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28 16:4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农村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农村教育

篇1

很多人都知道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近年来有识之士对农村教育的认识,也包括我国对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重视。即使是这样,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是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家每年都会对农村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近几年,可见国家对教育乃至农村教育的重视。可是,在农村的情况并不那么乐观,虽然现在的孩子都有学上,但也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中国有句古话:良禽择木而栖,许多成绩稍好或者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就会到城市中去上学。当然这是学生的自由,如果学生到城市中去上学,学校的条件比在家好,教师的水平高那也行,对孩子好吗!可是有一部分学校并不好,教师的水平也不高,就图一个好名,这样值得吗?这弄得原来学校的学生人心惶惶。现在家长外出打工的人特别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随之也衍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和爷爷奶奶留在家里,想怎样就怎样。当爷爷奶奶的不敢说,只管孩子吃饱不生病就行了,作业写不写根本不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在学校还能按时完成作业,一到星期天,就怎么也不写作业。

二是教学观念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多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强调精讲细练,有的反对使用多媒体。在这些不同的主张当中,都有一个词:适当。怎样做才是适当?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说法,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去贯彻一种教学观念,总害怕有人批判说是错。

三是对教育重视的问题。现在的人都重视孩子的教育,这种观念只适用于城市,在农村很多人都认为经济比知识重要。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曾做过一个实验:在星期五的时候发给学生每人一张试卷,让他们在家人的监督和帮助下完成,并让家长签名。结果,到星期一我检查时,有6个同学拿了白卷,但上面签了父母的名字,也有做完家长却没有签名字的。有两个学生告诉我,自己忘了,还有7个学生告诉我说家长不给签。其实做这个实验不是我突发奇想,而是在日常发现了一件事,有一部分学生的作业在学校都可以完成,可一到家里,第二天作业肯定没写完,肯定有人认为我作业布置太多,我布置作业如果认真做的话5—10分钟就可以完成。通过我的观察和家访,使我发现了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并不关心或者只是口头上的关心。

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我感到困惑不已,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今天,依然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又该怎样去解决呢?

篇2

关键词 农村校本课程 概念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A

1农村校本课程及其相关概念

校本课程的英文是 School - based Course,它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学校课程要以解决学校自身问题为目标,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放向。

农村校本课程是由农村学校以农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农村学校的传统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学校雄厚的课程资源,自主研发和实行的课程。它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了农村课程体系,是体现农村课程特色与内容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农村课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

应试教育使得农村教师过分关注教书本知识而忽视教实际知识。学生对有关生活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强烈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农村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显得愈加苍白。再者,很多学校根本不能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部分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只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严重忽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校本课程内容上的误区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同化和顺应的实现必须要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基础。学校认为社会最需要的、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如果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其结果是很难为学生接受并内化。因此,课程内容上,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并在需要评估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做出选择。

2.3作为农村校本开发主体的教师参与度不高

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力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 “惰性”心态,他们大多安于现状而排斥变革。另外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村教师的学历较低,有些老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教育,也很少能接受到一些高层次的省级、国家级的培训。教师的课程意识、合作交流意识薄弱,课程专业素质较低,制约着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4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首先,对校本课程期望值很低,能符合要求地开设下来已经难能可贵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开设的科学性、成效性并不特别强调;其次,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不能给教师补贴,在教师评职晋级时也难以把这项活动作为参考;再次,对学生也缺乏相应的评价,仅限于教师上课时的口头表扬。这样一种评价机制下,教师的积极性何在?学生的积极性何在?校本课程会不会最终走向落空?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3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3.1转变观念,营造有利于农村校本课程实施的氛围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校本课程的宣传力度,可组织农村校长、教师一起学习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地开拓并实践别具风格的校本课程。校长可定期组织校本课程校研、专题研讨会,组织教师们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切磋、讨论。

3.2行政部门为农村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相应的支持

教育部门应多去农村学校观察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及了解教师、学生的需求,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在教育上同样要“城市反哺农村”,给予农村学校资金、物力政策上的倾斜,设置农村校本课程专项经费,为农村教学提供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更新农村中小学的图书资料。

3.3提高农村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及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农村校长必须意识到自己组织、领导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而告别“教书匠”的角色,对农村校本课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校长、教师可通过专题研究、培训、教学、远程教育等多种模式积极地学习与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编写、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3.4建立合理的农村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农村学校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有利于农村学校、农村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新课程要求对于教师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考试成绩上,不是全部集中在上级主管部门手里。校本课程的评价不应以考试评价为主,而应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特点、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以教师学生为评价主体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整体成绩时,更应考虑学生在校本课堂上的积极性及其创新、探索精神。学校在评价时不仅要对校本课程的设计进行评价,更要对其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并且要发挥评价的反馈与改进功能。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

篇3

        1 课程设置较偏多,造成课表编排困难

        依照九年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表,小学一、二年级每周25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然而以下课程还需设置,其中国防教育课要求每学期保证10课时,基本达到隔周一节,消防教育课(每学期六课时)、法制教育课、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课、安全教育课、生命教育课、心理发展课、班会课等等,这些课程大部分要求体现在课程表上,这样把学校的总课程表弄得很满,学校认为这些课程的设置的确对育人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应考虑学校的课表安排和教师的教案编写,使之既合理编排,又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应引起足够重视。

        2 音体美英专职教师少,造成学校难以开足或开齐

        农村学校为使各校各校能开足开齐课程,提出跨校任课方案,音体美课程现在各校能正常上或克服困难上的也不多,虽积极地创造条件鼓励非专业教师参加音体美教师培训,但仍不能彻底解决实际问题,音乐和美术教师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最后音体美只能是一首歌、一个球、一幅画。英语科目,仍不能全面铺开,因专业英语教师少,培养一名合格英语教师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的确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英语,这必将给小学生到初中学习英语造成一定影响,学生间英语基础不等,差距悬殊。

        3 教师工作负担较重,造成备课与讲课脱节现象

        一般看来,村小教师十分轻闲,因为条件简陋,学生较少,实际并非如此,村小教师基本上是“拳打脚踢”,绝大部分科目融为一身,要编写教案还要批改作业,尤其语文作业较多。语文作业包括生字本、生词本、作文本(三~六年级)、小语整改作业(听记本、积累本、读书笔记、小练笔、日记本),教师批改作业的同时还要应“时”开展各种活动,做好各种活动记录。(第二课堂活动、学科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班会、主题队会等等)教师自身业务还有一些,及时填写学生成长记录册,按时进行章测并算出等级分,当然这些工作是在课间完成的。工作量过大,造成教师突击完成备课教案的编写,甚至为写而写,而不是为教而写,失去了教案应有的作用,达不到备课教案和实际授课的有效结合,部分教师形成了备与讲的脱节现象,这是值得关注的。 

        4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矛盾困扰着一线教师

        我们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呼吁,一直在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是轰轰烈烈地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都不肯放松教学成绩而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局、教研室近几年里强调评价学生不能单纯从学生成绩看,评估教师工作,不单从教师教学成绩看,这种做法确实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学校的监控措施有许多盲区,不便操作,不好把握,农村学校要考虑校情、师情、生情,所以如何进行有效衔接,有效转变值得探讨。

       5 教研与教学脱节

        教研与教学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师对教研存在误区。一是认为搞科研是专家们的专利,而普通教师的本份就是教好书。搞科研写论文是做给人家看的,是名利工程,只有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二是认为教学就是上课,而教研就是上一节优质课或听一节示范课,活动一开始轰轰烈烈,全面参与,等活动一结束,教研便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参与者成表演者,听课者成观众。三是“研”的成效慢,而“严”的见效快。尽管不少学校也认识到教研的重要性,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对老师的评价,往往是唯成绩是举,农村家长更是这样认为,考试成绩好能一俊遮百丑,所以,许多一线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课与批改作业等环节上,“研”就慢慢荒废了。

        6 学生活动少,活动效果不佳

        受农村自然环境的限制和村小办学条件的制约,体育活动器材、科学教具及其它教学辅助用品、少先队活动设施都不够齐全,致使学生活动较少,活动育人效果不明显,虽反复要求各校要创造性运用现有条件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但学校条件有限,已达到最大限度,这就形成了尴尬的两难境地。

        7 农村家长素质有待提高

篇4

一、农村教育现状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

1.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堪忧。我国整体教育底子薄弱,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原因,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也落后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关调查表明,儿童教育特别是女童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点。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生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基础教育的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农民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最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村职业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到2008年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只有88万,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就占了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在美国,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2年,我国不足7年,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一年半时间,而在我国则平均需要6年时间。

3. 农村成人教育滑坡现象严重。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统计,全国农民成人学校在校学生数由1990年的2234.9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473.5万人,10年下降了78.8%;特别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面,由于文化水平低,所受专业技能培训也十分有限,总体上表现为素质较低。这种现状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专业层次的提高。一方面,他们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缺”的机会。另一方面,“缺文少化和技能”的农民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一旦经济过热,则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考虑,还是从农民转移就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农民工”培训都是当务之急。农村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率,不利于农村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建议

1. 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弱化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教育应牢固确立为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一方面,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大批的农村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篇5

1农村学校管理问题概述

1.1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从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现状来看,其管理理念还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这种理念是极为落后的,对于农村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也毫无帮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当中,是相当教条的,着重统一而忽视个性,重视服从而忽略交流,重形式更甚于内容。这样一来,不仅会造成学校的管理十分呆板沉闷,同时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也毫无帮助。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质量,就必须要改善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理念。

1.2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从目前农村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也是阻碍农村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原因。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农村学校的管理过程当中,大多是依靠着生硬刻板的制度来进行管理,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极为被动,同时也是处于一个被检查者的位置。学校根据教学任务对教师的教案书写、课堂授课甚至是布置作业的多少与次数都会进行详细的检查。这样一来,就会大大打击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让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进行教学,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1.3缺乏有效的管理

缺乏有效的管理是当前农村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然而,从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情况来看,却极为缺乏这种指导。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善,对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从笔者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当前有许多农村学校虽然要求了教师提交工作计划,但是对于教师所提交的工作计划并不重视,只是注重形式上的工作计划而已。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大大缺失,造成了学校管理工作的低效和低质。

1.4缺乏创新意识

对于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来说,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然而,从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状况来看,创新意识的缺乏却让人心惊。大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在学校管理工作当中都只是依靠以往的形式和规章制度来进行,导致学校的管理工作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脱节,不仅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影响,同样也十分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1.5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之所以农村学校的义务教育质量一直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农村学校中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这种考核评价机制不仅仅针对的是教师,同时还有对学生的评价。对于教师,学校更加重视的量级的工作,比如说的数量、课题研究的数量以及辅导学生作品获奖的数量等。而对于质的工作,却极为忽视。这样一来,就导致了部分教师为了追求量而产生的投机行为。从而使得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显著提高。除此之外,针对于学生,在城市学校开始着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时,农村学校依然是以分数来判断学生的好坏,这样一来就十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

1.6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

一直以来,在农村学校当中,管理手段的应用都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状况,首先是因为农村学校无论是在资金、师资力量上都与城

市学校有着较大的差距。这样一来,就导致农村学校对先进管理手段认识上的匮乏。其次,即便学校管理者认识到先进管理手段给学校所带来的好处,但是由于经济、师资、所处地区等客观上的因素,导致学校无法将先进的管理手段应用到学校管理当中,从而对学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产生了较大的阻碍。

2加强和改善农村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

2.1农村学校管理的强化方法

要想改善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现状,加强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那么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一来,才能让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更有目的,同时根据学校实际的情况,以及教师、学生的意见来改善学校的管理工作,这样一来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学校更好地进行管理。其次,还有一点就是学校一定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工作。这是因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无论是对学校的管理,还是对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最后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给予教师充分的展示机会,无论是公开课还是优质课评选,这样都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让教师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从而提高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

2.2农村学校管理中陶行知管理思想的应用

要想将陶行知管理思想更好地应用在农村学校管理当中,那么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以校长为代表,多方参与的科学民主学校管理机制。这是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学校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进行分离,避免“一言堂”的情况出现,这样一来才更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听从多方的声音,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质量。其次,学校管理者在进行学校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因为,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改善当前农村学校管理工作的现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政策,帮助学校提高管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能够让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更好地发展。第三,学校一定要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通过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让教师明确自身的职责,同时根据规章制度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工作,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最后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合理使用办学经费,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农村学校的办学过程中,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的问题,导致农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经费不足的情况。因此,在农村学校办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经费用在刀刃上,以此来提高办学效益,这样才能为学生与教师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

3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方式解读

3.1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要想提高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那么首先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在农村学校当中,由于资金的匮乏以及师资力量的缺少,导致农村教师所掌握的教学资源十分稀少。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一定要加强教师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样才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学校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开发信息中心,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

3.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来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最为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首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反对任何教学过程中形式化、教条化以及传统化的教学方式。要多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更加和谐、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学校一定要提高教师的质量,可以开展不同的交流会或者是座谈会,让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让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提高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最后,要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者还需要组织不同的教研活动,对当前农村小学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所使用的教材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构,这样才能更加详实地掌握农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农村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尽快改善当前的状况,才能让农村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需要对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入手,改善管理现状,并且将陶行知管理思想应用到其中。除此之外,还需要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升,根据这一问题则可以采用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农村学子创造更加明媚的未来。

作者:石练海 单位: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中心校

参考文献

[1]李保全,殷中木,赵孟桃.浅谈农村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新课程•小学,2014(2).

[2]向威宇.浅谈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9):00264-00264.

[3]刘彦红.浅谈农村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中文信息,2016(5).

[4]阿不力米提•司马义.浅谈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教育,2016(5):00066-00066.

[5]魏学龙.浅析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与义务教育教学质量[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00267-00267.

篇6

关键词 农村中学 初中数学 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081-02

农村中学数学学习的特点是知识内容需要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来掌握,通过思维来对数学进行领悟和知识的再发现。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农村的初中学生存在基础差,知识面窄,反应能力慢等特点。上课听课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只会简单的模仿、记忆。接受新知识缓慢,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慢慢的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不想听课,反感学习的现象。另外,农村初中学生还普遍存在对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在解题时缺乏条理,思路混乱,方法烦琐等。再加上学生的心理比较自卑,不懂的知识怕去请教或者不敢去请教老师和同学,怕别人说自己笨,丢了面子。对讲了很多遍的问题,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题目解决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日积月累,对学习数学的问题就越来越多,困难就越来越大,产生厌W和情绪。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总结、分析、综合,努力探究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课堂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面积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着力探索实施开放学习,要注重学生思维空间的灵活性,学习方法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堂内容的综合性。要促进学生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更为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对教师备课、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地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的数学方法、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预设,要多角度认识教材内容,多方面分析学生的思维。课堂的全部过程都应该在教师的控制中,任何问题的发生都要有及时的应对措施,不能漠视和拖延。

二、合理把控课堂教学进度

保持适当的教学进度不仅仅是教学任务的要求,从课堂管理策略来看也非常必要。如果教学安排过于缓慢,长时间停留在一个问题上,多数学生会越来越没有兴趣,以致无事可做。保持适当的进度对维持学生的热情很有必要,也使学生没有时间做与中心任务无关的事,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调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教学。只有当学生与教师间的情感互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重情感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中学的很多学生往往由于畏难而不喜欢数学,教师应该着力增强数学课堂的情感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用春风化雨般的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不仅是良师,同时也是益友。这一点对于农村中学尤为重要,因为农村中学很多学生生活在留守家庭,父母的爱往往较为遥远,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很容易受到情感问题感染,却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关心和引导,如果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一味批评打击他们,必然会使他们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或者讨厌、或者畏惧教师,很难形成上好数学课的良好心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初中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

四、创设思维情境张扬学生个性

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创设思维情境,促使学生展开思维,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思维情境的创设应贯穿在新课导入、新课进行、练结全过程。新课导入中创设思维情境,可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巧设悬念,形成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疑点,引发学生解疑的要求,点燃学生思维火花;三是直观演示,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五、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初中大多数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打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课,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六、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听课是教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不懂听课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要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能身在教室心在外,还要抓重点,做笔记,对教师强调的重点知识点要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对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知识要点;对教师上课的提问要认真思考、积极回答;对课堂练习要认真完成,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同时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查漏补缺。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农村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提高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因素,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李辉.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质量[J].祖国:建设版,2013,(11).

篇7

一、现代远程教育打破旧的教学常规

“大多老师认为,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因素,但在现代教育形势下,这种认识是有点片面,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徒劳无获的!” 提起远程教育,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说不完的新的话题,有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和喜悦。远程教育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确实给农村孩子提供一个新的受教育机会。

二、充实丰富乏味的教学内容

在过去,教师任务是写教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复习备考和培优补差等。现代远程教育丰富了教学新的内容.现在的工作不单单是备课,还要做很多:制作幻灯片、flas教学、下载视频、课外拓展、学生学习指导等可以真正地把教师、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提供学生一个轻松学习的气氛

一位从教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由衷地说:“我原来的上课拿着书本进教室,照书讲书,用粉笔在黑板写,而学生也只有听并跟着学,不思考。现在,充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现在,老师们上课轻松,学生学的轻松,从而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教学。

四、还给学生一个真正的学习环境。

语言学习最有效的途径把所学语言的应用到自己生活学习中,但对中学生来说,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也不可能。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学校,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在汉语的环境中长大,受汉语影响很深,不能习惯用英语表达。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影视教学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则能增加了学生积极性。网络中的音像、录像、影视片等教学资源具有一种有强烈吸引力,用真实的语言,用丰富的内容、通俗易懂,帮学生接近生活,同时,经过提炼、加工成的生动而准确的语言,再衬以对话的环境、现场、说话人的表情、姿态便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直观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视、听等感觉器官在学习中的配合作用,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产生出强烈的学习和渴求知识的欲望,进而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直观教学。

五、完全达到教学的直观高效性

信息技术以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将抽象的语言和具体的动作结合起来,这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从而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采用视听并用,音像同步,使教学达到声图并行,音像并茂,使学生利用媒体传递的信息量,融视、听、说于一体,在大脑中形成鲜明而完整的立体表象,使学生的情绪集中于一个兴奋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视、听、触、动等感觉器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我们发现:①学生学到了课本以外的地道英语,了解到了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②把复杂的内容简单话。③培养学生的应用语言能力。一句话,多媒体以其生动性、趣味性、有效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实现了英语教学的玩中学,乐中学,同时增强了英语教学的高效性。

六、把英语变成一种交际的需要。

学英语的最终目的,为了交际英语。当今的世界越来越小,而人与人交际范围越来越广。对英语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形势下,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成为一种交际的需要。多媒体课堂用一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完美,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呈现了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多变,体现出了现代的教学的先进性。比如,多媒体课堂中,听力可用不同方式:可全片播放,分片段播放等等。给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随时发言随时回答,也可以通过一个影片展示,让学生配音,让学生表演,让学生扮演角色,独立进行对话,完成对话,让学生充分锻炼表达能力,从而培养自信,乐观,用真实的语言环境,形成课堂师生互动,让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以有效的教学节拍,井然有序的教学程序。在精心培养中形成了学生听、说、读,写四听能力,具有现代教学魅力。

七、以情寓情 以情感人

教学若能从学生的情感角度考虑,拨动每一个学生的心弦,去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也是教学的一条捷径。教学中,教师以多姿多彩的想象和描绘,可以把学生引到一个变幻无穷的知识迷宫,从而使学生产生无限美好的情感。在教学中,以景寓情,以情感人。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达到师生情感水融的境界。不知不觉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实践证明,这也是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和远程教育结合的一条可行之路。

篇8

关键字:现代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进入新时期,小学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更为关键。小学语文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思想性的学科,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资源不够完善,给小学语文的创新性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农村和城市的教学差异也依然存在。下面本文就结合农村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实现现代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几点具体的措施。

一 结合农村实际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新型的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老师只是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引者,而真正占据主体地位的还是学生自身。因此说在现代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并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囊括了很多知识,其中语文教学更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例子加以解释。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就要采取“走出去”的方法,让学生去自然和生活中去寻找和语文知识相关的内容。在农村,虽然没有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设备,但是接近自然,很多书中讲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农村的小学生很容易能够理解,这样就有效的缓解了学生对知识吸收的压力。同样,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尽量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入手进行引导性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例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丰富教学内容。

农村小学生还具有活泼好动和好奇的特点,针对这一心理特征,老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这种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教学时创造一种“学与玩”相融合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他们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现代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性首先表现为老师激发引导、学生探究、得到满足与乐趣、学习动机产生、学习效果提升的整个新型教学过程。

二 应用兴趣教学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开展兴趣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核心则是教学双方对于教学活动的情感以及态度,因此兴趣教学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师生双方能够以热情的姿态对待并且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

首先需要教师创设课堂情境,用轻松活泼的情调或者是疑问的情感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兴趣教学法的创新之处还在于该方法能够实现竞争,使学生在积极的竞争中增强自信,获得新知。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这符合学生的特性,也能够因竞争调动积极性。竞争中的小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兴趣提升,学习的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最后,兴趣教学法的创新之处还表现在引导学生苦中作乐。兴趣教学法的提出是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讲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痛苦转化为快乐,并且在兴趣教学中伴随着游戏教学和表演教学等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达到教学的目标,甚至是超越教学目标中的规定。

三 打破教育定式,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造思维

创新教学方法要打破传统的教育定式,将教学的中心从课本转移,力求逐渐的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鼓励小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积极思考,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变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积极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还需要让小学生切实的感受到自身的想法会得到老师的重视,这样能够满足其学习的心理,对今后的学习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还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熟悉他们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模式,从而能够对今后的教学方法实现更好的创新。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方法的巧妙性,要采取恰当的措施使其走出思维误区,而又不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不能够忽视的是,在目前的状态下,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达到这样一种层次还有一定的难度,为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宣传这种创新教学方法和创新思维方式,改变他们传统的保守的教学观念。

创造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的精神,是小学生由自己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以及求知欲望而演变来的,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抹杀小学生的这种天性,而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鼓励大胆创作,鼓励形式不同的创作,努力的去培养他们的这种创造思维,这也是当前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

结束语:创新是当前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现代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创新,通过创新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关键是要在稳定的基础下实现,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的措施,希望对今后的农村小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高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9期

[2] 黄芳菊 洽谈农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策略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0年第6期

[3] 孔祥林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初探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第05期

篇9

【关键词】教育;中学;美术;兴趣;体验;成长

美术课是中学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下,要求美术欣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作为承担素质教育重要任务的美术教师,究竟如何才能走出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呢?

一、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1.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一副严肃的样子,给学生造成了一种不可亲近的坏印象。学生不敢接近老师,不敢走近老师,更不敢跟老师说话、请教问题,培养学习兴趣就更谈不上了。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首先要主动放下架子,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主动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水平、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他们认识事物、表现事物都有美的一面,要适当地给学生表现的自由。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所以教师要用和蔼的态度、细微的动作、热情的赞语拉近师生心灵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尊重。有时候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关怀和爱护,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改正缺点,改掉毛病,使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消失于无形当中,师生关系就能够融洽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

2.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本身就要非常热爱美术课,还要喜欢和美术相关的内容,这样去影响学生就非常有说服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最好的帮助。

其次,美术课堂不应该是黑白的,应该是五彩斑斓的。美术教育应该是形象生动、鲜明直观的。教师不应该把课堂教学变成知识传授的场所。教师讲,学生听,墨守成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相反,教师要有新思想,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没有压力、没有负担、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轻松学习、自主学习,把学习美术当成一种自觉性的课堂活动。教师要去相信他、鼓励他,对他们的学习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潜移默化地、自发地形成。

3.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把美术课的作用发挥出来。尤其在农村,很多学校并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学校虽然开设了美术课,但教育的意识并没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没有改变,仍然是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单一的教学形式,这样授课的后果只能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一般,甚至没有教学效果,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与新课标提出的“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的要求也是不相符的。要想使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使美术课真正地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千方百计地想出各种好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到课堂实践当中。

二、在实践中学习体验

要矫正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厌恶情绪,必须还要在实践中得真知。目前由于农村美术教学条件差的局限性,赋予学生美术实践课较少,美术课学习体验性方式不够丰富。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注重美术教育的艺术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比如学习“造型”这一节的类容,其中有节课就是做泥塑,那么做泥塑之前,我给学生讲一则耳熟能详的故事“女娲造人”(开天辟地的时候,只有天上的神仙女娲在世界上,她感到很孤独,于是用泥土造出了人类、动物,于是地球上就有了生机),学生听完故事之后就思考了,泥巴的可塑造性,黄泥我们这里遍地都是,我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带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田间地头,采泥土,拾树叶,让他们尽情发挥,在玩耍的同时就做出了自己最拿手的泥塑,在完成作品的同时,学生也感到自己是一位创造者,表露出了在完成作品后的自豪感。他们不仅参与了动手,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艺术之美。

三、在鼓励中成长

学生是需要鼓励才能成长的,当他们绘一幅画,或者做某一件作品,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我们要给一些适当的鼓励,避免指责的话语,比如:“你这个画的一点也不行,很难看,颜色也很杂乱……” 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很自卑。我们要善于发现他好的一方面,比如:“你这个颜色不错,很丰富,画面结构很合理”“如果再在细节上进行一些处理,画面会更完美”,一旦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他们会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会大胆的去做,越做越多,而且越做越好。

篇10

其一,隔代教育型

在僻远的山村,外出务工现象十分突出,几乎所有青壮年都出去了,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重任推给了自己的父母,即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教育现象在农村十分普遍。教育专家讲,家长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沟通,以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习、生活、成长。在知识经济时代,年轻人尚撵不上时代步伐,老年人知识已大多老化,在家庭教育中更显得无能为力。他们的教育方式大体有四种:⑴过分关注型。孩子本来自己能做的,他们呵护备至,代为其劳。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祖辈家长的取消了。⑵过分监督型。什么事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如此,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和惰性,以及对成人的不信任感。⑶放任自流型,孩子想什么、做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这让孩子养成了自由散漫、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惯。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很少回家,有的甚至几年不回来一回,教育孩子便如空中热线,偶尔打一次电话问问近况,安抚两句,便草草挂线了。即使有什么事,也只能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

其二,单亲教育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正因为外出务工,引发了很多家庭夫妻感情的裂变,离婚的越来越多,造成了无数个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孤僻、不和群,有的早熟,对人戒心太重,有的有逆反心理,不爱说实话,还有的感情淡漠,不容被人温暖……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积极向上的思想,缺乏必要的自信,缺乏安全和对他人的信任,缺乏良好的学习条件或能力,缺乏必要的理性。

其三,完全自主型

现在有的家长可真是放心,让孩子独自一个人在家,完全自主。这样的“放羊式”家教,其后果可想而知。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和约束,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爱心在他们身上很难找到。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由散漫,无拘无束。

其四,家庭教育型