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社团活动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29 11:0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社团活动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社团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社团活动已成为很多院校当前关注的热点。在众多的社团组织中,高职院校英语社团以其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深厚的群众基础,受到广大关注欧美文化、爱好英语学习的学生们的欢迎。英语社团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社团成员队伍,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发挥学生特长以及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英语社团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英语社团的活动形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经过三年高中英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基础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因此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大部分英语社团采取简单有效的方式使学生受到各方面的英语熏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多媒体教室中观看英文原版影片;在报告厅中收听讲座;一起读英文经典作品、看英文原版报纸杂志;在英语角交谈;在校园里组织英文歌曲比赛、英文演讲比赛、英文电影配音比赛、英语专题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英语学习的氛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克服各种英语学习障碍。英语社团给所有的成员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给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平台,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够大胆开口讲英语,不必担心因出错而不敢讲。在学生有了用英语交流的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社团组织可以策划以英语作为载体,但是不受英语的束缚,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开展的社团活动,扩大学生的英语使用范围,使学生能够将英语社团的活动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义务咨询、参观考察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用英语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英语社团的存在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高职院校英语社团的规模已经形成,参与的人数比例很高,组织的活动多种多样,但是社团活动的层次不高、内涵不够,质量没有显著提高。社团组织缺乏整体规划,大部分高职院校拥有多个英语社团,如英语演讲协会、英语学习报小组、英语导游协会等等,这些各有特点又功能重复的组织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开展的多是低水平的重复活动,使得社团的影响力大打折扣。社团成员流动性大,好的项目因为人员的变更而无法持续进行,没有完善的奖惩制度进行约束。
(二)教师指导力度不够
指导教师是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各类活动、保证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教师,负责对学生社团进行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组织建设的工作指导。英语社团的指导教师多数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积极热情,但是由于自身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能够投入到社团工作的时间、精力有限,加上指导教师的数量和社团成员的数量比列不协调,很难对英语社团进行具体深入的指导帮助。另外,缺乏针对英语社团指导教师的考评奖惩制度,许多指导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得不到承认,这些都不利于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三)经费不足、场地无保证
高职院校英语社团的经费大致来自于两方面:学校的财政拨款和校外的企业赞助。英语社团组织的英语导游、英语翻译等志愿活动通常都是无偿服务,而购买活动器材、组织对外交流等需要有专门的经费支出,学校对于社团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是有限的,企业赞助由于受活动主题、活动范围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成为稳定的经费来源。社团活动经费缺乏,没有有效的物质保障,很多活动难以开展,活动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多数高职院校受自身硬件设施限制,无法向社团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活动场地的紧张使得英语社团很难开展有声有色的活动,尤其是与感恩节和圣诞节等英美传统节日相关的需要大面积场地的活动。经费不足、场地无保证阻碍了英语社团发展的动力,使英语社团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社团管理体制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英语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得到高职院校相关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英语社团必须建立社团活动章程,使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校应将英语社团的活动纳入学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整合资源,提高社团的利用效率。英语社团的主要活动特点, 就在于它是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拓展综合素质为宗旨, 服务广大会员,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专业学习型社团,在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的指导下,规范化、有序化和科学化是英语社团运作和发展的方向。在社团队伍建设方面,要开展社团干部的培训,针对社团干部进行管理和综合能力的培训。高度重视对英语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选择热心社团工作、素质全面、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有社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为社团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骨干队伍基础,将英语社团建设成为学生英语爱好者的活动阵地、英语知识获取和口语训练的第二课堂。
(二)加强教师指导
建立一支稳定的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学校可以选聘一些有着丰富管理实践经验和善于做学生工作的退休教师负责社团的日常指导工作,指定专门教师负责各个主题活动的工作,减少指导教师的社团工作负担。建立指导教师绩效考评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教师对社团成员的专业指导。将教师的社团指导工作纳入工作量,并对社团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硬件
高职院校要加大对英语社团专项经费投入的力度,设立专项社团活动资金,为英语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鼓励社团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和专业优势组织面向师生和社会的各种服务项目,通过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的结合为筹措经费广辟渠道,并加强对社团经费使用的指导与管理。一个社团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不利于社团管理和活动策划,社团活动力度会大大降低,其活动质量就要大打折扣。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情况,整体统筹规划学生活动中心的场地,确保社团活动场所的合理使用,简化活动场所审批流程,给社团创作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英语社团在进行大规模活动时可以考虑走社会化道路,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拓展社团活动的空间,激发社团活力。
英语社团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英语兴趣、英语水平的生力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英语社团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的过级率,营造了英语口语学习的浓厚气氛,促进了学校的对外交流,加深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必须加强英语社团建设,这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智海.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1.
[2] 刘晓亮,孔德民.关于高校理论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
[3] 杨晓琴.学生社团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J].鸡西大学学报,2005.
篇2
一、课程化管理,活动化开展
对于职业中专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固定时间、固定场地等的保障,社团活动是很难有效、持续开展下去的。因此,用课程化的方式来管理社团,是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为此,学校为各个社团确定了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场地来开展活动。事实表明,这样的管理方式是十分有效的。
与正规课程管理方式不同的是,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社团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和建议,由社团负责人及社团骨干自主确定。只有这样,才能尊重社团活动的特点,保证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
社团课时间,学校导游社里却空无一人。打电话给邓老师,才知道他们正在开展“中专下午游”社团活动。社团成员们正就学校的每一个景点、每一处建筑向“游客们”作详细介绍。“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了宿舍区。这里有十栋宿舍,每栋楼都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就像十道彩虹……”标准的普通话、幽默的谈吐、得体的动作、微笑的脸庞,无不彰显了学子们过硬的专业素质。一位准备考导游证的同学说:“参加旅游社团让我受益匪浅。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工作总有着不小的差距。活动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以后学习的针对性更强了。”有老师建议:“学校有那么多的参观考察团,该让这些学生承担起校内导游任务了。”
――摘自2011年12月29日《观察日记》
不仅导游社团,学校的其它社团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或在校内利用固定时间,在固定场地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与交流活动,或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不断拓展社团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趣味化学社、话剧社、环保社等社团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他们或在查找和收集资料、讨论、设计中解决问题,或在动作示范、角色扮演、现场访问、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中展示风采。大活动中还融入了多个小活动,时间长短不一,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画一画、填一填、唱一唱、做一做中,全身心感受,全情投入,热情空前高涨。
二、教师适时指导,活动精彩生成
社团活动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不是自由活动,更不是无目标无计划的玩。社团活动课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离不开有序的计划和安排。为此,学校专门下发文件,要求每一个社团都要有整体规划。在申报社团时,指导教师要将社团整体规划上交教务处备查;对每一个具体活动,也要求有翔实的设计和安排。当然,教师的指导不是大包大揽,更不是把社团管死。对于活动的具体开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中山中专,随着社团活动的不断深入展开,新的活动目标、新的活动主题不断生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一位客人在观摩学校社团展示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
未看中山中专学生社团活动之前,一直认为中职生应该完全享有活动的自,因为教师过多的介入和指导会在某种程度上束缚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今天下午在观摩纸藤花艺社、剪纸社、合唱队、礼仪队、舞蹈队等社团活动时却发现,指导教师始终在场,并且一直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教师的介入似乎并没有影响和阻碍的同学们的欢笑,也看不出同学们有什么压抑的感觉。学生不仅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还可以和指导老师辩论,直到一方心服口服为止。活动中,教师始终与社团成员一起。或许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本身就是养育学生民主素养的最好土壤。
可见,对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仅不会限制其生成性,还能使生成性的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也就是说,社团活动课程的计划性是可以为社团活动的生成服务的。
三、学分制评价,自主性发展
为了保障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从2010年开始实行学分制。有了学分制的保障,不仅使得社团课程资源的开发实现了“量的增长,质的飞跃”,更使评价跳出了知识体系的框架,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积极发展。如:为展示各学生社团的活动成果,调动学生参加社团、热爱社团生活的积极性,学校每年都会在不同的时间开展相应的社团展示活动,如校园文化舞台“每周一演”、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学分。
今天是每周一社团show节目大比拼的日子。下午4:30,同学们已经里三层外三层,把小舞台围得水泄不通。演出序幕拉开了,舞蹈队的《nobody》给社团show来了个“开门红”,舞出了中专学子昂扬的精神风貌,舞出了同学们青春洋溢的魅力激情。接着是英语俱乐部的《灰姑娘》,故事的主人公由男女生反串,情节完全翻新,旧童话有了新内涵。第三个节目是双截棍社的表演,激烈强硬的动作让台下掌声如雷,叫好声不断。紧接着是街舞社的劲舞,他们“舞”光十色,魅力四射,高难度的舞姿令人叹服。第五个节目是环保社的环保时装show,“时装”虽然是用旧报纸、旧盒子、旧塑料等做成的,却同样风采照人。接下来是话剧社两个剧组的演出,他们的表演可谓精彩传神。而合唱队五个人以不同声部演唱的《Wonderful Invention》和音乐社乐队的表演,更是把社团show推向了,整个舞台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摘自2011年5月19日《观察日记》
整个演出过程全部由同学们自己策划、自己筹备、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自己管理。中专学子朝气蓬勃、敢想敢做的自主精神,超强的自主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文明素养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于这种展示活动是对各社团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各社团无不踊跃参与。
而有些社团,如红十字社、生物社、文学社等,从另一角度展现了学子们的风采,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社团成员们不惜牺牲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有的来到老人院,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便利;有的来到十字街头,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对于他们的评价,学校更关注的是,学生是如何开展社团活动的,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参与探究态度是怎样的,成员合作解决问题的情况如何,采取什么方式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们在其中的情感体验如何等等。总之,学校的评价重在情感体验,重在过程和参与,目的是推动学生主体发展。
篇3
【关键词】高职 人文素质 培养 初探
一、引言
笔者所在系部 ――外语与旅游系所拥有的专业如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茶艺专业及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等属于综合性很强的服务行业,也是一项人文内涵丰富的文化事业。这要求其所有从业人员,尤其是作为行业人才预备队的相关专业的高职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不断增强人文素质。为此,笔者在2008~2011年三年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内涵及相应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
人文素质通常是指掌握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表现出的一些内在修养及其外在特征。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行为应表现在:知识丰富,心胸宽广,举止文雅,行为勇敢,懂得如何善待服务对象,善待社会和大自然。
三、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两个途径之一:加强显性课程建设,改革创新第一课堂
职业教育中蕴涵着许多丰富的人文价值。比如,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要求的谨慎和严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要求的安全和万无一失;电算会计专业要求的简单明了和逻辑清晰,茶艺专业中的“和谐”观念等。在学习技术、掌握知识的时候,也是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人文修养。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是在第一课堂即专业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一)实行校企联合,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人文素质
1.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主动与企业沟通,促进校企、校政合作。2010年7月,柳州市旅游局组织开展全市四区六县范围内的乡村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专项调查,委托旅游管理专业负责柳州市城中区、鱼峰区及柳江县、鹿寨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二区三县范围内的乡村旅游调查工作。专业老师带领学生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近群众,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2011级专业师生,积极参与校政合作项目――柳州市旅游局的柳州市国内旅游情况抽样调查。专业师生通过深入旅游景区(点)、酒店、旅行社等,与游客、与企业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做数据统计分析。调查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行业对高职学生素质要求的信息,而且发现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及与行业要求的距离,从而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使自己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升华。
2.商务英语专业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习得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运用对象语,有效地帮助学生习得语言。2010年5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积极参与了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师生“中国文化之旅”夏令营的接待工作。接待工作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培养世界意识和主动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该专业学生还连续三年参加了广西大学生戏剧节活动,通过此活动,加深了他们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的本领,能更有效地获取文学、史学和哲学等人文学科的若干知识,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华的熏陶。
(二)建立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专业课程,结合职业实际,提高学生职业人文素质
系部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在课程教学计划中穿插设计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围绕职业技能所需要的表达交流、合作交往能力,以及职业、责任心、价值观等教育内容,做好相关设计,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1.商务英语专业不仅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更重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传递英语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思想,促进学生自我发展。通过设置《英美文化概况》《英美文学宣读》等课程介绍英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在进行跨文化英语精读教学中,将异地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教学,使学生站在新的高度上以新的眼光重审世界,也审视自身。
2.在旅游管理管业的课程设置中,地理学、植物学和建筑学知识不再作为专业课程的延伸或附属,而是作为必修知识予以强化,以提高学生的旅游规划水平和导游服务层次。该专业还重视对于学生即未来的旅游从业者对心理学、管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审美修养的强化教育。《客源国地理》《游客心理》及《美学》等课程通过传授人文知识,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再外显为人文行为。
3.茶艺专业中的中华茶文化所包含的素养、价值以及对理想、对美的追求等人文精神教育是培养和提高综合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茶文化贵真、尚和、崇俭、重德的内涵, 为高职教育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找到传统文化的源泉,能有效促进高职大学生文化知识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系部的茶文化教育以必修课、选修课、学术讲座、报纸、杂志、黑板报、茶艺协会、茶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 同时利于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茶文化氛围,使学生自觉接受人文素质的不断培育,从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 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系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两个途径之一:注重隐形课程开发,蓬勃开展第二课堂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起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此,系部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把人文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使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在第二课堂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社团活动、课外活动和实训实习以及社会实践中“隐性课程”的建设,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的讲座和主题教育活动等课程化、制度化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内涵。
(一)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隐性课程,是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系部精心设计调查范围和实践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各种纪念馆以及校内外的文化景点,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如“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爱心使者,义务助民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行为修养、生活品位、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由于措施有效,系部学生参加2011年学院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共获得9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和3个优秀奖。
(二)建立人文社团,塑造自我,陶冶情操
高职院校通过对松散、自发的社团活动系统设计和科学组织,达到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目的。
1.笔者所在系部现有社团情况
隶属于系团总支领导的社团有合唱团、舞蹈队、飞扬旅游协会、茶艺表演社团、礼仪社团、创新实践团、星光剧团、英语俱乐部、健美操协会、模拟外贸公司、泰语协会等11个社团组织。
2.系部大学生社团的类型
目前系部大学生社团组织基本上有以下三种类型:
(1)学术学习型,如泰语协会、英语俱乐部、茶艺表演社团等,这类社团一般是由学生为了自己的专业课程的研究而创立起来的。
(2)文娱体育型,如飞扬旅游协会、健美操协会、舞蹈队等,这类社团的主要宗旨是帮助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教育后得以放松。
(3)社会实践型,如创新实践团、模拟外贸公司等,该类社团以实践为主,帮助学生多动脑动手,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这三种基本社团类型当中,最受欢迎的社团类型是社会实践型,其次是学术学习型和文娱体育型。
3.系部社团取得的骄人成绩
在2008~2011年的三年里,系部社团活动蓬勃开展,硕果累累:我系英语俱乐部连续三年获得学院三星社团荣誉称号;飞扬旅游协会积极参与2011年广西首届园博会志愿者服务获得好评;茶艺社团成员参加2010年、2011年柳州茶艺技能大赛连续两年荣获高职组第一名;创新实践团成功组织2010年广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学院赛区决赛工作,还参与了系部与柳州市旅游局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合作项目;合唱团代表系部参加2010年学院元旦节目汇演获一等奖,2011年学院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合唱比赛获二等奖;礼仪社团成员参加广西工学院2012年第四届汽车文化节汽车宝贝大赛活动,黎洁莹获最佳才艺奖,宫园园获2011年柳州市第二届“风情柳州”导游大赛亚军、最佳新人奖、十佳导游员称号,蓝琳琳获得学院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第二届校园模特大赛第一名,黎洁莹获得第三名,礼仪社团成员还负责了2011年10月28日在柳州开元寺举行的盛大玉佛赠送仪式“迎佛入殿”的礼仪工作;模拟外贸公司成员蓝妙姗参加第一届全国国际贸易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综合技能三等奖;泰语协会与泰教共度宋干节的报道被2011年4月15日的《柳州日报》在04版以“欢度泼水节 体验泰美食”的标题报道;舞蹈队的作品“剪纸姑娘”被选中参加2011年柳州市第二届“风情柳州”导游大赛颁奖仪式的演出;星光剧团代表系部参加2011年学院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经典诵读大赛以三人组合《我爱归来吧我爱》获得冠军、《致橡树》获得亚军,参加2011年柳州市纪念“12.9”运动诗歌朗诵比赛获三等奖;英语俱乐部成员参加2010年“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获优胜奖,参加2011年广西农垦杯外语演讲比赛柳州赛区比赛获一等奖。
五、抓住机遇,谋求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和谐统一,发掘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摆在学院面前的一道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建立学院学生素养工程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系部将抓住学院在评估后时代抓复评、争创示范校、空前重视学生素养工程的机遇,配合学院做好相关工作,致力于以优秀文化为载体的人文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如何谋求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和谐统一,发掘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系部将不断探索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25-26.
[2]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6- 48.
[3]石亚军.论人文素质教育的“332架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4]周春燕,程康.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构建[J].江苏高教, 2000 (6): 92-93.
[5]吕迎春. 基于通识教育的高校社团活动课程探索[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8 (2): 33.
[6]伍德勤,高宝立.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现状及优化策略[J]. 高等教育研究,2007(1) :82 -86.
篇4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而高校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对于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决定着学校的专业设置、未来发展和学校声誉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构建“社团就业服务的新模式”,将西方人力资源的最新理论、素质拓展的规律、社会对人才的总体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并完善社团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落实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非常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而大学生社团由于其自主性、活动形式多样,在提高和拓展大学生专业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社团的特点
大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聚合到一起,以一定的活动形式开展工作的学生团体。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具有激发学生创造力、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重要作用。原因如下:首先,大学生社团面向所有大学生,只要学生感兴趣都有机会加入到社团中来;其次,学生参与活动都是自发的,依靠共同的兴趣聚集到一起,活动自主性强、凝聚力高;最后,学生社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能够以更加自由的方式供学生选择和创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积极愉悦的校园生活状态。
社团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重大作用
大学生社团对于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大学生视野,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团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独特的作用。
1.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找准就业定位,形成正确的择业意识
大学生由于在学校环境中,不能全面地了解社会,所以对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够干什么都不太了解,不能找准自己未来该干什么,能干什么。通过参加大学生社团可以使大学生从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准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在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大学生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起到助推作用。在社团活动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头脑风暴,讨论社团的发展,由于社团成员之间的兴趣一致,因此较容易产生好的创意,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找到自主创业的方向。
2.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目前,企业对于大学生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生参加社团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选择的。通过在这些社团的活动,并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提前与实践活动及操作相结合,能够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3.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每一个社团就像一个小型社会,在这里社团成员之间需要有效的沟通,共同参与活动过程,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在社团中与其他社团成员的交流,在熟悉业务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特别是一些文学类社团、学术类社团、外语类社团,如小说社、话剧社、英语社等等,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更加明显。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与同学、老师不断进行联系和沟通,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4.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大学生社团中,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大家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目标而聚集到一起。要完成一项任务需要社团成员的共同努力,对于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现代企业将团队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新员工招聘中也常作为重要指标来评价。
5.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任务。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会增加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一些志愿服务类社团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可以直接接触真实的社会,从而促进社员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6.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社团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企业越来越喜欢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员工,对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非专业素质同样看重,更加看重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经验。而这些正是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的,这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大学生社团在运行中需要筹划很多事情,而完成这些工作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就可培养学生在未来的筹备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参与大学生社团,特别是担任社团干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这些能力有非常好的促进意义。通过社团活动,还能够给予社团成员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在真正走上未来的工作岗位之前就已经获得了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他们充分审视自我,全面发展。
如何加强社团建设促进就业服务
1.提高重视力度,加大对社团的支持力度
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目前由于一些高校社团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组织水平有限、缺乏专业人员指导等问题,阻碍了社团的有效发展。为此高校应加强对于学生社团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力度,对于技术性强的社团聘请专业人员给予指导,在社团活动场所、器材等给予补充支持,免除大学生组织社团活动的后顾之忧。
2.重点培养就业指导性社团建设
社团的就业服务应当把学生由消极等待学校推荐就业向积极的就业和创业观念引导,并把个人的知识、技能和爱好相结合,不断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从这方面看,目前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创业指导与服务的主动性不够,创业教育仍是“停留在纸上”。为了更好地促进社团对于就业指导的作用就必须有重点地支持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类社团,把他们纳入到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来。就业指导社团在就业指导方面比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更能吸引大学生参与。可以组织一些就业指导类活动,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聘请行业企业人员进校讲座、协助组织校园招聘会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真正投身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将职业规划知识、就业创业知识等内容传播到身边的同学中,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就业,深入体会就业程序。
3.促进社团社会化
在支持社团正常运行的同时,还应鼓励创业型社团的建设,引导他们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公司、单位的活动,提高大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能力。这类社团能够增强社团成员的创业意识、促进社团成员的社会化,使其提前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加对于就业的认识,对于不同职业的认识,减少就业的盲目性。
4.重视社团多样化建设
调查显示,社团成员对社团的认知差别较大,从社团中得到锻炼和教益也明显不同,“马太效应”明显。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参与期望和发展需求,需要促进社团多样化建设,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在社团的感受及时调整参与社团的方式。
小结
篇5
[摘要]就业类社团在高职院校起步不久,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它作为就业能力培养的新渠道,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丰富社团种类,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当前社团发展存在对重要性认识不足、定位模糊、指导力量薄弱、梯队建设困难等问题,必须加强指导和扶持,规范管理,完善架构,内外兼修,建设成熟的就业类社团,充分发挥社团的价值。
[
关键词 ]就业类社团 高职院校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叶晓丹(1979-),女,江苏常州人,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常州 213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类社团发展模式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4SJD53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041-03
一、就业类社团及就业能力的相关概念
就业类社团可定义为学生自愿成立的,以服务学生和服务自己为宗旨,围绕就业这一中心,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提高职业素养的各类学生组织。广义的就业类社团,一般被称为就业创业类社团,包括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就业类社团、以培养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业类社团、以提供就业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就业服务类社团等。狭义的就业类社团,仅指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社团,但不排除部分参与创业能力培养和提供就业服务的社团。本文所论述的就业类社团,指狭义的就业类社团。
国内外关于就业能力有多种定义,一般认为就业能力是学生通过丰富自身知识、挖掘和开发潜能而获得的,能实现就业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并在职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及职业道德和法律水平等。本文论述的就业类社团培养的就业能力,主要指提升除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那部分就业能力,因为专业技能属于专业课程和专业类社团的培养范畴。
二、高职院校就业类社团发展的价值分析
鉴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特点和培养中的实际情况,就业类社团对高职院校具有独特的价值。
1.契合高职的培养目标,拓宽就业能力培养的渠道。南于高职生的入学分数低于本科生,毕业后多在基层岗位工作,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高职毕业生常出现职业道德水平低下、违反工作纪律、人际沟通差等专业技能以外的问题,这些都是缺乏就业能力的表现。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里的高素质指的就是较高的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制仅为三年。在三年的课程中,专业类课程占绝大多数,就业类课程课时普遍不足,学生通过有限的课程来提升就业能力是不现实的。建设就业类社团,有利于拓宽就业能力培养的渠道,弥补课程培养的不足,与专业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核心能力、思政理论课等课程相辅相成,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2.增强就业能力培养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提高实效性。高职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低于本科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因此,要发动他们参加社团,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我认知。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的自组织,开展的活动更具自觉性和针对性,能帮助学生自觉、自主地锻炼就业能力,实现从被动到主动、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可以找准定位、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能力锻炼。
3.丰富高校社团种类,提升学生活动质量,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高校社团一般分为兴趣爱好类、文娱体育类、理论学习类等,而就业类社团锻炼的是综合就业能力。从社团目标和社团活动来看,就业类社团是既涵盖各类社团又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综合类专门性社团,它丰富了高校社团的种类。此类社团既开展与就业密切相关的活动,如职业规划讲座、简历制作比赛、校园招聘会、就业信息、企业调研等,也开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如演讲与口才培训、身体素质和形体训练、人际交往能力培训、法律知识学习、英语口语练习等。就业类社团既可以搞社团就业特色活动,也可以与其他社团联合活动。另外,协助学校就业部门开展工作,也是就业类社团的职责之一。就业类社团在做好沟通大学生与就业部门之间的桥梁、为就业工作提供信息支持、通过各种活动推动就业工作开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高职院校就业类社团发展的局限性分析
就业类社团虽然在本科院校有所发展,但很少成为品牌社团,而高职院校的就业类社团出现得更晚、数量更少,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
1.对重要性认识不足,限制了潜力发挥。很多高职院校对就业类社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业类社团建设不够规范,没有明确的社团章程、日常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干部竞争和选拔机制等,组织架构不健全。由于学校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就业类社团的各种资源紧缺,缺乏足够的经费、活动场地及适合的指导教师等。学生对就业类社团的认识也不足,或不认真参加社团活动,或把社团当作找兼职的跳板等。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社团的发展,不利于社团潜力的发挥和社团目标的实现。
2.对社团定位模糊,偏离发展方向。就业类社团应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如果定位不准确,在实际运行中将向以下三个方向偏离,影响社团建设的真正目标。一是向“创业俱乐部”偏离。把创业能力培养作为社团的主要目标,以训练创业能力和开展创业实践为主要活动内容,导致成员的就业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二是向“兼职介绍所”偏离。以介绍兼职和实习岗位为主要活动,导致成员入社的目的不纯粹,影响社团形象。三是向“就业部门打杂者”偏离。为学校就业部门办理琐事和行政性事务,容易变成就业部门的下属部门而失去自主性和独立性,导致社团无法开展正常活动。
3.指导力量薄弱,影响社团效果。首先,社团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或能力不足。由于学校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要求不明确,考核机制不完善,教师工作任务重,造成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指导工作力度不够。就业类社团对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指导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指导教师的能力不足,将限制社团的发展。其次,缺乏完备的顾问团队。就业类社团仅靠指导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完备的顾问团队。例如,有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提供专业辅导和咨询,有行业人员提供实际工作方面的帮助。
4.成员稳定性差,建设团队困难。就业类社团不同于一般的文体、兴趣类社团,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和长期性特征,成员参加和退出社团的随意性过强,参加社团活动的随意性过强,这些都加大了社团干部的工作难度和社团组织的建设难度,不利于社团目标的实现。
在社团的团队建设中,主要存在两类困难:一是社团干部受大环境的影响,易出现行政化、官僚化、功利化倾向,导致社团的发展方向出现偏差;二是很多高职学生在大三就进入实习阶段,导致社团成员的更替速度比本科院校快,社团梯队建设困难,社团活动难以在两年时间内全面展开,影响社团发展的后劲。
四、高职院校就业类社团的发展模式研究
1.完善扶持体系,加强指导力度。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充分重视就业类社团建设,帮助就业类社团发挥自我教育功能,发挥能力培养新渠道的作用。其次,完善扶持体系,院团委、就业部门、学工处以及各院系应密切配合,为社团提供政策、场地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方便社团开展活动,提高活动质量。最后,学校要加强指导力度,为社团配备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帮助聘请优质的社团顾问。要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对指导教师和顾问进行科学管理与考核,把工作水平与薪酬、职务晋升等挂钩,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社团管理。高职院校的就业类社团属于新兴社团,处于社团初创期,在管理方面并无成熟的经验,因此,应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和就业类社团的定位,借鉴其他社团和本科院校就业类社团的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机制。
3.完善组织架构,形成合理梯队。根据社团规模和本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部门,特别要注意梯队建设。由于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二年级学生是干部队伍的主力,因此,要及时做好一年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社团中应尽量保留部分三年级学生,便于向一、二年级学生传授经验和指导。由于高职生在校时间短,为了让社团成员锻炼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干部可以比其他社团轮换更快,甚至每学期更换一次。这需要指导教师在干部轮换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轮换后的衔接工作,并对新任领导班子进行指导。
4.创新社团机制,内外兼修发展。社团发展实行“内外兼修”机制,把“内修素质”与“外塑品质”相结合、“内行性活动”与“外行性活动”相结合。首先,开展以内部训练和自我提升为主的内行性活动。如组织内部培训,包括职业能力情境训练、形体礼仪训练、职场心理辅导、劳动法学习会等,提高社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及职业竞争力;定期撰写自我分析报告,在不断反思中体会自身的进步并发现不足,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定期干部轮换竞选,提高竞争合作意识;每次组织外行性活动都执行“计划一总结一反思一提高”流程,且每个环节均为全员参加,提高活动参与度,并通过活动提高团队的合作创新意识、组织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假期社会实践结束后,组织召开心得交流会,锻炼社员的表达、交流能力;定期开展全社英语学习和体能训练,提高社员的外语能力和身体素质;对就业问题开展调研总结,提高社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将调研结果作为就业部门工作的依据。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社团 困境 突围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社团的作用
1.1 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产物,也是校园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大学生中的零零总总的社团,通过精妙的构思和细心的安排,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融合了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素质培训和拓展,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仅仅能够陶冶情操、充实精神世界,并能够综合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得到道德的升华。
1.2 有利于加强学风建设
由于大学生社团中有大量的学术性质的社团,如科技协会、数学建模协会、英语协会、电脑协会等等,通过开展竞赛、讲座、沙龙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将社团活动和学习紧密相连,有利于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的建设。①这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个校园的学术风味浓烈,使学生们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开拓创新的学术精神。
1.3 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在高校社团中,同学们能接触到不同于自己专业领域的,社团在为同学提供学习各专业知识的机会的同时,也建立了一个促进各类学生的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完整知识结构,培养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2 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难
2.1 管理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
由于高校中的社团被定性为非正规的组织,大都是挂靠在校团委,或是有学生自治组织,如学生社团联合会负责管理,因此没有得到老师学生的充分重视。由于共青团的工作负荷日益增加,团委投入在学生社团建设上的精力极少。因此,表面看来,大学生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变,但实质上质量上乘的活动凤毛麟角,且文体活动所占比较大,活动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文化底蕴较薄弱。
2.2 社团成员流动性大
由于大学生社团的体系不够成熟,没有专业化的指导和规范化的管理,社团内部成员也没有系统化的编制,成员工作中无据可依,手足无措,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当下的社团管理大多依靠于团委,因此在人事调动方面呈现于两个极端。一者,由于团委的工作负荷较大,没有过多的精力顾忌社团方面的事务,因此对社团换届,人事更改的事宜不管不问,全权由学生自行处理,缺乏权威性和组织性;二者,由于社团归属于校团委,在人事调动方面,团委老师不由学生民主选举,直接任命某些职位,使民主性大大降低,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2.3 社团活动经费短缺
经费紧张是制约高校社团建设和正常开展活动的瓶颈之一。②目前,社团经费的主要来源有学校拨款、会员缴费以及社会赞助,但是所的金额仍是有限,再加上,社团活动繁多,很难满足活动开展,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活动经费都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活动场地、设施建设不到位。即便有了足够的资金保障,但是没有合适的场地和充足的设施,依然达不到最佳的活动效果。此外,由于社团数量众多,在时间上各个活动会发生冲突,没有合理的合并使得每项活动的参与度都不高。
2.4 社团缺乏专业指导
社团开展活动的宗旨是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以服务学校、服务同学、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有益于同学全面综合组织提升的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下转第232页)(上接第209页)校风。但目前,社团的指导老师大多为团委老师,而管理组织大多为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的社团联合会。但是由于团委老师的工作重点更多的放在学生会和团委上,很少有精力顾及社团,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因此社团大多由学生自治组织来管理,因此不免缺少了专业化的指导。③因而产生严重的弊端,学生社团活动结构失衡,文娱活动占到过大的比重,而学术、科研、实践类的活动较少,此外,总体而言,走形式过场的活动较多、经典富有意义的活动较少。
3 大学社团突围策略
3.1 制定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
首先,社团管理委员会应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一定高度上把握社团建设的总体方向。从社团活动的申请、审批、开展到后期的结果反馈都要制定严明详细的制度。首先在社团举办活动之初,要经过大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所在学院和校团委的三重审批。其次,要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在社团运行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化的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完善社团组织机构,促进工作高效和谐。细致的来讲,每个社团坚持实施周例会制度,同时做好例会记录,到会人员签到工作,做到财务公开化和透明化。
3.2 社团活动求精求简,重应用重实践
社团真正要吸引到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活动的内容着手。积极倡导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与专业特色相结合,进而加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延展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和社会以及相关职业的结合和转换。当然在增加活动学术性的同时,也应保持学生活动轻松愉悦的氛围,娱教相结合能够保证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程度。④因此,将社团活动紧密与专业相结合,建立相关专业的学生社团,多多开展知识技能竞赛、学术研讨交流、就职前景介绍等活动,在巩固课内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好专业的欲望,快速向社会角色转换。
3.3 扩大融资渠道,丰富资金来源
经费是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要尽可能扩大融资金渠道,与社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难题。同时学校方面也要加大对社团建设的资金支持,学校应从教育经费中拨出部分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经费的专款,也应从科研、生产收入或经费中拨一点。⑤此外,社团自身在筹集经费时也要实行有偿服务制,在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学生社团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挫折。由于高校中的社团被定性为非正规的组织,没有较正规的规格,没有得到校团委党委老师的充分重视。因此,为了实现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要正确分析当前大学生社团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加强教育力度,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交互平台,激发同学们的参与激情,合理规划和调用校内外资源,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实践育人视野下广西高校文化素质活动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B053)
注释
① 李研.对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08(1).
② 吴笑兵.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J].青少年研究,2007(4).
③ 梁文化.对高校学生社团存在问题 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百色学院学报,2008.21(4).
篇7
社团或协会的工作计划应当本着“和谐、热度、求实、探索”的工作理念,做到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共同提升、主动向前、热度大方的工作宗旨。为帮助大家学习方便,小编收集整理了学校社团开展的工作计划书5篇,希望可以帮助您,欢迎借鉴学习!
学校社团开展的工作计划书一
一、指导思想
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核心,以积极推进学校开展足球运动为宗旨,组织本校高年级学生举办校园足球体育活动,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的机制,从而为形成校园足球氛围、铸造校园足球品牌、培养校园足球苗子奠定基础。
二、活动内容
1、足球理论知识。
2、足球基本技术。共分为:运球、控球、过人、传球、接球、头顶球、传接球、射门和抢截球等十个项目。
三、社团的组建
以培养学校足球人才为目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实际组建足球队。
四、社团指导老师的安排:_
五、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三、四下午16:50-17:30
六、活动要求
1、不迟到、不早退。
2、有事有病要请假。
3、认真听讲示范。
4、刻苦训练,顽强拼搏。
5、按质按量完成训练内容。
6、树立为校争光的思想。
七、具体措施
1、认真制定活动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训练。
2、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3、按质按量完成训练内容和任务。
4、活动中注意安全,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八、活动进度
第一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脚与球接触的各部位。
第二周:脚的各部位,以及各动作符号,脚背外侧运球、颠球、左、右脚背外侧运球。
第三、四周:脚背内侧运球,左、右脚背内侧运球、转体180°、接双替后拖球。
第五、六周:脚背接、外侧运、颠球。
第七周:大腿接、外侧运、颠球。
第八周:胸接、脚背接、外侧运、颠球。
第九周:单脚足球拨球,行进中单脚挑拨球,单腿侧跨左、右脚后拖球,运球转体180°拖球。
第十周:横拨球、拖拨球,脚背内侧扣球,晃拨球,左、右侧跨跳球,外跨外拨。
第十一周:身后拖拨球,脚内侧对传地滚球,脚内侧对传地滚球接身后拨球,脚背外侧对传地滚球。
第十二周:脚背内侧对传地滚球,脚背内侧低传球,脚内侧左右横拨球。
第十三周:向两侧接半高球,快跑脚背接半高球,两侧移动,胸部接球。
第十四周:四种头部前额顶球,原地前额顶球,两侧移动、跳起正面顶球。向前跳起额侧顶球,后退跳顶。
第十五周:右脚内侧传、转身向后跑,左脚内侧传、转身向后跑,横转斜面、斜传横插。
第十六周:直传、斜跑接传,斜传,直跑接传,运球脚跟传,背后插上接传,绕8字运传。
第十七周:割断护球,护球后拖过人,晃扣过人,晃拨过人,左拖右拨过人。
第十八周:二过一,背后插上二过一,二过二,小场三打二,七打七。
第十九周:射上角靶心、射下角靶心、射远上角靶心,射远下角靶心,原地顶射靶心,一过一射门,一过二射门。
第二十周:正面抢截球、正面铲球、头顶抢球等。
学校社团开展的工作计划书二
一、做好常规工作。
1、完善社团部的各项制度,包括对各社团的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的各项制度。
2、做好院级各社团的日常工作,包括其常规活动签到、每月活动策划书成果册、工作资料的上交、活动抵充晚自习、会员证的制作等。
3、定期更新社团部博客,让社团动态一目了然。
4、借鉴办公室“每周记事”的形式,编写每周社团快讯,促进各个社团对近期动态的了解,通过各个社团活动之间的相互借鉴学习,积极创新内容与形式,从而增进社团活动的丰富性。
5、社团部长期资料的收集、存档与整理。
6、尝试成立社团理事会作为在社团部直接领导下的社团自治机构,由其负责学院日常的社团工作。
二、社团网络化建设。
在人文学院“学习型研究型”团委、学生会建设的大背景下,社团部必须紧跟其步伐,加快推进人文学院社团网络化建设。具体包括鹿鸣学堂博客圈、学院网站建设、社团部以及各社团的博客建设。
在网络化的日常维护方面,做到两个“及时”:①要及时上传最新资料,保证社团动态的及时更新;②做好与编辑部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及时将通讯照片发表与博客、博客圈,真正实现网络化工作学习。
三、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
1、主要活动;有关上学期就想开展的“人文社团文化节”(该活动是为了展示精品社团的.风采,弘扬校园文化)积极落实开展。
2、其他活动:如开展反响不错的社团培训系列活动、社团之星评比活动等。
四、推进社团的活动常规化与制度规范化建设。
做好对各个院级社团的管理工作,大力支持和帮助社团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社团活动常规化;积极创新和完善社团管理方式,大力推进各个社团(尤其是成立时间最短的艺术团)的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化发展的工作。同时要做好新社团的创建工作,并结合我院实际,在下学期积极引导建立新的社团,以丰富校园社团文化。
五、加强各个社团之间借鉴与交流,从而促进相互间的发展。
就学院内部而言,各社团发展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做好各社团之间的交流、协调工作,每月定期召开会长理事会议,相互交流经验心得;
就学校整体而言,积极开展与兄弟学院的交流工作,定期组织学院各社团会长理事到兄弟学院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社团工作水品,促进社团整体发展。
六、做好与新生的沟通交流工作
充分准备相应的与社团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解说明,例如对“社团学分”作合理明晰的解释等,帮助新生更好地理解与选择相应的社团。该形式可以在新老生交流会上简短开展。
学校社团开展的工作计划书三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丰富学生艺术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切实提高科艺教育质量和效益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使我校的科艺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具个性地发展,营造科学的、艺术的、和谐校园科学艺术文化。
二、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基本要求
1、各辅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特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对本学期的活动作好安排、落实名单、抑定训练计划。
2、兴趣小组活动利用课外时间进行。
3、辅导老师、班主任必须对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切实加强安全教育。
4、指导教师的辅导,要有实质内容,有记录。
(二)兴趣小组设立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校准备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兴趣小组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有所特长。
1、艺术类:舞蹈、美术等兴趣小组
通过舞蹈、绘画等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发挥他们艺术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2、体育类:田径队、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篮球等兴趣小组
通过各项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简单的体育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以及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3、科学类:计算机键盘输入、科技制作、网页制作
通过发明创造、动作制作、计算机操作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现代的科技水平及科技发展对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学科类:英语阅读训练兴趣小组、语文作文兴趣小组、奥数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通过兴趣小组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各兴趣小组指导老师及训练时间
1、舞蹈队(_):周三15:50——16:30
2、绘画兴趣小组(_):周三15:50——16:30
3、计算机小学生键盘输入兴趣小组(_):周三15:50——16:30
4、科技制作课外兴趣小组(_):周三15:50——16:30
5、网页制作兴趣小组(_):周三15:50——16:30
6、田径训练小组(_):周三15:50——16:30
7、乒乓球兴趣小组(_):周三15:50——16:30
8、足球兴趣小组(_):周三15:50——16:30
9、篮球兴趣小组(_):周三15:50——16:30
10、学科类:
英语阅读训练兴趣小组(_)、语文作文兴趣小组(_)、奥数兴趣小组(_)、书法兴趣小组(_):周三15:50——16:30,并根据市、镇活动比赛安排机动进行。
各兴趣小组要按计划认真开展活动,辅导教师要及时到位,认真做好记录,在兴趣小组活动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孩子尽情展现自我”是我们学校兴趣小组开展的宗旨,也是我们的目标。同时,特别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争取更多的项目、更多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学校社团开展的工作计划书四
高校社团文化是精彩多姿的,作为一名“社团人”,我们热爱我们的社团生活,我们享受我们的社团文化,我们愿意尽己所能让社团文化推向另一高峰。在新学期的到来之际,社团联合会已紧张的筹备这学期的社团活动,规划社联发展改革方向和目标,务求能够让社团更好的继承与创新,让社联更好的服务与提升!我们相信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社团联合会的发展需要我们这一群“社团人”,我们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就让人欣慰的成果!为此我们制定出的新学期计划如下:
一、改革社联机构,明确职责要害。
社团联合会监察部职能:
1、负责收集、检查各社团注册表,再统一呈送社团联合会主席团。
2、负责受理新社团注册表,检查表格填写程序是否正确。如所有程序都正确,监察部将把注册表呈送到社联主席团进行初审。
3、每月月底的最后三天,监察部将向各大社团公布本月财务细则表、月度考核表,确保会员会费不浪费,不缩水。
4、学期末统计、检查、保管由社团支出所购买的设备。
5、登记社联每次会议(包括月会、重大会议)的出勤情况,并作好记录。
6、社联、社团活动时的卫生等情况、社团评比等工作的监督。
社团联合会宣传部职能:
1、为院团委所要求的学院部分大型活动及社团联合会的各项活动做好宣传工作,包括出宣传板,做横幅等等。
2、出宣传板之前,力求保持宣传栏整齐规范,并照相留下电子版,每月进行社团海报考评,督促其宣传板质量,规范海报粘贴。
3、社联在举办活动的同时,提高学院师生对社联以及各社团的认知度,知名度。
4、紧密联系各社团,协助各社团宣传工作,加强各社团宣传部的联系,彼此交流,以达到社联与社团联合,通力合作的效果。
5、负责荣誉证书,各项奖状的制作,并找老师和盖章。
社团联合会办公室职能:
1、负责社团联合会召开各种会议的组织工作,协助主席团与各部部长之间的联系。
2、负责起草社团联合会的文件和材料,审核以社团联合会名义印发的各类文件。
3、负责上级来文的登记、传阅、回收、保管工作。负责社团联合会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4、负责社团联合会办公室用品的管理、使用和借还登记,管理、清洁办公室。
5、负责安排办公室值班表,监督各部值班情况。
社团联合会策划与执行部职能:
1、负责各个社团活动申请表的审批工作,并对各社团的活动开展进行协调、提出建议,并做好登记备案。
2、负责策划并执行社联承办的各类文艺活动,包括社团文化节、迎新年晚会以及必要的社团与社团之间活动等,确保社团活动圆满成功。
3、根据社团联合会主席团安排,对相关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
4、对于活动策划书要保证内容充实,主题突出,操作明确,富有创意。
5、在社团联合会中,不断发掘文艺人才,有效组织文艺团队,为演出做好人才储备。
社团联合会科技传媒部职能:
1、负责社团联合会及社团科技理论知识的学习、技术交流和培训工作。
2、负责做好社团联合会相关网络媒介的设计制作、改进完善、换版更新、运行维护工作。
3、负责对社团联合会及各社团多举办的活动及日常例会做好摄影记录工作、电子刊物的制作工作。
4、负责做好社团联合会大会徽设计、工作证制作、大型活动海报设计、大型活动视屏工作等。
二、落实社团招新及社联换届活动
_年9月中旬社团联合会将组织我院各个社团开展社团招收新会员活动。此次的纳新活动以“携社团之手,启大学之窗”为主题,我们将通过校道摆摊宣传,社团干部利用课余时间进班宣传,务求能够让广大的兴趣爱好者投其所好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也为各个社团注入新血液,让社团一脉相传,更活跃更强壮,同时此次的社团招新期间,也将出社团文明招新团队给与表扬!
_年9月下旬,在既社团招新之后,展开社联换届工作。新一届社长的选拔通过以老社长推荐为主,院团委及各系团工委推荐为辅,公开、公正、公平的参与演讲竞选。社团联合会内部骨干换届也将以此为契机,选拔社团优秀人才,推荐社联优秀干事参与部长及主任竞选。
_年9月底十月初,召开社团联合会全体成员见面大会。
三、以文娱促交流,以研讨促发展
_年10月—11月期间,为加强社团间交流,加强社团内部凝聚力,缩小新老会员的距离感,增进社团与社联之间的向心力。社团联合会将在院团委的指导下,进行内部成员能力素质培训,通过全体座谈会,竞技游戏的联手举办等活动,学习彼此社团的优秀发展经验,一次激发成员工作积极性,看展更有意义的社团联合会工作,建立更为明确有效的工作制度与方针。
_年末,预计开展由院团委主办,社团联合会承办的“迎新年晚会”。以此为契机,鼓励社团展示自身优秀成果,推荐社团内部优秀人才,给社团搭建一个平坦,同样也借此检验社团联合会的工作效力。
四、以制度明纪律,以奖励鼓干劲
_年12月,展开对社团社长第一次工作学习情况考核,对于优秀的社团负责人给与讲评,对于一些面对工作不负责,乱折腾的社团负责人给予警告直至解除职务。同样,在年度晚会期间,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社团工作进行考核评比,鼓励先进,评选并颁发十名“十佳会长”奖。
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中,还有以下几点:
1、定期召开社团负责人会议,可以分类分形式召开会议,及时了解社团最新动态,调整好各社团活动时间、内容、解决社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社联骨干,要深入社团中去,定期参加社团例会,了解社团所需,探明社团发展状况,避免社团中出现损害会员权益现象。
3、做好日常资料收发登记,开展完一个活动后及时整理好所涉及资料并存档。
4、坚持做好社团考核与评比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团委老师工作安排。
当今社会竞争急剧转变,大学生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培养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对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理应站在时代的前沿,用飞扬的激情、舞动的青春和博大的胸怀拥抱广大青年学生,让更多人在学生社团中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实现价值。
作为新一届的社团联合会成员,我们将对上严格执行院团委工作安排,对下落实好学生社团服务工作,积极进取,不断创新。我们作为社联人有理由相信,通过扎实作风,坚持不懈的干劲,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社团联合会在新的里程上,将谱写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学校社团开展的工作计划书五
新学期开始将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篇章,在新学期土木工程协会将迎接社团“第二春天”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学院为依托,我作为负责人,将在以下几个工作环节努力下苦工:
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认真考虑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将协会主题定位于“学习为主,娱乐为辅”。集合技术学院各专业的特点,通过吸收各专业协会对于土木工程的爱好者来扩大组织规模。组织成员参与“绘画比赛”,“知识讲座”等学习活动,结合娱乐,积极倡导推广先进的学习理念,切实做好协会的工作。
2、认真贯彻落实了协会学院的指导思想。努力将协会做大做强,通过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有关的组织活动,并积极开拓思路,做有影响力的活动。
3、创新,积极合作,与其他社团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学习其他协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学习模式,融各协会之所长,争取将协会活动大型化。
二、扩招与纳新工作。
1、在新工作当中,努力做好宣传、优秀成员的选拔工作,培训锻炼学员,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展现各自才艺。招纳品学兼优、才学意识佳的学员,提高协会的实力。
2、建立更新协会的良好形象,通过创新了一系列培训活动,以求实、新颖、独到的方式推广协会,以提高协会在同学心中的吸引力。
3、在协会当中进行学习建设,提高土木工程协会文化内涵,增强土木工程协会的文化厚重,培养学员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三、加强管理,提高水平
1、土木工程协会的人才选拔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选拔思想品德高尚、学习成绩优秀的组员作为部门负责人,以提高土木工程协会的凝聚力。
2、努力开发新的协会成员加入领导班子,增强土木工程协会领导班子的活力。
3、遵守规则,认真贯彻落实工作,营造公开和透明的土木工程协会工作氛围,提高队伍的纯洁性。
篇8
1.1来自社团建设的竞争压力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党开展爱国教育的思想和舆论阵地。然而,随着社团建设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社团活动大有取代班级活动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大一学生中,参加社团的人数比例约为80%~90%,大二约为40%~50%。大一、大二是大学四年期间学生活动最为集中的两个学年,大部分同学更倾向于参与社团活动而非班级活动。此外,学生活动经费及团委活动经费更多地投放在学生会等大型社团组织身上;班级组织在缺少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往往出现自掏活动经费的窘状。
1.2自媒体发展给社交带来新变化
“90后”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自媒体是这一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和自媒体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大学生的交往行为方式,网络人际交往即非直接交流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尤其是3G/4G技术的推广,手机成为互联网的新入口。以QQ、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以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为代表的自媒体工具正冲击并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社交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学生组织活动的方式。
2班级重建的思路
2.1大平台下的大班级建设
平台招生给予学生更大的在专业选择上的自,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创举,必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在此情况下,班级重建可以依据这一思路,开展大班级建设,即将班级建立在学科平台之上,而不随着专业分流的变动而变动。建立在学科平台基础上的班级,将有更多的班级成员,从而能够筛选出更多担当愿意强烈并且有能力参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也有利于解决班级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面临人手不足、活动影响力过低的窘境。
2.2推动教学楼专业化建设
在目前高校普遍推行的走班制上课模式下,班级同学除上课时间外很难有其他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入交流。推动教学楼专业化建设旨在打破这种局面,通过将相同类别的专业课集中在某一幢教学楼,并在教学楼单独开辟专业讨论室的方式,酝酿以专业为纽带的班级氛围,给予班级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力保障。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可以将全校所有经济学相关课程安排在经济楼,将所有英语类相关课程安排在外语楼等。
2.3增加专业性实习实训教学活动
平台招生的目的是将专业选择权还给学生,以便让每位学生接受与自己意向最为符合的专业,有利于更好地将大学生的个人兴趣与专业方向相结合,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高校在推行平台招生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本科生实习实训教学,将大四学年的实习实训时间划分到整个大学期间,并有针对性地联系校外相关单位建立操作性强的实习实训基地,有相关资源的高校还可以聘请相关行业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作为高校学生的实务导师(目前,浙江工商大学已推行实务导师制度),为大学生更多地接触专业就业情况创造机会。
2.4班级建设应当结合校园文化生态
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本文是课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7SZ1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探索
收录日期:2017年1月9日
近年泶笱П弦瞪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企业等用人单位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人才供需双方不对接的现状已成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之一。快速的环境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校作为地方高职院校肩负为当地企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具备较高职业基本素养的人员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且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良好的职业素养无论对社会对企业,还是对个人的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是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包含专业知识技能、职业心态与行为、基本职业能力三大核心。据调查,企业不仅看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更加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养。企业迫切需要具有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诚信意识等良好职业品质的毕业生;还需要主动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基本职业能力较高的毕业生。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课题小组分别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职业心态与行为、基本职业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编制问题进行初测和整理修正。对本校2016届毕业生在大三参加毕业实习的15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5份,有效回收率88.75%。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通过问卷统计,结合学生座谈交流、实习导师和实习企业的访谈,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职业行为和职业心态。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知识技能调查结果分析。职业知识技能分为专业技能和专业辅助技能。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可以通过学习成绩、技能证书等来证明。我校要求每位毕业生必需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至少获得一种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学生在上岗之前都经历过规范的实习实训。调查数据统计,毕业生对于上述证书的持有率均达到98%以上。同企业和实习导师的总体反馈来看,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满意度是较高的。这也反映出我校在专业教学中的扎实功底和长期的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在专业辅助技能方面,企业也提出了不少反馈意见,这与课题组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反映的问题基本一致,值得我们深思。在调查结果中发现,在工作适应性总体较好,64%的学生在1~2个月内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29%的学生3~4个月基本能适应工作岗位;只有7%的学生4个月内难以适应工作岗位。专业辅助技能方面,课题组主要调查了办公软件的使用技能和信息收集意识。因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办公软件的操作和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成为工作中的必备技能。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24%的学生可以熟练的使用Word、Excel、ppt等常规办公软件;57%的学生表示基本可以使用;19%的学生表示不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其中只有6%的学生有一定的图像、视频音频处理技能。收集信息的能力调查结果,95%的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意识不强,只有5%的学生有常用信息分类储存的习惯。
(二)职业心态与行为调查结果分析。职业心态与行为也称为职业品质,是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良好的职业品质是合格的从职者的必备条件。问卷分别从企业比较看重的敬业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等几个编制题项进行测试。调查发现,学生在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等方面表现良好,调查中89%的学生表示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守口如瓶,92%的学生不做任何有损企业形象的事情;63%的学生能与同事愉快合作,25%的基本上能与同事合作;只有12%的学生表示与人合作中很不愉快。这个调查结果比预期的要好,这可能得益于我校近三年以来的社团化建设和诚信教育的抓落实,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表现一般,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做到遵规守纪,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认真完成规定任务。但是,5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接受额外的工作,4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在业余时间钻研与工作相关的技能;服务意识方面,对待顾客抱怨等问题32%的学生表示主动耐心寻找办法解决,52%的学生表示会解决但会很烦恼,16%的学生表示会有点不知所措,创新意识相对较差。调查中,42%的学生喜欢简单稳定的工作状态,46%的学生表示喜欢稍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只有12%的学生表示很愿意尝试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
(三)基本职业能力调查结果分析。基本职业能力指的是在不同职业中普遍依靠和持续使用的技能,它们可以从工作之外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到发展,却可以迁移于不同的工作中,也可以称为可迁移技能。本课题从企业比较看重的主动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几个方面编制问题进行测试。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并不理想。学生在学习主动性,职场沟通自我管理方面都有很大欠缺。在主动学习能力的调查中,27%的学生没有学习计划,不主动参加各种职业培训;62%的学生没有学习计划但能主动参加职业培训,只有11%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计划且主动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沟通协调能力调查中,56%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沟通协调能力,有过为人际关系问题而烦恼,31%的学生表示懂得一些沟通技巧,但不会主动沟通,只有13%的学生能懂得沟通技巧并且会主动沟通,注重人际关系的开发与维护。在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中,11%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并且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73%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短期目标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17%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职业目标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在解决问题能力调查中,45%的学生认为自己遇到工作中的难题会主动思考或请教前辈等方法去解决,24%的学生表示会有困惑无助感,31%的学生表示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有逃避心理。在企业的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曾经有学生干部经历的毕业生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一般毕业生要出色。
三、职业素养提升对策
(一)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职业价值观是从业者考虑问题时所看重的原则和标准,是工作中内在的驱动力。因此,价值观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我身处在价值观多元社会,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同样冲击着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不少毕业生找工作把赚钱作为首选目标,因为他们面临买房、买车、成家等任务,往往忽略自己的职业能力提升,缺少长远的职业规划。据调查,企业在招聘和用人中最不满意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当前毕业生的不诚实现象日益凸显,夸夸其谈自己的专业成绩;二是小事不为,大事难当。对一些轻而易举就能干好的小事情,不屑一干,认为浪费了自己的青春。面对重大任务时,又因缺乏相应知识和经验而却步;三是不愿意吃苦,贪图享受,工作拈轻怕重,不愿同别人共同合作;四是好高骛远,喜欢指挥别人,刚毕业就想“当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哪个是鱼,哪个是熊掌?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自己,能够快乐的工作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的同时,引导学生澄清自身的价值观,培养对工作的健康合理的价值观。当现实环境与理想发生冲突时,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在职业决策时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明确哪些可以放弃,哪些必须坚持。
(二)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企业把良好的基本职业素养作为对个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企业在招聘新人时,要综合考查毕业生职业素养: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因此,加强校企文化融合,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显得尤为必要。将企业的优秀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活动当中引企入教。首先,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与企业相关的竞争、质量、效益、服务等职业意识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直接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竞赛、演讲,甚至是标语、标牌制作相结合,也可以邀请企业家进校园,定期开设企业家论坛、企业优秀人才的学术报告、优秀毕业生讲座与优秀员工座谈等。邀请本地优秀企业人才和优秀毕业生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态度培养的环境;其次,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优秀文化渗透到学校管理制度中,贯穿于专业教学中,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耳闻目染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亲历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态度;另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参加实践,感受企业的职业氛围,对照企业的要求反观自身的缺点,制定计划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加强全员社团化建设,帮助学生提升基本职业能力。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往往覆盖面有限,只有一部分性格活泼或者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有很多机会参加;平时性格内向的学生或者是习惯懒散的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去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全员社团化活动就是要求全体学生均参与到社团活动中,通过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技巧、自我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等。通过这个舞台充分自我展示自己的闪光点来提振自信。全员社团化活动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第一,每个社团要安排好指导老师,社团定期开展活动,相关部分对社团活动进行监督考核;第二,可以用积分制对每位学生平时的社团活动情况及时登记汇总,需要达到规定的积分;第三,学术型社团还依托校企共同进行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社团通过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新技术、新趋势,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为新产品的研发出谋划策,及时通过校园公众微信平台和校园网做好宣传和表彰,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学校还可以将全员社团化活动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让学生切身体验创新过程的快乐及社团活动对他们今后就业、创业的影响,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学生社团;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风建设;作用
学风是大学文化底蕴和办学理念的反映,关系到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效果。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重任,学风好坏直接关系到职教师资的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指出:“学风是教师的治学作风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逐步形成好的传统”。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是学生主渠道学习的有益补充。因此,研究学生社团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风建设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背景下,优质生源正逐渐向名牌学校集中,加之社会变化等各方面的影响,相对过去而言,扩招后的大学生素质明显下降。在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这个问题显得更为严峻。虽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也是教育规划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工作重心之一,但社会尚未形成普遍共识,没有认识到该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发展前景。因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先天不足,生源结构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并未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进而影响了学风。
在校大学生中,现存的学风问题主要有:一是缺勤、迟到、早退、上课吃零食等不良现象较多;二是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考试经常“挂科”,自己却不以为然;三是一些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对专业发展不明了,对专业前景没有信心。
学习模式与学生社团的关系
学风建设是学生、学校、教师共同作用的结果,学风就是学习的风气和习惯。大学生学习有三种基本模式,即教师参与程度较高型、学生自主型、社会参与型。
教师参与程度较高型这种学习模式强调知识体系,学习采取逻辑方法组织,这里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接受教师的传导,进而逻辑地理解并演化成贮藏的知识。运用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场所是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学习场所,适合通识性的普通教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具有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特点,学生的学习内容涉及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心理特征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要成为“双师型”一体化职教师资。因此,这种学科本位型课程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的培养需求和技能形成规律,难以激发该类学校学生的创造性和成长性。
学生自主型这种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需求、兴趣,学生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创造意义、产生知识,所以,学习成果有赖于学生的主动介入以及丰富的教育环境。学生本位课程设计的最大特色是采取作业单元的组织形态,而不是知识分科,借助调动了学习兴趣、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具体活动使学生获得行为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抽象的、成体系的关于主体的知识。这种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自身拥有的直接经验去积极观察相关的事物、现象,而且能积极地利用间接知识展开问题解决活动。这里的现成知识不是作为无意义的片面接受,而是作为必要的因素主动地组织。
社会参与型这种学习模式强调学生是社会一分子,不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学习是一种直接经验的活动,而且是一种集体活动的过程。课程必须凭借社会分析取得目标和内容加以设计,依赖社会分析而非学科或学生分析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强调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从以上三种学习模式来看,大学生学习的第二类和第三类模式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大学生社团提供了最主要的组织和场所。学生社团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它的自发性,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自愿集合的团队,其宗旨是团结和带动各会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与社团成员的成长成才服务。因此,它是一个跨班级、年级和专业的学生组织,会员在其中不仅得益于良好的学习与研究氛围,而且同伴间的交流也有助于他们在思想、心理、学习等各方面相互学习与相互影响,年级间的传递有利于优良学风的传承,专业型榜样则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学生社团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桥梁,通过社会调查、献血、服务公益事业等各种志愿者活动认识社会,与各阶层沟通,将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相关知识用于社会实践,加深对社科类学科的直接体验,触发学术性思考,同时学以致用的愉悦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社团的发展与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愿望。”他还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在寻求社会归属感的过程中,比以前更广泛地参与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学生社团的活动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过程。高校社团文化以其开放性、自主性和流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近几年来,学生社团按照学生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广泛分布。根据调查,50余个学生社团组织大致可以分为学术类、公益类、兴趣类、修养类等。学术类的有:考研互助协会、英语交际协会、世界语协会、心理学协会、电子e世界等;公益类的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中外学生交流协会、国防教育协会等;兴趣类的有:轮滑协会、羽毛球协会、武术学会、乒乓球协会、棋迷协会、风影动漫社、魔术协会、口琴爱好者协会、街舞劲区、网球协会、摄影者爱好协会、电脑爱好者协会等;修养类的有:星河文学社、海澜书友协会、红樱桃话剧社、书法美术协会、礼仪模特协会、古典乐社、塑身修型与防身协会、健身美体协会等。
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生社团活动月为学风建设增添了亮丽风景,社团学生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成为了学风建设的先进典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0届毕业生参加社团及他们考取研究生的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学术类社团的成员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大大超过全校平均比例,公益类和修养类社团成员与全校比例大体相当,兴趣类社团成员则大大低于全校平均水平。
社团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学风建设起着重要影响。一是跨系带动,互比互学。学生社团成员来自全校各二级学院的各个专业,知识结构不同,培养方案不同,成员们在社团里可以发现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变单一学习为复合学习,充实了学习内容,找到了优秀的学习榜样,促使他们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二是主观能动,自发自学。学生社团成员100%都是自愿加入,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成效。在社团中,成员们根据社团的特点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发现知识空白点和思维局限点,自主探究,自我挖掘,课上学与课下学相结合,促使学习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三是团队推动,共谋共学。学生社团成员多则百人,少则几十人,有相应的章程和负责部门,是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团队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行动,成员们变单独学为集体学,可以借助团队力量培养能力、共同进步。在学生社团中,学术类社团因其有较强的学术性、专业性等特点,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切实加强高校学术类社团工作,推动学风建设。一是要做到社团日常训练的规范性、延续性与递进性。大学阶段的学习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需要学生长期持之以恒地投入才能真正掌握。二是要努力创建教学相关部门支持学术类社团发展的有利环境,发挥教务部门在学生第二课堂中的应有作用。三是在强调社团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同时,加强教师指导。由于学术类社团主体是学生,他们专业知识积累少、科研能力弱、活动组织经验欠缺,专业教师与学生工作者的参与能有效克服这些弱点,同时可以在制度层面上保证学术类社团的规范化发展。四是在学术类社团中推行学分制,通过学分制吸引学生参加社团,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实现学术类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嫁接。
学生社团中的其他类型社团对学风建设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适当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学习效率是大有裨益的。另一方面,社团活动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如兴趣类社团中的轮滑协会、舞蹈协会等活动过多,反而分散社团成员的学习精力。因此,对这些社团要制定一定的准入门槛,并对日常活动精心安排,尽量避免影响学习。同时,公益类社团、修养类社团与学风建设也有间接联系。据调查,参加这些协会的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接触各类社会精英,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端正了学习动机,增强了参与竞争的信心,从而间接达到有助于学风建设的目的。
大学学风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组织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大力发展和引导学生社团,可以更好地带动、推动学生学习,进一步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马立.大学学风建设问题分析[j].文教资料,2008,(19):23-24.
[2]刘元英.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及创新素质培养[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4]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 上一篇:初中生校园安全演讲稿
- 下一篇:幼儿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