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28 17:4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教育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教育管理

篇1

(一)项目管理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法不同,项目管理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对象、管理活动、管理方法和工具,并且对项目的工期、成本和质量进行集成管理。在管理机制上,项目管理团队紧密围绕项目而组成,是一种临时的动态组织形式,成员可以跨部门、跨组织,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在领导方式上,项目管理强调个人负责制,项目团队的领导者,同时也是是项目执行者,参与项目的需求确定、项目选择、计划直至收尾的全过程,并在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在管理目标上,项目管理坚持效益最优原则,项目团队需准时、优质地完成全部工作,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实现项目目标。在管理手段上,项目管理有比较完整的技术方法,可以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因此项目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机构处理需要跨领域解决的复杂问题,并实现更高的运行效率。

(二)项目管理过程及知识体系

为便于项目的有效管理与控制,项目团队大多把项目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编写《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四版)》,项目管理过程按照时间维度分为五步。[1]1.启动:包括发起项目,授权启动项目,任命项目领导者,组建项目团队,确定项目利益相关者。2.规划:拟定、编制和修订一个项目的工作目标、计划方案,确定项目范围,配置项目人力资源,编制项目经费预算表,制定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确定项目沟通计划等各方面的工作。3.执行:组织和协调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组织和协调各项任务与工作,激励项目团队完成既定的工作计划,生成项目产出物等方面的工作。4.控制与纠偏:实施、跟踪与控制项目,制定标准、监督和测量项目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差异和问题、采取纠偏措施等管理工作和活动。这些都是保障项目目标得以实现,防止偏差积累而造成项目失败的管理工作与活动。5.结束:也叫收尾,制定一个项目的移交与接受条件,项目成果的移交,从而使项目顺利结束的管理工作和活动。包括项目移交评审、项目合同收尾、项目行政收尾。项目管理过程各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和交互。紧密围绕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项目各个阶段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甚至在实践过程中,因为项目管理各阶段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必要对项目的最终目标做出权衡或优化。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结构概况为九大管理领域,即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1]项目管理知识领域非常系统全面地涵盖了从事一个具体项目所需涉及的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政府主导社区教育管理模式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现状

模式,即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即在社区教育管理行为和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标准形式或具有极高借鉴价值,可在一定区域内推广运用的标准形式。目前,政府主导推进社区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三级管理模式”,并得到了社区教育实践工作者和业内专家认可。该管理模式由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构成第一级管理,区社区教育学校(学院)管理、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构成第二级管理,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习中心具体推进构成第三级管理。即“一级规划、二级管理、三级推进———政府部门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其他部门配合、各级社区学校组织推进、社区广泛参与”的模式。[2]当然,受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社区教育管理的模式也表现出了多样性,在“三级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出“四级管理”、“三纵三横模式”等。[3]虽然管理模式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以各级政府机构的推动为核心。特别是在经费等各类资源的分配上,各级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在社区教育管理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二)特点及优势

1.政府在社区教育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可以有效联合社区内各类资源成为一体,形成职能部门、社区学校、学习中心各司其职的社区教育管理网络。2.政府作为最大和最具权威性的公共组织,有坚实的权力作后盾,其行为具有权威性和统一性,可以对社区教育规模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整合,从而达到社区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3.政府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方式开展社区教育管理工作,注重管理的效能和效率,能统筹兼顾,掌控大局,把握社区教育发展方向,达到社区教育应有的社会效果。

(三)面临问题

1.政府精力有限,社区教育管理力度不够政府主导型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随着社会发展,政府管理业务越来越多,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社区教育尚属于新兴事物,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处于边缘地带,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管理难以投入更大精力,从而表现出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发展重视不足,管理力度不够。2.政府统筹难度大,难于有的放矢社区政府成立专门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对全区社区教育进行统筹管理。这种临时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往往统而不筹。在资源、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极容易形成吃大锅饭局面,按居民户平均分配资源,难于有的放矢。社区内各街道、居委会放任自由开展五花八门的社区教育活动,各搞各的,难以形成社区特色、打造社区教育品牌。3.行政部门间协调困难,成本过高现行“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职能部门配合、各级社区学校推进、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运行模式中,教育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困难很大,成本过高。职能部门的配合也只保留在文件材料中,社区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有教育部门主管推进,职能部门的实际作用并不高。4.社区教育经费有限,投入不足虽然各地方均出台专门文件,按照人均标准,由政府财政专门划拨社区教育经费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但由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没有形成有效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导致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总量有限。各社区教育学校开展工作均面临投入不足的问题,影响优秀社区教育活动的扩大覆盖和创新社区教育项目的正常启动开展。

三、社区教育项目制模式及运行机制

(一)社区教育项目制管理模式

结合各地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管理经验,现行政府主导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与项目制管理相结合,实施社区教育项目制管理模式,即将社区教育的工作具体化,转化为社区教育项目,并运用项目制管理理论,实施社区教育管理,建立以社区教育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打破现行以政府行政层级为网络,层层通报的直上直下管理方式,建立以社区教育项目为中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职能部门、各级社区教育学校和社区教育中心相关人员组建项目执行团队,围绕项目目标开展工作,项目团队直接向政府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负责的管理模式。社区教育项目制管理模式,即能保障政府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其统筹管理的优势,又能有效避免现行管理模式下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切实推进社区教育的科学发展。对各级政府响应十精神,实施简政放权,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对推进重点社区教育项目,打造社区教育品牌,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切实实现社区教育的社会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区教育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

1.职责划分政府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负责社区教育的统筹规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区教育局。具体负责社区教育项目的启动立项、过程督促、项目结尾验收及评估,结合社区教育项目的大小、侧重,对社区教育财政经费进行分配。各级社区教育学校和社区教育中心,联合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组建项目团队。项目团队直接向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负责,负责项目的具体推进,项目过程的控制,结合项目目标进行及时纠偏,项目结尾及经验推广,项目后续工作等。

2.项目实施流程结合项目制管理理论,及实施社区教育持续性、长期性的特点,社区教育项目实施流程按照时间维度分为六步。

(1)项目规划与启动社区教育项目的规划与确定,要严格遵循社区发展的长期规划,服务于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最终目标。区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通过自上而下的深入调研、广泛征集和自下而上的自发组织、需求申报两个渠道,认真梳理,在听取专家意见和基层意见基础上,确立社区教育项目。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根据项目的特色、创新性、对社区发展的贡献价值、可推广性等条件,将社区教育项目划分为重点项目和普通项目,重点项目在政策、资源、经费支持上给予侧重。

(2)项目规划及目标项目目标应明确,计划切实可行,实施方法科学,措施得力,经费预算合理。项目最终成果要对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切实解决社区内居民的教育需求,对创建学习型社区建设具有积极作用。项目团队必须由各街道、区办事处主管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或从事各类相关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员、各项目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组成。并且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真正起到承担、组织、指导作用。项目团队必须依托街道、区社区教育学校或培训机构等具有专业力量的机构,具备项目实施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保障条件。

(3)项目执行项目执行阶段由项目团队自行实施,应紧密围绕项目目标,协调好人、财、物各方面的资源,按既定计划和实施方案,分步骤、分阶段推进项目具体工作,并及时总结,形成项目阶段成果。

(4)项目控制及纠偏项目控制阶段由项目团队开展过程控制和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开展中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重点是项目团队在项目过程中实施的跟踪与控制,实时监测项目工作的进度,分析与项目最终目标实现存在的差异,及时查找问题,采取纠偏措施。领导小组的中期检查工作也应当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调控、监督职能,及时发现项目团队推进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必要干预,提出项目后期实施意见,对推进力度不够或违反有关规定的项目可以给予警告或取缔。

(5)项目结尾总结项目结尾由项目团队向领导小组提交项目总结材料和结题申请,领导小组组织专家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审来完成。从项目计划目标完成情况、过程实施步骤及阶段成果、最终取得成果及表现、经费使用情况等几个方面开展总结与测评。对于完成情况优秀,最终成果丰富、效果突出、具有极高推广价值的项目,应给予额外奖励,并扩大范围推广。对于推进力度不够,没有完成项目目标或实施过程不当没有有效实施的项目,应当采取问责机制,并给与一定惩罚。

(6)项目经验总结推广开展社区教育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因此社区教育项目的结尾总结,并不是项目的终结,特别是对于取得优秀成果、具有极高推广价值的项目,应及时扩大范围推广,切实为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积极作用,只有这样,社区教育项目实施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取得优秀成果的项目团队,要继续围绕项目开展工作,推广项目实施的经验。通过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的协调与配合,在更大范围实施优秀社区教育项目。

篇2

社区教育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居民素质的手段,是基层社区组织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相应资源,对社区居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以社区为单位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从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看,社区教育的重点是推行社区公众教育,基本出发点是以人人接受、人人参与教育为宗旨的社区居民终身教育。它是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建设学习型社区的最佳途径。但是目前是社区教育还是面临着一定的问题。

二、社区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不正确

我国还处在应试教育阶段,虽然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一个教育背景下,使得广大民众只重视学校里的普通教育,为了考试而学习,一切宗旨都是为了提高分数,而一旦上了大学,就大喘一口气,多年的学习生涯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往往使人们产生一种误区,学习仅仅是指12年的义务教育和4年的大学教育,仅仅是指在学校里的8小时,而忽略了学校外、成人后的终身学习、社会教育。因此也从未把目光投射到校园外的社区中来。正是这样一个全社会的认识误区,才使得社区教育一直未得到重视,加大社区教育的投入,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2.社区教育资源存在问题

社会对社区教育认识不高,在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中存在着许多不足。

(1)社区教育人力资源缺乏。

就现阶段来看,在社区成立专门的教师队伍不现实,一般多是采用兼职的形式,即使这样,教师资源都得不到保障,大多数优秀教师都供职于各大学校,由于时间、待遇等各种原因,能来社区兼职的寥寥无几。社区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大部分社区的管理者来自于退休老职工、下岗职工等,没受过专业培训,不懂得合理规划管理社区,也不懂得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教育。

(2)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不完全。

调查发现,社区管理人员中相当一部分对社区教育资源了解甚少,对社区教育概念模糊。这种不了解直接导致对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重视、不会利用的现象。

(3)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流于形式。

即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利用,往往也是利用的不全面,流于形式。并且出现对知识的偏重明显高于实践的现象。如:有的社区对居民进行防火防盗知识宣传,却很少加以实践演习。还有一些社区设施的修建都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并没有真正利用起来。

3.社区教育内容单一枯燥

社区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往往摸不着头绪,不知从何入手,更不知该进行什么内容的教育。据调查,在有限的开展教育宣传的社区里往往都是以安全、防火防盗等俗套内容为主,更有甚者以教育的名义推销产品,这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也使得人们更加进入了社区教育乏味、无用这样一个误区。4.社区教育经费短缺社区教育经费多来自于收取的管理费用,一般政府不会在这方面投入,教育经费不足也是许多社区不进行社区教育的原因之一。

三、如何系统化地建立完善的社群教育机制

1.改善社区教育现状的方法

改善社区教育现状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社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实践活动,把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落到实处。打破身份界线,拓宽社区用人渠道,广揽社会精英。同时挖掘社区居民的潜能,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申请加大经费投入,另辟渠道筹备资金,居民可以自发成立教育基金,每月定期向教育基金缴纳一定的费用,届时可用基金定期举办教育宣传活动,购买书籍等,这样自投资自使用省去了申请经费的繁琐。

2.社区教育多样化发展

开拓社区教育渠道,实施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1)居民道德教育。

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思想水平。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使居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可综合运用道德知识、法律、社会舆论等方法,科学有效地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居民的道德认识,陶冶情感,树立正确的信念,坚定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居民身心健康教育。

身心健康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家庭已逐步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注重饮食和身体锻炼已他们的必修课,而心理健康却容易被人们忽视。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使生命具有活力,充分发挥其潜能。心理健康是人民维持正常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必需条件。社区管理者可定期请心理卫生老师来做心理健康宣传,为大家进行心理疏导。

(3)家政教育。

家庭的文明、幸福是社区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家政教育是向社区居民进行家庭科学管理教育,主要包括:育儿、营养与配餐、家庭关系、家庭装饰、家庭理财等。家政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通过家政教育可使人们增长生活知识和家庭管理知识,以科学的方法来经营家庭,形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

(4)社区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人们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的需要。社区应经常组织居民学习法律,法制教育内容非常广泛,社区可选择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婚姻法、民法、财产继承法、老年人保条例、青少年保护条例等内容进行宣讲。通过法制教育使人们树立法制观念,让人们懂法、守法、用法,在做到人人遵守法律的同时还会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学生宿舍 社区化管理 高职生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57-03

一、学生宿舍社区化运行对高职生教育管理的新考验

(一)学生宿舍社区化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共同发展的产物

学生宿舍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阵地,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校园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严重冲击以前按院系行政班级管理的模式。特别是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校园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开放学校市场,允许社会上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开发校内市场,学生宿舍管理转向社区化运行,学生在消费的同时也树立了教育投资理念,对学校教学生活条件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导致二者容易产生摩擦。住宿条件的千差万别,出现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乃至不同班级的学生混合居住,学生更多地以个体为活动单位聚集学生宿舍学习和生活的频率更高,使得“班级”原有集中教育管理的阵地不断淡化,学生“班级化”管理向“社区化”管理转变,“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行政化”管理趋向“个性化”服务转变,教育职能以分散化、小型化的管理与服务,如个别约谈、小型座谈、接待访谈等,来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类问题,而信息传递、意见反馈、疑难解答等教育管理活动则主要依赖于电话、校园网、电子信箱、网上办事大厅、QQ群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来解决。

(二)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与传统的宿舍管理相比在功能上有很大的拓展

高职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的互动过程,学生既是教育管理对象,又是学校服务工作对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当寓于服务工作之中,没有良好的服务就没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生成才环境。这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由班级向学生宿舍转移,创新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上注重“以人为本”。学生宿舍工作涉及岗位专业多,服务质量高,服务的点多面广线长,持续时间长,安全责任重,在规范、监督操作流程的同时,强调服务的过程化,注重整体把控和应急反应能力的提升,发现问题,按不同等级和程度,对学生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识别,识别出防火、防盗、防意外等因素若干,按照可控、不可控做出分类,第一时间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实行“人员、电话、网络”全方位24小时值班“零距离”接访,改变“服务信息不对称、解决不及时”的局面,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访、服务回访,及时了解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营造安全、文明、和谐宿舍氛围,构筑文化、休闲、娱乐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社区。

二、学生宿舍社区化运行对高职生教育管理的新影响

众所周知,宿舍社区化管理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稳定及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新时代的高职生特点多,变化大,服务学生过程中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一)学生服务工作的旧有体系满足不了学生生活的高需求

1.学生宿舍发展不均衡增加了管理难度。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宿舍在整体上取得了较大发展,学生宿舍的规模在扩大、条件在改善、管理在规范,服务在提升,整体态势良好。但均难以做到整齐划一,新旧宿舍、不同规格宿舍仍然将长期存在。由于硬件设施和客观环境的不同,宿舍规格的差异而出现多种住宿收费标准,高职院校不得不采取多种方式应对。即便学校分别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学生通过比较也总是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不满意感。

2.行政化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在一定时期仍然存在。以往高职院校一般实行在学生工作处直接领导下的、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管理事务多服务意识少,对学生训导多权益保护少,不从方便学生、服务学生的角度出发,其管理思维基本上属于管、卡、压,强调对学生的严格规范管理,强调管住学生,制服学生,让学生听话,而忽视了学生内心的诉求,使学生处于从属的被动地位,未能摆脱“缺漏补漏”的“消防”式的工作局面,未能真正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去认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停留于解决局部问题、完成单项工作任务、应付工作检查的状态,无法与高素质教育相适应。

(二)服务学生工作的网格化机制不健全

1.难以保证有效的学生管理组织。学生管理工作中,围绕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保卫人员、后勤保障员队伍发展不均衡,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相对于学生而言不但理论修养不够高,从事学生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也欠缺,基本上处于经验化工作水平,专业化程度低。

2.难以形成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包括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多个方面,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会有截然不同的观念和措施,以致出现协调上的困难。表现在: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总是难以达成一致,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的局面;后勤管理和学生教育管理脱节,服务育人意识不强,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文化设施不足,文化活动单一,未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等等。

三、学生宿舍社区化运行下高职生教育管理的新对策

(一)理顺关系,网格化管理,推动宿舍社区建设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要实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和人民、有奉献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之目标,必须把学生工作放到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学生工作是全方位的管理,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理顺各部门关系,形成合力,以应对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1.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的组织协调。在当前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已不仅仅是对“人”或“物”的管理,而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这项工作要求学校教育管理、安全保卫以及后勤管理等部门紧密配合。为统一指导和协调学生宿舍多方面的工作,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之类的领导机构,并根据学生宿舍管理的具体职能成立相应的工作部门,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部门、层次、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培养一支辅导员、保卫人员、后勤保障员专业化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到人,责、权、利一致,形成网格化管理体系。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负责确定工作计划和任务,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指导、检查、督促、协调各工作部门的运作,各部门则根据既定的任务和要求开展具体工作,从而使学生宿舍管理形成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作体系。

2.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年级宿舍辅导员制。一是宿舍辅导员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积极探索以学生宿舍为社区平台的“年级管理为主班级管理为辅”的管理系统,强化以学院(专业)为单位的年级管理,进一步增强班级管理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融合力度。二是辅导员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对个别存在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经常深入“特殊寝室”找“特殊学生”谈心、沟通,关心、尊重、理解学生并做好谈心记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宿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问题预防的重要场所。三是宿舍辅导员要在宿舍设置服务队、信息员,这样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促使辅导员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辅导员要指导学生进行宿舍规范管理,弄清楚怎样对宿舍进行检查评分,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宿舍的清洁卫生,做到:“三线”,即:鞋摆放整齐一线、毛巾排列一线、衣物晾晒一线;“一规范”,即:书桌、书架、日用品摆放规范;“一整洁”,即:被子、床单、枕头整齐干净;“五无”,即:无违规电器、无麻将牌桌、无异味、无违纪行为、无不文明礼貌行为。使安全、卫生、纪律、文明礼仪、文化建设,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得到更有效的落实。

(二)转变职能,多元化管理,推动文明寝室建设

宿舍是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重要场所。抓好“环境育人”的心灵课堂是文明寝室建设的目标,营造“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学生宿舍成为主流。

1.学生工作职能从管理学生转向服务学生。宿舍社区化的管理,学生是缴费入住的,这就与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形成一种契约关系,学生宿舍管理部门有责任为入住学生提供生活上的服务。一是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热情周到的关爱,做到“耐心、细心、爱心,眼到、嘴到、腿到,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二是宿舍设置“有事请找我”告示牌以及“温馨教育与提示”公示栏、黑板报、爱心箱、意见薄等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困难和问题,为其排忧解难。三是高职院校应在学生宿舍区设立医疗救助服务点和报警电话,并安排专人值班,以便及时处理学生宿舍重大伤病和其他突发事件,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2.宿舍社区化突出学生自治职能。宿舍社区化的学生管理是以学生工作处指导下的、以宿舍辅导员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教育管理方式。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生存之本,重视学生的主题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不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消除被管理的逆反心理,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角色,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建立一支以宿舍长、楼层长为基础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三自队伍”。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同时,大力实行学生社团组织进宿舍活动,按区域分组建立宿舍安防的学生志愿者组织,加强学生宿舍楼层长、生活部干部、干事的建设和管理,开展宿舍日检和夜巡、信息反馈、文化活动以及宣传教育等工作,对学生宿舍的住宿、用水、用电、防火、防盗等的检查常态化,根除安全隐患,处理好学生在宿舍的各类突发事件,发现问题,快速反应,层层落实,强化责任。

[本文为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2011-2012科研立项课题《宿舍公寓化下高职生思想教育及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浙教后勤【2012】1号)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1C053)]

参考资料:

1.张棋.教育关注:高职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N].北京考试报,2005.07.13

2.王振洪.社区的思维方式: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角度的一种新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

3.王海龙.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浅议[J].企业导报,2011(7)

4.黄磊.关于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5.周宗辉,杨乃鹏.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篇4

一、完善社区管理的政策及法规

想要让社区教育真正成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一个内在推动力,这首先需要完善社区管理的政策与法规,让社区教育的规范性、方向性和具体功用都更为明晰。社区本来就是社会的构成要素,如果能够让每一个社区得到良好的安定,让社区居民团结互助、积极生活,这本身就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的一个重要构成。在社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将具体的管理工作分配到每一个小的方向上,只有将这项庞大的管理工作实现细化,并且将每一个具体的分支方向上的管理工作良好落实,这样才可能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社区管理制度和法规的完善与革新不仅是让社区教育的功效更好的发挥的基石,这也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托。社区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健全完善需要从一些具体的方面得到落实。首先,社会应增加满足民众生活需求的社会组织,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将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作为目标,有效配合社区教育进行社区服务的优化,努力解决社区民众的基本问题,提供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比如就业咨询、法律咨询与援助、相关技能的培训等,这些内容都和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能够多给社区居民提供这方面的教育与援助,这不仅在提升社区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上有帮助,这甚至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革新的一个助力。另一方面,可以创造更多的有利于社区文化发展的活动,为建设和谐的社区文化发挥积极的影响力,比如,可以组织社区内居民多展开联谊活动,大型节假日还可以在社区内组织一些表演晚会,这不仅可以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也是加深社区居民的相互情感,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方式。

二、创新社区教育管理模式

社区教育想要真正为社会管理的创新带来推动,这必须社区教育在管理模式上首先有创新。一直以来,社区教育在管理模式、课程构建上都还比较落后,从当前的整体情况来看,社区教育的可用资源也非常薄弱,师资力量团队有很大的可完善空间。如果社区教育自身的质量不高,且创新因素非常有限,那么社区教育将会很难为社会管理的革新带来助力。因此,首先应当从社区教育管理模式的革新着手,将更多先进的管理和组织理念融入其中,在社区教育的课程构建模式上结合更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且不断加强社区师资团队的建设,这样社区教育的功用才能体现得更加明显,其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效用也会更好地体现出来。随着社区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的功用也能够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社区教育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心理与道德教育多个方面对社区居民进行了培养,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应重视运用多级平台的教育模式,优先落实教育,充分促进就业,将居民收入保障等民生问题作为基础问题进行解决,还要努力改变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全面提高广大民众的素质,有效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与质量,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社区教育只有朝着这样的方向不断进行更新,其功用和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在这样的前提下社区教育才能够真正为社会教育的创新带来有效促进。

三、创新弱势群体的管理服务模式

篇5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a)-0155-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中老年年人高发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导致的,随着病情进展可引发患者体内糖、电解质和脂肪代谢紊乱[1]。临床针对糖尿病健康管理治疗,提出了5项措施:教育、饮食、运动、自测和药物,主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多元化[2]。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数是能控制血糖的正常值,但是患者在出院以后的血糖值由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药物使用的不正确,经常发生血糖控制过高或过低的情况[3]。该研究对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己血糖自我管理的能动性,以及糖尿病患者出院以后治疗和护理服药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90例,女90例,平均年龄(69.79±10.36)岁,病程1~22年。入选标准:①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患者住所的距离,步行≤40 min;③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经口服药物、注射胰岛素等强化治疗;④所有患者均愿意接受出院后随访调查与资料收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各45例,平均年龄(68.29±9.77)岁;实验组男女各45例,平均年龄(69.10±12.49)岁,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管理方式 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方式管理。实验组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进行联合干预:①对社区公益血糖检测发现血糖异常的患者进行前期血糖水平控制,无法通过饮食等手段控制血糖水平的患者,安排入院治疗;②社区门诊在患者随诊时对其进行持续健康指导和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等;③家庭血糖自测、合理运动和饮食控制等。

1.3 评价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等资料。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患者用药、饮食、运动及血糖自测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和血糖指标的变化

实验组干预后生命质量和血糖指标的变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 (P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糖尿病作为老龄群体高发慢性病之一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4]。糖尿病是一种自身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损害患者器官功能[5]。临床针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终身行疾病正尝试逐步建立长期完善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社区卫生管理是是联系医院和家庭的纽带[6]。也是一体化干预的重点,由于患者健康知识比较缺乏同时由于病人自身接受糖尿病知识的渠道单一,个人遵医行为很不理想,造成许多患者出院回家后血糖控制不理想,而通过社区干预管理,可增加患者本身对本病知识的了解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促进其健康知识的构建,达到辅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7]。

篇6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在立法和制度尚存空白,基层小矫正机关的合法身份得不到确认的情况下,不完善的小矫正在基层小中被盲目的效仿、超前施行。有可能使小矫正流于形式,给小矫正的实施和推广带来负面影响。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可能使小矫正不能落到实处,而导致罪犯感觉不到刑罚的惩罚性进而重新犯罪。公众认为犯罪已失去控制。产生不安全感,受害人所受到的创伤尚未被弥补和救济,罪犯仿佛已逍遥法外,使法律的严肃和公正受到质疑和误解,损害真正的社会和谐。

一、小矫正的现状分析

经过几年的努力,小矫正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认同,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下面就小矫正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阐述:

(一)立法有规定但不具操作性

自2003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小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小矫正工作一直处于试行阶段,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将小矫正纳入法律,但如何操作没有详解,只是原则的纳入。由于小矫正具体实施的立法还没有,很多设想和功能都难以实现。小矫正工作的宗旨是“管理、帮助、教育”,但在教育、管理方面却难有作为。

(二)基层小矫正机关缺乏专业技能

作为非监禁人员的管理机构,其人员配备至少应有熟知刑法和刑罚理论的专业法律人员,熟悉服刑人员的基本心态和管理模式,负责对他们进行监督管理:还应有心理咨询和矫正人员负责解决其心理问题。事实上,心理不健全是导致违法犯罪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有效的调整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使其正视社会与自我的关系、是使其自觉接受改造,不致重新犯罪的关键。按照西方小矫正方式的实践,小矫正的一线工作人员多是小和社会的志愿人员,他们来自小。并不代表政府,较容易与小服刑人员进行沟通,较少引起服刑人员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有利于他们的改造。

(三)非监禁刑罚的管理方式及手段的极度缺乏

服刑人员在判决和假释前承诺接受的监管和改造形同虚设。监管和监督基本上是每月一次的思想汇报:集中教育一年没有几次;改造和劳动几乎是纸上谈兵,甚至短期的脱管也难于发现。而想要改变现状,除了需要法律的基本规定外,经费成为无法逾越的一道门坎。对小服刑人员的有效监管教育需要准备必要的场所:其小劳动需要分类管理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劳动和工作需要给付合理的报酬,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险和保障,还要有适合的劳动和工作场所等。

(四)矫正对象的户口、就业问题难以得到保证

2000年前后,只要是服刑人员公安派出所都注销户口,释放后凭释放证上户口,这是我们所说的“口袋户口”。有些被判无期、有期徒刑十年或二十年的罪犯,假释或保外就医,就存在无法解决户籍的问题,由此带来低保等实际困难缺乏解决的路径,由于城市的拆迁改造,原户籍地址不存在,家庭破裂、夫妻离婚或父母搬家,不与其联系等各种因素造成此类人员无户口、无住址,就业、保险等无身份证明。回归社会后居无定所,户籍地不见人,居住地不了解,两头脱管,极可能导致其与不良人员联系,形成危害社会稳定的因素。矫正对象在社会上找到较为固定的工作,能够有基本生活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防止其重新犯罪的重要环节。事实上,在就业矛盾突出的现在,这也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些矫正对象或游手好闲,或在马路边上摆摊设点,造成市容城管部门难于管理。近年来企业改制,造成下岗失业人员居多,对社会服刑人员没有过渡性安置体系,只能提供用工信息,难于解决根本问题,加上有些矫正对象好逸恶劳,没资本,没学历,没一技之长。导致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五)检察机关监督职权有限

检察机关监督职权的有限性,容易产生“寻租”空间,不利于矫正对象合法权益的保护。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对于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审查仅仅依据人民法院的裁定书,而且检察机关的监督手段主要是通过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监督手段并不具有强制性,又由于小矫正中公安部门和司法部门的齐抓共管,造成了检察机关监督对象的不明确,使得检察监督力度在小矫正中的严重不足。这样就为小矫正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徇私枉法,变相为不符合小矫正的人员采取小矫正措施提供便利,制造“寻租”空间,滋生腐败问题。“寻租”空间产生的同时,也使那些本来符合小矫正的人员得不到小矫正的机会,造成对小矫正对象合法权益的损害。

二、小矫正的完善措施

(一)出台专门的法律。使小矫正具有可操作性

《刑法修正案(八)》将小矫正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然而,具体实施还面临诸多问题,法律只是将几类人员纳入小矫正,但小矫正的具体实施方法,如运作机制,机构的设置,完善处置措施加大考验力度、评估小矫正的成效等制度均无刚性的、详尽的规定。小矫正工作还处在摸索实验阶段,各自探索,无法可循。没有健全的规定就没有完善的落实,也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迫切需要出台小矫正法,使小矫正工作得到刚性的法律保障。应当通过小矫正法的制定对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地位给予肯定,并力争使公安机关退出小矫正体系,将小矫正的执法权与执行权统一归于司法行政机关,使小矫正的管理机关职责明晰,提高其执法的权威性,从而提高小矫正的效率。同时,应对检察机关在小矫正中的法律地位给予明确,完善检察机关监督的程序保障,规定其拥有哪些权力,应尽哪些义务,通过何种途径行使权力等。通过规范立法,实现小矫正工作“四个统一”。即法律措施的统一、制度的统一、执行机构的统一和权责利的统一。

(二)加强部门协作,共同做好小矫正工作

小矫正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检察、审判、刑罚执行、小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各个层面,需要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因为小矫正人员接受小矫正时往往面临户口、居住、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如果不能及时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帮助或者解决,很可能导致其再犯罪或者非正常上访。因此,公安、检察、法院除了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外,还应当加强与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而不是个别案例的解决,使那些符合条件的小矫正对象享有低保、职业培训等权利,对接受小服刑人员就业的企业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使小矫正对象面临的困难真正得到解决。

(三)明确检察职能,强化小矫正检察监督

小矫正工作涉及公安、检察、法院等多个执法部门。因此,检察机关应对小矫正的各个重点环节进行监督,防止“寻租”空间的存在。首先,小矫正中的交付执行环节。检察机关应当对罪犯交付执行小矫正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合法进行监督,防止非法交付执行的出现。其次,小矫正中执行措施的变更环节。针对执行机关在罪犯矫正期间违反法律或者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因滥用权力导致矫正对象合法权益的损害。再次,小矫正中的执行终止环节。检察机关应当对矫正物件矫正期满解除刑罚措施,恢复政治权利这一环节进行监督,防止违规操作,制造“寻租”空间。最后,对小矫正执行机关进行监督。加大职务犯罪的查办力度,注重小矫正工作中渎职、贪污等犯罪的查办和打击。通过加大查办力度,整肃小矫正队伍,对矫正执行机关是否有效落实日常监督管理措施以及是否出现矫正对象脱管漏管问题进行有力监督。

篇7

为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兴化市委办公室、兴化市政府办公室的通知精神,根据《*市整合乡(镇)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意见》要求,经乡党委、乡政府研究决定筹建*乡社区教育中心。

一、提高认识,明确建立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建立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整合乡镇教育培训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素质、致富农民、改善民生、实现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大局。经过整合,实现计划、人力、物力、财力的统一配置,达到教育培训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进而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二、集中优势,建立乡镇社区教育培训机构

充分利用乡成人教育中心校现有编制人员,现有固定场所及教学设施,同时整合基层党校、党员远程教育站、老年活动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乡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各类培训机构的有效资源,建立*乡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中心本部设在乡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对内一套班子,对外多块牌子,专人负责管理,逐步实现“以培养培”。

三、整合资源,实施乡镇各类教育培训

1、培训基地。将已建制的乡成人教育中心校的校舍作为社区教育中心的专用培训基地。建立教学示范基地4个:孙联村(粮棉种植);韩周村(生猪繁殖);钟南村(水产养殖);*中心校初中部(生态环境与微机)。建立社区实习基地3个:东升电子元件厂,联合针织厂,经农配件厂。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分校15个:肖家、韩周、钟南等行政村。社区教育中心所属各单位的培训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归整合后社区教育中心所有,建立资产分类台帐,集中保管,统一使用。

2、培训师资。利用原成人教育中心校的专门编制,专职人员作为社区教育中心的专职管理人员。同时,根据培训任务与需求,每年从有关职能部门及本乡的致富能人、土专家中聘请一定数量的思想品德优良有一技之长的兼职教员,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3、培训内容。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密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围绕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

四、加强领导,确保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筹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1、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建立*乡社区教育中心协调领导小组:张建华同志任组长,韩彩珍同志任副组长,王普国、陈存松、唐友荣、杨巧玲、孙福金等同志为成员,负责研究制定社区教育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年度培训计划,审定培训经费的预算,督查考核培训实施进度和效果。设立社区教育中心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韩彩珍同志任主任,具体负责协调工作,王元志同志任副主任,具体负责社区教育中心的日常工作。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管理维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3-0112-01

1 加灌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和维护力度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国的农业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农业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稳定发展离不开我国灌区水利工程的大力支撑,不仅提升了我国农民的旱涝保收能力,还有效的节省了我国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运行使用,建设只是开始,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发挥好效益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工程管理、人员管理、资料收集等各方面都需要管理者进行统一地指挥和管理。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能够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通过网络化的方式来对水利工程的方方面面进行协调和指挥,必然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加速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形成。

2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则是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多数地区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时由于相关负责人及管理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和观念,导致信息化建设得不到重视。忽视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更有甚者,不少的水利工程领导者由于不熟知信息技术,会想当然地认为信息技术就是为了偷懒,不如传统管理方式更加有效。这种极其错误的思想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对于水利工程发展与建设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2.2 工程建设标准偏低,规划设计缺少统筹性

通常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时主要的负责机构是城市中的乡镇,在对项目规划设计时并没有针对相邻乡镇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导致工程建设标准及资金利用率得不到提升。比如某河防洪堤坝的建设就涉及三个乡镇,这三个乡镇的水利部门分别制定自己的建设规划,使得工程设计的衔接与配合出现了空档,工程建设标准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功能的发挥。

2.3 存在严重的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产权没有进行明确归属

目前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大部分的单位只是看到了建设的重要性,对于管理和维护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投入,导致管理维护主体及责任无法全面落实,存在严重的重建设轻管理现象,而且由于产权归属不明确,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只是乡镇水利部门在唱独角戏,许多工程管理不善、损毁严重。

2.4 没有足够的建设资金做后盾

如果一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那么这个工程随时面临停工和失败,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基础的资金保障则是建设和行政管理所需资金。可是,现在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多是通过补贴和自筹获取,但最终压在县级财政的负担还是比较重,配套资金很难到位,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行政管理资金的落实也做的不够好。

3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

3.1 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

想要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改革,前提是要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其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使得工程建设管理更加便捷、省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水利工程整体的管理质量和效果。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相关的管理人员不需要通过现场的勘察就可以掌握一手、准确的资料,这种操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就变得非常简单。总之,对于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必须要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设计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开发,从而最大化地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的提高,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现提供基础。

3.2 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

人才是工程建设中最关键的形成因素,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大力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对水利工程人才的培养,促进信息化团队的建设,这是水利工程迈向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对整个水利工程团队进行信息化培养,要求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学会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将这些与最后的考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从而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3.3 完善灌区农田水利工程使用管理与维护的措施

工程建设不仅要注重建设,还应注重管理和养护,而想要达到有效的管理维护就要制定完善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实现建得成、管得好、长期受益的目的,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也是如此,应在注重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管理与维护。

4 结语

农业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相关单位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实时掌握工程的进展情况,保证灌区水利工程能够顺利运行,全面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此外,管理人员要提高对工程管理和维护的水平,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浪费资金的现象。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关键词:社区矫正;剥夺政治权利;社区服务刑

一、问题的提出

正如有学者所言:“一部人类惩罚的历史,正好象征着惩罚本身逐渐凋零的历史。”¨社区矫正就是在这样的惩罚进程中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为被誉为“近代刑罚之花”而受到普遍青睐的自由刑,通过历史的证明,并未达到有效威慑潜在犯罪者、发挥一般预防的作用,也未能实现使罪犯重返社会的理想,达到特殊预防的目的。而以改造罪犯为目的的监狱却往往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生产累犯的工厂。正所谓以矫正、改善罪犯为目的的监禁却导致了罪犯恶习进一步加深的结果,自由刑陷入了诸如复归理想与复归效果的矛盾、一般威慑与犯罪现实的矛盾、判决刑期与判决目标的矛盾、监狱目标与监狱经济的矛盾等难以自拔的困境。于是,西方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对刑罚制度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尝试着用最有效、最人道、最文明的方式处遇犯罪人,社区矫正就是这样一种新型的处遇模式。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论证,2002年8月从上海市的三个街道开始试点,历经几年时间,截止到2007年6月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经在全国25个省(区、市)的123个市(州)、517个县(区、市)、4189个街道(乡镇)展开。(根据2003年7月10t3两院两部联合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社区矫正被界定为,“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通知》中明确规定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为:(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那么,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通过这么多年的试点实践,是否能够达到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而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特殊预防目的?在实践中,剥夺政治权利纳人社区矫正的范围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困惑?

二、困惑:剥夺政治权利纳入社区矫正的现实之难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除对外国人适用驱逐出境以外,剥夺政治权利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是唯一的资格刑,也有的称为名誉刑,其属于附加刑,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54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下列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根据公安部于1995年2月21日的《公安机关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第12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宣布,在执行期间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安部制定的有关规定;(2)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结社活动;(4)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5)不得在境内外发表、出版、发行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书籍、音像制品等;(6)不得担任国家机关职务;(7)不得担任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8)遵守公安机关制定的具体监督管理措施。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8条规定:“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故剥夺政治权利刑的执行由公安机关负责。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从判决之日起执行;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与主刑同时执行、同时结束;判处拘役、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从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执行。根据《刑法》第58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因此,在主刑执行期间,被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不享有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期满,执行机关应当通知本人,并向其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以及居住地等有关群众公开宣布,恢复被执行人的政治权利。

作为资格刑的剥夺政治权利,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命运多舛,备受冷落。尽管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刑法中仍有剥夺权利的资格刑的规定,但刑法理论界对其存废长期聚讼纷纭,难有定论。主张保留剥夺权利刑罚的理由是:(1)剥夺权利刑具有从政治上对犯罪进行否定评价的明显效果。(2)剥夺权利刑有利于维护公职机关的信誉和纯洁公职人员队伍。(3)剥夺权利作为附加刑,有利于巩固犯人的改造成果和预防其再犯罪的功能。主张废除剥夺权利刑的理由是:(1)剥夺权利作为附加刑,对已改造好的罪犯造成刑罚的过剩。(2)剥夺权利不利于罪犯的再社会化。(3)剥夺权利对犯罪人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其惩罚性不够。其实,以上的说法站在各自的角度上都有些道理,特别是剥夺政治权利作为国家对犯罪人在政治上的否定,与其他刑种相比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某些情况下并非是为了体现其惩罚的性质,而是一种“政治宣告”,比如判处死刑的罪犯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生。同时,这种剥夺无形的、非物质的政治权利,其惩罚的性质远不如剥夺有形的生命、自由和财物所造成的痛苦,故剥夺政治权利之惩罚性不足也是其致命的弱点。在此,我们无意于讨论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种刑罚的存废问题,而是在实然的层面看看被剥夺政治权利者于社区矫正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笔者在与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交谈中,他们普遍反映现有的社区矫正五类对象中,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是最难管理的。若是判决后就在社区中服刑的,他们并没有产生如某些学者所预设的那样,对他们的宽缓从而使他们产生感激之情,于是就会真心诚意地自我改造,积极配合社区矫正中的管理工作。同样,监禁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在监禁刑执行完毕后进入剥夺政治权利阶段时,被执行人往往不把剥夺政治权利当做惩罚,甚至有的矫正对象会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的刑罚已经执行完了,不需要别人再去烦他。故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来参加学习、写思想汇报以及从事一些公益劳动等,他们会认为这是强加给他们的多余的负担。产生以上这些现象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探究。首先,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所须遵守的相关纪律规定,主要是以消极的不作为的方式予以规定,如“不得……”而没有要求以积极的作为的方式对社会履行补偿义务的规定,从而导致被执行人产生只要自己没有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其他的皆与己无关的思想。其次,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往往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不大,即使被剥夺也不会具有制约性,产生惩罚的感受也不强。总体而言,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性不足是产生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难以监管的根源。

至于现实中的困惑的一面,也仍然需要从剥夺政治权利缺乏惩罚性谈起。在我国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性不足问题早已引起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所以,我国在社区矫正试点的过程中,就有意识地增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性。如2004年7月1日施行的《司法部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第32条规定“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必要的公益劳动”。所谓公益劳动,就是要求矫正对象在一定时间和地点进行无偿的劳动。其中当然也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者。这样增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一些作为的义务,从而增强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性,其出发点是无可置疑的。同时,为了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还要求他们定期到指定的地点向指定的人报到或者汇报思想。但是,这些规定又导致法律依据出现瑕疵。因为这样其实是变相地限制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而这些又并非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服刑内容。并且司法部并非是适格的立法主体,这无形中等于增加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的刑事义务,于是在现实中使得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这样也就难以达到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效果。再者,依据我国已签署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8条第3款的规定:任何人不得被要求从事强迫或强制劳动,除非在那些在苦役监禁作为一种对犯罪的惩罚的国家里,按照由合格的法庭关于此项刑罚而执行的苦役。因此,让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进行公益劳动也有违国际公约的精神。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北京、上海等地随后不得不在相关的文件中又进行了某些修正,明确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可以不参加公益劳动。但是,这样又会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地方上的文件变更了比自己层次高的规定,有损于高层次规定的严肃性。

为了消解剥夺政治权利纳入社区矫正而带来的现实中的困惑,解决的途径可以有三条。一是将剥夺政治权利完全从社区矫正的范围中予以去除。但是,由于地方公安机关超负荷运转,公安机关警力不足而职责又不断扩大,很难对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进行实质性的有效监控。加上社会结构的大变革,人财物的大流动,各单位、各部门的独立性相对增大,因此,对被剥夺政治权利人员的监督和控制的难度逐渐加大。而目前我国进行社区矫正的试点,将剥夺政治权利纳入社区矫正,不仅有“专门的国家机关”的介入,而且“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予以弥补剥夺政治权利执行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加强对他们监督管理的目的,其正面的效益是不言自明的。另外的途径是通过在我国《刑法》中增设社区服务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分别或同时适用。

三、出路:社区服务刑的增设

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在国外又称为社会服务、社区劳役和公益劳动,是指法院判决犯罪人到社区中进行一定时数无偿劳动的非监禁措施。一般认为,现代的社区服务刑起源于英国。英国最早在1972年的《刑事司法条例》中创立了“社区服务”的刑种,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和推广社区服务这种非监禁措施的国家。该条例规定,法院判处社区服务的最长期限是240小时,最短为40小时,法官可以判令被告人进行无偿的社区服务工作,让违法者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各种公益劳动,以弥补因其违法行为而给社会和个人造成的损害。这类命令通常根据缓刑犯监督官的报告而提出,同时必须征得罪犯本人的同意,并于12个月之内执行。对于违反该命令的行为可处以罚金,或撤回该命令并施以任何原来可施加于该罪行的惩罚。社区服务在英国取得成功以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荷兰、新加坡、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芬兰等国以及我国的香港纷纷采用该项措施来处理一些犯罪人。截至目前,社区服务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较广泛的非监禁措施之一。

社区服务刑虽然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非监禁措施,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法律传统上的差异,他们所采用的模式也并不完全相同。考察国外的立法例,社区服务实施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直接把社区服务作为独立的刑种纳入刑罚体系,如英国、葡萄牙、芬兰等国;二是将社区服务作为一种非刑罚处罚方法来替代其他刑罚,如美国、墨西哥、荷兰等国;三是把社区服务作为刑罚的执行方法;四是把社区服务作为审查起诉考察的手段。在我国,社区服务刑还没有“登堂人室”,但是这种思想早已产生,并于21世纪之初并非合法地在现实中得以呈现。2001年5月,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实施“社会服务令”暂行规定》,在中国内地率先实施社会服务制度。长安区检察院向因盗窃而受到刑事追究的17岁的犯罪嫌疑人黎明(化名)发出了我国第一道“社会服务令”,随后,黎明以“社会志愿者”的身份在该区一居委会从事了100小时的补偿性无偿社会服务。检察机关根据该犯罪嫌疑人在社会服务期间的表现和思想转变情况,决定对其作出不起诉处理。当然,这里的“社会服务令”并不是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更不是一个刑种,而只是检控中的一项措施。这个新事物虽然是“师出无名”,但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叩响了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大门,为我国迎接社区服务刑的到来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践经验。

那么,我国若增设社区服务刑将采取何种模式较妥当呢?笔者认为,考虑到我国刑罚体系的历史和现状,将社区服务刑作为一个独立的刑种规定在附加刑中较适宜。首先,将社区服务刑作为一个独立的刑种,由法院来适用,即可解决我国目前实践中执行机关无权增加被执行人刑事义务的矛盾,又可避免违背国际公约的精神。其次,附加刑应用起来较灵活,既可独立适用,又可附加适用,还可以两种附加刑同时适用,从而扩大了社区服务刑的适用面。

据此,我国目前将剥夺政治权利纳入社区矫正所产生的困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化解。一种方式是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同时判处社区服务刑,进入社区矫正。这样上文所提的矫正对象公益劳动的法律依据、惩罚性不足等问题都迎刃而解。但是,这样会产生架空剥夺政治权利之嫌,更加淡化了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功能,从而使剥夺政治权利的独立性价值丧失。故这条路径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另一种方式就是根据犯罪人的罪行等情况,在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无论是独立适用还是附加适用)时,可以同时判处社区服务刑,也可以不判处社区服务刑。

篇10

关键词:教学管理;运用;视频;监控系统;

作者:吴振国

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学校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校园安全,同时也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监督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大秦铁路职工教育基地的视频监控系统,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在教学中如何使用监控系统。

一、设置在教学区的监控系统的特点

由于教学活动的独特性,设置在此区域的监控系统也会有不同于安全监控的点。不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当面:

(一)摄像头要能观察到所有学员的正脸

对于必须全程监控的司机考试,必须要在能观察到考区情况的同时,能观察到所有考生的正脸,以便于考试完毕后将视频归档保存。由于安防摄像头安装的位置不具有全覆盖性,只有采用多个摄像头配合或鱼眼镜头的方式,才能实现全面覆盖。因而,教学管理区的摄像头不能采用安防摄像头,必须要能观察到所有学生全脸的位置。

教学管理区设置视频监控系统的影响与问题

(二)必须有良好的实时监控功能

教学管理包括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定期的考试培训,安装的视频设备要能实时监控教学过程、监控师生的动态。因而,教学管理区的视频设备要有良好的声音传输功能,有良好的实时性控功能。

(三)视频监控工作的时间段不同

常规化的安防系统需要24小时连轴工作,而教学管理区的视频监控只需6:00-21:00间工作即可。这样一来,教学管理区的监控系统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的存储空间。

二、教学管理区的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影响

(一)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在评估教学质量时,要了解和掌握整个教学过程。显然,传统的进班式教学监督在了解教学过程的同时,极易打扰到师生的上课状态,而采用视频监控法则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打扰,也不会受时间地点的制约。

(二)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影响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监控,既能监督老师认真备课、授课,又能督促学生认真听课、自习。视频监控系统无疑是教学工作隐形的鞭策者,对教学过程起了积极的影响。

(三)对教学管理结果的影响

通过查看教学管理过程的视频记录,就可以观察到师生课堂的互动情景,总结其中的优良做法并进行发扬,可以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模板;反思其中的问题,亦可以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敲以警钟。因而,教学管理过程的视频监控对教学过程起了积极性的作用。

三、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视频监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

对于视频监控系统而言,往往重“视频”而轻“监控”。就现阶段的视频设备而言,仍然离不开人工控制,需要人工控制来进行播出或者保存。若离开了人工监控,视频监控将没法完整的进行下去。然而,若一直需要人工监控,必然很耗费体力和耐力,且十分影响监控者的身心健康。“监控”阶段的薄弱是现阶段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之一。

“自监控”视频系统的提出,可以自动的识别或捕捉视频中出现的场景。譬如,若想捕捉到上课说话或玩手机的学生,就可以通过设定,让监控设备自行辨别出有这些行为的学生,并报告给老师或管理者,让老师及时有效的加以制止,以维护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监控”视频设备无疑方便快捷的补充了普通监控带来的不足,对老师和学生都起到了强有力的监控,是教学工作可以借助的工具。

反之,若没有“自监控”视频设施,老师和同学都会放松警惕。“自监控”对于老师而言,可以督促他们积极主动的备课、保质保量的按时授课,防止懒散拖沓等消极授课风出现;对于学生而言,“第三只眼睛”的存在,能敦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不遵守课上纪律、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发生;对于教学管理人员而言,可以确保老师、学生的所有表现被自动记录,避免管理者因碍于面子而漠视、或因个人疏忽而放过不良行为的现象发生。因而,“自监控”视频系统是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自监控”系统的真正实现,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来实现,促进视频监控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