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3-28 17:4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技体育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王暑苦生(以下简称王):电视媒体在推动电子竞技的发展上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也要十分客观说,对一个体育项目,尤其是一个新生事物的认识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我们希望能让这个过程更短更顺利,使我们这个项目能够得到更快发展,我们会为此而积极努力。
《电》:相对于传统的体育项目来说,您觉得电子竞技吸引人的地方又是什么呢?
王:从我个人角度来看,相对于传统的体育项目, 《电子竞技》有体育项目的共性,比如说体育的精神、竞争性、公平性等等。但是它又有新的内容,比如说手段和方式不同,而且参与的人群也不一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可以说电子竞技是产业革命带给我们体育界的一个成果。
一个历史性的飞跃吧,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传统体育赛事将电子竞技列为比赛项目,您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王:这个概括非常准确,因为电子竞技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在亚洲地区的认可度也在不断上升,因为对于亚洲室内运动会这样一个洲际综合性的赛事来说还是首次(把电子竞技项目列入到比赛项目中)。
《电》:明年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了,那么您认为电子竞技能不能借着这个契机而走向前台呢?
王:电子竞技在世界范围内都还只是一个起步的阶段,2008年奥运会不仅为那些传统的体育项目提供了契机,也为一些像电子竞技这样新兴的体育项目提供了契机,包括对这些项目的推广普及和大众的参与等都极为有好处。
《电》:有人说中国电子竞技将会发展成为超越足球的一个体育项目,您觉得这有可能吗?
王:我觉得是一个良好的祝愿,我非常希望能够实现。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两者不可比较,两者的受众人群完全不同,这也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结果。我希望我们这些业内人士都能够向这一目标共同努力,当然也包括像《电子竞技》这样的专业媒体。
《电》:其实说到电子竞技,和电子游戏也是分不开的,那么您对青少年玩电子游戏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王:我觉得电子竞技和电子游戏有联系,但是又有本质的区别。电子游戏它主要是人与机器,当然也有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但是它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公平性规则也包括没有监督。而电子竞技则是完全的置于体育这种公平性的规则的环境当中的,包括训练环境是在监管的条件下进行的,能够锻炼人与机器和人与人之间的配合。有一些教育家曾经说过,把电子竞技列为比赛项目,是将来教育界将要感谢体育部门的一件好事。而且我认为电子竞技是一个很阳光的产业,因为整个行业现在都处在我们政府部门的监管下,会有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会被学生,家长和社会不断认可。
篇2
1.竞技是什么?竞技是具有强烈抗争性质和游戏特点的比赛活动,是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但是,竞技与体育是有区别的。人类的竞技意识远远早于体育意识。让我们从其本源来看竞技对人类发展的意义。自古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儿童都爱玩与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追逐游戏。原始时代的儿童经由游戏学到许多关于如何作一个成年人的事,如跑、跳、投、射箭、骑马、泅水……这些游戏逐步成为一种程式化的竞技,其规则的日益严密和完善,使之变为成年人也乐于接受的趣味无穷的游戏──运动竞赛。有人把OlimpicGames译“奥林匹克游戏”,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应以为错。
2.人社会化的含义。社会是由社会成员组成的,而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发展人格和自我,这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那么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呢?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生命全过程无非是在不断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因此,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社会文化内化的过程。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一生,不过是个性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因此社会化只是确立个性的过程。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存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出现的。因此,人的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的过程。每个人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学会顺利扮演这一角色的本领,熟知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
归纳起来,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正是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二、竞技体育与社会发展
竞技文化,主要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古希腊由于商业的发达、对外贸易与对外扩张紧密相联,带来了频繁的战争,促进了航海事业发展,也促进了检阅和炫耀体力的竞技活动的高度发达。
真正含义的近现代竞技体育,发源于英国的户外竞技活动,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竞技体育,强烈追求明确的一定的功利目的,而且,这些功利目的是公诸于世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注重个人的物质奖励和新闻舆论知名度,因而也会得到广告。就业方面的好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则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品质等社会效益,也适当地给予物质奖励。这种表彰和奖励均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前提,是对运动员教练员辛勤劳动的肯定和报偿。
三、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所起的积极作用
竞技体育对实现人的社会化具有特殊的作用:1.它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生活适应能力,使他们增长社会知识,而且一对他们的思维意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都能产生重要影响。
2.它是青少年的主要社交场合之一,对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3.它为人们提供了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争取个人事业成功的社会榜样。广大青少年可以从优秀运动员经过努力拼搏,取得胜利,得到启示和鼓励。四、竞技体育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
1.身体教育、运动教育与生活技术、技能传授。体育运动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各种身体练习都是人类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的提炼和综合,它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人们掌握体育的身体练习,对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极其重要的,甚至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2.竞技体育运动与社会规范教育。竞技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竞争和频繁的人际交往,以及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是这一文化活动的鲜明特征。因此,在这一领域中,必须确立明确而细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如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原则、体育道德、运动员作风、比赛规则、竞赛规程等,并通过裁判、仲裁、公众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等进行监督和实施。
规范培养是少年儿童进人社会前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体育规范训练是一种可以经常重复和加以控制的,并不会给社会造成损失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在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指导下进行,也可以由少年儿童自己内化完成。因此,这一过程可以视为对社会法规和伦理道德学习的模拟过程。
3.体育运动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体育运动是许多儿童少年和青年追求的生活目标。不少人把能够进人运动员行列作为一个中短期的生活目标。对有运动天赋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应该珍惜的权利。社会要尊重他们的这一权利,也有义务在他们结束运动生涯时及时引导他们选择新的生活目标。
4.体育运动与社会角色习得。每一个社会角色,都代表着有关的行为期望与规范。担当了某种社会角色,就要表现这个角色的特征。可以说,一个人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就必须学习适当的社会角色。而体育运动场合,恰好能为人们学习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宜的条件。
五、结束语
体育这种文化对社会所具有的第一个重要功能便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体育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所需求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规范等,而且还可以使人们学到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规则。特别对青少年来说,体育还可以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体育社会化,不仅能提高人们对身体、生命、环境和体育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而且还可以在内化竞争的意义、规范、道德等过程中,认识到社会上的各种竞争活动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卢元镇.希望在于东方体育文化的复兴[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17-18.
[4]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篇3
关键词: 蝶泳 有氧训练 强度训练 技术训练
1.引言
随着体育科学和体育情报工作的迅速发展,先进的训练理念、方法、手段等取胜因素的保密性下降,各国、各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差异日渐缩小。世界各国的游泳明星都通过各种训练手段和经过多年的系统训练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成为优秀的竞技游泳选手。换言之,训练的直接目的是参加比赛,获取世界冠军或奥运冠军,这些都必须经过个人的努力奋斗及多年的系统训练。所以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训练上必须根据运动员不同的特点、个性、训练条件和自身要素,制定出不同阶段训练的方向、方法与目标,使运动员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训练年限和不同的训练水平,有相对应的训练手段、训练次数、训练时间、训练量及强度,在不同的阶段达到不同的运动水平。这是游泳训练在不断探索的目标,也是运动训练最核心的问题。
2.蝶泳概述
蝶泳是蛙泳的变形,产生于上世纪30-50年代。那时,有的蛙泳运动员采用两臂划水到大腿两侧后提出水面,从空间向前移臂的技术,形状好像蝴蝶。后来蝶泳运动员又模仿海豚游进时的波浪动作,对腿部动作作了改进,这就成了海豚泳。可以说,蝶泳是4种竞技游泳姿势中最美的一种,它的美表现在蝶泳运动员需要将力量与柔美完美地结合起来,配合躯干协调的波浪动作,快速穿越在浪花之中。
蝶泳在4种竞技游泳姿势中又是最年轻的一种泳姿,它是从蛙泳技术中派生出来的。开始的蝶泳实际上是手臂做蝶泳划水,而腿仍然是蹬蛙泳腿的蝶式蛙泳。直到1952年,蝶式蛙泳和传统蛙泳分开,成为两种独立的比赛项目,蝶式蛙泳改名叫蝶泳,蝶泳才作为一种正式的竞技泳式产生。
3.蝶泳训练
3.1基础蝶泳训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1核心力量
腹部核心肌肉的力量应该作为训练评价指标的一个部分,而且它对于蝶泳选手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肌肉的稳定性(特别是下腹部和背部肌肉)对于蝶泳上下起伏的动作结构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能产生有力的打水,提高对于比赛和训练疲劳的耐受性。
至少每天要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进行核心力量的练习。这些练习包括:海豚式打水(保持流线型身置)或腹部力量练习(头向下低顶住气管、双臂前伸、手握打水板)、单蹼训练、陆上的腰背肌训练,还有一些其他的核心力量训练,例如传球。
3.1.2柔韧性训练
大多数教练员都承认在游泳训练中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然而,有的教练员很少做用手触摸脚趾的压腿和压肩练习,有时直到训练季度结束才进行一些这种练习。一个经常的、全面的、有挑战性的柔韧训练,例如瑜伽练习,有很多好处。这些好处包括:延长划水路线,保持流线型,在游进过程中适当地放松,拉长肌纤维,增强肌肉弹性,快速消除堆积的乳酸。柔韧性训练也可以缓解高强度训练的紧张和疲劳,从而保持赛前每天的训练质量。这些优点很明显,这项训练对于蝶泳选手很重要,所以不应该直到训练季度结束时才进行一些这种练习,而应该在训练季度中加大这项训练的比重。
3.1.3基础技术训练
有很好的力量和柔韧性为基础,蝶泳训练应该以延长游泳者保持正确技术的时间为目标。
3.2不同阶段训练计划的安排划分
在保证训练负荷方向的前提下,把不同的训练手段合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达到最佳训练效果的目的。通常在训练中,会有不同强度、不同泳式的计划,在制订计划的时候需要考虑所制订计划的目的是否就是运动员想练的,运动员缺什么?运动员需要发展什么?计划是否能达到需要的效果?训练课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年限、主项距离、训练水平,以及每一个运动员自身的能力,区别安排每一堂课的运动量,主项量与一般计划量的比例为4:6,40%为主项强度量,60%为准备活动、技术练习和放松整理。
3.2.1周期安排
一个年度训练周期中通常会包含一个、两个或多个训练大周期。一个训练大周期是以参加一次或一组重要比赛获得满意成绩为目标,以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为主要依据而确定和组构的,如下表。
某训练队夏训训练周期划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周期安排通常要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以运动员肌体的适应性机制、动员性机制和保护性机制为基础,分别组织准备期(训练的适应期)、比赛时期和恢复时期或过渡的训练。
4.结语
蝶泳训练中有氧训练是关键,同时它也是各游泳泳姿训练的基础,强度是核心,以技术取胜。
4.1有氧训练为基础
4.1.1要达到有氧训练的效果,训练持续时间要达到30分钟以上。
4.1.2有氧训练的强度不能过高,高了就会使训练的性质改变,不能很好达到训练的效果。
4.1.3有氧训练可以使运动员承受更大的训练负荷。
4.1.4有氧训练可以使运动员有更快的恢复能力。
4.1.5有氧训练可以让运动员在比赛中承受更高的比赛强度。
4.2强度为核心
4.2.1比赛是比速度,所以有氧训练只是强度核心的基础,怎么安排好强度,是游泳训练的关键。
4.2.2每周保持有三到四次以上的比赛核心强度,血乳酸要达到10mmol/L以上,脉搏要达到32次/10秒。
4.2.3要利用主项距离的分段练习来达到比赛强度。
4.2.4要采用大量的分解动作来进行比赛强度训练。
4.3以技术取胜
4.3.1比赛的取胜需要有合理的技术动作来支撑。
4.3.2技术动作的训练要贯穿有氧训练及强度训练中。
4.3.3没有正确的技术,在比赛中体现不出运动员的能力。
4.3.4每一个运动员的合理技术,就是每一个运动员的技术特点。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陈武山主编.游泳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6.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温宇红,李文静.蝶泳技术图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余睿.200米混合泳选手制胜因素分析_以第六届至第九届全运会为例[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
[5]罗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综合评价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1):38-41.
[6]纪逊,魏颖.蝶泳技术与训练[J].游泳,2009,(1):22-27.
[7]迟爱光.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决赛述评[J].游泳季刊,2008,(4):30-31.
[8]朱希伟.从蝶泳技术的演变谈蝶泳教法改革――向大学生介绍蝶泳速成练习法[J].游泳,1999.
[9]于荣.飞鱼―――菲尔普斯[J].游泳,2007,(6).
[10]严蓓.美国青少年游泳训练营的特点[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11).
篇4
曾经把自己的BLOG给一个做IT的人士看。她读过之后表示“你们的缩写比我们的还多”,并表示“这些东西妨碍了阅读”。此人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思维逻辑性应该算是正常人的程度。当然三字经只是一个小节。回头想想所谓小众圈子的习气,实在是把电子竞技往背离大众的道路上推。
举一个也许会引得有些人不快的例子。抛开游戏本身血腥的特性不说。Quake这类的游戏在中国就是因为太过于小众而影响力有限。对于很多小众出身的群体来说。要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精英思维还是需要时间的。
从联赛到锦标赛
CEG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从最开始的联赛赛制到现在的锦标赛赛制,CEG已然走过了一条从联赛到锦标赛的历程。在成立之初,CEG是以俱乐部+主客场制的模式来运营赛事。和其他赛事比CEG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获得各级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这其实是CEG最大的优势所在。
CEG在最初的几年里,也充分地利用了这种优势,致力于以正规化体育化联赛的模式来经营CEG。由于CEG的背景,这种推行其实并不困难。无论是主客场制也好,积分制也好,在体育馆比赛也好,这些传统体育的运作思路对于当时的电子竞技产业来说,全盘照搬未免难了些,而且两者的实际情况也不那么吻合。
实际上,联赛是一个成熟的体育市场中最合理的运作模式,但是至今为止电子竞技市场都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实行这种制度的程度。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联赛或者是锦标赛,其中潜藏的定位就是“体育”还是“娱乐”。虽然电子竞技在2003年被认定为比赛项目,但是真的能够按照传统体育的思路来经营电子竞技吗?
从专业赛到大众赛
在过去的三年间,CEG一直以专业性著称。至少过去三年间,CEG的竞赛部门保持了很高的组织水准。但是赛事仅仅有专业性还是不够的。对于还在培养期的电子竞技人群来说,可能他们知道天津有一支CS队伍叫做TR,但是他们并不知道CEG的天津俱乐部是汇泰。过于专业的理念使得电子竞技受众群体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CEG最大的特色。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站上,star. ex夺冠。可能很多人都知道starex,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star. ex代表是哪个地方的俱乐部呢?
在电子竞技发展的现阶段,更多更广的吸引眼球是当务之急,让更多的观众知道电子竞技,了解电子竞技,这才是CEG从专业赛走到大众赛的根本原因。
这一点,以外卡赛的引入最能说明问题。由于CEG本身的原因,所以其不能脱离体育俱乐部这么一种运行机制,但在过去的数年间,CEG也认识到了这种机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所以CEG引入了外卡赛的机制,准入机制的放宽就是能够让更多优秀的选手能够进入到CEG的比赛中,从而提高比赛的吸引力。
至少这种变化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使得CEG在媒体宣传性上可以拥有足够的亮点。在扩大赛事影响力和大众传播的途径上都有了不错的改善。
从精英到草根
笔者因为工作关系曾经接触过一些CEG的工作人员,也看到过一些CEG在赛事工作上的文档。可以说,这是笔者从业以来看到的比较专业和负责的文本。其中有一份CEG的选手登记表,不但对选手的基本情况如年龄、院校和使用装备进行了记录,还包括了选手很多的个性化信息,比如喜欢哪个选手,有什么格言等等。这些信息一方面是可以方便赛事组织方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装备支持,如根据选手填报的使用装备来准备驱动等等。另外一个方面个性化的信息也可以帮助现场解说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资料。
同时对于一个已经进行了3年的赛事来说,在赛事执行上基本没有出现过问题,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不管如何,竞赛专业性虽然是赛事的核心,如果没有有效的推介手段,做得再好影响力也毕竟有限。
作为笔者来说,能够对CEG有所了解也是通过一些比较特殊的管道而非大众传媒的推介。如果不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可以看到CEG的这些文档,可能也没有办法理解CEG的专业性程度。
这其实也恰恰是CEG在过去数年间面临的最大困境。尽管其有一个业内公认极强的赛事执行团队,但是由于方向性和传播上的问题使得CEG的亮点不够突出,使得CEG的影响力和品牌认知度没有能够再上层楼。
关于电子竞技受众人群的问题前文已经赘述了不少,电子竞技产业现阶段的情况我们也已经在本期的高峰论坛专题中有了专文论述。不管把电子竞技视为一个传统体育项目,还是一个带有浓重市场痕迹的新兴体育项目,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电子竞技的人群是需要去迎合的,是需要去仰视的。
随着2006年CEG的改制,我们看到CEG针对这种现实情况进行了调整。从联赛到锦标赛,从专业赛到大众赛,这种形式上的改变其实就说明了CEG开始从精英走向了草根。或者说,电子竞技本来就是一个草根的运动,CEG在进行到第三个年头的时候,终于向电子竞技的本真回归。
(文柚子)
背景资料关于CEG
篇5
关键词: 身体素质 体育舞蹈运动员 运动员选才
引言
基于竞技体育竞争日益激烈和成才率不高的现状,运动员的选才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1990年以来,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体育舞蹈发展在我国进入一个全面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普及,人们日益重视运动员的选才与培养,使我国的体育舞蹈水平逐渐追上国际水平。
1.体育运动员选材的现状
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研究开展得晚,直至1970我国少数体育科研人员才开始从事体育舞蹈运动员科学选才的初步研究,而美国等国家相对我国要早得多。在目前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研究中,重点大多集中在初级体育舞蹈员选才指标和标准的研究上,而这与不主张运动员早期专项化的理论是相矛盾的,是不利于体能类项目运动员发展的,而且选才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至关重要的身体素质问题。
随着我国日益富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这种底子薄弱、范围狭窄的状况已得到明显改观,但仍然有些体育科学研究所只是挂一个名字,事实上缺乏专门的有素质的研究人员从事科学选才的系统性调查。科学选才信息从国家总部向各省市以下的地区辐射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地市级科研人员经国家或省级每年或者每个月举行的各种形式的有关科学选才针对性培训以后,未能及时将了解到的信息和所学的知识高质量地传播给相对落后封闭地区各基层体科所,从而导致有关于科学选才的最新研究结果与信息发生中断现象,长此以往形成科学选材研究在我国影响范围狭窄的局面。
2.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的意义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世界竞技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竞技运动的运动员选材已经历自然选才、经验选才、科学选才的转变,从理论到实践、从主观到客观等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科学选才顺应了竞技体育竞争激烈、发展越来越快的现状,特别是在舞蹈运动员这种先天身体素质要求高的运动中,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员科学选才的概念,是指根据各种各样不同竞争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用实践的、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全面的测试对客观指标综合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很好、有天赋从事某项运动的人在很小时选,进行系统培训,并且不断地监测其发展的一个过程。
从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前途来讲,要重视资源投入和金钱投入,但是培养世界一流的运动员,是高校培养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高效益的最好结果。科学选材很重要,因为它在竞技体育选才中是最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精密发展和经济条件的上升,不同国家采用的培养运动员手段条件、方法等差异将越来越小,个人天赋不同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探索如何才能将运动天赋,即那些在小时候表现出来,与锻炼无关的因素检测出来,并以此为经验预言未来的运动发展,做到从小时候开始就朝着目标有计划地、系统性地加以培养,尽可能地降低培养过程中的淘汰比例,增加最终成材人数,不仅促进我国高校培养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的发展,而且使训练效益更加明显,对运动员个人发展也有好处。
3.从“身体素质”谈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选才
在体育舞蹈运动中,要培养一名世界级顶尖的运动员就像打造一个著名品牌一样,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很难短时间完成,投入成本高。因此,在培养之前,一定要做好科学选才工作,从各方面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选择优秀胚子,以期成功培养优秀运动员,不浪费数十年的培养。
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要保证运动成绩的提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研究认为,对体育舞蹈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才时,主要考虑身体素质因素。在体育舞蹈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中,主要考查选手的协调能力、柔韧及弹跳力等。人体各种部位相互配合完成各种各样姿势的能力被称为协调能力,综合表现为肌肉和神经系统感应时间、感应空间及观测与调整环境能力。因此能够很短时间内学会各种运动技巧,大胆地提高体能心理素质,适应运动时外面各项环境的改变,仅仅用很少的能量完成很高难度的运动,降低运动过程中伤病或平时生活中伤害的可能性,这样的人称为身体协调能力优秀的人。
拥有很好的柔韧性能的运动员能比别人完成高难度动作更完美。柔韧素质能使选手在比赛中成功完成大幅度动作,提高技术动作质量,争取竞赛出成绩。舞姿直接给人以美感,是体现体育舞蹈美的前提条件,因为舞姿外在反映了舞蹈运动员的气质和修养水平。而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使舞姿更具有美感。弹跳力是的静力量与爆发力量相结合。体育舞蹈是活力变化的一门技艺,难度非常大,花样各种各样,并且有许多弹跳抬腿的动作,弹跳力好的选手能更好完成各种复杂性大变化大难度高的舞蹈动作。随着体育舞蹈技术水平的日益上升,舞蹈中弹跳的动作速度越来越快、幅度越来越大,要求选手有更高的弹跳性柔韧性。
同时,根据身体素质对舞蹈运动员进行选才时,年龄也很重要。很多的体育舞蹈运动员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从事专项训练,这无论对个体还是对运动员培养机制都是不明智的,因为适宜从事竞技运动的年龄和专项化的年龄对于不同人、不同项目是不相同的。
结语
对体育舞蹈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才,选择身体素质优越的运动员进行重点培养很重要。只有找到了优秀的苗子,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运动员,参与体育竞技比赛,取得良好成绩,为国争光。同时,能够提高全社会参与大型体育竞赛的热情,推动国家体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鸿,吴铁锹.对运动员科学选才若干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13-14.
[2]徐刚,等.我国跳水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的研究[C].见第四届全国运动解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1998.
[3]李丹.广东优秀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现状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518-1519.
[4]曾凡辉,等编.运动员科学选才.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5]余建设.青海省体校青少年运动员骨发育水平及促进科学选材的研究[J].体育科技信息,1995(4).
篇6
一、“举国体制”的基本理论
(一)“举国体制”的含义与特征
“举国体制”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去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举国体制”的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相吻合的,主要表现为:目标高度的一致性,计划管理的统一性,组织实施一体化,政府投入的主力性。
(二)“举国体制”关注度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相关的文章的数据分析发现近20年来,关于“举国体制”的研究专家学者们发表了大最的学术论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进行了论述。按照主题检索方式,以“举国体制”为检索词进行检索,从1992~2012(2012并非全年文献)的20年间,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出文献6858篇文献。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对“举国体制”的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2008年以后,数量陡然上升,这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关,奥运会结束以后,关于怎样改革竞技体育“举国体本文由收集整理制”的研究已成为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李娜单飞夺得网球大满贯后,竞技体育是否该“单飞”,如何实现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成为争论的焦点。
二、“举国体制”的优势
(一)举国体制”最大的好处是能集中精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统一行动,集中力量,快速高效。这种体制有利于重大问题的解决。北京奥运会的完美举办,”举国体制”可谓功勋卓著。北京奥运会如此庞大的交通、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倘若没有倾全国之力,集结中央和各地方的支持,很难举办的这么完美。在巨大灾难面前,如汶川地震,举国体制显示出了强大的制度优势。“5·12”汶川特大地震,受灾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西班牙国土;受灾人口3000多万,比北欧五国总和的人口还要多;地震破坏程度堪称建国来之最,重建规模与难度也是世所罕见。举国体制以强大的资源调动能力,灵活的政策创新,举世独创的对口援建方案,用两三年的时间完成初步的灾后重建工作,上海当时援建都江堰总计117个项目,投入资金达到82.5亿、人员大约1.2万,其中80多个农民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是全部一次性到位的。灾后重建工程能带来如此多的项目和资金,原因是其地方政府手里掌握了足够的资源,集中的资源能够被迅速投放到灾区。出在巨大的灾害的面前,灾区“交易条件”忽然降低,自救力量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时举国体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由政府出面调动资源,进行干预。相形之下,1995年日本神户阪神7.3级大地震,用了将近l0年的时问才恢复重建。这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二)“举国体制”这种特定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实现特定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即所谓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可以保证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科研航天医药方面,“举国体制”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我国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神舟飞船系列的成功发射,探月工程的完美实现,这些举国体制下的成果对我国的军事、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功不可没的。
三、“举国体制”存在的弊端
篇7
摘 要 近些年来,小学体育课程出现了较大的改革,有教学内容、竞技运动项目和学习方式上的不同程度的改变,一切的变革都是为了使小学生能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在教材之外发挥体育教学的多重功能和价值。体育教学课程氛围的营造离不开体育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对正在成长的小学生进行体育的锻炼,以满足他们的身体需要和兴趣爱好。
关键词 务真求实 体育 课堂教学
一、 引言
小学体育教学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好动,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小朋友,兴趣和好奇心都较强,常常把兴趣爱好当成学习的动力。所以,体育教学方式应该紧紧联系小学生的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要在娱乐游戏中领会体育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 确立正确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小学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的加强体育工作,设计更多的娱乐活动,在娱乐中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坚持锻炼的习惯。随着新的生活观、健康观和娱乐休闲的出现,教师应该不断加强体育教学课堂的丰富性,设计出对于小学生有吸引力的体育项目,适应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对小学生体育游戏、体育技能进行指导和教学外,还应该体现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育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从健康理念出发,从生理、心理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在体育的教育过程中要扩大视野,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和身体和谐成长。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适应21世纪人才素质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的综合和专业素质是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体育娱乐游戏,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进行学习,充实和完善自我,让自己有更多的创新的教学方式给小学生带来更多的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效果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教师素质的提高对营造较好的课堂氛围和进行和谐、健康的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正是好玩好动的年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在于保护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他们对体育活动和游戏产生更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的加入有趣的体育游戏,不仅会使体育课堂的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而且对于学生开发智力和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都是有好处的。目前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竞赛和游戏的方法来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创造出了比较热烈的体育氛围。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避免了竞技训练的枯燥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增添了不少乐趣,真正实现了玩中学,玩中乐,让小学生对体育活动越来越喜欢。
四、 营造务真求实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措施
为了营造务真求实的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从多方面增强体育课程的吸引力,让小学生在兴趣中成长,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下两点:
(一)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学的游戏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著名格言,学习兴趣能够激起学习动机,使学生更有动力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身心获得喜悦。通过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项目,相比于单纯的体育竞技,更能激发出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也就能从教学中学到更多有益的东西。教学过程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却能够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自觉的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来,为今后的进一步成长做好了铺垫。
(二)及时总结和积累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这就更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详细的总结,在设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及时记下教学日志,对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器材的条件下,创造更多更好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后应该对教学进行反思,一般情况下,一个体育教师要担任几个班的教学工作,在一节体育课后对课程进行总结,并对内容进行优化,对以后班级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经验撰写成论文,不但会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而且对于下一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也是大有好处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营造务真求实的体育课堂教学不只是国家对于学校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和小学生自身的需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的好坏也极大的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体质,让他们能够收获更多的对身心有益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1):87-91.
篇8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课程 竞技体育专业 综合能力培养
体育是以人为对象的,而人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对社会人而言,不能忽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因而,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能力越来越重要。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是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不仅具备高超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广博丰厚的基础知识,这就要求高等体育教育在培养体育单项专业能力的同时,抓好综合能力培养,例如职业道德、人际交流、组织协调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等。
我校是一所以培养一流竞技体育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体育院校,在承担了赛场拼搏、为国争光这一不可替代的竞技体育特色任务的同时,还担负着普通高校教书育人的共性任务。我校作为浙江省唯一体育类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的任务。在竞技体育专业课程开设上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结合我校开设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我分析了我院开设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
1.《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
应用文写作能力因其实用性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能力和竞争能力之一。体育类高等院校的主要教学手段仍然是体育教学,我校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而体育教学也要反映当代世界体育科技发展,以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能力的培养需求。《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设置也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然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1一些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学习厌烦。
不少学生存在兴趣淡薄等心理,厌恶写作应用文。该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效果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竞技体育专业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性,因此不少人对应用文写作这样一门相对来说比较程式化的写作课程有厌烦心理,加上平时的训练任务较重,在课堂上更容易疲劳。审视这些厌学现象,并予以有效解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1.2《应用文写作》课程主观受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专业课。
竞技体育专业学生更倾向于专项训练,或者是一些和他们训练比赛息息相关的课程。而《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性、程式性往往会给学生一种错觉,致使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应用文不用学,待到用时上网找个框架把内容填进去就行,结果往往生搬硬套。另外,《应用文写作》教学缺乏与竞技体育专业的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提高竞技体育专业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关键应从《应用文写作》教学入手,研究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加大《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改革力度,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实践教学,从而提高相关的能力素质,达到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
2.改善《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针对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高等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宗旨,我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应用文写作》存在着教学方法程式化和教学内容单一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致使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在教学内容中,案例陈旧或者脱离学生的生活,没有顺应时代变化,这些都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和分析等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2.1创设情境,巧设案例,加强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三个教学项目:案例示范项目、分组练习项目、综合实训项目。先通过案例引出该堂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将学生引入需要通过某知识点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或虚设情境,或借助多媒体播放实景。如在讲解“求职函”这一节时,采取情境教学,即设置一个求职现场,由学生去布置,分相应的小组进行竞争。然后,展示文字范例,让学生对文体写作知识有初步认识,如文章的基本构成、内容要素等,再根据范例采用讨论的方式进一步讲解,让学生弄清各文体的基本特征。又如在讲解“通知”这种文种时,采用了有关体育比赛方面的一个通知的错误案例,进而引出教学内容,然后由学生撰写他们认为准确的通知,我进行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发现和培养骨干,给予信任,增加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的特点才能体现出来。这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之一。组织管理能力对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有效地处理各种关系,顺利实现既定的目标具有特殊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个人与集体之间、小集体与小集体之间、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其关系,发挥整体功能需要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
2.2加强讨论,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人际交往。当代的大学生更需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体育课堂是较容易激发学生表现欲和与他人沟通交往的地方。如何在写作课堂上激发学生的交流能力是教师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写出规范的应用文章。[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完成自己选定的或者之前分配的项目,对小组学习中产生的成果共同讨论、分析甚至竞争、辩论。小组的分配原则不以成绩为依据,而是根据所选的竞技项目,尽量将不同竞技项目的学生混合分组。因为不同竞技项目的学生往往性格特点差异较大,相同项目分成一组,可能会造成有的组特别活跃而有的组却不太想参与,不利于教学项目的开展。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和引导,具体活动由学生自己完成,那些课内不能完成的课题要引导学生安排好后续任务。如完成一份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要引导学生制订一份合理的调查计划,确定人员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确定调查方法,有条不紊地完成项目。为了保证讨论效果,要事先准备好有一定针对性的训练材料,提出有关问题供学生讨论时参考。
教学过程是由老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协作的互动过程,存在着学生个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这些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息的传递、感情的交流创造了平台。这样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可提高个体自我表达、自我形象塑造和自我评价能力,实现既让他人接纳自己,又能对他人认可。[2]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增加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将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叫“思维的知觉”。[3]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动作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清动作环节。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如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单项练习项目对某种文体进行专门训练,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竞技体育专业学生特点来要求。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训练写一份训练计划和比赛总结。或是针对写作的某一侧面进行专门训练,如写作格式训练、应用文语体训练等。教师提供材料确定目标,学生自主选择项目进行练习。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某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分析能力。进行单项练习的好处在于可使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加深对某一文体或者写作的认识,有效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能写出在生活、工作中常用的规范应用文。教学无定法,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统一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
参考文献:
[1]赵国枫.讨论式教学的应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
篇9
如果用一个词代表国内的电子竞技,那么这个词无疑是MOBA。随着近两年整个电子竞技产业的高速发展,MOBA类竞技游戏DOTA2和英雄联盟创造了太多。作为直播平台崛起的依靠,MOBA类游戏为直播平成了流量的原始积累,也塑造了直播平台几十亿的估值。一个个草根主播也好,退役选手也好,拿着老一辈电竞人做梦都想不到的高额薪水,享受着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职业选手作为电子竞技最重要的部分,自然享受到了不低于前两者的待遇。看上去一切很美好,然而仔细端倪之下我们发现,电子竞技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自身的发展却不完善。
急需加强的教练体系
教练,在国内的电子竞技中是一个一再被提起又一再被遗忘的群体。从最开始的点外卖,到后来的专门背锅,国内电子竞技教练的发展始终没有走上正轨,更别谈教练体系。无论是对比电子竞技发展较为成熟的韩国,还是对比传统体育,作为竞技体育项目之一的电子竞技,教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教练体系则是对教练工作的进一步分工。
以韩国为例,完整的教练体系大概包括主教练、助理教练、数值分析、战术指导、海外分析师等等。而教练体系中需要负责的工作,小到队员的起居、时间的安排,大到排名布阵、制定战术。事无巨细,教练体系的工作覆盖的不应该仅仅是游戏内,还包括了选手的生活。只有这样,选手才能专心地完成该有的训练。比如常常被提到的伤害计算,国内常有“退役”的职业选手爆料:韩国的职业选手,不管是否出名,其伤害计算能力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俗称的“一抓必死”。这种伤害计算能力虽然是选手的基本功,但是却要花费选手大量的时间。当然,一些细节的操作也是同样。选手的训练时间是有上限的,韩国选手因为有教练帮忙分析对手、制定战术,因此可以完全专心于游戏内的练习。这便是教练组存在带来的一个直接好处。
另外,选手不管是在比赛抑或是在练习时,其面临的往往是不对称的信息。竞技游戏的一大魅力便是基于这种不对称信息双方做出的博弈。可是在一边观看的教练却掌握了场上完整的信息。因此,即便选手赛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复盘,考虑到主观性和专业性的问题,对于不同问题的处理,也不见得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更何况教练组作为常年分析比赛的组织,其专业性毋庸置疑。
教练组的作用其实多多少少类似于老师。一个简单的比方是,对于一位智力较高的学生而言,关于书本的学习可能他自己就可以完成,但老师的存在不仅仅会加速这个过程,而且可以帮助这个过程更好的完善。
急需加强职业监督
虽然职业道德是很敏感的一点,但笔者认为这却是很重要的一点。这届S6之后,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笔者认为当前的电子竞技的职业道德急需加强和监督。比如在S6之后,国内一位著名的职业选手在直播间抱怨自己赚的太少,而这个“太少”却已经达到了百万级别。抛开对这个数字是否过高的讨论,作为8强就被淘汰的队伍,难道这个时候不应该静下心来分析自己的不足么?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两年S系列赛之后,都会有职业选手在直播间或是社交媒体上与粉丝对骂。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国内的舆论环境谈不上健康,职业选手也不是天生就是被骂的。但究其原因,更多的粉丝还是怒其不争。
除去上面提到的,选手沉迷于手游、不好好训练等传闻早已人尽皆知。虽然我们无法探寻这些消息的真假,但是从近两年国内英雄联盟整体水平的下降来看,这些传闻还是有可信之处的。拿着高昂的薪水、享受着明星般的待遇却迟迟拿不出顶级大赛的成绩的职业选手,或许更像是娱乐明星。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就是选手职业道德的缺失。作为职业选手,他们的任务无外乎两个:训练、比赛。打不过就回去练,赢了一次再赢第二次,SKT三冠王朝的建立,就是一个职业战队该有怎样表现的例子。
对于职业道德而言,也许我们不应该过多地苛责职业选手。但考虑到这些职业选手尚未接受过完整教育的背景,那么对其进行该方面的教育和监督是势在必行的。可是谈到对选手进行道德教育时,教练组的缺失又构成了一大阻碍因素。而且,职业道德的建设必然是缓慢的,对选手强有力的约束,也许见效更快。
急需改变薪酬体系
我们不谈当前选手的薪资是否过高,身价是否存在较高溢价。但是不得不提的一点是,英雄联盟项目职业选手的钱赚得还是太简单了一点。对于国内英雄联盟项目的选手而言,除去战队的薪资外,剩下的唯一收入来源就是直播。前段时间,有所谓的业内人士爆料直播平台将全面降薪,至少笔者认为这个趋势是正确的。直播平台在面临着高昂硬性成本的情况下,大部分钱都烧在了人力成本---主播的薪资上。而职业选手作为受关注度最高的主播,自然享受了这个极优的待遇。
但是,职业选手也是人。当直播带给其巨大的收益时,他会很自然的不想继续拼搏。其实原理很简单,职业体育中,永远是竞技性塑造明星,竞技性基础上的娱乐性给明星带来巨大的收益。这也就意味着,在传统体育中,一位职业选手需要通过在场下不断地训练,场上不断地拼杀,在良好的个人表现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从路人成长为明星。之后,广告也好、商演也罢,才会为其带来巨大的收入。考虑到这些体育明星大多是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练习,同时在其职业生涯中往往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成名后取得的大大高于一般水平的收入也是正常的。这个道理对于电子竞技职业选手也同样。
篇10
摘 要 核心力量是一种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是人体运动的一个“发力源”。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就是人体核心稳定性。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大量有关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成果,本文章的研究方法对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运动项目中的应用作为切入点,对相关成果进行分类总结,探讨当前的核心力量训练在我国竞技运动项目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为进一步研究与实践应用作出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核心力量 竞技体育 应用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欧美学者将主要用于康复领域中的身体核心稳定性训练扩展到竞技体育训练中,因此为竞技运动训练提出了新的训练理念。与世界竞技训练水平相比对,国内教练员对身体核心力量训练还缺乏深透的了解与认识。身体核心力量训练是现代体能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运动训练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身体核心力量训练对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使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顺利完成基本动作和专项技术动作,而且还是运动员身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并对上下肢的协同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一、核心力量的实质及作用
(一)核心力量的实质
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人体的“核心(core)” 是指脊柱、髋关节和骨盆所在的位置,它们正好处于人体上下肢的结合部位,在运动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核心稳定性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而且协调上下肢的发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状态。核心稳定性的优劣取决于核心部位的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的力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能力。简言之,核心稳定性是指脊柱-髋关节-骨盆联合结构的稳定程度。而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工作时所产生力量的能力。
(二)核心力量的作用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运动技术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而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及专项技术动作都起着稳定和支持的作用。运动员和教练员已经认识到核心肌群对完成运动技术动作的作用,但在训练中却又忽略了对该部位整体力量的训练,如深层的小肌群和腰髋的衔接处,或者碍于方法与手段的匮乏,如加强核心部位的肌肉群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稳定性及全身姿势的正确性,而且可以稳定和强化髋部及躯干在力量转换时提供能量输出,有利于提高速度,整合与传递整体用力,并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训练领域的应用
核心力量训练的对象是人体核心部位的若干块核心肌肉,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任何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某单一肌群就能完成的,它必须要动员许多肌肉群协调做功。核心肌群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从训练学的角度来讲,对运动员实施核心力量训练的目的为了提高专项力量,进而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因而核心力量在不同项群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项目中的应用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型性的竞技能力特点是在最大力量的基础上重视快速力量的发展,突出力量的速度技术相结合。如在投掷项目中,运动员强有力的核心肌群所产生的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下肢配合达到一定的协调性,有效地加快力量的传递和专项动作的完成,从而整体上提高运动肌肉能量输出的实效性。所以要求投掷项目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身体平衡的控制能力,加强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有利于改进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提高运动成绩。
投掷项目核心力量训练可分为以下方式:穿插采用仰卧起坐、仰卧挺髋、原地跳起两腿分开手触脚、仰卧屈腿左右摆动、侧卧腿夹瑞士球侧摆、3 分钟高胎腿,100 米跨步跳、150-200 米后蹬跑、50 米多级跳、20 厘米左右高度台阶跑等以及上坡跑等练习方法。
(二)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目中的应用
在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目主要包括短距离的竞速项目,这类项目的训练中对运动员的力
量素质以及肌肉的快速反应和快速动员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国内传统的短跑项目训练理念与国外先进训练理念上存在的差异导致了运动员身体形态上的差别和运动成绩上的差距。短跑项目是以追求速度为目的,而且要求身体各运动链协调配合,各肌群协调发力。短跑运动员的核心肌群在跑动中是核心运动链,担负着保持平衡、稳定重心、传导力量的重要角色,对上下肢的协同工作和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可分为以下方式:采用肋木举腿、俯卧背翘起、橡胶带摆动高抬腿、仰卧两头起、橡胶带车轮跑摆腿等方法进行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根据训练的侧重点来选择相应的训练手段。训练时以分组比赛的形式练习,增加训练的娱乐性,练习的密度和负荷要以做到力竭为准。
(三)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中的应用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主要包括中长距离以及超长距离的走、跑、游、滑和划的所有项目,这类项目主要的特点是不仅需要保持高度发展耐力水平,同时还要提高其速度水平;在保持高度发展专项能力的同时,提高全面训练水平。
如游泳是一项开展在水中运动产生的力和其在陆地上运动具有很大的差别。运动员的头与脊柱会形成一种自然的S形状,在水中时,为了获得更小的阻力及更快的速度就应当将这种身体的S形状转换为一条直线,这种姿势能够使运动员在水中令身体肌肉获得最大程度的放松,使运动员更有利于发挥自身力量。由于运动在水中会承受更多的力,所以运动员就需要保持合理的姿势来保持自身在水中的平衡。游泳核心力量训练可分为以下方法:
1.单人无器械练习
此类练习适用于训练初始阶段,目的是使运动员体会核心肌群发力过程,并学会初步控制身体。例如:俯撑桥动、侧桥和仰桥练习等。
2.简单器械练习
此类练习方法中运用最多的是平衡球、平衡板及瑞士球。这一类型的器械进行力量练习,使核心区域深层肌肉参与运动,以便躯体能更有效的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例如:双腿置于平衡球上的身体稳定性练习、悬吊式训练方法等。
3.复杂器械练习
此类练习方法一般适用于核心肌群能力在中级以上水平的专业运动员,他们都经过了初期的徒手或单一器械的训练,能较好地控制身体。例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及躯干扭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等。
4.不平衡状态下的负重力量练习
此类练习方法要求较高,在不平衡状态下的双人练习可有效提高运动员不稳定状态下的核心控制能力和整体发力水平。该练习方法―般使用自由力量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例如:运用平衡盘的负重练习等。
(四)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中的应用
从事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各项技术的基本,同时也是比赛中运用技术和完善战术的前提。该项群的重点素质包括移动速度、挥臂速度、灵活性和耐久力等,排球、羽毛球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弹跳力。
如排球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的准备、移动、取位、击球等动作都不是仅靠某单一肌群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动员许多肌肉群协调合作。核心肌群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而且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排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一般采用静力性练习,可以分为以下方法:
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
此类练习适用于训练初始阶段,目的是使排球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例如:仰卧挺髋、仰桥、单臂俯撑控腹、静力两头起等。
2.使用单一器械进行练习
此类练习的训练目标是不仅使躯干深部肌肉层参与运动而且在运动过程中躯干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例如:利用平衡球、平衡板和悬吊绳等不固定轨迹的训练器械上进行力量练习。
3.运用综合器械进行练习
此类练习增加了练习的难度,要求能良好的控制身体,并使躯干在运动过程中躯干处于正确的身体姿态。例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种形式的练习等。
(五)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目中的应用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目要求运动员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是此项群的主导运动素质。速度素质和爆发力是决定该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此类项目对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要求较高,对该项群项目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是十分必要与可行的。如跆拳道比赛过程中提高运动员核心力量,不仅能增加对对手的击打效果,还能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抗击打能力。跆拳道比赛中攻防转换节奏快,需要运动员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当产生应激反应时,躯干部核心力量是由外向内收缩,腹腔周围的肌肉群迅速收缩形成保护层,以抵抗外力的冲击。所以整个身体核心区域的稳定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的速度、力量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如果躯干部深层核心区肌群力量加强,能使运动员在腿法技术的不断变换运用中保持身体重心稳定,并在实战过程中起到威慑对手,克敌制胜的重要作用。跆拳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可分为徒手练习和器械练习法。在徒手练习法中的仰卧起手抱膝举腿、仰卧提臀抬腿、侧卧踢腿、侧卧肘关节支撑顶髋、屈臂俯卧内收腿伸手支撑。在器械练习法中的仰卧两脚拉瑞士球、仰卧单腿压瑞士球交叉腿、侧卧单肘支撑夹球、俯卧瑞士球单臂单腿支撑、两腿压球单臂支撑、仰卧屈腿夹球转髋、单腿弓步滑行。
三、结论与建议
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体能主导类的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核心力量训练能够加强运动中躯干的稳定性,增加核心部位肌肉的耐力。其次,核心力量训练能增加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力,提高运动时从核心部位向四肢及其它肌群的能量输出,机体里的深层小肌肉的力量能力加强,在肌肉收缩的同时可减少对关节的负荷,能够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由此可见,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教练员应该根据运动员的自身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加大难度及负荷,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使运动员在竞技水平发挥出更高的实力,取得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秋亚.核心力量训练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研究进展[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3.
[2] 李洪玉,李宏昌.短跑运动核心力量的作用与训练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 黄继珍,赵嗣庆.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及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实践[J].体育学刊.2010.
- 上一篇:建构主义的理论
- 下一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