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取得的劳动成果范文

时间:2024-03-28 17:4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取得的劳动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实践取得的劳动成果

篇1

[关键词]劳动权;法律保障;征税权限制

[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1―0035―07

在当前个人所得税法所列举的十一项应税所得类型中,工资薪金项目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约为50%,工薪阶层构成个人所得税的最大税源,由此也引发了个人所得税“劫贫济富”还是“劫富济贫”的争议。工资薪金是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的重要体现,更是关涉劳动者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税法待遇如何,尤其引发全社会的关注。税法如何尊重和体现作为宪法权利之一的劳动权,确保工薪阶层不至于在税课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税法是否能够作为促进劳动权实现的重要工具,在当前劳动力价值日益彰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即有必要探讨税法的制度构建中如何保障劳动权的实现。

一、劳动的价值创造:劳动权税法保障的逻辑起点

税法重视的是足以表征纳税能力的实质的经济事实,关注的是个人在某特定时间内增加的财产所表现的负担能力。税收是从私人手中向国家无偿让渡的部分财产,是国家参与社会财产的分配与再分配。为保证私人部门维持并存需足以创造国民财富的能力,国家仅能从社会新增财富中参与部分价值的分配。因此,只有当经济活动使新的社会生产发生并实现总体经济提升而发生的新增价值的部分,才能作为课税对象。因此,为避免对社会生产力的侵害,防止“没收性”的税收产生税源绞杀的后果,国家征税仅可及于只有在市场交易中所创造的价值增加。凡属生产或生活要素,均不得纳入课税的范围。

长期以来财产被视为价值创造的唯一来源,在税法理论与实践中也更为关注对财产征税的限制。然而,财产只是一种“被动资产”或“消极资产”,只能发生价值的转移而不能自我增值。相反,具有增值能力的劳动力能够以所有者自身的劳动创造价值,是成为社会价值增加的最有力保障。劳动者本人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创造了自我生存所需的财富,还创造大于自我生存所需财富的社会财富。也只有与人类劳动的结合,无法实现自我增值的物质资本才能形成新增的收益。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劳动的投入对价值创造的决定意义甚至远远超过了财产的投入。知识的占有、创新和配置、使用和竞争成为现代经济中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具有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用创造性劳动,将无法实现自我增值的物质资本通过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等各种方式进行运转,这不仅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递增的收益保证着经济的长期增长。既然应以税源完整的维持作为国家征税前提和界限,财产作为价值创造的物质基础,对财产权的保障固然重要,但对劳动者个人的保障,尤其是其劳动权的保障,是对税源的根本维持与保护,对实现社会财富增加、确保国家的稳定税收,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学者则认为,财产权的赋予便意味着人类具有占有和支配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在能够支配自己劳动成果的条件下,人们便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存,才能维护自己作为人的自由和尊严。因此,限定国家对财产征税的界限,便足以保障纳税人的基本生存。但劳动权不仅保障公民获得并自主支配劳动报酬,更从根本上保障公民自由选择就业机会、保障其生命安全。尤其在当前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就业获得工资仍是大多数公民获得财产的重要手段和前提。而财产权的保障主要在于实现公民已有的财产的使用和收益,两者之间显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仅公民现有财产权应受税法保护,以自身劳动获取财产的权利更应予以保护。

得的基础在于财产的使用与劳动的消耗。由此形成了资产所得与劳动所得两大基本的应税所得的类型。具体而言,资产所得是基于私有财产权的使用、收益所取得的收入,而劳动所得则是基于劳动权、工作的施行而取得的报酬。一贯以来,私人财产被视为人类划定自身生活领域并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基础,财产权也进而被赋予维持人类生存和维护人类自由的价值意蕴而倍受推崇。在工业时代中,私人财产投资所形成的物质资本被认为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要素,是社会新价值得以创造的基础,因此,财产权的保障在立法中尤受关注,不仅在私法领域对私人财产权加以规范和调整,在税法领域更以财产权的保障形成征税的限度,由此形成了对资产所得的“半数理论”和“最适财产的课税理论”。

相比较而言,同样作为基本人权之一的劳动权,在税法上所受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财产权,对劳动所得是否与资产所得同等课税、劳动权在税法中如何予以保障一直有所忽视。劳动权对人类生存的意义绝不逊于财产权。劳动权维系生存也谋求发展,“劳动权不仅是公民获得财产的最基本途径,也是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方式”。劳动作为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是其获得财产的最基本途径,是实现生存权的一般手段,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就在最低意义上保障了劳动者的生存。劳动权的实现确保劳动者的生存与生活,确保劳动者安全、健康地生存且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并以其稳定的经济收入,从事学习、社交、旅游等活动,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基于劳动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何确保公民能够在自由选择职业的基础上,获得并自主支配基于劳动提供而取得的报酬,满足其生活的需要,便成为税法上同样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劳动权税法保障的实现路径

劳动权的确立,既是劳动者作为个人存在的需要,在税法上亦关系个人所得税税源的维持,因此,即有必要探究劳动权的属性与权利内涵,以选择确定其税法保障的实现路径。

(一)劳动权的双重属性与税法保障的路径选择

劳动权是指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具有求职愿望和劳动能力的公民为维持其生存需要,始终享有从社会平等获得职业技能、实现有偿劳动就业愿望的机会和保障及在社会经济组织中进行劳动时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权益。劳动权的属性,一直存在自由权与社会权之争。劳动权的自由权说认为,劳动权是劳动者自我实现的权利,其目的在于排除国家对劳动权的干涉。劳动权的社会权说则认为,劳动权的实现依赖于国家提供的保护和政策扶持。上

述对劳动权属性的认识,实际上都是有失偏颇的。由于劳动力与劳动者的不可分离,具有高度的属人性,这就决定劳动力的拥有与使用属于劳动者的私域问题,基于劳动力的所有权及其使用自由所产生的劳动权自然具有自由权属性。但劳动力的使用不仅关系劳动者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维持和存续,国家必须确保劳动力与物质资料的及时结合,并确保在此过程中劳动力拥有者的人格、人身及财产利益的得失,由此必然形成国家对劳动权的保障义务。因此,劳动权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

劳动权的双重属性决定了税法保障的基本路径选择。劳动权的自由权属性决定了劳动权具有对抗国家征税权的功能,要求国家征税权不得形成对劳动权的不正当干预,确保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展示和发挥。国家选择对劳动成果进行征税时,应当首先为个人预留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物资,并保证在该财产范围内,劳动者仍足以自由选择及支配所拥有的劳动力。劳动权的社会权属性则要求国家应当以税收鼓励或促成劳动权的实现,以税收利益诱导企业尊重并创造劳动权实现的条件和环境,对就业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保护和帮助。

但劳动权的双重属性并非是完全并重的。“在现代这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为确保自由权体系能够存在下去并且能够有效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社会权就成了对自由权的一种补充物,一种必不可缺的新的法的规范”,劳动权的社会权属性是自由权的一种补充和保障,是以自由权为基础所萌生的“类权利”。正因为如此,以国家对劳动成果的征税范围的限定,应当是劳动权税法保障的首要之义,以确保建构足够的机制,使劳动者得以不受阻碍、自由的使用劳动力并享受劳动成果。即使国家以税收为工具对劳动权实现予以保障,亦应当存在必要的限制,不宜形成对劳动权实现的过度强制。在所采取的税收措施中,应当符合目的、手段间的比例原则,仅在劳动者无法自我实现或自我实现具有严重障碍,且采取税收手段对市场与市场的侵害最小时,国家才能以税收手段干预、介入劳动权的实现。

正是劳动权的双重属性及其顺位决定了税法保障对于劳动权的实现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政治国家与市场社会①的二元架构下,国家、社会与个人对于劳动权的实现具有不同的意义。但相较而言,劳动权实现对市场社会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权利。国家不能自行参与市场经营,这决定了它在提供就业机会和改善就业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极为有限。由于劳动关系确立于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劳动关系确立与否以及劳动关系确立后如何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和使用,其决定权均在于用人单位,这也决定了劳动权实现的主要义务主体为用人单位,而非国家。因此,国家以行政命令管理方式保证劳动权的实现,固然有其必要,但无法达致最佳效果。相反,适应市场机制的价值规律,以税收利益为’诱导,促使用人单位实施有益于劳动权实现的行为,对于劳动权的实现无疑更具有积极的意义。税法的保障更有利于确立以市场社会为主体、国家为辅的劳动权实现机制,国家尽量以税收利益的安排促使用人单位履行保障劳动权实现的义务,只有在用人单位无法达成立法的最低要求时,国家才予以介入。税法的诱导使得国家对劳动权实现的直接干预和介入有所减轻,劳动者能够在整体就业环境因税收诱导而有所改善的前提下,自主决定劳动权的行使,实现平等的就业机会,亦更符合劳动权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的权利实现机制。

(二)劳动权税法保障的立法尝试

1.以税收优惠保障就业权的实现

为了保证特殊人员的就业权,尤其是劳动能力存在一定障碍的人员,国家往往规定了税收优惠措施,以增加其就业的机会。对于自主就业的人员,国家给予其直接减免税的待遇。如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6号)和《关于延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3号)的规定,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

同时,国家为鼓励企业向在就业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力的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对吸纳上述人员就业的企业也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30条的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此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下浮动20%。

可以说,国家一方面通过直接税收优惠鼓励个人自主就业,另一方面对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其吸纳特定人员,从而保障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员能够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

2.以税收优惠促进劳动安全权的实现

劳动安全权是劳动权的重要内容,是指用人单位应当避免或减少职业伤害,确保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为此即要求用人单位必须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但对于企业而言,利润最大化是其从事经济活动的首要目标,提供安全的劳动条件和设备往往必须服从于经营活动的整体收益一成本的考虑。在满足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后,企业往往怠于采用成本更高但更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设备和条件。为促进企业积极使用安全生产设备,积极采取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保障本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所得税法》第34条专门规定,企业购置安全生产的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3.对社会保障费不予课税保障社会保险权的实现

为了保证劳动者在失业状态或退休状态仍能享有自我发展的物质条件,国家不仅强制企业和个人缴付社会保障费,更对所缴付的费用给予免税待遇或允许其进行税前扣除。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5条的规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个人实际领(支)取原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这在很大程度上均减轻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使其缴付的社会保障费成为其处于未就业状态时的重要生活来源。

除在税收实体法中,通过税收优惠对劳动权的实现予以鼓励和促进,在税收程序法中则肯定在企业破产清算程序中,工资和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可以优先于税收

债权得以实现,作为《税收征管法》第54条税收优先权的例外。这也是在国家征税权实现中对劳动报酬权予以保障的重要表现。

三、劳动权税法保障的制度缺失

(一)工薪所得的9级累进税率加重劳动者的税收负担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按其数额大小划分为5%~45%的9个等级,对每个等级分别按其相应的等级的税率计征税款。工薪所得数额越大,所适用的等级税率越高,反之,税率越低。从表面上看,工薪所得的累进税率是纳税人税收负担能力差异的结果。然而,量能课税原则并不必然要求工薪所得的累进税率,量能课税原则只是要求负担能力较高者应比负担能力较低者,按比例支出较多的税额而已,并不要求应累进地多加支付。川累进税率的设置是基于国家收入分配的考量的,目的在于将总收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进行分配。但累进税率本身即意味着差别待遇,纳税人对此有着本能的抗拒心理,高额的累进税率尤其强化了压抑效率的机制,将破坏人们工作的积极性。由于工薪所得是纳税人所投入的劳动力价值的体现,劳动力价值越高,工薪所得便应当越高,这是劳动权的应有之义。在9级累进税制下,拥有较高劳动力价值的纳税人却无法取得与其劳动力投入相适应的税后所得,这也将构成对劳动权的违反。

在当前我国采用分类所得课征模式下,工薪所得的9级累进税率对工作的替代效应更加明显。以工薪所得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纳税人以低收入者居多,高收入者大多以“管理、技术、投资参与分配”的所得项目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但由于工薪所得适用9级累进税率,其最高边际税率为45%,而除生产经营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为35%外,其他以“管理、技术、投资参与分配”的所得项目的边际税率仅为20%。当高工薪所得的纳税人因累进税率的适用而导致税后收入远远低于取得相同数额的其他类型所得的纳税人时,便可能不得不放弃工作而选择闲暇或进行资产的投资。不仅如此,在以工薪所得以外的其他收入为主要来源的高收入者中,由于其收入取得的多渠道和隐蔽性,其应税所得实际游离于税收征管范围之外,尤其在当前我国税务机关征管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以工薪所得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高收入者,由于工薪所得支付的稳定性和周期性,税务机关得以掌握所有的课税资料,加上工薪所得的代扣代缴制度,其所得大多都能够足额缴纳税款。由此所决定,工薪所得的实际税收征收率也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所得。

因此,无论是现有的纳税义务的实体制度的设计还是征管能力的现状,都决定了工薪所得承担的税收负担远远高于其他所得。纳税人的劳动力价值越大,工薪所得数额越高,税收对其劳动权行使的强制便越高,不仅违背劳动自由权,更不利于劳动力的社会价值的创造。

(二)现行费用扣除制度不利于劳动力的形成与价值提升

从当前费用扣除制度来看,无论工薪所得数额如何,均只允许扣除2000元的标准扣除额,作为维持其个人及家庭的基本生活。反观其他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如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其所得取得所支出的费用均得以据实扣除。即便是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或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其可扣除费用的数额亦随收入的提高而有所增加。一般而言,个人所得税中的费用扣除一般包括经营费用和生计费用的扣除。有学者认为,对工薪所得而言,由于工薪所得者均为单位就业者,所在单位已经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因此,并无经营费用扣除的问题,而仅有生计费用的扣除。然而,劳动者在完成工作时,必然发生一定的交通、通讯等费用,这些费用亦为“工作完成所必要的条件”,但根据《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的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交通费、通讯费补贴本为劳动者因工作而发生的费用所获得的价值补偿,一旦被纳入所得课税范围,亦将大大加重劳动者的税收负担。

此外,人作为人的存在是其从事工作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生计费用亦可视为个人从事工作所支出的“经营费用”。当前的费用扣除制度仅仅关注了个人及其扶养家属的基本生活维持所必须的费用,却忽视了在劳动力长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物质消耗。在现代社会中,劳动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教育和培训,劳动能力越高,所需要的物质投入便越大,如健康设施和服务、在岗培训、正式组织的不同层次的教育、企业之外的各种学习计划项目以及个人及家庭根据工作机会变化而发生的迁移。劳动能力的此种物质消耗必须贯穿于劳动者的整个工作期间。除基本生活消费之外,形成和发展劳动能力的物质消耗不仅是劳动权实现的前提,更是劳动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因素。当此部分费用支出无法作为税前扣除时,一方面,将使工薪所得不得不以“非净所得”进行课税,纳税人真实的税收负担能力无法得到准确的衡量,另一方面,劳动能力高的劳动者必须适用9级累进税率而缩短与其他低收入者的收入差距,却无法扣除在劳动能力形成过程中所消耗的巨额费用,同样将形成对劳动权实现的巨大障碍。

(三)资本所得的过度优惠形成对工作自由权的干预   在当前的立法模式下,资本所得不仅边际税率远远低于工资薪金所得,更得以享受诸多的税收优惠,使得其整体的税收负担水平远远低于工薪所得。其中,个人投资买卖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所取得的差价收入可以享受免税待遇。储蓄存款利息自2008年9月起也作为免税所得。自上市公司所取得的股息和红利也能够享有减半征收的优惠。相反,工薪所得必须适用9级累进税率,却几乎无法享受任何的税收优惠。由于工作所得在当前的税制结构下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对同一纳税人而言,工作与资本投资相比,将面临更高的边际税负。从社会整体来看,劳动者的劳动在创造全社会得以分享的社会财富的同时,却必须承担远远重于资本投入的税收负担,而资本投资无法创造新价值却得以保留更多的税后收益,这将产生“惩罚劳动、奖励投机”的效果,这将扭曲纳税人进入劳动市场就业和作出职业选择的决定,大大降低实体经济的生产或劳动的积极性,必然对纳税人选择工作或投机形成一定的强制,促使纳税人放弃工作转而专门从事金融资产交易,从而干预纳税人选择经济行为的自由。

四、劳动权的权利内涵与税法保障措施的选择

从根本上看,劳动权并非单一的法律概念,而是一项综合性权利,是一个包含多项权利内容的权利束,形成以自由择业权、获得就业援助权、劳动报酬权、休息权、职业培训权、职业安全权、劳动保护权、民主管理权、团结权、社会保险权、集体谈判权等一系列的具体权利。因此,劳动权既包括了物质性权利,也包括人身与人格性的权利。不同的具体权利

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其实现方式各异,因此,也对税法保障措施的选择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物质性劳动权利的税法保障

劳动是实现生存的一般手段,劳动的客观结果是获得维持生存的劳动报酬,劳动报酬为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存条件提供物质基础,因此,物质性劳动权利是劳动权的应有之义,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险权、福利权等是其最为典型的内容。

1.劳动报酬权的税法保障

在当前大多数国家中,劳动报酬都是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应税所得,这与工资、薪金的稳定支付及由此所决定征管的便利有着直接的关系。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履行了劳动义务之后,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劳动者财产的主要来源,也是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因此,劳动报酬权与财产权在税法上应当获得相同的保障。税收的课征不仅不应当侵入私有财产权的核心,形成没收的效果,更不应当过度侵入劳动权,形成对劳动能力维持和提高的绞杀性效果。劳动者在提供劳动、行使劳动权时,享有国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其劳动报酬因此负担一定的纳税义务并无疑义。但劳动报酬既然与劳动者的生存与发展相关,仍应以私用为主,税收仅为劳动权所附带的社会义务,而不能反客为主。如税收对劳动报酬的课征,已使纳税人参与工作因无利可图而无以维续,足以削弱纳税人的劳动能力的维持与再发展,使市场上劳动力的提供已陷于停摆,则应已视为超越对劳动报酬进行征税的合理界限。因此,基于劳动报酬权的保障,税收的课征界限应当在于,在减除依法计算的成本、费用及其他负担、进行税款的缴纳后,劳动者所保留的劳动成果,仍足以弥补劳动力在工作中发生的劳动力的损耗并得以在该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并提高其劳动能力。

劳动报酬权的税法保障同时也导出劳动报酬的税负平等。有学者认为,资本所得的轻课税是基于效率的选择。由于与劳动相比资本的供给弹性较大,加上资本移动相对容易,对资本所得课以重税将会影响资本的积累和投资或驱使资本流向国外,所以相对于资本课税,劳动所得课以重税更有效率。①但从税收是为公共产品对价的观点来看,资产所得所依赖的资产维持、使用和收益取得的过程中所享受的公共基础设施、市场运作秩序等公共服务,与劳动者在提供劳动过程中所享受的就业机会与职业活动的法律保障等公共产品,两者并无实质上的差别。在收益取得中,劳动者固然需要消耗劳力与脑力,资产拥有者为维持其资产、取得收益亦必须劳心劳力。因此,资产所得与劳动所得基于所依赖的物与人的差异,在所得计算方法和费用扣除方面可以有所差异,却并不足以是资产所得与劳动所得的差别待遇得以正当化。相反,从量能课税的观点来看,资产所得较劳动或薪资所得具有更高的税收负担能力。资产本身因受财产权保障原则上不予课税,资产所得较薪资所得较为安定。薪资所得依赖个人劳动力,此可能因健康、年龄而有所恶化减少。薪资所得者须付出与其收入相对的代价,如闲暇牺牲、住居所限制、家庭照顾等。因此,劳动报酬所得即使不能享受较轻的税负,也不应当使其承担重于资产所得的税负。

2.社会保险权的税法保障

社会保险权是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等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和失业的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补充和帮助以克服社会风险的权利。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工作仍是大多数劳动者获取生活来源的重要保障,如因失业、伤残、疾病或衰老等原因而丧失工作能力和机会,那么,其生活来源也必然失去保障。为此,国家一般在劳动者失去工作机会或丧失工作能力时,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社会保障金,如退休金、失业救济金等,以保障其最低基本生活。基于生存权的保障的“最低生活费用”不课税原则,上述财产为劳动者维持生活所必需,且其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因此,不应列入课税的范围。

在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是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各自承担一部分的社会保障费用,作为未来国家提供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用人单位和个人所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实际上是未来特定期间劳动者基本生活费用的预先留存或支付,是维持纳税人在丧失劳动力或失去工作机会时维持生存或抚养家庭的物质基础,因此属于“不可支配性质”的私人生活费用的范围,同样不能代表给付能力,属于“课税的”。

(二)人身与人格性劳动权利的税法保障

劳动权的理想在于确保劳动者在创造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不丧失人身利益与人格利益,防止在就业过程中劳动者的人身权利与人格权利的侵害。具体而言,在劳动权所包含的人身与人格性权利包括了自由择业权、就业援助权、劳动安全权、职业培训权等。劳动权中的人身与人格性权利与作为课税对象的物质利益并无直接的关联,其权利的实现一方面在于他人对其权利的自觉尊重和侵害的避免,另一方面则在于他人创造一定的条件协助其权利的实现。因此,税法对其予以保障是以促使相关的主体的自觉作为与不作为,保证劳动者的人身与人格性权利的实现为核心的。

就自由择业权和就业援助权,其直接相关的义务主体主要是国家。其中,自由择业权是关于选择职业或其他有报酬活动的自由,即公民有权选择具体的劳动方式,有权根据自己的才能和爱好选择具体的劳动或工作。因此,税收的课征不得带有规制特定职业活动的倾向,亦不得以税收形成阻碍进入特定职业的门槛,否则即违反宪法保障职业自由的意旨。就业援助权则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经国家积极作为予以回应的获得充分就业机会、享受适宜劳动条件和公共就业保障的权利。对此权利的实现,在国家无法自行提供就业机会时,国家有义务以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采取各项促进就业的措施,以税收利益的让渡,对用人单位增加就业岗位和吸纳市场中的弱势劳动群体就业给予鼓励和支持,尽可能为全体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劳动安全权和职业培训权等直接依赖于用人单位的作为与不作为的人身与人格性权利而言,尽管国家在劳动法律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实现上述权利的最低标准,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职业从属性”或“服务从属性”的客观存在,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用人单位对于是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上述权利具有绝对的主导性。当用人单位基于收益一成本分析,怠于实现上述权利时,劳动者很难形成对用人单位强制。在此情况下,当国家对用人单位的行为监管不足时,劳动者的权利便将受到侵害。经济效益既然是用人单位实现劳动安全权和职业培训权的重要考虑因素,以税收利益形成对用人单位实现上述权利的行为给予一定的经济激励是促进用人单位保证人身及人格性权利实现的重要措施。在税法上,用人单位实现劳动者的劳动安全权、职业培训权等人格和人身性权利所耗费的支出,应当允许用人单位作税前扣除,在必要时,甚至可以允许其加计扣除。

篇2

摘 要 数千年前,古希腊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在极易引起革命的状况下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分配正义理论。今天,我国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日益悬殊的贫富差距。本文围绕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从分配正义的基本思想、原则、合理性以及分配正义的局限性等角度对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进行探究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拟对我国收入制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 分配正义

作者简介:聂维婷,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理学。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001-02

收入分配制度是关系着一个国家国计民生、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学领域中,分配制度是指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以及配给制度的总称。在我国,分配方式一般划分为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并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众所周知,收入分配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富差距的不合理扩大是社会动荡的最大根源,如果放任差距的不断扩大,不止影响了社会制度的权威和公正,甚至激化阶层矛盾、造成社会阶层的对立与冲突动荡,使得社会不满情绪、仇富心理滋生蔓延。可见,收入分配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最根本问题。如果收入分配不平等,就会使一部分社会成员陷入贫困,甚至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由此,对收入分配正义性的探究成为了必然。

 

一、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

在法学领域中,分配平等即为分配正义,早在古希腊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分配正义理论。该理论中最主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正义。他结合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经验教训和当时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作出了总结,提出了其独特的正义观。他认为,分配的正义是将恰当价值的事物授予有相应付出的人,一个合乎正义的政权则应该考虑到每一个收受的人的才德或功绩。由此可见,分配正义是对社会的财富、荣誉、地位等资源进行平均的分配。这就需要立法者按照合理、正义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来分配利益,分摊义务和负担。也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规则对相对应的公共资源进行分配,对于相同的情况要给予相同的对待,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对待。

 

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里,社会财富分配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要遵循正义。一般而言,社会财富的分配会存在平均和不平均两种情况,只有这种均等是位于“中点”的,才是其所主张的正义。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在分配的过程中适用下列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按照完全平等的方式来分配,即对每一参与分配者一律分配给相等的资源财富,而不论他们的条件,如贡献、需要、能力等。达到“数量”上的完全相等是这种分配方法的最终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其中的“数量相等的意义就是指个人所得的相同事物在数目上和容量上与他人所得者相等”,由此可见,这种方法追求的是数字上的绝对平等;第二种方式是要求严格按照公平的原则来进行分配,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最为倡导的方式:“根据参与分配者个人的贡献、需要、能力等条件来进行分配”——“比值”上的等量分配是这种分配方法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种相对的平等,而非前一种方法是数字上绝对的相等。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就列举出了——“只有良好的出身、自由人的身份和财富才可以用作竞争官职的理所当然的根据”。也就是说认为的正义的分配制度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分配的衡量标准需要参考的因素是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人的价值,这种价值就包括了公民的血统、公民的财富地位、本人的品质和才能等各种因素。综上,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的最终目的是不同价值的人在参与分配的时候,参与分配者获得的应该是有分别的分配,如果两人的价值是不平等的,那么他们在获取财富、权利等事物时就不能被一视同仁。

 

从当代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分配正义理论是为了避免统治者对官职和财富进行分配的时候出现不平等和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和财富有不正义的分化而提出的,与此同时,他还强调了不仅要严格禁止公职人员以权谋私,限制各种公职的任期,参与分配的荣誉也要受到相应的控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公职人员能够利用职权来谋取私利,那么腐败的现象必然会随之出现,也就是说,一个公平的民主法治社会的建立,最重要手段就是防止钱和权之间的勾结。这也是今天我们仍在追求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此外,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思想,在追求公平的同时要兼顾效率——这就是我国现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为主,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模式。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放到当代社会这个框架中仍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其一,亚里士多德提出分配正义时期,古希腊城邦实行的社会制度是奴隶制和城邦制,所以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正义观念就只是针对当时城邦的自由民,而非当时社会的全部,而今时今日在民主和人权观念的影响下,正义的范围必须涵盖到社会的每一个公民。其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其正义观并不是独立于城邦生活之外的,他认为正义与人世息息相关的。然而,到了近现代,正义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专门用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被看作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最后,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理论的核心是“比值”平等分配的原则,并分析出会影响到分配正义的因素和条件,但是这也只是亚里士多德针对特定的人或者情况进行的思考,并没有对分配正义所对应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制度进行分析,从而导致了其理论最终缺乏了独立性。

 

二、对我国收入分配的正义性研究

以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而言,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正视分配的正义性。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国家和相关机构的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我们要准确认识的是,市场经济不是既定概念般的一种社会制度,只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和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手段。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国家和相关机构的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时候发挥出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片面的追求效率,以致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顾及到分配的正义。面对这一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念我们应该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正义?

首先,在按劳分配中,关键的问题在于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区分和鉴定每个人的价值,这个标准应该由谁来制定?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主体来对劳动者的贡献进行准确的评价的同时,还应该有一套合理的公共决策机制。对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参与分配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属性和价值——在某些方面要以数量平等为原则,而其他方面则要以比值平等为原则。举个特殊的例子,脑力劳动中的知识贡献应该如何评价,如何参与分配呢?笔者认为,知识是作为脑力劳动的成果参

与分配的,也是一种按劳分配。众所周知,一般的劳动成果都有一个寿命周期,专供一人或一个社会群体使用,因而这种劳动成果就只能一次性地参与按劳分配。但是,知识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成果,从理论上讲,在有更新的知识将其代替、淘汰、推翻之前,其使用的范围、时间和次数具有无限性。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成果虽然需要一定的载体,其载体也需要复制,但知识本身是不需要再生产,不需要再付出新的劳动的,简单来说,一次性的脑力劳动成果,可以无数次获得报酬。这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实现正当必须要在某些方面以数量平等,而另些方面则以比值平等为原则。

 

另一方面,在按资分配中,我国目前最为迫切的是找到一个方案来解决如何平衡资本和劳动间的关系,如果一味地为了使利益得到最大化,使得分配偏向资本家,则会牺牲劳动者的利益。这其中最为激化的一个问题是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工资差距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念,分配的正义在于依据公平原则来分配,即根据参与分配者个人的贡献、需要、能力等条件来进行分配。那么,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贡献和能力就成为他们参与到分配中的“资本”,而企业领导的工资收入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高于企业员工,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员工的“资本”价格就低于企业领导,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这样的收入分配就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念背道而驰了。实践中,构建和谐的分配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课题,只要有劳资双方存在的地方,劳资矛盾便无法回避。正视并化解劳资矛盾,对资本和劳动二者的关系进行良好的辨识,平衡劳资利益分配,才能使劳资关系得到平衡,使得效益达到最大化。

 

三、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旨在避免古希腊社会在官职和财富分配方面出现不平等的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城邦公民在地位和财富方面出现分化而提出的。其理论强调应禁止公职人员以权谋私、合理管理各类荣誉的分配以及限制各类公职的任期。即有一个能体现公共利益的优良政体、有权力制衡的机制以及必须实行法治。可见,防止权力的滥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如此,政府才能充当公正的裁判者的角色,最大限度使弱势群体获得其应有的利益,政府机制才能呈良性运作,从而能建立起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比值”相等的思想,要求兼顾正义的同时,也要兼顾效率,体现出公平、应得的原则。实践表明,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正义是被允许有差别存在的,这是因为如果人们刻意地去追求绝对的一致,这样反而会对社会的和谐和进步造成的不良影响。目前,我国人民的收入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以劳动为取向的收入,即按劳分配的同时,也要尽量兼顾到其他以合法形式取得的收入,做到这两方面的平衡。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把分配制度的调整放在首位,逐步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各方才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利益,社会最终才能良性运行。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以“初次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指导精神,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注释:

原宗丽.试析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启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

篇3

关键词:探矿权;知识产权;权利属性

一、从探矿权的概念探析其知识产权属性

1.1探矿权的字面解释

根据辞海的解释,“探”一字有摸索、探测、寻求之意。由此可见,“探”作为一个实意动词,本身就蕴涵着一种创造性智力劳动的意义,经过“探”所产生的劳动成果,理所当然应该是一种智力成果。因而探矿权,顾名思义,即是指基于摸索、探测所取得的有关矿产资源信息、技术等成果而享有的权利。对于“探矿权”这一概念的字面含义的理解,可以比照“着作权”这一概念来解释。“着”的字面含义可以简单理解为撰写,它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作”即作品,也就是“着”这一劳动所产生的成果,二者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着作权,是指作品的创造者对其创作完成的作品所享有的权利,视为知识产权的一种。由此可见,探矿权的组词结构与着作权类似,字面含义也符合知识产权所保护的智力成果的特征,因此应纳入知识产权的范畴。

1.2探矿权的法律含义

理论界在对探矿权进行定义时,依据其定义时涵盖的具体权利内容的多少不同,有三类观点。一是狭义说,该主张的代表就是1994年3月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在金瑞林先生主编的《环境法学》介绍了这种观点,江平先生主编的《中国矿业权法律制度研究》一书中也持这种观点。该观点仅着眼于“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即勘查权,对探矿权的界定相对狭隘;二是保守说,如崔建远先生认为:探矿权是指探矿人在已经登记的特定矿区或者工作区内勘探一定的矿产资源,取得矿石标本、地质资料等的权利。三是广义说,探矿权是指权利人根据国家法律在一定范围、一定期限内享有的对某地区产资源进行勘查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广义说实际上既包括了勘查权、取得矿石标本、地质资料等权利,还将“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的权利”等收益权能涵盖其中。从我国目前《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中规定的探矿权人所享有的具体的七项权利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来看,“广义说”对探矿权所下的定义是较为准确和完整的。

因此,探矿权可以定义为:探矿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在一定期限和一定范围内享有的对某地区进行勘查并基于勘查成果而获得一定收益的权利。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探矿权的权利人取得矿石标本、地质资料等权利,实际上是对其智力成果的享有权,而“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的权利”即是对其智力成果的使用权,与知识产权制度中知识产权人享有的权利完全吻合。

二、从探矿权的特征探析其知识产权属性

首先,探矿权具有较强的法律规定性。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探矿权是因申请而取得的,申请人作为探矿权的主体,其主体资格具有法律规定性;探矿权作业的范围是许可证规定的区域,不能超出这个区域,如果确实需要超出,要进行变更登记,探矿权的行使范围也具有法律规定性;探矿成果的转让和公开性、直接支配性、强制使用性、时间存续性,特别是它的财产性,非法律明确规定难以实现。

其次,探矿权具有专有性。探矿权是政府对探矿权人的一种行政许可,不允许其他主体未经许可而进入划定范围内进行矿产勘查工作。探矿权具有排他性,设置探矿权的最初动因就是避免不同主体在同一区块同时进行矿产勘查的重复交叉现象。探矿权若无特别约定专属于探矿权人所有,具有专有性。

最后,探矿权具有差异性。探矿权设置的程序、许可权限和尺度,对不同矿产种类有不同规定。由于矿体(床)的隐蔽性,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体(床)赋存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地质认识的有限性,不仅使探矿具较大的风险性,也使探矿过程往往有一个多次反复认识的过程。探矿发现率的高低,对地下情况描述的准确与精确程度,与探矿者掌握地质理论的多少,经验是否丰富,探矿工程部署是否得当,信息采集、提取的技术是否先进,辨识能力的强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探矿权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三、从探矿权的客体探析其知识产权属性

1探矿权的客体不是物,因而探矿权不是物权

物权成立的前提是对物的占有,没有物,就一定没有物权的存在,且此处的物,是指能满足人的需要,能为人所支配和控制的实在物质对象。有人认为探矿权的客体是矿产资源,因而探矿权属于物权。这种观点是不堪一击的。如果是物权,那么当探矿权人取得这项权利的时候,他就应该开始占有、支配作为客体的矿产资源,享受其所带来的利益,然而根据现行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探矿权法律关系在申请人经批准取得矿产资源这一法律事实发生时就已产生,勘查许可证的颁发,确立了探矿权人的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可见此时探矿权人对矿产资源。

并未实际占有,也不可能实际占有,更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和行为对此进行直接的管领、支配、并享受其利益。显然探矿权不可能具备物权的绝对性、支配性、一物一权等特征。

2探矿权的客体是地勘成果,因而探矿权具有知识产权属性

探矿的本质是探矿权人对某一区块投入信息(即理论、经验、对前人成果的认识),采用适当的手段、方法、技术采集新的信息(表现为地质描述、图形、数据等),对信息进行理性思考,加工组合成新的信息,而形成的各阶段普查或勘探报告则是信息的表达。由此可见,关于矿产资源的信息及其表现形式——勘查报告,即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是探矿权的客体。地勘成果具有知识产权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勘成果可以作为发明创造受到专利权保护。地质勘查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往往要选用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过程,也属于地质勘查的范围,其中如果有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技术方案,完全可以申请专利,作为发明创造受到专利法保护。

其次,地勘成果权可以作为作品受到着作权的保护。着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要求具备独创性和可复制性。成果地质资料中相当一部分符合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的文字报告、分析图表等,属于文字作品和图形作品,其表达形式受着作权法保护。《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或者着作权的地质资料的保护、公开和利用,按照保守国家秘密法、着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可见,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法规也承认部分地勘成果的作品性质。

再次,地勘成果可以作为商业秘密受知识产权法保护。构成商业秘密要符合信息性、未公开性、实用性和保密性等条件。地勘成果(也称“地质信息产品”)从概念和构成条件上讲,除去已经公开的部分,受到着作权、专利权保护的部分,其它相当一部分信息都可以纳入商业秘密的保护范畴。这些信息不为公众所知,具有实用性和商业价值,实践当中地勘单位和国家地质资料管理部门也多采取保密措施不予公开。信息所有人依法享有商业秘密权。

探矿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一种科学发现,是对矿产资源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矿产勘查成果是探矿权人的创造性劳动—科学研究成果。探矿是发现矿产资源信息的过程,探矿权的目的物是矿产资源,探矿权的客体是勘查成果,是矿产资源信息及其载体,目的物与客体分开,正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特征之一。明确探矿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对于维护探矿权益、促进矿产勘查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蒋承菘.地质矿产行政管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国土资源部[J].矿产资源法修改研究报告(内部资料),2004,(12).

篇4

1.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现状概述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在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进行,故而我国在对外文化贸易起步较晚,在2010年后国家才开始推行多项政策发展壮大多地方的地方特色文化事业。总的来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虽然起步晚,基本上白手起家,但发展速度快,前景广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0年的《关于国际文化发展事业统计分析》显示,自1995年起,中国文化事业同文化贸易的发展已初具雏形,同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并列为世界文化贸易5强。在2009年的国家公布的对外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境外商业演出团组约为462个,演出场次达16373场,获得收益约为7685万元,图书版权的进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1下降到2009年的3.4:1,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已经跨出国门,在外国收视率高达85%。这些数据都彰显着中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吸引着国外的贸易欲望,与此同时,独具民族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文化品牌进一步推动对外文化贸易事业的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事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态势迅猛。当然,文化贸易发展速度迅猛是骄人的成绩,但发展过快也避免不了忽视某些发展细节。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总数量有所增加,对外文化贸易空前繁盛,但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同时我国文化文化贸易事业中也凸显较多的问题,严重动摇着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

2.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问题分析

2.1文化贸易结构凌乱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外贸易事业发展迅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98.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2.2知识产权保护不周纵观文化产业的各行各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都属于知识结晶,都在知识产权的保护范畴之内。目前,社会上多数行业存在以次仿正谋取暴利,其中以文化行业最盛。以影视产业为例,一张空白的光盘售价不过几元钱,但一旦记录影片视频后便可达数十元,所增加的价值便是智力劳动成果所具有的价值,但一张盗版碟往往比正版便宜的多,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其质量相差无几,故而价格驱使他们购买盗版,这便使得创作者利益受到侵害。长此以往,便会打击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使得文化事业的繁荣被彻底打破。中国大部分地区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基础不够完善,执法力度较弱,同时司法诉讼阶段原告举证的责任太重,人们认识也不够到位。因此,在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保护创造人群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

二、推动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

1.加快文化贸易体制改革

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开放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的开放,开放的脚步对于未拓展的新兴领域不免畏惧,有所迟疑,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入世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需求,深化改革完善我国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的政策系统和法律体系。通过借鉴国外对外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加快完善文化贸易体制改革,针对性的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与国际文化贸易市场接轨。

2.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教育

知识产权维权教育是保护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力不受他人侵害的法律性教育。该教育可以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权益提供法律保障,从而可以充分调动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教育手段使人们明确了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传播是基于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的,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令生产建设更为便捷,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切实保障了发明创造人自身的权益。因而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教育是保护文化等无形产品发明创造人切身权益的最有效途径,只有明确了知识产权的法律维护机制,发明创造人才能切实维护自身智力成果,增强智力成果内涵,鼓励更多人的参与到智力创造队伍中来,这样才能保证文化事业的繁盛。

三、结论

篇5

关键词:弱智儿童;劳技教育;探索

劳动和职业教育是残疾儿童实现全面发展,将来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手段,是培智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普遍应用的技能。基于弱智儿童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通过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手工艺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等途径,使弱智儿童养成劳动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为日后进入社会、进而自立于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几年来,我校在对弱智儿童的劳动职业教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

低年级(1-3年级)阶段以自我服务为主,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弱智学生的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每个年级约安排16项劳动技能。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每学习3-4项内容,就进行一次综合练习。

中年级(4-6年级)阶段以学习家务劳动为主。要求学生学习管理自己的生活、料理家务,并适当地参加公益劳动及简单的生产劳动。

高年级(7-9年级)阶段,以学习简单生产劳动为主。要求学生在学习管理自己生活和料理家务的基础上,掌握一些简单的职业技术技能。

以上各年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但教师要详细记录调整原因。

二、采用多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我们主要从以下七个渠道完成教学任务:

(一)上好劳动技术教育课,这是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主渠道。1-4年级每周安排2节劳技课,5-8年级4节。

(二)在其它学科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在文化课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学生能力、强化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实践证明,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掌握,光靠学校教育是不行,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建立各种兴趣小组。我校分别设立了编织、缝纫、书法、舞蹈、剪贴等多个兴趣小组。采用了打破年级界限,按智力、能力、爱好自由选择,适当调整的方法,保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技巧,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三、遵循多原则指导劳动技术教育教学工作

(一)适当性原则。指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合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和个体本身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每一堂课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所收获。例如学习《削铅笔》一课,较好的学生要学会用小刀子削铅笔的方法;较差的学生只掌握用转笔刀削铅笔;再差的学生能认识铅笔刀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削铅笔就可以了。

(二)激发兴趣原则。由于弱智儿童缺少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兴趣。

四、建立评价体系,及时对劳技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对劳动技术教育效果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测验的内容:

1、劳动基础知识: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

2、劳动基本技能: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技能。

3、劳动态度和习惯:包括是否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劳动是否有始有终,持之以恒等。

(二)测验的形式

分理论和实践及平时表现三部分进行考核。理论考核采用笔试、口试两种形式。低年级以口试为主,高年级以笔试为主;实践考核是通过现场操作比赛的形式进行,当场打分。平时表现是以日常的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及劳动态度为主进行打分。

(三)计分方法

采用等级评定法。即优、良、中、差。三种考核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理论20分,实践40分,平时表现40分。三个分数之和达到90—100分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中等,59分以下为较差。

五、劳动技术教育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弱智儿童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有所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了劳动素质和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2、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锻炼了他们的毅力,树立了初步的劳动观念,懂得了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

3、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补偿和矫正作用。使他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扩大、加深了,感知觉和动作协调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还增进了弱智儿童与周围人员的交往,培养了交往能力,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协作等良好的品质。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实训基地 职业能力 技能型人才 建设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46-01

我校汽车专业开办于1994年,2011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实践,我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汽车实训中心建设成果,二、汽车实训中心特色,从两个方面做起引领。

通过专业改革,目前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每年招生六个班近200名学生,新生报到率达98%以上;学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0%。这些情况表明专业改革取得了成效,改革得到了社会、学生的充分认可,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协调的发展。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黑龙江省前列,2009年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校汽车专业毕业生在2009、2011、2012、2013年哈尔滨市汽车维修操作竞赛中有4人获得了第一名,并代表哈尔滨市参加黑龙江省汽车维修操作竞赛,取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极大提高了学校汽车专业声誉。目前,上海通用特约维修站、上海大众特约维修站、一汽大众维修站,哈尔滨市博能汽车维修销售有限公司都已经和我校签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协议。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是体现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办出教学特色的主要保证。我校汽车专业在教学和管理改革中,十分重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应用性人才,较早地提出了努力建立一个与课堂理论教学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想,并认真组织了实施,在校内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汽车实训中心的总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1、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实训基地建设解决了职业学校实训条件相对较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的困难,学校实训设备,实训条件的显著改善,能够解决“在黑板上写操作过程、维修工程”的学习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使一批批企业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才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2、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学校不断探索产教结合、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到学校一对一地辅导学生,为学生创造了真实实训的机会。通过“真刀真枪”的实训,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3、引导鼓励行业、企业兴办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实训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充分体现直观教学的原则,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体验职业劳动的过程,体验劳动创造,并享受取得劳动成果的乐趣。实训教学就是让学生品尝梨子滋味的教学,实训教学的目标必须实现学生与各种劳动对象的直接接触。俗话说:“舍不得布料,教不出好裁缝”,学建筑必须接触砖瓦、钢筋、混凝土;实训教学必须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是保证学生真正“入行”的必要条件。

二、实训基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对实习的思想认识,不同的学生对实习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只有学好理论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实习只不过是敷衍,因而轻视实习;有的学生认为实习是难得的放松,因而忽视实习。

1、实训时间不到一半,学生达到中级工水平,目前我国很多职业学校实训条件难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最好将实习从学校搬到企业去。实践教学难以适应职业学校技能型特色,内容陈旧,甚至有些学校把实习学生作为顶岗工人。

2、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的成绩仅从学生的实验报告、出勤次数等项目上着手,对实训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技能掌握情况等各环节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3、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培养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实训基地,而且也要有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很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由于受到经费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质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际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仍不够明确,学科型教育倾向明显,重学历、轻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对经费投入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工科专业对实训条件要求比较高,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学校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国家在职业教育上缺少专项资金和有效的政策引导。经费投入不够、缺乏实训环境等原因,也使教师队伍建设不理想,还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探讨

概括地说,应当是:面向社会需求,适应学生状况,强化职业的实用性技能教育。

1、建立实训室开放机制和实训基地共享机制

汽车实训基地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同时和哈尔滨地区各大职校一起探索新的实训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与其他职校实训基地的共享。

2、结合社会现实需要

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少讲乃至不讲过于高深的理论知识,多讲实践操作,多搞实训,偏重学技能、出能手。

3、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发展和研究多门类职业技能、技巧,进一步体现和实现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实现职业专项技能对职业工作者的全员必备性。

4、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性

职业学校中有部分学生对传统理论教学接受理解能力不够强,但他们对反复操作即可实现的技能要求,还是能够较好地达到的。部分可能有“读写困难症”的学生,在技能教育实训中,可以大展身手。

职业教育在主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开通学生提高学业水平的可能通道,使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有各自的发展机会。实现职业教育的“左右逢源”,扩大生存空间,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和积蓄力量。

篇7

软件企业健康、长远、稳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专利、商标、版权、反不正当竞争等相关的法律以及国家政策,都为权利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制止侵权行为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在具体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权利主体的确定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期案例就一起专利权属纠纷进行简单的论述。

典型案例:

2007年3月6日,被告代辉(化名)以外聘专家身份与原告达能电冰柜有限公司(化名)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1年,自2007年3月6日起至2008年3月5日止,合同到期后被告代辉即离开了公司。被告代辉在原告公司工作期间,该公司研发中心安排其与公司其他几名设计人员对该公司现有卧式电冰柜折叠门铰链进行研究和改进,经过共同努力,该团队完成了改进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制作由被告代辉完成。设计完成后,被告代辉于2008年2月26日以个人名义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专利申请,并于2008年12月10日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0820065744.1,专利权人署名为代辉。

2008年11月6日,原告公司找到被告代辉向其说明该发明创造是职务发明,可以给予其职务发明创造团体奖励,被告代辉对职务发明表示了认可,并于2008年11月10月和原告公司签订了《专利权转让协议》,2009年7月24日在原告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时,被告代辉提出异议,致使变更手续无法完成,双方形成纠纷。

原告公司认为涉案专利系职务发明,原告应是该专利的专利权人,遂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1、确认第ZL200820065744.1号实用新型专利权为原告公司所有;2、由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案例分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专利权属纠纷案件,案件审理的关键在于涉案专利是否构成职务发明创造。所谓职务发明创造,根据我国《专利法》第六条的规定,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具体包括: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三、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律师坐堂:

本案中,原告公司为了证明涉案专利属于职务发明创造,提供了《劳动合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被告代辉申请专利权的专利申请文件、谈话笔录、工作移交表及共同参加研发人员的证人证言等证据材料,法院最终认定涉案专利系被告代辉执行原告公司工作任务取得的成果,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应归原告公司所有。

该起案例提醒企业,在和单位的核心员工签定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工作内容进行约定,如果要安排员工参与其本职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必须要有相应的书面手续,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要求;其次企业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开发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样既可以防止技术秘密的泄露,也可以有效的证明自己开发完成的情况;另外企业要及时做好相关权利申请、登记、备案工作,一但发生权属争议,可以有效证明、保护好自己权利。

本案中,虽然被告代辉作为发明人或设计者之一并不享有专利权,但却依法享有署名权及获取奖励、报酬的权利。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至于奖励、报酬的方式和数额可以双方约定,或在单位的规章制度中予以规定,如果两者都没有则依法确定。这也体现了对发明人和设计者劳动成果的尊重,对鼓励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专家建议:

关于公司研发小组工作成果的权利确定问题,这其实涉及合作发明专利权的确定。根据我国专利法第八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同时第十五条规定:“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上述规定充分体现了合同自治、契约优先的原则,这也提醒相关当事人应树立合同意识,事先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减少纠纷。

黄登兰

篇8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情操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体会到枯燥的数字、机械的运算。作为我们教师要给这些枯燥的数字、机械的运算点缀上精灵的翅膀,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游而忘返,而不是望而却步。记忆公式历来被人们所公认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我们为何不能结合古代在数学研究中所取得巨大成就来感染、激励学生呢?在教学“圆周长”时,使学生了解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与直径的比率为3:1。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历史伟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的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学了这课后,同学们深深感到,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了不起。面对古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今天的我们该做些什么,是止而不进,还是奋勇开拓?相信我们的学生心中都有一团火,那是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之火;那是立志取得更大成绩的自强不息之火。

二、在数学教学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学习数学,就像攀登楼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知识的取得是积累的结果。要攀登到楼顶,第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第二要有攀登的技巧、方法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对学好数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养成勤劳、刻苦的好习惯,计算能力才会有所提高。学习,一半是学,一半是习,何为“习”?学过后在温熟,反复的学使之熟练成为习。可见学与习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要取得好成绩,紧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多练,勤于总结计算技巧和方法。久而久之,逐步养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应用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学生看到应用题便产生胆怯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用新奇的眼光、自信的态度去攻克难点。一杯水很热,学生没法喝,这是我们不能递上一杯温水让他们喝,而是递给他们一个空杯子看他们能否用两个空杯子将水冷却。成功的动力是巨大的,他可以激发学生去寻求更多的方法,从而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有了兴趣,难点便不在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胆怯也会被自信、进取、创新取代。教育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一种不灭的信念、更是一种支撑你走完人生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

篇9

关键词:高职生;劳动尊严;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李传义(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27-04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个体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定位于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所限,深造可能性较小,因此,为就业而上学道理简单明了。然而,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本科院校扩招生毕业,挤压了一线工作机会,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待遇,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部分高职生行为出现异化:在校时荒废学业,毕业时为就业不择手段,就业后工作按部就班,劳动失去动力。类似现象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呈蔓延趋势,群体现象导致高职生社会认同度降低,劳动者无尊严可言。更有极少数学生自甘走向堕落,就业背后隐藏的劳动尊严问题对高职生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敏感性,而面对日益下滑的高职生素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劳动“去尊严化”倾向蔓延。究竟是什么导致部分高职生劳动尊严丧失?教育中如何以劳动尊严教育推动高职生更好就业?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尊严的内涵

尊严(dignity),伦理学术语,源自拉丁语dignus,有价值的意思,时至今日,其内涵非常丰富。康德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即尊严至高无上,无可替代。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劳动尊严,是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对所从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正确认识基础上,因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威严且庄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它要求劳动者立足社会生活,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中体验因劳动而带来的人性尊严,而社会对劳动者实践和创新才能发挥的尊重,更加促进了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劳动是劳动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尊严是通过主体有尊严地劳动实现的。

二、劳动尊严是高职生从业立业的根本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劳动过程和劳动形式带给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可能在品尝着劳动的艰苦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苦果。而这种感觉也反应在思想和行为中,并形成对人生追求和劳动看法的互动。

(一)劳动尊严促进高职生有尊严地劳动,从而获得社会尊重

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工人是其主要目的。而高职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必然要从事有尊严的劳动。所谓有尊严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参考自我兴趣爱好等条件下,从社会工作中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职业,主动工作,并以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有尊严的劳动,是与被动劳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劳动的过程不再是应付、被迫、没心没肺,而是创造、感知、主体的活动,是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尊严的彰显。高职生从事的有尊严的劳动,注重高职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强调高职生作为主体物的存在,而不是实现财富的工具,即“人即目的”。在劳动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把劳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感知劳动,感知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感知人类生产的智慧,以自我所学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获得社会、企业对高职生的尊重,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更是对当今社会一定程度存在的逃避劳动,鄙视、应付、不愿做基层劳动者甚至为金钱而走向堕落的正面回应。

(二)劳动尊严张扬高职生理性精神,推动高职生价值实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作的熟练工人,然而,如果仅仅把高职毕业生当做普通一线工人看待,则抹煞了高职生的理性精神。“人在自己里面确实发现一种能力,他凭借这种能力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甚至就他被对象刺激而言与它自己区别开来,而这就是理性。”[3]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反思、批判和勇于超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基础上,理性精神的实现则应是高职教育的更高追求。劳动尊严教育在宣扬高职生劳动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劳动看做是主体创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高职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创新的人类历史使命。而且要求劳动者通过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探求社会生活真谛。在主体探索过程中,高职生被教育的善良天性和潜能才能够展现,其实现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等世俗观念因素对人不正确看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公正公平。而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高职生自我才能发展,社会尊重和自尊的双重推动,劳动尊严最终得以实现。

(三)劳动尊严完成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过程尊严彰显个体生存意义

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4]依照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天性使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我实现在高职生身上的自然表现,明确高职阶段的知识学习是未来自我实现的基础,技能训练是自我实现的桥梁,以激发高职生因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斗志,奋发学习;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明确人是社会中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受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双重影响,要实现自我价值,有尊严劳动是未来工作的必然选择,有尊严劳动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劳动的同时,是用“心”在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表现,是人与劳动的和谐统一。个人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个体尊严的获取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还是劳动美的展现过程。而在高职阶段所学知识必然在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劳动中的创新和创造则是高职毕业生劳动尊严的更高价值体现和高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劳动尊严观认同的困境溯源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即使个别成绩较好,但学习过程也是挫折较多。他们自我成就感不强,自我认同度也较低,尽管他们在主流价值取向上积极向上,但由于处于大学群体边缘,对社会、对就业的部分现象表现敏感,如何对待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并未形成。

(一)多元价值取向使部分高职生对劳动失去价值追求

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劳动是农民世代的期盼,大部分农民也被相对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农村一道自然风景,人们对辛勤劳动充满敬畏,勤劳致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美国大片、互联网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勤劳未必是致富的唯一手段,节俭是美德但不时尚,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是才是令人向往的追求目标;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大众文化,相当一部分以对崇高的颠覆、欲望的崇拜、享乐的追求、时尚的追逐为内容,影响和改变了一大批民众的价值取向[5];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追求被神圣化,获取的手段不再顾虑高尚与卑鄙,夸张地消费、过分地炫富刺激了人们传统劳动观的神经,而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使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加速传播,种种因素,冲击着高职生尚未健全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大部分沿袭本科学院的规制体系,除专业设置相对贴近市场外,教育理念设计和教育教学重点并没有完全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专业学习上仍然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思想观念上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公民素质和养成教育提升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不充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潜能教育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在最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侵袭,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的紊乱,追求享乐,崇拜欲望,鄙视劳动现象存在蔓延趋势。

(二)就业困境与较低社会认同度,使部分高职生沦为“单向度”的人

近十年来,伴随本科院校大幅扩招,高中生源却在不断减少,由此降低了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本科扩招又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同时,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挤压了高职生很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而低学历低才能的传统思想更是降低了高职生的社会认同度,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下,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出现问题,部分高职生行为异化,沦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意味着人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认同并屈从于他人操纵与控制的,甘受他人奴役的异化了的人[6]。高职生的“单向度”,最初表现为学习上放弃进取,专业上不再追求,习惯于旷课,闲逛;毕业后物欲第一,无心从事一线艰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却对社会有自己的偏激看法。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面对来自生存深处的就业压力,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仅仅是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济是远远不够的。

四、劳动尊严观的价值引导

(一)尊重劳动,从价值观形成路径规范高职生的劳动意识

面对日益临近的一线劳动岗位,习惯于娇生惯养的部分高职生出现鄙视甚至于逃避劳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构成了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劳动形式的冲击,因而,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的形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正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们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成了人类文化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从形式到内容,劳动都必须获得尊重。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构筑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以此社会存在为基础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因此,人类价值观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并由劳动决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是劳动,使人与动物脱离,无论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而鄙视和逃避劳动的价值观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最终导致人向动物回归。从劳动观教育着手,能够从根本上形成全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并引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二)尊重劳动,系统整合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推进高职生良好劳动行为养成

面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劳动意识和良好劳动行为的现状,承担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社会、市场资源,系统整合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劳动尊严教育的整体设计,完善高职生劳动评价体系建设,培养高职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加速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的养成。

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要有专门的与学校相关的劳动事迹宣传园地,宣传、培养本校劳动成才的学生模范,注重校园劳动精神、劳动氛围的塑造和弘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制度改革内容,宣传、强化国家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过程中,强化在当前中国,分配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劳动是物质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肯定前辈所取得的成就时,要向学生阐明辛勤扎实劳动才是万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劳模机会,指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他们以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融入劳模精神,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劳模事例,培养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以劳模业绩,激发高职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事业的追求。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劳动顶岗实习,更应以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学生,以企业的成熟劳动规范改造学生,以成熟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

(三)加强创业技能培养,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取社会尊重

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是其毕业生特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学生具备接地气的优势:即优秀的技术工人能够精雕细琢,以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事业的认同,把生产、创新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劳动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对科技创新有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当代高职毕业生并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念的偏差,大部分高职生中学阶段成绩相对较差,长期的考试挫折和低分低能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尊自信缺失成为这一群体的通病,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治愈;其次,对发明创造的神圣化渲染也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的高职生望而却步;再次是当前大部分高职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偏重于素质培养,即广义的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即狭义的创业教育,由于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专业设备无法购买,教师培训不够,理论实践知识不能站在时代前沿等等)出现跟不上社会、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

面对此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创业劳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是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劳动。教学内容上从文化课到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到课程设计,从理论课到实践课教学,都要使创新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打破高职生低分低能的潜意识,以身边、社会上已取得成就的高职生为榜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以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强创业技能培养,借助政府、社会力量,推动校企联合,解决资金、设备不足问题;支持教师科研申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科研劳动和科研精神,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群体创新、钻研意识,为其未来就业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并以对国家和社会的扎实劳动的责任承担,赢取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

[3]李秋玲.康德著作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0.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5]李传义.公平正义:中国梦的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31-33.

篇10

 

关键词: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立法

商业秘密是企业倾力保护的对象,也是现代法律予以保护的重要客体。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专利、商标和版权的立法已经比较完善了。然而,我国有关商业秘密的立法不但比前三者起步晚,而且也极不完善。商业秘密立法的滞后直接导致了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力度不够,这使我们国家在商业秘密保护领域中出现了许多盲点和真空地带,留下了比较大的法律漏洞。当今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迫使我们不得不加快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提高立法的效率。以尽早弥补这些法律漏洞,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而且与世界接轨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

一、商业秘密的认定问题

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刑法均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该规定揭示了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1.非公开性。即商业秘密信息必须是不为社会公众普遍知悉或者容易获得的;商业秘密的非公开性表现形式概括为以下三种:第一,商业秘密的各组成部分内容均体现一定的智力劳动成果而未公开;第二,组成商业秘密的部分内容均已公开,但体现智力劳动成果部分的内容未公开;第三,组成商业秘密的各部分内容已公开,但体现智力劳动成果的有机整合未公开。应当明确一点,如果体现在商业秘密中智力劳动成果部分的内容也是可分的,只要其关键或核心部分的内容未公开,即使其他部分内容已公开,但这种公开并不必然使公众知悉或很容易知悉其关键或核心部分的内容,也应视为商业秘密未公开。这实际上应为商业秘密非公开性的特殊表现形式。

2.商业价值性。即该项商业秘密在使用过程中能体现出一定的商业价值,能给权利人带来实际或潜在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价值非常现实,一经获得即可获利。没有价值的信息不能为权利人带来利益也就不具有保护价值。由于属于商业秘密的信息技术在其领域中具有技术的突破性、新颖性,能以其在技术领先的优势上取得、占有、维持市场优势、竞争优势,所以必然具有一定的价值性。也就是说,商业秘密必须是能够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或市场占有率并因此而使权利人获益的信息。

3.实用性。商业秘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相互并存。实用性可谓价值性的基础性?鸦商业秘密的实用性指商业秘密的客观有用性,要求该信息是能够实际操作的信息,并能够用于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问题,可为权利人创造经济上的价值。商业秘密的实用性有其特定内涵,具体性和确定性尤为其核心。它要求商业秘密必须是工作中具体的方案,法律不保护单纯的构想、大概理论和抽象的理念,因为它们不能即刻转化为竞争优势且若保护之则具有妨碍他人和社会之负面作用。

4.秘密管理性。即权利人对商业秘密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如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等。这是对权利人的义务性要求,因为商业秘密是靠保密维持的一种专有权,其法律保护的期限与效力取决于权利人能保密多久。一旦因权利人保密措施不当而使秘密泄露,则任何人都有权自由利用。明确构成要件是认定商业秘密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商业秘密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且是以权利人通过保密的方式拥有的信息,因此其认定比较困难,容易在执法和司法中产生模糊认识而导致裁判错误,致使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不力。

二、我国现行保护商业秘密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已粗具规模,但同时应该看到同国际组织和各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仍显不够,这种不够主要体现在立法层面,如我国对商业秘密保护并无专门立法,有关法律规定过于分散也过于粗糙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相当多的问题在立法中还处于真空地带。由于商业秘密涉及到各种行业,本身又是无形的,法律规定上的缺陷无疑会大大增加实践中执法的难度,从而减弱了保护商业秘密的有效性。而要改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立法不力的现状,必须明确我国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在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

对商业秘密进行单独立法已成为国际上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趋势。为了健全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有效地保护市场经营者的合法利益?熏使我国更好地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国际市场?熏必须尽快制定统一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对商业秘密提供全面的高强度的保护。

2.立法上不够周延

(1)商业秘密的价值评估问题。商业秘密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可以有偿转让而在转让之前首先必须进行价值评估。我国现有的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价值评估标准、评估机构及评估程序均缺乏具体的规定,以至于在实践中,对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害后果难以确定。 (2)对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无专门的措施。在网络信息时代利用网络侵犯商业秘密是一种新型的违法行为,它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如何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已成为困扰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大难题,而目前法律还缺乏相应的对策。

3.体例分散内容过于笼统

(1)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规定过于分散,可操作性不强,打击力度不够。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最高处罚仅为罚款。而《刑法》虽然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规定了较为严厉的惩罚,但由于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必须以“造成重大损失”为构成要件?熏实际执行起来显得十分困难。此种分散立法模式直接导致司法实践的无所适从和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打击不力。

(2)对商业秘密的范围和侵犯商业秘密的侵权主体规定不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法》认为,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不是一般主体而是一种拥有法定的生产经营资格的特殊主体——经营者,而其他法律如刑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并不局限于经营者,也包括非经营者。

(3)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不足。在商业秘密的保护中,明确侵犯商业秘密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应是立法的重点。但我国目前立法体系对此尚未形成统一的、完整的、配套的规定。商业秘密立法仍应原则规定,侵犯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以便与我国的《刑法》相衔接。

三、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