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范文
时间:2024-03-29 15:5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发挥的。然而,如果只有自由竞争机制,“市场失灵”就可能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市场竞争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差距的悬殊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更应通过建立健全和谐机制,使全体劳动者在自主劳动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走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基本要求;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须以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受到社会和谐机制的约束,同时也受到共同富裕与协调发展目标和相应政策的引导;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是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各经济主体在和谐的环境中竞争,又在竞争中实现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充分的竞争不断地激发着经济主体的活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出现了竞争无序和失范等不和谐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规范经济主体责任、协调多方利益、均衡各方发展的和谐机制。近年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具有根本指导意义。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继续强化竞争机制作用的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开始形成和谐的共识,在政策操作层面开始形成和谐的导向,和谐运行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竞争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利益动力,和谐机制则为市场活动提供协调的力量和环境以及利益均衡的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只有这两种机制相互支撑、相互制约,才能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所以,一个和谐运行的经济机制首先必须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劳动者权益的实现。正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加强法制建设。在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分散竞争格局下,必然需要一系列法律界定各自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经济活动在“利己不损人”的规则框架下展开,引导经济主体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解决所遇到的利益矛盾,使整个社会朝着“帕累托最优”的目标和谐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不能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要通过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企业在不断改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引导企业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推动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好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和裁判员,解决好市场公平问题和其他矛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纯粹自由的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而“弱者”和“眼泪”又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如果说竞争机制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那么,和谐机制就应通过社会保障发挥雪中送炭的职能。
篇2
考点一: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和作用
1.市场与计划
(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1)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的。
(2)市场调节的优点: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在竞争中推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调节的弊端: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因此,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等观念。
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其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再次,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
(1)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必要性:①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各种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最后我针对复习中的重难点,实行方法上的突破。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如何实现的
(1)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示器。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反之,则会减少供给,刺激需求。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2)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3)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灵魂,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围绕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
市场机制就是在上述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竞争,价格在供求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2.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1)原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直接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直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措施:①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行政,建立透明、高效、务实、廉洁的政府,打造法治政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尽快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打造信用政府,做诚信表率。②市场主体要树立法制观念(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和诚信观念,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3.宏观调控手段的比较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三种手段各有所长,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在运用这三种手段时,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4.正确理解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
篇3
公民社会组织 (-organizations) 是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的民间公共领域,其基础和主体是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是改革开放后对 civil society 的译名,强调公民的公共参与和公民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对于公民社会的含义西方学者认为包括两点:一区别于与对立国家干预的社会生活经济领域,二意味着国家权力的一种法律上的界限。黑格尔曾在他的《法哲学原理》 中论述过:市民社会是区别于家庭和国家,是其内部成员得以保护并且市场得以运作的机构和制度是介于自然社会 (家庭) 和政治社会 (国家) 之间的地带。而马克思则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到有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阶段,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是社会的进一步分化。
在国内对于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定义,主要有政治学和社会学两种意义,民间组织是两种定义的共同主体界定,政治学意义强调公民社会“公民性”,社会学意义强调的是介于国家和企业之间的中间领域。综合以上对于公民社会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公民社会概括为国家、政府、企业经济领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总和,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
二、公民社会组织特征
1.民间性。民间性是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需要而自发产生并通过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来维持自身存在,是一种源于社会、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存在。民间性是衡量公民社会组织是否正真起到桥梁中介作用的标准,虽然其分离于政府部门或是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成立,但它是不带有政府行为特征的,是一种带有自发性的社会组织。
2. 官民双重性。官民双重性的特征的存在有其现实根源,首先由于目前不充分的经济发展和正处于转型期的政治体质改革,国家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由于一部分的民间组织是在政府的领导和协助下成立,并且在活动经费上受到政府的资助,其形成的路径具有官方性。按照政策规定,民间组织的成立、发展的经费在原则上,是由组织自行筹集,但实际情况有一部分民间组织在经济上依赖于政府,这就使得民间组织在成员上来源于民间社会,但实际的运作却没能脱离政府的作用。
3. 非盈利性。公民社会组织的成立目的不是追求权力和利益最大化,而是为其成员和社会提供不同于政府所提供的一定的公共服务。但非营利性并不是表示民间组织的活动是没有收益,但必须清楚的是这种收益不是其存在和活动的最终目的。公民社会组织是一种产生于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组织,其存在和运行都必须遵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公民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服务性的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属于第三产业,其发展也必须同第一、第二产业一样,同样以市场经济的原则为运作标准。
4. 服务性。公民社会组织的成立目的在于服务,服务性是公民社会组织的基本特性。公民社会组织没有公共权力,但却为社会、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即为政府、企业、社会利益团体、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技术等公共产品,以提供公共服务获得社会对自身存在的认可。这些服务包括:沟通、协调、咨询、监督与规范市场、政策监督与导向等。沟通主要存在于为政府与企业、社会、各行业、地区、公众个体相互之间,为其起到桥梁作用,传递信息;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减少摩擦,促进利益主体和谐共进;为各利益主体提供信息、政策、法律时事咨询和进行人员培训;以社会团体的力量监督规范市场主体的活动;依据政策规定对政府活动进行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5. 自愿性。公民社会组织成员来自于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依据各自所关注的问题自愿加入不同的社会组织,在一个社会单位内,不止于只有一个社会组织,而是多个社会组织共存,它们之间可能是有不同利益主张或不同的利益冲突,这也是公民社会组织多元性的表现。公民社会组织成员的自愿参与源于他们关注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可能是关系到多数人的大的公共问题,也可能是只关系到部分人的小的公共问题,但绝不是私人问题。
6. 过渡性。中国公民社会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够成熟,其典型的特征如自、自愿性、非政府性等还不十分明显。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政府职能也正处于转变期,而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大多成长于上世纪 80 年代时期,由于历史性原因无形中决定了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缺乏自主性、自愿性、非政府性。按照公民社会组织自身的性质和成立的原则,公民社会组织需要加快自身转型,脱钩于国家政府、党政机关,而是在国家政府、党政机关的监督和管理之下进行活动,政府主要通过民间组织的主管业务单位对民间组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三、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组织关系
1. 市场经济营造了公民社会。首先,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改变了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人们所了解的事物增多了,自主意识得以发展。同时,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平等意识更促进了人们对于自利的认识和追求,自主意识之下促使人们对于自身合法利益的诉求,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行促使人们之间出现利益分化,对于不同利益的追求,促使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壮大,在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治理中,公民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力量之源。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经济前,国家对社会是一种全面控制和管辖,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逐渐由原有的被管辖控制转变为国家与社会之间双向互动的局面。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国家发展有利于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而社会组织的发展则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后援力量,社会组织通过对国家建设、发展政策的理解和实施,从而促进国家社会良好发展,社会组织也会代表自己所代
表的社会阶层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和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帮助国家社会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第三,市场经济成为了公民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模式。“公民社会的标志是私人商业公司的自主以及私人社团与机构的自主。”市场经济的自由、自主、竞争特点,促进各公民社会的自主性,有利于公民社会组织发展成员,更有利于公民社会组织为了公共事务开展活动。同时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特点,市场经济塑造了公民社会意识形态,公民意识形态是指公民的公共责任意识在行为上的一种体现,体现在公民在处理与国家、社会、政府、公共事务、公民社会以及与其他公民关系之中,公民意识形态的激发有利于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和增强,公民会在逐渐增强的公民意识支配之下,寻求相应的政治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的良好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
2. 公民社会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特征决定了单纯的市场经济必然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在市场经济原则的支配之下对利润的追求会促使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便会影响社会的整体发展。而公民社会的发展则会对市场经济的这种缺陷给以弥补,“公民社会可以承担为经济领域培育市场,发展经济机制的任务,减少了许多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阻力。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也在另一方向度上展开,即社会自上而下地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在国家政府活动之外,社会成员自发或资源的创新活动形成了各种新的结构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如农村经济改革中,农民自主发起的经济合作组织、个体经济协会、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慈善基金会等各种民间组织的出现并积极开展活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极大的弥补市场经济缺陷。”公民社会源于市场经济,并且一经产生就以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一个自由、平等、/!/竞争有序、开放的环境和社会秩序,为此,公民社会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与市场经济之间架起互通桥梁,一定程度上从社会角度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合作互补。市场经济激活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并为个人和团体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提供了条件和空间,同时加速了整体同质性社会解体,使得公民社会发育、发展有了条件,使得社会民主目标实现有了基础。市场经济塑造了由主体、自主、平等、自由、竞争意识的个人和团体,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为自身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市场经济一竞争机制促进社会发展,社会财富增加,而公民社会则从社会整体发展层面防止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差距扩大,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为社会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形成一个公平和效率同时兼顾的社会大环境。
四、市场经济中公民社会组织发展
1. 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政治环境。十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要实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的政治保障,社会组织的发展被列入社会整体治理体系之中,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基金会管理条例》 等若干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架构的登记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以 《企业所得税法》 及实施条例、 《公益事业捐赠法》 等一批法律和相关政策法规为框架的社会组织配套政策不断健全完善”.社会组织的发展在逐步步入制度化的进程中,国家政策也同时对社会组织发展提出了政治协助和政治引导。
篇4
纵观我国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演变可知,虽然曾一度(1985一1988年)实行过分税制,但总的来说是以包千制为主的。包千型的财政体制与统收统支相比,当然是个进步,但由于改革以来国民收人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和财政包干制的固有缺陷,带来了以下问题:(1)财政收入占国民收人的比重不断下降。据初步统计,1991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为14.3:24.9:60.8,国家财政得比1978年下降了17.3个百分点。(2)中央财政人不敷出,赤字严重。改革以来,中央财政收人虽有大量增加(从1981年的224.7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367.9亿元),但由于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划分不明确,改革与发展中的高成本因子(比如价格补贴)不断增多,中央财政支出也不断增长,而且其速度大大超过中央
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致使财政赤字连年发生,“六五”和“七五”期间总赤字达581.8亿元,1990年1年就高达139.6亿元。(3)重复建设严重,形不成规模经济。中央和地方实行预算内和预算外双轨配及预算内收入地方承包的体制使地方主义大为加强,各地都相互封锁,以免“肥水流入外人田”;各地都争上项目,致使各地产业同构化严重。我国彩色电视机整机厂有76家,除青海、宁夏二外各省市区都有;电水箱厂家200个,光阿里斯顿就有8个,其中不少企业都亏损。可见,这种“分灶吃饭”的财政分配体制显然是不利于社会经济长期有效的发展、不利于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特别是维护中央对地方的调控权力,从而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转轨。
改革的出路是分税制,这也是十四大报告所主张的。但分税制又有多种模式,比如分产分税制、弹性分税制、分税包干制、分税分成制、有差别的分税制等。究竟实行哪种模式更理想?我个人认为,在转轨时期,有差别的分税制可能会更理想些。所谓有差别的分税制,是指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实行多种分税形式,既有全国统一的办法,又有各地区的特殊作法,既有按税种划分的,也有按税源分享的,对少数地区还可设立财政补助金或上交制度予以调节。之所以说这种模式更好些,是因为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如果全国采用统一的做法,则势必会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从而不利于转轨的稳定进行。为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在收入上实行分税制的同时,在支出上必须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职能。现在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职能还很模糊,该由中央政府管的事没管好甚至根本就没去管,而不该管或管不了的事却管了很多。若事权和职权的模糊状况继续下去,则实行分税制就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所以,分税制与事权和职权的划分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向,不可偏废。
二、收入差距问题。个人收入分配合理与否主要在于收入差距的大小。改革前,我国的·收入差距很小,所谓的“大锅饭”和“脑体倒挂”都是收人差距小的表现。因此,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今天看来,这个任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以反映收入差距大小的国际通用指标基尼系数为例。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农村的基尼系数已从。.222上升到33,城市的基尼系数已从。165上升到0.24,全国的基尼系数则从0.317扩大到0.38。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收入差距还将扩大,这是因为:(1)收入来源多元化。当收入构成以工资为主时,人们间的收人差距不可能太大;当收入构成中非工资收入占有较大比重时,人们间的收入差距就会明显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各种要素都可以而且必须进入市场,都可以而且必须获取相应的收入。可以想见,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离故系数较大的股息、利息、地租、风险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在人们收入中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2)市场在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加强。以前,我们把按劳分配与市场看作是水火不相容的,改革后有人提出过“两级按劳分配论”,即第一级是企业与社会的分配,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级是企业内部的分配,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贡献。这种观点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意味着即使按劳分配也必须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其他分配方式则直接由市场决定。市场是个“公平的无情者”,它能使人一夜之间成为富翁,也能使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这无疑会加剧收入差距的扩大。
应如何看待并对待收入差距的扩大?扩大收入差距曾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某一阶段上的必然;而过大的收人差距又包含着“两极分化”的因子,增加人们的不满情绪,从而影响向市场经济的稳定转轨。因此,我主张“适度收入差距”。所谓“适度收入差距”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这种差距既能形成一种激励,又能为人们所接受,即不小大不;二是这种差距是一个区间,且是变动的,它与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一种动荡协调关系。现在我国的收入差距总的来说还很小,特别是在城市,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化分配体制改革,扩大市场分配的范围。当收入差距过大,已从起正作用转为起负作用时,我们必须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调节,主要是运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和个人收入调节税去调节,以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三、社会保障问题。在市场化进程中,下列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1)失业问题。就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碰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为减轻社会负担和社会振荡,我们曾采用过统包统配的办法,也忌讳使用“失业”一词。但统包统配办法是无效率的,必须进行改革,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把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都推向市场,劳动力的供求由市场力量决定。劳动力总量的绝对过剩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使失业不可避免。(2)老龄化问题。我国现在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比例为5.8,1,有的单位和部门还不到。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比例将变为2,1。这样高比例的老龄人口全由企业包下来是不符合规模经济原则的,也不可能,故必须由社会出面来解决。(3)体制改革问题。经济运行原则和运行方法都大异于指令经济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现行体制进行综合配套的改革。在很多人看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似乎没有所有制改革和价格改革那么重要,但到今天,所有制、价格等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已受制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成了其他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篇5
[关键词] 社会系统;市场经济;知识产权;耦合
[中图分类号] D9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3)02-0016-0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十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一方面要全面落实和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凝聚创新热情,激发创新活力;另一方面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为促进知识产品流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知识商品经济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与亮点,从社会系统论理论出发,重新审视市场经济与知识产权之间的耦合性关系既是时展的需要,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一、社会系统中的“耦合原则”
(一)系统与社会系统
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1]。而且他一再声明,当我们讲到“系统”时,我们指的是整体或统一体。钱学森说:“什么叫系统?系统就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整体,所以系统的概念就是要强调整体,强调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2]即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被称为元素,亦即相对于它所属的系统而言,它是不可分的基本单元。而部分本身也可以是个系统,即它也是由若干个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整体。这样,部分相对于其所属的系统而言是元素,相对于其包含的元素而言是系统,即子系统。
从上述定义来看,实际上一切事物都以系统的方式存在,也都可以用系统的方法加以研究[3]。对于社会而言,它也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系统,钱学森称之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至于社会系统的结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维纳说:“社会通讯是使社会这个建筑物得以粘合在一起的混凝土。”[4]显然,维纳是把社会系统看成是因为各种要素相互联系、交往而形成的整体。根据钱学森的社会结构体系观,社会系统的中心是人,人处于社会系统最重要、最中心的位置,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社会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即由经济的社会形态系统、意识的社会形态系统和政治的社会形态系统组成。这三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适应。在经典作家那里,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系统理论,但是在分析社会运行时无疑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思想,即整体性思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5]可以说,马克思所谓的社会结构是:在物质生产力这一内环境之下,由经济结构、上层建筑(法律的和政治的)以及意识形态三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看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结构所做的描述是大致相同的,即,社会系统作为整体,其结构是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这三个子系统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相互作用而成的[6]。
其实从系统论的思想来说,任何有关联的事物都可以组成一个系统。所以,当我们分析社会结构的运行时,既可以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这样宏观的角度分析各个大系统之间的关系,或者这三个大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分析各大系统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如市场经济与知识产权原本分别属于经济和法律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固然可以从经济与法律的关系来说明,但这样的论述未免过于笼统。这里可以借助系统论的观点,将二者视为一个小系统予以探讨也许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系统的稳态与功能耦合
从系统的内部看,每一个具体的系统都存在结构与功能。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结构反映的是系统内部关系,是系统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7]。从结构的定义可以看出,系统的稳定性是由结构决定的,即由系统各个要素的相互运动变化之中表现出来的动态稳定性。当系统处于这种稳定性时,我们称之为系统的稳态。功能是指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相关联系方式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是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方式[8]。
耦合原是个物理名词,原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概括地说,耦合就是指两个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在系统论中则是指系统间或一个系统的各种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有两个子系统A和B,当A的功能(输出)恰恰等于B所需要的条件(输入),而B的功能(输出)又与A所需要的条件(输入)相符,这时,A和B就能在相互调节中一方面保持各自的稳定,另一方面A和B又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更高层次的大组织。也就是说,只有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条件能够形成一个耦合网络时,小组织才能形成一个大组织。这一原则就被称为组织的“功能耦合”原则。一个系统只要它内部具有相互调节的机制,就能维持系统整体的稳定,这个系统就能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存在[9]。
(三)“市场经济-知识产权”系统
市场经济是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模式。
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产权经济。市场的目的在于交换,而交换的前提就需要明确产权,即需要明确交换对象的所有权人,而所有权则是产权的重要内涵之一。著名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把产权看作是人们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使用资源的权利或规则。他说,产权体系是“授予特定个人某种权威的方法,利用这种权威,可从不被禁止的使用方式中,选择任意一种对特定物品的使用方式”[10]。即,产权是个人对资产的利用选择。黄少安先生则明确指出:“所谓产权,简言之,就是对财产的权利,亦即对财产的广义的所有权——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它是人们(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形成的经济权利关系,其直观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11]
市场经济必然走向知识经济。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存在,但是,知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而形成知识经济模式则是近现代以来的事情,而这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市场经济强调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在各种交换中选择最具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显然会造成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而以技术为核心的知识产品是市场主体最有力的竞争工具。所以,市场竞争必然会刺激知识生产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分工日益细化,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日益分离并逐渐形成脑力劳动者阶层,从而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知识产品也成为市场交换客体的重要形态。
市场经济还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要保持自由交换在一种稳定的、可预期的模式中进行就需要一定的法律规制。即依据市场经济内在规律建立健全经济法律法规体系,要求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规范市场主体权利与义务;靠法律明确对知识资源、有形资源和自然资源产权的界定,确保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12]。
可见,市场经济与知识产权制度存在天然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市场经济是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催生了知识产权制度;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市场经济中知识产品交换秩序的维护和保障。但即便如此,二者是否具有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具有耦合性,还是需要作更深入的分析。
二、市场经济与知识产权耦合性的表现
(一)创新与激励的耦合
市场经济中,交换主体靠争取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额获取利润,因而降低成本、革新技术、追求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市场经济主体普遍追求的目标[13]。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竞争型经济,而创新则是市场主体提升其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
创新的过程也是主体运用其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智力成果是创新活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最初,智力成果附着于有形产品上,主要以有形产品的附加价值形式体现出来。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水平的提高,智力成果逐渐取得了独立形态并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知识产品。与有体物相比,知识产品具有无形性、可共享性、易复制性等特征,因而被视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既然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就存在被搭便车的可能性。事实上,知识产品的易复制性使其再生产的成本花费非常少,在网络环境下,复制知识产品的成本甚至可以是零。而知识产品的原创投入成本非常高,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产品需要其创造人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而这一般都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产品无疑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或潜在的市场价值,但由于其重制成本非常低,所以一旦被他人非法获得,会使权利人不仅无法享有应得的巨额利润,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这势必会极大地打击市场主体的创新热情。所以,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市场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激励市场主体不断地进行创新。
(二)资源配置与利益平衡的耦合
由于人的智力活动本身很难共享,所以知识产品在本质上可被视为是个体脑力劳动的产物,但知识产品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公共性而很难被界定为纯粹的私人产品。因为,任何知识产品的形成都离不开对他人知识成果的学习,即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将某一知识产品视为某个人纯粹的私人产品而赋予其绝对的所有权,缺乏正当性基础。
为了实现个体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之间的平衡,使知识产品的公共属性和私有属性能够同时得到实现,知识产权法律在制度上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机制。其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法律首先界定知识产品的私有权属性,在财产权归属意义上承认知识产品是一种个人财产;其次,知识产权法律规定了公开制度,要求知识产品拥有者必须公开其产品的信息内容和技术方案,将这种产品的私有性进行公共化,使社会和他人能够利用新的技术成果;第三,对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利期限、范围和使用等进行合理的限制,超出法定期限,该产品就进入公共领域,同时规定了在一定范围内的合理使用制度。上述知识产权制度安排的核心就是在产权界定的前提下将知识产品的外部性内部化,其立法宗旨就是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寻求合理的利益平衡点,既保障知识产品的应用和传播,又保障创造者的利益,调动其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生产出更多的知识产品为社会所使用,实现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良性循环[14]。
(三)知识流动与产权保护的耦合
在市场经济中,知识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其静态价值而是体现在其流动过程中,即对知识产品的使用中,因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不仅仅强调对知识所有人的保护,更强调建立一种促进知识使用与流通的机制。这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功能无疑是耦合的。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其保障功能可以使权利人乐于公开其知识成果而不担心被人模仿,另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有偿转让等制度规定,使得知识成果在一定范围内为更多的社会主体使用。这在客观上会增强知识交易双方的预期,从整体上降低了全社会知识交易的成本,进而促进知识产品在更广阔的范围中流动。
三、市场经济与知识产权制度“耦合性”的意义
揭示市场经济与知识产权制度的“耦合性”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体现在对二者“耦合性”关系的具体描述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耦合性”关系的认识来探求如何实现二者功能互动中的良性发展。
(一)市场经济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
马克思说“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这是对法律运行规律极其深邃的洞见[15]。任何法律制度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要服务于一定的目的,或者说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正如波斯纳所言,“法律是功能性的”[16]。
知识产权制度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有人类就会有知识产品,但为什么直到近三、四百年方始有知识产权制度?其中固然与很多因素有关,但市场经济的兴起无疑是重要的经济原因。但仅仅说明这点并无十分新意。本文想表达的是,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密切性不仅体现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兴起与市场经济的形成有关,而且体现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如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鼓励创新,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倾向于保护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将知识产品更多地视为一种个体智力产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利益观逐渐受到重视,于是强调公共利益就成为知识产权制度设计的一种新的趋向。市场经济对知识产权的基础性作用不仅体现在历史发展的纵向上,还体现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上。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更强调将知识产权视为个体私权并试图勾画出国际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呼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强调知识产权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所以,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耦合性”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二)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保障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转型 大学生 社会核心价值观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33-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身边所有事物的判断与评价的标准,也是生活中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能力,一个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不仅是重要的处事标准,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另外,大学生是一个有着独特见解的知识群体,他们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核心教育,但我们也要正视当下的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身处于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他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一直处于模糊、游离的状态。他们在以国家利益为重,追求真善美的同时,也以享受主义为主,追求自身的名利。这种现象是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学校应该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更新,探讨出具有时代性的教育策略。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方位改革,多元化的文化共存,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点就是打破原有的旧体制与旧观念,但新的体制却没有及时确立,这导致人们的思想陷入混乱的状态,进而出现错误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并不成熟,他们的价值观很不稳定,极其容易受到市场经济转型的影响。市场经济转型确实给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干扰,这种干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因为市场经济的确立发生转移
大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是自我实现,而且他们的思想比之前更加注重追求自我的实现,注重才能的发挥。相互竞争是大学生欣赏生活的态度,在社会核心价值观这方面,他们主张自我选择与独立思考,不愿意在市场经济转型中充当顺从的角色。相对于市场经济转型前,他们不再提倡“无我”,而是过于强调“唯我”,导致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取向有偏差。
(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市场经济转型出现混乱、多变的特点
因为市场经济转型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大学生的思想陷入一片混乱,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判断标准不明确,过于依赖感性判断而忽略了理性,在生活中盲目从众,思想上缺乏定力,立场不够坚定。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例如拼爹、腐败问题等都对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对政治信仰的冷淡,缺乏社会的使命感。
(三)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功利化特点
很多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向世俗化靠近,主要表现为:他们用自我实现去评价事业的价值;用物质精神去评判生活质量;用经济收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在学习上只求平稳就业。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这种观念明显弱化了拼搏精神,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市场经济转型给很多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现象抑制了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增大了教育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难度。市场经济转型对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而言,是一个非常时期,所以要加强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二、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策略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常常会陷入混乱与迷茫中,所以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的教育,并提升在大学生意识形态中的引导地位。学校是大学生思想的传播基地,如果没有确立好马克思理论的地位,就会带来非马克思理论的思想,这些思想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其次,学校还要提升“两课”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让学生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学会用的唯物辩证思维方法去加强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再次,必须对大学生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大学生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通过时事的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紧跟时代的脚步。最后,应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明确地指出了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标准,这为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奠定了基础,能引导大学生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二)提高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指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尊重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意识,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自主能动性,满足他们精神的内在需要,关注他们的内心认同。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导致学生也认为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要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还要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始,要使学生与教师都通过关系的塑造,最终达成共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对自我价值肯定的同时,得到尊重。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理性层面的提升,还要加强大学生感性层面的认可。学校只有关注学生的成长,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激励大学生从情感上关注事物,这样才能让他们的价值观向生活的道德层面贴近,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适应性,进而树立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每个学校的精神文化都是由学风、校风、教风组成的,学校间的精神文化都具有独立性,只要形成了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就会对学校各个成员的思维与行为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精神?首先,因为每个学校的精神校园都具有独特性,所以不能盲目跟风,只有根据学校的特点建设具有特性的精神文化,才能让学生向学校的精神文化靠拢,在形成凝聚力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学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建设学校的精神文化要保留学校的传统文化,一些拥有悠久历史的学校,例如北京大学的科学民主气息、清华大学的自由独立风格,都吸引着无数学子,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其次,学校的教师和领导还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的作用。除学生群体外,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他们的举止与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他们要以身作则,具备良好的品质与优秀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主导整个学校的精神文化,对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要抓住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转型,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既包括了市场经济转型的客观因素,也包括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不正确的主观因素。正因为社会核心价值观涵盖了人们对社会、人生以及世界等各方面的价值共识,普遍涉及每个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以及思想观念,是人们思想的主导者,所以,学校对大学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抓住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搞好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社会这个角度来看,必须要真正使社会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家的立法、政策与社会管理的指导原则。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师必须要提高课堂质量,使大学生从理论上认识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的集种表现,并认识到社会核心价值观决定着理想信念与价值导向,能提高明确的评判标准。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反映出良好的行为规范,就要求教师不仅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者,也是学生日常行为的督导者。所以要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起来,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贯穿到学生的思维与行为中。
[ 参 考 文 献 ]
篇7
【案情简介】小刘2003年5月在某房地产公司上班至2006年2月13日,公司未与小刘签订劳动合同。2003年6月被聘为售房部内勤员,工资实行基础工资400元+浮动工资100元+岗位津贴50元。2004年3月18日公司安排小刘从事售房业务工作,工资实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销售提成。小刘多次要求公司为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但公司迟迟不予办理。小刘于2005年12月、2006年1月全额补交了2003年5月至2006年的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费。2006年2月13日公司以没有新的开发项目为由辞退小刘。小刘要求公司补缴社会保险并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公司以业务人员工资为提成工资,与小刘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
【裁决结果】某房地产公司1、支付小刘2003年6月至2006年2月应由公司承担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2、支付小刘4年工作期间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评析】本案争议的焦点有三:一是某房地产公司与小刘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二是没有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否应该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三是没有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是否应该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据法律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三、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合同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自招用劳动者之日起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某房地产公司在聘用小刘时,应当按照规定与小刘签订劳动合同,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小刘虽未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小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在公司,而公司将小刘辞退后,又以此为由,不补缴社会保险费,此种做法与法律法规相悖,应予纠正。因此,公司应支付小刘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并补缴小刘被辞退前公司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费。
栏目责编:知行
篇8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全面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我国法制体系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风险。一直以来,依法治国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旧的法律制度将遭到淘汰,新的法律制度将逐步建立起来,以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需求。每项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实施,都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和市场环境,而在当前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多变条件下,我国的行政法也在社会变化过程中变迁,以建立起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行政法制。经济社会的变化推动了我国行政法全方位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的行政法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是根据社会需要所作出的自我调整,但是,在这种调整过程中,行政法制度的变迁却面临着困难,存在着问题。
一、行政法制度变迁
(一)行政法制度的概念
行政法制度,即行政法律制度,是关于行政关系、行政行为和行政程序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制证法律,而行政法制度的变迁是指行政法制的替代、转换和交易的过程[1]。制度变迁理论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其强调制度更替和演化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在我国传统的行政法对其制度变迁的研究中,往往忽视了行政法变迁所需的因素,将其与所在的社会环境隔离开来,使对行政法制度变迁的认识缺乏全局性和综合性。
(二)行政法制度变迁的类型
1.封闭型的行政法制度变迁
封闭型的制度变迁主要是在国家垄断性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政府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权利,独自决定和拟定全国的制度变迁方案,无须采纳公众意见,无须公众参与或知情。这种性质的制度变迁忽视了社会的客观发展,忽略了群众的利益,因此缺乏有效的评判和谨慎的决策,可能会出现违背公众意愿和损害公众利益的现象。
2.半封闭型的行政法制度变迁
半封闭型的制度变迁主要是在政府主导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一般是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国家。一方面,经济发展正处于变革期,市场刚刚起步,企业对于社会经济未来发展方向没有自我的判断和认识,而且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没有自主决策权,长期的惯性运作使企业面临变革时不知所措,在此条件下,需要政府给予帮助和引导。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认知,对于市场变革必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转型时期还需要政府扮演主导角色,推动制度的变迁。
3.开放型的行政法制度变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各种利益集团必将相继出现,而政府也在市场经济的变革中获得了更多更理性的认识,所以,相对于封闭型和半封闭型的制度变迁,开放型的制度变迁更注重市场力量的均衡,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个广泛参与的博弈过程,变迁的类型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需要根据社会状况、市场发展条件、利益集团等各方面情况加以分析。在这过程中,市场主体是第一推动力量,而政府作为第二推动力,公开制度变迁的信息、选择方案、标准和程序等。
二、我国行政法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
从建国到至今,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2]。而行政法制度也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新发展。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法制度,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资料基本上归国家所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由政府和国家指导,必须全面听从于政府的领导,我国经济就像一台由政府操控的大型机器,经济社会的任何发展都由政府决策。在此条件下,行政法律制度只是一种法律表现,没有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第二阶段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时期的行政法制度,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开始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在此社会背景下,行政法已实现了由管理模式职能的行政法制模式向控权职能的模式转变,行政法律体系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完善,也发挥了一定的实质性作用,但是由于国家急于立法,出台了一些内容简单、约束性差、严肃性不足的法律。第三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法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面放开,国家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得以改善,依法治国的理念使我国法律制度得以完善和发展,而在此条件下的行政法也实现了新的发展,成为具有法律约束性的行政法律制度。总的来说,我国行政法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其通过不断地修正社会结构中失衡的集体活动,获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均衡。
三、转型期我国行政法制度变迁的缺陷
(一)行政法律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法律失衡
行政法制度在变迁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行政主体缺乏约束,变迁制度缺乏推动的激励机制,社会成员对法律制度的不满,行政知识和技术的落后,经济社会建设缺陷等等,这些负面的因素将会导致市场经济法律失衡,行政法律体系不健全。具体来说,行政规则缺乏透明度,我国的行政工作长期以来处于封闭状态,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透明性差,群众知情权受损,行政公开制度严重滞后。而且,尽管我国已经实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制度,但在实践中收到行政复议、司法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只是少数而已[3]。从中可看出我国整个行政体制建设不完善。另外,行政法文存在漏洞,待新的条文出来已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差。总的来说,这些都是行政法律体系不健全的表现,也是行政法制度变迁过程中造成的缺陷。(二)行政法制度的变迁缺乏系统性分析,形成恶性循环,增加制度改革的成本
制度变迁是根植于社会结构之中的,良性的行政法制度变迁需要全面了解当时社会环境,深入分析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系统性、规范性地解决可能面临的问题,才能使行政法制度变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来说,经济体制是行政法制度变迁的基础,只有在有效的经济体制中行政法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政治体制是行政法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力,行政法制度变迁很大程度上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种手段。而技术是行政法制度变迁的源动力,只有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才能为制度变迁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技术基础。这些因素都是行政法制度变迁的约束力量和决定力量。如果没有充分衡量和分析社会经济中相关要素的作用,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地决策,会形成“消极应变型的变迁”的恶性循环,增大改革成本。
(三)公民权益无法得到全面的保障
行政法制度变迁中的主题格局涉及到政府、企业、公民等市场主体。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使公民没有参与和评判的权利,行政法律制度成为政府权利的附属品,在经济社会逐渐的变革过程中,政府对市场经济主导权利的减弱,公民对于法律体系的建设有了一定的知情和评价。但是如果行政法制度变迁在客观上不具备保护人权、强化人权的机制,一旦这种制度变迁成为惯例和范式,这种对人权的漠视甚至侵害就会无止尽地蔓延和泛滥[4]。公民的权益无法得到全面的保障。行政法制度的变迁产生负面效应,缺乏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机制。
(四)忽视了配套制度的建设,引发相关社会问题
消极的行政法制度变迁由于缺乏系统性地分析,不能综合考虑经济、政治、社会、技术发展的因素,从而忽视了体制变迁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使得行政法律制度变迁普遍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为社会问题的引发造成了隐患。比如文件审查制度、上访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都需要加以建设和规范,辅助行政法制度的建设,做好相关的政策准备工作,以增强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作用。如果忽视辅助制度的建设,一旦出现问题,在制度范围内小修小补,为问题的扩大埋下了更大的隐患。所以,在行政法制度变迁过程中忽视对配套制度的建设,将不利于社会的体系的完善,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四、总结
我国的法制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行政法制度的变迁需要全面分析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充分考虑公民的权益,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设,才能使行政立法发挥作用,反应我国实际国情,维护市场和谐统一,保障公民的权益。虽然我国行政法制度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在逐步的改革过程中完善起来,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原因,在当前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行政法制度变迁过程仍遗留一些问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和完善。
篇9
关键词:地方政府 政府职能 改革创新 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已然成为主要潮流,而对于地方政府职能的改革更要从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出发,当头的便是其代表的特点,分为三点。
第一,科技创新时代下,知识经济正在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经济发展不单单要依靠管理和发展,更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合在一起。首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注定了信息化经济的建设。不断创新的新科技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更重要的是,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了一段信息载体。无论是新的产品还是全新的行业机构,都离不开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和作用,不仅仅如此,在社会经济中,一些边缘产业和销售企业也离不开新科技革命的帮助。在现代经济中,知识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知识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也是越来越明显。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完整的掌控地位。近百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是每一个企业争相竞争的目标。在激烈的压力竞争下,全球经济的优秀资源正逐渐被分配和优化,不仅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是让资本主义经济渐渐渗透入了全球各个国家。虽然中国的根本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是必然的,同时也是中国在世界强国内站稳的根本所在。落后的传统思想只会束缚中国的发展,只有真正冲出传统,冲破禁锢,中国才能顺利并且可持续发展起来。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已然成为常态。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愈演愈烈,况且中国的绝大部分经济都集中在国土范围内的东部,也就是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国际经济交流得也最是密切。经济全球化内,技术、人才等等资源是各国都希望得到的,而我国要想更加贴近经济全球化,首先就要做到国内的商业自由贸易化,真正做到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
2.地方政府职能改革的挑战
地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获得了一个庞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一些强权贸易被取代,而从发达国家等西方世界带来的压力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而渐渐抱团经济,形成区域性经济。因为市场分工的细化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劳动生产力也偏向于区域性分工转向国际性分工。发达国家资本持续不断地流入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在借助大量的资本和市场优势获得经济上的发展,原本巨大的差距也在渐渐缩短。因此,地方政府的功能也迎来了一段时间内的巨大机遇。不过,机遇中往往会伴随着挑战,有如其下。
第一,中国政府是富有强烈责任感的政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切实从人民的角度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却很难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中摆脱出来,渐渐的,政企不分便成为了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一道难关。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了过多的权力性干预,除此之外,过多的管制和复杂审批程序更是加大了经济发展的难度,政府很难在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摸清自身的角色,很难对自己进行定位,如此一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就很难发展起来。
第二,管理方式的落后。政府在监控经济发展的同时,管理方式的正确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管理方式则是行政手段,利用行政上的优势和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直接性干预。不过,这些传统的管理方式更多的是太多介入,却很少收到明显的效果,反而经济在预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因此,在地方政府职能改革的路途上,正确科学的管理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一支真正懂得如何进行管理,在市场经济中准确定位的政府人才队伍便是对地方政府职能改革的保证和完善。地方政府在管理手段上不断从经济控制方向受到巨大的挑战。中国的社会环境很特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要迎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加强行政改革,弱化地方政府职能干预作用,加强地方政府职能服务作用,从干预到监控,从监控到服务,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寻求地方政府职能突破的真正方向,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第三,行政效率低下。在地方政府中,因为没有良好系统的监控,一些官员因此而滋生了腐败,的问题也是影响政府职能正确进行改革的关键因素,问题的扩展使得党内渐渐兴起一股不良之风,在这阵邪风下,党群的良好形象和国家法律不断遭到破坏,虽然偶有调控,但是总体上却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首长领导的命令大于一切,上级的脸色便是办事的主要宗旨,暗箱操作存在于经济发展的每个角落,国家法律遭到了一些地方官员的蔑视和垄断,如此一来,若没有长久和强力的管控,国家经济必定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另外,这股邪风还助长了权力经济的滋生,表现特点主要有长官意志决定一切,权力垄断地方行业经济,蔑视法律,无法无天等等,这些落后不正确的做法和现象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都是不相适应的。
3.经济全球化下的地方政府职能改革
第一,要准确对地方政府进行角色定位。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扮演好正确适当的角色,什么时候参演,什么时候退出,都要准备把握时机,不可错位,也不可越位。坚持先进科学的理念,市场经济需要自由和创新的空间,地方政府应该积极使用自己的经济职能为地方市场经济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加强地方经济竞争能力。
第二,优化地方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影响地方经济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稳定的良好保证。做大做强成为了一些产业竞争的优势,但是,归根究底却是朝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而地方产业园区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政府是扶持者的角色。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主要分为三步走,分别是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在初期阶段中,政府的角色是规划者者,保证产业园区的质量和环境,在成长阶段,政府的作用是监督者,保证制度的完善和规律的遵循,在成熟阶段,政府则是放任而为,无为而治的思想应当被应用到政府实践工作中,真正让市场经济渗透进来,给予经济发展自由的空间,如此一来,必定能加强地方经济,使得地方经济越做愈好。
4.结语
总之,中国特殊的发展背景和悠久的历史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发展地区,针对特殊的情况就要用特殊的办法去治理和管理,在发展中治理突出问题,在治理中管理规则,防止其中有者破坏大势,破坏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地方政府职能的改变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向,我们可以坚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政府地方政府职能改革必将成功。
参考文献:
[1]冉晓丹.地方政府职能的演变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06(5).
篇10
一、工商管理的发展
(一)由小变大:从一开始专门针对私营工商业、集贸市场的管理,到现今的“六道检查”及以其为基础延伸出的价格管理、标准管理与海关管理,工商管理的功能和作用,跟随着社会改革的加快和市场体系的日渐完善,也渐渐的扩大起来。
(二)由单一制系统:由单一的管理监督演变成集组织、协调、控制、服务与监督一身的系统管理,以满足开放市场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对于宏观调控的需求。为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商管理要求根据法律规定确认、支持、发展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完善市场体系。
(三)由单一变多元:管理方法由最初单一的行政方式发展到现在行政、法律、经济、思想政治教育交错组合的应用。尤其是在管理法规上的建设,根据经济的发展规律,对破坏市场经济的主体实施违约金、赔偿金支付、罚款、没收财产、冻结银行账户等处罚手段,引导市场经济照规定目标健康发展。
二、工商管理职能
(一)强调良好信誉制度的建立。即使市场经济有着属于自己的运转规律,但是,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对其制约规范的话,就无法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加大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国外价值观的大规模涌入,是人们遭遇到的危机,经济活动的诚信问题日益严重。假若存在这么一个经济环境,相关经济法律法规不存在或执法无力等同虚设,消费者和投资者双方严重缺诚信操守,那么要顺利进行经济交易是完全不可能的,经济发展也只会停滞不前。要想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消费者及投资者都要求自觉维护自身的良好信誉,拥有健全可行的法律法规。因而,对于市场经济上的管理,政府要逐渐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关注,转而加强对社会各方面事物的监管,提供更优良的公共服务,加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和建设力度,努力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良好地运行环境。工商行政部门要做好政府下划的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审查工作,加强审查力度,杜绝不合格者进入市场经济运作体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工商管理部门是行政管理体系的“首脑”。其主要存在目的就是对各经济主体进行引导,让其以符合经济学观点——就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由市场客观规律调节,满足自己获取利益欲望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样的模式来参与经济活动,确保其经营的利益方向是朝着长远及可持续方面前进,要求各经济主体都有良好的诚信荣誉感,自觉的遵守和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创造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
(二)对于经济的管理操作。
1、随着企业不断的改革优化,市场经济的需求日益提高,工商管理部门也根据时代的要求,对过去的经济管理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增删一些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调整措施。企业作为有机经济实体,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及支柱作用,也是工商管理的重点。相关企业管理政策的制定,是在对企业发展现状进行过切实可行的调查分析之后,以确保企业发展利益的目的来进行的。在企业面临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往往面对着该往哪方面前进的困惑,这时候工商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的对企业伸出援手,为企业提供可靠的后援和支持工作,协助企业顺利度过改革转型期。全心全意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全面、即时、快速的应对企业提出的各类需求和问题,在企业遭遇资金困难期时,加大对其资金援助额度,强调对企业实际困境的解决力度。
- 上一篇:财务问题整改
- 下一篇:生物医学工程国内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