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29 11:1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实践的建议

篇1

为了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锻炼我们的劳动自理,让我们懂得应该尊敬劳动,尊敬劳动者,更要尊敬劳动成果,学校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劳动实践活动。

太好了,终于该我们去食堂帮厨了,一听到这个消息,全班同学都兴奋不已,怎么样,羡慕我们吧!我们整个上午都会在食堂帮厨。当我们穿上了帮厨的衣服、围裙和帽子,我们学生的容貌就完全消失了。真像一个个小厨师。看到这里,同学们不由得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我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帮一年级的小朋友端饭菜洗碗罢了。

到了食堂,我们首先参观了食堂,看到食堂叔叔阿姨为了给我们做饭,忙的不可开交,那么辛苦而我们有时还抱怨他们,我还真有点内疚!接着,我们到了面包房参观,听到了我们的课间餐真是来之不易啊!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在人类发明了火的时候就有了面包,它是起源于埃及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到我们手上,所以又叫“千人包”想起我们平时还乱扔课间餐,真有点对不起他们。

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就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为他们打好饭菜,分好水果,就像服务员一样站在饭桌两旁,得待祖国未来的栋梁的到来,顿时,我觉得他们好幸福啊!可我们以前也不一样吗?想到这里,我便知道了,当位妈妈好难当位好妈妈更难!

小可爱们终于来了,可令人头疼的是,他们在座位上晃来晃去,就是不肯吃饭,这时,我听老师说得管管他们,于是,我又使出浑身解数来劝说他们,告诉他们,不吃饭肚子会饿的,到时候就没力气和别人玩了可是,我觉得自己好象在对牛弹琴,他们还是在桌上手舞足蹈的玩着,好象忘了吃饭,对他们我可不敢大呼小叫,恐吓他们,否则你会遭殃的,可对他们轻言轻语的讲道理吧!他们又不理不采,好象让他们吃饭是为我们好害他们一样,真让我无可奈何。

篇2

一、高级技师是在高级技术工人中设置的高级技术职务,评聘高级技师是技师聘任制的组成部分。高级技师应在技术密集、工艺复杂的行业中具有高超技能并作出突出贡献的技师中考评、聘任,不是技师的普遍晋升。高级技师的名称,可根据行业特点,按专业或工种确定。各地区、各部门过去在技术工人中设置的工人技术职务一律纳入技师聘任制,今后不得自行设置工人技术职务。

二、高级技师职务要根据行业特点,在技术密集、工艺复杂的生产工作岗位,根据生产工作实际需要设置,并确定职数,明确职责。高级技师的比例限额,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各部门为单位,控制在技师总数的百分之十以内,由国家下达评聘人数和职务津贴指标。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所属单位生产岗位的技术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进行平衡调剂使用,切忌平均分配。省及部以下各级地区和部门也应按所属单位高级技师设岗、定职情况进行平衡调剂使用。

三、高级技师任职条件:任技师职务三年以上并作出突出贡献;具有本专业(工种)较高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工种)的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有高超专业技能和综合操作的技能;在技术改造,工艺革新,技术攻关和解决本专业(工种)高难度生产技术问题等方面成绩显著;能热心传授技艺、绝招,培训技术工人,指导、带领技术工人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

四、高级技师从受聘之月开始,享受高级技师职务津贴,取消技师职务津贴。高级技师职务津贴,全国平均按每个高级技师每月50元标准核算。具体标准在每月40元至60元的幅度内(不得压低或提高,更不准挪作它用),由各单位自行确定。对核准下达的增资指标,企业列入成本,机关、事业单位由工资科目开支。

高级技师任职二年以上在受聘期间退休,其职务津贴列入工资基数计算退休费。

高级技师的退休年龄,根据生产工作的特殊需要及其身体健康状况,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适当延长。

五、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规定,结合行业实际情况,提出本行业设置高级技师职务的专业(工种)或岗位的范围,确定高级技师职务的名称,制定高级技师职务的考核标准,送我部核定后,发各地区、各部门试行。

六、高级技师考核评聘工作,按照1990年7月12日劳动部第1号部令的《工人考核条例》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条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应会同本地区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劳动工资机构应会同本部门的有关业务机构,分别成立工人考核委员会和各专业(工种)的考评组织,由其负责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的高级技师考核、评审工作。经考评合格者,地方所单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核准发证;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所单位的(包括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公司),由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劳动部门核准发证。取得高级技师合格证书者,由其所在单位的行政领导在核定的高级技师比例限额内进行聘任,并签定聘约。

七、为了加强工艺技术人才的管理和技术交流,各地区、各部门应将高级技师的考核评审表一式两份报送劳动部备案。(样表附后)

八、高级技师合格证书,由劳动部统一印制。

九、高级技师评聘工作的其他有关问题,按技师聘任制有关规定执行。

篇3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践; 探索

根据省级项目和阳光工程项目的文件精神,鲁甸县人力资源办经过招投标层层筛选评估认定昭通农校2011年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500人,培训专业:《花椒、核桃栽培技术》,“阳光工程”项目培训任务400人,其中,《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任务300人,《兽医服务人员》培训任务100人。这些培训项目是根据鲁甸县农村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的,其目的是加快培养鲁甸县农业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促进鲁甸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现将培训工作中的实践和方法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两个项目的文件精神,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配合国家、省、市、县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项目,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把提高受训者自身素质和技能培训列为整个劳动力培训工作的重点,做到踏实工作,让农民受益,促进鲁甸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为切实搞好省级项目和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的两个项目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对成人教育科四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具体分工,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明确职责。小组根据培训工作日程及进展情况,及时对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调度,总结和部署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确保培训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严格执行五项制度

我校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鲁农人开办字[2011]24号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两个培训项目”的要求,严格执行各培训项目的五项制度(即:公示制度、三堂课制度、台帐制度、月报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努力提高培训质量,确保项目实施成效。

四、加强宣传力度,确保省级项目、阳光工程项目宣传到位、深入人心,及时做好生源发动工作

一年来,我们充分利用报纸、网络、招生简章及进村入户与农民面对面等形式,在各乡、镇、社区悬挂各个培训项目的宣传标语横幅,广泛宣传国家惠民政策和阳光工程培训方针,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省级项目和阳光工程项目的培训活动中,使培训学员由被动培训变为主动培训。

为确保今年 “两个项目”顺利开展,我校在总结以前培训经验的前提下,采取了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多管齐下做好生源发动工作。一是我校校长亲自带队,奔赴各培训点做好协调工作,落实学员招收情况。例如我们对于《花椒、核桃栽培技术》的培训,曾多次下到火德红乡,与他们的负责人及当地农民协调,共同探讨《花椒、核桃栽培技术》的培训方法,最后确定在银厂村进行,并将培训阵地确定在银厂村小学进行,这样既能让他们安心培训又能随时在地里由专家进行实用技能操作训练。二是下发招生简章到各乡镇及社区,要求各乡镇及社区及时组织培训对象参加培训。比如对于《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我们就与梭山乡柏副乡长联系,由乡政府统一协调,将培训任务指标下放到梭山村、埂底村和妥乐村,再由各村村支书发动农民参与报名培训。三是通过与其它部门协调,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发动他们的员工参加培训。例如《兽医服务人员》培训,我们和鲁甸县兽牧局联系协商,由畜牧局负责组织全县基层兽医服务人员参加此次培训,圆满完成该项培训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之,通过各种方式,生源发动、培训工作进展顺利。

五、严格管理,强化培训服务,确保两项目培训顺利实施

一是健全制度,促进两个项目培训规范化。在培训过程中,严格照章办事,做到用制度规范培训工作。一方面确保学员的理论学习时间,合理安排课时,确保学习质量;另一方面确保学员的实践操作训练时间,教师到实训基地辅导,保证学员实训效果。

二是成立班委,落实班委会和班主任制度。培训期间,所有任课老师和班委、班主任全部到场参与培训,班主任每天亲自带队,负责点名,严格考勤管理,使两个项目的培训工作井然有序。

三是从三方面着手做好培训服务。培训前,认真为每个学员准备学习袋,内装各期培训宣传资料、培训时间安排、笔记本、辅导教材、学员手册等学习用品。培训中,生活方面,发放学员食宿补助,安排好学员用餐,确保学员免费培训;学习方面,及时、耐心解答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疑问。培训结束后,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健全学员档案,将每个学员的信息和考试成绩录入微机管理,与学员建立了互通信息的电话热线,以备工作中相互联系,随时解决学员在今后工作中的各种难题。

六、探索两个项目的新思路、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全力提升培训质量

一是教学方式多样化。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的培训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实行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参观学习、经验交流“四级教学法”,即:理论知识由学校教师讲解,实地操作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负责指导,参观学习由学校统一组织,经验做法由农民工相互交流。

二是培训阵地前移。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在学好理论课前提上,注重实际操作演练,把培训班办到各乡镇及社区。如梭山乡《农产品经纪人》培训,我们把培训阵地移置梭山村、埂底村和妥乐村,让300名学员分两批同时在各培训点进行培训,第一批上午理论学习、下午专家带领实践操作,第二批下午理论学习、上午专家带领实践操作,这样既保证了学员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有效地解决了产学脱节的问题,深受学员欢迎。

三是学练结合。为加强师资力量,我们成立了专业教师组成的两个项目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名(顾刚、孙光友、姜锐、陆大明、范贤菊、石安治、朱家坤、文良琴),中级职称教师7名(叶勇、刘积猛、阮晓明、王俊、张卓民、张淑萍、徐章平)。各科专业教师针对各自教科内容专门撰写了授课笔记并制作了教学课件,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授课,把培训重点内容系统地编制成学员能看、易懂、形象直观的演示课件,保证了学员愿意学,乐于接受。实地操作由教师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专家与学员互动,现场解决学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员学有所获。

七、做好跟踪服务

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是完善培训内容和更好地开展培训的保证。落实专人做好学员跟踪服务工作,定期对学员工作的意见及今后的培训要求作调查了解,了解学员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劳动保障、收入等情况。通过跟踪服务,一方面使培训后的学员感到“两个培训项目”的诚信负责,也有利于掌握培训动态,改进培训方法,提高“两个培训项目”的实施成效。

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的成效

通过近几年的项目实施,我们深深体会到:规范管理、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两个项目的培训工作,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务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业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鲁甸县农民的整体素质。鲁甸县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较多,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提高务工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既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引导性培训,提高其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选择就业的能力。二是通过技能培训,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和就业的竞争力。三是通过农业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

二是增强了农民工的创业意识。通过实施两个项目的培训,使广大农民了解掌握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业法律法规及生产技能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篇4

法官裁判的逻辑思维过程遵循严格的三段论公式,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大前提即是法律规定,由于立法的局限性及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法官在适用法律判案时必须对法律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的准确含义进行解释。可以说,法律适用的过程就是法律解释过程,不进行解释就不能进行法律适用,不能进行裁判,而劳动争议案件因实际适用法律不仅包括法律法规,还参照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发生争议后一些民次在劳动法相关解释找不到相应的规定,这就要求法官结合案件事实对其进行解释,归类到法律的相关规定上。下面笔者对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常出现的几种名词进行一下粗浅的解释。

一、辞退

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是常出现辞退的字样,对此我们就要结合具体案情分析该情形是否属于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即属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中的那一种,然后按照确定的具体情形进行分析适用来确定效力、确定是否给付补偿金以及补偿金数额等。

二、辞职

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是常出现辞退的字样,对此我们就要结合具体案情分析该情形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三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即属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中的那一种,然后按照确定的具体情形进行分析适用来确定效力、确定是否给付补偿金以及补偿金数额等。

三、病退

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是常出现辞退的字样,对此我们就要结合具体案情分析该情形是否属于三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即属于双方协商一致。从而确定效力,依据该条作为法律适用的效力。

篇5

【关键词】教师劳动;性质

教师劳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总的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教师劳动的认识,将有利于对教师劳动作出更准确的评价,更好地调动教师劳动的积极性,更好地贯彻党的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传统理论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而其他部门的劳动者虽然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分配,是通过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占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因此教师劳动不是直接地参与物质资料生产的部门的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是通过社会再分配的方式占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为了正确界定教师劳动的性质,考察其是否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价值创造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教师劳动的性质。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劳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劳动与直接的物质生产存在着特殊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与物质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分化——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辩证发展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物质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教育过程,教育过程是物质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在生产劳动中,经验丰富的劳动者既担当着生产劳动者的角色,又承担着把生产经验传递给年青劳动者的教育者角色,这种在生产过程中传递生产经验、对人的教育也是人类社会早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了,人类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教育的人员,并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劳动从总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在进入文明社会的自然经济时代,教师的劳动由于与生产劳动过程的这种分离使其成为非生产劳动阶级即统治阶级的专利,成为统治生产劳动者的一种服务工具,成为阶级对立的体现,教育也作为生产劳动的异化与生产劳动相对立,统治者鄙视生产劳动,但作为生产经验传授的教育仍然在生产劳动中存在着,虽然作为受鄙视的方式存在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逐步确立并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并发展起来。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初期,工业革命爆发并逐步完成,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科学技术充分显示了其巨大威力,“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1],工人由个体的全才变成能够操作机器的专业化劳动者,因此只有加强对劳动力的技术培训才能适应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与社会大生产紧密结合、以培养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劳动力为目的的学校教育逐步发展起来,教师的劳动作为社会总的劳动的一部分以服务的方式加入到了社会生产当中去并与社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在市场经济中,教育把劳动力商品转化成为一种资本商品即人力资本,教师的劳动以前所未有状态与整个社会生产结合在一起,成为社会总的生产劳动的一部分,“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不再局限于直接生产过程,而是向后延伸到教育过程”。[2]教育过程成为价值形成过程的总链条中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形式,教师的劳动也是紧密地融入到社会生产过程中,是总的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生产劳动,而且是位于决的生产劳动中最前端的生产劳动。

其次,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服务劳动。一方面,教师通过具体劳动把人类生产斗争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劳动者,劳动者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并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得到增强,从而成为一个适合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劳动者,这也正是教师的使用价值,是由教师的具体劳动创造出来,这种使用价值的体现就是劳动者本身发生了变化,使一个原生态的劳动者变成了一个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能够从事一定的复杂劳动的劳动者,劳动者被“加工”了;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来说也是其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即它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耗费,正是教师的这种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创造了价值并通过教师的具体劳动物化或凝结在劳动力商品中,成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已经对象化于劳动者”。[3]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也告诉我们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其中劳动者支付的教育培训费用就包含了教师的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各种教育设施的物化劳动的价值。即使通过简单推理,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师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众所周知,一个没有通过教育训练的、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要远远小于一个通过教育训练、能够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即简单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与复杂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之间有一个差额,因而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和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决定了前者的价值在劳动力市场上要高于后者,劳动力商品的这个差额就应该包含了教育训练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是包含了教师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教师劳动作为培养人的劳动,其创造的价值凝结在其所对象化的劳动力商品中。另一方面,不但以培养劳动力的方式创造价值,而且教师还在进行着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尤其是高校教师)这种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所创造的价值以价值库的形式存在并在商品价值量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价值创造的主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教师的劳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教师的劳动不仅创造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作为一种传递人类文明的活动,也在进行着精神生产,这种精神生产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作为人类生产力的首要要素的劳动者在教师劳动的对象化作用下由原生态的劳动力向着真正的社会的劳动力转化,其本质力量在不断增强,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在不断增强。教师劳动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活动不仅促进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还能够满足人民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而提出的更高水平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由于教师的劳动,人们的能力得到不断增强,生产力在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从而使人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不断缩短,剩余时间在不断增长。人类剩余时间的增长,为人类发展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提供了保证,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和发展,人类的解放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育也作为一种发展资料而为人们充分占有,人类社会得到进一步解放。

通过对教师劳动的考察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是总的社会生产劳动链条中的一部分,它直接或间接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56.

篇6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劳动局《关于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建立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加快改革开放,加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搞好宣传工作,并认真组织实施。

关于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为建立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加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和天津实际情况,现对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要由目前单一层次的养老保险,逐步改革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国家为职工退休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保障制度,适用于全市城镇各类企业全体劳动者,通过立法强制实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在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能力,用自有资金为职工存储一定数额的补充保险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职工根据收入情况自愿参加。

允许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挂钩。

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按照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自一九九三年一月起,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和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以及上述单位中城镇户口的各种临时工,均按本人工资收入的2%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本人月工资收入高于全市上一年社会月平均工资两倍以上的部分,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也不作为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

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统一按上一年本企业工资总额的18%为企业固定职工、劳动合同制工人和城镇户口的各种临时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外商投资企业仍按津政发〔1992〕52号文件规定的比例为中方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其中18%用于基本养老保险,12%用于其他养老费用和医疗保险。

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从税前列支。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在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同时,相应增加工资,从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随着经济发展和情况的变化,经市政府批准,可以调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比例。

三、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基本养老金逐步由按标准工资和连续工龄计发,改为按全市社会月平均工资、职工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计发。

基本养老金由社会性养老金、缴费性养老金和部分补贴三部分组成。社会性养老金按照职工退休时全市上一年社会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缴费性养老金以职工本人缴费工资为基数,根据缴费年限按一定比例计发。实行个人缴费前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新的计发办法实施以后,退休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低于原规定标准的,可按原规定标准执行;基本养老金高于原规定标准的,其增加部分最高不得超过原规定标准的20%。新的计发办法实施前已退休的人员,不改变养老金计发办法。

为了保证退休人员生活水平,要逐步建立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在经济效益增长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的比例,对基本养老金进行适当调整。同时,由市劳动部门规定基本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为使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由标准工资向工资总额过渡,对一九九三年度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进行适当调整,对一九九三年度以前离退休人员适当增加生活补贴。

四、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养老保险基金是保障退休人员生活的重要基金,必须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基金的使用必须接受劳动、财政、审计和工会等部门的监督。

养老保险基金在银行开设专户,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本着节约原则,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服务费,主要用于养老保险工作的经费,其提取标准由市劳动部门制订,同级财政审核,市政府批准。养老保险基金及管理服务费不计征税费。

劳动部门负责养老保险政策、法规的制订和组织实施,掌握收支总量的平衡并对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基金的收缴、支付、积累、保值增殖工作,并按月向劳动部门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年要编制基金和管理服务费的收支预算、决算,经市劳动部门同意,报市财政部门审核,由市政府批准执行。

五、提高养老保险社会化程度

篇7

(一)

把尊重劳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针对劳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及地位,以及劳动对于劳动者的权利和劳动者获取个人消费品的作用和地位而言的。前者涉及劳动对社会的作用,后者涉及劳动对个人的作用。处理好了劳动所涉及的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劳动,从基本形态而言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从复杂程度而言包括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从技术程度而言,包括手工劳动、机械化劳动和自动化劳动,等等。不论何种劳动,不论其作用大小,它都和其它劳动一起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既然劳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样重要,劳动就理所当然地要受到社会尊重。如果一个社会不尊重劳动,甚至鄙视劳动,特别是鄙视体力劳动,在体力劳动占比重较大的社会里,就会引起这个社会最基本阶层的不安和不满,甚至抗争。处理不好,就会破坏这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如果问题大了,就会影响这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特别关注的。

其次,劳动是人类的基本社会活动,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劳动中渡过的。在人的众多权利中,劳动是人的基本权利。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劳动是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的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虽然生产要素也参与了分配,但按劳分配是最基本的分配原则。在非公有制经济体中劳动的劳动者,劳动同样与贡献挂钩。在这种经济条件下,由于劳动与个人收入分配挂钩,劳动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失去了劳动的权力,也就同时失去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劳动者及其家属就会成为需要救助的人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不能提供保障,就会影响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存和发展,在没有其它生活来源的情况下,就会迫使有的劳动者铤而走险,危害社会安全;或者采取其它不正当的手段谋生,损害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不论哪种情况出现,都会破坏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这是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不相容的。在保障劳动者劳动的权利的同时,还要保证劳动者获取报酬的正当权益。如果劳动者不能获得与其贡献相应的报酬甚至完全不能获取报酬,也会引起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而,尊重劳动本身就要求保障劳动者劳动的权利和获取正当收益的权利。这同样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应该注意关注的。

由于劳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劳动就构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教育整个社会尊重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必须想办法保障劳动者劳动的权利和获取正当收入的权利;必须想办法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

(二)

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群众就形成了勤劳朴实、热爱劳动、尊崇劳动的良好风尚。在社会主义今天,这个优良传统得到了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劳动的基本权利和劳动的成果得到了保障;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劳动致富光荣已成为基本的社会信条。正由于这样,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总体上呈现出和谐稳定和良性发展。

但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等等原因,在尊重劳动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长远发展,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较大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主要问题是:城市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城乡差距扩大问题;我国基尼系数偏大问题;三农问题,等等。本文重点分析一下农民问题。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问题。从尊重劳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角度考察农民问题,当前最紧迫需要解决的至少有三个问题:保障农民的劳动权利问题;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问题;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制问题。

第一,保障农民的劳动权利问题。这里主要是涉及到农民的土地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大量的土地被占为它用。据北京市政协的经济委员会今年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1987年到2001年间有60万公顷家田被征用,导致3400万人失去土地,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上升。从2001年到2003年上半年,有关土地纠纷的诉讼占农民投诉案件的63%。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失去土地,农民就去了基本的劳动权利和生存权利。虽然农民可以从被征用的土地中获得一定补偿,但这对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这个问题不妥善解决,从长远来看,就种下了社会不安定的种子。

第二,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问题。由于失去土地或者土地不足、农业收入偏低等原因,大量农民进城打工。农民进城,因为没有掌握技术,主要从事体力劳动。他们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收入低,缺乏社会保障。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照理,他们微薄的劳动收入应该得到保障,但业主经常拖欠工资,有的甚至卷款而逃,使他们的辛苦劳动付诸东流。怎样保护他们劳动收入的正当权利,这实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难题。

第三,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制问题。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力有限,国家资助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在城市。农村主要是家庭保障。从长远看,如果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失业人口就会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同时,由于城乡在社会保障体系上的长期差别,使农业人口因此而产生不安,特别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是如此。

(三)

以上三个问题是紧密相联的,解决好了就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第一个问题是关键。因为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就保障了农民基本的劳动权和生存权,这是保障农村社会安定的基本条件。土地补偿费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如何让失去土地的农民能安居落业;或者有某种形式的社会保障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统筹兼顾,利用各方力量来协调解决这个问题。如:转移安置,或者以工补农,或者纳入由国家支助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篇8

问:在提供生活服务优待,方便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提出哪些优待项目和要求?

答:1.在商业饮食、社区居民服务等与老年人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类服务性行业及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行业特点和单位情况积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和照顾。

2.城市公共交通、长途客运、铁路、水路和航空客运应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服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城市公共交通应为老年人提供票价优惠,并设立“老幼病残孕”专座。

3.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重点做好城市道路、车站、机场、商场、公交站点、住宅居住区和其他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居住和出行创造无障碍环境。

4.老年人在其产权或承租住房拆迁安置中,享受优先选择楼层的待遇。贫困纯老年人户优先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

5.老年人免费使用收费公厕。

问:在提供文体休闲优待,努力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提出了哪些项目和要求?

答:1.国家财政支持的各级各类博物馆(院)、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名人故居、公共图书馆(站、宫,含工人文化宫)等公益性文化设施要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

2.公园、园林、旅游景点应积极为老年人提供门票减免,并提倡对外埠老年人实行同等优待。各地公园、园林、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可在“重阳节”或当地“老人节”当日对老年人实行免费开放,具体办法由地方政府制定。

3.提倡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为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方便和优惠服务,在淡季可为老年文化团体优惠提供场地。

4.影剧院应积极为老年人实行票价优惠,在淡季可为老年文艺团体优惠提供演出场地。

5.贫困老年人入老年大学(学校)学习,享受学费减免。

问:在提供维权服务优待,让老年人享受及时、便利、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方面提出了哪些项目和要求?

答:1.对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和城乡贫困老年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要简化程序,优先受理、优先审核。各地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财力状况,对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和受案范围适当放宽。

2.老年人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司法救助,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有关收费。老年人因赡养费、扶养费、养老金、退休金、抚恤金、医疗费等纠纷提起的诉讼案件,要予以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应裁定先予执行。

篇9

带动就业的意见

各县(区)财政局、劳动保障(劳动人事)局,人民银行支行:

为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激发创业热情,加快全民创业进程,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大创业服务和支持力度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 建立健全创业帮扶体系,完善创业帮扶机制。

1、放宽创业扶持对象。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本市户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及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均为鼓励自主创业的扶持对象。

2、建立创业服务机构。市、县(区)都要建立公共创业服务机构,并统一名称为XX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可依托劳动保障部门所属公共就业训练机构加快成立,提供本级示范性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到20__年底,各县(区)都要完成公共创业服务机构建设。

3、建立专家队伍。公共创业服务机构要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熟悉经济发展和创业政策的财政、人民银行、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担保机构和经办银行有关人员,组建创业专家队伍,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咨询、指导和服务。到20__年底,各县(区)都要完成创业专家队伍组建,并开展创业指导活动。

4、开发创业项目。各地要加快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并完善项目开发、征集、论证、展示和推介的工作机制,为创业者提供突出本土化、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等特点的创业项目服务。到20__年底,各县(区)都要建成创业项目资源库,并免费对创业者开放。

5、加强跟踪服务。公共创业服务机构要建立自主创业人才库,跟踪了解创业者企业开办和经营情况,提供持续的咨询和服务,并定期组织创业交流和考察等活动,引导创业者成立或参加创业联谊会,沟通创业信息,开展结对互助活动。

6、加强创业培训。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吸收社会各类优质资源参与培训,督促定点机构按规范培训技术标准组织教学,并将学员培训合格率、创业成功率和带动就业等情况纳入培训效果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部门核拨培训经费补贴的参照依据。

二、加大创业贷款支持力度。

7、放宽小额担保贷款对象。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对象在原下岗失业人员的基础上,放宽到有创业能力的大中专(技)毕业生、进城创业的被征地农民和返乡创业农民、自主创业的城镇复员转业军人。

8、放宽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扶持对象,贷款额度由2万元放宽到最高不超过5万元;属于合伙经营的企业,可按人均贷款不超过5万元掌握。对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中,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和《就业登记证》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含1年)期限劳动合同的,可按人均2—5万元的标准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最多不超过100万元。

9、放宽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范围。对下岗失业人员初次贷款,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对大中专(技)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城镇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初次贷款及下岗失业人员第二次贷款,由财政按规定给予50%的贴息。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第二次贷款,继续给予50%的贴息。

10、放宽小额担保贷款延期期限。对已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并按规定还本付息的自主创业扶持对象,贷款期限到期后,经审核同意贷款期限可再延长2年。

11、降低反担保门槛。经市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培训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小额担保贷款对象,经创业专家组评估推荐,可取消反担保。

12、进一步扩大小额货款财政担保基金容量。在市本级已建立100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基金的基础上,每个区建立不少于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注入到市级担保基金中,依托市小额担保贷款操作体系自主运作。每个县建立不少于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各县区小额货款财政担保基金可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今年9月底前到位。并按照本意见要求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建立信用社区,提高还贷率,并按规定建立小额担保贷款的奖励机制。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3、扩大创业培训补贴范围。培训补贴范围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低保”家庭人员、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复员退伍转业军人、残疾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及返乡创业的农村劳动者,经费从再就业培训资金中列支。

14、建立创业引导性资金。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在年度预算内安排专项经费,用以引导、鼓励和扶持市民的创业活动。创业引导性资金的使用遵循突出重点、讲究效益、配套使用的原则,主要用于开发创业项目、开展融资服务、帮助开业登记、加强跟踪扶持、组织专家评估论证等创业服务工作和创业推动工作项目。

15、实施社会保险补贴。对创业培训合格,取得结业证书并成功创业、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可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持《再就业优惠证》的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且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吸纳本市持《再就业优惠证》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签订1 年以上期限劳动 合同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等各类自主创业实体,可按符合社会保险补贴要求的实际招用人数,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16、实施创业工作奖励制度。对各类创业成功,带动就业效果明显的个人报请政府授予有关荣誉称号并予以物质奖励。对在创业促就业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本意见自之日起生效。在意见执行过程中,如果国家对有关政策进行调整,则执行新的政策。

__*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__*市财政局

篇10

[关键词]富士康事件;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157-01

自2010年1月以来,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接连发生13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富士康员工接连跳楼自杀自然有自身心智尚不够成熟、抗压能力较弱及情绪冲动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从侧面依然可以看出我国大量的处于社会底层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往往牵涉更多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于他们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1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现状

劳动权,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与劳动相关联的一种权利,即由法律保障的劳动者能够获得劳动机会并通过劳动获得相关利益的权利。对于弱势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劳动权益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1)就业歧视,在职业选择上受到限制。就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是指具有就业资格的公民通过公平竞争能够平等获得从事有报酬或有收入的职业性劳动机会的权利,它包括就业竞争权和自由择业权。但是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户籍做出限制,剥夺农民工就业竞争权和自由择业权。而且,随着下岗工人增多,许多城市为了保障他们再就业,出台了一系列禁止和限制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

(2)拖薪欠薪严重,劳动报酬权益受到损害。劳动报酬保障权,是指劳动者有权获得最低工资、工资支付和实际工资保障,并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但由于农民工在体制中的弱势,使得他们的劳动报酬权屡屡受损,在许多城市,农民工虽然和正式工干同样的活却得不到同样的报酬。同时工资还会被拖欠,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3)工作强度大,休息休假的权利难以保障。休息权是《宪法》和《劳动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是确保劳动者得以恢复劳动力,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权利,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安排劳动任务不得超过法定最高工时和禁止或限制加班加点。休假权则是指劳动者享有在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带薪休息的权利。可现实中,农民工劳动超时十分普遍,对加班加点已习以为常,甚至元旦、劳动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也难得休息。

(4)工作环境差,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劳动安全卫生权,是指劳动者享有在劳动过程中要求改善劳动条件,获得岗位安全知识、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以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护的权利。但农民工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劳动安全保护,有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给他们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也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导致其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

(5)维权意识弱,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社会保障权是指劳动者享有获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其核心内容是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和丧失劳动能力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因为户籍壁垒,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滞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普遍缺失,只有很少的人享有一两项非均衡的、水平极低的,而且是不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广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主要还是依靠土地和家庭相结合的传统保障模式。

2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原因

(1)社会结构原因。二元社会结构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受到诸多限制,改革开放以后,尽管二元社会结构在改革中不断受到冲击,严格的户籍制度也有所松动。但是各种显性、隐性的“体制性遗忘”、“制度性歧视”,正成为农民工权益受损害的重要根源。新生代民工很难享受城镇职工所具有的失业、养老、医疗等保障权利。

(2)现行法律机制的缺陷。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受损与现行法律机制所存在的缺陷有着极大的关联。现行《劳动法》无法涵盖1、2亿的农民工的就业、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和住房等诸多问题。许多法律内容滞后,缺乏操作性,不能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工资支付条款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劳动监察部门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维护力量有限,对许多劳动侵权行为难以监控,只能依赖运动式的大检查,维权效果大打折扣。

(3)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青年期,生理和心理上还不成熟,并且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本,虽然权利意识有所强化,但其维权能力仍显不足,他们法律意识较淡薄,组织化程度仍很低。

3 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建议措施

(1)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一城乡户口,消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户籍障碍,已是大势所趋。积极探索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取消农业户门、非农业户门及其他类型的户口性质,统一称为居民户口,用地域代替职业作为划分居民性质的主要标准,给农民工解决所谓“名分”问题。

(2)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让新生代民工至少掌握一项就业技能,是造就新产业工人的重要途径,他们的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的竞争力,以及整个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新生代民工自主参加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项目,为造就技能熟练、道德良好,能够依法维权的新产业工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3)加强劳动执法检查,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劳动执法部门要从制度上杜绝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做到农民工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同时,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督促企业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强化其职业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监督它们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工休息休假的规定。

(4)推动农民工自身维权组织建设。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作为个体太分散,缺乏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与谈判的组织平台。广大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集体力量和雇主进行谈判,改变自身在维权中的弱势地位。

(5)进一步完善覆盖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获得合理的社会保障是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的保证。要积极动员企业和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使他们病有所医。同时,在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时,还要充分考虑他们就业流动性强的特点,积极探索保险关系能够在城乡和地区间顺畅转移接续的机制,确保农民工权益在流动中免受损害,建立起能够覆盖新生代农民工的基础性社会保障体系。

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于他们上一辈的价值观念和自我意识,他们无论从意愿还是从现实的角度都不愿意再回到农村,他们想通过努力融入城市生活。富士康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艰难。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维护其合法劳动权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