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劳动实践感悟范文

时间:2024-03-28 18:0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劳动实践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生劳动实践感悟

篇1

关键词:留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5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学生的许多方面都烙上了时代的印记,留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那么,对[1]缺失了品德教育的留守中学生,他们又会走向何方呢?本文从两个方面来作简单的论述:一、当前对留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利状况及原因分析;二、对策建议。

一、对留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利现状及原因分析

学校教育是各种教育的中心,学校道德教育显得更为突出,然而传统观念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却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对身心迅速发展变化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十分脱节。

1、思想道德教育不利现状

(1)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唯智倾向”显得苍白无力。德育是一种触及心灵深处的教育,是“唤醒唤起的教育”。目前学校德育在指导思想上的“唯智倾向”导致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苍白的道理说教,其结果可能导致知识高深却道德败坏的现象,要使中学生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必须尽快使学校德育走出单纯传递德育知识的误区。(2)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只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3)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就目前学校有关道德教育的政策来说,有的还是很具有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的。然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个人教育方法、社会、家庭环境、传统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时代的发展知识观念的更新,导致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2、思想道德教育不利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1)教育体制的限制。社会的飞速发展,思想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而教育体制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调整。从而限制了学校,教师的一系列创新的教育方式方法。(2)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有些岁月,已往一些一线教师总结出了不少有效的教育观念及方法。为后来教师所沿用,这些教育理念不乏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环境、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却显得有些落伍,也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3)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的不当。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大多以说教道德知识传授为主,学生获得道德知识却不能实行道德行为,那也算道德教育的失败。而孩子道德行为的养成是需要实践活动来培养的,脱离了现实,再高的道德意识也是无稽之谈。

二、对策建议

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改革内容的学习和教育实践感悟,浅谈两点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1、情景中悟醒

所谓情景中悟醒,简单说就是在特定的情景下通过启发,引导让受教育者以主体身份自己领悟出思想道德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训练项目,这些训练项目根据学员需要解决的问题量身订做,针对留守中学信任意识淡薄,培养他们相互信任、团结合作的意识。如设计“信任背摔”或团队合作性较强的项目(如:篮球比赛,足球赛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项目,每个学员都谈谈自己的所受所想,真诚地相互交流。而学生在活动中达成的共识也易于接受,也更易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活动中导行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提高道德认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选择道德实践的能力。新课改倡导的活动中导行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有很强的趣味性,但其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游戏,而是体验下的感悟、震撼下的理念,活动的引导,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的提炼和综合的补充,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体验和感悟,即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言行,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最根本的特征,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易于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发现道理,纠正言行。(如:针对有的留守中学生寡言少语、性格孤僻,教师可以先了解情况,然后选择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找到他们共同的爱好、兴趣设计一个活动项目。之后再作积极恰当的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一步一步的走进集体的生活中去)。

结束语:

教育理念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需要不断改善,这样方能为祖国培养更好的接班人。本文对留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了简单的梳理,期待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关注留守儿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家子女受教育状况研究”课题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成长的影响及应对策略.2001.

[3] 朱科蓉.农村“留守学生”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教育科学.2002(8).

篇2

关键词 自我意识;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

一、中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现代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自我意识”是这样论述的: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总的认识与态度,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实现等形式,体现为自尊、自信、义务感、友谊感、责任感等内容。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形成和趋向定型的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经历着人生道路的又一次“断乳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呈现出复杂性、多面性的特点,引导不当会形成心理障碍,进而产生各种不良行为,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并逐步走向成熟,主要特点有:

(1)自我观察得到高度发展。中学生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对外界的评价特别敏感。当他们受到肯定和赞赏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当他们受到否定和批评时,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2)自我评价更加客观。中学生评价别人和自己的标准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已开始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和原则性,不再以外部行为或效果作为唯一的标准。在评价时已能一分为二地指出哪是主要的,哪是次要的,能注意到较全面地进行评价。

(3)重视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是评判自我意识是否确立的重要标志。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确立中学生自我意识的重要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力图通过群体活动和参与性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不经认识周围世界,而且也认识或体验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了解自我和他人的长处和不足,增长关于自我的知识和提高自我的能力,发展自我的兴趣特长和才华,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结伴成长。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意识确立需要教师的帮助与引导

1.要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判断

任何一种事物、现象、事件都必须经由“我”的关注和思考才能对“我”产生意义,而同时自我也是进行这种思考的基础,对“我”本身的关注才能促进自我成长、才能促发“我”更好地思考。这就是学生对自我的体验。

例如:二年级一个班级正在选题,大家七嘴八舌,争执不下,突然一位同学哭着站起来说:“老师,我的牙齿掉下来了。”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个个小脑袋不自觉地凑上去议论开了:“别怕,我也掉了好几颗。”这时,有一个声音特别大:“老师,为什么我的牙齿掉了还会长出来,我爷爷的牙齿掉了就长不出来了?”……没想到这个掉牙的小插曲会引起那么多的相关问题,有一位同学就提议:“老师,那我们就研究牙齿吧!”课题就这样定下来,孩子们自己思考,来了解自己,这可能是其他学科很难做到的。

2.要鼓励学生学会选择和负责

教师可以借此营造一种不畏艰难、挑战自我的氛围,使得大家产生对成功的渴望和期待,并使之巩固深化为面对问题和困难时的一种行为习惯。教师对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要保持高度的敏感,要帮助学生探究外部世界的奥秘、体验内心深处的感悟。教师及时、明确的引导和建议,其实是对学生选择的一种肯定、确认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安全、信任、关爱、理解和希冀,那么他们就可以更加独立自由地选择并勇敢坚毅地承担责任。

3.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上海一所中学的同学进行了“花艺粘贴”的探究活动,学生们采集各色花朵进行设计和粘贴,有一个小组创作的作品的确缤纷灵动,但课题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学生在校园里采摘鲜花时和门卫发生冲突,因为学校花坛的鲜花是禁止采摘的。这就需要指导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反思,考虑探究活动的价值取向所在。为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种植一些植物,在观察其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真切地感受到植物鲜活的生命,也就不会再随便摘花,而懂得去欣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题研究是注重结论,还是注重课题本身给学生带来的心灵体验及对其的思想影响?要开展一个活动并不困难,但如何唤醒孩子们内心深处的那份真诚,让他们真正懂得珍惜、坚持与付出等意义却是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性评价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环境,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使得每个人学生的发展轨迹和速度不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也具有个体性。因此,它能充分考虑并关注在不同发展层次和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学生,尊重差异,关注独特性,为不同学生提供施展自己的舞台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这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有利于学生自尊心的增强。

四、结束语

综合实践活动使初中生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探究等活动,提高自我认识,反省自己的能力、兴趣、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习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发展生存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自信、自尊、自立等良好的品质,这是自我意识最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

篇3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新的空间。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更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只是看看而不亲自实践哪能获得?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但星期天和寒暑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供自己支配。一到农忙时节,老师要建议学生家长们让他们的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体会田间劳作的甘苦。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悟生活的真谛。

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观察此人与彼人、此事与彼事、此物与彼物的不同之处。

二、加强阅读,增加积累,引导模仿

青年时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抓紧时间背诵一些名篇佳作,吸收大量优美的词汇汇聚于脑中,把许多布局谋骗的章法存储脑际,逐步形成各种各样的优秀写作范例。这样,在写作下笔时,一旦触及灵感就会意到笔随,妙语连珠。

不会模仿的人是瞎子;只有懂得模仿的人,才是智者。教师也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与身边所见的人、物、事相对照,然后激发学生的模仿创造,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仿写就是对文章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和表现手法进行的模仿训练。要多仿形式,少仿内容,力求仿中有创,创中有新。

三、尊重自主,强化创新,写出特色

创新作文应还学生作文的自。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写。

1.标题新。把命题权还给学生,要学生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根据自己对众多创新类作文的借鉴拟出凝练、新颖,既能画龙点睛,又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来。

篇4

二、让中学生明白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思想品德教育,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中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学好思想品德课,也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丰富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所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中学生的一生。

二、学校要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

学校要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开展德育工作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为此可建立适当的督导和评价机制。比如:建立健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在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估、评定,并设立具体的奖项;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升学的重要指标;对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团员的评选,要将思想品德状况列为重点考察内容。机制的改变使学生真正将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心中,内化在生活点滴中。

三、教育的方式方法亟待改进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教育效果不好。因此,必须对已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业务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用其人格力量感染学生,从正面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换位思考。要做好这一点,老师需要走下讲台。永远站在讲台上,学生更多感受到的只是距离,高高在上;再有,还给学生应有的话语权,允许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还有,细微动作见真情,竖起你夸赞的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等。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一堂课新颖精彩的开端,可以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导入时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用设问、游戏、故事等方法激发兴趣,引起悬念;也可以用音响、图像、演示等手段创设情境,塑造形象。如在导入《男生女生》这一课时,我用蜡烛做道具。点燃三支蜡烛,请三位同学完成这一实验,在我的指挥下,三位同学的手由远及近靠近烛焰,突然有一个女生大叫一声:“哎哟,烫死了!”到此,我请三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他们均表示离烛焰太远,感觉不到温度;慢慢靠近时,烛焰的温度越来越明显,而当手离烛焰太近时,则感觉到了烫。我趁势总结:男女生交往要把握好“度”,否则就对自己的成长不利。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节课在激烈的氛围中划上了句号。课后,同学们普遍反映:这样的课堂太有趣了!可见,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改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态度十分重要。

四、要重视社会实践教育

当前受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及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停留在老师的口头上,学生的想象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实践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只有实践才是检验思想品德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必须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郊游、野营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社区、街头、企业参加劳动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等。给他们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感悟生活的舞台,使他们于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优良的品质,境界得到提升,知行得以完美结合。

篇5

目前农村中学中大多保持传统的德育观:在德育目的上,重社会不重人;在德育过程中,重明理而忽视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重视认知而忽视活动、体验、陶冶、感悟。以此观念开展的德育成为了限制人、约束人的工具。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德育观念,承认学生的独立人格地位,关注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限制性转向发展性,解放和发展人的德行潜能;摒弃那种德育知识化的取向,关注学生文明素质的养成及其身心健康;反对把德育与其他学科教学割裂开来的倾向,把德育贯穿于一切学科教学和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中。有教育学者说过:“德育要从天上落到地上,德育要走进学生心中。德育要倡导‘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要低重心、零距离’。”农村中学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更要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生形成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人格倾向等开展工作,结合农村中学生的具体实践,树立生活德育观、生态德育观等观念。

二、改变、充实德育的内容

当前的德育内容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更多的是从理论上制定出一套合乎规律和逻辑的德育理论。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要从重道德规范转变为重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单纯的道德规范教育容易使学生言行不一致。在确定德育内容时,应该以农村的实际生活作为基点,使所学能够指导所用,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丰富德育的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德育工作者应该深入调研。深入了解农村中学生对德育的真正需求,找到什么才是农村中学生需要的德育指导,什么样的德育才会受到农村中学生的喜爱。第二,挖掘、整合可利用的德育资源。在保质保量、开齐开足《思想政治》课、德育课等课程的同时,学校要加大德育科研的力度,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把德育有机统一到课程中,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凸现德育的实效性。此外,还应善于发掘地方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底蕴,引导农村中学生正确看待农村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发挥农村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他们辨别传承历史的文化精华和封建糟粕,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网络社会背景下,农村家长对网络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无法像城市家长一样对孩子上网给予指导和监督。因此,德育教师加强网络德育建设、利用网络德育资源、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三,打通德育与生活、社会、文化、艺术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通道。在此基础上,形成生活德育、社会德育、文化德育、艺术德育以及心理德育等,丰富德育内容。

三、改进德育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受教育者的内心要求。”确实,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淡化了受教育者的“受教育”的感觉,凸现教育的民主性,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亦是如此。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德育活动的效果。在德育活动过程中,怎样以更生动鲜活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是增进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农村中学生的成长经历,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年龄特征都决定了他们更适合也更渴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教育,而不是在简单的训斥中被动接受教育。学校可利用周边或空闲地段开辟种植园,引导他们随着植物的成长一同成长,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互帮互助、积极乐观的道德品质。立足于农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以“体验”、“欣赏”、“感悟”为主要形式的德育活动。因此,在德育方法上要从灌输与约束为主转变为以疏导为主,疏、堵结合,采取潜移默化的方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构建完整的德育网络

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能力;阅读;生活;实践

中学语文之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就作文教学的现状和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来说,还是不尽如人意。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中考高考的进一步改革引导下,在千千万万语文教师呕心沥血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下,我们已经比以往更加重视并加强了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学生平时的作文和中考作文中书面表达能力较之十年、二十年前同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语言技巧和构思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写作视野和主题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也大大降低,大部分同学认为作文不是特别困难的事,但学生作文能力偏低却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倡导“有智慧的写作,有真情的流泻,有哲思的浸润,有诗意的表述”,而专家学者对当前中学生作文状况却做了这样精辟而准确的概括:一是喜欢使用公共信息,二是喜欢使用公众语言,三是文章乍看有“三美”(有文采、有学识、有哲理),四是文章细看则是“三无”(没有自我、没有真情、没有思想)。这与新课程标准“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要求有着显著的差距。

写作作为最具个性特征的精神劳动,为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天地。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习作,这是时代对语文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力求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同时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由此可见,中学作文教学有着两个明确的目标,一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即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二是培养一种态度(即生活态度)。其中,生活态度实际上就是指怎样“做人”。中学作文教学就承担着这一沉重的使命。就是说通过作文教学,既要为学生打好“求知”的基础,又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时期,有着与小学、高中不同的特点,初中生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相对薄弱,思想相对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却又认识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缺乏思想等。面对这种状况,许多有志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教师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面,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笔者想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一些方法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在阅读中提高学生写作的书卷气

我们经常说学生的作文太浅显,缺乏内含,缺乏思想。也经常听到教师评价某位学生的作文有书卷气,有文化气。这和他读书多与少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国唐代诗圣杜甫有一句妙语,道出了读书与写作关系密切的真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好文章是在阅读大量书籍、积累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踏踏实实的努力才写出来的。写文章就像盖房子,不准备充足的砖木沙石等建筑材料,怎么能盖成房子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米”又从何而来?为什么一提起写作学生就抓耳挠腮、无言可写、无从下笔?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库存”无几,知识不丰,因此难以成文。

阅读不仅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素材,还可以为写作提供模本,更重要的是阅读可以提升写作所必需的思维能力。苏轼曾经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就是说,积聚了一定量的内在知识底蕴,在无声中自然地外露! 这便是写作。

当知识能让人的生命进入更深刻的内层,人的心灵才更显得丰盈,更神采奕奕,也就有了不同凡响的气质、风度!这便是大量的阅读给人心灵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会让人变得敏锐而有思想。

当然,阅读和写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阅读是积累语言、理解语言的过程。没有阅读的积累就没有写作的提高,阅读也是写作的木之本、水之源。只重视阅读不去写作也失去了一定的意义,二者应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在细心观察中积聚神韵

鲁迅先生说:“要创作,第一需观察。”俄国作家契柯夫也把观察看作是作家的“第二天性”。这虽然是针对作家的创作而言的,但对我们中学生的写作教学也不无一定的启示。

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和内心情感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学生作文就是练习将日常生活之中所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创造,再用最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一种更具鲜明个性的形象综合体。

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些至少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同时,还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翻开名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中处处有生活的气息。汪曾琪先生的《晚饭花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杨绛先生的《咱们仨》等等,处处都有生活细节。

写文章讲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方法就是在原汁原味的生活基础上添油加醋,使之更具欣赏性,更具有艺术性,更能表现主题。本校同学利用暑假考察自来水厂的水源湿地,通过查资料、写观察日记,最后写出了调查报告,引起了市长和媒体的重视,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实施。这充分证明了学生自己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了解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是那样的真实而有表现力。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最好源泉,只要能够用心去留意身边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就不难找到适合主题的素材了。

三、积极实践以求充实

假如说阅读是通过感同身受以积累别人的“事”,亲身实践就是在用活动来积厚自己事的同时,将自己获得的感悟付诸于文字了。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后两句诗就很好地道出了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获得的语言感悟、思想启迪、文章技法;通过观察获得的素材和感想,美的感受、情的共鸣、理的启迪以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文字写作才能被自己所掌握,从而加深体会,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能力或者一样法宝。所以要经常地进行作文写作。

擅长写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文章是越写越流畅的,语言是越用越老练的,思路是越来越开阔的,脑子是越用越灵活的。许多作家都有随手记录下自己的灵感和所见所闻所思的习惯。读得多了,看得多了,然后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悟,就会感觉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并要把它随时记录在生活随记本上,强调生活中有什么就写什么,发生什么就记什么,有什么感悟就记下什么,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也不要求立意和主题,突出一个“随”字。生活随记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记录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学生习作不竭的源泉。

2.记录学校生活。将学校生活分为学校美景、人物素描、人际交往、校园故事四个板快,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的素材库增添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3.记录社会生活。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家庭中的一员,大街、公园、菜场、车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一些事,值得学生去思索和记录。

4.记录自我生活。生活既包括学生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内容,也包括自我的广阔世界。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记录自己丰富的内心及精神世界,无疑是对自我的最好诠释和剖析。在随记中,学生畅所欲言,展示最真实的自我。

5.作好读书笔记。好词佳句、灵光一现、独到见解、深刻感悟,都可以是小小读书随笔的内容。书本是学生现实生活的一个延伸,它可以带你任意东西,心鹜八极。

生活随记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虽然它仅仅是一种发现,体会,思索,偶得,还不能称之为习作。但它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实践的机会,又使习作成为有源之水,有米之炊,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潜力,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提供创造,发展空间,启动创新思维,准确发表独特见解,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由“爱写作文”到“写好作文”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全面实现语文创新教学。

篇7

关键词:活动化教学; 品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64-001

新课标《品德与生活》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把教学中学生认知获得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帮助儿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一、活动化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造性的从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材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被儿童接受。如教学《平安回家》这一课时,我紧密结合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不强、放学途中很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在路上逗留不按时回家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放学后是否有家人来接?是否在约定的地点等家人来接?如果没有家人来接应怎么办?这些都是上学儿童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让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说说自己的做法,在他们现身说法中学生就会明白了,放学后不应在路上逗留,要按时回家,免得家人担心。这就促使学生主动自己回家,试着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活动化教学的课堂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必须设计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发展道德能力。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把思品课中的明理过程寓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中。

1.在辨析中明理

哲人说:“真理越辨越明。”教师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摄取学生中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分辨正误。例如在教《真正的勇敢》时,联系学生中的哥们义气、打赌、玩危险游戏等实际情况,拍摄一组辨析题的录像或照片,启发学生展开辨论:(1)小刚、小强课间在玩危险游戏;(2)小芳协助大人救起了落水儿童;(3)小明、小东在赌谁会开汽车;(4)小英看见狗吓得直哭,小宁赶走了狗,抱起了小英。说说谁是真正的勇敢?为什么?学生通过辨析讨论,懂得了“真正勇敢”的含义,分清了“冒险”、“蛮干”与勇敢的本质区别。这样,学生不仅澄清了模糊认识,正确理解了道德概念,而且提高了道德认识。

2.在游戏中明理

游戏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活动,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低年级儿童想表现自己的愿望,是培养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如教学《课间活动守秩序》一课,可组织学生开展“投沙包”、“丢手绢”的游戏,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课间活动守秩序,大家才能玩得快乐,休息得好,并懂得了在课间活动时,因为全校同学都在活动、游戏,在活动时要想着大家,不要顾了自己而妨碍别人的活动。实践证明,教学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自我服务性劳动、文明礼貌言行等内容的课,运用游戏实践法可使本来比较单调乏味的带有强制性的品德教育增加趣味性、娱乐性。学生可以在游戏中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3.在体验中明理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学生所明白的道理一般是通过讨论、传授得来的,如让学生亲身经历,则不言自明。如教学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用品,爱惜课桌椅一类课文时,可组织学生参加农忙,或参观文具用品的生产制作过程,或观看电视录像,直观地感受课桌椅的生产过程,这样学生易于理解,且印象深刻。

三、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1.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教学要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篇8

让学生明确外在美和内在美,知道什么是美的言行,什么是不美的言行,从而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人体美包括外在美和心灵美,但关键是后者。一个人光有漂亮的外表也是不美的,只有一颗美的心灵加一个美的外表才是真正的美,正如荀子在《非相》篇中写道“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象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对中学生来说,外在美就是体质健全,五官端正,衣着得体适合,要求穿适合中学生的服饰,留适合中学生的发型。心灵美就是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的美。表现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就是爱祖国;在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时,要爱集体、公而忘私、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团结同学。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要严于律已、自尊自爱、刻苦学习、奋发图强。通过这种理论教育,实施者再贯穿关于人体美的幻灯片于其中,启发引导学生来判断分析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不美的,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中实现了人体美教育的目的。

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于区别美与丑的标准往住是模糊的,因此,对于什么是美则容易产生错觉。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常把“新”、“特”、“奇”视为美,这种现象当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校园追星现象。他们把港台歌星、影视红星视为自己的偶像加以迷恋、崇拜,有的甚至达到了癫狂的程度。再有一种现象,就是误以丑为美。由于特殊的家庭、或社会环境,一些中学生年龄虽小却非常世故,他们主要以江湖义气和“英雄主义”为特征,把广交朋友、手大方,为朋友两肋插刀等视为美。尽管这一部分学生比例不大,但影响却极深,对于审美观还不健全的中学生来讲,这类学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

由于中学生受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浅表层的外在美,而不善于发现深层次的内在美。他们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又深刻的涵义。因此,许多中学生在刻意修饰外在美方面大下功夫,以至于校园中出现了“港台发型”、“时装模特”现象。这些学生几乎认识不到内在的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认识不到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对于形成内在美的必要性和恒久作用、认识不到内在美较之于外在美更深沉、更具有财力,认识不到内在美是外在美的灵魂和本质。

由此可见,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是迫切的、必要的。为了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把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纳入培养人才的轨道,加强美育,寓德育于美育之中。这就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共同开创一个清新自然、健康向上的美育天地。

从社会因素来看,应当紧抓社会环境的“净化”,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同时,引导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形成中学生美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家庭是中学生美育的直接课堂。家长的言谈举止对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当主动配合学校和社会做好中学生的品行教育工作。

美术、音乐教育属于美的教育的一部分。不可否认,它们对培养人的兴趣,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一种潜在、容易被人所忽略,而且其范围极限小,其形式虽是实践,但其实质仍脱离不了为学而学,为教而教的范畴。尽管有的学校,美术、音乐、劳动搞得有声有色,但学生的德育、智育等方面却仍很欠缺,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对美的认识发展和真正的感悟。而要真正领略到它们的美和作用,关键还是要“悟”,而这个“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是很难达到其境界的。也就是说,这种教育并不是使某人单纯只具有什么特长获得什么奖就达到了,或只是知道它们的作用而自己并未用此来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就行了。真正的目的是要通过这种教育,在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修养、审美品味的基础上,用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言行文明礼貌、衣着合适得体、情趣高尚有别、心灵纯洁无私的境界。”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特长明显的中学生,就必须加强美学教育。

篇9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质疑探究;质疑情境;感悟;社会责任感

目前,由于“应试”在部分教育工作者、在部分教育评价部门、在相当多的家长和学生脑海中仍牢固地占有一席之地,这就必然导致了部分教师(虽然他们认为教改是必须的)不敢超越原来的轨道,再加之对教学质量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对教育规律有困惑莫测的浮躁,对方法模式有停留表层的肤浅。这就很难给教育改革推波助澜。因此,让教师们真正认识并在认识基础的上能动地尝试“探究性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而且也惟有此举,方能促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现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价值与意义作些探讨以求大家指正。

一、有助于学生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一)老师勇做先行者,使学生敢于质疑探究。

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是以教师把疑难的学生教得没疑难为最佳境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不断分析、讲解、训练中化解疑难,听懂会练,获得的往往是老师从参考书或权威那里搬来的现成的结论。教师的习惯意识促使他们很少质疑探究,很少形成自家之言;学生也无须怀疑辨析,无须独辟蹊径。由于这种意识支配着执教者的教学行为,便以准确无误的知识为目标,很少对教材权威甚至结论提出质疑并带领学生探究。这就导致老师在课堂上缺少质疑设计的底蕴。即便有,也轻浮于水面,显得苍白无力、底气不足。因此,教师学做先行者,教师率先质疑探究,对培养学生质疑的品质尤为重要。

(二)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有质疑探究的客观环境。

首先,教师要力图让学生乐于和自己合作,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动作来使学生理解教师是多么的期盼他(她)们的质疑和探究。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鼓励,形成课上、课下质疑探究的氛围。

其次,教师在教学上要不断地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不断地被激发出来,而后在教师组织下让学生的认识不断地冲突碰撞,利用学生对未知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的心理,达到问题的产生、质疑、探究、求知的目的。

二、有助于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成品,它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设计一种产品,策划一次活动。研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与现行学科的教学联系较密切,但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体验

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这一基础是由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产物。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直接经验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并内化为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研究性学习之所以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学习者的体验可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而且,“创造”既是一种行为、能力、方法,也是一种意识、态度、观念,只有具备创造的意识,才会有创造的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可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讨论、辩论,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模拟操作、演练、讲演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体验、感悟、抽象理论知识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的创造行动。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篇10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29-01

初中美术的教学目的不在于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专业人才,而是要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对此,本文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初中美术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以期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一、让初中生充分感受美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它通过美术本身具有的美,表现生活,传递信息。美术作品本身具有艺术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课堂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美。

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全国各地都有好的自然景色,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生活中,有许多美的物体、美丽风光,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美术中的美。一切艺术来源于生活,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自由之笔画生活之情。

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们美术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将许许多多的美术作品的影像带入课堂,让学生去感知,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明确活动目标,有计划性的开展教学工作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作为美术欣赏课的设计者及引导者,在教学工作开展前期必须设置好教学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做好周详的准备,在实践教学中准确的将所要传达出的讯息转达给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简单来讲,美术教学是通过专业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身学习中的不足。在不同主题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的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找出最佳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确保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动摇,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学习及探讨时间。同时,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德育教学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不再将美术教学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美术作品的魅力,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初中学科教学的基本源泉,而在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模式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不仅可形象生动的将图像进行富有色彩的展示,而且可以通过细腻柔和或清新悦耳的音乐,创造一个艺术气息浓厚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可以充分感觉到美术的艺术气息,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唤醒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悟,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内心冲动。例如在欣赏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梵高的作品展示,之后播放一段温和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在逐步对梵高本人以及《向日葵》这幅画的创作背景进行富有深情的介绍:在1888年的法国南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位画家在画室中全神贯注的创作,这幅著名的《向日葵》就是如此诞生,整幅画犹如闪烁着熊熊烈火,艳丽、华美,同时又给人以厚重、细腻、和谐之感。如此讲授,不仅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学习环境,充分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达到有效的知识传授和审美能力培养。

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审美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十分重要,需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初中美术教学的基本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和判断,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首先,增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其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改变自己,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提问、小组交流等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交流沟通能力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再次,教师要注重课后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后学习机会,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术素材,从中获得审美情趣,进而培养审美能力。

五、在设计与应用中体会创造美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的工艺教学紧密地与手工制作有关;与各种工具材料相关;与民间美术相关;更重要的是与“传统”相关。由此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切实的动手实践能力。如,带学生们参观制作黄桥烧饼,从中让学生体会到传统的地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课堂中让学生们用橡皮泥模仿制作烧饼,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劳动创造美。

综上所述,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是本人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的总结,虽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具体的教学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展,比如地域的差别、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等。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总之,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以及责任感,是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崔维珍.中学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培养浅议[J].吉林教育,2010(4)

[2] 杨 烨.关于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若干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