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路面设计规范范文

时间:2024-03-28 17:4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停车场路面设计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停车场路面设计规范

篇1

关键词:屋顶停车场;铺面;处理方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U4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21703

1屋顶铺面破损调查

1.1工程概况

该停车场的停车区及行车区面积10500m2,近期在该屋顶停车区停放少量公交车辆,远期为公交车辆回转场地(图1)。

屋顶停车场采用水泥混凝土铺面,上面设计行驶公交车辆,水泥混凝土铺面施工完成后养护时间不到一星期。2008年8月30日开始运营,2009年初铺面板便出现了板块断裂裂缝,到2009年7月铺面板大面积出现断裂破坏。

根据现场调查及统计情况,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1-2001》,对该停车场进行科学分析,对该停车场评定如下。

(1)对水泥混凝土板按裂缝的损坏及裂隙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屋顶停车场行车区域铺面,角隅处、断裂严重,裂缝多为贯通缝。铺面其它区域破损病害为中等,板块断裂病害为轻微。

(2)水泥混凝土面层接缝类病害评估,水泥混凝土停车场板块脱空为严重,接缝碎裂病害为中等(图2)。

图2裂损情况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结合以上调查情况,行车道路面损害状况分级标准评定为差。

2铺面破坏原因分析

造成铺面损坏的原因很多,如混凝土强度不足、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能力不足、养护不够等等。

2.1混凝土养护期不足

本工程工期紧,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后,仅仅不到一个星期就开放交通,养护时间远远不够,不满足规范要求“养生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生。一般养生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少于14d,低温天不宜少于21d”。过早投入运营,对板块破坏大,运营后不久就出现了裂缝,是铺面板块破坏的根本原因。

2.2场内运营车辆速度过快

场区内设有交通限速标志,公交车辆没有按照设计速度行驶,因此产生了较大的动荷载,对板块造成冲击破坏。

2.3部分板块划分不正确

施工中,部分板块划分不正确:出现了错缝,对锐角板块亦未加强。设计未提供板块划分图,仅提供了划分原则;也未审查施工单位做的板块划分设计。

2.4场内无交通标志标线

设计中有停车场交通标线相关图纸,但运营近一年来还未涂刷交通标志标线,导致运营车辆在行车道上骑缝行驶,是造成258m长行车道铺面板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3铺面病害处治方案设计

现阶段对铺面板破损调查发现,病害主要发生在行车道范围内,但由于铺面板多存在养护期不足,存在目前未发现的微细裂缝,且考虑到屋顶停车场将来作为公交车辆回转场地,车辆行驶频繁,后期可能对现阶段行车道以外的板块造成了破坏,如本次不加以根治,后期大批量投入运营后,修复将十分复杂。现阶段修复应对铺面结构层进行科学设计,且要加强防水。屋顶防水层方案设计见表1。

2、卷材辅助涂膜防水层

3、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厚

4、1∶8水泥陶粒找坡层最薄处30mm厚

5、钢筋混凝土楼板121350mm隔离层兼防水层(C40 P6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后刷两次DPS防水),最小厚度不小于40mm。推荐1213

屋顶铺面方案设计在满足房屋建筑规范的条件下,参照公路行业规范设计(表2~表7)。方案技术比较见表8。

4结论及建议

对于混凝土面板的划分、搭接以及厚度的选取至关重要;混凝土养护一定要保证周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场内运营车辆必须通过相应的交通标线保证低速行驶;运营过程中要注意车辆行驶振动对面板、防水层以及建筑结构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立军. 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毕玉峰. 沥青混合料抗剪试验方法及抗剪参数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4.

[3]刘细军. 沥青混合料及路面层间抗剪特性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原则

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交通,改善城市卫生条件,以及避免路面的过早损坏,要求迅速将雨雪水排除,因此,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道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城市道路排水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为了保障生产和人民生活,城市中除需要排雨雪水外,尚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由于废污水和雨水的水质不同,可分别组织不同的管道系统来排除。

1 排水系统的制度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

1.1 合流制

将污水和雨水用同一管道排除的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过去我国很多旧城市大多采用合流制,污水处理直接排入天然水体。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急剧增加,这样的合流制对环境卫生往往造成严重危害。为了保护环境,需将混流的污雨水流经污水处理厂后再行排放。

1.2 分流制

将雨水和污水分别设置管道系统排除,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其中汇集和处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除系统;汇集和排泄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除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设置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另一种情况是只有污水管道系统,不设雨水暗管,雨水沿地面、街道边沟和明渠泄入天然水体。

采用分流制有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护,有利于污水的综合利用,便于从废水中回收有用物质,可做到清浊分流,降低需要处理的废水量。

2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2.1 设计范围和原则

2.1.1 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规划进行,并应符合现行的GB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划》规定。无排水规划时,应先作出排水规划,在进行设计。因修建道路引起两侧建筑物或街坊排水困难时,应在排水设计中解决。

2.1.2 城区道路排水一般采用管道形式。设计时应根据当地材料和道路类别选择。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偏沟、雨水口和连接管的布设,不包括排水干管设计。

2.1.3 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2.2 道路排水设计标准

2.2.1 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应增设必要的排水设施。

2.2.2 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规定选用适当的重现期。

2.2.3 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2.2.4 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量应按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执行。

2.3 雨水口的设置

2.3.1 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均应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2.3.2 雨水口形式有平算式、立式和联合式等。平算式雨水口有缘石平算式和地面平算式。缘石平算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地面平算式适用于无缘石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算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联合式雨水口是平箅与立式的综合形式,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2.3.3 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平算式雨水口约为20L/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0 L/s.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

2.3.4 平算式雨水口的箅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地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冰冻地区应对雨水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措施。在泥沙量较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沉泥槽。

2.3.5 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7m。

2.3.6 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5~50m,其位置与检查井的位置协调,连接管与干管的夹角宜接近90°;斜交时连接管应布置成与干管的水流顺向。

2.4 立体交叉范围地面水排除的原则

2.4.1 对立体交叉桥下的地面水,宜采用自流排水。当不能自流排水,有条件修建蓄水池时,可采用调蓄排水,无调蓄条件时,应设泵站排水。立体交叉处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稳定时,应按《城规》的有关规定与当地经验采取降低地下水的措施。

2.4.2 在下穿式立体交叉引道两端纵坡的起点处应设倒坡,并在道路两侧采取截水措施,以减少坡地聚水量。纵坡大于2%的坡段内,不宜设雨水口,应在最低点集中收水,两边应各设并联雨水口,数量应按立体交叉系统的设计流量计算确定。

2.5 广场、停车场地面水排除的规定

2.5.1 广场、停车场的排水方式应根据铺装种类、场地面积和地形等因素确定。广场、停车场单项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或地面纵坡大于或等于2%且单项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时,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广场、停车场周围的地形较高时,应设截流设施。

2.5.2 广场、停车场宜采用雨水管道排水,并避免将汇水线布置在车辆停靠或人流集散地的地点。雨水口应设在场内分隔带、交通岛与通道出入口汇流处。

2.5.3 停车场的修车、洗车污水应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不得流入绿池和树池。

2.6 渡槽、倒虹管的设置规定

2.6.1 灌溉渠与道路相交无修建涵洞条件时,可修建渡槽或倒虹管。渠底高于道路标高并能满足道路建筑限界要求时,可设渡槽。渠底低于路面,但与路面的高差不满足修建寒冬的要求时,可设置倒虹管。

2.6.2 渡槽宜为钢筋混凝土的矩形或梯形槽,过水断面应满足设计流量要求。渡槽应有防漏和防溢流措施。

2.6.3 倒虹管管径应根据渠道的设计流量确定。管径宜大于或等于200mm。污水管内设计流速应大于或等于0.9m/s,并大于进水管内流速。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冲去措施。倒虹管水平管的管顶距路槽底面宜大于或等于0.5m,路边沟底应大于或等于0.3m。倒虹管井内应设闸槽、闸门、梯子等设施。村庄附近井口应设井盖。井口大小应便于工作人员进入操作。

2.6.4 倒虹管宜采用圆管,过水能力可按压力管计算。

3 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的类型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系统,根据构造特点,可分为明式、暗式和混合式三种。

3.1 明式系统

公路和一般乡镇道路可采用明沟排水,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横道处增设一些盖板、涵管等构造物。明沟可设在路面的两边或一边,也可在车行道的中间。当道路处于农田区时,边沟要处理好与农田排灌的关系。明沟的排水断面尺寸,可按照汇水面积经水力计算确定。明沟通常采用梯形断面,底宽至少0.3m,边坡视土质及护面材料而不同,用砖石铺砌或混凝土块护面时,一般用1::0.5~1:1的边坡。有些城市也有石砌或砖砌和上面加盖板的矩形明渠。

3.2 暗式系统

包括街沟、雨水口、连管、干管、检查井、出水口等主要部分。道路上及其相邻地区的地面水依靠道路设计的纵横坡度,流向行车道两侧的街沟,然后顺街沟的纵坡流入沿街沟设置的雨水口,再由地下的连管到干管,排入附近河流或其他水体中去。

3.3 混合式系统

这是明沟和暗管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城市中排除雨水可用暗管,也可用明沟。采用明沟可以降低造价,但在建筑物密度较高和交通频繁的地区,采用明沟往往引起生产、生活和交通不便,桥涵费用增加,占用土地较多,并影响环境卫生。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设计手册》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3

一、__城区交通秩序管理现状

(一)城区交通秩序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

1、管理机构。目前,城区交通秩序管理以交警__区支队管理为主,区交委为辅。交警__区支队负责辖区内道路交通的组织、指挥和疏堵工作,道路交通执勤执法工作,道路交通行政许可项目审批;受区市政委委托,负责停车占道、停车标识设置、占道收费管理。区交委负责管理交通运输行业,尤其是机动车辆的运营管理,包括营运车辆审批、营运线路审批、交通规费征稽等。

2、管理方式。__城区交通秩序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督促检查、集中整治等方式进行。

3、交通秩序管理成效估价。近年来,通过对环城车、大巴车的公司化和公交化改革,城区客运市场秩序日益规范,无序竞争大为减少。通过规范停车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得到遏制。通过文明创建等引导和交通执法,车辆和行人闯红灯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二)__城区交通秩序现状

1、道路畅通状况。龙溪锦红小区-电子校转盘-华新分流道时常发生堵塞。特别是龙华大道的电子校转盘和机电院转盘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拥堵十分严重。机场路始建于八十年代末,当时的设计通行能力为每天3000辆次。目前此条道路日均车流量6万余辆次,达到设计通行能力的20余倍,高峰时段混合断面流量达到7000台次/小时,机场高速路成了经常堵车路。两路城区主要“堵点”为双龙东路金港段、区粮站处、五星路、汉渝路、观岩路、工贸汽车站(63队车站)等。特别是63队路口,过境车辆只能穿城而过,几万车辆往来,每天必堵车。

2、机动车停放状况。目前,机动车增长速度迅猛,停车需求十分巨大,由于历史欠账太多,__城区,特别是两路地区固定停车场(室内、室外)严重不足,并且还存在原有停车场被占为它用的情况。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交警支队采用在道路边上或人行道上设置临时停车场。现已在城区设置了9000多个临时停车位。公路两侧和人行道上划线停车,已成为__城区一大特色“景观”。

3、汽车营运市场秩序状况。城区客运线路现有30多条。营运车辆共计500多辆。客运站台现有40多个,新站台110个(还未批)。城区客运市场秩序总体较正常,但也存在客运车辆随意上下乘客现象。

4、摩托车非法营运和影响交通秩序状况。摩托车非法营运和违反交规是交通秩序管理中的顽疾。虽然经过连续多年的整治,但目前__区摩托车无牌无证营运、乱停乱放、肆意闯红灯等现象仍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渝航市场、重百门口、水土路口、南区路口、四号桥、三号桥、一支路、二支路、三支路、丁字路口、园区转盘、空港转盘、平伟路口、绿梦广场、63队车站、双凤桥、碧津公园、红旗河沟公交总站、龙脊小区等路口和双龙大道、金龙路、松石北路等路段,情况十分严重。

5、行人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情况。市民交通意识淡薄,交通执法不到位,行人随意横穿公路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相当严重。

二、影响__交通秩序的主要原因

(一)交通基础设施先天不足

1、__城区交通网络系统存在一定缺陷,缺乏有效分流通道。城区组团之间交通衔接不畅。两路老城区与新城区、其它组团、__主城核心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主要集中于机场高速公路。目前两路片区与港城、寸滩港区的交通联系,主要通过机场高速、渝邻高速、金开大道这三条道路与渝长高速的交通转换来实现。过境两路城区的绕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路“中环线”等东西向干道均未建成。机场高速和渝邻高速之间缺乏有效联系,城区周边又无快速环行通道,不能有效实现过境分流、进出城分流和客货运输分流,加大了车辆在城区内的绕行距离和交通压力,从而形成堵点。受地形和历史上城区建设的影响,两路旧城次干道过少、支路过于狭窄。城区内部分路口与路段通行能力不匹配,部分重要车辆、人行交叉路口的交通组织形式已不能满通需要。道路立体交通配套设施缺乏,人行过街系统配置不完善,红绿灯设置疏密失度,导致路网整体通行能力下降,堵点不断增多。

2、城区道路路面过窄,远远能不能适应车流膨胀需要,成为交通瓶颈。特别是在老城区街道以及商业繁华区、餐饮娱乐区,此现象尤为突出。

3、停车场库建设滞后。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__城区现应配建公共停车场40~50万平方米,约合16000~20__0个停车位。而__城区内公共办公场所、商业繁华地带、居民小区实际固定停车场地配套明显不足。虽然交警支队划定了临时停车场,缓解了部分地区(商业繁华区、餐饮娱乐区、办事机构等)停车难问题。但是,由于占用公路边或人行道停车,加上部分临时停车场划分不合理,反而又加重了交通拥堵。

4、公交站点建设不到位。__公交从无到有,大型公交枢纽站点建设滞后,公交线路设置与居民出行要求匹配失当,导致居民出行线路延长、时间浪费。加之城区规划滞后,公交线路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使得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建设不到位,从而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形成市民出行无序状态。

5、城区道路开挖影响。目前,对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占道施工或开挖道路已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但是,由于各自的建设施工工期和维护周期各有不同,加上由于其自身原因(如经费没能落实),常常不能协调在相对统一的时间实施,甚至不能按计划实施,结果造成道路建设周期延长、道路反复开挖,导致道路通畅率大大降低。

(二)交通执法不到位

1、对闯红灯的车辆、行人执法不严。两路地区的红绿近乎于摆设,谈不上对闯红灯车辆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区级

机关车辆和工作人员,时有闯红灯、酒后驾驶、无牌无证驾驶、违反禁令标志、随意调头、乱停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碍于情面,执法部门没有严格执法。由于路面执勤警力普遍不足,对行人闯信号灯,不走人行横道,横穿公路,翻越隔离护栏等违章行为,没能及时查纠处罚。2、对乱停乱放执法难到位。对于车辆乱停乱放的行为,仅靠一时的宣传和处罚,治标不治本。

3、对摩托车非法营运难以有效执法。由于摩托车非法营运涉及面广,弱势群体多,机动性强,执法难度较大,难以有效执法。

4、对汽车营运不正当竞争执法不完全到位。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对非法营运现象的专项打击,以及规范设置公交站点和公交线路,加强对汽车营运的执法管理。由于少数客运公司存在管理不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

(三)体制机制不完善

由于现行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存在部门分割、职能交叉等问题。如:道路及客运的管理由区交委负责,城区道路的建设由区建委负责,日常管理维护由区市政委负责,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和秩序管理由交警支队负责等等,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综合协调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各唱各的调,甚至是互相推诿,管理合力难以形成,致使行政管理效率不高。

(四)驾驶人员和市民素质亟待提高

近年来驾驶人员队伍日益壮大,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少数驾驶人员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不高、安全观念不强等问题非常突出。同时,由于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相对较窄,市民的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不遵守交通法规现象难以避免。

(五)交通管理的手段乏力

目前,__区的智能交通管理现状和渝中区、九龙坡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区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闯红灯违法记录系统等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实时监视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对意外事件难以及时预警、及时处理现场、及时疏导交通;也不能实现系统控制、单点联动,自动调节交通信号灯,使路段及交叉路口停车次数和排队延误至最小;更谈不上能对闯红灯的车辆进行自动监测、自动拍照等实时取证,实现非现场执法。

三、加强__城区交通秩序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交通管理机制,强化统筹协调配合

建立跨部门的交通秩序协调管理中心。由分管副区长直接领导,负责制定城市交通管理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相关政策,指导和协调相关部门的道路规划、建设、管护、运输规划、交通秩序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理顺工作关系,整合管理资源,形成管理合力。同时,要加强交通流量、流向的调查分析和有关问题的专门研究,提高交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二)强化交通规划建设,夯实交通秩序硬件基础

根据__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应重新审视__城区道路交通现状与建设发展规划。根据__城区发展趋势,适度提高交通建设设计标准,可将交通容量提升至管用30年以上。依据新的交通规划建设标准,重新审定交通方式、交通通道网络、道路等级、道路枢纽、道路(人、车)立交节点、道路景观、道路附属设施、停车场地等的规划布局与建设标准,建立良好交通运输平台。适度加大道路交通工程建设的提前量,并结合__可能提供的和可能借助的道路建设资源,分步骤实施。根据__城区各片区的经济功能和由此产生的人车交通特点,加强道路规划建设与交通运输管理的衔接。在城市片区之间建设对外快速直通通道,在各片区边缘建设快速环形通道,在片区内部合理布局内线通道。科学合理地布局车辆立交通道和人行立交通道,疏通交通“硬件瓶颈”。

(三)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创造良好交通秩序软环境

要动员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参与到遵守交通管理秩序,创建文明城区活动中来。使遵章守法、文明交通成为__的时尚,化为群众自觉的行为。

(四)坚持科学管理,严格执法

1、坚持科学管理,实施循环分流。实施外线交通大循环,禁止大货车在机场路行驶,公交客车分流到金开大道,以缓解机场高速路的压力。实施城区过境交通外循环,在两路城区周边,划出一条环行快速车道,实施单向循环行驶,以加快两路过境交通的速度和进出两路城区的速度。实施客货运输时段分流,在两路城区南北各划出一定区域,建立南北货运停车场,将进出两路的货物运输时段限定在晚上7点至早上7点之间,实行客货运输时段错峰分流。实施片际公共交通线路分流,在两路城区南北各划出一定区域,建立南北两个片际公交运输枢纽站;并对进出两路地区的所有公交客运运行线路进行均衡运输调整,分别经南北机场高速路口、回兴机场高速路口、西政机场高速路口和金开大道进出两路城区。并增开一条直达龙头寺、五里店方向的公交线路,通过线路分流方式减少客运车辆在两路城区内的绕行空间和时间,加快客运车流速度。实施城区内公共交通循环分流,根据两路城区呈东北—西南纵向狭长布局特点,建议适度减少城区内部公交线路,按“8”字形、“中”字形、“0”字形开设三条的双向循环线路,减少城区内交通交汇点,既保障公交客运的覆盖面,又降低城区内部公交车辆的绕行空间,使居民出行方便、快捷。实施人车分流,在交通繁忙路段和堵点路口,抓紧完善交通护栏、交通标志标线、行人过街通道、红绿灯、智能交通等交通辅助设施的建设,有效解决人车分流难题,努力创造人、车不愿违章、不能违章的条件。

篇4

【关健词】总图竖向设计;资料;形式;标高;大填大挖;“疏忽点”

引言

竖向设计亦称为“垂直设计”或“竖向布置”。在《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中明确的提出:“竖向设计应与总平面布置同时进行,且与厂区外现有和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周围场地标高等相协调。”因此,在内容上,竖向设计是牵连全局性的;在结果上,竖向设计是确定设计标高。即选择建设场地和建筑物、构筑物, 以及交通运输线网等的设计标高。同时结合自然地形的利用和改造, 满足生产的需要和生活的使用要求,从而达到节约投资和加快建设速度的目的。根据竖向设计的全过程,归纳以下的主要要求。

1 要求详尽地搜集原始资料

为了全面深入地考虑竖向设计,对有关的原始资料应尽可能详细地搜集。诸如: 设计任务书,建筑总平面方案布置,地形图( 大比例;一般1:500) ,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地震的震害情况,气象和水文( 洪水频率和水害) , 其它工种的总平面布置方案,“三废”治理和环保,以及有关地方的史资料等。掌握这些资料后进行分析和利用,准确而合理地做好竖向设计。

2 要灵活地选择竖向设计的形式

竖向设计的形式,有平坡式、阶梯式和混合式。对于地面形式的决定,通常先在设计的大范围场地时,依实际地面的坡度进行考虑,既要应地制宜,又要适应工艺生产流程和生活使用的需要,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条件。平坡式的竖向设计,比较简单,容易做好。适用于自然地面坡度在≤4%, 尤其在平原地区多半采用这种形式。但是,阶梯式的竖向设计,形式就比较多样,要求灵活地加以选择。阶梯式的形式主要有几种: (1) 高货位式:站台和货位高低差;(2) 利用地形式:利用高低地形,设备迁出车间室外的高低地处;(3) 筑台式:利用地形的挖填方进行布置;(4)跌落式:建筑物垂直等高线布置,自高而低逐级跌落;(5) 分层入口处理:建筑物的出入口,分高低层设入口,等等。设计地面型式的选定,也可以归纳为主要因素是自然地形坡度和建筑物的要求,考虑场地面积的大小和交通运输需要;次要因素是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方法等。阶梯地面的高度相差, 以3~4m为宜。然而,采取何种竖向设计的形式,往往也有其灵活性。当次要因素改变为主要影响时,即使地形坡度小时,平坡式也可以采用阶梯式。例如: 浙江省金华某制材厂的生活区, 其地形坡度2~3%。论应采用平坡式, 但因为用人工平整地面,为了减少土石方数量,改采用阶梯型式。浙江省嘉兴某纤维板厂,其厂区自然坡度为6%左右, 宜采用阶梯型式,但因其车间跨度较大, 堆场场地大, 并采用机械化施工, 为适应生产工艺流程, 改采用平坡式的地面。总之, 不能刻板的选择, 而要灵活地处理。

3 要确切地决定设计标高

设计标高是竖向设计的要求。设计标高的决定,根据两个方面:一是依总平面图的使用功能要求;另一方面是根据设计标高的决定原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设计标高的决定原则有:(1) 要保证场地不被洪水和内涝水位的淹没;(2) 和相邻的企业、居住区的标高相适应;(3) 方便生产联系,满足运输及排水设施的条件。但具体的操作中,还要注意以下的要求:

3.1 场地标高应高于设计频率水位0.5m 以上;

3.2 建筑物( 底层) 的室内地面标高,至少要高出室外场地设计标高0.15m 以上(含0.15m);

3.3 当遇到有软弱土的地基岩性, 或有特殊防潮要求时,应加大室内外的高度差;

3.4 厂区的出入口的路面标高,应高出厂外路面的标高,便于进出和雨水的畅通排除;

3.5 有运输要求的室内地坪标高,应与运输线路相协调。在考虑设计标高时,要反复的比较,再作出确切的决定值。

4 土方工程要避免大填大挖的现象

土方工程的计算比较繁琐,最好采用方格网计算方法,因其精确度比较高, 并且有图形表示,比较直观。土方工程需要处理填挖方的关系。考虑节约基础工程量和土方的运输,最好做到:多挖少填,重挖轻填,上挖下填( 减少运距) , 宁多勿缺(不要外面运进土方)。在需砌筑挡土墙时,重力式挡土墙应优先选择,当地石材较丰地区,造价低廉。

对场地的平整坡度,不能小于0.3%坡度,以利雨水的排除,适宜坡度为0.5~1.0%,但最大坡度不大6%, 避免场地的表面冲刷。

土方工程应注意避免大填大挖的现象,要求填挖总量的最小值,达到节约和合理。大填大挖其隐患会带来土体的坍塌或泥石流现象,会增加大量的挡土构筑物,影响施工进度和投资的节约。

5 道路网布置应注意三个“疏忽点”

道路是总图的“动脉”,对于道路的宽度、型式、纵坡、横坡,设置间距,以及路基路面结构等方面,在规范明确规定,设计者自可进行选定。但是在设计中有三个“疏忽点”,对此应引起注意。即:(1) 转弯半径(R);(2) 安全视距(S);(3) 停车场地。

5.1 转弯半径( R)

所谓道路的转弯半径R,就是道路在转弯或交叉口处的平曲线半径。其大小按照行车型号、行车速度和有无挂车等决定。在特别困难的条件下,可采用最小转弯半径。但是,经常发现设置的转弯半径不足,不能保证行车的速度和行车安全。例如,当厂区内设计车速为15km/ h, 小客车应为R=6m,往往只有4m 左右, 造成行车困难。请见表1。

表 1 道路转弯半径(R) 表

汽车

车型 小客车或

三轮汽车 二轴载

重汽车 重型载重

汽车或公

共汽车 超重型载

重汽车 带一辆拖

车的载重

汽车 拖车列车

转弯半

径(R) 6 9 12 15 18 15~21

注: 在厂区车速规定为15 km/ h。

5.2 安全视距(S)

道路的交叉口,为了保证司机行车的视线能看见对方来车,需要有一定距离,这种视距称为:“安全视距(S)”。如果司机需要进行变速或刹车。有时间能够来得及。不至于双方相撞。此距离必须保证S≥20 m,而且在此视线范围内,其视线高度必须在1.2 m 以上,不得设置建筑物或绿化等障碍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浙江温州市某胶合板厂的道路,在主车间的西侧,纵横垂直交错,因为不能保证有20m 的安全视距,所以必须把主车间西南角切去一个直角。见图1。

江苏太仓市有一高层建筑,21层,地下室3层,其中2层地下室设车库, 当小客车从车库进出时,上下坡加直角拐弯,发现其安全视距不足20 m, 因此,在施工时把道路作了重新修改。

图 1 安全视距(S) 图

5.3 停车场地

中国的汽车销量独领,2009 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随着扩大内需,家庭含汽车量日益增多,由此带来停车场地问题。特别是小城镇或县级市对此容易被忽略。往往占道路停车,或占绿地停车,不仅妨碍交通,还引起防爆的不安全事故。道路网布置应及时解决汽车的停放。建议高层建筑物设地下车库, 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保证停车场地。

6 绘制竖向设计图

为了清晰地表达竖向设计的成果,必须在建筑总平面图上绘制竖向设计图。但是最好单独绘制竖向设计图,使人一目了然。竖向设计图应包括以下的内容: (1) 自然地形地貌方面;(2) 建筑物或构筑物( 座标、自然标高、设计标高);(3) 道路网( 路宽、距离、路面纵、坡横坡、R);(4) 排水系统( 土明沟、盖板沟、流向、沟底标高、坡度);(5) 综合管网(上下水、电讯、电缆);(6) 剖视图;(7) 其它方面( 图例,指北针、纪念性文物),等等。

举例图2, 仅供参考。

图 2 某厂局部的阶梯竖向设计图

7结束语

事物是发展的,我国经济处在崛起,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对于竖向设计所阐述的观点与要求是很肤浅的,仅能作为建筑总平面图设计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工业运输协会秘书处. GB50187-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篇5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a process necessary for human progres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not only pulled close the diatance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nd further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along with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eriously affects the cit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aking certain measures, therefore,to solve th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s, becomes the problem that hav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current urban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mainly embark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explores the solutions to slove the problem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关键词: 城市化;城市交通;人口;道路建设;停车场;交通设施

key words: urbanization;the urban tfarric;the population;road construction;the parking lot;traffic facilities

中图分类号:f5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095-02

0 引言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当前世界和我国许多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的发展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这就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哪些呢?又该如何解决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城市人口对交通拥堵的影响

城市人口增长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数据显示,2009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6.59%,城镇人口达6.2186亿。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城市人口总量接近或突破城市当地所能承载的极限,这将成为城市继续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成了我国大多城市所直接面临的挑战。

对此,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疏解城市中心人口的成功案例。1950年,美国都市人口的59%在中心城市,41%在郊区;到了1990年,美国成功实现了60%的人口在郊区,40%的人口在中心城市。运用了40年的时间,完成了城市与郊区人口比例的对调。

美国是采用了怎样的政策呢?首先,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起了催化作用;其次,美国政府主导制造业、零售业等向郊区大规模迁移。再者,优越的教育、文化、交通等公共资源在郊区配置是控制城市中心人过度口过快增长的重要保证。

这些政策的实施,恰到好处的推动部分人力资源向郊区涌动,成功的控制了城市中心人口的数量,给城市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更大的舞台。

2 道路建设的不合理,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通需要

从城市交通的整体上讲,我国的许多城市存在路网密度过低的情况,那么车辆的平均行程、车速就越低,道路的实际利用效率也就越低。且在城市交通网络结构中,快速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比例存在严重的失衡问题。我国城市交通道路建设过度集中在主干道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次干道、支路的建设。造成了主干道工程设施部配套,并且各干道在出入口形成“瓶颈”,使得道路的整体效率下降。

因此,我国城市交通道路建设应着力于提高路网密度,处理好快速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比例问题,使道路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 停车场地不能满足停车需要,停车场地的设计不合理

我国城市在交通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存在停车场地不够的问题。路边随便停放车辆,大大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效率,也从某些程度上暗示了停车场地不够或者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城市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

8~1平方米计算,可城市配建停车场的用地往往只打到规定要求的最低要求,且真正投入到实际应用中的效率也不是百分之百。

所以,停车场的设置和配建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城市配建停车场的用地应积极满足规定要求,不能敷衍规定,提高停车场的实际使用率。

4 各种交通设施的不够配套

我国的大多城市在车均道路面积上远大于发达国家。在单位道路上的车辆数,却远低于发达国家,因而交通拥堵程度远高于发达国家。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公共交通不够完善。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小汽车的占有率虽多,但使用率并不高。从城市交通的整体角度来看,在现有的各种交通方式中,小汽车的运输率最低,仅为公共汽车的1/30~1/40,但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使得私人小汽车量的大幅度增加。 因此,缓解交通拥堵唯有着力于降低小汽车的使用率,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了较优的政策。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国家战略,在城市化的规划建设上,加快公共交通建设的发展理念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环节,以政府调控监管,适应市场机制为基本运作方式,将公共交通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公共服务,纳入基本保障范畴。公共汽车、公共电车、轻轨、地铁等交通方式的兴起,将会大大冲击小汽车的使用率。交通拥堵问题能得到较大的缓解,道路的使用效率也就提高了。

5 加大交通管理力度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的存在是因为道路状况问题外,交通管理方面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行人、机动车、驾驶员的素质等直接影响了我国城市交通的事故率。当然,行人、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直接影响了交通秩序,从某些方面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源头。驾驶员因驾驶技术熟练程度不够,或者因某些路口没有摄像头而钻空子,忽视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因而引起的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加大对交通的管理力度是必要的。我国政府已开始着力于交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北京已开始响应政策,该市的实施办法有更详细的规定,其中,行人闯红灯的,未走人行道、人行横道的,罚款10元;骑自行车人闯红灯的、在人行道或人行横道上骑行的、行经人行横道未避让行人的,罚款20元。对机动车的管理业也有了新的政策。

根据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闯红灯,由原来的扣3分改为6分,罚100元。从2013年起,对考驾驶证的新规定也已经出台并实施,其对驾驶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对驾驶员的素质的提高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6 结束语

要想更好的发展经济,城市化的发展就必须要上升为一个战略政策,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不容忽视,从城市的人口、交通道路建设、交通设施的配置、交通方式的多元化、交通管理等方面抓起,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使我国的社会经济与发展有足够的上升空间,作为人民群众的我们该及时响应政府的号召,从我做起,为人类的进步作出量的积累。

参考文献:

[1]李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政府治理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

篇6

【关键词】人防工程,交通影响,评价

引言

南宁市星湖路、古城路地下人防工程设于星湖路、古城路,为南宁市老城区。工程沿途经过民族古城路口、五岔路口、园湖路—南湖隧道等主要的交通节点,项目周边有梦之岛、电子科技广场及一批政府机关单位。星湖路、古城路地下人防工程项目规模较大,集人防和商业功能为一体,项目的建设将提升南宁市整体人防能力,并带来城市周边环境的改善。项目的区位条件和功能特点,决定了项目建成后将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和停车需求,星湖路、古城路等周边道路系统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因此,为减少项目的集散交通和过境交通流的相互干扰,保障该片区良好的内部和外部交通环境,对南宁市星湖路、古城路地下人防商业街工程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尤为重要。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星湖路、五岔路口、及往古城路方向延伸约687米的地下,北邻民族大道轻轨,为平战结合结合人防工程,平时为地下商场、小汽车停车库、地下过街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部、物资库,可掩蔽11000人,弥补该片区人口密集带来的掩蔽工程不足问题[1]。工程总建筑面积与46100 ㎡,其中人防区约3680 ㎡,沿街主体跨度均为18米,五岔路口下设半径为36米的圆柱体。星湖路经过改造后的断面布置形式为:6.0米(人行道)+12.5米(行车道)+3.0米(中央分隔带)+12.5米(行车道)+6.0米(人行道),为双向6车道。古城路在本次市政设施改造中保留原横断面布置不变。项目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总平面图

2、交通影响评价

2.1 项目对区域路网运行影响分析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从现状、预测项目影响范围内交通流量对星湖路、古城路地下人防工程使用前后的交通流量及服务水平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由于随着南宁市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和本项目的开发,项目周边道路目标年与现状交通状况相比较,道路服务水平下降较为明显[2]。民族大道作为南宁市重要的东西向交通干道,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交通拥堵将更加严重;随着南湖隧道、凌铁大桥的建成运营,凌铁路与教育路的连通,及项目周边支路的打通,增强了地块内的可达性,将分流部分古城路、星湖路、星湖路北一里的过境交通量,但是同时园湖路的交通增长明显,目标年服务水平已达到E级。拟建项目现状、目标年邻近路段断面流量及路网服务水平见表1、表2和图2、图3。

表1 拟建项目现状邻近路段断面流量(辆/小时)

道路 调查

地点 方向 交通量 V/C

机动车/pcu 非机动车/辆 机动车 非机动车

民族大道 监察厅门口 西到东 2092 562 0.84 0.44

东到西 2345 1201

古城路 中国银行 南到北 1392 94 1.00 0.09

北到南 1421 170

星湖路 电科 西到东 987 370 0.98 0.37

东到西 1613 592

园湖路 星湖小学 南到北 1200 215 0.81 0.18

北到南 1003 426

星湖路北一里 大热门购物

中心 南到北 399 170 0.82 0.16

北到南 451 158

古城路西侧道路 农业厅 南到北 35 40 0.34 0.08

北到南 86 70

表2 拟建项目目标年邻近路段断面流量(辆/小时)

道路 调查

地点 方向 交通量 V/C

机动车/pcu 非机动车/辆 机动车 非机动车

民族大道 监察厅门口 西到东 2441 630 0.98 0.51

东到西 2735 1412

古城路 中国银行 南到北 1140 116 0.82 0.10

北到南 1165 181

星湖路 电科 西到东 816 423 0.81 0.39

东到西 1333 604

园湖路 星湖小学 南到北 1333 340 0.90 0.23

北到南 1114 551

星湖路北一里 大热门购物

中心 南到北 355 218 0.73 0.20

北到南 402 199

古城路西侧道路 农业厅 南到北 62 85 0.60 0.16

北到南 152 121

图2 研究区域现状路网服务水平示意图

图3 研究区域目标年路网服务水平示意图

2.2 项目对周边交叉口运行影响分析

在城市道路系统中,交叉口作为城市路网的节点,汇集了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加上绿灯时间损失,使得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远远低于路段,是城市整个路网通行能力的瓶颈,也是城市路网中最常见、最普遍、最直接的交通拥堵发生源[3]。本项目毗邻的主要交叉口作为项目集散交通流与城市路网的联系点,是本项目对周边区域交通影响的直接作用点。

交通调查的结果显示,现状星湖路-古城路五岔路口、民族古城路口、民族园湖路口、星湖路北一里路口高峰小时达到E级服务水平以上,星湖路北二里路口等交叉口的服务水平达到D级,其他路口也多接近C级上限,车流运行不稳定,交通拥塞的可能性很大。对比后发现,星湖园湖路口、民族园湖路口、教育路-规划路路口的高峰小时交通量有较为明显增长,饱和度处于D~E级服务水平,为不稳定车流,车辆排队较长,延误较多,个别进口道高峰时段可能出现拥堵状况;星湖路-古城路五岔路口、星湖路北一里路口的交通量略有下降,其他路口的交通流量均有小幅度增长。研究区域周边主要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路网的连通及局部调整造成的。

2.3 项目出入口影响分析

星湖路、古城路地下人防工程战时划分15个防护单位,按规范规定,每个防护单元必须由两个直通地面的出入口。项目拟建出入口有43个,均为人行出入口,其中古城路和五岔路口上有18个,星湖路上有25个,出入口宽分别设为2.5米、3米、3.6米、6.5米,在五岔路口的各个方向均设立了地下过街道。由于星湖路、古城路周边单位出入口较多,行人出入口的位置将与单位开设的出入口有一定的冲突,需进行优化设置。

在南湖公园北门前广场下、地下隧道旁修建了4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停车场出入口数量未满足规范要求,且车辆出入口设置于星湖园湖路口附近,由于南湖西侧规划路将园湖路与教育路连通,车辆出入口的位置将对星湖园湖路口的交通产生较大影响。

2.4 项目停车系统影响分析

星湖路、古城路地下人防工程于南湖公园北门前广场下、地下隧道旁修建了4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小汽车135辆。根据停车需求预测的结果,星湖路、古城路地下人防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应配置约337个标准小汽车泊位。对比停车泊位供需情况,项目配建的停车泊位仍不能满足停车需求,供需矛盾突出。部分停车可以通过南湖公园门前广场停车场、电子科技广场和梦之岛等地下车库解决,但仍存在部分缺口,需对拟建停车库进行扩建。

3、结语

根据以上对研究区域现状和目标年路段和交叉口服务水平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现状研究区域主要道路和交叉口(特别是古城路、星湖路及沿线交叉口)的服务水平都较低,部分路段和交叉口处于拥堵状态;随着南宁市机动车保有量和出行量的进一步增长,部分交叉口的服务水平继续下降,但是由于周边路网的逐步完善,服务水平下降幅度较小,同时部分交叉口的拥堵情况有所缓和;另外,由于地下通道的建设,大大缓解了路面行人随意过街带来的对机动车运行的干扰,因此目标年本项目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不明显。但从停车供需平衡来看,“停车难”问题较为突出,需要进行规划新建。

参考文献:

[1]CJJ/T141-2010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S].

[2]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S].

[3]DGJ08-96-2001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S].

篇7

关键词:施工图;设计;审查;问题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lan is the main basi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work its quality stand or fall will directly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wheat from the chaff.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own working experience, mainly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review and discusse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Review; The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M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从多年的工作中看到,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主要对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视,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推动勘察设计市场规范化地健康发展。

1.施工图设计问题

1.1节能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节能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业主、设计工作者已经全面的认识到了节能设计的重要性,施工图设计审查要求中明确规定了节能专项审查,并制定了详细的设计深度标准,所有的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根据深度要求提供节能计算书与节能设施、设计的节点构造图,特别是冷热桥部分,都要有详细的节能措施。在设计审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①、节能专篇部分的节能内容和计算书完全不相符,计算书中的门窗类型、外墙、屋面的保温材料在选型与计算厚度上都与图纸局部发生矛盾;计算书中有遮阳系数值的计算取值,而在设计图纸与专篇中并不存在遮阳和有关的构造节点图。②、设计规定性指标与要求不相一致,需要进行相应的权衡判断,新的计算机软件与规范对权衡判断动态计算提出了一系列条件限制,比如,窗的遮阳与热阻性必须同时达到标准要求,当体型系数超出规定标准时,屋面、墙体的热阻和窗的传热系统必须都要达到相近体型系数达标时的规定性指标。③、没有相应的节点大样,比如,出屋面的立墙、井道立墙、变形缝立墙、钢筋混凝土结构处等各部位处的冷热桥设计节点,没有遮阳的节点做法,并未在立面上将遮阳的形式进行全面的反映等。由此可见,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应重视节能设计这一环节,科学合理的选择计算软件,递交精准的计算书以及与节能深度要求相一致的施工图图纸文件。

1.2无障碍设计部分常见的问题

无论是公建项目还是居住项目,对于建筑入口处、入口平台及入口门,公共厕所、水平和垂直交通等诸多的地方都要进行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比如,设置无障碍门、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楼梯、无障碍公共走道等,在设计审查过程中经常出现对上述部分不重视忽视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停车场设计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在停车场中设置无障碍泊车位。规范要求,无障碍泊车通常不应设置在地下室,最佳的设置是设在地面靠近出入口位置处,而实际中有不少设计在总图布置停车位中,没有对无障碍泊车加以全面的考虑,根据设计规范标准,无障碍泊车位的数量应高出总停车位的百分之二,并且,最少必须有一个泊车位;对于无障碍住房:高层、中高层住宅建筑,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每五十套住宅建筑必须具备两套无障碍住房,对于多层、低层住宅建筑,每一百套住宅建筑必须具备二到四套无障碍住房,而这些,大部分住宅建筑并未进行详细全面的考虑。在2012版《无障碍设计规范》中明确“建筑内设有电梯时,至少应设置1部无障碍电梯”属于强制性条文,但往往有些设有电梯的建筑中,未按无障碍电梯的要求设置,而按普通电梯设置,因而达不到无障碍电梯规范的设置要求,如老年人建筑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置电梯、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五层及五层以上的办公建筑应设电梯;这些电梯的设置均应按无障碍电梯的要求设置。

1.3消防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消防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的涉及面,要做到不违反强条,满足规范要求,必须高度的重视认真仔细的设计。实际工作中常发生的问题看似简单,但却会经常发生。比如,低规对门厅的门有着详细的要求,需要使用乙级防火门和其他部位隔开,这么做的原因是当火灾发生时,门厅是唯一的逃生路口,必须构建安全的门厅,而多数设计中并未根据以上要求进行门厅的设计;在划分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时,车库的防火分类不同、是否设有喷淋保护,防火分区的面积是不一样的;如果停车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十辆,就需要设置防火隔墙再分隔,设计审查过程中真正能做到此条的设计少之又少;另外,就是防火挑檐的设计宽度不满足规范,有时候甚至未设。对于高层建筑中的登高面与登高场地有着明确的规定,高层建筑的底边要存在一个长边或者周长的四分之一,并且,不小于一个长边,不应布置高度超出五米,进深大于四米的裙房,设计审查过程中,经常会看到裙房的高度、进深能够满足规范,但常设置一个较大的入口雨篷,导致进深超出了四米,直接影响到了消防云梯的架设。特别是商场的防火与疏散设计中,地下与地上区别是很大的,在疏散门的总宽度、疏散楼梯梯段的总宽度和各个防火分区疏散门的宽度、疏散楼梯梯段的宽度计算时,应仔细按规范中要求的商业部分、仓储部分;地上或地下折算值计算,但有时候往往会漏算某个小的细节,导致设计不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图审查问题

2.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审查问题

在送审的施工图文件中,总平面布置图设计表达深度不够,大部分工程只做到平面定位图,不符合2008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有关要求。主要问题有:

1)、消防车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未设置环形通道(特别是高层建筑),且宽度不满足消防要求,消防车道距离高层建筑外墙小于 5米 ,不满足消防登高面要求。

、总图保留原地形和地物。场地测量坐标网及测量标高,包括场地四邻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有些工程的总图设计往往无保留。这直接影响场地排除地面及路面的坡度及其规划排水系统的联系;场地内道路无设计标高,特别是交接处、建筑物的入口处,也无标注道路坡长、坡向、坡度以及地面的关键性标高,也无路面的设计断面;场地及其道路的标高不利于排水;场地内与场地的城市道路标高不衔接,不合理;竖向设计标高不符合规划部门的控制标高。

、总平面图要有一定的范围、并应标注指北针。只有用地范围还不够,要有场地四邻原有规划的道路、建筑物、构筑物,多数施工图只有用地范围内的布置图;指北针标注一般是上北下南,有一些施工图漏标指北针或标注不规范。

、总图设计没有必要的详图设计。比如道路横断面、路面结构,反映管线上下、左右尺寸关系的剖面图,以及挡土墙、护坡排水沟、广场、活动场地、停车场、花坛绿地等详图,场地的排水、场地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也无法保证总图的合理性,给施工带来困难。

2.2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部分审查问题

、建筑概况包括抗震设防烈度、防火分类、结构类型、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名称、建筑面积及基地面积、建筑层高、人防工程类别、屋面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医院的门诊人次和住院床位数、酒店的客房间数和床位数、学校及幼儿园的班级数、地下或地上的停车泊位数、图书馆的藏书量等表达不完整,深度不够。

、电梯(自动扶梯):缺选择及性能说明包括(功能、载重量、速度、停站数、提升高度等等)。幕墙工程(包括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等)及特殊的屋面工程,与其它特殊构造:对其设计、制作、安装等技术要求未加说明。墙体预留孔及楼板预留孔,管道井楼层的封堵方式等未说明。门窗表:对一些组合窗,非标准窗表示不清楚,缺立面图,拼接件选择、固定件、窗扇的大小、开启方式等内容标注,还有对门窗性能,如防火、隔声、抗风压、保温、空气渗透、雨水渗透等技术要求未加说明;比如建筑物1-6层和七层及七层以上对门窗气密性要求不一样(1-6层为3级,七层及以上为4级)。装饰做法只是文字说明表达不完整:缺各种材料做法一览表+各部位装修材料一览表,少数能做到,多数工程还只是文字说明。并且门窗表及装修表与文字说明不一致。

、防火设计说明普遍存在问题。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说明每层平面面积、防火分区面积和分区分隔位置示意图,并宜单独成图。

、建筑无障碍设计内容说明:无障碍设计(在工程建筑强制性条文中)规定了:办公、科研建筑;商业服务建筑;文化、纪念建筑;观演、体育建筑;交通医疗建筑;学校、园林建筑;高层、中层住宅及公寓建筑等以及它们需设计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在施工图中存在问题较多。如无障碍设计说明不详细,深度不够,未针对所设计的建筑性质作详细的要求,比如无障碍抓杆应对防锈及防腐处理作要求;特别是对电梯的要求中,只说明为无障碍电梯,但对其设施未作具体的要求说明和标准图引用的索引代号。业主往往认为,我单位无残疾人员,不必作无障碍设计,有些设计人员一味迁就业主,不作无障碍设计,有的仅在入口处设计坡道,未做无障碍厕所及电梯,针对这一问题,有待于设计人员和全社会提高认识,重视无障碍设计,以体现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和人性化设计。

、有关节能设计的说明,也普遍存在问题:热工分区不同要求的节能设计措施是不同的。外窗的遮阳要求在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也是不同的。导热系数的主体部位值与平均值概念不清,把建筑主体部位的K值作为平均K值说明。节能设计说明中对节能的措施、材料性能的取值与节能计算书不一致。

2.3建筑平面施工图部分审查问题

有些平面图过简单、较粗糙,常见的问题有:底层平面上缺指北针标注和缺剖面图的剖切符号标注、缺散水坡的表示;缺标准墙斗或柱网细部尺寸;缺标注承重墙、非承重墙上墙厚;缺设变形缝的位置尺寸及其详图索引;缺标注标高及房间名称;缺地面伸缩缝;缺标注最大允许设计活荷载,缺主要建筑设备和固定家具的位置及相关做法索引,如卫生间的器具、雨水管、水池、橱柜、洗衣机位置等;缺楼梯上下方向及其编号和索引;缺主要建筑构造部件的位置及尺寸标注和做法索引,如中庭、天窗、地沟、各平台、夹层、人孔、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做法索引;缺楼地面预留孔洞和通气管道、管线竖井、烟道、垃圾道等位置、尺寸和做法索引,以及墙体预留空调机孔的位置、尺寸及标高;缺标注室外标高、各层标高、屋面标高;缺标准车库的车位数的通行路线;缺屋顶平面上有关女儿墙、檐口、天沟、坡度、坡向、雨水口、屋脊(分水线)变形缝、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间、屋面上人孔、检修梯等的详图索引号,及相应标高等;对局部复杂的部位缺局部放大的平面图。

2.4建筑立面及剖面施工图部分审查问题

立面图与平面不一致。立面图两端无轴线编号、比例。立面图外轮廓尺寸及建筑构造的部位、如女儿墙顶、檐口、烟囱、雨篷、阳台、栏杆、空调隔板、台阶、坡道、花坛、勒脚、门窗、幕墙、洞口、雨水立管、粉刷分格线条等以及关键控制标高的柱注都未表示清楚。而多数立面图只表示层高的标高。立面图上应该把平面图上、剖面图上未能表达清楚的标高和高度均标注清楚。立面图上装饰材料名称、颜色在立面图上标注不全。特别是底层的台阶、雨篷、橱窗细部较为复杂的未能标注。也无标注构造索引。

剖面位置未选择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局部较复杂的建筑空间以及平面、立面表达不清楚的部位,也没有绘制局部的剖面图。剖面图偏少。剖面图漏注墙、柱、轴线编号及相应尺寸,特别是厂房,其墙、柱、轴线之间的尺寸关系未标注清楚。剖切到或可见的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位、如室外地面、底层地坑、地沟、夹层、吊顶、屋架、天窗、女儿墙、台阶、坡道、散水等及其他装修等可见的内容没能完整的表示。高度尺寸标注不完整、一般只注外部尺寸及标高,而内部尺寸,如地沟深度、隔断、内窗、内洞口、平台、吊顶等平立面未能表达清楚的尺寸未表示。

2.5建筑构件安全与防火性能审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防火墙设在转道附近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边缘水平距离不满足≥ 4.00米 的要求,又没有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还有紧靠防火墙两侧窗的水平距离满足不了≥ 2米 的要求,又没有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2)、分别独立设置的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井壁上设检查门,其检查门未采用丙级防火门。

3)、阳台、外廊、室内回廊、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栏杆(栏板)、女儿墙等安全防护(包括高度、防攀登、防坠落和竖杆间距等)。经常会不满足规范要求(防护栏杆高度应从可踏面算起)。

4)、无直接对外开窗的卫生间需设排气道。并需设有进风口,设计时(住宅)往往缺排气道或进风口。

5)、消防电梯的一些构造要求不满足要求。特别突出的问题是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未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未按规定开设甲级防火门。此外常见消防电梯前室未按规定设置消火栓。消防电梯井道底应考虑排水,但往往未设计排水设施和贮水的空间。

6)、需设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的首层楼梯间。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未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7)、疏散门不满足规范要求:常见采用卷帘门,而不是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篇8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furious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on among childre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Their parents will choose a good primary school for them at all costs. These school themselves are located in nice places where the traffic is heavier than other places; to make it worse, a large number of parents traveling by car to deliver and collect pupils. Based on all these problems, this passage gives some respective suggestions to traffic management, schools and parents from different angles. What is more, we also give some advises to the location of newly-construct primary school.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重点小学;交通拥挤;小学选址

Key words: unfair education;primary focus;traffic jam;lo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89-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越来越宽,车辆越来越多。然而这种情况却给心智发展不完全的小学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资料显示,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占很大比例。笔者通过多种调研方法及科学总结分析,展示哈尔滨各小学周边交通的现状问题。通过对几个典型小学的调研,揭示其交通拥挤问题的若干原因。并对小学交通拥挤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对现有小学交通拥挤问题的改善意见,对未来新建小学的选址问题提出建议。

1 针对小学拥堵问题,设计调查问卷

“小学交通拥挤”是学生家长、校方、普通行人、以及周围商贩之间冲突的产物,其本质是同一时间小学周边道路通行及使用问题。由于城市道路资源是有限的,其所承载的通行权与使用权也有限,就需要交通规划管理部门、校方、以及学生家长来协调这一关系。

笔者筛选出4所哈尔滨小学进行调研,分别为哈尔滨继红小学、哈尔滨师大附小、哈尔滨花园小学、哈尔滨铁岭小学。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三方面内容:家长用私家车接送学生的原因;小学周边存在交通问题的原因;征询家长对小学周边交通的改进意见,为认识、研究问题提供思路。

①您用私家车接送孩子是出于什么原因?

A安全(56%) B节省时间(30%) C其他(14%)

分析:笔者发现大部分家长用私家车接送孩子是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由于小学门前上学、放学时间段内,车流量大,私家车、送子车、校车、公交车与学生流交叉,而对学生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大部分家长宁可牺牲自己的时间也要接送孩子。14%的受访家长选择了“其他”一项,经过我们的深层访问,这其中大概包括三方面:①上、下班顺路;②担心孩子在路上接触到不良社会现象,而使思想受到负面影响;③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坐不惯其它车。

由此一来,接送学生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小学门前的私家车有增无减,交通严重拥堵,拥堵状况由小学门前向周边蔓延。

②您觉得在上学、放学时段,小学周边存在交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

A路段太窄(13%) B交管力度不够(30%)

C周围商贩影响(19%) D地处交通要塞(58%)

E学生乱穿马路(29%) F私家车占据路面位置(79%)

分析:数据整理的结果显示“私家车占据路面位置”和“地处交通要塞”两个选项超过了半数,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过多的私家车和小学地理位置是致使小学周边交通瘫痪的主要原因。“交管力度不够”和学生乱穿马路”所占的比例相对不高,可见受访者对交管部门的管理持一定的肯定态度,走访中我们也看到交管部门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将行车道路按车牌单双号分时段管理。尽管如此,过多的私家车在学生放学、上学时段仍然大面积占据城市街道,导致交通堵塞现象。

2 对于交通拥堵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地处交通要塞。例如,继红小学位于哈尔滨次干道一曼街,西邻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对面为哈尔滨市第三中学,西南方向600米左右为哈尔滨火车站,东南方向为哈尔滨繁华商业街(远大、松雷)。笔者走访发现,由于这些小学地处交通要塞,车流量和人流量都相对较大。

第二,交管力度不够。笔者走访几所小学,发现上学、放学时段,小学门前一般都会有交警疏导交通,个别小学所处路段也设有临时红绿灯以及定时单行指示牌。虽然交警部门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挤状况,但由于车流量过大,小学门前的拥堵状况仍无法缓解。笔者建议交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此种拥堵现象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第三,周围商贩影响。几乎每所小学门前都有许多商贩摆摊占据人行路,造成人行路拥堵,过往行人不得不走在车行道上。人流碰撞车流,致使原本因车流过大而拥堵的交通雪上加霜。

第四,学生乱穿马路。笔者观察到,上学、放学时段,总有一些小学生不遵守红绿灯、乱穿马路,并在道路中间嬉戏打闹,对过往车辆的行驶造成了影响,并对自身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胁。笔者呼吁校方应加强对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第五,私家车占据路面位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择校问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宁愿花大价钱选择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就读。从而导致部分小学学生过度集中,且绝大多数需要乘车往返。由此一来,由于各种原因大批家长选择用私家车接送孩子。其次,校方统一管理欠缺,几乎所有小学都没有配备足够数量的校车,且覆盖面不够大。加上校方对校车的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家长不放心让孩子乘坐校车。再次,私家车违章停车由于小学周边没有大型停车场,并且临时停车位不足,使得学生家长只能将私家车停靠在道路两旁甚至道路交叉口,严重影响了交通。

3 对上述问题的总结与分析,对哈尔滨重点小学周边交通问题提出建议与展望

3.1 对家长的建议作为家长,应尽量避免驾驶私家车接送孩子,狭窄的道路上汽车那“较为庞大的身躯”极易造成交通堵塞,也不可避免地令都市孩子们产生一种攀比心理。假设家长们确实不放心孩子的交通安全,那还有其它很多途径可供选择。若家长们执意要开私家车接送孩子,也大可把车停在离学校较远或者较为宽敞的地方。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适者生存、竞者发展、强者辉煌”作为家长应让孩子学会独立、自强。家长的呵护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要让孩子尽早融入社会大家庭,锻炼自己。

3.2 校内校外双管齐下。

第一,学校门通设施设置合理,对于缓解校门通压力大有裨益。为此,我们建议,交警大队配合教育部门在学校门口施划标志标线,设置警示牌。以后,再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等情况,施划交通标志、标线。这些交通设施的设立,将使人流、车流得到有效分流,缓解交通压力。

第二,培训校园督导员、施划交通标志标线,通过这些手段加强校园门通管理,保障学生安全。这些督导员将配合交警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候疏导校门通,校门口拥堵情况将大大缓解。

第三,开辟临时停车场。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建议学校让家长“走进校园”,将操场开辟成临时停车场,统一对接送孩子的私家车发放临时通行证,家长需凭证进出校园。

第四,对于解决家长接送学生大军所存在的诸多交通问题,我们建议可推行学生接送车制度予以“消化“。学校统一组织、管理校车。校车应是学生上学、放学最便捷的方式,学校应统一管理校车,做到安全、方便、覆盖面广。并统一要求学生无特殊情况,一律乘坐校车上学、放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

第五,学校分时段放学。低年级可提前20分钟放学,分流部分人流、车流,减轻交通压力。

第六,规划接送车辆:所有接送学生的车辆(包括自行车、摩托车和三轮车等)都必须停在学校门口五十米外,学生经人行道步行至学校。如有个别家长将车开到学校门接送孩子的,学校应利用孩子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3.3 对新建小学的选址建议。由于交通要塞人流、车流量大,建议新建小学避开交通要塞,学校门前后退出一定面积的停车场,利于交通疏散。

最后,我们希望未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给学生一个平等的发展空间。小学门前不再出现上述交通拥挤问题,还社会一个通畅的交通,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2]中华人们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3]中华人们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实施条例.

篇9

关键词:智能化设计 安全防范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项目简介

工程总建筑面积102万M2,其中别墅(叠拼、叠院、联排)、小高层业态的建筑面积为64万M2,配套商业建筑面积38万M2。别墅项目不带地下室,小高层地下一层,为设备间和储藏间。配套商业地下为连通车库。面积约10万M2。

2项目特点

整个项目建筑面积大,住户多,64万平米的建筑面积同期开工,同期入住,建筑面积之大在当地堪称一指。

建筑区域分为三个组团,相依相存。

别墅区的容积率低,绿地覆盖率高,小区市政管线密集。

3方案设计原则

根据开发商的诉求结合国家和当地的信息发展规划,项目的智能化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3.1 技术合理

3.2先进性

在满足客户现有需求的前提下,在技术上提供充分升级空间,保护业主的前提投资,利用先进的基数,利用较少的投资,实现强大的功能。

3.3经济性

根据客户需求和整体设计考虑,选取合适的智能化系统产品。各子系统之间可以通过性能价格比较好的软件、硬件设备来实现网络互连,整个系统具有高效的使用功能,合理投资和运转费用。

3.4集成性和开发性

充分考虑智能化小区智能化系统所涉及的各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使整个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为小区的增值服务提供必要的软、硬件准备。

4系统设计目标

4.1小区物业管理与小区自动化、安保、火灾报警(消防)、综合管理系统、电话与电视等子系统相连,实现小区各系统的互连与资源共享及联动控制。

4.2构建小区INTRANET接入, 被授权住户可利用小区计算机网络系统获得信息服务。

4.3能够方便的和小区外部的公共数据网、信息网互连,为多种服务提供网络支持环境。

5整体规划

结合本项目的建筑特点,通过与业主及物业管理部门和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将本项目所有弱电系统按照三个区域设置。三个区域分别对应三个建筑组团,分别设置物业管理及安防和消防控中心,对三个区域进行 单独管理,同时三个中心间采用光纤连接以实现互相连网,满足多种物业管理方式的条件。

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等外线也分为三个区域分别引入小区,同时各组团之间预留通信路由,以满足不同的运营商的需求。

6系统设计

该小区智能化设计包含如下几个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周界防范系统、楼宇对讲、家庭安全防范、停车场管理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宽带接入系统(含语音、数据))、有线电视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系统)。

6.1安全防范系统

6.1.1视频监控系统、周界防范系统

对于公共设施的监控保护,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它是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它可以通过遥控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云台等)直接查看被监控场所的一切情况;可以把被监控场所的图像、声音内容同时传送到监控中心。近年来,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图像文件处理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实现自动跟踪、实时处理等方面更有了长足发展,从而使视频监控系统在整个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视频监控系统的另一特点是它可以把被监控场所的图像全部或部分地记录下来,这样就是为日后对某些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及重要依据。总之,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项目的整体规划,视频监控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在每个组团均设置各自独立的安防监控中心(与消防中心合用),设置矩阵切换器、硬盘录像机、电视墙等监控中心设备,同时各区之间预留光纤通信条件,实现数据通信,并具有与其它弱电系统进行集成的接口。各摄像机采集的监控信号通过同轴视频电缆传送至监控中心,并通过矩阵切换器的切换,将视频画面显示到若干台监视器上,保安人员可以通过监视器,了解整个小区的情况。同时,通过采用多画面分割器,可以将多个摄像机的画面播放在一台监视器上。另外,采用数字硬盘录像机将监控画面录制存档,以便日后随时调取使用。

本项目在住宅单元大堂处、电梯、车库出入口、车库内车道、小区主要路口、会所重要位置、小区周界等分别设置了摄像机。

智能小区的周边防范系统是为了防止从非入口地方未经允许擅自闯入小区,避免偷盗等各种潜在事故和危险的发生。本方案采用主动式远红外多光束探测设备,与视频监控系统配合使用,性能好,可靠性高,警戒距离长。同时对射器可以与室外高速智能球进行联动。系统的感应器能自动侦测出入侵者或物体并同时发出警报声。不需要值班人员长时间监看屏幕,也可由随身携带的对讲机告知值班人员警报的产生,可做到早发现早防范。雨雪天、多云的天气雨太阳光的变化、鸟与树叶、荧光灯等等都不会产生误报。

6.1.2楼宇可视对讲与家庭防范系统

本项目设置可视对讲及家庭安防系统,组成该小区的智能安全防范系统。

在楼门口安装可视对讲门口机,访客通过门口机可以和住户通话,住户如同意,则可以启动控制锁,允许来访客人进入。在管理中心的主管理机也可以和住户通话,转接住户室之间的对讲。实现物业中心、业主、来访者的三方通话功能,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可以使用密码开门,并可以设置个人开门密码。当某个用户端发生故障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使用。保证系统的性能和价格比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考虑用户端安全问题,我们选择带有安防功能可以扩展网络模块的对讲分机,对讲、安防都能实现,使住户更加方便安全。

6.1.3系统功能特点

访客呼叫功能

来访者通过门口主机呼叫被访住户,住户室内分机铃声提醒被访住户,同时在室内分机的屏幕上显示出来访者的图像。住户拿起话机即可以与来访者通话,住户通过视频和通话判断后,可以选择性允许来访者进入,住户在室内只需遥控开启楼门电磁锁(或电控锁),就可以远程控制单元门的开启。

密码开锁功能

住户回家时,可以用钥匙开锁,也可以在门口主机输入开锁密码开锁,能实现一户一编码,并且住户可以随时更改开锁密码。

物业管理功能

在小区的物业管理中心设置管理主机,可自动记录住户呼叫。可使管理员足部出户,完成访客与管理员、管理员与住户、访客与住户的通话管理,是物业管理更加完善,提高小区的管理效率。

内部通讯功能

本系统能使住户之间通过管理员切换,进行相互通话。在系统中,小区内的任意住户均可实现这个功能。

连接探头

系统可连接四路探测器:烟雾、瓦斯、门磁、红外,进行安全技术防范,在分机上采用电子锁和按键进行报警设置(布防)和报警解除(撤防)操作,更符合现代安全防范整体技术要求。

系统联动

在探头报警的同时,系统可启动灯光、声光及各种类型的电控机械等联动设备。可报警进行就地及时处理。合理使用联动功能可充分发挥系统的高效准确处理数据的特色,实现部分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6.1.2.2对讲系统原理

6.1.3 车库管理系统

本项目大多车位设置在地下车库,以便使地面有足够的绿化面积与道路面积。为实现停车场的科学管理,实现自动引导车辆寻找车位、车辆自动统计、账面管理,提高停车场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保障车辆安全,本项目设置了停车引导系车库管理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超声波停车自动引导系统:在车位上部设置超声波探测器,24小时不间断的探测车位使用情况,并在车位附近设置指示灯进行停车引导。全部车位使用情况实时传到控制中心,控制主机对时间和位置等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后发出控制指令到现场显示屏、显示灯;结合导视系统的设计情况、对停车场分区域进行4级引导控制,完善管理。

设置出入口的照明灯光控制和图像对比功能(车头和车尾),设置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同卡片管理结合进行逻辑判断;当有车辆出场时就把它和入场摄像下的车型、车号、颜色对比,一致就放行,否则就报警。

出入口均设车辆感应器,对车辆进出情况进行统计。

当发生非法或违章时,系统发出警告信号。

6.1.3.1内部车辆管理

内部车辆由于用户要经常进出小区并长期将车停放在小区内,这样对车辆进出和内部停放的安全可靠性的要求比较高。本方案采用在出入口安装车辆识别读卡器的感应式内部车辆管理系统。

出入口车道均设读卡器和自动挡车器,系统对车卡进行识别,从而控制挡车器、报警器等工作。对特殊情况可及时报警并有报警摄影接口。挡车器紧急可手动开启。挡车器下埋车辆感应器,当车辆驶过后挡车器自动开闭。

6.1.3.2计算机管理室

主控室设于管理中心,主控机计算机对整个停车场情况进行遥控编程和控制管理。可实时监察每辆车的出入情况并自动记录,包括内部车辆的出入时间、车牌号、停车费等信息。同时也可以完成发放内部卡、统一设置系统设备(如控制器等参数)、统计与查询历史数据等工作,并打印出各种报表。可以对不同的内部车辆分组授权,看随时增加新卡,删除废卡,越权车辆视同无效但记录在案,过期卡自动作废失效。主控计算机可联入管理网络,向各部门(物业部、保卫部)提供所需信息。系统软件为中文WINDOWS图文界面,操作简单,整个停车场所有设备计算机联网统一管理,并可以与上级计算机联网统一管理。

6.1.4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

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针对物业管理中的居民、人事、费用、停车场、安全防卫、库存、办公、设备、维修等诸多方面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大量、繁杂及易变的物业管理工作实现了自动化。

6.1.4.1物业费用管理

物业管理涉及到的费用很多,有物业管理费、取暖费、停车费、冷热水费、电费、燃气费、卫生费及小区提供的各项服务费等。这些收费项目收费周期各不相同,费率标准各异,具体到业主还有特殊费率,如果靠人力计算,不但工作量大、容易产生错误,而且统计的数据不准确。

6.1.4.2系统设计

物业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的事Browse/Server体系结构,配置服务器端,采用功能强大的SQLServer数据库运行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下,客户端运行在 Internet Explorer 下火的最佳效果。系统整体设计基于“公司化物业管理”、“访问修改许可制”“模块化结构”、“管理面广”的原则,物业管理公司的所有数据存放在中心机房的数据库内,各个客户端的请求全部由WEB服务器处理后发送回去。在以上的环节中,各模块既独立运行又相互配合,杜绝了瓶颈限制,保证了整个系统的高效。

6.2信息网络系统

6.2.1宽带接入系统

本项目宽带接入和电话系统分别设置,宽带接入系统采用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信息的传递。

按照项目的整体规划,宽带接入系统也按三个区域分部设置,在每个组团设置网络接入设备间,由外线引光纤至网络设备接线间,由外线引光纤至网络设备间。每一栋住宅楼地下一层设置一个楼配线设备间(房间与电话配线间合用),每个住宅楼地下一层及每六层设置配线架及网络设备,由配线架引至户内综合接线箱。

住宅内每户设置一个住宅家居综合布线箱,所有电话、宽带网络、可视对讲及有线电视线路均先接入该综合布线箱,然后再分别敷设线路至各房间使用终端点上。

网络系统按照每户二个信息点考虑,在书房、卧室均预留信息出线口。

商业用房部分按照功能需求设置数据点,按照每25――30M2两对数据点设计。

6.2.2电话系统

电话系统采用电信部门提供的用户远端模块局或虚拟交换的方式,由电信局引入光纤接入设施,并同时提供电信宽带综合业务的通信能力。在各个组团地下一层分别设置总配线间,高层每栋住宅楼地下一层(低密度产品在每栋楼的山墙处,通常两栋楼共用一个。

)分别设置楼组接线箱,楼内每六层设置一个电话分线箱,由电话分线箱引至每户综合接线箱;总配线间与各楼之间、楼内配线架之间均采用光纤。末端采用五类线。

电话每户按照两对电话线设置,在起居室和主卧室、次卧室、书房均设置电话出线口。

6.2.3有线电视系统

同样按照项目整体规划的要求,有线电视也按照三个组团分开设置,在每个组团的地下一层分别设置各自的有线电视进线及前端设备间,然后通过分配网络分配至各楼、各层,户内有线电视信号线先引至综合接线箱,然后分配至各末端电视点。

网络采用双向传输网络,以满足信号的双向传输及网络接入的需求。

在每户住宅的起居室、卧室、书房均设置有线电视出线点;会所及商业用房部分按照功能和需求设置有线电视出线点。

6.3火灾报警系统

根据本项目的建筑等级,本项目设置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本项目按照整体规划,三个区域分别设置消防中控室,各个消防控制室均设置火灾报警主机、联动控制器等消防设备,各个消防控制室之间通过光纤实现互相通讯。

在住宅楼的每层公共区域设置火灾探测器,包括手动报警按钮、感烟探测器;在商业用房部分及会所设置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及相应的监视和控制模块;地下车库采用非编码型感温探测器。

消火栓系统统一接至二组团消防水泵房消火栓泵控制柜;喷淋泵的启动也统一接至二组团消防水泵房的喷淋泵控制柜。

消防控制室设消防广播系统,按防火区域设火灾事故广播。消防控制室设广播系统主机及分区控制器。火灾时,按照防火分区广播,引导人员疏散。

7总结

以上是我们北京地区多业态住宅小区的智能化设计介绍,出于成本控制,我们设置基本的弱电系统,一些高端设置没有在项目中应用,属于性价比较高的设计组合。譬如,保安信号对讲系统、无线巡更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等。出于成本考虑,本小区未进行设计。这些缩减是为了适用国家当前房产调控,房市低迷的现状而不得已为之。希望上述系统能给同行带来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_16-2008;

2、《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篇10

关键词:秋澄公园;生态;文化 ;休闲

Abstract:Wu Yi Qiu Cheng Park located at the Wuyi city , south side faced with Shu Xi , it’s a greenbelt along the brook , area approximately 7.3 hectares , union actual topographical condition , design a city green garden as subject of ecology, culture and leisure.

Key Words: Qiu Cheng Park ;ecology;culture ; leisu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概况

武义县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的美誉,隶属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南,“长三角”经济圈南缘 ,界于东经119°27′~119°28′,北纬28°31′~29°03′之间,南北 长59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1577. 2平方公里。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44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武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无霜期214―242天;年降水量1445.7毫米;年日照时数1963.7小时;年辐射总量108.3千卡/平方厘米。

本次设计位于武义县城区内,南面面临熟溪,为沿溪条状绿带,面积约7.3公顷。基址内有部分为荒地,还有一些未拆除的建筑,北面有一块地略有规划,但是现状较为凌乱,需要进行调节。

二、设计依据

1、总体规划及现状的相关图纸资料;

2、《公园设计规范》;

3、对现有场地的踏勘;

4、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5、有关领导的意见和指导精神;

三、设计构思

充分结实际的地形条件,设计以生态、人化、休闲为主题城市绿园。

四、设计指导思想

1、遵循本案的总体规划,以现代园林艺术构成理论指导园林规划设计,通过园林小品、水景、绿化造景等景观设计积极改善城市环境景观,创造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休闲旅游城市。

2、合理进行景观分区,各个区域有其特色的景观内容。

3、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吸收国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先进理论,继承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形成完整的绿化环境体系。

4、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重点处理好本岸集中绿地、地形设计、水体和小品,使之形成生态的、可持续的景观空间。

五、设计原则及目标

(一)原则

1、生态设计

生态是景观的灵魂。一个好的设计,必须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便是生态设计的体现。

本方案的设计中,始终坚持生态设计的思想:道路、小品建筑、基本设施以天然材料结合现代材料为主,或与主体建筑用材相协调,使之融于自然,融于环境;植物配置更是讲求生态性,植物造景采用多层次配植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以成片种植大乔木为主,配以小乔木和花灌木模纹色带,不仅可增加叶面积系数,提高绿化覆盖率,还可形成立体绿化景观,在色彩、质感和季相上形成对比,以满足植物配植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的条件,在有限的绿地中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

2、生活设计

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

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

闲、幽雅的感受,既体现“以人为本”

的设计原则。线型流畅的园路,曲径通

幽,移步换景;绿荫、鲜花、清澈明亮

的湖水、阳光、小草、木椅……一切都

显得那么惬意,温暖、和谐,使人们心

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对亲人、爱人

的情,对健康的向往。工作的劳累,生

活的烦恼,顿时抛入了那亮绿的小草中

间,“化作春泥更护花”。

3、创意设计

创意将平凡转化为永恒,好的设计还需用创意来点缀,通过各种手法来表现:小品点景、植物造景、或借景自然……使之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一首首隽永的诗篇,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或洒脱、或奔放、或雄壮,或委婉,与心共鸣,与心交流。创意设计是公园有别于其它的特色、特别之处。

(二 )目标

建设成武义县功能齐全、主题明确的城市绿带,为市民提供晨练、学习、休闲的空间,满足市民的对生活环境日益提高的心理要求,提高城市品位,创造优良的生活、投资及休闲旅游环境。

六、景观设计分析

本设计根据绿地的性质、用途、服务人群以及设计者的总体意图,结合总体规划的生态、人文、休闲原则,将整个公园分为以下几个区:主入口区、休闲步行区、自然丛林观赏区、生态溪流游赏区、童真天地园、康体健身区。在平面构图布局上使它们互相因借,有主有从,有节奏有韵律,以取得和谐统一、中西合璧、活泼古朴、庄重大方、野趣横生、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一)、主入口区

主入口区起始于熟溪桥,位置上需要解决和熟溪桥西面的城市绿地景观相衔接,功能上要满足公园入口集散的要求。沿桥下面做了一个下沉平台与桥西面相连接,将新造的公园和已有的西面城市公园联系在一起。平台向东为一条狭长的步行走道,通过地面的拼花铺地延伸到主入口广场。主入口广场也是一个餐饮美食广场,由于堤坝走道与道路有一定的高差,设计上考虑将道路与堤坝走道之间抬高,一方面可以使公园可以相对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开喧嚣的城市交通干扰,另外抬高的绿地也能给城市道路景观带来立体的视觉效果。主入口原为一个停车场,地方比较开阔,为美食文化广场的建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广场中间为一个艺术照壁,照壁前面刻有“秋澄公园”,背面为一个浮雕墙面,上面镌刻“熟水秋澄”这个历史典故。广场内将熟溪水体引进来,形成江南小桥流水的布局风格,沿溪流布置建筑,建筑采用传统江南民居形式,居民、小桥、流水营造出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

(二)、休闲步行区

休闲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功能之一,休闲也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内容之一,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一切园林要素的布置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最终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休闲步行道利用植物与地面铺装之间的有机结合,让游人在游赏江景时能享受到足下不断变化的情景带来的愉悦。在这些景点设计中尽量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小品尺寸、视觉感受、亲水性与安全性等方面都做到最佳。

(三)、自然丛林观赏区

本区块内主要是体现植物景观。模仿自然界植物生态群落的生活方式,合理将乔木、灌木、地被和草坪按照自然生长规律搭配在一起;将阔叶、针叶等树种混交,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景观,如混交林、疏林草坪、孤赏林等。利用植物不同的观赏习性,将它们群植,分别形成以观赏开花为主的香溢园,以观赏果实为主的秋实园、以观赏各种颜色树叶为主的醉红园,以表达对松柏类植物不惧严寒的敬意的傲雪园。通过园路的组织将其联系起来,使游人在游赏过程中得到不同的视觉、嗅觉等感官享受。沿江边的步行道上采用膜亭休息处有序的排列,提供人们休息和欣赏江水的优美。在膜亭背后景墙上做了一些浮雕,内容为展示武义民间文化。如反应武义高超的根雕艺术,武义民间美术类石雕(凝灰岩雕刻、萤石雕刻)和泥水画(墙壁画)等。在小路边或者一个转角点,适当点缀一些武义民间文化类情景雕塑,起到丰富公园文化内涵,增强景观观赏趣味。

(四)、生态溪流游赏区

生态设计是本公园的主导思想。一方面要遵循自然规律,模仿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形态,将它们的具象状态在公园中体现出来,另外一方面公园也要将已经逐渐从人们意识中淡化的童年生活场景重现。在公园基址的位置曾经水网交错、水草丛生、百鸟低飞、游鱼翔底,这一切都源于水这个生命的缔造者。所以在本区内设计了蜿蜒曲折的自然水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人们童年的生活场景;同时水系的存在与熟溪形成了不同形态的水体之间的对比美,一者大,一者小,宽广和秀气,驿动和安宁交相映衬,共同组成一幅和谐自然美丽画卷。沿水系分别设置了供游人休息和游玩的公园景点:

1、假山跌水――此处为一个景观亭和假山喷泉相呼应,假山作为游览视觉对景,而景观亭是游人休息的精致小品。

2、亲水台阶――沿水系设置一些延伸入水体的台阶,水深为50厘米左右,可以提供游人亲近水体,同时又保证游人戏水时的安全。

3、休息广场――一个连接水体和绿地的圆形平台,提供游人在水边停留和休息。

4、水上木栈道――以枕木为材料,让游人体验水上行走的乐趣。

5、亲水平台――与木栈道相连接,木材质相互之间的连接,使游人仿佛置身于自然的环境中,体验不同的休闲方式。

(五)、童真天地园

儿童是公园游人里一个重要的人群,他们有着自身游玩的特点,所以在公园内为他们开辟一个童真天地园。针对儿童比较喜欢新奇的心理和好动的行为特点,在建筑上考虑造型比较新颖的管理房,里面可以做小卖部和提供滑冰的器具。管理房外是一个大型的溜冰场,以提供他们在里面进行玩耍。另外安排了一部分低年龄的儿童游戏场地,通过木栈道将各种游戏器具结合在一起,中间位上坑或者草地,起到保护作用。

(六)、康体健身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身体的锻炼却越来越少。作为公园设计不仅仅只考虑游赏功能,更应该关注人们不断增长的锻炼需求。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在本区设置了健身广场、康体步道等一系列运动场地和设施。这些设施包括了各个年龄段的活动需求,可以安排中老年人进行跳舞和晨练的运动场地、健身广场和康体步道;青年人进行户外运动的休闲广场等。沿熟溪岸边设置了一些游船码头,让人们可以荡舟溪上,去享受大自然悠闲时光。为了考虑与外面道路的衔接,所以在此处留有一个入口。沿道路分别设置了生态停车场,解决车辆停放问题。

七、竖向规划

由于公园内堤坝走道比城市道路要高,设计考虑在公园北面进行抬高,使地形与堤坝走道尽量齐平或者稍微高于走道标高。尽量在满足土方平衡,遇有高地形的地方尽量不动土方,保持原有地形,平坦的绿地区域可进行微地形塑造营造错落有致,地形起伏的园林空间,地形的改造要有利于绿地的自然排水,绿带与道路之间进行较大的地形起伏,以达到绿带内的的景观与道路景观的有效分割的效果。同时,竖向设计还要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八、给排水规划

(一) 、给水工程

本设计用水由公园给水管网供水,供水水压不低于0.25Mpa。

本设计用水以绿化养护用水、水池的用水及水景喷泉用水为主。

绿化养护采用自动喷灌和人工浇灌相结合的方式。在重要景点采用自动喷灌系统,其他地方布置洒水栓,、实行人工浇灌。

自动喷灌系统采用埋藏式旋转喷头(射程10.7~12m,工作压力:0.17~0.25Mpa,流量:0.86~1.13m³/h,弹出高度:100mm)及散射喷头(射程4.9m,工作压力0.21Mpa,流量0.82m³/h),电磁阀和控制器。在自动喷灌喷洒不到的地方及自动喷灌不工作时由洒水栓供水,实行人工浇洒.

洒水栓采用快速连接阀,管径为de25。

给水管采用PP-R给水塑料管(PN1.0),熔接,100mm砂基础,埋深不少于0.7m。

绿化用水量以2~4L/m(.d计,喷泉用水量以水池容积的10%.d计.

(二 )、排水工程

本设计雨水排除主要是中心广场及绿化内的雨水排除,设计时以有组织排水和微地形排水相结合,在自然排除有困难的地方布置雨水口,盖箅排水沟收集后排入雨水管或湖水中。

广场的排水坡度为0.3~0.6%,盖箅排水沟坡度为0.5%.管道坡度为0.3~0.7%。

雨水管采用UPVC加筋管,100碎石基础,粗砂回填至管顶,埋深不少于0.7m。

九、照明规划

绿地绿化面积较大,其电气工程的实用功能为整个绿化园区及景观小品等环境景观照明的供配电系统。

设计依据:国家有关设计规范JGJ/-16-8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

根据绿带各区域机电设备容量及增长性和其负荷等级情况拟定了本工程供配电系统方案。

由绿地配电房或城市供电系统的低压配电装置引出几路低压电源向各待定位及设计的区域动力柜提供低压电源。各区域机电设备及景观照明电源均由区域动力柜提供。根据园内特性,低压电缆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三相五线制输配电。电缆VV22-1KN铠装电力电缆埋地或电缆沟敷设,进出建筑物及穿越道路时均穿钢管保护,照线路采用VV型橡套电缆穿PVC管形式。

景观照明的设计原则:重点区域按亮化标准设计,其余按一般标准设计,照明灯是采用庭院灯、泛光灯、地埋灯、草坪灯等。(详见灯光布置图)

十、总体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景观环境设计的重点。要构架“自然生态、以人为本”休闲环境空间与场所,最重要的是植物生态景观群落的营造,它是自然化景观再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局部性植物群落的构成,富于自然化的景观则是“无源之水”。

根据公园基础的气候,水文,降雨,土壤等的特点,植物群落是以常绿的阔叶树和常绿针叶树为主,与落叶阔叶树混交林相出现。但作为公共绿地植物景观与环境,应充分考虑冬日梅雨季节对阳光的需求。因此,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和冬季的充足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观叶,观果及芳香树种。下层采用耐荫的底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整个公园香樟为基调树种,以水杉、杜英、广玉兰、杂交鹅掌楸、枫香、银杏、榉树、白玉兰、二乔玉兰、柳树、乐昌含笑等。(详见植物配置图)

具体的植物树种的选择:

上层乔木:香樟、乐昌含笑、杜英、广玉兰、女贞、杂交鹅掌楸、枫香、银杏、榉树、白玉兰、二乔玉兰、柳树、合欢等;

中层乔木:桂花(金桂、银桂)、樱花、碧桃、红枫、鸡爪槭、海棠、紫薇、木槿等;

花灌木,色叶灌木:杜鹃、金丝桃、含笑、栀子、海棠、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火棘等;

地被:书带草、麦冬、石蒜、二月兰、地被石竹等;

攀缘及藤本植物:紫藤、蔷薇、络石、爬山虎、花叶蔓长春花、常春藤等。

十一、建筑小品设计

在整个景观环境的设计中,除了一些必要的功能建筑和景观休息建筑以外,原则上不再出现人工建筑。出现的景观建筑一般也是小体量的,且是分散在绿色的环境之中。在建筑形式的考虑上,原则上以明快,轻盈,通透为主。同时,为了景观上的丰富,以及气氛的创造,选用了膜构,玻璃和木构架等形式。以现代的材料以及由此带来的建筑特有的自由形式。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也给场地传达了一份活跃,自由的感觉。更多注意材质之间对比以及环境之间的协调,散布出自在,轻松的氛围。园内设计了厕所、茶室、亭廊等多样的建筑形式,同时建筑的选材也是天然材料与现代材料的多样材料。但在整个建筑设计中以绿地的建设原则为原则,建筑在变化中求统一,体现了绿带的功能性,同时也塑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十二、园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