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理论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3-28 17:4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科学理论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科学理论的特点

篇1

 

"现代科学正逐步走向分支化和一体化。当今的科学如同一棵健壮生长的大树,迅速的分化,产生大量的分枝,故而学科也越来越多,越分越细。与此同时,综合科学、边沿科学也不断出现,从表面看感觉毫不相关、极不相同的学科也开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甚至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其创新能力,其结果使得科学知识内容开始越来越复杂。

 

科学的数量集约化已经超出了人们日常认识能力。这种科学发展的规律加速了人们思想方法的改变,导致了系统性思维方式的出现。至此,观察者在考察问题时要以"系统"为中心而不再以实物为中心,另一方面,在认识一切客观现象实体的同时,还须将其作为一个系统,以及一个更高级系统的部分和要素。现代系统哲学强调系统的存在和构成,同时也关注对系统事物的发生、转化、关联等方面的认识。科学一体化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同学科存在的共同规律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不仅审视科学发展的各个领域或分支,而且更加注重考察科学的整体以及整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要求人们的思维方法必须具有整体性。高校的科研团队管理也是如此。

 

一、系统哲学视角下的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

 

高校科研团队是由一些科学研究人员以科学技术创新为目的而组成的研究性群体。团队成员之间知识共享、技能互补,科研发展愿景相同,而且共同承担研究责任。科研团队由团队主持者和团队若干成员构成。团队主持者要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背景,其权威来自专业影响力。团队成员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团队科研工作,并且能够自我管理;团队主持者拥有管理权,而决策权掌握在各位成员手里;科研团队中人人平等,共同参与项目的研发。非团队运作的科研群体与科研团队有着明显的区别,只有依存度高且个人目标服从群体目标,有着科研共识的群体才称得上是科研团队。依系统论的原理看来,高校科研团队仿佛相当于一个"企业",它包含个人的、团体的、社会的、物质的等几方面要素,也可看成一个"合作系统".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的核心就是诸多要素的协调与发展。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我国诸多大学将"进军世界一流大学、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较高科研水平"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奋斗目标,指向建设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故而特别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经费的申请。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部分高校和近年来新升本科高校,他们的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研能力有限,受困于一些自身的局限,科研工作很难有大作为。如何在科研项目申请、研究工作中取得进步并获得相对优势呢?怎么去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怎么去研究具有创新性、颇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呢?

 

这是高校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问题之钥就是组建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科学研究团队,并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目前高校科研团队存在的现状有:一是"近亲联姻"多、"内外结合"少.高校许多团队是硕博士导师和其学生组成,这些团队研究方向较为固定,互补性差,创新活力有限,难有大作为。二是"方向负责人"多、"战略大师"颇少。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总量在迅速膨胀。如数学一科,就有一千多个研究方向,像亚里士多德、莱布尼兹、庞加莱那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如今是寥寥无几。一个学者精于所学学科的一二个方向已属难能可贵,精通多个研究方向的人才更是不太现实的问题。这样,一个学科的多个研究方向就有多个负责人。他们带队组成一个或几个研究团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开展工作。各方向负责人彼此之间缺少创新目标的牵引,难以形成合力支撑整个学科发展。三是"拉郎配"多、"自由恋"少。团队主持者为了申请项目的需要,临时按研究分工在各专业选取相关人员而组建的科研团队。这些团队目标指向单一,即以申请完成项目需要为前提、功利性强、短期行为多、稳定性较差。目前高校缺乏具有相同研究志趣、学科知识互补的人才的自主结合。跨专业、跨校、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研究团队更显珍贵。

 

二、系统哲学视角下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和作用

 

1.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一是研究目标要明确具体,研究方向要特色鲜明,具有独创性。研究目标和方向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当然也可以根据现实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但一般来说,团队的核心研究方向应该具有阶段的相对稳定性。二是科研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所谓的"优势互补",就是团队成员各有所长,有的成员是擅长理论分析,有的成员是擅于实验操作,有的成员擅于市场推广等等。尤其是在强调"产学研"一体化的今天,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显得至关重要。三是民主是主旋律。科研团队成员之间合作共赢、互为依存,擅于倾听、各有贡献。四是科研团队的总设计师是团队领导者。

 

他不仅学术精湛,而且还善于沟通。不仅是管家,而且还是外交家,在争取项目和外部资源方面擅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五是科研团队新成果的产生具有高效性和持续性。群体的智力资源整合了每位成员的个人智慧,新成果的产生较之于单兵作战更快捷、更持久。六是责任共担、荣誉共享。科研团队的成员具有相同的目标期待,在工作过程中,他们分担责任,荣辱与共。完成工作目标时,共同接受奖励与激励。

 

2.高校科研团队的作用。一般来说,高校科研团队的作用主要有:一是科研团队的构建与创新工作有利于高校特色学科的培育。高校的办学特色在于特色学科。高校可依据现有的科研实力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有目的组建科研团队。

 

通过科研团队成员协力攻关,获得科研成果,进而促进学科特色的形成,支撑学科及专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人才培养。

 

科研团队以团队主持者为核心进行建设,团队主持者必须是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跨学科的学识背景,具有较高专业影响力和沟通管理能力的"帅才".学术带头人遴选学术骨干和学术新秀组建科研团队,这不仅利于科研目标的完成,更重要的是研究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三是有利于科技创新。科研团队成员有着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长。他们间学科互补,在一起合作交流、探讨切磋。各种意见的碰撞与争论都有利于创新思想、方法的产生,这样容易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利于产生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四是有利于科研方向的整合。一些具有较好的学科背景和良好研究基础的学术精英带头组建科研团队,这不仅能够对其已有的研究方向进行提高和扩充,而且还可以使各成员的研究力量得到较好的凝聚,使得科研团队中的各种力量紧紧围绕既定的研究方向,形成研究合力.

 

三、系统哲学视角下建设管理的影响因子和遵循的原则

 

系统哲学强调系统性,探讨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必须考察科研团队的影响因子。科研团队的影响因子概而言之有五个:适度的规模、专业技能的互补、相同的绩效目标、和谐的团体精神及责任的共担。

 

第一,适度的规模。团队成员不能过多、过杂,专业背景要精心选取,否则在相互交流时就会遇到较多困难,很难在科研工作中达成一致,从而会造成成员之间凝聚力低、团队忠诚度差、彼此之间缺乏信赖。

 

第二,各成员专业技能互补。科研团队在开展科研工作时,需要三方面的技能。首先要求各成员有扎实的专业教育背景,也就是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其次是团队成员要受过科研方面的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团队工作强调合作共赢,各成员都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其实对于团队来说只有成员间精诚合作,风险共担,才能攻克难关,取得预期的成果。

 

第三,绩效目标相同。团队的存在依赖于各个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绩效目标。它是团队凝聚力的源泉,亦关乎团队工作的成败。在共同目标的统领下,成员开展研究工作。总目标可以分解为具体的、可量化的若干个子目标,依据完成情况对成员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

 

第四,和谐的团队精神。成功的科研团队应该拥有自己的团队文化,各成员拥有较为一致的科研指向,并且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进而才能提炼出和谐的团队精神。在这一精神统领下,各成员才能完成团队共同的目标。

 

第五,责任的共担。团队主持者和各成员共同承担着团队责任,责任有大小和不同。这里所说的共担不仅指个人责任感的问题,而是成员之间的互动,即责任与信任。这是支持科研团队完成科研任务的重要保证。

 

基于此,科研团队管理工作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从宏观层面研究,也就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团队的管理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结合校情,因势利导。校系(院)相关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及人事、教学等相关部门,要有意识培养、引进相关学科人才,因势利导组建科研团队,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予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其尽快成长壮大起来。第二是精挑细选,逐步培育。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与各系院紧密合作,对全校的人才构成及传统科研优势进行评估,提出构建科研团队方案。同时,对学术带头人和团队成员进行培养,可邀请同行专家做讲座,交流研究经验,或者派出人员去学习提高等等。第三适时调整,兼顾稳定。科研团队中的人员构成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动态平衡,及时处理科研团队内外部的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保证科研团队整体的效能。正确对待新老交替现象,只有掌握好适时调整的原则,才能保证科研团队工作的连续和有效性,方能使科研团队具有良好的战斗力。

 

从微观层面研究,也就是科研内部的自我管理也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凝心聚力,适度激励。团队领导者工作中要注意培养成员集体荣誉感、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提高工作向心力,注意"物化"方面的奖励和利益分享。激励时必须区别对待,贡献有大小,回报亦应不同。第二是群策群力,适当授权。科研团队的主要任务是科学技术创新,因而同时亦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团队主持者对各位成员有适当的授权,令每位成员能够适度参与决策,方能使其各尽其责。

 

团队领导者决策压力减轻了,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更具战略意义的课题。三是智力整合,知识共享。好的科研团队是整合了各成员的创造智力为群体智慧、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科研氛围,使成员能够自觉自愿地付诸科研行动。

 

综上,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事关大局,微观上说影响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和学校的发展;宏观上说影响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管理者要将科研团队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子系统来对待,绝不是一个部门、几个人就可以做好的。高校管理者要以战略发展的高度,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

 

[2](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79(1)。

 

[3]乌杰。系统辩证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340.

 

[4]胡其图。论中国高校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

 

[5]张秀萍,刘培莉。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6)。

 

[6]康旭东,王前,郭东明。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J].科学学研究,2005(2)。

篇2

高教管理科学化既有宏观问题,也有微观问题;包括行政领导部门(宏观)的竹理与高校自身(微观)的管理科学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包括高教管理科学理论与高教管理工作实践问题。

对高教管理科学化的含义有三种认识:

l、高教管理科学化是指高教管理的理论化、系统化和现代化。高教管理科学化就是探索高教管理的客观规律并形成理论,高教管理系统化就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形成高教管理体系,高教管理现代化是指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技术,并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些属于第一层次。此外,有人提出高教管理必须法制化、规范化、效益化、民主化,这些属于第二层次。

2、高教管理科学化就是规律化。规律是科学的基础,高教管理必须遵循其客观规律并探索新的发展,争取最大的效益。

3、高教管理科学化就是要解决好必然性、方向性、重要性、长期性、可能性、艰巨性、继承性、发展性、实践性、系统性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研究高教,理科学化的指导思想。

对此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一认为,要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为指导思想。另一种意见认为,才扮导思想要包含三点:(1)坚持以理论为指导,(2)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基本任务;(3)要从我国高教管理的实际出发,有自己的特色。第三种意见认为,指导思想应包括以下三点:(1)教育要“三个面向”;(2)要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与科学;(3)以培养“四有”人才为方针。

三、高教I理科学化的内容。

与会代表在讨论中大体有三种看法:(1)高教管理科学化的内容是指教育目标、教育的条件及教育活动管理科学化;(2)教育实行计划管理;(3)指高教体制的改革,实现对人、财、物和信息管理的科学化。

四、如何实现高教管理科学化。

与会代表着重谈了四点要求:首先,必须转变与社会主义建设不相适应的陈旧的教育管理思想,克服把学校当作消费单位的观点;其次,高教管理者要克服形而上学和主观随意性,实行科学决策,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调动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再者,要提高领导者的管理素质,高教管理干部不仅要“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而且应有高教管理的理论修养,此外,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起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高教管理信息系统。

与会代表还对高教管理改革要着重做好党政分开、简政放权、提高效率等工作谈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如党政分开要有思想基础和制度保证,要处理好集体决策和个人执行的关系,合理放权必须加强目标管理,指挥单位要下放部分决策权、指挥权、协调权,职能部门要下放部分参谋权、检查权、服务权等等。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问题

实现思想政洽教育科学化,应做到概念分清、目的明确、对象清楚、目标具体、内容系统、方法合适、体制完善、机构稳定、队伍精干。现具体论述如下:

一、概念要分清。

思想政治工作,就工作而言不是科学,但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科学,当然,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学等,这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目的要明确。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问题,会上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目的,不是手段,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是教育方针的要求,另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教育学生去掌握这门科学,这也是目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手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扮

三、对象要清趁。

有的代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因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也有的代表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师身上。也有人认为,学校的全体成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四、‘目标要其体。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目标管理,目标应具体、规范化。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应分别制定不同的目标要求。

五、内容耍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系统化、理论化,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目前高校尚无合适的德育教材,各行一本书,标准不统一,不利于科学管理,也不利于形成理论体系。

六、方法要合适

思想政治教育要搞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适合青年学生的特点,要遵循科学规律,坚持疏导方针,做到实事求是、言传身带、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平等待人、心理相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七、机构典健全。

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没有争议。现在有的学校成立了学生工作部‘处’或委员会,负责全面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有些学校没有理顺关系,应誉减少辅导员和其他专职政工人员的事务性工作。还有的代表提出,学校与部队的情况相似,可设立政委,以行政身分领导政治部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篇3

中国式管理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总结相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以更好地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绩效,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本质是分析中国文化对管理理论、管理方式、方法的影响,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各专家学者在研究的体系、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还未形成统一认识,概念模糊,这给中国式管理的研究的向前推进造成很大的困扰。本文拟从(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理论和实践角度)来分析,以期对中国式管理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路径和视角。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式管理研究的现状来看,当前主要有几类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具体如下:第一类是以台湾曾仕强先生及其出版的《中国式管理》为代表。提出的主要观点有:管理就是安人修已的过程,寓人治于法治等。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太极、儒家文化、关系文化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来分析中国式管理。第二类是以“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为基础的一系列成果。该项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和清华大学于2005年联合发起,陈清泰、蒋黔贵、赵纯均为负责人,邀请、组织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和成功企业家共同参与。主要以专题形式进行,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式企业管理背景专题研究、中国企业成功之道案例专题研究、中国式企业管理专题研究、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第三类有代表性的观点可称之为“西方标准,东方管理”。持此观点的的学者较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阎雨教授提出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C模式。C模式由两大系统组成:一个是C理论,一个是A体系。C理论就是成中英教授提出的管理模式,他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的核心文化加上《易经》与《禅宗》,所形成的理论框架被学界称之为“C理论”。认为西方现代文化则是一种下行文化,更加注重其工具性和实用性,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实用管理文化称之为“A体系”。另外如华南理工大学陈春花教授亦在其文章中提出此观点,同时陈春花教授也强调从企业实践中总结中国式管理的重要性。第四类观点是以国外学者、研究机构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其主要是在分析国际企业在中国经营时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关系文化的研究,以分析进入中国市场的的风险与威胁。

2.当前中国式管理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述研究成果积极地推动了中国式管理研究的进展,但是在指导企业实践上未产生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为“思想导向,应用困难”。本文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研究体系和内容各不相同,与管理科学已有知识体系(理论和实践)难以兼容,使得其在实践中难以推广

前述各学者研究中国式管理的体系和内容各不相同,如曾仕强先生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管理哲学为研究基础;主要是分析中国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来分析中国式管理,而这些内容都可以包含在组织行为学的激励方式、领导风格、沟通方式等内容之中,虽然对象的行为特征不同,但也完全可以根据现行管理科学的体系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的学者和专家试图从企业实践中寻找中国式管理的特征,虽然注重实践研究,但还没有提出关于中国式管理的明确观点;阎雨教授将西方管理科学和中国文化作为并行的理论纳入研究基础,这导致研究成果不易执行且难以纳入管理科学的相关体系;西方学者多从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风险来研究中国式管理,并未对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作深入的研究。管理科学发展到今天,有其规范的知识体系(理论和实践体系),并且在实践中被绝大多数企业所应用。如果我们对中国式管理研究的体系和内容与管理科学的现行体系不兼容,或是另起炉灶,则其实践性必然是大打折扣。

(2)视角各不相同,研究体系和层次混乱,使用概念模糊,不规范

各学者在研究的体系、层次和使用的概念上各不相同。如有些学者把中国式管理理解为并列于(西方)管理科学的东方管理科学、东方管理思想或东方管理哲学,曾仕强先生认为它是由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一种管理理论;有些人把它理解为一种管理模式或管理方式等,尤其是管理模式的概念最为模糊,对其解释各不相同。

(3)研究的对象为一般企业中的常见问题和现象,而非成功企业的特征

不少学者研究时通过观察一般企业中的一些人际现象而得出结论,其中可能为一些糟粕的现象,因此并不足以成为中国式管理的榜样或理论来源。针对此现象,李非教授认为应以中国成功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而并非是研究所有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4)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说服力较弱

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思辨式研究方法,即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出相关文化特征,并进行演绎推理中国式管理的特征,未采用如访问法、观察法、试验法等规范的管理学研究方法,因此研究成果的说服力比较弱。(5)过度地分析文化而对实践与绩效分析不足文化对管理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但企业组织是一个工作环境,其必然不同于其他场合的环境,且企业自身有其特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过度分析文化对人际的影响,而忽略现有企业实践体系(部门、沟通方式)的目标、绩效将必然导致其实践性比较弱。

三、管理科学的发展(体系与研究方法)——基于理论和实践视角

管理科学产生于20世纪初,以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以德鲁克《管理的实践》为标志。管理科学发展到今天,其以规范的知识体系(包括理论、方法、概念、原则、技术)而成为一门科学,这已为世界各国学者、专家所承认。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其经典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指出,管理是一门实践,最终检验管理的是企业的绩效,管理者的素质和绩效是企业惟一拥有的有效优势。同时他指出管理的要素和要求是可以进行分析的,是能够予以系统地组织的,是能够被任何具有正常天资的人所学会的。通过系统地学习原理,掌握有条理的知识,系统地分析其在工作所有领域中的表现,包括企业的管理,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这就告诉我们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管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主要强调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而管理实践则强调在实务中如何运用和执行相关理论和方法以达到企业绩效和目标。因此,本文从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来分析中国式管理的研究,目的有二:从管理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来分析可以系统地分析中国式管理特点,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可以增加研究的实践效果,还可以体现中国式管理对先前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与先进之处,便于进行国际比较。

1.从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来看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管理理论的发展

可以按照对管理的不同见解来表征,这些不同见解反映在对管理者做什么以及管理者应当做什么的不同观点上。并指出每一种管理理论都是关于同样的对象,区别仅在于研究者的背景和兴趣不同。正是这些不同视点的理论互相补充并不断向前推进,才使我们更加接近管理的真谛。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的一些关键特征如下:

(1)管理科学只有一个,源于不同国家的管理理论共同成就了管理科学

西方国家最初提出管理理念并最早建立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故有些人把它称为西方管理科学,但管理科学发展到今天,东方国家如日本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世界各先进国家的企业管理实践都为管理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并推动管理科学向前发展,继而这种理论再推广到世界各国的实践中去。从这个角度,世界各国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成就了管理科学的知识体系,管理科学只有一个,并无西方管理科学和东方管理科学之区分。

(2)新的管理理论都是对先前理论的补充与改进

科学管理理论是针对先前经验管理阶段存在的生产低效率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理论,而行为管理理论则是针对科学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而提出要关注人的一种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则是从多视角分析了被忽略的环境因素、社会系统因素而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日本的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则是对整体战略的执行、员工的激励因素等进行融合。因此,每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的出现都是对先前管理理论不足的弥补和改进。中国式管理理论的出现也必然应能够做到这一点,同时中国式管理也必须要对21世纪的新的环境特点做出回应和解答。

(3)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由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管理技术和方法构成

管理科学由若干管理理论构成,每种管理理论又包括相应的管理原则、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因此,对于中国式管理的研究不仅包括管理理论的总结和研究,也包括小的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比如中国的关系文化在关系营销(如销售领域)中就发挥出显著的成效;再比如中国的家长制文化对高层决策也有显著的影响,如果说日本企业的决策方式是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美国的决策方式是集体讨论、依法决策,而中国企业的决策方式则可以总结为集体讨论,一人主决策。此必然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总结这样的小的方式方法也是中国式管理研究的一个方面和层次。

(4)管理科学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发展管理理论

管理科学同样强调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管理理论。著名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在其著作《管理学》(十第版)中提出管理理论是将相互依存的概念和原则系统地组合起来,从而构成知识的基本框架或组合。并提出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这些理论知识。并指出,概念就是人们对具体事物的特性进行概括后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表述概念的词语和术语必须准确,必须与所分析的事物紧密相关,必须为科学家又为实践者提供丰富的资料。科学方法要求通过观察确定事实,对事实进行分类和分析,找出因果关系,如果经过验证这些概括或假设是正确的,那么这些概括或假设就称为原则。其提出应用科学的方法发展管理理论,如图1所示。

2.从管理科学的实践体系来看

根据目前已有的企业管理实践特征,本文认为管理科学的实践体系可总结为:以战略管理为统领,经营层战略管理为基本单位,职能层战略为执行层的实践体系,如表2所示。根据这个体系,能够抓住管理科学实践体系的关键要素。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和管理科学的实践体系可以看出,中国式管理主要分析文化对管理方式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因此,在与文化、心理和行为有关的实践领域,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大,而与物有关的实践领域,管理科学的已有实践体系(如财务管理、生产管理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因此,中国式管理研究的学者宜多从前者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竞争战略、公司层战略、企业文化等领域来研究实践领域的中国式管理特征,而在与物有关的领域,不妨多借鉴相关管理领域的已有成果。表2管理科学的实践体系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得出对中国式管理研究的三点结论和建议:

1.中国式管理研究是管理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中国式管理应是对管理科学先前理论和实践的进步和补充,而不仅是中国特色的总结,如此才能体验出中国式管理的先进性。

2.中国式管理是一个泛称,是指基于中国文化的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中国式管理方法、中国式管理技术的系列管理视角的统称。因此,对于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应从系统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考虑。根据前述内容,本文认为中国式管理研究的体系应包括:

(1)中国式管理理论。是指重要的能够解决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的总结或提供思路。如当前企业利润诉求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是否可尝试用中国的和谐文化来提供解决思路,如可尝试分析如何令股东、员工、顾客和公众都相对满意、和谐的角度来考虑管理问题。

篇4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企业不断的改善,进而促使人们的观念、经营意识以及竞争意识逐步的形成,并且逐渐的深化,让人们摒弃了那些不好的意识。随着人们的意识不断的完善和加强,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和创新。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要对施工管理进行完善和创新,改善传统施工管理体制中的项目和企业之间责任不明以及关系模糊等问题,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没有止境;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此外,创新也是我国进步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跟在别人后面,就只能被别人打,这是历史对我们深刻的教育。创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不仅能够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效应,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也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对目前建筑企业艰巨的任务需求。

(三)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

管理科学的真正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计算、分析、运用,然后制定完善的策略去科学地管理和应用到生产当中,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财富、把创新成果转化成一种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更新得十分迅速,如何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当中、生产实践当中,对于水工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最为关键的是结合项目工程的实施来进行创新、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保证项目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房地产成为了我国发展最迅猛的行业,在整个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很多专家认为这种发展状况是畸形的,的确,建筑行业是房地产业的姊妹产业,他们都属于盲目跟风于国际化的经营模式,从根本上不适应行业的发展。在市场潮流不能改变的背景下,中国建筑行业只有依靠创新来拯救现今的形式。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措施

(一)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融入绿色理念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时,应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融入绿色理念。在制定建筑工程具体施工方案时,应当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进行科学、合理布置,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过统筹安排,同时全面考虑天气、温度以及湿度等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因素,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环境制定具体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案符合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材料使用时注重节能降耗,工程施工加强防灰尘、噪声和二次污染的文明施工管理。在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时,应当及时落实各种废弃物的及时回收工作,同时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集中处理,注重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率。

(二)采用创新型施工材料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其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且会直接关系到其安全性能,所以,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材料检查,保证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内的氨、苯以及甲醛等元素的含量极少或者没有,必须要保证建筑材料的健康和绿色,才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固体垃圾的收集和分类的工作,对还有剩余价值的固体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固体垃圾的循环使用和利用效率。

(三)创新管理模式

工程施工具有阶段性、季节性以及流动性特点。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该结合施工现场和企业自身情况,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对现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此外,建筑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分配,确保各部门各尽其责。

(四)创新施工技术

管理技术的创新可以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提供支持和保障,是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施工管理创新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项目部是企业的形象的代表,是企业的实力的体现,更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项目施工管理唯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建筑施工管理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建筑施工企业不仅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还应采用更加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技术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就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可见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是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施工企业要改善自身的组织结构,提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素质和科技含量,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篇5

一、中国式管理思想与西方之比较

近代管理思想起源于美国,美国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也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效仿的榜样。然而,后起的日本在管理上却比美国还要成功。究其原因,是因为日本人知道什么是管理哲学,他们除了应用管理科学以外,还十分重视经营理念。把民族和社会文化情境融入到管理的思想中去,创造了日本管理的成功。美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日本是集体主义,而中国是交互主义。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不同移民在交融中形成了美国文化。美国人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按照规章制度做事情,以法规作为行为准则。美国式管理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为核心,重视个人能力,崇尚个性和差异,这是其管理哲学的主旋律。从历史上看,日本属于农耕民族,表现为“集体内部的互助合作”的特征,以及安守故土、稳定工作的观念;从地理上看,日本四面环海、国土狭窄、资源贫乏,这种不利的自然条件,造成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感,使传统的农耕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整个日本社会文化中,对人们的观念、道德、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日本人崇尚集体主队精神,排斥个人主义,避免冲突和内部竞争。每一个日本人都会以集体为中心,全员一致,采取同样的行动;强调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紧密结合,人们有着浓厚的团体主义、家族主义观念,对集体有强烈的“依恋”情节。日本还是个善于吸纳外来文化的国家,除了科学的运用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还十分重视哲学理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喜欢从许许多多的个别存在出发,去发现共同的原理。中国人集中体现为变动主义也就是一切看具体情况,因事而定,因人而异。中国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要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要提高工作绩效,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就是管理的目标和过程。因此要先会做人,然后会做事,思维上讲究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善于归纳。中国式管理的原则有许多,而且可刚可柔,可上可下,可阴可阳,但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变动性原则,要在变动中归纳和遵循变动的一般规律。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中国式管理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管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以“安人”为最终目的,达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状态。

总之,中西管理哲学各具自己的特点,从深层次看来,也不乏相通的地方。而且优劣共生、利弊相倚,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之间全面深入的开放与交流,带来了各国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包括管理哲学交流的冲击和交融。全球范围内的管理哲学总是在各国文化的互相交流、互相融合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随着中西管理哲学的深入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进和重构,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式管理思想的哲学思考

1.社会文化情境论。任何管理思想起源于其所在的社会文化情境,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与人有关,而人是受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约束的,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去理解人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哲学观念等。因此,管理思想都有其适用的理论基础和社会情境,一旦脱离了这些情境,可能会出现“生搬硬套”、“水土不服”的问题。从这个视角来看,管理体现的是经验和艺术,必须依据现实的情境来实践、提炼相应的管理思想,并运用成熟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从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管理更多的体现是一门科学和制度,有许多可以遵循和重复应用的规则方法,从科学管理、决策学派、经验学派到人本学派,管理的艺术成分渐渐凸现出来,这也反映出社会文化发展对人的关注,要求给予人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从哲学高度来实现人对全面自由的追求。因此,哲学要求人自由的全面发展,就决定了管理哲学必须是以人为中心。

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以及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文化的交融。根据东西方管理整合的趋势,中国的管理必将突破过去对西方管理哲学和思想的崇拜和依赖,必须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和民族文化传统,不断挖掘我国宝贵的古代管理思想,走出一条从学习—借鉴— 应用— 创新— 提炼— 升华的道路,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思想体系。

2.管理中的“和谐”思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个性化、劳动者知识水平提高,都要求组织能够快速反应、灵活应变,而基于分工的层级组织制度表现出迟缓和不适应。人地位的变化,使管理系统越来越复杂,管理领域正在从纯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转变为关注理性与非理性相融合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文化模式,主张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重视自我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平衡,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合和社会稳定,凸显我国古代管理哲学强调协调和协作关系的智慧。协调是在自觉、自愿、自主的条件下实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的行为配合和支持,协调就必然涉及到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和谐机理。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怎样协同以实现其有机组合的功能,可以归入“和谐”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十分重视不同事物之间的协作和协同,提出了许多有关“和谐”的观点。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和合”精神——即透过共生、共处、自立与共同发展而达至大同社会的理想世界。“和”的概念不仅反映了一个组织、一个社会理想的运行秩序,而且反映了达到这种秩序的内在平衡机制。孔子的弟子在总结孔子关于“和”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时,提出了“和为贵”的命题,这与现代人本管理核心“团队精神”十分相近。中国古代管理讲“内和”,用现代管理学的语言表达,就是重视管理系统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管理。传统的儒家思想为和谐管理提供了哲学的基础,从思想和理论的高度解释了管理的基础,为人们自由的进化发展提供动力。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企业管理者不缺思想,但缺的是如何把中国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基于目前管理理论应对不确定性的局限性,有学者根据对有关组织系统和谐运行机制的思考,提出了“和谐理论”。陆续在管理科学领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阐述了和谐管理的思想与和谐管理的研究问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和谐管理理论体系。这是对已有的管理理论进行学习、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同时并创新提出中国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

所谓创新,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理念及行为的创新,以获取更好的效益,实现更长久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建筑行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短时间的进步也使得建筑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在此种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创新施工模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其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业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对施工项目进

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的一种管理。其特点在于管理对象是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管理的周期也就是施工项目的生产周期,包括工程投标、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施工准备、施工及交工验收等。管理的内容是在一个长时间进行的有序过程之中按阶段变化的。管理者必须做出设计、提出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并使资源优化组合,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益。这样一个极其强调组织协调的工作,在工程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体现在能够较大程度上去减少所投入的成本。有效控制投入成本就能够推动每个环节间的协调有序运行。其次,项目施工管理能够实现合理的分配、使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建筑企业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由于人力掌握着关键的工艺技术,所以能否将这笔财富利用好直接关系到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而究竟如何能够将这笔财富利用好,就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加强工序、人员间的协调,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再次,项目施工管理能够优化项目实施的效率。效率来源于施工管理中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地在施工过程中调配了各种人员。通过这样的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被有效的激发,工作效率自然都能够提高,那么,整体施工项目的综合实力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最后,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能够有效减少项目的风险。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这一贯穿对工程施工始终的管理的实施使得企业能降低潜在风险带来的损失。其中,关于对工程计划及执行情况方面的检查,对施工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及时反馈及相应整改都利于我们尽早地发现潜在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避免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出盲目的决策。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创新,是一个企业向前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要求。我们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现在的施工企业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致为资源集中管理难以实施,而实行分散管理导致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知识管理密集型管理模式缺乏内在的技术手段促进其转化;管理者缺乏多方面诸如生产、经营、管理等的资料数据导致信息搜集渠道不畅通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无论是管理者或是生产者都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如若不解决,企业的发展难以为继。创新无疑是突破阻碍,求得发展的最好办法。

1、创新施工管理理念

创新,改革是新时代企业发展的主题,也是最主要的任务。新时代,要跟上

前进的步伐,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自身内部结构开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发展模式。建筑企业如何发展自己,如何提升企业文化和品牌意识等问题都是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去面对、解决的问题。作为工程施工的管理者,必须将创新这个关键词充分应用于管理决策中。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符合不断变化发展的外部环境,管理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够让工程施工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2、构建现代化的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管理创新具体到企业自身,其重要性体现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上。虽然市场经济的风向标使得人们逐步形成了生存发展依靠市场也依靠自己的观念,但是陈旧的管理体制却几乎未曾改变。在改革的浪潮中,这种陈旧的管理体制是无法指导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的就是要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并完善施工管理。这种具有管理科学特征的制度能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增大管理收益。

3、运用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

对于施工管理的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将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应用于管

理活动中,制定出能够帮助决策的数学、统计模型,以期降低工程施工的不确定性,使投入进去的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取得最大收益。管理的创新中加入科学理论就能够促使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企业自身发展。

4、完善并规范建筑市场

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施工

管理的创新。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十分完善,很多工程的建设都带有自发性,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都掺入其中。这对完善建筑市场十分不利。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创新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坚持规范施工才能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5、创新施工管理技术

在了解了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之后,如何创新工程施工管理成为重点。首先,我们应该遵循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适应市场需要的原则。管理与生产力,市场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要管理创新就要遵循这两个基本原则。其次,我们应倡导技术创新。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命脉。全面认识技术创新就是要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只有技术创新了,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与价值,才能开发出产品的更多附加值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更快的占有市场份额,树立自己良好的品牌。再次,应该着力创新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这一项的创新应该从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的延伸与发展,从市场跟踪到获得经济效益的全过程着手,要建立过程的管理来改善组织机构的设立。

结束语: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建筑企业自身想要在改革的浪潮中站稳脚跟,不被巨浪淘汰掉就必须痛定思痛,坚持改革。只有这样将新的科学管理理念注入各个环节才能有效利用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分析,我们需要着重从这些方面入手来改革创新我们的管理,从而摸索出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为建筑企业的新一轮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更加重视施工管理的创新研究,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的促进其持续发展,并为我国的社会经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建益.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问题[J]. 广东科技. 2011(06)

[2] 董积春,孙明菊.浅谈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的创新[J]. 科技传播. 2010(21)

[3] 尹建平.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10)

[4] 付红星.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 华章. 2010(26)

篇7

从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来看,它不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管理科学化及会计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管理会计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其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19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合伙经营、股份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相继出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于是,古典管理理论便应运而生了。

(一)该阶段主要的管理理论

在19世纪20年代之前,管理并未形成系统的思想,大多数的企业尚处于经验管理的阶段,直至泰罗制的出现。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应科学地制定工作标准以及实行管理的例外控制原则。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他提出了企业的六项基本活动、管理的五项职能和十四项原则,并认为管理理论就是以管理职能作为基本框架,用一些能指导实践的概念、原则、原理、方法、制度和程序等把有关管理的知识汇集起来,形成管理的科学理论体系。泰罗是从个别工人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的,而法约尔则是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二者的理论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3.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出生于德国的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该理论的核心是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的地位来管理。

(二)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由于古典管理理论的出现,特别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工厂制度及管理的变化,科学管理的精髓在于通过对劳动方法和劳动时间的研究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能够适应这种科学管理所带来的变化,作为现代管理会计前身的成本会计,开始引进与科学管理方法直接联系的某些技术方法,如: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并使这些技术与方法成为当今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标,以事前算账为根本特征的管理会计的雏形开始形成。

二、人际关系管理理论阶段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古典管理理论的广泛流传和实际运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了科学管理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人的需求和对人际关系的了解,从而不能充分地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于是行为科学便应运而生,从而使管理进入了人际关系时代。

(一)人际关系管理理论

美国的玛丽・派克・福莱特既把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思想加以概括,又提出了一些与人际关系学说一致的观点,从而成为两个时代的桥梁。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又源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即梅约的霍桑试验,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主要可归纳如下: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金钱的经济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的组织;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从霍桑试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研究到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在实际的管理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最终成为当今管理理论中的一个主流学派,主要的代表理论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布莱克与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二)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丰富,使管理会计最终从传统的财务会计体系中分化出来,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将行为科学应用到管理上来,最重要的是由物本管理变成人本管理。在该阶段,管理会计在发展和完善了以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等为内容的规划控制会计的同时,原有成本控制中的理想标准成本转向了现行可以达到的标准成本,并出现了能使管理会计核算一定范围的预计成本的弹性预算。最为重要的是出现了基于人际关系学说和群体行为学说的责任会计,并开始行使预测和决策的职能。

三、现代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从20世纪50年代起,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生产经营也日趋复杂,企业外部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获利能力普遍下降,这些变化要求企业内部管理应当更加科学、合理化,这种需求成为管理理论发展的动力。

(一)该阶段主要的管理理论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人本性的认识不断深化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发展,并出现了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哈罗德・孔茨所说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成了一片各种管理理论与流派盘根错节的丛林。除了人际关系学派、创始人是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学派之外,其他几个主要学派是:1.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该理论使管理从以往的定性描述走向了定量的阶段,他们的研究范围已远不是泰罗时代的操作方法和作业研究,它综合运用了运筹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的思想与方法;2.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该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的;3.经验或案例学派,这个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一些案例)来比较、分析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在过去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从中总结出一些一般性的结论来向管理人员或学生传授,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德鲁克、纽曼和斯隆;4.决策理论学派。该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将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的决策问题。它的基本出发点是: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管理的本质在于决策,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曾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西蒙。

(二)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经济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丰富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内容更加充实:1.体现行为科学理论的责任会计系统更加完善。在决策会计方面,决策目标向多样化转变,决策方法向满意性准则转变;在执行会计方面,管理控制充分发挥多种激励因素,业绩的计量、评价和控制要采用多样化的指标体系。2.现代管理会计深受数量学派的影响,引入了大量的正规数学模型和计算技术,从而使其更具分析性,能更有效地为企业正确进行最可行的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服务。3.经营管理理论学派也对管理会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适应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外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而产生的管理会计应具有以下职能:计划、评价、控制、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报告,即能够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这些职能是法约尔及孔茨的管理职能理论的应用与推广。同时,决策理论学派对管理会计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管理就是决策,意味着决策就应采用更为灵活的方法,而不能像财务会计那样按一定的规则来编制资料,进而推动管理会计进入战略管理会计的阶段。西蒙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应侧重于本企业与竞争企业的对比,管理会计的内容不但应包括传统的分析、决策、控制方法,而且还应包括作业成本计算、目标成本计算、社会价值链分析、预警分析、股东价值分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质量成本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等方面。

四、当代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所引起的社会需求的重大变化,导致由传统的大量生产向顾客化生产转变形成的生产组织的历史性大转变。同时,当代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顾客化生产提供了可能,进而推动了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适时制采购与制造系统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零库存、单元制造、全面质量管理等崭新的管理观念与技术应运而生,为管理理论和管理会计的变革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主要的管理理论

为了适应当代管理实践的需要,上述管理理论逐渐融合、渗透,走向统一,并出现两个代表性学派:1.系统管理理论。该理论把一般系统理论应用到组织管理之中,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兼收并蓄各学派的优点,将其融为一体,建立通用的模式,以寻求普遍适用的模式和原则。2.权变理论学派。该理论强调随机应变,灵活地运用各派的学说,并根据内外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与手段,进而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理论出现了重视知识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企业界限模糊化的倾向等等思想,进而要求管理会计的对象、职能、方法都必须相应地予以变化。

篇8

【关键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战略管理

一、我国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

在经济自由化、国际化乃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必须时时面对的课题是如何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机遇与风险共存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化解经营管理风险,保持企业有序、健康发展。而破解这一课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行预算管理。对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我国企业来说,实行预算管理又是当务之急。所谓预算管理是指将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下达到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通过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建立的一系列完整的科学的数据处理系统。全面预算始终将各个经济单位的经营目标同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对其分工负责的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对其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

作为一种制度,预算管理起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最初用于政府部门控制开支,应用于企业则始于20世纪初期。由于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管理人员急剧增加,出现了分权化管理的问题。同时,由于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导致生产过剩、市场低迷。为使管理上分权但不失控,为协调产销、控制成本,企业开始探索实施预算管理。1911年,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学说,推动了包括预算管理理论在内的企业管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其中的“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等方法都是企业实行预算管理过程中最常见的方法。1922年,美国著名学者麦金西的《预算控制》一书问世,标志着预算管理理论的形成。该书详尽地介绍了预算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将预算制度应用于企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后,日本也相继推出了《预算控制之研究》、《预算控制论》等学术专著。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零基预算”出现为标志,企业预算管理已基本成熟。预算管理以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策略为原则,以良好的组织架构、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限划分以及完善的流程为基础。预算管理是计划未来工作的过程,是工作计划的量化体现,同时也促进工作计划目标明确并且相互衔接。

二、我国企业预算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计划经济时期,企业隶属于政府,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全部被纳入政府预算,企业预算只是财政预算的附庸,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完整的预算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 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被推向了市场,才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因而导致了预算管理理论研究滞后,在应用上,我国企业的起步时间较发达国家的企业晚了整整半个世纪或更长一些时间,既没有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也缺乏起码的经验和模式。

(二)理论滞后

目前,在我国众多的企业中,已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预算管理的还只是风毛麟角,更多的企业还在观望试探。不是企业不愿实行预算管理,而是普遍存在困惑,具体操作时感到无从下手。实践上的盲目乃是理论上的困惑所致。许多企业的职员、包括企业决策层人员都未经专门培训,缺乏起码的知识,对预算管理的本质属性、实施目的、控制程序、操作办法存在着模糊认识。同时,由于理论研究滞后,实用性较强的预算管理方面的书籍、资料奇缺,致使许多企业想搞又不知如何搞、搞和不搞差不多。有的套用政府财政预算管理模式,有的形同虚设,有的仅仅是为了装潢门面。

(三)前提条件不充分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公司制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除了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管理工作和企业高层的支持外,还必须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实施预算管理的措施

科学管理需要管理科学,但任何一种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运用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实施预算管理也是如此。我认为实施预算管理势在必行,我们目前所缺乏的就是条件、环境和基础。因此,要坚持以战略管理为导向,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为前提,以严格内部控制制度为保障,突出抓好优化预算管理和控制环境、完善各项应预案和调整机制等各项工作。做好了这些工作,实施预算管理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具体有以下几项:

(一)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就是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离开了这个基础,预算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这也好比任何畸形的模具都不可能浇铸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一样,任何科学管理的方法对于不规范的管理组织来说都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这是因为任何畸形的管理组织都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任何科学详尽的预算管理方案都不能改变愚昧管理所导致的错误。因此,必须从健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入手,为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按照OECD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 、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参与者。并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结构,使之以设置公司为目标,也提供了到达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

由此可见,公司治理结构是关于公司的基本制度和运营框架的安排,其实质是要解决因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产生的问题,本质上是一种控制与激励制度的安排,并通过这制度的安排实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将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挥作用的基础。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的机构的设置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责设定,特别是总经理与董事长是否兼任、董事会内部各委员会以及独立董事与执行董事的安排,公司的治理结构基本上决定了公司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在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过程中发言权的大小。例如如果形成董事会的公司治理结构,那么董事会在确定预算管理目标方面有较大的发言权;进一步地说,如果董事会由大股东控制,则在此情况下确定的预算管理目标将对大股东有理而有可能会损失小股东的利益。再如如果董事会与总经理一人兼任,董事会中内部执行董事占多数,那么总经理在确定预算管理目标方面有较大发言权,在此情况下确定的预算管理目标将对总经理有利而有可能对股东和债权人不利。在其他方面,如预算管理的编制、预算的控制、预算信息的反馈报告、预算指标的确定和计算等方面,公司治理结构所做出的制度安排确定了预算管理主体之间在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责、权、利的关系,以及各个主体应负责的工作范围。

篇9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与文化矛盾、环境与技术冲突、人类与自然牵制的时代。由此,不仅人类文明史要揭开一个新的百年,更应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如果不引起高度的警惕,21世纪将会是灾害、事故、环境公害更为恶化的时期。其实,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笔者已深切地体验到这一点:人炸、资源枯竭、环境危害、重大事故与灾害频发……。还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那些不科学、欠文明的落后文化习俗,形成了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背景:人类的科学素养不尽人意;地区或国家间的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顾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将仍是不少人的主导追求;企业经营人员的短视与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盛行;……。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仍是21世纪人类社会活动的主旋律。显然,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平安、健康、少灾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目标。另一方面,21世纪将是高技术不断涌现,信息化、数字化生产与生存的方式将会得以普及的时代。新技术、高技术首先将给人们带来发展与进步、效率与效益、舒适与文明,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技术的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与灾难。

面对上述的现实与背景,正视未来的挑战和忧患,为了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世界,需要创建安全的生产方式和康乐幸福的生活方式。为此,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重视发展安全科学技术,有效地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安全管理作为预防事故三大对策之一,将为21世纪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和安全生存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安全原理-安全管理

实践的基石

安全管理方法与对策的绩效,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需要有战略和方向的指导。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科学的规律,搞清安全管理的科学原理。

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是安全科学以及安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21世纪,人们将会不断探求如下的安全科学原理。

1.安全哲学原理。即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安全的哲学理论和原则。人类历史进程证明:古代人的安全哲学是宿命论的安全认识论,被动承受型的安全方法论;近代人有了经验论的安全认识论,事后型的安全方法论;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人类进入了系统论的安全认识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21世纪,未来的人类安全哲学必然朝着本质论和超前预防型的安全哲学进发。有了正确的安全哲学思想的指导,未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安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2.安全系统论原理。深入研究和探索安全系统论原理、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协同学、事故突变论等安全系统结构、机制、规律和优化。不仅应研究清楚事故系统的规律,更要探讨各种技术安全系统的规律、特点和控制。认识事故系统,对指导人们从控制事故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但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动、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为理性,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3.安全经济学原理。阐述清楚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研究事故损失的规律与评价技术,安全的效益理论和投入产出规律;研究与事故相关的非价值因素的价值化技术。研究不同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时期,事故保险(伤亡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事故保险等)的运行机制及其与事故预防,实现本质安全的关系和动作机制等。

4.安全管理学原理。研究从法理出发的安全法学原理、安全监察与监督的原理;论证清楚安全组织学原理、人员优化的原理;阐明合理的安全投资保障机制;揭示出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体系等基本的理论。

5.安全工程技术与卫生工程技术原理。针对不同的行业和生产工艺与技术,研究相适应的安全工程技术原理,如防火原理、防爆原理、机电安全原理等,以及卫生工程技术原理,如防尘原理、防毒原理、辐射防护原理等。

同时,在20世纪尚未完善的风险控制理论、安全自组织理论、大安全科学理论、安全文化理论等将在21世纪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

有了丰富而充实的安全理论,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人类实现了真正安全原理的掌握,才能改变自身对事故的认识和态度,才能使今天人们安全生产和生活的必然王国走向未来人类安全生存与发展的自由王国。

安全立法-安全管理

永恒的利器

从中世纪起,人类生产从畜牧农耕业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转移,从此开始发生人为事故。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矿山塌陷、瓦斯爆炸、锅炉爆炸、机械伤害等工业事故不断发生。在早先安全技术比较落后的状况下,人们想到的是从立法的角度来控制日益严重的工业事故。

人类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13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1802年英国政府制订的最初工厂法――“保护学徒的身心健康法”。这些法规都是为劳动保护而设,制定了学徒的劳动时间,矿工的劳动保护,工厂的室温、照明、通风换气等工业卫生标准。针对世界范围的安全立法,人类进入20世纪才迈出了步伐,这就是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制定的有关工时、妇女、儿童劳动保护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国最早的劳动安全相关法规,要数1922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劳动大会提出的《劳动法大纲》,其主要内容是要求资本家合理地规定工时、工资及劳动保护等。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是劳动安全立法最早和较为完善的国度。除此,很多国家的安全立法一般起步于20世纪,包括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到1915年才正式实施《工厂法》,比英国晚了近百年。

未来的21世纪,人类的安全立法必将体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

1.安全法规从孤立走向整体,从分散发展为体系。

2.安全立法的任务突出预防,体现出超前性和预防性。

3.安全立法的目标体系更趋明确。立法的目标不但包含防止生产过程的人员死伤,还包括避免劳动过程的危害(职业病)以及财产损失、信誉的毁坏。

4.安全立法的层次体系更为全面。国际通用安全法规(ISO标准、ILO法规等)、各国的国家安全法规、世界范围及本国的行业安全法规(石油、核工业等)、地区安全法规(欧盟、亚太等)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5.安全立法的功能体系更为合理。建议性法规,如ISO国际标准;强制性法规,一般各国制定的国内安全法规都属此类;承担不同法律功能的法规,如法律、技术标准、行政法规、管理规章等,各尽其责,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在21世纪,我国的《职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重大工业事故控制法》、《减灾法》、《公共场所意外事故预防法》、《家庭事故预防法》等安全法规和条例,将会陆续颁布和实施。

管理方法-事故预防

对策之技巧

管理也是一种技术。安全管理的方法得当,是保证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

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显然仅仅围绕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因此,60年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21世纪,隐患管理将得到推行和普及。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早期是事故后管理,进展到60年代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21世纪,要进一步理解和落实这种认识和过程。

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发展到现代的科学管理。30年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1∶29∶300安全管理法则,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为近代工业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到了世纪后期,现代的安全管理理论有了全面的发展,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等。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园地将会更加百花争。

从管理方法的角度: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21世纪,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预期型管理、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行为抽样技术、重大危险源评估与监控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将会大显身手,安全文化的手段将成为主要的安全管理技术。

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不断

探索的命题

我国的安全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体系;70年代在劳动保护管理体系下,强调了事故管理系统;80年代出现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入90年代,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显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经济体制和安全理论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管理特色。

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管理不断深化,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不断加强的时代。现代安全管理将逐步实现: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21世纪,如下安全管理模式将得到发展和完善:

1.企业HSE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三结合的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强化企业管理者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意识,激励企业员工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工作热情,最终改进企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效能,实现人类社会和企业的综合效益。

2.企业ISO18000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规范下,企业要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这是国际标准一体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随着ISO9000和ISO14000在各国逐步得到认可和取得成功的背景下,国际工业社会重视和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目标。这一体系的推行,将促进和改善人类社会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和水平。

3.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在企业,无论是人身伤亡事故,还是财产损失事故;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生产事故,甚至是火灾或治安案件,都对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害。这些为人们所不期望的现象,无论从根源、过程和后果,都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人类对其进行防范和控制,也都有共同的对策和手段。因此,把企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环保等专业,进行综合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21世纪,企业建立“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是大势所趋。

篇10

乘用车节能技术主要分为传统汽车节能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含混合动力)。鉴于2020年前传统节能技术仍将占据市场主要份额,本文仅针对传统汽车节能技术进行分析。传统汽车节能技术分为高效动力传动系统(发动机、变速器)、轻量化、低摩擦、先进电子电器等几大领域。

1.1高效动力传动系统

动力传动总成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与变速器两大总成,是乘用车动力的来源,同时也是能量消耗的主要渠道。因此,提升动力传动系统的能量使用效率、减少系统能量损失是乘用车节能的主要途径之一。

1.2低摩擦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各种内部及外部系统摩擦是造成整车能量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减少摩擦损耗的主要方法包括降低车身风阻、减少内部阻力和降低滚动阻力等。车身造型设计优化、低粘度机油、高效油、低滚阻轮胎、低摩擦材料涂层等均是降低车辆摩擦损耗的主要措施。

1.3轻量化技术

减少汽车自身质量是降低油耗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相关资料表明,汽车自重每减少10%,燃油消耗可降低6%~8%。轻量化的实现主要有3种手段:轻量化结构设计及优化、先进轻量化材料应用、先进轻量化制造技术应用。

1.4先进电子电器

近年来,汽车节能相关电子电器的应用日趋广泛,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来降低能耗。目前应用较成熟的节能相关电子电器包括:紧急电力供给(EmergencyPowerSupply,EPS)、智能节油系统(Stop-Start,STT)、制动能量回收、高效空调、胎压监测、换挡提示、电子节温器、电子水泵、可变排量机油泵等。

2系统动力学建模

系统动力学(SystemDynamics,SD)创始于1956年,其创始人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ayW.Forrester教授。它是系统科学理论与计算机仿真紧密结合,研究系统反馈结构与行为的一门科学,是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动力学结合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方法,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导,定量分析为支撑的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其研究方法是计算机仿真试验法,关键任务是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体系。

2.1模型子系统及计算思路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计算某乘用车企业在2014~2020年应用各种节能技术后每年将增加的节能成本。根据各乘用车企业所应用的节能技术现状,将乘用车企业应用节能技术总成本分为发动机节能技术成本、变速器节能技术成本、轻量化节能技术成本、低风阻和低摩擦节能技术成本、先进电子技术节能成本5个子系统。

2.2模型流图

系统动力学流图是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变量和表示符号的有机组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表达方式。它不仅能展示系统行为的结构背景,也能直观形象地反映系统结构和动态特征。模型流图定义了那些引起行为的重要变量类型,能够表示不同性质变量的区别,刻画系统的反馈与控制过程。绘制流图是构建系统动力学模拟模型的重要步骤。根据乘用车企业节能技术成本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设计系统流图,反映系统各因果关系中所没能反映出来的不同变量的特性和特点,然后通过流图中关系的进一步量化,实现节能技术成本仿真计算的目的。

3结论

我国油耗法规的日趋严格,对乘用车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成油耗目标而带来的成本增加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乘用车节能技术成本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节能技术应用带来的企业综合成本增加不是简单的技术成本叠加,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