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范文
时间:2023-04-12 13:3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画图。“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跟我们写文章一样,没有好的素材,很难写出好的文章。这里的“图”就是写日记的素材。我这样指导学生画图:春天到了,小朋友,校园的花,你最爱什么花?它是什么颜色?形状怎样?我这一问,犹如一道晨光擦亮了学生迷蒙的睡眼。他们争先恐后、津津有味地述说着各种各样的花,也画出了五彩缤纷的画。另外,用拼图补图的办法构成新图,再进行写日记也是一种好办法。如学生剪了一只老母鸡,一只小白兔,拼贴在本子上以后,再在画面上补画上蓝天、太阳、绿草地,写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这样,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激发他们对美的表现欲,从而画出美画,写出美文,同时,拓宽他们的生活视野,获取了源头活水。
二、看图。学生画好自己喜欢的有话可说的图后,要用几句完整通顺的话写出图意,在这之前要仔细地观察一下图,即看图。我告诉学生:看图时不能乱看一气,要有顺序地细细观察。看清楚周围的景物怎样,人物的动作、表情、穿着打扮怎样。可以先整体后部分地看,也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边看边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图意。看图时,不但要有顺序地把图看细,还要把图看活。这里的“活”就是指要围绕中心进行合理的想象。不但要看清表面意思,还要看出画外之意,体会画内深情。学生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他们写的内容才能生动、形象,富有儿童情趣。例如,郑宝同同学的一则“图画日记”,画面是一个装饰性很强的长颈鹿,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妈妈去北京出差,给我带回来一只花布长颈鹿,它长长的脖子,头上有一对树丫似的角,样子可爱极了。”
三、想图。想图,就是让学生从画面的内容出发,在已有知识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图画与日记都是再现生活的形式,都同样以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为前提。这既是两者的共同点,也是两者的结合点,相互交叉与渗透。所不同的则是图画用线条和色彩,日记用语言和文字。这种渗透与相融,正是图画与日记可以结合教学的基础。图画不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它表现的往往只是一种静态平面,是一瞬间的镜头,其中还有很多无法画出来或没画出来的内容,因此,光看画面内容还是无济于事,必须让学生边看边想,增添画面的情节,扩展画面内容,这样才能使内容具体起来,丰富起来。记得有一次课间,一个学生拿着一则自己的“图画日记”怯怯地来到我面前说:“陈老师,您看我的日记。”我顿时被吸引住了。只见画面上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儿,歪戴着帽子,手里拿着一把扫帚,咧嘴笑着。画面中央夹着这样一句话:“第一次做值日生,我心里很高兴,得特别卖力气,身上都是土和水,妈妈接我时吓了一跳。”画的下面写着:“我冲妈妈笑了起来。”画面中由于加进了生动真实的心里话,变得更加趣味盎然,充满融融情意。又有一位小朋友把这样几只小动物画在一起:小白兔、大象、老狼、小松鼠。他把这几只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联系的动物,想象编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童话故事写下来。
篇2
2、地域分布不同。中石化经营区域主要在长江以南,中石油在长江以北。
3、油品不同。中石化的炼厂基本以炼制进口油为主,而中油以国产油为主,虽然都是同样的工艺,但添加剂不同。由于添加剂成分不一样,导致汽车的耐烧性就不一样,中石化比中原油耐烧一点。
4、资本运作不同。中石化分别在纽约、伦敦、香港、上海上市。中化石油到现在还没有上市。
篇3
中华中支有金中支和双中支两种款式。两款的最大区别就在产品定位方面有所不同,中华金中支的产品定位是高端品牌,外包装方是纯手工制作,产量也非常稀缺;而双中支产量比较正常,产品定位属于中端品牌。
两款在口感方面也是有区别的,金中支在使用口感方面非常的舒服、过瘾,给多数消费者带来了满足感,同时也展现出了传承中华传统经典艺术;双中支在食用口感方面,它最大的作用是保持润香。金中支的外包装是完全的纯手工制作,20支侧开式包装;双中支的外包装就是常规的,在烟的外面有一层锡箔纸,而且打开烟盒就能闻到一股浓密的香味,在抽烟的时候,多数消费者也能够感觉出它的香气,好闻却不油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尼采说:“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石良就是一个不满足于守护自己成功领地油画艺术家。近十年的时间他常常思考架上绘画尤其是具象油画变革的可能性。石良认为,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碰到了瓶颈,传统绘画艺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和时代的关系融合的问题,2008年石良开始尝试用写实的绘画语言和装置的形式创作作品,除了在绘画中传递观念和意识,作品的呈现方式和形式可否有当代性?石良试图去消融,但他同时也认为作品的形式不是最重要,而是作品表达的东西。今年7月至今的新作品《心门》即将创作完成。《心门》是他10年来最有代表性、最有标志性的一组作品,由两幅油画构成,意指“心脏的门”。其实他是要把这两幅油画装在一个门里,这个门像一个装置,自动打开,又关上。同时这个不锈钢的门就像一个镜面,既可以折射画面里边的人物,又让观看者在看画的时候,观者的形象也会在不锈钢的门里面反映出来。
如果《心门》挂在墙上,观看者可能只是解读一幅画,而通过装置的方式展现,石良希望既让观看者看到是一件纯粹的绘画作品,并能通过装置的展览形式进入到另一个层面中感悟。和观众产生关系,甚至通过作品看到自己,画面中反应的疑问,既是艺术家的,也是观众和社会的。
在近二十年的创作中,石良画面中出现的大多是一男一女的形象,画面中的男女不仅仅是性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情感关系。在《心门》中,石良继续运用男女形象,反应当下社会的现实。在精神上,情感上缺失和困惑。在他看来中国人的问题不是物质问题,甚至不是文化和艺术的问题,而是精神信仰问题。
《心门》中这两幅作品是有冲突的,男性象征某种思考,穿着黑色套衫,让人联想到修士的黑袍子。女人代表现实的诱惑,左侧一幅,妖娆的女人体旁与一个意味深长的面具,男人看的则不是女人体,他视线向上,看着十字架,似乎有宗教意味,脚下很多拧巴的烟头,甚至还有燃着的,这些细节似乎都暗隐着男人内在情感的纠结,现实对他有魅力和诱惑,但他又想超越现实:右侧一幅男人抱着面具,画面的对角线在心脏位置,面具象征了伪装和安全感。心脏用面具遮着,女人的身体象征着对男人的缠绕,很难说男人被拥抱是幸福,他也许渴望解脱。细观《心门》会联想到提香的名作《圣爱与俗爱》和戈雅《着衣的马哈》与《的马哈》,石良通过当代的精神与灵感与大师对话。
《心门》持续创作近4个月,但其实已经思考了很久。新作完成在即,任性的石良,不在乎同行的看法。他说自己不能失去表达的勇气,要突破绘画的封闭边界。石良从没画过职业模特,画中的人物都来自身边的朋友。他需要对模特有情感交流,甚至熟悉。《心门》中的男人与石良认识三十多年,两人有共同的喜好,烟斗、古典家具、音乐。
篇5
浅行于红尘烟雨中,只因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便刻骨铭心,一段美丽的相遇。漫步于人海茫茫中,只因一抹清如水的微笑,便倾世倾心,一段浪漫的邂逅。繁华尘世弱水三千,相遇即是前世的缘。人生过客匆匆,只是在擦肩而过的一刹那,惊鸿一瞥,你从此走进了我的世界。
花事融夜柔,皎皎月华入清眸,思也悠悠,念也悠悠。一阵夜风缱绻而来,是否来自蒹葭,将旖旎的时光,如羽毛般簇簇地、轻轻地吹向我纤细的心灵?
心事微澜,一缕暗香倾远,眉心若雪,巧笑安然。半抹清妆,促成你的容颜,沉香屑未燃尽,我的心情如几缕轻烟的缭绕,悠然而起,随风静散。
谁在我心里滞留着不肯离去,成为我蓦然回首中的灯火?谁在我思念里这样执着的不舍得走远,成为我牵挂中、文字里的永恒?谁美丽了我的文字,总是睡在我的心河之上,让我把牵念写进月光,顺着空灵的夜静静流淌?
关于记忆,或深或浅;关于思念,亦浓亦淡。指尖的温度划过静好的岁月,任一剪相思,妖娆了心灵深处的晓月眉弯。如若生命可以重来,我依然愿意遇见你,浅浅擦肩,温暖相遇。
我浅醉在你深情诗意的文字里,倾尽一世柔情,只愿与君月下同行。你执笔半生流离,依偎在我殷切温尔的关怀里,墨染天下为卿沉迷。你就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没有牵绊,没有规制,不诉离殇,只把温暖缓缓念。
揽一弯清月,裁几瓣心绪,捻一纸水云素笺,用潮湿执着的目光穿透那高远的天幕,灿烂几许,苍白几许,美丽几许,也荒芜几许。
一个故事终会有结局,一场漂泊终会有尽头,一场沉醉也终会苏醒。也许一路走来留恋的并非那熟悉的人和风景,只是那份最初的美丽心情。如果时光可以停留,就让它停止在你我相望的那一刻,于缱绻的目光中静止、永恒。
不愿你在岁月的隧道中沉沦;不愿听你在渐行渐远的告别中再见;不愿让你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远离我的视线;不愿面对终了的离别。秋风画扇何事悲,却道还只如初见。缘来则欢,缘去则散。相濡以沫,终还是相忘于江湖。
遇见你,是我今生的最美,相聚时你我把酒同醉。自知谁也不会为谁停留,为谁原地踏步,那些承兑不起的谎言,终是要烟消云散。
开始无法安排,结束也无需设计,红尘来去才是生活的常态。物换星移,情如风逝,挥别那一抹绚烂。曾经最美,便是拥有。
篇6
关键词:王维;诗;画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18-01
关于王维诗与画的关系,历代的探讨层出不穷,而这主要源于苏轼在评价王维《蓝田烟雨图》中的题诗时,说了一番流传甚广的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此说为众多研究者所接受,并对其进一步阐发,认为王维的山水诗和部分田园诗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些诗亦有如是特点,这基本符合唐人创作的实际情况。至于戴鸣《桑阴随记》云“古人诗皆有画,古人画皆有诗”,则显然有失偏颇,晚明张岱在《与包严介》中指出王维的题诗并非句句入画,而且认为“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银屑也”,则是直接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否定,自此,后人对于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愈演愈烈,新时期的蒋寅可谓此风的集大成者,他的《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直接提出“将王维诗的成就归于‘诗中有画’已然损害了王维诗的艺术价值”,“代表王维诗歌特色的恰恰是诗不可画”。在我看来,苏轼关于王维诗画的评价是很恰当的,蒋寅等人将“诗中有画”等同于“诗可入画”,显然误解了苏轼的原意,本文将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作一些补充。
一、诗歌与绘画产生的过程非常相近
美国华莱士・斯蒂文斯在《诗歌与绘画的关系》中说到,诗歌和绘画起源于敏感性,诗人和画家凭借头脑努力来完成他们的工作,他们“不是凭借灵感,而是凭借想象或者是想象所激发的神秘的原因。简而言之,这两门艺术,诗歌和绘画,都共同拥有一种劳动元素。”同时,中国古代作家注重个人主观感情意绪的抒发,强调个性和感情的真实。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与绘画的产生来自于作家本身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真挚饱满的感情意绪,这即是说,作家在进行创作诗与画的时候,感情思维是极其相似的,只是用来表达感情和所思所想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他们都是形象的制造者。美国的霍华德・奈莫洛夫在《论诗歌与绘画,兼及对音乐的一点思考》甚至说:“诗人和画家都用语言写作”,“画家的语言当然拥有最古老的书写语言的光荣”,这就更进一步拉近了诗歌与绘画产生的距离。
王维作为一名诗人兼画家,他最著名的诗是山水田园诗,研究者说他“诗中有画”,也主要是指这些诗作;同时,王维在绘画领域的最高成就是他的山水画。无论他的诗还是画,都与前代有了很大区别,能尽去魏晋以来的精工雕琢之风,注重自我感情的随意宣泄。他在进行诗歌创作或绘画创作的时候,所运用的思维和情感也是大致相同的,当他置身于大自然,欣赏山水花鸟时,偶然间为物所动,丰富的意象在他的脑海中窜动,各种感情暗潮涌动,他便想将这大自然的美妙记录下来,或直接用诗歌语言来传达,或直接用画面形象来表现,两者都能够将作者的感情思绪完满地表达出来。此时,王维的诗中便有了画,他的画中也有了诗,两者都是王维心中情感的宣泄,脑海中意象的再现,是王维凭借自己对艺术的敏感,经过想象和加工而形成的。从这一点上看,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再恰当不过了。
二、读者对王维诗画的接受符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轼在欣赏王维诗与画的时候,是从他自身对诗与画的认识着手的。诗画艺术的相通之处都离不开意境的创造,意境的特征在于情景交融,但又不止于情景交融,它超越了客观物象,从有限到无限,从具体升华到空灵。苏轼对于这种意境的深刻体验,使他更能切身理解王维诗画中的意境,他的鉴赏自然也较一般欣赏者更符合王维诗画的深刻内涵。
而一般读者若在苏轼以前欣赏王维的诗画,脑海中也会浮现出一些自然山水形象,但具体对其又说不清,道不明,苏轼的评价则为我们揭开了存在于诗画之间的面纱。王维山水田园诗给人的感受就是形象鲜明,画面感强,韵味幽深,用梅尧臣的话说就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尚永亮对此作了详尽阐发,文章说到:“所谓‘诗中有画’,并不是说诗就是画,也不是说诗中所含画意都可拿来入画,而主要是说,诗中描写的物态和表现的情景像画一样,可以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有一种宛然在目的感觉。”“‘不尽之意’则主要指诗中由历时性意象映射出的特定氛围和意境,这是一种难以描画的景致。”这很符合我们在读王维诗时的感受,王维写诗时善于选择大自然中清透明朗的物象,而这些物象往往呈现出一种明晰、闲散、悠远的意境,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这正是王维“诗中有画”的奇妙之处。
因此,苏轼关于王维诗画的评价,是抓住了王维诗画的核心的,这一评价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王维的诗画关系意义深远,也警示我们在质疑别人的观点时,要多加思考,以避免对某些中肯的观点进行不恰当的否定或贬低。
篇7
关键词:实验教学;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优化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对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优化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呢?
一、营造良好的兴趣氛围,激发学生动手欲望
生动有趣的化学课堂实验极易激发起学生的直接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化学实验课程和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使得化学实验的课程更加社会化。这样,当学习高中化学教材的理论知识和面对形态各异的化学仪器时,学生就会产生自己试做的愿望,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持久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要注意操作规范、讲解准确,让学生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案例: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
师: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和乙烷分子式C2H6相比,多了一个O原子,请同学们推断乙醇可能的结构。
生:提出两种结构:(一)CH3CH2-OH;(二)CH3-O-CH3
师:演示实验――乙醇与钠反应。
师:同学们预测一下,反应生成的是哪种气体?
生:烃、CO、H2、O2、CO2。
师:很好,你们是否能进一步思考,根据我们所学原理排除一些?
生:O2不可能。
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思考,播放了体现以上学生思维的实验录像,得出结论:乙醇与钠反应生成的气体是H2。
师: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同学们思考一下,现在能确定乙醇的结构了吗?
生1:可以……
生2:不可以……
师:看来,仅根据定性实验还不能作出判断,大家思考是否可以用定量实验的有关思想进行较深层的思考。
生:如果仅仅与O原子连接的H原子是活泼H原子,那么每1mol的乙醇只生成0.5mol的H2,而如果是结构(二)与钠反应,参加反应的乙醇和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可以用测乙醇、H2物质的量比值的实验来确定乙醇的结构。
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该同学的独到的思考,投影展示了实验的数据,分析数据后得出了结论。
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检验新的理论有了深刻的体验,还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突出自主的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高中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教师讲解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再自己参与、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更有利于消化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学生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教材中的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情况,这是引起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结论产生“疑点”的绝佳机会,必将激发学生为验证自己的实验结果而重做实验,甚至多次重做。
例如,一堂Fe2+检验的学生实验课,之前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就检验方法达成了共识,可以用氯水和KSCN溶液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含有Fe2+;先滴入几滴KSCN溶液,再加入氯水,如果一开始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加入氯水后溶液才变为血红色,证明原溶液存在Fe2+。可是实验中,很多同学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操作,却出现了“意外”――实验老师的确准备了含有Fe2+的溶液,但实验最后没有变为血红色。面对“意外”,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教师先告诉学生,待测液中,其实是存在Fe2+的,老师确实也不知道出现“意外”的原因,请大家一起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意外”。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然后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用FeCl3溶液检验KSCN溶液,用NaOH溶液检验溶液中有没有Fe2+,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氯水,结果三种试剂都没有失效。此时突然一位同学提出氯水会不会与KSCN溶液反应,而且氯水先和KSCN溶液反应。话还没说完,学生迫不及待地动手做起实验来,取待测液,先滴入几滴KSCN溶液,再加入氯水,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一定量的KSCN溶液,“奇迹”出现了;溶液颜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变为了很深的血红色。此时我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设计实验,用氯水和KSCN溶液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含有Fe2+,并在课后查阅资料进一步验证氯水可以和KSCN反应。
三、增加合理的课外实验,拓宽学生动手能力
离开了化学实验,就没有化学的发展。而化学作为自然学科的分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增加课外化学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研究中的多种方法,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作为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师,我们只有通过化学实验,一方面对化学结论进行验证,对化学规律进行探究,另一方面通过对自主实验、课外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思考、实践,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2、花鸟虫鱼市场。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东区博爱六路28号。
3、白鸽佬。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市辖区宝围街14号。
4、球记花鸟。地址:广东省中山市长安路68号。
篇9
【关键词】中式烹调;滑水与滑油;烹调技法
0.前言
“滑油”工艺所制成的菜品不仅色泽艳丽、形状美观,而且口感十分的酥嫩、爽口,但是在其加工过程中会使得菜品吸收大量的油脂,使得菜品会变得过于油腻,而且反复加热的油脂也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使得菜品的健康程度有所降低。而“滑水”制成的菜品能最大程度保证菜品的营养价值,但是其色泽与口感可能会稍有下降。本文针对这两种技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1.简单分析中式烹调中的“滑油”
1.1“滑油”的特点
在中国式烹调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技法,这些技法有些可以提高菜品的口感,有些可以提高菜品的美观度。在众多技法中,“滑油”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法。所谓“滑油”就是指提前将原材料根据其自身特点加工成丁,条,丝,片,粒等很小形状,再经过上浆工艺后,用中等温度的油将菜品进行滑熟,菜品再经过“滑油”工艺后,不仅可以使其光泽明亮,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菜品的口感,深得广大厨师的喜爱。在烹调加热中滑油是厨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法。由于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因此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1.2“滑油”技法的优点
中式烹调中的滑油工序因上浆和低温加热的共同作用,可以使成品口感滑爽脆嫩。同时,相对低温加热能使淀粉糊化而不焦,从而使菜肴爽滑润泽,也能较大程度体现原料成熟后本色,滑油也能保证浆和所码的味渗透到浆中部分不流失,以体现由表及里的味道协调,并使某些原料保持低温加热所特有亮丽色彩,也能使成品形状美观。“滑油”技法在滑溜,软溜,滑呛,烩菜等菜种中经常使用,其可以使菜肴形成独特的风味,尤其成品在质感上所表现的滑嫩,软糯更为突出,因其可以大幅提高菜品的口感,故在中式烹调中十分常见。
1.3“滑油”技法的缺点
滑油时,为了保证菜肴成品美观和便于成熟与食用,大多数需滑油的原料都加工成较小的体积,这就使得菜品的加工时间延长,人工成本也相应增加。同时,由于对原料进行深度加工,也相应地增加了原料的表面积,这也使滑油时更大的原料表面与油脂接触,又由于滑油是低温进行,淀粉糊化后又容易与油脂结合,造成滑油后原料吸附油脂的量相当之多,这会导致菜品的油脂含量相当之高,影响了整道菜的质量。虽然有些厨师为了减少滑油后半成品的油脂含量,采取再用水焯一下的方式,但由于淀粉与油脂结合的紧密,也只能去掉少量油脂,半成品中的油脂含量仍然较高,也就相应地增加了人工、水、能源的成本。
除此之外,由于滑油后的油脂含有大量水分,如果这时将油脂直接用在其它菜品的烹调上,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杂质,很容易造成巴锅现象,影响了下一道菜品的美观度与口感,而如果要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将油脂重新炼制一遍,而这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会造成人工和能源的浪费。同时,由于多次炼制的油脂中维生素 E 与不饱和脂肪酸会大量损失,更增加了油脂分子的裂解和聚合,形成人体不但不能吸收利用,反而对人体有害的超大分子和小分子,同时也增加了强致癌物的形成量。如用其反复滑油不但影响成品的色泽与口感,也更加大了油脂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有害物质的生成。由此可见,“滑油”后残留的剩余油脂是很难处理的,这也就使得“滑油“工艺的成本较高,不适合一些相对廉价的菜品。
2.简单分析中式烹调中的“滑水”
2.1“滑水”的特点
所谓“滑水”就是在讲原料切成小块之后,进行上浆,之后将其扩散着放到沸腾的水郭中,待其扩散后即可捞出,在沥干水分后即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操作。滑水的技法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持菜品的滑爽口感,同时便于操作,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深受广大厨师的喜爱。进行“滑水”工艺不仅可以提高菜品的口感与美观度,而且可以降低菜品的油脂含量,也减少了菜品经过多次高温所产生的致癌物质的含量,故“滑水”工艺在中式烹调中也十分常见。
2.2“滑水”技法的优点
“滑水”技法可以在保证了菜肴主要特点的前提下解决了滑油菜肴中油脂过高的问题。这也十分符合现代人们的健康饮食观,菜品的油脂含量降低,可以使得菜品更加爽口,也使得菜品的热量相对降低,比较适合当代人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滑水”技法没有“滑油”技法的多次高温加热的步骤,也就大大降低了了菜肴中因“滑油”而产生的有害物质成分含量,同时也省去了“滑油”技法所产生的废弃油脂的处理步骤,降低了菜品的烹调成本且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菜品的口感与美观度。虽然进行“滑水”工艺时会损失部分上浆中的淀粉,但总量成本远低于滑油。而且,用滑水代替滑油的方法制成菜肴比滑油方法制成的菜肴更清爽,适合的菜品种类也更多。由此可见,“滑水”作为一种低成本的中式烹调技法,不仅可以产生于“滑油”相同的滑爽、柔嫩口感,同时还大大减少了菜品再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也大大降低了成本,是一种很实用的中式烹调技法。
2.3“滑水”技法的缺点
由于“滑水”技法在沸腾的水锅中进行加工,其烹调温度最高为100℃,而“滑油”工艺的温度在120℃左右,故“滑水”比“滑油”所需的烹调时间略长,单份菜肴大约增加 15 秒时间,而如果是同时制作多份菜肴时间的差别并无显著劣势。而在进行“滑水”时,给原材料所上的淀粉浆料会有少量损失,这是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使菜品的味道下降,可以在进行“滑水”前多上浆料,来保证菜品的味道不会有所降低。另外,进行“滑水”工艺的菜品的口感没有滑油菜肴的香浓,这是低脂饮食的特点,这也是需要解决鱼与熊掌兼得的问题。
3.对“滑油”和“滑水”的对比
3.1从加工工艺的角度对比
“滑水”的加工温度恒定在100℃,而“滑油”的加工温度是在90-120℃之间波动的,故在烹饪过程中,“滑油”技法的控制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厨师有一定的火候把握能力。而“滑水”过程中会损失浆料,这就需要厨师对浆料的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也需要厨师有足够的烹饪经验。
3.2从菜品的味道与营养价值对比
“滑油”菜品的口感细腻、鲜嫩,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菜品的口感,同时,进行过该工艺的菜品颜色鲜亮,能够达到较好的烹调效果,而“滑水”的菜品的口感和色泽则稍次之,但是该技法做成的菜品相对清淡,比较适合大众口味。从营养价值来讲,“滑油”工艺制成的菜品油脂过多,不利于身体健康,而“滑水”则最大程度保留了菜品的营养价值。
3.3综合评价这两种中式烹调技法
作为两种中式烹调中重要的技法,“滑水”与“滑油”在烹饪中一直占用重要的地位,这两种技法制成的菜品在口感、色泽、营养价值等方面均有不同,希望各位大厨能够根据菜品的特色进行适当的选择,来最大程度提高菜品的质量。
4.结语
“滑水”与“滑油”作为两种中式烹调中的技法,在中式烹饪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种技法的适应面有所不同,这需要各位在实际操作中仔细研究。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从业人员给予帮助。 [科]
【参考文献】
[1]冯玉珠.烹调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6):121-122.
篇10
关键词:续断;盐制;中试;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S567.2;R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481-03
续断为川续断科(Dipsac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 ex Henry)的干燥根,主产于湖北、四川等地。味苦、辛,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行血脉、续折伤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打损伤等症[1]。研究表明续断有抗骨质疏松[2]、促进骨愈合[3]、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4]及其他药理作用,是治疗骨科疾病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药物。酒续断自古有之,目前已有较佳的炮制工艺[5],而盐续断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盐引药走肾[6],故盐续断补肾之功增强。目前鲜见关于盐续断炮制工艺的研究。为此采用正交试验,以续断水溶性浸出物和川续断皂苷Ⅵ含量为指标,对加盐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和炒药机转速4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优化盐续断的中试炮制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设备
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续断购自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厂(批号091214),经浙江中医药大学来平凡教授鉴定为中国药典规定的川续断的干燥根。续断经净制、切制得到薄片。对照品川续断皂苷Ⅵ(批号111685-200401)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该工艺研究中每次试验饮片用量为5 kg,炮制条件与大规模生产相近,可以指导续断大规模生产的炮制工作。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CGY(Q)-750Z智能化炒药机(杭州海善制药设备有限公司);KQ-5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洁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AL204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1.2 方法
1.2.1 正交试验设计 续断盐制工艺正交试验设计见表1。
1.2.2 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取供试品约2 g置于100 mL的锥形瓶中,加水定容至50 mL,称定重量,静置1 h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 h。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再称定重量,用去离子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干燥滤器滤过,量取滤液2 mL置于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后于105 ℃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1]。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1.2.3 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测定
1)色谱条件。反相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 μm),以乙腈-水(30∶7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2 nm,流速1 mL/min[1]。理论板数按川续断皂苷Ⅵ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川续断皂苷Ⅵ对照品适量,用甲醇配制成1.5 mg/mL的溶液。精确量取1 mL溶液置于10 mL的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盐续断细粉约0.5 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25 mL,称定重量,超声波处理(功率100 W,频率40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量取续滤液5 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2 结果与分析
2.1 续断盐制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以续断水溶性浸出物和川续断皂苷Ⅵ的总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价,续断水溶性浸出物和川续断皂苷Ⅵ的总量权重各占50%,综合加权得分=(第i个处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大值)×50+(第i个处理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川续断皂苷Ⅵ含量最大值)×50。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各因素对盐续断质量的影响为A>D>B>C,但影响均不显著。因各因素都没有显著影响,故可以根据生产实际进行适当选择。温度的影响最大,但药典要求炒至表面稍有焦斑即可,温度太高会炒焦,故根据炮制要求及从节能角度综合考虑,选择炒制温度为210 ℃;加盐量对质量影响不大,故选择中药饮片盐制时普遍的盐用量每100 kg饮片用2 kg食盐;炒制时间影响最小,但由于是饮片加盐水润透后再炒,饮片需炒干,根据本研究12 min可炒干并稍有焦斑;炒药机转速影响较大,但与实际有出入,搅拌的目的是使饮片炒得均匀,根据试验结果再考虑到节能,选择炒药机转速为40 r/min。最后炮制条件选择组合A3B2C1D2,即加盐量为每100 kg饮片加食盐2 kg,210 ℃炒制12 min,自动炒药机转速为40 r/min。
2.2 验证试验
称取同批次续断饮片3份各5 kg,按照优选的炮制工艺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各重复的续断水溶性浸出物和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稳定,重复性良好,工艺稳定可行。
2.3 续断盐制前后各项指标含量比较
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测定方法比较盐制前后续断水溶性浸出物和川续断皂苷Ⅵ两项指标含量的变化,具体见表4。表4结果表明,续断饮片盐制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明显升高,可能是盐和高温促使某些物质在水中易溶出;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略有降低,可能是高温破坏了部分川续断皂苷Ⅵ的结构。
3 小结
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选出续断的最佳盐制中试工艺,即每100 kg续断饮片食盐用量为2 kg,210 ℃炒制12 min,自动炒药机转速为40 r/min。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为续断炮制的深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续断盐制正交试验以水溶性浸出物和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为指标,这两项指标各占权重50%,综合评判盐续断的炮制工艺,使炮制温度、炮制时间、加盐量、炒药机转速评判客观化,克服了传统的单凭经验判断各个影响因素因人而异的主观性。该炮制工艺每个处理均用全自动炒药机炒制5 kg饮片,炮制的条件与大规模生产相近,可以直接指导续断大规模生产的炮制工作。该研究对饮片炮制前闷润条件例如盐水闷润时间及调盐水时水的用量等未详加考察,今后可研究各种闷润条件对盐续断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Z].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马中书,王 蕊,邱明才,等.单剂补肾中药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骨形态计量学研究[J]. 天津医药,1999(3):131-134.
[3] 纪顺心,关雪军,李崇芳.中药续断对大鼠实验性骨损伤愈合作用的观察[J].中草药,1997(2):98-99.
[4] 钱亦华,胡海涛,杨 杰,等.川续断对Alzheimer病模型大鼠顶叶皮质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 22(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