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4-03-28 17:4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案例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家用电器的正确的操作方法。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实物讲解家电的作用。
难点:各种家电的用处不一样,幼儿会混乱。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让幼儿说说家中有哪些家用电器。
2、老师分别利用家用电器,如:电视,向幼儿介绍使用方法,放光碟,让幼儿说说看到什么,知道电视的作用。电风吹的使用方法又不一样,介绍它的方法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每种电器的作用都不一样。举例说几个,让幼儿明白其中的操作方法。
3、教育幼儿要正确使用家用电器,自己不能随便乱动。
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 园本教研 参与式园本教研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1.040
2006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下发了《关于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函》,计划拟用五年的时间,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在全国建立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幼儿园,探索出保证“园本教研”有效地、持续地开展下去的长效机制。园本教研由此成为了提高幼儿园保教水平和质量保证。
基于笔者实习的工作经历,在长沙市示范性幼儿园实习期间曾参加过多次幼儿园组织的园本教研活动。园本教研在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完善幼儿园课程实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幼儿园作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其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和园本教研的实施在对幼儿园本身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幼儿的发展及其对其他兄弟幼儿园的辐射带动相互促进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参与式园本教研运行机制
1.1 参与式园本教研活动的要素
参与式园本教研活动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形式、教研内容、教研方案、教研主持人、教研时间、活动现场、外部环境等。
在参与式园本教研基本要素中,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基本要素中的核心,三者构成了园本教研的三种基本形式: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构成了园本教研的三位一体的关系。
1.2 参与式园本教研的运行过程
参与式园本教研的运行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各个要素各司其职,其运行过程如图所示(见图1):
参与式园本教研的运行过程是组成参与式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学期初召开园务工作会议,明确幼儿园工作重点,将幼儿园工作下达至幼儿园各个部门。幼儿园教研室根据学期工作任务确定教研方向和主题,下达至教研组。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研计划和主题,并有计划分步骤地依据计划和主题展开教研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以调整计划,改进教研,完善工作。其运行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1.2.1 上传下达,确定教研方向和主题
幼儿园教研室是整个参与式园本教研的中心也是教研的行政中心,决定这幼儿园有关参与式园本教研的相关事项都需通过教研室的审核。学期的教研的方向或主题来源主要有三种:来自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来自幼儿园研究课题即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来自专业研究人员或教育大背景文件的学习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案例一:园务工作会议确定教研工作,教研组各司其职
岳麓区E幼儿园在学期初召开园务工作,之后分部门安排学期工作。教研室教研组展开会议,确定本学期教研内容,教研主题,下达至各教研小组。
E幼儿园下设小班、中班、大班教研组、自主性绘画教研组(该幼儿园课题教研组)、分享阅读教研组、区域游戏教研组等。每个教研组设一名组长,负责该教研组的教研工作。但其可归为三类分别是:年级教研组、课题教研组、教学活动教研组,三者的涵盖了该幼儿园教学体系几乎所有的内容,具有针对性、特色性和目的性,作用也各不相同。
年级组:全园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划分为三个或者四个年级组,解决不同年级组教师在教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完成幼儿园教学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教研组:教研组长由固定的骨干教师担任,负责将课题研究结果运用幼儿园教学实际中去但是全园教师都可以参与到课题教研中去。
活动教研组:负责幼儿园教学活动教研,探讨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目标、活动过环节、活动评价、活动组织的原则等。重在提高教学活动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幼儿发展。
1.2.2 教研组各司其职,制定教研计划和主题
在幼儿园教研室制定的教研的大方向下,教研组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相应调整之后确定本学期的教研计划,将计划上传至教研室审核。审核通过后并将计划层层分解阶段,通过准备教研活动逐步实施。
1.2.3 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教研活动
教研组根据本学期的教研计划和任务准备教研活动,教研组根据教师的时间利用空闲时间自行组织,邀请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引领。
案例二:从培训到学习,理论到实践,分步骤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岳麓区E幼儿园在大背景下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完成了指南从培训到学习,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的过程。该幼儿园做了以下工作:首先,重视对《指南》的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具体的计划可分为三个步骤:领悟《指南》基本精神,更新教育观念;循序渐进分领域学习《指南》的基本内容;理论与实践并行,一边学习一边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其次,实施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将《指南》中的内容与计划中原有的教研活动相结合,开展《指南》背景下的教研活动,将其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突出重点,更新知识观念。再次,运用实践,反思总结。将《指南》中的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生活和活动中,实事求是地采纳其中的教育建议。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反思总结,教师间相互交流,提升效果。最后,结合本园特色,实践深化。将《指南》本园的特色:自主性绘画和分享阅读相结合,运用其理论知识丰富特色课程,深化实践,与时俱进。
1.2.4 反思总结,改进教研
参与式园本教研的总结与反思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一各年级教研组在教研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研计划,调研主题,保证参与式园本教研的有效性,同时反思本次活动,为下次活动进行物质上和经验上的准备。其二是在幼儿园综合各教研组的实施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以改进工作适当调整教研主题和工作计划。两者同步进行,与实施进程密切相关,构成计划―组织―实施―总结―改进计划的循环过程。
案例三:一次教研活动的双重反思。
岳麓区E幼儿园在自主性绘画教研活动的总结与反思环节中,首先是参与教研的教师针对绘画活动组织开展的基本环节和原则等进行反思,在教师同伴的帮助下共同提升。
其次,在专家引领环节,该幼儿园骨干教师在进行专业引领时,从该课题的产生到实施,到如今在幼儿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希望老师们能够多阅读相关资料,多思考,多实践,从而能在幼儿身上看到实际的效果。同时结合当前《指南》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建议,让教师们受益匪浅。
最后,在教研活动接近尾声时,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即主持人就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从组织的角度她认为自己前期准备不够充分,致使教研不够深入;从教研组的角度就下次教研活动开展的相关事项和须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要求小组成员组织自主性绘画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道路[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66.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G].2001.
[3] 张琼.从传统教研到园本教研[J].教育导刊,2011(10).
[4] 程方生.幼儿园园本教研实践框架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4):75-77.
[5] 陈瑞华.运用案例分析教研活动促进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J].2006(12):82.
[6] 束从敏,李芳,杨斌.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园本教研模式研究[J].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9):41.
[7] 张小华.把握教研科研的“和”与“合”――教科研室整合性调节机制运行的设计.何幼华等.幼儿园管理创意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8] 教师研究工作坊:一种新的园本教研组织形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9(2):65.
篇3
(一)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教育所有课程的设计都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也要适应我国技术进步和更新的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理念设计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侧重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立足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职业性四项原则。作为一门集幼儿五大领域(科学、健康、艺术、社会、语言)教育教学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学》课程自身综合性的优势和亮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师生合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选取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相对接的教学内容,在安排学生动脑动手活动(如探索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幼儿游戏活动创编规则和形式、制作幼儿园教学课件、儿童歌曲舞蹈视频化、儿童文学创编故事化、手工教具制作卡通化)、幼儿园教学实践模拟演练(如模拟幼儿课堂、故事角色扮演)方面给予倾斜,努力做好教育与“生产”的对接,从而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二)课程目标设计理念
《学前教育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我们将其情感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儿童观,具备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职业精神,勤奋钻研的敬业精神,严谨负责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等。将其知识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规律、方法以及育儿知识等。在能力目标设计上,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运用所学学前教育理论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备科学的育儿能力;优秀的学前教学、管理、教研能力和评价能力,可以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制定教育计划,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有效设计组织幼儿教学和游戏活动,科学评价幼儿园课程方案和幼儿发展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三)课程思路设计理念
1.课程内容项目化。选择对学生未来从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作为课程的具体内容,用综合性的项目串联、反映、优化知识,将知识、能力相互联系和衔接,做到理论、知识、能力相辅相成,用理论催生能力,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巩固知识,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我们将课程划分为五大项目:学前教育基础知识项目,学前教育基本要素项目,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学前教育衔接项目,幼儿教师必备技能项目。
2.任务分配具体化。在每一个项目下,具体、明确地设置任务。如:项目二——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项目,设置学前儿童观、学前教育观、幼儿教师角色、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幼关系等五项任务;项目三——学前教育教学项目,设置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日常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等五项任务;项目四——学前教育衔接项目,设置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衔接、与社区的合作、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等三项任务;项目五——教师必备技能项目,设置教师观察能力、沟通能力(与幼儿、家长、幼儿之间的沟通)、制定教育活动方案能力、组织教育活动和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共七项任务。
3.教学方法多样化。主要教学方法包括:传统授课法和示范教学法以及以此为基础而衍生的案例分析法,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法、社会实践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及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要做到授课精练;观摩学习,善总结反思;模拟练习,多强化实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案例分析——设疑:小组讨论——讲解/模拟——指导/实践——巩固提升”,或“任务驱动实践——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讲解/示范——实践巩固”,或“观摩——重新创编——情境/角色表演——自评/他评——讲解总结——强化巩固”等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课程效率。
4.能力培养过程化。在课程项目教学中始终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以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幼儿游戏任务为例,教学过程由幼儿游戏概念、功能引入——游戏观察记录方法学习——自己动手设计游戏活动方案——指导小组模拟游戏活动等组成。再如,以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幼儿园日程生活为例,教学过程由教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内容理论——观看附属幼儿园一日生活实例录像——自己写出心得感想——幼儿园实践——反思——写一份幼儿一日生活安排的建议等组成。通过项目任务的模块化、具体化,将“教学做”贯穿在课程教学的每一项任务中,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5.考核评价阶段化。作为基础理论课,需保证期末书面闭卷考核60%的比例,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教案撰写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余40%的分值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小组作业、个人作业分别占考核成绩的10%,充分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以此督促学生认真准备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实践活动等作业任务。
二、《学前教育学》课程设计理念
教材资源包括李生兰教授的《学前教育学》,桂景宣的《学前教育概论》和黄人颂的《学前教育学》。其他课程资源主要有《幼儿游戏与表演》《儿童文学欣赏与表演》《幼儿舞蹈与创编》等。数字化资源包括省级、院级精品课程网址中的素材,国家及各省学前教育网等网站中的课程、活动视频及附属幼儿园实践教学提供的光盘案例素材。实践资源包括学院专业项目活动实训室、校内外两大综合实训基地及附属幼儿园实习资源。
三、《学前教育学》课程建设思路
(一)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课程改革向深度推动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多参加国内外各级培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课堂教学对接学生未来的幼儿园实际教学管理提供助力。
(二)推进院校教材编订改革
在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已编订的精品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儿童歌曲弹唱》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学院实际、理论教学需要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出发,编订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教材,以项目为模块,以具体任务作为完整课程学习的过程,重点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儿园组织管理能力。
(三)高职院校与幼儿园合作深度发展
篇4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策略
前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发展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研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认知、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对于解决当前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过低的问题,对于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对于全面推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培养反思型教师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专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从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反思,而且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教学技术上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符合作为研究型教师的角色定位。而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只有在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中才能得到改善和发展。
如何培养反思型教师呢?下列三种途径被证明是有效的:第一,要支持幼儿教师反思的需求,把反思作为一种激励教师检验他们的教学思想和在实践中发展教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为他们提供实践及对实践进行反思的机会,并把反思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逐步培养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第二,把典型的反思教学案例汇编成册,内容可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录像、家长或同事的反馈、指导教师或专家的评论等。教师可通过所呈现的典型反思案例,训练反思思维,提高反思能力。第三,共同反思。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并能使个体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由于自己的经验得以共享而带来的满足的情感体验。使教师们不断地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
二、高效的职后培训
什么样的教师培训方式更有效呢?这也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问题,尽管现在的培训方式仍以讲授法为主,但是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和特点。在职培训的目标逐渐从学历补偿向能力提高发展,内容上由单纯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的学习向实用性、多样性、全面化、综合化的学习转变,在方式逐渐走向参与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去年7月份的园本教研培训我们也尝试了新的培训方式即参与式培训。
参与式教师培训使用的是参与式方法。“参与”指的是个体卷人群体活动的状态,既包括个体是否在场并与其他成员进行互动等外显行为,也包括个体在认知和情感方面卷人和影响群体活动的状态和程度。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角色扮演、填写图表、画图、互相访谈、辩论等游戏和联系。上次培训中就是用画图的方式进行的,效果非常好。这种培训方式的特点是教师投入到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中,感悟主动学习、共同建构的真谛;在培训者的支持和引导下,感悟到如何改变教学与知道方式,促进学习者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学习。每一个专题培训活动,还侧重于某一两个学科领域的经验建构,增进教师对学科领域基本性质和关键经验的把握。而“换位体验”则更多地增进教师对幼儿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理解。
在未来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我们也会不断尝试新的、更有效的培训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开发在这里指幼儿园教育课程开发,包括所有课程要素的活动,如环境的创设、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评估、师幼互动等。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开展的概念,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开发的权力逐渐由专家转到教师手中,教师成了课程的开发者与研究者,在这种情形下,课程开发是一个教师的成长及专业发展融为一个统一的过程,因此参与幼儿园教育课程开发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在园本教研中获得专业发展
现阶段,任何一个幼儿园其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都不可能得到很多外援的帮助,更不可能依赖外援。应努力打造和培养幼儿园与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更加重视教师经过培训之后,在园内进行集体研修,将在专题培训中获得的新理念、新策略付诸实践,即进行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研修。主要特点有:1)以园为单位,建立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这是园本教研的基本组织形态;2)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用科学研究的方式研究和开发案例,这是园本教研的有效方式;;3)教师得到有效的专业引领和促进,这是保证园本教研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园本教研活动作为教师讨论的一个平台,能促进教师间的共同建构,共同成长。我们希望这一有效途径能不断充实、丰富,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五、从个人发展变为组织发展
篇5
多年来,我们坚持立足本园、以人为本、以教为真、以研为实,针对现阶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营造和谐快乐的教研氛围,通过自我反思、同伴合作、团队引领,让教师自主参与、合作分享、乐在研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智慧,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积极打造“会学习、会思考、会做事和有诚挚爱心、有专业技能、有合作精神”的“三会三有”品牌教师团队。
一、调查关注,了解教师需求
我们关注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首先对教师的心理发展和专业成长需求,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本园教师们的想法和需要,挖掘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疏理和归类。
从问卷汇总分析情况看,在幼儿教师心理发展需求这一方面,“愉快”“和谐”“轻松”基本上是每位教师都想要的工作状态,教师认为最能影响自身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领导的态度、同事的合作、自身的专业心理、培训的条件和机会以及工作环境等等。教师最需要获得帮助的教研内容分别为科研方法、游戏指导、理论充电、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等等,而在“教师比较受欢迎的园本教研形式”调查中,教师提出了“轻松愉快的互动沙龙”“专家的现场指导”“有案例的讲座”“观摩活动与交流”等教研活动方式。通过调查问卷,我们深入了解了本园教师们的想法和需求,也为园本教研内容和形式的确定提供了客观、现实的问题依据。
二、探求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我们采用个体、班级、年级、课题组以及全园教研组并立的“五研”方式,分别以新教师、工作一年、五年以内、十年左右、十五年以上的不同层次教师为发展点,从每位教师的实际出发,帮助教师合理定位。以个人发展目标书引领教师分层培训,以师徒结对形式发挥优秀教师的帮带作用。激励和督促教师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要求、新方向,使园本教研成为教师挑战自己、展示自己、激励自己的平台!
在开展园本教研的研究中,我们充分采用团队学习的形式,让每个教师都在团队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获得了有益于自身的经验,搭建成长的平台。
三、挖掘切实有效的教研内容
我们根据幼儿园自身条件和教师发展需要,确定研究计划、组织和实施园本教研的内容,教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突出各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彰显教师各自的教学风格和个性,体现以园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
我们总结和归纳教师在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家长工作、班级管理和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推广多元化的教研内容。如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分享与思考、自主性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与指导、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有效性、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园本教研活动,从而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性。
四、探索互动参与的教研形式
根据幼儿园需要和本园教师的实际需求,我们以专题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杠杆,通过多种途径、不同形式、多元模式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转变视角,以寓乐于研、以乐促研的教研氛围为主要目标,创建关注教师需要的园本教研新模式。
1.换位体验
让教师扮演教师以外的角色,从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获得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经验。如在家长工作案例研讨中,我们请教师扮演家长,从家长角度来审视案例,体会家长的心态,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2.团队竞赛
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基本功竞赛,如说课评课、绘画、弹唱、舞蹈比赛等。为教师提供相互观摩、学习、切磋的机会,使教师们在竞争中成长、在锻炼中提升,切实促进了全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一课多研
年级组老师以自愿或推选的方式,组成一课多研小组,成员进行了集体备课,根据教研中存在的问题,重新修改活动设计和观察记录。通过以连环跟进的方式,进行实践反思、伙伴合作和专业引领,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跟进。
4.同题异构
多位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展相同内容的教学活动,试图寻找同一题材通过不同教师的执教,深入挖掘教材内涵、集思广益,在反复的实践与反思比较研究中,归纳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5.情境示范
把典型教师当成看得见的教育资源,让他们为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行为示范;使教师在真实的情境中参与讨论,集大家智慧,通过归纳总结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的实践策略。
6.主题沙龙
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引导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表不同看法,你一言我一句,分析现象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交流实践做法,享成功、解困惑,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凝聚起来,形成具体对策。
还有课题引领、案例分析等等。通过头脑风暴、辩论游戏、经验分享、专题讨论、信息交换、案例反思、现场研讨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了园内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五、整合园本教研的多种资源
1.设立执行教研组长,教师当主持
我们初步尝试了园本教研轮流主持制度,设立“执行教研组长”。业务园长确立教研主题内容,每月由一位教师策划和组织教研活动,使教师成为园本教研真正的主人。
2.巧用网络互动平台,交流更便捷
幼儿园还利用QQ群等聊天工具创建即时交流平台,创建论坛、相册、共享文件等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巧用这些平台将为教研开辟另一个互动的空间。
3.加强园际交流互助,携手共成长
此外,我们还打破区际、园际界限,与民办、私立、乡镇幼儿园进行姐妹园互动教研,以“整合资源”为途径,实现资源共享。
篇6
关键词:园本教研;有效;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更是希望教师成为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如何更好更快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为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因园制宜地在实践中尝试、探索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通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一、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学历合格率低,无证上岗现象严重,尤其是民办园所,多数幼儿教师为聘任的临时代课教师,由于工作量大、待遇偏低、婚嫁等原因,造成农村幼儿园教师更换频繁,新上岗的教师的岗位培训严重不到位,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水平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阻碍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2)教师结构不合理。
二、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教研活动的开展得不到保证
对园本教研的认识不到位,园本教研制度不健全。由于个体差异大,教师对园本教研的理解参差不齐。现在有相当数量的教师的教研意识淡薄,还处在不理解或模糊的状态中。
(二)教师缺乏参加教研的积极性
在实际的教研活动中,有的教师认为参加教研活动就是一种负担,是浪费教师的时间,有的教师参而不与。对有些教师而言,教学已经是一种习惯,凡事按部就班,而教研是行政领导的事情,“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很少去想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从来都没有想过“我要做什么”。应该说,很多时候,教师都存在着“是领导要我学”这样一种思想。
(三)教研工作形式化
教研活动的主题无论从提出途径还是具体内容来看都比较单一。幼儿园开展的教研的主题几乎都是由教学园长提出,形式单一,基本是“园长讲,教师听”的模式,主题的选择一般是依据本园当时正在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或本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反映的问题与困惑,但研讨的具体内容各有所偏向,教研成果短效。
三、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的策略与指导
(一)形成机制,为园本教研提供保障
完善管理制度是园本教研的保障。建立园长,教学园长为责任人的教研体制,规范园本教研工作的管理,做到教研工作有专人负责,层次清楚;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本园的管理制度。如,教研制度、学习制度、听课备课制度、外出学习培训制度等制度,确保幼儿园教研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幼儿园要建构一个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群体,要为教师积极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快乐教研”的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只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就能拥有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也会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教师不断成长。
(二)立足园本教研,善用教研策略
园本教研是指以幼儿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主体,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所开展的旨在促进幼儿园发展活动的总称。立足园本教研,以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为切入口,是提升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幼儿园发展的重要策略。
1.有效的组织方式
如何开展好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活动,产生有效性,组织到位、组织得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要以学为先导,以幼儿园为本位,开展切实有效的“园本学习”,树立园本教研意识。
分组教研,解决实际问题。大组教研活动可以两个教研组为单位,采用参与性学习讨论、头脑风暴或听、评、议等“互动式研讨”方式来提高教师的研讨能力。由教研组长主持研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时带着前一次布置的、来自于教师实践的研讨话题,在本次的教研会上和组员进行交流、讨论与分享。其二,定期开展“参与式培训”,促进教师主动学习。最后,共享方案,取得“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良好效果。
备课组的教研工作则是由各年级组的教研组长负责,针对年段特点和实际问题定期开展平行班的研讨、一课三研、集体备课活动等。集体备课活动不能限于语言的交流,应该是多方位多层面的交流,可以是组织活动策略的相互交流,可以是早操编排设计的交流,也可以是具体到游戏活动中的组织方法运用的交流,根据备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2.有效的自我提升
教师的积极情感与需要是园本教研的灵魂。教师个体间的差异形成了需求上的差异。有工作经验丰富型的骨干教师,也有在发展中的年轻教师,要积极为他们搭建舞台,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对他们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进行分层指导,使人人享有成长的空间。在教研活动中,注重形成传帮带氛围,管理者更多的是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提示者和帮助者,让老师拥有了宽松、热烈的研讨氛围,大家共同讨论、研究,分析不足,群体分享经验。同时在以制度强化过程的管理中,让教研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
3.丰富活动,构建互动教研
(1)从内容上丰富:园本教研的内容有:教学反思、案例研讨、专题讲座、集体培训、课题化研究、个别指导、理论答辩、教学观摩、评析等形式。如,以“案例”为抓手,在反思中发展,注重行动研究。尝试开展“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改善实践”的行动研讨模式,由教研组选择一个研讨主题,大家事先做好准备,推选一名教师组织实施一个活动为案例,全组老师在平等的氛围中,针对研讨主题围绕施教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观摩、研讨、交流。
(2)从方式上丰富:充电式教研:是学习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经验,如,专题讲座、教学比赛、优秀课例分析、课题研讨、外出参观、论坛活动等。通过开阔教师眼界和思路,使教师有效获得知识经验、观念行为和教学策略等的提升。
篇7
关键词:园本培训;问题
一、园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内容陈旧随意,流于形式
培训内容随意性很大,培训的内容陈旧。培训对象不分层次,没有针对性。在园本培训活动中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一视同仁"没有区别。不明确不同层次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培训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收效不大。这样的培训与贯彻和执行《纲要》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因人施教、家园共育的要求差距很大,教师从中并没有得到什么提高。还有,幼儿园虽然都制订了园本培训计划,并规定了培训时间,但经常是用来读上级文件、杂志文章,或传达上级领导讲话,有时甚至用来各种工作安排,没有针对本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研讨,解决实际问题。
2、培训方式方法简单,缺乏动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来高。培训仍以口头讲授和观摩看课为主,向教师灌输知识,对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策略作用甚微。教师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和热情,缺少主动参与和体验,缺乏学习动力。
3、教师问题意识不够,缺乏反思研究
大部分教师缺乏问题意识,不能从自己的日常教育实践中提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很难将研究内容与自己的已有经验、日常教学建立有机的联系;很多教师都难以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提取有效的教育经验,高效地解决现实教育问题并总结出一定的教育规律。
4、培训层次水平不高,缺乏专家引领。
培训者水平的高低,决定培训的质量,因此培训者更需要有比教师更高层次的培训机会。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互帮互学等形式。但由于缺乏专家引领指导,培训理念和培训策略层次并不高。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师的内在需求,让教师的特长和潜能得以发挥,同时幼儿园的特色得以张扬,我们必须有所创新,探索适合本园的园本培训模式和策略来促进教师成长。
二、针对园本培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一些思考:
1、培训凸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教师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她们原有的文化基础不同,兴趣爱好不一,年龄层次也有差异,不能用同一个进度要求她们,必须制订计划,分层落实。关注不同层面教师的发展,体现分层培养,更具针对性。开展摸底调查,整理归纳教师在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的需求,做到培训内容符合教师的实际,符合教师的需求,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提供菜单式园本培训。园本培训内容应当做到因人施教,分层满足,不要强求一律。有教育理论,教科研,现代化教学技术方面的培训;有课程教学研究、案例研究和贯彻执行新《纲要》的培训内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并适时调整,力求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起到立竿见影的指导作用。
2、培训提倡经历与体验的结合
为了使教师通过培训获得新的、内化的、观念与行为融为一体的教育策略与技能,引导教师的主动学习与自我提高。要开展经历与体验式的培训,如案例对比式培训,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发现、分析和研讨,引导教师反思、相互质疑,修正和完善教育策略,拓展经验,提升认识。参与式培训,让教师经过列举观点,通过培训者的有效引导,使教师获得新的认识或重要策略。在研讨活动中,特教师与幼儿园老师可以针对一个活动的评价问题进行一次对话,大家可以互陈观点,反思质疑,共寻对策。这样的培训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培训,双方观点碰撞出的火花可以引发教师们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提升教师对现代幼儿教育的认识和思维水平。还有城乡结对、以赛促练、读书沙龙、网络交流等等形式。
3、培训形成问题与反思的结合
幼儿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知、监控调节能力,它有利于增加幼儿教师的理性自主、使教师更为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发展专业,使自己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因此反思是幼儿教师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成长之路应是经验加反思,把活生生的教学现场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诊断、评价与质疑。反思隐藏在自己日常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和理论体系,如: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是否符合时代的变化?自己实施的教育是否适宜等;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否明确?回顾过程反思不足之处和成功之处等,如,反思为什么有的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活动的目标是否明确?提供的材料是否丰富?活动的形式是否生动?内容是否让幼儿感兴趣?找到了真正原因,解决问题就容易了,教师的反思能力也就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教师要以新的教学理论倡导“问题教学法”,产生“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思考。促使专家教师的因素,是他们对幼儿、自己及自己的教育目的、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是他们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机制和批判反思能力。可见,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的取向和理念是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更新。在养成反思习惯的同时,教师通过记录反思笔记、观察记录、案例分析,保持与自我的对话,教师抓住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记述理出问题的头绪,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把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作为园本培训的起点来抓,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向“反思型”教师迈进。
4、培训注重骨干与专家的结合。
在园本培训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骨干教师根据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设专题小讲座,同时改变以往讲座单一的一言堂形式,要求听讲教师在骨干教师讲座后抛出问题、提出疑惑,与主讲的教师积极互动,产生思维碰撞,同时使教师在交流分享、对话互动中进一步提升理论、升华认识。骨干教师推荐好书,针对不同的年级推荐不同的书,每个班级还需轮流推荐好的文章,教师看后都要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帮助教师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以园为本的培训主要就是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园本培训是教师成长的摇篮,通过园本培训可以使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得以凸显,在教师成长的同时筑就幼儿园的成长。园本培训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让我们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逐步完善这项工作,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世芳.园本培训呼唤教师的主体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5(1).
[2]夏宇虹.理性看待园本培训的利与弊[J].研究会“十五”课题优秀成果选登,2006(7-8).
[3]崔丽雯.校本培训的影响因素探析[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0).
篇8
【关键词】幼儿园 园本教研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30-02
一、构筑园级教研网络,园本教研的前提保障
我县的园本教研策略研究课题启动后,首先完善组织领导体系,统筹规划落实,县里分片区进行管理。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核心的园级教研网络,并确立了园长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各园园长亲自组织参与每一次的园本教研活动,以此来保障每次园本教研工作的切实开展。如:有的幼儿园建立了以园长为主导,业务园长负责、教研组参与的三级体系,并强化教研组长的责任,形成年龄组联手捆绑式的教研管理模式;有的幼儿园成立了年段教研组、主副班教研组,领域学科教研组多层级教研组……这样一种园本教研网络的构建,让幼儿园中的每位教师找准定位,明确了各自在教研活动中的目标,转变了传统教研组的职能,形成一个“至下而上”与“至上而下”相结合的教研格局,实现全员参与、全程互动,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园长的亲自参与,提高了教师们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工作的前提保障。
二、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园本教研的必要措施
园本教研作为幼儿园推进课程改革发展进程的战略制高点,其重要性是促进幼儿教师自我发展,它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力途径,必须以专业理论为支撑的。教师们已经有了较丰富的实际经验,但是要更上一层楼的话,是需要理论来支持和指引的。如果没有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很多错误的观念和教学行为得不到及时澄清和纠正。基于这一点,要求各园对教师的理论学习做好计划,采取教师自学与定期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习的有效性,通过搭、思、导三个途径,实现教师的理论学习。
搭――搭建学习平台。由县、片区围合一些专业理论的目录平台,有关于儿童学前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基础学科知识书籍;有包含学前教育专家专著、名师经验集的书籍;还有一些最前沿的幼教理论文汇、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文汇,让教师们在这平台中有计划、有目的取读。
思――思考所学知识。教师们针对安排好的专题分类做好笔记,整理出自己对这些理论知识的思考认识,逐步形成初步的框架。在每次教研时间进行交流与分享,促进教师对这些专业理论知识达成共性的认识,并允许保存一些个性的见解。
导――引导理解知识。这对某一理论,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通过情境小故事、案例诊断等媒介,促进教师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进一步解释教育理论,深入浅出地让教师理解、吸纳、掌握教育理论知识,为园本教研的深层次展开储备能量。
三、立足问题展开教研,园本教研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推进园本教研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小问题,真现象,实研究”的原则,各园寻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变为课题进行研讨。寻找出适合自己园所的最为优化的园本教研策略 ,较为有效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并以此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活动设计集智式教研。有的幼儿园针对无效课堂的问题,采用一课多研、同课异构等方式来改变教学思维定式的现状,通过集智,将不同层次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或从不同角度设计的教学活动展示出来,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具材料,促成有效课堂的生成。从而打开教师们设计教学活动的思路,解除无效课堂的困惑,提高教师们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评议活动问题式教研。有的幼儿园针对教师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弱的问题,采用评议活动问题式的教研。在每周教研之前,先抛出一个问题,教师们针对这个问题学习相关的理论与经验,接着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去听一节常规课,之后围绕这个问题,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评议与讨论,并要求教师在教研之后归纳整理,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感悟式教研。有的幼儿园立足教师自我反思、发现问题能力差的问题,展开课后反思感悟式教研。教师在一周的执教活动中,选择一个案例在教研活动时进行反思感悟式评说。大家通过对案例和反思的内容进行诊断,帮助或肯定他人对所发生的事例形成正确的判断。不仅帮助教师建立自信心,而且为教师们在教研之时做到有话敢说、有话会说打好基础。
在我县园本教研实践研究中,得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收获,特别是实验基地园真正意识到园本教研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园本教研、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教研组长独立设计与组织教研的水平得到提高,整个幼儿园的教研工作有很大的起色。
1.园本教研意识显著增强
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打破教研孤军作战的局面。通过园本教研让教师明白学习是一个共同体,营造了民主、平等、开放、合作的教研氛围,打破了一般教师没有话语权的局面,从“说”做起,创设“说”的机会,尊重“说”的权利,培植“说”的勇气,锻炼“说”的智慧。教师有了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空间,园本教研有了“研”的基础。
2.教研氛围空前浓厚
园本教研的开展,变过去关注教师的“教”为研究教师的“教”与“学”,让教师从主观内需角度接纳园本教研,践行园本教研,并努力追求园本教研的价值和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裕权,林伟.国内外中小学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10)
篇9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和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幼儿园教育改革也在积极尝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纲要》公布的推动下,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获得根本性的变化。《纲要》中将社会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正式提出,标志着社会领域课程正式成为幼儿园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理性思考
社会领域的教育不同于其他领域,它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是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正是由于它是由社会认识、社会情感及社会技能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表现出幼儿社会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若要更好地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和其他领域相比,它的开展相对而言更难一些。因此,在这个领域的教育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彩的认识,与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体验式教学是指课程的内容应源于幼儿的真实世界,课堂组织形式必须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或游戏,是通过幼儿听、看、闻、问、做后而获得社会认识,社会情感,行为习惯的活动。
社会生活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是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在课程引导下的课程学习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活动性是社会课程的重要特征,体验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
角色体验
实践“角色体验”就是要为幼儿创建社会角色体验的情景,让幼儿在体验中掌握角色行为,促进幼儿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教育的社会性;二是注重个体的主动性,让幼儿在对不同社会角色的体验中反思并提高自身品德素质。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幼儿的个人体验,在幼儿的参与、反思中真正触及幼儿的思想深处,这有利于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重视幼儿园与社会的结合与联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模拟社会活动,增进幼儿对社会的了解,这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幼儿园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把教学、书本延伸到大社会中去,把大社会引进幼儿园和课堂,实现幼儿园、社会、家庭三结合,为幼儿体验提供舞台。在幼儿园里,有社会课堂上的角色模拟体验活动,在家庭里,通过“今天我当家”“小小按摩师”体会家长对孩子的爱;在社会上,到十字路口体验“小交警”,借此学习交通规则培养遵章意识等,这样我们的幼儿就能学到更多的生活知识。
通过角色体验,孩子们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辛苦,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知道了要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分享,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体验中,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和行为养成有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分析
有这样两个明显案例是由家长反应和小朋友在教学活动中反应所得:
案例一:我们是一县级市,成人对交通规则的认知和遵守都很一般。有一次一位家长骑摩托车接孩子回家走在十字路口红灯亮了,家长看了看没车也没警察准备闯过去,正在这时孩子大叫:“爸爸,不能闯红灯,我们老师说了不能闯红灯,危险!”家长说:“当时我的脸都红了,很多路人都听到了,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这孩子现在比以前懂得多了。”
案例二:我们教师在组织消防员的教育活动时,向小朋友提问,平时你们遇到过哪些不安全现象呢? 孩子们积极回答,一幼儿说:“我爸爸就做得不对,每次吸完烟后,没熄灭烟头就扔在地上,不安全,我赶紧把烟头踩熄还跟他说,‘爸爸要熄灭后才能扔’。”
原来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对所扮演的角色行为及其角色关系模糊不清,游戏 玩得不够丰富,现在我们的角色游戏,幼儿不仅能很好表现角色,而且内容也很丰富,对游戏的规则都能较好地自己制订。
心得体会
通过三年来对幼儿进行社会角色体验的尝试,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第一,合理利用家庭资源。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幼儿活动的开展大多都是依靠家长、亲戚等社会关系,这部分的确是我们社会实践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支持力量。因此,对家长的职业、专长,我们教育者不但要了解,更要合理加以利用。
第二,实现角色体验与学科教学整合。在社会体验中有其自身的活动资源,幼儿的生活经历、体验、感受应作为其他教学的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次次地体验社会角色,是语言教学中讲述的源泉;在体验中遇到的计算问题,又是数学问题生活化最直接的导向。
篇10
关键词:教学;教研活动;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91-01
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园领域带头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是摆在幼儿园领域带头人面前的一个共性的难题。我认为,发挥好领域带头人作用,应注意:引领、示范、研究、培带。
一、示范带头引领,树立榜样
领域带头人的工作态度与教学水平在一个幼儿园起着示范作用,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转化为集体中其他成员的工作态度与教学水平。领域带头人能产生辐射作用,影响着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人。因此,领域带头人的一举一动,要在幼儿园处处起着模范作用。幼儿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举办“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案例写作”等专题讲座,以领域带头人的成长经历和研究体会引领教师,让他们学有榜样、研有方向、写有指导,既提高了领域带头人的自身素质,又引领了全园教师的教育教研,达到了“一石二鸟”的培养效果。
二、注重领域带头人培训,提高素质
重视领域带头人的培养工作。每年都举行领域带头人的培训学习,让领域带头人每年都不断充电,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并上公开课、展示课,让领域带头人承担点评任务,逐步培养领域带头人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应用能力,促进他们快速成长。为充分发挥领域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奠定更多的实战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自由交流
领域带头人通过一些网络交流平台相互交流、分享。不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无拘无束在交流平台上,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长体会,问题及困惑等与教师互动交流,还可以将吸引更多的普通教师参与,这样既可以发挥领域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同时也为领域带头人提供了一个与更广泛的群体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一个机会,有助于领域带头人的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四、狠抓园本培训、教研教改
开展园本讲座,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理念。一方面向其他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与平台,另一方面也促进领域带头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由此促进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成熟,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