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主体范文

时间:2024-03-28 17:4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的主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的主体

篇1

关键词:经济法主体;调节主体;社会中间层

经济法主体主要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济的运行过程当中,其能够享受权利并且承担义务。在经济法律关系当中,经济法主体是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它直接的参与到经济法律关系当中,非常的积极、活跃。

一、现有的经济法主体学说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具体的对经济法主体进行分析就是指在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关系当中按照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且承担义务的人。经济法主体只有参加到特定的经济法律关系当中,例如市场规制或者是进行宏观的调控,并且受到经济法的规制才能被真正的称之为经济法主体。我国现有的经济法主体的学说对经济法的主体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学者将其分为实施的主体和管理的主体,并且认为这样的分类是相对而言的。但是也有教授认为经济法主体是可以分为三种,即决策主体、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另外,还有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主体其实就是包括政府、消费者以及经营者三个类别。

笔者认为上述的学说都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对经济法的主体进行了相对科学的界定说明,都是存在其合理性的,不过,就目前而言,称得上完美的学说是不存在的。如果单纯的将经济法的主体区分为调节与被调节的主体或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主体,显然已经落后于时展的脚步了。这样的观点通常是被称之为“二元论”。传统的二元理论是不能够明确社会调节的主体或者是政府失灵的原因的。另外,很多的主体学说理论观点在逻辑上都非常的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类似于作出的关于管理主体、实施主体的分类,这两个主体是存在相互重叠的部分的。而新的三分法虽然存在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实政府是不能够代表所有的经济法调节主体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政府主体之外,还存在有司法机关以及权力机关的区分。还有劳动者不应该被纳入到这一范围当中,因为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劳动者不应当被纳入到经济法的调整主体范围之中。由此可见,新三分法也欠缺部分的科学性。

二、和谐社会背景之下经济法主体体系重构探析

(一)经济调节主体

经济调节主体主要是指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或者管理的经济法的主体,在整个社会的建设发展过程当中,这样的调节主体不断的出现,所以笔者将经济调节主体纳入到经济法主体当中。而对于经济法的调节主体可以对其作出如下的划分,可以包括有市场规制机关、宏观调控职能机关、经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权力机关等。很多时候学界都将国家或者是社会对于经济的干预看作是行政干预,错误的将经济法当做行政法的一个分支法律规范,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即便是权力机关或者是司法机关作出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也与行政法没有必然的联系。经济行政机关主要是指负有调节整个社会经济的行政机关,如果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理解,除了国家机关之外,还包括了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即便其是在法律授权的范围之内开展调节作用的,但是毕竟在授权的范围之外,其大多是以被调节的身份存在的,即其兼具了经济调节主体以及被调节主体的双重身份,所以我们将其放在社会中间层主体进行考虑。

(二)被调节主体

在市场经济当中,存在着大量的被调节主体,即各类市场主体以及其他的主体。市场主体的主要是指在市场当中进行商品交换或者是劳务交换,相互之间处于平等地位的主体。它是整个经济活动当中最为基础的主体,也是被调节主体的代表。具体而言,这一类的市场主体包括有商品的生产者、分配者以及消费者、交换者。当然,现行的法律明确的将生产以及消费者放到了经营者的范围当中,所以,对于市场主体的分类也主要是从经营者以及消费者两大类来进行考虑。经营者的含义是指进行商品经营或者是开展营利的法人、组织或者是个人,基本上市场上的所有企业都是属于经营者的范畴,个体的工商户以及个人之见合伙也属于该范畴。而消费者则是为了能够满足生活所需进行购买或者是接受服务的个体的社会成员。从广义上进行理解,只要是同经营者之间发生了交易关系,为了满足生活、生存所需的人“个人”,都能够被是作为消费者。对于被调节的主体进行这样的分类主要还是考虑到经济法分论当中所规定的经济法的主体,这样才能够接受调节。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消费者同经营者一样都是属于被调节的主体,但是其在调节时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其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受到特殊的保护,所以在经济法的调节主体当中会出现消费者这样的稍显特殊的主体。

(三)社会中间层主体

这一主体范畴具有双重身份,即调节主体和被调节主体的身份均会具备,这是第三种调节机制的代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法主体。作为社会中间层主体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其一,同一般的市场主体地位并不相同,例如行业协会同其所约束范围之内的企业之间便不具有平等性。其二,这样的中间层主体是存在公共性质的,即为了更好的实现公共利益。其三,不具有市场性,其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市场交换。其四,其不具有政府性质,因此也不属于国家机关的行列当中。出现社会中间层主体能够促进社会的建设。因为,要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就需要有一个非常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不论是党的领导还是政府的管理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都需要健全。而社会中间层主体的出现将会作为调节主体以及被调节主体沟通的桥梁,极大的帮助政府进行经济干预或者是监督制约政府的干预工作。最近几年,有学者逐渐的开始承认社会中间层主体应当是属于经济法当中的独立主体,但是具体而言,哪些中间层主体可以作为独立主体还存在争议。笔者认为,社团性质的主体完全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不过当中包括的类似于劳动者的团体或者是雇主的团体则不再经济法的主体范围之中。因为通说认为,劳动法是非常独立的部门法,因此,类似的劳动者团体是包括在劳动法的主体范围之内的。另外,为了能够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具有公共性质的经济鉴证性的主体,也应当是经济法当中独立的主体,因为其无需考虑自己的经费来源,具有典型的中介性质,在其所具有的双重性的身份当中,调节性的身份是最主要的身份,被调节的经营者的身份处于次要的位置。

结束语

经济法的主体体系的重构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二元论或者是三分法忽略了市场发展的实际要素,也并未真正的紧跟时展的潮流进行。综上,笔者提出了新的经济法主体的体系构成要素,即经济调节主体、经济被调节主体和处于社会中间层的主体,他们能够全面的涵盖到经济法当中的所有的主体,防止出现法律调控的空白领域。对于推动市场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文登支行)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济功能;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11-0013-02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构成一个社会完整的制度体系,在两者和谐的前提下,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非正式制度。它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内在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

一、通过启发自觉抑制机会主义倾向,有助于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人天生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如果没有外在制度的约束和感化,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就会完全暴露出来。一个社会即便有着相对完善的正式制度,但是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在内的非正式制度的缺失、不完善或者与正式制度不匹配,正式制度约束就会成为“软约束”,机会主义就会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制度体系尽管已经被日益深化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扬弃,但是由于制度的路径依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多变。因为主导价值观的缺失,多元化的价值观之间冲突不断,导致机会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受到太多的负面影响。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一问题表现更为突出:一是各种违反市场经济法规的微观行为,如制造和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经济诈骗、知识侵权、偷逃税款、利用法律盲区和非经济特权谋取私利等时有发生。二是“公地悲剧”现象的存在。人们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过度、随意使用,部分市场主体甚至通过各种手段侵占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三是负外部性问题。尤其表现在环境污染上。一部分企业主为了一己私利,完全置各项环境法规和他人的利益于不顾,肆意排放污水、污气,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了个人的收益。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思・阿罗曾断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遵守制度的程度不能从制度本身的内容来解释,“雇员听从命令和市民服从法律的程度,远大于以控制为基础所作的解释”,他认为,这种差异现象正是由某种意识形态造成的[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伦理准则和精神境界提升的综合,如果能够内化为市场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念,将会有效地抑制人们的机会主义本性。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营造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氛围,任何个人违反了市场规则,都会受到周围人的排斥,同时,具有社会主义市场核心价值观念的市场主体在违反市场规则时也会产生自愧心理,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心理压力是任何单个市场主体都不能承受的,它迫使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则的要求参与市场活动;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意识形态,通过提高和强化人们守法用法的自觉意识,“硬化”各项正式制度,使制度能够发挥应有的约束作用;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市场主体在维护公共设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负外部性弱化和补偿方面都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机会主义被有效抑制,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就容易建立和维护。

二、通过引导合作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

按照科斯的理论,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着正的交易成本。这种正的交易成本越低,市场经济运行就越有效率。市场交易成本存在的原因在于:市场主体在决定参加某一市场活动之前,首先需要搜集足够的信息,由于信息是一种沉淀成本,因而这是一项昂贵和风险很大的活动。接着,它必须经过缔约谈判并维护契约,对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如果必要,还要进行裁决和惩罚,因此,市场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成本以及惩罚违约成本。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而且成长的时间比较短,与西方直接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相比还很不完善,并且,作为一种移植的制度,与之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可能建立起来。尽管我国在经济体制上已经是契约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但在人们的头脑中依然是关系经济,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在关系经济思维模式下遭到扭曲。在关系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间的重复博弈均衡被打破,人与人之间信用缺失,合作难以实现,经济活动局限于熟人圈子,这在无形中阻碍了信息在整个市场上的流动,增加了信息搜寻成本以及其他各项交易成本。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建立在关系经济网络上的交易成本越来越高。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在世界平均条件下花l美元办成的事情,在中国需要1.25美元[2],这种高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大大低于西方国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伦理准则、价值取向的综合体,它的确立将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条件下,市场主体都遵循相同的道德规范、伦理准则,并且具有较强的制度意识,因而会严格按照市场法规行事。如此,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更能够被预见,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就会因为可预见性的增强而减弱。在内在、外在制度的有效约束和激励下,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不断得到正强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因此不断增强,社会信用机制得以建立、扩大、强化,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合作广化、泛化。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有限理性”的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个人更容易与复杂多变的市场打交道,更易于避免“超负荷识别”,从而有效地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同时,由于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增多,交易过程中的谈判成本、监督成本、协调成本等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在较低的交易成本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就能够得到不断提升。

三、通过价值认同强化精神激励,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持久的动力源泉

一般认为,经济增长发轫于人们的物质利益冲动。事实上,物质动力仅能解释一部分而不是持续的经济增长。如果没有特定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的支持,一旦物质欲求基本满足,人们的经济动力势必日益式微,全局性的经济增长也随之陷入停滞。精神因素对经济的推动力在发展经济学家那里得到了极大的肯定。德国经济史学家维纳・桑巴特在考察了犹太人杰出的经济表现后,肯定了“犹太民族的精神结构”的作用,“犹太人在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的历史时期已满具那些使他们能在经济发达的过程中活动的特性。特别是商业和计算的能力以及市民道德,他们较优于四周其他许多人民”。[3]英国经济在上世纪初期巅峰状态和二战后的沉闷就证明了这一点。根据哈佛大学麦克莱南教授的统计分析,1925年在25个调查国家中,英国拥有高度成就动机的人的比重名列第5,但在1952年的29个调查国中这一比重已降至27位。[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勤劳奋进、遵守秩序、自主创新、崇尚科学、爱国奉献等为基本的价值特征,具有中国气派、时代精神和世界眼光,它秉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精华,并自觉地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在微观思想层次上,增强了人们对经济活动的预期,激起了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在宏观思想层次上,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共同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宏观和微观的认同,调动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愿望。不仅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导的价值观,还会形成鼓励和促成创新的社会氛围,通过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所以,在当前阶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人们共同的价值目标取向,以民族精神唤起和强化人们的爱国、强国热情,以创新精神调动人们的创新欲望,激发创新之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形成明确的荣辱观念,规范言行,能够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人们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各尽其能的热情,在这一价值追求过程中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将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苗伟伦.知识价值观的初步建构[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1).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和思考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从国情出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造,开始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并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而是将其与社会主义结合了起来,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如今,3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化程度不断深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其与社会主义结合运行的过程,依旧有不少问题凸显出来。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问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废弃以往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破原来旧有的思维、管理模式和利益格局。但是要真正做到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还是相当有难度的。公有制追求的是社会整体的利益,而市场经济则追求的是社会个体的利益。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依旧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计划经济体制残留下来的粗放模式,在市场经济的机制下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在新的市场经济机制下,我国部分地方开始一味的追求经济快速的腾飞,甚至将GDP的增长率列为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致使很多地方为了追求GDP的增长,盲目地采用了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发生了碰撞,加大了社会发展所受的阻力。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即先易后难,双轨过渡。但是在逐步进行市场机制改革的同时,我们却没有及时对社会、政治以及文化体制进行改革。这便导致市场经济体制后期呈现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明确、计划和市场不分明的局面,甚至出现了用计划代替市场的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在宏观上进行调控,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却因为计划经济时代残留的旧思维、旧管理模式,政府过多得参与到了市场中,从而干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继而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行业被政府企业所垄断等情况。使得市场竞争的平等性得不到保证。同时目前市场的法制法规还有待完善健全,制度上有很大的漏洞。这便导致市场上不时的出现法治与人治纠缠不清、权利和资本的权钱交易等违法违规现象,滋生了制度性上的腐败。部分官员利用制度上的缺失损公肥私,非法得力,使得社会发展的阻力不断增大。

(三)收入差距增大,造成社会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并不完善。由于其在制度、规范上的缺失,导致了不公平的现象的产生。在顾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时却忽视甚至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并由此导致社会出现两极分化和阶层分化的现象。

二、对问题的思考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虽然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过程,我国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和问题。但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方向是不变的。在社会主义的大前提下努力发展市场经济,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和难题的首要条件。

(一)改变以GDP作为经济增长唯一性指标的旧有思维。GDP的增长是衡量经济增长的诸多指向指标之一。在估量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程度时,我国政府应当适时引入其它类型指标。将多个不同的指向型指标结合起来,综合评估。不宜再将GDP指标作为考核一个政府官员政绩的唯一性经济指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再次出现部分地方官员为盲目追求GDP指标的提升而使用“三高两低”经济方式的情况。

(二)正确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公有制和国有经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经济体制的改革让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大前提并没有变,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地位没有变。我国政府不仅要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更应该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姿态进入经济运营的过程中,充分行使其所有者应有的职能。我国市场还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生产力的水平较为落后,市场的发育程度不够深,整体欠发达。因此,政府对于市场的指导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宏观调控上,同时还肩负着建设、培养、组织、改革市场等一系列职责。但是这不意味着政府对市场就可以随意作为。政府的职能必须明确化,规范化,避免再次出现计划代替市场的现象。同时,国家政府可以限制性开放一些垄断行业。在国有制占主体的前提下,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另外,国家政府应该完善监管市场的相关机制,从制度上铲除腐败出现的土壤。

(三)解决好收入分配的问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市场经济下处理收入分配问题的准则。效率优先,即将市场机制引入收入分配领域,承认收入的差异性。同时兼顾公平,即尽量缩减甚至消除一些不合理的收入,在权力上实现公平。由此可见一个健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的一剂良方。而同时国家政府也应该积极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福利体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提升国民对物质生活条件和收入分配的满意度。

小结:我们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已过去了20余年。在实践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颇见成效。但是就当前而言,其面临的问题是也十分的艰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大前提: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然后改变旧有的只以GDP指标为参考的经济增长评价体系,引入新的评价指标,不再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同时,国家政府应充分行使并明确的职能,规范相关制度。最后,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扶持力度,提升国民对物质生活条件和收入分配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顾钰民.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再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1,(1):128-131.

[2] 徐春.反思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遭遇的发展难题[J].学习与探索,2009,(3):31-34.

[3] 周新城.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若干思考[J].经济经纬,2007,(3):1-3.

篇4

【关键词】静脉注射;副作用; 静脉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096-01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cause of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drug causes, impact factors, the incidence of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care for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drug-induced side effects of treatment for reference.We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dangers of intravenous injury, early detection, early treatment, the maximum to prevent intravenous drug side effects.

【Key words】intravenous injection; side effects; phlebitis; care

静脉注射是临床许多疾病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是临床病人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技术操作。但在静脉穿刺,拔针等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往往会出现针头前端渗漏,拔针后发生皮下血肿、瘀斑、静脉炎等现象。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水平,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然而静脉注射作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造成的药物外渗性损伤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静脉炎,重者发生局部皮下组织溃疡和坏死。针对这一问题,现将导致静脉注射药物外渗性损伤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分析总结如下。

1 产生炎症的相关因素

1.1 化学因素:静脉输注各种刺激性溶液(各种抗生素、烃化剂、有机碘溶液和高渗溶液)及各种刺激的药物(如各类化疗药物)特别是20%的甘露醇为高渗透性的组织脱水剂,要求在短时间内快速滴入,加之表浅静脉反复使用使静脉壁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了药液渗透的机会,不仅威胁血管周围组织,同时加重受累血管的炎性刺激造成静脉炎的发生〖1〗。

1.2 物理因素:各种物理原因均可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炎症反应,机械原因是指穿刺部位不恰当的固定,选用导管管径太粗,护士操作时动作粗暴或技术不佳或不恰当的操作部位,都可以使血管内膜受到损害,并发炎症及血栓,以上因素综合作用而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症〖2〗,输液速度大于血流速度,增加血管壁的侧压力,则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1.3 其他因素:污染是引起静脉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指具体消毒不严,输液器污染,针头污染,配液时间过长,均可引起输液性静脉炎。而输液微粒污染最不容忽视,微粒指玻璃屑、橡皮塞、结晶物质等,微粒一旦进入血管,可直接阻塞血管引起供血不足,局部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而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当患者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天气炎热、陪护人员卫生意识差,均是引起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2 静脉注射药物副作用(外渗性损伤)的发病机理

药物外渗性损伤主要是通过2种作用机制,一种是药物外渗后与皮下组织细胞中的DNA结合,导致局部组织细胞坏死,形成恶性循环,损伤不断加重,进而严重影响组织愈合 另一种是指药物外渗后,主要通过溶脂作用来破坏细胞膜,这个过程中并不与DNA结合,这部分具有强酸、强碱或高渗性刺激的药物可诱导增殖细胞成熟停滞,导致局部组织毒性,造成内皮损伤。

3 静脉注射药物引起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外渗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一般轻度炎性改变时,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重度炎性改变时,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大疱,更严重者皮肤直接由红色变成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出现皮下组织坏死溃疡形成,坏死组织浸入真皮下层和肌层,露出韧带,坏死组织呈黑色,导致皮下组织受累,活动受限。也可出现颈、腋下淋巴结肿大、败血症等。

4 静脉注射药物引起静脉炎后的护理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熟练掌握药理知识及配伍禁忌,准确掌握药物的浓度及注意事项,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化疗药物时,应确定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注药,药物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使药物输入循环,不沉积在血管壁,减少刺激,提高使用率。一旦发生药物外渗,要立即停止静脉注射,抽回残留药物,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4.1 局部外敷:(1)冷敷是应用于药物外渗性损伤的早期护理,使静脉血管收缩,最大程度的减少药物的吸收,减低损伤程度。也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减轻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阻止化疗药物与组织细胞的结合。早期绝对禁止使用热敷,曾有临床报道〖3〗,早期采用热敷致患者局部组织坏死的发生。(2)对轻度反应可局部用5%硫酸镁湿敷或马铃薯切薄片贴患处。硫酸镁有明显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利用2%山茛菪碱外擦穿刺点近心端20era局部表浅血管,对减轻血管刺激症状,保护静脉减少损伤疗效显著。

4.2 局部封闭:在静脉注射药物的渗漏部位皮下环行注射相应解毒剂,对抗药物损伤效应,灭活渗漏药物,加速药物吸收和排泄。药物渗漏早期局部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优于单纯0.9%氯化钠注射〖4〗。还可以通过皮下环形注射0.5% 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少疼痛〖5〗。

5 预防静脉注射药物外渗性损伤

5.1 选择恰当的血管:为防止血管因素造成的药物外渗性损伤,静脉注射时必须选择粗大、直、弹性好,便于穿刺和观察的血管。对于长期输液者,应该有计划的保护和合理的使用血管,避免使用指趾静脉,避免使用皮下脂肪少,而邻近关节、神经等部位的静脉,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同一静脉避免进行多次穿刺,经常更换穿刺部位,尤其是危重病情的患者要注意保护血管。

5.2 控制液体的输入量: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我们要应该控制液体输入量,定期护理血管穿刺处,尽量选择深静脉置管和中心静脉置管。

5.3 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药物外渗引起的损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护理人员静脉注射的水平,加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临床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减少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在静脉穿刺时,首先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或生理盐水进行穿刺,确定成功后,再选择刺激性的药物。

5.4 合理膳食:补充营养,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以增强抗体的抵抗力,保持室内新鲜,限制陪探人数,减少感染机会。

6 讨论

静脉注射药物外渗性损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因此,对静脉注射损伤危险要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最大限度的杜绝静脉注射药物外渗性损伤的发生。一旦患者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甚至已经造成严重的损伤,护理人员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同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以期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的伤害程度。

参考文献

[1] 王二凤.静滴甘露醇引起多发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1)103

[2] 胡沽.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的防护,2004.14(11)1:320

[3] 翟月霞.恶性肿瘤化疗中护理失误教训〖J〗.护士进修杂志,1995,10(7):47

篇5

【关键词】 马克思 平均利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 利益均衡

目前,我国行业之间利润相差悬殊,部门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已经成为激化和加剧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抛开资本主义的外壳,从市场经济的视角重温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或许能为我们从理论上揭开迷雾,从实践上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问题的科学论述

马克思对平均利润问题的研究,是从分析成本价格开始的。他详细地阐释了成本价格、利润、竞争、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等重要概念和范畴,揭示了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由此,也第一次从理论上揭开了资本在竞争性逐利过程中所隐含的三个转化:一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二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三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平均利润理论。

1、成本价格与利润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出来的商品,其价值由三个部分构成: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用公式可以表示为W=C+V+M。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C只是单纯转移价值,V则可以创造剩余价值;但资本家却认为C+V就是自己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并消耗的资本,是生产商品的实际费用,“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可见,成本价格只不过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转化形式而已,但它的形成却对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讲,商品的成本价格必然表现为商品本身的实际费用,虽然与资本价值增殖无关,但却是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边界。

当C+V转化为成本价格(K)以后,商品的价值公式W=C+V+M,就转化为W=K+M,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于是,作为可变资本产物的剩余价值,就表现为成本价格,即生产中耗费掉的资本价值的增加额――利润(P)。就这样,“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如此一来,W=K+M,又转化为W=K+P,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与此同时,剩余价值率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利润率,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说,获取利润的程度并不取决于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而是取决于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可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做利润率。”从本质上来说,利润率其实就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但这一转化并不是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资本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必须借助的一种手段。

2、竞争与平均利润

成本价格形成后,利润就直接表现为商品价值中补偿成本价格之后的价值增加额,因此各个行业的资本家都把追逐利润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一方面,由于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技术水平、市场条件、人员素质也不一样,因而利润也有高有低,各不相同;另一方面,资本的现实运动与发展趋势却又要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两者之间必然出现矛盾。怎么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马克思认为,“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而一般利润率就是所有这些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按照这个一般利润率归于一定量资本(不管它的有机构成如何)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因此,“不管所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多么不同,成本价格对投在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来说总是一样的。成本价格的这种等同性,形成各个投资竞争基础,而平均利润就是通过这种竞争确定的。”可见,平均利润是在成本价格的基础上,通过部门竞争而形成的,是社会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为追逐利润而进行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总是不断地将资本从利润低的部门转向利润高的部门,从而引起并加剧各部门之间的竞争。这样,就会有大量的资本涌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致使该部门的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最终导致部门利润率下降;而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由于投资减少,产品开始供不应求,价格也会跟风上涨,部门利润率自然会随之上升。“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

3、生产价格与利润率平均化

随着平均利润的出现,商品的价值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变为“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而“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就是生产价格,所以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与此相适应,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由原来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变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毫无疑问,生产价格能够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是关键,或者说平均利润率是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因为没有平均利润率就没有平均利润,没有平均利润当然就没有生产价格。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则需要通过竞争使不同部门的、高低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均衡化、平均化。事实上,也只有通过利润率平均化,才能满足社会资本对“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诉求,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问题。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其实也是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而生产价格的形成,也会进一步倒逼利润率的平均化。所以,利润率平均化并不仅仅只是现实资本运动的强烈诉求,而实在是维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

4、平均利润的实现条件

(1)物质基础: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马克思这里所说的“高度”,就是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就是指资本主义已经跨过了商品经济的初级阶段而进入到高级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市场经济越发达,资本的逐利目标和部门利润高低不等之间的矛盾就越尖锐,“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的诉求也越迫切,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需要。

(2)直接推手:市场竞争。“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但只有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这后一过程同前一过程相比,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更高的发展。”从竞争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更高的发展”,应该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要进一步消除妨碍竞争的因素,为竞争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公平的环境。

(3)必要前提: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下述两个条件会使平均利润的形成进行得更快:“一是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二是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可见,竞争的开展、平均利润的形成,首先要求资本和各种生产要素能够不受地区和行业的封锁,不受各种垄断的限制,实现自由流动。

至此,我们可以对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尽管不同的产业部门有着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利润率也各不相同,但部门之间的激烈竞争最终会使所有产业部门的利润率大体上趋于均衡化、平均化。于是,各个产业部门的资本都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以平均利润率为标准来分割社会总利润,从而获得平均利润,而商品则按照生产价格去出售。

二、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因为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是以资本主义作为研究对象,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也是在剖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发现的,所以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也存在平均利润,或者说利润率平均化规律是否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较大争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及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断后,人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理解也更全面、更深刻,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正在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即利润率平均化是价值规律和资本逐利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恐怕也不能例外。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那么,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呢?首先,要有动力机制,简单地说,就是要有一股力量去激发资源流动的活力。这股力量就是资本逐利规律,也就是说,资本的天性就是追逐利润,总是由利润较低的部门流向利润较高的部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次,要有调节机制,也就是说,要有明确的信号为资本流动指示方向。这个信号就是价值规律,它通过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引导资本的流向,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最后,要有平衡机制,也就是说,不能放任资本盲目流动,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投在社会各个部门的资本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个平衡点就是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它通过“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方式,使得投在不同部门的资本都能获得大体相同的利润,没有哪个部门能长期无限制地获取高利润,也没有哪个部门会长期处于低利润率状态。这个时候,社会资源的配置才会相对最优,各个产业部门才会相对协调,整个经济体系才会显得健康有序。

可见,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资本逐利规律、价值规律与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相互补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保持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方面,作用尤为突出,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需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备利润率平均化的基本经济条件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现代市场经济,不同部门之间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因而利润率也各不相同;同时各个经济主体也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强烈冲动,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要求也很迫切,利润率平均化的主、客观条件都已具备。其次,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生活的绝大多数领域都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信息的传播、获取也更加透明、便捷,撬动利润率平均化的支点―竞争,已经取代计划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开始展现威力。最后,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正在发育完善、形成体系,资本的快速自由流动、各种生产资料在部门间的自由转移,除了极个别领域,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利润率平均化的前提条件也基本成熟。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发挥作用的空间

(1)资源优化功能。通过利润率平均化引导资本和各种资源均衡地、积极地进入各个领域,能够尽量减少由于部门之间利润悬殊而引起的资本和资源的大规模流动和转移,避免由此而产生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其他损失,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结构调整功能。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产业利润的不均衡:利润低的产业,资本不愿进入;利润高的产业,资本蜂拥而至,从而导致衰者愈衰,兴者愈兴,长期以往,失衡的产业结构就有可能被固化下来。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种深层次的调整,它通过竞争、通过资源的流动转移,能够比较准确地反应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的供求状况,把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用市场的手段对失衡的产业结构予以纠正。

(3)利益均衡功能。经济问题,归根结蒂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可谓千差万别、错综复杂,如何协调?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利益分配功能,用市场化的理念、市场化的手段使大家的利益均衡化。

三、完善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机制

根据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社会各部门之间应该存在着一个平均利润率,投在不同部门的资本最终都会按照这个平均利润率,获得基本相等的利润。但在现实中,部门、行业之间的利润率仍有较大差距,人们看到的似乎不是平均利润率,而是利润率不平均,甚至有些时候是极不平均。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又该如何看待呢?

从理论上讲,平均利润率只是市场经济中推动各部门利润率趋于均衡化、平均化的一股内在力量、一种客观趋势,而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均,更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化。首先,部门间的利润率差别是客观事实,也属正常现象,因为只要这个差别不是太大,或者说在各方都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各部门获得的利润基本上就是平衡的,投在不同部门的资本也会相对保持稳定;反之,如果差别太大,各方不能接受,那么资本和各种资源就会根据利润率的指向,在部门间迅速流动转移,直到利润率的差别重新回到大家能够接受的范围为止。其次,平均利润率的存在,并不排斥个别部门、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比如一些新兴产业,由于技术先进、成长迅速、市场容量大、竞争对手少,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远远高于其他部门的超额利润;再如个别企业,由于管理、技术、人员等核心生产要素优于其他企业,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低、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因而获得的利润也比一般企业要高得多。最后,平均利润率不是一个一次性形成的静态数字,而是一个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动态的调整过程。也就是说,平均利润率总是在竞争中形成,又在竞争中被打破,随时反映部门间利润率的变化情况,在无形中调节着资本和各种资源的流动方向,在不断的变化中使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都能获得大体相等的平均利润。

从现实来看,总有一些因素会妨碍竞争、阻碍资本流动,进而影响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其中,最主要的或者说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垄断,二是资本流动的机会成本。首先是垄断。不管它以何种方式形成,也不管它以什么面目出现,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排斥部门竞争,限制外部资本向本部门转移流动,阻止利润率的平均化,极力维护业已形成的垄断暴利。对于垄断者来说,居于垄断地位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的利润被他人所平均,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制定垄断价格去占有他人的利润;可对于社会来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垄断不仅破坏了竞争的公平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也严重干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甚至使其扭曲变形。其次是资本流动的机会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和各种要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流动的机会成本难以把握,资本流动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比如现代生产对技术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生产一般都要求有不同的生产技术条件与之配套,所以资本的流动必须先以技术条件的转变为前提。可是,技术条件的转变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需要一定数量的专门人才,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资本流动的机会成本,加大了资本转移流动的难度。

可见,社会平均利润率,反映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利润,相对于整个社会生产所形成的社会总利润的均衡程度。它是部门竞争的结果,也是资本逐利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各部门利润相对平均的一种状态;它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竞争能力与竞争水平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各部门协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和主要标志之一。

事实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方面的制约,我国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并没有客观地反映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真实水平,也没有准确地反映整个社会的竞争能力、竞争水平与竞争状况,需要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其形成机制。

1、扭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冷”、“热”不均的状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即实体经济经营环境恶化,投资回报率低,发展遇冷;而虚拟经济则趁势而起,火热异常,利润率节节攀升。“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处境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提供的数据显示,实体经济的利润率确实很低:工业为6.4%,其中纺织业仅为4.7%;而资本利润率为22%,房地产更是高达28%。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2005年至2010年,我国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均在6%~7%徘徊,而证券行业2007年至2011年的平均利润率高达40%,最低的一年也有28.9%。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利润率如此失衡,其实是对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严重扭曲,不仅使平均利润率规律难以发挥作用,而且还会发出错误的信号,导致资本和资源的错配。一方面,虚拟经济的高利润,加大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和经营成本,恶化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资本逐利的本性使得大量资金脱离实体经济而进入虚拟经济,不但会放大虚拟经济的泡沫,加大经济运行的风险,而且也会严重侵蚀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导致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衰退。

2、治理垄断行业普遍存在的垄断暴利

所谓垄断暴利,主要是指一些垄断行业凭借其在某一领域所享有的垄断经营权,通过排斥市场竞争、独占市场份额、抬高产品价格等方式所获得的远远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收益。与国外的垄断行业相比,我国垄断行业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行政色彩更浓,因而也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首先,我国的垄断行业不是沿着垄断形成的一般途径“竞争―生产集中―垄断”而形成的,而是由政府授权或特许某一部门独享某一领域的经营权而形成的。其次,我国的垄断行业一般都与政府部门结合得非常紧密,甚至就是由政府的某一个部门转化而来,比如电信、石油、电力、烟草等。所以,这些行业往往不是依靠经营形成垄断,而是依靠行政权力维持垄断。再次,我国的垄断行业一般都高度集中,一个行业只有很少的几个企业,甚至只有一个企业,即便有外部企业进入,也不是来参与竞争的,而是来享受垄断利润的。最后,我国的垄断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坐享垄断暴利,抗拒社会变革,极力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和垄断特权。

显然,我国垄断行业的暴利,主要不是通过竞争,而是依靠行政垄断或者说行政权力的保护而获得的,并且有进一步固化的趋势。这不仅是对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严重扭曲,更是对社会平均利润率形成机制的破坏,因为促使社会平均利润率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竞争与资本的自由流动,在它面前都失去了作用。于是,垄断企业的高利润,员工的高工资、高福利,其实并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实际上是在激化、加剧目前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3、警惕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

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原理,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弥补市场失灵,范围应该限定在民间资本不愿投资的非盈利领域,目的是为公共利益服务;通常情况下,不应过多投资于盈利性领域,否则,就会使民间资本投资获利的机会和空间部分丧失,进而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一般来说,企业投资以市场为导向,是一种全方位的投资,可以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政府投资即使进入盈利性领域,也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投资,结果也只是让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受益,反而会加大行业、部门间的利润率差别,破坏原有的利润平衡机制,加剧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扭曲程度。比如,2008年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受益的主要是房地产、水泥、钢铁、能源等极少数行业,其利润率也明显偏高;而其他行业,鲜有受益,利润率则明显偏低。

总之,平均利润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发现并揭示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则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例外。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这一规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机制和特点,创造条件使其功能得以充分释放,对维护社会公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协调社会各部门均衡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邱春高: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与现实资本流动障碍[J].福建高等商业专科学校学报,2006(2).

[5] 郭丽君:实体经济不能“空心化”[N].光明日报,2012-03-09.

篇6

关键词:贫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前言

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贫富不均。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是我国的国情当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消费水平上,教育问题上还有思想觉悟上等各方面都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

一、我国贫困问题的表现

(一)从思想上看

在原来的经济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由于经济落后,思想意识不到位,导致对当前的经济发展认识的不够充分,计划经济的引领,不足以让所有人的思想提高上来,并且对于扶贫工作的开展不重视,思想认识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稳步的调整思想战略。

(二)从措施来看

在国家方针的指导下,一些贫困地区确实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但是还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并且,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反而逐渐减弱。国家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财政拨款有时候不到位,或者因为其他用途而导致减少,那就不利于贫困地区的建设。

(三)从资源上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地区的资源匮乏问题原来越突出。资金短缺,教育跟不上,人才流失等等各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解决。贫困地区的人外出打工,导致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跟不上,技术人员更愿意到经济发达的地区进行发展。贫困地区的条件不好,因此很难留住一些人才,并且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不足以M足当代人的教育需求。

(四)从环境上看

在社会主义市场及经济条件下,贫困地区由于缺乏资源,就会对本地现有的资源进行开发,这样就会导致无节制开发,乱开采的问题,因此将原本脆弱的环境破坏,因此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会使贫困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百姓苦不堪言,然而面对经济的发展却又无计可施。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为今后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五)从文化上看

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没有受到重视,在缺乏资源以及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没有做到真正的教育。而且贫困地区的人一般思想落后,并且满足现状不愿意前进。对于学习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一是没有机会,再一个就是没有想法去主动学习。因此造成了贫困地区的文化贫困。而在社会主核心价值观里,文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

(一)更新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性,才能努力加紧解决贫困问题。在扶贫发展过程中,注重解放群众思想,立足更新观念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使大家深刻意识到应该解决贫困问题,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才能改善现有的生活。

(二)优待贫困地区

对于贫困气度的发展应该给出一定的特殊待遇,在贫困地区很多方面都十分落后,因此只有在不断的改革发展,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贫困地区的资源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在国家扶持的过程中,应该给予一定的照顾,能够让贫困地区有喘息的机会,不能为了将数据搞上去,就不停地进行环境破坏来满足发展的要求。而是要经过合理的计划,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三)均衡发展

贫困地区的落后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资源利用不合理,资金利用不均衡,相关的管理措施不到位以及相应的技术不过关等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资源整合,并且在国家的扶贫政策帮助下,应该不断寻求自我发展的方法。从制度上、思想上、行动上来改变现有的局面。不仅要将经济发展上去,当地的环境、文化、教育等也要保持发展。

(四)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

虽然我国已经对于一些乡镇进行了改革,但是很多贫困地区由于问题不同,发展的方向和程度也都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一些发展特别缓慢的地区应该给予一些支持。根据现有资源进行调整和发展,在乡镇企业中不乏一些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途的项目,因此需要好好利用。

(五)完善硬件设施

一些山区的发展非常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的地势地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难走,而且一些大型的车都无法进入。因此改善交通问题非常重要。不像一些平原地区,一些贫困地区交通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必要时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真正改善当地的交通问题。可以利用当地的优势,对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做基本的项目规划。

篇7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商业地产在我国一度蓬勃发展,本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商业地产 发展

商业地产一般是指用于各种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它同时拥有地产、商业与投资三重特性,具有拉动投资、刺激需求的双重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同时,我国商业地产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商业资本推动了地产业的发展,使商业地产地产经济呈现出繁荣的发展趋势,虽然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小幅的回落,但是总体上还是呈上升的趋势。

自1997年起,我国商业地产的投资额度在逐年上升,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且商业地产投资占当年房地产投资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在此期间,商业地产作为地产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一部,其销售价格和营业面积的比重都大大增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住宅用房收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在这期间,商业地产的逆流而上,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北京商业地产的净吸纳量为27万平方米,空置率仅为8.72%,中、高端购物中心仍然维持较高的出租率。2008年第二季度,北京中、高端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为116.71美元/月/平方米,环比攀升8.48%。之前半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不断升值,伴随着商圈和购物中心本身的逐渐成熟以及业态和品牌组合的不断提升,促使租金的美元报价大幅提高。此外,众多新品牌加速进京及由此产生的对优质零售空间的额外需求也刺激租金进一步上扬,以中高端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北京零售物业市场,在2008年下半年内的表现相对比较乐观。与商业项目相比,北京的写字楼市场稳步发展。数据显示,2008年1~5月,北京写字楼的销售面积呈上涨态势。其中,写字楼的现房销售面积升至2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7%,并伴有租金价格的稳步上涨。尽管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项目待售,其中一些项目的开发商还面临着资金问题,但是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销售价格的较高期望使得销售价格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导致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的平均价格在2008年第二季度达到每平方米26841元的新高。由于市场上只有少量的新供应,北京写字楼市场整体空置率在2008年第二季度达到了五年来的最低点15.22%,环比下降1.39%,同比下降0.97%。写字楼市场表现平稳。

在2009年,我国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停滞,落后于经济回升的速度,开发、招商、经营面临巨大的困境,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这和我国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政府三令五申要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但是这种宏观调控还是不能改变长期内商业地产蓬勃发展的势头,在2010年,全国各大中城市商业地产出现复苏、商铺租、写字楼租金连续几个月回升,各大房企纷纷大举进军商业地产领域。以万科为首的大型地产商再度进军商业地产,使商业地产经济得到了强势的复苏,地产商开始了新一轮的商业布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强势调控,势必会影响房地产行业的过快增长,在这个趋势下,未来十年内,我国二线城市将蕴藏着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二、我国商业地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为我国经济的一个特色所在,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律成就了商业地产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我国政府对于经济建设的巨大投入之下,我国GDP在过去十年内保持年均10%的发展速度,国民收入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较快增长,导致居民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具体表现为消费者对零售业需求的增加以及对商业功能需求的变化,从而带来社会零售总额的逐年增长,催生了大型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机构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拉动了对经营场所的市场需求,结果表现为商业地产投资额的快速增长。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于第三产业和现代化服务的支持力度,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各个新兴行业体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新一轮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兴起,为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城市中大型商业项目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从而拉动了城市商业地产的发展。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各大外资企业开始纷纷进军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着这些规模庞大、资金雄厚的外资的企业布局,他们采用先进管理手段与经营模式,对国内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商业企业单店的规模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商业企业开始进行市场化扩张,连锁经营作为这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连锁商业的繁荣,带动了我国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国目前住宅房地产竞争激烈,地产一再被炒高,是房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但是与此相比,商业地产的竞争相对薄弱,由于售价和成本比低于住宅,而且由于其具备稀有性,不会因为房龄而降低投资价值,这就决定了商业地产经济的长期性和增值性,这使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着手商业地产的开发。

三、结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在过去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调控和市场的发展,商业地产经济会取得更加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迪安.长沙商业地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4):89-91.

篇8

一,我国流浪儿童救助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我国流浪儿童问题的处理的局限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归根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

近几十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的保护政策。在这些法律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制定并颁布了专门针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具体来说,我国的立法工作在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方面起到了很大成效,但是相对而言,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也存在一定问题。有关流浪儿童的法律地位不高,有很多涉及未成年人重要权益的规范文件还仅仅是部门规章或司法解释,没有上升到人大法律或国务院法规。而且尚未形成完善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在家庭扶持干预和不良少年矫正环节上还存在不足。首先,对于家庭扶持来说,其内容主要是对家庭功能的社会介入,就问题家庭介入制度进行系统详尽的立法已经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通例,如英国的《儿童法》、日本的《儿童福利法》等等,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只有零星的单行法规,没有完整的立法,健全的制度。在贫困家庭经济扶持方面,我国目前有一些社会保障制度,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制度等,但对儿童没有专门的救助制度,以致于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儿童得不到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切实保障。在日托照顾方面,对于父母双方都要工作的家庭来说,有托儿所或幼儿园托付照料孩子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国目前对这些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日趋市场化,监督管理存在疏漏,特别是服务质量差距悬殊,对中低收入的家庭不利。在脱离家庭儿童的救助方面,这些孩子游离于监护之外,得不到家庭的庇护,生存没有保障,成长面临挫折,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二)救助机构面临资金、设备、人力不足的问题。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经费、人员欠缺问题非常突出。据中国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透露,自救助办法实施以来,全国共救助11.4万16岁以下少年儿童,平均年救助7.125万人。据保守的估计,我国城市每年有15万流浪儿童。我国城市流浪儿童当中受到救助的比例为47.5%,尚不足一半,更谈不上目前尚无暇顾及的农村流浪儿童。救助中心现有的条件也很简陋,并没有专项经费来保障儿童的教育、医疗等问题,开展的难度很大。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前,收容遣送站为了改善流浪儿童的生存条件,千方百计地进行基础条件改造,有三分之二的收容遣送站也因此负债累累。缺乏专项的经费,无疑使救助工作的难度增大;流浪儿童的教育培训也困难重重,尚未形成合力,此外缺少必需的器材设备,新方法难以引入实际工作;救助机构也缺乏合作,没有形成合力。在《救助管理办法》中,尽管民政部门对流浪儿童救助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卫生、铁路等相关部门也应负协助的责任,但是通过一些新闻报道,我们了解到一些城市负责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政府部门却不能协同一致来救助流浪儿童。

(三)社会救助工作的方法不当。

尽管在流浪儿童的救助过程中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却因救助方式的不当而阻碍了救助工作的脚步。首先,从源头预防流浪儿童产生的防范机制不够,流浪儿童救助机构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已经在流浪的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保护工作,而对于如何预防儿童流浪这一问题却不曾关注,没有一系列的措施去从源头上来杜绝儿童流浪的现象。其次,没有形成适合流浪儿童的合理的教育体系。如果当地政府部门能切实做好适龄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则流浪儿童的数量就会大大减少了。另外,一些儿童跑出来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父母对孩子的成绩太过看重,或者学校和老师对差生的歧视。全国一百多个救助机构中,仅有少数几个救助机构开展了教育工作,大多数救助机构并未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而且现有的这些教育工作也是零星、不系统的,缺乏长远规划、制度性保障和政策支持。师资缺乏,教育内容随意,教育成效有限。流浪儿童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和同龄儿童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教育者的要求更高。现在的从教人员主要是救助机构管理人员兼任,缺乏教育教学训练,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不足,对促进流浪儿童的转变和成长、真正回归主流社会的作用非常有限。

二、国外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模式的借鉴

流浪儿童问题是世界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许多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也开始高度关注流浪儿童的权益问题。

(一)英国NGO救助模式

在英国,对于流浪儿童问题,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各类非政府机构,都起到了支柱性作用。NGO是政府有效的“减压阀”和“稳定器”,还有着不可忽视的精神功能。在管理社会事物过程中,往往会采取更加人性化的办法,帮助和感化处于特殊困境的人群,这样可以弥补政府机构在这方面的缺陷。各类慈善组织可以在开展社会救助中更自由,更灵活,而不像政府机构由于法令政策的局限和滞后,导致应对社会变化而无力应对。英国救助儿童会是英国最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它成立于1919年,是救助儿童国际联盟的重要成员。从80年代末开始,英国救助儿童会便开始在中国开展项目。目前,它在中国开展的项目主要有青少年艾滋病预防教育项目、少数民族教育项目、流浪儿童保护项目、照顾孤儿和弃儿的“儿童关怀”项目、青少年司法公正项目等等。救助儿童会每年在中国的预算大约为1200多万人民币。

(二)菲律宾和越南以社区干预为主的救助模式

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社会化服务功不可没。在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体系和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并逐步向系统化、多元化靠拢。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物资供应、生产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农产品的包装、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方面[1]。然而,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无论是小型农户,还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仍然主要停留在播种、灌溉、收割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层面。

 

目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劳动力逐渐从农村转移,农业劳动力严重缺失;且购买大型机械设备造成生产成本过高,无法保障农民的收益,也不利于农业的持续经营。基于此,技术社会化外包服务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

 

技术社会化外包服务是指小型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将某些农业生产过程中自身难以完成的技术操作,交由机械化水平高、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外包服务供给主体来完成,从而更好地完成生产,促进产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迅速发展,播种、灌溉、收割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外包越来越成为大势所趋。

 

1文献综述

 

针对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专门研究已不在少数。陈超等[2]和基于江苏省三县的面板数据,利用C-D生产函数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对水稻生产环节外包的生产率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环节外包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生产率,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率效应有扩大的趋势。对于外包行为的影响因素,从农民自身特征来看,户主年龄[3-4]、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4-6]等因素对生产环节外包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是否拥有一门手艺、家庭收入结构等因素对外包行为产生正向影响[6]。从生产条件来看,土地细碎化程度[3-4]对水稻生产环节外包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土地规模、政府补贴、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对外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5]。

 

同时,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农业技术服务进行了相关研究。一方面,王瑜等[7]和黄武[8]以农户为基本对象,探究了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意愿、需求内容和优先序,明确了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发展的不足;另一方面,孔祥智等[11]和王金华[12]研究发现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供给主体不足、资金短缺、体系不完善、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并提出服务应向多层次、多主体、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建议。

 

从已有文献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研究多以小农为对象[7-10],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供需现状则鲜有论述;另一方面,多数学者对于生产环节外包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都是分开研究的,基于外包角度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仍缺乏论证。鉴于此,笔者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南京郊县地区为例,基于外包视角,探究了小型农户、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三种经营主体对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现状。笔者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比了三种不同的经营主体对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现状之间存在的差异,将以往的研究对象范围进行了拓宽;二是从外包的角度探究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这对于技术外包服务的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不同经营主体的案例分析

 

2014年7~8月,笔者以南京郊县为例,针对外包角度下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的供需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比较了小型农户、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之间需求的差异,并对不同地区的技术外包服务供给现状进行考察。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如下。

 

2.1 小型农户

 

2.1.1

 

江宁区。江宁区的农户规模和作物种植种类各有不同,种植规模较小的农户多种植蔬菜,用于满足自身需求或小型自主售卖。由于蔬菜种植机械化要求不高,且作物面积小,一般不存在技术外包需求。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多种植水稻,由于购买大型机械的成本较高,其外包需求多为收割环节。

 

2.1.2

 

六合区。通过调研发现,六合区的土地大面积被政府征收,每位农户自家拥有的农用地仅667 m2,种植的蔬菜、作物也都用于自身食物供给,属于自给自足。还有部分农户则是将大面积土地承包给外来承包商,再由承包商雇佣他们进行种植。就服务供给来看,当地的六合区龙池街道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会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提供技术外包服务方面的信息,促进了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的完善与发展。对于有外包需求的农户,该服务中心负责为其联系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供给主体,起到了桥梁作用。

 

2.1.3

 

来安县水口镇。由于水口镇是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滁州市经济强镇,为了确保经济的发展,水口镇更加注重工业的发展,单纯依靠农业谋生的村民大幅度减少。目前当地的土地流转率达75%左右,传统农户用于种植的土地面积较少,多种植小面积的蔬菜、粮食用于自给自足,靠自己积累的种植经验完全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成本方面考虑,除部分收割环节的外包外,没有其他外包需求。而当地除了政府部门提供统一买种、技术员上门指导等服务外,其他的技术外包服务供给很少,且信息不畅通,农户对外包服务缺乏了解。

 

2.2 专业大户

 

2.2.1

 

水口镇有机蔬菜种植专业大户。

 

安徽省来安县水口镇位于南京经济“1小时都市圈”的核心层,是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滁州市经济强镇。水口镇的土地流转率大幅度提高,使得专业大户的数量和规模明显增加,较为典型的是一位从事有机蔬菜种植的专业大户。他的种植基地规模共约26.67 hm2,有机蔬菜种植面积约5.33 hm2,目前已进入成熟阶段,其他土地计划种植果树和粮食作物。

 

据介绍,目前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经营模式是自产自销,政府进行适当的补贴,各个生产环节都是自己雇佣劳动力完成的,没有任何环节进行了技术外包。在进一步了解中,我们发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生产有机蔬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各个环节大多都靠人力劳动完成,对机械的利用较少;另一方面,有机蔬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这就需要良好的栽培管理。该蔬菜基地雇佣了大量的当地农民进行生产,不但解决了生产环节的人力问题,而且本地农民对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都非常熟悉,在各环节进行生产时也更加熟练有序。同时,还专门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对蔬菜种植和生产中的技术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时时掌握和了解蔬菜各阶段的生长情况,并做好病虫害的监控和防治工作。基于以上两点,尽管成本较高,但人力带来的优势是技术外包服务无法比拟的,因此蔬菜基地的负责人更倾向于雇佣劳动力完成生产。但由于其经营规模将会随着果树和粮食的种植逐渐扩大,从长远来看,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使蔬菜基地的固定成本过高,无法保障收益的稳定,不利于该大棚的持续经营。因此,负责人表示在以后会在播种、收割等阶段尝试技术外包服务。

 

2.2.2

 

江宁区横溪街道云台村西瓜种植大户。

 

横溪镇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西南部,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横溪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西瓜种植业,涌现出大一批西瓜种植大户,全镇西甜瓜种植面积达1 067 hm2。

 

据专业大户介绍,最早进行西瓜种植时,其规模仅为1.27 hm2,在种植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相对落后,在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许多生产环节及各方面都需要技术指导。由于对技术外包服务不了解,他主要通过向经验丰富的种植户取经、参加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等方式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农业技术外包服务的推广,专业大户加入了南京绿桥瓜果菜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将横溪镇的西瓜种植大户集结起来,由专门人员负责联络科研单位,对专业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并提供从买种到种植再到销售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外包服务,解决了专业大户在种植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标准化、清洁化、高效化生产。同时,专业合作社还引进优良西瓜品种,对新技术进行推广,有效提升了横溪西瓜的品质。依托南京绿桥瓜果菜专业合作社,分散了专业大户的种植风险,使其放心种植新品种、使用新技术;合作社提供的技术外包服务也解决了西瓜生产环节中的技术问题。现在,该专业大户的西瓜种植面积已达6.67 hm2,年纯收入达到40万元以上,他自己也成为了横溪有名的“西瓜种植大户”。

 

2.3家庭农场

 

2.3.1

 

来安县国宾家庭农场。来安县国宾家庭农场位于安徽省来安县水口镇,占地约133.33 hm2,以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为主。

 

据介绍,国宾家庭农场生产的粮食种植面积大,在播种、收割等环节需要依赖多台大型机械进行操作,而购买大型机械的成本较高,因此该家庭农场将机械操作的环节进行技术外包。另外,由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进行病虫害监查防疫单纯依靠雇佣人力难以完成,因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也具有外包需求。

 

该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是与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由涉农企业向家庭农场提供“四代一管”服务,主要包括代育秧、代耕种、代收割、代收购和植保管理五项服务,从而解决了农场生产过程中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了农场的生产效率。对于其他生产环节,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农场雇佣劳动力完成。政府除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外,还定期指派专家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并协调供销农资公司,采取服务优化、价格优惠、付款延迟等措施,帮助家庭农场解决购买生产资料时存在的资金周转困难、市场信息失灵等问题。

 

2.3.2

 

江宁区湖熟镇祥鹏家庭农场。江宁区湖熟镇祥鹏家庭农场规模为100 hm2左右,种植的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和油菜。该农场实现了很高水平的机械化,除了水稻插秧是人工操作外,农作物的收割、种植、运输等都是机械化操作。

 

农场主介绍说,祥鹏家庭农场的经营主要是依靠自己购买大型机械和雇佣劳动力,虽然在许多生产环节存在外包需求,但很少尝试,主要原因是当地提供农业技术社会化外包服务的主体较少,且信息不畅通,不知道怎么联系。对于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当地政府会定期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由农业技术员讲解播种、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操作,但由于理论性太强,在实践中难以应用,并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通过当地农业部门牵线搭桥,该农场与江苏省农科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结成“科技帮扶对子”,将农科院和大学提供的新品种在农场中进行种植,遇到技术问题时直接向院校的专业人士进行请教,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农场收入的增加。此外,该农场还实现了“统一购种、一体经营、统一销售”,使产销更加有保障。

 

3 结论与对策

 

笔者以南京郊县地区为例,基于外包视角,探究了小型农户、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三种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现状,并对不同地区的技术外包服务供给现状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由于小型农户的种植面积小,考虑到技术外包高昂的生产成本,其多选择通过自身经验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对于技术外包服务的需求很小。

 

(2)专业大户在少数人力难以完成的生产环节存在技术外包需求,但其是否选择外包会收到生产成本和种植作物类型的影响。一般来说,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专业大户对技术外包的需求较少,其人工监督成本较大;而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经营者会在作物的播种、收割等环节存在外包需求。

 

(3)就家庭农场而言,由于种植面积大,其对于技术外包服务的需求较高,主要是在作物播种、收割等机械化水平要求较高的环节和病虫害防治环节。然而,虽然不同的家庭农场的技术外包需求具有相似性,但技术外包供给的组织形式和费用等现状的不同会对其外包行为产生影响。

 

(4)不同地区技术外包服务的供给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我国技术社会化外包服务的供给主体较少、体系不完善,且费用高、服务效果差,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当然,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本研究只针对南京郊县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可能无法推广到全国层面;另一方面,由于文中涉及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数量较少,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能无法作为一般性结论。比如对于家庭农场较为发达的浙江省宁波市,其外包视角下农业社会化技术服务的供需是怎样的?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基于上述结论,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农民应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广泛参与,带动外包服务供给的发展。

 

(2)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供给主体应创新服务模式、降低服务费用,提升外包服务的效果。

 

(3)当地政府应给予外包供给主体相应的资金支持,帮助其优化自身的服务设施、减少其成本负担;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有能力的组织发展技术外包服务,增加供给主体。同时,应起到桥梁作用,完善相关机制,保证农业技术外包服务的信息畅通。

篇10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占10-15%,常常导致月经过多、子宫异常出血、不孕及流产等等,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宫腔镜下电切手术及激光术在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经过对我院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183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分别采用宫腔镜术中催产素液局部注射治疗及激光治疗的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我院门诊经宫腔镜联合B超探查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300例,其中子宫粘膜下肌瘤Ⅰ型Ⅱ型183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研究组,采用宫腔镜下单极电切割手术+术中催产素瘤体周围局部注射,共103例,年龄23~ 65岁,平均38岁;病程1~18个月,平均9个月 ;分型Ⅰ型60例,Ⅱ型43例 。Ⅱ组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激光手术,年龄24~55岁,平均40岁;病程20天~20个月,平均12个月 ;分型Ⅰ型60例,Ⅱ型 20例。两组子宫粘膜下肌瘤大小均约2~6 cm。

1.2方法

1.2.1手术器械

采用德国Storz宫腔电切镜及其配置的宫腔镜膨宫压力装置,电切功率100W,电凝功率60 ~70W;国产电视宫腔镜及50W激光机器。B超选用日本东芝SSA-220A型扁扫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5MHZ;采用沈大牌膀胱镜及自制膀胱粘膜下注射针。

1.2.2子宫粘膜下肌瘤分类

根据Kuzel[1] 及荷兰Haarlem国际宫腔镜培训学校,按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将子宫粘膜下肌瘤分为三种类型:

0型:为有蒂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未向肌层扩展;

Ⅰ型:无蒂,向子宫肌层扩展

Ⅱ型:无蒂,向子宫肌层扩展>50%。

1.3手术操作

麻醉采用腰麻,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单。探查宫腔深度,扩张宫颈管至11cm,置入宫腔镜,用5%葡萄糖液做膨宫介质连续灌注,宫腔压力在17~19kpa。镜下观察宫内病变,了解子宫肌瘤部位、大小、类型、数目等。首先在瘤体凸出中部纵行切开内膜至瘤核,肌瘤即可向宫腔内突出,切割凸出瘤体,然后改用膀胱镜并用膀胱镜自制膀胱粘膜下注射针进入宫腔,在腹部B超引导下将5%葡萄糖液100ml+催产素30U注入瘤体与肌壁之间强回声带中,使肌瘤瘤体迅速突出,继续改用宫腔电切镜逐层将肌瘤切割成片,然后退出宫腔镜,用卵圆钳夹出肌瘤组织。Ⅰ型肌瘤可一次切除,Ⅱ型肌瘤术时用缩宫素液瘤体周围注射让肌瘤大部分突向宫腔以便可切除肌瘤的绝大部分,术后应用抗生素24小时,取出肌瘤碎片送病理检查。

2结果

2.1平均手术时间: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18分钟,(5~40分钟)。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35分钟,(10~80分钟)。

2.2膨宫液用量:研究组膨宫液用量350~1200ml,平均650ml。对照组膨宫液用量400~11000ml,平均1120ml。

2.3手术成功率

研究组:Ⅰ型1次手术成功60例,占100%;Ⅱ型一次切除> 70%,成功43例,占100%。

对照组:Ⅰ型1次手术成功率20例,占33.3%,二次手术成功40例,占66.7%;Ⅱ型一次切除2例,< 70%,成功2例,占10%。Ⅱ型二次切除成功16例,占80%。

2.4手术并发症

其中对照组一例患者术中诉头晕、胸闷,残留肌瘤> 50%即停止手术,其余患者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2d有轻微下腹胀痛,但均无大出血,无感染,无子宫穿孔及膨宫液吸收过量等并发症。

3讨论

子宫粘膜下肌瘤传统治疗方法则多采用子宫切除术。目前随着宫腔镜技术的成熟,几乎所有的粘膜下肌瘤均可经宫腔镜切除【2】。宫腔镜并发症与手术时间长短有明显关系。研究组术中先切除的部分瘤核,肌壁内瘤体因子宫收缩而被挤入子宫腔内,瘤体外被挤压的子宫壁逐渐恢复,瘤体与子宫壁分界清楚,同时切割及钳夹的作用使灌流液及电热汽化作用产生的气体渗入瘤体与肌壁之间在超声声像图上形成弧形强回声带,在强回声带注入缩宫素液使子宫收缩以及液体局部机械作用,使瘤体迅速挤压向宫腔更有利于切除。注入缩宫素,使肌瘤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保证术中减少电切肌瘤的周围组织。通过临床总结,我们发现单极电切割同时术中肌瘤周围注射缩宫素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Ⅰ型 100%一次手术成功,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范围>70%者达100%,平均手术时间18分钟,(5~40分钟),膨宫液用量平均为650ml,(350~1200ml)。而对照组采用激光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一次成功率:Ⅰ型33.3%,Ⅱ型子宫肌瘤切除范围>70%仅10%,平均手术时间为35分钟(10~80分钟),膨宫液用量平均为1120ml,(400~11000ml)。由此可见:宫腔镜下单极电切割手术术中同时应用催产素液局部注射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较激光手术时间更短,膨宫液用量更少,一次手术成功率更高。而宫腔镜下激光手术对较大肌瘤>3cm需要二次手术方能完全去除【3】。

参考文献

[1] Kuzel D,Toth D,Fucikova Z,et al.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submucosal myoma in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results of a 4-year prospective study.Ceska Gynekol,1999,64(6) :36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