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4-01 20:1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生们的作品,为影像界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虽然他们在创作手法上还未必成熟,有时还会因为数字时代的到来而陷入虚拟的想象、不够关注现实,但他们在尝试各种新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同时,以真诚探索的态度,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发挥当代青年人的想象力,自我创作着。他们的创作没有受到当代政治波普的影响,而走出属于他们自己时代的创作道路,解读着自己的影像,这些不仅表明影像艺术科学的建设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也说明了中国影像高等教育已登上了中国摄影界的前沿。
摄影不是靠“撞大运”
影像不仅存在艺术性,还有文化性,对今天文化状态和文化表现、文化传承没有研究的话,很难做摄影艺术。所以学生一定要对摄影史的任何历程如数家珍,张嘴就来。对历史有传承的学习,对现代艺术史有所研究,才能创造出今天的影像。
系统的建立,首先要加强对摄影史的梳理,如摄影是怎样产生的,影像发展的时代,每个时期的影像提出什么样的新概念,流派和代表人物及对摄影史有什么样影响。每个人物怎样运用新的图像语言方式达到他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现在摄影界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差。从事创作的一些摄影人,偏重于实践,忽视史论上的建设。以前经常是谁拿到一个大奖,就标志着成功,通过这样的“撞大运”曾产生很多摄影专业户,摄影专业户再接着带徒弟,再去“撞大运”,自己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你拍、我拍新疆、他拍四川,这样给摄影界造成一个见效快的错觉,因此很多人认为搞摄影比较容易,大家不求理论深度,更缺少对摄影史的梳理。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影像人才培养的首要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摄影是怎么来的,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
视野放宽再放宽
我们的教学常常会借鉴美术、绘画、文学、戏剧等,但一定不要因为太多的模仿,而使自己的本质一点点的消退了。如果进入不到那个领域最高的层面,就会学了二流的绘画构图、三流的情感和所谓文学性,最后仅得到一个四流的影像图片。
我们不能简单地教学生怎样拍,而要启发他们在学习、思考、实践中养成一种特殊的职业敏感性,这样他们就会关注那些司空见惯、被大家忽略的主题,可以迅速进入社会给他们预留的空间位置。
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在学校中讨论的摄影形态可能一下变得没有可用性了,你可能一段时间没有机会从事摄影专业,但却可能成为导演,或者杂志的编辑。摄影教育会在你的一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学的宗旨就定在“专业”二字上,简单的说,就是要培养起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修养和专业尊严。
与世界的接轨日常化
今天摄影教学的发展,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在一些摄影发展讨论会上有些言论说大学摄影教育滞后,我不知道持这样言论的人对中国高校了解多少?当今中国摄影教育的发展,已相对完善且具有前瞻性。首先在国际接轨上,我们跟世界各大学的接触不是访问化、指导化,而是相互派教师上课、相互给学分。西方对中国有一段影像空白史,他们引导青年一代关注中国,关注中国影像。每年德国、美国、法国大学的老师、学生都来中国高校上课。美国纽约大学研究生十人、法国第学学生五人等都在北京电影学院做过课题。我们也把本科学生派到法国去学习。
据我所知,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南师大、大连医学院等艺术院校也都在进行这样的教学。在中国,国际化的摄影教学已经日常化了。我们影响西方,西方影响我们。
中国摄影教育历程短,虽然我们有国际化交流,但大学里面不可能一下出大师。学生们进入大学接受了素质教育,再到社会中历练多少年后才可能变大师。教育就是给影像提供一个梯队、一个基础建设。不能说没有出大师就不是一个大师级的院校,何况我们毕业生在国际上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教育需要趋利避害
摄影教育也有不乐观现象,很多学校趋之若鹜开设摄影专业,有的学院不具优质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就玩命招生,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现象,严重影响高校摄影教育质量与声誉,也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希望大家都能理智的去考虑发展,别为金钱利益所驱动盲目发展。
中国的高等摄影教育历史非常短,教与学两方面都在摸索中。从教者来说,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所能做的事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帮助学生进行选择,选择适合于他们未来发展的知识和手段。
总之,作为摄影教学的实践者,我们为取得每一点一滴的进步而感到自豪。为了今天这个影像时代、数字时代,中国高等院校的摄影教育会培养出一批批专业影像人才,中国摄影领域中的天才和摄影家一定会在他们之中产生。
午后 李秀 摄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高校部分摄影专业教育调研与分析
我们在2008年上半年对国内部分主要高校进行一次粗略的调查,我们给二十所高校发出调研信,收到十三所高校配合回信,进行量化比较。结果显示,近十年来,中国高校摄影教育在师资、设备、课程安排中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学校的教师、器材配套上压力加大,不能像生产一线上那样与时俱进跟上数字化影像、媒体等的迅速发展。因此,社会应继续给予摄影教育事业大力支持,在资金和政策上加以倾斜。
(宿志刚提供)
十三所院校摄影专业师生比例
院校名称 师资力量
大连医科大学 专业教师17人 教辅人员3人 学生220人
中国美术学院 专业教师10人 教辅人员2人 学生235人
南京艺术学院 专业教师8人 教辅人员2人 学生107人
山东艺术学院 专业教师5人 教辅人员1人 学生152人
浙江传媒学院 专业教师10人 学生378人
中央美术学院 专业教师6人 教辅人员2人 学生80人
鲁迅美术学院 专业教师16人 教辅人员2人 学生260人
中国传媒学院 专业教师18人 学生145人
中央戏剧学院 专业教师19人 教辅人员3人 学生247人
北京电影学院 专业教师11人 教辅人员2人 学生131人
西安美术学院 专业教师18人 教辅人员2人 学生220人
广州美术学院 专业教师5人 教辅人员2人 学生132人
篇2
关键词:培养;国际化人才;方法;途径
经济全球化使竞争全球化,提升国际竞争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有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国际化人才的概念
何为“国际化的人才”?有些学者认为:国际化人才是那些具有国际著名大学文凭、在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有就职经历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或者有在合资企业工作的经验,熟悉国际惯例,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也有学者认为:国际化人才应具有如下品质:较强的沟通能力,有商业意识,有创意,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知国际商业管理,无论要求怎样,完成任务都尽力去做,愿意接受和估价他人的反馈意见;了解对同事、领导和客户所负的责任,并通过不懈的努力维护所在的部门和公司的利益。还有一些学者指出国际化人才应具有的六大特征: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的思维模式;随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运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熟悉多元文化,具有国际交流交际能力;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的经验和经历。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国际化人才的含义或者素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表述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国际化人才的含义应该是: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和规则,熟悉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同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二、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一,具有国际化的知识和市场观念。国际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应以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基础,以专业为骨,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又有较宽的知识面;既精通专业与管理,又熟悉国际惯例与法规;既具备国际经贸、商务行情、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一些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国际市场动向,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对世界经济发展进行客观分析,预测未来我国及世界经济的走向。只有在知识结构方面既具有很高的融合度,又具有强烈的辐射性的复合型人才,才是我们需要的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激烈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第二,具有良好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结构应是多元复合:要具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具有公关谈判能力等。创新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面对激烈的竞争,国际化人才不仅能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在新的环境中创新工作。为迎接未来科技和市场经济竞争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们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发展高新科技,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之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够占领更广阔的市场,我们必须要有一大批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第三,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将处在机遇与陷阱、成功与失败等种种不确定因素并存的环境中,因此要求人们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以便在面对压力、挫折和打击时,正确认识国际竞争的激烈性,具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胆识,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同时,经济全球化,我国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更广阔的市场,各民族、各国家、各种利益集团的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必然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善于处理各种复杂多样的关系,能与他人更好地合作。
三、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方法途径
第一,正确处理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的关系。国内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一大批国际化人才。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基础和良好的人才培训条件,内部培养符合企业现状。完善内部培养机,培养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国际化人才,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也是应该长期坚持的策略。因此,引进外部国际化人才是企业人才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全方位配置人才资源的必然选择。
第二,正确处理人才国际化与人才本土化的关系。人才国际化重在使本国人才走向国际市场,也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初期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人才本土化重在使用市场所在国的人才,是跨国经营成熟阶段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企业处在国际化的起步阶段,外派员工较多,主要是人才国际化为主,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培养国际化人才。由于企业进入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环境复杂,利用所在国人力资源,推动人才本土化也是应该选择的策略。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一些企业实行人才本土化,推动了国际业务的开展。随着国际化经营的逐步成熟,人才本土化将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趋势。
第三,正确处理人才培养与人才流失的关系。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人才争夺将更加激烈,人才流失已成为国内企业绕不开的问题。事实上,国际化人才流失之所以成为问题,培养不够也是重要原因。相当一部分国际化人才正是由于没有得到培养和重视,阻碍了职业生涯的发展,才被迫“另谋高就”。人才流动是必然趋势,国际知名企业的人才流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并没有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这些企业有一整套完善的培养人才机制,维持了人才队伍,特别是核心人才的稳定。因此,国内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培养国际化人才力度,有效解决人才流失,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喜林.“国际化人才”界说[J].中国培训,2002(11).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课题组.入世对广东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影响和对策[J].国际经贸探索,2001(3).
3、邹凤玲.人才资源全球化竞争策略与管理创新[J].云南科技管理,2002(3).
4、申渝.加快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中国人才,2002(9).
篇3
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资本、商品、技术、人员的跨国流动程度超越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要加强国际法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国际法人才,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立法和国际司法活动的质量。因为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直接关系到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肩负重要国际责任的大国,有众多复杂的国际法律事务需要国际法专业人才去处理或提出法律建议。国际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作为国家间交往的行为规范,其对谈判、缔结、签署、批准、解释、实施等诸多环节的规范都会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研究、这需要更多的专家型、复合型国际法律人才。
要成为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既要懂国内法,又要懂国际法;既要具备一定的法学理论素养,又要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既要精通母语,又要熟练掌握国际法专业外语,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然而,国内的国际法教学尚不能较好地满足培育更多高素质法律人才的现实需要。因此,明确国际法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探讨如何通过国际法教学效率的提高来实现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目标,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制约我国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教学因素及成因
知识化、国际化、通才化将是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全球化对国际法人才培养带来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中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律人才,另一方面现行培养机制难以在质量方面满足社会需求。纵观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现状,面临两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是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究竟应该走职业化道路还是专业化道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第二是法律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从各国法学教育的传统及现实看,法学教育具有三个可能的目标,即培养法律学者,培养法律工作者,培养有修养的人。就本科阶段而言,学生的毕业去向差异很大:进公司、做公务员、读研、出国深造、进律所等。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对自身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准备重点也往往会存在差异。比如,要出国的学生特别重视外语,要参加司法考试的学生和要考研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上高校本身在培养机制方面的诸多弊端,如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目标、对师生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多局限性的叠加形成消极合力,妨碍了培养更多适应全球化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国际法法律英语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国际法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待提升,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也需提高。应当改变那些束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三、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路径
跨国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至少包括本国法、外国法、国际法、法律英语等,此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除了国家、学校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建立合理有效的对学生、教师和高校进行考核的机制外,国际法专业教师本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教学理念和方法都会深刻、长远地影响上述目标的实现。教师应重视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融合及对国际法专业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强调和应用。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法学专业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应兼顾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需要。
(一)重视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融合
对许多法学专业本科生来说,即使其所在学校法学院、法律系与律师事务所或当地法院等单位有合作关系,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但往往与国际法课程不相关,与法律英语不相关。因此,难以将国际法理论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弥补该缺陷的方法有重视时事新闻、教学视频、专业外语、案例分析方法在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方面的作用。德国法学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层次的法律职业教育和培训教学安排中,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至少在一半以上,而且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交替进行。
1.时事新闻、视频资料在培养国际法律人才中的作用
国际法与国内法不同,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联系密切,不重视媒体中涉及国际法学的新闻报道,就不利于学生对国际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就会脱节。活的国际法不仅仅体现在案例中,也体现在作为国际法主要主体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因此要体现国际法是活的法,还必须关注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活动。相关新闻报道或时事评论是国际法学理论与国际关系实践相结合或服务于实践的最好诊释。学习国际法要对当代国际事件及时跟踪掌握,对国际形势,特别是国际政治形势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通过对近年发生的国际时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和思考。教师和学生都应关注这些相关信息,进行资料收集及分类工作,将最新的相关时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既可减少课程的枯燥性,又可温故知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2014年4月3日《联合早报》网刊登了《九段线不在联合国海洋法框架内》一文,可就此引导学生讨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成就与局限性及中国在该公约谈判中的认识误区及后果。
国际法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的原则和规则本身,不能只教纯粹的法律,要讲国际法背后和之上的东西,讲国际法与国家间力量的关系,讲国家利益与国际法的关系,讲意识形态与国际法的关系,讲文化传统与国际法的关系,讲国际法所追求和实现的目的。视频资料所具有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将难以用语言来充分诠释的内容具体化,减少学生理解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可与教师课堂教学形成优势互补,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味。
2.重视案例分析在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中的作用
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应对国际法律争端的能力。对国际经济法这样实践性很强但又离日常生活较远的学科,案例教学法更是意义重大。例如,WTO中的轮胎特保案、汽车零部件案等,既是新闻热点又是理论热点。案例是当事双方具体争端的体现,相比于国内法案例,国际法领域的案例往往更加复杂。通过将所学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应用于具体案例,不仅能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与框架,而且有助于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合理引入复杂的国际法案例并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对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3.法律外语水平与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
跨国型高素质法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要能够熟练使用外语从事法律工作,包括谈判、起草文书、参与跨国诉讼和仲裁、设计跨国法律问题解决方案等。对跨国法律人的首要要求就是多语言应用能力,避免由于语言不熟造成的理解错误。现在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两千人左右,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北京的近一万名律师中仅有三百名具备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能力,上海五千多名律师中只有五十名左右的律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其他省区的缺口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失衡,具有较强的经贸、管理、新闻、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缺乏、在国际法学教学中,适当借助外语词语、句子,有助于澄清教材中介绍条约条款时的模糊表达,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在学习国际法课程中学习法律英语,以弥补公共英语课程的不足。例如,通过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3条中due regard to一语的分析,可初步了解军舰、机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军事测量、侦察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的原因、现行国际法规定及中美实践。此外,有权部门、个人的双语翻译可能成为它国在诸如WTO之类的国际争端解决机构起诉中国的证据。翻译中存在分歧的实质就是条约解释方面的分歧。巴西影响干可可措施案专家组报告中对此有所涉及。中国入世谈判经历了15年多,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签订的一些文件中确实存在不少谈判者自己都不一定弄清楚其确切含义的措辞有些则可能受到语言的影响。可见,国际法中的外语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工作是否顺利、国家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等问题。
(二)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与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
三国法间存在密切联系。国际经济法孕育于国际公法,但至今也尚未厘清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间的边界。高素质国际法人才应能建立知识与学科间的有机联系,减少见木不见林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兼顾深度和广度。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法律,既包括国际法,又包括国内法。为此必须注重采用比较法找出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比较法的角度去开拓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理解,增加教学内容上的广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网络化、体系化。在讲授条约法时,紧密联系学生己学过的合同法,运用合同法的原理诸如合同生效的条件、合同对第三方的效力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条约法。例如,在学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2条中的其他国际法有关规则,的含义时,可联系《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条(c)项、国际法的体系化与碎片化、开放性与自足性问题及成因、WTO相关案例。
通过教师对知识间联系的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视角会变得多元。
(三)教师应当具备的高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教师除应当具备敬业的职业精神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高超的教学方法、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创新型教师必须有新的教育理念,主要有:1、新型的师生观,建立平等、民主型的师生关系;2、新型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对奴化学生思想,鼓励其大胆质疑与创新;3、新型的质量观,反对仅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论学生学业的好坏,建立以创造能力的高低考核学生质量的标准;4、新型的人才观,反对唯书是从、唯师是从的好学生标准,建立情商、智商和谐共融和人格完美、健全的人才观;5、新型的价值观,树立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全面展现的价值观。
篇4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人才规划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制胜的利器。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建立,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其培训能力。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投资。只有通过培训、激励等方式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才能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得到体现,企业得到长足发展。然而,目前的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理解和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企业的员工仅仅是用来使用的,一旦员工的技能降低,不能给企业带来高效益时,就会更新员工的数量结构。而这种行为不仅是 对员工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对策。
一、企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人才理念落后,难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由于企业人才理念比较落后,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对员工的培养缺乏长远的培养规划,就是没有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多数企业对员工进行的培训当作福利或者是支出而不是投资,进而不愿为员工培训“买单”,降低对培训的的投入。很多企业包括一些较大的知名的企业也仅仅是为了表现尊重吸引员工而制定了“完善”的培训制度却在执行方面大幅缩水。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致使企业很难对员工进行培训,从而造成了员工的技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缺乏发展空间与安全感,员工的忠诚度降低。企业和员工之间没有建立一个流畅的信息平台,企业没有让员工感受到一个清晰的发展前景,没有为员工制定个人培训及发展规划。员工不知道企业的经营状况,更不知道每天自己为企业创造了多少利润,对企业缺乏基本的信任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这也是员工忠诚度滑坡的一个原因。
其次,企业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脱离培训对象。当前,企业在对新员工的岗位引导培训方面作的比较到位,新员工能根据培训适应企业的需要。企业对员工未来的提升与发展方面的培训则很少涉及,在培训的方式上,很多企业就是组织学员观看培训光碟、临时参加市场上相关主题的公开课,或者通过熟人介绍培训师到企业讲讲课。由于没有很好地对培训进行设计和规划,培训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长此以往,形成了员工对培训的抵触,甚至反感,难以适应培训对象的需要。
再次,企业缺乏培训的评价体系。企业培训是一个系统的体系,需要明确培训的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反馈等方面的内容。然而不少企业为了培训而培训,没有将培训与员工技能和效率的提高结合起来,进而和员工的待遇结合起来,有时造成了培训后员工待遇不变而员工离职的现象,这就从另一方面抑制了企业进行培训的积极性。
二、 解决企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首先,企业要塑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改变人才培养理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只有按照人的身心特点去实施管理,才能使人“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应该认识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是简单地“管人”,更重要的是关怀人和重视人。因此,企业应该改变用人理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服务员工来换取员工的忠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对管理者信服,才能留人。而留人关键是留心, 实行人性化管理。
其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要考虑“双赢”,激发员工的动力。在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上,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动态地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以空间激发员工自我发展的动力,以机制促进组织与员工和谐发展,以培训作为员工发展的阶梯。对于员工的发展,在企业中除了晋升之外,也可以采用工作轮换等其他职业发展方式。毫无疑问,通过培训晋升是职业发展中对员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但事实上职业发展还包括工作轮换、赋予更多责任等其他多种职业发展方式。工作轮换可以有效增加员工的接触面,使员工达到学习新的岗位知识的目的,是一种变相的培训,同样可以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另外,对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除以个人工作业绩为基础外,还应综合考虑员工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工作业绩作为晋升的惟一依据,很可能做出不恰当的晋升决定。
再次,企业要明确培训的流程。企业的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应该根据岗位的要求,明确什么样的培训是企业需要的。也就是说,企业需要的培训,一定要培训,企业不需要的培训,就要格外慎重;明确培训对象的选择标准。企业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新进员工、转换工作员工、不符合工作要求员工和有潜质的员工。投资于每种类型员工对企业带来的流失风险是不一样的,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在企业中制定选择标准,对每位员工一视同仁,避免培训对象选择的随意性;对于有自发要求培训的员工,提供选择性培训项目。培训虽然存在员工流失风险,但是同时也是吸引高素质员工的一种手段。向自发要求培训的员工,提供选择性的培训,可以提高企业对高素质员工的吸引力。但是,对这部分培训,企业应适当与员工共同承担费用,或者由员工承担费用,培训后给受训者以加薪、晋升作为回报;培训中应全程控制。在培训中,企业应当选择专门人员与培训人员和受训人员保持联系。
参考文献:
[1]林玳玳: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年版
[2]成思危:中国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版
[3[余 平: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篇5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人力资源重要性的凸显,国际人才开发已成为许多国家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以人才争夺为核心的国际竞争。认识国际人才队伍建设及人才流动的基本现状,根本动因,对我国培养国际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我国国际人才培养现状与挑战进行了综述,对我国国际人才培养提出客观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
国际人才竞争态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在强调合作与竞争主题的同时,人才的竞争的态势也从隐形状态走向显形状态。经济的国际化必须以人才的国际化为支撑,这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人才竞争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剧,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影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1 竞争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好奇心和激情、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宽广的知识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期将越来越短,新知识高速涌现,信息量成倍增加,社会需要的知识和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都要不断加快更新的速度和周期。而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的改革和创新是多层面的、立体的,包括教育思想、理念、制度,教学内容、方法、方式以及整个教育体系诸多方面。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的国际化。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从需求的角度看,中国紧缺人才主要是农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谈判人才;了解国际惯例、符合需要的外语人才,尤其是专业外语人才;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国际化的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增加,带来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开放办学,培养学生具有世界视野,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人才。
随着我国国际化步伐加快,国际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促进国际人才集聚,发挥海外人才优势,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中国梦的实现,对人才发展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不但要实现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更需要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在于高端人才队伍的建设我国经济总量飞速增长,但主要依赖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资源严重破坏环境严重污染,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国际人才支撑显然,在转型期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及在培养国际人才上面临诸多挑战。
2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高等教育与职业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各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国家宏观调控、立法促进校企合作。为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积累工作经验,各国政府在促进校企合作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他们强调重视并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等新的办学模式,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必由之路。这种合作应是多向和综合的,不仅表现在人才的双向培养上,还表现在双方共同的科技开发与利用,企业与学校在职人员的相互交流,产业界向学校投资等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强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以及高职院校与企业界形成质量契约关系从而形成了灵活的开放的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
3 高等教育应对人才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政府主导下,为应对人才国际化做了许多工作。在高校管理体制方面,调整了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关系,扩大了高校办学自;在留学教育方面,200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万人,接收留学生十年间近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在专业设置方面,拓宽了专业范围,基本改变了以往专业过细过窄的局面;在课程改革方面,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式,部分专业引进了国外原版教材;在队伍建设方面,加强了对高层次创造。人才国际化引发的人才竞争是多元的。既有高层次人才的争夺,也有一般人才的竞争;既有研究型人才的竞争,也有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竞争。由此,应对人才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各高校明确自身的定位,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发挥整体优势。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与其整体优化的结构有很大关系。美国共有多所高校,纵向可分为六个大类十个小类: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大学、副学士学位授予大学和学院、专业机构等。由于层次间区分明确,各高校均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到自身的定位,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这不但促成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而且保证了高水平大学的持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层次上虽然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及大学之分,但专科与本科院校之间、本科院校与大学之间的区分并不明显。这不但体现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差别不大,也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基本雷同,造成专科、本科、大学培养人才的层次不明显。在高等教育类型上,虽然有职业技术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分,但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不鲜明,与普通高等教育差别不大。因此,高校与高校之间不能有效地相互配合,没有发挥出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机制建设探索符合企事业单位人才选用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符合市场需求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实践以贡献率为主的多层次的工资奖金分配制度,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对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进行激励,使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逐步实现人才薪酬水平与市场接轨,体现人才资本价值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以拔尖人才为引进重点,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环境优势体制优势和立法优势,加大政府投入,拓展引智工作的资金来源和渠道。
【参考文献】
[1]周满生,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2]冯晋祥,宋旭红,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0,(3):22-25.
篇6
关键词:会计本科 人才培养 职业能力 会计人才
2004年,我国持证会计人员已达到956万人,其中87.87%是大专以下学历,现有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难以达到高级会计人才的要求。2003年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成为我国实践型的专业学位,以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应用型会计人员,但这样也无法全部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多层次、多岗位的需求。作为向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会计人才的现代会计教育,尤其是大学本科会计教育,将面I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和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其中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的需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型会计人才成为会计教育改革的核心,而各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于未来会计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20年来,我国许多设有会计专业的高等院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关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会计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和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在企业管理、信息服务和经济决策中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会计的市场功能发挥程度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高低的关键是会计教育。会计工作要发展,会计人才是关键。会计人才的素质取决于会计教育,会计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会计教育观念的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会计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会计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完善、以及会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对学生考核方式的灵活化。
(二)会计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邓传洲等(2004)指出,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还普遍存在,会计的高等教育已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知识面狭窄。林志军等(2004)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会计教育中应注重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及其重要性或有效性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会计教育的知识结构仍然较为狭窄,具体体现在跨专业学科知识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对技能的培养方面也相对薄弱,目前的会计教育状况还没有完全提供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传授。三是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不明显。根据孟焰、李玲等2006~2007年对我国20余所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比较发现,各个高校将会计教育的目标基本定位为“通才+专才”的组合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是会计教育的基础,专才教育是会计教育的核心,将通才教育同专才教育结合培养具有全面素质教育且精通会计专门学问的高级会计人才。各个高校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导原则、课程结构等方面差别不大,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课程设置的具体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层次等方面稍有差别。
二、会计本科人才需求的能力分析
(一)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技能结构现状分析 根据孟焰、李玲等的调查,对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人员所需技能的重要性及实际掌握程度的评分情况进行统计,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技能结构现状如(表1)所示。(表1)中各项数据表明,我国会计高等教育对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没有达到学生所期望的水平,也无法达到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等方面有很大关系。
(二)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 高等院校如何培养会计本科人才,以什么样的模式来培养人才,确定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该目标需要建立什么样的课程体系以及如何实施该课程体系才能有助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最终检验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与能力的是用人单位,即只有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高等教育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那么高等院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重要的人才,必须了解市场、分析市场需求,明确市场对人才要求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系列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来保证人才的质量。职业能力可以为高校教育提供指引,使其关注市场需求,以能力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设置相应的系列课程体系。
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了《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其中将会计师职业能力的方式分为两类,一种被称为功能分析,其出发点是关注会计师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职业能力被定义为在实现这些角色和完成这些任务时达到既定标准的能力;另一种基于能力投入,其着眼点在于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所必须的、潜在的能力。根据IFAC于2003年10月的《国际教育报告框架》,职业能力是指在真实工作环境下按照既定标准实现其职业的能力,而能力指的是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价值。为了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服务,促进会计行业的稳健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就开始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系统研究。而我国则是最近才逐渐意识到并开始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研究。2002年财政部成立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项目研究课题组,就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然而我国还没有就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界定和描述达成统一而权威的意见(周宏等,2007)。从目前的就业形式分析来看,我国用人单位比较看中会计专业人才是否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一是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接受会计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的基本能力;四是熟悉我国有关会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五是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六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尤其要了解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七是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从能力结构分析来看,用人单位主要看重会计人才的知识面是否宽,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自学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是否强,综合素质是否高,是否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因此,会计本科教育应根据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能力结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
三、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 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知识、能力、素质并进的培养模式,即KAQ模式。其中知识分为基础知识、前沿知识、交叉知识;能力包括自主扩展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研究指出,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首先需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拟定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基础上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人才培养方案。要明确培养人才的规格,需要根据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来确定会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根据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美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美国的会计教育以前一直将未来的职业会计师所具备的知识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但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尽管教师不断将新会计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学生掌握的仍然有限,无法面对就业后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在《会计教育目标》中指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标不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应该具有的素质”。认为会计教育的重点应转向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国国家教委有关领导也曾提出,高校要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牢牢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的多样化。从我国这一提法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人才培养模式要多样化。
(三)中国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借鉴美国对会计学教育目标的提法,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可确定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诚信敬业、知识技能突出,学习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以下特点:一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即在“通才”基础上的“专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知识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产业技术综合了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建立在传统产业技术和单一知识结构基础上的“专才”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而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会学习的通用型人才的“通才”教育,已得到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拥护和欢迎。三是强调应用型的人才特色,即要求会计人才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宽厚的基础知识、较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四是强调诚信敬业。诚信敬业是指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四、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
(一)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课程体系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相关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思想,决定专业人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杨仁发等,2004)。刘永泽(2004)认为,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体现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会计学科的市场定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职业意识。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诚信敬业、知识技能突出,学习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为了适应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以“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为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确定“两基础、多方向、一环节”的柔性课程体系建设,根据课程体系来选择教学内容,规范教学体系。
(二)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内容 会计本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我国会计本科人才教育应坚持以下要求。“两基础”。是指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来设置,主要包括“两课”、英语、高数、计算机、法律、体育、人文以及自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程应考虑会计学专业“宽口径”的要求,不应局限于财会、审计等知识,还应具备管理、经济学、金融等学科的综合知识,可设置管理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政与金融、国际贸易与税收、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软件应用、管理会计、税法、审计学基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课程。“两个基础”主要体现原基础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2)“多方向”。是指会计学专业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后,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事业等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层次、需求岗位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如果会计教育采用固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导致企事业单位没有合适的会计人才,而部分会计专业学生又无法就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会计专业不能再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特长、能力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等存在的差异,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培养多样化的会计人才。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增加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机会。学校在确定各个专业方向时应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等情况,合理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如可设企业会计、注册会计师、网络会计等专业方向,根据各个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包括方向必修课和方向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多设一些专业方向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但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和逻辑关系。另外在专业方向选修课中,适当设置1~2门自主学习课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需求层次的变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或减设相关专业方向。
篇7
【关键词】动漫设计;人才培养
目前,全国高校开设动漫专业的大学有1000多所,可以看出我国的动漫教育具有相当庞大的办学规模,培养了大批量的动画毕业生。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动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关于这一点,国内权威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机构麦克斯公司在2010年就公布了十大就业“红牌”专业,动画专业排在首位。“红牌”意指专业就业率持续走低、失业风险大、综合薪资低。由此来看,我国动漫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动画专业作为新兴专业,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教师都是美术类、艺术设计类教师转型而成的,也有相当多的院校把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进行转化从事动画教学,这两类教师都不是专职的动画教师,很难从事动漫设计的教学工作。
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教学模式来看,绝在部分还是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授课模式,导致专业课与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很难将抽象理论与具体设计案例结合,培养的人才无法直接面向企业,学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不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缺少企业顶岗锻炼的真实体验,无法掌握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非常欠缺。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是其中最能动的因素。国内动漫界人才的现状是懂动漫艺术的不熟悉软件制作技术,熟悉软件制作技术的,艺术素养的功底又很薄弱;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少。动漫产业在发展中需要“艺术+技术”型的动漫设计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创新能力和一流的制作技术人才更受企业欢迎。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具体来说,动漫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素质教育统领下的“创新教育”
创新是人类智慧的核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只有点燃创新之火,才能照亮未来的道路,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带来不竭动力。总书记在讲话时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国的动漫作品之所以在世界上地位不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国产动漫创新滞后,模式简单,内容雷同,模仿现象普遍。这与我国极度缺乏创新性人才不无关系。因此,必须开展“创新教育”,完成从重视引进模仿能力向强调创新能力的转变。动漫制作技术不会我们可以学来,但是艺术作品的创新能力不会在短时间内立杆内见影。良好动漫艺术作品的创作基础,来自于学习和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长时间积累。所以,在素质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把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注重学生个性和个体潜能上的挖掘与培养,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引导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国内动漫企业相当长的时间从事国外动画外包业务,造成我国的动画人才主要集中在中期制作环节下,国内现有创作人员大多是技术和艺术不能同时兼备。因此,要从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向重点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转变,突出动漫类专业的基础性教育,使学生具有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编剧、文学、历史、军事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并进一步改进动漫专业课程的教材,创新内容,努力培养既精通实际操作和技术设计,又精通艺术理论和形式创造规律的人才,实现艺术创意,满足动漫产业对技术和艺术的双重需要。
二、重视实践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动漫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动漫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和省内外高校进行校校合作,使动漫人才的培养突破区域的界限,吸引更多更好的资源为我所用。可以与动漫实力较强的院校签署动漫专业合作协议,开展动漫行业培训、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及专家学者的互访交流等,使学生能够走出国门,了解先进的动漫知识和技术。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校企合作方式,通过在企业里“顶岗”工作,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
那么如何做到以上几点?分析如下:
1、建立“校企合作”,激活动漫人才培养机制
动漫人才的培养,有学校正规的教育,也有企业的实用培训。只有发挥两种教育模式的特长,才能为动漫产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各种资源整合,学校把课堂设置到企业成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企业进行实战学习,企业把学生视为正式员工使用,按企业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以培养适合企业或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动漫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可根据需要,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践性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依托企业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在“校企合作”培养动漫人才方面,山东省的烟台市芝罘区的做法可供我们借鉴:即把人才培养纳入总体规划,制定高水平培养人才培训计划和落实措施。一方面,依托烟台本地高校,通过实施“校地合作工程”与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烟台本地学校开展了人才培养合作。此外,还在烟台动漫基地内开设了动漫实训基地,培养动漫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每年向社会输送动漫人才2600多人。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有影响的培训机构合作,先后建立了“韩国TOTAL公司培训基地”、“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动漫游戏委员会烟台培训基地”、“清华CG学院烟台分院”等多个培训基地,为培养高层次动漫人才创造了条件。
2、动漫“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动漫产业人才发展的不竭动力
随着国内动漫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专业动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国内人才紧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影响并限制动画行业的发展。出于对公司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考量以及对专业动画人才的迫切渴求,近几年,国内三十多家知名企业先后与中国第一家引进北美动画人才培养体系的学院--北京幸星国际影视动画学院签订了人才定向培养协议,委托幸星针对企业需求对动画人才进行“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实现双赢。由于各大院校的相关动漫专业毕业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不少企业开始与动画培训机构合作,采用“下订单”的方式,委托专业培训机构为其培养出更符合公司专门素质要求、可以满足实际动画生产需要的合格动漫人才。业内专家表示,要想快速培养出大量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合格动漫人才,实行适销对路的“订单式”培养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动漫人才短缺的现象。
动漫产业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人才。培养动漫产业优秀人才,这是一个大的人才观。要做大做强动漫产业,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原创能力、技术一流的动漫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耿蕊.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
篇8
关键词:建筑业;人才培养;建筑人才
尤其是近两年来,土木建设等相关专业开始升温,这使建筑人员变得畅销起来。用人单位表示,这主要与制造业升级换代及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有关。制造业升级换代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则急需专业人才。
一、建立建筑人才正确观念
(1)从狭隘的人才观到全面的人才观,即从单纯的技术人才观到多样性、多层次性的全面人才观。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很多企业普遍认为人才就是指技术人才。他们将企业经营中的诸多问题归根于缺乏技术人才。这种狭隘的人才观,使企业形成一种对技术人才的依赖性,难以发现自身面临的真实问题,也不重视人才管理体制的系统建设,从而使企业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2)技术人才对企业经营的成败当然很关键,我们也确实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技术上的突破,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但这种情况是有条件的,它只存在于少数企业中。多数的情况是企业在有序的运作中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人才也只是企业经营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3)建立全面的人才观是企业吸引人才的基本前提,企业主要应建立如下人才观:人才是多样性的:企业经营中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除技术人才外,还有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公关人才等等。应该说,一切具有可为企业发展所用的特殊技能或才干的人都是企业的人才。人才是多层次性的:企业经营中,各种人才居于企业组织的不同层次。他们可以是高层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员工,可以是高级的技术开发专家,也可以是技能娴熟的工人。
(4)全面的人才观可以克服狭隘人才观的弊端,使企业全面分析人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从制度上建立起完整的人才体系,有针对性地招揽切实需要的适用人才。
二、建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世界经济在经历争夺市场、争夺资源之后,人才成为各国、各企业争夺的焦点,人才资源以比物资资源更快的速度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在知识经济中,知识资本空前增值,对企业来说,欲在知识经济时代积累更多的财富,没有比获取创造知识资本的人才更重要的事情了。现在国际上在论及法人治理结构的时候,已经不再谈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两权分离,而是讲两种资本即出资人的货币资本与运作货币资本的人力资本的关系,足见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已被提升到更为重要的地位。人力资本不是指一般的企业员工,而主要是指管理创新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这两种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是知识经济中的主导资源。从前一度是资本雇佣劳动,而现在人才占据主动地位,人力资本被提高到了与出资人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出现智力雇佣资本,资本追随人才的现象。对于这两种知识经济中的关键人才的争夺成为现代企业最关键的任务。
三、调整竞争战略,创造人才竞争优势
(1)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推动下,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单纯强调竞争的思维方式有许多缺陷。企业应当与供应商和用户等利益相关者,甚至是竞争对手包括跨国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解决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强强联合,并购、重组等尽快形成更为合理的经济规模。企业不仅做大,更要做强,增强竞争优势。而小企业要走专业化和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同大企业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提高竞争水平。另外,企业既然面对的是全球化,就必须走全球化的路,企业的眼睛不能盯着国内市场,要有勇气,积极走出国门,走到国际市场上去,参与人才争夺。
(2)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首场战役将在人才争夺中展开,人才资本对公司来说将比金融资本更重要。事实上,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质量、市场竞争都要靠高素质的人才来完成。企业有没有竞争力、竞争力是否能持续,从表面上看表现为产品和市场,但其背后反映的却是最关键的因素--人才竞争力,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
四、建立建筑人才培养的办法
企业必须建立一整套从人才进入到人才退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首先企业在人才招聘中应按市场规则运作,择优录用。在技术上应避免相面式的招聘,应采用国际通用的测评技术和面试技术,使选进的人才更符合企业的要求。对人才的激励应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措施,单纯物质激励往往并不能起到最佳激励效果。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能够和晋升、休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以满足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在使用人才的同时,能够提升人才的素质,增加人才的资本,以增强企业人才实力。企业要提倡终身学习,为员工提供持续培训和教育,使人才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使人才素质跟上国际发展要求,跟上企业发展要求。
五、建立未来建筑人才与国际接轨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是企业面对人才国际化环境所需进行的基础准备,也是关键准备。企业必须建立起科学治理结构,形成有利于人才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大胆创新的制度。高层管理者的手脚放开了,权责明确了,企业的管理就会有生机、有活力。企业要建立起开放的、动态的、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使企业内部能够及时了解有关国际动态,及时学习和转化国际知识和经验。企业对于国际经验应积极学习和借鉴,防止企业对外部变化反应迟钝,行动僵化,要建立机敏的企业组织。学习国外管理经验,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与知识经济、人才经济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制。企业要塑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造就能令人心情舒畅、有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增强企业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以环境留人,以积极的环境提高、培养人,重视人性化管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建立积极的组织文化,用文化凝聚人才,用文化促进人才、发展人才、创造人才、吸引人才,从组织制度上使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使企业中的人才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建筑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
篇9
关键词:动漫教育;困境;动漫人才;孵化基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74-02
2011年福建招生资讯手册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音乐、美术、体育类)公布:截至2011年,福建省内外70所本科院校面向我省招收动画专业学生数943人,其中文科732人,理科211人;省内外43所专科院校面向我省招收动画专业学生数1174,其中文科819人,理科355人,合计2011年招收动画专业学生数2117人,还不包括40所提前批独立招生的本科重点院校。
面对如此好的招生形势,应该是值得教育界可喜可贺的一件事,但是经过调查后仔细想想有些后怕,福建动漫教育的整体发展很像五六十年代的,任何学校都想办动画专业,特别是民办院校,只要肯申报都可以批动画专业,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招、都能学动漫,好像学了动漫就能挣大钱。由于没有专业的师资、缺乏先进的设备,动漫专业的低就业问题摆在了所有专业的第一位。这种现象还会持续多久?整个动漫教育的困境就摆到教育者的面前。教育产业化的弊端已经暴露无疑。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目前与福建动漫教育紧密相关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政府与教育界关心对象不同
政府只关心GDP的增长,关心一年生产了多少分钟的动画片、一年生产多少部的动画片、关心企业所谓的业绩与带来的表面上的荣誉,却忽略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教育产业,忽略了人才培养的过程及方法,所制定的条件无法给新兴的动漫教育引进人才。
大学的产业化,迫使教育界追求所谓的招生效益,在严重缺乏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对动漫专业进行大规模扩招;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
首先就目前办学情况来看,福建所有有开设动漫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中,普遍以青年教师(25~30岁)、动画本科专业学历为主,师资数基本上都在1—3人左右,最多不超过5人;本科、硕士均为动画专业科班毕业的教师实属凤毛麟角;有的院校在没有动画师资的情况下竟然也申办了动画学院;
其次:中国的动漫教育在本世纪初才开始得到发展,最早的毕业生基本上都属于动漫教学的实验品,要想达到动漫行业的标准,就要求学生必须到社会、到企业中去磨练,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专业实践的考验;但是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基本上没有几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在企业锻炼的实战经历;试想,这些动漫专业的毕业生一毕业就走上讲台,又有几人能真正承担起动漫的教学呢?
二、政府与动漫企业关注的目标不同
政府非常乐观得看好动漫事业的前景,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是过于盲目乐观,只看重成果,关注动漫企业所能产生的GDP,关注与其他省份的攀比,却没有关心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问题、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在政策上常常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企业在进驻软件园时只关心政府能给多少的好处,只关心项目能拿到多少钱的问题,为了能拿到补助基金而申报项目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没有大资金的支持,无法引进高端人才,整体团队缺乏创新的能力,只能靠接外包单子过活,因此无法产生有创意的动画原创片子。
三、动漫企业与教育界面临的需求不同
教育方(学校)由于缺乏师资力量,在无法引进人才的情况下,频频与企业接触,始终认为企业就是最好的,希望企业能进驻校园,为其解决师资问题,进行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然而,对于企业的真正实力与创作能力究竟如何却不得而知。
商人始终是商人,多数动漫企业为了生存,除了不断接外包的单子,都将目标转向高校,绞尽脑子的希望与学校联系,希望能从校方收到好处,除了金钱还有就是廉价的劳动力——所谓的动漫人才。因此大多数的企业在与高校谈所谓的校企合作时,首先考虑校方给出的课酬条件,不论课酬的高低,统一调派人员进校给学生做培训,这个所谓的教学团队基本上都是刚进企业的员工、或刚被企业培训结束的员工、还有在公司被培训的在校生,因为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企业本身就缺乏高端人才,更不可能将高端技术人员派往学校。所谓带给校方的实训往往都是为了自己的外包项目来服务的;但是在这种条件下的培训往往是不可能为企业的外包项目服务提供人才。于是校方的期望与企业的目的并不能达成对等。
四、动漫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
福建缺乏动漫创意的学术与产业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之间混战是分不开的,企业为了发展,并不是想如何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而是绞尽脑子的互相挖墙角,表面上互相吹捧,暗地里在背后拆台。
曾经有企业提出要引进国外有经验的动漫师资来为我省的动漫企业做培训,要求每个企业都为这个培训输送学员;这本来是件为福建动漫企业办的好事,政府一定会扶持,但是费用由谁承担?总不至于都由政府买单吧;由于目前没有一个相对完整、严格的行业用工要求与标准,员工会流失、会跳槽;企业会互相挖墙角,既然这样,对于刚刚处于发展中的动漫公司都会这么想:“那就让别的公司出钱培训,我来挖人吧”。最终,海外教师没有请进来,培训没有办成,挖墙角的现象依然存在,跳槽的现象越来越多,专业称职的人才却越来越少。
五、动漫专业学生不等于动漫人才
动漫专业的扩招与学生的专业素质已经到了反比的地步。许多混文凭的学生在扩大招生的大环境下也就混进了动漫专业的队伍,加上社会培训方的吆喝,动漫人才队伍得到空前的壮大,泡沫人才从此产生。
据教学前端的反馈, 福建省目前的动漫专业的学生中,只有10%的学生确实热爱动漫专业,40%学生称可以接受动漫专业,40%的学生是来混的,还有1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加上整体教学水平的落后,就出现了动漫专业的毕业生兴高采烈、斗志昂扬踏进动漫公司时却发现“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还得回炉重新培训的现象。
数据显示,从现在开始,每一年都有将近2000多名的大中专动漫专业学生毕业,但是并不等于我们培养了2000多名的动漫人才,如果能有10%的合格率已经是万幸了;福建的动漫企业只有区区一百所左右,其中就有很多企业挣扎在生存的生死线上,面对这即将毕业的2000人左右的毕业生,我们又会有何感想呢?
从以上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动漫人才不是靠政府来养的,也不是教育界所能培养的,更不是企业能挖到的;动漫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三方共同来努力的,人才的多少关系到福建动漫发展的前景。
1、要学会思考,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退一步,海阔天空。
古人说的好“退一步,海阔天空”。 希望政府、企业、院校都退一步想一想,是否一定要大力发展动漫教育行业?在没有成熟的动漫教育体系,如何去扩招?是否一定要牺牲掉这么多的动漫学生才能铸就理想的动漫教育事业?没有成熟的漫画产业如何建立动画产业?是否都要学习灰太狼和喜洋洋的成功去生产不知所云的超级长的无聊动画片?是否在没有文化底蕴的基础与背景下非得生产具有文化底蕴的动画片?是否一定要赶超日韩、赶超欧美,一定要头脑发热做3D动画片,而后产出一大堆的视觉垃圾?
教育的步伐必须放慢脚步,要脚踏实地的走,打好坚实的基础是发展的关键。慢并不等于没有希望,快并不等于完美;追求速度与效益的动车已经出了问题,追求经济利益的食品也出了问题……,可以说所有的问题都出在决策者的身上,动车是铁道部的产品、学生就是教育部的产品,如何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如何树立起良好的动漫教育品牌?怎样建设与动漫产业接轨的教学体系?这不仅是教师、院校要考虑的问题,这更应该是教育部要考虑的问题。
2、办学的院校必须要有魄力打破常规,必须要解决动漫教育的师资问题和动漫教育的硬件设备问题,因为拥有优秀的师资与先进的设备就像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的更远,走的更好。
3、要建议政府牵头,由高校主办,加强院校与动漫企业的互动:要定期的召开动漫企业与院校的座谈会,通过座谈会能让高校与企业之间得到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包括跟政府部门的沟通,不仅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而且能让我们的学生们直接面对动漫企业,面对企业的需求、面对所缺的知识,认清自身的不足,对产生的一些困难可以进行有效的面对面的解决。要加强资源的整合,有效的整合政府、企业、教育相关的资源。树立“培育全龄的动漫文化”的观念,而不是只给儿童做动画。
4、要建立系统的动漫产业链,不仅要扶持更多的优秀动漫小企业,使其得到正常的良性发展;还要重点培育漫画、插画的优秀人才,扩大动漫行业周边产业的联系与发展,使得动漫产业体系得到良性发展,从而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结语:福建本土的动漫企业大多是在2006、2007开设的,到目前为止,也就走过5年的光景,按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建设与动漫产业相接轨的教学体系”为时过早,因为,目前的动漫企业,除了游戏公司(网龙)上轨道外,大部分的动漫公司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自身建设都没有系统化,当然也无法要求教育配套与系统教学,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与企业接轨、为企业服务,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机构。
也许,在未来的五年内,通过政府、企业、院校三方的配合,共建一个良好的动漫人才孵化基地,加快海峡两岸交流的步伐,相信不久的将来,福建的动漫教育事业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项目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项目,项目编号:JB07-29资助。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精英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55-02
一、广东省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现状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粤府〔2013〕1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03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四重”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3〕25号)等文明确要求以协同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育人平台为实施载体,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研究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此外,近年我国中等教育改革持续进行,如今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规模已经大体相当,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近年也在迅速发展,办学体系逐渐健全,实现二者的衔接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基础。
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困境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家政府部门先后出台多个文件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中高职衔接,优化三二分段教育。《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机衔接,积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和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的衔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培养实用型高技能型人才,探索中高职人才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仍然存在问题。
(一)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具有非常高的相同性,缺乏清晰的差异定位,都是将学生掌握某项职业(岗位)技能作为重点。但很多高职院校受办学历史原因和师资瓶颈等制约,人才培养定位模棱两可,甚至在专业技能训练方面还与中职学校出现“倒挂”现象。中职学生到了高职却学不到预期的知识和技能,就业质量也未见明显提高,“投入”与“产出”的匹配度不高。加之目前国家层面的职教“立交桥”尚未搭好,对那些读高职不是最终目标的学生来讲,也就没有太大吸引力。
(二)专业设置的融合度较低,使中高职衔接在专业内涵建设中脱节
中高职衔接的基础在于专业的对口衔接,这决定着中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衔接上能否得以顺利实现。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之前隶属不同的教育行政部门,两者在专业设置上各不相同且较为混乱,限制了中高职之间的顺利衔接。高职的专业目录对应中职教育的专业大类设置,才能保障中高职的有效衔接,然而现行的高职专业目录仍是2004年修订并颁布的,目录分设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532种专业。可见,中高职专业目录设置的时间、名称各不相同,且专业设置的口径宽窄不一,专业名称、分类、要求也不规范,高职专业数量远大于中职的专业数量,专业设置的融合度较低,使中高职衔接在专业内涵建设中脱节。
(三)高职招考政策不够完善,影响中职教育的继续深造
当前,在高职生源严重萎缩的大形势之下,高职自主招生的呼声日高,但从安徽省近两年的试点情况看,由于目前中高职教学内容不一致、要求不一样,而高职院校普遍还沿用学科教育的教学方式和考评办法,专业技能考核不受重视,致使招考试题中文化课的比例大、难度大,不能突出技能考核,未能体现职教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生的报考积极性。
(四)课程结构衔接错位,中高职协同育人机制缺乏政策支撑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中高职衔接能否有效推进,关键取决于课程的衔接。理论上,高等职业教育应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按照对口专业设置课程,做到“专业有所对口、课程有所对应、内容有所区分、知识与技能由浅入深”,但从现实操作层面看,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沟通欠缺,各自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与实践安排,尤其是单独招生,由于按照专业大类或相近专业来招,高职院校更缺乏与中职学校的联络,课程结构错位更加严重,专业课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教育资源浪费。有学者对上海中高职衔接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医学类等相关专业重复率高达70%,工科类专业重复率也达到45%~55%。课程结构衔接的错位,使得中高职衔接在内涵上无法得到深入发展。
三、提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协同机制创新为核心,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以及西子动画有限公司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育人平台作为实施载体,进一步加强中职和高职的外部管理与内部培养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加强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实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授课计划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建立“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串并行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任务。探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和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梯次递进的精英人才培养新途径,由此推广至相近专业,形成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中高职衔接精英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以顺德职院技术学院为例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1)探索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中高职精英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授课计划合理对接。通过组建中高职衔接精英班,探索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标准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梯次递进的精英人才培养新途径。(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我们探索“校校企”精英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加强与中职学校的交流合作,协同创新教学模式,协同校企合作,建立“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串并行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就是中高职协同创新培养精英人才,所以学校与学校的合作是重点,以促进学校整个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整合,形成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到教学内容的制定,都是在协作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和完善,符合精英人才培养特点。(3)大幅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课堂教学出作品,校企合作出产品,技能竞赛出成果,市场就业出精英。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是衡量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培养真正能满足企业职业技能要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做到课堂教学出作品,校企合作出产品,技能竞赛出成果,市场就业出精英。
2.具体实施步骤。第一步: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中高职精英班单独设立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学生特点,适当精简部分文化基础课程学习,增加专业课课时,大幅增加实训学时。完善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第二步:创新教学模式,由3名左右的老师对精英班的专业课进行承包,实施包班搭课的教学方式,保证课程模块的整体性和项目教学的一贯性、连续性。固定上课和技能训练地点(类似工作室),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作品质量为主要考核标准。学生完成课堂作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每个组完成的作品必须有自己的创意,而不是老师项目的重复。第三步:开展校企合作,引进5家左右的合作企业,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承接企业项目制作,完成企业产品,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构建中高职衔接精英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第四步:加强与中职学校的教学交流,加强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包括教学模式对接、工作室对接、合作企业对接等,保证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深入完成职业能力的提升。第五步:建立中高职衔接精英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确定评价对象,制定组织管理制度和规范,形成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等系列标准与规范。
3.预期成效。本课题符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与高等职业院校中高职职业能力衔接的要求,有助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向其他专业和高职院校推广具有普适性,形成的系列研究成果有助于广东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借鉴参考,对高职精英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性。预期项目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广阔、应用范围大、受益面宽。
四、结束语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学院内涵建设的核心目标,而该课题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精英模式,协同多方资源,切实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琴,王云.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软性职业能力的培育[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臧传昊.分析大职教观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制度变革[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