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现状范文

时间:2024-03-28 18:1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现状

篇1

农村经济是所有关于农村区域的一切经济活动,或者与所有经济体相关联的一切农业生产活动,所以农村经济关系代表着农村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自从我们经济腾飞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也得到了相应提高,特别是以小区域的农村经济体,数量之多,奠定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在最近一些年,农村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的加快,初步统计已经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急速增长时期。深思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农村城镇的特点是级别低,数量多,它围绕着城市的边缘,作为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纽带。农村城镇化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发展,从而达到了农村与城镇人口的比例相互平衡,这对经济平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使农产品的销售更加畅销,也极大增加了农业人口的收入。所以促进农村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农产品质量太次

随着贸易在信息时代的影响变得国际化,我国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涨幅达到几倍。但是由于我们地域广阔,农业产品分布较为分散,直接导致农产品供应不及时,从而造成产品滞销。又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品众多,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和技术设施相对比与国际水平还是远远落后,这就暴露了我们农业品质量问题,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失去了竞争力,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现代社会,人民越来越注重健康,所以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农产品质量不达标,就难以被消费者认可,这直接断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

(二)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长期不足

农村的经济投资力度不够,这直接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自身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是引入资金不够。由于农村生活竞争力相对城市比较低,所以产生的压力并不是很大,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间接地使农民安于现状,这?哟蟠蟮慕档土伺寰?济的发展速度,所以积极性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占有特别重要的因素。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我国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落后,农业的经济结构生产不合理,缺乏有特色的主产品,农产品基本都是自产自销,小农思想,很难发展农村特色,在向外拓展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多阻碍。

三、对于改善农村经济的建议

要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合理的制定方案,来改善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

我国的农产品在质量方面还是比较落后,如果依然使用陈旧的方法和设施,那么质量是不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因此要积极学习国际化先进技术,引入高科技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于质量的要求,这样才不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尽量做到供需平衡,看清市场,使得农产品不滞销,物有所用。

(二)改善农村思想

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首先要增强农民的思想素质,改善农民的思维方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要积极做好配合工作,调动农民努力搞好农业生产,让农民都具备一定的团队感。要多传授于农村人员农业技术,可以多组织农业培训课,不断促进农村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以及科技意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快速有效,让人人都为农村经济尽一份力,建设社会新农村,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要求也随时增多,要随时掌握市场经济需求,根据市场供需,制定对应方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得农产品生产多元化,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满足市场所需,生产链才能保持良好的活力。

(四)对农村发展制定优惠政策

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减免农民各种税收,增加扶持政策。如今物价飞速上涨,农业生产成本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翻了很多倍,以往的对农扶持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因此政府应该投入一定的扶持资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负担,这也间接地促进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度。只有从扶持农业这个切入点入手,才能彻底打开农村经济翻天覆地的改变。国家只有把经济基础做牢靠了,人民生活水平太能达到新高峰。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063-02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目前,部分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 单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1]。一是学校认识不到位 。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 补充形式,是“软”任务,只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因而没有引起高度的重 视,也没有摆上学校的重要日程。二是大学生不重视。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 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之没有成绩考核方面的硬性规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的 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也抱着一种游玩、观光的态度[2]。三是家长不支持。部分 学生家长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各类证书的获取才是最重要的, 社会实践不过是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甚至有的认为社会实践是 不务正业。加之社会实践往往到艰苦和落后的乡村去,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吃苦受累,因而支 持力度不够,以致实践活动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难以取得各方理解和大力支持,不能持之以 恒地开展下去。

2.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

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绝 大多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面较窄。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多以利用假期分散返乡调查实践为 主。或者在暑期象征性地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用短短的几天时间下乡参与社会实践 活动,大多是做些简单的参观、走访、调查后便草草收场。因本身缺乏专业性的指导,缺乏 严格的各种保障机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一种虚多实少,流于形式的活动。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缺乏系统性、层次性,运作不规范、不稳定,基地数量少 、类型单一等问题,造成基地建设难,稳定更难的现象,根本无法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 利开展和实施。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针对性、实效性差

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新。很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 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仍停 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而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内容空泛不丰富,缺乏多样 性和针对性,往往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没有针对社会实际,尤 其是农村的实际。没有考虑到群众的所需,尤其是农民的所需,没有真正达到为社会发展做 贡献,为群众做实事的目的。三是注重表面效应,缺乏实效性。大学生社会实践仍然存在 宣传得多,实际做得少,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得多,平时坚持、主动做得少的现象。

4.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短缺,社会投入严重不足,实践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顺利组织和实施,但目前经费问题制约着活 动的开展。一是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专项资金的投入。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中,没有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和保障,而是在组织实践活动之前,临时向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 申请经费,得到的经费也是极其有限的,很多时候还要院系和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活动费用 ,这势必会影响院系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有些单位怕花钱、 嫌麻烦,特别是经济落后不发达地区,更怕凭添经济负担,不愿接待。

有的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没有明确实践环节的时间比 例和计划安排。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把社会实践课程作为必修课,并制定出课程的大纲,规 定学分以及必要的考核手段。对参与社会实践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没能进行科学的 质与量的分析考评,给出成绩、学分。没有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成绩档案,将其与奖学金的评 定、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评选、团员民主评议、推优入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推荐就业等 挂钩。对参与和指导的教师,工作量上没有体现,未将其表现、能力和成绩作为评选先进、 评定职称的依据,影响带队老师的积极性。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和路径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和计划

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 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四 有”新人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大学生巩固知识,完善智能结构,增长才干都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制定与大学生各学习阶段和各专业特点相适应的系统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并编写 教程,规定实践课时数、学分,规定实践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要求,配备专门指导教 师,使之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并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各种评优挂钩。

学校党、政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领导。要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由 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党(校)办、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科研处、研 究生学院、招生就业处、人事处、后勤处、保卫处等单位为成员。各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 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从组织上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2.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想出成效,就必须整合各种资源,夯实基地建设。一是要改变 传统观念,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多渠道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寻求地方政 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3]。二是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加强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 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每 个学校、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长期坚持,使学生受锻炼,当地见效益 。要明确学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在基地建设和运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真正为服 务地方做实事,让他们看到社会效益。三是变单一型基地向多样型基地发展。目前大学生社 会实践基地类型有教学、科研、实习、传统教育、社区服务、勤工助学等类型基地,学校 还要根据省情、市(地区)情,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模式、功能。 四是社会实践基地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智力及专业优势,找准项目,要切实把建立 实践基地,优化实践环境,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多方共赢,使社会实 践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稳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3.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和载体,增强其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 和勤工助学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的特征 ,拓展创新的活动项目,丰富社会实践的时代内涵,使其在内容形式及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 展,赋予其更丰富的时代特色和生机活力。

积极推进社会实践与“两课”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多种 形式的社会实践是“两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对高校的德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

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调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提高社会实 践活动的效果尤为重要。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作为一门必修课,在规定学时、 学分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

社会实践考核评价可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形成学分,记入学生学分 档案。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一是成立二级评估委员会或小组,实行定性定量考评,坚持 学生自测与集体(小组)评估相结合。二是如实记录社会实践活动各项资料、学生具体表现 以及实践单位评价。三是学院(系)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接收、反馈及处理机制。四是 学校要出台有关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例与管理办法,各学院(系)、班级制定实施细则。同时 做到“七个挂钩”,即: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与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挂钩,与奖学金 评定挂钩,与评选先进个人和集体挂钩,与团员民主评议、推优入党挂钩,与推荐免试硕士 研究生、推荐就业挂钩,与学院(系)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与教师工作量和干部业绩的 评定挂钩[4]。

同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开展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个人 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广大教师、干部参与社会实践 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社会实践形成有机运作、自我驱动、有序发展的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吕明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 ,2005(3).

[2]王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4).

篇3

【关键词】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网络

一、X城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职责定位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是直接面向企事业单位和基层人民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政策精神,经办具体社会保障事务的综合性公共服务体系。

X城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实行的是区社保经办机构、街道社保所和社区工作站三级架构的垂直业务管理。

区级社保经办机构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承担各项社会保险具体经办和服务工作,其负责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针对企事业单位,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参保单位社会保险登记、参保人员增减变动、缴费基数核定、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社会保险缴费记录的建立及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稽核,以及辖区内人才和职介及街道社保所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的办理和指导、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收缴及支付等方面。

街道社保所是政府民生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政府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在整个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街道社保所负责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主要针对辖区内的居民,其工作内容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申报、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申报及报销申报、辖区内失业人员管理、社会化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劳动保障信息统计数据采集汇总以及社会保障政策宣传的各个领域。在业务层面上,街道社保所接受区级社保经办机构的业务指导。

社区工作站作为最贴近民生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其能够及时反馈居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请受理、低保调查、低保公示、低保人员动态管理、失业人员动态管理、就业促进工作、退休人员信息管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及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在业务层面上,其主要接受街道办事处及社保所的管理与指导。

二、X城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现状与问题

现今的X城区辖区总面积为50.7平方公里。截止到2011年7月,全区总人口为159.4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128.17万人。辖区内设有15个街道办事处,255个社区。为了全面了解X城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组于2012年7-9月对辖区内的15个街道社保所做了问卷调查,并对区社保中心和4个社保所分别进行了深度访谈和调研。根据我们调查目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在实际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化网络建设滞后

信息化网络建设是提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的必备条件,其发展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服务窗口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以及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目前,基层社保所的信息化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

1.信息系统版本过多,各系统之间不兼容。目前,社保所使用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分别由三家公司提供的,其各自开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彼此之间不衔接,应用软件不统一,网络不兼容。

2.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滞后,导致信息化管理流程繁杂。现行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分为街道版、区县版等多个版本。各版本对业务的办理要求不同,使得各区县之间,乃至同一区县内的不同社保所之间经办同一项业务所需要提交、报送的材料不同。

3.信息系统统筹层次低,信息资源不能够共享。基层社保所普遍反映由于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的统筹层次低,使得信息系统中的社保资源不能共享,许多社区居民的社保信息不能在社保所直接查询,而需要社保所工作人员到区相关部门查询。

此外,还存在管理不规范,业务部门配合不密切,工作系统报修时间过长的问题。

(二)工作满负荷与人员编制紧张的矛盾突出,人员配置失衡

从街道社保所的人员编制看,全区实有工作人员与常住人口的平均配置比例是1:2143,并且各社保所的人员配置极不均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大,长期处于超工作量运转状态,编内人数与常住人口数不成比例,不得不大量聘用编外人员,而编外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又相对较差,影响了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三)员工职业发展空间小,缺少激励机制

街道社保所是事业单位,其人事制度缺乏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几乎无升职渠道和空间,职务上不去薪酬水平也就上不去;日常工作缺乏正规的业务培训,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办事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四)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公共服务能效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基层社保经办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和人民群众的受益程度。目前,街道社保所在服务效能上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街道社保所的工作职责及权限不明确。业务的多头管理带来的是上级各主管科室往往下沉一些与社保所工作职责无关的业务,而且下沉的业务经常具有随意性、重复性,人员、资金、设备又不到位,增加了社保所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社保所正常业务的开展。

2.街道社保所与区职业介绍中心部分业务分工不合理。例如,随着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业务和退休核准业务的下沉,造成社保所工作的难度加大。灵活就业人员和自谋职业人员需到街道社保所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和退休核准,但由于其档案存于区职业介绍中心,社保所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的资格初审。再比如,自持档案人员存档,首先需在社保所进行登记,然后再由社保所工作人员把登记人员及档案带至区职业介绍中心进行审核,并在区职介中心上保险,社保所工作人员在其中并没有实质性作用。

3.办理业务等候的时间过长。由于街道社保所只相当于居民社保的代办机构,每个月需要专人多次到区级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相关社保业务,而社保所的工作人员本身就少,日常性事务多,工作人员每次到区社保中心办理业务时也需要与参保单位一样长时间地排队等侯。

4.业务办理手续繁琐。例如,居民在办理失业和就业登记时需反复重复地填报提交相同材料;养老金补发需由街道社保所提出申请,报区社保局核准后,方将钱打入社保所账户,再由社保所以现金形式发放给个人,程序繁琐,不利于资金安全;网络平台错误信息变更手续繁琐,需经过街道社保所、区社保中心、区劳动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等多个主管部门签字盖章,方能由系统开发商更改;定点医疗机构变更流程复杂,手续繁琐;社会保险补贴的申请,需经过转档、参加培训、申请等多个环节,前后需花费5个月左右的时间,期间甚至还会出现社会保险断档等情况。经办流程复杂、手续繁琐是导致社区居民对公共社会保障服务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

(五)无档案人员参保的后续问题亟待解决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无档案人员参加社会保险,需合并缴纳养老、医疗及失业三险。但因其并无档案,无法转为失业,而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因此,这部分参保人员的后续问题亟待予以解决。

三、优化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建议及措施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着社保经办的工作效率,影响着社保政策的执行效能,关系着社保经办的服务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本文提出完善和优化X城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建议。

(一)优化信息化网络建设

首先,提升信息系统的统筹层次。在保证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把涉及到社保所业务的数据下沉,减少社保所工作人员因查询信息往来于区社保中心的次数。其次,加强系统标准化建设。整合各信息系统版本,统一各系统的经办要求与条件,达到系统间的相互衔接,实现网络兼容。再次,缩短信息系统报修、维护的时间。减少系统报修维护的程序,建设备用系统,当系统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启动备用系统。

(二)优化人员配置,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首先,增加街道社保所的人员编制,优化人员配备和使用,以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与工作压力。其次,加大对员工培训的力度,使业务培训经常化、正规化,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再次,建议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打通员工的升职渠道,拓展员工职业发展空间,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采取多种措施简化经办手续,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效能和水平

1.设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属的业务协调机构。业务协调机构负责统一协调需要向上集中的业务和需要向下延伸的业务,避免多头、无序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明确划定各岗位、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制定明晰的业务经办流程和经办程序。

2.合理调节社保所与职业介绍中心的业务分工。首先,把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业务与退休核准业务向上集中,由区职业介绍中心负责管理和经办,保证其档案与享受社会保险业务不分离,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准许自持档案人员本人直接持档案到区职业介绍中心办理存档手续,减少街道社保所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减少群众往来区职介中心和街道社保所的次数和时间。

3.开设绿色通道。设立专门处理街道社保所和大型参保单位的业务窗口,采用预约方式为其办理相关的社保业务,缩短排队等候的时间,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效能和水平。

4.简化居民办理业务的手续和程序。首先,建立居民基本信息库,扫描并保存居民办理社保业务所必须出示的证明材料,一旦今后需要办理其他业务可直接从信息库中调取相关证明信息,不足资料部分由居民个人补充、提交,以减少和避免重复性地提交同一证明材料,缩短居民的办理时间。其次,把养老金补发业务向上集中至区人保局社保中心,由区社保中心的相关部门将补发养老金直接打入个人银行账户,手续精简的同时也提升了资金的安全性。第三,各部门加强合作,减少网络信息平台错误信息的修改程序,缩短信息的变更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第四,精简申请再次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手续,缩短再次享受补贴的等待期,或采取期满延长享受期措施,避免断档的发生。第五,把变更定点医疗机构的业务下放至社区工作站,居民无需再到街道社保所申请办理,方便社区居民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5.切实解决无档案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补贴的后续问题。首先,无档案人员按照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把经办业务向上集中到区职业介绍中心。其次,解决无档案人员享受失业保险的问题,可以采取养老、医疗、失业三险的保费分开缴纳的办法,或者采取从参保缴费那一刻开始由职介中心为其建立档案存档。

总之,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作为其服务载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对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建设和各业务部门职责、职能、权限的优化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不断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绳鹤.X城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C].2011年X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调研报告选编,2011.

[2]曹学义,顾建平,廖湘囷.关于X城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审核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C].2011年X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调研报告选编,2011.

[3]周莉,武晓蓉,刘东华,徐娜.关于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建议[C].2011年X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调研报告选编,2011.

篇4

关键词:司法制度;少年;社会化

近年来关于少年司法领域的议题不再仅仅停留在法理的层面,而向分支领域不断发展延伸。其中社会最关注的议题就是少年司法社会化相关问题的争论。

关于少年司法社会化的定义,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对少年司法社会化的理解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法学为出发点,对少年司法社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什么样的少年司法制度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少年司法制度是如何融入社会体系中并发挥作用的,少年司法制度是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少年司法制度如何从公权力主导转化成社会参与模式的等。另外一类的定义则是从社会学出发,关注的是社会结构是如何影响社会司法的,社会因素在法律条文和司法过程有哪些具体的体现,来自非国家公权力的理念是如何参与少年司法的等。

一、历史:少年司法社会化的理论与变革

英美国家少年司法制度是以少年审判制度为中心的少年司法制度。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少年法庭法》,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少年司法制度早期的司法干预大于惩罚主要在于查清犯罪事实和依据法律对犯罪人进行惩罚,对少年儿童进行司法干预。基于一般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少年儿童不能预谋犯罪”这一古罗马法的古典理论和英美法系关于“国家对于少年不是惩罚的官吏而是最高监护人”这一衡平法原则,如果父母不能履行抚养义务和管教责任,则由最高监护人国家依法干预,承担保护少年儿童的职责。一是保护未成年人,使其免受父母或监护人的侵害。二是设法消除促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种种因素,预防和减少犯罪。三是救助和矫治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1984年上海长宁区设立中国第一个少年合议庭,直至1999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过,第四十五条第一款为少年法庭的设立提供了法律依据。现今,少年司法领域的基本原则大都出自《未成年人保护法》,以教育、感化、挽救为方针,采用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综合治理原则。我国目前的制度主要有少年矫正机构(工读学校、收容教养、管教机构)社会帮教制度和社区矫治工作。截至2003年,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开始了社区矫正的阶段。

二、现状:少年司法社会化的现实与困境

(一)在押少年人数多年负增长率

在押少年人数多年负增长率,困境是由于案件积压滞后、政策硬性规定等,使部分少年案件审理程序迟延。

统计局公开的在押未成年人数的数据对比显示,2010年我国开始有计划的控制在押青少年人数,以社区服务、社区管制、拘役来代替少管所服刑。除2009至2010年这一阶段下降幅度较大之外,基本上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2004至2010年,少年领域的司法改革大幅推进,在押人数波动较大,但是增长率维持在零点以下。统计局公布的关于未成年犯罪越轨人数比例总体呈现出案件少、起诉少、服刑少、在押少以及刑期短等特征。

(二)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罪犯数据波动较大

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罪犯数据波动较大,困境在于进入审判程序的未成年人的数量受法律政策的變动影响较大。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不同的年份会有所变动,但是未成年人在押比率持平。这其中反映了司法程序从侦查、起诉、审判到司法社会工作领域,整个司法程序中有计划的调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青少年犯罪人数在总刑事罪犯总数中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青少年犯罪人数中,占较大比例的年龄大致在18~25岁。二是我国少年司法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法律条文的限制,加之满18岁即承担较重的刑事处罚的条文,使18~25岁青少年的司法制度社会化不足。这部分越轨青少年的司法制度社会化远远不足,仅仅依靠法律职能无法发挥出社会在矫治偏差青少年的有效职能,使18~25岁青少年犯罪比例逐年增加。三是2003年之后,总犯罪人数增加,青少年犯罪人数基本持平,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改革,如社会组织接轨少年司法的试点已经初见成效。

(三)四分之三的少年罪犯由社会转接,其中大部分流向了社会组织

四分之三的少年罪犯由社会转接,其中大部分流向了社会组织。困境在于,司法社工组织现实需求方面存在巨大的压力,现有条件不足以应对问题。

少年犯罪在案件流程中存在多个出口可以转接到社会,只有少部分的特殊案件才与普通司法程序对接。在我国社会组织机构发展不成熟,规范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现状带来了极大地分流压力。一方面是公检法系统出于未成年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考量而选择社会组织矫治代替司法惩戒,另一方面是司法社工组织供求关系失衡无力承担人数巨大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1.社工组织经验不足,实践案例相对较少

我国的社会组织理念方法从西方引入发展的近20年时间里,不足以完善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程度,在少年司法案件逐渐向社会转接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问题。社工组织大部分创建时间较短,司法实务又与现实脱节,使社会矫治服务陷入困境。

2.无强大的本土理论支撑

西方关于少年司法领域的著名观点伴随着司法领域的改革深入人心,但在中国整体重视家庭人伦的传统框架下,很难接受国家作为未成年人最高监护人的理念。将孩子视为家庭所有物的传统文化与国家赋权父母为监护人,保护未成人的观点产生冲突,由此带来了整个少年司法系统的理论基础与社会实际现实相脱节。

3.法律法规不完善

关于少年司法领域法规的建设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存在亟待补足的空白领域,如司法社工组织在少年法庭的介入规制。二是相关法条过于抽象,社会组织自由裁量权过大,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法规多地不统一的地域性差异。案件发生地的不同导致最后案件走向和判决结果大相径庭,监督机制不完善。少年司法领域需要引入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不能因为少年司法的保密性因噎废食。除此之外,社会组织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力度远远大于强制力,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过于放纵和自由而没有起到作用。部分学者对此持有的观点存在争议,一部分认为社会组织本身的功能就是采用非暴力的手段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另一部分观点认为即使在社会组织中,对未成年犯罪者也要存在一定的强制力,一方面辅助矫治效果,另一方面强制力也能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如限制自由等。

三、路径:少年司法社会化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多方联动合作

在押未成年人数量的稳步下降的趋势有赖于司法系统和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罪错青少年的社区矫治来代替一部分的监狱服役,在我国少年法庭是最常用的合作模式之一。在理论上来看主要的优点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将罪错青少年隔离开,防止犯罪方法和手段的传授;二是可以运用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社会关系对罪错青少年进行再社会化,不断加强青少年社会关系的联结;三是在社区环境下更方便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治,处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在不搁置课业和正常生活之下进行心理疏导等。但是这些前景的实现需要司法系统(主要是公检法等)和社会组织的密切配合。在司法系统将青少年矫治的过程中的职能让渡给社会组织,同时利用社会组织的优势加入心理疏导等要素,这其中的每一个变革都有赖于社会组织和司法系统之间的有效沟通。

(二)控制在押未成年人数增长率政策与司法改革相配合

控制在押未成年人的增长率大部分出于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少年司法的社会化一定要自始至终围绕“青少年社会化(人的社会化)”这一个不变的主题。青少年在监狱(少管所)的环境之下,与整体正常社会隔离的环境下,社会脱节的反应会进一步加深。在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群体中,监狱的环境更多发群体暴力欺凌和上对下的意志压制以及剥削。这些作为在押的不可取之处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减少在押青少年比例这种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施行,其中的尺度和平衡点非常难以把握。这是法律和社会相互配合的问题,法律是公民的权利法,公民的普遍价值观会推动立法,社会需要不断地向法律传达需求。同时,法律要进行对社会矛盾的及时有效调控。因此,在押青少年比率的稳步下降绝非简单的社会呼吁和法律规定这么简单的事情,其背后涉及多方的平衡点考量,一方面要出于保护青少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减轻青少年的量刑,另一方面恶性的犯罪事件如果在与公众期待差距较大的情形下,尤其是在中国重刑主义呼声高涨的阶段,有可能产生对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的损伤。

在押比例的减少,还要依靠司法系统早期的矫治。在强制措施控制犯罪未成年人开始到检察院起诉为止,这段犯罪嫌疑人的矫治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决定了案件是否进入诉讼程序,还关系到犯罪之后的应激反应。在当事人心理最脆弱的时候,司法社会工作者应当及时的介入。一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初步的干预治疗,二是积极取得和被害人(如果存在的话)的沟通以期取得谅解,还有在当事人对诉讼流程不了解的情况下,作为当事人的人去和司法系统对接沟通等,辅助出具相关的再犯率鉴定报告。在押比例的减少要想稳步下降就必须依靠社会(尤其是非政府组织)以及司法系统的配合推进。两者必须保持同一个步调,同心同德才能将整个改革损失减到最小。

(三)促进多方监督制度建设和完善

结合新形势,加大监察委监督力度,伴随着司法改革的稳步推进,尤其是监察委的独立机构设置能否将审判监督少年司法的职能过渡一部分到监察委等途径,以加强案件审理评估监督。

引入第三方的监督力量以及加强审监程序的独立。引入第三方的监督力量具有必要性、困难性。必要性體现在整个过程中各级法官以及检察官等司法工作者的自由裁量权相比于其他的普通案件来说要大的多,因此司法的审查监督中引入社会组织的监督机制尤为重要。除了原有的审查体制之外,由于少年司法系统社会化的特性,其中就需要第三方的非政府组织以及群众对少年司法程序的监督,但是实务中的问题是对平衡点的把握。监督的广泛性前提是公开,然而出于对青少年个人隐私的保护,未成年的案件卷宗一律不公开审理,相关案卷一概不允许公开,这其中的第三方监督就举步维艰。

制度上涉及的漏洞包括两点,一是少年司法案件绝对的保密,非案卷参与者、相关者不允许获取相关的信息,并有完善的追责系统。二是审监程序混杂在其他程序中,当前存在低效长周期的特点。即使是司法系统内部的人员尚且不能获知卷宗,更不要说外部的社会组织。第三方的监督几乎在少年司法领域呈现持续空白状态,整个案件的审理监督很薄弱,已经到了亟待改革的危险边缘。

对于其中的困难性则是双方的利益平衡点更难寻找。对其少年的隐私个人权利的保护和对案件的监督(合理性和适当性的审查)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而是双方都必须把握的问题。因此,这条路径是解决少年司法社会化的关键路径之一。以何种方式平衡这两种利益诉求是社会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

篇5

关键词:社会教育;精细化;管理现状;对策

为深入了解目前社会教育机构日常管理的现状,挖掘在推进精细化管理中的典型,研讨在常态化管理中的问题,本着“注重现状求发展,反思不足谋发展”的原则,笔者对本地区的社会教育机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深入了解与调查后发觉,总体上社会教育机构“条块化”设置内部机构,重心下移,职责清晰,“科学化”健全管理制度,全员参与,注重执行。

一、认识到位,吃透内涵,确立了精细管理的理念

各社会教育机构充分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是内涵式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打造特色,创出品牌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他们注重平时的总结提炼,形成经验,更注重阶段的自查自纠,弥补不足。另一方面他们高效解读精细管理的内涵性,在期望的发展过程中逐一健全“精细目标”。机构的负责人对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认识相当到位,发展方向切实可行,出台举措科学有序。有的机构将精细化管理与内涵式发展相统一,提出了“思想领先、目标导向”等精细化管理原则及“从目标抓起、从组织抓起、从问题抓起”等精细化管理抓手;有的机构则是本着“学校无小事,事事须精细”的宗旨,瞄准“文化之精、精神之精、情结之精”的要求,按照“有目标、有举措”等“六有”原则开展精细化解读与管理。这些举措,有效确保了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所期望的“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结果”的良好局面。

二、重于服务,强化管理,凸显了过程管理的痕迹

这些机构已形成“管理即服务,精细化管理即全方位服务”的共识,在管理过程中注重精细管理的常态化,注重过程管理的痕迹化,不断体现“服务提质量,服务创品牌,服务彰信誉”的要求。从安排培训计划、分发通知、安排课表到考试考核、资料归档等,全过程实现“无真空”。在办班起始阶段,他们着力于收集学员的基本信息,不仅包含常规的联系单位与电话,而且连身份证号码、姓名的核对等信息也逐一弄清,确保“零差错”,并且实行了“纸质信息”与“电子信息”的高度统一;在办学的过程阶段,他们不仅开通电信短信平台,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学员取得联系,而且所有教师还全员、全程参与培训通知“送回执”工作,切实将“服务”精细“到家”。同时,不仅有纸质的签到程序,而且在上课中途及课堂结束前还有点名环节,确保学员的“到课率”。在考核后的发证上,有的采取上门领取,签字确认的形式,也有的采取“送证上门”,签字确认的形式,确保每张证书不遗失。其中,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许多民办教育机构针对学员的实情,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上按照“对象、内容、时间、目标、方法、考查”等“六个方面”切实做到“段段清”。

三、周密安排,注重积累,初步显露了精细管理的端倪

按照“办班”必留“痕迹”的要求,社区教育机构均留存了一定的过程管理以及阶段考核的资料;有近40%的社会教育机构,还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要求,邀请了档案局的专家来机构指导,着手进行了档案的科学化装订、编册与留存。其中有近33%的社会教育机构均配备了专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除个别民办教育机构外,均配备了专门的档案室,添置了档案管理必备的诸如电脑、档案柜等硬件设施。此外,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各教育机构均逐步注重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统一,并按照档案局所提出的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尝试着进行管理。

四、反思现状,程度参差,依然存在着发展阻碍性问题

通过调查,笔者发觉,社会教育机构在精细化管理上正朝着逐渐成熟、逐渐规范、逐渐良性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精细化程度不够,甚至制约精细化发展的问题。首先,受历史、教育培训特点等的影响,在市场化运作机制下,个别教育机构的教师各自为政,互不通气,培训资料不肯、不愿及时归档,一旦出现该教师的外流,不仅造成对应培训项目的流失,而且严重影响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其次,社会教育机构虽然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营造,但未能有效切合社会教育的特征尤其是自身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等的特征开展建设,更缺少切准校本特色的“核心”文化、“精神”文化的打造,个性不足,共性通融。其三,社会教育机构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过程管理、阶段管理的资料,但资料的精细化程度不够,按照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不足,个别教育机构受场地等的限制,尚未建立独立的资料档案室。其四,这些教育机构虽然意识到了科研课题的重要性,有些机构甚至已开始尝试科研课题,但在选题上未能立足社会教育的实情,未能本着“促进事业的稳步增长,促进师资的素养提升”去开展选题,不仅失去了科研课题的意义,而且显得疲于应付,精细化开展科研课题更是捉襟见肘。其五,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精细化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未能真正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对事业的促进作用”,依旧采取粗放型管理模式;甚至个别教育机构虽然各类管理制度相当健全,但在执行力上还缺少力度、强度,导致精细化管理的程度不够。

五、针对问题,拿出举措,有效推进着机构科学性发展

目前社会教育机构有公办的、有民办的、有教育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也有工商行政部门登记领证的,更有无证经营混淆视听的。除了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把好入门关,进一步整顿黑市场、黑机构外,作为正规的社会教育机构只有真正加强精细化管理,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方能提升教学质量,打响办学品牌,营造良好的社会声誉。

篇6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商业地产在我国一度蓬勃发展,本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商业地产 发展

商业地产一般是指用于各种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它同时拥有地产、商业与投资三重特性,具有拉动投资、刺激需求的双重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同时,我国商业地产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商业资本推动了地产业的发展,使商业地产地产经济呈现出繁荣的发展趋势,虽然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小幅的回落,但是总体上还是呈上升的趋势。

自1997年起,我国商业地产的投资额度在逐年上升,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且商业地产投资占当年房地产投资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在此期间,商业地产作为地产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一部,其销售价格和营业面积的比重都大大增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住宅用房收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在这期间,商业地产的逆流而上,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北京商业地产的净吸纳量为27万平方米,空置率仅为8.72%,中、高端购物中心仍然维持较高的出租率。2008年第二季度,北京中、高端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为116.71美元/月/平方米,环比攀升8.48%。之前半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不断升值,伴随着商圈和购物中心本身的逐渐成熟以及业态和品牌组合的不断提升,促使租金的美元报价大幅提高。此外,众多新品牌加速进京及由此产生的对优质零售空间的额外需求也刺激租金进一步上扬,以中高端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北京零售物业市场,在2008年下半年内的表现相对比较乐观。与商业项目相比,北京的写字楼市场稳步发展。数据显示,2008年1~5月,北京写字楼的销售面积呈上涨态势。其中,写字楼的现房销售面积升至2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7%,并伴有租金价格的稳步上涨。尽管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项目待售,其中一些项目的开发商还面临着资金问题,但是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销售价格的较高期望使得销售价格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导致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的平均价格在2008年第二季度达到每平方米26841元的新高。由于市场上只有少量的新供应,北京写字楼市场整体空置率在2008年第二季度达到了五年来的最低点15.22%,环比下降1.39%,同比下降0.97%。写字楼市场表现平稳。

在2009年,我国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停滞,落后于经济回升的速度,开发、招商、经营面临巨大的困境,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这和我国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政府三令五申要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但是这种宏观调控还是不能改变长期内商业地产蓬勃发展的势头,在2010年,全国各大中城市商业地产出现复苏、商铺租、写字楼租金连续几个月回升,各大房企纷纷大举进军商业地产领域。以万科为首的大型地产商再度进军商业地产,使商业地产经济得到了强势的复苏,地产商开始了新一轮的商业布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强势调控,势必会影响房地产行业的过快增长,在这个趋势下,未来十年内,我国二线城市将蕴藏着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二、我国商业地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为我国经济的一个特色所在,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律成就了商业地产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我国政府对于经济建设的巨大投入之下,我国GDP在过去十年内保持年均10%的发展速度,国民收入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较快增长,导致居民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具体表现为消费者对零售业需求的增加以及对商业功能需求的变化,从而带来社会零售总额的逐年增长,催生了大型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机构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拉动了对经营场所的市场需求,结果表现为商业地产投资额的快速增长。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于第三产业和现代化服务的支持力度,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各个新兴行业体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新一轮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兴起,为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城市中大型商业项目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从而拉动了城市商业地产的发展。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各大外资企业开始纷纷进军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着这些规模庞大、资金雄厚的外资的企业布局,他们采用先进管理手段与经营模式,对国内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商业企业单店的规模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商业企业开始进行市场化扩张,连锁经营作为这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连锁商业的繁荣,带动了我国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国目前住宅房地产竞争激烈,地产一再被炒高,是房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但是与此相比,商业地产的竞争相对薄弱,由于售价和成本比低于住宅,而且由于其具备稀有性,不会因为房龄而降低投资价值,这就决定了商业地产经济的长期性和增值性,这使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着手商业地产的开发。

三、结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在过去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调控和市场的发展,商业地产经济会取得更加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迪安.长沙商业地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4):89-91.

篇7

大学翻译教学只是作为提升非外语专业学生外语能力的工具,所以翻译训练可以涉及多学科并立足传统翻译类型,而专业翻译教学是为了培养专门的翻译人才。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这一教学口的,MTI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社会翻译需求,而不是与大学翻译教学相似的类型。所以,从社会翻译需求出发是MTI教学作为专业翻译教学有别于大学翻译教学的关键。因此,翻译训练不应以文学领域为主,而是要增加社会实际所需翻译领域的实例练习,减少文学味,这才是MTI教学作为专业翻译教学的体现。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翻译教学方案提出:“水培养实用翻译人才的原则,重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文化学等跨学科知识的引人,有助于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语境意识和交际策略,提高学生的口、笔译质量改革MTI教学方式势在必行,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翻译人才,当前翻译硕士从事专业工作的情况不尽如人意。〕    

从图1与图2差异可以看出福建MTI教学方式与社会实际翻译需求之间的偏离。高校翻译教学偏重文学领域,而社会实际翻译需求则以工程类、财法类居多。文学翻译讲究理论的结合,文学味较重,而工程类翻译要求直白明了。长期接受高校翻译教学的翻译硕士自然无法适应与自己早已习惯的翻译类型不同的文本,其中还包括让文科翻译硕士头疼的理科内容文本。同时,高校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引人其他跨学科的知识,虽然增加了学习面的广度,但是术业有专攻,还是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综上分析可知,福建高校MTI教学方式偏离了社会实际翻译需求,导致翻译硕士无法适应社会翻译需要,所以最后从事翻译事业的人少之又少,这也是图2所反映出来的情况。    

当然,不是所有翻译硕士一定要从事翻译事业。高校培养方式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标准,不只是局限于本专业的职业,导致翻译硕士没有从事翻译事业的原:很多,不能只怪教学方式。但是,高校MTI教学方式的口标是培养实用翻译人才,可是实际上培养出来的翻译硕士中走向实用翻译领域的人少之又少,又有几个成为真正的实用翻译人才?不是所有翻译硕士最后一定要从事翻译事业,但是极大一部分翻译硕士最后都不从事翻译事业,这其中肯定存在问题。MTI教学应始终>IC这一口标,努力培养翻译硕士对翻译这一职业的兴趣,传授给翻译硕士适应社会实际翻译需要的翻译知识,教导翻译硕士努力学好自身专业为自己谋生、为社会付出、为国家效力,而不是简单地认为翻译硕士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培养一位能找到工作的硕士生几乎所有专业都可以,还要MTI教学何用?所以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取决于MTI教学方式,而MTI教学方式的关键是要增加社会实际需求的翻译类型实例,减少文学味的翻译练习。 

篇8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思考

中图分类号:D91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187-0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我国独特的一项用益物权制度,其权利本身是与农村居民的社会身份相挂钩,设立的目的是给予农村居民以居住保障,受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户籍制度松动、城乡人员互动频繁等因素影响,原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难以胜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问题上,相关立法的保守、滞后与现实中权利流转的活跃程度不相适应,成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之一,改革势在必行。理论上争议最大,现实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其流转问题。

一、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相关法律

面对宅基地的自由流转,无论法律法规还是地方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均明确予以禁止,如《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担保法》第37条也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将原有住房出卖、出租或赠与他人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得批准等等。尤其是对城镇居民购买农村住宅或“小产权房”行为的禁止,2004年国土资源部的《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强调“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等等。从现行法律规定上思考,我国对宅基地使用权采取的是有限制流转的政策,并且严格禁止农村居民的住宅和宅基地在城乡居民之间流转。《物权法》对该问题的规定为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一些问题的解决留待日后由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定来完成。

二、我国现行宅基地流转法律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剖析

(一)农民的融资渠道受阻,资金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正在从事非农产业,许多农民家庭在扩大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时,经常遇到资金短缺问题,在没有多少积蓄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合法渠道贷款或融资的机会几乎为零,加之,农村金融环境并不宽松,资本经营者如银行大多是嫌贫爱富,经常遇到资金短缺问题。而多数农村家庭拥有的不动产,主要是住宅和宅基地使用权,现行法律禁止其流转,由此造成的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生存保障性应主要体现于其取得环节,制定与保障性质相适应的权利取得法律规范,实行超占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宅基地的有效占用,避免占用耕地现象。但在权利取得后的利用环节,则应以宅基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为基础,按照传统的私权理念制定权利的利用规则,以促进权利自由灵活的流动。

(二)小产权房纠纷时有出现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小产权房的兴起也反映了完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的社会诉求。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农村宅基地已经进入流通领域,小产权房大量售卖给城镇居民,违反了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它没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无法进行权属转移登记,不受现行法律的保护,给购房者自身权利的维护埋下了隐患。笔者认为,利于维护立法的权威性,解决立法与现实的矛盾,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允许农村宅基地流转是一项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如果立法仍回避这一问题,宅基地流转的黑市交易仍将存在,这样会严重损害法律的权威性,造成执法的尴尬。

三、改革现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构想

宅基地使用权既是农民的一类财产,同时又是农民生活保障的一大手段,亦即,宅基地使用权同时具有财产性和保障性。一经设立,就成为农民的私权,理应可由其权利人自由处分,不能仅因福利性而限制其处分权。笔者认为,赋予农民一个没有多少效率却有诸多限制的宅基地使用权并不能构成农村社会保障,即使是保障,也是很不充分的,低层次的。

篇9

关键词:河南;社会经济;PCA;社会经济评价指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概述

过去几年,我国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河南省作为农业、工业大省,同样经历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波折。通过全省人民努力,终于实现了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的“V”型反转。当前,河南省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在各项政策作用下,工农业生产、省内外需求均保持稳定增长;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物价、房价问题在各方高度关注下调控总体有效;充分运用市场环境趋紧的倒逼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化压力为动力,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大对保障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尽管河南省各地市的社会经济均有较好发展,但个体差异仍很明显,所以在总体分析河南省社会经济现状的同时,有必要对各地市情况进行对比,这样有利于明晰省内区域经济现状,对今后河南省、市两级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以及政策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分量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对于大样本量、多维特征空间的数据处理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较常使用的统计方法。在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时,PCA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如同一时期不同区域之间[2,3];也可进行纵向比较,如同一区域不同时期[4,5]。本文以2010年河南省各地市市区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数据为参考对象,选取了与三大产业、工业效益、教育医疗等相关的25个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研究,以PCA为工具进行特征指标的降维压缩,并最终提取“社会经济评价指数”这一指标来横向对比各地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指标体系

根据可比性、完整性、易获取性、非重叠性、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等原则,建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地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征,可归纳为六大类:(1)城市市区概况类:年底总人口(万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年底单位从业人员数(万人);(2)宏观经济发展类:GDP(亿元)、第二产业GDP(亿元)、第三产业GDP(亿元);(3)生产消费投资类: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年底余额(亿元)、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4)工业生产类: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5)地方财政类:一般预算收入(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亿元);(6)民生类: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万户)、本地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居民生活用电量(亿千瓦时)、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亿元)、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万张)、医生(万人)。所选取的24个特征指标尽量涵盖到社会经济的主要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体现,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1对前一年的统计数据(缺济源市统计资料)。

三、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主分量分析

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时,尽管对特征指标精挑细选,但仍有多达24个相关指标入选,带来所谓的“维数灾难”;并且特征指标彼此之间难免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冗余和重叠。采用PCA方法进行降维处理,在保留了绝大多数变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构造新的映射空间,将原来较多的特征指标约简为少数几个主分量来代替,主分量彼此之间互不相关,最终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南省17个地市与社会经济相关的24维指标空间,对各指标进行零均值1方差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指标特征空间进行PCA,得到24个主分量。由于前三个主分量对原始特征指标空间变异信息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5%,所以本例中PCA的最终结果将24维特征指标空间降为3维主分量空间。在新的低维主分量空间中,采用单一指标z将前三个主分量y1、y2、y3所包含变异信息全部囊括,z定义为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其表达式为:

图1为依据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对河南省各地市进行的排名,指数z数值越高,说明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越好,规模越大。由图中数据排名可以发现,全省17地市(除济源外)基本可以分为四类:(1)郑州、洛阳位于第一集团,尤其是省会郑州,是全国闻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大客车生产基地、纺织工业基地,又是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中心,依靠其较为完备的基础建设、雄厚的产业规模、较高的民生质量,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居于河南省首位;(2)南阳、平顶山、新乡、安阳位于第二集团,这些城市的市区基础建设相对较好,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科教卫生等民生领域成绩优良;(3)第三集团包括焦作、商丘、漯河、信阳、开封,这些城市的城区规模相对较小,市区建设相对薄弱一些,许多优势特色产业都位于郊县,所以多数社会经济指标排名不靠前,综合排名也处于中游;(4)濮阳、鹤壁、许昌、驻马店、周口、三门峡归为第四集团,这些城市或因市区规模较小,或因缺乏优势产业、或因农业经济比重较高,它们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指标均位于中下游,它们亟需破解的主要问题就是在合理规划市区建设基础上,培育、壮大城区发展所必需的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

图1 河南省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排名

综上所述,河南省各地市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有较大差异,在PCA方法排序的名次中,市区规模较大、基础建设较完备、工业发展较好、优势特色产业较发达的城市排名相对靠前,这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具有较高可信度与客观度。

四、结论

城区与县乡的发展定位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承担了更多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任务,所以各地区在市区建设方面要下大力气。当前,河南全省正在掀起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国家级战略的热潮,各地市分析发展现状、寻找潜在优势,都想利用这一平台加快自身发展。本文在分析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多种合适的特征指标,横向对比各地市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与现状,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与社会经济相关的特征指标种类繁多,从市区概况、宏观经济发展、生产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地方财政、民生等角度提取的24个指标作为参考特征,可以较为全面把握河南省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规模。

2.经过PCA处理,可以将24维特征指标空间压缩为3维主分量空间,这有利于各地市样本之间的横向比较。最终通过社会经济评价指数对各个地市进行了排序,按排名先后及近似程度又细分为四大类,结果客观有效,对今后城市发展规划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喻新安.转型发展:河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06):133-137.

[2]陈开智,郑友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福建省9个地级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福建地理,2003,18(02):20-22.

[3]杜渐,刘小明.我国区域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成分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35(05):639-646.

[4]潘安娥,杨青.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07):118-121.

篇10

[关键词]棉花纤维 检验实验 设备现状 棉花产业 现状 改进措施 国家社会经济

中图分类号:D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028-01

1、 前言

对于棉花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关系我们国家国计民生的重大生产力,棉花纤维的检验是现今科学技术手段在国家社会经济事业中的重要体现。作为棉花纤维检验实验设施,我们需要对棉花产量和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将棉花生产的综合现状作为现阶段棉花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棉花的种植和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的资源,棉花这种物质更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我们需要将棉花纤维检验技术充分的应用到生产棉花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促进棉花产业在整个棉花行业的竞争力,也可以更加快速的提升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进程。

2、 棉花纤维检验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料,棉花是当下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棉花纤维检验对棉花的产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一直看重的是棉花的产值最终对其整体的影响。所以,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我们日益关注的不再是棉花产量本身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关注怎样提升棉花产值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棉花纤维检验科技的不断创新与深入探寻,我们能够明确的找到增加棉花产量的方法,并且对加速棉花产量有了更为明确的手段。这是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为棉花产业提供的又一有效便捷的方法。

棉花作为纺织工业的一项重要的原材料,关系着整个纺织产业的存亡。对于纺织产业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事业中的重要影响,为了能够更加完善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加速纺织工业的生产,而棉花的产量对纺织工业又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深入探究加大棉花产量的科技手段是当下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纺织工业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升纺织工业的生产前景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将纺织工业作为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方略,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有利方向。为了加速纺织工业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的加速棉花的总产量。这就需要加速棉花纤维检验技术在整个棉花产业中的运用,从而推进国家社会经济的总体前行。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棉花产业的产值也在不断增长,国内外的棉花市场也随之更加景气,对于棉花的交易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而相应于国内的棉花产值将成为今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方向。对于棉花产量的提升需要通过专业的检验机构来对棉花纤维进行检验,将棉花纤维检验实验室的检验不断的创新和研发,通过加速对棉花纤维检验设备的改善来提高棉花产值增加业务量,这会是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幅改革手段。

棉花纤维检验的方法和棉花纤维检测的设备都需要在棉花产业中不断的改进来适应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但就现有科技来创造棉花纤维检验的设备会对棉花产值有局限性。在棉花纤维检验中相应的配套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而棉花企业的生产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科学技术来提升自身对棉花纤维检验设备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整个棉花产业的整体生产力。对于棉花纤维的检验科技的运用和棉花纤维的检测设备的使用,都需要棉花产业的管理者不断的创新的生产方法,力求加速棉花产值提升国家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提升。努力提升棉花的产值,以实现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前景。

3、 对棉花纤维检验运用的科技手段的分析

棉花纤维检验在整个棉花产业中的运用还是不够充足,主要是因为在对棉花纤维检验的技术检验人员数量比较少,技术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也很欠缺。当下,棉花产业在不断的加速发展,而棉花纤维的检验工作也发展的飞快,因此对于棉花纤维检验的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也会成倍增加。但是棉花纤维检验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以至于延误了棉花产业的增长速度。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棉花纤维检验技术在整个棉花生产中的作用,我们需要提高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以此来加大棉花产业的生产,加速国家社会经济的提升。

对于棉花纤维检验技术的运用,相当一部分成就体现在棉花产值上,所以棉花纤维检验技术是现今棉花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手段。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加深对棉花纤维检验技术的探寻来解决专业的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人员和非专业的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人员对该项检验技术的了解,通过提升棉花纤维检验技术在整个棉花产业中的运用程度,来提高棉花的总产值。这样,不仅能够加速棉花产业的整体经济收益,更能促进国家社会经济事业的稳步发展。解决现阶段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速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

对于棉花纤维检验技术设备的创新和探寻来讲,棉花纤维检验技术的体质就需要从本质上进行改革。在中国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仍存在局限性,我们仍然需要通过不断的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加深对棉花纤维检验设备的探究,切实的做到将棉花纤维检验技术运用到棉花产业中。棉花产业的发展将关乎到国家社会经济事业的前景,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初期阶段,需要通过不断的完善社会经济事业来稳定社会主义的发展。而棉花产业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加速对棉花纤维检验技术的探究来稳固棉花产业对整个国家社会经济事业的影响。要知道棉花纤维检验技术在现今社会科学技术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科学技术也随之不断的创新,为了能够更加完善的增加棉花的产值,对于棉花纤维检验技术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棉花产业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更能够通过棉花市场的经济来带动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稳步提高和战略方向。

4、 结束语

棉花纤维检验技术设备在现今社会科技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探寻和发展棉花纤维检验设备的技术,来完善棉花纤维检验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将棉花纤维检验设备充分的运用到棉花生产中。在我们国家现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棉花产值是国家社会经济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不断的加速国家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提高,我们不得不对棉花纤维检验设备更加全面的应用。这不仅是提升棉花产值的有利手段,更是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稳步提升的重要保证和有利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礼权.棉尘对肺通气功能影响的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13.(4).27.

[2] 李树荣.棉花纤维检验实验实施的现状[J].中国棉花.2013.(8).49.

[3] 王锦珍.棉花和棉尘的细菌污染及对肺胀的影响[J].现代防御医学.2016.(10).37.

[4] 洪长福.棉尘症调查中肺功能测定的意义[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