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经验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9:3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经验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经验论文

篇1

现代语言学注重语境的研究,认为在信息传递中语言特点产生的动因来传递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新闻评论语境也不例外。就本质而言。新闻评论是一个由多环节组成的一个言语交际过程,新闻评论语境是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研究新闻评论中的语境基本变相和构成,旨在为新闻评论中的语境运用提供一个有意的指导。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什么是新闻评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丁法章先生在《新闻评论教程》中把新闻评论定义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传播工具”。

赵振宇的《现代新闻评论》将新闻评论表述为:“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媒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

从上面二位的定义可以看出,新闻评论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认为。新闻评论是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公众提供意见性信息的一个言语交际过程。这个言语交际过程是由发话人、信息、符号、媒介、受话人和交际目的组成的。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新闻加评论的写作模式,这决定了新闻评论的两个重要特点,时效性和论理性。

(一)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与其他的评论形式相比。新闻评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时效性。它要对新近发生的事件、问题快速做出反应,新鲜的、即时的内容永远是新闻评论的灵魂。

(二)新闻评论的论理性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事业的两翼,缺一不可。新闻报道重在对客观事实的如实讲述,而新闻评论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分析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达到明辨是非、释疑解惑的目的。论理性是新闻评论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三、语境构成的变项

语境又称语言情景,是信息传递过程生成的外部环境,对于信息传递过程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它制约语义选择,进而制约词汇语法格局系统,最终生成信息传递过程。信息传递过程的意义是由信息传递过程与其生成的具体语境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具体来说,情景指与语言活动相关的环境、事件、人物、交际方式和渠道。它使语言在交际中发挥其功能,是语言活动产生的动因和环境。“情景或可定义为人物、时间、物体和关系的结合造成的一种实际的或潜在的事态变化。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往往是根据情景因素的需要,对客观存在的一切语言手段加以选择组配,构成信息传递过程。

对于隋景的研究在功能学派那里由来已久。伦敦政治经济研究学院的著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南太平洋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人类学实地考察时,发现当地土著居民的话难以翻译成英语。因此他认为语言的环境对语言的理解必不可少,语言环境包括文化上下文和情景上下文。英国语言学家,伦敦学派的主要奠基人弗斯接受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并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弗斯认为语境包括以下三类因素:一是参与者的有关特征,包括人和个性,也包括参与者的言语活动和非言语活动;二是有关的对象;三是言语活动的效果;语言研究离不开情境的分析。但是,现实的情景纷繁复杂,往往因时、地、人而不同。所以语境要想在信息传递过程研究中有一席之地,必须抽象化,概括化。上述关于情景的研究还比较笼统。

情景这一概念不再仅仅是一个涉及语言使用环境的笼统概念,而是得以进一步抽象化,成为一个用来解释语言使用的抽象的理论范畴,它是由三个变项组成的框架结构。这三个变项是语场。语旨、语式,语场指使用语言的社会活动性质,即发生了什么事,参与者所从事的活动,涉及什么话题;语旨包括人际语旨和功能语旨,人际语旨是指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和地位,他们是亲密的还是陌生的,有无权威者;功能语旨是指话语的目的,是劝服、说明还是叙述。语式是情景中语言的组织方式以及功能。例如是书面传播还是口头传播。三个因素相互作用,为每一个具体的信息传递过程提供语境构型。

四、新闻评论信息传递过程的语境构成

新闻评论信息传递过程虽然可以以文本的形式单独呈现在我们面前,表现为一种自足、自洽的存在物,但它和语境中的各种因素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信息传递过程本身是一种存在,但它是众多语境因素决定下的存在。信息传递过程在语境中被塑造,同时又体现了语境。这里借用语言学中的语场、语旨和语式等术语对新闻评论信息传递过程的语境加以说明。

(一)新闻评论的语场

新闻评论涉及的话题很广,语言场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法律、体育等等,还涉及本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事物。

(二)新闻评论的语旨

就人际语旨而言,报纸上新闻评论的制作人往往是本行业的专业人员,或是作为媒体的代言人,与受众相比,具有权威性。新闻评论的受话者是公众,而且是具有一定的素养并且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人。

就功能语旨而言,新闻评论是对某一问题加以解释和评论,以感染和说服受众,还要解释和提供基本信息。

(三)新闻评论的语式

我们的语料来自报纸,报纸上的新闻评论信息传递过程是书面语。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新闻评论信息传递过程是借助媒体的力量得以传播的,大众传播媒体赋予了这类信息传递过程自己的特性,这个特性就是追求意见表达与传播的效率,更快更确定地向受众传播信息是新闻评论信息传递过程的最高语言追求。在下文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这类信息传递过程一系列的特点,例如篇名的论点化,信息传递过程结构的模式化都是追求传播效率的结果。

篇2

[关键词] 电视 文化研究 反思与批判

20世纪以来,随着电视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电视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围绕电视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电视技术的研究;二是电视传播学研究;三是电视文化研究;四是电视经济学研究。所谓电视文化研究,简单来说,就是把电视当作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研究的理论视野对其进行考察,以文化研究的原则来发掘电视与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关联及其所能产生的意义。其主要代表流派有:法兰克福学派的电视研究、伯明翰学派的电视研究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媒介研究。

一、以“批判”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的主要流派之一,学派成员众多,学科兴趣也彼此不同,但在他们的著作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核心,那就是批判。

20世纪初期,随着广播、电影以及电视等电子媒体的相继问世,一种大众媒介文化迅速崛起。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认为这种新媒介技术能使艺术作品从少数人的垄断性的欣赏变为多数人共享,这是艺术的革命和解放,给无产阶级文化带来了广阔的天地,由此可能导向一个民主和平等的社会。

但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用“文化工业”的概念代替“大众文化”,他们认为文化工业是资产阶级的一种肯定性文化,是对大众的欺骗。和本雅明看到技术的革命性不同,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尖锐地指出技术对人的控制和异化,并把对技术的批判上升到对技术理性的批判,源头直指启蒙运动的带有破坏性的理性原则。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指出:“如果说机遇可以使人偶然交上好运气,那么所有电影都不过把机遇看成是电影编排的另一个侧面而已。这是因为,社会的力量完全是按照合理性的方向发展的,所有人都必须成为工程师或者管理者,也正因为如此,社会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性因素,人们完全变成了社会为行使某种职能而不断加以培训或肯定的产物。”[1]个体的这种选择行为看似合理,实际上已经被社会秩序合理化的观念所控制,已经丧失了自主、能动的理性因素。当然,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并不认为媒介文化就是制造这异化的端源,端源应该是启蒙理性自身,是启蒙理性的技术逻辑通过媒介文化,把现代主体改造成标准化的人,完全丧失了个性和反思批判性。

文化工业的另一个特性是按照资本主义的商业逻辑,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广播、电影等新媒介文化是由文化工业批量生产的、由大众购买和消费的文化产品,为了实现商业利润而尽其最大努力把人限制在片面的感望和感官刺激的范围内。人在感性冲动的支配下,成了被欲望、享乐等生存感觉所控制的东西,人的追求仅仅就是感官满足,霍克海默说:“文化工业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通过娱乐确立起来的”,[2]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写作的年代,技术最先进的媒介文化是有声电影和电视,和电话、广播比起来,它们也最能制造出迎合感性刺激需求的效果,对人的感性异化也最大。

对于法兰克福学派对电子媒介文化的这种极端批判倾向,反对者认为“悲观主义是法兰克福学派伦理价值观的最后结论。他们否定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绝望和恐惧的心理看待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任何有关未来社会的积极设想。因此,他们的批判是消极的,实际上是主张倒退。”[3]但也有人对他们抱以敬仰的态度,认为“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所抱的敌视和忧虑态度中,那一种对晚期资本主义文明的深刻批判精神,以及强烈探求以文化救赎人生的使命感,每每思量下来,也难叫人等闲视之。”[4]不管怎么说,法兰克福学派把传媒研究带入了人文主义的轨道,建立了一套大众媒介文化的批判研究理论,至今仍然是那些批评电视文化的思想精英们仰仗最多的理论武库。

二、伯明翰学派的“批判”精神与研究范式的转换

真正全面着力电视文化研究并形成规模和范式的,是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于1964年的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即通常所称的伯明翰学派。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成果大致可以归为三种范式。第一个研究范式是文化主义。早期的英国文化主义学者对大众文化的看法同样是极其悲观的,像马修•安诺德、艾略特、以及利维斯主义等,他们和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一样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上,把文化看成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世界上最美好的思想和言论,而大众则是处于文化边缘的乌合之众,是需要启蒙的对象。这种情况随着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能力的提高而得到改变,其理论上的代言人是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论著《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中,威廉斯一反常人的观点,认为电视的出现不仅仅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不完全出于统治者维护既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更多的是因为大众的“个人意向”(intentions)。“个人意向,汇整以后,形成了社会的要求,预期了某种科技的出现。在这一个过程里,意向与需求固然会因为优势团体(如资本家)的塑造而变形,但也要在最小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得到其他人(如一般劳动者)的首肯。”[5]在法兰克福学派眼里,被控制和异化的大众,在这里转变成了一个个自律的个体,电视完全成了民众意志的集中体现,成了一种民主文化。威廉斯的乐观的文化主义,在纠正精英主义过于狭隘的文化立场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但文化主义的发展最终导致了一种不加批判的民粹主义,使这种研究范式陷入危机。

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第二个范式是在批判文化研究的自身传统中吸收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思想而建立起来的。将阿尔都塞结构主义引入文化研究,我们看到在文化主义那里让人乐观的自律的主体,在这里又变成了在意识形态实践的结构中被限制和控制的对象。在《文化研究:两种范式》中,霍尔总结了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给文化研究所作的贡献后,也提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及各自的弱点:一、文化主义过分强调人的能动性,结构主义过分强调人的被限定性;二、文化主义在把一切融合到“文化”中后,过分注重“经验”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了结构性的对立和冲突,而结构主义则在解构经验中心主义、突出结构性对立和冲突中忽视了对不同实践的具体思考。

对以上两种研究范式的批判,促使霍尔转向了葛兰西,形成第三个研究范式,即新葛兰西派文化研究。葛兰西的理论对电视文化研究影响最大的是文化领导权理论或叫文化霸权理论。葛兰西看到了居附属阶层或受压迫阶层的群体,并非被动或完全被控制,而是具有一定的反抗、抵制、甚至争霸的存在。他认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确保他们在社会和文化上的主导地位,不是通过武力和强制,而是通过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这样一些“机制”、通过渗透、妥协、谈判、共谋等方式,取得被统治阶级的配合与赞同,从而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转化为社会的主流观念。而一旦有危机出现的时候,为了化解矛盾,掌握一定权力的阶层就会采取措施并吸纳对抗性因素,与敌对力量协商,甚至作出让步。霸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协商、不断调整的互动过程。从葛兰西这种霸权理论出发,斯图亚特•霍尔在其名著《电视话语中的编码与解码》中,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三种解码方式,霍尔所强调的核心观点就是,在编码与解码之间并没有必然的一致性。前者固然可以尝试“预先”选定后者,但不能规定和保证后者,因为后者具有自己的条件性。新葛兰西派反对那些认为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人们”是受人操纵的“文化傀儡”。在霍尔的启发下,以编码-解码的思想为核心,戴维•莫利《“全国性”的观众》、莱恩•昂《〈达拉斯〉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等相继问世,成为新葛兰西派电视文化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论著。新葛兰西派研究尽管拓展了研究路向,但也招致不少批评,但总体上来说,文化研究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葛兰西、阿尔都塞等人的意识形态理论极大地深化了、复杂化了传播媒介研究,是传播媒介研究全新的转折点。”[6]

三、后现代电视文化研究中的“批判”

在可称之为“融入后现代”的电视文化研究中,可谓名家众多,其中有几个具有范式转换意义的人物,讨论如下:

与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形成最明显差异的自然要首推麦克卢汉。在麦克卢汉看来,无论是文化主义的研究,还是结构主义、葛兰西派这两种意识形态论的研究,都是对媒介内容的研究,而马歇尔•麦克卢汉最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观点,即:媒介最重要的方面,并不是根植于与文化内容有关的各种问题,而是在于传播的技术媒介。麦克卢汉声言,媒介就是信息。麦克卢汉强调,探究技术媒介影响人类感知的方式,才是今天媒介研究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他开创了一种把媒介技术上升到本体地位的文化研究理论。他认为:“媒介并非工具,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方式。”[7]他指出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促成了以全球化(地球村)、信息内爆、中心消解、多元共存等为特征的后现代文明和后现代主体的出现。

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批后现代学者的赞同,如约书亚•梅罗维茨就附和说:“新媒介不仅影响了人们行为方式,而且它们最终影响人们觉得自己应该怎样行为的方式。”[8]戴维•莫利在《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中也有过类似的阐述:“今天,电视是最重要的电力媒介,因为它几乎渗透了美国的每一个家庭。它使每一个收视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延伸。”[9]马克•波斯特在回顾了第一媒介时代文化研究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后,也很坚定地主张在第二媒介时代一种新型的文化主体正在出现。

和麦克卢汉、马克•波斯特等对新型文化的乐观主义期待不同,鲍德里亚深刻地剖析后现代文化现象后陷入了悲观。他认为仿像和仿真支撑着社会系统,它“诱使人们进入幻想和迷惑的世界”,“在这个系统中,没有真正的需要。真正持久的动力只不过是消费的欲望,因为不停地获得的物品虽曾经预许但从未产生真正的意义。”[10]我们可以看到,在麦克卢汉偏离法兰克福学派的地方,鲍德里亚经由麦克卢汉又回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反思批判立场。

同样使用了一种后现代话语同时支持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思想的还有道格拉斯•凯尔纳。他在《媒介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一书中呼吁批判性的、多元文化和多重视角的文化研究。他明确提出:“旨在发展一种批判性的文化研究,它探究压迫和统治的诸种形式,同时清晰地表述那种借以批判这些形式的规范化的着眼点。”[11]他认为在电视文化研究中应该充分尊重和重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性的重要价值。总之,后现代主义的电视文化研究是一种既建构又消解、彼此认同又互相批判、异质杂成、众说纷纭的理论景观。

结语:西方电视文化研究的经验与启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电视也迈出了艰难的改革步伐,中国电视逐渐繁荣起来,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视的经济属性、产业属性、娱乐属性逐渐得到重视,中国电视从一元逐渐走向多元,呈现出无序的爆发式发展。与中国电视文化的繁荣相比,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相对滞后,远没有形成有序的学理化的研究思路。针对中国电视文化出现的大量的前所未有的新现象,理论界往往显得手足无措,要么大规模引进西方的各种时髦理论,要么给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判断,要么借用文学等传统学科的理论视角来解读,而具有中国特征、本土化品质、系统化、学理化的理论研究还远未开始。

构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电视文化理论研究体系,对于推动中国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梳理西方电视文化研究的传统,可以看到西方电视文化研究具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为我所用,我们引进西方的电视文化理论,不是只要引进他们的某个结论,用他们的结论来解释我国的电视文化现象,中国有自身的特殊情况,中国电视文化研究需要借鉴的更为重要的是西方的研究精神,那就是反思与批判的精神,用反思与批判的精神来分析中国的电视文化现象,给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解释。

注释

[1][德]马科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2] [德]马科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124页。

[3]荣剑:《社会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页。

[4]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1页。

[5][英]雷蒙德•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6]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7]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9页。

[8][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9] [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

[10] [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1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0页。

篇3

一、修辞,让它如此美丽

修辞之于文章,犹如化妆之于女人,精典的修饰会令其光彩照人。结合具体情节运用多种修辞,让新奇的、精妙的、华美流畅的语言源源不断地涌出笔端,使议论形象化、具体化、透彻化,整篇文章的说理变得多姿多彩,让读者在语言的品读回味中愉悦地接受你的观点,何乐而不为呢?下面是我的学生习作中运用修辞的几个范例,在此展现出来与大家共同赏评。

“刘邦虽无雄韬武略,但他却有识别千里马的能力。‘运筹帏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有军士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他有后盾萧何;‘连百万之师,战必胜,攻必取’,他有大将韩信。”《莫放错位置》

“悠然南山下,陶翁把酒饮盏,种豆赏菊,‘不为五斗米折腰’,成田园诗派鼻祖;悠悠西湖边,林逋梅妻鹤子,看‘疏影横斜’,品‘暗香浮动’,怡然自得,传为佳话。”《莫放错位置》

这两段文字都使用了引用修辞格,第一段的引文皆出自课本《史记·高祖本纪》一文,这个同学对课本知识加以灵活运用,使其组成一组整齐的排比句,一气呵成,增加了文章语言的气势,同时又用刘邦的成功经验之谈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大大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第二段巧妙地部分引用诗句,不仅写出了陶渊明与林逋的特点,更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和内涵,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古语等汇成了一条长河,在写作中不妨撷取几片浪花来装点文章,使其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中说理,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二、细腻描述更精彩

细腻的描述并不是记叙性文章的专利,议论文中合理地使用一些细腻描述性的词汇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当朝野上下为权争斗,陶翁种菊南山下,怡然自乐。片片是他人生的快乐,淡淡书香是他精神的寄托。当皇室灯光映照庸俗的画作,米勒固执的在田野里描绘丰收的农民,他的笔让我们看到了收割灿烂金黄的农民,听到了乡村教堂悠远的钟声。弘一法师远离喧嚣的尘世,古卷青灯,芭蕉夜雨;……”《回归本色生活》

“坚守本色有时意味着遭受磨难。明清之际思想界顽固不化,在重重黑暗中李贽要求思想启蒙的号声惊醒了一代人,也为他招致了无法可想的折磨。然而李贽就是这样迎着风,沐着雨,忽而浅唱低吟,忽而长啸疾呼,所有的颠簸都在脚底起皱,所有的风云都在胸中郁积,终成就了性格一派的伟岸。”《坚守本色》

这两则文字前者清雅工丽,后者沉郁清奇,然而同样细腻的描画,带来同样的文采斐然,读来犹如睿智老人的优雅谈吐,令人禁不住拍案惊呼:原来议论文亦可如此美丽!

三、善假外物情更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几千年前孟子如是说。议论文的语言要有文采,也可借助于外物来表意。

生命本色是什么样的?这本是一个极抽象的东西,但小作者却借用“绿、蓝、黄、红”这些表颜色的词以及鹅卵石这个常见事物来展现,加之“鲜花、掌声、三千东流水”的对举,在新奇华丽的预言中使生命本色面目清晰起来。

“五千年的风华绝茂陶冶了中国人的情操,华夏民族中演绎了黄河水边恒久的一幕;商周的青铜器上记载着源源孝河的印迹;春秋儒风的一抹吹拂更掀起了久久不息的文河潮涌;秦王一统六合剑毕高唱了民族的凯歌;汉医精经亦流铸出了医学宝典……怎能忘却魏晋书法柳骨颜体的坚贞,唐诗弥漫纵情山水的古韵,宋词铺就文化青石板的绚烂;元曲婉转洗涤茶馆的幽香,还有明清小说印刊中吟唱的傲骨风气……虽有潮起潮落的无奈与沧桑,但海盐再老也是一种结晶,并且存有海的记忆,用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襟怀去品位中国人的记忆,中国人的性格正如一朵傲放的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国人是一朵梅花》

你看,借助外物来表意,或形象可感,或曲径通幽,确是提高文章精彩度的法宝。

篇4

关键词: 世界图景 语言世界图景 Иван

一、世界图景

世界图景(картина мира)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研究领域,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Herez)是最早使用这一术语的学者之一,他将“物理学世界图景”定义为外部事物的内部形象总和,通过这些形象,采取逻辑方法可获得关于这些事物的行为信息。此后,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世界图景”这一术语逐渐进入哲学、文化学、语言学等若干学科领域并得到广泛使用。世界图景已成为现代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语言学界一般认为:“世界图景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一个世界观的基础,表现为其携带者对世界本质特点的认识,是人所有精神能动性的结果。”[1]

世界图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全过程,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认知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2)认知活动的客体,包括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具体世界和抽象世界;(3)认知活动的结果,通过一定认知活动方式获得的世界形象。

世界图景是客观世界在人大脑中的主观反映,是人类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总和。世界图景这一概念是建立在人对世界的概念化和范畴化的基础上的。在世界图景的生成过程中,语言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语言,世界图景就无法完整地表达。每一种语言都是感知与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语言,现实世界得以观念化表达,从而形成使用该种语言的民族世界认知的统一系统,这种系统因为不同民族所使用语言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

二、语言世界图景

语言世界图景(языков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最早源于洪堡特(Гумбольдт В.)提出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理论假设,因此,西方学者也称其为“语言世界观”。“语言世界图景是世界图景在语言中的语言化(оязыковление)、符号化、语义化表达,是历史形成的、某一语言社团对外部世界素朴的概念及观念认识的综合”。[2]语言是世界图景的主要表达手段,人的所有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需要借助语言展现和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语言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的形成受语言知识、文化、自然环境、社会政治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对世界的认识不尽相同,因此形成的语言世界图景也有所不同。就是说,语言世界图景具有民族性,紧密地和民族语言、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附着在语言表面,通过语言反映民族文化特点。“语言世界图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在语言中形成的结晶,语言世界图景是指该语言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换句话说,语言中包含了该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识”。[3]比如,要表达“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的意义,汉语中我们用“雨后春笋”,而俄语中则是用“雨后蘑菇(грибы после дождя)”;当要表达“胆小”的意思时,汉语我们用“胆小如鼠”,而俄语用“胆小如兔(труслив как заяц)”。再比如,对同一事物“白桦树(берёза)”,对中国人而言不过是一种普通树木,但对俄罗斯人而言它却可以代表对祖国的爱,指代爱情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其内涵要比在汉语丰富得多。

三、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关照下的俄文名Иван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大部分信仰基督教,很多人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会从《圣经》里挑选自己喜欢的名字,或者根据孩子的出生日期来确定。Иван(伊万,或伊凡)来源于《圣经》,本是一个犹太名字( Iōānān,Iěhō),字面意思译为“上帝饶恕”。这是一个非常典型,同时也非常普遍的俄罗斯男人用的名字。在俄罗斯、保加利亚、马其顿、塞尔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斯拉夫民族中都广泛使用。同时在其他非斯拉夫民族中也有相应的形式(英语John,西班牙语Juan,意大利语Giovanni,德语Johann,法语Jean)。并且在Иван的形式基础上构成了俄罗斯民族第一大姓(фамилия)Иванов。

1.Иван用作俄罗斯人或者俄罗斯的代称

就如人们常常用Tommy来指称英国或英国人,而一说到“”就想到阿拉伯人一样,人们也常常用Иван来当做对俄罗斯人或者俄罗斯的代称。比如二战期间,苏德交战,德国人就是用Иван来指称俄罗斯人和俄罗斯。

2.Иван命运的变迁反映俄罗斯历史

十月革命之前,Иван曾是俄罗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男人名,每1000人中就有245个人叫Иван,就是说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俄罗斯人都叫Иван,其受喜爱程度可见一斑。我们所熟知的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宁,他们的名都是Иван。但因社会政治的变化,十月革命后的一段时期,就像要跟“旧世界”一刀两断一样,人们几乎不再使用这个名字。到上世纪60年代,每1000人中就只有3人叫这个名字了。之后情况开始有所变化,到今天,每1000人差不多有60―70个Иван,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上个世纪,40年代前随着社会主义运动在蓬勃开展和作为社会主义运动主阵营的苏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扩大,20世纪下半期,在拉丁美洲很多说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国家,使用Иван这个名字成了时髦的事情。20世纪末21世纪初,由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电视节目的影响,Иван在美国的拉丁裔甚至非洲裔移民中流行起来。但由于自冷战以来产生的对俄罗斯人的敌对情绪,美国的白人对Иван这个名字却相当冷漠,一般不会为自己的孩子使用这个名字。

3.俄语固定表达中的Иван

作为一个从基督教而来的名字,随着使用的逐渐广泛,Иван成为了俄语的固定表达,从而获得了名字本身以外的意义。如Иван-дурак(或是Иванушка-дурачок),这是俄罗斯神话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人物形象,深受俄罗斯人的喜爱。他社会地位不高,出身农民,在家中排行第三,幼子,未婚。根据某些俄罗斯民间说法,名字带上дурак这个绰号就意味着佩戴了“护身符”,可以避开“毒眼(сглаз)”。靠魔法的帮助,并且感谢自己的“不聪明(не ум)”,Иван-дурак总能顺利通过各种考验找到宝藏,他会战胜所有的敌人,娶国王的女儿为妻,既得到了财富,又获得了荣誉。

俄罗斯还有一种叫做Иван да Марья的花,花名的来历也是一个很美丽的传说。传说有几个版本,比较广泛的一个是这样的:Иван和Марья本是一对兄妹,幼小失散,后来兄妹相遇却恋爱了,在不知道彼此血缘关系的情况下结为夫妻。上帝为了惩罚他们,就将他们变成了花。

另外,Иван还出现在一些成语和谚语中。例如:

Во всю Ивановскую,валять Ваньку,

Был Иван,а стал болван,а все винцо виновато.

Иван в дуду играет,а Марья вести сказывает.

Пока не знали-Иваном звали,а узнали-болваном нарекли.

С именем-Иван,а без имени-болва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Иван在俄罗斯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名字,其意义已经不仅仅是用来命名和标记个人,而且在俄罗斯社会和文化中获取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世界观”,形成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语言世界图景。了解俄语中某些语言现象中隐含的语言世界图景,如常见名字,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俄罗斯民族,熟悉俄罗斯社会文化,对我们的俄语学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杨仕章.语言世界图景刍议[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1:87.

篇5

论文关键词 危险驾驶 刑法谦抑性 量刑

2011年5月“醉驾”入刑至今,新罪名的设立引发从普通群众、社会舆论、法律实务界以及法学理论界的巨大争议。《刑法修正案(八)》将危险驾驶罪的主刑设置单一的拘役,这种配刑模式在刑法分则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势必加重实践中如何量刑才能实现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等问题的激发。本文拟以刑法的谦抑性为视角,探讨危险驾驶案件中量刑的相关问题。

一、刑法谦抑性理论概说

刑法谦抑性原理最早由日本学者平野龙一提出,他认为:“即使行为侵害或威胁他人的生活利益,也不是必须直接动用刑法,可能的话,采取其他社会统治的手段才是理想的。可以说,只有其他社会统治手段不充分时,或者其他社会统治手段过于强烈,有代之以刑罚的必要时,才可以动用刑法。这叫刑法的补充性或谦抑性。”刑法作为制裁措施最为严厉的法律,其天然的处于保障法的地位,刑法的谦抑性亦可解释为补充性,但刑法的谦抑性不等同于补充性。张明楷教授提出谦抑性应包括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两个方面。第一个含义是根据一定规则控制处罚范围即什么行为被认为是犯罪;第二个含义是对于已经确定为犯罪的行为,如果以较轻的刑事责任方式足以抑止某种犯罪行为就不要使用较重的刑事责任方式。可见,刑法的谦抑性发生在立法环节和司法环节。

二、危险驾驶的刑法谦抑性分析

(一)危险驾驶立法上“入罪化”的谦抑性分析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实施,危险驾驶正式入刑。有学者认为,根据刑法谦抑性的原则,不应该随意增设新罪,特别是在其他规范尚可规制的情况下,不宜用严苛的刑法来遏制危险驾驶行为。笔者认为当前形势下设立危险驾驶罪是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及刑法谦抑性的价值内涵的,具体有以下几点理由:

1.我国当前危险驾驶导致伤亡的交通事故率高;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共发生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0812起,造成62387人死亡、237421人受伤,其中酒后驾车称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罪魁之一。因此必须重新对危险驾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进行重新界定。

2.行政处罚措施不足以遏制危险驾驶行为;笔者认为刑法的谦抑性包含三个定义:补充性、不完整性、宽容性。危险驾驶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的确应当优先通过行政法规加以规制,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行政处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威慑力不够的原因在于行政措施执行不力,交通执法部门执法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但深究其根本原因仍是行政规制效力不足。刑法处于保障和补充法的地位,当公众的安全确实受到威胁,其他手段没有充分发挥效果之时,刑罚作为最后性手段出现是必要的。增设危险驾驶罪并不会舍弃原有的行政处罚,而是在行政处罚上增加了一个刑罚手段,使得行政处罚与刑罚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3.修改前的《刑法》关于交通肇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部分不足以涵盖危险驾驶的行为。特别是《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罪名中所指的“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仅限于与放火、决水、爆炸等性质相当的方法,而不能泛指任何具有危害公共安全性质的方法,它必须与前面所列举的行为相当。换言之,“以其他危险方法”只是《刑法》第114、115条的“兜底条款”,而不是刑法分则第二章的“兜底条款”。所以危险驾驶的行为不适宜用《刑法》第114、115条的相关规定处理。

(二)危险驾驶司法中的刑法谦抑分析

在危险驾驶入刑后,无论是在学术争论如何激烈,如何将纸面上的法律变成现实中的法律称为重中之重。刑法的谦抑性的第二个含义是对于已经确定为犯罪的行为,如果比较轻的刑事责任方式足以抑制某种犯罪行为,就不需要使用较重的刑事责任方式。这就要求改变重刑优于轻刑的观念。对危险驾驶罪的适用,应审慎掌握规则,适当轻缓化,对于情节显著轻微的不适宜作为犯罪处理。其社会危险性和人身危险性较低,虽然危险驾驶侵犯的法益为公共安全,但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为拘役,这也证明其与其他罪名相比,危害程度较低。危险驾驶者的主观方面应为间接故意,有放任损害结果发生的故意,但其主观恶性较小,且几乎为初犯、偶犯。醉驾入刑后,社会舆论存在着“坚持醉驾必须一律入罪”的声音,实践中,行为人醉驾的环境、醉酒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醉酒原因、行为人对酒精的忍受力均因人因案不同,反映出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也会有所不同,这样的解释观点必然与刑法的谦抑性相违背。

刑法谦抑性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主要表现为非犯罪化及轻刑化。非犯罪化指通过司法途径来减少或取消对现行刑法的规定予以刑罚处罚的某种的特定行为的反应,就是从微观上对某些具体的行为通过司法程序不把它当作犯罪处理,某些情节显著轻微,可以不认为是犯罪的案件。如有人在凌晨2点钟喝了两杯啤酒,早晨8点的时候酒精含量轻微超过80毫克,以为自己酒气过了,于是开车上班结果被交警查获。这样的情节,笔者认为不应按犯罪处理。

三、危险驾驶罪的实证分析

笔者根据危险驾驶入刑一年来厦门某基层法院的实际案件情况,分析危险驾驶罪具体特征及量刑等相关问题。该法院处于城乡结合点,路况复杂多变,交通事故类案件偏多。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厦门市某基层法院受理危险驾驶案件88件88人,审结86件86人。从案件类型来看,均为醉驾型危险驾驶案件,尚无受理竞驶类型危险驾驶案件。

(一)实践中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肇事车辆以摩托车和电动车居多。二是肇事车辆无牌或者套牌、被告人无证驾驶现象突出。三是被告人性别、年龄集中,文化程度偏低,行为人一般为男性,青壮年居多占72.3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4.47%。

四是本地人员犯罪率较高,占将近50%,远高于其他犯罪类型的本地人犯罪率。五是案发形式单一,有73件为被告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报警发现醉驾,占95.6%。六是案发时间集中,案件一般发生在20时至凌晨4时之间,占78.26%。七是平均酒精浓度远超醉酒标准。八是量刑一般处一至二个月拘役。

(二)实践中需考虑量刑情节

第一,法定的量刑情节。(1)自首,必须满足主动性和自愿性两点。(2)如实供述。

第二,酌定的量刑情节。(1)酒精含量。80mg/100ml以上是入罪标准,审理过程中被告人酒精浓度含量差异较大,从81—365mg/100ml不等,血液中酒精含量约大证明行为人醉酒程度越深,其控制能力越差,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的可能性也越大。(2)是否发生碰撞事故,是否致人受伤或造成财产损失,是否进行赔偿。(3)行为人主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如由于不当驾驶行为曾被行政处罚、冲卡拒检、事后逃逸、认罪态度差等;客观方面,即行为人的身体个体差异、健康情况等。(4)行为人是否具有不宜驾驶的情节。即行为人在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同时是否具有其他不宜驾驶的情节。如吸毒后驾驶、无证驾驶、边打电话边驾驶、穿拖鞋或过高的高跟鞋驾驶车辆等。(5)时间、地点,交通繁忙时段和人员集中路段的危险驾驶行为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相对于闲暇时段和偏僻路段更大,行为人在繁忙时段和路段的危险驾驶行为亦表示其人身危险性程度较高。(6)危险驾驶的同时是否伴随有闯红灯、违规掉头、逆向行驶、强行变道、严重超载驾驶、驾驶无牌报废车辆等交通违法行为。(7)驾驶车辆的类型。车辆的类型不同,危险程度亦不同。醉酒驾驶摩托车与驾驶大客车或集装箱相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情况或财产损失结果也大不相同。

(三)量刑量化过程

第一,确定量刑起点。根据《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试行)》:(1)醉酒驾驶助力车、电动车,基准刑为1个月。(2)醉酒驾驶摩托车,基准刑为2个月。(3)醉酒驾驶7座以下汽车,基准刑为3个月。(4)醉酒驾驶7—15座汽车、中型以上货车、其他特种车辆,基准刑为4个月。5、醉酒驾驶15座以上汽车,基准刑为5个月。

第二,确定基准刑。(1)酒精含量结果。160mg/ml以上加一个月;300mg/ml以上加二个月。400mg/ml加三个月。(2)致人轻微伤加一个月,致人轻伤加二个月。(3)冲卡拒检、吸毒驾驶、无证驾驶、驾驶无牌报废车辆酌情可加一个月。(4)醉酒驾驶营运车辆加二个月。(5)闯红灯、违规掉头、逆向行驶、强行变道、严重超载驾驶、在高速公路或逆向车道醉驾,酌情加一个月。具有多种量刑情节的,对于具有《刑法》总则规定的11种量刑情节,采用连乘的方法对基准刑进行修正。

第三,确定宣告刑。充分考虑各种量刑情节,根据犯罪动机、残忍程度、侵犯对象等具体情节,确定调节比例。如凌晨0—4点醉酒驾驶、酒精含量未超过90mg/ml、酒后六个小时驾驶车辆等,可酌情减一个月。

(四)关于缓刑适用问题

在危险驾驶案件中,如被告人认罪态度好有悔改表现,具有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或者酌定情节,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笔者认为可以适用缓刑。首先,危险驾驶案件的行为人罪行比较轻,主观恶性比较小。判处拘役后一般羁押于看守所,看守所的羁押人员比较复杂,容易造成犯罪的交叉感染。其次,危险驾驶罪因处拘役以下刑罚而可能产生失业等问题,其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成本显著提升。但在缓刑的适用上也必须加以限制,如出现二次危险驾驶、造成人员轻伤并无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吸毒驾驶、严重超载、逃逸、拒绝接受检查等恶劣情节时,应慎重缓刑。

四、危险驾驶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刑修八》的出台,无疑对惩治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及问题。

(一)范围狭窄

《刑修八》仅对醉酒驾驶和竞速驾驶两种行为进行规制,而没有概括性规定。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危险驾驶的行为的危害性与醉酒驾驶或竞速驾驶相当,如吸毒后驾驶、无证驾驶以及严重超速和疲劳驾驶等等。法条范围过于狭隘,笔者认为以上危险驾驶行为如果已经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刑法同样需要把它们纳入自身的规制范围。

篇6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pares English-language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 from the economics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rhetorical organizations used by native and non-native writers. The corpus consists of 40 abstracts published in 2008 from two economics journals: Jingjixue Jikan, edited and published in China and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respectively. The rhetorical structure differences emerged in terms of the frequencies of the units, the sentence length, and the lexical bundles. The result shows potential for the teaching of ESL writing in academic setting.

关键词:英语论文摘要;跨文化;体裁分析;经济学

Key words: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cross-cultural;genre analysis;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177-02

0引言

学术论文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文章的录用与否、信息检索以及同行之间的知识交流和传播。同时,许多国际著名期刊都接受英语写作的文章,因此,学术论文英语摘要对于研究者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论文摘要作为一种体裁形式,有其自身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征。英语论文摘要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特征日益受到应用语言学界特别是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学者和教师的关注。本文通过自建的80篇经济学类英语学术论文摘要语料库,采用体裁分析的理论,对比分析了中美两本经济学期刊摘要在跨文化视角下的宏观结构特征,丰富了体裁分析的实证研究,同时以期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供依据。

1研究背景

自从John Swales将体裁这一概念作为学术语篇分析的工具,体裁分析法就受到应用语言学界以及EAP和ESP教师和研究者的广泛应用(Brett,1994;Holmes,1997;Nowgu,1997;Posteguillo,1999; Swales,1990)。近年来,由于摘要体裁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于摘要的研究就引起了学界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其中,关于特定领域中的摘要的重要研究有Salag-Meyer (1992;1994)对于医学摘要的研究,Gibson(1993)对于信息与图书馆科学领域论文摘要的研究,以及Santos(1996)对于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研究。另外,还有部分研究涉及到跨领域的研究,如Hyland(2000)研究了1997年8个不同领域论文的800篇摘要,Samraj(2002)研究了野生动物行为领域论文和生物保护学领域的论文摘要,以及Dahl(2004)研究了经济学和语言学领域的摘要的个人与宣传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少数关于摘要的跨文化对比研究。例如,Martin(2003)研究了英语和西班牙语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论文摘要,Bonn & Swales(2007)研究了英语和法语的语言学类的论文摘要。鉴于此,本研究对比分析跨文化视角下经济学类英语论文摘要其宏观结构的特征。

2研究方法

摘要的宏观结构可以分为两类:IMRD结构(Introduction-Method-Result-Discussion),多用于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s)中;CARS模式(Create a Research Space),多用于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s)中(任再新和马静,2008)。本文对于摘要宏观结构的分析采取的是前者。但是,本研究基于前人对于摘要的宏观结构分类,发现经济学论文摘要的最后一部分应当称为Conclusion(表1)。本研究的语料来自于2008年发表的中美两本经济学权威期刊论文摘要各40篇。这两本期刊名为:经济学季刊(CEQ)和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语料的选取充分考虑到可比性原则的诸因素如时间,体裁,语言等等。

3研究结果

摘要的基本数据特征(表2)显示中国学者的英文摘要总字数和平均字数偏少;句子个数和平均每句字数也同样少于国外同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表3)英语摘要在两本期刊中出现最多的两个部分是Introduction和Result,这也符合国内期刊(CEQ)的基本数据特征,即平均句子数为两个。虽然国外同行会省略如Method部分,但是国内学者则更甚,会略去Method和Conclusion两个部分。这一现象与我们的观察(表4)高度吻合。美国期刊(QJE)的摘要通常会以完整的IMRD结构出现,而国内期刊(CEQ)出现两个和三个部分的摘要占所选摘要的大多数。

此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学者的英语摘要在宏观结构的安排上受到了本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中国学者会将两个部分混在一个英语句子中表达,使得摘要的句数偏少。例如:

Using a firm-level data set for 1998 and 2005 including all of China's "above designated size" enterprises that together account for more than 85 perc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outpu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ree issu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derived from the Austrian School, this paper connects the creation of entrepreneurs to the contracts that entrepreneurs obtai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tudies how these contracts affect economic growth.

不注重英语科研论文的逻辑性,省略重要的摘要组成部分如Method部分等。例如:

We establish five facts about prices in the U.S. economy: (1) For consumer prices, the median frequency of nonsale price change is roughly half of what it is including sales (9-12% per month versus 19-20% per month for identical items; 11-13% per month versus 21-22% per month including product substitutions). The median frequency of price change for finished-goods producer prices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consumer prices excluding sales. (2) One-third of nonsale price changes are price decreases. (3) The frequency of price increases covaries strongly with inflation, whereas the frequency of price decreases and the size of price increases and price decreases do not. (4) The frequency of price change is highly seasonal: it is highest in the first quarter and then declines. (5) We find no evidence of upward-sloping hazard functions of price chang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We show that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fac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benchmark menu-cost model, whereas the fourth and fifth facts are not.

4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中美经济学期刊英语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发现了两类摘要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受到各自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中国学者撰写英语摘要提供参考,并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依据,同时,丰富了体裁分析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writing abstracts. (1979). New York: American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

[2] Bhatia, V. K. (1993). Analysing genre:L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London: Longman.

[3] Bonn, S. V., Swales, J. M. (2007). English and French journal abstracts in the language sciences: Three exploratory studies.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6:93-108.

[4] Brett, P. (1994). A genr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ection of sociology articl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3:47-59.

[5] Dahl, T. (2000). Lexical cohesion-based text condensation. An evaluation of automaticallyproduced summaries of research articles by comparison with author-written abstracts. Dr. art. thesis, University of Bergen.

[6] Dahl, T. (2004).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argumentative abstracts. Akademisk Prosa, 2:49-67.

[7] Holmes, R. (1997). Genre analysi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research article discussion sections in three disciplin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4):321-337.

[8] Hyland, K. (2000).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 London: Longman.

[9] Martin, P. M. (2003). A genr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Spanish research paper abstract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scienc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2:25-43.

[10] Nowgu, K. N. (1997).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2):119-138.

[11] Posteguillo, S. (1999). The schematic structure of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 English forSpecificPurposes, 18,(2):139-160.

[12] Salag-Meyer, F. (1992). A text-type and move analysis study of verb tense and modality distribution in medical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1,(2):93-113.

[13] Salag-Meyer, F. (1994). Hedges and textu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 in medical English written discourse.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3,(2): 149-170.

[14] Samraj, B. (2002). Disciplinary variation in abstracts: The case of wildlife behaviour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In J. Flowerdew (Ed.), Academic discourse (pp. 40-56). Harlow, UK: Pearson Education.

[15] Santos, M. B. (1996). The textual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paper abstrac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Text, 16,(4):481-499.

[16] Swales, J. M.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体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06-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体验式学习方法,是加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的发挥,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促进小学生利用适合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亲身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小学语文学习。体验式学习方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习得新技能。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体验教学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氛围。加强体验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小学语文学科改革的必要之举。

一、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特点分析

小学语文体验性教学活动,不仅关心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关注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体性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科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 学习活动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情况与掌握程度。课堂不再是教师单方面传递知识的课堂,更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堂。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还要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基本意义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深层意义,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2、体验性

体验性是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活动的根本性质。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融入教师的教学活动中, 深刻体验教学活动。学生不需要借助任何事物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是自己参与知识的开发与探究,直接获取学科知识。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将真情投入学习活动中,加强师生共鸣,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3、娱乐性

寓教于乐,是一个科学且现代化的教学观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趣味性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转化,让学习活动像娱乐活动一样具有吸引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更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动者,自主获得语文学科学习方面的乐趣。 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更能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策略与途径分析

加强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实施, 需要学校的重视、支持和教师的努力。教学创新的实现需要得到体验性学习方法落实的支持,下面我们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1、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热情

传统枯燥的语文课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光看课本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可谓是一种折磨。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小学生会出现走神与思维停滞的情况,没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成功进入语文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加强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实施,增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真实化与情境化,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枯燥的现状。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通过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小学生营造灵活生动的氛围,调动小学生的多个感官,促进小学生积极融入。一个有效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融入学习活动中,亲自感受课本内容,与文字进行有效互动,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愉悦之感。加强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体验感及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2、给小学生独立实践的机会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中的喂食者,小学生则像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幼崽,教师强制性地进行灌输,学生完全服从式地接受,让小学语文教学死气沉沉。只有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才具有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积极性。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今天,教师应当让学生加入到知识的开发与学习中去,给小学生机会在课堂中表达见解。教师要正确引导,引导学生感受课堂氛围的开放性与轻松性,从而促进和谐人文学习氛围的形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新课文的学习,科学合理的课堂实践活动是实施体验性教学的必要环节,有利于小学生感性认知学习内容,自然消化课堂教学重难点。

3、加强体验式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

篇8

论文提要: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表明,宏观经济政策的不一致性会危害金融体系的安全,而脆弱的金融体系反过来又可以很容易地损害宏观经济基础。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深入发展,一个经济体的脆弱性能够很快溢出并影响到另一个经济体。明智的政策选择和制度改革不仅会使本国受益,还会使与其有紧密经济联系的邻国受益。因此,自从危机以来,各国家、地区一级全球层面上对加强经济金融风险管理的兴趣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认识到,在一国内部和国与国之间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包括信息交换、区域经济监测和政策对话,对于维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而在众多倡议之中,一个引起政府、多边组织、投资机构和学术界关注的倡议是早期预警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对正在逼近的金融危机发出信号。早期预警系统模型为系统研究危机事件和相关因素提供了一个有用框架。

一、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理论:文献回顾

(一)货币危机理论。对于过去30年来发生在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的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起因,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文献。研究货币危机的文献通常在一开始就介绍有关模型用来解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所经历的危机。这些模型把货币危机看作是脆弱经济基础的结果。第一代模型开始于Krugman(1979)、Flood和Garber(1984)的创造性研究,重点关注广义的宏观政策的不一致性,这些宏观不一致性可能包括过度的国内信贷增长、脆弱的财政状况和疲软的经济表现。这些研究的贡献不在于指出不一致性会导致货币调整,因为这一点我们都能很好的理解,而是在于它预言:当有远见的市场参与者意识到目前的汇率不能再维持下去的时候,外汇储备可能会急剧突然流失。

Obstfeld开创了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Obstfeld强调在一个国家追求的各种政策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抵消的关系。由于银行体系崩溃预期,财政出于救助而导致的财政赤字也可能触发货币危机——这种政府不得不救助银行体系的预期可能会导致债权人抽离资金,从而引起货币崩溃并产生危机。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可能会遭受自我实现式的货币危机。也就是说,因为一些时间或行动(例如由一个投机者所发起的时间或行动),这种均衡可能会从固定汇率体制转换到浮动汇率体制,或从一个固定汇率水平转换到另外一个贬值了的固定汇率水平。

自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危机的理论研究已经深入了许多。所谓的第三代模型将货币危机看作是一国的资金外逃或者金融恐慌。第三代模型更关注对一国债权的结构,因为它会影响金融危机的风险。债权人,特别是那些短期债权人,能够突然撤回债权,从而导致该国外汇和流动性的急剧短缺,从而触发货币或金融崩溃。

广而言之,第三代模型已经注意到资产负债表效应对货币目标可持续性的重要影响。这方面的文章认为,资产负债表的不匹配会迫使银行或公司快速产生外汇需求。当很大一部分金融部门或者公司部门都有外汇需求时,汇率就会面临压力。但汇率贬值时,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或企业为了应对无止境的头寸需要而寻找外汇,进一步加剧资本流出,引发货币危机。

(二)银行危机理论。银行业的困境有两个:一是单个银行困境;二是系统性银行困境。有关第一种类型银行困境的原因,理论上更多地是从微观角度展开研究。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使用的实证模型广泛运用这一理论来预测金融困境。单个银行困境可以导致系统性银行困境。Chari和Jagannathan(1988)的模型假定银行危机是这样的误解造成的:没有信息来源的存款人错误地认为,其他提取存款是因为一些有关银行资产的不利信息而行动的。

危机的另一个传播机制是通过银行间存款进行传导。单个银行困境的溢出效应通过同业拆借可以影响整个银行体系。金融机构的规模、银行间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的功能等因素将决定传染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市场中的银行风险更大。

决定银行体系困境的重要微观因素是一国整体制度框架的质量。由于道德风险、信息披露有限、公司治理框架薄弱、存款保险过度或者监管水平低所导致的市场纪律差,是决定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银行管理的质量以及脆弱性积累的关键因素,这些都会引发系统性银行危机。在系统层面上,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的冲击、汇率贬值、商品价格的冲击、经济增长减速和资本外流——也是危机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预测金融危机

(一)开发早期预警模型的原因

第一,发生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国家损失惨重——由危机溢出效应而影响的其他国家受损也特别严重。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已有93个国家发生了100多次系统性银行危机事件(Caprio和Honohan,2001)。从公共部门解决危机的成本来看,其中约有18次危机(均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达到了危机发生国GDP的10%或更多。根据货币基金组织1998年的一项研究报告,一国在银行业危机爆发后需要约3年时间才能使产出恢复到正常趋势,平均累积产出达GDP的12%。

危机还有“传染”的特征。即使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经济体中发生的金融行业严重问题也会有广泛的溢出效应。若世界某地发生了货币危机,其他国家(经济体)遭到投机性冲击的概率上升7%,即使相关国家对其政治经济基本因素采取了控制措施。

第二,简单观察货币风险及违约风险的传统市场指标往往不能获得多少关于即将发生危机的预警信号。目前的证据表明,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利差和信用评级等指标的表现令人失望。研究表明,3个月期限的离岸证券利差这一指标没能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困境发出预警。也就是说,这类指标不是平坦就是下降,只是对泰国给出了断断续续的信号。

在新兴经济体中,预测单个银行困境和破产也存在一些问题。最近一项研究分析了一些国家的银行困境,结果表明,传统的银行脆弱性指标,如资本资产比率、净边际利润率、营运成本与资产的比率、流动比率等,在找出有问题银行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也就是说,传统的CAMIL类型的比率——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稳健程度、收益、流动性——将不能预测单个银行是否要陷入困境。总而言之,仅仅集中精力于一个或者两个“包治百病式”指标的“廉价做法”不太可能得到一个良好的早期预警系统。若投资于一个综合的早期预警系统,则更可能获得成功。

(二)早期预警实验的一般规则。第一,在金融危机起源中寻找系统性模式意味着不能局限于最近的一次危机(或者一系列危机),而是要研究一个更大的样本。否则,在重要因素与不太重要因素之间进行区分就可能会有太多解释,或者所得出的最后结果经不起更多实际经验的检验;第二,要像关注货币危机一样关注银行危机。关于金融危机先行指标的文献大都涉及货币危机。然而,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的成本比货币危机成本更大。银行危机似乎是引致货币危机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第三,尽量使用比较广泛的早期预警指标集合。因为在新兴经济体中,金融危机的根源很多,因此需要大量指标来反映潜在风险源;第四,采用样本外检验来判断先行指标的有用性。一个模型的样本内表现会使人们乐观地误以为模型在样本外也能表现良好。

(三)早期预警实验中有意义的发现。通过实际数据的运用,Goldstein、Kaminsky和Reinhart(2000)从早期预警模型中获得了一些实证结果。下面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发现:(1)新兴市场中,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在爆发前都有征兆,有些现象有重复发生的行为特征;(2)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利用月度数据对银行危机进行准确预测的难度要大于货币危机。在样本内,银行危机的平均噪音信号比货币危机的要高;同样,在样本外,该模型对货币危机的预测表现也比对银行危机的预测表现要好很多;(3)对于货币危机来说最好的月度指标是实际汇率(相对于趋势)的升值,而对于银行危机来说最好的月度指标是证券价格的下跌、出口的下降、M2与国际储备比率的偏高以及经济衰退;(4)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最优先行指标之间既有很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应单独考虑这两种危机;(5)在预测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方面,信用评级变化的表现比经济基本因素中较好的先行指标的表现要差很多;(6)先行指标的样本外检验结果一直是令人鼓舞的——至少在货币危机方面是这样;(7)国家间危机传染效应表明,在理解新型市场发生货币危机的脆弱性时,要更加关注国家特有的经济基本因素。

三、总结

国家应该预期到未来的金融危机,并为此做好准备。为了限制金融危机的风险和实际危机的冲击效应,需要对脆弱性和金融风险进行实时监测。这可以通过运用设计良好的分析和预测框架——早期预警系统经常对金融稳定进行评估来实现。一定的危机应急计划也很有用,特别是如何应对早期银行危机的第一个信号的计划。因为最初银行危机的第一个信号经常决定是否会产生更加系统性的银行危机。然而更重要的是,国家要不断改进其整体激励框架,以使私人部门的金融机构及企业有意愿也有能力合理地管理其金融风险。这需要良好的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包括适度的汇率管理,并确保实现金融部门和公司部门稳健的所有支柱都到位。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诗经》;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今古学

中图分类号: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5-0070-04

在现代《诗经》研究中,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划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框架,它认为《毛诗》属于古文经学,《鲁诗》、《齐诗》和《韩诗》等三家诗属于今文经学,它们在汉代斗争激烈,处处立异。这种理论框架对于认识《毛诗》与三家诗的区别很有意义,但是对于认识它们的相同之处和进一步深化《诗经》研究却有着消极影响。

一、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理论视阈

古文与今文本指书写文字的不同,古文经就是用古文字书写的经书,是先秦旧典;今文经是用今文字书写的经书,是西汉初年用当时文字隶书所改写的经书。这两对概念在西汉初年就已形成,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作为两个学派的概念是在清朝后期形成的。大致滥觞于清初,发明于廖平。康有为、皮锡瑞等许多学者鼓吹这种观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一些现代学者的继承和阐述,逐渐代替了传统经学研究中“汉学”、“宋学”分野的基本格局,成为研究古代经学的主要理论认识框架。

关于清末学者论述的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区别,周予同先生曾经归纳为13个方面,总的来说,“他们的不同,不仅在于所书写的文字,而且字句有不同,篇章有不同,书籍有不同,书籍中的意义有大不同;因之,学统不同,宗派不同,对于古代制度以及人物批评各各不同,而且对于经书中的人物,孔子,各具完全不同的观念”。书籍不同,学统不同,宗派不同和制度不同成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个学派差异的主要内容。两汉博士学官及其所传授的经书是今文学派的代表,而民间传授的《毛诗》、《周官》、《左传》、古文《尚书》则为古文学派。从时间上来看,前汉主今文说,讲微言大义;后汉主古文说,详在章句训诂。刘歆是由今文学派向古文学派转变的关键性人物。至于两派的关系,它们互相争斗,势同水火。关于传授学统,今文学派“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渊源清晰准确,所以非常可靠。清末学者很多像廖平、皮锡瑞一样,认为他们发现了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流派的划分及其斗争的秘密,为经学研究开辟了康庄大道。但我们细读有关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流派划分的著作,发现他们对于流派的划分和论述却充满了矛盾。尽管这样,今文经学派与古文经学派的划分作为一种认识理论框架却已深入到我们现代的学术研究中。

这种认识理论框架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汉代经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不过它过度强调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对立性和斗争性,而忽视了其复杂关系。这与汉代经学学术研究的实际状况有所偏差,对我们现代的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消极影响。钱穆、徐复观、李学勤等先生先后指出过这种消极影响,但这些先生的观点在《诗经》研究中反响并不大,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壁垒对立的理论框架的影响依然很深。

二、今古文与四家诗

虽然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理论的主要内涵在于经义解说的不同,但今文、古文字体的差异却是其理论的基础要素。我们先来看一下经学传授的文字问题。

在西汉初的经学传授中,无论是学官的还是流传民间的文本都存在着由古文或小篆改为今文隶书的情况,此改写过程在文帝、景帝时已结束。王国维说:“夫今文学家诸经,当秦汉之际,其著于竹帛者,固无非古文。然至文景之世,已全易为今文。于是鲁国与河间所得者,遂专有古文之名矣。”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古文经《逸礼》、《书》等,河间献王也得古文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等。由于当时经传全部改写为今文,所以《史记》、《汉书》等文献特别注明这些书籍为“古文”。“古文”之名于此产生。王氏的这种推测合情合理。对于《诗经》的传授来说也是如此,在汉景帝时期,不仅三家诗,就是《毛诗》,其文本应该都已经改写为今文隶书。《史记》记载,孝文帝时朝廷听说伏生能治《尚书》,使晁错前往学习;郑玄《尚书传序》说伏生传授《尚书》的一个困难就是“重以篆、隶之殊”,伏生是秦博士,可以看出,秦代博士经书用的是秦统一的文字小篆书写,伏生在教授时改写为隶书。当然,秦国统一文字后其文献用小篆来写,当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东方六国的古文文献,即使在焚书之后也有许多古文献遗留下来。汉初经学传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小篆或古文改写为隶书。这对于《诗经》、来说也是如此。对于三家诗来说,它们最晚在立为学官后改写为隶书。

对于《毛诗》来说,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论域中,《毛诗》属于古文经学,那么其书写文字就是古文。文献中对于《毛诗》是古文的说法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汉书・艺文志》中,《毛诗》很明显已是今文字书写的了。《汉书・艺文志》的书写体例是先列经书,古文经书在前,且注明“古文”;今文经书在后,因为当时书写字体为隶书.所以不着“今文”二字,经书的传记等研究著作罗列在后。《毛诗》在“诗类”目录中列在最后。“《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不注明古文,从《艺文志》的书写体例上来看,它已不是古文。王国维、徐复观先生对此都有论述。王国维指出:“《河间献王传》列举其所得古文旧书,亦无《毛诗》。至后汉始以《毛诗》与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并称,其所有并称者,当以三者同未列学官之学,非以其同为古文也。惟卢子干言‘古文科斗,近于为实’,而下列举《毛诗》、《左传》、《周礼》三目。盖因《周礼》、《左传》而牵连及之,其实《毛诗》当小毛公、贯长卿之时,已不复有古文本矣。”河间献王为汉景帝第三子,毛公为其博士,《毛诗》最迟在此时改写为今文。这一派的《诗》为什么称作《毛诗》应与小毛公毛苌有关,与大毛公毛亨无关。《汉书》说:“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班固此文就是交待《毛诗》师法由赵人毛公确立,但是班固并没有说毛公的名字。郑玄在《笺》中以《故训传》为毛苌作,在《诗谱》中又以毛亨作《故训传》,关于《故训传》的作者郑玄不能确定,而且毛公成了大毛公和小毛公两个人。后来。陆机和徐整继承这种观点,认为毛公有两个人,鲁人大毛公亨和赵人小毛公苌,且都认为毛亨作《故训传》教授毛苌。《鲁诗》、《齐诗》、《韩诗》三家诗的命名都跟博士学官、传授和对《诗》注解即师法的确立有关。我们认为,《毛诗》的形成与得名应与三家诗相似,小毛公为河间献王博士,虽不是汉庭学官,但他是诸侯学官,是《毛诗》师法的确立者,《毛诗》之“毛”即指毛苌,《故训传》也应为毛苌所作。

我们说,《诗经》在文帝、景帝时已改写为今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那就是1977年安徽省阜阳市出土的汉简《诗经》,埋藏时间为文帝十五年,其文字为隶书。文字、篇章顺序与《毛诗》和三家诗都有所不同,生、韩自强两先生认为它应该是没有被《艺文志》收录而流传于民间的一家,李学勤先生推测可能是楚国地域流传下来的另一种本子。汉文帝时期,民间的《诗经》都已用隶书书写,学官中的《诗经》更可想而知了。

西汉末年,古文在经典的意义上由泛指六艺为基础的儒家经典文献变成专门指代孔壁之书,即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出的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尤指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和《礼记》都没有立为学官,由于《左传》、《周官》、《毛诗》等经也没有立为学官,人们往往把它们看作同一类经典。

三、今古学与四家诗

汉代经学除了今、古文问题,还有今学、古学的问题,两者关系复杂。今古学是在西汉后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施行之后,经学经过长期发展后而产生的两种观念。

《史记》中的“古文”大致有三种含义。一指文字字体;二指一种学统或流派;第三,“古文”既指一种学术传统,也指经典著作。这一经典系统包括《诗》、《书》、《春秋》等经书及其相关文献,是周朝礼乐制度的体现,也包括记载孔子弟子的文献,作为史料,它也是最可靠的。西汉初期,“古文”作为学派意义是与百家言相对的,当时没有什么“今文”学派,他们不是一对相对立的概念,到了东汉古文与今文在学派意义上作为一对对立概念只局限于《尚书》研究。

两汉之际,经学研究中产生了今学与古学两种观念,并成为东汉经学研究的重要分野。古学与今学的内涵可以从多方面来看。从经典上来看,古学的经典包括古文《尚书》、《左传》、《毛诗》、《周礼》等,今学的经典包括今文《尚书》、《公羊传》、《韩诗》、《鲁诗》、《齐诗》、大小戴《礼》等。这在许慎《五经异义》中是非常明显的,前者多冠以“古”字,后者多冠以“今”字,以示区别。《后汉书》中,古学的概念也与这些经典联系在一起,今学经典全是博士学官所授,而古学则为民间传授经典,所以今学与古学可以指代博士学官与民间的经学研究。由于古学和今学的经典不一样,所以因经典的解说也就自然形成了两种学统,即博士学官派和民间经学派。需要指出的是,他们在古学设立博士学官的问题上意见相左,不断斗争,但在学问上并不是壁垒森严,互相排斥,而是相互借鉴,互相阐发。东汉时期,无论是今学家还是古学家,对五经都有深入研究,甚至可以说兼收并蓄。今学和古学的差异还表现在研究方法和风格上。今学以章句学为代表,文辞细碎繁冗,涉及谶纬,讲究家法;古学则注重古文字研究,侧重于从文字训诂,追求古义,讲究圆通。钱穆先生把章句和谶纬作为今学的两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抓住了要害。当然他们在研究方法和风格上的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他们也是相互影响和互相渗透的。今古学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复杂。今古学的区别正是清末学者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理论形成的基础,不过这一理论框架过度强调了今古学的区别性和斗争性,而忽视了其共同性。

东汉的《诗经》研究当然也是伴随着今古学观念的形成而展开的。大致说来,齐鲁韩三家诗属于今学,都是博士学官,是国家开设的课程;《毛诗》属于古学,不是博士学官,是民间经学的内容。这并不意味着,博士学官不学习《毛诗》,民间《毛诗》传授不学习三家诗。在研究方法和形式上,《毛诗》有训诂、有传,在传承中基本按照这种文体发展,而齐诗、鲁诗、韩诗在训诂、传的基础上发展出章句。《汉书・艺文志》录“《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后汉书》说:“初,九江谢曼卿善《毛诗》,乃为其训。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今学三家诗有章句之学。章句的形成与博士学官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在研究方法上《毛诗》的传授遵循着早期“师法”,而齐、鲁、韩三家诗并没有严格地遵循“师法”。这与皮锡瑞所说的“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的结论有所不同。《汉书》说:“申公独以《诗经》为训诂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汉兴,鲁申公为《诗》训诂,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鲁诗师法形成之初只有训诂,没有传;齐诗、韩诗都有传,从《艺文志》所收书目来看,齐诗、韩诗还有诂、说、记等。西汉末年,它们都有章句,并形成不同学派家法,即在研究方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方法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研究的内容。如果说师法主要是解说内容方面的,那么同一师法形成了不同的家学,这就意味着在解说内容方面出现了差异,如果要严格遵照师法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毛诗》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它在小毛公形成师法之初只有训诂和传,后汉时仍然遵循这一传统。这实际上也就是古学的一个内涵。即在研究方法和风格上遵循着当初的师法。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中;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成为所有高中语文教师的共同探究的问题。目前,高中语文教育呈现多种教育方式,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点,并需要加强。

一、高中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多样性。目前高中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存在着多样性,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只是盲目的进行创新教育。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有的时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对语文失去兴趣。例如:应用多媒体进行教育,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思考的时间,从而学不到知识,导致学生会对语文失去兴趣。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上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情况。

(二)课堂缺少学习氛围。在高中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想让学生多增加知识,所以在课堂上就不停地灌输知识,几乎没有给学生思考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中感到枯燥,从而失去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背书,这说明,在高中课堂上创造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高中语文的知识面比较广泛,所以,就要求教师抓住内容的重点,明确教学目标,在结合学生的个性制订语文学习计划,使学生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主要做法有:

(1)确定语文目标。在进行授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对教材通读一遍,然后明确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并认真思考,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结合制订教学目标,这样不仅明确了教学目标,而且还明确了教学任务的思路。

(2)制订教学计划。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学习计划,这是实施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计划可以分为:一是课堂计划,课堂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地点,所以必须要有明确的计划,其计划的重点是更新教学理念和改变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明确重点、难点的内容。二是第二课堂计划,第二课堂包括学生的作业和课堂以外有关语文的教育,安排一些与语文知识有关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更深入了解。这些计划的制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根本就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将音乐、美术等一些色彩鲜明的东西应用到语文的教学中,并结合一些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网上下载朗读范本,然后进行快慢调节和加入点配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掌握了朗读技巧,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习惯一词的意思是长时期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的活动中长期使用的学习方法去学习的,是学好知识的一个重要条件。(1)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语文的学习光靠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它的学习需要不断的进行阅读积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著让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写、边读边思,并写读书笔记。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养成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了语文知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

(2)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中的重要过程,它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了解了课文的体裁和主要内容,然后在预习的过程中对难点和重点做好标记,在上课时好认真听教师讲解。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并做好标记,然后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加深认识。通过长时期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这样不仅提高了听课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拓宽语文视野,提升语文素养。为了巩固知识,教师要利用好课余时间,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测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1)开展语文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语文知识的内容,设计一些语文活动,例如: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并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重视测试。测试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可以了解学生哪些知识掌握不足,并分析学生没有掌握好的原因,并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教育。测试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的不足点,并加强学习;还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所以,教师在教育上可以加强平时的测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总结

提高语文的学习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也不是学生和教师任意一方努力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帮助。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实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还有许多,这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