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范文
时间:2024-03-29 15:5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财务制度改革;固定资产;财务核算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013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019-01
1 新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
1.1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修建新校区、购置各种设备、添置图书资料等,很多高校因资金不足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新制度依然未对高校利息支出作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区分,仍是在实际发生时,由学校财务会计直接列作当期事业支出,不按照具体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成本分摊。某高校在进行校区置换时,就因为未能提供独立的、完整的为该校区修建教学及办公大楼取得贷款的证据,无法分离开贷款利息支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实际发生的几百万的利息支出不予认可,导致国有资产置换价格偏低。建议下一步修订制度,明确高校日常会计核算根据贷款用途区分相应的贷款利息支出,对于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取得的专门贷款,自该固定资产购建活动开始至完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予以资本化处理,计入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1.2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
在新制度中明确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并且采用“虚提”折旧的做法,也就是认可固定资产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有形和无形损耗,目的在于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以此为出发点,建议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以更好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可以参考企业的做法,当发现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
1.3 引入加速折旧法
除直线法以外还有一种计提折旧的方法是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在资产使用的初期多计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使固定资产磨损的大部分价值能在使用期初各年内进行摊销。高校也有单位价值较高,且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房屋、家具、仪器、设备等资产的使用更加频繁,有形损耗加速。随着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加速,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建设需适时做出调整,仪器设备、电子产品不能适应教学需求,高校就需要替换旧的仪器设备、电子产品,这也加速了资产的更新换代。另外,高校固定资产中,仪器设备、电子产品众多,其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无形损耗愈加突出。
1.4 折旧时考虑预计净残值
两部新制度都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但是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繁多、状态差异大、技术含量参差不齐,不适宜做统一规定。建议高校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这样让最了解自身固定资产性质和使用情况的高校掌握确定权,以便提供更准确的固定资产净值和成本信息。
1.5 固定资产折旧时确认支出,完善高校成本效益核算
新高校财务制度增加了成本费用管理一章,明确“高等学校应当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和“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逐步细化成本核算,开展学校、院系和专业的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等核算工作。”同时明确“高等学校成本核算实施细则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高校内部成本核算只是眼下过渡期的暂时规定,随着信息公开制度的健全,高校开展全面的、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对外提供各种成本数据是必然趋势。
2 开展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工作的建议
2.1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高校会计核算长期都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目前的新制度引入了部分权责发生制作为一些特殊教育事业事项的核算基础,这就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更新会计知识,尤其是哪些业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哪些业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如何运用经验判断把握好度。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借款费用资本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减值测试、存货进行出入库核算等都有许多具体的核算要领,无论从实施细则还是软件操作,会计人员都需要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知识再造。
2.2 高校各部门强化成本效益意识
必须加强全体高校教职员工的成本效益意识。高校内部要出台相应管理办法,使大家认识到必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并且要把成本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
2.3 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高校要更好开展固定资产会计核算,需要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实现固定资产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可以借助此次新旧制度衔接,高校开展全面细致的全校固定资产清查。购买或者自行研发适合本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对每一件固定资产都进行实时、动态的监管,实现资产管理的精细化和动态化,为财务会计核算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资金来源、折旧金额、报废处理、计提减值准备等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3 结 语
当前,高校要结合自身情况,根据本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通过改进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和核定标准、将基建会计主体纳入一级会计核算管理体系、制定高校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等系列措施,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财务运营情况将会得到更加真实的反映,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一、旧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明细账是会计账目的重要一项,仔细记载有助于了.解医院的账目支出、收支等内容,而医院对此所做的工作欠缺很多,或是设有明细账,却无及时的更新,或是根本缺失此项内容。与此同时,医院各部门融合力度明显不足,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明显不够,管理、使用、职权、限制等都不具体,又缺乏沟通,因此常常无法深入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影响对资金的管理使用。除此之外,在设备的采购环节也问题百出:或购置金额远在预算之上,造成资金周转困难;或因赶时间等原因不走正规程序直接使用,造成账目无法对号入座;或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缺少发票等相关手续,造成账目与资金有所出入;或是各科室无纪律缺手续的将设备串换使用,造成部分设备不知所踪……类似情况数不胜数,究其原因,皆是由于'相关人员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能严肃对待而造成不小损失。
(二)固定资产核算不合理
传统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基本全通过借贷两项来填写,对固定资产的增减也是将包括“修购基金”、“银行存款”等几项内容反复使用。以上缺少细化项目的使用方式,使医院的固定资产基本没有浮动,管理核算并不合理,账目数据早已失去真实性。正常情况下,医院的固定资产是被不断使用的,难免会有消磨和破损,如果财务上始终维持原有的金额,无疑是对资产的虚增,循环往复必是难以填满的深坑,不加制止,终会有无法收场的周面。
二、新制度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资产管理专业化
目前大部分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多采用较为分散的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我们从经验中总结,所谓办对事要找对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应率先做好相关人的工作,明确具体负责机构,使资产管理专业化。在落实明确负责机构时,可参考团队力量的优势,将具有与此相关特长经验的人聚集在一起创建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走专业化、全面化的管理之路。
(二)提升报表信息质量
会计南细账是账目的细分,会计报表是账目的整体,医院在做好细节的同时也要注重整体,通过合理提升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更上一层。会计报表有严格的填写要求,应认真仔细对待,尤其避免信息失真状况的出现。医院应对新制度做到心中有数,并将新制度中的相关内容适时、正确的运用于会计核算当中,通过规范化的会计操作和高质量的报表信息,提升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三)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已为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对于医院而言合理利用网络是有助于其发展的途径。计算机网络资源丰富、沟通畅通,强大的硬件条件可以将医院的管理分门别类,对购置、使用、折旧资产均可系统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有利于医院对成本精细化的控制和对固定资产动态的及时了解,它既是管理者的得力助手,也是配合政府或自身工作的合理方式。
(四)强化监管意识 _
会计制度的成功只有制度是不够的,同时也离不开相关人员的监管意识。相关人员应摆正使用与管理、资金与资产的天平,尽量不偏不倚。通过对之前工作的总结,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合理对待、强化监管意识;多加记录,做到有账可依,并做到来源、使用、去向三个明确。
(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与资产管理专业化紧密相联的是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如果说资产管理专业化是上层建筑,那么相关制度便是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固,上层建筑才坚不可摧。对于管理工作来说,其制度应科学且健全,可包括日常管理制度、相关责任制度和奖罚明确制度三个部分。日常管理制度是基础,责任制度是超越,奖罚制度是激励,三项合一,所求披靡。
三、结语
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健全,也有了较多新型元素注入其中,医院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都面临全新的挑战。新制度的一项重要要求是资产折旧,要求医院一方面应对除图书之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另一方面要将在用的所有固定资产重新计提折旧。医学还在不断的完善与进步之中,医院应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包括会计工作,以更合理规范化的服务为更多人提供便利。
篇3
【关键词】高校;新财务会计制度;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
【Abstract】In this paper,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ollege finance system" and "college accounting system",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about accounting of fixed assets in universities and offer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 word】college;new accounting system;fixed assets;accounting;
the accrual basis
财政部于2010年9月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于2012年12月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在新制度中,引入了原只用于企业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应制定了新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计价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对资产进行更好的管理与控制的目的,本文将对这些变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更完善的会计核算与财务控制方法。
旧制度下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没有成本核算,固定资产在购置当期一次性计入支出,此后以原值保存至报废。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等学校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很多学校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上不顾成本和使用效率,购置之后,忽视清查和管理,这种状况下,高校财务账面固定资产金额并不能代表其真正的价值。
新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核算的相关变化包括:整合基建会计与高等学校财务会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进一步完善会计科目设置和相关会计核算;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和会计报表格式。会计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变为权责发生制给高校会计工作带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实现了费用与资产使用期间的配比,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为核算教育成本提供了制度保障。
新制度比照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标准,对高校的固定资产不分一般设备和专用设备统一按照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的标准作为高校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这样不但适应了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同时也统一了固定资产的核算口径,规范了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内容和范围,便于指导实际工作。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包括资产的分类、折旧的期间与方法选择、每期末的价值重估、残值确定、清理报废及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分类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取决于两个因素: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而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必须在固定资产分类的基础上按类别确定。为了保证固定资产分类和使用年限的统一,提高各高校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确保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和绩效评价采用统一标准,本文建议参照财政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系统》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等,不计提折旧”的规定,以及土地的特殊性,将高校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对象分为九大类,即房屋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其他、文体设备以及家具用具,并对九大类别的固定资产分别规定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针对不同类资产的使用特点合理确定折旧期间与折旧方法,便于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又能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确保固定资产的核算和信息披露具有统一性、可比性。
二、折旧的期间与方法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折旧额分期计入相关费用,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通过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使固定资产的损耗得到体现,保证了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真实地反映了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有助于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按计提折旧后的净值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体现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但新制度并未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统一规范。如果各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不统一,提供的固定资产信息缺乏横向可比性,必然导致高校教育成本计量的不准确和不可比。本文建议采用《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规定,“设备按分类折旧率(专用设备按8年,一般设备按5年,其他设备均按10年折旧)计提折旧;各年房屋建筑物应提折旧统一按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50 年折旧期)计提。”以此规范各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标准,确保固定资产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企业会计准则提供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将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在不同年度间的分配情况,进而影响高校各年教育成本的核算。新制度下,文物文化资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不提折旧,对其他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给出了年限平均法与工作量法,但是高校的固定资产种类多、规模大,一般设备和房屋建筑物,由于损耗均匀,使用年限较长而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比较合理,但是对于高精尖仪器、电子类设备来说,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虽然在形态上保持完整,但是由于技术进步使更新换代产品不断涌现,技术寿命大大缩短,这类固定资产经历的无形损耗显得尤为突出,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不能真实体现这类固定资产的净值,可能出现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远远高于其真实价值,造成账实不符的局面。鉴于此,本文建议对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生命周期短以及无形损耗严重的高精尖仪器、电子类等教学科研设备,应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以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新制度对以科研项目经费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资产使用年限和项目期间孰短确定其使用寿命,这种核算可以真实反映科研经费的支出情况,但是不利于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本文建议在充分考虑资产使用状态的基础上确定该类资产的折旧年限以反映其真实价值。
三、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的衔接
新旧制度的衔接首先要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与清理工作,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做好固定资产清理,对应报废的资产进行报废处理,这样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才更真实、科学。老制度对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对购入的固定资产在核算时一次性进入当年相关支出科目,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资产账面价值虚高、账实不符。按《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从执行新制度开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实务中如果只对新增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存量固定资产补提折旧,就不能够准确地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但很多高校账面都是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固定资产,如果对账面上的固定资产一次性补提折旧则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补提折旧的金额对当年账面的资产价值及支出、结余金额都会有影响。面对这个问题建议对存量固定资产重新分类,按照分类标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对已超出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全额计提折旧,未达到使用年限的按照实际已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计提折旧的会计核算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从不计提折旧改为按新制度要求计提折旧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可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在老制度下,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新制度不再使用“固定基金”科目,补提折旧的金额借记“以前年度调整”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新增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借记“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离退休保障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考虑到普通图书的特殊性,新制度要求于购入时一次性提足折旧。
四、每期末的价值重估与减值处理
新制度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但是比照企业会计准则,本文认为引入减值测试将更加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对于处于科研前沿的高校,随着外部经济环境改变和科技进步,设备淘汰更新比较快,为了能更准确地反映高校教育成本、固定资产净值等情况,建议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作为固定资产备抵科目,用于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减少情况。在每年年末,对可以取得公允价值的固定资产,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金额来确定需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建议增设“固定资产净额”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用于反映高校固定资产在期末的实际价值。
五、清理与报废处理
新制度下,为了简化核算,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不考虑残值,同时要求各高校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对于发生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应当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当按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入账,并确认为当期收入;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先扣除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等,将净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在处理固定资产时使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反映高校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为贷方余额,则以“-”号填列。这种处理避开了收入费用表,处理当期不会影响收支总额,不能真实反映资产处理的实质,与相关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不一致,本文建议将固定清理与费用支出挂勾,保持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一致性,真实反映当期的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孙凌峰.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的思考[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0).
篇4
[关键词] 医院财务 会计制度 问题 对策
一、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不足
1.固定资产核算
(1)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后没有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当前《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其实质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反映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里,但没有设置相应的“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以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和累计提取修购基金(累计折旧)。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2)未达到固定规定标准的耐用物资管理混乱。当前《医院财务制度》固定资产的标准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使用期限是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按这个固定资产标准,医院购买的大批家具办公桌等物资,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那小批或单独购买的家具办公桌等物资就可不作固定资产管理。这就造成家具办公桌等有些是固定资产,有些又不是固定资产,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
(3)为改善就医环境而进行的门诊楼、住院病房等固定资产装修应允许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医院除了提供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还要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一些门诊楼,住院病房大多是十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旧建筑物,固定资产原值较低,对其装修不属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展项目,按当前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其装修费是不能增加固定资产原值的,这就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4)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科目,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些原来贵重的医疗设备仪器已明显减值。如果这些实际上已经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还按购置时确认的原值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那固定资产价值明显失真,有违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原则。
2.医院会计报表欠缺现金流量表
当前医院会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情况表等,而作为经济活动规模巨大的医院,有的每年现金流量多达10亿元以上,医院会计报表体系中缺少了反映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的重要报表现金流量表,使医院会计报表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医院的经济活动。
二、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对策
1.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
针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后没有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建议医院会计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具体核算办法参照企业会计制度。
2.建议医院会计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医院门诊楼、住院病房装修维护费用
针对医院门诊楼、住院病房装修不属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项目,按当前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其装修费是不能增加固定资产核算,确保固定资产真实性。
比如现行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在这两条标准中,恰恰缺少了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作为资产必须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因此,开办费、待处理财产损失、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的存货、技术上已经淘汰的设备、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且不能取得投资收益甚至是造成投资损失的对外投资、已经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的无形资产等,按照现行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均确认为资产,由此导致企业资产不实,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也失去应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建议参照《企业会计标准――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因此建议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以反映因固定资产装修而增加的价值,保证固定资产价值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3.应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建议医院会计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办法,增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固定资产减值时借记“其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4.建议医院会计报表增设现金流量表以反映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会计制度改革 保证资产安全 人才培养
高校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现代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需求,也为了保证学校资产能够被充分地应用到培养人才和学校建设方面,必须强化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中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的变化
我国主要通过国家拨款来维持高校运行,因此,高校资产及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学校领导及职工无法形成资产意识,从而很容易造成资金流失和资金闲置等问题。为了使高校固定资产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地应用,必须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杜绝资金问题的出现。
(一)完善高校会计制度的目的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后增添了新的核算内容,这些内容主要与公共财政管理相关,内容的增加有以下几个目的:配合国库集中收付盖泽所增设的“零用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返还额度”等科目;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以及按照功能和经济支出逐级分类设立明细科目以配合部门预算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校办企业产业投资和其他对外投资统一为长期投资,以期达到配合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的目的。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
为了完善学校成本核算体系,全面、合理地展现学校的各项收入支出现象,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积极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实行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实行摊销,便于真实反映高校的资产价值,这样做能够有效避免资产闲置和资金浪费现象的出现,同时能够及时发现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问题扩大化之前想出应对措施,避免事态的恶化,保证高校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得当,还增设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益”、“文物文化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清理”等项目。
(三)推动会计体系的重构和会计信息完整性的提高
为了做好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两方面的工作,需要重构会计体系。及时有效地将财务会计科目和预算会计科目进行平行设置,能够为绩效评价提供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信息,同时也能够为预算管理提供预算收支信息。使单位“大帐”囊括基建项目,这样做能够加强对资金集中的统一管理,有效统一会计核算主体,推动会计信息完整性的提高。调整收入、支出类会计科目的设置,用“费用”替代“支出”,能够更好的体现各个期间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比关系,同时也能对高校现实的收支情况作出迅速的反应。
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会计制度很难适应当前高校预算、财务管理、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的改革与发展要求,也无法提供有价值的高等学校会计信息,从而导致资本核算不健全、财务报表结构不合理、资产价值不真实和资产负债项目不完整等各种问题,导致无法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容易造成资金管理的混乱,阻碍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关于长期投资的处置问题
《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指出:“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其账面余额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按照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按照所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投资-股权投资”科目,按照尚未领取的已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其他收入”科目。”这一规定的初衷是为了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但是这一规定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不相符合。
(二)折旧计提方式不够明确
为了做好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需要明确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年限以及折旧方法,对此,《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在其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这一规定没有明确指出计提折旧应该按月还是按年进行,给实际的操作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容易导致不同高校账面处理的差异。
(三)没有明确说明对账面现有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的方
法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对人才的需求力度不断加大,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不断加大对高等学校的投资力度,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固定资产总量不断增加,资产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加大。当前的高校财务制度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做出规定,通常对购入的固定资产视为购置成本一次性计入当年支出项目,在此举出上相应地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但是,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没有对账面现有数额庞大的高校固定资产的处理方法做出明确规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核算固定资产有效性的进行。
三、怎样确保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平稳过渡
当前高校执行的会计制度要求:“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高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样就无法如实反映固定资产在报告期间的实际价值,也不能提供其在报告期间的损耗,会对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造成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采取相关举措。
(一)加强新制度的可操作性
为了使各高校在账面处理问题上达成一致,应该尽快对计提折旧作出明确的规定,尽快出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明确是否对高校资产预计残值以及残值率的确定方式,同时还应明确计提折旧的方式,在按月计提与按年计提这两种方式上做出选择。高校固定资产具有非营利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计提折旧的目的是为计算教育成本提供依据而不是为了核算损益,因此可以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进行处理。
(二)出台新规定,明确新旧制度的衔接问题
现行高校财务制度没有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样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容易造成学校固定资产财产管理的误区。全面清查现有的固定资产,按照新的标准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原值,根据使用年限确定它的使用年限,及时更新淘汰老旧设备以免影响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对于超出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全额计提折旧,未达到使用年限的依据规定方法计提折旧。
(三)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新制度的实施,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虽然各大高校基本上建立了资产管理系统,但是缺乏计提折旧功能,系统还有待于进一步全面。面对更大的管理难度,高校财务人员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技能,各高校也应该根据工作需求对财务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和多个层次的培训,保证高校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高校承载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是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的管理工作。资金是维持高校运转的重要保证,目前有些高校中存在资产管理混乱、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和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等重大财务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容易造成资金的流失还容易阻碍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转。解决好财务管理方面以及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中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能够推动高校工作的良好运转,为国家和人民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强.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探讨[J].财会资讯,2012,(6).
篇6
[关键词] 固定资产;医院会计制度;比较;核算;处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7. 011
[中图分类号] R197.32;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7- 0018- 02
自2012年1月开始,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在全国开始正式实施。与1998年开始生效的原医院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相比,新制度在计量基础、科目设置、核算体系、会计处理等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固定资产作为医院最重要的一类资产,具有数量大、金额高、管理复杂的特点,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财务部门乃至整个医院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了重大改进,本文通过新旧制度的比较,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的优点与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1 固定资产的含义发生变化
与旧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相比,新制度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这一改进充分考虑了物价上涨因素,避免将大批价值量比较低的财产计入固定资产(如某些实验器具、仪器仪表等可以直接计入低值易耗品),降低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
其次,医院在购入医疗仪器、电子设备等固定资产时有时要同时支付一笔购买操作软件的费用。此项支出如何处理,旧制度没有做出规定,不同医院的处理方法也不相同。有的医院计入固定资产,有的医院计入无形资产,还有的医院计入管理费用,导致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针对此情况,新制度明确规定,如果医院购买的应用软件是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价值计入固定资产;否则应当将该软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这一规定统一了软件购买费用的处理,提高了不同医院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改进医院信息化管理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 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
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最大的改变在于新增了累计折旧科目,明确规定医院应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和资金来源,分别计入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待冲基金、其他支出等科目。期末固定资产以扣除折旧后的账面价值列示于资产负债表。这一规定避免了旧制度虚列固定资产价值的弊端,真实反映了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促使医院能及时合理地安排资产的更新,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完成。但新制度规定医院在计提折旧时一律假定固定资产的残值为零,这一规定虽然有利于避免由于不同医院对于残值率估计不同导致的折旧计提数额不同,但固定资产残值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在固定资产报废时一定将会出现,建议有关部门对此规定进行修改,针对不同大类的设备分别规定不同的残值率上下限,由各医院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判断选择。
3 针对财政补助和科教项目专门设置待冲基金科目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加大以及医疗教学、科研的发展,医院使用财政拨款和科研资金购买医疗设备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由于此类固定资产属于医院无偿获得,对其提取的折旧如果计入医疗成本或者费用,将虚增医院的成本费用,不利于准确报送会计信息。针对此问题,新制度专门设立了待冲基金科目,具体核算如下:
(1)对于医院使用财政补助资金购建固定资产的,按照实际支出金额,借记“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科目。例如:2014年1月,某医院使用财政补助资金购置某医疗设备,价款100万元,其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下同):
借:财政项目补助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100
贷:财政项目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100
借:固定资产——医疗设备 100
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 100
(2)使用科教项目资金购入固定资产的,按照实际支出金额,借记“科教项目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
例如,某医院使用科教项目资金购入一台医疗与科研公用设备(不需安装),价款50万元。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科教项目支出——科研项目 50
贷:银行存款 50
借:固定资产 50
贷: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 50
上述处理的优点在于充分考虑了医院作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这一事实,能够比较客观充分地反映不同来源资金的投入与使用情况。但待冲基金的引入使医院内部收入与支出的配比受到冲击,也给医院内部工作绩效考核带来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与思考。
4 明确了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账务处理
医院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设备的性能,经常会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对该业务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旧制度没有做出规定。各医院对此问题的处理也不相同,但大部分医院是作费用化处理,即将更新改造支出计入费用而不是固定资产成本,从而虚减了固定资产成本,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新制度规定,为增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延长其使用寿命而发生的改建、扩建或大型修缮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但对于大型修缮的确认标准,新制度没有做出统一规定,而只是规定由各省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这样的规定考虑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各省可以根据本地特点规定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标准,但也将会造成不同地区的医院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后入账价值将会产生较大差异,不利于全国医疗资源的统计、调查、分析。
5 新制度设立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旧制度对于医院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的处理非常简单,仅规定同时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对固定资产处置时发生的费用、残值回收的收入以及保险或过失人的赔偿并不反映。新制度规定,医院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完全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为核心,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支出、费用、税金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的借方,取得的各项收入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最终将清理净收入记入其他收入,清理净损失记入其他支出,可以完整披露此类业务的处理过程。
6 新制度未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与旧制度相同,新制度未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制度,也就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但在实务工作中,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医院花巨资购入的医疗设备往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市场价值就会发生大幅下降,但由于不能计提减值准备,此类资产仍要按照原值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从而虚夸了资产价值。建议参考企业会计制度,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定期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及时计提减值准备,使固定资产价值得到真实反映,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折旧;策略分析
医疗改革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下中国的新医改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如何更好地提高和整合医院财务意资源,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代化的管理必须跟上。财务管理上的收支是一项复杂烦琐的工作,其管理内容多,技术性及专业性强。要由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人员来负责以利于效率的提高。
新的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医院全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图书除外)[1]。新制度不仅要求医院在首次执行日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且要求对已经入账的全部在用固定资产追溯计提折旧。
这一财务制度的改制给医疗机构带来很大的反响,因为医院作为一个特殊机构在财务制度上一直与事业单位相同,并没有突显它的特殊性。下面就我院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策略实施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现状
1.1.1 支出与收益不符合配比原则,不能真实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果。特别是当下医院大量购置大型医疗设备,财务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更突出。
1.1.2 固定资产标准太低:新标准暂未出台,以往经济水平和物价水平过低,造成医院大量简易设备被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导致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过大,增加了固定资产数据统计的不准确性。
1.1.3 计提修购基金代替计提折旧,修购基金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成本低估,收支表结余信息失真。
1.1.4 固定资产报废不能完全清晰表达,不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支出和收入。
1.2 新会计制度特点
1.2.1 权责发生制应用程度大大提升
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并明确医院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而不再要求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本制度的规定进行。
1.2.2 会计系统同时体现预算和财务两种信息
新出台的《医院会计制度》要求会计系统中同时容纳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确立了兼顾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双目标、双基础的会计模式。
1.2.3收支更全,会计科目更具实用性
医院是医、教、研三位一体的整体。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科教资金不纳入收支管理,而作为专用基金管理,导致医院整体收入数据不全,无法真实反映医院的收支情况。新医院会计制度,在规范会计核算的同时,满足了实务工作的需要。反映的收支更全、会计科目更具有实用性。
1.2.4 新制度下报表体系更加完整,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制度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新制度下的报表体系涵盖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医疗收入费用明细表、现金流量表和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以及一系列的成本报表。
1.3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实施探索
1.3.1 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库存物资”科目。
1.3.2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彻底清理 根据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目录,结合固定资产的清理状态,对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
1.3.3完善制度,建立固定资产会计监督体系。财务部门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明细账(分为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账,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账。
1.3.4对固定资产直线折旧,加强管理 按照新制度规定,医院应当对除图书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医院应当按照新制度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将计提的折旧冲减待冲基金和事业基金。
1.3.5对资产购置、使用、折旧、处置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
2 结果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后,权责发生制应用程度大大提升,收支更全,会计科目更具实用性,医院资源得到合理优化布局、配置。
3 讨论
新一轮的医疗改革正在中国大地有序的推进,明确强调应坚持政府主导,在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各个环节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医疗服务机构及资源的合理分布,防止过分向特定地域集中[2],并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支出力度。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是在医改的大背景下修改和颁布的,2011年7月1日在全国医改试点城市医院执行,2012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执行。如何以此为契机整合医院的财务、资产管理资源,核算管理好医院固定资产是我们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新《医院会计制度》颁布后,我院组织财务及相关科室深入学习,并制定积极的措施。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新制度给医院财务带来的变化,医院同一般的事业单位还不一样,它需要通过成本核算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要求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是由于处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个框架下,医院执行权责发生制不是很到位,待摊费用等并没有完全使用,资本化支出和权益性支出也划分不准确。导致会计信息不能满足成本核算精细化的要求。 因此,在成本核算方面采用权责发生制显得尤为突出。
新医院会计制度取消了修购基金,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让资产负债更加清晰。 以往修购基金不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价值而是根据医院收入或结余来进行计提的。如此和固定资产本身的价值脱节了,计提的部分可能已经超过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还计提得不足,对固定资产核算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固定资产此前不计提折旧,在账面上反映的永远是初始成本,使医院资产负债表有水分,资产负债率也不准确。新医院会计制度明确了“大收大支”的概念,将医、教、研进行合理分类处理,并将科教项目纳入了收支管理。与此同时,随着医院面临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增、变更、调整了一些科目。新医院会计制度将医疗、药品放在一起进行会计核算,更加符合医院的实际需要。药品管理是大医疗行为的一部分,医疗和药品分开核算不利于财务的管理,而且人为分摊管理费用的方式容易造成医院收支结余不准,为避免因数据处理不当造成误解,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就显得更加合理一些。
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实施的操作探索中,我们除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完善制度,对固定资产直线折旧及对资产购置、使用、折旧、处置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外,为了及时管理和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动,合理调配资源,还应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这样一来既可以及时登记和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避免重复购置;又可合理组织和调配闲置的资产,促进闲置资产的再利用,避免浪费。
总之,科学合理的新会计制度是实施医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制度保证,有效的促进了医院内部财务管理,更利于整合医疗资源及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医疗,财务会计,制度,可持续
1.我国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现存问题
1.1 固定资产核算问题
(1)医疗卫生单位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后没有真是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因而导致医疗卫生单位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当前《医疗卫生单位财务制度》规定,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其实质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反映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里,但没有设置相应的“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以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和累计提取修购基金。从而造成医疗卫生单位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2)固定资产价值失真,会计信息不实
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科目,尚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随着技术更新,原来贵重的医疗设备仪器已日趋减值。然而,这些实际上已经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仍旧按购置时原值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那固定资产价值就明显失真,违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原则。
1.2管理费用的分摊不合理
现行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管理费用按医疗、药品部门人员比例逐项进行分摊。。采用这种方法分配后,医疗卫生单位的公共费用已完全摊入医疗、药品成本中,人为加大了医疗、药品的成本费用,使医疗、药品成本不实,隐瞒了医疗、药品的真实结余。
1.3会计报表缺失现金流量表
目前,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医疗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情况表等,作为经济活动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来说,会计报表体系中缺少了反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的重要报表现金流量表,使会计报表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其经济活动。
1.4 药品差价率计算不科学
现行《医疗卫生单位会计制度》对药品实行统一零售价核算,然而,由于医疗业务的特殊性,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药品不仅直接提供给病人,在其他环节也要使用药品,如科室领用的消毒药品、特殊岗位医务人员的保健药品、科研用药品等。由于医疗卫生单位药品实行零售价结算,使这类药品也反映了药品进销差价,因此,已实现的药品进销差价中也包含了这一部分非销售药品所实现的进销差价,这使得药品差价率的计算不尽科学,也必然导致计算出药品差价率高于国家规定的情况,不利于物价部门对医疗卫生单位药品作价的考核。
1.5其他
在我国现行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还有发放的奖金没有对应的入账科目、“在加工材料”科目列支的人员经费在年度分析中没有体现、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等问题,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2.建议
作为管理工具的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必须为医疗卫生单位总体改革服务,其改革必须与之相适应、相协调。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必须符合法律并紧跟财政、会计改革步伐。
2.1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体系,做好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修订要体现法律的基本要求,将法律的约束体现到制度中去。二是必须符合国际会计惯例。医疗卫生单位修订财务会计制度时必须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会计准则为依据,并注重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三是必须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四是必须满足社会各方对医疗卫生单位会计信息的需要。同时,修订的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必须满足财政、卫生、物价等政府主管部门管理的要求,满足医疗卫生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
2.2加强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监督机制, 确保会计制度严肃性
在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主体出于自身局部利益的考虑,比如为增进收入账目制定出的会计制度往往会与正式的规定不相符,这种有利于自身的会计行为是缺乏有效监督的。。一般而言,会计主体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都会得出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主体在利益上的分配。因此资产负债表中应有一个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使医疗卫生单位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其资产、净资产以及收支结余的情况,确保会计制度应有的严肃性。
2.3固定资产增设相应科目
(1)针对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后没有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从而造成医疗卫生单位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建议医疗卫生单位会计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具体核算办法参照企业会计制度。
(2)建议医疗卫生单位会计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办法,增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固定资产减值时借记“其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2.4药品核算实行分账管理
建议药品的核算分药库、药方不同价格记账。药品购进入库时,均按实际购进价入账,对于科室领用的非销售给病人的药品以实际成本价作支出,不反映进销差价;对于药房领用的销售给病人的药品则以零售价进药房。这样不仅使药品差价率的计算更加科学,而且药品科目的核算也符合《事业单位财务准则》第十九条“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构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2.5 增设现金流量表
建议医疗卫生单位会计报表增设现金流量表以反映医疗卫生单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
【参考文献】
[1] 高广颖,李月明.《医院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
[2] 权志光.改进现行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操作.中国卫生经济,2005,7.
[3] 曾道君.谈医院对外投资管理的核算.事业财会,2005,2.
[4] 淑华,陈大年.医院管理费用分摊对医药收支的影响.卫生经济研究,2003,10.
篇9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内容;核算方法
一、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的主要内容
由于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企业需对固定资产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按照各类活动的性质,可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活动划分为:固定资产的获取、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后续支出、固定资产清查与期末定价四类。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就是对这四类经济活动进行会计处理。因此,有必要对这四类活动进行描述。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获取
实务操作过程中,企业获取固定资产的途径与渠道非常多样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总结的固定资产获取方式有:购买、自行建造、租赁、外部投资、捐赠、债务重组以及非货币交易等途径。获得固定资产的渠道方式不同,其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同。
(二)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后续支出
首先,固定资产在投放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其价值会伴随着使用过程而逐渐消逝。与企业存货不同的是,固定资产价值是分期将价值转化为商品价值并最终转化为货币资金。因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要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内,按照合理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其次,企业在使用固定资产过程中,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或为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通常会对固定资产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扩建、维修等,从而形成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三)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为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保障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企业通常会在会计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并考虑资产损坏、技术革新或其他经济原因对固定资产价值造成的贬值影响,并根据可回收余额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价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四)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置
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对于某些不适用或不需要的固定资产,通常通过出售、对外投资、捐赠、偿债等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对于某些经过长期正常使用而最终报废的固定资产、因技术原因提前报废、受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影响而发生损失的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报废并出售残值。对该类固定资产处置活动,要进行及时的会计处理。
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
(一)固定资产购建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主要有购买、自行建造、租赁、外部投资、捐赠、债务重组以及非货币交易等。实际情况中,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来自企业购买与自行建造。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企业购买、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成本的核算。同时,根据购入的固定资产是否需要安装,将固定资产购买划分为: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同时,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又可划分为:自营建筑固定资产工程和出包工程。
固定资产购建的会计核算账户设置中通常有以下几个会计科目:一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所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其借方表示固定资产增加的原值,贷方表示固定资产减少的原值。通常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二是在建工程。“在建工程”表示已经处于施工前期准备、正在施工过程中或虽已完工但未完成交付的固定资产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按照施工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自营工程、外包工程。“在建工程”用于核算各项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借方表示各项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贷方表示完工工程转出的成本。余额通常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或虽已完工但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工程总成本。
1. 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借方记“固定资产”,贷方记“银行存款”,例:某企业购入一套无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价格为60000,包装费2000,运输费1000,且货款已支付。此时:
借:固定资产 63000
贷:银行存款 63000
2.购入自营安装的固定资产工程的核算。对于购入需安装且自行安装的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首先,将所有支出计入在建工程,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其次,安装工程结束后,将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例:某企业购入需安装的机械设备一台,单价为100000,运输费3000,且货款已支付,企业自行安装过程中耗用生产材料2000元,材料增值税额200元,安装工人工资1000元,会计处理为:
(1)购入机械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 103000
贷:银行存款 103000
(2)安装机械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 3200
贷:原材料 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00
应付工资 1000
(3)工程结束,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106200
贷: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
106200
(二)自营建筑固定资产工程的核算
首先,将所有工程实际支出计入“在建工程”,借记“在建工程”,贷记相关科目。其次,在工程完工并交付使用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
(三)出包工程的核算
出包工程是指企业将固定资产的建造、安装等工程承包给外来单位。该类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为:首先,根据合同约定,预付一定的工程款项。此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其次,固定资产工程完工,且经双反验收且完成尾款结算。此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例:某企业将厂房建设工程外包给某建筑施工单位,合同约定,预付款500000元,工程总价款为1000000元,剩余500000元在厂房施工完毕且验收合格后交付。会计处理如下。
1. 根据合同约定,交付500000元工程预付款
借:在建工程-厂房工程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2. 工程如期完工,且验收合格,甲方交付工程尾款
借:在建工程-厂房工程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借:固定资产 1000000
贷:在建工程-厂房工程
1000000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转化为生产成本的价值部分。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包括三方面内容: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工作中,首先要明确折旧的三因素,继而明确资产折旧的范围,通过采用合理的折旧计算方法,从而实现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合理提计。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应考虑的三要素为:一是固定资产的原价。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原始价格,该因素是计算折旧的基数。二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根据财务制度确定折旧年限。三是,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即固定资产报废时预期可以回收的残余价值。财务制度通常将净残值比例规定为3%~5%。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包括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例外情况为:一是过去已经单独估价并入账的土地。二是已经提及过折旧且仍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应提计的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预期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1-预期残值率)。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等。平均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处于使用年限,继而得出各个年份和月份的折旧额,该计算方法得出的每个年度、月份折旧额均相等。工作量法是指预计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可实现的工作总量,并求出单位工作量对应的折旧,从而按照经营年度内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计算当期的折旧额。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总折旧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从而计算得出各期对应的折旧额。该年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可回收额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根据2007年1月1日执行的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额即预计净残值,引入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的概念,新准则规定预计净残值为现值而非终值。当资产可回收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两者的差额为资产价值损失,并计入当期损益。其次,要明确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前提,即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只有确实存在减值迹象的前提下,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参考文献:
[1]周斌.企业固定资产核算探析[J].商业经济,2009(19).
[2]吕晓莉.探析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J].商场现代化,2011(10).
篇10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 产会计核算 对比 建议
一、医院实行旧制度时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旧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其不适应性致使固定资产核算出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固定资产标准太低
传统的医院会计制度设定的固定资产评定标准较低,在以前传统的评定标准中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定义为,价值五百元以上的一般设备和价值八百元以上的专业设备,使用超过一年以上,并且在连续使用的过程中仍能维持其本来物质形态的一切资产。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加之近年来物价的飞涨,这造成了大量本应计入低值易耗品进入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范畴。这无形中扩大了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与核算数据,从而导致了固定资产的统计数据准确性不高。
(二)没有设置“累计折旧”的会计科目
在旧制度下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中并没有“累计折旧”这一会计科目的设置,修购基金仅仅是根据资产的固定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进行提取的。固定资产经历了由购置而报废的相当长一段时期,这个时期内医院没有针对资产价值进行该有的变化整调,因此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即固定资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在其过程中或多或少产生了损耗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固定资产出现了贬值,但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科目这一项并没有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折旧处理,而是仍然显现固定资产最初的原始价值。这种不设置“累计折旧”的管理方法,不能将医院的固定资产及时、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来,因此管理者也难于根据真实的资产情况做好相应的财务分析,制定完善的风险预防体系。
(三)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
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固定资产中占有很大比例,现如今医疗设备产业发展迅速,加快了医院医疗设备的更换频率和更换周期,在医疗设备开始运行使用直至淘汰报废这期间会造成或多或少的损耗,间接地降低了医疗设备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所以说医疗设备一直面临着减值的风险。但是医院内部并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一会计项目,对于出现减值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的登记管理,仍然还是保留其原始价值,这就造成了医院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虚增。
二、实施新制度下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一)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有所提高
在最新制定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将医院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评定标准提高到了1000元人民币(个别专业性较强的设备单位价值评定标准提高到了1500元及以上)。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进行适当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样在新的经济与物价水平下使得医院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更加具备固定资产的经济定义要求,更加契合实质,而不只是以往重于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会计基本原则。
(二)在新会计制度中增设了“累计折旧”这一科目
医院的固定财产自购置之日起,在使用过程中是不断减值的过程,财务部门增设“累计折旧”这一科目是新制度的创新和应用,医院应该对除了图书之外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分析处理,一般固定资产都有其预计使用年限的,然后根据其使用年限系统、科学地计算各个固定资产的成本。通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固定资产的不同性质,分别采用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法按照相应的折旧比例来进行科学的计算。只要折旧方法被确定了,就不应该随意变动。如果确实需要采用其他折旧方法的,应该按照相关规定报给相关专业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并且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具体的情况说明。预计净残值在医院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中是不予考虑在内的。医院提取折旧的一般规律是按照月份进行的,这个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是不在折旧范畴内的,而是从下月才开始计提折旧的;这个月减少了的固定资产是需要这个月计提折旧的,下月开始不提折旧。固定资产自提足折旧之日起,无论以后能否可以继续正常使用,均不能继续提取折旧;对于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情况,也不再能够补提折旧。固定资产在更替变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后续支出可以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首先要明确固定资产更替变化之后的价值是否有所变化,折旧年限是否有所延长,新制定的会计制度通过设立“累计折旧”科目对折旧额进行重新计算,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有利于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新的会计制度增设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主要针对医院因淘汰、变卖、损坏等原因进行清理的固定资产净价值以及清理时所耗费的清理费用和获得的清理收入来进行核算。在此科目的核算结果中如果存在借方余额,意为固定资产尚未完成清理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如果有贷方余额,则意为医院还没清理完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固定资产清理结束之后,“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会被转为“其他业务支出”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中。按照这样的方法结算后,就可以通过数据清楚地反映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产生的净收益值或净损失值,医院因此便可以更好地对固产出售、报废、毁损情况进行监管,并对问题进行合理地控制,由此医院管理人员增强了固产处置的有效管理意识,可以很好地防止国有资产的无故流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对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的建议
(一)建议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由于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也比较快,定资产一直保留其原始价值,账目管理与实际核算情况不符合,不利于财务部门进行相应的核算。在计算过程中医院应该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做好“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免使医院的固定资产账面上出现虚增的资产价值。医院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核查是很有必要的,建议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全面盘查,对固定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合理预计,做好有备无患,可以更好地避免出现虚盈实亏的现象,努力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如果有固定资产减值现象发生,医院可以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与实际进行一一对比核算。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然后可以参考《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应按固定资产帐面价值――累计折旧数――预计可收回金额。在日后累计折旧中应当按固定资产已提减值准备金后的账面价值还有预计仍可继续应用的年限重新对提取累计折旧进行计算和确定。
(二)完善“三账一卡”制度
医院财务部门应当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统计表”和“固定资产卡片账”等方式,根据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分门别类地设置详尽的明细账,进行准确、仔细的核算。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工作中应当将固定资产中的国家财政下发的补助资金、用于科学研究的项目资金和其他各项资金的的数目及其所占比例的多少详细、准确地登记记录在明细账中。医院的主要财务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的资产总账进行建立和统计,同时做好一级明细账的统计和管理工作,二级明细账主要由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固定资产卡片账则由使用部门负责管理。最好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透彻地盘点,至少每年一次,努力做到账目和实际完全符合,寻找问题解决弊端。
(三)引入电子信息化使医院固定资产资源达到共享
建立科学的网络管理系统方便更合理高效地配置资源,对管理和控制固定资产的流动有重要意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目标是要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我国的各级各类医院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通过资源共享这一便捷方式,各个医院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医疗方面的学术探讨。一方面紧密了各个医院之间的联系,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资源共享,使多部医疗设备物尽其用,发挥其应有价值,提高利用率,避免因设备闲置而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每个医院都能够展现自己的长处,使得一些原本不起眼的医院脱颖而出,提高了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同时由于医疗设备的共享,可以为医院节省大笔的设备购置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医院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机会。实现资源共享这一目的就要求医院在各自的区域内建立局域网,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技术对医院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资源共享来提高对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统筹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要求越来越高,固定资产是医院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一定能够促进对于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进医院内部经营和管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制度财会[2010]27号
- 上一篇:简述新媒体营销的策略
- 下一篇:民法典中的遗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