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4-03-28 17:5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思政;思政教育;育人模式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在以往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之下,学生通常是被动地被灌输思想,缺少主动性。结合课堂教育、校内训练和社会实践,全面完善中学生受教育和实践的程度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性、自发性,促使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协作,使中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去达成教育的目标。这样的方式能更有效地展现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自发地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而获取内心的满足和提升。
(一)教育中学生回归生活实践
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践场所。生活实践的回归就是使中学生依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回归到校园学习生活、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符合社会发展和其他生活内容。在实践里,通过高质量的课程构建入手,促进中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在高质量的课堂构建里,需要教师和学生一同努力,鼓励学生走进课堂,不迟到早退,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方式。
(二)教育中学生回归价值理性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之下,许多学生的思想理念模糊,价值观念歪曲,针对这样的问题,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是教育的渠道,它可以提升中学生的自身素质,使中学生回归价值理性。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思政教育是培育人才的社会活动,中学生受思政教育的动机就是期望在教育里吸收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素质的现代化青年。但是,从当前的中学思政教育状况来看,对于学生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却并没有如大家所希望的那样,具体展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传统的中学思政教育工作较为单一,思政课程缺少创新性,这样就减弱了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说服性,不能够满足现代中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2)中学思政教育多以教师为核心,重视课堂教学,并未把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主导,因此,就会忽视中学生现在甚至未来的发展需要。(3)如今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有效的奖惩制度,对于中学生的思政教育质量和结果缺少有效的分析,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情感和道德困惑时无所适从。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实践教学是各中学培育人才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使学生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想政治资源,优良的思想政治环境,还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整合思政教育资源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足并且多元,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外,还有海量的时间教育资源。比如学生的生活思政教育类的各项活动、社会体验以及素质教育等活动。在许多中学这部分实践教学资源是分开运作的,还没有被整合,使实践教育形成浪费和重复的局面。打破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呼应的陈旧方式,把中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学生思政教育”和“学生成才规划”三方面互相结合,探究了提升学生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使中学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展现出新的精神面貌。
(二)提供优良环境,优化思政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环境指的是能够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是依照中学生身心成长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目标的需求而结合起来的教育环境。、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组成不仅包含校园环境,并且还有社会环境,并且将两种环境有机结合,形成思政教育实践教学的环境体系。此环境体系由各方面因素组成,即校园环境包含体制环境、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等;社会环境包含家庭环境、校园周边环境以及政治环境等。上述因素互相交融渗透、构成一个生动且复杂的体系,以此达成优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目标。
(三)发挥主导作用,完善思政教育方式
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要受到学校的教育,也要受到一系列的校外教育。中学思政教学模式就是融合社会和学校、课堂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
由中学生的发展入手,结合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在现实操作的时候以校内教育为主,社会教育为辅,使学生打破学校的空间限制,在社会这个大平台上,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展开品德、人格和技能教育,使他们不仅可以接收来自社会的第一手资源,并且能够把社会的发展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等状况不断反馈给学校,以此促进校内教育的革新,合理地整合校园内外的教学资源,从而完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四)充实实践经验,延伸思政教育范围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蕴涵了充足的思政教学资源,能够为中学生思政教学工作拓展出新的渠道,延伸思政教育范围。中学思政教学教育模式把中学生发展作为核心,在全面发挥学生主导性作用的根本上,极力整合校内和校外的思政教育资源,展现社会和企业一同参与的教学影响,不仅延伸了思政教学的范围,还使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朝着多元化发展。因此,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必定会给中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四、结语
探究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不但影响着社会主义道德体制,也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加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富强。针对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过程所遇到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国际教育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显著趋势。各中学只有不断 推陈出新探究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才能使中学思政教育永远充满生命力,最终使中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成才。 、
作者简介:闫佳(1988-),女,民族:蒙古族,籍贯(省、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一大学生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认同度和期望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的看法,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某高校各个学院、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1100 份,回收率为91.67%,有效问卷1000 份,有效率为83.33%。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认同度和期望,即当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大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人为本”缺失的表现及原因等。根据这次问卷内容,对回收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1 关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51.81%的学生认为“实践教育过程形式主义”,45.88%的学生认为“教育方法单调枯燥,缺乏创新”,51.09%的学生认为“没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29.67%的学生认为“课堂理论教育联系实际不够紧密”。
2 关于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选择“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的学生占52.10%,选择“任课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的学生占42.26%。
3 关于学生认为目前最常见的无效教学方式
选择“僵化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注意创新教学方法”的占50.65%,选择“教师一言堂、不与学生互动”的占52.68%,选择“不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问题、只是空洞讲解教材”的占32.27%,选择“只管完成教学进度、不顾学生接受情况”占43.99%。
4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37.05%的学生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50.65%的学生认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个体诉求的矛盾”,46.31%的学生认为“ 应了解学生的关注点”,46.31%的学生认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5 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37.19%的学生认为“应重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50.07%的学生认为“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32.85%的学生认为“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56.01%的学生认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重视对学生内在自觉与自律意识的培养”。
二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调查结果的分析
1 “人本缺失”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但教育方法中“人本缺失”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有些教育者囿于固有的观念和思维定式,不理解大学生的真实思想,没有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难以与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缺乏灵活互动,没能很好地和现实生活、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对教育者传授的理论知识难以在心中引起共鸣。思想政治教育应找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或者是学生非常关心的事情作为切入点,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 灌输式的、僵化的教学方法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近几年来,高校教师为改进教学模式做出了多方面努力,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灌输式的、僵化的教学方法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型的授课方式,学生被动接受,没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是枯燥、乏味的。在教学手段上,只是机械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来越缺乏热情和兴趣。教师应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陈旧、传统的教育方法十分反感学生对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给予很高的期望,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没有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不能很好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个体诉求的矛盾。教育者对学生思想引导方面存在不足。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基本放在了学生生活的细节上,而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不够,对先进的思想理论学习和贯彻得不够,很多时候是在搞形式、走过场,使多项思想教育工作很难真正开展。因此,教育教学方法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意愿,尽可能地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以人为本教
育理念缺失的深刻反思
1 以人为本缺失的表现
根据学生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的评价,笔者总结、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以人为本缺失的表现,一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受教育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调查显示,51.0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又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把学生作为自我发展、自我选择的能力主体、实践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平等、互动的关系。二是教育方法单一、陈旧,过分注重单向灌输。调查显示,52.10%的学生认为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习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灌输为主,引导为辅,只是进行抽象而空洞的说教,对社会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敏感话题都不能从理性思维的高度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而透彻的分析,不能启发学生解决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教育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目标注重政治功能,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管教”“塑造”功能,忽视育人功能,没有顾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与感受。教育内容缺乏现实性、时代性,脱离客观存在的社会实际与学生思想实际,不关心学生的正当利益,不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变成空洞说教。没有重视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缺乏创新,不能适应社会与学生发展的要求。教育者没有准确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差异,回避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解答,没有真正和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内心世界联系起来。在方法上往往采用灌输和说教的形式,教师做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完全无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选择,方法手段单一、陈旧,针对性不强。
2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缺失的原因
根据调查问卷得知,目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加个性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学生潜能发挥、个性发展和求知欲望的满足,不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注重掌握新特点、研究新情况、创造新经验、拓展新途径、探求新方法,只是固守原有的教育模式,造成了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高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存在着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的情况。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大学生终极追求的人文价值重视不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实际相脱节。教育中比较重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强调思想统一,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二是人本价值迷失,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没有确立起来。一些地方和高校领导对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往往显得过于政治化和功利化,只重视学校的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师资培养、就业情况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主动而自觉地予以关注和相应地物质投入,还没有真正地重视、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还没有把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能自觉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给予足够的关心。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强。三是从教师角度看,对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缺乏重视,过分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对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新特点缺乏深入了解,缺乏爱心、细心和耐心。在教育方法上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思想政治基本理论、基本观念的灌输,过分强调理论教育的作用,主观地认为课堂教学可以代替其他形式的教育,而学生很不情愿地接受这种教育。再加上学校、教育者对实践教育认识不到位,实践教育环节基本上只流于形式,大多数学校组织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很难起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道德修养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根本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双重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这是我们对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秀荣,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阶段是个体生命全过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就使得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引起很多心理发展上的矛盾。现代中学生都是“90后”,他们自小被升学压力、特殊才艺对比等多方面问题所包围,过早的竞争压力使90后普遍聪慧多才,但同时也存在学习焦虑、抗挫折能力弱、忌妒心强、对网络依赖等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下,单单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服教育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解决中学生思想问题和成长困惑的需要。
一、中学生渴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解决自身的迷茫和困惑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同时,心理困惑和矛盾也很多。心理的问题最好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排解。可是,虽然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加上中学缺少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情况更不容乐观。所以,中学生没能通过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去排解成长中的困惑。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开课的目的性和教师知识结构的贴近性,在没有普遍开展心理教育课程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普及心理知识,满足中学生心理需求,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最佳渠道。
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能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代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家和教育改革家卡尔·罗杰斯,作为大学教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方法。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把发展学生潜能作为教育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促进者,教学的成败关键不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在于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学习的意义不是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学会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体现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根本信任,体现师生平等。因此,心理学的理论更容易被自我意识高涨、较强叛逆心理的中学生认可和接受,自觉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成熟,培养健全人格。同时,也为广大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保障。
三、在心理学的服务中全面提高德育教育
心理学价值中立的态度,对人无条件的接纳、积极关注、尊重、真诚、热情等服务理念值得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推广。这些理念始终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使得教师更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深处,倾听他们的声音,想他们所想,充分地理解学生困惑和冲突背后的原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敢于并愿意敞开心扉地交流。因此,心理学的服务理念能促进思维创造性的发展,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课采纳。
(一)利用社会环境和时展的特征,推进思想教育工作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建立和谐社会是我们现在社会的热潮,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主要责任。作为德育的主要实践者,我们要与时俱进,指引学生认清当前社会的形式,积极实践到行动中去。如,结合目前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校园巡回展,“红色之旅”,以德治国下的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宣传等深入持久开展爱党爱国活动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及形式。
(二)班主任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
1.观念决定一切。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道理,就会使讲授显得苍白无力,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还会有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讲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情感发展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父母、教师等都是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其中,承担着德育工作的是教师和班主任。但是,教师的教学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方式上,内容陈旧,总是出现只教书不育人现象,以致造成这部分德育渠道的浪费或缺损。
2.由于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人精神生活领域的强势扩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然而,各种思想观念混杂,这对于正处在身心关键发展阶段的学生影响很大,有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对此,德育工作决不能搞一刀切,简单化而全盘否定,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知,自我欣赏,自我潜能挖掘,自我奋斗和发展,如开展学生各类技能竞赛,评选校园明星,弘扬校园新型价值观。
(三)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新德育工作的渠道和方式
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德育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例如多媒体的运用,校园网络的建设等,这使得学生的人际交往,情感体验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对虚拟世界的偏爱和依赖。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篇4
“05”方案实施5年多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4本教材集合了全国专家集中编写,每年组织修订,供全国高校统一使用,教材的科学性、规范性、权威性已经得到了根本保证。在这一基础上,如何按照“05方案”提出的加强教学方法研究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全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成为当前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注重教学方法研究是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与学的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从教育学的角度上讲,教学方法不仅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得以实现,而且关系到教学效果是否得到提高。也就是说,任何教学活动都十分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不例外。而且,与其他课程相比较,作为政治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因此,在全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和加强科研能力的基础上,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着力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科研能力提高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机结合,这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学习。也就是说,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生来讲,兴趣就是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的关键。换句话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具有学习兴趣,与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有直接的关系,这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对教师来说,就必须首先树立这样一个理念,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需求;有了这样的理念,教师就会把学生的需求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就会时刻关心学生所思所想,就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习而言,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二者是双向互动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间接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所引发的。它具有明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且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比如,当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不断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的成果时,就会情不自禁地爆发出强烈的继续学习的愿望,间接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为此,要转变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传统教学观念,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在双向互动中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解决学生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教学方法的研究要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兴趣要服务于效果,不能只为形式的变化而去研究形式,而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科研能力和教学方法;科研能力是内因,教学方法是外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也就是说,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但科研能力并不简单地等于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要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因此,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以科研能力为基础,没有科研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就没有根基和扩展的空间。科研能力与教学方法是互动、互促的关系。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又有比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教学效果的提高得到双重的支撑。总之,兴趣与效果,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才能卓有成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学方法可以扭转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一方面,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或误解;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宏观管理等方面存在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实效。对教师来说,首先要想办法扭转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而要实现这种转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也就是说,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够正确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使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为整个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要解决这个首要问题,教师必须首先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到教学中来,使他们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能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课程,并且逐步培养起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首先从观念上提高对教学方法研究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内化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它渗透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具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基本素质。
第三,教学方法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我们主要在其中活动的精神环境的影响。”[1](P622)通俗地讲,环境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学校、课堂、家庭等是一个小环境。所谓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师生关系、校风班风、各种教学设施等。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直接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各种思潮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有利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教师要在学校、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小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寻找突破口。比如,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相结合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作为教学过程中互为主客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定要有交流,有交流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当然,交流的方式、方法及形式可以多样化,提问、专题讨论、辩论、演讲、让学生与老师互为主客体对话均可;有了课堂上的交流,教学就有气氛、有生气。对教师来讲,要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国际国内时事动态、社会热点问题、理论难点问题、社会焦点问题、重大现实问题、教学改革问题、中国化最新成果和相关学科的新成就等,及时引入课堂与学生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联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为学生解疑释惑,并积极引导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指导他们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在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理论成果,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创造出一个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交流融洽的教学环境,就一定能够孕育出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反之亦然,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一定有效的交流,教学也就会显得平淡无味;在课堂上,如果将教师当成主体、学生当成客体对待,就会造成只有教师的“讲”、学生的“听”,师生之间没有形成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这样的教学就会变成各自内心的独白,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只有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才能营造一个比较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四,教学方法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研究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凡是能够达到增强教学效果这一目的的各种教学环节,都属于教学方法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并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外的方法,而是渗透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目前,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来看,教师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状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一门课程由于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教学效果迥然不同的情况,其中,教学方法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说,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某种程度上甚至要大于教师的科研能力对教学效果的作用。一般而言,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优劣取决于两个基本要素: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师讲授的方法相关联,科研能力与教师的学识素养相关联,而教学效果的优劣又取决于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这两个基本要素。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能够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使他们自觉地去学习,除了课程内容设置合理、课时安排得当、教师科研能力比较强、学生重视程度等主客观因素外,教学方法则是一个关键。这是因为:教学思想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灌输、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如果教学方法丰富得当,学生就会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就会好。这就需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目的出发,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体现课程性质和特点,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增强教学效果,而深层的目的则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方法研究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如何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加以重视、如何理性选择和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何把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首先,把教学方法研究提到学科建设的高度。近些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专题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更加灵活、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探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教学方法日趋显现出综合化、现代化、隐型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多年探索积累的经验成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为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法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方法研究,在全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在学科建设中把它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要使教师能够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到学科建设和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增强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本领,有积极主动改造、变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的意识和实际行动。因此,只有把教学方法研究提高到学科建设的高度,才能切实把“05方案”提出的要求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不断提高。
其次,理性选择和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05方案”反映出了学习课程内容的整体性要求,反映出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渗透。这种整体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贯彻和运用,否则,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实际意义。诚然,整合之后的课程不仅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且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素养和能力。具体地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就必须研读经典著作,深入把握基本理论,广博阅读和深入了解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跟踪和掌握理论研究的前沿信息等等。只有具备了这种综合性的理论素养,才有切实贯彻实施好“05方案”。那么,在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如何根据教学对象和课程内容的特点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已有的教学方法来理性选择和合理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关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结合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理性选择和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篇5
网络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创新
随着网络教育实践的步步深入,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上了日程。如何开展网络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目前需要突破的重要课题之一。
教育部在关于网络教育规范发展的几次会议上,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教育规范管理的通知》中都指出,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并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密切注视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学生管理和做好思想项政治工作”。
一、开展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首先,由于网络教育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社会化以及办学的多层次、多规格决定了网络教育学生年龄、职务、学习基础、家庭环境等层次上的差异,同时,学生又具有多重社会角色,他们在承担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肩负对工作、事业和家庭的贵任。这些客观因素必然会给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复杂性、迫切性和艰巨性。
其次,从网络教育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由于这网络教育学生经历了由“学生”,到“社会人”和再由“社会人”到学生两次角色转换,在这两次角色转换过程中,具有了成熟的“社会人”经历,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成才观念、道德观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无法移植到网络教育学生。
再次,从网络教育的学习模式来看,师生处于分离状态,缺乏集体主义教育的影响,更缺乏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遇到学习上、思想上的问题,只能通过媒体与老师、同学间接交流,缺乏现场感,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失去时效性和主动性。
基于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二、探索适合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结合实际,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
网络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的学习态度、激发与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要目标。据调查,目前超过50%的学生以文凭的获得为学习动机,缺少知识需求和能力提高的动力,加上网络教育学习主要依托网络进行,多元的网络文化和价值观念、虚拟的网络生活对学生的思想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学生,务求实效,切忌假大虚空,形式主义。
2.加强网上学习社区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搭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虚拟平台
一个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学生“网上家园”,是做好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依托网络创建了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有计划的开展征文、摄影等比赛,组织网上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等,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自我负责、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3.创建虚拟的学生社团和党团组织,引导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由于网络教育师生分离的特征,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需要改革与创新,我们依托网络,建立了虚拟的网上学生社团和学生党团组织,以党员社区、网络党课、视频会议、网上群组讨论等形式开展党员活动,引导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规范求学行为,提高思想素质。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开展的网上党团建设活动,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4.建立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在网络教育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形式化、内容空洞、说教的现象。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对全日制本科生的“两课”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删除一些不符合网络教育学生需求内容,增加了比如价值取向、情操情趣、心理性格、文化修养、行为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内容新颖,有吸引力。
三、开展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保障
1.探索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做好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开展网络教育的试点学校要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成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把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网络教育学院的总体工作目标之一,常抓不懈,量化考核。
2.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为网络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和网络教育学生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及时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好的经验,推广好的作法,争取好的效果。网络教育学院要加大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奖励力度,对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学生,给与奖励学分的鼓励。
3.加强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研究工作
培养一支具有正确教育理念、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懂网络,熟悉多媒体技术的高校网络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保证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目前,各个试点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但很多活动只能限于校本部的学生参加,只有依托专门的师资或者对现有的辅导教师进行特定内容的培训,才能使处在各地学习中心的学生都能受益。
4.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因素对网络教育学生的影响比全日制学生要大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资源和积极因素为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比如,根据各个时期社会上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或事件,通过BBS或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问题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四、结语
目前,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探索期,网络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使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适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孟聚才.试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创新;大学生;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22-01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得大学生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而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政教师就要坚持实践研究,不断探索创新,在探索与创新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传统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使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并不是否定、抛弃传统的一切,而是立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对传统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应用,同时注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融入。例如,“说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方法,这种教育方法有一定作用,但有时也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学生表面服服帖帖,见了教师就想躲,二是形成大学生的叛逆意识,见了教师不太热情。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对“说教”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应用。首先,关注“谁对谁”的说教。一般情况下,不一样的人在对话、沟通过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要确保“说教”的效果,先要让大学生对说教行为的发出者有钦佩、敬仰之情,才能说服大学生,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前,高校教师要降低自己的姿态,不要高高在上,要有亲和感、平易近人,这样才能赢得大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如此,大学生才愿意吐露心声,耐心听教师“唠叨”,并在教师语言和行为的影响下逐渐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教师要成为大学生的“行为榜样”,在大学生中树立较高的威望和较大的影响,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关心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需求,及时引导大学生排解不良情绪,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其次,注重“说教”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在教育大学生时,教师都会说“你这事做得……”。这种将自己的意识、判断强加给大学生的说话方式,往往引起大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尝试另一种说话方式:“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有什么不对……是不是他……但你有没有想过,你在整个事件中的行为都恰当吗?”这样,给大学生缓和心情的空间,让其思想、心情趋于平静,能够反思自己,然后让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使其主动探究事件解决的最佳途径。再次,说教的发出者可以发生变化,注重利用人的情感去影响被教育者的心理,使其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自己教育自己。最后,注意说教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人对人的说教,也可以在讨论中达到说教目的,还可以通过表演、参与活动、多媒体演示等达到说教目的。总之,传统教育方法的创新应用,一要注重开阔思路;二要换位思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三要创新教育模式,利用大学生感到新奇、又容易接受的方法对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新的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时间少,很多教师感觉课时紧、教学内容繁重。其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完全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地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这就需要新的教学工具、教学资源的科学应用。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思政教师进行沟通,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恐惧,也比较方便师生在倾听、诉说过程中的情绪控制和疏导。其次,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和广泛的覆盖性,使大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受时间空间影响,教师可以一对一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学生也可以选择多位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再次,互联网平台方便大学生之间的学习、讨论、沟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互联网上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如战争题材的影片、纪录片,这些都可以用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一些素材可以用于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等等方面,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积极作用。最后,互联网是一个相对隐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大学生QQ空间、微博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心理发展趋势。结合大学生思想需求,有目的地设计教育主题,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大学生完美的人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工具的应用,比如微信转发等形式,分析思想话题,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关注度,以达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抓住时代流行话题,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应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工具,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要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观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更加稳定地发展,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金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9).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227-01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应坚持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项最基本原则是针对性原则。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时,如果没有针对性,就会比较盲目。在方法创新上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对那些和新世纪的发展要求不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二是根据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大学生思维和观念发生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探索出适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做到以上两点就可以提高教育方法创新的有效性,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认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实效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坚持实效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成功是从它的实效性中判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受到实效性的制约。这就是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中坚持失效性原则的原因所在。一种方法有没有作用,不能靠主观认识上的新和旧来衡量,而是要看这种方法带来的实效性。因此,要将实效性原则作为思想政治方法创新的一种准则,不仅可以判断这种方法有没有价值和意义,还可以通过实效性的高低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程度和效果,实现评估思想教育方法创新的效果的目的。
(3)能动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一个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双方的状态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为了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点,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时,必须着眼于调动和发挥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还要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强烈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目的。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方法
(1)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公民道德教育以及素质教育。这样的教学任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不能只依赖思想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要将政治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既能够使学生学到思想教育课的知识,又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良好道德品质、理想高远、文化知识水平高及纪律性强的优秀人才。
(2)鼓励学生多参加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对学生政治观和道德观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社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社会实践。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和社会,不仅可以增长他们的才干,锻炼他们的毅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奉献社会的精神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具有明确的活动目标,以服务社会为目的,面向社会大众,是学生了解社会和接触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功不可没。
(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传媒技术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及影响范围广。选择使用现代传媒手段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方法的形成。教师在应用现代传媒手段即是一项挑战,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网络政工”,积极创建教育互联网平台,营造红色网络文化氛围,以“灌输、引导、监控”为主要方式,占领网络思想意识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网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使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到创新,从而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水平。
(4)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和多种因素,是一项具有综合性质的系统工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育主体、客体、环境及载体的不同调整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综合地运用,能够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诚实、坚强的优良传统。丰富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可以将现代社会发展的精华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因此,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结合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条具有继承性、借鉴性和创新性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篇8
网络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创新
随着网络教育实践的步步深入,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上了日程。如何开展网络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目前需要突破的重要课题之一。
教育部在关于网络教育规范发展的几次会议上,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教育规范管理的通知》中都指出,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并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密切注视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学生管理和做好思想项政治工作”。
一、开展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首先,由于网络教育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社会化以及办学的多层次、多规格决定了网络教育学生年龄、职务、学习基础、家庭环境等层次上的差异,同时,学生又具有多重社会角色,他们在承担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肩负对工作、事业和家庭的贵任。这些客观因素必然会给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复杂性、迫切性和艰巨性。
其次,从网络教育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由于这网络教育学生经历了由“学生”,到“社会人”和再由“社会人”到学生两次角色转换,在这两次角色转换过程中,具有了成熟的“社会人”经历,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成才观念、道德观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无法移植到网络教育学生。
再次,从网络教育的学习模式来看,师生处于分离状态,缺乏集体主义教育的影响,更缺乏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遇到学习上、思想上的问题,只能通过媒体与老师、同学间接交流,缺乏现场感,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失去时效性和主动性。
基于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二、探索适合网络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结合实际,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
网络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的学习态度、激发与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要目标。据调查,目前超过50%的学生以文凭的获得为学习动机,缺少知识需求和能力提高的动力,加上网络教育学习主要依托网络进行,多元的网络文化和价值观念、虚拟的网络生活对学生的思想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学生,务求实效,切忌假大虚空,形式主义。
2.加强网上学习社区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搭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虚拟平台
一个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学生“网上家园”,是做好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依托网络创建了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有计划的开展征文、摄影等比赛,组织网上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等,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自我负责、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3.创建虚拟的学生社团和党团组织,引导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由于网络教育师生分离的特征,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需要改革与创新,我们依托网络,建立了虚拟的网上学生社团和学生党团组织,以党员社区、网络党课、视频会议、网上群组讨论等形式开展党员活动,引导和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规范求学行为,提高思想素质。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开展的网上党团建设活动,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4.建立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在网络教育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形式化、内容空洞、说教的现象。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对全日制本科生的“两课”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删除一些不符合网络教育学生需求内容,增加了比如价值取向、情操情趣、心理性格、文化修养、行为能力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内容新颖,有吸引力。
三、开展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保障
1.探索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做好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开展网络教育的试点学校要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成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把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网络教育学院的总体工作目标之一,常抓不懈,量化考核。
2.建立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为网络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和网络教育学生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及时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好的经验,推广好的作法,争取好的效果。网络教育学院要加大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奖励力度,对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学生,给与奖励学分的鼓励。
3.加强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研究工作
培养一支具有正确教育理念、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懂网络,熟悉多媒体技术的高校网络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保证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目前,各个试点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但很多活动只能限于校本部的学生参加,只有依托专门的师资或者对现有的辅导教师进行特定内容的培训,才能使处在各地学习中心的学生都能受益。
4.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因素对网络教育学生的影响比全日制学生要大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资源和积极因素为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比如,根据各个时期社会上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或事件,通过BBS或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问题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四、结语
目前,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探索期,网络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使网络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适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孟聚才.试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篇9
【摘要】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在加强自身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为社会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对当代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分析,并经过探讨提出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方法的创新教育原则,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当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整体思想政治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围绕中心,主动作为,调动一切社会大范围和中等职业学校小范围内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学生队伍和一些学生工作队伍积极引导好、保护好、安排好,要从当代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所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改革,从而推动自身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发展。
一、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辩证统一的教育原则
因为,无论是什么类别的学校,其学生都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共性中也有其个体的特殊性。在当代中等职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会比一般的学习知识要求成绩型的学校更进一步的接触社会,接触学校以外的环境。所以,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考虑其所在学校学生的特殊性,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校的学生进行有分别差异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差异性教育的同时也要分析学生思想存在的统一性,在同一年龄阶段其思想观念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所以,在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辩证统一的原则。促进当代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正确的树立。
二、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现代青年能简单地把现成的思想政治原理和结论背诵出来,而是对现代青年进行马克思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方法论进行教育。从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着手,对现代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虽然。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都很发达,但是他们也从不缺乏对事物的观点与看法的分析,从不缺乏对正确思想政治价值观的思考。所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用教育整体眼光对学生和学生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不能仅仅单一的向他们传授政治理论思想知识,同时也要注意让他们将理论投入到实践中去,对于当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也要让他们在平常的专业技能学习与操作实践党的过程中对其所授的一些思想政治知识进行运用与采纳。在其技能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其提供较真实情境,在操作过程中树立思想政治价值观,这样恰恰有利于学生其进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对当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要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贴近当代学生不断成长的实际、技能操作生活和不断增强自身软实力的目的。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组织当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动员广泛的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这样可以防止当代技能学生避免其活动范围的局限性,可以更大范围的接触社会。接触自身学习的专业技能所从事着的工作和生活,有助于让当代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在参加多种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增强其思想认识,同时可以使其社会责任感得到更好的增强。
三、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改革原则
随着我国社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加之我国传统的历史条件在不断的变化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创新改革是符合当代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不断发展,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创新改革的需要。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大量采用现代的科技手段进行思想政治课件的制作,还可以制作一些榜样人物或事件的视频,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或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循环播放。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传统的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性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采用较活的方法,向学生进行传授,例如:可以在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或学习时设计一些特定的情境,使其在技能操作过程中领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这样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
四、结论
总之,对于当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对其个体特殊性的分析,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同时也要注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对于一些原有的传统理论知识,可以用较灵活的方法向他们传授,而不是死搬硬套的灌输思想理论。从而整体上促进学生正确思想政治价值观的树立。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内因;外因
当前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高职院校不仅承担着知识方面的教育,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也正是因为这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过于单一、死板,而当今的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自由意识和个性,如果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的话,就很难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获得真正的提升。
一、外因是进行创新的重要条件
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就需要加强对外因的把握,这主要是因为其是思想变化发展的条件。为此,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
1、改善教育环境
这里所说的教育环境主要是指那些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养成有着影响、制约的外部的客观存在,其中比较典型的为社会、学校教育环境。具体来说,应该采取如下措施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其一,联系实际,突出时代特色。在当前的知识社会背景下,学生对于自由和民主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提升,若还是用以往那种偏政治命令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为了达到更好地思想政治效果,应该对当前的沟通方式 、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学校管理方式等方面加以了解,诸如现在手机、电脑、平板等都得到了普及,交流的方式网络化趋势比较强;学生在学习上可以借助的工具更多,学习的方法和选择也越来越多,而随着学生思想、技能的深化,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则不复可行;当前学生的学校生活社会化很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教育、就业教育也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在管理上容易经济化,这些都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其思想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为此,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市场经济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向。其二,立足国情。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其成才目标,为其终身发展奠基。其三,依托现代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得到了普及,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也应该引入,在课堂上以多媒体来展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立相应的网站、设置“班级微博”等供学生们进行交流与在线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适应时代的发展。
2、提升教育者综合素质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关键,具体来说,应该从如下方面来努力:其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人格魅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其二,创设民主、和谐课堂氛围。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创设相应的氛围,只有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使其沐浴思想政治的光辉,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习惯,加强对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知识的领悟。其三,体现教学相长。这个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信息甚至要超过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认识到教学相长的重要性,对于充分挖掘课堂资源、学生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内因是进行创新的基础
之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为了培养更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认识到被教育者自身的重要性。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基于此,加强被教育者的自我提升与自我认知是进行思想真挚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的基础。无论教育环境和教育者的条件如何充分,若是被教育者在思想上接受不主动,行动上不践行的话,也难以进行创新。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
1、满足学生的需求
曾经在网上有一个相关的帖子,其主要提及了当代的大学生需要的是什么,且罗列了相关的选项,其中关注度比较高的主要有学业、支持与理解、自信与勇气、良好的道德修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与水平、与人相处的方法等。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大学生的目标其实还是比较清晰和明确的,这对于他们就是一个目标和方向。社会和学校是相连的,社会上的竞争压力越大,学生所需要学习的专业、技能也就越多,这也就会使学生更加繁忙,鉴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为学生这种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需求予以满足,但是需要保证其在本专业内的成绩。通过满足学生的需求,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思想认识过程,之所以学更多的知识、技能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而要完成这些内容就需要进行努力,在提升相关能力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心,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使得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也更加有效,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里所说的人文素质并不仅仅包括知识,还包括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现在人们注重的往往是科技带来的价值,而对于人文素养却不是十分重视。在高职院校里面,知识的教育纵然非常重要,这是其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受到当前浮躁社会风气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现在很多学生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不辨是非,而且表现出很强的拜金主义,这样对于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都有着不利的影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讲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向学生讲授,使其领略这种人文精神,使其建立正确的价值确像,这不但关系到学生个人,同时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就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着手,在外部条件上的创设上,高校以及教育应该尽其所能,采用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方法,引导其争取的思想价值取向,使其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大学生乡村教育
- 下一篇:幼儿园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思想学习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