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习惯的养成范文

时间:2023-04-05 16:5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良好习惯的养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但要循循善诱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地提出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规则要求,对于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意义。幼儿园各班的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每一项规则的提出,从一点一滴开始,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边教边帮到幼儿逐步学会独立完成,良好的班级活动常规自然水到渠成。因此,我们在向幼儿提出要求之前,必须先思考这种规则是真正适合幼儿的需要,还是仅仅为了教师自己的方便;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是否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等。合理的规则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愿意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变他律为自律。如小班幼儿,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只要上课时不随意走动、下位就行。大班的幼儿就要求坐姿端正。

二、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但要不断鼓励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要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孩子非常关注教师和同伴的评价,孩子对同伴的评价非常真实且敏感,对教师的评价也非常在意。所以,一般情况下,在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束时我们总要及时地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孩子存在行为规则方面的问题,我们让幼儿讨论评价,明确认识,共同寻求改进的措施等。在评价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能说出已有的要求和规则,还知道了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后果。这样可以促进幼儿进一步深化对规则的认识和思考,强化规则意识,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在常规培养时我们必须要发挥好评价的教育功能,以促进幼儿规则的调整和完善。我们还可利用每个周五的下午放学前的半小时,进行每周幼儿行为表现的评价,让幼儿自己评价或者互相之间进行评价。只要某个方面表现得好,我们就发一朵小红花进行奖励。这样极大地激励了他们的表现欲,使他们知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做得不好的要及时改正。

三、随时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并采取多种形式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喜欢玩某些玩具的时候,就要人家无条件的给他……对这些行为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对于幼儿来讲,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知道该怎样去做,但往往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好的习惯得不到巩固的现象。如果一味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老师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应多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开展相应的活动有针对的逐个击破。他们知道的道理很正确,也很多,但在很多时候不能够正确的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生活、活动的时候多多注意观察,并且要时时刻刻提醒其纠正不良习惯,使这些好的习惯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优良品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有时候当孩子儿错了。老师也可以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来告诉幼儿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以及这样做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后果。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这样改正起来要比老师一味的指责要有用得多。

四、家长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篇2

1、书写――写“字”写“人”

写字是识字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与世界交流的阶石。掌握写字技巧,是迈入新世纪的前提。在识字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写字对当天的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通过写字,学生做到口中有音,眼中有字,心中有意,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了有效识字。写字习惯首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这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措施之一。其次是正确地执笔方法和爱惜写字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真的写字态度,教师要从小处着眼,时刻提醒,严格要求。使学生从小养成一丝不苟,始终如~的好习惯。

2、阅读--知古观今。

阅读是呈古延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式。人们通过阅读而知天下之事。自识字开始,我们就应提倡学生把握诵读的黄金时期进行大量阅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发奋图强。阅读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点划、圈、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习惯等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

3、按计划学习――劳逸结合

目标易定,计划易定,难的是定时定量地去执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易行难”。由于年龄的原因,刚入学的学生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强,不会自觉自愿的进行学习,这时,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督促他定时定量的执行计划,对于孩子进行有效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观显得尤为重要。

计划可分为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拟订计划时要注意简明扼要,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都应有所规定。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包括学习,还包括了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等等,在安排计划时,不能一味的拉长学习时间,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要注意安排充分的休息,做到劳逸结合。

计划定好了,实施是关键。定时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所谓定时就是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并且到了学习时间就必须马上进入学习状态。俗话说:“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不能一锹挖个井”学习需要长流水不断线,需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去温故知新。在每天的计划安排中,最重要的是安排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早自习中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可以适当的做自己喜欢的事。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符合定时要求的同时还应注意学习的定量性。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提出对学习的内容和容量的要求,有助于形成适当的学习紧张,加快血液循环,提高学习效率,做到日有所获,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定量学习,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记忆先行,每天必须完成记忆任务,包括语文字、词、语法、修辞等等;二是有效完成作业,即把当天所学知识弄懂弄通。很多学生还没有把所学新知弄明白,便拉起作业就做,结果不但没有节约时间,反而费时费力。这时就应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先复习领会,后习题巩固。并且还要学会将新知与旧知进行归纳整和,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还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对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疏通。

4、专心致志――单位时间高效学习的保障

玩乐是孩子的天性,所谓“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抓住孩子的这种特性,将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 理念。追本溯源,就是让孩子在兴趣的指引下,自觉、自主、自立的探求新知的过程。在过程中,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愉快学习。

而以下要讲到的玩,与教中玩并非同一概念。下面所谈及的游玩时间,就是任由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学习中,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对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少孩子,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孩子的学习,不仅要注意追求速度和质量,还应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

中国古代“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时不能一心二用。应在学习时间内紧紧围绕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一切与学习内容无关或相悖的事情都要尽量不要涉及。尽量达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境界。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有限,长时间不间断的学习不仅不易达到高效学习,还容易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心理,形成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很多家长认为一直在书桌前看书学习就是一件好事。其实并非如此,在得知不论是做得快还是做得慢,都得长时间坐在书桌前时,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开始打了折扣,学习效率这个概念对于孩子就变得无关紧要了。长此以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会在无声无息中形成“磨时”的坏习惯。所以一定要形成定时定量的好习惯。

5、精思求甚解—创造的摇篮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遇到问题,我们应培养孩子追求真理、务求甚解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准则。这种学习态度和精神准则,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对书本知识批判地吸收。,可以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对于新知,能批判地吸收。另一方面通过思考可以不断释疑,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生涯中,始终信奉“怀疑一切”这句格言。正是凭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爱因斯坦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读书善于思考。在研究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不一、相互矛盾之处甚多。他决定“采其精华”,“正其谬谈”,使之“是非有归”。在培养孩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新知找旧知,通过归纳整和形成前后贯通的知识体系,从而加深新知的理解和记忆,使之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任何知识都有规律,都有体系。在新知的新授过程中,我们应指导学生学会归纳融合,举一反三,以旧知导新知,以新知习旧知。达到心领神会的理想状态。

⑵、多提问,鼓励孩子多给自己几个“为什么”。在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的孩子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对这样的孩子,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几次之后,就敢提问了。发问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耐心地听他们所提的问题,鼓励他们在“问”中思,在“解”中“思”。对于他们来说,处处都可皆问题。在受到鼓励之后,一种初步的被肯定会让他们的心底产生更强的求知欲,并渴望得到答案。这为精思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素材,激励孩子用思考的目光更加饶有兴趣的审度世界。

⑶、提供孩子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先自解,再查阅,后请教。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教给学生一些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为其解决问题提供桥梁。

篇3

【关键词】学生良好习惯具体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169-01

许多人都强调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将来各方面的成就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已是公认的无可置疑而无须再重复的真理。同时,许多学生中的不良习惯尤其课堂陋习十分突出。每位教师与家长都应高度重视该问题,努力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途径,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措施。但至今很少有人谈及甚至无人思考如何具体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问题。因而尽管该观点被重复数遍,也只是毫无意义的空谈。

目前,中小学生尤其是边疆学生凝神力普遍较差,多数学生在课堂往往是听而不思,阅而不想,充耳不闻,熟视无睹,思维懒惰而意志又薄弱。他们主动性极差,求知兴趣淡薄。作为学校有必要花大力狠抓学习习惯。对其中的凝神力和认真细腻习惯的培养,学校可开设精细度很高的“聆听”、细察等项目,并举办“聆听、细察比赛”活动,如开设文字、图形、音乐、审题等辨异或求同的“研读”项目,并举办这类“研读比赛”活动,以培养学生“听”和“察”的凝神力;理科教师编写或选取似同而非同或似异而同的配对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的习题或图形给学生审阅其异同点。例如,行数、列数都相同而只是某短横或某短竖的长短有极微小的差别的虚线图等,稍有疏忽就会判断错的问题。文科教师可编写或选出类似关系的配对性音乐片段让学生分辨异同;也可编写或选取配对性“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的短文给学生辨读。例如两段只相差个别标点或字句,但意义区别较大的文字;体育课通过严格的队列训练,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习惯。以这类有趣又能逐渐培养学生凝神、细心、认真、静思等习惯的活动,激发学生浓厚的聆听、观察、对比、思考、写画等多方面兴趣。对于操作习惯的培养,学校也可开设高精度而细腻的手工刺绣、剪裁、缝补等项目,并举办相应的竞赛活动。对于自主寻求、查阅等习惯的培养,学校可开设备料、查词、查人物等项目,并举办类似的竞赛活动。例如,开展课外“成语串文比赛”活动,就是一个培养学生查资料兴趣和习惯的有效途径。对于意识支配言行的习惯的培养,学校可开设远走弯线或过连锁独木桥及棋艺等项目,并举办同类竞赛。对于思想意识,学校可开设课余书面、板报以介绍值得引以为戒的事例、阐述或辩驳各种观点等活动项目,并举办这类项目竞赛活动。还可辅以行为规范和法规等课余书面交流竞赛活动。当然,上述习惯的培养还可在常规教育教学中穿插渗透。

对于卫生习惯,目前普遍注重的是定时处理并检查评比。然而,由于这类措施治“标”不治“本”,几乎天天清扫和整理但还是又乱又赃。抓好卫生习惯的有效途径,是不定时地随机抽查和管垃圾监督双向评比。以不定时随机抽查的结果作评比,实际是评比保持程度而不是评比临时弥补性处理的状况,也就是评比各班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卫生规范的习惯的程度。所谓“管垃圾监督双向评比”,是鼓励各班级学生之间对于乱扔垃圾行为互相监督检举。以被检举的累计人次评比失分总数和以检举累计人次评比得分总数,而且得分和失分都各自独立地列为评比指标,不相弥补和抵消。这也是直接评比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程度,而不是评比对不良习惯所造成的后果的弥补程度,从而舍弃“治标”转向“治本”。

类似的训练起点宜早不宜迟,最好是从婴儿早期习惯的起点阶段入手。这就要从幼儿园以至托儿所甚至家庭开始。因而必须重视“家长学校”对于家长的家教艺术的扎实培训。国家应在《计划生育法》中明文规定:除具有师范院校专科以上真实学历的夫妻以外,每对需办理《准生证》的新婚夫妇,都必须在受孕前(最晚在受孕后三个月内)接受家教培训,经培训基本合格者才认定其生育资格,才发给《生育证书》准许怀孕和生育。否则就认定其不具备生育资格,不准许生育和受孕。这既能极早培养其子女的良好习惯,又可极早提高其子女的智商。我们从培训入校学生的家长入手。让更多的家长懂得教育子女应注重些什么,怎样培养子女的各种良好习惯。

篇4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广播员孙嘉怡。当灿烂的晨曦暖着整个校园,采撷一缕阳光,编织七彩花环。带走一片笑容,永远与我们同行。我激动,我们再次在红领巾广播站相遇。我高兴,我们又一次相聚在这美好的时刻。

同学们,天气逐渐转暖,我们在减少衣服时要注意饮食和卫生,因为卫生工作关系到每一个人,所以请大家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做好卫生工作,保持良好正确的卫生习惯,促进健康成长。

本期的红领巾广播站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饮食与健康、二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一、饮食与健康

饮食(又称“膳食”)是指我们通常所吃的食物和饮料。我们应该要合理的饮食。不合理的饮食,营养过度或不足,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下面,我要告诉大家一些卫生与健康的常识。其实卫生是处处都必须注意的,在路边、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摊小贩的摊子上,经常做一些油饼、臭豆腐之类的食品,你可千万不能去买,谁知道他们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其实光是摆摊的地方就很不卫生,灰尘很容易沾到食物,吃了很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泻、头晕之类的症状。

同学们只为了一时的享受,却殊不知这些发出阵阵香味的食物,是来自地下工厂、非法制造的、有些炸食品的油还是反复使用的。吃了这种不健康的食物,轻则拉肚子,重则胃肠炎。

饮食中长期营养不足,可以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影响我们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的能力下降。饮食的卫生状况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食物上带有的细菌和有毒的化学物质,随食物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总之,饮食得当与否,不仅对自身的健康和寿命影响很大、而且影响到后代的健康。因此,只有合理的饮食,才能从营养和卫生两方面把好“病从口入”关。

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也是讲卫生的行为。说到健康,也许有人会说:“吃多了东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实健康并不在于多吃东西,你还要常运动、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饭,按时睡觉等等,这样才能做到健康。在报纸上看到过多吃水果、蔬菜、多补充维生素,这样对身体大有好处。卫生与健康是紧密相连的。不讲卫生不仅使身体容易生病,有时连你宝贵的双眼也会受到侵袭。当你接触过钱、霉旧的书之类的东西,你可千万不要去揉眼睛,否则,沾你手上的细菌就会跑进眼睛,这样会使你患上沙眼,导致视力下降。为了有个健康的好身体,平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现为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衣服要勤换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经常打扫环境卫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人都是在生病的时候,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体会到身体健康是多么地幸福。而健康呢,跟我们平时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关。我想,这些理论上的知识在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家长们曾经教育过我们的。关键是我们得时刻提醒自己。养成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现在正值春季,春季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时期,请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要正确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从外面回家后也要立即洗手;肥皂液或洗手液要在手上至少停留6秒钟以上;

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也不要去校门口的摊点上买一些三无零食吃。

篇5

【关键词】良好习惯 养成教育 日常行为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地习惯呢?

培养一个知书达礼、举止文明的孩子,是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愿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因此,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本人想就此谈谈这方面的点滴心得:

1.流利的语言在活动中培养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言行甚至思考的习惯。例一,为了培养学生说话和读书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应该采用口才历练,即使使课堂效率下降也在所不惜,从逼迫学生说,到引导学生说,到学生愿意说,敢说,会说,强化日常学的口才培训和锻炼能力,使口才训练和传递信息,交流沟通信息互为提高。 通过组织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等形式开展口才训练,以班队课为抓手,开展:课前五分钟大擂台和“辩论课”等活动,促进读书成为学生学习和平时生活的主题内容。

例二,为了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第一,我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讲解、师范、榜样激励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第二,我作为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课件十分钟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也能随机性的对班级学生不良行为就事纠正;第三我充分发挥了班干部的职能作用,提醒、监督、制止班级违规行为;第四根据班级内部制定一套奖励措施、每周开展雏鹰争奖等活动。这些小点子也都是我和其他老师一起摸索总结出来的,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半个学期以来,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纪律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基本上杜绝了打闹和叫骂的不良行为。

2.良好的行为用榜样来引导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会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小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老师的师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去做,长期坚持,学生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如要求学生注意卫生保洁,不乱丢果皮纸屑。每天我走进校园,如果发现校园内地面上有纸屑,我都会很自然地弯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要求学生不要在楼道大声喧哗,我必须会轻声细语第对学生说话等等。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应努力要求自己先做到。

半年以来,我时刻注意自己的的一言一行,并没有随时指责孩子们的做的不到的地方,而是随时和孩子们一起纠正错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集体的公共事务都有学生热心参与,对于份内的事情没有学生互相推诿了。

3.善良的品质在细节中形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什么是对的、善的、恶的,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需要我们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在和孩子平时的交流中,我会利用一切时机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我们班有两个学生说话不流利,上课会的问题咬字不清,都会有有同学偷偷嘲笑。我不动声色,等全班安静下来之后,慢慢地说“刚才你们在笑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做到?”有孩子举手说:“老师没有笑,在认真听。”我顺势引导孩子,“对啊!老师在认真倾听他说话,我们其他同学也应该像老师一样,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这样,你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学生。”如此几次,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比我们老套的说教要更有成效。虽然孩子身上已经有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坏习惯,但我相信只要逐步引导,还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4.不良的习惯在关怀中消失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费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称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而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

作为班主任我深刻的理解不管什么样子的孩子他们都有追求上进,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和赞扬的渴望,那个孩子也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经常的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了习惯在作祟。当班主任、任课教师将这些"问题"孩子提溜到德育处任你处置时,你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多一些理智的思考,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提醒和鼓励,

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我们老师自己的心理健康。

我们班有一位“问题”学生,总是爱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骚扰别人,不停地找麻烦。我曾经很认真的和她谈话,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大扫除中他有非常卖力的表现,我在班里表扬了他,并和同学商量,由他暂代劳动委员工作,他和同学们都欣然接收了我的建议。每天早上,他都第一个出现在清洁区打扫卫生;每天放学,他都和值日生一起打扫干净教室才离开;每天的作业,也开始认真完成;每天他都能和同学逐渐学会了礼让,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并主动把自己的学具借给同学使用;更可喜的是,他能主动为集体做好事。他的变化,所有同学都给与了肯定。在班干部的改选中,他以绝对的优势当选了劳动委员。从此,他的劲头就更足了。后来,他也有反复,但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提醒,他又做的很好了。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身上的坏习惯逐渐改掉,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学生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5.教育在家校联合时最容易成功

篇6

同学们,天气逐渐转暖,我们在减少衣服时要注意饮食和卫生,因为卫生工作关系到每一个人,所以请大家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做好卫生工作,保持良好正确的卫生习惯,促进健康成长。

本期的红领巾广播站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饮食与健康、二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一、饮食与健康

饮食(又称“膳食”)是指我们通常所吃的食物和饮料。我们应该要合理的饮食。不合理的饮食,营养过度或不足,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下面,我要告诉大家一些卫生与健康的常识。其实卫生是处处都必须注意的,在路边、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摊小贩的摊子上,经常做一些油饼、臭豆腐之类的食品,你可千万不能去买,谁知道他们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其实光是摆摊的地方就很不卫生,灰尘很容易沾到食物,吃了很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泻、头晕之类的症状。

同学们只为了一时的享受,却殊不知这些发出阵阵香味的食物,是来自地下工厂、非法制造的、有些炸食品的油还是反复使用的。吃了这种不健康的食物,轻则拉肚子,重则胃肠炎。

饮食中长期营养不足,可以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影响我们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的能力下降。饮食的卫生状况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食物上带有的细菌和有毒的化学物质,随食物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总之,饮食得当与否,不仅对自身的健康和寿命影响很大、而且影响到后代的健康。因此,只有合理的饮食,才能从营养和卫生两方面把好“病从口入”关。

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也是讲卫生的行为。说到健康,也许有人会说:“吃多了东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实健康并不在于多吃东西,你还要常运动、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饭,按时睡觉等等,这样才能做到健康。在报纸上看到过多吃水果、蔬菜、多补充维生素,这样对身体大有好处。卫生与健康是紧密相连的。不讲卫生不仅使身体容易生病,有时连你宝贵的双眼也会受到侵袭。当你接触过钱、霉旧的书之类的东西,你可千万不要去揉眼睛,否则,沾你手上的细菌就会跑进眼睛,这样会使你患上沙眼,导致视力下降。为了有个健康的好身体,平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现为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衣服要勤换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经常打扫环境卫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人都是在生病的时候,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体会到身体健康是多么地幸福。而健康呢,跟我们平时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关。我想,这些理论上的知识在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家长们曾经教育过我们的。关键是我们得时刻提醒自己。养成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现在正值春季,春季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时期,请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要正确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从外面回家后也要立即洗手;肥皂液或洗手液要在手上至少停留6秒钟以上;

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也不要去校门口的摊点上买一些三无零食吃。

4、每天都要打开教室的窗户通风,保证空气的清新、流通;

篇7

习惯培养的的内容很多,笔者着重探讨在幼儿园阶段重点培养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礼仪习惯。这三种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孤立进行的,是渗透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在每个环节当中都应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应知道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和手脏时要洗手,洗手能遵守执行八环节:洗手前卷袖,拧开水龙头湿手,关水龙头打肥皂,放下肥皂搓手,拧开水龙头冲手,闻一闻手上有没有肥皂味,捧水冲掉水龙头的肥皂泡沫,在水池中甩手,打开毛巾擦手、放好毛巾,整理衣袖。就餐时应养成饭后收拾餐渣、送回碗勺、整理桌椅、漱口洗嘴的习惯。饮水时应知道安静喝水、口渴时喝水、有秩序地取放杯子、取水时眼看杯子防止洒水。如厕时主动随手冲厕、整理衣裤、便后洗手。睡眠时把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摆放整齐、脱掉外衣会叠放或挂放、会铺放、叠放被褥、睡觉姿势正确、不趴睡、不咬被角衣角、不塞异物入鼻入耳。来园时,应养成主动使用礼貌用语问好、会把自己外衣挂放或叠放到固定的地方。离园时,会收拾玩具材料,知道玩具用完后物归原处;会整理桌椅,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会找自己的外衣和帽子,会使用礼貌用语告别;上下楼梯有秩序靠右行。课堂教学中,应坐姿站姿正确;书写时有良好的执笔姿势;回答问题时有良好的语言习惯;会倾听别人说话、不打断别人讲话,知道举手讲话,会说完整的话、会用最好听的声音说话;离开座位后,知道把小椅子轻轻地放到桌子下面。游戏时知道不推不挤,乐于助人,诚实谦让,愿与同伴分享交流,不争夺玩具。家庭生活中应养成早晚洗脸刷牙、睡前洗脚、勤洗澡洗发、剪指甲、勤换衣服、早睡早起的习惯。以上好习惯的培养仅靠说教是不行的,还必须配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一定教育策略,更需要各方配合,持之以恒。

(一)园领导要提高认识,采取相应激励措施。幼儿园领导必须克服重教育轻保育的现状,将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提上日程,纳入日常管理,并且做到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要定期召开行为习惯研讨会,集中研讨容易反复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做到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要精心策划、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要有针对性,针对幼儿难以形成习惯的内容,开展比赛观摩活动,如“洗手比赛”、“叠被比赛”、“漱口方法观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做环境保护小卫士”、“做文明礼貌的好儿童”等,比赛的过程就是强化教师认识、培养教师技能、提升整体水平的过程,园领导的亲力亲为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

(二)教师要讲求教育策略和方法。教师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导力量。要学会抓住契机,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应各不相同,“不要一口吃个胖子”。要积极抓住先入为主的契机,形成定势,把幼儿容易掌握的内容放在开学初,如开学第一天就要求幼儿轻轻放椅子,让孩子感觉到在幼儿园里,小朋友离开座位是要把椅子放在桌子下面的。要制定规则,开展互相监督。在制定规则时,要和幼儿共同制定,并且要做到明确、具体、可行。规则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教师要以积极的口吻解释规则,让幼儿了解规则的意义和遵守的方法,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区域自主活动之后把玩过的玩具送回原处。不要朝令夕改,今天的要求和昨天的要一致,老师之间的要求要一致,家园之间的要求也要一致。否则,孩子就会无所适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教给幼儿技能、方法,正确示范引导,不要代劳。对于难以掌握内容,教师要做集体引导训练,比如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这一内容,就可以以配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教师边讲解示范动作要领边说儿歌:“洗手前,先卷袖,可用清水湿湿手,擦拭肥皂搓一搓,指头指尖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幼儿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平时教师要注重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教师要对本班幼儿的个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在一些事态出现前预估幼儿行为并进行及早干预。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教师口吻应该是建议性、启发性的。行为要求一经提出,就必须严格执行,坚持不懈,积极鼓励,在健康的情绪中建立与巩固行为习惯。

篇8

【关键词】 学习习惯 聆听 演唱 表演

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学习活动得已顺利进行的保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能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使其真正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受益人。那么,我们就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音乐的习惯。

1微笑进课堂,做孩子的大伙伴

尽管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活泼,胆子越来越大,但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对老师的陌生,刚入学的孩子在潜意识里还是有一种害怕心理。如果老师一开始就“板”起脸孔,做出威严的样子,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从此敬而远之,这就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融洽。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我采取了“微笑”策略。心量学研究表明“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也往往是对学生的一种和谐的气氛,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让他们在心里默认你这个大伙伴的存在。因此,我在低年级小朋友的第一节上就引他们“看我的脸,学我的表情。”“你们的笑脸老师最喜欢,”这是在潜移默化我的学生。因为谁得知道,一张笑脸代表一个好心情,有了好心情做起事来就会事半功倍,几节课下来,孩子们都说最喜欢上音乐课。

2趣味进课堂,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让低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呢?依我来看,就是一个“趣”字当头,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而不是呆板的约束,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自然而然的用好习惯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和老师,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生动活泼,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3.1良好演唱习惯的培养。很多人把“音乐课”叫“唱歌课”,虽然不准确,但也反映了唱歌教学在音乐中占的比例。学唱歌曲是音乐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但低年级的学生唱歌的良好习惯还未形成,喜欢大喊大叫地唱,坐的姿势也是千姿百态。大声地歌唱,既会损伤学生娇嫩的声带,增加嗓子的负担,又使歌声缺少美感,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歌曲的强弱变化及不同的情绪。所以从一开始我就象训练合唱队一样用“高位弱声”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歌习惯,一般都是唱些有趣的儿歌,因为这些儿歌适合孩子的唱法,告诉他们:“唱歌要感情投入,要像百灵鸟,轻轻唱来真好听”,让人们在听音乐时,能产生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好像是置身于其中一般。唱歌时坐姿是身体坐正脚放平,抬头挺胸眼平视。并且要精神饱满。对于唱得好,坐姿端正的学生要常表扬,引导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这样下来,坐姿的规范,对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3.2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在刚开始进行欣赏教学时,我是从学习习惯的角度对学生提出学习目标,也就是做音乐的欣赏者,音乐的好朋友,音乐的主人。作为“音乐的欣赏者”。要知道怎样做个文明的欣赏者,怎样能够给自己,给他人创造比较好的音乐欣赏,学习环境:“作为音乐的小主人”,要学会怎样理解音乐,怎样知道音乐在对你说什么,作为“音乐的主人”,能够走进音乐,并用自己的耳、眼、口、手等多种感官来感受,表现,创造音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自己,为他人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音乐课堂欣赏教学中,孩子们往往很难静下心来欣赏音乐,让孩子用舞蹈,身体律动,脸部表情等表现方式来欣赏乐曲时,孩子更难做到耳朵听音乐,比较吵杂,纪律混乱。因此,每欣赏一首乐曲我都要针对乐曲的特点,给学生要求和提问,让学生有目的地欣赏。一切欣赏活动都要围绕音乐展开,比如:在欣赏摇篮曲时、我会要求学生模仿妈妈抱着小宝宝摇晃妈妈摇摇篮等动作,所有这些动作都要跟着音乐的节拍和速度,因为孩子们能认真听,模仿起来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呢!别人所以说的人小鬼大在这个时候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体会。

在欣赏课中,教师很有必要有效地组织情景教学,精心研究教材,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孩子更好地欣赏音乐。比如在欣赏歌曲《编花篮》时,我事先准备好一个花篮放在讲台上,并问小朋友:你看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花篮,多美呀!朵朵花儿开得是那么艳!我喜欢!我趁着大家兴趣正浓时说:我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叫《编花篮》,大家要不要一起欣赏?同学们更是热情高涨地说:要!你看他们那股认真劲就没得说啦,他们听得是那么有滋有味的。这样的情景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课堂纪律性也非常地好。

3.3养成良好的表演习惯。表演是实践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我很注重培养学生自信的表演,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熏陶。

篇9

养成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是具有高素质的、良好习惯的人,这样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堂很平常的美术课,到底要给学生多少东西呢?一个教师,当你站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你给予学生的信息是方方面面的:你的衣着、发型、语言、声调、眼神、小动作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对教学的态度等等,与教会知识技能比起来,这些东西似乎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更深远一些。那么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到底应该注意在哪些方面对学生实行养成教育呢?我觉得美术教学中的养成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有六、七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学生在家甚至连饭都要喂呢!作为一年级班主任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全班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

但美术课上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光光靠班主任。作为美术教师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也要细心教导:

1.怎么样准备学习用品?(6样用品:书、剪刀、油画棒、固体胶、记号笔、报纸放入一个大袋子、贴上标签)

2.学习用品课前怎么摆?(书在桌角,记号笔和固体胶放在剪刀的里面不容易掉在地上)

3.课后怎么放好6样美术用品?(先折好报纸,折2次和美术书一样大先放,不能乱塞)

4.学习用品怎么用?(记号笔容易干,用好就盖上,油画棒用一支放好一支,油画棒上的纸用多少撕多少不要全撕掉)

5.剪好的废纸怎么丢?(团成一团丢在废纸箱里)

6.剪刀怎么使用?(不用时要及时合住)等等

老师都要亲自教并督促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我也在美术课上也开展了比一比争红星的比赛、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认真准备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而社会生活是有许许多多的规则必须要遵循的。一个有能力遵守一定的纪律规则的人,才能是一个有能力适应群体和社会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很多美术教师认为:自己不是班主任老师,没有必要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太多。其实,对学生提出纪律和游戏规则的要求是养成学生秩序感的有效方法,而秩序感本身就是美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一个从事美术教学的一线教师都应该自觉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三、培养学生专心的学习的习惯

美术课上老师要求专心,我觉得“专心”包括了看、听、想、说、画的习惯。

看,就是看教师和学生的演示、动作,看时做到不动口,不分心。

听,就是听教师的讲解与同学的发言,不随便插话发言,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想,就是想想通过老师的启发你能有什么特别的构思,真正掌握知识是在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的;

说,说是回答问题、发表意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在低年级要求学生能完整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鼓励学生在交流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敢说才能会说;

画,就是具体的操作,我要求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能亲自感受到美、找到美术给予他们的乐趣。

四、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习惯 初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36-01

1 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作者认为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作者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作者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基础稍微差的学困生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作者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3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作者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立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