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28 18:1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开展社区教育

篇1

关键词:校外教育 青少年 探索

社区是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主要阵地,是青少年体验社会、实践社会的主要平台。社区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如何组织他们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校外活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如何依托社区教育资源,联合学校、政府部门和家庭构建起社区教育大课堂,增强青少年社会实践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探索。

一、健全组织,完善机制体制

社区要健全以社区教育中心为核心,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社区青少年教育网络。各级政府要将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范畴,成立由社区教育中心牵头,社区内学校、街道、司法所、文化站、团委、妇联、关工委等单位组成的社区青少年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了解辖区内青少年情况,加强对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统筹和指导。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工作活动运作自如的机制体制。

二、整合资源,完善青少年教育阵地

政府要增加社区青少年教育经费投入,对当地的社区教育中心、文化站、少年宫、家长学校、法制学校、校外辅导站、图书室、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全面向青少年开放,形成教育资源在社区共享,教育内容在社区结合,教育情况在社区沟通青少年社区教育良好局面。

三、加强队伍建设,增强青少年教育力量

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涉及面广,对象层次复杂,工作难度大,必须动员全社会来做。在发挥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作用的同时,着力建设一支来源多样、素质较高、责任心强、懂得社区教育规律、专兼职结合的社区青少年教育队伍。一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各社区担任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员,既解决社区教育工作力量不足和缺少专业人才的问题,又促进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效沟通、有机结合。二是充分发挥“五老”队伍作用。要充分利用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让他们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当好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员、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社会风尚监督员。三是积极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把社区各类人才社会热心人士和大学生等人员有组织地汇集起来,如各方面的专业人士、技术能手、村官大学生等,积极投身社区青少年教育,形成来源稳定、素质较好、结构合理的社区青少年教育志愿辅导员队伍。

四、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各类活动

开展各种各样、富有特色的活动,不仅能陶冶青少年的思想情操,而且能提高青少年的实践动手能力,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社区可以开展科普推广、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法制教育、家长学校等活动。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符合青少年特点,努力形成主题鲜明、新颖生动、富有趣味、感染力强的活动。使青少年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

一、高校学生社区的内涵与特征

“社区”一词是社会学上的一个通用术语,其最早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研究中。新华词典中将“社区”一词定义为“在一定地域内由相互关联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由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活动的人们所组成的区域性的社会实体。”社区包含了地域、群体等要素。那么何谓“高校学生社区”?高校学生社区,即学生宿舍、公寓及其周边区域,是学生集体居住的公共场所,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的一个重要空间和环境,是第一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第二课堂活动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学生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和格局日趋多样化,高校不同学生集中住宿,教学、生活管理相对分离等新情况,使学生社区的教育功能越来越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以及习惯爱好。高校学生社区是学生素质拓展、成长锻炼的重要舞台,是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社区,从静态上看,是指以高校为依托,由不同的学生宿舍楼群及其周边环境为载体所组成的空间场所,即公寓;从动态上看,是指一定群体规模的住宿生长期固定生活、学习所形成的人际交往关系群落。它既包括静态层面物的因素,又特定地蕴含着动态层面人的活动关系,而且更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关系。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管理服务的主要阵地。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学生社区管理格局日趋多样化,学生社区按学院、年级、班级相对集中住宿,学校教学、生活管理相对分离,学校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融入学校,加上发展中各方面矛盾日益突出,互联网、网络微博等新网络媒体的影响,学生社区已逐步转化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比较复杂的小社会,是学校安全问题的多发、频发地。在此背景下,学生社区的教育、管理功能尤其是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日益凸显,学生社区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秩序良性运转的大后方。高校学生社区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教育改革演进而来的。当下,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才观、行为方式与活动范围日趋个性化,高校学生住宿格局和管理格局也日趋多样化,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也日益突破传统。在学分制和“大类招生”教学管理的实行中,原有传统的“学校—学院—班级”纵向管理模式下的班级概念进一步淡化,学生思想教育和原有的管理组织依托弱化,出现了“真空”地带,需要新的管理机制。为解决学生社区中人群多样化、组织多样化和资源共享多样化的需要,用好诸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组织的社区情结,凸显不同学生个体、各类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客观上要求以学生社区为平台,打破传统的班级、年级界限,以居住区域、学生宿舍楼为基本划分单元,在原有的“学校—学院—班级”纵向管理模式下构建“学校—学生社区—学生宿舍楼”的横向管理机制,推进以“学校—学院—学生社区”条块结合的网络组织体系,形成纵横交织的高校学生社区工作教育管理网络。

二、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的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不仅要求“量”的增长,而且更注重“质”的飞跃,这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当前高等教育“量”的增长已初步实现了大众化,而“质”的变化还并不是很明显。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后勤化不断深入,构成高等教育的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宿舍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教育配套要素也有了新的内涵,不再简单作为学生的起居场所,而是像教室、实验室、文体场所等其它教育教学载体要素一样,附着了更加凸显的知识厚重和育人功效。学生宿舍区作为单个宿舍的集合体,也不再是单纯的学生住宿生活区,而是涵盖了学习、生活、休闲为一体的社区化概念。由此,一种新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学生社区”顺应而生。高校学生社区作为高校管理职能的一部分,其管理目标必然与高校的整体目标相一致,那么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质性飞跃,如何发挥高校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也就成为社区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高校学生社区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的一个重要空间和环境,是第一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第二课堂活动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既包括静态层面物的要素,又特定指向动态层面人的活动关系。表征上看体现为简单地对物的管理,但从特质来论,是一个组织、处理、领导包括人在内的复杂系统管理。新常态下,推进高校学生社区内涵建设,从理论上看,社区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条件下,如何开展社区工作特别是如何开展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如何发挥校园文化对育人的潜移默化作用成为需要研究和加强的新课题。从现实性上来讲,学生社区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更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以及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甚至关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生社区的教育管理工作如何,特别是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的情况,是保证学生社区发挥高校育人功能的关键一环。

三、如何建设高校学生社区

当前,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之一就是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最广泛的价值共识,促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实践中,如何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贴近实际的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理解、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实施了“先锋社区”建设。

(一)“先锋社区”建设的目标、内容

依托社区阵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拓展、延伸和提升。总体目标是:抓住社区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独特地缘优势,通过环境优化、文化打造、活力提升、和谐建构,采取学生乐见的形式宣讲、渗透、践行,使以“三个倡导”为基本构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时代精神的的特殊使命。在内容建设上,应把国家认同作为基本的国民教育,争取最广泛的学生参与,让青年学生成为引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先锋;凸显广大学生在有关社区建设的制度制定、实施、纠偏全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社区发展学生参与、发展成果学生共享,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应然”走向“实然”。

(二)建设“先锋社区”的主要措施

篇3

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对创建文明和谐新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不能只简单地理解为让社区群众走进图书馆借阅文献资料信息,而更重要的是要为社区服务,让图书馆员走进社区、走进群众的生活,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资源优势,创建文明和谐社区。

(一)帮助创建学习型社区,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为社区提供服务,不仅仅是让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阅读、查询所需的资料,由于受条件、设施和所存文献资料范围的限制,高校图书馆实际上也不可能完会向社会开放,而是利用自身人力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使高校与社区形成共生存、共发展的互动关系。这样,社区经济发展了、和谐了、安全了,群众文化素养提高了,也能极大地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样,高校图书馆把其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精神资源推向社区,不但能普及现代科技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技能,使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居民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学习型社区的创建,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二)促进文明社区创建,构建和谐新社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使市容市貌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是社区也常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如聚众赌博、伪科学、封建迷信等,给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未成年人理想的确立形成很大影响,严重的可以使社会风气恶习化,甚至影响到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高校图书馆通过向社区开放,为社区服务,组织阅读、图片展览,开展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反封建迷信、崇尚科学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形成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文明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构建和谐新社区。

二、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应把握的主要内容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开放,服务社区,应着重利用人力知识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居民开展教育,服务前要对他们的知识需求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发展的愿望,从需求实际出发,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有利于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活动,使社区文明、和谐地健康发展。就当前形势应着重抓好以下服务内容的落实:

(一)提高生活技能教育服务。要想使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内容能够赢得居民的喜欢,吸引居民积极踊跃参加,必须使所服务的内容贴近居民的生活,能指导居民的生活实践。

1、开展家庭实用技能教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产品、家用电器等服务着家庭的每个生活环节,对这些电器产品的使用、保养、维护等知识也就进入了每个家庭,如微波炉、电磁炉以它的干净、方便特性吸引了很多人,几乎每户居民家中都在使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发生事故,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对于电器的使用、保养、维护常识应作为社区教育的经常性内容,可以开展知识讲座,也可以开展使用经验交流,解答群众疑难,尤其对老年人和接受、记忆能力弱的人要开展经常性的教育与“一对一”服务。

2、开展衣食住行科学常识教育。衣食住行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但这些都有科学性,如果计划不合理,打算不周到,花同样的钱达到的效果可谓相差巨大。因此,对衣食住行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就能极大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居民生活得更健康、更有品位。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便利的条件制作生活科学常识小册子,开展生活小常识讲座,制作板报宣传,让生活在社区的居民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科学生活的知识,把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传递给居民,使生活常识能指导他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开展理性消费、依法消费观念教育。随着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在全社会的分享,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市场物质供应又丰富充足,给居民消费也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但是居民如何理智地消费、如何甄别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欺诈性广告以及个别商家设置的消费陷阱,这便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掌握信息资源丰厚的优势,对居民进行理智性消费教育,可以制作辨别真假商品的宣传图板,进行真假产品对照,讲解识别商家在促销过程中可能设置的消费陷阱,提高打击伪劣的能力。

(二)抓好社区家庭凝聚力的培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平面、立体媒体对家庭的影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在逐步减少,邻里互不相识,就连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在逐步减少,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不能只把自己当作高校文化的传播者,而应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延伸服务,通过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1、在社区开展读书评比和文体比赛活动。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优势,选择一定的课题范围,如如何消除“代沟”、如何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等问题进行探讨,让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借书阅读,探讨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然后选择一定的机会进行交流评比,评选优秀予以奖励,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还可根据社区居民生活特点,联合高校体育专家,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锻炼体魄,陶冶情操,也增进社区家庭与家庭、家庭成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和谐社区的发展。

2、贴近生活,组织专家进行婚姻家庭知识讲座。高校图书馆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有关心理、婚姻家庭方面的专家,就社区居民关心的生活问题,组织有关婚姻家庭、婆媳关系如何处理的讲座,促进夫妻相互理解、正确处理好婆媳关系,以及对子女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让服务更贴近广大居民的生活。

3、组织志愿者开展送温暖活动。送温暖活动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走出去就是与学生会联手,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或者敬老院为老年人、生活不便的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孤寡老人谈心交流,培养其生活自信心和勇气,给他们生活的希望,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清扫社区卫生,维护社区公共设施,取得居民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任,看到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请进来可以让社区少年儿童走进校区、走进图书馆,由大学生志愿者为他们讲解科技发展趋势,举办电脑知识讲座,介绍电脑的操作技能和网络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立志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使社区和高校互动,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共同发展。

篇4

2020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

今年“爱眼日“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关爱低视力患者

提高康复质量“。为普及低视力防治康复知识,提高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眼健康,某某社区在某某街道办事处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号召,做好宣传等一系列的活动,先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有效方案此次爱眼日活动受到了广大辖区居民的重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环境卫生、健康质量的要求更加的提高。

开展“爱眼日“宣传活动对提高低视力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水平、预防眼病、保护人民群众眼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我社区按照上级下发的要求,制定“爱眼日“宣传活动法案,更有效地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二、深入开展活动,增强健康知识如今,人们经常处于熬夜、失眠、频繁使用电脑等超负荷用眼状态,导致视力下降。

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们的眼睛视力水平明显下降。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儿童近视发病率接近60%,居世界第二,人数居世界之首。伴随着高度近视所衍生的许多眼疾,正威胁着许多儿童的视力及眼睛健康。针对这一情况,6月4日,我社区再次同社区门诊联合举办建康义诊活动,请社区大夫就我们日常生活总如何保护视力,生活中哪些食物对眼睛有益等方面的知识做讲解。并且以“如何保护孩子视力“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简单的知识讲座。广大居民都对如何保护眼睛,保护视力有了深入的了解。

此次活动的开展,使人们意识到普及眼保健知识和防盲知识的宣传非常重要和及时。认清视力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防患于未然,加强预防、保健,增强自觉爱眼护眼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通过此次义诊活动,以知识讲解的宣传形式使人们对眼睛的认识,对视力的重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应该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使之家喻户晓,让人人都来关注自己和亲人朋友的视力健康,牢记爱护眼睛就像爱惜生命一样,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光明。

篇2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青少年眼健康”,为了广大青少年的视力不受损害,某某初级中学团委响应上级号召,开展爱眼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在爱眼日宣传和教育中,我校团委成立了爱眼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学校团委具体负责宣传和教育工作,各班班主任及团支部具体领导班级宣传和教育,体育教师负责做好眼保健操的指导和管理。

二、加强了爱眼日的宣传和教育建设我们利用学校《晨星》广播、班报、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阵地,加强爱眼日材料的学习和宣传。

篇5

二、结合学校和社区教育实际,确定社区教育活动内容。社区教育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如何开展活动?如何有效利用社区教育有效资源开展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学校领导与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专门召开了专题会,具体研究拟定了学校社区活动计划、活动方案和落实措施,最终确定了三大社区教育主题:一是感受文化熏陶,构建书香校园和书香社区。目的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图书资源,倡导社区居民和少年儿童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进而提升生命质量;二是加强家庭教育,为孩子创建成功避风港。我们涉及的辅导项目主要是现代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教策略咨询两个方面;学校遴选家教名师和社区相关人员,以召开主题家教讲座,设置家教咨询台,公开家教咨询热线,名师进社区、进家庭等形式,针对独生子女行为、生活和学习习惯、儿童沟通能力培养、特殊家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相关交流和探讨,并能为社区和家庭排忧解难。三是挖掘社区德育资源,使学校德育教育得以延伸和补充。学生走出学校,融入社区,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充分体现自身价值,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使学校德育工作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三、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和社区服务小队建设。加强学校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协作意识,有利充实教师的学生精神生活,有利于“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与“自我实现”的时代风尚的有效融合。我校志愿者队伍在原有的基础上,于年3月进一步扩容,近400名学生及40余名教师在学校集体注册。校少工委根据社区和教育活动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意愿,把这一整体整合组建成9个大组(环保、家教、宣传、护绿、雷锋、自主、文明、小交警、小记者),在学校少工委的统一组织下分门别类同时开展活动。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至今组建校志愿者服务队与七个社区、消防支队一中队、公园、庙博物馆、干休三所已进一步加深联系,紧紧半年时间就已开展了10余次大中型和20余次小型(爱绿护绿)的社区服务活动,参加人数总计400余人人,活动时间总计约600小时,获市区级不同媒体的报道10余次,特别是在学雷锋进社区、红领巾一条街和名师进社区等大型活动中,充分展现校志愿者和学生的良好素质,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在不断的实践与反复思考中,少工委也积累的一些成功的经验,校志愿队基本形成了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各级学生组织为阵地,各种节日活动为载体的建队理念。

三、特色带动,追求实效为了把社区教育落到实处,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社校交流、服务社区和锻炼学生的舞台,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社区教育活动:

1、组织开展了“雷锋小队进社区”活动在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周年来临之际,为弘扬雷锋精神,顺应“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共同建设一个和谐、文明、安全的社区,我校组织团员青年教师和“雷锋小队”成员共计52人走进社区,开展了发放“构建书香社区和书香家庭”倡议书、环保宣传、爱绿护绿、擦拭社区宣传栏、参观社区文化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通过本次活动,广大团员青年教师表示要在今后工作中发扬雷锋精神,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同学们决心以雷锋叔叔为榜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做一名好孩子,在社区做一名好居民。本次活动在市区两级电视台和日报上进行了宣传报道。

2、精心开展了“红领巾一条街”活动为努力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弘扬通天街文化,月日,学校与社区和通天街社区,以“兴古街新风,展泰山文明”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红领巾一条街”共建活动。活动中,20名少先队员带表撰写了《致社区经商户的一封信》,并向通天街沿街门头经营业户进行宣读和发放,倡导商户文明经营、诚信经商,为学校和社区创造良好环境。学校还组织大队委成员打扫了通天街街道,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努力净化通天街的周边环境,向社会展现少先队员良好的风貌。学校还组织教师志愿者深入社区和通天街社区,开展了爱绿护绿、环保宣传活动。最后组织了“我为学校献计策”金点子征集活动,让广大经营业户和市民为学校、学生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在此次活动中,广大教师、学生及经营业户积极参与,收到良好的效果,泰山区电视台也做了相关报道。

3、组织开展了“名师进社区”家教咨询活动为促进家校交流沟通,解决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困惑,共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月日和日上午,我校开展了两次“名师进社区”家教咨询活动。学校从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中精心选派的八名优秀教师,与升平社区干部一起,站街头,入社区,进家庭,发放《家长如何成就学生》倡议书,向居民了解家庭教育情况,解决居民提出的教育困惑,并积极征求社区干部、社区居民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社区、家庭、学校形成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与发展。

4、开展了“特色小队”进社区活动。为配合社区教育的灵活开展,我们鼓励队员们自发成立了各种特色小队:“爱心”小队献爱心,“雷锋”小队去助人,“环保护绿”小队进行环保宣传,“交通小卫士”小队维持交通秩序,“我爱我家”社区小队建设美好家园,“小记者采访团”进行采访报道……我校的特色小队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队员们在广阔的天地中快乐体验、健康成长。其中“雷锋”小队,“我爱我家”社区小队、“小记者采访团”已经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1)、“我爱我家”社区小队“从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是“我爱我家”社区小队的活动宗旨,每周三下午,在学校附近的社区里就会出现一群学生,他们有的扫地,有的捡拾各种垃圾,进行垃圾分类,有的向行人分发环保宣传材料,这就是我校的“我爱我家”社区小队在活动。他们的行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2)、“雷锋”小队多少年来,雷锋那种毫不利己、专为别人的精神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成立“雷锋”小队的目的就在于让队员在活动中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这些“小雷锋”的行动,不仅受到了老师、同学的好评,更重要的是队员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雷锋精神的实质。

3)、小记者采访团我校于年便以成立“小记者团”,成员来自学校四五年级,采用中队推荐、层层选拔的方式组成。这些同学普遍具有自信、好奇、热情、精力充沛、写作能力强的特点,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每年节假日,这批“小记者”就走社区、下基地、进工厂,用一双双“新闻慧眼”去搜集教育信息。如学校每年“消防安全日”组织的“走进消防营,安全及心中”活动,少先队建队节组织的“追寻英雄成长足迹继承老一辈革命传统”,均留下了“小记者”们的身影。

四、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强化了家庭教育现代化平台。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在家的时间越来越长。为了让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学校树立大教育观,坚持办好家长学校,提升家长育人素质同时安装了因特网家校互动系统,建立了家教园地,开辟了课题研究、专家讲座、工作动态、社会回声等专题栏目,家长可以随时上网查阅家教知识,专家讲座中教育专家的家教指南,受到了广大家长的青睐。

五、认真做好了贫困家庭学生的救助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贫困学生救助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学校一是成立了由学校副校长同志任组长,其它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处室主任、副主任为成员的贫困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二是研究并制订了《市第一实验学校贫困生救助方案》。方案对资助对象、贫困生认定范围、申报程序、救助实施办法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三是严格程序,认真做好贫困生评审和落实工作。在学生个人申请、班主任、教学科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学校又选派专人组成5个调查小组,进社区和家庭进行走访核实,通过询问、查看,掌握贫困学生特别是特困学生的情况。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将贫困生确定下来,同时,并将结果及时公示,保证了工作的公平、公证。

六、加大了社区教育的宣传力度。

1、开辟社区教育网站,及时传送社区教育信息。

篇6

关键词:走出校园、把教育带进社区

长春市朝阳区富锦小学位于天宝街405 号,在红旗街天宝社区。与吉林省戏曲学校相邻,周边人文环境浓郁,教育资源深厚。为构建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搭建了平台。根据区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因此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把教育带进社区。

一、加强领导,健全社区教育组织。

为切实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保障社区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和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社区教育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工作,建立社区教育网络和工作流程,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我校和天宝社区每年都要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共同研讨,科学筹划共建项目,追求最佳和谐的共建方式,并进一步明确分工和职责,共同制定学校和社区共建制度。

二、结合学校和社区教育实际,确定社区教育活动内容

社区教育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如何开展活动?如何有效利用社区教育有效资源开展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学校领导与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具体研究拟定了学校和社区活动计划、活动方案和落实措施,最终确定了社区教育主题:《小戏迷俱乐部》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感受文化熏陶。

我校的很多家长及居民中有很多老戏曲艺术家。很多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艺术熏陶。为了营造与学校相协调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氛围,2004 年我们学校在天宝社区成立了“小戏迷俱乐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首先我们组织孩子们利用节假日绘制戏曲脸谱。通过孩子们在制作脸谱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他们进行艺术的熏陶。使他们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其次我们请来了社区的老艺术家闫宗义老师利用周三时间组成小戏迷社团,孩子们学唱京剧,并加以推广。小戏迷俱乐部活动带动了学校的各项活动。

(二)社区教育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纽带。

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学校教育效果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和对学生要求的一致,而社区教育是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桥梁和纽带。近几年来,我校依靠社区不断健全、完善与家长的联系,使广大家长成为学校改革的参与者、支持者。在我们开展小戏迷俱乐部活动的同时,邀请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给我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并定期召开家长会,请来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使他们以身作则,做合格的父母。学校通过家长学校给家长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搭起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

(三)社区教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社区是青少年活动,娱乐,学习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地方。良好的社区环境,浓郁的教育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天宝社区成立了富锦小学社区教育基地。我们涉及的辅导项目主要是开展以儿童彩塑--- 戏曲脸谱为主要内容的京剧艺术教育。并组织学生在“小戏迷社区俱乐部”活动,“小戏迷”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为社区的老年人演出十余次,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温暖和物质上的帮助。同时,小戏迷志愿者也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种文体活动,在2005 年《社区欢歌献给党》文艺晚会上,小戏迷们演出的《沙家浜》选段,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同时在重阳节,社区家庭才艺展示上,都有他们精彩的表演,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独特的内涵。小戏迷俱乐部活动的开展,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多家媒体对小戏迷俱乐部进行了报道。

三、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和社区服务小队建设

篇7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即是使教育对象知识、观念、行为改变的统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

目的: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手段:

语言教育方法:口头交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小组座谈。

文字教育方法:卫生标语;卫生传单;卫生小册子;折页;卫生报刊;卫生墙报;卫生专栏;卫生宣传画。

形象化教育方法:图片、照片、标本、模型、示范、演示等。

电化教育方法:广播、投影、录像带、VCD等。

效果评价:

近期效果评价:主要是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中期效果评价:主要是指目标人群的行为改变,评价的指标为:健康行为形成率、行为改变率等。

远期效果评价:是对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评价。包括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的变化。主要评价指标有:生理指标、心理指标(人格测量指标、智力测验指标、症状自评量表)、疾病与死亡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等)、生活质量指数(生活质量指数、ASHA指数、功能状态量、生活质量量表等)。

健康传播技巧:

人际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一种直接的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这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是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标语、板报、宣传单张、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向社会人群传播信息的过程。

组织传播:是指通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而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自我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这是人类进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生物学基础。

健康教育计划范文:为贯彻落实全县健康教育工作精神,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群众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和环境质量,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指导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以达到营造健康的环境,培育健康的理念,优化健康的设施、完善健康的服务,拥有健康的人群的目的。使辖区居民群众掌握有关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增强创建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形成一定的健康行为规范,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工作重点

1、健全机构,强化职能

充实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进一步发挥以社区领导干部、居民小组长为主体的健康教育网络的作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办好健康教育居民学校,以社区健康教育为主,组织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学习培训、座谈,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健康教育学习培训每年不少于两场,做到授课有计划安排、有记录,开课率达100%。

3、广泛宣传,增强意识

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增强群众健康意识。利用宣传栏等阵地向居民宣传健康保健、卫生科普知识,每季度更换一期宣传内容,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人人讲卫生的好风尚。

4、创新方式,丰富载体

探索创新健康教育活动方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开展上街入户宣传并发放健康知识材料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抗病能力,同时举办健康讲座,以中老年人、妇女为重点的常见病、多发病保健咨询,开展健康保健培训。

5、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今年重点做好流行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宣传怎样防治的基本知识。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消灭四害孳生地栖息场所,降低蚊虫密度。

6、开展控烟教育,构建和谐社区

积极开展倡导不吸烟、不敬烟、主动戒烟宣传以及吸烟危害健康等宣传活动。加强对公共场所、单位的控烟宣传,并设立禁烟标志与制度,让无烟场所真正走进社区居民的生活。

7、加强重点人群教育,推进人口素质全面提升

篇8

一、开展社区早期阅读活动的意义

(一)促进全民阅读,提升家长指导阅读的能力社区早期阅读既是成人与幼儿进行互动阅读的过程,也是成人自己阅读成长的过程。这要求成人必须对文本有一定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把握现代新兴的读写模式,才能正确地指导孩子掌握与读写发展直接相关的许多能力,如家长应了解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不同,能以不同的方式让孩子接触书写,能通过背诵、熟悉图画书的途径让孩子接触阅读,能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中让孩子学习认识一些文字。此外,作为早期阅读的直接引导者,家长还要能够发现文本潜在的系列挑战性问题,能够寻找与早期阅读研究相关的新知识,并能把那些新知识与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升华自己对社会、生活与艺术的认识,从而能够给孩子提供更高层次的指引。总之,作为早期阅读的指导者,成人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与其阅读知识的“渐进、分化”同步进行的,同时他必须具备认知心理学、阅读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准确地把握书中传达的信息,建构相关故事框架。更为重要的是,指导者应该具有阅读的情感和兴趣,才能向孩子传递一种阅读的热情。[2]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在社区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其实是为全民构筑理想的阅读平台,建立促进全民阅读的有利阵地。

(二)挖掘社区资源,丰富幼儿的阅读内容通过开展社区早期阅读活动,能够广泛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并发挥其价值。社区阅读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能够成为幼儿观察与“阅读”的情景资源,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情景或自然景观等。二是各行各业所蕴含的已有资源,如社区里的图书城、图书馆、超市、影剧院、学校及工作人员等,这些都能为早期阅读提供丰富的内容。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提倡社区早期阅读,就是利用现有资源,丰富广大群众的阅读内容,扩大广大群众的阅读面,提高广大群众的阅读能力,帮助大众树立阅读资源就存在于社会、社区之中的理念,从而有效开发利用各种潜在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三)实现动态式阅读,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经验把孩子带入大自然和大社会中去阅读,是一种动态的阅读。这与在幼儿园开展的图本阅读有很大的区别。社区中的阅读资源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多是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想像和思考,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述其所见所闻,并运用相应的艺术手段(比如绘画)把它表现出来的“情景”式阅读。如社区老年艺术团常常有地方戏表演,幼儿园就可以利用这一资源,组织孩子们到艺术团了解地方戏,展开早期阅读活动,包括首先让孩子学说地方话,重点是学听在剧目里出现的内容;其次是听主要演员或导演讲述戏剧故事;第三是看戏剧表演、组织讨论剧情;最后引导孩子尝试表演某一片断,讨论这一片断的角色特点和故事情节特点等。这种动态阅读活动十分适合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其学习成效是显著的。

二、开展社区早期阅读活动的途径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支持系统应当为幼儿早期阅读提供良好的帮助,这是支撑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国外,依托社会化、产业化的服务链条向家庭和幼儿园提供早期阅读教育服务是政府服务的一大特色与内容。在美国,跨国性的教育服务集团通常拥有一支专门的儿童读物创作队伍,由一批高学历且具备儿童教育背景的专业成员组成,他们会有针对性地、有系统地出版大量高质量的儿童读物、家长读物、亲子共享读物。[3]国内也有不少城市的社区重视阅读活动,一部分社区设有阅览室,学生和居民都能来此借书;还有的社区承办亲子阅读节,如与幼儿园联手举办童谣民谣吟诵会,定期送书给幼儿园和社区周边居民阅读等。大的读书环境是构成小阅读环境的重要基础,营造能对幼儿产生终生影响的阅读氛围,并由此带动全社区的人都重视阅读,以此提升国民阅读能力,是需要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来运作和承担相关业务工作的。

(一)成立社区专门的阅读机构,建立“快乐阅读网站”在社区成立专门的阅读机构(包括阅读协会),建立“快乐阅读网站”,其目的是借助各种社会民间团体组织的力量,形成早期阅读的坚强联盟,鼓励家长在社区“阅读站”进行现场亲子共读,同时邀请教师或热心的退休人员作现场观察指导。阅读协会成员可深入家庭,观察指导家长的亲子共读活动,解决家长在共读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不断改进家长的指导方法;还可以在社区开辟“亲子阅读趣事点播”栏目,促使家长在与孩子的共读过程充分体验快乐,并将这些趣事记录下来,投放到栏目中。社区还可以通过“快乐阅读网站”向家长和孩子推介优秀读物,并通过“阅读支招”的形式,每周推出一种新的亲子阅读指导形式,让家长在互动式的学习与实践中,体验不同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使家长感受到亲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的心。有了社区专门的阅读机构和网站,就可以改善我国目前政府尚不能提供足够的阅读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公共服务的现状,改善我国尚缺乏高一级阅读研究与实施机构所带来的弊端。当然,要真正发挥社区在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提高相关人员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培训社区师资,规范社区的早期阅读指导和加强家长的早期阅读指导能力都是极其重要的。

篇9

关键词:老旧社区;社区教育;人口文化状况;学习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刚性需求;软性需求

对于老旧社区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在不少地区将建设时间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落后、功能配套不全、没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小区称为老旧小区,我们在日常社区管理工作中,将老旧小区较为集中的社区称为老旧社区。大学路街道办事处现有社区11个,老旧社区占到三分之一,因此,如何发展好老旧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如何办好社区教育对于提高辖区居民素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社区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力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有的放矢,需要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需要惠及民生,需要紧接地气。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文化状况和学习的需求,以便能为上级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我办辖区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老旧小区开展数据采集,对这些小区内居民的人口文化状况和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这些社区居民的人口文化状况和学习需求。

本次调查问卷首先对被抽样调查社区的人口结构进行了摸底,居民人口情况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1.中老年人较为集中,其中企业离退休人员、独居老人较多,且多数收入相对较低;

2.外来流动人口较多,这些人群中一部分为从事餐饮、零售、服务、建筑等行业的人员,一部分为个体经营者,一部分为在城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3.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等所占比重也较之新建社区要高一些;

4.近几年来新买房的外地迁入人员,这些人员社会情况较为复杂。

基于以上人口结构情况开展了文化状况调查,不同结构的人群,文化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得出基本结论如下:

1.受到时代条件因素的限制,中老年人群普遍接受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学历层次也相对较低,多为初中到高中文化程度,但人生阅历较广,有着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

2.一部分外来人员接受教育较少,文化水平不高。一部分外来人员接受过大专及以上的高等教育,他们多数为在各类公司企业就业的人员,租房居住,流动性较大;

3.在这些社区居住的居民中,很大一部分为初中或高中毕业后便参加工作,但有不少人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学习,通过电大、夜大、成教、函授、自学考试等方式取得了大专及以上学历,并且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经历和阅历;

4.新迁入人员中,一些是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他们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这部分人群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较高,各方面素质也较高。另外一些人员学历层次从初中到高中不等。

关于居民群众学习需求的调查结论:

1.中老年人群的主要精力一方面放在子女和家庭上,另一方面放在健康养生方面,尤其是退休在家的老人,子女大都已经独立成家,自身也有一定的积蓄和固定的退休金,所以怎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怎样保持好健康,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因此,中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主要集中在健康养生、疾病预防治疗知识等方面;

2.就业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每个人都要面对就业这个问题,有就业需求或打算创业的人群,非常希望能由政府、社会组织等相关机构为他们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创业辅导、劳动法律法规普及、政府优惠政策讲解等方面的服务,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来为他们创业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机会;

3.学生家长希望自己所在的社区能为他们的孩子提供课业辅导、课外兴趣爱好培养、未成年心理辅导等教育服务,希望通过开设这些辅导课程,帮助自己家的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培养他们有更多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才艺,使孩子更好的成长成才;

4.一些家庭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家庭问题,如亲子关系不和谐,夫妻关系出现危机,子女出现叛逆情绪甚至是行为偏差等,这些家庭都非常希望能有专业的机构或组织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学习如何应对和处理家庭问题及情感危机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达到家庭和谐,关系融洽的目的;

5.社区内的一些居民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很强的学习欲望。比如,一些运动爱好者非常希望能有专业老师为他们提供辅导。一些爱好美食的居民,有自己下厨的喜好,很希望能学到一些地道的烹饪知识。一些爱好书法及绘画的,非常希望能得到名师的真传。

将上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可得出如下判断:第1至第4条的学习需求可以称之为“刚性需求”,而第5条的学习需求可以称之为是以丰富生活为目的的“软性需求”。

通过本次调查,可得出基本结论如下:

1.老旧社区人口结构差异性较大,从而造成文化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

2.老旧社区居民已普遍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愿意参与社区学习和教育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

3.社区居民的学习和教育需求以社会文化生活类的教育需求为主;

4.社区教育活动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社会能为居民提供的免费教育服务与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5. 政府、社会应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便吸引社区居民更广泛、更深入的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

篇10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

我们社区把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社区议事日程,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五老工作队伍,明确五老工作队伍职责,强化工作要求,使关心下一代各项工作做到了制度化、经常化,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关心下一代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我们社区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了人人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工作氛围,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加强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我们社区始终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开展各类健康有益活动,营造青少年学习、生活的良好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青少年高尚道德情操。我们社区和五老工作队伍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辖区青少年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帮助青少年吸收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宝贵营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起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同时结合青少年实际,深入开展社会公德、个人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新风尚,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之健康成长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我们社区和五老工作队伍着力抓好青少年法律法规的宣传实施工作,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讲座、组织青少年参加法制教育基地,组织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充分利用具有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社会热点问题、世界禁毒日等有利契机,以正面引导为主,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危害性的认识,推动社区居民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推动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业,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法制教育,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制意识,近年来,我们社区青少年没有发生重大违记违法事件,促进了平安社区建设。

(三)开展环保教育,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社区和五老工作队伍深入开展对青少年的环保教育,举行“环保知识竞赛、未成年人跳蚤市场、争当环保小卫士”等活动,在增强青少年环保意识的同时,倡导青少年过节约生活,要在吃、穿、用、行等基本生活方面做到勤俭朴素。吃,讲究吃得卫生,吃得营养,决不大吃大喝,浪费食物;穿,以简朴为主,穿暖就好,有的穿就不买,能穿的就不扔;用,爱惜每一样用品,用完用光,不喜新厌旧,随意购买新用品;行,倡导步行、骑自行车,能骑车的就不坐车,能爬楼梯就不乘电梯。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减少“跑、冒、滴、漏”。用完水后,拧紧水龙头,不让漏一滴水;先洗衣,后拖地,提倡水循环使用。用电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合理设置家庭空调温度,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对家庭垃圾进行分类,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扔到相应的垃圾桶中,促进废物利用,变废为宝。通过过勤俭生活,节约地球资源,来保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