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工作汇报范文

时间:2024-03-28 17:5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教育工作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治教育工作汇报

篇1

在9月16日召开的教育执法检查动员大会上,区人大曹主任讲:要真实的,不要虚假的。我在会上也说,要各镇的镇长汇报,要有好的迎检意识。这在给大家一个信息,需要我们镇乡在“优先发展教育”这个问题上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来统一认识高度,以新的发展观念引领依法治教工作。加大执法力度,重在落实效度,把区教育执法检查工作推向新阶段。

同志们,就这次教育执法抽查我从以下四方面讲一讲。

一、抽查的基本情况

我们分三组用两天,同时齐发抽查了共十二个镇,视察或听取了近二十所中小学校的情况。12各镇中有针对这次抽查准备的自查报告10份,占抽查总数的83.3%;镇长做汇报的10位,占总数的83.3%;迎检相关人员齐的6个镇,占总数的50%。抽查过程中,我们12个镇领导程度不同的给予了重视,就所辖区域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做了较为准确的总结,对问题有一定程度的分析,解决的措施上尽了较大的努力。当然余地还是有的。特别在实施新的学校公用经费标准的预算具有明显的进展、拨付到位情况向良好趋势发展,各镇政府都做了较大的努力。就抽查程序、重点内容、相关数字、基本要求等方面看有明显变化和进展,可以说取得了显著效果。

我们的抽查结果按市政府“双高普九”要求还具有一定的距离。比如,我们的山区教育工程成果的巩固、山区镇乡间、平原镇间、山区平原镇乡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显露出逐步拉大的趋势。这与老百姓对接受教育高移的需求存在着矛盾,这是我们政府要花大力气解决的。这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职责,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重责,我们各级政府,各部门的领导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努力。

二、迎检相应优势

通过对12个镇的抽查,我们确实看到全区教育执法工作的力度和效度在逐年的加大、加快,通过努力我们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及各类延伸教育都有较快或突破性进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迎接今年市里的教育执法检查我们有相应的优势。

(一)领导重视,法治观念增强。

教育执法检查是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有效机制。为组织好今年的执法检查工作,根据市里的部署要求,区四大门领导非常重视,把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作为重要措施,摆在首位。区委书记赵克忠、区长史贵生对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教育执法检点的落实情况亲自过问,并提出具体的要求;主管书记印同志经常深入实际,与财政、教育等部门一起研究教育重点工作。并在不断加大中等职业学校结构布局调整力度的进程中,亲自在发展创新区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方面做出批示给予指导。

区政府依据人动又重新发文明确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区级领导深入镇乡联系学校制度。区领导亲赴基层学校视察调研,关注教育、重视教育不言而喻。我们9月16日的教育执法工作会议也是近几年来不多见的。今天,我们又专门就抽查工作召开总结会议。就再说明对教育执法工作的重视,相应我们的镇乡领导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这些都为迎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山区工程经验,机制措施的建立和完善。

我们在连续三年山区工程验收工作中,锻炼了队伍、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这是我们很好的优势。

建立和完善“以区为主”体制,实现教师工资统一发放、公用经费统一标准以及教育督导等体制、机制、措施,保障了教育法律法规的落实。

区政府执行“在国务院领导下,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根据京教财(2001)42号文件精神,我们教师工资发放分两步实现区统筹。

一是由2001年8月份开始我区已将五个贫困山区教师的工资由镇乡财政所上划到区财政局统一发放。

二是进一步落实全国及北京市的“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2002年1月份开始又将全部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上划到区财政统一管理。区财政局根据部门预算情况按月拨给教委,教委拨给所属中小学的会计单位。这样彻底解决了教师人才的流动不便和个别镇乡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依法保障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的机制更加完善。

根据京教财(2001)47号文件,北京市实施公用经费新的定额标准,结合我区实际,2002年的部门预算工作已经做完。预算执行到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40%,今年公用经费将提高50%左右。以后年度每年再提高15%,五年后全部达到新标准。今年是实施新颁标准的第一年,情况较为乐观。目前,全区学校公用经费拨付进展情况是学年过半,公用经费基本过半。

新标准的实施为我区的教育行政部门掌握政策,协调财政预算,统一经费预算口径,促进农村与城镇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法律保障。

落实国务院、北京市关于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由区县统筹的要求及公用经费实施新标准,区委、区政府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克服困难予以落实。在消化正常增资和保障近万名教职工工资待遇落实的同时,区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现代化和学校基本建设的力度,在完成山区建设工程验收后,不仅在巩固上有新措施且加快推进优质高中、市级示范校工程等各类工程建设。

我们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根据区政府要求和有关部门联合就教育执法中的实际情况、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摸清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汇总并提出建议对相关镇乡震动不小。这些都呈现出了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大,依法治教的新趋势在上升。

(三)投入力度加大,“三个增长”明显。

为依法落实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我们2001年克服资金紧缺、财政压力大等多方面困难,予以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依法实现增长。

1、2001年平谷区财政总收入数为11.9亿元。按市对县新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可比口径计算,剔除新入开发区企业的引退减免税收等不可比因素。当年实现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为9.06亿元,比2000年的7.7亿元增加了1.36亿元,增长17.7%。2001年县、乡两级财政对普教的教育事业费拨款为20541万元,比2000年的16754万元增加了3787万元,增长22.6%,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的4.9个百分点。(按新的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口径计算)

2、2001年生均占有总经费每生年支出2493元,比2000年的2029元增加了464元,增长22.8%。生均占有公用经费每生年支出425元,比2000年的384元,增加了41元,增长10.7%。

3、2001年全县教职工人年均收入16636元(财政拨款部分)比2000年的12365元增加了4271元,增长34%(含2001年发二个年度的年终一次性奖金、调整工资标准、增加职务补贴等因素)。

就区整体而言,2001年,我们依法达到了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我们的可靠优势仍在,并与日俱增。

三、存在问题

一是关于“三个增长”的真实、准确问题。真实是生命的本源,准确才有说服力。市检查的重点就是三个增长,其权威依据是《教育法》第五十四条和五十五条,准确的表述:是“五十四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

五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概括为“一个提高,三个增长”。这是法律,我们的那一级政府都必须落实,这没有余地。这次抽查的镇和17个镇乡上报的自查报告都程度不同的存在问题。一是表述不清、缺项;二是不真实、前后不统一。上级瞄准检查的,今年又有统一口径和计算公式,就不应该出现这样问题。

我们区作为远郊的农业区,底子薄、资金总量不足,投入与发展的供求矛盾非常突出,这是现实。但区委、区政府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科教兴区战略,做到依法保障近万名教职工工资待遇由区政府统筹,总体实现三个增长这也是事实。因此,各镇乡也要站在法制的高度落实三个增长并加大对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的资金投入力度,才能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均衡发展,缩小镇乡差距的目标。实现国家和北京市确定的近期教育发展的现代化目标,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方面现有的物质条件与学校标准化、信息化等现代化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还不小;另一方面,要解决人的观念更新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素质等问题,任务非常艰巨,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

二是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拨付问题。这和上一个问题紧密相连。因为教师工资上拨到区政府统筹,各镇乡财政负责公用经费的预算、拨付问题明显突出。特别是对2001年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拨付问题大,有的与学校帐目、项目名实不符,有的根本没有明确做答。例如:根据对12个镇最近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镇、乡管教育区域拨入教育总额7621.86万元,其中切除教师工资部分7194.89万元、学杂费部分153.0万元、基础修缮部分122.34万元,余额151.62万元,此余额项是12个镇实际拨给学校教育公用经费款数。这次抽检12个镇(与调查镇相同)其中有10个镇长报告中明确表述拨入学校教育公用经费总额402.35万元,两个渠道来源的数据相比,即对12个镇学校公用经费帐调查数据比此次抽查中10个镇长报告数据差250.73万元。相差数额令人瞠目和惊叹。

再如,2002年实施新颁标准对这次抽查镇其中的5个镇1-9月份拨付学校公用经费为例:镇政府的报告拨付数据总额是218.408万元,最新从学校公用经费帐调查核对总额是109万元,相差一倍有余。这些例据说明的问题很清楚:决不排除以虚充实、以假乱真应付检查的可能性,这实在不可取,其严重性和危害力可想而知,不道自明。这个问题那个镇乡有要严肃查清,立即纠正。区政府在市检查前还要进行一次核查,对明知不改的单位要给予曝光。(具体情况见附表)

三是依法治教方面的差距。其具体表现有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有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加强法制建设,落实依法治教是“入世”以后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对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运行机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四、加大改进的力度和措施

从抽查镇情况和实际出发,要从大处着眼,从具体工作环节入手强调几点:

(一)学习三个代表思想,提高对依法治教的认识。

我们各级领导努力实践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三个面向”,坚持与时俱进。站在依法治教、科教兴国的高度,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坚定不移地把教育事业当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事业,摆在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继续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和全国、北京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区、镇(乡)两级政府办学的职责,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工作的不断深入。在落实与完善年度教育法律法规检查与自查工作制度的同时,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对依法治教工作的认识,不断完善依法治教的运行机制,使教育事业在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基本建设等方面继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二)变被动为主动,确立敢于展示自我的心态。

我们从心理上改变以往被动接受检查为主动展示自我的心态。今年,我们要以三年山区学校建设工程总结验收年的那种精神,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以良好的心态、真实的数据和扎实的工作成效,来一次把接受检查作为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我看,山区工程依次成功受到赞许;今年我们在欢欣鼓舞迎接党的十六大之际,以盈溢的精神动力,可喜的教育执法成效迎接检查,把成功献给十六大。

(三)查清问题,分析问题,彻底解决问题。

再搞一次回头看,从真实、准确角度搞清“三个增长”和2001年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拨付准确数据,以及总结和完善2002年新公用经费标准的实施机制、办法,使其符合教育规律,更快促进现代化教育的实现。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搞清原因,拿出解决办法。对暂时难于解决具有普遍和代表性问题,我们拿出来,大家共同诊断、研究,以创新进取精神拿出方案,大胆实验、不断总结,问题是会解决的。总之,要实事求是,真实准确的反映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工作

篇2

一、精心组织,确保工作落实

一是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行政办公室、监督检查股负责人为成员的法制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粮食行业法制宣传期间的组织领导,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是明确由行政办公室负责法制宣传月活动期间的具体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落实工作经费,为宣传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在宣传活动期间,我局对学习培训、资料印制、街头宣传、张贴标语和有奖竞猜奖品等经费实报实销,为宣传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

二、制订实施意见,明确工作任务

根据区法组办〔2014〕3号文件精神,我局结合自身实际,在对依法治区宣传教育月活动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以泸纳粮发〔2014〕9号文件制订了实施意见,对依法治区宣传教育月活动期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和落实。

三、精心组织,切实抓好宣传活动

一是于4月10日上午在城区主要街道——对面参加了由区法组办和区司法局统一组织的依法治区集中宣传日活动。活动采取接受法律咨询、散发宣传资料和有奖竞猜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了《食品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与部门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为期半天的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有奖竞猜奖品10份,接受法规咨询15人/次,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组织开展了集中学法活动,重点学习了党的十会议精神和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精神,针对性地学习了《宪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等粮食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学习了《市区依法治区工作规划》,了解了宣传建设“产业基地、秀美”必须厉行法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3

分院党组:

根据地区分院、林业局政法委的安排和部署,全区检察机关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我院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念,提高执法能力,促进影响我院检察事业发展和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检察机关干警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努力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落实“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增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构建林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林区提供坚强的法治保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院党组积极组织全体干警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全院共有干警19名,活动参与率达到100%。在学习培训阶段,院党组组织全体党员认真通读中央政法委编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学习同志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讲话;学习、同志在全国政法机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及地委政法委副书记朱洪祥、地委政法委书记郝敬江同志在全区政法机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干警积极参加省院、分院和林业局组织的培训活动。按中央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方式,组织全体干警分五个专题进行大学习、大讨论。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整个学习培训阶段的始终。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我院党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是在分院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开展工作,院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活动的开展,并做了周密安排和部署,随即抽调人员组成“十八站林区人民检察院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学习培训阶段全院干警认真参加每一项活动,把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作为提高自己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执法能力素质的一次机会,真正做到了“内化于心、外鉴于行”,达到了省院提出的“六个进一步”。

在开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专项讨论中,每名干警均认真撰写发言提纲,在五次专题讨论中都做了专题发言。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院领导亲自抓日常工作、亲自撰写理论文章、亲自记学习笔记、亲自总结心得体会,并把“三个到位”和“四个带头”的每一项工作认真落实到位。

二、认真学习,初见成效。

篇4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全区“七五”普法工作,每年年初积极安排部署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2020年4月,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2020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内容涵盖2020年全区重点普法目录、2020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要内容安排以及2020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重点工作事项等工作内容,明确了全区各单位2020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和任务安排,为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引领着全区2020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法治宣传,助力疫情防控

2020年伊始,病毒肆虐中华大地,为积极应对当前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区司法局、区法宣办加强全区法治宣传工作力度,持续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助力全区疫情防控工作。1月底,全区各单位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及法治宣传方案,组织召开了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对疫情全面防控和法治宣传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区司法局、区法宣办积极向全区各单位转发、印发由全国普法办制作的“防控疫情法治同行”——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当前防控工作有关法律知识问答,助力全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工作。2月2日,全区选派288名党员干部赴社区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劝导、发放疫情防控法律知识问答、摸排登记等方式协助配合街道社区,在统筹推进中汇聚宣传合力。4月初,区司法局、区法宣办印制区“七五”普法法律选编8共计2200余册,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分发至全区173所中、小学校。区卫健委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参加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解读与落实网络视频培训班。

区司法局、区法宣办始终坚持将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工作作为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多举措多形式全覆盖开展网格式宣传工作。全区各单位积极在网站、报纸和新媒体平台疫情防控信息及相关法律法规,方便群众学习、观看。各乡镇、街干部深入各村做好防控疫情宣传、入户核查、摸排等工作,通过出动疫情防控宣传车、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传音视频等方式,开展疫情防控专项宣传活动,促进全社会众志成城、联防联控,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三、把握宣传重点,开展主题活动

(一)开展领导干部宪法法律学习活动

2020年上半年,区继续抓好“关键少数”学法用法相关活动,推动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宪法法律列为党校培训部的必修课和全区各类培训班必学内容。据统计,全区上半年共举办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和法律培训32场次。同时,全区上下积极落实领导干部宪法宣誓制度。5月10日上午,区东桥镇依法选举产生了东桥镇人民政府镇长、人大主席、副镇长、人大副主席,并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会议将宪法精神贯穿始终,工作人员将《宪法》读本放入人大代表档案袋,要求与会代表认真学习,用心领会。全区领导干部宪法宣誓制度逐渐常态化、制度化。

(二)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2020年4月份,区各中小学校陆续开学。区教育局、区司法局、区法宣办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普法任务,指导全区各乡镇(街)、区直各单位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宪法晨读”、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宣传等法治宣传活动,增强了青少年从小尊崇宪法、学习法律的积极性,青少年宪法法律知识知晓率和认知度显著提高。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区检察院开展了以“同舟共济,检护明天”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5月28日下午,区检察院女检察官宣讲团前往区先生店乡范庵学校开展一堂法治教育课。5月29日上午,区妇联等九家单位代表受邀走进检察机关,实地参观办公、办案工作区并参加座谈会,共同交流探讨未成年人保护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通过法治课、主题座谈会等活动,为孩子们献上一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5月29日,区淠东乡开展“法律进校园”暨“双提升”宣传进校园活动。淠东乡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案例给学生们讲解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法治知识。毛坦厂镇、横塘岗乡等乡镇也在学校开学厚陆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暨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活动,将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推向。

2020上半年,全区各中小学校共组织开展“送法进校园”法治宣传活动67场次,开展“宪法晨读”活动561场次,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进校园139场次。全区上下勠力同心、相互配合,进一步加大了全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整合了家庭学校等社会团体资源,进一步落实形成保护未成年人合力,共同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三)开展企业及农民工群体学法用法活动

1.借力“春风行动”开展法治宣传。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农民工群体的法治意识,帮助农民工理性解决合法诉求,2020年1月19日、20日,区司法局、区法宣办紧抓农民工外出返乡“热潮”,在望城街道大岗头村村部和清水河街道海心沙广场开展2020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大型专场招聘会,区司法局、区法宣办把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送进招聘会现场,通过设立农民工维权宣传和法律援助咨询台,向前来求职的人员宣传法律知识。许多外出打工回来的农民工纷纷闻讯赶来,咨询相关维权方式和解决途径,区法宣办、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热情解答并向过往群众分发农民工法治宣传手册。

2.积极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法治宣传活动。区司法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司法局关于推进全区企业复工复产法治宣传活动的要求,配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所辖各司法所、各法律服务所到全区各企业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法治宣传活动。3月初,区市场监管局紧扣职能,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端发力”,统筹助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序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区翁墩乡坚持“双统筹、双推进”,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大力开展“防疫”、“抗疫”法治宣传,助推企业复工复产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区先生店乡将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相结合,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对安全防线进行督查检查整改等方式,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点问题,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

3.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活动。为做好宣传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4月8日,区人社局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活动,区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联合区住建局工作人员深入区在建工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开展《条例》面对面法律法规政策宣传。通过现场解说《条例》中规定的企业主体责任、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清偿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将保障农民工权利落到实处。

上半年,全区各乡镇(街)、区直各单位通过制作宪法宣传展板、播放宪法主题宣传显示屏、搭建法治宣传台、分发法治宣传手册等方式,共开展企业及农民工群体法治宣传活动182场次,悬挂宣传标语105条,发放农民工宣传资料2万余份。全区上下团结一心、齐抓共管,赢得了全区各企业及农民工群体的广泛好评,推动了全区“送法进万企”活动向纵向深发展。

(四)开展重要节点法治宣传活动

区司法局、区法宣办积极组织开展重要节点法治宣传活动,各乡镇(街)、区直各单位纷纷响应号召,利用“三八”维权月、“3.15”消费者权益日法治宣传活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播放法治主题显示屏、设置法治宣传台、分发法治读本、解答群众疑问。

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区司法局、区法宣办认真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律知识讲座,带头推动全区领导干部学习掌握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先生店乡、横塘岗乡等认真开展“送法进校园”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活动,着力加强青少年群体的国家安全法治意识。同时,区各乡镇街、区直各单位结合“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活动,加大公共卫生安全、生物安全等法治宣传力度。全区各单位纷纷行动起来,通过设置“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传台,发放《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密码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依法防控、维护国家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

区司法局、区法宣办准确把握上半年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提升了全区法治宣传工作的认可率和知晓度。

(五)开展社区矫正法学习宣传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社区矫正法》,上半年,区司法局多措并举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社区矫正法》学习宣传活动。区司法局组织全系统工作人员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社区矫正法》学习宣传工作,同时制定印发了我局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社区矫正法》实施方案和开展《社区矫正法》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指导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对全区《社区矫正法》学习宣传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安排。5月份是全区“社区矫正法宣传月”,区司法局紧跟节点,将《社区矫正法》学习宣传纳入全区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宣传重点内容,立足基层,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等方式,结合乡镇(街)专题学习宣讲会、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日、“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等活动开展《社区矫正法》学习宣传。

“社区矫正法宣传月”期间,我区22个乡镇(街)悬挂横幅245条,发放宣传册2万余册,营造了浓厚的学法氛围,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群众的满意率,全区《社区矫正法》学习宣传效果实现了多渠道宽领域的“辐射”,赢得了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和法治宣传工作“双丰收”。

四、弘扬法治文化,规范阵地建设

(一)夯实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目前我区已建成法治文化公园和广场31个,今年上半年,我区发挥自身优势,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继续夯实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接待黄山市屯溪区司法局等领导、兄弟单位参观考察。上半年,区司法局、区法宣办收集全区各乡镇(街)法治文化阵地图片及文字简介,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汇编成册,将区法治文化阵地更直观、更系统地展示给大家。今年5月,区双河镇友爱村法治文化广场获市第二批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命名表彰。

(二)组织开展“皋陶杯”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动

区司法局、区法宣办积极响应市司法局、市法宣办号召,组织征集全区优秀法治文化作品,积极参加市“皋陶杯”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大赛。其中,区检察院报送的法治微视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画视频》、法治书法作品《清正》,区教育局报送的法治故事、法治绘画等,作为区代表作品参与评选。

五、做好资料收集整理,迎接“七五”普法终期验收

篇5

一、加强领导,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工作

1、着力注重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五五普法工作一启动,学校就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成立了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党委为龙头,以行政、各年级为主体,以党员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为骨干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按步骤,有条理地把五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二、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广度,推广“五五”普法普及面

1、提高了全校师生对“五五”普法重要性的认识,也增强了普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普法宣传从校内走向社会,组织学生向市民进行普法宣传,在积极带动社会普法宣传的同时,不断巩固师生的普法意识,增强普法教育的实效性。

2、在强化学法的前提下,加强了法律知识的宣传。学校的宣传橱窗,每期都有法律知识的宣传和违法、禁毒图片展。法治宣传栏内,每周都有一期新的法律知识宣传,各班的黑板报定期有法律知识的内容。政教处、年级组定期检查,作为班级考核、评优的主要条件。校团委还开展了“校园之声”广播宣传节目,利用课间操、课余时间向全校师生进行校园新闻广播和法律知识宣传。各类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全校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组织学习,明确重点,实现“五五”普法整体推进

1、不断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广大教职员工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领导干部普法教育学习做好表率。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后,学校党委着力把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落实到日常学习中去,特别是对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使领导干部们在吃透相关法律精神的基础上更好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加强教师的普法知识水平。学校全体教师利用政治学习等时间围绕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方面,集体集中学习讨论,教师的普法知识水平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各项法律法规的深入宣传,让广大师生逐渐的知法、懂法、守法,认识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加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力度,增强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立足课堂,让法制教育进头脑。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让法制宣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通过各学科教育内容,将法制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让学生法制观念和意识逐步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成熟健康的心理。利用班会课、晨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效果较好。

加强合作,形成法制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法制教育合力,对促进学生法律意识和行为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学校各年级在期初或期末都会发放《告家长书》,争取家庭的配合,监督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同时学院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用浓厚的法制宣传教育氛围来切实加强学生法制学习,用积极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拓宽渠道,丰富活动,提高“五五”普法效果

1、学考结合夯实学习内容

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测试。对教师的学法、用法、法律考试成绩依次填入《干部学法用法登记卡》内。每学年都要对全体教师的学法、守法情况进行总结,每位教师先对自己学法、守法的体会进行总结,然后单位根据各教师遵纪守法和参加普法活动情况进行评定,做为教师学法、守法的考核材料,存入档内。

2、以案讲法提升普法工作深度

在加强全校师生学法、用法、守法的宣传教育的同时,我们每学期都要请上级司法部门和法制副校长来校进行以案说法的法制讲座、禁毒宣传和图片展,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教育效果。近年来,先后进行法律专题讲座多次。另外,针对礼和民族地区学生及家长对上学认识的不足情况,多次组织广大师生走向街头、集市,向广大群众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宪法及相关法律》、《民商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等,教师还利用家访、家长会向广大家长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家长认识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是每个家长应尽的责任,使部分想让孩子辍学经商、念经的家长打消了念头,支持并督促孩子积极上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羸得了社会的支持。

3、请进来,走出去,以丰富的活动实践着普法的承诺

联系社会生活,结合大量的案例,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并为学生作了“以案说法——预防青少年犯罪知识讲座”,在大量生动案例中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通过交通事故图片展、观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影片、道路交通事故警示录等形式给广大同学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帮助广大同学牢固树立了道路交通安全人人有责、警钟长鸣的安全观念。

五、普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完善“五五”普法工作

1.由于受经济的制约,普法教育落实的宽度、广度还很有限,没能充分发挥好学校普法工作对当地和谐社会创建的最大辅助作用。

2.建议:(1)应积极主动与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协调定期对学校周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力促学校在安全的背景下更好地办人民满意教育。

(2)强化法制副校长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其在学校法制建设中的作用,真正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欢迎你们来到我校验收指导省合格学校创建工作,欣喜和感谢由衷,在此,我代表石桥镇中心学校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真诚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为了贯彻落实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办学标准(湘教发[2008]20号)、关于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08]23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合格学校创建工作,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高度重视合格学校创建的组织实施工作,迎难而上,周密部署,有序推进。全校教职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使我校合格学校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现就创建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做如下汇报

a、学校概况石桥镇中心学校始创于1950年,原名石市完小,1983年改名为石桥乡中心完小,2005年撤区并校后,定名为石桥镇中心学校。学校规划完整,布局合理,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95人。专任教师35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14人,新招聘教师6人,党员13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26人,学历合格率为100。校园占地面积15344.2平方米,绿化面积4720平方米,建筑面积5018平方米。学校先后被授予“郴州市安全文明学校”“郴州市收费规范化学校”“嘉禾县教育教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县优化课堂教学先进单位”“县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郴州市学习盘振玉老师先进单位”

等荣誉称号。

b.学校创建合格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我校自申报创建省级合格学校工作以来,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全体教师为组员的合格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全体师生员工,积极投入创建合格学校的工作中。

一、办学条件日新月异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当作是发展之基,民生之依来抓,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县财政挤出60余万元为我校改建新校门,兴建学生食堂宿舍,修建学校围墙与花坛。今年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启动,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投入30万余元为我校添置计算机、小学科学实验室成套设备、图书、教学仪器等,又投入120多万元为我校新建综合楼,现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今年下期将全面交付使用,届时我校的办学条件将会得到全面的改善,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对于这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投入,县委、县政府做到了“三个优先”,即预算优先安排、经费优先筹措、资金优先拨付。现今,我校占地15344.2平方米,教学楼、食堂、学生舍宿、图书室、计算机室等用房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使用方便。现有标准的篮球场2个、100米直跑道、200米的环形跑道,各指标均达到小学合格标准。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完善。学校藏书近2万册,各学科教学仪器、音像教材配备齐全,每年用于增添此类设备的专项开支达万元。

二、领导班子团结务实。

学校领导班子由7人组成,平均年龄34岁,班子成员年青富有活力,凝聚力、战斗力强。在班子建设中,我们本着“人能尽其才,才能称其职”的原则合理调配人员,充分发挥教务处、总务处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奋进、协同发展,积极营造“严格搞管理,规矩干工作,尽心谋发展,公平待教师”的工作氛围。在实践中,严格实行了“周前汇报、周后总结”的规定。并借鉴学校原有的各项工作制度,及时修订、完善本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作为学校领导,我们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处处以身作则,努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有主见,增学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时刻牢记学校无小责,职工无小事,时时事事为职工,时时处处为学校。并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的管理制度,形成了校长负责、党员监督、教代会参与的民主与法制管理体制,在2008年上期县教育局组织对基层班子的考核工作中,我们的领导班子得分是最高的,被评县教育局评为优秀班子。

三、教师队伍素质精良

我校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用培结合,红专并重。一是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我校以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师职道德规范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每周例会、定期举行的讲座及节假日举行的各种活动为载体,借党员先进性教育之东风,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大量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近几年来,我校无教师违反师德的现象,更没有体罚学生、强迫学生接受服务等情况发生。二是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我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100,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4.3,小学高级教师占42.9。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技能,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教学能力竞赛,从2005年至今,教师和学生共有129人次分别获县、市、省、国家的各种奖励。培养出13名市县级骨干教师和一大批校级骨干教师。三是注重队伍结构整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教师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三代在我校形成了“老年教师当模范、中年教师做示范、青年教师合规范”的良好风气。

四、学校管理效高质优

1、学校行政管理。

我校以教育改革为动力,创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创建适应素质教育的科学的管理机制,构建“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的育人模式,实行“重基础、重能力、重实践、重个性、求创新、求发展”的教育教学原则,形成“巩固优良校风、优质教学、优化个性,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以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为重点,以学生主动、活泼学习为动力,达到使学生“会做人、会求知、能创新、身心健、有特长、出人才”的育人目标。学校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形成以校长为核心领导班子,组成勤奋务识、廉洁高效、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群策群力、狠抓管理,依法治校,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盘活人力资源,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办学效益上新台阶。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全体教师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树立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并形成共识。

2、德育工作管理。

坚持每周一上午举行升国旗仪式,坚持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校园板报、班级板报、校广播站等为宣传阵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经过广大师生的努力,我校面貌日新月异,校园整洁、文明、文化氛围浓厚。加大德育制度建设。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师生行为。针对新时期学生特点,我们加强学生心理研究,探索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学生心理特点,全面安排德育工作内容,建立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科学性从而更具成效性。我们坚持把政治思想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培育优良校风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教师管理。

1.制度管人。学校制定了学校管理制度、教师奖惩办法、教师考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教师队伍,奖惩分明,充分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2.活动育人。学校开展评选先进教育教学工作者活动,从德、勤、绩、能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在教师中形成人人争先,人人争优的局面。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加大对教师德行的监督;开展学习典型事例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感染教师。近几年来,学校涌现了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教师。3.培训兴人。学校将教师培训纳入正轨,培养教师的学习自觉性,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自身素质。近几年,我校已有多人参加了专升本的学习,有4人已取得本科学历。加强校本培训和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拓宽教师培训渠道。通过举办讲座、观看录相、听观摩课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近年来,先后安排10多名教师参加市级课改培训,所有教师参加县级课改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全员参加学校举办的校本培训。

4、学生管理。

学校重视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发现典型及时表扬。强化安全工作。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中,狠抓三个“确保”,时刻绷紧安全弦。一是确保校舍安全;二是确保饮食安全;三是确保交通安全。我们狠抓制度建设,层层签订责状,明确责任,确保措施到位。

5、教学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全课程,上好音、体、美、劳、活动等课。本学期,教导处严格规范了常规管理检查督导制度,以促进教师常规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本学期,我们坚持落实每月常规检查制度,每月教导处组织人员对教师的备课、作业、听课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及时总结反馈,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提高教师常规工作的质量。(2)做好帮辅工作。做好学困生的帮辅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举措,平时我们加强了后进生的管理,建立了跟踪档案,积极探索转化途径,做到对象明确、内容落实,辅导到位,记载详尽,提高转差实效。(3)丰富各项活动。近几年我们成立了乒乓、田径、舞蹈、美术等兴趣小组,利用休息时间开展活动,做到活动有方案、检查有记录、活动质量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此基础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喜人2005年下期荣获“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二名”,2006年上期荣获“县中小学生艺术节”小学组团体总分第四名,2007年下期至2008年上期分别荣获“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总分第四名”,

“县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小学组团体总分第四名”,

荣获“县教职工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总分第四名”。

7、财务后勤管理。

加强后勤保障,提升服务意识。提高后勤职工的服务意识,要求后勤职工将学生像自己子女一样对待,耐心细致,微笑服务。严把食物安全关,合理搭配饮食营养。在米、油、盐、面、粉、菜的采购上,我们要求卖方必须证照齐全,我们宁愿价格高一点,也坚决不买过期变质食品。抓好学校的财务管理,为学校当好家。一方面。我们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的收费标准,不乱收、多收学生一分钱;另一方面,我们

为学校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支。建立健全财产和校舍校产档案,完善管理制度,各项管理有条有序。

五、学校办学水平。

近几年我们在防止学生辍学,保证学生在校巩固率方面作了很多的工作,学生入学率达99.5%以上。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和教育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祖国,为祖国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信念,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普遍提高,经评定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达100℅,学生讲究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达100,同时学生的体态、机能都有良好的发展,体育达标率98℅以上,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篇7

(一)普及程度。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8%;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3.62%;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2.82%;小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分别为0.11%、0.74%;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75%,18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6.78%。

(二)教师队伍。全省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6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94%;年以来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初中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全省教职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未出现拖欠现象。

(三)办学条件。全省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27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82平方米。D级危房全部拆除。小学、初中生均图书分别为12.36、15.79册。小学、初中教学仪器设备正在积极配备,计划国检前达到省定标准。

(四)教育经费。—年,全省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19%、16.72%、21.05%、17.8%,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21.55%、36.03%、32.56%、34.49%,分别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8.36、19.31、11.51、16.69个百分点;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733.17元、3395.54元、4126.95元、5011.76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999.36元、4052.02元、5366.32元、7423.16元;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436.96元、777.46元、1235.14、1850.49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554.62元、1001.05元、1630.56元、3447.57元。省本级做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五)教育质量。—学年,全省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8%,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6%。

(六)扫盲工作。15至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7%,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达到97.8%。

省经过实施“两基”攻坚,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省的“两基”指标,除仪器设备配备外,其他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国检的要求,有些指标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省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6.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小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13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二。初中阶段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7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初中阶段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8.48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台,在西部排名第二。普通初中超大班额比例5.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三。

与此同时,一些反映办学条件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与其他省区及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如(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5.64%,比全国低3.03个百分点。(2)小学代课教师占岗位教师比例12.23%,比全国高出8.73个百分点。(3)小学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1.6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7平方米。(4)小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19.42%,比全国低35.2个百分点。(5)初中代课人员占岗位教师比例7.98%,比全国高出6.17个百分点。(6)初中阶段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34.60%,比全国低39.92个百分点。

“两基”工作是在自然条件艰苦、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基础薄弱、“两基”工作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幸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全省“两基”工作得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二、主要经验和亮点

自年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年全省实现了“两基”目标,在工作中创造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基”工作。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各州(地、市)、(市、区)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两基”攻坚组织机构,建立“两基”攻坚目标责任制。省委、省政府把“两基”攻坚作为全省重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省委书记强卫多次在全省性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并通过调研、督查和牵线搭桥,为基层学校解决许多突出问题。省长骆惠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多次听取教育工作汇报,调研教育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亲自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两基”迎国检工作,要求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责,亲自部署,亲自抓好迎国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分管教育的高云龙副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两基”迎国检汇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务必做好迎国检的各项工作。从1994开始到年,全省从省到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层层签订双线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乡政府,做到了一年一初评,两年一总评,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年起,省委、省政府将“两基”攻坚列入各州(地、市)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省对州(地、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各级人大、政协监督检查“两基”工作,促进解决“两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本部门工作职能,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全力推进“两基”攻坚,形成了党委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有关政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从年起,省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省、州(地、市)、县(市、区)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年400元,初中每生每年600元。年以来,省累计投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2.07亿元,其中年投入资金6.51亿元,比年净增4.77亿元,增幅达到274%。州自年以来自筹资金3100万元资金设立了州民族教育发展资金。州在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投入资金4500万元,用于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市从年起实施“学生营养工程”,市、(区)两级政府投资近500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每天早餐提供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9.2%、36.49%、36.96%、37.01%,在全省级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中名列第一。二是加快校舍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两基”工作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先后实施二期义教、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5.06亿元,改扩建学校2096所,累计完成校舍建设面积206.38万平方米。年,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省政府在国家支持省3.28亿元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又筹措3.28亿元,用于9个攻坚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了9个如期实现了“两基”目标。三是配置所缺的教学仪器。—年省级财政投入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器材、电教设备等资金1.71亿元,有力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省委、省政府把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作为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校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12年全省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基本实现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为确保目标任务实现,省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筹措76亿元,其中省级补助35亿元,地方筹措41亿元,用于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建设。“十一五”以来,市学校布局调整总投资14.8亿元,其中市、区()投资达9.4亿元,与“十五”相比提高了64%。州州、两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三年内投资5.7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又筹措资金1.4亿元,用于新建学校的供水、供热、供电、操场、浴室、洗衣房等附属设施建设及校园绿化,配置食堂设备、学生用床、课桌凳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全州中小学办学条件。州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计划投入资金11.5亿元,由193所学校调减为39所,到底已筹措资金7.01亿元。州年落实资金15027.8万元,完成了包括州特殊教育学校等6个项目,有力改善了全州的办学条件。

(四)狠抓控辍保学工作。省在实施“两基”工作中狠抓控辍保学工作,采取教育、行政、经济、法律、资助等有效措施,控制在校学生流失,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坚持依法治教。海东地区出实招、动真格,严防学生流失。各结合实际采取了“学生入学、索要回执与整村推进、种子补贴、扶贫贷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直接挂钩”的工作措施,为防止外出学生“假转出、真流失”现象的发生,做到“转出有回执,转入有证明”;互助为防止学生流失,全力把好入学通知、学生入学、学生正常流动、双向劝学、及时上报、督促复学、行政处罚、法院强制执行等八道关;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在校学生一日跟踪制、实行班主任包干制、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学生正常流动校长负责制等五项责任制度。平安石灰窑回族乡在全乡实行“控辍三步走”方针:即学校派教师进村入户对辍学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乡政府对非贫困生家长收取义务教育保证金,促使学生家长依法送女子入学;对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互助、平安两同时运用市里开发的电子档案系统,加强了控辍保学工作。州通过采取执行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通知制度、毕业生交接制度、流失生报告制度、流失生返校承包制度及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逐户排查辍学生,初中阶段入学率由年的86.5%提高到年的99.74%,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内。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规定。年,省落实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900万元,重点改善进城务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市、格尔木市办学条件,接受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和外来人口子女就学,其中市解决3.5万人就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5%。三是提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全省落实了国家提高标准的政策,州在全省标准的基础上每生增加到200元,同德在州标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0元,同时免除了全所有中小学生的作业本费。

(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采取多种措施缓解教师数量不足。年省政府为九个攻坚一次性新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900名,缓解了教师紧缺问题。从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计划,向40个(市)补充特岗教师4671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不足的矛盾。年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实施了师范生顶岗实习计划,先后组织3087名省内应届师范生到农牧区中小学校顶岗支教。年实施了教师见习岗计划,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了700名见习岗教师。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年以来共面向社会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6.54万人,扩大了后备师资来源渠道。近几年来,州通过公开招聘教师、实施特岗计划和重点师范高校免费师范生等多种渠道累计新增教师800余名。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农牧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年争取国家项目资金800万元,省级下达培训资金1000万,培训经费、培训人数超过前四年总和。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省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同时,同步调整教师工资,做到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所查州、地、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长期在农村边远学校工作的教师。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编印了《省情教育读本》,人手一册,建成43个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制定了《关于“法律七进”活动、落实“法律进学校”的指导意见》。二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省财政投入22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着重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市城西区行知小学办学理念先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行知精神,形成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作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三是积极探索招生与评价制度改革。全省坚持小学、初中按片区免试就近入学,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免试入学,不断提高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配置给初中的比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七)加强扫盲教育,全面推进“两基”工作。一是加强扫盲工作的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二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扫盲工作顺利进行。年以来,投入扫盲资金来源1140万元,向每位扫盲学员免费发放扫盲教材等学习用品,将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光盘免费发放到乡镇成人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巩固扫盲成果。坚持把扫文盲与扫科盲、脱盲与脱贫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批组织扫盲对象和脱盲学员参加各种扫盲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强对农牧民群众牛羊育肥、家庭种养殖业、水果栽培、妇女卫生健康教育等实用技术培训,农牧民群众不仅学到了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增长了致富本领。州年至年共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00期,培训人数达39727人次。年,全省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内。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扫盲机构的评选中,省扫盲领导小组被授予国际扫盲奖中的“世宗王扫盲奖”,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投入仍存在缺口。《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事业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三个增长”是各级政府教育投入的法定责任,也是“两基”国检中必查的核心指标。在这次检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州(地、市)、“三个增长”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有的对“三个增长”计算不规范。教育费附加是国家为弥补教育经费不足而开设的专门税种,要求足额征收并全部拨付用于教育。检查中发现有的州、教育费附加没有足额征收;有的州、虽已足额征收但没有完全用于教育。有的州、提供的教育经费数据与相关材料不吻合。

(二)教师编制问题比较突出。省自年对中小学教师核编后,虽对部分“普九”进行了增编,但此间由于学生数增加、课程改革、学生寄宿及人口流动等原因,客观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缺编尤其是结构性缺编严重,部分地方学校反映比较强烈。一是部分州、缺编问题突出,据了解某2012年中小学在校生将达到12000名左右,经测算将缺少教师编制120名左右(指同德。省教育厅注);某校年学生数为700名时核定教师编制为44个,现在学生发展到1200名,教师编制仍未增加(指茫崖中学)。二是结构性缺编。多数地区体音美、计算机、英语、综合实践课教师极为缺乏。教师所学专业和所教专业不对口问题也较为普遍。三是代课人员比例偏大。某州现有代课人员679名(指州),个别代课人员占在校教师数的25%(指同仁)。四是特岗教师不能按时入编。特岗教师是中央为解决西部农牧区教师短缺问题实施的一项特殊政策,但在检查中发现有的州、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已满,考核合格,因为没有编制不能按国家要求按时入编,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影响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办学条件仍存在差距。近些年省学校办学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从预检中情况来看,一些地区与“两基”验收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校舍不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大班额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年,市中心城区部分热点小学、初中大班额现象突出;某级市初中大班额占31.25%(指德令哈市)。预检中还发现有的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厕所、食堂、卫生室设施不完善,缺少医疗保健人员;部分学校住宿紧张,几十个学生住一间大宿舍;有些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饮用水。尤其是农牧区学校教学仪器配备不足,教学点的体音美器材几乎是空白,严重制约了体音美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四)一些区域性中心市、学校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人口的发展。如市现有学校数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需求,现有学校班额过大,部分学校班额达70多名。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责任,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尚未达到“三个增长”的州、,尽快将所欠的教育经费查清补齐。同时要保证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足额用于义务教育。

(二)按国家要求,切实落实动态核编机制,尽快做好中小学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