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8 18:1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篇1

上海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历史建筑和历史地区的保护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严格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保护了城市历史风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弘扬了都市文化塑造了城市精神进一步凸现了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

上海市现有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9, 1994, 1999, 2005年先后分四批确定了663处共2154幢.总面积约400万m=的建筑为优秀历史建筑(其中6}处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上海确定了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外滩、老城厢、人民广场衡山路复兴路、南京西路.愚园路.新华路、山阴路.提篮桥.江湾、龙华、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为27km’占上海市老城区的I/3e2。。5年上海又确定了郊区及浦东新区3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约14km’。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

.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逐步完兽的历程…学术研究为先导

早在20世纪5。年代上海就开始着手进行有关城市建筑历史的三史(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调查工作对上海建筑历史特别是近代建筑历史有了初步的归纳为后来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出版的《上海近代建筑史稿》(陈从周.章明编着)和《上海近代城市建筑》(王绍周着)即为这一工作的记录。

自80年代起学术界对上海近代城市和建筑的研工作逐步展开并不断深入。}993年罗小未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伍江完成博士论文《上海百年建筑史(I 840.1949)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1999年郑时龄教授的专着《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出版。这些成果使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基础研究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还有阮仪三教授及其领导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以及同济大学一批教师和研究生对上海外滩.老城厢、提篮桥等历史风貌地区和大量历史建筑所做的长期调查与研究为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打下了重要的学术基础。与此同时有关上海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涌现出一大批学术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外掀起一场上海热一。上海学俨然成为一门显学。所有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上海历史遗产保护工作

1.2率先提出保护名单.颁布保护法规

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真正全面开始是20世纪80年代。1986年上海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a 1989年在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的推动下上海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单。199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上海市第一批共59处优秀近代建筑(后来又增补至61幢)。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这6}处保护建筑只能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参照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与管理。1991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上海初步形成了由规划局.房地资源局和文管委共同负责的管理机制。此后按照《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1993年、1999年和2005年上海又陆续公布了第二批175处.第三批}62处.第四批230处优秀历史建筑一批近代产业建筑和解放以后建成的建筑也名列其中:并由规划局负责编制保护建筑的规划控制要求(技术规定)。

除单体建筑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之外上海市还较早地开展了历史风貌特色区域成片保护工作。1991年上海市规划局开始着手组织编制上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外滩等日片区域被列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1999年上海市规划局又组织编制了《上海市中心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与街区)))对199}年划定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明确了保护范围和要求确定了234个街坊.440处历史建筑群共计1000余万平方米的保护保留建筑

1.3进一步健全法制,强化风貌区整体保护

2002年上海又在原保护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通过市人大立法正式颁布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进一步提高了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地位并正式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同时还将保护建筑的刘像由一94,年以前建成的近代建筑扩大到包括产业建筑在内的具有30年以上的历史建筑。根据这一条例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正式公布了中心城区一2片共27km’历史文化风貌区。上海市规划局随即组织编制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0 2004年《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正式批准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的编制作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0 2005年上海市中心城区一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的批准同年上海市规划局又开始着手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划定工作。32片共141an}的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在经过专家反复讨论和公共媒体公示后正式划定。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也随即开展

2003年一0月上海市召开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建立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制度将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5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成立一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并下设由规划局房地资源局和文管会组成的办公室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迈入一个新时期。

2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与机制

1992年一月l日起开始施行的《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近代建筑保护的地方性政府法令。在其颁布实施后的整整「年时间里一直规范和指导着上海近代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于上海历史建筑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者如分类保护原则).制度框架(其中最重要者如规划、房地.文管三个政府部门共同管理.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自此基本形成

作为一部政府

行政法令其法律地位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该管理办法仅涉及近代建筑的保护对于城市大规模改造中成片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难以约束。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和各方面专家的反复讨论zooz年初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正式开始审议由市规划局等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起草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2。。2年7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4一次会议通过该条例并正式公布于2003年一月l日起施行。自此上海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一部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地方性法规这部条例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法律制度.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 2:保护原则

该条例不仅是对原管理办法法律地位的提升也更加完善了原有的管理内容与管理制度条例明确了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一的原则

2.2保护对象

根据该条例上海的保护工作由单体建筑的保护扩展到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并明确要求规划管理部门应组织编制风貌区保护规划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区域保护的要求

条例也扩展了保护对象由原先对建于一949年以前的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扩展到对建成30年以上的一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条例所确定的保护对象为l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2反映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3着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斗在我国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5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产业建筑的保护

2.3分级保护

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上延续并进一步强调了分类保护原则即根据保护对象的价值及完好程度分为四个保护等级第一类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饰均不得改变第二类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第三类建筑的立面和结构体系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第四类建筑的主要立面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2.4仍存在的问题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设定了基本法律框架为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也留下了一些管理上难以处理的矛盾目前上海市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保护管理是采用由规划.房地文物三个部门分工.协同管理的体制n文物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房地部门负责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规划部门负责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上述保护建筑的规划管理但由于文物管理执行的是文物法文物法中的一些规定难以适用于还处在使用状态中的历史建筑而条例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定又与文物法的个别条款不尽一致这样对于那些已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建筑就面临着适用法律上的矛盾。为加强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上海市政府在原有三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了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使三个政府部门能够有一个常设的协调机制

3上海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制度的实施与操作

3.规划管理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上海的保护工作制定了一个总体框架但在具体管理中还必须有细化了的规定与要求。首先是必须针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编制具有法律地位的保护规划对各保护建筑制定明确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对每一幢保护建筑提出明确的保护要求

在规划管理上上海逐步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体规划).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详细规划)单体保护建筑规划与建设管理及风貌区建设项目管理等不同层面规划管理内容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是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要求的具体体现又是具体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2004年上海市规划局以《衡山路一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为试点组织开展了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全面开展中心城区的风貌区保护规划提供了范本目前上海中心城区一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毕并获得市政府的正式批准

同时上海市规划局还会同市房地部门和文管部门编制完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和各优秀历史建筑的技术管理规定和规划控制要求为单体保护建筑的保护与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

3.2建筑管理

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门负责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为此市房地资源局组织制定了各保护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并负责将保护要求和保护义务书面告知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和有关物业管理单位「保护建筑若发生转让.出租行为转让人出租人有义务将保护要求书面告知受让人.承租人受让人.承租人应承担相应的保护义务。若需对保护建筑进行修缮或有任何改扩建等改变保护建筑现状的行为必须得到有关部门审核批准。若仅涉及建筑内部使用性质和室内布局由市房地部门负责审核批准若涉及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内容(如改变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形式.主体结构.面积.层数高度等)则必须得到市规划局的审核批准。对于擅自拆除.迁移或不符合保护要求进行修缮的行为房地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并可对擅自拆除者处以相当于被拆建筑重置价三到五倍的罚款对擅自迁移者处以相当子被迁移建筑重置价一到三倍的罚款对违反保护要求修缮者处以该建筑重置价犯%以下的罚款

由于条例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保护建筑属文物保护单位的其保护管理由市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文物法并参照《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负责管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若涉及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内容的也必须得到市规划局的审核批准4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从2003年起开始着手组织编制并于2005年完成了各风貌保护区的保护规划这一规划的编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的及时批准为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严格.规范并具有很强操作性的依据

4:创新编制模式,强调整体保护,细化控制指标

该规划属于控制性详细规}}l层面但又希望超出一般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它不仅要包括一般控详规划的内容(如用地性质与建设容量控制.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绿化景观.公共设施配套等)同时更突出保护的要求(如保护要素的认定.保护对象的分类风貌街道与空间的保护等)建筑尺度适宜且密度适中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一大特点因此规划明确风貌区内严格控制建筑总量核心保护区内坚持原拆原建即严格保持现有建筑总量并严格控制风貌区内新建建筑的高度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不等于最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单体的保护真正意义的城市保护是整体意义的保护。它不仅包括那些重要建筑物的保护也包括那些重要建筑物所在整体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完整历史街区的保护。除建筑物外道路和街巷格局街道尺度.街廓景观.城市空间肌理.地块尺度与形状、绿化环境.墙面装饰.地面铺砌.典型材料和色彩等等都是保护的要素「

在建设控制方面规划首先将风貌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范围。核心保护区内的建设行为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一般不允许大规模建设且坚持原(面积.高度)拆原建原则。在建设控制范围内明确只有允许建造的范围需要整体规划的范围和一般历史建筑.‘其他建筑拆除后的空地内才有可能允许新建.改建和扩建行为在建筑高度控制万面按沿街建筑高度一非沿街建筑高度.相邻建筑高度和住宅建筑高度来控制

。在建筑密度方面更多考虑地块原有密度.周边地区平均密度等因素进行控制且规划建筑密度不得超过本街坊现状建筑密度的ioi以确保原有城市肌理得到延续.为保证原有街道尺度和界面得到延续允许在建筑退界.后退红线.绿化覆盖率等方面适当突破一般规划技术规定。 毛2通过规划控制,保证整体风貌达到.大程度保护

该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风貌区内所有建筑进行分类用历史的眼光细致地对规划区域内的每一座建筑进行分类在认真的甄别与鉴定的基础上明确每一座建筑的留.改牛fit生质。事实上法定保护建筑只能保护非常有限的一部分优秀建筑。而仅有少量保护建筑是不可能真正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的。因此必须在更大范围内保留那些有历史文化特色构成风貌特征的大量背景建筑一并通过规划审批程序确保其法律地位同时使其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这次规划除法定的保护建筑外对其他所有建筑是保留还是允许拆除都予以明确。充分考虑规划及房屋土地管理的操作性将风貌区内所有的建筑划分为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应当拆除的建筑和其他建筑五类。具体地说就是所有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都属于保护建筑其他具有较高保护价值或风貌特征明显的历史建筑在本规划中被列为“保留历史建筑规划要求予以保留.一般不得拆除。其他历史建筑(主要指建于一949年以前房屋质量较差但却是整个区域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一般历史建筑允许拆除重建但重建建筑一般要求原面积原高度且必须与原有风貌相协调第四类建筑为一应当拆除建筑-即那些与历史文化风貌不协调的各类违章搭建.危棚简屋。第五类称之为其他建筑即各类合法建造的多.高层建筑虽与历史文化风貌不协调但暂时没有条件拆除或不可能拆除的。这种分类使得风貌区内每一幢建筑留.改拆的整治措施都得到了明确的落实

4.3确立分街坊图则.确保规划落地

在规划文本上的最突出之处是分街坊图则。风貌区内所有街坊均设单页。规划的所有控制要求和控制指标都在每一幅街坊单页上明确表示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巷每一个空间.每一片空地和每一处庭院的规划控制要求都在图上清楚标识。尤其是对建筑保护分类(留改.拆性质).可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容量要求具体的建筑高度控制等图上都应有明确规定这种图则表达方式非常便于日常规划管理已在目前的规划管理中发挥了非常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4.4建立特别论证制度.杜绝抽自改变规划

篇2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目标

到2010年,在对文化遗产资源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完备的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数据库;重要文物保护单位险情基本排除,抢救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化遗产保护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到2015年,初步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以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体制基本形成,保护文化遗产成为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文化遗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二、加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一)加强文物资源调查研究。20*年抓好文物资源普查试点,三年内完成调查、登记工作,建立完整的文物资源档案和数据库。推进文物普查成果转化,根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公布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所在地政府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建立档案。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保护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完整性。

(二)制定科学的文物保护规划,根据文物资源状况,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并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改造、旅游发展等规划相衔接。要统筹安排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市人民政府具体组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经省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文物保护利用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禁止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破坏文化遗产。

(三)正确处理文物保护和基本建设的关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注重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严格执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凡涉及文物保护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在项目审批前征求文物行政部门意见,进行必要的考古勘探、发掘并落实文物保护措施以后方可实施,基本建设工程涉及的文物保护单位要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因特殊情况需要拆迁和拆除的应依法履行审批程序,并注意保存文物的历史信息,建立完备的文物档案。

(四)切实抓好重点文物维修保护工程,按照全面保护、重点维修的原则,当前重点维修保护一批文化内涵丰富、利用潜力较大、急需抢救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排除重大文物险情。规范文物维修工程的管理,完善工程审批程序,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维修招投标和工程监理、验收制度。实施文物维修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认证,文物维修保护项目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确保工程质量。

(五)推进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工作,在推进城市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把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会同文物部门启动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普查工作,摸清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底数。公布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积极指导和推动保护规划的落实,对历史民居、临街店铺及公共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整治,依法严肃查处违反保护规划、随意建设等各种破坏行为,建立群众参与监督和跟踪检查制度,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六)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建设,积极发展博物馆事业,重点抓好唐山博物馆建设,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建设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行业特性、区域特点的专题性博物馆,鼓励设立非国有博物馆,加强民族民俗类博物馆建设,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和民间手工艺,改善博物馆陈列条件,充实、丰富、创新展览内容,强化精品意识,不断推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陈列展览。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坚持向未成年人等特殊社会群体减、免费开放,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七)强化馆藏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根据本地馆藏文物状况,建设设施完善、达到国家安全技术防范标准的文物库房,提高馆藏文物保管条件。规范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建立和完善保管制度,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立全市博物馆文物信息数据库,制定和完善保护措施。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在馆藏文物研究、保护、展示等方面的应用,提高馆藏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

(八)加强文物市场的调控和管理。依法实施文物流通市场行政许可,严格把握准入条件。加强文物流通领域的管理和执法检查,规范文物市场秩序,取缔非法文物市场。规范文物经营和民间收藏行为,完善文物出入境鉴定审核工作,依法加强对文物销售、拍卖前的审核备案,严防珍贵文物流失,做好社会文物征集工作,补充藏品缺项。

三、努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

(一)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规划。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制定长远保护目标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以我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为抓手,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整体开展,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

(二)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确定一批具有较大历史价值、特色鲜明,又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抢救的项目,制定保护名录,并运用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和数据库。

(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按照《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审暂行办法》,严格评审标准和程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认定,建立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逐步形成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加大相关学科建设力度;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制定专门保护方案,通过多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建立健全实物资料征集和保管制度,防止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要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展示和传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要重视建立以人为核心、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采取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传习活动,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等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

四、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

(一)强化政府行为,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文化遗产保护的近期、中远期目标及基本任务,为切实加强对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成立市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市政府主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地及文化遗产较多的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构,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遗产保护涉及面广,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文物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职责,落实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法规制度。建设、规划、交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和审批建设工程时,应主动征求文物部门意见,涉及文物保护时应依法征得文物部门的批准。公安、工商、海关等部门要加强文物安全的综合治理,加大打击文物犯罪的力度。旅游、宗教等部门要依法合理有效地利用文物资源,确保不对文物造成损害。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篇3

关键词:历史文化;经验教训;保护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8-0033-03

济南自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近20年,我们一直在探索着一条适合泉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道路来。随着济南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出现了诸如有传统特色的城市文化与特色风貌在逐步消失;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缺乏等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如何处理好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已迫在眉睫。

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济南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就是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王景慧先生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中非常精辟阐明:“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有上千上万人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城市的经济要发展,设施要改善,生活水平要提高,要实现现代化,不能把历史文化名城当成博物馆使之凝固起来。所以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

我们既然承认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那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任何有机生物必须适应生存环境向前进化,而且有机生物进化不可能抛弃原有基础,而是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而逐步进化,有机生物的进化既要适应环境、也不可能超越环境,城市作为有机整体,其发展如同有机生物进化一样,既不抛弃原有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进行有机的新陈代谢,又得适宜地持续发展。而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济南的发展既应该是对历史有机的继承和延续,更应该是适应现代趋势对旧城市的更新和完善,一句话既要继承和延续济南历史的文脉,又要按现代化的要求适宜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肯定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隔裂历史的突变对历史是一种伤害,对未来也是一种损失”。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表明,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越重视保护其历史文脉,越是历史文脉深的城市越有魅力,因此,保护好济南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现代济南人的生活质量,就是保护好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特殊资源。

济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从开始只是简单的维护不利用或者只是按原使用功能利用,比如千佛山的兴国禅寺、洪楼教堂等;而后是将部分历史文物改变其使用功能,比如建立李清照纪念馆、山东大学西校区内的近代建筑用于教学设施等;再后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为济南创造效益;现在济南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有新的用途一“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作为城市建设的‘文化名片’。……以吸引外来投资”。济南要持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也要逐步发扬光大,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这一特殊资源,使其成为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将会促进济南的社会、经济发展。

2 济南的历史文化遗产现状,保护中的主要问题

济南虽然有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但因地处交通要塞,上世纪50年代以前受战争影响,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严重,又经“”摧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建设性”的破坏就更加严重;近几年来,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专家学者到领导、市民都从不同角度对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取得了一些共识,在实际做法上也有一些新的举措和慎重的行动。但是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2.1传统特色文化与城市特色风貌逐步消失

几十年来,代表济南特色的传统文化逐步消失;“中华老字号”称号的商家,至少有三成已经消亡,最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诸如:“齐烟九点”、“佛山倒影”、“鹊华烟雨”等也在遭到破坏,“九点”中有的被当地“靠山吃山”开垦的面目全非,视线走廊也被一座座高楼遮挡;而“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也基本见不到“四面荷花”了。

2.2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

全市现有的历史及传统建筑、街巷、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的总量,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损毁和使用单位的不合理使用等,已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旧城改造密度过高,开敞空间缺乏,绿地减少,个别新建建筑高度、容量及功能与周围古城环境缺乏有机协调。部分传统特色建筑和院落被拆掉,对古城格局的保护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已失去以后可能保护、利用的机会。

2.3历史文化街区、地段内人口稠密、房屋破旧,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尤其是在古城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地段中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稠密、民居破旧不堪,同时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这在全国也是普遍现象,因此制约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4历史文化保护区产业及用地结构不合理:历史文化遗产长期被其他单位占用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以民居最多,且缺少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像停车场、配电设备等,商业网点也十分缺乏,街头绿地更是少的可怜。一批价值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多年被使用单位占用,而使用单位长期不履行法定职责,致使这些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失修严重。部分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因使用单位、使用人乱拆乱建,已破坏了其原有的格局及风貌。

2.5泉水渗漏区、泉脉得不到良好保护和利用

做为重点的泉水直接补给区的南部山区和玉符河地区,因当地过度开发建设和过度的开垦荒地,造成水土流失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面硬率提高,从而水源涵养与补给能力减小: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不同程度对地下泉脉造成破坏,同时市区内还存在对地下泉水的过度开采,以上现象都严重影响对泉水、泉脉的保护。

3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3.1国内外保护与发展的理论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谓可持续发展,是~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既把握今天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自然资源的保护角度立论的,但持续发展不仅关系

到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还有更为重要的人力、科技、文化、教育以及行政管理等社会资源的开发变革与保护问题。

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阮仪三先生提出的保护原则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这一理论是总结了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3.2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实践

3.2.1法国保护文物的实践

法国在历史文物保护方面是有相当好的经验可以借鉴的,首先成立了管理负责建筑保护的国家建筑师团;其次是政府与各级地方管理部门分工明确:第三是对全国文物进行调查并建立相应的分级档案;第四是文物业主承担义务,即便对文物进行维修也必须报国家建筑师团同意;第五是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一般文物保护费用政府承担50%,而且对业主的文物保护投资免于征税。

3.2.2前联邦德国保护历史街区的实践

在上世纪70年代初,前联邦德国在解决居民的基本住房后,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将二战保留下来的有着百年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把改善提升旧城区基础设施和提高其环境质量作为旧城改造的中心内容。该国旧城改造的方式有以下特点

(1)改善交通状况,将旧城区主要道路改变为步行街,把小汽车“挤”出旧城区,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2)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例如把分散供热改为集中供热、将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施引入旧城区内等。

(3)调整用地、产业结构,提高旧城区环境质量。将有污染源的工厂、企业搬迁至郊区,开辟绿化空间,为居民提供休憩、游玩的场所。

3.2.3巴黎、苏州保护城市空间历史格局的实践

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首先是在城市规划中确定战略发展方向,在这一点上法国巴黎和我国苏州就是做的非常好的例子,巴黎的做法是新城围绕老城发展,在老城区内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即使允许建设的新建筑,其高度、外型等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苏州在城市空间发展中,很早就确定了在古城东、西两侧建设新城,较好地保护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空间格局。

3.2.4潍坊保护城市传统文化的实践

由冰雕想到哈尔滨、由泼水节想到西双版纳的景洪、由牡丹想到河南的洛阳等等,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城市的象征,同时也是城市的特殊资源,比如山东潍坊市每年的风筝节都有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05年第2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不仅提高城市知名度,也为城市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点,在会期间签约40个项目,总投资达113.8亿元。

3.2.5德国柏林历史文化保护资金多元化、多渠道

德国柏林市政府在筹集历史文化保护资金措施有以下几方面作法,首先是政府的投人,从联邦政府到市政府每年都有一定比例资金投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是政府各级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投入;第三是私人捐赠;第四是企业投资,凡是企业投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均可享受免税待遇。

根据上述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描述,对济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启示一:一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文物保护机制;二是政府分工明确;三是文物业主承担保护义务;四是政府应给予文物保护单位、个人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

启示二:一是调整历史街区内用地、产业结构;二是改善古城区周边交通状况,街区内以步行为主;三是提升历史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街区环境。

启示三:一是另辟新区、建设新城:二是控制建筑强度、密度、高度;三是新建建筑必须与环境协调。

启示四:一是根据城市传统特色,塑造城市意象;二是创建有影响的文化项目:三是将传统历史文化转化为城市发展资源;

启示五:一是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有一定比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二是广开保护资金渠道,接受企业、个人捐赠;三是给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企业、个人予以税收上的优惠。

4 古城区历史文化遗产及泉城特色的保护与发扬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的发展,既要保护城市历史传统特色风貌,又要建设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旧城中的人口密度,改善城市的市政设施条件,控制建筑容量,优化城市环境。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产生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手段,引导和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名城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个多学科交叉渗透领域,需要政府职能机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密切合作,通力参与。

4.1探讨济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措施

根据济南的现状,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坚持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的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文与自然相依存的整体,建议按以下措施执行:

4.1.1提高保护意识,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知识教育,让广大市民热爱泉城的历史文化;

4.1.2政府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成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构(可以是松散机构或委员会),形成对历史文化遗产动态保护;

4.1.3在新形式下不断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形成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适应的政策、法律保护体系;

4.1.4转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按“原真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等原则,对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须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4.1.5形成广泛群众参与机制和广泛开展群众监督制度,对破坏历史文化遗产行为给予严惩:

4.1.6积极广泛筹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适当减免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单位和个人部分税费;

4.1.7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科学的历史文化遗产经营策略,比如整治历史街区、地段可与新城区用地进行捆绑进行市场化运作;

4.1.8深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4.1.9认真研究泉城特色的传统城市风貌和文化,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名片”,发展文化产业,为城市的社会、发展服务;

4.2要防止新的现象

4.2.1防止新的“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重点是拆真建假;

4.2.2防止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过度商业化;

4.2.3防止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贵族化;

4.3济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践探讨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也是一种保护方法。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应坚持利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原来的功能使用优先的原则、使其更加富有生命力原则、在严格的保护规划和法规指导下实施有效合理利用的原则。

以曲水亭――芙蓉街为例探讨具有泉城特色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合理利用

曲水亭――芙蓉街历史街区包括:曲水亭、府学文庙、百花洲、后宰门、珍珠泉、王府池子、芙蓉街等街区,是济南传统民居、泉池园林等特色精华所在,这里泉水穿流于街巷与民居之间,最能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地方特色,因此对该历史街区需要进行整体保护与整治,而不是大拆大建,合理利用该历史街区特色打造泉城特色名片。

对该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就是不改变街区内道路网的走向和宽度,以及水系的布局、面积和走向,并延用原有地名,同时保护泉水、泉眼的原有格局和形式,既保护历史街区的原有风貌,又保护与之相呼应的传统人文景观:但要适当修整路面、疏通水系、修补泉眼,修整材料可与原材料相似。

篇4

一、文化遗产的分类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

规划是龙头,保护必须以规划为前提,规划必须先行。有了规划,按规划进行保护。

1.原封不动的保存(冻结保存):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这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一般对文物古迹应原封不动的保存。

2.整旧如故――对于残缺的文物、古迹进行修复时,应该遵循修“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保持修复部分与原来景观一致,不能损伤它的艺术性、历史性、科学性;尽可能地减少加固、维护。

3.谨慎重建: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战争的摧毁,很多十分重要的历史古迹遭受损毁。但由于它们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特征性、象征性,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必要重建。但是,重建的过程中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以免让文物古迹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既劳民伤财,又破坏文物古迹。其实,有时保存残迹更有价值。

4.在开掘文物古迹时,要量力而行,适度开发,不能过于盲目。如果将文物古迹挖掘后,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或者保护措施不当,将会给文物古迹造成不可逆转、不可弥补的损失。

5.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续继原有使用方式为最佳,也可以为博物馆,作为参观旅游景点要慎重,防止被破坏。过度地对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的行为。

6.保护历史环境:文物古迹与其周边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不能脱离周边的环境而孤立存在。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意义很重要,与重要历史有关的地形、地貌、山河、植被及其他环境特征都要保护。

三、我省文化遗产保护硕果累累

经过3年文物普查,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位居全国前列。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等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0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409处。全省文化系统博物馆和文物保护科研单位收藏文物170多万件。全省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洛阳、开封、安阳、商丘、南阳、郑州浚县、濮阳),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47座。中国古都,有4个在河南(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都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全省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达到39项,居全国第一。洛阳、郑州被列为《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六片(洛阳、西安、荆州、成都、曲阜、郑州)四线(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圈(环国境线)”及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新格局重点,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三线涉及我省19处大遗址被确定为重点保护的项目。汉魏洛阳故城、内黄三杨庄遗址、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等保护展示工程扎实开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效果显著

2004年起,启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了厅级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专家委员会,组建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建立名录体系和工作机制。经过2008年至2010年的全省普查,共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80万条,其中有较高价值的项目22万余个。河南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3项,以及保护单位95个、代表性传承人8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2个,全省民办博物馆达38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25个、展示馆(传习所)68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个、研究基地22个。

五、文化旅游开发进展迅速

全省已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00多处,在全省70多个国家5A级、4A级景区中,文物景区占半数以上,成为河南旅游业的重要支撑。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的嵩山禅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实景演出成为代表性的文化产业旅游项目。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春秋两季“河南・郑州全国文物艺术品展销会”自2000年开始举办,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文物交流交易平台,年成交额达2000万元,在促进交流的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活跃成分。

六、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1.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2.科学研究--科学价值;3.发展旅游――经济价值及可持续发展。

我们首先从历史研究着眼,来看待文化价值。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建筑、艺术品等都蕴含着妙不可言、深邃的科学道理。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借古明今,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对凝聚了几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社会和生活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尤其是对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利用文物古迹开发旅游业(但一定切记不能过度开发),不仅能直观地表现文物遗产的独特魅力,而且还能充分地体现出其经济价值,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篇5

古村落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花都区古村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价值。花都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亟待关注与解决。应从提高人民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政府及社会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保护与开发一体化等方面加强和促进花都古村落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

花都新农村建设;古村落;文化遗产

古村落作为农耕生活的基础要素,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一直以来被人们称赞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然而,学术界对古村落的界定却众说纷纭。有学者指出,能够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的村落,方能称为古村落:一是村落历史悠久,且历史仍在村庄中呈现,村落记忆历史;二是村落文化丰富,文化遗存形式多样;三是村落文化生活体系完整,传承发扬较好;四是村落地域特点鲜明[1]。在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亟待被关注与解决。

一、花都古村落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花都古村落文化遗产花都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地理位置优越。东部与从化交界,西部与三水相连,西南部和南海接壤,南部紧靠广州市区,北部与清远市毗连,素有“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之称,历来是中原通向南粤的必经之处和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会点。花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全区共有文物点55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洪秀全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冯云山故居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个(2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灰塑”入选国家级名录,“广州珐琅”入选省级名录,“王诞”“花都元宵灯会”和“瑞岭盆景”入选市级名录,尤以现存量大和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最具特色。据统计,花都现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有20多处,其中炭步镇被授予“广东古村落文化保护基地(广府村落)”,头村于2012年入选广东省最美古村落30强、2013年被国家住建部等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国家“3A”级景区,头村和高溪村分别在2000年和2012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广州市内部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区和省住建厅文化厅公布为广东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炭步镇头村、茶塘村、藏书院、新华街三华村、花东镇高溪村田心庄和港头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2]。

2.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古村落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托,从一定程度上讲对古村落的保护即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是保持古村落的文化传承,是连接村民情感沟通强有力的纽带,维护了中国村落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创造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加强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花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1.保护意识缺乏,破坏严重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国内迎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但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方针,一味追求城市整齐划一的面貌,出现城市发展模式的单一化,导致大量古城面临改造的风险,致使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面积消失。近20年的大拆大建,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文物被破坏消失,一大批古建筑被强势的房地产所吞噬,近千个大中城市丧失文化个性,被改造成“千城一面”,连外国学者、专家都感到不可思议[3]。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曾对我国一些传统村落进行调研考察,区域中对于传统村落数量的变化令人吃惊,记录显示,2004年古村落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花都区新农村建设中,老城区、古村落等珍贵的历史文化建筑也正遭受着大改造的危险,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文明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随着以发展旅游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加强,古村落里的古民居已经不多,随处可见的是两三层乃至五六层小洋房,瓷砖也逐渐“蚕食”了本来的青砖外墙。“一些村民会把年久失修的古民居拆了,建洋房来住。”[4]

2.政府及社会的支持力度不足花都区政府虽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有关“文化遗产”的描述,也适时提出一些保护性措施,但却并没有采取更多的“线下”宣传方式,并未使民众深入了解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对于古村落的保护意识仅仅停留在专家学者层面,民众的法律意识淡薄“,钻法律空子”的现象严重。在一些地方上未制定地方性法律制度以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国家颁布的保护历史文物的法律,如《文物法》《文物法实施条例》《中国文物古迹保护规范》也没有严格履行,没有带动群众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更令人气愤的是某些地方政府对“政绩”的片面追求,与开发商对利益的疯狂贪图不谋而合。由于许多古村落文化遗产经历历史的沧桑,又暴露在室外接受风吹雨淋,如花都头村的灰塑建筑等,大都受到环境的侵蚀不再风韵如初,必须对它们进行适当的重塑,使其寿命更加久远。然而这项工程却是十分艰巨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和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缺乏关注支持,财政也极少惠及,经费短缺,难以承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繁重任务。花都头村涉及380多座古建筑的维修,资金短缺是保护头村首当其冲且最为现实的难题[4]。

3.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当代经济发达的情况下,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而是更加注重精神享受,旅游业便由此繁盛起来。但是,在旅游业带给人们精神享受以及给予社会极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出现资源过度开发的严重生态问题。目前,由于旅游业的设施、机制尚不完善,加之由于企业的加入使旅游业资源的社会所有权性质受到严重削弱,也使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更趋复杂,眼下愈演愈烈的景区经营权转让中企业的权、责、利极不对称,易使旅游业走上一条对资源漠视的道路[5]。近年历史文化古村的旅游资源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文化风韵,社会在此看到的往往是古村落带给旅游业的利益,而忽视了古村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过度开发古村落的文化资源,导致古村落原始风貌的消失,破坏古村周边生态环境。花都区头村近年利用旅游来增加村民的收入,经过整治,头村的名气渐渐响了,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古典的乡村遇到资金涌入后,古村落的淳朴机理慢慢有了裂纹,出现修葺时的改造、村落污染等问题[4]。

三、花都古村落文化遗产和谐发展的建议

1.提高人民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意识人们对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缺乏,不仅是个体因素,更是社会整体工作的纰漏。要将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载入课本教育,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采用“从娃娃抓起”的方法,提高人们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加强古村落文化遗产法律的制定落实,给予破坏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处罚,提高民众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地方政府、村委要对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线上”“线下”大力宣传,让保护意识落入民众的生活。多渠道宣传是提高宣传效率的好方法,可以采用宣传单、海报等较为普遍的方式,亦可利用知识讲座、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进行宣传,多渠道宣传的方法不易使民众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使宣传的效果更加显著。

2.提高政府及社会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提高政府及社会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是保护古村落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古村落文化资源要严格执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政府应时刻关注市场对古村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一旦出现过度开发现象,应立刻阻止并给予适当处罚。对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应通力合作,适时沟通,为古村落历史文明做出贡献。某些政府和官员自身缺乏保护古村落的意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曾经建议道,国家应尽快将保护文化遗产的课程列入各级行政学院干部的培训当中,以提高地方政府官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唯有政府官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提高了,才能更深地教育民众,达到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切关注。企业在开发古村落的过程中,不可仅看到古村落带来的丰厚利润,更要看到其长远的历史价值,积极教育企业职工,适当开发,明晰自身的社会职责,提高对古村落文化遗产历史地位的关注。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保护与开发一体化“文化遗产并非不能开发,开发得好,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好处”。对古村落进行文化性旅游开发,保持古村落原有的历史特色,建立生态旅游的村落场所,切忌肆意改造历史古村,实现保护与开发一体化发展。加强古村落旅游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古村落旅游开发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人口、设施、环境等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古村落,可参考一些地区成功的旅游开发案例,如丽江束河古镇保持原有村落不变,特色开发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晋中王家大院的居民博物馆形式;安徽婺源的景观形式等。通过借鉴吸收,更合理地发展本地古村落旅游业。改善古村落的生态环境,提高古村落的可利用价值。对于一些古村落出现的污水等环境问题,当地村委和政府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带动村民共同治理村落环境,改善古村落居住条件,保护古村落生态环境,实现古村落文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怀堂.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古村落保护的思考[J].徽州社会科学,2007(6).

[2]花都区门户网站[EB/OL](.2012-04-05)[2015-07-09]

[3]尹卫国.古村落不能再毁了乃中国文化的根系所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9-16.

[4]谢苗枫.探寻古村修葺保护与发展之路[N].南方日报,2014-07-24.

篇6

关键词:历史文物;保护体系;保护规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63-0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工作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就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践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进而探讨一些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体系的规划问题。

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华文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对于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系统地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体系进行规划研究对于系统完善地认识和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现状

近年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见》、《城乡规划法》和《文物保护法》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使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由于许多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还不是很熟悉,当地居民对保护工作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常会导致在实际保护工作中出现一些片面的理解和错误的做法,而且这些错误往往会导致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一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工作认识不到位,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对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对立起来,在工作中重建设,轻保护,没能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忽视自然环境的保护。每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都是根植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在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发展中体现价值特色的。但目前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在保护利用之中,却忽视了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三是过分强调旅游经济效益,忽视对生活真实性的保护。“旅游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部分历史建筑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建造了一批毫无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这些做法,实际是将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作为普通的旅游资源开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毁坏了真实的历史遗存,造成了“开发性破坏”。四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滞后。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在保护整治和建设发展中缺少必要的依据。在保护中往往只注重“点”的保护,而忽视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导致整体风貌被破坏。五是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导致在保护管理中缺乏科学的安排,影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三、关于保护体系规划的探讨与实践

从近年来的保护发展来看,我国城镇和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形成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三个比较全面且健全的层次,保护体系的变化调整是对我国多年城镇和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总结,是实践探索的结果。

1、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体系规划的编制。编制全面覆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且高质量高水平的保护体系规划对于科学有效地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

2、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法律法规。即使现在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明确立法宗旨包含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与发展,但是毕竟法规效力低于法律,并且缺乏具体实体内容的规定,所以对于如何以动态观规范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举双赢,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各地的实践都表明,单纯 依据《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无法解决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需要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专门制定一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法。

3、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名街保护监管体系。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监管体系,需要建立常态化监察和专项整治内部监督制度,实行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责任规划师管理制办法和推进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不力及过失行政问责制。巡察督办是采取直接深入基层和现场的方式来规范执法行为和市场行为。我国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管理机构建设的同时,完全可以结合国情借鉴国外遗产保护监管机制的成功经验,推行遗产保护责任规划师管理制,这是对保护监管体系的一项必要补充。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不力或因过失导致严重破坏推行行政问责,目的在于确保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权力运作和一切行为决策都能够恪尽职守,有效地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

4、需要从不同学科角度来研究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涉及到的因素很多,所以在保护过程中需要建筑学、历史学、文化地理学、规划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更为科学有效地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

5、建立政府与公众参与的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政府、社会和公众都有责任对其进行保护,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应该变政府“主导保护”为全社会“共同保护”。公众参与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重要方法,应当充分重视,积极鼓励和保障。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了明显提高,公众参与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工作抉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能够进一步实现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欢迎当地居民参与保护工作,要以更加宽厚的胸怀对待保护工作中来自社会的批评意见。

四、总结与展望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将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的不断实践中探讨出一套全面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体系规划,逐步构建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 毛静宜.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12)

篇7

关键词:文化遗产 动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 A

一、唐长安外郭城东段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文化遗产指的是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它们所处的背景环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不可避免。对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更新问题也成了有待解决的课题。这些文化遗产大多处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在城市化建设中对这些城市地段的更新与改造在所难免。一般位于城市中心的文化遗产所在地段的升值潜力巨大。往往对开发商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为投资开发的热点。同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人口膨胀问题、交通运输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引起的问题都不可避免地投射到这些城市的中心部位。因此,在以经济利益为最大化目标的大规模城市拆迁活动中,如何保护我们沉积了几千年的城市文化、共同维系的城市记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唐长安外郭城东段夹城的遗址以被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掩盖的丝毫不剩。通过对比唐代和现在的道路网络(图1、2),发现原唐长安的夹城遗址已经被建筑覆盖,通过对区域,道路,环境的调研,得出如下评价结果:

(1)金花路,街道宽80米,空间开阔,但由于是东二环,所以车流量很大,并且中间有很多立体交通,沿线景观质量稍差。

(2)兴庆路,街道宽70米,沿街绿化丰富,街道尺度好,但景观单调。

(3)环城东路,建筑距城墙120米,道路宽30米,空间尺度开阔,绿化景观丰富。

(4)咸宁路,街道宽45米,两旁种植法桐,绿化良好,空间尺度宜人。

夹城遗址范围内的景观以道路绿化为主,缺少节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历史遗址基本都是埋在地下,地面上缺少景观节点,但遗址范围清楚。

二、唐长安外郭城夹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文化遗产所体现出的“不可替代性”和“可利用性”。除此之外。保护本身也是一种心理满足。是深深的根植于我们心底的一种寻根的潜意识要求。唐外郭城墙东段的夹城是一个有文化背景的文化遗址,它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它的历史遗存性,更在于背后隐藏的深层文化内涵。

外郭城墙东段夹城南起新开村120米处(即芙蓉园之东北墙),中段与金花路平行,在距胡家庙西北约200米,东距金花北路280米,南距长缨西路385米处为外郭城夹城东北角,东长安宫城之中, 南内的兴庆宫, 因为是李隆基龙兴的藩邸, 政治地位别树一帜。龙首原上的东内大明宫, 位于皇城东北隅, 是玄宗听政与休闲的新据点。此二者与唐初以来的西内太极宫形成相当广阔的宫廷范围。君主于各宫之间往来频繁, 皇城东南及东北宫殿的距离至远, 促使发展一道联系三宫的网络快捷方式。夹城的建设很好的连接了大明宫到芙蓉园(图3)。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外郭城东壁建兴庆宫北通大明宫的复壁。(开元)二十年,“筑夹城入芙蓉园。自大明宫夹东罗城复道,经通化门观以达此宫。此经春明、延兴门至曲江美蓉园”。夹城北起胡家庙北约200米,南至新开门村北120米处,共长7970米,夹城位置是在东郭城以西23米,与东郭城南北平行。

玄宗从三大内沿东城墙经营夹城,夹城道路可直通曲江池,设计构思可谓周密,皇家车马穿行其中而外人只闻其声。夹城成功透过宫门、城墙与外廓的空间建筑,建立互通的秘道, 宫廷的军政、防卫与监视诸功能得以集于一身。唐前期宫廷政治复杂,夹城既是掩护君主活动的信道,也是监控诸皇子起居的凭籍。

三、引入动态保护的概念

我国现有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基本上是静态保护模式,即在城市特定地段周围划分出一定的保护范围。其中包括绝对保护范围与相对保护范围。在绝对保护范围内强调严格保护。不能对现状环境作任何改变而在相对保护范围内的要求则有所降低.这种静态保护模式片面强调绝对的保护。而忽略了城市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事实,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必将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之息息相关的环境也随之改变,环境变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冲突与交融。文化遗产保护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变化。而是前瞻性地洞悉这种变化。积极主动地调节自身,进而通过自身的变化,影响区域环境乃至人们的生活。

四、外郭城东段夹城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理解

对于城市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涵义,结合对东段夹城的保护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保护过程的动态性

对于夹城的保护提倡一种分阶段、循环式的工作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同时,随着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又将对保护提出新的要求。这一切要求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不断完善与深入的过程。应当采用多阶段的、循环式的动态工作方式,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实施。通过反馈对原有工作的目标和方法进行不断调整使保护工作不断完善。

(2)保护内容的动态性

主要体现为:因地制宜不同的文化遗产采用不同的保护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保护。整治、更新等多样性的方法:同时,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和文化环境的保护它涉及到经济、社会、管理、法制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建设活动,这要求我们树立动态的发展观,从更宽的层面上研究保护工作。

在对遗址廊道的保护中,应从一个更大的范围进行,形成一个网络结构。 要对区域内所有有关的遗址,历史风俗,重要建筑物进行分类统计; 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评价,确定等级; 然后对需要进行修复的遗址,确定每一个节点;对每一个节点进行保护和建设研究,制定保护方案。但是,由于此区域内节点的等级较低,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区域廊道组织:绿化廊道和文化廊道进行网络交叉,提高整体区域价值和人们的参与度。在廊道的建立中,应将其他朝代历史文化纳入进来,提高区域节点的丰富度和进行辅助的保护,强化历史文化区域的文化历史属性。在这些保护内容中应根据现状评价与可行性应用动态保护的思想对区域进行分步骤分阶段的复原。

(3)保护成果的非终结性

实施动态保护就要使保护成果成为非终结性,在动态保护中只产生阶段性成果。而不会产生所谓的终极蓝图。其次,保护成果的非终结性要求保护过程成为长期持久、深入细致的工作。最后要做到保护成果的反馈功能实现从目标体系――界定问题――方案选择――实施反馈――方案补充――修正这样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在最初可以针对可行的方案对其进行阶段性的规划,等到时机成熟时将对地段进行最终的成果汇总,达到对唐城墙合理可行的保护规划。

五、唐长安外郭城东段夹城的动态保护阶段探索

第一阶段:先对区域的一些标识体系、视线通廊进行规划控制。

在夹城遗址的范围内设计一些唐长安的标识体系,例如街坊名,文化遗迹展示牌,路牌,将夹城的故事植入大众心里。 因此,对于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的地名应采取保护的措施。不得使用外国地名来命名历史文化区域的地名,包括居住小区。对新地名的命名应有一定的制度。 现存此段城墙周围还有很多地方名字中,保留着唐朝时的称呼:如长乐坊,安仁坊,长乐路,兴庆路等。 对于在此区域以消失的地名,应设法慢慢恢复。

由于夹城是连接大明宫到芙蓉园的重要交通道路因此加成的保护和这些重要节点息息相关,因此要在夹城的区域内建立视线通廊体系,在重点区域内限制建筑高度。

第二阶段:通过规划框架对城墙、城门、城壕的一些历史要素进行设计。

在建立唐长安夹城印象之后,通过遗产评价对夹城范围内的重要节点空间进行深入设计,此阶段要考虑对影响整个体系的现状建设进行拆除。例如通化们、春明门、以及与之相关的坊门地节点设计。

第三阶段:通过这几个节点的带动,确定遗产廊道。

基于以上阶段的成果,在遗址范围内建立一个区域廊道组织:绿化廊道和文化廊道进行网络交叉,提高整体区域价值和人们的参与度。由于此区域内节点的等级较低,在廊道的建立中,应将其他历史文化纳入进来,提高区域节点的丰富度和进行辅助的保护,强化历史文化区域的文化历史属性。

第四阶段:提出整体保护建设方案。

针对保护成果,考虑保护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改变,通过修正和协调,提出整体保护方案。

六、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动态观表现在其发展的连续性。因此,历史文化名城并不限制城市的现代化,相反,应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即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扩大对外的交流,积极捕捉最新的信息,在观念、思想以及制度等方面积极创新,以独特的、深厚的城市历史文化促进名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城市景观课题实践与研究_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樊帆著

《唐长安外郭城区域结构之研究》凯著

《以文化的视野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胡晓玲著

篇8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文物遗迹规范管理执法机制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文物保护规划管理工作启动以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文物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对文物遗迹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推动了文物事业的健康发展,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审视城市文物保护规划管理工作,成绩是肯定的,但从与时俱进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日益凸现

一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建设性的破坏。个别地方在制订城乡建设和基本建设规划时缺乏文物保护意识,随心所欲,乱搭乱建,使一些古遗址、古建筑等环境风貌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二是存在着急功近利等商业化倾向。有的地方为了满足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尤其在旧镇(村)改造中,在文物保护区域内盲目审批建设项目,拆毁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导致一些历史文化遗产丧失传统风貌和特色;三是个别单位法人违法的行为屡禁不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宣传、展示不尽人意

我国文物遗迹较多,底蕴深厚,保护利用具有较大潜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开发不力。一是品牌意识较差。一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文物遗迹,由于缺少自我宣传和挖掘整理,至今乏人问津。二是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不够紧密,造成一定程度的各自为政。三是文物与经济的结合不够紧密,重经济轻文化、重建设轻文保的观念和现象仍普遍存在于区域发展中,经济与文化、文物间缺乏整体规划和紧密合作。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国务院早在1997年就明文规定:要将文物保护做到“五个纳入”(即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目前个别城市对文物保护和管理的资金虽然逐年增加,但与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的需求还远远不足,就拿一个市来说,除文管办正常的人员经费以外,专项文保经费安排甚少,大部分镇(街道)还没有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至涉及文保单位维修的工作迟迟得不到落实。

(四)文物执法机制不够健全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文物价值认知度的提高,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从事非法盗掘和买卖活动,使许多文物史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管理力量薄弱,反应能力差,执法管理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二、几点对策建议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总书记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了精辟的阐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造福人类的千秋功业。同样,保护文物,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既是传承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重点,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进一步整合文物资源。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重要文物资源加以重新整合,有条件的要积极争取申报全国和省级文保单位,努力提升我市文保单位的规模和档次。二是梳理文化类型。要在三大文化的背景下,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挖掘整理徐福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以及商帮文化等特色文化的亮点。三是确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对文物景点的保护和开发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讲求实效,切忌盲目开发,分散经营。

(二)合理规划,增加投入

要着重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凡涉及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必须履行报批手续。要加大对文物保护开发的投入,两级财政对文物的投入应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递增。同时,要求各镇(街道)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

(三)挖掘内涵,打造精品,努力提高展示力和影响力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部分遗产层次较高,但在如何保护开发利用以及展示上还做得不深。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的关联,打造出符合地方的精品,而不是翻建旧品,用文化内涵与历史文化遗产为契合点打造精品。

篇9

关键词:断裂;植入;置换;替代;完善

Abstract:Although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i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it is still lacking for a integrant system of protection and abundant space levels in the view of a higher standard,which makes the symphon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become unimposing and powerless.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missing link and level in China’s protection system ― the problem of taking countermeasures on fracture sites in historical context by introducing the experience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France.

Key words:fracture;implantation;replacement;substitute;perfect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10-51(4)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许多保护成果,步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行列。然而,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更高标准要求来看,还显得缺乏完整的保护体系和丰富的空间层次,使得历史文化遗产这部交响乐显得单薄并缺乏力度。

比如说,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集中的区域和断裂的地段在保护意识上存在不同的认识。相对于历史文化遗产集中的区域而言,其建筑的历史价值集中而突出,因而建筑和空间的特征应该被充分保护的观念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同。而在历史文化遗产断裂的地段,建筑和城市空间的特征往往隐藏在极为寻常的城市环境中,加上目前国内的法律法规对这些区域缺少必要的保护要求,因此历史文脉断裂地段的保护往往被人们忽视。

其实,不论是历史文化遗产集中的区域还是断裂的地段,大都是从当代人的观点出发而进行的界定,这种认定标准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的观念的更新而改变。现在的遗产集中区域也许到了将来就不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而今天认为没有必要保护的历史文脉断裂地段也可能在今后成为重要保护的区域。

众所周知,法国是文化遗产大国,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它的许多经验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如今,法国人不再局限于对作为国家象征或者历史见证的那些特殊的历史建筑遗产进行修复,而更加致力于对历史地段内的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再利用,从而保持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力并使其价值在新的时代得到提升。因此,借鉴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唤起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行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法国现行遗产保护体系的构成

法国的遗产保护体系包括历史建筑、景观地、保护区,以及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等主要内容,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公众利益的保护,该体系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1第一阶段:对单体建筑的保护

在这一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价值,然而此时的认识片面而肤浅,仅认识到单体建筑的价值,却未认识到其所依附的历史文化区域的整体价值。单体建筑虽然保护得很好,但是其周围环境却遭到破坏性的开发和管理,严重影响了建筑所在区域的环境,城市的肌理和地区的文脉也在不断地被破坏、被摧毁。另外,这一阶段很少涉及再开发和利用的问题。这一时期,重要的保护法律是《历史建筑保护法》(1913年颁布)。

2.2第二阶段:由对点的保护扩展至对面的保护

“孤立的杰作是死亡的杰作”[1],认识到建筑物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点到面的保护策略使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评价由单体建筑质量的优劣变为对整个街区的历史价值的总体评价。保护思想的变化也使得更多的建筑被划入保护区的范围。

在政府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维持众多文化遗产的保护费用,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何种手段与方式使被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振兴与再利用,产生经济收入,就成为了第二阶段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时期,重要的保护法律是《景观地保护法》(1930年颁布)、《历史建筑周边环境》(1943年颁布)和《保护区法》(1962年颁布)。

2.3第三阶段: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特别的和地方化的保护政策

新的政策强调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使用来振兴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产生经济收入,为街区的保护和改善提供经济支撑。因此,这一阶段的保护其实质是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更大化地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产生应有的经济价值。如果说之前的保护是注重对历史特性的保护,那么这一阶段保护就更加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这一时期,重要的保护法律是《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1983年颁布)。

由以上保护体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于对于保护观念的确立也是经过了长期的呼吁和论争。[2]法国的实践表明,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也曾出现过偏重于对遗产丰富的区域关注,而忽视了历史文脉较为薄弱的地段,这样带来的危险是城市环境的两极分化,甚至是城市整体性被人为地割裂。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已渗透到法国的每个角落,这是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不断深化、保护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

3法国历史文脉断裂地段的类型及特点

3.1空间类型

3.1.1“点”状类型――历史建筑功能衰败的地段

该地段仍旧保留有部分历史建筑,但是随着城市生活方式和运转方式的更替以及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的变化,历史建筑的原始使用功能不再适用于当代的城市生活。对于这些历史建筑来说,它们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多半是由于它们在建造之初对城市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而动用了最好的工匠,运用了最好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而对于今天的城市,这些建筑已逐渐丧失了其初始的使用功能,因为有些功能于今天的我们不再需要。建筑因人的使用而存在,如果没有人的使用,建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价值。没有人去使用的建筑,将逐渐衰落并最终沦为废墟。[3]因此,这种类型的地段也是传统风貌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区域。

3.1.2“线”状类型――公共空间遗失殆尽的地段

该地段是指那些在构成整体城市形态中起重要作用的公共空间,如重要的城市广场、古城墙、绿地、河流和道路,这些要素构成了城市形态中的骨架部分。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一旦这部分要素在城市纹理中出现问题,其产生的影响不仅是局部地区的,也是城市整体的;不仅是具体使用上的,也是心理感受上的。因而,对这类地段的缺陷进行空间弥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1.3“面”状类型――空间品质整体较差的地段

该地段一般是整体品质恶化或土地空置,需要集中整治的区域。整治目标通常通过城市功能的改换来达到,它使原来缺少认同感的地区产生人口聚集的效应,使地区重新获得活力,使土地得到升值,使环境得到改善,促进该地区的自我良性发展,并使该地区的城市纹理得到重组。由于需要大规模的整治,大部分阻碍地区发展的不良物质要素将被剔除,由新的要素进行填补。而与此同时,对体现地区空间特征的城市纹理要素,应在剔除的过程中有选择地提取出来,并成为形态改造活动的基础。

3.2现状特点

3.2.1历史生活的真实性

历史文脉断裂地段仍然代表了城市的特色空间,但由于这样的特色往往还夹杂着其他城市要素或是正在被相邻的城市环境所削弱,因而人们对这类环境不认为有多少重要的价值。然而这样的城市地区对构成城市整体环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可或缺,它是实现城市空间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这些空间的所谓“特色”实际上是城市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们是城市历史发展最忠实的代言人,这些区域所呈现的市井景象反倒是更为真实的,也是真正属于城市自己而不是旅游者的。

3.2.2空间环境的复杂性

历史文脉断裂地段的空间特征往往呈现出广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既包含应保留和继承的部分,也包含因各种城市问题而带来的需要调整和重组的部分,各类要素在这些地区混杂和交织在一起,虽杂乱无章,却有其生存的自然规律和旺盛的生命力。

3.2.3城市问题的多样性

历史文脉断裂地段一般是功能老化的用地,抑或是城乡交错的结合部,城市功能和景观面貌杂乱,既有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与日渐平淡的城市形象的交错,又有纯朴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恶劣自然环境的交错。通常说,这类区域已造成对城市空间环境的严重影响,并成为一些社会问题的根源,它们破坏了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阻碍了城市机能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3.2.4历史特征的动态性

历史文脉断裂地段通常还有体现当地历史和空间特征的有价值的城市要素,这些城市要素在地区的发展中仍有被利用的价值,不论这种价值是功能性还是景观性的,当地的记忆以及这些记忆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应始终动态地延续下去。

4法国历史文脉断裂地段的改造方式

4.1全新要素的空间植入

法国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拥有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与条例,但在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往往不拘一格,不排斥现代创新,并时常采取新要素介入的方式。当然,新要素的介入须保持一定的规模,必须充分尊重并适应被保护的要素。新要素介入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提升历史建筑的价值,而不是抛弃原有的形态特征,以新的内容取代。

在这方面,最为著名的无异于由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三个玻璃体金字塔。大的金字塔为博物馆的地下入口,其他两个作为地下展厅,由此,形成地上地下博物馆的组合。三个金字塔在功能上,使观众的参观线路变得更为合理,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欢的展厅,而不必穿过其他的展厅;在艺术上,也实现了古与今的对话。因此,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改造不仅仅是地面上矗立着的玻璃体金字塔,还包括了卢浮宫庞大的地下博物馆,这使卢浮宫的文化遗产价值得到了更完美的发挥。

4.2建筑功能的空间置换

要使历史文脉断裂地段的历史建筑继续生存下去并继续成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须使它成为人经常使用的场所。这不是靠长期维修维持其漂亮的外表就能实现的。最积极的方法是改善或改变其使用功能,使之以新的功能适应于当代城市。改建为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设施是法国对历史建筑最常见的使用方式。

巴黎的奥赛博物馆,就是在废弃的火车站基础上改造而成,在保持原来建筑的整个框架、结构、空间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功能置换。改造后的奥赛博物馆很快成为巴黎人流连的地方,不仅因馆藏丰富的印象派作品的吸引,也还因为经保护和更新的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如今,奥赛博物馆已经成为与卢浮宫、蓬皮杜中心并列的巴黎三大艺术中心之一。

4.3历史要素的空间替代

巴黎城墙是在城市建设持续扩展和城市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修筑起来的,前后共有5道城墙,经历了3世纪末高卢―罗马人所建的防御用的第一道城墙;13世纪初国王菲利普・奥古斯特修筑的城墙;1356年国王查尔斯五世修筑的城墙;18世纪包税人城墙;1841~1845年新建的巴黎的最后一道城墙――蒂埃尔城墙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巴黎古城墙是巴黎城市风貌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城市变迁的历史。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墙虽大多消失,但法国人却在原有基础上,结合城墙环境,以新的方式加以空间替代,继续影响着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游憩行为。

结合城墙环境形成的风貌区主要有:(1)菲利普・奥古斯特修筑的城墙。其时,它就与塞纳河和卢浮宫共同组成城市防御体系,如今是巴黎城区的生态绿带。(2)查尔斯五世修筑的城墙――新林荫大道。16世纪,火炮技术的进步使查尔斯五世时期的城墙部分坍塌,并于1670~1676年期间被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新林荫大道,沿路密植树木,成为巴黎人最喜欢的散步场所之一。(3)包税人城墙――林荫公路。包税人城墙寿命短暂,不久后被拆除变成林荫公路。(4)蒂埃尔城墙――交通干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的炮弹射向巴黎,面对现代化的战争武器,古老的城墙陷入无能为力的尴尬境地。此后不久,郁郁葱葱的城墙墙基成为巴黎人休闲散步的场所,各种小市场、小酒店、马戏表演和集贸市场应运而生,使这里充满生机。

4.4公共环境的空间完善

空间品质整体较差的地段,往往与其周围城市景观不连续,降低了城市生活环境的整体品质,造成了文脉的断裂。对于这些区域,通过大规模的公共环境完善,可以树立这些空间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其历史文化的表现和强化。

香榭丽舍大街的改造可以说是经典案例之一。这条著名的街道始建于17世纪后期,作为一条被世界认同的繁华的商业街,大街的商业发展几乎覆盖了其他所有功能,门面的装修、广告牌的加设都使这条著名的大街面貌愈显平庸,加上拥挤的人流和街边停满的车辆,香榭丽舍大街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气质。这些促使巴黎市长希拉克开始推行香榭丽舍大街的复兴计划,提出了几个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其中包括:

(1)重现公共空间的价值。增加步行空间,并使露天咖啡座有足够的面积;在人行道上加种一排树木,以恢复大街作为散步的林荫道的本来形式;重新布置街道家具。

(2)恢复建筑立面的面貌。对店招以及广告的设置制定了新的规定;对建筑立面的改造方式进行细致研究;将沿街6幢建筑列入历史建筑补充名单,加强保护力度。

(3)对大街的公共使用功能进行干预。调整商业活动所占比例,鼓励增加传统性的公共设施,如电影院,旅馆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逐步恢复了大街原有的城市生活气氛,使其避免演变为一条丧失特色的平庸商业街,而让香榭丽舍的气质永远与它的名字相匹配。

5结语

一位欧洲历史学家曾针对北京的旧城改造说:“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提醒我们应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对历史文脉的挖掘与传承。说起文化,中国和法国无疑分别是东西方的杰出代表[4],论起遗产保护,法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也将会是中国的明天。当然,中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上不能简单的复制与模仿,而应在打开门户、虚心求教的同时,客观地直面自己城市存在的问题,从中探索出适合自身的一套保护思路。

参考文献:

[1]邵甬.法国建筑・城市景观遗产保护与价值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15-116.

[2]邵甬,阮仪三.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的启示[J]. 城市规划汇刊,2002 (3):57-65.

篇10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文化软实力;常熟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 1)04-0173-05 收稿日期:2010-11-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随着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突出,许多城市都纷纷制定和提出自己的文化发展目标,力图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而只有根据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文化发展战略,才能使文化的战略地位在城市发展中得到科学定位和具体落实。承继和弘扬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确立文化发展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优先地位,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的转型升级,构建特色化、生态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区域文化。

一、历史文化遗产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由约瑟夫・奈最早于1990年提出,其原意主要是针对国际关系中的国家竞争力。此后,该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其子概念,“文化软实力”多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知识理论、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文化传统等所形成的引领力、凝聚力、同化力、传导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运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之中,则进一步产生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总体来说,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基本构成部分。硬实力主要指向基本资源、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支配性方面;软实力主要指向文化产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建设性方面。而“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自有的所有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创生力量,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凝聚力、感召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体现一个城市由内到外、由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的传承力和生命力,主要由包括城市景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等元素的物质文化,文化法规、机制体制、战略规划等元素的制度文化,以及市民素质、民风民俗、城市精神等元素的精神文化构成,其根本指向是支撑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性文化力量。有学者甚至把城市文化软实力看做城市经济实力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函数,具体表述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文化传承力+文化保障力)。其本质就是依靠特定的方式,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从而实现文化价值与效益的最大化。

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城市的个性与精神,凝炼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文化蕴含,促进人文城市的构建,进而增强其吸引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竞争力。由此,应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到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纳入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评估体系。而文化资源是软实力的主要来源,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首先要使之牢牢根植于养育它的现实文化土壤。其中,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所具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特定的文化意蕴和文化价值,见证和沉淀了城市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凝聚着一种超越时空的价值内涵,不仅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还能够借助文化传播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有益的参照。由此观之,历史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对于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具体而言:

(1)历史文化遗产是“过往时空的提示物”,折射出的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足迹,是其文化底蕴的稀世物证和重要载体,并在不断的积累中彰显城市的文化品位和个性。它告诉人们只能在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会中认识和把握自我,从而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真切的人文关怀。(2)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表意象征,在其精神内涵上,反映着一定区域内共同生活的人们长期形成的文化观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它作为连接不同历史阶段的物质和精神纽带,是打开人类创造自身历史之门的文化密码,具有重要的文化资源价值。由此,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培育人们厚重的历史责任感,使之积极地关注城市的进步和发展。(3)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历史的依恋和移情也不断充实着现代人的精神空间。“人是悬挂于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文化动物”,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让后人了解先民的生活习俗,也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具有重要的精神激励作用,可以增强市民的内聚力,积极培育现代城市精神。(4)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转化为物质生产力,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经济和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历史文化遗产在塑造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文化生产力还表现在文化产业在当代经济结构中对传统产业的重组和带动作用,成为反映城市经济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总之,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复生的文化资本、精神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一个城市共有的信仰和象征,维系着城市的核心情感和价值。积极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在于满足人们对昔日文化的怀念,更是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延续城市文化甚至生活本身,使世代人们都能触摸到传统文化“不能消失的未来心跳”。

二、常熟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既是由该地区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也是该地区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先民就已经在这里聚居生息。悠久的历史铸就了常熟深厚的历史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由此构成常熟这座文化名城在当展的重要背景和人文条件。常熟境内现有多处原始文化遗址,如距今约5500年的崧泽文化时期的钱底巷遗址、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罗墩遗址及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吴文化遗址吴王点将台等;常熟是一个人文荟萃之地,历代文学、书画、音律、藏书、金石等方面人才辈出,流派纷呈。这里诞生了位列“孔门十哲”的南方夫子言偃、元四大家之首黄公望、

两朝帝师翁同稣与清末民初小说家曾朴等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严潋(号天池)所创虞山琴派、钱谦益所开虞山诗派、王晕(号石谷)所领虞山画派、林皋所扬虞山印派更是彰显了常熟历史文化的钟灵毓秀,博大精深;常熟人历来有藏书的传统,著名的藏书楼有脉望馆、绛云楼、汲古阁和铁琴铜剑楼等,浩浩历史之卷翻出的是常熟人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儒雅情怀;此外,常熟历史上的城市建设和布局在全国也是独具特色,整个城市沿山筑城,而且城内水网纵横,素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现在保存较好的历史城市风貌有西泾岸、南泾堂、琴川河与南门坛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古人的建筑风格和生活风貌依旧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现代人面前;除了人文景观外,这里山水相望、中贯七溪,整座城市与山水园林交相辉映、引人人胜。美丽富饶的常熟凭借悠久历史所赋予的深厚文化底蕴,薪火相承、辉映千秋,展示出吴中风情的独有意蕴。这些文化元素构成了常熟地方文化的个性特色和自成体系的文化架构。

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借助明显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常熟积极跳出县级市文化发展的小格局、小圈子,致力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特色文化建设。(1)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常熟保留的文化遗迹在江苏省县级市中独占鳌头。目前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控制保护建筑66处。(2)加大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如翁同稣纪念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白茆山歌馆、常熟博物馆、美术馆、评弹艺术馆等反映地方文化特色,融古典与现代韵味为一体的文化场馆,既延续了常熟的千年文脉,也为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成为人们了解常熟文化的重要窗口。(3)立足地方特色,积极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比如,“一镇一品”工程的推行,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并培育出尚湖镇的“戏曲”、董浜镇的“灯谜”、古里镇的“白茆山歌”、虞山镇的“篆刻书画”等一批地方文化品牌。(4)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原则,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比如白茆山歌作为原生态吴歌代表,曾十进北京城;中国古琴艺术节的举办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爱好者;中国(常熟)尚湖国际文化节更是把常熟的民间艺术推向世界宽阔的舞台。(5)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为方针,制定出台了《常熟市2010至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促进常熟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积极开拓文化市场,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常熟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这些成就的获得离不开当地政府和人民对常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和弘扬,显示出常熟较高的城市品位,焕发出江南水乡、吴地风情的特色文化气质。

但是面对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要求的提出,为了把常熟的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需要在对城市文化的认知、评价和建构过程中,积极培育常熟人的主体精神,理性认知与把握城市的文化命运和发展前途,从而实现常熟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现代化的和谐共生。从目前来看,常熟在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历史文化遗产时常成为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融合的试验田,如何解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常熟面临的核心问题;二是城市文化的内涵展现还不够充分,对自身城市精神的凝练也相对不足,乃至于市民对于维护和建设文化名城的社会参与度与自觉意识有待加强;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较快但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的刚性支撑、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等环节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而构建起全面开发和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优势的保障体系;四是复合型的文化理论研究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等相对匮乏,人才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同时,常熟自身的文化产业优势也相对不明显,缺乏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匹配的创新型文化产业群,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营销战略,做大做强区域文化品牌,切实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三、依托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葛蓝・艾波林(Dr.Graeme Aplin)认为,遗产是一种“诠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诠释不同。就会使其体现出不同的意义。探讨常熟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考虑它客观性的本体价值,还要关照外部因素对其价值取向的影响,从而作出包括历史、文化、精神、经济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考察。只有如此,才能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定位区域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孕育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地域风格和气派。

坚持思想先行,高度重视城市精神的提炼和塑造。文化观念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起着粘合剂的作用,反映了最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基本价值取向。坚持思想先行,就是要坚持用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现实,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培育具有地域和时代特色的文化精神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形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和灵魂,构建城乡社区群众的精神家园。常熟的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常熟人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代表了常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应当承继、发扬其历史文化精髓,凝练和提升“开放、勤奋、精致、创新”的当代城市精神,使之成为支撑现代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标志,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种精神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一旦为他者所认同、接受和赞赏,乃至成为构成主流文化或价值观的重要部分,那么发源于这种文化的城市自然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这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举措,需要动员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并自觉践行。

加强遗产保护,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是一个生态性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共生性,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生产方式等外在条件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在现实中的身份标志,不仅塑造城市自身的特色,还是加强不同地域文化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一个鲜明的时空坐标。目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进入整体、活态和可持续性保护的新阶段,应尝试构建自己的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

立体式保护。即对区域特色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科学保护,以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同时加强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载体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维持好文化遗产生存、传承的特定自然和文化环境。为此,需要制定科学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标准,展开对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登记、分级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和民间融资等形式,为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加强相应的立法,使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有法可依;并注重相关的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提高人们对文化保护区的认识及自觉。总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并通过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良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氛围。

搭建有效载体,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们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和形式载体。载体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工作的重要主题。加强载体建设也是经济文化一体化条件下,体现文化价值、实现文化功能、创造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要改变把文化作为经济“婢女”的工具化思想和做法,确立文化的独立价值和主体地位。要以城市精神统领城市规划、土地开发、商贸发展以及教育、旅游等各个方面,在景观改造、商贸网点、社区建设中为文化发展预留相应空间,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营造良好的整体环境和氛围。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常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需要以此为基础,继续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建设领域,平衡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推动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要努力探索文化设施良性运转的内在机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贴近生活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形成具有地方标志性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基础设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内容、形式、机制上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依托人才兴文,积极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人才是文化传承和创新之本,得人才则文化兴,失人才则文化衰。建设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是促进文化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而品牌运作也是市场经济及大众传媒普及的情况下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关节,是提升城市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其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重要无形资产。改革开放以来,常熟在培养和使用本土文化人才,拓展人才柔性流动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地为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今后要进一步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采用学历提升、委托培训、专题研讨、考察取经等方式,促进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并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同时,要在社会文化活动的举办、景观载体的建设、公用文化事业的运作、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全面导人品牌管理意识,继续推进民间文艺创新,不断开发新的地方品牌和精品力作,使文化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创造和普遍享受的社会大事业,激发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创生力量。

强化策划创新,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策划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提出思路对策、进而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的思维及创意实施活动。它以目标为起点,以信息为素材,以创意为核心,展开具体的思维实践活动,是思维与行动、主观与客观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善于跟踪和运用新的知识,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策划。策划是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最活跃的要素之一。文化工作是十分依赖于创意的实践活动,文化产业是个性化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要把高起点的策划作为文化工作的前提和文化活动创新的关键,在组织层面和组织之间大力倡导创新、激励创新,积极推动多学科的知识应用和头脑智慧风暴,为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要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通过政策、资金的有力扶持,整合内外文化资源,实施一批有重大影响、起带头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发挥数字网络技术、现代传媒的作用,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合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立足当代文化市场的主导需求和情感诉求,善于借助影视剧、舞台剧、艺术节、文学创作等形式,叙述社区故事,推广地方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扩大文化辐射力。比如,柳如是与钱谦益的爱情故事、翁同稣的传奇人生、沙家浜的革命历史等,都可以成为文艺创作生产的重要题材。另外,还可以发挥人文历史地理优势,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引领,在融会地方文化特色基础上推陈出新,大力发展参与型、开放式、多风格、精品型的文化生态旅游业、文化演艺业、娱乐休闲业以及文化工艺品产业等,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