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4-03-28 18:0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教育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十分重视乡村旅游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文件。2009年,潍坊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年潍坊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的意见》和《潍坊市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案》;2013年山东省旅游局印发《关于做好县域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计划利用三年时间,以资金补贴的形式,在山东省编制130个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潍坊的青州、寿光、诸城、临朐、安丘等11个县市区以及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列入全省编制计划(目前,青州、临朐、峡山、潍城、安丘、坊子、昌乐、昌邑8个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2015年3月《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潍政字[2015]11号文)把潍坊市青州、安丘等三个项目确定为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潍坊各县(市)、区纷纷掀起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且成效显着。目前,全市省级旅游强乡镇3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0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0个,省级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45家,省级精品采摘园11个,规模化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23个,经营业户369户,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2013年乡村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相当于旅游业总收入的22.2%。此外,2013年9月山东省在全省实施农家乐“双改”工程。潍坊首批10县18村271户农家乐基本完成“双改”任务。目前潍坊参加全省第二批农家乐“双改”的3县4镇5村98户农家乐已通过省旅游局检查组验收。为适应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各县、(市)区普遍加强了乡村旅游职业培训。2014年以来,临朐、昌乐、潍城、青州、安丘等11个县市区获批全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42名重点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台参加了省旅游局组织的第一批乡村旅游培训学习,培养了一批乡村旅游业带头人,初步形成了一批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的乡村旅游建设队伍。
然而,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乡村旅游项目规划不尽合理,缺乏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二是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建设标准化程度低,服务程序不够规范;三是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单一,项目开发模式趋同,地方特色不够鲜明,粗放式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四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欠缺,服务理念及经营模式落后,服务质量较差。上述问题如不尽早解决,必将影响潍坊市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从潍坊市乡村旅游人才现状看,专业人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我国的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与城市人口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所从事的现代乡村旅游业缺乏基本的认识,无法与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业需求相匹配。乡村旅游业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缺少高层次专业型人才。包括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乡村特色旅游专业人才和适应未来社会竞争所需要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的匮乏,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2、人才结构不合理。乡村旅游现有人才结构普遍存在一般人员多、行政管理人员杂,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少、普通的一线服务人员多的现象,乡村旅游企业所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如职业经理人、公关、营销、电子商务、资本运营等人才更少。
3、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文化因素仍然是决定乡村旅游经济是否成功开办的主导因素。目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当地农民,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更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旅游专业教育,知识层次较低,文化修养不足,缺少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基础知识,有的甚至不会说普通话,不会说英语,以至于无法将民族文化的品位和内涵充分地展示出来。
4、民族特色人才出现危机。由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不足,加上对“外面”世界生活的向往,青少年对学习、传承原生文化缺乏内在动力。随着老一代艺人的纷纷故去,民族民间技艺将因严重的“断代”现象而失传,最终导致民族特色人才出现“青黄不接”,民族文化传承出现后继无人。
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潍坊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业,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支撑,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和储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专业人才数量欠缺,专业素养亟待提升。现代乡村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既要有相关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职业能力。因此,加快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当务之急。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培养适合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旅游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业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性质和办学宗旨的体现,同时也是旅游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只有坚持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业专门人才,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职业教育只有在为行业企业人才培养服务中,才能深刻了解行业企业的需要,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融合与对接。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有利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完善。因此,职业教育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历史性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策略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对职业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职业院校要顺应形势,转变观念,找准职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契合点,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走出一条与潍坊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全新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一)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体系。职业教育要面向乡村旅游业,打破单一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长短结合,开办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研修班,满足乡村旅游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培训要求,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二)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促进旅游职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业深度融合。要建立旅游职业教育与乡村旅游产业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合作育人的新模式、新机制。(1)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实际需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人才培养过程。(2)职业院校聘请乡村旅游业专家,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参与教学工作;乡村旅游企业接纳职业院校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攻关,开展职业培训等。旅游企业接纳旅游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根据企业需要,择优安排学生就业。(3)逐步健全和完善职业院校与乡村旅游企业合作育人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篇2
乡村孩子的英文兴趣
清晨,走进三原县徐木乡中学,走进英语课堂,扑面而来的不是孩子的吵闹与嬉戏,而是学生们并不高亢却很清脆的英语歌声。教研组长蔡飞燕老师介绍,英语教师从学习习惯入手,课前预习、上课分组讨论、练习、课后总结、完成作业,这一系列看似平常的小事,孩子们早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连课前唱英文歌、背单词这样的事情,老师不必过问孩子们也做的很好。
听每位老师的课,让人感受最深的是教学的精细、务实与创新。这里,教师关注学生对每节课的梳理和总结,一张张卡片贴出的每篇课文的空白处,上面有单词、句式、短语、造句,学生总结一目了然、一问即知;这里,教师对作业视如工程,每题必研,每题必做,作业是其集体智慧的结晶;这里,课堂上的分组讨论如同砂石磨刀,简单快捷而屡见奇效。小窍门、小改革、小创意,英语教研组八名教师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汗水,为旱塬教育发展踏出了鲜活的脚印。
您用笑脸为我送来整个春天
谈起英语教学质量名列全县第一的经验,英语组所有老师几乎异口同声说出了心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是老师关注的对象,优秀生回答问题可获得老师微笑加点头的肯定;中等生答对问题可得到“good”的称赞;而学困生答对一个简答问题,老师会给他伸出两只大拇指,外加一句响亮的“very good !”,其他学生一脸羡慕,受表扬的学生更是一脸的幸福。
多年来与后进生结下深厚情谊的王莹老师说,我们关注后进生不仅仅从教学质量考虑,更重要的,我们不想让任何一名学生在学习上掉队,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在一份毕业生留言簿上,一位曾经的学困生激动地写道:“感谢敬爱的老师,您用一张笑脸为我送来了整个春天。”
英语组是一群“疯子”
徐木中学英语教研组是一个亲如一家的团队。每天,早操刚结束,八人便坐在一起开始了繁重而快乐的工作,课堂研讨、集体备课、批改作业等。“别处的集体备课要签到、要查岗、要记录,而她们根本不需要”李小平校长说。搜集资料、总结重难点、探讨教法、学法、研究作业、形成教案,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得认真、做得细致。很多老师都喊英语组是一群“疯子”!这里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她们把工作当成了事业,八个人一条心,硬是让偏僻农村的孩子英语成绩超过了具有雄厚师资力量的城里学校的孩子,这的确是个奇迹!
环境很闭塞,视野却不能短浅
近十年来,徐木中学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在教学教研的道路上走过了一条艰辛却令人钦佩的成长之路。地处偏远塬区,经济落后、师资薄弱,绝大多数教师第一学历都是中师,谈不上专业,更谈不上理论修养。为了教学、为了工作,她们每周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学习,课余时间各自自学。几年内,全体组员都顺利拿到了大专以上的学历证书。
篇3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 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
篇4
多次分析了阅读过程对于读写能力获得的有关因素的新西兰教育学家Holdaway提出了这个理论:成年人与儿童在快乐、放松、和谐环境下共同阅读一本书的活动,提高幼儿独立阅读的过程叫做分享阅读[1]。在亲密的环境中,幼儿与家长在互动阅读中体验到趣味。要使幼儿达到由最初的分享阅读到完成独立阅读,并在阅读中体会到不同的情感,更加需要师生互动与家庭互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情感更加丰富[2]。一切教育的基础是情感教育,它至关重要,影响深远,所以我们更应该让幼儿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领》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彻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3]。只有在分享阅读中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才能保证幼儿健康完全地发展,更能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由此看来在分享阅读中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二、分享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分享阅读来促进,但多数幼儿园在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上实施得并不成功,常以“分享阅读过重,情感教育过轻”或“分享阅读和情感教育机械结合”的方式为主体。并且有些幼儿园及幼儿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过于重视幼儿知识和智力的培养,反而忽略了对于情感的教育,导致幼儿情感教育方面的缺失。有些教师对幼儿做出不正确的引导,易对幼儿今后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一)以分享阅读为主体,缺少情感教育
在幼儿园中,教师通常会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与幼儿分享,但教师的授课方式往往只是单一地讲解故事,引出其中的道理,这样显得过于生硬与机械,并且教师没有为幼儿层层剥离故事中的情节以及情感上发生的转变,也没有与幼儿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导致幼儿不能深入了解这个故事,从而体会故事中隐藏的深层次涵义。而且幼儿会对这样的教育方式产生厌烦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幼儿将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听故事,导致最后毫无收获[4]。
(二)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死板
与上文所述不同,有的教师在分享阅读故事时,会和幼儿有交流互动,例如在内容中穿插互动问题,让幼儿进行回答,并且引导他们思考与分析其中的情感问题等。但这样往往会使得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上显得过于死板,教师机械地抛出故事情节中的感情转折点,并且没有对幼儿进行详细的叙述,也没能将提出的问题与故事情节相结合,情感教育在阅读中插入不自然、不深入,没有浑然一体,显得没有亮点,这样的结合使课程十分死板,枯燥无味。虽然这一举动能较好地将幼儿一步步带入故事中,但是却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无法投入情感,更难以懂得其中蕴藏的深层含义[4]。
(三)分享阅读教学中忽略情感发展走向
幼儿园规程明确要求:“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技术活动的结果,而忽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5]在幼儿园中,一名幼儿教师直接影响着幼儿情绪表达的好坏与情感发展的走向。很多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分享阅读教育的时候,没有有机地结合情感教育,而是一味关注幼儿对阅读的理解,忽略了幼儿情感上的发展走向。这是源于目前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不能正确地对待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的主次问题。教师往往只重视了知识与智力的教育,而忽略了幼儿的情感发展,形成了本末倒置的教学现状。教师对幼儿的情感世界缺少引导,这样很容易对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造成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幼儿在今后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三、改善幼儿园分享阅读中情感教育实施现状的对策
(一)在分享阅读教学中着重情感教育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不应太过于偏重分享阅读。幼儿园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情感教育来平衡幼儿的各种素质,使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要想进行正确的情感交流,可以在开始讲解故事的时候与幼儿进行趣味问答,加深情感上的投入。当故事情节发展到主人公的情感转折点时,教师应该提出一些与故事有关的问题,增添课程的互动性,让师生之间有更好的交流和更加密切的情感分享。教师应懂得,在分享阅读教学中,阅读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幼儿情感上的教育。
(二)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自然地结合
教师在准备教材时应用心挑选,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阅读教材。题材要积极向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应选择较为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活泼的阅读教材。在教学时,不要一板一眼地按照模式把分享阅读和情感教育相结合,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在讲故事时,让幼儿自告奋勇地参与其中,可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角色的语气讲话,这样不但能够让幼儿加深对故事情节的印象,而且能直观有效地通过肢体、表情、语气来进行情感上的分享。当幼儿在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角色赋予的情感,从而领悟到故事中所传达出的教育意义。而其他的幼儿在观看表演时,更能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分享与交流[6]。所以教师应该多运用一些适宜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更自然、更生动,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教育意义,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三)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情感走向
巴尔斯基说过:“只有通过师生主动的相互配合下,方能拥有一个完美现象的教育情景过程。”对于一名幼儿教师来说,他首先自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品质,其次要能积极更新自身教育理念,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感染幼儿,使幼儿增添对分享阅读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课程中去,在课程中感受并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并能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此情感。所以,教师应该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不仅仅只注重让幼儿学会知识技能,提高智力,更应该关注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予以正确的引导,最终达到让幼儿懂得表达感情,逐步做到情绪稳定,情感认识准确、表达恰当,并促进高级情感的萌发[2]。只有达到这些才能真正实现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最终培养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等多方面相结合的新世纪人才。
篇5
一、研究背景
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早期的乡村旅游具有贵族化的特点,普及性不强。二战以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城的加快,乡村旅游以其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旅游者新的体验,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同时,世界各国政府还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解救传统农业经济活动的衰退、解决农民就业、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1]。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兴趣。
北京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的民俗旅游。历经自发发展、数量扩张,规范发展和品质提升4个阶段,实现了由最初的自发式发展向规范式标准化、由单纯的“农家乐”向类型多分布广的“乡村游”、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想内涵式提高的三大转变,形成了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区域分工、定位清晰、社区营销、基础完善、融资创新、标准管理”的乡村旅游的北京模式。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北京市民短期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的理想方式,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北京的乡村旅游仍然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形式单一、类型趋同、缺乏特色和创新、服务质量不高等不足之处。这些成为制约京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其中服务质量不高又是其软肋之处。服务质量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京郊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以适应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学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相关理论与实践
(一)旅游的本质性规定――体验
旅游是旅游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旅游这一概念也一直是界内研究探讨的热点。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内涵和外延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试图给出一个明确规定,却仍未达成共识,探讨还在继续。但对于旅游的本质性规定――体验,是大家所逐渐认可和接受的。
旅游就是人们在非惯常环境(Unusual Environment)下的体验和在此环境下的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2]。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主要是一种身心的体验,旅游者的体验构成了旅游现象最基本的结构性要素[3]。旅游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
乡村旅游作为众多旅游形式中的一种,其本质在于满足游客寻求平衡和解脱的心态,满足他们从喧嚣复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获得一种简单和平静的生活体验[4]。所以,开发形式多样的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注重给游客带来一种异于其日常生活的体验,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简单观光,提高服务质量,让旅游者通过个性化的参与过程获得美好的心理感知和享受,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乡村旅游理论研究回顾
对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学者尝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虽未达成共识,却也极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
德诺伊(Dernoi,1991)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其中永久性是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5]。欧洲联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于乡村地区,建立在乡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6]。纳尔第(Nulty,2004)指出,“乡村旅游的概念涵盖了很多要素,其中心部分是乡村旅游社区,乡村旅游依赖于提供旅游场所的农村地区,它的遗产和文化,乡村活动和乡村生活。”[7]
杜江等(杜江,向萍,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8]。王兵(1999)则认为,“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农民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对融入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追求[9]。肖佑兴等(肖佑兴,明庆忠等,2001)指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10]。
在总结以上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旅游的本质,笔者尝试为乡村旅游做这样一个解释:既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农业资源以及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相关的各种活动和民俗为基础,以都市居民为主要对象,来满足游客寻求平静、求职和回归自然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三、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1.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结构体系逐渐完善。随着游客消费意识愈加成熟,京郊乡村旅游也正逐步向深层次发展,基于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始逐步出现并不断更新和完善。近年来,各区县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一系列民俗文化和农耕体验产品,产品类型丰富多样,包括乡村景观、民俗旅游村(户)、休闲度假区、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构建了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2.一村一品彰显特色。从2007年起,北京市旅游局针对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组织专家调研,明确了各区县的旅游特色定位。比如,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昌平区为“温泉胜地”,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平谷区为“休闲绿谷”,密云县为“渔乐圈”等。这些“一区一色”的定位,避免了同质化经营,形成错位发展,提高了各区县的竞争力,为乡村旅游的结构优化与品质升级确立了方向。
3.沟域带经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二)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不足之处
虽然北京乡村旅游成绩斐然,但在实践中,京郊体验型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存在着模式单一、缺乏品牌、产品层次较低、服务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游客从中获得的服务和精神感受层次并不高。
1.缺乏品牌,主题性不强
在游客心中建立恰当的地理品牌个性,可有效地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差异化市场定位[11]。品牌营销观念落后、主题性不强已经成为北京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虽然北京市旅游局通过“一村一品”对各区县的旅游特色进行了准确定位,但是从实践来看,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活动仍然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赏花摘果等满足游客物质欲望的层面,甚至出现了乡村旅游等同于饮食游的倾向,造成乡村旅游地品牌定位趋同化严重。只有少量的艺术采风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客人以度假的方式留宿在爨底下和遥桥峪这类古文化村落。
2.服务意识淡薄,影响体验氛围的营造
郊区农民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等方面仍然停留在农业文明阶段,虽然搞旅游接待使他们成为商品经济中的卖方市场,但观念、意识的发展变化迟缓,对旅游市场需求不太敏感,仅凭原始的乡村待客常识提供服务。即使是开发的其他体验项目,也是经营户服务程序简单,服务态度消极,大多需要游客提出服务要求时才予以提供。这种状况与村落离城区或景区的距离成正相关,即离城区、景区越远,乡村旅游开发的自发程度越低。
3.产品层次性较低,市场细分不明确
北京市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以民俗村、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园等为主。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以及由此带来的乡村旅游的产品升级转化[12]。要引导乡村旅游与周边景区景点联动发展,既丰富游线内容,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又形成产业集群规模效应。
4.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
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新的推动力和亮点,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手段,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夏普利(Sharpley,2003)指出,乡村旅游开发的目的主要是满足本社区发展的需要,建设本地产品供应链,鼓励地方工艺品生产,保证收益最大程度地保留在本地,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13]。然而京郊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经营者非本社区居民,当地居民并没有分享到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本地村民参与程度不高,游客也不能从服务人员和当地居民身上感受到当地风情的热忱和当地的人文气息。
5.商业化污染严重,部分传统乡村民风民俗消失
随着乡村旅游经营的商业化、建筑的城市化与设施的标准化,乡村性中淳朴的民风与低廉的价格等受到严重挑战。在京郊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民俗村为了迎合部城里人的需要,把传统的木制门窗换成了铝合金,漫地青砖都改为地板砖,红砖外墙贴满锃亮的瓷砖。这种土洋结合的结果是游客完全不能体验到真正的“乡村味”。因为缺乏特色,一些民俗村逐渐对游客失去吸引力,失去自身发展的动力。
四、结论与对策
面对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它的发展前景趋势,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对策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品质,以促进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一)准确定位乡村旅游体验主题,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个性鲜明、定位明确的主题是给游客带来独特体验的基础,如果缺乏鲜明的主题,无法给游客留下长久深刻的印象。乡村旅游作为典型的体验性行业,其产品定位应集中体现在主题上,即体验主题化。主题性不强直接导致了游览和活动项目设计时的混杂,市场定位和营销工作难以开展,从而难以对潜在游客产生足够的拉力,前来旅游的顾客对服务的整体感知也不能满意。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应多做市场调查与分析,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提炼其体验主题,通过细节强化主题,加快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高、中、低档乡村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还需要有感召力和参与性,体现各自本土化的特色与文化,以利于体验活动的开展和体验附加值的提升,使游客真正享受到农家乐趣,为他们带来不同于城市的生活体验,更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
(二)重视旅游地宣传,塑造品牌形象
乡村性一直被认为是乡村旅游推销的整体核心和独特卖点[6]。但从长远看,只有将市场对乡村性的诉求和认可凝聚在乡村旅游地品牌上,才能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获得游客忠诚,以实现长足的持续发展。作为品牌对应消费群体情感需求的核心,旅游地品牌个性如何取得游客认同,形成游客忠诚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因此,旅游地应立足本地特色,在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体验产品的基础上,加强旅游地宣传,塑造旅游地品牌形象,以获得游客忠诚,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行业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能否发挥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而现在的自发性、自觉性、无序性的服务,甚至缺乏诚信性和欺诈性的服务时有出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对相关培训项目的开展提供财政支持。同时,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也应自觉学习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和礼仪,提升自身素质,提升服务品质,以此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篇6
[关键词]委托管理;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方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在达成这一目标过程中,很大的一项举措就是借助城市名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实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把名校的优势资源辐射到乡村,而委托管理办学就是众多举措中的一种。所谓委托管理办学,就是把学校办学的管理权委托给多方或者其中一方管理,实现教育资源的高位“嫁接”,但委托管理办学不是全权办学,更多的是管理,即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创新,改变目前乡村学校相对落后的教育局面。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而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动力,只有改变并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完成对学校的整体改变,才能创新一所学校,因此,促进乡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委托管理办学的模式下,如何让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让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上一个台阶,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结合现状,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自信
长期以来,由于对乡村教育的偏见以及受到乡村经济条件的制约,乡村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大量乡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学校,大学毕业生也不太愿意走进乡村中学,即使在博士生、硕士生大量走进教育行业的今天也不例外。乡村教育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造成了乡村学校教育的两大硬伤,一是教师专业不对口,许多学科教师并非专业教师出身,而是从其他专业改行任教。这种现象,一方面制约了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打击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二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水平相对落后,处于这种环境下的教师,普遍都有一种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的心态,缺乏上进心,对职称、晋升等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在现今的教育形势下,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升和完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时展的需要。因此,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自信就成了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
1.针对实情,查找和弥补差距
一方面,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庞大,师生比远远高于城市;另一方面,学校教师配置不合理,学科专业不对口。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调研各校情况,补强师资,统筹调配,调整学校师资结构,建立教师的流动机制,尽可能保证教师的专业对口,在本专业的领域内发挥教师的特长,这是增强教师专业自信的有力保障。乡村教师的学历不高,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也是阻碍教师上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关心教师的学习不能只是一种口号,应利用各种平台,提供学习机会,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自卑心态。要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了解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不学习不仅导致教育教学能力低,也势必影响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已经成为过去,现今的理论是“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成为一条河”,取之不绝,用之不尽,这也是对教师继续教育,终生学习的最好诠释。
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自我评价
“名师出高徒”。这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评价,也是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片面认识。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乡村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许多都转向城市求学,现在乡村学校的生源结构主要由留守儿童和部分外来务工子弟组成。这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相对较差,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学习落后,教师的成就感在消失,造成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缺失,专业发展缓慢,自信降低。其实,从社会上追求名校入学现象就可以知道,名师之名,更在于名校之名。因此,要让教师提高自我评价,就要跳出这种思维,转变观念,不能因为所教学生的成绩而妄自菲薄,要从教师的专业角度对自己重新认识,重新评价自己,把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和业务素质作为自我评价的出发点,教师的教育个性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3.成功体验,提升教师专业自信
成功体验是树立教师专业自信的快捷方式。在学生教育中,教师都会运用这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转化和提高。在教师自身发展道路上,作为管理者,也应当有这种思路,创造各种条件,利用各种场合,对教师的工作多鼓励、多肯定,大力支持乡村教师参与专业的比赛活动,指导学生参与学科活动,以活动激发自信,促进成长。在现今的一些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中,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乡村的教师受条件限制,对教学技能的掌握弱很多,如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就是典型的例子,城乡教师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乡村教师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上。因此,在教育的大环境下,应创设一种更加公平的竞争机制,甚至于向乡村学校倾斜政策,多给乡村教师成功体验,增强乡村教师的自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创设平台,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依靠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来源于团队的帮助。在委托管理模式下,委托管理校是作为资源优势校而存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软实力、教育办学的理念、师资的优势、教育教学的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等方面,而这些资源优势,正好能给予乡村学校提供优质平台。因此,在委托管理实践中,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创设平台,形成城乡之间的师生互动,增进两校之间的深度交流合作,通过托管校创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促进被托管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如学科的联合教研,“同题异构”课堂开设,师徒互帮对子的确立,外出培训和交流,等等,以课堂为阵地,活动为平台,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1.建立健全托管机制,提供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在委托管理办学中,对被托管校的师资培训是一项重点工作,如我校的“十年一贯制”学校,是采用委托两校管理的模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议内容:成立学校校务委员会,托管校委派校级领导,同时互派教师进行交流,托管校派出骨干教师到学校任教及开展带教工作,而学校选派教师到两托管校顶岗任教、跟班培训。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才能出成效,针对协议内容,在实践中,我校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教代会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有关教师交流合作的措施和制度。如《厦门市新圩学校外派交流实施意见》、《厦门市三校联合教研实施方案》、《厦门市新圩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厦门市新圩学校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厦门市新圩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等,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可持续性和制度保障。
2.专家引领,让专业成长之路更快
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是理论层面,其次才是实践层面。乡村教师的薄弱点在于教育教学的理念不足,理论基础不够。通过与城市优质校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托管校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能力。推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思路,请进来,就是把外校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骨干请到学校来,给教师开讲座,上示范课、观摩课,与专家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理论;走出去,就是通过走出校门,向别人学习,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为学校教师提供与外校名师零距离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快速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目前城乡教师的专业水平差异,一方面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更好地为乡村教育事业服务。
3.多样平台,让专业成长之路更宽
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学科教学水平和学科教研水平的发展,最终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品质,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因此,要创设多样的平台,让教师的专业全面发展,如我校在委托管理过程中,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增加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学校逐步创设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平台:教学平台、教研平台、网络学习平台。首先,三校之间制定教学、教研的联合交流机制,每学期按要求制定和实施交流计划,学科的课堂教学、教研常态化,师生的交流、互动活动多样化。其次,加大教师的培训投入,规划外出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让教师走出学校,走进省内外学校进行学习、观摩和考察,开阔视野。再次,打造学校的网络平台,建立网上学习平台、教育教学论坛等,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与校内外教师形成网络互动,教师通过学习丰富和充实自己,在交流和反思中不断成长。
三、立足校本,形成教师的专业自觉
托管校的带教、培训以及外出学习,只是针对部分的教师行为,使教师的能力得到提升,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整体教师队伍形成的专业自觉,让教师从教书走向教学,再从教学走向教研的转变,这样才能形成学校的一种文化,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形成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另外,由于教师所处的教育教学环境差异,从外面学习的东西,需要经过教师的实践和反思,才能内化为教师的教育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因此,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应立足于岗位实践的主动建构,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立足校本,学以致用,加快教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掌控课堂,形成教师的教学自觉
课堂是教师施教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施展的平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形成教师的教学自觉。首先,教师的职业素养,体现在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践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育箴言,以完美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其次,教师的业务素质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严谨的教风、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灵活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全面落实各项课堂常规、在和谐稳定的课堂氛围中达成各项教育教学目标等方面。再次,教师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在教育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实施教育教学策略。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出“减负增效”的政策,减负意味着减少学生课外的学习、作业时间,因此,课堂的增效就成为必然。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教师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给学生留有广阔的观察与思考、实践与探索的空间,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以“研”促“教”,形成教师的研究自觉
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教科研的发展是关键。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学校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形成教师的研究自觉。现今的乡村学校,由于学生生源数的减少,同时政府部门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已经趋同于城市学校建设水平,小班化教学已经比较普遍,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和策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为支撑点,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是问题研究的提升,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让教师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认识问题,从而把问题转化为课题来研究,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研究行为,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把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向科研要质量,完成从“教学”到“教研”的转变,通过校本研究,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和推广课题研究成果,让教师完成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研究能力。
3.完善制度,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篇7
关键词:乡村幼儿园;环境创设;文化提升;策略研究
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乡村幼儿园具有先天的劣势,由于经济条件不够发达,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乡村幼儿园具有自身的发展弊端,但是农村幼儿园亲近自然,更便于学生亲近自然环境,提升人文素养[1]。在乡村幼儿园管理实践中,要努力创设文化环境,提升综合管理教育水平,为乡村孩子提供更加良好的教育,提升乡村幼儿的综合竞争力,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夯实基础。
1利用自然资源,创设文化环境
从幼儿园条件来看,乡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有着本质差别。在城市幼儿园中,幼儿享受着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拥有丰富的娱乐和教育设施,但是乡村幼儿园并没有这些条件。因此,在乡村幼儿园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成长教育环境,就要注重利用自然资源,提升幼儿园的总体文化氛围[2]。在乡村幼儿园周边,一般都有着和谐、优美的环境,在幼儿园文化环境创设过程中,要让孩子充分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提升自身的感知能力,进而营造良好的自然文化氛围。在这样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心胸更加宽阔,同时心态也更加积极健康。在幼儿园管理和教育实践当中,管理者和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坚持因地制宜理念,提升幼儿园综合管理水平,争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然文化氛围,提升幼儿园综合教育水平。
2注重贴近生活,创设文化环境
在乡村幼儿园教育管理实践中,要创设提升文化环境,要从生活化角度入手,提升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生活化程度,践行“生本理念”,让乡村孩子感受到幼儿园的关怀与温暖,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从乡村实际来看,很多孩子的家长都在外面打工,幼儿一般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缺乏相应的关爱,内心存在一定的缺失。作为幼教管理工作者,要想提升幼儿园综合文化氛围,就要营造生活化氛围,让幼儿感受到人文关怀与体贴,强化感性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水平[3]。乡村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家庭教育缺失,乡村幼儿一般很少有模仿的对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幼教老师就是乡村幼儿最亲近的人,要创设提升乡村幼儿园文化环境,幼教工作者就要以身作则,注意自身言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乡村幼儿园文化环境创设过程中,幼教工作者要因地制宜,利用有限资源,通过创设“生活角”的方式,提升乡村幼儿园的综合文化氛围,通过掌握和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特点,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品德,通过让孩子参与“生活角”活动,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文化素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3挖掘乡村资源,创设文化环境
幼教工作者要创设良好的乡村幼儿园文化环境,要注重乡村自然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相比城市幼儿园,乡村幼儿园坐拥大量自然资源,是开展文化教育,提升幼儿园综合文化氛围的优势。在开展幼教工作中,大量幼教素材都能在乡村幼儿园中找到原型,比如说各种瓜果、蔬菜等等,同时也包括溪流和山川,这些在乡村幼儿园中都能找到现实素材,都是创设幼儿园文化环境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基于此,在创设文化环境过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提升乡村幼儿园发展综合实力与水平,适应现代幼儿园发展需求。通过利用自然资源,乡村幼儿园可以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实力,为孩子提供更具人文性、文化性和自然性的教育,培养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在与自然亲近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成长,最终达到现代幼儿教育目标。
4利用现代设备,创设文化氛围
乡村幼儿园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很难请到优秀的幼教老师,因此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因此,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要想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幼教工作者要注重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脑和网络已经实现了普及,很多乡村幼儿园也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互联网资源具有跨区域性和无限性,乡村幼儿园要想创设文化环境,提升幼儿园综合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上有很多名师视频,也有很多关于幼教工作的多媒体素材[4]。在乡村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充分引入这些教学内容,可以提高乡村幼教工作综合水平,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乡村孩子的综合竞争力。
5结语
综上所述,从幼儿园实际情况来看,乡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具有较大的差异,一方面乡村幼儿园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乡村幼儿园有天然的资源优势,更便于孩子亲近大自然,在乡村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更多地融入文化元素,提升农村幼儿园综合人文氛围,是现代乡村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农村幼教工作者创新理念,转变方式,释放文化活力,提升乡村幼儿园的总体管理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赖竹婧.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环境的策略分析———以海南省农村幼儿园为例[J].科教导刊,2013(36):162,184.
[2]谢辛兰.浅谈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J].华夏教师,2015(4):12-13.
[3]杨晓婷.如何在乡村幼儿园有效的开展游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3):93.
篇8
摘 要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目前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情况及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对服务农村医疗的态度分析,对医药院校如何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为医药院校通过办学定位、指导思想、教育层次的改革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依托政府建立有效的城乡联系制度,以更好地服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医药院校 农村 医疗卫生服务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398
Abstract Rural medical service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health of presents,moreover,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ociety’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So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rural doctors for the spontaneity of farmer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task.This thesis,by analysis the situation of rural doctors in Jilin province and the attitude of some students in Jilin Medical College,has further discussion on how medical college service to rural medical health,Thus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guiding ideology,reform of educational level,adjustment of the major structure and establishment of urban-and-rural system.
吉林省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我国农村需要着重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医疗卫生保健水平较低,个别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同时,吉林省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与专业素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成为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省有12 314个村卫生所(室),乡村医生共19 774名[1]。针对我省农村医务人员的学历情况,吉林省卫生厅与吉林省人才办、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方案,方案决定从2006年起,依托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医药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城医学高等专科等高校,采取脱产与半脱产两种方式,对在岗乡村医生和优秀农村青年进行医疗卫生专业培训,力争通过7年努力,使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每年计划培养不少于2000名,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不少于15%,全脱产定向专科班招生不少于15%[2]。截至2010年,全省已累计培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学生5000多名,有力地推动了吉林省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自身的环境和条件所限,我省乡村医生培训机制仍然存在培训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技能、专业结构不合理、培训机制不够完善以及城乡联系制度不够健全等诸多弊端,要想较好地解决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医药院校的培养目标、方向入手进行改革,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长期的政策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并将医药院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层次和专业结构等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提高医药院校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药院校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优势分析
地域性优势:医药院校虽然身处市区,但距离所辖范围内的农村相对较近,在医疗培训、医疗服务方面,具有距离近、可及性强的优势。不但可以就近招募生源,而且可以为乡村医生的培训提供便利条件。从培养人才和提供培训的各方面成本效益考虑,本地区医药院校无疑是培养本地农村医疗服务人才的最好选择。
人才科技优势:高等医学院校是医疗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医学科学的前沿阵地,医药院校是医学科学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医药院校不但明确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和重点,而且肩负着培养地区医疗人才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医药院校的人才、科技和信息等优势,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也是医药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医药院校所拥有的医学科研人员和科研条件,都能为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技术和硬件支持。
医疗资源优势:众所周知,医药院校拥有相对集中的医疗资源,其所拥有的直属及附属医院等,是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不但具备良好的设备等硬件条件,而且拥有技术过硬的医师和专家等软件条件,是培养医学人才和乡村医师培训的良好平台,具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吉林医药学院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成果
作为我省“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方案的重点依托单位,我校在近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在人才培养与乡村医师的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制定适合乡村医生特点的培养方案: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特点,结合基层医疗工作的实际,学院将重点放在乡村医生的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培训上,要求学生毕业后应明确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人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构建适合于乡村医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学院制定了吉林省乡村医生脱产培训学计划,共开设必修课程20门,总学时620学时。①专业基础课程276学时,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诊断学基础等。②专业课程344学时,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五官科学、急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基础、常见医疗技术操作、卫生法学(讲座)、英语及拉丁语药物名称(讲座)、合理用药(讲座)、医学伦理学(讲座)等。③选修课程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皮肤性病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心理学等。④毕业实习26周。
选用或编写适合乡村医生使用的专业教材:针对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的特点,为适应教学需要,学院编写了《实用基础医学》和《临床技能学》两部专业教材。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乡村医生的特殊性,制定统一的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优先自选”的原则,鼓励学生到工作单位附近的符合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对于那些没有联系到合适的实习医院的学生,学院将为其安排省内具备临床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进行实习,确保临床实习工作顺利完成。
建立乡村卫生医学网络教学资源网,方便乡村医生学习:为方便乡村医疗、在校学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工作学习需要,我院建立了乡村卫生医学网络教学资源网。卫生资源应用系统以乡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诊断治疗为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乡村医疗卫生特色。本系统划分22个子系统,涵盖了医学各个领域,集普及性、实时性、前瞻性、科学性于一体,具有方便快捷、易学易用、互动性较强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乡村医务工作者的学历后教育提供科学、丰富的医学网络资源。
医药院校为农村医疗服务的对策研究
明确办学定位:办学定位问题,实质上是要解决“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根据目前我省农村医疗服务的现状,结合我省提出的相关政策,医药院校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办学定位。①办学目标定位: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在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3]。我校正处于各方面提升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办学与科研实力与国内一流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应着眼于生存和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按照“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高水平、创建名校”总体办学思路和“依法治院、质量立院、特色建院、科技强院”的办学理念,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②办学类型定位:作为吉林省惟一一所独立的医药综合类本科院校,我校在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医药院校类型的定位有利于高校找准落脚点,以更好的作出发展规划。作为国家高教系统的基础部分,我校类型应定位于以培养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主的一般地方院校。③人才层次定位: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当前所面临的实际任务,培养层次应定位为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兼顾专科生和成人教育,培养人才方向应是实用性技术人才。④服务对象定位:面向地级市和所辖区域农村地区办学。医药院校的最直接目的是培养医疗人才以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不但要服务城市,更要面向广大农村。⑤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是指某一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医药院校以兴办特色专业为主,增强服务针对性,如我校开办的药学市场营销及英语护理专业等,同时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班开办很好地解决了招生和就业的问题,使之能够取之于农村,服务于农村,有利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建立农村卫生人才培训机制:从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围绕学生的思维拓展、知识综合运用、方法能力训练等,规划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形成与科学技术发展、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性适应的现代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目前各高校在教学研究和改革中面临的共同课题[4],所以,人才培养机制的选择尤为重要。⑴学历教育: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的手段,也是政府“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最主要内容。学历教育必须以医药院校为载体,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使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系统掌握医学理论和科研技巧,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历教育达到考助理执业医师资格。⑵非学历教育:所谓非学历教育,即指所有除学历教育之外的培训形式,最主要的形式是短期培训。这种方式可以依托学校,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培训机构,具有形式灵活,时间短效果明显的特点。通过培训,使农村医疗服务人员掌握更先进的医疗技术,提高其诊疗水平。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直属医院等机构,是农村医疗卫生人员良好的培训基地,通过临床技能实践,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医技。⑶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①培训目标:通过高校学历教育和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医技水平,更好地为农村医疗服务。②培养要求:主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接受临床技能的训练,具备临床诊疗一般性疾病的能力和应对流行性疾病的常识和能力。③培养周期:根据政府相关政策,学历教育应为3年,短期专业技术培训视情况而定,但每年不少于1次。总体利用5~10年时间使所有乡村医生学历达到大专水平;达到报考助理医师的资格并争取拿到职业助理医师资格。④培养形式:在校集中学习、到培训基地学习、选派优秀医务人才下乡授课。⑤配套建设:提高医药院校的师资水平,通过各种途径如进修、学习等方式加强医药院校教师的个人素养,为乡村医生培训提供更好的支持。
政策机制研究:①招生政策:高等教育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有力支持者,医药院校应设立与农村医疗服务相关的、具有针对性的系科专业,并根据农村需求设置专业及相关的学习科目。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这些专业予以资助以推动其发展,以更好地进行农村医疗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时,制定特殊的“三定”政策,即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分配,面向农村招收农村定向生,适当借鉴“国防生制度”,签约就学,并适当予以资金上的补贴。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到定向地点工作,若违约给予适当的处罚,以推动和约束医疗人才走向农村并服务农村医疗事业。②城乡联系政策:政府应制定完善的城乡联系政策,帮助医药院校与周边农村建立对口联系,除应定期招收乡医到高等院校或其他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和进修外,还应定期选派技术精湛的专家学者走进农村,针对农村医务人员工作较忙有时无法抽身参加培训的特点,主动上门服务,开展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专项技术指导等,以促进其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医药院校的发展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稳步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更需要医药院校的有力支持,所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提高医药院校的办学质量,并制定合理的适合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才能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网站.吉林省加强乡村卫生人才培养,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2011.
2 吉林省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2006.
篇9
[关键词]农村 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
“复兴农村”、“建设农村”的呼声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一种社会思潮。我国的人口众多,又以农村为主,想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首先离不开农村教育的现代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未来的发展,理所当然的应当以教育在先,以教育为重。
目前,从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现状来看,这个问题没有真正的解决好。从新的统计数据来年看,农村从小学进入初中、高中并读完大学的人数,仅为总人数的15%。大多数农村的孩子都要回到农村中。“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这个当今高呼的口号,其根基就在于发展教育,而其中,农村教育即是当务之急。
身处少数民族地区,身担农村教育之重任。我更深的体会到的是农村教育的难度,同时,我也深爱着这份神圣的工作。我们影响教育,教育影响未来。教育一是培养个人的自尊,二是引领民族的自信心。但在我眼中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着实还存在不容乐观的种种问题。
从城市与农村比较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教育确实有着许多的问题。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文盲,中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却是世界上最少的,位列倒数。而且与整个国民经济相比,呈畸形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这里的文盲数目庞大,许多孩子的父母、以及更老的一辈皆为文盲。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低,全家可能都以务农为生。对于孩子,他们都以随心所欲、任其成长的教育方式。父母对教育不够重视,孩子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大多数父母很多时间都为了生计疲于奔命,许多学龄儿童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学就不上,只要某村有喜事、丧事,此村的学生大部分就不来上学了。农忙季节多数孩子为了帮家里干活不上学,这些现象都普遍存在,有很多农村孩子因此没有得到好的教育。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在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没有读书的青年很早的选择了结婚,生下孩子又没钱供养,便交给自己的父母照顾,自己则外出打工。这部分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开始进学校读书,有很多的孩子还没有到读书的年龄,便被送入学校。他们没有时间来看管孩子,认为学校是安全的、放心的地方,出意外事故还可以找学校讨个说法,学校便成了家长们理想的“托儿所”。由于孩子的年龄小,头脑还没有发育到适合学习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学前教育和智力开发,缺少对学习的重视,大部分的孩子又不懂汉语,让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样一来,新的知识接受不了,旧的知识理解不够,很难跟上学习的进度。孩子家长在家又帮助不了孩子的学习,这样一拖再拖,形成恶性循环,学生根本就学习不到什么知识。而在城市,城市孩子的父母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对教育的观念上与农村父母们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们的孩子小的时候就做了一定的学前教育,智力、脑力都得以开发,并利用较多的时间陪同孩子进行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从小就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具有很明显的学习优势。如此,城市与农村的教育水平渐渐拉大,农村教育的难度更加大。
其次,农村教育的硬件设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很多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很多设备、设施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人负责。如“自然实验”、“远程教育”、“图书室”等,许多设施、器材,只不过是摆设而已,目的只在于应付上级的检查。农村的孩子不能达到和城市学生一样的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育、也没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器材,更没有海量的课外阅读书本。很多学生读不懂课本里的新内容,他们的视野短浅,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只能在有限的场地内你追我赶,相互打闹,让“智、体、美”的教育增加了难度。孩子们没有从根本上对学习产生兴趣,让“乐教”失去了少许色彩,让孩子们的“乐学”也失去了少许味道。
第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学校的教学环境、条件都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骨干教师缺少,教师不够稳定,流动性较大。有的学校不断聘请代课教师,这样就会导致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强,安居乐教的现象少。总之,由于多种因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教育难上加难。
于是一种教育领域的集中现象出现了,小学各种优势资源向县城小学集中,设备优势、师资优势、资金优势,这样许多学习好的同学就想到县上的好学校读书。
在农村流行一种观念:“送孩子读书不如早点送去打工”,孩子们也因为有这样的思想,以为外面是“花花世界”,更加不愿好好学习。身处这样尴尬的工作环境中,作为一名少数民放地区的乡村教师,我多想改变这些状况,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让每一个孩子成人”,我一直把新课标的要求牢记在心,适应教育形势变革,追求自我教学风格,应当树立爱岗敬业、培育新理念、规范教育流程、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品质。要对现状有独特见解,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理解,才可以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到学生中去,给学生需要的帮助、爱护、关心。
篇10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当地资源的支撑。作为大连“水碗”和“后花园”,地处北纬39度的庄河市,北依千山,南临黄海,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生态环境和丰富物产极具优势。
近几年来,庄河人深刻认识到,生态是庄河的命脉,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庄河人既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发展,也不停滞发展消极地保护生态环境,而是通过不断提高生态建设水准,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在环境保护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反哺环境保护,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庄河在利用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以敬畏自然之心为自己立下了红线,绝不做“涸泽而渔”的傻事,逐步形成独具庄河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七大模式”。
以“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王家镇东滩村(海王九岛)、蛤蜊岛为代表,突出表现独特北方海岛风情的“生态海岛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乡恋为主题,让城市游客走进乡村,寻找记忆中故园,体味厚重乡村文化的“休闲采摘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田祖生态园、冰峪酒庄生态园、银月湾民俗生态园、歇马山庄为代表,通过“农业+旅游”的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的“特色庄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全国最美休闲乡村”马道口村为代表,依据客源市场及本身特点深度开发乡村体验产品,充分调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阐释乡村民俗风情,让开放式乡村体验与封闭景区观光形成功能互补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城山古城、青堆古镇为代表,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履行传承历史文化公益使命的“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天一庄园为代表,利用农业观光园、生态科技园、休闲体验园、科普教育园,为游客提供体验观光乐趣、掌握科普知识的“观光教育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冰峪沟、天门山、步云山景区为代表,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发展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充分亲近自然的“回归自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这“七大模式”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实现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2015年庄河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50万人次,实现收入6亿元。而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庄河人十分注重保持原有的地貌特征和原生植被,确保旅游资源和生态系统不遭到破坏,使游客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体会到休闲的享受。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满足旅游市场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需求,谱写庄河旅游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 上一篇: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报告
- 下一篇:短期支教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