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传统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28 17:4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传统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传统教育

篇1

关键词:儿童;思想品德;家庭教育

家庭,作为社会中最基本最稳定的构成单位而存在。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自儿童起所接触的教育,是每个人逐渐实现自身社会化的必经之路。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结合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是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家庭教育既是初始教育也是终生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是整个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具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渗入每一个家庭教育之中,长期以来为我国很多家庭所传袭和借鉴,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主流,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家庭教育是人所接受的最初的启蒙教育,自幼而起,对儿童的思想品德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于今的教育来说既有精华亦有糟粕,对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一、良好的传统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践行以早教观念,使儿童得到及早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具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进行的,主要是长辈对晚辈进行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之别注重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及早教育,强调“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①。人处于幼年时期,心性未定,且儿童的学习方式大多是仿效类学习即对学习家长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思想的观察和模仿,因此儿童具有更强烈的可塑性。此外,儿童记忆力强,大脑发育迅速,学习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更有利于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二)倡导以德教为先的教育内容,使儿童能及早获得更良好的品德教育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提倡以德育为先,强调从“人伦”着手,以注重培养儿童的思想品德为核心,力图通过道德观念的灌输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孩子学会做人。对儿童的教育首先着眼的是“成人”,于此之后才是“成才”,其目的首要是培养君子,重视儿童个人品德修养而轻视智能技巧的培养,认为做人第一,谋生次之。

(三)实行言传身教、家风陶冶为主的教育方式,使儿童能获得良好的学习对象和成长环境

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子女自觉或非自觉、有形的或无形的教育行为,中国传统教育倡导家长以身立范、立教,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品德和情操。所以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言教和身教,尤其重视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坐卧以及接人待物的情形都为儿童耳闻目睹。儿童成长初期的学习方式大多都是仿效式学习,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会通过模仿父母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不当的传统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奉行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教育观念,实行“明刑弼教”

传统家庭教育在“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教育观念下,实行“明刑弼教”,主张以家法、族规等形式,对儿童品德行为的养成进行规范、惩戒和约束,这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即儒家思想中“德主刑辅”的教育观念相符合。传统家庭教育观念认为父母体罚子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子女对父母的责打非但不能产生怨恨,责打后还更应该孝顺父母。现如今,这种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在现代家庭也普遍存在。从传统家庭教育倡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念来看,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期望是无可厚非的,但随着后来家庭教育对这种观念的继承和演变,逐渐演变为“逼子成龙”、“逼女成凤”,家长变得更加理所当然的对子女进行强制的教育,强迫性的促使儿童学习家长所要求的东西,日渐将家长自身对未来的期望放到子女身上,忽视了儿童品德的教育,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儿童思想品德行为的良好养成,形成儿童成长中的阴影,不仅使儿童遭受皮肉之苦,而且压抑儿童个性的发展,造成儿童精神上的严重伤害,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父母与子女关系僵化,从而更加不利于儿童思想品德的引导和培养。

(二)封建纲常思想残留,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

从教育内容来看,传统家庭教育内容以封建纲常的道德规范为主,在“三纲五常”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其教育的思想内容无不带有浓烈的封建主义色彩,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②、“男尊女卑”③、“明哲保身”④等思想,这些思想内容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家作为天下之本,以小农经济作为社会生活重心的产物,它贯穿于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之中,将家族利益放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儿童视为家庭的私有财产,这种小农意识的思想观念成为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成效。传统家庭教育用封建纲常伦理等思想内容来教化儿童,使其成为封建思想里要求的“君子”,这样不仅禁锢了儿童思想品德的自由全面发展,还将带有一定程度封建色彩的思想内容融入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之中,易导致培养出儿童谨小慎微、自私狭隘的性格,亦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作者:张茜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注释:

①《汉书•贾谊传》.

②《神童诗》.作者汪洙,字德温.北宋年间著名学者.

③旧时社会风俗,《列子.天瑞》:“男女之别,男尊女卑.”

④《诗•大雅•烝民》.

参考文献:

篇2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满足,但与此同时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精神空虚、道德衰退的现象。现代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不仅要求其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相比学校教育,家长应更多地承担起对孩子道德教育的责任。

(一)道德教育

传统家庭教育中,古人普遍认为,为人立世,品行为先,要求子女有很好的道德修养,许多家庭把“明人伦”作为教育子女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容,历史上有关家庭与道德论著及各种家规家训中,无不把道德教育作为重点。孔子认为,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姐妹,孔子“不学礼,无以立”的观点为人们普遍接受。李清照的父亲曾教导女儿:“气节和学问乃人世间至贵之物”,不管在人生的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要养成自立自强的性格,面对生活学会独立和自强,在国家存亡攸关时,要坚守住自己的节操和道德底线。这些是在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道德修养,也是个人道德修养形成与行为表达时应有的价值表现。誉满中外的宋代科学家苏颂在《议贡举法》中,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说得十分明白:“国家取士,行实为先。”“行实为先”就是说政治品德是最重要的。在“行实为先”的前提下,再要求其“行完学富”,苏颂的家庭教育理念与他的人才观是一致的,即“道德为先,文华次之”。如今,人们的物质利益追求日益旺盛,是见义忘利,还是舍利取义,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抉择的前提。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特别重视对个人道德行为的教育,尤其是孝悌和友爱的伦理道德教育,这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应让孩子从小全面学习传统文化精髓,懂得并掌握做人的基本礼仪规范,让孩子践行基本的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和社会礼仪,通过日积月累的“微善”行动,让孩子们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践行者和弘扬者,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启蒙教育

家庭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是儿童智力和道德的启蒙者,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成长起着奠基的作用。我国古人特别强调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宋学思想家就非常重视早期教育,张载从性、气、习的角度探讨早教问题,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提出“蒙以养正”的观点,认为早期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非常重要,否则,“其始不正,未有能成章而达者”。明清时期的孙奇逢也非常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吸收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幼儿具有爱亲敬长的天性,早期教育就在于巩固其天性中的善性,使之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养成良好的习性,认为“圣功全在蒙养,从来大儒,都于童稚时定终身之品。”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抵御社会上种种不良思想风气的影响,从小就要用格言警语对他们进行教育。早期教育是孩子智力开发和知识才能、行为品格形成的真正的基础教育。在教育效果上,童年时期的价值观念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早期家庭教育尤其重要。颜之推就提倡应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不然,逮及子弟“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为什么要早教呢?颜之推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他认为小时不抓紧,至坏习已成,才来管教,徒使“父子相夷夷”,而终无济于事。所以,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讲,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其一生的影响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教育内容上应注重人格培养和习惯养成教育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十分重视人格的培养和习惯养成教育,将培养完美人格和良好习惯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现代家庭教育应借鉴吸收这一优良传统。

(一)注重人格培养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子女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强调品学兼修,但是把人格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把培养完善的人格作为求学目的,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培养完美人格,除了品德教育,还要加强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尤其是当代家庭中,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严重,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过分包办,孩子的意志力和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对父母和长辈缺乏孝敬之心,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应该是一种理,一旦重“情”轻“理”,家庭教育就会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诺伯特•罗素曾说过:那些在童年受到孤独的人要比受到宠爱的人日后更会成功;一个不具备独处精神的人,不可能成为伟人。亦曾有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们的手里———社会的未来必定是新生一代的,父母们肩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因此,当代父母应把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作为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目标,为孩子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习惯养成教育

古人除了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外,还非常重视对子女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礼记•内则》中就提出了按儿童的年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思想:“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后人继承这一思想,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举止、言谈、饮食、起居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详尽的要求,现在家庭教育更要坚持这一要求。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寓于家庭生活过程中。对儿童施教,又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其实就是在行为举止、礼貌用语等方面加强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品行教育。古人重视早期家庭教育,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从小就指导孩子安排好日常生活,使之通过有条不紊的生活实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家长指导孩子亲自参与家庭的日常劳动、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比单纯说服教育的方法好得多。形成良好的习惯,要符合礼制的要求,正如荀子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智通,不由礼则悖乱提慢;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因此,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在“礼”的规范之中。“养成教育”的概念是由北京市教育学院关鸿羽教授等提出的,它是指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张首先从生活秩序开始培养孩子的习惯,如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起床、吃饭、上学、做事、睡觉等等,并长期坚持下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形成一切意志品质的必备条件,家长应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小事抓起,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并注意通过经常性的实践锻炼不断加以强化,只有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习惯的养成要靠制度来保证,在孩子还不能达到自律的阶段,家长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并严格要求孩子去实施;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必须加强孩子的责任感教育,使孩子从小便认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长大后才能对他人以及对社会和国家负

三、教育方法上应注重言传身教和环境熏陶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特别重视生命与性情教育,主张知行合一。在家庭教育中,他们不仅重视言传身教,而且重视环境熏陶。

(一)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对儿子的教育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教诲,他终身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是身教的最好例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一切影响儿童成长的人当中,身教作用最大的是父母,因此对父母的言行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陈鹤琴先生认为,在家庭教育诸多因素中,父母的人格因素是施教的核心力量,它对儿童的人格形成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家长,特别是父母,是孩子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家长亲自给子女树立榜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家长的榜样作用是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具有的天然的示范价值决定的。家长亲自给孩子树立榜样,生动、具体,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切感,教育效果好;而且家长处处以身作则,还会进一步提高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威望,可以把握住教育、管理子女的主动权。然而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孩子往往处于“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这样的家庭教育不仅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年幼的孩子处于极为矛盾的道德境地中,对其今后道德人格甚至整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父母应“言教”与“身教”相一致,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陈鹤琴先生就十分重视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他认为:“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曾强调:“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因此,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及价值观的养成至关重要。

(二)环境熏陶

篇3

关键词:传统家庭教育 ;弊端;实现途径

中华民族有深厚的文化基奠,一些民族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及其观念世世代代已经内化到中国人血液中了。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看法,这种看法虽受个体认识水平、经验差异的影响,但它总是个体构建于一定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下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都是在一定文化传统中开展教育活动的。

一、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

当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许多父母并没有从传统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但它终究是一种教育,对个人成长发展的作用不亚于学校。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有许多区别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独具的特点,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的改革必须接受新观念的指导,改革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必须以观念入手,从指导思想入手。为此,要解决当代的家庭教育问题,必须提倡一种全新的、符合新时代的人才观及儿童成长观要求的家庭教育新观念,使家庭教育观念与现代化发展接轨,实现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使家庭教育真正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甚至适当有所超前,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现代化。

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要求有新的教育理念的注入。长期以来它忽视父母和孩子主体性的培养和提高,忽视社会与人、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无视家庭教育中的主体性,尤其是无视孩子的主体性,强调服从受动,忽视主观能动;强调规范划一,忽视变化多样;强调灌输注入,忽视启发自省;强调知识能力,忽视情感信念等倾向。诸多的偏误,使得孩子步入社会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茫然和失措,并在社会事务中缺乏主动进取的精神和能力。知识经济、信息产业化时代的到来,国内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充分弘扬自己的主体性,这对“唯书”、“唯上”、“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家庭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注入新的教育理念,重构新的家庭教育观念已迫在眉睫。

二、传统家庭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

家庭教育应尊重儿童的主体意识,科学的儿童成长观不仅要求以完整儿童作为家庭教育的价值观,而且还要求家庭教育应尊重儿童的主体意识。每个儿童都是成长中的个体,由于成长水平的限制,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言谈举止等等,这时候与成人的水准有很大差距。因此,家长应尊重儿童自身的主体意识,根据儿童自己的想法来决定儿童自己的行为,不要以家长的意愿强加于儿童身上。儿童的成长水平虽然与成人水平之间有差距,但这并不简单地意味着水平低就应该向水平高的看齐而放弃自己的特点。恰恰相反,要保证儿童每一阶段的成长符合其发展的水准并且不断向前,唯一的方法就是充分考虑儿童的主体意识。

(二)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家庭教育观,树立全面成长的育

人观

当前中国的教育已由应试教育向品质教育转轨,品质教育变动了原来那种单纯注重高足智力成长的教育,提倡学习知识与成长本领一样重要,重视培育孩子的创新精力与实践本领,重视孩子的杰出意志品质的培育与人际联系调和本领的成长,提升孩子多方面品质。在品质教育的布景下,我们同样要召唤家庭教育的“品质化”,彻底医治家庭教育中“唯知识论”的病理表象,提倡一种以智力教育为中心,融小孩的肉体品质、心境品质、品德品质、科学文化品质为一体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因而培育小孩的“完好性”为对象的。

(三)树立主体参与和合作交往的家庭教育方式

主体性教育认为,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完满精神世界为指导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只有在交往中,通过交往,孩子的主体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尊重与弘扬每一个个体的主体性,也就是承认每一个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权利,这一认识必须成为教育的出发点。

还要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子女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后,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转折。在这一阶段中,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教育工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配合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两个教育——学校和家庭不仅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在教育的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所以深受文化洗礼的家庭教育观在成长的历程中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务必作出转变,我们要提倡一种全新的、适合孩子成长发展规律的人才观及儿童观,这也是实现家庭教育当代化的

根基。

参考文献:

[1]李润强,中国传统家庭形态及家庭教育.

篇4

关键词:传统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理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产生进行研究,可以为我们今天研究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家庭教育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家庭教育活动的产生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原始人类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人们依血缘关系聚族而居,一起捕猎野兽、采集野果、抓鱼。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人们在劳动中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积累了生活经验。为了使人们的生活得以延续下去,使年轻人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大家庭里的年长者需要把生产生活经验传授给年幼者。

在原始大家庭里,出于生存的需要,年长者在劳动过程中,将劳动技能、生活经验等向年幼者传授,如此代代传递并不断改进,原始大家庭的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终身性,也正是这种教育活动使得人们得以生存并逐渐进步发展。

(二)家庭教育活动的发展

在前氏族社会,男女结成没有性别分工的原始群,成年男女都出去狩猎,老人与儿童则负责看管猎物及构建住所,由老年人指导儿童参加劳动的方法;在母系氏族社会,幼童都由母亲照管,大约到了8岁以后,男孩由男人指导其做男子应该做的事情,女孩则由女人指导练习女子应该做的事情;到了父系氏族时期,教育小孩的责任由大家庭成员共同承担,实际上就是一种“公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适应能力、劳动技能、身体锻炼、符号记事等,到原始社会末期则增加军事技能的教育。

父系氏族特别是原始社会末期的这种教育,实际上就是原始形态的家庭教育,是传统家庭教育的萌芽。“劳动即是学习,父母即是教师,猎场与牧地即是学校,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富有经验的长辈对晚辈进行生产方式、生活经验等内容的教育训导,受教育的儿童、青少年只能从长辈那里学习到生存技能,这几乎是纯粹的经验传授型的教育。

二.传统家庭教育的产生

(一)传统家庭教育的萌芽

专偶制家庭“是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交替的时期从对偶制家庭中产生的;它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男人积累了更多属于自己的财产,专偶制家庭是建立在丈夫的统治之上的,从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开始,对子女的教育由父母亲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就此产生。

在奴隶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原始社会的公有制被私有制所代替。战俘由原来被杀死的命运转为沦为奴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以及大量的奴隶,剥削与被剥削阶级形成。就在这个时期,家庭教育逐渐从活动转向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主要方式是长老训教,在春秋战国时期,家训还没有独立成文,多为后人追忆而成。商周时期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传统家庭教育的产生以及方式、内容

在奴隶社会,教育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随着奴隶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家庭教育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奴隶主家庭中,专设师、傅、保来教育子女。奴隶社会的家庭教育既是为生产服务的,更是奴隶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启打破禅让制是宗法政治的开端,宗族的成员聚族而居,宗族内部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传统。“宗族的家庭教育主要由宗子负责,教育内容包括生产、生活、军事、祭祀等方面,其中祭祀共同的祖先,是宗族大家庭的主要教育内容。”在夏商周时代,注重“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只有贵族子弟能够接受完整的“六艺”教育,贫民和手工艺者阶层只能接受“小艺”教育。

(三)传统家庭教育的典故

篇5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时下,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倾向导致一些父母唯分数论,把孩子能否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育目的,教出了只会学习但不会“做人”的孩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失德案件,如重庆女童摔婴、复旦投毒案等折射出家庭道德教育的不足与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青少年人格与品德教育必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家庭也不能没有核心道德观。那么,用什么作为家庭的核心道德观,培塑我们的下一代?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孕育出的传统美德,是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传统美德不仅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等等,至今都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根基,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无所不包,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又赋予新的时展内涵,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仅就家庭建设来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传统家庭美德与现代家庭建设理念相融合后,提出的家庭美德五个准则是一个较为简洁可行的范本,可是家长对此的知晓程度并不高。据笔者所在单位2014年在福建省开展的全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4%的被调查者了解“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可见,如何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家长中普及与推广核心价值观、传统家庭美德,让其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从而成为家庭教育正确的价值引领是当务之急。

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率先垂范

1.孝老爱亲,知行合一。中华传统美德最注重孝文化。孝作为“众善之始”,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在家庭中孝道伦理的本质应是责任和义务,被视为国人的基本品德。当下不少家庭“孝亲”观念淡薄,尊老不足爱幼有余,啃老现象严重。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被问及对“啃老”现象的看法时,有46.3%的人认为“很不应该”,有43.8%的人认为“事出有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有9%的人甚至认为“可以理解”。民众对“啃老”的宽容固然有一定社会原因,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尊老敬老”的意识与能力均不足。只有家长们将“孝老爱亲”上升到家庭核心道德的高度来予以对待,处处知礼、守礼、重礼,做到知行合一,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传统美德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从而发挥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言传”即家长先要深入理解传统美德内涵,然后通过阅读、讲解、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子女传授美德知识。“身教”是要求家长做好表率,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能做到“以身作则”的家长并不多,比如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只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承诺都能兑现,在诚实守信上为孩子做好榜样”。家庭教育应是做人的教育。“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修身以求进,行道以利世”(《颜氏家训》),承载传统家庭美德的古代家训,也是处处体现为人处事的教诲,而少讲读书学习。这些经典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重品行培育,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建立“家规”,形成良好“家风”。

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讲究方法

1.立成于幼,潜移默化。中国古代家教非常重视少儿早期品行教育,讲究立成于幼。《颜氏家训》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以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传统家教强调只要坚持从小实行道德启蒙,就能在少儿的心中培养起道德伦理情感,并在不断地砥砺之后,习惯成自然地践履道德。近代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说明,早期教育在个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幼年时期对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美德教育,能培养起孩子道德良知和优秀品质,并伴随其成长越发牢固。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异同

前言: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社会化的第一个阵地。家庭教育在家庭文化传承,在个人甚至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也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维系社会的基础和细胞,天下之本在于家,家齐则民安。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豪门官僚还是庶民百姓,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处理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和平稳定,需要特别重视家教,可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传统家庭教育在形成中国人的个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传统家庭教育之真谛,在于用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其子弟,诸如自立自强、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国家、尽职尽责、重义轻利、不畏、热爱和平、同情弱小、诚实忠厚、克己节俭、待人以礼、注重节操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古人积累的这些优良而成功的家教思想和方法,有几点尤其可为今天的家教提供有益的借鉴:

1、传统家教注重德才兼备。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子做人,其次才是教子做事。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品德教育,教子女如何做人,是传统家教最突出的特点。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贤妻良母的观念至为深入,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

2、引导教育子女为自己的长远利益考虑。诸葛亮告诫他的外甥、儿子要立志,要“淡泊明志”,“志当存高远”。嵇康在《家戒》中说“人无志,非人也”。司马光指出了为子孙积攒钱财的害处,他认为如果为子孙积财,使子孙只知有利、不知有义,那么积财只会招来子孙游手好闲、不知上进。这种鼓励子孙自立、自强,劝说父母不要为子女积攒钱财的家庭教育传统,在有识之士中间,颇为流行。

3、传统家庭教育强调慈爱与威严并重。韩非对此有一个总结,他说:“慈母有败子”,这个“慈”当然不是一般的慈爱,而是一种溺爱,溺爱会毁掉子女。颜之推总结了家庭教育的经验,认为亲子之间应该有严肃的一面,也应该有慈爱的一面,两者皆不可少。他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4、身教重于言教,教在不言之中。特别强调父、兄在遵守道德等方面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同时尽到教育子女、训导子女的责任。曾子杀猪的故事,所讲的就是曾子以履行自己的诺言为榜样,教育儿子要诚实守信,不得妄语。在中华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此类重视身教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西方家庭教育

1、让孩子学会独立。大部分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具有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孩子自己动手并从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甚至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许多国家的家长都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例如在美国,孩子从幼儿阶段就在不断认识劳动的价值。孩子要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送报扫落叶铲雪等活计。

2、给孩子自由。西方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因此对孩子是否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人。而孩子一旦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成功也是自然而然的。反观很多中国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使孩子学习好,在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学习之外的事情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做。这样孩子得不到锻炼,从学校走出来就缺乏最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其实孩子是树,阳光、水和空气就是他所需要的全部,给孩子自由,让他自由生长,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3、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西方家长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是遇到同样的情况,中国家长很可能对孩子的探索活动用“胡闹”“乱来”“不可能”等类似的话否定掉,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此外,亲近自然,重视慈善事业,相信每个人都可以“Make a difference”等等西方的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中有很多共同之处,如:都对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都重视孩子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都能够与孩子经常沟通等等。总之,家庭教育要注意与孩子之间的平等,要尊重、信任、宽容、鼓励孩子,要重视感情交流并且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教育本身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Charlotte, Mason, 2004. The Home Education Handbook of Charlotte Mason [M]. Beijing: Development Press of China.

[2]Haim, Ginott, 2002. Parent-Child Conversations [M].Beijing:Jinghua Press.

[3]Karl,Welter, 2002.Karl Welter's Educational Law[M].Beijing:Jinghua Press.

[4]Tin, Jennifer, 2005. Lock John's Family Education [M].Beijing:Xinhua Publishing House.

[5]董小川.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教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齐欣,赵田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7]杨冰.细节成就孩子一生[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86-02

一、文化传统教育的内涵

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对文化传统教育做出概述,必须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别。而要对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做出区别,又必须先理解文化与传统这两个概念。对文化做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几百种,对文化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广义上说,文化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三种文化。狭义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特点,主要指思想精神等观念形式的文化。对于传统,人们往往觉得传统与现代是相对立的,其实不然。在西方,英语的传统tradition来源于拉丁文traditum,意思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而在中国古代,“传统”一词出现于范晔的《后汉书东夷传》中的“国皆称王,世世传统”。传统往往被用来指历代延传下来的、包含着深沉文化积淀的、具有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等的总和。[1]

关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者的核心不同,意义也不同。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而文化传统的核心在于传统。传统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2]文化传统则是“文化背后的一种精神链接,它包括文化典范背后的精神、规则、信仰、价值、秩序等。”[3]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世代沿袭下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是一种内在与人心发的东西。[4]总之,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文化传统比传统文化有着更广大的内涵和包容度,对文化传统教育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2.文化传统教育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仍然放射出熠熠光辉。在亚洲有许多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弘扬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代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多元化现象,促使我们不得不把文化传统教育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

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机制。文化传统教育是指以优秀文化传统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一种教育方式。[1]文化传统教育能够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使民本、和谐、仁善的道德伦理观、承担责任、自强不息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人生观等这些文化精华,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除此之外,文化传统教育还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

二、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五千年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立国之基,中外文化在多元化的时代更深入地交流和触碰,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知道越是国际化,就越要民族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冲击着我国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文化传统传承的最重要的途径便是教育。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在他们身上承载者名族的希望。

2.有利于抵消多元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指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于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往往表现出叛逆、新潮、张扬、标新立异、寻求刺激、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急于自我表现等特点,这就使得青少年容易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青少年很容易在多元文化的洪流中迷失自己。根据对青少年的道德调查显示,青少年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较大,在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向。在多元文化时代,追求物质享受的各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正强烈地影响着当代的青少年,使他们单纯地追求享受,不思付出,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负责任。为了抵消多元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

3.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文化可以化人,文化传统用文化中的精神、价值、精华对青少年有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我国的文化传统规范并制约着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仁者爱人”等是文化传统所期许的道德修养。例如《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中所反映的孝悌、仁义礼智信,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在当代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格思想对当代青少年塑造健全的人格有重要作用。宋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高尚的理想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等等,无不蕴藏着引人致善、教人向上的力量与精神。[1]

4.有利于我国民族自信心的增长和国家的复兴

一个民族要长盛不衰,根本的是要建立自己的强势文化,要使民族文化永远处于先进状念。对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有利于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有利于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和谐以及民族的发展。诚如梁启超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及早地浸润到青少年的心灵中,能使他们人格完善,奉君子之行,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三、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1.学校教育

首先,学校可以让各个年级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经典是名族文化传统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之根。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对青少年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厚实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并且还能增强说写能力。中国文化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青少年的人格,提升他们的基本素养。还有学者认为,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最愿意背诵的年龄去读最重要的书是很重要的,尽管当时不理解,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慢慢便会融会贯通,把文化典籍中的智慧发挥出来,终生受用无穷。[5]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传统教育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渗透文化传统的教育,如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就可以进行直接渗透,因为这些学科与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语文课堂就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2.家庭教育

要使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走出误区,即:在教育内容上重智识、轻亲情伦理与生活习惯之养成;在教育方式上扭转重娇溺、轻严格管教倾向及树立身体力行之规范。[6]正确对待家庭教育,要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优秀家庭教育的精髓。古代家庭教育注重立德,立志教育、人格教育和礼仪教育,所以现在的家庭教育也要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想道德教育,勉励他们立下高远志向,培养正直、谦逊、诚实、忠孝等优良品格。除此之外,在教育方法上还要突出慈严相济,重视身教为主、言教为辅。

3.社会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行之有效的文化传统教育,还离不开社会的教育。大众传媒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理应在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多元化背景下的大众传媒缺乏应有的文化传统品位,文化传统意识薄弱,教育形式娱乐化、内容媚俗化。所以,大众传媒教育应该走出上述误区,传播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传统意识,弘扬、传播优秀文化传统,普及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面对各种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面对琳琅满目的出版物和良莠不齐的媒体形式,要加强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使之受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浸润和洗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傅丽霞等.文化传统教育[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2]杨秀云.多元文化视阈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J].科学中国人,2003,(4).

[4]张万红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李艳.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J].理论导刊,2005,(11).

篇8

关键词: 远程教育 传统教育 比较

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很多教育专家声称,以网络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必将突破学校院墙的阻隔,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延伸到每个人的一生之中。

一、远程教育的与本质

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但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时期的远程教育都存在共同的本质,那就是: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的时空分离。几乎所有的定义都将教师和学生的时空分离作为远程教育的一个描述性特征。在教师和学生时空分离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像在传统教室中那样,得到教师直接的和持续的指导。尽管远程教育并不排斥短期的面授,但是,从远程教与学的整体看,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时空上通常是分离的。

二、远程教育的优越性

21世纪的远程教育是以开放的、灵活的、终身的教育发展为目标,是传统教育的延续发展,同时也是对传统教育的巨大变革,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点。

(一)开放性

1.网络教育对学员基础没有限制。每个学员的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进度也不一样,远程教育能为不同的学员提供个性化服务。

2.远程教育对学习时间没有限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挤出大块时间继续深造,远程教育可摆脱传统教育对学习时间的严格要求,学员可根据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3.远程教育对学习地点没有限制。远程教育使学校教育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4.远程教育采取“宽进严出”的方针,教育质量的把关不是放在入口上,而是放在出口处;在教学管理中,没有采取优胜劣汰的方针,而是在保证基本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受教育的机会。

(二)灵活性

在远程教育中,受教育者对个人的学习进度负责,学习评价着眼于学习的进展而不是论考试成绩,受教育者的学习要求受教育者、教师的配合,以便学习的内容符合工作的要求。受教育者的学习以自主的学习为主,学校更多的是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服务,传统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逐步被“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中心”所替代。

(三)终身性

当今社会,知识技能急速更新,广大从业人员仅凭一张文凭或旧有的经验技能就想一劳永逸已成过去,职业培训、终身教育已成为必需。

(四)共享性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东中部地区,并导致大中城市人才密集,而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教育专业门类不齐全,高等学历人才极度贫缺。远程教育不受限于地域,并集中最优秀的教师资源,使最优质的教育传达到全国各地,不受地域限制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对师资力量薄弱地区的学校也是有益的参考和补充。

三、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互交融,共存发展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也不一定完全局限在实时的连续的面授中,学生也会采用像自习、家庭作业等学习方式,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育资源,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学习资源,具有更多的自学机会,并且学习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逐渐减少。这些都是远程教育的特征。

在远程教育中,面授教育这个环节虽然一向被某些激进的人们视为远程教育的“盲肠”,似乎可有可无,但是始终存在、难以割舍。偶尔的面授教育是远程教育的特征之一。

远程教育是不会取代传统学校的。这就要求远程教育的发展应从与传统教育互补的角度,精心策划和整合,以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和优势;传统学校也应接受网络及网络教育的冲击,注意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在教育中的应用。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是一个有益的共存与互补关系。

参考文献:

[1]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网络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 教师出路

一、网络教育的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对人类的生活、学习、教育等诸多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时代和教育的结合形成了网络教育模式。网络教育模式的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黑板、教材”的教学“三大支柱”。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技术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图片、视频、幻灯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此外,网络教育模式使教学走出课堂,从学校主导的模式,走向了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网络实现了跨时空、跨地域的交互式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是由教育的对象―小学生的特点决定的。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求知等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具有短时性、多变性,开放性的特点。首先,短时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尚处于较低级阶段,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小学语文教育的课时安排时间较短。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来。其次,多变性。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小学语文教育要利用小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最后,开放性。小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强。因此,小学语文教育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求知欲,设计开放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应该采用横向、开放性的模式,引导学生对问题以点的形式开始,逐步扩展到面;而不是以纵向,线性的模式开展,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出路

网络时代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传统教育模式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总体来说,国家、社会、学校、教师都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变化,实现从传统教育模式走向现代教育模式。接下来,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为出发点,从教师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教育模式和新型教育模式相结合,提出从传统教育模式走向新型教育模式的应对策略。

1.积极接受网络时代带来的变化

小学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理论,积极接受网络时代的新技术、新方法,用开放的态度对待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并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等,力求实现传统课堂的现代化。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内容,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总之,接受变化,适应变化,改变自我才是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的途径。

2.深度发掘传统教育优势

虽然,网络时代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并不代表传统教育模式一无是处。传统教育模式仍然具有数字技术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例如,传统教育中板书的重要性。现代多媒体教育要求学生听课,看PPT,记笔记同时完成,往往造成了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避免了上述问题。由此可见,在现代课堂上,教师应该把学生容易追踪、掌握的知识呈现在PPT上,学生不易掌握,或者需要长时记忆的知识以板书的形式呈现。

3.重视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面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传统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现代教育的空白区在哪里,教育的哪些目标是现代教育所不能实现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现代教育强调人机互动、学生学习往往在虚拟世界完成,学生得到的反馈往往是计算机固化了的内容。很显然,计算机的反馈具有模式化,固定化的缺陷,因为它只能按照程序提供设定好的反馈,不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反馈。此外,网络教育的另一个弊端是网络教育执行的任务是由人事先设定的、由计算机来操作完成的,缺乏情感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古籍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在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在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挖掘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实现学生学习最优化。最后,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总结

总之,传统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固有的弊端。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社会使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网络化教育从学校扩展到社会,乃至全球,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传统教育只有改变自身的不足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将传统教育模式与新型教育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构建适合社会现状的教学模式是国家、社会、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巨大问题。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加强自身建设,迎接新技术,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岸上指导;下水示范;陶行知教育思想;幼儿教育

我国教育在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体制下衍生出来的教育问题,导致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薄弱,陶行知先生结合我国教育现实和西方教育理念,提出了变“岸上指导”为“下水示范”的教育思想,为国内教育的出路指明了方向。这一理念直至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思考并实践。

一、近代中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恪守传统教育模式

我国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没有明确而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动力;2.传统教育把人脑打造成电脑。前一个问题是在人们的观念和固式思维的影响下产生的,后一个问题则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下的产物。

2.信奉洋化教育理念

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外的思想大量涌入国内,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于是开始模仿西方教育模式。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些学校极度重视学生思维的发散,强调保留孩子的天性;一些学校开始大量引进外国课程,其中包括历史、地理等重要科目,课本内容中大量加入外国历史、地理内容,缩短了学生对本国历史、地理的了解和学习时间。“双语教学”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双语”已经成为幼儿园的金字招牌,吸引大量家长。

二、变“岸上指导”为“下水示范”教育方法的内涵和意义

“岸上指导”指的是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课堂主导地位,讲授教学内容,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并且记住教师所讲的内容;“下水示范”则是指教师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从“岸上指导”变为“下水示范”是教育模式的一种改变,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形象表达,他强调要解放儿童的思想,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但同时不能彻底忽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是以理论为基础的,没有理论的实践不可行,也不符合我国国情。我们的学生缺乏的是自主思考和自己动手的机会,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锻炼他们动手的能力,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引入“下水示范”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三、变“岸上指导”为“下水示范”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一)生活化幼儿教学内容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下水示范”更通俗的说法是“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教育,过什么生活受什么教育。他强调,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远离生活,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就是教育的最好素材。

首先,教育内容必须与幼儿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幼儿总会接触到各种各样新鲜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教育最好的素材。例如,小孩都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喜欢玩的玩具,教师可以以此为素材,让每个小孩讲讲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是如何得到的。通过讨论让幼儿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将幼儿感兴趣的、需要的及时纳入教育内容中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将生活中最细小的例子带到教育中来,产生的教育结果可能是巨大的。

其次,可以考虑在幼儿教育中加入对现实生活情景的模仿,让幼儿在与真实生活情景的互动中积极主动地了解生活、感受生活。比如,可以模拟湿手接触插座导致触电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模拟了解湿手接触插座的危险性,比较于口头反复强调,更生动形象且更能加深幼儿的印象。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就是把社会当做学校,教室不再是一座房子,而是旷野、工厂、市场、十字街头。教育也不再是关起门来学习,而是走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让学校与社会、与自然联系起来。

首先,将自然环境与课堂联系起来。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幼儿对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充满好奇,这样就激发起了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幼儿接触大自然,触摸、感知那些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清晰地了解最真实的大自然。

其次,将家庭环境与课堂联系起来。家庭环境是幼儿最熟悉也最依赖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的安全感会增加,惶恐、紧张的情绪会减少,从而表现出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最后,将社区环境与课堂联系起来。社区环境是幼儿除了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外接触到最多的,他们对这个环境的了解是迫切的。社区中包含各种各样的场所和文化物质资源,借助社区这个平台,让幼儿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不仅可以感知社会,更能汲取人生经历,为以后的道路打好基础。

(三)运用“做中教,做中学”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中强调幼儿要亲身经历,不管是脑力的还是体力的,只有自己体验过、经历过,才能对某件事、某个人得出最清晰、最真实的感受。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进入生活环境中,使他们运用自己的感知亲自感受、充分体验,引导幼儿勤于动手,乐于学习,在动手中学习。

首先,幼儿教师要在“做中教”。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要创设多种生活环境,设计丰富的动手活动,使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在动手中学到知识,获取经验。

其次,幼儿要在“做中学”。教师要保证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亲身经历。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学习激情,更加清晰地获取最真实的事物感知。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起点和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也要随之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刻学习,及时了解最新的社会需求,不局限于固定的框架,灵活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巧妙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