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工作考核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9 11:3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体育工作考核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体育工作考核方案

篇1

根据《*省2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2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体育考试)成绩(总分30分)计入中考总成绩。此项工作在省教育厅统一领导下,由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全市考试方案、考试项目、评分标准、考试规则以及考试的检查、巡视及市区考生的体育考试组织实施工作。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负责本县(市)体育考试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有关学校负责组织考生报名、体检、平时体育锻炼成绩、体育课成绩登统上报等项工作。为了切实做好体育考试有关工作,特制定实施细则如下:

一、考场与器材及有关要求

1、考场

教育局本着方便考生、就近考试并兼顾统一标准、便于组织、便于封闭的原则设置考点,考点必须具备考场所需场地、器材、设施和组织条件等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学校不能做考点。

(1)根据体育考试规则要求,体育考试场地必须是全封闭、周边环境良好的标准400米、300米或200米田径场及与田径场相邻的室内测试考场。

(2)考场内、外要张贴考生须知及有关考试项目、评分标准、考试时间、要求、纪律和一些宣传、鼓励内容的标语,营造健康有序的考试氛围。

(3)考场内要设检录处和各考试项目考试区,并在各考区准备所需要的标准器材,以及桌子、椅子、体操凳、卫生饮用水、白灰等物品和设施。同时要求各考区的布局要合理,要有一定的间隔,避免互相干扰。

2、器材

根据《*省2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要求,各考点要根据当年的考试项目,配备符合标准、统一安全、数量足够的器材设施,保证体育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保证体育考试安全、顺利地进行。绝不允许非标准器材进入考场。

3、安全保障

(1)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的安全教育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并明确一位校级领导专门负责体育考试全过程的安全工作,特别是要加强交通、医务监督和安全教育等项工作的领导。

(2)一定要做到先体检、后考试。体检可与初三学生常规体检相结合,体检时间应放在初三年级体育考试之前进行,决不允许未经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参加身体素质考试(体检不合格者可申请免试或缓试)。

(3)凡报名参加考试的学生,家长必须填写体育考试考生家长通知书,由班主任和校长签字。

(4)各校带队教师,要在学生进入考场之前,组织学生进行相应准备活动,严禁不做准备活动而直接参加考试。

如有因不重视安全工作而发生考生伤害事故,将追究当事人及主管领导的责任。

4、体育考试考场必须实行全封闭管理,配备专门保安、保卫人员;监考人员挂牌上岗(标牌必须具有监考人员近期彩色照片及编号);考生凭准考证出入;严禁闲杂人员进入考场。

5、要对考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求考生遵守纪律,服从指挥,尊重监考人员。如考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有疑问,应当场提出,以便得到及时准确的答复。考试结束后,不再受理此类问题。

二、学校在体育课成绩及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考核的要求

(一)、成立学校考试领导机构

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教导处、体育组和班主任三结合的领导小组,负责体育考试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

在学校体育考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要明确责任,各行其职,具体职责如下:

1、教导处管理职责。负责管理体育考试档案、体育成绩记录和各项活动记载。

教导主任负责全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及体育课时间的安排与调整,指导学生体育考试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和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汇总。

教导干事在教导主任的指导下管理体育考试档案,收集积累资料,负责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活动及大型体育活动情况的记载。

2、体育组管理职责。负责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

体育组长要全面负责掌握体育教师对各班级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情况,指导各年级组制定好体育考核项目和有关资料的统计与积累。

体育教师要认真做好对所任班级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考核,做好成绩统计与上报,掌握学生体育课出勤与表现情况,并将考核情况及时反馈给班级。

3、班主任管理职责。负责班级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考核。

班主任教师要配合体育教师做好班级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课、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及体育课情况的考核,做好学生出勤和表现情况的统计,督促班级体育委员及时填写考勤表并上墙公布。认真做好体育锻炼和体育课表现差生的评定工作,要实事求是,掌握好标准。

三、体育课成绩和平时体育锻炼情况考核办法及标准依据《实施方案》执行。

关于学生平时体育锻炼情况评定,可参照如下标准:

(1)表现合格学生

在平时体育锻炼(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中,能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参加活动,出勤情况达到要求者;

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教师指挥,服从活动及课堂安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者;

体育活动和体育课,能够按照常规要求,自觉穿好运动鞋、运动服,不携带危险品(小刀、镜子等)者;

体育课堂能够认真听课,做到注意力集中,自觉按照教师布置的练习完成动作者。

(2)表现差学生

在体育锻炼和体育课活动中,凡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可视为表现差生:

经常迟到、早退、不遵守纪律,不听从指挥者;

有打骂人,欺负其他学生,损坏公物、顶撞教师者;

活动练习不积极,经常借故逃避,甚至旷课者;

经常对他人动作进行嘲笑、讽刺、刺伤他人自尊心者;

拉帮结伙,遇事起哄捣乱者;

体育活动或体育课经常不穿运动鞋、运动服,行为散漫者;

经常不认真听课,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教师布置的练习去完成动作,表现自由者。

四、考核档案管理及成绩登统与上报

(一)按要求建立完善如下档案(有关表样附后)

1、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记录(指定专人每日一记)

2、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缺勤统计表(班主任负责,班级上墙公布)

3、体育课出勤、课堂表现记录表(体育教师负责)

4、体育课成绩统计表(体育教师负责)

5、体育中考考核项目成绩汇总表一式二份(教导处负责)

6、学校体育课成绩上报单一式二份(教导处负责)

7、学生免考登统表(教导处负责)

8、学生免考申请表(学生申请)

9、体育考试考生家长通知书(体育考试前由考生家长、学校校长和班主任签字)

(二)上报市教育局材料

1、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报名表

2、免予参加体育考试学生登统表

3、免予参加体育考试申请表

(三)教育局职责

1、审查学校上报的各种材料。

2、登统学生体育课及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考核成绩。

篇2

关键词:中职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当前职业学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中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趋于雷同,普遍存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现象。未能充分考虑各学科教师工作方式之间存在的群体性差异,而采取区别对待原则,致使绩效考核中关键绩效指标设置脱离实际,有失公平、公正,背离绩效考核的初衷,未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工作热情。本研究通过抽样分析苏州市部分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执行方案,以期从中探寻共性规律,结合工作实际,提炼关键指标,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出操作标准,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中职体育教师工作需求。也是体育教师进行“工作体检”的一次全面报告,即对比分析,找亮点,补短板,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1]。因此,构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1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面临的实然困境

1.1涉及工作量的绩效考核指标有待完善

通过对苏州部分中职体育教师的问卷与访谈得知,各校对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尚停留在体育课堂管理、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效果等三个传统考核指标方面,涉及课外、课余工作量的相关体育活动组织、训练、执裁等指标明显不足。其中对科研和社会服务相关指标虽有所涉及,但细分不够,不能全面反映中职体育教师的工作付出。这从侧面反映出绩效考核指标内容固定僵化、覆盖面较小,有待进一步扩容细化,动态调整,臻于完善。

1.2关键绩效指标的体育学科属性亟需加强

从目前情况来看,各校都在整体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构建体现教师劳动成果、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尽管在趋势的推动下中职体育教师绩效改革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键绩效指标仍过于笼统,不够精确,不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特性。仅仅具备其他学科教师考核的普适性,落到体育工作中实际操作难以具体适用,面临诸多诟病。如一些涉及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观指标,缺乏科学可量化的核定标准,仅限于泛泛的指标赋值,其科学性和公信力受到质疑。造成实际考核中工作量有增无减,偏离了原有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并未达到绩效考核的预期效果和最终目的。

1.3绩效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含混模糊

通过问卷与访谈得知,各校在对体育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均以考核结果为依据进行奖惩,考核结果是把双刃剑,用好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起到激励引导作用;反之,背离绩效考核初衷,导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向而行,产生对立情绪。失去绩效考核的价值和意义,就会遭受质疑与挑战。因此,在对体育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关键绩效指标的导向性问题,如果指标导向模糊不清,无法准确把握分寸,尽量避免惩罚。在实际考核中做“加法”,不做“减法”,将“原地踏步就是倒退”的考核导向意识贯穿于绩效考核全过程,教师主动照镜子,找差距,促进专业成长。只有思想上达成一致,考核才能达到理想状态,而不是流于形式。尤其是涉及科研、教学能力评比、公开课、课余训练等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绩效指标,一定要加大外部导向的激励作用[2]。

2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构方法探索

2.1构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流程

在构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之前,首先收集相关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中职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等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接着进行理论梳理和可行性分析,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第一轮专家访谈;其次开展问卷调查,征询学校领导、人事部门、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初稿;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并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提请专家审查甄别,取其精要;最后再次对修正的关键绩效指标(KPI)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最终的体育教师绩效考核体系[3]。

2.2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提取方法

关键绩效指标的选取主要通过界值法来实现,各项指标的算术平均数、变异系数以及满分比依据其所在位置的重要性计算得出。其中,我们使用公式“界值=均数-标准差”来计算均数和满分比的界值。经过计算,每项指标的得分高于界值的就能入选;而变异系数界值的计算方法则与均数和满分比相反即“界值=均数+标准差”,得分较低的界值指标才能入选[4]。所生成结果,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其中如有一两个指标不符要求,就要经专家讨论、斟酌之后才能进行取舍,如果三者都不符要求才能被完全剔除。之后所进行的第二轮、第三轮绩效考核指标选取结果均采用以上方法进行计算与取舍。例如本研究模拟使用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提取方法:三个一级指标、十二个二级指标,且各项指标均分布在动态平衡范围之内,专家对此无修改意见,保持意见统一。如表1所示:

2.3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赋值

各项指标的权重比例直接反映出指标的重要程度,权重比例是否科学合理,与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信效度和实际应用反馈息息相关。因此,如何给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赋值成为关键所在。通过查阅相关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研究的已有文献资料和学术成果发现,前人研究常用指标权重赋值方法有:德尔菲法、模糊数学法、自拟权重法等三种[5]。本研究尝试使用秩和运算法对(表1)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赋值,并进行权重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略)。

2.4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模拟)的实证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所建构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拟选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的体育教师作为检验对象,按其职称分为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对来源于人事处和体育教研室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并运用本研究所建构的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以下结果如(表3),可使体育教师们对自己的绩效考核指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以上绩效指标考核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和被试,一致认为绩效指标科学合理,贴近实际,便于“照镜子,找差距,补短板”,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6]。

3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的应然出路

3.1完善凸显体育学科特点的绩效考核指标

学校体育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师生双方的流动性,身体机能的活跃性,内外环境的交替性,这些体育学科特有的复杂环境决定体育教师绩效考核的特殊性。针对体育教师工作特点和岗位要求,制定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方案,要建立健全体育教师绩效考核工作量的核算机制,使工作量计算更加贴近教师工作实际,趋于科学合理,符合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考核初衷。如学生社团训练、运动竞赛组织、单项比赛执裁等纳入体育教师工作量,明确绩效考核指标,将体育教师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有效对接,增强考核针对性,从而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3.2构建以激励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实施教师队伍绩效考核是为了激发教师工作活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摆脱“大锅饭”的平均分配造成的职业倦怠困境,有效刺激广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为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人才制度保障。针对目前以奖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流弊,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参与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制定以激励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挖掘绩效考核指标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在具体考核时注重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把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业务培训等纳入考核范围,通过考核进一步拉开教师间的工作差距,加大绩效奖励力度,倒逼教师对标找差,求生存,谋发展,全面提升工作能力。

3.3建立分类分级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体育作为一门以人体运动改造为基础的应用型学科,其身体的参与性与空间的互动性特点决定了考核方式的复杂性,在实施绩效考核时理应区别对待,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分级考核,常见分类分级绩效考核形式分为三种种:一是总结性评价,以结果为导向,依据业绩清单实施奖惩。二是过程性评价,以过程为导向,依据过程管控促进能力提升。三是混合性评价,基于过程与结果优势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结果+过程”的综合评价。开展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可按职称、教龄、运动项目进行分级分类考核,如:同一职称归为一类,参照同一标准,进行分级考核,细化指标设置,规定指标权重赋值范围和参照系数。以此类推,重合部分进行系数加权,确保每个指标都能与工作要求对应,溯源体育教师工作量产出,从而增强指标的激励效应,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更具实操性。

4结语

中职学校推进教师队伍绩效考核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人事制度管理。因此,针对当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过程出现的偏向问题,应结合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技术及时扭转偏向,将代表体育教师工作实际的绩效考核指标引入考核范围,通过专家评估法、秩和运算法确定指标权重分配,并对体育教师的工作产出进行客观评价和有效激励,从而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群群.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6,02.

[2]于小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绩效考核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6,52.

[3]刘昕,王许阳.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管理实践及其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17,(3):90-93.

[4]下福兴.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理据与框架[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5.

[5]冯兴刚,李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综述[J].体育科技,2014,(1):35.

篇3

一、高度重视,健全健康教育机制

学校健康教育是教育系统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加强办公室工作力度,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并制定专项计划,做到机构健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二、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

1、学校健康教育要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五落实”。开课率达到100%;义务教育段周课时达到0.5节,配齐教材,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教案、上课符合相关要求。有健康教育整体或专项检查、考核和评价。

2、努力搞好健康教育教学和学科渗透工作。在保证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如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在自然课中渗透环境卫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接受健康教育率达100%。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

三、重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各校要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师资的各种培训,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要充分发挥校园各种传媒的宣传教育作用,办好学校健康教育黑板报和宣传栏,做到每二月更换一次;利用校园广播,坚持每天宣讲健康教育知识;开展专题卫生讲座;并将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五、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对健康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重点改善教学基础设施,使教室采光照明、课桌凳、厕所、宿舍、饮水及体育锻炼设施和健康教育器材、教具等硬件全面达到指标要求。

六、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学校设有专职传染病和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员,学校发生群体性发热、咳嗽、腹泻、食物中毒以及麻疹、腮腺炎、甲型流感、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时,应在二小时内同时书面报告教育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做好跟踪信息上报工作。

篇4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调研督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1-0047-03

一、调研背景

在举国上下高度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大背景下,江苏省教育厅高瞻远瞩,于2010年12月成立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这是江苏省教育厅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建立的省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承担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的科研工作,开展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术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宗旨是立足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领域的科学研究,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和社会服务,以提高江苏省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调研内容(体育方面)

1.强化体育课: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课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2.强化体育锻炼: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学校运动队特色。

3.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原始测试数据、测试数据分析报告)。

4.教研组教研工作: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总结、校本教研情况、教师、课题研究。

5.学校体育保障基础:体育师资、运动场地设施、体育器材、体育经费。

三、调研形式

1.查阅资料

根据调研内容,查阅各方面工作过程性的支撑材料。

2.实地观察

(1)根据学校课表随机观看1~2个班级体育课,并现场测试练习密度与负荷,进行评价。

(2)观看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

(3)察看校医室(保健室)、食堂、体育场地器材等情况。

3.测试与调查

(1)随机抽测一个班学生的2~3个体能项目。

(2)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体育课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教师培训、每天一小时落实情况、省级监测点体质测试情况、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建议等。

四、评价与反馈

1.依据查、看、测、访的结果,专家组对评价表逐项打分,并现场反馈意见和建议。被查单位现场均表态,如何扬优补差,力求将此项工作更完善完美。

2.调研结束后给各地市教育局和各学校书面反馈意见。

五、调研组人员组成

调研组一般有四人组成,高校学校体育学教授一名,一线体育特级教师一名,体育教研员一名,学校卫生专家一名,从理论到实践,人员组成结构合理。高校教授旨在注重了解、比对反思教、学、用、改层面,教研员旨在注重对区域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推进层面,一线教师旨在注重发现、比对、把脉、扬长避短层面,卫生专家旨在注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习惯养成,对体育活动的监督指导层面。可谓四方汇集,形成合力,服务基层,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很受基层的青睐与欢迎。

六、调研感悟

1.校长理念清晰前瞻,思维创新引领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一个理念前卫、以生为本的校长身后必定是一所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应该是校长办学最重要的理念。校长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情怀来至于两方面,一是对学校体育工作及上级部门关于体育工作政策文件、法规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自身学生时代体育学习经历的体悟与生发。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校长的理念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感动着我这位体育人。一位校长在反馈时叙说了他自身的故事:他在学生时代文化成绩非常优异,但因为体育成绩不好,做不了“三好学生”,他就强迫自己苦练体育,终于使体育成绩达到优秀等级,获得了“三好学生”称号。同学二十年聚会,昔日的体育教师拿出了当年体育成绩登记簿,对他说,我当年没有为难你,你自己看看,有哪些项目成绩不理想,总成绩的确达不到“三好生”标准。校长说我永远感激这位体育教师,让我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我也更加热爱体育、支持体育。一番话语,引发了我们体育人深深的思考。这个案例至少向我们阐明了三个道理,一是这位体育教师的责任心极强,对学生认真负责,没有因为学生文化成绩好就随便提高他的体育成绩,维护了学科尊严。二是当时的体育学习考核很严格很科学,让学生认可自己的体育学习成绩,维护了学科评价信度,维护了学科发展的历史性,有力的说明了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更热爱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与学生时代的体育教育呈因果关系。三是这位体育教师的档案意识强,注意资料的积累与运用。这个案例对我们当代学校体育人的工作有着较好的借鉴价值。

2.工作方法推陈出新,特色亮点精彩纷呈

时代在进步,理念在更新,但学校体育工作的本质没有变,即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学生终身发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常态工作,在周而复始着,但想要整体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离不开创新而又扎实有效的措施。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学校的特色亮点,许多创新举措打破了我们传统思维的束缚,拓宽了新视野。

亮点一:年级体育月工作计划

以年级部为单位,每月初向学校上报“年级体育月工作计划”,计划中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每项具体工作有时间节点和责任人,每位责任人要根据工作计划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学校对照计划督查落实情况,月月有考核,及时反馈考核情况。

亮点二: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情况反馈表

在每学期期末和学生素质报告单一起发放“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情况反馈表”,让家长了解到孩子体质健康状况,带着爱孩子的倾心督促孩子锻炼身体。

亮点三:体育选修与校本课程结合

在小学开设体育选修课,将课外活动时间与校本体育课程相结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运动特长选择选修课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学练,有效促进学生技能特长形成。

亮点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业余训练

利用体育俱乐部资源,聘请足球专业教练,参与学校足球队训练,同时对体育教师足球技能进行培训。

亮点五:专题集体备课

体育教研组集体备课扎实有效,安排固定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教学业务研讨活动,如开展“体育课堂中提问策略的研究”“耐久跑授课策略”“基本体操――队列队形”等专题研讨,定时定人定主题。

亮点六:体育课考核成绩需学生亲自签字认可

某市体育中考中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平时分,平时分按照六个学期计算,每学期根据日常体育课学习计划进行考核,将得分换算成体育中考的平时分,因此平时考核尤为重要,为防止,计算错误,需要学生亲自签字确认方可有效。体育课考核成绩向学生公示,让学生签字认可,是对人权尊重的体现。

亮点七:制定学校体育工作五年规划

学校根据五年发展规划总体设计,要求体育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体育师资力量,制定体育工作五年规划,并且要求反复论证。

3.行政干预创新高效,考核评价机制健全

教育发展需要行政部门保驾护航,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引领,科学高效的管理,能促进基层学校规范有序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是一个永远没有完工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反反复复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懈怠、停滞不前的不和谐现象,要想把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引领,需要创新管理和激励措施。一个地级市的体卫处领导向我们介绍说,他们会不定期的对基层学校进行明察暗访,查看体育课执行情况,检查每天一小时落实情况,不打招呼不听汇报,核实情况后通报。某地级市规定,每年学生体质调研后三名的学校在年终考核中不得被评为优秀等级,校长考核不得被评为优秀,行政部门以积极的措施引导校长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高度重视。

4.教师爱岗精神可嘉,学生行为习惯文明

进入一所学校办公楼的大堂,“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一行字直入我们的眼帘,校长向我们介绍说,他们学校的体育教师就践行着这条工作信念。体育组一帮人精诚团结,不计得失,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看看体育教师的课表都是满满的,每个班级的学生数也是满满的,课余之外每位体育教师都有业余训练和体育社团任务,看看每位体育教师的脸蛋,黑黝黝的皮肤中透露着精神。一位初三的体育教师说,决不会让任何一位学生因为体育中考没有考到最理想成绩而埋怨体育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位体育薄弱生,利用节假日为学生义务补差是我应尽的义务。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没有豪言壮语却能折射出教师最朴素的职业情怀。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教师,“良心饭”是教师永远要吃的饭,当教师把最普通最常态的工作完成到极致,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教育的工作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一节体育课进行中,一位学生举手,教师问干什么,学生说要吐痰,在得到教师同意后,学生到垃圾桶去吐痰,然后继续上课。我们听课教师看到这一幕,敬意油然而生。养成这样的行为习惯绝不是一日之功,是体育教师长年累月行为培养的结果,通过这一插曲,能看出这位教师在日常的体育课中德育教育到位,教学规范到位。学生的品行影响着终身发展,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最佳场所,学生的天性在户外运动中会自然流露,当文明礼仪一旦形成习惯,学生的文明素质就达到了一种境界,好习惯金不换。在体育课中要谨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倾向,品行从小事抓起,点点滴滴都是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因势利导,培养真正意义的文明少年。

七、调研价值

现在举国上下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学校体育工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中央到省市,有关学校体育工作、学生体质健康的文件纷至沓来,从行政干预到业务指导,可谓是无一不备,但对文件的执行力如何呢?会不会层层打折扣?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急切想知道一线的真实做法,本次督导调研达到了摸家底、知想法、讲规矩、递消息、树牌子的效果。

1.传递先进理念,提升体育管理水平

本次督查调研组在每个学校调研半天,深入课堂,查阅大量资料,进行不同层次人员访谈,观摩大课间、课外活动、课余训练现场。在调研过程中当地行政主管和业务主管都一起参与,一系列的举措使调研组对基层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调研交流反馈中,专家向基层学校和一线体育教师传达了省体卫处和教研室关于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最前沿的信息和最基本的要求。大课间是“每天一小时”的规定动作,调研组向基层学校诠释了“用好每一分钟,用足每块场地,激发每位学生运动激情”的大课间设计理念,以及“安全、有趣、有效”的基本要求。个人和学校的档案材料是对历史的记载,对个人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工作的开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资料,调研组专家对个人业务档案、学校活动资料如何整理归档的规范与要求进行了翔实地指导,所有材料均要有电子档和纸质档,以备不便。材料保存均要建立目录索引,以便自己归类存放材料和查找材料。以一次体育竞赛活动资料积累为例,应该包括:活动通知、活动方案、竞赛规程、报名表、竞赛成绩单、过程记录单、活动过程照片、成绩公告、新闻报道等。调研组专家在各自分工调研中,帮助学校挖掘和提炼成功经验,及时记录下主要成绩和与众不同的亮点,将这些成功经验写入调研报告,向全省推广。在查阅资料、看现场、访谈、测试、反馈等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全方位的了解学校体育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向参与的地方行政领导、学校领导以及体育教师指出不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里不行怎样才能行,如何突破,这些可行的措施、合理化的建议使一线体育管理者和一线体育教师澄清了认识的误区、正本清源的价值凸显。

2.规范教学行为,提升调研水平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阵地,体育课质量的高低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在新课改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培训不到位和理解上的偏差,一线体育教师在践行新课标理念时仍然会出现一些迷茫,导致出现或左或右的现象。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通过教学设计、教案的撰写能端倪出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工作态度,部分的计划和教案仍然存在不规范和科学性欠缺的现象。业内人士常说“从一定层面上讲,一本好教案就是一位好教师”,这句话蕴含了备课的重要性。规范教学行为首先从计划和教案开始,调研组中的教研员和特级教师根据亲身的教学体会,结合《课标》和地方教学指南要求,指导教师如何规范科学的拟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如何将学校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到计划之中,如何将体育中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学测试渗透到教学计划之中。再如,年度教学计划中教材内容选择、课时数分配、考核项目的设置,学期教学计划中主要项目的选择、教材安排的顺序、排列方式,单元计划中单元目标、主要教材的任务和要求、教材重难点、具体的考核标准,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基本要素。告诉一线教师在教案中哪些基本要素不能少,如教案中的基本要素包含:基本情况(单位、任课教师姓名、授课对象、年级、班级人数、课次、授课时间)、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运动负荷、场地的布置与器材的准备、安全措施、课后小结。随机观看常态体育课,能看出教师教学规范问题,部分体育课中仍然存在组织不紧凑,无效调动多,练习密度和强度不足的现象。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组织手段在体育课中还屡见不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简便直接的方法就是校本教研,利用体育组集体备课时间研讨教学业务是体育组最常态的工作之一,调研组的专家从集体备课的形式、内容到人员安排,事无巨细的指导基层的教研组长和体育教师,大大提升了基层学校体育教研的能力。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新课标倡导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体育课成绩考核简单化,仅仅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代替体育课成绩,调研组及时指出了这样做的弊端,从评价内容(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权重分配、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解释,从理论到实践操作让一线体育教师清晰了体育课成绩考核的基本规范要求。

篇5

摘 要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家体育教师的培养基地,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文中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发现现行评价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育 成绩 评价

一、研究目的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不仅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摇篮,同时对国家的教育事业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一项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现行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所存在的一些欠缺,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建立一套能够反映客观现实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际的操作能力,并为未来国家的教育事业提供一份理论动力。

二、研究方法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结果

(一)学生成绩评价的理论基础

当代教育评价之父拉尔夫・泰勒将课程与教学评价看作是对课程与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描述,将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而在后续的以此为基础的研究中,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会”在1981年又对“评价”进行了新的定义,“对某一对象(方案、设计或者内容)的价值或优点所做的系统探查”,被认为是评价的实质所在。

另外,由于不同学者所侧重问题不同,以至于对于教学评价的解释层面也各有千秋,归纳起来,主要有:克龙巴赫的信息角度评价体系、斯坦福评价协作组的效果评价体系、得雷斯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泰勒的效果评价体系、桥本重治的价值评价体系。而针对于不同的评价体系,格朗兰德将其表达为:评价=测量或非测量+价值判断。以上不仅是对教育评价进行简单的感念定义,其中也包含了对教育评价内容的概述。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绩评价的现状

从我国首次将“为国家培养中等学校的体育师资,适当培养一些教练员和体育干部”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开始,到2003年以“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为培养目标看来,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一直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重点。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评价内容和方式进行分析发现:专项技术、平时、身体素质等成绩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成绩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在“平时成绩”的评定中,大部分的体育教师是以学生的出勤率为评分依据。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考核,忽视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情感因素的发展、考核方法主观评分随意性大,考核结果笼统,而且期间掺杂太多的人为因素,使考核变得形同走过场,无法真正体现考核的促进与激励作用。另外,学生普遍的成绩分数较高,却没有与之相对称的实践能力,也是存在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绩评价的作用

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评价,第一,可以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第二,可以判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第三,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第四,可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另外,ρ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还可以反映出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可诊断学生体质、技能、能力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状况,为教学工作的调整和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教学师资的摇篮,所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从授课到学生成绩评价都应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题。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实际的评价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的成绩评价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现行的学生成绩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考核,忽视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情感因素的发展、考核方法主观评分随意性大,考核结果笼统。

(二)建议

1.重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对培养目标的研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成绩评价设计出连贯、科学、符合学生实际和国家要求的学生评价方案。

2.平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边关系,主张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转化为过程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3.学生和教师应该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来制定考核方案或者成绩评定表,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区别对待,在保证学生成绩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又能够起到学生成绩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单志艳.如何进行教育评价[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篇6

制度健全,形成大兴特色

建立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辖区共设置督学责任区18个,配备责任督学共135人,区内中小学校全部实现挂牌督导。责任区设组长一人,配置责任督学若干人,形成了“一校双牌、单元管理、分工合作、责任联动”的管理模式。每个学校挂两块牌子,一个是责任区组长,在督导内容上以治安环境、招生收费、安全管理、办学规范等行政性内容为主;一个是责任督学,在督导内容上以常规管理、教育教学为主。两个人工作各有侧重,同时对挂牌学校负责。

建立“五三”工作机制。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形成了“五三”制工作流程。一是“三看制度”,坚持“看校园、看教室、看设施”,即通过定期巡查,了解学校常规管理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做到不留“盲点”,不留“死角”;二是“三听制度”,坚持“听课、听声(即师生反映)、听会(参加学校重要会议),即通过旁听会议、随堂听课、召开座谈会、随机访谈等形式,了解教职工思想状况和工作状态,了解学生学习和在校生活情况;三是“三问制度”,坚持“问生活、问工作、问学习”,即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学校情况;四是“三查制度”,坚持“查师德、查安全、查常规”,抓住学校工作中容易产生疏漏的地方,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五是“三督制度”,坚持“督办学行为规范、督重点工作落实、督教育教学改革”,明确责任督学的主要工作职能,坚持公正客观,提高教育督导的公信力。

建立责任区会商机制。为加强与镇域内公安、城管、消防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及有关环节的衔接,各镇督学责任区建立了定期会商机制,加大对政策法规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定期就镇域内(即责任区内)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进行集体协商、积极沟通、督查督办,实现了镇教办主任职责由原来的只负责贯彻执行向更加注重监督落实转变。例如,大兴区安定镇责任区针对辖区内实际情况一年召开了四次安全管理会商,彻底清查了校内外的安全隐患和治安“死角”。旧宫镇责任督学在学校走访时发现,很多教师因为学校没有班车,上班很不方便。责任区组长李震督学听说后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这是辖区内很多学校都存在的问题,于是积极协调镇政府,由镇政府出面争取当地企业的支持为所有学校都配置了教师班车。

建立多种专题督导模式联动工作机制。近两年,各督学责任区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学校,分别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消防安全、课业负担、食品安全、课堂教学等多项督导活动,发现、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也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学校在落实法律法规、推进重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及时汇总责任督学的督导意见,形成报告,成为区教委评价学校、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区政府教育督导室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项督导,推动学校改进工作。例如,2014年,为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和安全工作,邀请部分责任督学组成专项督导组,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了体育、安全专项督导,有效促进了“阳光体育一小时”和学校安全工作的落实。

建立督导工作联系人制度。各中小学督导联系人由一名副校级干部担任,其职责包括协调、组织各部门积极落实责任督学反馈的相关工作情况,认真研究督导意见和建议,积极组织整改;与责任督学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向责任督学通报学校重要工作安排和重大事件,协助责任督学完成经常性督导工作;协调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责任督学依法开展经常性督导工作,并保障责任督学必要的工作条件。

完善常规工作制度。2014年初,研究制定了《大兴区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实施办法》,制定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规定责任督学的基本职责和督导内容等,并据此制定《大兴区中小学责任督学工作手册》。2015年,出台了《大兴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考核细则》和《大兴区督学责任区管理细则》,对责任督学实施经常性督导、专项督导、综合督导和责任督学协作督导做出明确规定。此外,还建立了会议和报告制度。每学期,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定期召开各督学责任区组长参加的专题会议,学期初研究布置工作,学期末进行工作总结。每学期定期召开全体责任督学参加的工作交流会,部署工作、通报情况、分享工作体会、分析重点案例,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此外,还要求责任督学定期撰写并提交工作报告。

队伍精干,强化人力保障

规范聘、用、管、培、评等程序,健全责任督学管理制度。2015年出台的《大兴区责任督学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了责任督学的选聘条件和程序、督导内容和流程、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内容。根据这个规定,我们择优选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并有较高威信的在职镇教委办主任、教研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退出领导岗位的校长、副校长担任责任督学。目前,我们正在组建责任督学资源库,逐步建立督学资格制度,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街道主管领导和社会专业人士作为特约责任督学,进一步扩大责任督学的选聘范围。大兴区责任督学的聘期为一学年,每学年初召开专门会议,为新任责任督学颁发聘书和督学工作证,下发督导工作手册。

建立责任督学入职培训、定期轮训制度,促进责任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将各类重要文件汇编成册,发给每位督学自学,积极组织责任督学参加不同层面举办的学习培训活动,并加强与兄弟省市、区县不同形式的研讨交流,有力促进了督学业务水平的提升。区教育督导室每年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在形式上既包括北京市督学大讲堂系列培训,也包括区级专家讲座、经验交流、示范督导等;在内容上既包括教育督导、教育评价等专业内容,也包括教育法规、重要文件以及课程改革、安全管理等业务内容。例如,在迎接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前,专门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了专题培训。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积极协调,组织责任督学轮流旁听高端培训课程,学习好的经验,了解教育发展的前沿问题。近两年,大兴区共组织200多人次参加了基础教育改革、督导评估、校园安全管理、教育发展论坛等多项培训和会议,有效提高了责任督学队伍的整体水平。

加大对责任督学的考核力度,严格开展对责任督学的评价和管理。从履行教育督学职责、监督学校办学行为、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及时报告并提出意见、完成督导工作报告五个方面对督学进行考核,做到责任区督学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任、三年一交流,确保责任督学队伍德才兼备、结构合理、有机流动、履责勤勉。每学年,各责任区组长按照考核细则提交工作总结和对辖区内责任督学的评价意见。区政府督导室根据评价意见,结合日常了解情况,征求督导学校意见,在对责任督学过程性材料考核的基础上给出学年考核意见,作为下一学年是否聘用的依据。

运用结果,强化督导权威

篇7

据介绍,2014年6月14日至15日(双休日),初三学生参加六场笔试。语文(满分120分)、数学(满分120分)两场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英语(满分120分,含人机对话考试3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场合卷、开卷考试,满分各为6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物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化学(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取消2015届初三学生在初二年级(2014年)参加的生物、地理全市统考,由各区在初二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时间进行考试,采用合格/不合格的评价方式,考试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

考务安排

注:2014届初三学生已在初二年级参加的生物、地理考试分数仍按原方案计入中考总分;体育考试满分40分,安排在2014年4月进行。

记者从南京中考改革2014年过渡方案中发现几个明显变化:

一、“赛程缩短”,笔试从原先的3天半缩短为2天;“场次项目缩减”,笔试场次从原来的7场减少为6场,2015届初三学生的生物和地理取消了;

二、“方式灵活”,中考生物、地理将采用在线网络考试方式进行,而体育考试将引入智能测试器材。

“过渡方案变化可以用笔试天数缩短、笔试场次科目减少、考试方式改变来概括。”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分析,此方案适用于2014年初三年级学生参加的中考和2014年初二年级学生参加的生物、地理考试(俗称“小中考”),称为“过渡方案”有三个原因:首先,要延续原中考方案中生物、地理“小中考”的前置规则设定,即考试结果计入中考总分,并且两门学科的分值在总分中的权重不能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中考的总分不宜改变;其次,此时初三上学期学习已过半,简单删减考试科目会影响学校已经安排好的正常教育教学组织工作,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稳定;第三,教育部和省高考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在高考方案没有定论的前提下,明确改革方案的“过渡性”是一种务实的且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记者注意到,南京中考改革2014年过渡方案将笔试时间提前到了14日、15日两个双休日。“放在双休日,可谓一石三鸟。”一位教育专家分析:“首先,家长不用请假接送孩子考试;其次,双休日人少车少,考生进出考场更方便安全;另外,考点学校也不必调整课程影响教学了。”

篇8

关键词:强化;营造;阳光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67-1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中央7号文件精神,学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强化阳光体育工作,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环境,使得阳光体育活动得到高效、高质地开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1.保证主渠道的教育,确保体育课开齐开足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发挥体育课堂主渠道作用,并且按照教育部相关精神和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同时学校应配备和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积极开展体育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先导作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需要,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提高体育工作者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以及施教过程遇到的新问题进行认识、理解、实践,这样为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2.立足实际、确保实效,改革课间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学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考虑到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学生体质状况、场地器械等实际情况,在推行“大课间”(分上下午)的同时变以往那种学生被动参与为主动参加大胆改革,将每月的系类赛(如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太极拳比赛)穿插于其中,既保证了全员参加,又突出了精英学生,与此同时校园体育文化节的举办使得学生、教师在阳光活动中都能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

3.坚持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发展阳光体育的有效载体

冬季长跑活动是阳光体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进行冬季长跑活动前,主管校长和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召开冬季长跑的专门性会议,强调长跑的运动量、安全性以及在跑步中班级的队形、彩旗、口号;通过校园广播台、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全体师生参加冬季长跑的启动仪式;安排专人进行冬季长跑的督查、考评;组织冬季长跑优胜班级评比活动,总之冬季长跑活动在有计划、有组织、有质量的进行,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4.开展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学校以体育文化节和课外活动为平台,坚持抓好两操和两活动,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中,因地制宜、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组织学生全员参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做到四有:有计划、有组织、有活动、有总结;四落实: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四个新:新形式、新创意、新设计、新发展;组织体育运动项目代表队或课外兴趣小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力争把各项活动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得到落实。

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阳光体育活动全面落实

1.开展督查评估,确保工作落实

学校为了保证阳光体育活动能得到长效、高质进行,由主管校长牵头,建立学校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学校的小组讨论、研究决定,及时制定出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特点和需要的具体活动方案,并组织贯彻落实;建立由学工处、校团委以及体育教研组联合的阳光体育活动实施小组具体组织落实,职能部门的领导为相关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活动的落实情况,与此同时对每一个活动的开展做好交流、督查、评估。

2.坚持评优活动,激励师生参与热情

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保证评优工作活动的公正、公平、公开性,学校定期公布阳光体育活动督查与考评小组的督查相关情况和考评结果,并把此项考核与学期先进班级体考核、优秀学生考核、优秀教师考核相结合,这一做法调动了师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使得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更有序、更深入。

3.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做好数据上报

体质测试是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评价手段之一,也是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严格按相关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每年学生体质测试,并将相关数据向国家数据库进行上报工作。由于长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生每天坚持跑操,学生的耐力素质较以前有所提高,因此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篇9

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主动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推出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论,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培养人的质量,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学有所长,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特长生的培养就是立足社会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之才、有用之才。特长教育不仅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

为了扎实开展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搭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平台,规范特长兴趣小组辅导工作,切实提高辅导水平和效益,努力探索特长生教育的新途径,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更高层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特长生培养的实施方案

首先、成立特长生培养小组,确立专职教师负责。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专职教师为组员的培养特长生个性化推进特色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方案的实施与落实,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经特长生培养小组研究决定,由李建山老师担任音乐特长生小组的组长,由孙志发老师担任体育特长生小组的组长,由秦少萌老师担任美术特长生小组的组长。,他们分别负责选拔各自的特长生小组成员并开展特长生培养的具体工作。

其次、选拔学生,组织开展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1、音乐特长小组

由学校喜爱音乐、舞蹈,且在这方面有点天赋的同学组建一支文艺特长小组,由音乐教师和班级文艺委员负责,利用校本和课余时间相互学习,一起练习。训练分专业训练和非专业训练两种。非专业训练指以校园教学和活动为主培养班级的积极分子、骨干学生,借以推动大课间活动开展,使课间活动丰富多彩、生机盎然。专业训练指选的优秀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获得好成绩。

2、体育特长小组

由学校喜欢踢足球、田径的同学组建一支体育特长小组,由体育教师和体育委员负责,利用校本和课余时间组队训练并指导参加比赛。建立一支优秀的田径特长队。由李老师负责训练工作。从低年级抓起,要科学训练,要跟踪培养,掌握学生的竞技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预测发展情况和输送方向。以科学的、系统的、分层次的训练为基本要求,制定出相应的特长生培养训练计划,建立相应的特长生档案,做好跟踪写实。力争参加市比赛获得好成绩。

3、美术特长小组

由绘画功底特别好的同学组成一个美术特长小组,由美术教师负责,利用校本、课堂和课余时间一起练习画画,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展示与竞赛。以教师为指导,以优秀学生为辅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重点抓好七年级学生培养、带动八年级学生。制定特长生长远培训计划和规划,力争参加上级比赛获得好成绩。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专长甚至多才多艺的学生。此外,除了继续做好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之外,对几年来的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做全面的总结,制定新的工作规划,以更好的进行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二、为保障实施方案的运行,我校采取了下列具体措施

1.建立资源保障机制。学校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体育特长生培养项目投入的力度,为方案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运行环境。

篇10

摘 要 我校于2007年开始实施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提高活动管理水平;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不断更新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提高活动质量。通过对大课间活动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大课间活动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体育教研组长具体实施、班主任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和“操作性强,活动场地安排布局合理、活动项目设计科学、实用、活动器材管理规范、使用方便”的活动特点。

关键词 小学 大课间 体育活动 探究

我校于2007年开始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全校统一做操与分年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震期间学校操场安装了板房教室,为保证学生体质健康少受影响,我们利用板房间歇,进行一些简便易行的体育项目,如:331体育活动(收腹跳、高抬腿、立卧撑)。2010年全面恢复大课间活动,并在原有大课间活动基础上,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从组织管理、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管理水平,增强活动实效,提高活动质量。

一、制定相关制度,提高活动管理水平

我校在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区教体局关于《关于开展大课间活动实施意见》后,研究并完善了我校原有的《子云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体育教研组长为副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成员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活动方案明确了相关人员的管理职责和活动奖惩办法,严禁任何教师以任何理由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并要求校长、行政人员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体育老师全面负责大课间活动的日常开展和技术指导;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有序开展活动;副班主任配合班主任工作,重点负责活动安全。

通过学习与实践,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明确了职责,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体育教研组长具体实施、班主任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提高了活动管理水平。

二、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不断更新活动内容

(一)管理到位

1.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活动方案。学校把活动方案公布在QQ群共享,供大家学习。2.按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区域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学生乱跑的混乱情况。所有场地均由正副班主任进行现场组织、指导活动,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3.各班班主任把好学生体质关,安排体弱病学生见习或担任裁判工作。4.要求学生衣着整洁,便于运动。教育学生不得随身携带坚硬物品到运动场参与活动。5.行政值周负责活动的安全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二)内容具体

在大课间活动内容的设计上,设立了全校统一性项目和班级活动项目等两大块。全校性的活动内容主要有广播操、跳绳、踢毽子、呼啦圈、冬季长跑等。班级活动项目中,安排了体育游戏、球类、技巧、攀爬、跑、跳、投及班级自创游戏等内容。每次安排2-3个活动项目供班级选择,每周进行活动项目的轮换。制作了活动项目轮换表公示牌,固定放置在学校公示栏处,供师生查阅了解本班当周活动项目。活动项目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调整。项目简便、新颖,涉及面广、趣味性浓、活动量适中,深受学生喜爱。我们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情况,每个班配发体育器材包,由各班自行保管使用,确保各班活动有器材。

(三)过程落实

为了扎实推进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把过程落到实处,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坐到了“五落实”,即:人员落实(学生、教师、领操员、音响广播人员、安全巡视人员到位情况落实);场地器材落实(各班在规定区域活动,每班配备体育器材包;检查评比落实(会同学校大队部制定了《大课间活动检查评分细则》,把具体要求在全校进行公布,让全校师生清楚明确活动过程。根据《细则》对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评比,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次全面总结。对做得好的班级及时表扬,对发现问题的班级及时帮助整改);过程监督落实(把活动过程进行录像,并播放给全校师生观看,通过录像对照检查各班存在的问题,再精心修改完善。通过对大课间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逐一落实,做到了科学、实效、规范,并逐步形成了本校的活动特色);奖惩落实(对相关人员每月考核,月底奖惩兑现)。

(四)细节规范

在活动实践中提出活动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开展每周养成一个好习惯活动。比如:学生到场后成体操队形散开,随音乐节奏原地踏步;做操r保持安静;分班活动时列队有序到练习场地;活动过程中认真组织;活动结束后集合放松;小结当天的活动情况;然后列队依次回教室。哪一个环节没做好现场重做。并请做得好的班级做示范表演,供全校观摩学习。对大课间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规范,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活动习惯。

三、增强活动实效,提高活动质量

由于我校长期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已成为师生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自觉的行动习惯。每当课间活动的音乐响起,各班非常有序地来到操场原地踏步、做操、列队到分班活动场地进行练习,活动结束各班分别小结当天的活动情况。然后在轻松优雅的音乐陪伴下放松、依次回教室。整个过程无需专人指挥,各环节都是在不同的音乐中变换。

大课间活动,孩子兴趣浓厚,劲头十足,热情高涨,欢心愉悦,真正感受到了快乐与健康。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逐年提高,精神面貌得到改善,学生的运动参与性、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所加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活动让师生走得更近。教师们的积极参与,也感觉到精神状态有良好的改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多年的坚持,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表彰,同时也受到兄弟学校的关注,并吸引力了部分学校领导带领班主任、体育老师来我校观摩、交流、访问。参加区级年度大课间体育活动(录像)评比获一等奖、“优秀组织奖”;参加市级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录像)评比获“二等奖”;市级大课间体育活动优秀案例设计评比“一等奖”。

我们将在今后的大课间实践活动中,努力做到科学、适用、规范,把活动做实、做精、做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增强体质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