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务劳动实践范文

时间:2024-03-29 11:1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家务劳动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家务劳动实践

篇1

中原油田教育培训中心史宗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大纲》(试用)指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身服务劳动 、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 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把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 习惯作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足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对习惯问题的重视。众所周知,习惯是在长时间里 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对于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 先生曾指出:“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叶圣陶序跋集》第307页)魏书生认 为,“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就像冲破种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论人生 》第24页)。英国教育家洛克则把习惯当做培植人生幸福的根基,他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 养儿童的良好习惯,甚至一个人的幸福也往往归结于自己的好习惯”。(《教育漫话》第32页)因而,我们必 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 就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首先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肯定应该是一个 劳动者,不进行劳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可思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 对劳动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因为认真严肃的劳动经常是艰苦的”。“教育应当培养对 劳动的习惯和爱好,他应当使人能在生活中为自己找到劳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所以,我们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人生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 奠基作用。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如果形成了不良习惯,要想改过来则谈何容易,会 让人一辈子吃亏。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可谓是用蜜水泡大的,家庭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工作现代化程度的不 断提高,反而易使他们的劳动意识变得淡薄。石油,这个本来靠艰苦创业起家的行业也未能例外。特别是现在 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身份使得这些“小太阳”、“小公主”倍受宠爱,简直爬上了“贵族 ”地位。如果不从小学阶段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无论是对他们本人,还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 命运,后果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把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列为教学目的之 一非常正确,十分必要。然而对于其形成却并非易事。根据大纲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规定及教材对教学 内容的安排,从经一事长一智的角度考虑,通过小学一节节的劳动课教学,是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 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的,而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却 不然,它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有计划的艰苦严格的历练,而无法通过一、两节劳动课,几次活动或一时一事如 愿以偿。所以,我们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要以知难而进的精神,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当做一项重要 的课题下苦功夫抓好。

一、全面理解大纲教学目的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包括多项,其中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的 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学生一旦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 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备了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就会更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就必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 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对大纲教学目的中规定的各项内容,要辩证统一地看待,不可把 它们彼此割裂开来。但是小学生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了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 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并不等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所以在落实教学目的中使小学生初步学会一 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等内容时,决不可以偏概全,就轻避重,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流于形式。

二、系统把握、使用教材

循序渐进既是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 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我们中原油田所用的小学劳动课本是由河南省教委 教研室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编写的。课本把大纲规定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 劳动等内容有计划地分别编进了各册课本中,把课本中的同类内容按照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综合排列,就分别 构成了上述四项内容的教育和实践的序列。因而,按此教材教学是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的。问题在 于小学劳动课教学一般是一学期使用一册课本,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孤零零地教好一册册 课本,而不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那么,就等于隔断了构成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链条。因此,教师在使用小 学劳动教材时,要注意瞻前顾后,系统地整体地驾驭教材,发挥教材所具有的训练序列优势,使小学生良好劳 动习惯的培养具有连续性、渐近性。

三、认真搞好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能成之于长期的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 练和积淀,仅凭纸上谈兵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 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 ”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搞好劳动实践。小学劳动课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 意讲明每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自觉性。要想办法指导学生在劳动实 践中学会运用学到的基本劳动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从而尝到成功的愉悦。应注意启发学生体验劳动的感 受,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要认真备课,提高教学艺术,克服种种困 难,为进行劳动实践积极创造条件。必须坚决杜绝像进行语文教学那样只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现象,切实 组织指导小学生搞好劳动实践。

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 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 相结合。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缝纫、科技制作和科 学小实验等。”应注意“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村参 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些劳动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实践,在家长指导下,学会操作技术”。总之,通过 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潜力很大,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计划性 强,不加重学生负担;二是注意与其他的活动,如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调查活动等结合起来,收到 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劳动课考核办法

劳动课考核是把握劳动课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 作用。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劳动课要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 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劳动表现应写进操作评语,劳 动课成绩应记入学生成绩册。”这些办法对考核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及热爱 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诸内容应该说是可行的,但是,却难以把握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因此 ,为了全面落实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我们探索考核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养成情况的办 法。例如关于小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习惯,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铺床 、叠被等,这些内容在本年级段当然应该考核。对于小学中年级,大纲规定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洗餐具、茶 具等。在中年级劳动考核中,除了对洗餐具、茶具等进行考核外,对低年级学过的铺床、叠被等也仍应予以考 核,以防止出现小学生学一样做一样,做过了就拉倒,到头来只做最后学的那一样的被动局面,从而促使小学 生把有关的家务劳动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就考核人而言,可以因内容 不同而异。如考核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就应该向学生家长负责。届时劳动课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家务劳 动考核表交学生家长填写,表中宜列上学生所学过的全部家务劳动内容,如铺床、叠被等,每项内容下再分几 种情况,如依次分为“经常”、“比较经常”、“偶尔”、“无”等几类,让家长根据学生的家务劳动表现在 表中打“√”。这样,劳动课教师就可以大致了解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当前有些小学生在学校劳动表 现很积极,如扫地、拖地等不怕脏、不怕累,虽然是同样的活而在家里却视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事, 自己绝对不肯干。因此,让家庭甚至社会参与一定的劳动课内容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篇2

您好!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确保您的孩子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实践、有益的寒假,现就假期如何教育孩子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计划,完成学业

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合孩子特点的寒假计划,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学习生活的计划性、自觉性,引领孩子健康、有益、快乐地度过假期,还可以增强家长对孩子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所以请家长朋友们近两天一定要指导孩子制定好假期学习、生活计划,科学安排寒假的学习、锻炼、娱乐等活动。如体育锻炼、书面作业、课外阅读、家务劳动、社会实践、串门拜访等。可将计划贴在醒目的位置,引导孩子自觉实施。家长要尽到监管职责,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惩罚。

二、加强教育,防患未然

假期中教育孩子注意安全。要防煤气中毒、防交通事故、防破冰溺水、防火灾、防触电、防拐骗、防鞭炮炸伤、防食物中毒,同时教育孩子节日游玩时在公共场所谨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不让孩子进网吧、游戏厅等禁入场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去向以及交往的人。

三、孝亲感恩,文明过年

“百善孝为先” ,请您利用春节走亲访友之际,加强对孩子孝道教育,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亲友、感恩社会。教育孩子对自己的压岁钱要科学管理,合理消费。指导孩子适当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洗碗,收集春联等,让他(她)懂得体贴父母,增强适应社会的本领。

四、加强交流 成为挚友

家长要加强和孩子的交流,做孩子成长道路上可信赖的朋友,让您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学会正确处理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各位家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孩子在您的正确引导下,一定能合理地制订作息时间,让孩子们在您浓浓的亲情滋润下,惜福感恩度寒假,快乐平安过春节,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衷心祝愿家长朋友们阖家幸福、工作顺心、万事如意!衷心祝愿可爱的学生身心健康、快乐学习,天天进步!

篇3

一、让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材料

1.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如班会、课外活动等,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进行。如开展以“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讲礼议讲文明活动进行常规教育,举行“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科学家的故事”“学习先进人物”等系列主题活动。同时要求学生阅读有关书籍,并认真作好笔记。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在作文《我最崇拜的人》中,很多学生讲述了古今中外科学家刻苦攻关、努力钻研的故事,还有学生写最崇拜的人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写出了他们很多感人的事。同学们不仅有内容可写,还懂得了感恩,学会了尊师守纪,懂得了关心集体,知道在家中要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在社会上做好事。这些系列活动,加深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作文中也有话可写了。

2.组织参观走访可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例如: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其实这些学生都去过,可一旦写有关这个公园的作文时,却写不出来、写不清楚。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所以在作文前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重新游览,回来再布置写游记。在参观时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园中的花草树木,了解各种游乐设施的名称和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作文时稍作指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有个小学生写道:满山的花儿开了,我们好像走进了花的海洋。在假日,组织学生进行采访,回来后就“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为题作文。采访既让学生们受到了思想教育,又丰富了写作素材。

3.积累生活经验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的“治本”措施。指导时,老师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例如:在以“我爱吃的梨子”为题作文时,就指导学生对熟悉的梨子进行描写。先总写喜爱梨子,再抓住梨子的形状、颜色、味道等进行分写。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多种感官的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如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用鼻子闻闻有什么气味,用嘴尝尝有什么味道等等,事物的特点就会清晰而牢固地留在他们的脑海里。

二、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表达独特的感受

1.写亲身体会只有对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经历的东西有深刻体验,才能写出好作文。用自己想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表达中展现个性。所以,应大力倡导“写自己的生活经历”,让学生自由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愿望,宽容其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让他们在思考中成熟,这也让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出来。例如:在作文《取绰号》中有个同学写道:“班里有个同学长得很高,两腿较长,跑起来像飞一样,简直帅呆了!大家都叫他“飞毛腿”,他听了也很高兴。”还有个同学写道:“我的同桌是个胆小的女孩,一说话就脸红。我在背地里叫她“红牡丹”。她听后撅起小嘴巴,说要告诉老师。我们相处得很好,学习上互相帮助。” 也许同学间取“绰号”是不礼貌的行为,但是有的并无恶意,这反而充满情趣。

2.体验现实生活带领学生为寻找素材而参加实践活动。如:栽植花草树木,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观赏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做家务劳动和参加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观察生态环境的变化,懂得保护环境重要性等。有实践,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篇4

一、角色实践模式的内涵

社会学理论指出,"角色"指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所承担的一定身份及与之相联系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角色实践德育模式是通过角色活动的形式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儿童在承担具体角色身份的行为过程中,清楚地感知自己应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义务,从角色活动中辨析规范的内涵及行为要求,从角色之间的交往中体验履行道德规范、正确处理角色关系得到的快乐,从而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从本质上说,人的品德不是靠灌输、说教形成的,实践活动才是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个体才能深刻地理解道德原则的内涵,体验道德实践的快乐;只有在人与人相互交往和协作过程中,才能真正培养人的道德责任感和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角色实践德育模式能够促进儿童知与行、说与做的密切结合,让受教育者作为主体主动地实践、体验和自我教育,从而有效地帮助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相应的能力。

二、角色实践德育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角色实践德育模式要注重组织开展多种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进行角色的实际锻炼与学习,在创设情境活动中采用扮演假想角色的方式进行训练,在课堂、在家里、在校外社会上进行真实角色扮演,促使学生知行统一。

2.主体性原则。在角色教育过程中要调动儿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智慧,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启发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积极地进行体验情感和内化。

3.循序渐进原则。角色实践要遵循儿童的认识及品德发展的年龄顺序,在目标、要求上都要形成一定的序列,由低到高,由简单向复杂地开展教育活动。

4.合力教育原则。学校、家庭、社会在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发展中,各自具有不同的教育侧重点和优势。对年龄幼小的儿童而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尤其重要,它是一种既先入为主、又异常深刻的教育。在实践中,要把家长作为一支重要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与学校密切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角色实践德育模式的基本策略

1.确立角色实践德育目标

我们调查学生的政治思想现状,结果显示四种倾向:(1)对社会制度的选择出现了多元化;(2)在指导思想和行动上出现趋利化和自我为中心;(3)在生活上缺乏自律能力,劳动观念淡薄,贪图享受,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忘记了勤俭节约优良传统;(4)在思想观念上,对父母缺乏孝顺感,对自己缺乏拼搏感,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甚至有些学生对祖国缺乏自豪感。这些危险的倾向令人担忧。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的总体德育目标进行了细化,界定了"好孩子"、"好学生"、"好少年"的标准。

第一,小孩子角色。在家做个好孩子。要求:好孩子要爱父母、关心父母和长辈,听从他们的正确教导;不挑食,不任性;懂礼貌,热情地对待客人和邻居;会简单地整理自己的房间,会做简单的家务劳动。

第二,小学生角色。在学校做个好学生。要求:好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喜欢上学、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学校的日常纪律和制度;讲文明,会礼貌用语,爱清洁,讲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物;当好值日生,能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

第三,小公民角色。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要求:好公民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家的标志性事物,升国旗、唱国歌时会立正、行礼;初步懂得要遵守公共道德,讲究公共卫生,不乱吐乱扔,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活动和休息;初步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走路靠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公路上玩耍;初步懂得社会上还有坏人,不受坏人引诱。

2.在真实的生活中进行角色实践

我们本着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德育途径主要包括: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等。其中学科教学是学生进行品德认知的基本途径,各种教育活动是学生进行品德践行的重要载体。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占有特殊地位,是其他教育不能取代的。需要给予家长指导和帮助,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品德和教育素质,发挥家庭德育在德育网络中的特殊作用。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实现"六沟通",即学生情况的沟通、德育观念的沟通、德育目标的沟通、教育内容的沟通、德育方式的沟通、德育效果的沟通。

社区自身也存在网络化构建问题。社区德育网络的构建不是孤立的,它与学校德育中心网和家庭德育基础网有机结合、协调一致地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网络结构。

3.在创设情景中进行角色体验

第一,角色互换体验。就是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与他人互换角色,在他人的生活位置上,学做他人做过的事情,体验他人角色内心的感情,从中学会一种本领,明白一个道理的过程。

在实践中,要坚持"感受、体验、实践"第一的原则。如以体验"亲情"为切入点,在学生中开展"家庭角色对换日"活动。每月末周日,学生与父母交换角色,当一天家,承担全天家务劳动和费用支出,学生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从家庭经济管理、买菜购物、家务琐事料理、接物待人等方面自己完全当家作主,从中体验父母为生活操劳、为工作奔波的紧张和辛苦。晚上向父母汇报理家体会,在返校后的汇报会上,每个学生都要讲述自己理家的经历和内心感受,介绍自己学会的本领,展示自己的技能,激起他们对父母感激之情,引导学生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化理解,使学生管一天家庭,知道一个辛苦;当一天父母,学会一个感激。在角色换位体验中,懂得知恩惜福,学会感恩父母。

第二,角色模拟体验。就是在活动中,模仿他人角色把自己置身于他人位置,模仿他人角色规范行事,从中寻找一个岗位,获得一种感受,学会一种技能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学习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榜样人物的行为被观察效仿而成为模仿者的榜样,新的行为就是行为的榜样化。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接触的各种人作为范本加以模仿,如果有意识的从正面给予学生正确、规范、美好的行为刺激,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一日教师小助手活动",班主任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每一个学生都能当上小老师,协助自己搞好班级的日常事务,组织当天的活动。中高年级的教师小助手,每天还要站在讲台前总结当天班级情况,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思想,这一做法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的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当一天老师,知道一种责任;管理一天班级,学会一种本事。在做好工作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几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模拟法庭"、"模拟交通岗"等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篇5

关键词:家校互动,综合实践,感恩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23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3-0017-01

一、“小鬼当家”,做有责任感的家庭小主人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掌心的宝,大多数父母经常会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输出这样一种思想:我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只要你努力学习,我再苦再累也值得。其出发点是希望孩子们能懂得父母的辛劳,在学习上能更加勤奋刻苦。殊不知,很多时候,效果恰好相反。很多孩子在这种思想的浸染中,把“为自己学”变成“为父母学”,丧失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父母亟须转变教育观念,在关注孩子智力成长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其人格修养,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笔者班的暑假生活单中有这样一条实践活动——“小鬼当家”计划,内容包括:①挑选一个全家人都有空闲的周末,由你来当家,制订好周末当家计划;②将周末一切费用的支出和收入,列一个详细的清单,制作当家手册;③为全家的假期出行制订旅行计划,担任旅行小管家,尝试为家人订票、订餐、订住宿等,记录旅行感受和收获。平时可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们”在当家尝试操持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后,才真正理解父母的辛劳,明白为家庭的付出不仅是父母的事情,也是自己该做的事情。

以此为契机,笔者持续推行“培养家庭责任感”的系列活动,从细处着手,让学生每天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对父母和长辈说“谢谢”,制作亲情奖券……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还促使其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二、爱心义卖,做合格的社会小公民

为了切实帮助贫困学子,积极响应希望工程“一元捐”活动,笔者班家长志愿者积极策划,40 多组志愿者家庭在湘潭河东地区组织了气球爱心义卖活动。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兵分多路,耐心地给路人讲解此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路人纷纷慷慨解囊。经过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1000 个气球销售一空。这次义卖活动的所有善款,由部分家长和志愿者代表全部捐献给湘潭市希望工程促进会。志愿者代表回来后和班上学生分享此行的心情和感受。小志愿者们通过此次活动体验了身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个小小公民,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把爱和温暖传递给他人,从而收获被感恩时的幸福感。这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受到别人的帮助时,将这份感恩之心传递下去。

三、感恩祖国,做优秀的中华好少年

2019 年 10 月 1 日,一场载入史册的盛大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那天,学生在父母的陪伴下认真观看阅兵式,并纷纷在群里打卡互动,发表感言。在激动之余,笔者不由得想到:我们此刻的幸福,不是因为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因为我们背靠强大的国家。我们最该感恩的,不正是伟大的祖国母亲吗?于是,这场国家盛典也拉开了笔者班“我爱我的祖国”系列活动的序幕。

第一阶段,亲子共读文章、共同观看电影《开国大典》,并结合 70 周年阅兵式对比谈感受;第二阶段,积累、吟诵爱国诗词,并开展爱国诗词书写比赛;第三阶段,查找资料,了解为建设祖国做出伟大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制作共和国英雄人物卡片。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切实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学生真正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心中。

篇6

我左盼右盼,上盼下盼,终于盼到了五一节,可以在家休息三天。劳动节当然要劳动呀,劳动最快乐,可是我要干些什么?“对了!”我灵机一动“帮妈妈做菜吧!简单些,番茄炒蛋。我挺喜欢厨房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四年级作文劳动600字左右,供大家学习。

小学生四年级作文劳动600字左右1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最光荣》。

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假如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有句名言:“一切坏事都是从不劳而获开始的。”的确,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劳动是最可靠的财富。由于劳动,人类社会才不断进步发展。

劳动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是每个公民的根。劳动是人的进化。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

生活中,劳动必将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资源和财富,人生的绚丽和出色都是在不断的劳动中,并勇于创造的过程中写出来的!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记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应当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培养高尚的情操,把握丰富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知识就是气力,我们学会的知识越多,将来就能为祖国、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其次,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自己的一服自己穿,自己的床展自己叠,自己的书包自己理;在学校,积极打扫卫生,时刻保持换进的整洁;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米、每一的水、每一分钱。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最美。无论是白领还是农民工,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清洁工,他们都是光荣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我们的幸福生活来源于父母的昼夜操劳,来源于老师的辛勤工作,来源于全社会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奉献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向他们问候!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用我们的双手往劳动、往酿造更甜蜜的、更高尚的生活吧!

谢谢大家!

小学生四年级作文劳动600字左右2今天,劳动了一天,真累!

早上六点半我就到了学校,公布了考试成绩,然后我就带领学生开始除草。昨天晚上下了一天的雨,地面很湿的。我们先干了实验室前面的草地,同学们干得非常快。看着他们满头大汗的样子,我出资犒劳大家每人一个雪糕了,他们都很开心,觉得老师也能给自己买东西,真好呀!呵呵!接下来干后操场的劳动他们干得更起劲了!

后操场上午没有干完,中午回家吃了饭,早早地顶着烈日我又带领学生开始干了,炽热的阳光下,我跟学生们一起晒着,我也没戴帽子,我想如果我戴帽子,学生们也会和我一样娇气的,于是我和学生们一样了!晒晒结实,现在不是流行古铜色吗?不一会干完了,然后我就带着学生又把上午很湿润的地方弄干净了,看着原来荒草凄凄的,现在干净整洁,心理都感觉很舒服的!

最后一项任务就是垃圾箱了。我们班这次的垃圾箱任务也很繁重,不劳驾女生了,让女生在班级呆着,我带领所有的男士出去劳动了。看着他们这么认真,我很开心。以前有老师说我们班学生不团结,我没感觉到呀?我们班的学生不仅学习应该好,劳动也应该是棒的呀!一直干到三点半左右。

最后,在学生们都已经很疲劳的情况下,学校又要求我们去清除校田的杂草,要求从苞米地里走过,还有给苞米间一下(就是如果遇到是两棵苗的,去掉一棵)。其实这项劳动我都没参加过的,不过我不仅除草劳动和学生们一起干了,而且这次的从苞米地里通过这项劳动我也和他们一起干了。出来之后,的感觉就是胳膊疼,被苞米叶子刮的!

终于,所有的劳动都结束了!从早上六点半一直干到下午的四点,真累呀!好在终于放假了,可以轻松一些了!

好好在家呆着吧,这学期不仅身体累,心里也累!

小学生四年级作文劳动600字左右3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一天比如:快乐的一天、愉快的一天、难忘的一天、搞笑的一天。而我的一天则与众不同,因为这天就是——劳动的一天。

这天就是劳动节,我就应拿起扫帚、拖把、抹布、水桶……等等。开始劳动的一天。走到大街上,扛起扫帚冲着地上怪物般的垃圾,发起攻击。我把地上的纸屑一一“送”入垃圾箱中。就是谁又乱扔垃圾!捡起来!

扫完大街上的垃圾,我开始进军家里。把窗台上的东西捡起来放在桌子上,不要的东西就扔了吧。把窗台抹干净,收拾书架。我朝书架看去,一阵微风吹来,纸屑都乖乖走进垃圾桶里,自然就不用我来打扫了,“哈哈,原先垃圾这么乖”我想着,想着,就来到了床前。

发现床上很乱,我把被子叠好,把床头柜的衣服挂起来。把柜子也抹干净,“收拾一下柜子里吧。”当我准备拉开柜子时,我才发现地上原先这么脏,到处都就是灰尘,这得多久没打扫了呀?我随便收拾一下柜子,抬来一桶水,拿起拖把,立即开工……等我把地拖完,开了一下时间已经下午5点30几分了。我把东西都放回原位,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等我醒来时已经过了1个小时了,我这才想起还有事没做。我又拿起工具,来到了学校图书馆,这天但就是我值日啊!我看了一下图书馆,里面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这让我大松了一口气,“若就是有很多人。那该怎样扫啊!”我来到了图书管理员的面前,向他说明了来意,就进入了图书馆。我先把地上的垃圾扫了个精光,把站错位的书放回了它自己原先的队伍。

等我回到家,已经晚上9点半了。这时大家肯定会问为什么我会出去打扫卫生?此时仅仅就是因为这天就是劳动节、这天就是我值日吗?那就是因为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打扫卫生,保护环境”的活动。我很喜欢这一天的劳动,它让我明白了打扫卫生就是多么不容易。

小学生四年级作文劳动600字左右4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

同学们,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这里我要说,劳动教育是人生必修课,良好的劳动习惯对于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如果一个孩子,如果不爱劳动,自然就缺乏劳动的体验。说实话,同学们之中谁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涵义?你们能体会到爸爸妈妈赚钱的不容易吗?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爸爸和妈妈用劳动换来的呀!其次,劳动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和创造。如果我们没有好的劳动习惯,我们学到的知识就难以运用到生活中去。更谈不上应用和创造了。第三,劳动对于培养每个人的健康人格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第一、儿童劳动时间越长,独立性越强;第二,儿童从事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好品德。专家们分析说,让孩子从小干家务,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我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更有出息。这一调查结果证实了,家务劳动与孩子成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我们要热爱劳动,就需要把劳动变成一种习惯,如果养成了这种好习惯,劳动就成了一个愉快而自然的过程。经过老师们的了解与调查,不少同学经常在家帮助父母干家务,做一些象洗衣服、刷碗、摘菜、买东西、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一些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同学吃饭用叫、吃完撂下碗筷抹嘴就走现象,不排除晚上让父母铺床,早晨让父母叠被现象,不排除父母偶尔支使点活、马上小嘴撅起老高现象。

同学们,上帝为我们创造大脑,是要我们靠自己的本事生存;上帝赋予我们双手,是要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劳动增长见识,劳动是快乐的。

相信,只要大家愿意去做,一定能从劳动中获得许多快乐,同时也获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请同学们记住: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让我们都来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吧!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

小学生四年级作文劳动600字左右5暖暖的阳光洒落在一片片的绿叶上,淡淡的绿茵印入我的眼帘。坐在空调间的我感受习习凉风带给我的惬意。

可谁都没有想过,正当自己在空调房里乘凉,悠闲之时。许多的劳动人民在毒辣的阳光下给我们创造美好的家园。城市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心血与汗水。

夏天中到处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马路上,交警们穿着制服指挥着交通,小区里、大街上、环卫工人清理着地面上的垃圾;工地上,建筑工人们正在搬运材料。最让我感到心疼的是在烈日下劳作的辛苦的农民。

星期六,爸爸带着我和妈妈驶向乡下,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和欣赏无限的无光。那天的阳光特别的耀眼。它笔直地穿过车窗照到我的眼睛,使我睁不开眼睛看不见两旁的风景了!两旁树上的婵不停地叫“知了,知了”,似乎在说:“好热啊、好热啊”,一路开过去,终于到达目的地了。

下了车,火辣辣的阳光照在了我的身上。让我感觉就像是旁边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十分炎热。在如此之毒辣的阳光照晒下,稻田显得格外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远远望去,一位农民正在太阳底下劳动。如此恶劣的天气,他已经汗流浃背,皮肤被晒得红通通,眉头紧锁,眼睛布满了红血丝,看上去十分地辛苦。走近一些,他吃力地举起锄头,翻头泥土,细弱的手臂将种子播种进去,看到这里,我便扭过头不忍心看了。

篇7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73-01

在低年级段工作近八年了,深知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一生都很重要,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著名数学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的确,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作为我们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如何做好这件工作,更是值得探讨,现在结合本人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小学是各种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低年级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一、在入学初就为学生的良好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入学时对于学习习惯有一点了解,例如: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等。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为训练。教师应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训练学习课前做好上课准备时,要告诉他们上课铃声一响,就要立刻安静下来,调整好心情准备上课。课前就准备好学习用品和课本,并做示范练习,要求人人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老师还可以以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良好习惯。如“铃声一响,快进课堂,学生用品,齐放桌上,安安静静,准备上课”等。这些是山区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在学生入学初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学生以后的学习有良好的影响。

二、山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要靠老师的督促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名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因此,每次写字时、做作业时,老师都不应该忘记地同学说声“注意三个一”。平时,在集队、集会中,发现做得不够好学生及时指出,帮助他纠正。久而久之,使学生化外来的强制行为、内在的自觉行为习惯。

三、教师要示范导行

示范导行是学生行为习惯训练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其方法多种多样,异同均有,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应用导行方法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新生入学时,训练他们能遇事想到别人,会谦让这一良好的行为,如我们把教室当作一辆公共汽车来和同学们一起做活动,行程中故意减少“车厢”里的椅子,让学生养成看到抱小孩子的乘客和老人等能主动让座的习惯。开始学生无动于衷,教师就以身示范,进入角色,进行启发性的示范,主动让座,学生们很快就学着教师的样子开始行动,他们在无拘无束、充满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了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还有许多例子不能赘述,无数实例证明,学生只要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指道德行为认识%准则等知识)认识好坏、真伪、美丑,就能形成和巩固好的行为习惯。

四、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山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让小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由于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家长开放活动、定期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方式进行系统的家教合作交流,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不少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得相当不错,可一回到实里就变成了另外一副样子,针对这种情况,先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讲明习惯养成的重要,请家长配合、督促孩子,将班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礼貌待人,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参与家务劳动,洗碗、倒垃圾。使家庭成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另一大阵地。

五、培养山区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应注意平时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

篇8

再从教育内容来看,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绝对负责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处处体现了爱的教育,孩子就是从这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爱,培养了仁慈之心。它的反馈就是感恩之心和孝道。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百善的源头,可以叫做“元道德”,它是一个人道德形成的源头。爱的扩展和孝道的扩展,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和爱自然。《礼记》中说:“立爱自孝始”就是这个意思,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连他的父母都不爱,那是很难叫他去爱他人、爱祖国的。从这里不难看出:家庭教育是下一代道德人格成长、发展的源头。,再从0岁-8岁儿童智能发展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也是这样。研究者证明:在生命前四年中,你会发展出大约50%的学习能力,在8岁前又会发展出另外的30%。英国心理学家托尼说过:“婴儿出生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仅仅两年时间,他就学会了语言,比任何一位哲学博士都要好,并且到3岁或4岁,他在语言方面就是一位能手了。”布鲁姆研究也表明:儿童在最初几年里惊人地发展迅猛,然后逐渐减轻。一般来说,5岁前会达到其发展身高的一半。男孩子在3岁前达到其发展身高的54%,3岁-12岁间又发展32%,最后的14%,在18岁前完成。男女孩在4岁前都可达到相当于17岁时所测定智力的50%,4岁-8岁间发展另外30%,最后20%,在8岁-17岁完成。从这些资料看,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特别是生命最初的6年是处在家庭教育当中,我们是培育他茁壮的成长,还是去磨灭了天才?不能不让我们家长深思。从以上的考察,不难得出家庭教育既有教育的基础性特点,又有人的品德和能力形成的根源性特点。

为此,作为下一代第一任教师的母亲、父亲,要重视这一关键时期的素质教育为孩子人生奠基。要认识家教对素质教育的不可代替性,走出那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是无能为力”的误区,真正认识家教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把它抓起来。要重视爱的教育、孝道的教育、感恩的教育等源头教育。从源头上使下一代奠定爱父母、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爱自然。有人说,推动世界的手,是摇着摇篮的手。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就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圣殿和源泉。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将持续孩子的一生。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从小天资聪颖,悟性极高,3岁时就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他母亲章兰娟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而且计算能力与记忆力极强,具有很高的数学天赋。钱学森的超人天赋有来自他母亲的遗传。钱学森在很小的时候,就置身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中。钱学森最爱听母亲给他讲岳飞精忠报国、杜甫忧国忧民、诸葛亮忠于汉业,为辅佐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故事,从小种下优秀文化传统、爱国主义的种子和深厚的民族自豪感。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世界航空理论权威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钱学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然美国方面为他提供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始终没有忘记报效祖国的愿望。多年后,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祖国,投身于“两弹一星”的研究,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家族家教的功能仍可以从钱学森家族的事迹得到证明。钱家大约是出院士最多的家族,仅无锡钱家便出了十位院士和学部委员———台湾中研院院士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仲韩、钱临照、钱临希、钱逸泰以及江南钱保功,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钱鸣高,中科院学部委员钱俊瑞。近代人才井喷,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基础性的伟大功勋。

身教性特征

身教性特征是指家庭教育的方式更多的以教育者的身教示范为主的教育,即在言传身教中以身教为主,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这个意思。不仅如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也体现出身教性,家庭教育的教材也是父母本身的行为、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等成为一本大书,父母生命之书,供孩子模仿、解读。如果说,学校教育是教书育人,而家庭教育则是身教育人。

为什么家庭教育具有身教性?因为孩子一生下,便在父母呵护培养之下。孩子模仿力很强,有强烈的模仿心理,通过模仿父母双亲的行为在不断成长,家长的榜样就是无声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主要是打铃上课,打开教材开讲,而更多的是身教,用身体力行带出来的。教学内容则是家长的行为、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等,即双亲生命这本“生命大书”。家庭教育说到根本上,便是孩子不断受益父母、体验父母和认识父母的过程。孩子是长时间读着父母这本“生命大书”而长大的。他们透过这本书理解与感悟世界。对孩子最大、最丰富的帮助莫过于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都写好我们自身的这本生命大书,这样父母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个“源”。学校的教师,可以调换班任教,而在家庭中,一经形成两代关系后,就不可以选择了。不论孩子是好是坏,家长都得当他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水平不论是高是低,孩子都得是他们的“学生”。在这当中孩子成长的趋势,起主导作用的是父母的身教熏陶渐染,这无论你意识到与否,他都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家庭教育对于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这是列宁夫人克鲁帕卡娅一句名言。家庭教育首先需要匡正与完善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家长自身。与孩子相伴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理解生命、感悟生命,不断走向人性的丰富与完美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生命理想。生命理想构建的核心指标主要应为:价值、灵魂、意识、尊严、丰富、诗意、宽广、美……父母有无生命的理想对孩子影响至深,因为这将决定着孩子在什么时候才可以探触到人类精神的天空,这将直接决定孩子的未来。我们日常会见到一些孩子做事漫不经心和萎靡不振,要从根本上究其原因,常常与他是否有生命理想相关。找不到活着的目标,你又要求孩子如何努力,那是徒劳的。一个孩子在一条道路上到底能走多远,是与生命理想密切相关的。有了理想,并且肯于锲而不舍地去努力,这对一个人的成功何其重要。而家长于此方的“呈现”,会伴随孩子的成长,时时写入孩子的心魂中。默默“写就的”,家庭教育心灵的滋养和生命的启迪,其深刻与持久,远远胜过后来通过语言告诉的。前边曾提到钱学森的无锡钱家人才“井喷”的事迹。其中常见钱氏家族的杰出父子档,更足以证明这一事实。在钱家父子档中有: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学榘、钱永健父子……其中不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大家(钱穆),就是的先锋(钱玄同)和科学巨匠(钱三强)。为此众多俊才兼出一门,它的核心力量、生命理想正是如钱氏家训中的这句话:“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老舍在谈到他母亲的时候,曾经满怀深情的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它充分说明了身教的生命教育。老舍的母亲是一位旧中国典型的劳动妇女,勤劳持家,自立自强。老舍热情、好客、待人诚挚、诚恳,这些性格是母亲的影响给予的。可见,父母是子女天然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犹如一股永不间断的力量,将持续孩子的一生。愿天下的父母都做好孩子一生的教师!

实践性特征

家庭教育特别是婴幼儿、童年的教育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它不像学校教育多半是间接经验的知识的学习那样,而是以直接经验亲自实践为主的学习。

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具有实践性?因为孩子一落地,身体、感官都处于原始状态,在母亲哺乳抚育下从呀呀学语到学坐、学爬、学立和学走等生命成长学习都必须是孩子亲历,在爬行中学爬行,在语言中学语言,是实践性的学习。在童年无论是吃、喝、拉、撒、睡等生活学习,及对人生提高生命质量的学习,即生命成长的教育,也都需孩子亲历求知、实践的过程。不是模拟、旁观,而是亲临其境的实践。家庭教育学的多半是孩子学会生长、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生命的提升直接经验,都必须亲历和实践。所以说,家庭教育塑造人,学校教育提高人。《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不力行,但学文;涨浮华,成何人。”这句话说的是假如我们不去实践,那么即使你有满腹经纶,对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只不过多长些浮华而已。《弟子规》就是强调要做、要实践。从一言一行、一粥一饭做起,从一件衣服怎么放、一个杯子怎么执做起。家庭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那么,我们就应该注意“寓教育与实践中”。应该围绕孩子真实的生活引出教育问题,让孩子亲历,不是模拟、旁观,而是亲临其境,自我学会生长、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提升生命。保证孩子的实践,保证使孩子尽可能早地获得他所需要的活动,尽可能使孩子身体自由,手自由,脚自由,能够四处爬动、攀行。

让他犯自己的错,然后从错误与尝试中学习。幼儿就是借助于实践活动而学习。他借助爬行的活动学习爬行,借助走路的活动学习走路,借助说话而学习说话。如果他的经验是新的,那么活动会使他头脑里多一条途径;如果他在重复原有的经验,那么他也是加强并拓展他已有的本领,养成良好习惯,受益一生。进入大脑的途径有五条,即五个感觉通道: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在活动实践过程中,同时也发展了各种器官和身心。

儿童成长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以“文化”化人;一个是以“社会化”化人。在家庭教育里,以“文化”化人,目标不是强调知识而是认知,在“学习求知”中,强调的是“求”,而不是“知”。它在于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和学习的“思考”,而不是过早的教知识。在以“社会化”化人上,关键在于学会做人———这里的人指的是“社会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只有在什么场合才能做等一系列社会习俗和规则,社会的文明与价值观,就在这一过程中渐渐渗透在孩子内心,让他蜕变成一个“社会人”。社会化的过程无法在实验室完成,也无法凭借想象加以实践,社会化过程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在交往实践中才能学到。

孩子的发展切不可只关注认知,而偏废或忽视了对孩子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什么习惯、礼貌,什么爱心、孝心,什么合作、交往,长大了自然就会了,这是一种可怕的认识和误解。”事实上,凡是表现出行为问题的孩子,都表现出社交技能的不足。如不会表达情感、需求,直接“起而动之”;不知如何融入群体的活动中,甚至以破坏的方式试图引起注意;遇到困难、欺侮时不知正常的求助手段和程序,直接“出手”和“大发脾气”等等。因此,孩子在家庭中尽可能多的参加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这是最好的社会化实践。这是一个绝好的学习机会,要认识家庭是我们做人处事的第一个社会化学校,通过劳动、家庭成员交往,真正体会到同父母一样是家庭的一员,对家庭有责任感,经常能给父母什么,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只想单方面得到父母的帮助,需尊重热爱父母,少为自己操心。

要主动与父母交流,争取使自己的想法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今天在家庭有责任感、有感恩的心,将来走向社会便会有责任感,与人交往就会有宽容、博爱的为人处世人格。孩子做个好的家庭成员,是做个好公民的基础。然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家教误区,就是“智力中心主义”,把机会多、内容具体的实践性教育机会都给剥夺了。北京市几位教师统计了2294名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时间每天只有0.2小时,远远低于美国同龄孩子的人均1.2小时。一个低年级教师调查他的班上有32名小学生,其中20名不会穿衣,10名让父母洗脸洗脚。浙江一所中学80%的家长不要求孩子从事家务劳动,只要好好学习就行,这实在是家教中的一个重大误区。我们在教育中能把握好这两点:教孩子学会学习思考、教孩子学会交往,就基本上把握住了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还应该指出,人都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疤———疤就是成长的记号。有的家长让孩子接受美好的部分,对于负面的部分溺爱的父母高筑“象牙塔”。为孩子挡住了所有的困难和挫折,也就是挡住了孩子生命的多彩体验,挡住了孩子的未来成就。

最有力量的教育是真实的实践教育———围绕孩子真实的生活引出教育问题。让孩子亲历求知、交往的过程,不是模拟、旁观,而是身临其境;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分享,在碰撞和交流中体会生命的真谛,吸纳文明的精髓。只要是自己用心浇灌出来的成果,不在于幼稚和成熟,零乱或严格,也不在于多长多短,我坚信孩子写下的字字句句都刻在他的心上,这样才是有力、有效的教育结果。张亚勤博士现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负责微软公司在亚太地区的研发、技术战略和业务。他的成长事迹和他母亲让他实践锻炼是较好的案例。他说:在我的成长记忆里,母亲永远都处于我心中最明亮的位置。我知道,若没有她,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的性格、意志和品质都是在她培育下逐步磨炼和慢慢形成的。世上有一种爱,叫“放飞的爱”,母亲对我的爱就属于这种。她不会把我捧在手心,许多事情让我自己去做。还说:“学会独立,才能放飞。”从小我就受到这方面的锻炼。

在上小学和中学时,我家很多与外界打交道的事,母亲都尽量交给我去办。交代任务后,又问我这件事该怎么办。当我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不足的地方她就补充一下。所以,我通常都能比较顺利的完成任务。那年上大学我才十二岁,转迁粮食和户口关系、买火车票和托运行李等许多事情,都是我自己办理的。虽然有母亲陪着,但她从不出面,只是提醒我不要把证件丢了。有趣的是,在办理行李托运时,工作人员说:“叫大人来办,小孩不能办。”

篇9

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有着275年不间断的办学历史,是重庆最古老的小学,也是重庆市示范小学、全国优秀创新学校。行走在课程改革深水区,我们更多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创新视野下的小组合作。我校曾组织各班制作小组名片,孩子们兴趣盎然,新意迭出:创造出梦幻水晶队、阳光烈焰队、追梦队、浩瀚队等组名。这充分说明,放开手,学生的主体参与就能爆发出正能量。于是我们因势利导,顺学而为,精准聚焦以下几点。

发展理念:全员发展,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注重参与的过程,要让每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经历学习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赋予了集体每一个成员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我校倡导“学生人人发展,都能发展,各有所长”,就是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着眼于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做好五个坚持,即坚持在校10分钟演讲、1分钟书法、大课间中5分钟跑步,在家20分钟亲子阅读、5分钟跳绳。小组合作的潜能表现在学生的口才、艺术、健康、视野、境界等方面,终身受益。家长和社会非常认可这种做法。

学习方式:主体参与,合作探究

主体参与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自主的延续,探究,是合作的精髓,是质疑与创新精神的反映。我校李晓蕾老师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群文阅读赛课《三个儿子秘密多》,面向巴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采用了创新视野下的小组合作方式,第一环节:相似秘密我发现。第二环节:质疑探究我能行。第三环节:自主评价我创新。可喜的是,学生将课堂所学自觉延伸到课外,主动再度探究与发现,创新的故事在互联网上分享。这种学习方式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仁的认同,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这充分说明小组合作探究就应该“让学于生”。教师的侧重点是小组建设力、组织力、导学力。爱与质量前行就要做好科学加减法。加的是信任、呵护,减的是怀疑、漠视。

课堂结构:先学后教,主体参与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为此,我们践行“自主学习(自学、小组学)一班级交流一评价升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我校的互联网+融合课堂,践行融入、融汇、融新的课堂文化,在云课堂、慕课、翻转课堂中,学生的课前学习目标明确、课中探究有的放矢,课后延伸兴趣盎然。融和课堂充分发挥学与导的“双主作用”。有了小组合作,学生的先学,让“双主作用”变得更有质量,催生“1+1>2”的叠加效应。

课程体系:拓展空间,开阔视野

学校的融合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课程,为学生小组合作提供了主体参与舞台;语文课程融入了字理识字、读中学写、群文读;数学课程融入数学文化、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我校的课程辅助活动,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设置了包括生命、公益、生活、科技、体艺五个类别五十多门课程。菜单式选择,学生分组走班选课,合作探究。其中,生命课程包括生存训练、逃生演练、放生实践、文明劝导等;公益课程包括亲子解说、社会实践调查、社区宣讲、基地教育等;生活课程包括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烹饪技能等;科技课程包括科技模型、科技小发明、园艺种植、机器人、DV摄影等;体艺课程包括田径、球类、武术、器乐、合唱、舞蹈、儿童画、手工、泥塑、书法、楹联等。

目前,我校小组合作已经从课堂,走进社区,服务社会。“靓地板小分队”“小小交通文明劝导队”“阳光志愿者小分队”等爱心小组受到社区、街道的充分肯定。为捐助我区朱杨小学身患白血病的张玉忱鲜Γ可爱的孩子们利用周末自主组成小分队上街开展义卖活动。像这样的义卖小分队、社会调查小分队、推普小分队、防溺水宣传小分队、亲子解说等小组合作比比皆是。

小组合作激活了学生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良好行为习惯等核心素养的发展。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创新大赛(NOC)连续三届获一等奖,蒋知睿获中国少年科学院科学实验金质奖章,200余名学生获创新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100余名学生获重庆市科技小论文一等奖。学校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教委优秀著述二等奖、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重庆市科普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学校还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等。

篇10

关键词: 劳动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 技能训练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得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社会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中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

一、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德育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现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通过劳动课的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爱护设施,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同时能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动课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领悟到掌握,这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换和运用过程,这便是素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手脑结合,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使人心灵手巧,学生的技能越高,他就越聪明。

3.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美育。美学家认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笔者看来学校里也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一块艺术教育的小天地。因为劳动课所从事的创造不仅要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去创造,而且要求运用美学的知识去创造。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有技术规格的要求,而且有结构、造型、色彩等审美工艺的规格要求,这就必然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开辟一个劳技作品展览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参展,学生们各显神通,用麦秆、纸、木头、石头、可乐瓶、泡沫塑料做材料,制作各种物件,从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为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他们从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注重平时的劳动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

二、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李岚清同志曾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三、加强劳动技术课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技术课。教师对于劳动技术课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教师要摆正位置,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②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观农村、工厂,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方法。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学生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参考文献:

[1]蒋志峰.从人脑功能发展看劳动技术教育.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