造起来。

参考文献

[1]张杰,张文胜.食品安全智库参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15).

篇2

关键词: 质量安全;网络预警;分析框架;模型

一、引言

在我国,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事故的结果常常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快速掌握风险信息,准确进行安全预警,避免大规模的质量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预警过程是一个不断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过程。离开了信息,预警也便成了无源之水。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与深入为我们全面获取质量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591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在这些用户中,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401亿,而微博用户数也高达到331亿(CNNIC,2013)。作为网民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向社会传播对质量风险评价信息,成为了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潜在提供和传播者。互联网信息与传播具有广泛性与实时性的特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网络消费者的海量质量风险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就可以在空间维度上更为广阔、在时间维度上更为迅速地获取质量风险信息,更为全面深入地掌握消费者所面临的质量安全问题,预警的结果也将更加实时与准确。因此,基于网络消费者的海量质量风险信息进行质量安全预警,是大数据时代质量治理的一种新思路。

当前国内外直接针对质量安全网络预警的研究几乎属于空白,较多的研究集中在借助已有的信息系统探讨其对质量安全预警的网络有效性(Rortais等,2010;唐晓存,2008;张东玲,2010)或者探讨质量安全预警体系的网络系统结构(Adrie等,2006;Peter,2007;Tom,2009),而这些研究并未涉及消费者的网络质量信息。从根本上讲,网络质量信息是消费者关于质量缺陷信息的一种网络表达,质量安全网络预警,本质是一种网络信息的预警。消费者网络质量信息纷繁复杂,如何进行有效地预警,关键在于处理好网络质量信息海量性、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的特征。海量性是网络质量信息的数量性特征,网络上每天都有来自消费者数以万计的质量信息,处理这么庞大的信息量,需要依靠大数据的方法和理念;不确定性是网络质量信息的准确度特征,网络上的消费者依据自身的语言习惯自由地进行质量信息的,形式不同、风格各异的质量信息通常对于准确的预警是很大的挑战;不完整性是网络质量信息的代表性特征,质量安全预警最终将反映的是存在于实体世界的风险,由于并非所有消费者都会上网进行质量信息的,通过网络质量信息来反映这个现实风险,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整缺陷。

面对消费者网络质量信息的三个突出特点,本文认为质量安全网络预警的研究,需要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网络质量风险信息的分类,按照预警的一般原则划定预警信息的范围,选择消费者自由发表的与质量安全相关的言论,并对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质量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使预警信息在统一的分析范式内发挥价值;第二个是基于分类后的网络质量信息的风险分级,即要根据信息的呈现形式与具体内容反映出的质量信息风险程度,构建出不同分类信息的风险预警级别;第三个是将不同信息类别、不同风险级别的产品质量信息进行融合,融合时要充分考虑信息的不确定性与不完整性特征,因此人工智能的相关方法应该被考虑应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将从网络信息分类、风险分级、警情划分三个方面的分析入手,构造出质量安全网络预警分析的一般性框架,并探讨运用智能化的信息融合方法实现预警模型的构建,以期为质量安全预警提供一种新的网络化模型与方法。

二、质量安全网络预警的分析框架

(一)信息分类

对消费者的纷繁复杂的海量互联网质量信息进行有效地分类,是成功预警的首要步骤。目前学术界与实践领域直接对质量安全网络信息进行分类的研究与探索并不多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程虹等(2012)关于互联网信息的企业质量安全分类模型及实现方法的研究。程虹等(2012)基于互联网上消费者的质量安全信息,在提炼了已有文献中产品性能、服务质量和运营质量等3个成熟分类指标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文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了适应互联网条件的安全性、公众形象和经济性等3个新的分类指标,并基于这6大分类指标构建了20个指标的基于互联网信息的企业质量安全分类模型。他们的研究对于本文进行网络质量风险信息的分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程虹等(2012)所构建的6大维度的风险分类指标,面向的对象是生产企业,涵盖了公众形象、经济性、服务质量、运营质量等与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责任等相关的信息类别,而本文所研究的是预警问题。黄冠胜等(2006)认为,所谓预警的“警”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极不正常的情况,是可能导致风险危机的情况。Maslow(1943)提出,安全需要是仅次于生理需要的人类需要,也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一项基本需求。因此,本文质量安全预警的研究将重点关注质量的安全性特征,选择消费者关注度最高也最为敏感的“安全性”维度为切入点,来进行互联网质量信息的分类。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质量的固有特性是否安全,最直接的判断标准,就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是否对自身造成了身体伤害,或者性状改变使得质量存在潜在伤害的可能性,再或者是造成伤害的事实和某些不足的属性给消费者带来的不安感。因此,根据程虹等(2012)的研究结论,本文将互联网质量信息划分为身体伤害、不安全感与性状改变三个类别。

其一,身体伤害。身体伤害是指消费者在接触或使用时,人体在一定时间内经受不可承受的能量时导致的身体损伤。这是由于质量安全隐患而造成的最直接的伤害,通常造成伤害的形式有物理性伤害、化学性伤害和生物性伤害等(GB/T22760-2008),如死亡、中毒、皮肤过敏、腹泻等。美国的国家电子伤害监测系统(NEISS)、欧盟的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以及日本的全国消费生活信息网络系统(PIONET),均是以收集到的消费者受到质量身体伤害的信息,作为监测质量安全风险进行预警的重要依据的。

其二,不安全感。不安全感是指质量的某些特性给消费者心理带来的不安与恐惧感。即使没有对使用者造成身体伤害,但由于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会产生在使用上的担心或恐惧,这种描述心理感受的信息在程虹等(2012)所监测的网络文本数据中普遍存在。这种不安全感可能来自于受到或见到过的质量伤害,抑或是来自质量性状改变而推测出的质量伤害。它反映的是消费者主观感受到会遭受类似质量伤害的可能性,通常是通过消费者的情绪来间接表达的。

其三,性状改变。性状改变是指质量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与出厂状态相比发生了改变,消费者通过肉眼或简单的测试与推理方法能够感知到这种变化。通常消费者对于性状改变的描述,并没有直接反映消费者受到的质量伤害,但是它却能真实反映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事实。而这些质量安全隐患将会成为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与消费权益的潜在性风险,并且这种信息的数量越大,潜在风险也越大。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关于质量性状改变的描述信息非常普遍,如包含异物、过期、发霉、失灵等词汇的质量风险信息在论坛、博客以及微博的内容中经常可见。

一般的风险评估通常是从两个方面对风险信息源进行刻画的,一个是质量对人体伤害的程度,另一个是伤害发生的可能性。与一般风险评估原理相比,本文对互联网质量信息的分类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个是考虑了潜在风险。身体伤害反映的是质量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不安全感反映的是伤害发生的可能性,而性状改变则反映了质量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潜在风险性,并且这个潜在风险性的大小也在不安全感的描述中得以刻画。第二个是结合了网络的特性。一方面性状改变的信息通过网络质量风险信息数量来反映潜在风险大小,另一方面不安全感的信息以风险信息传播的特性来反映发生伤害的可能性,并且潜在风险大小与发生伤害可能性都与身体伤害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互联网将这三者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质量信息分类结果及特征如表1所示。

(二)风险分级

在质量安全网络预警信息分类的基础上,需要对不同类别的质量安全信息进行风险分级。身体伤害类别的质量信息是对消费者受到实际伤害的描述,可以考虑沿用成熟的伤害风险级别划分方式;不安全感与性状改变类别的质量信息,与网络传播特性和信息数量相关,需要特别考虑从网络的特征入手进行风险级别的划分。

1.身体伤害的风险级别

对于质量安全而造成的身体伤害程度的划分,许多国家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实践与应用。欧盟的“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将伤害的严重性划分为轻微的、严重的、非常严重的等3个级别;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所开发的RMAP将消费品伤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分为致命的、严重的、中等的、轻微的、无伤害等5个等级;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消费者安全风险评估通则》的国家标准中,将消费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分为非常严重、严重、一般、微弱等4个级别。参考这些已经成熟应用的伤害级别划分,同时考虑互联网消费者质量信息的纷繁复杂性,本文将互联网质量信息中身体伤害类别信息的风险划分为5个级别,分别为:(1)致命的,导致灾难性的伤害,如死亡、植物人、高位截瘫等;(2)非常严重的,会导致不可逆转的伤害,对人体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如肢体残疾、大面积面部疤痕等;(3)严重的,需要在急诊室治疗或定期住院治疗才可恢复的伤害;(4)中等的,需要看医生,在门诊对伤害进行处理即可,对人体将造成的影响一般;(5)轻微的,不需要看医生,可以家里自行对伤害进行处理,对人体造成某种程度的不舒适感,对人体的影响较轻。具体如表2所示。

2.不安全感的风险级别

不安全感刻画的是伤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国家《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GB/T 22760-2008)》通过历史数据、试验模拟、专家判断等方法计算并划分可能性级别不同,不安全感类别的信息是基于消费者在网络上的情绪表达来度量的。与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类似,舆论强度与网民的用词强度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通常网民用词强度越强,表明网民的情绪越大,则网络舆论强度也越大;网民的用词强度指标反映了舆论受关注的程度以及社会情绪趋势变化状态的特征。在质量信息中,消费者用词越强烈,通常表明质量安全问题越突出,受到质量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本文通过质量信息中用词强度的区分刻画出不同情绪表达下的伤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此确定对不安全感类别信息进行风险级别的划分。

本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Likert Scale)来将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表达不安全感的情绪信息转换为伤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度量。李克特五点量表是现代调查研究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测量量表,适用于情意领域的态度测量评价(Likert,1932);而关于质量不安全感的网络信息,正是消费者情绪与态度的表达。参照李克特五点量表,将消费者的不安全感情绪由强至弱划分为5个等级,并结合《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GB/T 22760-2008)》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描述,构建出无法避免、极有可能、可能、可忽略、不太可能等5级不安全感信息风险级别,如表3所示。

图1 网络危机事件增长规律

四、总结

通过收集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的质量风险信息,实现对质量安全的网络预警,是质量监管领域的新课题。网络质量信息的海量性、不确定性、不完整性等特征,使得进行基于互联网信息的质量安全预警的研究,变得十分具有挑战性。

本文研究了基于消费者质量安全网络预警分析框架构建与模型实现的问题。首先,基于学者程虹等(2012)的研究,本文提炼出对消费者网络质量信息的一般分类范式,即身体伤害类信息、不安全感类信息和性状改变类信息,在文献分析与实践借鉴的基础上,深入考虑网络信息的特性,将这三类信息按风险严重程度分别划分为5个不同的信息风险级别,探讨了基于5个信息风险等级的警情警度的划分。从质量信息分类、风险分级以及警情划分三个方面完成了质量安全网络预警分析框架的设计。其次,着重考虑网络质量信息三大特点的基础上,采用证据理论进行不同类型、不同风险级别质量信息的融合,从识别框架构建、可信度评价获取与递归融合算法三个步骤详述了预警模型的实现过程。

本文所构建的基于互联网信息的质量安全网络预警分析框架与模型,为大数据时代质量的网络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考虑对分析框架的系统实现,预警模型的适用性与准确度进行测算及模型修正等。

参考文献:

[1] 程虹、范寒冰、肖宇:2012:《企业质量安全风险有效治理的理论框架――基于互联网信息的企业质量安全分类模型及实现方法》,《管理世界》第12期。

[2] 程虹、刘芸,2013:《利益一致化的标准理论框架与体制创新――基于“联盟标准”的案例研究》,《宏观质量研究》第2期。

[3] 范锐敏,2013:《中国消费者组织质量社会监督职能的消费者评价》,《宏观质量研究》第2期。

[4] 黄冠胜、林伟,2006:《风险预警系统的一般理论研究》,《中国标准化》第3期。

[5] 孔繁涛,2009:《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

[6] 李酣,2013:《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政府质量安全规制的国外研究综述》,《宏观质量研究》第2期。

[7] 唐晓纯,2008:《多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中国软科学》第6期。

[8]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3:《2012年中国质量发展报告》,《宏观质量研究》第1期。

[9] 张东玲、高齐圣、杨泽慧,2010:《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模型:以山东省蔬菜出口示范基础为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6期。

[10]张继宏,2013:《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检验博弈分析》,《宏观质量研究》第2期。

[11]Adrie J.M.Beulens,Yuan Li,Mark R.Kramer,Jack G.A.J.Vander Vorst,2006,“Possibilities for Applying Data Mining for Early Warning in Food Supply Network”.

[12]Likert,Rensis,1932:“A Tech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Archives of Psychology,140,pp.155.

[13]Maslow,A.H.,1943:“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50,pp.370396.

[14]Peter Karim Ben Embarek,2007,“Information Sharing Betwee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uthorities”,Senior Regional Food Safety Authority Response Coordination Roundtable,11(7).

篇3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急体系;预警预防;应急教育

一、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防预警系统存在漏洞。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的普遍现状是重应急处理轻预防、预警及预控,这是目前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的通病。虽然少数高校建立了突发事件预防预警系统,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例如设置突发事件监测系统,形式的成分多于实质性的举措与防范对策,未能将预警管理真正落实到学生主体,预防预警难以收到实效。近几年来,地方院校学生由于心理危机自杀、事故灾难、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死亡的人数逐年增多,这就要求地方院校必须加强对突发事件隐患信息的监测、预控和排查。然而现在高校预防预警反馈渠道不畅,大学生难以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到高校决策层。再加上缺乏识别、预警预报系统,就不能及时、准确地对高校危机风险源、危机征兆进行监测预警,这样就难以有效规避、缩减和徐缓地方院校突发事件,把高校公共危机危害、损害降到最低。另外,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健全,可操作性差。在突发事件的防范过程中,制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是应急管理最重要的一环。但是,目前地方院校普遍缺乏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尤其是缺乏综合性预案。以梧州某学院为例,在应急预案方面,尚缺乏地方院校《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工作总体预案》和《大学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预案》,目前非常缺乏《大学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预案》、《食物中毒防范与处置工作预案》、《禽流感H7N9防控预案》、《火灾事故防控预案》、《大学生溺水身亡防控预案》和《大学突发事件信息与披露工作预案》等专项工作预案。在2012年这短短的下半年中就发生了两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一起是学生溺水事件,另一起是学生自杀事件,在这两起事件中学校在应急管理预防预警方面还做得很不够,未能做到及时监控和预防,如果在学生自杀前,有专门的信息监测与预控,关注并及时向老师或有关部门反映,而有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因此地方院校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系统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亟待解决。否则只能是事件发生后进行亡羊补牢,痛心疾首。

2、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够完善,综合协调力较弱。地方高校设置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的最大好处是,危机一旦发生,便能启动紧急程序,各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及时应急响应,按照既定程序,各司其职,做好分内工作,以化解突发事件并消除危机。然而现在的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要不就是没有设立,要不就是不健全(没有建立指挥决策机构、支持保障中心、媒体和信息管理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等),职能难以发挥,综合协调能力较弱。由于没有设立应急管理常设机构,使得应急管理政出多门,投资分散,指挥混乱,联动、互动困难,高校突发事件难以有效应对与处置。因为临时性的松散应急工作小组,专业化水平不高。而且由于不是常设机构,在人员构成、工作内容、管理制度建设上不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难以担当大任。而且突发事件发生时临时成立的应急工作小组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成本普遍很高,内外协调与信息沟通难,往往错失突发事件处置良机。同时,这些临时的应急工作小组大都是针对火灾事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其它类型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诸如大学生心理危机、交通事故、学术腐败、群体性突发事件等,则不一定会成立专门的机构去处理。由于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缺乏常设性的综合协调与决策机构及专门的职能部门,使得地方院校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协调能力大打折扣。

3、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应急保障难形成体系。地方院校应急保障包括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具体包括人力、财力、物质、技术、通信等方面。其中资金保障是重点。因为地方院校应急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的保障与管理成效。第一,由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与重点,再加上地方院校教育经费非常有限,获得国家和上级政府应急管理专项资金补助非常困难,所以地方院校普遍缺乏资金去建立应急管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由于没有专项应急资金,物质上难以持续保障,例如地方院校普遍没有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质贮备库(如救生包、医药器材、救生动力工具、饮用水、食物、帐篷、应急灯、防疫应急物质等等),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无法积极应对。第二,地方院校教育经费本身先天就不足,后天畸形――太着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高校硬件方面的建设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因而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到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与专业应急队伍的培养以及应急技术保障维护中,软件也跟不上。以梧州某学院为例,由于梧州某学院是在开凿山丘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因此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开山建房,为了完善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学院将大部分的钱都用于这方面,忽略了软件方面的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应急物质保障、技术保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宣传教育等等。随着不断的扩招及社会化的后勤管理,学院面临的不稳定的内外因素越来越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2005年和2008年的梧州某学院洪水,2006年的暴雨导致的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事件。另外溺水、交通事故不少,由此,学生人身伤亡事件屡见不鲜。应急缺乏保障资金,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先进进而大大降低了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资金的短缺是构建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的最大障碍之一。

4、高校应急管理法规缺失、缺漏,易造成善后处置的后遗症。应急管理各个层次的法律和制度,为应急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制度保障。法律制度是进行高校应急管理的最有效办法。依靠法律处理高校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通行有效做法和主要手段。由于我国高校应急管理立法跟不上,法规缺失、缺漏,这是高校处置突发事件进入怪圈的根源之一。目前我国未有一部专门应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法规――《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法》,随着高校突发事件日益增多,危害与损失越来越大,由于无法可依,地方院校处理突发事件时普遍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现在虽有《高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但却未涵盖所有突发事件的领域、类型与级别,应对单一灾种的突发事故尚且比较吃力,更别说应对多灾种、衍生、次生的复杂点的突发事件了。而且《高等教育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也没有就如何应对高校的突发事件作出周密而严格的规定,如高校学术腐败事件、高校问题学生的管教冲突,灾害事故中的人身伤亡,学生自杀而引起的等,教育主管者、高校、辅导员和老师应承担什么样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些方面在法律上还没有定论,而且上述法规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尚有很多缺失、漏洞和空白。由于整体上缺乏法规保障,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一些地方院校往往采取临时性的手段和措施来处置高校突发事件,有可能使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留下后遗症。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法规体系薄弱是目前我国高校的通病,地方院校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加形式多样。有法律方面的空白,处置突发事件无法可依、无可奈何的尴尬;有法律的形同虚设,在应急管理中根本不落实、不执行的问题;也有法规缺失、缺漏或者程序制定不合理,制度设施不完善不配套,而变通或者为我所用的问题,突发事件处置中并没有以人为本,等等。一些地方院校将应急管理简单地理解为应急处理,临时简单地制定一些处理流程,面对棘手的突发事件,尤其是一些次生灾害、衍生灾害,采取一些缺乏法律依据的处置手段,难免造成处置效果不理想,容易形成善后处理的遗留问题与后遗症。

5、地方院校危机教育理念、方式滞后,应急培训开展不到位。地方院校应急管理工作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就是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与演练。目前,有的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已经初步建立,是否有效运行就成了其应急管理成败的关键。执行应急预案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力军是普通师生员工,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水平成了应急管理的基石。笔者在梧州某学院师生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有26人(约占13)没听说过高校突发事件,27人(约占13.5)表示知道一般的急救知识。有46人(约占23)不清楚学院应急设施的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高达172人(占百分之86)不了解学院处理突发事件的相关部门。对我院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态度及知识需求情况调查表显示,在遭遇校园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自救的占24(48人),不知所措的占了47(94人)。其余的皆表示等待学校安排或进行求救。在我院开展应急训练的频率调查表中,选择经常应急训练的仅占5,偶偶占62,很少占27,没有应急训练的占6。其中有132人表示我院没有定期宣传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全部的人认为我院公共危机教育理念、方式滞后。在参加调查的200人中,105人认为有必要安排应急管理培训课程,然而只有14人有收集安全常识的习惯,主要是通过学校宣传栏、老师讲解和媒体报道。这些数据显示:一是地方院校的安全教育与学生的安全常识需求脱钩,二是学生的应急管理教育知识是被动式需求。学生的危机意识比较薄弱。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应急管理培训多以课堂教学、理论灌输为主,缺少必要的案例剖析和互动。地方院校应急管理培训走过场,为了培训而培训,对开展培训缺乏充分的前期调研,没有真正按照地方院校需求、学员需要和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优化培训方案,培训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地方院校没有应急培训计划,更没有从应急管理人员、预案编制人员到应急救援队伍分层次、按类别组织培训。师生员工缺乏良好的应急教育和防灾演练。由于应急教育与培训工作跟不上,当突发事件爆发时,校内师生就不懂得如何进行逃生,互救互助;而地方院校管理者由于专业培训不够,就不懂得如何组织人员安全撤离现场,如何开展施救,如何应对媒体,如何调度物资等等,从而造成公共危机应对的较大被动性与无效性。

二、完善地方院校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高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工合作、反应灵敏、运转高校的应急管理体系,有利于集中资源,协调配合以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主要指主管地方院校公共安全事务、直接负责突发事件的防范、危机监测和危机控制处理的主要职能部门、机构或体系。具体包括领导指挥机构、辅助决策机构(应急管理专家顾问和信息服务机构)、执行机构(包括医疗救护、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安全保卫、宣传与培训等机构与人员)、保障机构(包括应急物质储备、后勤保障、财务保障等机构与人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是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和决策层。一般由地方高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分管高校安全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应急管理办公室是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应急管理领导指挥部门全面负责处置地方高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与组织指挥;协调高校内外关系与资源;编制高校应急管理规划与预案,负责配备有关专家和经费保障等。应急管理综合办公室负责高校突发事件的信息汇总和报送、舆情分析、综合协调、突发事件的监测与反馈、预报、预警、处置与善后等,提出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具体措施;对应急执行部门(信息宣传部、保卫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咨询参谋部门(信息技术中心、专家队伍等),保障与辅助管理部门(后勤综合管理处、校医院、计划财务处、教工组织和学生志愿者组织与团体、学生会等),以及由校纪检组成的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统筹管理,督导、检查、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情况。各职能机构各司其责,权限分明。例如应急执行部门中的保卫处需负责对潜在威胁的危险源、预警区进行管理,负责突发事件现场及善后安全工作的总体指挥与各项安全维护工作的协调等。信息宣传部门负责校内外突发事件的信息披露与,肩负高校新闻发言人的职责等等。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反应灵敏、运转高校、协调的地方院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是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

2、完善地方院校突发事件预防预警体系,防范于未然。首先是建立突发事件问题学生识别监测系统。地方院校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情报工作,构建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灵敏的应急监测系统。从高校应急管理机构到院系再深入到各个专业,各个班,各个宿舍乃至各个具体的学生中,对网络成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轻度心理疾病学生、受处分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目前休学在家的学生、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留学生、港澳台学生等十类特殊群体学生要全面排查摸底,建立动态的跟踪监测数据库系统,随时监测高校管理体系上的各个环节与问题,搜集各个方面的危机源信息,通过建立问题学生监测系统,及时收集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增加突发事件信息来源,加强问题与心理危机信息的分析、整理、辨别、研判、反馈及传递,以便更好地改进应急管理工作。例如通过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工作人员反馈问题学生信息,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团委和学工处老师、专职(兼职)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等基层信息员收集突发事件信息,确保学生群体当中的心理危机信息、危机征兆信息快速、及时地传递,加强预警信息的甄别与预报。其次是编制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尤其是综合预案,建立事故灾难预防预控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与完善,尤其要对于一些易发、多发、危害大的突发事件,比如地震、火灾、洪水、食物中毒、传染病、重大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狠抓落实,建立综合预防体系。尤其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校园突发事件安全网,一旦发现危机征兆,及时预报预警与预控,立即派调解员、心理咨询师、扑火队员、专业医生、宣讲员、安全监督员及专业队伍等进行前期预报与预控,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可控范围内。

3、加强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应急保障主要涵盖人、财、物和技术四个方面。当前主要是搞好高校应急人力保障和资金保障。应急人力保障主要是培养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和专业应急队伍,建立和借助应急专家队伍,加强高校志愿者应急队伍建设,来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应急资金保障主要指建立突发事件专项保障资金,为高校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等提供财政保障。建议地方院校把应急资金列入学校财政预算,每年在制定财政预算时预留出处理突发性事件的专项经费。这部分资金不能被其他类别的资金所挪用,也不可以将其列为空头支票。而专项保障资金的额度、用途及最终去向每年必须加入年度预算和年度花销审计中去,务必使专项资金的流动透明化。并且建立相对应的资金追查监督制度,来规范学校对于这部分资金的用途。由于地方院校建设资金非常紧缺,当应急保障资金仍然不足时,地方院校可利用自身优势,向优秀校友、合作单位等募集资金。财政资金和筹集的资金可以用于两方面的建设:应急项目建设资金用于高校突发事件应急设施、技术平台的建设、应急活动项目的开展、培养应急方面的专业人才、应急专家的聘用费用、应急物质的储备库建设;应急准备资金用于日常应急情况下的应急队伍启动,应急指挥协调动员,应急常设机构日常运转,现场救援,应急生产启动、应急物资装备采购、应急物资调运所必须的费用,借调非高校设施设备的费用,对受伤人员的治疗、生活救济补助等等。加强地方院校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物资基础和人力保障。

4、完善高校应急管理法规体系。目前适用于地方院校的应急管理法规有《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以及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卫生部颁发的《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处理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目前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法规呈现出多头分散立法,系统性不够;应急法制协调性有待加强;立法层次相对较低、应急法制严密性、前瞻性、实效性有待提升。具体从立法内容来看,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存在条文简单、内容粗略、结构不合理、可操作性差、各类应急法律、法规不协调等缺陷,对地方院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与应对十分不利。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立法的路径选择有两条。一借鉴国外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立法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将一些行之有效的理念与制度移植、改造与借用过来,完善我国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规体系。二及时总结新鲜的实践经验,将行之有效的办法、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发展。通过对各单行应急法中具有普遍性的原则、原理、制度等进行科学研究,对基本问题达成共识,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内在统一、体系完整、内容科学、配套有力的高校应急管理法规体系。当然地方院校突发事件既带有一般公共突发事件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既要遵循一般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法的规定,又应遵循特殊的法律原则与规定。因此当前应优先出台《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详细研究、分析、界定高校突发事件的各种类型、级别与演化趋势并针对这些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处置办法与配套制度。边实践边摸索与实验,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与应用,待社会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可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法》。以此基本法为基础,单项法规、地方性行政规章为配套补充,逐步健全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规体系。

5、加强公共危机教育体系建设,让更多的师生掌握救灾及自救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加强高校公共危机教育,建立应急培训规划、应急培训机构、应急培训体系,通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培训演练来提高地方院校管理者、全体师生和教职员工的危机意识,通过对地方院校全体人员危机意识的灌输,提高师生应对危机的能力。而良好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救生技能离不开良好的应急教育和防灾演练。定期组织全员参与的地方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演习,增强高校应急机构对突发事件的预报、预控与处置能力。地方院校须极为重视应急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突发事件宣传教育活动,让自救和紧急应急管理新理念深入人心。因为公共危机教育的普及有利于高校应急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公共危机教育重点工作应该是实战演练,离开实战演练,都是花架子,好看不中用。针对地方院校多发、易发、危害大的突发事件,每年进行一次全校范围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演练,这有利于检验决策人员和参与人员的应急能力、各项支撑条件的保障能力。当前的重点是逐步使大学生能训练有素地应对各类高校突发事件,这是公共危机教育的落脚点与归属。因此特别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增强抗灾救灾的意识,做到听从指挥,临危不乱。更高的要求就是普及救灾和自救知识,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救灾与自救知识与技能,做到突发事件面前从容应对。除此之外,地方院校所有辅导员都需接受过专门的校园危机预警与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训练;地方院校医院工作人员需推行突发事件人员伤亡急救证培训,地方院校的管理者也要参加应急管理的专业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永理 李程伟.公共危机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 胡税根 余潇枫等.公共危机管理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 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汪大海.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于艳玲.高等院校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