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课题申报范文

时间:2024-03-29 11:1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教育课题申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教育课题申报

篇1

自课题申报立项以来,宁江区教科所、教育学会做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求学校必须按照科研程序,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工作,认真组织开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注重研究过程的管理,注重研究资料的积累,注重课题研究的中期总结,积极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各项培训、研讨等活动,均取得了初步成效。

今后一个时期,对本课题研究来说是最为关键的时期。重在抓管理,抓过程,抓成果,抓策略,力争出好的研究成果、好的精品,为学生生命与安全奠基。因此,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仍要继续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1. 高度重视。生命与安全教育课题研究任务十分重要,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牵动着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学校一定要把生命与安全教育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工作之中,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建章立制,认真管理,扎实研究,力求实效。

2. 抓好普及。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课题,其研究内容十分宽泛,不但需要在学校层面开展,而且在全社会层面上也应该有研究。通过开展这样的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及生存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和实际人生价值的教育。普及生命与安全教育知识,应该从娃娃抓起。让人们懂得如何珍爱生命,关注安全,实现精彩人生,意义重大。

3. 注重途径。学校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课题,重在实践上下功夫,使学生认识、感受和体验到生命与安全教育对一个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来说是多么重要!每一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自我生命的延续,安全伴随着我们生活的始终。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生命与安全教育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生命,学会调适,感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心灵。二是开设生命与安全教育课。力争将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纳入课表,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使学生在掌握生命与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并深刻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充分利用班(团)队时间,广泛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每月一个主题,营造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氛围,推进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四是注重整合研究,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可与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整合研究。五是努力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四位一体”的全方位生命与安全教育体系,使生命与安全教育家喻户晓,把学校开展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成果辐射到家庭、社会、社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六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成果的宣传,开设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专栏,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图片展、论坛、演讲、书画展、研讨等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

篇2

伴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进,如何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规范有序的建设和实施,使其真正起到维护和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已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实践的聚焦点。2009年以来,我们尝试通过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路径,努力挖掘区域内外的优势资源,力求方法科学,措施到位,全面建构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经过几年来不断的思考、研究与实践,现已显现出一定的实效。

一、明晰思路,建构体系,引领工作全面科学发展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中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因此,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独有的专业性、规律性、特殊性,在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现有师资条件和区域内不同学校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将“全面布局,高端定位,追求一流质量”确定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动目标,构建了以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我们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分解为学生、教师、家庭、社区四个维度,围绕这四个维度的目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制度确立、组织架构、资源挖掘、平台建设、评估实施为保障,紧紧抓住课程建设的主渠道,兼顾学科教学渗透多途径的校际联合、家校联合、社区和学校联合的教育活动,逐步优化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环境,提高教师和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确定了“以科学标准导向区域课程,以骨干团队促进群体提升,以基地校引领整体发展”的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重点关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工作室建设与功能的发挥”三个兴奋点,不断加强研究,凝炼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特色。

二、架构组织,建设平台,确保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1.着力完善组织机构

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管理和顺利推进,我们对区域内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进行了合理架构和完善。2009年9月,大连市各县区首个区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正式成立,主要负责制定专项工作规划,开展有关专项经费、工作室的建设与功能等多方面的调研,以教师培训、课程研发、督导评估等项目申请的方式向教育局提出专项工作的发展建议,通过培训、研究、指导统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架起了基层学校和区域行政机构之间的桥梁,促使全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有序开展。同时,区教育局指令各校建立了由校级领导牵头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德育工作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教师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落实学校心育工作。全区建构了学校、家庭、社区联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机制,全力打造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区域特色。各级组织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2.科学搭建工作平台

为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开展,区政府、区教育局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校长工作会议,向各中小学提出了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工作要求,并以此为载体,统筹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整体布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是以多个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室为载体,开展多途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机构和场所。工作室按照个体咨询、心理调节、团体训练等几大功能区精心设计,由校长直接领导,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整合全校师资力量,组织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为了有效地集中全区优势人力资源,我们突破了常规性的区进修学校心育中心研训教师“一元管理”模式,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实施“二元管理”的工作模式:将基层学校的骨干心理教师聘任为区中心兼职教师,面向全区中小学承担培训、研究、指导的职责,其人事管理仍在本校,中心负责其考核评价。“二元”团队成员固定时间参与区域研修和指导工作,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培训、指导活动中,发挥骨干教师和基地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不仅自身得到了快速发展,也成为了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领者。

4.严格实施规范管理

实施规范管理是保证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强有力手段。教育局先后下发了《中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暂行办法》《中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元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两个文件,明确了工作室和“二元”团队教师的职能,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督导评估体系。行政的干预,保证了课程建设的执行和落实。

三、依托课程,强化研究,促进工作多元有效落实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建构了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线,结合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心理训练、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的多元学校课程,并始终坚持围绕学生的课程需求和教师的实施能力,强调课程的研发、实施和评价,从而促进工作多元有效落实。

1.规范启动课程建设

在工作启动伊始,本着严谨、慎重的科学态度,我们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带领全体研训人员学习、掌握《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国家、省、市相关纲领性文件的指示精神,准确把握课程实施的内容、途径、方法等相关要求;二是学习、了解目前国内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加以有效借鉴;三是聘请行业专家进区讲学,借用外力,提高专业素养;四是开展大量调研活动,掌握本区学生、教师、家长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建议,为课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规范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课程将省属学生课本内容与校本研发内容有机结合,教师课程兼顾教师的自身能力和专业发展要求,而家长培训则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2.课题牵动课程研发

现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仍处于探索发展中。因此,我们依托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促进课程的完善与科学实施。区心育指导中心现拥有省级课题“学科心育渗透研究”、市级课题“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建设研究”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课模式研究”,另有基层学校的校长、心理教师、班主任共计23个个人课题在市“十二五”课题申报中立项成功并即将结题。区指导中心还组建了以中小学兼职骨干教师为组长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课”“家庭心育”“学生团队训练”“心理剧”“沙盘”“个体心理咨询”等多个区域心育教师研究团队。各课题研究团队均制定了研究计划和目标,固定研究成员,按照规范的研究思路开展了基于需求的行动研究。

3.典型引领课程实施

为全面推进区域中小学科学规范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采用了挖掘典型、提供经验、以点带面、高效引领的策略。一是突出了四所心理健康教育市级基地校的示范作用。在市教育学院中心的帮助指导下,我们承办了市级基地校工作会议和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优活动,组织全体心理教师和部分班主任观摩了青泥小学的“阳光学生使者团”活动,组织了学校德育干部和心理教师观摩解放小学、第十六中学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分享实验学校的团体沙盘辅导活动经验等。二是为优势资源搭建了展示平台。我们先后举办了有五十余名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自主选课参加的区心理健康教育课评优活动,遴选优秀者举办展示会,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心育教师、班主任现场观摩了区域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课,聆听专家的课程点评,分享优秀做课经验,带动了区域课程的发展。三是依托于具体项目示范引路。区教育局下发了心理健康教育“五个十”活动工作通知,启动了“十个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十个心育亮点工作、十个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课、十个经典案例和十个心育优秀报道”的评比活动,以此挖掘典型事例和培养典型教师,推动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四、培训队伍,夯实基础,追求工作专业高质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取决于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因此,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从人员配备、师资培训上予以保障,以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1.师资网络立体化

一是采用从高校招聘和基层竞聘选拔的方式,先后为进修学校心育中心配备了三名专职研训教师,加强对全区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力度。二是在现有的基层心理教师中遴选有一定经验和积极性的、拥有咨询师资质的教师,组建了12人的“二元管理”团队,面向基层学校负责开展研究、示范和培训工作。三是要求各中小学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专门负责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为依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培训对象全员化

区域师资培训,我们分别依赖于教育局、进修学校、“二元团队”、基层学校分层次开展,覆盖全员。教育局负责面向中小学校级干部、德育干部、班主任开展专题培训;进修学校心育中心负责“二元团队”、全体心理教师以及基层学校教师的常规教研培训、专题培训和校本个性化指导;“二元团队”负责全体心理教师的专题培训和常规教研培训、基层学校教师的专题培训;基层学校要开展校本研修专题培训。

3.培训方式多样化

坚持培训的常规化和专题化,兼顾时间和内容的灵活多样,使我们的培训效果事半功倍。一是开展专项培训。通过请进来,特邀国内心理教育专家来我区面向全体校级干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通过送出去,选送50名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去北师大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高端培训,力促教师的专项技能发展,提升了校长和教师的课程驾驭能力。二是坚持开展心理教师的常规研训。学期初围绕学期工作计划解读与重点工作部署开展专题讲座,以会代训;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以建立QQ群、重点校展示、课题研究、校际观摩、课程拉练、专家讲座、网络研修、经验交流、知识测验等形式开展专项辅导技术、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心理知识、课程建设等专题的培训;间周一次围绕课题研究的推进内容举行各研究团队活动;学期末围绕学期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召开特色提炼和总结交流活动。

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建设为主线,提高区域心育工作的规范性;以队伍建设为主线,提高区域心育工作的专业性;以课程建设为主线,提高区域心育工作的内涵性。目前,我们借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的建设、研究和示范指导作用的发挥,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一批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已成为市、区心育工作的先行者,基层学校在实施心育工作上既能完成区域统一的规定动作,也能够创造自选动作,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教师和学生们点击量最高的话题。

篇3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4BSH109);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266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湖南女子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一、引言

为了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专业办学特色,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湖南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中,按照明确定位、重视内涵、强化优势和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规划学科建设方案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社会服务、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为我校建成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科学、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措施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团队通过省内外广泛调研,专家反复论证,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订,并对相应课程进行了重组和调整。在专业定位上,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社区社会工作和妇女社会工作为主要方向;在培养目标上,由单纯培养“应用型人才”调整为培养多元化复合高级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专业性、职业性的特点,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三个基点,四大课程模块和五种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女性人才的主线,紧紧抓住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三个基点,形成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四个课程模块,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五种能力。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1)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均持有国家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以适用专业教学的需要,使教师具有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素质。目前为止社工专业教师均取得了国家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成为具有社工实务能力“双师型”教师。(2)建立和完善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社工机构挂职锻炼或兼职工作,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现有两位教师在社工机构一线从事社会工作实务。(3)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资助。一方面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社会工作专业每位教师均参加了相关社会工作的学术会议或培训,使教师及时掌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紧跟学术发展和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6人次。(4)建立了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了政策倾斜。让社会工作实务骨干兼职担任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专业课教学或担任青年教师技术导师,承担实训实习教学督导工作,对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行双督导(机构督导、学校督导)制度。(5)建立鼓励教师申请各类课题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奖励制度,并进行了年度检查考核。

(三)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1)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开设。在大一学期开设了《成长小组》课程,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在大三开设了《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大四增设了《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2)扎实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社会工作发展趋势,结合本校实际,将课程纳入专业环境中进行系统的思考,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课程的能力、知识、素质目标,切实做好课程标准的制定。目前已经做好了《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18门等课程标准的修订,以此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及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体系。(3)抓好关键课程建设,培育优秀课程。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建设基础,开展了优秀课程建设。经学校评比,《社区社会工作》课程已成为校级优秀课程。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4)突出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完成了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和论证。结合我国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形势,突出“实务性、职业性”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加大能力培养型课程的比例,突出社会工作操作性、实务性的培养和训练,新增《活动设计》课程。(5)加强教材建设。学校立项批准了《社会学》规划教材,并按正常进度组织编写。规范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审核,使该专业选用近年出版的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和重点教材。选用近四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占教材总数的80%以上。

(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面向职业化培养社会工作人才。(1)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0%。在六个学期增加了阶段(集中)性的专业实习,为期9周,学生毕业实习周数改为18周。第7学期开始启动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让学生逐步介入教师科研课题中收集和熟悉资料,保证毕业论文质量。(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各项大学生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如省级“挑战杯”比赛、全国社会工作论文或实务案例比赛、项目策划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务技能。(3)加强校外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通过调研考察,该专业在广州、深圳、长沙等已建立了9个实习基地,为阶段性集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组织编写了阶段性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指导书,规范了实习要求。(4)着手筹建校内社会工作实验室。完善已有的社会工作实验室,通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50多万元,资金已到位,开始筹建新的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将在省内外更具专业性、现代性及先进性社会工作实验室。(5)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了仁泽社会工作机构。我系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创办了社会工作机构,这是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管理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服务社会、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有效尝试,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就业的平台,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职业具备前期准备。

(五)重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1)改革传统的质量观和教学观,树立“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方式上由灌输式向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由单一型人才培养向多样化人才培养转变;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持久个人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2)建立了社工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相对接的“服务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学以致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要求每个导师制下的学生小组须向系部申报一个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工作实务项目,促进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3)重视教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互动,“产学研”有效衔接。在课堂教学上要求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已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个,学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个。去年我系推出社工专业改革校企合作横向课题,向社工机构及同类高校,共同思考研究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4)以社会工作文化节为平台、以国际社工日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我系将社工文化节、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作为常态化的专业教学活动,借此机会和平台,开展一些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精品活动,比如个案情景剧的表演、高校社会工作团体论坛、课程专业实习成果展、社工实务项目策划大赛等等,以此践行社会工作专业精神,提升专业技能,展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成效,为校园文化增添色彩。(5)积极探索了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考试内容上注重考察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考试形式上采取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逐步建立由注重知识考核向注重能力考核的转变,《成长小组》、《活动设计》等主要考察学生知识掌握和综合分析能力。

(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措施得力,执行严格。(1)成立了项目质量工程领导小组,稳步推进社工专业综合改革进程。2012年5月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湘教通[2012]266号)后,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团队就开始针对任务书承担工作任务。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各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决定质量工程的重大方针和总体规划。(2)学校、系部每年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项会议,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我校先后修订、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2012年12月,学校召开了湖南省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研讨会,2013年3月,系部专门召开了湖南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研讨会,今年4月1日,学校教务处又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会,4月22日,学校召开了

2014年专业建设研讨会,专门剖析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唐利斌、副处长杨承玖应邀出席,学校领导为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分析指导,对项目进行把脉。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接受了学校教务处的监督检查,确保了综合改革的有序进行。(3)加强了校系教研室教学督导,构建了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校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控,形成了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教研室会同校系教学督导组织从听课、评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到每学期期末领导、同行、学生评价,以及不定期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等,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考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强化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关于考查、考试的若干规定,坚持加强考纪、考风教育,对监考老师提出具体要求,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力度大,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教师已经将教学质量的规范化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优秀的教风和上进的学风已经形成。,全面提升我系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

三、建设成效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

2012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及所有专业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制定和论证工作。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女校特色。将女性主义理论、女性心理学、女性教育学、女性社会学等女性学课程纳入专业建设,将女性主义的理念融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中,培养女大学生的 “四自”精神,树立社会性别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是突出实践特色。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把“重实践”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位置。新方案中,实践类课程及环节的学分达到了40学分,实践课时总量超过了800个小时,并将义工服务纳入实践学分,规定每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完成40个小时的义工。三是强化校企合作。拓宽育人渠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坚持“能力为本、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效。四是强化导师制度。对学生实行有针对性和责任性的教育和培养,注重社工人才的培养质量。每个社工学生在入学后,通过对师生双向选择,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业、就业、职业等指导,对学生创新性课题进行指导及开展社工实务项目进行督导,系里制定导师职责,有检查有评估。

(二)社会工作专业平台建设逐步提高,研究特色与成绩不断呈现。社会工作省级特色专业确定以后,结合社会学学科建设,学校领导深谋远虑,精心规划和指导,采取多项积极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建设。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团队领导者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起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项目团队的研究主要沿着家政学、女性学和社会工作学三个专业领域展开,在、课题申报和成果奖励获取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委托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项,省部级课题10项,教学改革课题3项,横向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32篇,其中CSSCI论文6篇,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奖励1项,校级奖2项。

(三)社会工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通过建设,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成绩、实践动手能力、考证过级通过率稳步提高,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一是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对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专业课的考试消除了不及格现象;二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普遍提升。通过实践性教学,尤其是“三课堂联动、四阶段递进”的实习体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也普遍提高,课程论文、社会工作服务方案、项目策划方案的质量均得以提高了;三是过级考证参与率和通过率都比较高。在英语四级考试,2011级61名学生中,通过率达到了85%,有

11人通过英语国家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通过率32.5%,普通话二乙通过率98.6%,二甲39.4%;16人获得会计证,6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证。四是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并且成效显著。有4个学生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功申报主持了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教务处的社会实践课题1项,有2名同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获两枚铜奖,陈韵同学组建的桥牌团队获全国桥牌赛冠军,2名学生的论文在第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上进行宣读;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工作优秀志愿者1人,长沙市红十字会四星级红十字志愿者1人,雨花区福利院优秀志愿者3人,第二届湖南省高校知识产权抢答赛团体优秀奖2人,湖南省“走进社工”个案情景剧大赛第一名,获最佳剧本奖1个、最佳演员奖1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社工专业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

(四)学生专业成长较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项目实施以来,社工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理解与同感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分析与总结能力在不断提升,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和投入感的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加强。

(五)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化”教学模式影响深远。基于学校特色和本专业建设需要,我们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成果显著:一是主持完成了两项社会工作实务科研课题。2012年项目团队主持完成了国家民政部的“从外生性嵌入到内生性根植:5.12震后恢复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实证研究”(11MZBBR059)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重点课题“社会工作促进灾后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SW0814),专业教师在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富有积极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决策者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和民族地区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创建了“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化”实践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项目(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活动项目,带着项目任务进行了课程实习。如“爱晚晴”社区孤寡老人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项目、“反家暴”社区宣传项目、雅安“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等,创新性的提出了“实习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课程实习“三化”新理念,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培养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反思社会工作基本技巧。项目完成后可全面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形成。(1)构建了“三个课堂素质拓展”的横向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三个课堂”以学分制管理为纽带,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引导性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项目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建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把实践教学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拓展到机构企业甚至社会。(2)构建“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我们按社会工作实习环节划分为四个类别,即义工实践、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基本形成了大一自发性义工服务与观察实习,大二指导性义工服务与认知实习,大三自觉性义工服务与专业实习,大四顶岗实践与毕业实习等四个阶段,基本构建了“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通过这些实习,使学生获得专业价值、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长沙、广州、深圳、张家界、四川雅安等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社工专业实习基地,不断推动了实习基地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实习基地的教学质量。制定比较完善的实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计划等实习文件,并确保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4)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的仁泽社会工作机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目前我系专业机构在长沙开展了“爱晚晴”社区独居孤寡老人服务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自闭症儿童项目、多动症儿童项目等,还在四川雅安天全建立了社工站,开展“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机构的创建促进了教师的实务能力和研究能力,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问题。学生对实践课程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在实践课程里不断地发现自己,展现自己,不断地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就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5)专业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在学院规划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完成申报了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建设,学校通过招投标后,将开展实验室建设。社会工作多功能教学实验室建成后,将是省内外最先进的专业教学观察模拟实验室及计算机辅助调查实验室,既可以充分满足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训教学需求,同时还能带动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验提供更为方便的平台,为全面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工作展望

(1)继续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紧跟社会和行业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突出能力培养型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选配好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建设两门优质教学资源课程和试题库建设。(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支持社工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真正发挥专业教学作用,确保各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得以落实;充分利用好我校申报的民政部的社会工作人才支持“三区”计划项目平台,凸显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实力与水平,发挥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的辐射作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工作的认同度。(3)加大行业机构结合度,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建立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举办一次学校与机构参加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论坛,使实习与实践教学安排不断线,人才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并逐步加深加强校机合作,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建设好教学团队。一是支持教师参加与社会工作教学有关的高水平的培训,让教师了解该专业行业的前沿信息和最新理论成果。二是继续选派专职教师到社会工作机构挂职锻炼,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双师型”教师比例。三是选聘兼职教师。建立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争取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政策倾斜。(5)抓好教材建设。坚持专业基础课特别是关键课一律使用全国通用的水平高的国家教育部重点推荐的新近的高等学校课程教材,以确保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体现本专业的最前沿的知识。针对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际,组织力量编撰出版一本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完成教材《社会学》和《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的编写和出版工作。(6)支持教师科研与教研,加大对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奖励。目前,社会工作专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科研立项、公开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论文,但总体来说,目前科研课题的档次偏低,缺少高层次的科研、教研课题。科研成果获奖数量不多、等级不高。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对与试点项目相关的科研、教研成果实施奖励,引导科研团队的成立并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结语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成果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2]“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加强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走提升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 从而全面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因此,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高校之一,应该努力创造自身的专业特色,结合我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我省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逐步把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成为了同类院校一流的示范专业。

参考文献:

篇4

1.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国内现行的中职创业教育大多采用课外培养等课外实践的方式,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入学成绩较低,文化基础较差,单纯实施课外培养,学生精力投入很难保障。因此,必须构建以就业指导为起点,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实践锻炼为手段的适合中职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笔者所在学校将创业教育课程分成两大类、四大模块(如图1)。这四大课程模块不是简单的分割,在实践过程中各课程模块相互交叉、融合。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环境课程为辅,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如:围绕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创业指导等课程内容,根据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在高一开设《商务礼仪》《经济法》《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在高二开设《中职学生求职指导》、《中职学生创业指导》《市场营销》等课程,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创业知识;邀请市场监督、金融、税务等机构的专家来校解答企业经营基本业务,使学生充分了解创业的途径。同时,编写了《优秀学子风采展》《创业策略》等校本教材,并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进行现身说教,对学生进行了活生生的创业教育。构建学校、社会和企业的多层次教育渠道,启迪了学生创业思维,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树立创业理想。

2.关注创业教育教材开发

目前市面上的创业教育教材很多,但绝大部分缺乏系统专业的创业知识,而且基本是以理论为主,没有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很难吸引中职学生的兴趣。校本教材开发要把握如下三个原则。(1)教学内容项目化。采用教学项目、任务驱动的模式编写教材,力图创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教材的内容结构形式。把每个教学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由任务要求、任务内容、知识解读、任务实施和任务拓展组成。各个项目相对独立,项目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灵活选用。(2)创业项目实用化。创业项目紧扣区域产业特点和中等职校专业设置要求,覆盖三大产业,突出第三产业。把创业的相关基本知识分散融合在各个项目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创业知识;紧贴中职优秀毕业生创业的成功案例和中职学生创业的现状,操作性强,实用性好。(3)创业素材本土化。创业项目中所涉及的许多素材,如创业政策、创业操作流程、创业案例等要源于当地,这有利于当地广大中职学生创业,也可作为其他地区中职学生创业时的参考。

3.深化创业教育课程研究

为保证创业教育深入开展,鼓励教师从创业教育实施的现实情况和需要出发,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课程研讨,完善创业教育实施方式,推动学校创业教育发展。如鼓励教师申报、设计创业教育课程研究方面的课题与论文,并对这些课题实行定期检查、滚动拨款、专家指导、成果鉴定等制度,以提高创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水平。

二、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1.增强教师创业教育技能

一是选派教师到创业企业当中挂职锻炼,学习创业教育的实践技术;二是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提升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三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加强全体教师的创业教育意识。使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2.组建创业教育教研团队

以校内创业教育专职教师为主体,聘请校外各类专家为创业教育指导老师,建立创业教育教研团队,专门开发课程,编写教材,与各类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时时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建立“创业名师工作室”

聘请热心中职教育的知名成功人士等,在校内成立名师创业工作室,以成立校内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对中职校学生个体创业实践进行指导。同时,创造条件也让更多的教师体验创业的过程,鼓励教师利用学校资源进行自主创业,构建双重属性的公司(既是教师经营下的校办公司又是学校的实训基地),使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以丰富的实践经历对学生实施创业教育。

三、营造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任何一个充满竞争意识的区域,都有着浓厚的创业文化。美国硅谷的奇迹与当地无与伦比的创业文化密不可分——人才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任何人只要有能力、有想法,都可以在硅谷施展才华,创业发展。成功与失败并存,创业与风险同在,人的创造力因此而发挥得淋漓尽致。创业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潜藏创造力的激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中职学校必须塑造自身良好创业文化氛围。

1.营造创业环境

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如广播台、校刊、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开专栏、专刊进行宣传,使创业教育深入人心;在历届毕业生中选择创业典型人物,把他们的事迹做成展板,他们的事迹,无疑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和最具感染力;聘请本地区知名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人才来学校兼课,通过帮带、对话交流等形式,唤起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校园环境的熏染,让学生感到创业不是神秘、高不可攀的,为学生走创业道路树立信心。

2.组建创业社团

鼓励有志学生依据自身兴趣成立创业社团,并以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充分利用现有校园资源,为学生创业团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如定期举办“创业咨询”“创业讲座”“创业把脉”等,从而使社团成为中职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力度,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鼓励学生到企业挂职锻炼,在真实环境中获得工作经验,增强团队意识。

3.开展创业竞赛

设立创业基金,建立创业项目申报制度,要求参赛者们以获得学校的创业基金为目的,组成创业实践竞赛小组,设计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规划书。同时,支持和鼓励学生展示创业实践成果,如举办学生个人创业成果展、技能展示会等,大力营造创业光荣、成才光荣的浓厚氛围。

四、拓展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1.利用校内校外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创办的双重属性公司,组织学生进行有效性创业实践体验,使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加贴近市场,学生可以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把实践体验作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业激情。例如玉环第二中等职技校利用小兵汽修公司的人才资源与管理资源,结合校内实训场地,在校内设立汽车维修分店。

2.依托产学合作机制

以实训室、教室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紧扣创业型人才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创业各项基本知识及技能为主线进行教学与实践,突出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学生除在课堂掌握所学专业技能之外,笔者所在学校每学期安排相应比例课时,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和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在新型“学徒制”培养过程中,通过企业“师傅”与教师的双重指导,让学生学习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和营销。使学生零距离参与创业,避免纸上谈兵式的创业,并以企业的实习鉴定作为学生相应学分取得依据,有利于学生基本创业素质的培育。

3.加强政企校企合作

篇5

一、青岛农村集体幼儿园的发展现状

就办园形式来看,参与本次调查的幼儿园中,58%为乡镇中心园,42%为村办园。每园平均 4.43个班,混龄班占 0.06%,平均班额 27.21 人,平均每班教师数量 1.48 人,每班保育员数量 0.53 人。每园平均儿童总数141 人,3~6 岁儿童占儿童总数的 78.1%,平均月交保育费 104 元,在园幼儿家庭情况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占 20%,家庭所在地距离园所路程 2 至 5 公里的占 28%,十公里以上的占2%。

就办园条件来看,参与本次调查的幼儿园 100%已登记注册,区级示范园 69%,一级一类园 27%。其中 58%为政府一次性投入建园,43%为乡镇投入,平均每园投入 47.13 万元;16%为村经费投入,平均每园投入 23.34 万元。园舍 74%属正规幼儿园建筑,21%属学校教室改造,6%安全舒适,48%比较安全。农村集体幼儿园生均占地面积 13.68 平方米,生均户外面积 3.28 平方米,分别比国家规定的最低生均面积大 0.68 平方米和 1.28 平方米,只在生均建筑面积上比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少 1.28 平方米,仅为 7.52 平方米。

目前每年对这些幼儿园有持续投入经费的乡镇和村均占21%,其中乡镇平均年投入14.75万元,村平均年投入9625元,主要用于托儿补助费平均每生134元,伙食费平均每生补助101.25元。11%的集体办幼儿园收取捐资助学费。园所平均年支出16.39万元,其中水电气供暖占总支出的18%,日常费用占总支出的 31%,员工工资福利占总支出的 39%,维修分摊占总支出的 11%,纳税占总支出的1%。租赁房屋办园的,每年还有 3000 元左右的房屋租金。班级图书玩具数量充足的占37%,能够满足孩子需要的占 11%,数量不足的占 11%,数量短缺的占 41%。

就参与调查的园长来看, 85%有园长资格,89%为大专及以上学历,58%为小学高级教师,64%教龄在 25 年以上。就参与调查的教师来看,73%为在编教师,其中 45 岁以上的占 25%,26~45 岁的占5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 45%,中专、幼师学历的占 49%,普通高中学历的占 4%,普通初中学历的占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占 92%,有中高级职称的占 64%,教龄在 5 年以上的占 88%,其中教龄在 15~25 年的占 41%。园长、教师工资待遇在 1500 元以上的占 37%,1000~1500 元的占 35%,500~1000 元的占 28%。85%的园长可以享受到园长福利待遇,74%有三险,64%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教师能享受到福利待遇的仅占 49%,30%有三险,有外出学习机会的占 72%。外聘教师 6%与村委会签约,23%与教育部门签合同,33%与幼儿园签约,与乡镇签约的占 7%,另有 31%没有签约。外聘教师中,26—45 岁的占 58%,46 岁以上的占 30%。在职业满意度方面,被调查教师中有接近 70%的教师对现在的职业满意,详见图 1。就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的情况来看,按学科教学的幼儿园占 11%,按领域教学的占 48%,按主题教学的占32%,按特色教学的占 9%。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和《青岛市幼儿园课程教师用书》。只有不到 50%的教师总是能清楚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35%左右的教师表示有时清楚教育教学规律,不清楚或偶尔知道的占 15%左右。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园所设备、园所建设、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家庭和社区教育等方面,能根据《幼儿评估发展手册》对幼儿进行评价的占 64%。业务部门每学期到幼儿园指导教育教学、家长社区工作、卫生安全工作的次数平均为3.15次。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青岛各级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政策相对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部分乡镇、村对学前教育已有持续性经费投入,农村幼儿园布局正在进一步调整,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正在构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渐入决策层视野。青岛农村集体幼儿园整体办园行为规范,班额标准,大部分幼儿园收费合理,收支平衡,财务账目清楚,园舍面积符合国家标准,使用的教材统一规范,其教学人员学历基本达标,绝大多数教师思想稳定、端正,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责任心,能理解并尊重儿童,职业满意度较高,有继续从教意愿的占58.78%。教师普遍有很强的上进心,对专业发展现状满意的占 75%以上,并有半数以上希望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清楚幼儿教育规律与教学方法,能够依据《幼儿园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从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出发,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并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及其生活环境,设计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情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幼儿教师待遇差。教师能享受福利待遇的比例不高,绝大多数教师没有“三险”,“重教育、轻保育”的现象严重,持证上岗的保育员和保健医生数量极少,外聘教师不签约上岗的情况也大量存在,幼儿园的用工机制与保障机制都不健全。教师自我认定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加薪和提高职称的占 68.5%。

二是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负荷高的占 61%,成功感频率一般、偶尔获得的占68%,社会地位自我认定一般、很低的占 78%。行政部门无相关政策支持、社会氛围不好、工作压力太大、来自家庭的阻力已成为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还不充分。教师没有将利用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进行教学和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观念作为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遇到困难,习惯于通过与同伴交流来解决问题。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足,认为总结教学经验写成即是教育科研的占 59%,参加过市级课题研究的仅占 13%。

四是教育培训难以满足需要。教师最希望通过培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但目前的培训内容与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81%的教师普遍认为观摩学习、照搬经验即是较好的专业发展策略。

五是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农村集体幼儿园普遍缺少必要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条件,严重影响了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阻碍了幼儿基本动作的训练、智力的开发,班级图书、玩具严重匮乏,特别是图书、桌面玩具重复使用率高、更新缓慢。除此以外,农村集体幼儿园特色教学活动也普遍不多,地方课程、健康课程开设比例偏低,教育行政部门普遍缺乏到农村集体幼儿园做全面指导的人力与物力,督导频率不高;混龄班教学质量低下,0—3岁早期教育活动滞后,家园联系流于形式。

三、促进青岛农村集体幼儿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确保财政投入,率先实现免费农村集体幼儿园教育,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首先,应在山东全省率先免除农村集体幼儿园基本教育费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市农村集体幼儿园在园幼儿约 5.5956 万名,按照一般园所的保育教育费标准每生每月 220 元,市政府一年投入 1.4 亿,即可解决全市农村集体幼儿园包括非户籍适龄幼儿的学前教育基本费用。根据青岛 2010年的 GDP 计算,此项投入只占其 5666.19 亿元国民生产总值的万分之三,在市政府财政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

其次,政府应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解决幼儿教师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1]依据幼儿教师从教年限和从业地区,以缴纳“三险”的形式发放“任教特殊津贴”,可以有效地鼓励教师在农村等贫困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对拖欠的教师工资和保险,凡是符合享受专项资金补助条件的,应从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中列支,给予一次性专项补贴。

第三,应在幼儿园内部逐步推行对话工资。所谓“对话工资”指根据幼儿园各岗位确定不同级别的岗位工资,各岗位又分不同的级别,如教师和班主任岗位工资分别有 ABCDE 五个等级。如果教师申报的和领导评议的等级相同,则实行申报工资;如果教师申报的与领导评议的等级不同,就采取协商对话和全体评议的方式给教师最终定级。[2]此举不仅能使工资评定公开、公平,而且能体现教师的价值。

第四,应探索建立幼儿园“保育员、营养员、保健员”的多元用工机制,合理定位,加强管理。对保育员实行“员工制管理”,严格实行聘用制,保育员与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加入养老、医疗等条款,幼儿园为保育员缴纳“三险”,其中50%由政府承担;保育员必须接受培训,通过教育主管部门考核,方能上岗,其工资待遇与培训等级直接挂钩。保育员培训机构由教育主管单位鉴定确认,每培训一人,政府应给予一定金额的培训补贴。

(二)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从业标准,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验,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首先,应严格选拔业务园长。凡有 3 个班级以上的幼儿园都要选聘业务园长,通过多方面综合考核,应把爱岗敬业、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选拔到业务管理岗位上来,以此确保幼儿园教育科研及培训工作有专人负责。

其次,应增强教师的教育核心能力,[3]鼓励农村幼儿园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机构、高校教师或幼教机构的课题研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总结、提升教育管理及教学实践经验,亦可通过项目合作形式,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还可由教育科研部门牵头,为教师“自主研修、自我培训”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定期向教师推荐理论价值高、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书目,[4]同时提出明确的选读、自修要求,完成读书心得、教案或活动策划、培训小结等书面材料,并将这些内容纳入教师培训的考核之中。

第三,应提高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强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成本核算管理,避免内容陈旧、活动重复的培训项目,优先考虑教师感兴趣的教育新理念、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教学技能、教师心理调节、蒙氏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等培训内容。

(三)不断提升农村集体幼儿园的办园层次,努力创建农村特色幼儿园

首先,应提高农村集体幼儿园的装备标准,如规定每园有 1 件以上的大型玩具或 2 件以上的中型户外活动玩具,桌面玩具人均 3 套以上,有适合幼儿使用的自制玩教具和操作材料,幼儿图书人均3 册以上;教师有必要的办公用品,有供教育科研使用的各类参考资料,教师用幼教刊物 3 种以上;每班有钢琴(或风琴)、录音机、电视机、VCD,有幼儿饮水设施、紫外线消毒器等保健设备,有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设施;厨房配有橱具和幼儿餐具,按消防要求规范配备灭火器,设置消防通道,持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炊事员须持健康证和上岗证上岗,并按要求按时体检。

其次,应规范幼儿园章程建设,推动依法办园,包括要求各类幼儿园积极开展幼儿园章程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把幼儿园章程建设与办园综合督导评估结合起来、与幼儿园管理结合起来,形成自我调控机制,强化自我完善、自我规范、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行为。

第三,应突出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办学主体刻意追求并逐步实现的幼儿园工作某一方面特别突出,并特别优于其他幼儿园的独特而稳定的品质。幼儿园特色是独特性与优质性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幼儿园特色本身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办学育人整体水平有一定的质量保障。[5]幼儿园应实事求是地就该特色对幼儿素质形成、未来发展以及幼儿园整体工作推进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依据幼儿园所具备的社区优势和办园传统设计有利于幼儿园特色形成的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鼓励教师发挥各自特长,共同为方案的完成努力。

第四,应构建科学的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6]

可见,农村幼儿园应以实现农村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帮助农村幼儿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农村幼儿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并逐渐习得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立足本地区 0—3 岁婴幼儿实际,科学实施混龄教育,保证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第一,应建立健全0—3岁婴幼儿信息采集系统。幼儿园对辖区内0—3岁婴幼儿信息进行采集,建立档案资料,按年龄阶段分别归档,采取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形式,入户或组织早教活动与家长交流座谈,关注家长的困惑和问题,了解近期孩子的发展情况和家长遇到的困难,指导家长为婴幼儿建立成长档案,及时挖掘活动内容,并纳入教学计划,形成适合本社区的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7]由于信息齐全,亦可保证适龄幼儿的就近入园率。

篇6

(一)优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针对医科院校专业设置单一的实际,学校整合教学资源、调整师资队伍结构,近年来增设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运动人体科学、康复治疗学、应用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等多个非医学类专业,形成了以医学相关专业为本,融医、理、工、管理、教育、艺术学为一体的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开设医学心理学、交流技能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24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

(二)重新构建公共卫生课程体系。针对当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预防保健、群体健康知识与技能欠缺的实际,从必修课、选修课层面进行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开设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卫生毒理学、少儿卫生学、卫生经济学等课程,从课程设置上突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重新构建公共卫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创建了9个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编写《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指导》,在第四学年临床见习教学环节增加2周的社区医疗实践,着重培养医学生的预防战略意识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设文献检索、循证医学、医学统计学多门科研训练课程,培养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积极构建“4个1”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体系,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一个科技社团,申报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投身一次科技服务活动,参与一次科技竞赛活动,加强学生科研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室开放、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科技讲座、课外兴趣小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多种形式,增强医学生的创新意识。2008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国家和山西省大学生创新性课题48项,60余篇,先后有40余名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奖。

(四)设置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开设临床医学导论和早期接触临床必修实践教学环节。从第三学期开始组织学生进入医院,让医学生感知未来工作环境。通过接触患者、参与病史采集、问卷调查等促进沟通交流,通过参加病区查房、病例讨论、手术观摩等感受医疗诊治过程,体验医生角色,并了解病区护理工作实践和相关医疗法规,感受将来成为医生所必须的职业素养,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二、重组教学内容,构建器官系统

课程模式打破原有学科界限,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将基础医学核心课程按器官系统进行整合,将在第五学期开设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课程提前至第一学期,与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有机整合,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医学总论、运动、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循环、神经系统以及内环境、能量代谢与体温11个模块和机能学实验、形态学实验两大实验教学模块。每个系统章节先讲授正常器官的组织结构、生理,然后讲授疾病状况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机能代谢与病理状态下的异常形态、代谢和功能。将临床医学核心课程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精神病学整合为运动、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循环、神经、血液系统疾病8门器官系统课程。各模块负责人按照整合课程的要求,重新组织编写各模块课程教学大纲,加强学科间的融会贯通,有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并组织编写了器官系统教学 教师和学生指导用书。与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相比,基础医学核心课程经器官系统整合后,减少54学时,其中理论课减少50学时,实验课在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上仅减少4学时;临床医学核心课程经器官系统整合后,虽总学时增加12个,但学时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理论课学时减少,实践课学时增加,且在临床课间见习环节增加2次PBL教学,共14学时(表1)。从实践效果来看,器官系统课程加强了教学内容衔接,减少了不同学科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该项教改2010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核心能力 研究性课程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敏杰(1964- ),女,江苏宜兴人,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文秘教学。(江苏 苏州 21501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23-0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且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明确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重点是工作过程课程、项目课程,对研究性课程尚不够重视。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设研究性课程,但实施不够规范,研究性课程的选题仅是由教师单方面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研究进行申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研究性课程教学过程中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

高职院校设置独立的研究性课程,能创造让全体学生整体和谐发展以及每个学生个性独特发展的条件,能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精神,提高探究能力。本文将结合苏州市职业大学省级特色专业文秘专业开展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高职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研究性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具有独立形态的研究性课程是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建立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学习项目,围绕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研究性课程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它让每个学生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在研究性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职业核心能力。

以苏州职大文秘专业为例,在特色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既重视开发工作过程课程和项目课程,又注重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课程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品质,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研究性课程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学生围绕课题研究需要有目的地系统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信息,在信息搜集过程中必须进行价值判断,并对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运用信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苏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组,从图书馆、因特网、访问专家学者等多种渠道,获得了大量有关苏州文化遗产的资料,并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对苏州文化遗产如何进行保护和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的提高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

研究性课程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研究性课程是以项目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性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课程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一起商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思广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交课程学习成果。如“苏州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秘书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查研究”课程组,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共同商讨调研问卷,分工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与企业秘书进行座谈交流,相互提供信息,完成调研报告,并汇报课题成果。课题研究使学生和企业、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

高职院校开设研究性课程,能为学生创设融亲身实践、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为一体的学习平台,学生以具体的研究性课题为载体,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从而激发学生个体的兴趣和创新活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

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现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亲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

高职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性课程既需要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题,也需要从就业面向的行业企业、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选择课题。通过研究性课程学习,学生既要学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环境的认识、人类社会的进步等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又要学会对行业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既培养学生为人类、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使命感,又要增强学生对行业企业发展、团队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责任感。

高职研究性课程首先要倡导学生自主选题,选题过程就是对学生自主能力的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职业岗位申报选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根据教学目标对选题进行分析,整合出研究性课程项目,组成研究性课程学习小组。高职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面向和就业形势,有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区别在于实践性强,注重调查研究,注重探究性学习。例如苏州职大文秘专业开设了“苏州地区外资企业秘书职业岗位素养和能力要求调研”“苏州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秘书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查研究”等课程项目。学生通过研究性课程学习,加深了对秘书职业岗位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是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研究性学习。高职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课题的选定基于学生感兴趣的学习项目,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研究”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民生的关爱,树立高职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既是知识与素养的积累,又是生命的修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弥补部分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情感、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去尝试,充分发挥个体创造的潜能。

三是依托地域文化进行研究性学习。地域文化为研究性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对本地区地域文化全面的普查和整理,指导学生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区域内的历史名胜、地方风物、重大事件的相关遗址、重大人物的生平与活动场所等,从而真实了解和正确认识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苏州职大文秘专业依托苏州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性课程,如开发“苏州文化遗产之古典宅园研究”“苏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苏州文化遗产之楹联调查与鉴赏”“苏州古城墙调查研究”“吴地学者顾野王及其遗址修复问题的探究”等课程。通过研究性课程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苏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优秀的地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品德、行为规范和进取动力。

四是校企合作开发研究性课程学习内容。基于校企合作开发研究性课程,把现代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作为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例如苏州职大文秘专业和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开发“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建设途径”“苏州工业园区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研究”等课程,课程小组聘请企业专家共同担任课程指导教师,课程组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获取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写作调研报告,培养了学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性课程实施方法

高职院校开设的研究性课程,作为选修课构成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研究性课程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教师指导研究性课程可以获得相应的工作量。系部成立研究性课程指导小组,对研究性课程从以下三个阶段进行全程管理,指导研究性课程有效实施。

一是研究性课程教学准备阶段。指导教师根据研究性课程的选题要求,指导学生选题,建立研究小组,诱发探究动机,也可聘请校外的指导教师共同参与研究活动,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帮助。指导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课程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我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的具体课题,确立课题研究目标,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二是研究性课程教学实施阶段。在明确了研究课题、确立了研究目标之后,课程学习小组便进入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阶段。学生要通过个人研究、小组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主动地在实践中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和督促学生按计划开展研究性课程学习,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研究性课程教学实施过程要有记录,详细记录学习过程,包括课程组成员分工情况、小组研讨情况、调查情况等,并递交学习成果。如“苏州文化遗产之古典宅园研究”课程组,既有一份完整的教学实施过程记录,又有每个小组成员撰写的古典宅园研究的论文。

三是研究性课程教学项目总结阶段。研究性课程学习小组经实践、体验,完成研究性课程教学任务后,系部组织研究性课程学习评审会,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课程学习成果,将课程研究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形成书面材料,包括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同时在评审会上进行汇报。通过展示和交流活动,课程小组总结研究性课程学习的过程,评价学习效果,重点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情况。系部研究性课程指导小组对研究性课程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结合学生自评、团队成员互评等,评定学生的研究性课程学习成绩。

学生在研究性课程学习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根据探究的问题,参与实地调查和社会实践,掌握丰富的资料,展开专题讨论。在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课程小组每个成员要明确各个学习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保持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通过问题探究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学会与他人彼此合作和分享成功,以切实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宜康.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傅小芳.高职院校研究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6).

篇8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

自1999年四川大学学生王汝聪创办了成都亚虎(yahi)网络公司,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网络创业的大学生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10年来选择网络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网络创业已成为一种经济和社会现象。据2009年6月24日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的“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披露,网游新锐浙江渡口网络的金津以拥有高达10亿元的财富,高居“2009中国大学生创业富豪榜”榜首,且前10名中有8个项目与网络相关,前100名中有27个项目集中在网络或者与网络相关。据Ebay统计,到2004年,单在Ebay美国站点上就有43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就业。网上创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的就业时尚之一。

1.大学生的网络创业的特点:①创业主体泛化,从精英向普通学生延伸。第一批网络创业先锋及创业成功者,基本都属于精英。②网络创业呈现多元化趋势。③网络开店日益盛行。网上开店具有成本低、回报快、风险小、易操作、灵活性强等特征,受到没有商业经验的大学生的青睐。④从被动型和生存型创业为主转变为主动型和机会型创业。⑤创业环境逐渐宽松,网络创业教育从无到有。⑥网络创业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目前,尽管中国创业态势良好,但是却出现了不平衡的发展趋势,区域间的创业差距正在拉大。

2.网络创业模式探讨。目前大学生网络创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其一,高科技领域创业。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的大学生,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易得方舟”、“视美乐”等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功,就得益于创业者的技术优势。其二,智力服务领域。大学生在智力这个领域创业游刃有余,目前主要有创建网站、提供网络咨询服务、自由职业者、自由撰稿人以及专栏作家等,他们利用自身的智力和专业优势,提供了另外一条创业通道。其三,网络开店。近年来,网上开店随着易趣、淘宝的崛起而迅速蔓延。其四,其他各种网络营销方式。比如目前盛行的淘宝客、闪客、中小企业站长等。

二、网络创业及其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创业教育中的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各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仍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有关网络创业及其课程建设问题更加突出。网络创业教育实践经历浅,教师能力比较薄弱,很难培养出创业型人才。另外作为选修课的创业类课程地位较低,仅靠一两个教师很难保证开出高质量的课程。加之政策或措施等不到位,教师指导或讲授创业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往往作为副课,付之的精力和时间有限。

1.网络创业及其课程体系设计。①课程的目标体系。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目标应定位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其核心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的教育。通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展创业核心知识教育、关键技能训练,培养创业者具有完善的人格特征与心理素质,来提高学生自我创业的能力与实践能力,使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②课程的内容体系。课程的实施是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根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即整合课程结构,采取创业教育公选课与核心课程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网络创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选课;核心课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WEB开发、风险投资、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终端课:大学生网络创业、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③公选课的内容。公选课必须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的整合,在现有的公选课中作适当的调整。基本内容可以划分为六大领域: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分析等六个方面。因为学科交融对高素质创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必须选择这六个方面中的一两门课程。④核心课程的内容。核心课程是围绕着网络创业基本素质与技术展开的。网络与信息技术、战略与商业机会、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等五个方面的核心课程,必须在毕业之前完成。其他课程,如创业管理、创新战略管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EB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风险投资、技术与创业等,则根据学生兴趣、学时和教师情况安排,但每门课每年至少教授一次。⑤终端课:即大学生网络创业、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通过终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分组合作开发一个网站或开一个网店,实现网上自主创业的最终目的。⑥课程的实践内容。课程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学效果深化的手段。课程的实践体系从如下几个方面建构:在实践活动的师资水平方面,要求教师先接受网络创业教育的培训,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在活动组织机构方面,要设立职能部门,负责日常网络创业项目的申报、网络创业资金的申请、活动内外的协调、实践课程的落实以及学生活动的宏观组织调控,在校园内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在社区开辟“创业实验园”在企业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等。在活动形式方面要灵活多样,做到围绕市场所需、贴近学生所求、体现学生所能,比如举办“名人创业报告会”、“校友创业论坛”、“企业家访谈”等。通过实践活动,积极为学生提供体验创业的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2.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业课程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总结性评价,更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即每一堂课学生的参与度、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每个教学案例的启发性、每一个游戏本身的创意性、每个学生主体对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等,都是网络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第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准确定位。着力打造创业教育的精品课程,以必修或必选、选修或辅修等的方式,作为通识教育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业教育不应局限于讲授若干门课程,教师应增强自身素质,将创业理念融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基础课、专业课相互渗透和功能互补的创业教育体系。第二,创业教育课程的形式应注重于实践训练层面,课程的形式更应具有多样性,课内与课外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生产的结合;第三,面对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以及毕业生就业、立志创业的实际需求,高校创业教育应与之适应,完善相应的教育管理机制,如辅修专业、双学位制度、考研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辅导、建立学科及科技竞赛机制、创业训练及项目孵化和培育机制等。第四,加强创业教育的网络资源建设,建议全国创业教育学会牵头,建立全国性的创业教育网络资源联盟,使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精品资源能够共同分享。①建立高校毕业生网络创业风险基金,支持大学生网络创业,给予学生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创业计划多渠道筹措资金。②围绕创业教育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推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些高校借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外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和项目,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包括创业课程、创业研究、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和创业者联盟五个部分的创业教育体系,形成独具特色且适用的创业教育模式。③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教师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主力,是培育创业型人才的攻坚者,必须强化和推动创业型教师的培育,积极推进创业教育师资的建设,为创业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④鼓励和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创业竞赛活动,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⑤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高创业风险意识,降低失败率。⑥对于电子商务类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将网上创业纳入教学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⑦高校应当结合院校所在地和生源所在地的区域经济特点开展创业指导。同时要积极、持续、稳步地推进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培训活动,促进中西部落后地区大学生网络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尽快缩小地区差距。

篇9

关键词: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快速变化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心理教育能力作为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反映和指标,不仅能有效地影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还有利于教师自身健康和专业成长。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如何培养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可供我们直接参考的培养模式,诸如培养途径、阶段任务等问题都亟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因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一蠡测。

一、培养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意义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经历了80年代初中期的自发探索阶段、80年代中后期的积累成果阶段、90年代以来的推广普及阶段,一路迤逦至今已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教育能力相对薄弱成为问题关键所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匮乏;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性不强。导致在心理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心理教育能力普遍不强、参差不齐等等,已成为制约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以山西省晋中市师资力量相对较好的榆次区为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要明显优于小学,60%以上小学出现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岗位空缺的现象[1],“学校每800~1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承诺更是难以实现[2]。即便随着社会发展达到这一要求,也只能满足部分个体咨询的需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阳光的心理品质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单靠一名专职教师根本不能实现。在这种现状下,作为小学教师主要来源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如果能在校学习期间接受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走入工作岗位后,就有能力主动配合专职教师开展工作,从而改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二、小教本科生“四位一体”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模式

1. 构建知识体系

晋中学院自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积极致力于开发建设校本课程,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现有课程开设情况,开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加大了小学心理辅导技能技巧课程的比例,适当增设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材教法、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小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设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践等课程。同时,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作为教材编写的价值取向,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内容,编写出一套适合于全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如《小学社会心理教育》以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内容选择贴切小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且专栏新颖,有利于学生准确捕捉信息,勾勒出形成小学生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初步框架;《小学科技心理教育》则从科普教育与科技活动中寻找心理规律,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去提升科学教育的实效,加强小教本科生对小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科学品质的重视。目前,该系列教材已经出版并投入使用。通过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学生首先打下了良好扎实的理论功底。

2. 搭建成长平台

(1)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晋中学院积极与晋中市教育局沟通协商,于2011年7月成立了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中心挂靠在晋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该中心利用学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通过心理技能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吸纳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者,并为其搭建培养、提升心理教育能力的平台。除定期开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外,中心还开通了专家咨询热线,月刊《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增置了《心育能力培养》栏目,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发现、解决小教本科生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提升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2011年中心面向小教本科生开展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赛讲6场,校外服务活动53次,指导小教本科生心育论文44篇,有小教本科生参与并取得科研成果5项;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80场,个体心理辅导18例,小教本科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124个班次(均有备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和社会效益。

(2)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打破了传统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方式,但是还存在学生参与机会较少、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随后成立了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研究会是以晋中学院教科院教师为主,小学教育专业全部本科生及致力于晋中市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各阶层成员广泛参与,集学术性、群众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社会组织。目前已拥有编辑部、宣传部、咨询部、策划部、调研部、信息部六个部门,拥有室内250㎡活动场地、室外900多㎡的拓展基地。在研究会里,学生们有了更大的舞台,他们组织论坛、参与学术交流、中外前沿研究成果,进社区、进学校进行心理健康小知识宣传,客观上讲,研究会的成立为小教本科生搭建了更多的实践平台,激发了学生参与心理教育活动的兴趣和动力。

3. 组建科研团队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晋中学院2009年出台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率先组建了小教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科研团队,形成以大二大三为主,大一积极参与的稳定梯队,并设立了院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形成了“省—校—院”三级评选模式,使三级科技创新项目互相促进和推动。通过组织科研讲座,引导学生申报课题,两年来学生团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有“山西省初中班主任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公交司机心理压力源调查”、“山西省中学心理辅导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晋中市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四个省级项目,“榆次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晋中市社区公共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的调查”等10个校、院级项目。学生依托项目、科学调研、得出结论、提出建议,这样实践育人有了重要载体,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4. 打造品牌基地

通过对部分城区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教师状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数量、人员整体素质上存在问题。晋中学院主动与当地政府协商沟通,在全市城区、农村教育实习基地中各选取了10所小学,由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副教授带队,以小教本科生为主力,配合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率先在这20所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小学生以体验参与活动为主,一般需要1.5~2小时,他们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并在心理辅导室建设上提出心理辅导机构设置标准化、设施科学化、师资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监督工作具体化,以及高度重视解决心理辅导老师的职称待遇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方面进行了八个专题的积极有益的探索,成效不断显现出来,已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基地,这不仅对当地其他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对小教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实现了双赢。

三、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分阶段培养

1. 注重意识培养,制定学习计划

一年级重点围绕心理教育意识的形成。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加强心理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心理学”、“教育学”等课堂教学的途径, 加强心育内容,激发学生自觉培养心理教育能力的动力。

吸纳学生成为晋中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成员。利用研究会的资源优势和便利条件,组织学生观摩、分析小学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分享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乐趣与经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心理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能力,制定学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方案。

2. 加强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二年级重点围绕心理教育技能的培养。独立地确立心育目标、准确地理解教材,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心理教育教学活动,初步掌握心育效果的评价方法。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设小学心理教育课程教材教法、小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等,

以适应小学普遍开设心理教育课的需要。增设艺术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作用。针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开展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譬如户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开设小学生心理教育专题(系列)讲座、举办心理教育座谈会、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建立心理教育网站等,使学生在高度认同、积极参与、感受心理教育氛围的同时提升心理教育的实践能力。

开展心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小学心理教育课程教学竞赛,并制定奖励机制和鼓励措施,在活动中提高心理教育技能。同时,学院还注意提升实践的层次,比如在专职心理教师的指导带领下,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的立项和研究。

3. 调试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准备

三年级重点围绕心理状态的调试。加大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指导学生做好见习实习的准备工作,在学科教学和见习实习中加强心理教育能力的形成。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设小学各科教材教法选修课。以专题活动形式进行,每周1次;周一公布活动主题,周四下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主题活动。选修课教材为校本研发,通俗易懂,有案例、有作业、有思考题,针对性强,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

加大心理实践课程比例。教育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试教一定比例的心理教育课,使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参与学科心育和活动课心育的实验,探索心育规律。

4. 实现角色转换,强化职业能力

四年级重点在于角色转换。强化技能训练,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和竞争能力, 促进学生步入社会、走向教师岗位的角色转换。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展仿真性的社会实践教育。在低年级心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深入实践岗位完成毕业实习工作。毕业顶岗实习是一个重点环节, 它是检验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尺。

开展心理教育专题活动。举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职心理教师、优秀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心理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与分析。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实验,定期撰写心理教育论文,注重自我教育能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月红. 小学教育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R]. 晋中学院,2011.

篇10

1.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在青少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遍注重升学率的做法,导致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但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命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普遍没有真正意识到生命教育对人生存意志的影响。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学生每 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调查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由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青少年在生活中不知如何应对随时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的困难和挫折;同时伴随社会发展来自社会、家庭、自身学习等方面竞争压力的增大,更容易导致他们心理防线崩溃,出现各种极端行为。因此,只有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悲剧才不会重演。

2.青少年生命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

多年来,在初中阶段,我国学校生命教育的开展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学校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这些都与目前面临的亟待加强的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局面形成强烈的反差。所以,青少年生命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

因此,在初中阶段积极探索青少年生命教育方法和途径,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二、积极的探索

近年来,我校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教育创新,紧紧围绕“突出一个主题 、抓住两条主线、搞好三个结合、确保四个到位 ”,扎扎实实地推进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各项教育活动,积极探索青少年生命教育方式和途径。

1.突出一个主题: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生命教育的主题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为每一个生命体提供最佳的发展空间。据此,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以人为本,树立生命教育的主题。学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体育、艺术、航空模型运动、软式垒球、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本。身心健康,积极上进,富有个性,充满爱心的时代新人,已成为全体八十八中学生发展的目标。同时,学校领导改变应试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切实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教师自身加强生命教育理论学习,既教书又育人,既关注学业进步,又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自觉更新教育观念。

2.抓住两条主线:校内生命教育专题教育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两条主线齐头并进

(1)积极开展校内生命教育专题教育,营造生命教育的校园文化

学校制定《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生命教育指导意见》,对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进行统一指导和部署:政教处积极落实每学期《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教务处积极组织教师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课堂教学设计、青少年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设计等活动;校团委定期开展校内生命教育专题实践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爱生命、爱绿护绿活动,平安校园建设活动,传染病防治活动,交通安宣传活动,防溺水、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食物中毒、预防害等活动,消防逃生演练活动,慈善日助残日捐款活动,新生军训活动,法制教育报告会等。任课教师将生命教育同其他学科教育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学校定期开展的校内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注重实效,坚持常态,形成了生命教育的浓厚氛围,营造了自由、和谐的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有力推动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

(2)积极开展校外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生命教育的实践

学校在校内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校外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郑州市科技馆举办的“生命的起源”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孕育、发展、成长、衰老、死亡的全过程,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组织参观禁毒知识展览,让学生感受的危害和对生命健康的危害;邀请法制副校长举办法制报告会,学会防范各种侵害,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慈善日、助残日捐款活动,学会关爱生命,帮助弱势群体,同时感受生命的顽强,学会自强不息;让学生参加中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志愿者服务,培养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积极自救和互救的能力。通过校外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验、反思、内化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进一步践行了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3.搞好三个结合:在开展生命教育方面,要充分与家庭教育结合、与所在社区结合、与新闻媒体结合,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要充分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许多自杀性等悲剧性事件的发生都与家庭以及亲子关系是否和谐密切相关。学校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发送安全教育校信通信息、发放致家长安全教育一封信、定期家访等途径,指导和培训家长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亲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防范各种侵害行为的方法和技巧等,积极引导家长参与生命教育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生命教育氛围。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要充分与社区资源相结合。学校要善于发掘和利用社区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如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康复中心、医院等设施,建立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让学生走进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学会关爱他人、善待邻里;让学生参观医院、康复中心,感受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守护,了解病人与病魔作斗争,了解残疾人的康复训练与顽强毅力,感受生命的神圣与伟大;让学生积极参加社区的清明节祭扫活动等感受生命与死亡,接受生死教育,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升个体生命价值。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要充分与新闻媒体相结合。应积极参与各级新闻媒体设立的生命教育学习网站的活动,利用生命教育学习网站的各种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生命教育的交流、探讨活动,利用公共场所、各类媒体,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和宣传,为学校推动生命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资讯和展示平台。

4.确保四个到位: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到位;营造生命教育校园文化到位;生命教育的督导和评价到位;生命教育师资培训到位

(1)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到位

独立设置生命教育课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和有效的途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各方面力量编写了《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青少年生命教育读本》的生命教育校本教材,积极培训相关的师资力量,每周安排一节相应的课程;定期举办生命教育的培训讲座。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正好可以整合学校生命教育资源,形成合力。

(2)营造生命教育校园文化到位

要想取得生命教育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在学校营造有利于生命意识形成及发展的环境与氛围。例如,在学校设立有关生命教育内容的宣传橱窗,建设校园网内部的生命教育专题网页,制作具有生命感召力的大型壁画,举办生命科学展等。同时,加强学校生命教育的制度建设,成立生命教育方面的教研组,确保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将生命教育列为师资培训课程;把生命教育列入课程设置,保证课时与质量;建设心理咨询室,负责对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进行咨询、指导与救助。

(3)生命教育的督导和评价到位

学校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考虑,把生命教育和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改变以往偏重知识教育与升学教育的评价体系,构建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对生命教育实施效果显著的班级和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生命教育中的生动事例给予宣传;对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加强考核和激励;对老师在学科教学的课堂上开展生命教育进行跟踪评级,逐渐形成生命教育的常态化。

(4)生命教育师资培训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